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与旋转。

2、会计算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格数,并能涂出平移后的图形。

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

点:1、认识平移与旋转现象。

2、计算平面图形平移的格数。

教学难点:计算平面图形平移的格数。

教学用具:课件、玩具、彩笔、学具。

教学过程:

一、在玩中导入学习内容——平移和旋转

1、看同学们的桌子上摆了这么多的玩具,有小汽车、风车… 你们想玩吗?(想玩)今天大家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种玩具是怎么运动的?一会儿我们按组来汇报。好了,赶快和小伙伴一起玩- 玩吧!

2、学生玩玩具并观察每种玩具的运动方式。

3、哪个组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的玩具是怎么运动的。

(指名叫一组上台前演示各种玩具的运动方式。)

4、这些玩具的运动方式相同吗?(生:不同)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试着将它们分分类吗?

5、学生分类。

6、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小汽车、划板分为一类,陀螺、风车分为一类。小汽车、划板它们都是直着走,陀螺、风车它们都是转动的。)

7、像小汽车、划板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陀螺、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教师板书并将学生的平移、旋转玩具粘贴在黑板上。)

二、在观察、感受活动中认识平移和旋转

1、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去过)那里有平移和旋转现象吗?让我们赶快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游乐园情景:(空中列车、空中摇滚、过山车、旋转木马、空中自行车。)它们分别在做什么运动?(集体判断)

3、除了游乐园和我们的玩具世界中有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吗?我们也来看一看(课件演示:电梯、升国旗、风车、观光电梯)。

4、除了这些,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或旋转的现象?

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5、指名说一说并判断是不是平移或旋转。

(旋转:开启的电扇、转盘、拧螺丝钉,走动的钟表指针。平

移:推车、划船、滑雪、走路、起落架、推拉窗、门。)

6、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现在请你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怎样的运动就是平移,怎样的运动就是旋转。

7、谁能做一个动作,用你无声的语言告诉大家这就是平移,这就是

旋转。

8、指名表演。

9、谁还想做?大家都想做,好!全体起立。静静的,用你喜欢的

方式,做一个平移的动作。再做一个旋转的动作。(学生做平移和旋

转的动作)

10、从大家精彩的表演中我看到了你们每个人心中的平移和旋转。

比较一下平移和旋转你们的感觉一样吗?(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叫1―― 2名说)

生:旋转有点晕,平移很平稳没什么感觉。

11、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感受,联想生活实际判断下面物体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1)用手势来判断,这表示平

移…这表示旋转。

(2)课件出示:六幅图(集体判断)

(3)指名说一说:“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运动?”

学生回答:(a)拉抽屉时,抽屉在做平移运动。

(b)拧水龙头时,水龙头在做旋转运动。

(c)小船行驶时,小船在做平移运动。

(d)钟表走动时,钟表指针在做旋转运动。

(e)推动推拉门时,推拉门在做平移运动。

(f)转动方向盘时,方向盘在做旋转运动。

三、在操作、观察、活动中学习计算平移的格数: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对平移和旋转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了。如果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又该怎么做呢?让我们来做一做。

(一)做一做

1、请同学们拿出操作材料,把小鸭子图片和纸上的小鸭子重合。现在把小鸭子向上平移2个格,该怎么做,自己移一移,。

2、谁愿意到台前演示一下你是怎么平移的?

(1)一名同学边演示边说。

(2)师:小鸭子再向右平移4个格呢?动手移一移。

(3)师:你们和他移的一样吗?

3、你们能给小鸭子下个命令让它继续平移吗?,自己移一移。

(二)说一说

过渡语:通过平移,小鸭子由一个位置移动到了另一个位置。

那怎样计算小鸭子每次平移的格数呢?请看屏幕,想一想这只小鸭子是怎么平移的?你能根据画面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1、课件出示画面:

2、指名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叫2――3名)生:我是

一个格一个格数出来的。

生:两只鸭子之间有3格,再加上小鸭子本身占的一个格,所以小鸭子向左平移

了4个格。

3、我们一起看一看同学们填的对不对?课件演示验证结果。

(三)填一填

过渡语:如果让你大家自己独立看图填空,你们会填吗?(会)

1、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57页自己独立完成:填一填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订正结果并用课件演示结果。

3、想一想图形在平移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生:位置变了。形状、大小、本身的方向没有变。(观察:飞机的头都是朝上的。)

(四)说一说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对平移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下面我们就应用这些知识给小动物帮帮忙,告诉它们怎样移动就可以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

1、课件出示画面:熊猫竹子

小狗骨头

小猫鱼

2、指名说一说。还可以怎样平移?

