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教案

2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教案

2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教案
2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教案

2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习的20以内加法及20以内不退位减法(十几减几)的相关算式进行整理、对所学计算方法进行回顾,掌握一定复习和整理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算式整理及多种形式的练习,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合作与交流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及20以内不退位减法算理及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全面综合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还能让学生在积累一定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了解一定的复习整理方法,初步感受复习对知识与能力提升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所学20以内加法及20以内不退位减法(十几减几)相关计算进行整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发现,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整理20以内加法口算并总结计算规律(课件出示)

让学生边说计算方法便算出答案。老师再总结总结“凑十法”的要领。。

3、口算减法并找规律(课件出示) 让学生边说计算方法边算出答案。

老师再总结总结算法要领。

4、看图列式(课件出示):

1、学生说算式并计算。

2、老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加法交换律以及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法算式中的加数就是减法算式中的减数或差,和就是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

(二)、拓展提升

1、填表练习(课件出示):分组抢答比赛。1—2人口答,他人补充纠正。

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先小组内合作说一说,再小组代表展示。组

组员补充纠正。

3、小组竞赛(夺红旗)

4、学生做练习:投影展示。

(三)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让2—3名学生说说。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20以内的加法》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20以内的加法》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20以内的加法》目标: 复习1以内数的形成活动重难点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第 2 页共 5 页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备注: 活动延伸: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5的分合》 【活动目标】 1.在实物、图卡等操作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5的分合,并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 2.尝试用不同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并尝试按序排列并记录。 【活动准备】 1.5的分法(三种规律) 2.幼儿操作纸5的分合 3.操作材料: (1)分圆片:圆片,分类盒铅笔; (2)翻圆片:圆片,铅笔。 分珠子:串珠板、铅笔。 分花生:花生,分类盒。 【活动过程】 1.第一关:复习游戏“碰球”:3、4的组成 “今天我们来玩冲关游戏,听好了,第一关:复习3、4的组成。” “冲关成功的,我们一起“耶——”表扬他,说错的,我们给他加 第 3 页共 5 页

20以内加减法的技巧

20 以内加减法的技巧 一、手指辅助延伸法。 例1:计算6 +8= 我至今记得有这样一位小朋友,5 以内的加减法很勉强能通过,10 以内的就得靠他那10个手指头了。当我们教到20以内的加减法时他就束手无策了,无奈只好脱掉鞋子把自己的10 个脚趾头也搬了上来。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起初真的也束手无策了,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总得想出点办法来。看着自己的双手我也动了一番脑筋,于是我就把一只手看成是9,大拇指代表5,其他各指都代表1,另外一只手也是如此。 以例1 计算6 +8= 为例,计算像这样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就告诉他:左手拿出6(大拇指加食指),右手拿出8(大拇指加另3 个手指),然后把两个大拇指合起来就是1(0 5+5=10),再数数还有几个手指(4 个),那合起来就是十几了(14)。就这么反复的教了几遍后,这位小朋友就明白了我的意思,以后做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速度也快多了,比以往手指、脚趾并用得心应手多了。计算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一只手是5个手指头,两只手合起来是10 个手指头。”这一概念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形成在小朋友的大脑中了。我只是让他们把这一概念继续延续下去,两

个大拇指一并就是10,然后数数还有几个手指就是十几。因为我把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成为10以内的加法和整十数加几的加法了,这对小朋友来说要比进位计算简便的多,所以学生计算速度大大提高了。 后来,我也把这种方法教给了计算速度很一般的小朋友,他们的速度也有了大大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光要注重交给学生理论知识,面对学困生不要一味地用同一种方法去教学,要尽可能想出一些巧妙既便于记忆的方法来,只要结果相同,教无定法。 二、将错就错倒减法。 例2:计算15 -8= 这是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一般教学程序如下:让学生把被减数15 分成10 和5,然后用10 去减8 还多出2,再与5 相加等于7,所以15-8=7,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都非常注重过程,还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这对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有的甚至已经能熟练地口算了。中等生一般都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老师走,可想而知,速度会较优生慢许多。而对那些刚对20 以内加法有那么“一点点熟练”的小朋友来说无疑碰到了难题,他们往往是这样做的:个位上5 减8 不够减,他就倒过来8-5=3,所以把15 -8 的答案做成13。面对这样的后进生,教师更应设计好攻难坡度,多花时间耐心指导。以例2 为例,我尝试使用了“倒减法”:就是在学生

