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

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

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

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

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

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

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

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

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设计说明 1.设计原则: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 2.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兼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种植设计主要配以适宜淄博地区的常用景观植物,植物的种植随地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自然空间,尽可能做到四季有景、令人过目不忘。

突出时代性从表现形式上看,校园环境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佳,最忌类似我国曾出现过的广场热、草坪热,大家盲目攀比,到头来不伦不类,毫无品位可言。校园内的休闲绿地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易繁,易朴素大方、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从造价上来说也比较经济,可行性强。同时考虑服务对象的要求,设计时还注意体现了时代特征,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表现主题,显现时代的风格。

3.以绿为主

突出景观美校园环境应当是满目苍翠、鲜花盛开,以宜人的景观来消除了学子们的各种压力。创造宜人的室外学习环境,但更重要的是,校园休闲绿地在以绿为主的基础上还注重体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春天鲜花烂漫,夏天浓荫匝地,秋天丹桂飘香、层林尽染,冬天绿意盎然、寒梅傲雪,更进一步讲,在绿化配置上还考虑到了能够体现"春华秋实"的校园精神。

六、铺装设计

根据功能不同,结合建筑外观,采用不同的铺装形式:主要有青石板、条形广场砖、木质铺装、卵石步道等。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精品文档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 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 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 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 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 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 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精品文档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说明书

郑州市财税学校扩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由业主提供的本工程招标文件 2. 国家相关规范与规定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7.《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 8.《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 38—99) 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10.《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 1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97) 二、总体规划设计 1、项目概况: 区域位置:该项目位于郑州市金岱路以南,岗南路以北,尚庄路东西两侧区域。总征地面积67540平方米(合101.3亩)其中城市道路面积17540平方米(合26.3亩),建设用地面积50000平方米(合75亩)。 建设规模:本次主要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53810平方米,包括行政办公楼7946平方米(地上6176平方米,地下1800平方米),学生宿舍19500平方米,学生食堂783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10684平方米(地上9184平方米,地下1500平方米),体育馆5930平方米,体育看台1800平方米,锅炉房120平方米。 2、规划原则与设计理念: 规划原则: 1)分析周边环境,延续校园原有的肌理,做好扩建的衔接与发展。 2)提倡一种弹性规划思想,弹性的规划结构是一种规划的宏观结构和发展方向。一方面,这种规划具有开放性,尽量包含今后的发展可能。另一方面,规划结构具有清晰的空间逻辑,使空间在不断的发展中保持结构的完整性。考虑校园今后的发展,提供一种分步骤,有弹性的空间需求。 3)合理分区,合理布局,集约用地。 4)建筑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强调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人的活动、停留、交往创造不同尺度的空间:如各种形式的庭院、入口灰空间、休息连廊、共享空间等,“围而不堵、透而不疏”的空间设计既有空间的围合感又具有层次丰富的室内外空间。 5)智能型校园是21世纪校园的必由之路,智能型校园的特征,校园即是交流信息的场所,又是教育生活的地方,同时校园的设施应多用途、频繁地、高效率地利用。规划设计充分体现智能型校园的特征,为学校建筑的多功能和对外开放的半公共服务留有充分的余地,创造更多富有人性色彩的信息交流场所及设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1、绿地基本情况 ● 地形地貌 该绿地位于学生公寓以南,呈不规则矩形,地形平坦。东临晨曦广场,西临图书馆和教学楼,沿龙腾大道南北长82米,地形被抬高,东西高度呈斜坡性宽46米。 ● 环境分析 该绿地原有景观植物为大叶黄杨球沿绿地东西沿路和南北两个铺装广场道路边缘栽植。西南角处是湿地松林,东北角和东铺装广场以南边缘处布置有竹园和棕榈树丛,绿地南边沿园路栽植二乔木兰十株,另有两处南天竹从。原有园林小品有石凳、雕塑、草坪灯等。 ● 现状分析 1) 绿地以西临主干道,人流量大。 2) 功能区不明确,缺乏休息设施。 3) 场地因缺乏管理,园路不明确,导致草坪践踏现象严重,且给人以杂乱荒 废的感觉。 4) 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布局单一,且长势不好,没有景观效果。 2、景观设计原则 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绿地,营造一个幽静优雅的环境很重要,这既能使学子们安静的学习,也能使学子们陶冶情操。校园绿地规划较为简洁整齐,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亦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植物配置上也应该注意四季颜色的变化。 3、景观规划说明 ● 园路分析 这里以绿地原有各个出入口为线索来布置园路以区分功能区。遵循人的行为心理,以原绿地上被踩踏处的路线和布置的花架长廊为依据来布置园内回路,有效地解决绿地被踩踏的问题。 ● 功能区划分