3、课件演示验证结果。(学生说一个演示一个。)

(五)涂一涂

过渡语: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动物们都吃到了自己喜欢的食物,为了表达对大家

的感谢,它们送给大家每人一朵花。不过这朵花得需要大家用自己的智慧去找到它。

1、请大家拿出“涂一涂”这张练习纸。

图形的运动——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花城小学黄力军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30—31页。 【教材分析】 平移与旋转是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平移与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何现象。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结论性语句,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在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身边平移和旋转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难点:(1)对没有旋转到一周的物体的判断,如荡秋千等。 (2)建立学生的空间观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的图形。 【媒体资源的选用及其在各个环节的应用】 教具:多媒体课件(主题图、录象、平移和旋转动画、房子平移演示过程等)、格子图。 学具:学生学习环境中的书、文具盒、桌子、椅子等。 【教学过程】

平移和旋转三年级

方向、线路图及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9~9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八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熟练描述行走路线。 2.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各平移后的图形。 3.让学生当小导游,在学生活动中复习方向与位置的知识,教师适当的设问引出对平移与旋转的复习整理,再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各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学具 课件、教学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值得仔细,老师就是在观察中发现了一些现象,今天给同学们带到了课堂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相同吗? 播放课件:演示电梯、升降机、换气扇的叶轮、汽车轮子、吊扇等运动。 2.学生说判断是哪种现象。 课堂预设: 生1:电梯、升降机是平移现象,换气扇的叶轮、汽车轮子转动是旋转现象。 生2:吊扇、钟表针转动是旋转现象,推拉窗、传送带是平移现象。 ……

3.学生说说示意图上有哪几个方向,有几个方向是相反的。 4.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方向、线路图及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复习方向与位置。 ①我们同学大多家在农村,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不一样的“农家小院”(课件出示)参观一下,同学们想去吗? 出示情境图。 ②请仔细看图,接下来老师要从班里请一位同学当导游,谁愿意来?下面我们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看你这个“小导游”怎样给大家介绍的。 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引导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找出有特色的介绍方法,准备全班交流展示。 ③全班交流。 怎样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 预设: 图上给出向上的方向是北,辨认向下的方向是南,左西右东;东与北之间是东北,东与南之间是东南,西与南之间是西南,西与北之间是西北。

小学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观察课件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会辨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问题。 教学重点: 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 教学难点: 1、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移和旋转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做了一个,请同学们用手势来模仿它们的运动。(播放动画逐次模仿)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再引导学生用动作表演平移和旋转,并描述出特征。会辨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这是什么?他是怎样运动的?老师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师:.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刚才看到了那些物体的运动?

师: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按不同的运动特点进行分类呢?同桌讨论讨论。(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 师:你们一桌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2、概括平移和旋转。 (1)、出示图同学们再观察,滑梯、火车、火箭是怎样运动的?(学生模仿教师用动作表示他们的运动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滑梯、火车、火箭是沿着直线运动的) 师:摩天轮、风车、转椅是这样运动的?(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 (2)根据学生汇报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像滑梯、火车、秋千,火箭的运动是直直的,平平的不改变运动的方向,这样的运动是平移。 像摩天轮、风车的运动是绕着一个轴心,不断改变运动的方向,这样的运动是旋转。 (3)、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二、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1、初步感知新知。 (1)依次出现6个运动的画面(火车前进、电梯下降、风扇的叶片转动、螺旋桨转动、缆车行驶、钟表表面指针的转动以及钟摆的运动。)让学生逐个判断,钟摆运动意见不统一。 教师演示钟摆运动。让学生明白钟摆运动是绕这中间的一个点旋转,属于旋转运动。加深对旋转现象的认识。 (2)巩固。 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还有很多。老师举例一组物体的运动图片,请你们帮忙判断是平移还是旋转?(播放图) 三、借助方格,研究平移现象 (一)、感知平移的特征。 (1)出示课件。 (出示一棵松树示意图) 出示松树图,松树图最左端挂着一颗红星,最右端挂着一个正方体,当松树图移动这边时,红星和正方体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红星说:“我在前面经过的距离长一点”。正方体说:“不对,不对,我和你走的路一样长。”同学们,请你们评评理,究竟谁经过的距离长一点。 2、生讨论并反馈。(学生可能的想法) (1):红星经过的距离长一点。 (2):红星向前移一格,正方体也移一格,它们走的路一样长。(3):两个物体从开始到停下来正好走了7格,它们走的路一样长。