20以内加减法教学设计

20以内加减法教学设计 20以内加减法教学设计 2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备课(实验稿) 教学内容 P80--83 课型新授 课前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课时 1 教材前后联系前置基础: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数的组成 后续知识: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核心知识点“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认识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3、能较快、准确地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 4、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1、“解决天空中有一共有多少只海鸥?”你认为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为什么? 2、12+3=,哪种方法最容易计算? 3、“解决还剩下多少桶食物?”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4、计算17-4=,哪种方法最简便? 渗透的思想方法 学生主要的训练点计算方法,书写习惯 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1、口算。 2、填一填。 (1)1个十和5个一是( )。 (2)1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17=10+( ) 13=( )+3 12=10+( ) 二、创设情景: 师:海鸥回来了,小朋友可高兴了。星期天,小明和妈妈带着海鸥喜欢吃的食物到海边去喂海鸥,我们也去看看。 三、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你能看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说,教师写有价值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3、解决天空中有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2)你认为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为什么? “12+3= ” (3)怎样计算?你能想出哪些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指导。 小组汇报:①接数的方法:13、14、15

20以内加减法的技巧

20以内加减法的技巧 一、手指辅助延伸法。 例1:计算6+8= 我至今记得有这样一位小朋友,5以内的加减法很勉强能通过,10以内的就得靠他那10个手指头了.当我们教到20以内的加减法时他就束手无策了,无奈只好脱掉鞋子把自己的10个脚趾头也搬了上来.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起初真的也束手无策了,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总得想出点办法来。看着自己的双手我也动了一番脑筋,于是我就把一只手看成是9,大拇指代表5,其他各指都代表1,另外一只手也是如此。 以例1计算6+8= 为例,计算像这样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就告诉他:左手拿出6(大拇指加食指),右手拿出8(大拇指加另3个手指),然后把两个大拇指合起来就是10(5+5=10),再数数还有几个手指(4个),那合起来就是十几了(14)。就这么反复的教了几遍后,这位小朋友就明白了我的意思,以后做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速度也快多了,比以往手指、脚趾并用得心应手多了。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一只手是5个手指头,两只手合起来是10个手指头.”这一概念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形成在小朋友的大脑中了。我只是让他们把这一概念继续延续下去,两个大拇指一并就是10,然后数数还有几个手指就是十几.因

为我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成为10以内的加法和整十数加几的加法了,这对小朋友来说要比进位计算简便的多,所以学生计算速度大大 提高了。 后来,我也把这种方法教给了计算速度很一般的小朋友,他们的速度也有了大大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光要注重交给学生理论知识,面对学困生不要一味地用同一种方法去教学,要尽可能想出一些巧妙既便于记忆的方法来,只要结果相同,教无定法. 二、将错就错倒减法。 例2:计算 15-8= 这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一般教学程序如下:让学生把被减数15分成10和5,然后用10去减8还多出2,再与5相加等于7,所以15-8=7,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都非常注重过程,还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这对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 是小菜一碟,有的甚至已经能熟练地口算了.中等生一般都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老师走,可想而知,速度会较优生慢许多。而对那些刚对20以内加法有那么“一点点熟练”的小朋友来说无疑碰到了难题,他们往往是这样做的:个位上5减8不够减,他就倒过来8-5=3,所以把15-8的答案做成13.面对这样的后进生,教师更应设计好攻难坡度,多花时间耐心指导.以例2为例,我尝试使用了“倒减法”:就是在学生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课时安排 10课时 课题一十几减9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解决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几9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9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二)、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小丸子,今天小丸子到我们课堂上和我们一起学习,首先请同桌小朋友做个凑十的拍手游戏。 1、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两数凑十不马虎 2、复习十几的组成 比一比看谁抢答的快 3、小丸子夸我们班小朋友真能干,他要带大家去参加游园会,快看游园会上有什么好玩的,你能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2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教案