根据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结合园路可对其空间划分。绿地东侧远离校园主干道远离人群,为安静休憩区,东南角雕像处铺装广场为学习区,靠近学生公寓的铺装广场为生活活动区,中间园路两侧为景观观赏区。 ● 园林小品 ● 园路铺装 ● 植物配植分析 注:该绿地土地贫瘠,且常年缺乏管理,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宜种植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配置。 1. 保留原有的湿地松林并配置了枫香,形成了上层空间,湿地松林中密植葱 莲做地被植物,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和色彩美感。用海桐和火棘在种植马尾松丛处的出入口处设置绿篱以防止践踏葱莲地被。 2. 东南角雕像旁和铺装广场的石凳两旁配置龙爪槐和栀子,既起到遮荫作 用,又创造了相对隔离的幽静气氛。 3. 在铺装广场原有的花台内配置紫叶小檗、小叶女贞、迎春、月季,形成带 状花景,又确保四季有景可赏。 4. 在公寓楼处的铺装广场的南面及其他边角进行草皮铺设,与广场边缘的棕 榈丛和黄杨球进行过渡性配置。草皮宜选择耐践踏的结缕草。 5. 南天竹一处利用植物和景石布置自然式花境,以南天竹为背景配置石竹、 圆锥绣球、连翘、鸢尾,形成四季景观。草坪与花径之间配置铺地柏作为过渡, 6. 绿地东部休憩区沿棕榈丛处设置一花架长廊,配置中华常春藤和叶子花作 攀缘植物,颜色鲜明的叶子花和常春藤形成色彩美。 7. 花架长廊以西以园路为分割,布置日本晚樱、木本绣球、鸡爪槭、金钟花 和鸢尾组合成错落有致的四季花境,花境周围以密植车轴草和结缕草为地被。

大学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意义与作用大学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目录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1、校园历史与发展 2、现状基地与评价 二、规划设计思想 1、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 2、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 3、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 三、校园规划总体特色 1、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 2、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 3、远期发展向社区共享倾斜 四、功能组织分区设计 1、功能分区与布局 2、道路交通组织 3、绿地空间系统 4、景观风貌规划 5、建筑群体设计 五、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规划 2、排水规划 4、电力规划 5、电信规划 7、有线电视及计算机网络 8、环境卫生保护 六、经济技术指标