《平移和旋转》教案设计

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教科书41、4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老师: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没去过也没有关系,今天你们就跟着老师去游乐园玩玩。你们来看看都有什么?(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2、初步感知: (1)如果你去游乐园玩,你最想玩哪个游乐项目?请大家仔细观察画面,看看它是怎样运动的? (2)你能用手势表示它的运动方式吗?(大家一起来用手比画一下) (3)还有谁愿意说说你想玩什么?请你仔细观察它是怎样运动的? 二、自主探究 1、发现规律: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请你根据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分类,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一起商量。(提示:你觉得哪几种运动起来是一样的就分为一类) 2、分类、揭示规律: (1)谁愿意把你分类的结果说给大家听?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看来大家对……分为一类的观点是一致的,像这样直直的,平平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4)面对这3种游乐项目的分法有争议。其实不管是旋转一周还是旋转一部分,都是旋转。所以我们把像这样的运动统称为旋转。 小结:像这样沿着直线移动叫平移。绕一个点点或一个轴转动叫旋转。板书:平移,旋转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的知识。 3、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明明想问问你们:(课件出现明明及声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最新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P30——31页的例2、例3。 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部分的重要学习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材从丰富的生活例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在感知的基础上体会、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和传统教材相比,平移和旋转显然属于新增加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些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以提高教学效益,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教材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空间观念较差,形象而直观的教学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接受。多媒体的优势在于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能够模拟仿真的特点,帮组学生化抽象为形象。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充分采用多媒体这一能融形、光、色为一体的教学手段,通过生动、形象、动态地演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扩阔学生的知识层面,科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难点:发现平移或旋转后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谈话法、观察法、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主题图、平移和旋转动画)、教材第121页的小汽车、陀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2、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3、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 4、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玩具的玩法;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演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示。)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去的游乐园为突破口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本节课创设了学生去游乐园玩的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特别是让学生用手势等来模仿表演物体的运动,让数学课堂真正的由枯燥变得活泼起来。 二、合作交流,构建概念 1、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那么你们四人小组想办法给它们分分类,看看可以分成哪几类? 2、操作要求:(1)小组合作讨论(2)怎么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 3、学生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分类的结果与分类的理由。(学生

图形平移和旋转专题

图形平移和旋转专题 二、几种常见的类型 (一)正三角形类型 在正ΔABC中,P为ΔABC内一点,将ΔABP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0,使得AB与AC重合。经过这样旋转变化,将图(1-1-a)中的PA、PB、PC三条线段集中于图(1-1-b)中的一个ΔP'CP中,此时ΔP'AP 也为正三角形。 例1、如图:(1-1):设P是等边ΔABC内的一点,PA=3,PB=4,PC=5,∠APB的度数是________. (二)正方形类型 在正方形ABCD中,P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将ΔABP绕B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使得BA与BC重合。经过旋转变化,将图(2-1-a)中的PA、PB、PC三条线段集中于图(2-1-b)中的ΔCPP'中,此时ΔBP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2、如图(2-1):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点P到正方形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PA=1,PB=2,PC=3。求此正方形ABCD面积。

(三)等腰直角三角形类型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ΔABC中,∠C=Rt∠, P为ΔABC内一点,将ΔAPC绕C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使得AC与BC重合。经过这样旋转变化,在图(3-1-b)中的一个ΔP'C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3、如图,在ΔABC中,∠ACB =900,BC=AC,P为ΔABC内一点,且PA=3,PB=1,PC=2。求∠BPC的度数。 例4、如图,将Δ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60o后得到ΔAB′C′,且C′为BC的中点, 则C′D:DB′=() A.1:2 B.1:C.1: D.1:3 例5、如图,将矩形ABCD沿AE折叠,若∠BAD′=30°,则∠AED′等于() A.30°B.45°C.60°D.75° 例6、D、E为AB的中点,将△ABC沿线段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若∠B=50°,则∠BDF=__