2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习的20以内加法及20以内不退位减法(十几减几)的相关算式进行整理、对所学计算方法进行回顾,掌握一定复习和整理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算式整理及多种形式的练习,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合作与交流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及20以内不退位减法算理及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全面综合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还能让学生在积累一定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了解一定的复习整理方法,初步感受复习对知识与能力提升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所学20以内加法及20以内不退位减法(十几减几)相关计算进行整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发现,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整理20以内加法口算并总结计算规律(课件出示) 让学生边说计算方法便算出答案。老师再总结总结“凑十法”的要领。。 3、口算减法并找规律(课件出示) 让学生边说计算方法边算出答案。 老师再总结总结算法要领。 4、看图列式(课件出示): 1、学生说算式并计算。 2、老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加法交换律以及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法算式中的加数就是减法算式中的减数或差,和就是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 (二)、拓展提升 1、填表练习(课件出示):分组抢答比赛。1—2人口答,他人补充纠正。 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先小组内合作说一说,再小组代表展示。组 组员补充纠正。 3、小组竞赛(夺红旗) 4、学生做练习:投影展示。 (三)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让2—3名学生说说。

精品-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20以内的加法》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20以内的加法》 活动目标: 1、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 2、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重难点: 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 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 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 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 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 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 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 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延伸: 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活动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新知。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考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

20以内加减法巧算与速算方法

20以内加减法巧算与速算方法 例1. 6+5 7+9 思路导航: 计算6+5时,可以这样想:6比5多1,把6换成5+1,用5+5+1=11,所以6+5=5+5+1;或者把5换页6-1,用6+6-1=11,所以6+5=6+6-1=11。 计算7+9时,可以这样想:9+()=10,9+1=10,从7里拿出1给9,把9凑成10,7剩下6,6+10=16,所以7+9=16。练习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9 5+6 8+7 9+8 4+5 例2. 15-8 14-9 思路导航: 计算15-8可以这样想:8+()=15,因为8+7=15,所以15-8=7.也可以这样想:15可以分成10和5,10-8=2,2+5=7,所以15-8=7。 计算14-9,减数是9,个位不够减,用10-9=1,1与被凑数个位上的4想加得5,因此,可以直接用4+1=5来计算。练习题: 16-8= 12-3= 11-4= 18-9= 10-4= 15-7= 12-8= 15-9 例3.2+7+8 思路导航:

计算2+7+8时,我们发现如果把先加的7与后加的8交换加的顺序,先加8,再加7,就变成2+8+7,2+8=10,10+7=17,这样片区起来比较简便。 2+7+8=2+8+7=10+7=17 练习题: 1+8+9= 3+7+2= 4+2+8= 6+5+4= 6+5+5= 9+7+1= 例4.1+3+5+7+9 思路导航: 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不但麻烦,而且很容易算错。通过仔细观察算式中的各个加数,可以发现1+9=10,3+7=10,这样可以把能凑成10的数先加起来。因此1+3+5+7+9=(1+9)+(3+7)+5=25 练习题: 2+4+6+8+10= 2+7+3+4+8= 5+4+9+5+6+1= 1+3+5+7+9+10= 例5.15-7-3 思路导航: 计算连减的算式时,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第一步就是退位减法,容易算错。如果认真分析算式就会发现,两次要减去的数合起来正好是整十数,这样我们可以把要减去的两个数先合起来,然后一次减,这样做起来,又对