分区用地表: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建设内容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正文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安徽大学是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安徽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学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33个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并被列为84所接受公费留学生高校之一和22个国家华文教育研究基地之一。 1、校园历史与发展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在当时安徽的省会安庆市,1958年于合肥市重建,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亲笔题写了安徽大学的校名。建校70多年来,安徽大学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先后向社会输送了近十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现在有教职员工2295人,在校研究生850多名,普通教育本、专科生近14000名,成人学历教育在读生6000余人,共有15个学院,34个系科和30多个科研机构,52个专业。 安徽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100亩,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占地2000亩,计划主要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某地,兼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的功能,它将成为安徽大学的主校区,最终学生规模可达3万人。 2、现状基地与评价 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大学城围绕丽人湖呈发散式布局,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生态”的绿蕊。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大学城的中西部,翡翠路以北,九龙路和汤口路以东,容城路以南,丽人湖环湖西路以西,西侧怀抱丽人湖及公园景区。用地与周围交通便利,并可与开发区形成良好的功能联系。基地内地势主体平缓,略有起伏由丽人湖伸展出的三道低凹湿地似指状自东向西插入基地,形成起伏相间的地貌。基地内最大高差约11、50M,零星散布许多池塘,植被及生态环境较好;东面的丽人湖的滨水绿带为基地提供了难得的景观资源。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利用地形,将伸入基地的低凹湿地转变为提高校园环境质量的宝贵条件;正确处理新校区与大学城的整体关系,合理规划校园与周围道路交通、开发区的关系,以及组织具有安徽大学传统特色与未来精神的校园空间。 二、规划设计思想设计依据: ①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招标说明书 ②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③安徽大学新校区地形图 ④安徽大学新校区市政管线设计资料和环保意见书 ⑤安徽大学新校区岩土工程地质初勘报告 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由于此项目位于本校东校区食堂和六号寝室楼之间,为了满足学校师生及工作人员的交通,娱乐,休闲的需要,故将整块地分为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二、基地现状。 场地分为三块,东侧的长方形地块用作停车场,西侧的五边形地块设计为小游园,六号楼南边的宅旁绿地做了种植设计。场地地势南高北低,有接近一米的高差。基地内无保留建筑。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自然;美化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得绿化和周围建筑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建筑周围的绿化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乔木远离建筑物,不遮挡建筑物采光,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利用高差设计了挡土墙景 观,上边为自然式的草坡景观,下面是 规则式的园林景观,别有一番风味。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 “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 代特色。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其设计特点有: 1. 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师生及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优雅自然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游园的设计思想。 2.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四季有景 3. 绿地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自然、实用。已达到使人身心愉悦的感觉。 四、小游园功能 分区: 校园小游 园是供人们休 息、交流、游憩、 夏日纳凉及进 行一些小型文 化娱乐活动的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1.总述 学校新址位于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兰州石化学校园林规划设计 1.总述 石化学校新址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兰州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总体效果见图纸2。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

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 主干道设计宽度为8米,次要道路设计路宽为4~6米,路边人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 校园广场绿地设计说明 一.概况: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区占地面积684亩、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雅、能容纳近1万人规模的新校区,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广场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二.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 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 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中央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奥运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 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 三.、基本原则 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文化性校园绿地广场。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2文化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魅力所在。校园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校园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四.设计构思: 1. 人性化氛围: 作为校园的主要成员,“人”永远是居住区设计中的焦点。在设计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视觉,人的心理,人的需求出发,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富有人情味。创造出更完善宜人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广场与环境相互群映,融为一体。 2. 广场设计线索与出发点:由于道路的蜿蜒变化,步移景异之感油然而生。绿化景观系统同步行系统叠合在一起,人行于其间,随着视点的变化,处处见景。 五:分区布置说明: 1. 中央主景区: 中央主景区位于校园大门入口与广场入口景观视线上,由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组成,是同学们在校园集散地方,在本区铺装中,可以看到由铺装构成校徽图案。以及有“祥云图案铺装。本区设计中有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构成了广场的主要景观。 2 晨读区: 位于教学楼,由花架,蛭石,园桌,花坛,组合成,供同学们晨读,静心。 3健身娱乐休闲区 本区设有健身器材,有卵石铺装,园桌,园椅,随意悠闲的廊架、怡然自得的健身步道、多种景观层次的空间,并在其间设不同层次的休憩空间,以利于游人休憩、观景。 六:园林建筑小品与硬地铺设 1. 廊架:从校园大门可以看通过廊架看到整个广场的布局。木结构花架,此花架没有屋顶宽度米,在晨读区的花架有顶宽度2米,结构木料, 2. 蛭石:采用三、五块成组的天然黄石点缀于路缘及绿带中, 3. 休闲座椅:采用水磨石和花岗石两种材料制成,分带靠背 和不带靠背两种形式,主要放置于草坪。树池用木料,旁边也是座椅。 4 硬地铺设及园路:采用不同颜色的刚性材料。 5 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刚性材料,高度5米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 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 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 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 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 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 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 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项目简介: (1)、基地概况: 广场位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西藏民族中学内,占地面积约550㎡,是一个长29m,宽19m左右的长方形平地。广场有西藏民族中学教学楼围合。设计范围是整个有教学楼围合的园子。 (2)、设计要求: 1、要体现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满足中心广场的基本功能要求:集会、休闲、通勤等。 3、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风格、色彩上的统一与协调。 4、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步行系统等。 5、景观多样性。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空间,强调亲水、绿化、小品的利用。 6、力求最经济的投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二)设计理念: 将校园景观的特色、人文气息及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对植物的合理配置,建筑及其与校园特色的有机结合,营造具有特色、优美、和谐、宁静、舒适的良好校园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三)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四)、设计要素和手法: 此次设计以木为主,通过中国古典式的亭子将分离的水体连接起来。既可以增加人文气息的效果,又不会使得整个校园广场给人一种一览无余的感觉。在休息区还有花坛,花架等,既可以放松心情,遮阳,又与亭子相协调,起到观赏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旨。在行政楼通往出口的道路上,种植了行道树,以棕树为主,体现厚重的文化底蕴。在亭子旁边还种植多种植物,增加绿化面积。在校园的景点旁边设立景石,种植红河榕等,增加自然效果。 1.景观布局 校园应具有良好生态景观,,势必着重创建充满时代气息、文化氛围的环境,与建筑景观系统完美结合。 校园总体景观布局以程式化与自然化有机结合的手法,采取道路、场地整体规则式布局与局部自然式布局相结合,植载整体自然式布局与局部规则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在规则中体会规矩与规律,在自然中进行陶冶与感受亲切。使得校园总体布局理性严谨、而又自然随性,营造出了现代、大气、生态的校园氛围。 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构想 构想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轴线。 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 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 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为南朗河沿河绿化带;东向为规划绿地片区。 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 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 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界——以纵向两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南侧为公共设施用地,则在南侧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 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服务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 3.交通组织:

校园设计说明

校园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三心: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学苑绿地; 两轴:南北为全园的中心景观轴线,是全校的精神象征与交流活动核心,小学和中学的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分布其两侧;景观次轴线是由学苑绿地中心点引出到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的连线,它经学苑绿地、综合楼东入口、学苑广场、主入口水景广场; 一带:将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综合楼东入口、学苑绿地、北入口绿化带串连起来的生态绿带; 八个绿地功能片区:小学教学区、中学教学区、主入口区、综合办公区、小学体育运动区、中学体育运动区、绿地休闲区、学生生活区。 另外,还有几处焦点:景观大道与车行道的交点、主次轴线的交点、综合楼内庭院、综合楼东入口处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交点、学苑绿地中心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一、绿地基本情况 ●地形地貌 该绿地位于学生公寓以南,呈不规则矩形,地形平坦。东临晨曦广场,西临图书馆和教学楼,沿龙腾大道南北长82米,地形被抬高,东西高度呈斜坡性宽46米。 ●环境分析 该绿地原有景观植物为大叶黄杨球沿绿地东西沿路和南北两个铺装广场道路边缘栽植。西南角处是湿地松林,东北角和东铺装广场以南边缘处布置有竹园和棕榈树丛,绿地南边沿园路栽植二乔木兰十株,另有两处南天竹从。原有园林小品有石凳、雕塑、草坪灯等。 ●现状分析 1)绿地以西临主干道,人流量大。 2)功能区不明确,缺乏休息设施。 3)场地因缺乏管理,园路不明确,导致草坪践踏现象严重,且给人 以杂乱荒废的感觉。 4)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布局单一,且长势不好,没有景观效果。 二、景观设计原则