旋转与平移的教学设计

旋转与平移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及生活经验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2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3通过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感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在感知、操作中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准备】 教具:与例1、例2情景图相似的蕴含旋转与平移现象的现实情景录像。 学具:每位学生自带一根稍粗些的线和一颗略大些的纽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提问: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都有些什么游乐项目?其中你玩过哪些游乐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经历的情况自由发言)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游乐场一起去发现其中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 二、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1情景观察,初步感知 (1)播放与例1、例2情景图相似的游乐场动画录像。(录像中包括开碰碰车、转转椅、玩风车、转滚筒、开水龙头洗手、滑滑梯、推积木、小猴滑滑竿……游乐项目。)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注意在播放游乐场中的图像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 (2)学生观看录像。 (3)学生围绕“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的问题进行汇报(提示学生可以用手势动作模仿物体的运动)。 学生模仿物体运动时可重点重现物体运动的状态并定格在屏幕的旁边。 2合理分类,再次感知

(1)老师引导给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分类。 提问:物体运动的方式一样吗?能不能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分类? (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进行分类。(学生活动) (3)分小组汇报分类的理由。 教师(概括小结):像开关水龙头、转动的方向盘、风车这样(围绕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而像滑滑梯、推积木、小猴滑滑竿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现象。板书揭示课题:旋转与平移现象 3联系生活,深入感知 (1)提问:能举例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现象是旋转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吗?(2)操作实践 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做一做。对用一根线和一颗纽扣来作旋转与平移的活动,老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操作,想出不同的表现方法。并及时进行展示评价。 (3)学生观看电影(旋转与平移的画面)。 (4)学生举例,同学间互相判断举例是否正确(提示学生可以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出所列举的现象)。(学生活动)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练习十一第3题,在平移现象后面画□,在旋转现象后面画○。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指名说出判断的理由。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章平移与旋转知识归纳

第三章:平移与旋转知识归纳 一、两个概念 1、 平移: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这种图形运动叫做平移。 2、 旋转: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种图形运动叫做旋转。其中 定点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旋转角。 二、两种规律 1、 平移的规律 经过平移,对应点的连线平等且相等;对应边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2、 旋转的规律 经过旋转,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相等;图形上每一个点都转动了相同的角度;旋转角相等。 三、两种作图 1、 平移作图 (先点后线) 基本步骤:(1)先移动对应点 (2)再连接对应线段 2、 旋转作图 (先线后转) 基本步骤:(1)先连接对应点与旋转中心 (2)再转动对应线段 (3)最后连接对应边画完图形 四、几点拓展 1、 旋转中心的确定 (1) 旋转中心在图形上的 旋转前后都没有移动的点即为旋转中心 (2) 旋转中心在图形外的

2、旋转角度的计算 (1)正多边形的旋转角度 正n边形绕中心旋转后与原图重合 因此:正三角形需转动120°,正三角形需转动120°,正方形需转动90°,正五边形需 转动72°,正六边形需转动60°…… (2)一般图形的旋转角度 3、平移距离的计算

五、典型的平移与旋转 1、常见的平移与旋转图形

2、 运用典型的旋转平移解题 (1) 已知: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长AD 上一点,BF 平分∠EBC ,交CD 于F ,求证BE=AE+CF 。 . (2) 已知:在△ABC 中,AB=AC ,延长AB 到D ,使BD=AB ,E 为AB 的中点,求证CD=2CE 。 (3) (4) 中 D F B E