想请教如何教大班的孩子20以内进位加减法的方法

想请教如何教大班的孩子20以内进位加减法的方法: 如6+7= 4+8= 5+8=。。。。。。。 刚看到一个方法: 逆差法口诀:少一得九;少二得八;少三得七;少四得六;少五得五;少六得四;少七得三;少八得二;少九得一。 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例如:14-5被减数个位的4,不够减数个位的5减,还差1,这个差成为逆差。 例如:14-5=9,利用逆差口诀少一得九得出答案是九。 15-7,按口诀少二得八,得处答案是八,依次类推。 同样还可以进行多位运算: 例如:12221-6543 列式位数逆差口诀12221个位2少二得八 -6543十位3少三得七(2被借去1位,记为1) ——————百位4少四得

六(同上) 5678千位5少五的五(同上) 即答案为:5678. 我个人认为是珠算的补数关系,例如15-8,5不够减8,逆行运算用8减5得3. 3的补数是7.答案是7.口诀:少三得七。 我的孩子用着还行。比书上的连减或又加又减强。 重新拾起了蒙氏数学,里面的方法也不错。 这些计算方法够牛的,记得以前也背过,不知道以后孩子长大能掌握不呢,哈哈,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大家会这样教孩子计算么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37×44=? 解:3+1=4 4×4=16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复习20以内加减法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复习20以内加减法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复习20以内加减法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复习20以内加减法教案吧。

活动意图: 生活处处有数学。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正处于数字化的时代,数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以灵活、丰富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让幼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表格、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以前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9+ 2、9+6、9+9生:一个加数都是9。 师:另一个加数有怎样的变化?你能说说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师:第2列算式分别是什么?生:8+4…………8+9 师:观察这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加数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个加数又逐渐多1。2、师:它们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和也逐渐多)共同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1:9+2=9+3=9+4=9+5=9+6=9+7=9+8=9+9= 2:8+3=8+4=8+5=8+6=8+7=8+8=8+9=7+4=7+5=7+6=7+7=7+8=7+9= 3:6+5=6+6=6+7=6+8=6+9=5+6=5+7=5+8=5+9= 4:4+7=4+8=4+9=3+8=3+9=2+9= 3、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最新幼儿园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0以内不进位加法

教学名称20以内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1、学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技巧; 3、看图列算式,能根据图意准确列出算式并运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认p53-54)、10的加法题卡若干、20以内不进位加法题卡若干、小桃子图片若干 课程延伸彩色串珠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以摘桃子(10的加法),引出课题; 请幼儿到黑板处“摘桃子”,每个桃子下边都有一道10的加法题,幼儿算对答案,才能将“桃子”拿走!(桃子卡片有一面是数字10) 二、进行部门 (一)借助教具学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让幼儿感知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认p53) 1、先学习看图列式计算; 例:老师这还有些桃子,现在这些桃子们要考考大家! 注:如果班级孩子较多,这个环节幼儿答对了或表现好,也给幼儿发桃子(桃子有一面有数字10)。 2、用游戏的方式学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横式算术题; 例:现在我们手上的小桃子们要和我们做个游戏,每个小桃子找了一个/个位数做朋友,要我们算算它们合在一起\加起来,变成了\等于什么数? + =15 10 5

注:幼儿出桃子卡,师出数字卡片,板书答案! (二)练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术题,为20以内不进位加法做准备;(认p53) 1、先引导幼儿做题; 2、再引导幼儿观察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术题特点; 例:10 + 1 = 11 10 + 7 = 17 10 + 4 = 14 小结:十位数不变,个位数和加数相同。 (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技巧;(认P54) 1、教授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先分解算术,再计 算; 例:11 + 5 = 16 10 1 6 16 2、再请幼儿练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题,师巡回辅导; 三、结束部分 游戏:小动物找数(P54) 请幼儿做算术题,帮小动物找题卡! A+B=C A叫被加数 B叫加数