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绿地,营造一个幽静优雅的环境很重要,这既能使学子们安静的学习,也能使学子们陶冶情操。校园绿地规划较为简洁整齐,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亦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植物配置上也应该注意四季颜色的变化。 三、景观规划说明 ●园路分析 这里以绿地原有各个出入口为线索来布置园路以区分功能区。遵循人的行为心理,以原绿地上被踩踏处的路线和布置的花架长廊为依据来布置园内回路,有效地解决绿地被踩踏的问题。 ●功能区划分 根据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结合园路可对其空间划分。绿地东侧远离校园主干道远离人群,为安静休憩区,东南角雕像处铺装广场为学习区,靠近学生公寓的铺装广场为生活活动区,中间园路两侧为景观观赏区。 ●园林小品 ●园路铺装 ●植物配植分析 注:该绿地土地贫瘠,且常年缺乏管理,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宜种植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配置。 1.保留原有的湿地松林并配置了枫香,形成了上层空间,湿地松林 中密植葱莲做地被植物,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和色彩美感。用海桐和火棘在种植马尾松丛处的出入口处设置绿篱以防止践踏葱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巴人苑规划设计说明 一、现状概述及分析 1、区域位置分析巴人苑位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地滋楼A区,是该区域主要的休闲场地。 2、现状分析目前巴人苑地面全部是石材铺装,仅有一个简易羽毛球场地,没有其它绿化及相关规划布置,色彩比较单调。报告厅出口处的大台阶处台阶尺寸不合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整体风格也与现在规划的创意基地不相符合。所以要做出相应的改善。 3、周边环境该场地周围是艺术学院所在地,东侧是地滋楼B区公共教学楼,北侧是艺术学院机房和办公楼所在地,西侧是创意基地。同时地滋楼A区还有食品学院和信工学院,人员流动比较集中。 4、现状分析根据巴人苑的区域位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场地的用地适宜性、使用功能、巴人苑的道路交通分析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巴人苑规划功能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 二、规划设计依据 1.《毕业设计任务书》 2.原始平面图 3.《校园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关于巴人苑规划方案的修改意见 5.《景观设计学》 三、规划目标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巴人苑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学院特色、反映校园和满足师生休闲、休息、游览的综合性校园开放空间。

四、规划原则 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师生休闲、休息、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巴人苑在校园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现有条件,减少工程量 五、总体设计思想 1、关联性巴人苑是开放的校园空间,体现了艺术学院特有的气息,讲述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以及艺术与景观的交流。它以特殊的符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来使人、校园、和自然融为一体。 2、功能性 (1)开放性校园公共空间规划中,在东侧入口处划分了入口景观区,通过草坪的布置来达到引导人员流动和限制人流的作用。(2)满足不同的需求本方案通过对场地现状和使用者人群的分析,规划的巴人苑功能有以下几方面:人员流动引导、休闲关景区域、休息区域。绿色能缓解眼睛疲劳,满足艺术学院师生以及创意基地工作者对于绿色的需求 3、生态性 (1)尊重自然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场地的特殊位置和现状条件,在场地中部规划阶梯绿地、涌泉和喷泉。力求减少工程量和造价。(2)在材料的运用上力求经济美观相结合,在环境维护中力求减少维护费用。 六、总体布局 1、功能结构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巴人苑周边环境及巴人苑主要通行道路等情况,将巴人苑分成五个大的功能区: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说明