《平移和旋转》教学与设计

《平移和旋转》教学与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19~21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根据一个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的变化,使学生能初步判断出这个图形是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如何平移得到的。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基础上会区别这两种现象。 教学难点:能根据一个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的变化判断出这个图形是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如何平移得到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指着课件上的热气球,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热气球)谁看出来了它是怎样运动的?(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平移和旋转,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热气球的哪部分是在做平移运动,哪部分是做旋转运动。之后引导:究竟物体怎样的运动是平移?怎样的运动是旋转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吧。 2、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二、探索新知 师谈话: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些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 1、课件出示:(1)直升飞机在怎样运动?它的螺旋浆呢? (2)观览车又是怎样运动的? (3)知道这是什么吗?(地球仪),它是怎样运动?引导学生看出:围着轴在运动。 (4)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5)在这幅图里你又发现了哪些运动方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骑自行车的人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自行车轮是旋转同时还是平移,太阳的光辉是旋转。 2、小结:谁能结合上面的图片说说物体怎样的运动是平移?怎样的运动是旋转?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后,指明学生口述,引出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像缆车、红旗等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板书:平移——直线运动)像螺旋桨、风车等物体绕一个固定点转动的运动现象叫旋转。(板书:旋转——固定点转动) 3、问:谁能说说现在你是如何区别平移和旋转的?就用下面的题来检验同学们吧,请看题: 小练习:(1)想像一下下面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 课件出示,学生实行判断。指生反馈。 (2)打开书18页,完成“说一说”的1小题。要去学生自己读题,按要求完成。组织交流。

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与旋转。 2、会计算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格数,并能涂出平移后的图形。 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 点:1、认识平移与旋转现象。 2、计算平面图形平移的格数。 教学难点:计算平面图形平移的格数。 教学用具:课件、玩具、彩笔、学具。 教学过程: 一、在玩中导入学习内容——平移和旋转 1、看同学们的桌子上摆了这么多的玩具,有小汽车、风车… 你们想玩吗?(想玩)今天大家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种玩具是怎么运动的?一会儿我们按组来汇报。好了,赶快和小伙伴一起玩- 玩吧! 2、学生玩玩具并观察每种玩具的运动方式。 3、哪个组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的玩具是怎么运动的。 (指名叫一组上台前演示各种玩具的运动方式。) 4、这些玩具的运动方式相同吗?(生:不同)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试着将它们分分类吗? 5、学生分类。 6、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小汽车、划板分为一类,陀螺、风车分为一类。小汽车、划板它们都是直着走,陀螺、风车它们都是转动的。) 7、像小汽车、划板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陀螺、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教师板书并将学生的平移、旋转玩具粘贴在黑板上。) 二、在观察、感受活动中认识平移和旋转 1、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去过)那里有平移和旋转现象吗?让我们赶快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游乐园情景:(空中列车、空中摇滚、过山车、旋转木马、空中自行车。)它们分别在做什么运动?(集体判断) 3、除了游乐园和我们的玩具世界中有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吗?我们也来看一看(课件演示:电梯、升国旗、风车、观光电梯)。 4、除了这些,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或旋转的现象? 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5、指名说一说并判断是不是平移或旋转。 (旋转:开启的电扇、转盘、拧螺丝钉,走动的钟表指针。平 移:推车、划船、滑雪、走路、起落架、推拉窗、门。) 6、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现在请你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怎样的运动就是平移,怎样的运动就是旋转。 7、谁能做一个动作,用你无声的语言告诉大家这就是平移,这就是

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杨洪文)

《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平移和旋转 设计基础背景: 平移和旋转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的现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要注意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本节课的内容中,主要是两个方面:1、认识平移和旋转;2、学会找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解决第一个知识点主要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第二个知识点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方向,二是找好移动物体的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儿童乐园录像、《平移和旋转》PPT课件、印有小兔搬家方格图的纸片(每生一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 谈话引入。 谈话:(出示儿童乐园的图片)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乐项目,想看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注意观察其中的一些物体是怎样运动变化的。 播放录像:儿童乐园中小火车、缆车、观缆车、青蛙跳等游乐项目的动态画面。 谈话:(同时出示4个静态的画面:小火车、缆车、观缆车、青蛙跳)这几种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相同吗?它们分别是怎么运动的,请大家用手势比画比画。 学生用手势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 谈话:你能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把它们分分类吗?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吧。 反馈:你是怎么分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学生交流分类方法及分类的理由) 2. 揭示课题。 讲解:像缆车、小火车和青蛙跳等三个游乐项目,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板书:平移);像观缆车这一游乐项目,运动方式称为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板书:和)。 3. 练一练。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 马莲渠中心学校;王克成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30——31页的例2、例3。 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部分的重要学习内容.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 平移和旋转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 作用。教材从丰富的生活例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在感知的基础上体会、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以提高教学效益.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教材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培养空 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发现平移或旋转后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谈话法、观察法、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 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平移和旋转动画)、教材第121页的小汽车、陀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课件2)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 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2、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