《20以内的退位减法_复习课》名师教学设计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复习课 中原区伊河路小学张朝旭 一、学习内容 课本第24、25、26页整理和复习。 二、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和方法的归纳,以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掌握方法,并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难点:能按照解题的一般步骤,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配套资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 五、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1.口算复习 12-9=13-6=15-7=16-8= 11-7=17-9=15-6=13-9= 11-9=12-6=13-5=14-7= 18-9=15-8=11-3=12-4= 师: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 2.知识整理,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课前准备20以内所有退位减法的算式卡片。 师:把课前准备好的36道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自己进行整理,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整齐。 学生独立整理排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整理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晶晶同学是如何整理的? (1)师:竖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竖着看,每一列的减数相同。 预设2:竖着看,每一列的被减数依次多1。 预设3:竖着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的个位依次多1,减数不变,差也依次多1。 (2)师:横着看,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1:横着看,被减数相同,减数依次少1。 预设2:横着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少1,减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3)师:斜着观察呢?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规律? 生:斜着观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师:得数相同的算式是怎么排列的?比如11-7,12-8,13-9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被减数和减数都不相同,差相同。 预设2:被减数和减数都依次多1,差不变。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自己整理20以内所有的退位减法算式,对这36道算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了这么多算式排列的规律,太棒了! (4)巩固练习 师:看着这张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说出得数吗?谁能说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20以内加减法小窍门

20以内加减法小窍门 王丽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一般的孩子在学前班时就学会了10以内加减法,进入小学后,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稍加练习也能熟练掌握。但是,孩子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不是那么轻松了,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大大下滑,计算的准确率也降低了,两极分化初露端倪。有的学生由于计算速度跟不上,开始拖拉作业,成为数学学习困难者。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以及退位减法的困难呢?我认为,这和我们运用的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有关。算法不外乎数数法和数字推理法,数数法就是通过数数来计算,包括借助实物数数和单纯数数两种。数字推理法指的是包含凑十法、拆分法等的运用数字进行推算的方法。然而,数字推理法对学生的思维要求高,需要的思维步骤也多,并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最终到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以运用最为广泛的凑十法为例,求9加6等于几,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就需要这几个思考过程: 一.判定该题是不是进位加法;二、如果是进位加法,怎样才能凑成10。这样确定方法后才能进行下面的运算:9+6=9+(1+5)=(9+1)+5=10+5=15 从上面的运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过程,而且属于不能直接运用题中数据,需要拆分才能进行简便运算的一类。所以,

看似简单的凑十法,其思维是不简单的,包含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它的认知基础与一年级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计算的困难。那么,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呢?我是这样做的:20以内进位加法: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只要将其转化为学生已经掌握的10以内减法就行了,归纳下来口诀是:“加九减一,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减五。”怎样用口诀,以“加九减一”为例,“加九减一”是指一个数与9相加,将这个数减去1作为它们和的个位。例如:8+9=()就拿8减去1结果7,用7来作和的个位,即8+9=17, 5+9=()就拿5减去1等于4,用4来作和的个位,即5+9=14“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减五”的方法同上。20以内退位减法: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内退位减法转化为10以内加法。口诀是:“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如何用口诀,以“减九加一”为例,“减九加一”是指一个数减去9,将这个数的个位加上1所得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差。例如:17-9=()就拿17的个位7加上1结果是8,即17-9=8,13-9=()就拿13的个位3加上1结果是4,即13-9=4“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与“减九加一”的方法一样。一年级学生还不能正确的行抽象思维,采用以上方法,能使习惯依赖摆实物来计算的学生脱离实物也能快速准确的算出结果,避免了死记硬背,盲目

大班20以内加减法教案

大班20 以内加减法教案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 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20 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 教学目标 1 、复习20 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通过题包计算,探索算式之间的一些规律。教学重点、难点 1、20 以内数的加减法 2 、探究在题包中,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多少,和就增加或减少多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情趣引入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到一座神秘的古堡去,古堡中住着许多美丽的小精灵,他们在玩着好玩的游戏,我们大家一起去玩好不好? 二、破密码,闯古堡xkb1.c om (一)热身运动(桥板上的题) 5+4+1= 3+4+1= 4+4+2= 1+2+3+4=学生先计算,然后说一说怎么算。 (二)做题包、找规律 1 、出示题包 16―8 14―5 15―7 13―5 16 ― 717― 812―4 18 ―9(1)学生先进行计算,然后小组里面相互说一说,这两组题包的规律。 (2)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结果总是8 和9 ,题包中的规律即被减数减少(或增加),减数也作相应的减少(或增加),差不变。做加法题包,探究规律 2 、出示题包,请学生计算 1+9=9+1= 3+7=7+3= 2+8=8+2=

4+6=6+4= (1) 学生计算 (2) 探究规律通过计算这组题包,你发现了什么?请学生举例说出题目中加数的变化如何引起和的变化。 学生计算 2 、师,提问: (1) 通过计算,你发现每一方框中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规律? (2) 从它们差的相互关系来看,你能找出算式中减数之间的关系吗? 3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4 、汇报探究结果 当一个确定的数加上的数和减去的数之和为10 ,它们的结果相差10。例如, 7+5=12 7 -5=2 7+6=13 7-4=3 12 -2=1013 - 3=10 5+5=106 +4=10 5 、在数射线上演示 -5 +5 10 6 、学生举例说出一些符合这样规律的算式例:12+7=19 12-7=5 14+1=15 14-9=5 (四)数砖墙,登古堡新|课| 标| 第|一| 网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登上了古堡的最高处了,再努力一下,我们就能和可爱的小精灵们一起游玩,我们一起来加油! 1 、出示数墙,由学生完成数城 2 、汇报。 3 、完成练习册第2 页的题4 (五) 用题包来完成推算 1 、出示题目 【篇二:学前班数学二十以内加法教案】 学前班数学二十以内加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20 以内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案

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复习计算。还记不记得我们这个学期学了哪些计算? 生:加法、连加、不进位加法。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按分类需要板书。) 师:你能给每一类计算举一个例子吗? 加法两个数相加 三个数相加(连加) 二、知识梳理,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基础训练: 1、计算 师:这个学期我们学了这么多类型的计算,那你能又对又快地计算吗? [题目]

2+8= 8+2= 10-8= 10-2= 11+7= 12+6= 13+5= 2+3= 2+4= 2+5= 5+6+4= 5+5= 4+4= 3+3= 2、校对。(同桌交换卡片互改,一生报答案。) 3、错题汇总: 学生汇报错题,并将错题进入“问题宝库”。纠错 (学生卡片交换回来,订正自己的错题,让同桌再批改一次。同时分析自己错误原因,可以同桌互相帮助分析。) 学生找错因:数字看错:比如6+3 容易看成6+8。 对于这两种错误比较明显的学生可以让他在心里面读一读这个算式,然后再计算。 ③计算错误: 4、指出几道错题说方法。 要求能把多种方法说出来。 比如:16+3=19 个位加个位; 5+6+4=15 可以先算6+4=10 (分析的过程中,每种类型只需选择一道将计算方法复习一次。)(二)比较练习: 1、观察题目,找出一些有规律的算式。 师:刚才我们做的这么多算式中隐藏着很多小秘密,有一些算式是有关系的,他们是好朋友,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让我们一