3、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 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去的游乐园为突破口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创设 了学生去游乐园玩的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二、合作交流.构建概念 1、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那么你们四人小组想办法给它们分分类. 看看可以分成哪几类? 2、操作要求;(1)小组合作讨论(2)怎么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 3、学生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分类的结果与分类的理由。(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4、师归纳;像缆车、小火车、滑滑梯等沿着笔直的路线运动.在数学中这 种现象叫做平移;像大风车、摩天轮、转椅等它们运动的路线是成一个圆.这种现象叫做旋转。 5、揭题并板书;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在这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按运动方式的不同.对游乐园的各种游戏进行划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知 了平移和旋转.在头脑中自然形成了这两种运动方式的表象。 三、走进生活.深化概念。 1、生活中的平移。 (1)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平移)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 (2)学生举例[学生回答可能有升国旗、开抽屉、商场的电梯、工厂的电动大门等] (3)师生一起体验平移现象;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体做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案设计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内容及第20页“试一试”题。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 “看一看”的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2、移一移。第20页“试一试”第1题。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

新整理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10篇)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10篇)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第1篇: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平移和旋转是常见的物体运动现象,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能够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点或一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能够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 透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学会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并在纸上画出一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培养必须的空间想象潜力。其中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距离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平移与旋转,我觉得这资料还是有必须的难度的,所以我不急着把课完成,而是以学生理解的状况来确定我的所授所教。如果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头脑里产生了平移与旋转的表象,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带给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十分重要。所以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我用

了动态出示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观光缆车、升降国旗、螺旋桨、风扇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类,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从而构成表象,引出课题,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平面图形也就是想想做做1中的题目,我不给学生动态的演示了,让孩子自己发挥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想象潜力来决定平移和旋转现象,最后再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让学生列举还有什么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或是旋转,同学们说了好多好多,但会出现模糊不清的状况,例如:生1:飞机的运动是旋转。生2:飞机的运动是平移。我说:飞机的运动到底是平移还是旋转?大家讨论讨论。最终得出比较正确的说法:飞机的运动是平移,而它的螺旋桨的运动却是旋转。生3:钟摆的运动是平移,移左又移右。(这现象学生十分感兴趣)立即有人反对:不对,钟摆的运动是围着中间的点进行旋转的,不是平移。(大家又自发地分成了两派进行了辩论。)看,小小的钟摆围绕着平移和旋转引发了学生们诸多的猜想和议论,但我觉得每一声音都包含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每一提议都是对自已所学的一种再创,而每一反驳都是对知识的再吸收。 在此基础上按运动的方式进行分类,很多学生都按平移和旋转把它们分成了两类,我适时讲述:象火车、电梯、缆车这样的运动叫平移;象电风扇的风叶、飞机的螺旋桨和挂钟的钟摆这样的运动叫旋转,同学们理解得还不错。学习完这一环节,学生会发现数学就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学会数学地看问题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

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平移与旋转

平移与旋转 马坊小学魏倩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1页平移和旋转 二、学习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的区别这两种常见的运动现象。 2、通过观察推断、操作验证等,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的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距离和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难点:正确的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距离和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四、教具学具:方格纸、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2分钟) 欣赏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美(课件展示),你想知道这些图是怎么设计的吗?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类问题,先来看看这几样物体?(出示课件)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师:你看到了什么?它是怎样运动的?用手势表示。 (学生边说边用手势表示)你的表现真好! 2、加深体会 师:我们发现这么多运动的物体。你能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分类吗?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们分的理由。(小组讨论)(5分钟)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想法?(学生汇报并及时表扬) 师:像窗户、缆车、国旗的运动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贴:平移) 师:(边说边用小船在黑板动态演示)有一只小船准备出发了,(小船沿曲线行驶)你们看看它做的是平移运动吗?(不是)为什么?你说的非常准确,请你们再仔细看(小船沿着直线行驶到这后调转了一下方向)这是平移运动吗?(不是)看起来要想做平移运动物体必须是沿着直线运动,而且它本身的方向还不能改变。(边说边用小船演示)这回是平移运动吗?(是) 师:而像时钟、直升机、电风扇的运动都是怎么样的?(用手势)生:围着一个中心或围着一个轴转的。 师:像这样围着一个中心或轴转动的现象就叫做旋转。(贴旋转) 3、动手操作(5分钟) 1)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学习用品移一移、转一转,看看能否创造出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分别请同学上台演示,并说明理由。 2)刚才同学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了平移与旋转现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案设计