20以内加减法的秘诀

儿童数学手指块算20以内的加减法 https://www.doczj.com/doc/4e16395439.html, 20以内加减法的秘诀,【学前班的宝宝】,怎样能算得快,有简单。 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 1、11-20的数可以和孩子玩猜数游戏。用3种方式描述数:1)个位是2,十位是1 。2)1个十,5个一。3)比11大,比13小。用这些方式描述数,让孩子猜,或者反过来孩子描述大人猜,直到熟练。 2、用计数器拨数。家长说数,孩子拨数。边拨边说数的组成。如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3、熟练背诵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口诀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 九二11 八三11 七四11 六五11 九三12 八四12 七五12 两个六12 九四13 八五13 七六13 九五14 八六14 两个七14 九六15 八七15 九七16 两个八16 九八17 两个九18 (不用九九18,而用两个九18,同乘法口诀统一起来) 注: 1、前面两个汉字是加数,后面阿拉伯数字表示和,这样可以分清哪是加数,哪是和; 2、加法口诀是大数在前小数在后〈如九三12〉乘法口诀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如三九二十七〉; 3、口算达到熟练的程度,不要让孩子数指头,或者固定一个加数往上数数,这样孩子习惯了很不好改。10以内的加法口诀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诀就是背诵,背诵,背诵。熟能生巧再配合一些规律的讲解,这样孩子的计算能力才能提高。 4、背诵时间可以随机,不一定非要拿出大块时间来背,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路上就可以背。 5、每天一定要坚持出口算练习,一天30道题。 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内退位减法转化为10以内加法。口诀是:“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如何用口诀,以“减九加一”为例,“减九加一”是指一个数减去9,将这个数的个位加上1所得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差。 例如:17-9=()就拿17的个位7加上1结果是8,即17-9=8,13-9=()就拿13的个位3加上1结果是4,即13-9=4 “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与“减九加一”的方法一样。 20以内加减法的窍门 加法口诀 加九减一,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减五 减法口诀 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

幼儿园大班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20以加减法口算练习题(一) 2+17= 2+18= 3+3= 3+4= 3+5= 19-10= 18-1= 18-2= 18-3= 18-4= 3+16= 3+17= 4+4= 4+5= 4+6= 13-5= 13-6= 13-7= 13-8= 13-9= 4+7= 4+8= 4+9= 4+10= 4+11= 13-10= 12-1= 12-2= 12-4= 12-5= 4+12= 4+13= 4+14= 4+15= 4+16= 11-1= 11-2= 11-3= 11-4= 11-5= 7+5= 14-6= 15-7= 6+7= 8+9= 3+8= 11-7= 13-6= 14-7= 6+9=

20以加减法口算练习题㈡ 6+9= 5+8= 7+3= 6+6= 9+5= 7+9= 8+8= 5+8= 14-9= 17-6= 4+7= 9+4= 6+8= 9+7= 7+8= 9+8= 4+6= 5+3= 6+8= 17-5= 3+7= 6+8= 9+6= 2+8= 6+9= 14-6= 5+7= 4+7= 7+9= 15-8= 6+9= 8+4= 9+8= 8+5= 9+11= 16-7= 13-7= 7+4= 8+3= 17-6= 19-8= 8+5= 9+5= 8+6= 7+14= 8+2= 4+7= 3+9= 12-8= 5+8

20以加减法口算练习题㈢ 3+5= 13-6= 6+9= 9+5= 13-8= 4+6= 9+9= 8+7= 4+7= 6+3= 12-9= 9-3= 8+3= 5+7= 5+6= 6+8= 9+2= 7+4= 5+5= 4+9= 10+6= 9+5= 10+4= 6+10= 8+5= 14-6= 7+2= 6+5= 6+8= 9+6= 8+5= 3+6= 8+5= 7+9= 5+7= 6+8= 4+7= 5+9= 9+4= 7+8= 6+5= 4+9= 5+7= 7+7= 8+4= 5+3= 2+7= 6+4= 7+4= 3+6=

复习课《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复习课《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 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课时安排:约3课时 NO1:复习内容20以内的数。 (教材第116页第1—2题,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4题、): 复习要求: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复习重点20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过程: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 (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0以内加减法技巧

这是我曾经看到的一位老师提出的困惑。反复思考多次,想找相关的资料,可思考再三,还是直接以自己对理论的理解与个人的教学经验相结合谈一下这个问题。 幼儿学习加法是怎么学习的?以3+2为例,我们怎么教?其实最初是数数的方法,也就是先拿出三个,再拿出两个,让幼儿数一下。一年级的学生教学时也多用此法,经常使用的是小棒或手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开发,学生可能感觉数数的方法有些笨了,是不是有些简单的方法?妻子教幼儿园时,曾经试过,如3+2可以引导孩子把3放在心里,伸出两个手指头,这样依然用的是数的方法,但这样就可以从四开始,而不再是从一开始数。自然学习做起练习来就快多了。其实此处的方法有研究结果证明是两个阶段:一是从小数开始数,如5+6,把5放在心里,伸出6个手指头。二是从大数开始数,如5+6,把6放在心里,伸出5个手指头。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变化,计算的速度可是难以想像的快。如计算3+8,假如从一开始数,学生需要数11个,假如从小数开始数,学生需要数8个,假如从大数开始数,只需要数3个,计算起来那个快?这不言自明。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还有一个阶段,就是拆分法。以2+4为例,学生可以想像自己的手指头,先伸出两个,再伸出四个,那就是2与3 正好是5个,是一只后的手指头数。还有一个,与五放在一起就是6。也许有老师认为学生用从大数数的方法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再用拆分法?我简单介绍一下,数手指头,这几乎是所有孩子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而且有相当多的实践经验。那我们为什么不合理利用一下?因为在数手指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几个手指和几个手指加在一起是五以及五个和一个是六,五个和二个是七,五个和三个是八,五个和四个是九,五个和五个是十。这些经验与拆分法放在一起,学生自然能经历了计算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必须经过多次操作、计算以及思考这些计算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学习20以内的加法还会有问题吗?也许20以内的减法我还没有提到,可我们想过没有:似乎我说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逆运用,特别是放在心里一个数,在计算十以内的减法时,应该特别有效。学生在学习20以内加减计算的时候基本要经过三个思维发展过程:第一个过程,借助物。比如,借助手指头、小棒、圆片、小东西等实物数数,得到结果。第二个过程,

(完整word版)20以内加减法--凑十法、破十法、连减法算理复习

20以内加减———凑十法,破十法、连减法复习 【重点知识一】 凑十法:进位加法使用 凑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9 + 9 = 9 + 8 = 9 + 7 = 7 + 9 = 7 + 8 = 7 + 7 = 9 + 9 = 9 + 8 = 9 + 7 = 【重点知识二】 破十法:退位减法使用 破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出10,减小数,加剩数 18 –9 = 17 – 9 = 16 – 9 = 15 –9 = , 17 –8 = 16 –8 = 15 –8 = 14 –8 =

13 –8 = 12 –8 = 11 –8 = 16 –7 = 12– 6 = 11 – 6 = 14 – 5 = 13 – 5 = 6 + 9 = 6 + 8 = 6 + 7 = 【重点知识点三】 连减法:退位减法使用 口诀:分小数,减出10,10减几 18 –9 = 17 – 9 = 16 – 9 = 15 –9 = 15 14 –7=

二、□里的数对不对?对的画“√”,错的画“×”。 13-6=5()15-7=9()11-2=9()6+9=15()16+4=20()13-9=5()三、填空 1.15比( )多3。2.( )比12少5。3.( )比20少5。4.17比( )少3。5.( )比19多1。6.( )比12多4。 四、看图列式

五、应用题 1.小雨和小雪共画了15朵花,小雨画了9朵,小雪画了几朵? 2.小明有18枝彩色笔,小刚借走了9枝,小明还有几枝? 3.同学们排队,小兰的前边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 5.停车场上的汽车开走了6辆,又开走了5辆,一共开走了多少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