《平移和旋转》优质课教学设计

2017.6.8 旋转和平移的教学反思 土门关小学寇占德 本节课教学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感知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入新课,让学生从感知中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 一、创设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1、我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火车、观光电梯、风扇叶片、飞机螺旋桨,对平移和旋转现象再现,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观察感知,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突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如:在引入“平移和旋转”时,出现视频,有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来演示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而讲不同的运动方式加以区分,根据各自的特点得出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初步了解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紧接着有学生先想象再用手势演示,在头脑中构建起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 2、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态的电动、推拉窗、电风扇梯、时钟、帆船运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类并用手势比画各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从而形成表象,引出课题。学生会发现数学就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学会数学地看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直观演示,巧妙突破教学难点。 距离是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为认为两个图形中间空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对于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学生是很难想到只要去数某个部分移动的格数就可以了。为让学生主动学习,我创设“当一会小小工程师,引导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移一移数出平移的格数,然后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合作探究——最后交流验证总结出“找对应点”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想——

平移和旋转知识点

初中平移和旋转基础知识梳理 1. 图形的平移 (1) 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注意:①平移是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本讲的平移是指平面图形在同一平面内的变换. ②图形的平移有两个要素:一是图形平移的方向,二是图形平移的距离,这两个要素是图形平移的依据. ③图形的平移是指图形整体的平移,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只改变了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大小,这个特征是得出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的依据. (2) 平移的基本性质:由平移的基本概念知,经过平移,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因此平移具有下列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①要正确找出乂寸应线段,对应角”,从而正确表达基本性质的特征. ②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这个基本性质既可作为平移图形之间的性质,又可作为平移作图的依据. (3) 简单的平移作图

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所需条件为:①图形原来的位置;②平移 的方向; 2. 图形的旋转 (1) 旋转的概念:图形绕着某一点(固定)转动的过程,称为旋转, 这一固定点叫做旋转中心。 理解旋转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旋转和平移一样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 ②图形旋转的决定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 (2) 旋转的基本性质:图形中每一个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对应角都相等,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发生变化. (3) 简单图形的旋转作图 两种情况:①给出绕着旋转的定点,旋转方向和旋转角的大小; ②给出定点和图形的一个特殊点旋转后的对应点. 作图步骤:①作出图形的几个关键点旋转后的对应点; ②顺次连接各点得到旋转后的图形. (4) 图案设计:图案的设计是由基本图形经过适当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的变换而得到的。其中中心对称是旋转变换的一种特例。

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80~82例1.2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材分析《平移和旋转》是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体系。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学生很早就有了物体或 图形运动形式的感性认识,但只是个初步的印象。通过这部分知识 的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并体会出他们不同的特点。并可以使用更准确、更具体的数学语言 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 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也是以后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的面积计算推导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空间与图形 的知识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 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学生一定 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加入图画的形式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同学的生活实践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3、了解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同学的生活实践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 向平移后的距离。

教学准备:师生都准备一个圆盘、一个指针,学生准备做风筝”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游乐园图,引入新课 大家去过游乐园吗?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游乐园。看,游乐园的游乐项目可真多呀,你喜欢哪一种呢? 二、学习新知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大家请看:) (一)认识平移。大家做过火车吗?火车是怎样运动的 呢?1.出示例1图(1)依次出示3个运动的画面(火车、电梯、 和国旗的运动)。提问: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互相说一说。学生交流,明确这些运动都是沿着直线的运动。指出:像图中火车车厢电梯国旗这样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平移。(板书:平移)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大家认识了平移现象,现在我们来感受一下,物体的平移 吧 )2、、试一试:把数学书放在课桌面的左上角,把它平移到课桌面的右上角,再依次平移到右下角和左下角。 (二)认识旋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这位朋友,我们 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吧,大家看:) 1.出示例2图提问:你能看出图中表示的是哪些物体的运动吗?引导:电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面指针做的是怎样的运动呢?你能用手势表示这些运动吗?请小朋 友来说一说,并且表示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学生交流并表示运动方式。提问:你知道这些运动有什么特点吗?学生交流,明确这些运动都是围绕一点转动。指出:像图中电风扇叶片、螺旋桨、钟面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