因地制宜,获得经济、景观与生态的多重效益大学校园占地面积大,建筑 容积率不高,因而应该有效地发挥它的生态功能,使之成为城市大型公共绿地 的有效补充。生态校园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学校。园”的理想追求。1997年,清 华大学在我国首次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办学理念。所谓绿色大学,“就是用可 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 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未来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构想是集自然、空 间与人类三位一体化的系统。大学校园生态性主要表现为人与校园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等方面。为了实现大学校园的持续性成长,应该尊重 大学校园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理解大学办学宗旨与校园传统,强调时间和 空间上的表现与继承。 景观生态学的启示 1.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空阃结构与形态特征对 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是构成景观空间格局 的一个基本模式。校园景观中的任何要素都可以归属于这一模式中。校园中的 绿地、建筑、铺地、水面等属于斑块的范畴;水系、植被、道路等属于廊道的 范畴;绿地、建筑等属于基质的范畴。由于校园建筑、场地的建设,基本上改 变了校园基地原有的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所以,校园绿地和建筑既成为校园 景观设计中的基质,又与斑块融为一体。 2、斑块。景观生态涉及的主要要素分为气候、水、植被等。校园绿色生态空间要通过系统规划,合理布局斑块和廊道,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绿地斑块 的数量应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分布要均匀,大、小斑块结合,并注意尽可能 增加绿量。校园景观各要素的结构、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最小 距离、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影响着校园景观格局。在新校区规划中应重视预留地块、保护开敞空间,加强公共绿地建设,提高校园生态功能;保护湿地、水体,维持校园景观特色的亲和性,建立各式“园林”,合理规划学习、生活、锻炼 与休息景观,使校园景观生态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从景观生态学的最优景观 格局出发,理想的校园中心区应当是大型校园生态公园等大型自然斑块,通过 绿色廊道连接周边各小斑块。这样就会给校园的整体景观设计布局带来很大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97075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案总占地面积约10.15公顷。该区东侧、西侧、北侧均为居住用地,东侧沿柳州路即将建设江北轻轨,南侧约60米处为京沪铁路。 二、立地条件分析 1.基地位交通便利,周边为已经开发或者即将开发建设的居民住宅,无工业污染。 2.自身地形条件优越,地势平坦。 3. 西侧的轻轨和南侧的京沪铁路有噪声污染,因此基地外围现有10到15米的防护绿带,对噪声起到一定的弱化作用。 4.东侧是双垄河,河的对岸约有30米的绿化带,通过富有韵律的植物种植,体现浓郁的生态氛围,既是学校的借景同时还能为16.17区的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 三、设计理念: 本案以学校人群的活动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创造最适合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一) 统一规划合理安排的原则 1、遵循先期的整体规划。 2、强调内部景观的有机统一。 3、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过渡与衔接。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本主义”,本案中应一切遵循小学和中学生的行为与心理需求,突出景观的三大功能。 1、生态功能:强调景观的生态效应,突出植物造景,在设计中尽可能地利用建筑和运动场地的金边银角,增加有效绿地面积,让学生在空气新鲜、环境整洁及季相变化中体验植物景观带来的美好境界。 2、活动功能:校园的主要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及需求,为不同休息时间段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与设施;同时也为需要安静休息、思考、交流的同学提供户外休憩场地,营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校园多元空间。 3、观赏功能:突出景观的视觉效果,从空间、界面、标志、节点等多个角度进行景观视觉效果的营造与设计,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与精神享受。 (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的原则。 1.遵从“实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在设计中强调易于施工、方便管理的原则。 2.本案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现状有利的平缓地形,适地适树,就地取材,维护方便,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五、总体构思: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校园广场绿地设计说明 一.概况: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区占地面积684亩、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雅、能容纳近1万人规模的新校区,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广场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二.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 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 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中央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奥运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 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 三.、基本原则 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文化性校园绿地广场。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2文化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魅力所在。校园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校园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四.设计构思: 1. 人性化氛围: 作为校园的主要成员,“人”永远是居住区设计中的焦点。在设计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视觉,人的心理,人的需求出发,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富有人情味。创造出更完善宜人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广场与环境相互群映,融为一体。 2. 广场设计线索与出发点:由于道路的蜿蜒变化,步移景异之感油然而生。绿化景观系统同步行系统叠合在一起,人行于其间,随着视点的变化,处处见景。 五:分区布置说明: 1. 中央主景区: 中央主景区位于校园大门入口与广场入口景观视线上,由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组成,是同学们在校园集散地方,在本区铺装中,可以看到由铺装构成校徽图案。以及有“祥云图案铺装。本区设计中有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构成了广场的主要景观。 2 晨读区: 位于教学楼,由花架,蛭石,园桌,花坛,组合成,供同学们晨读,静心。 3健身娱乐休闲区 本区设有健身器材,有卵石铺装,园桌,园椅,随意悠闲的廊架、怡然自得的健身步道、多种景观层次的空间,并在其间设不同层次的休憩空间,以利于游人休憩、观景。 六:园林建筑小品与硬地铺设 1. 廊架:从校园大门可以看通过廊架看到整个广场的布局。木结构花架,此花架没有屋顶宽度1.5米,在晨读区的花架有顶宽度2米,结构木料, 2. 蛭石:采用三、五块成组的天然黄石点缀于路缘及绿带中, 3. 休闲座椅:采用水磨石和花岗石两种材料制成,分带靠背 和不带靠背两种形式,主要放置于草坪。树池用木料,旁边也是座椅。 4 硬地铺设及园路:采用不同颜色的刚性材料。 5 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刚性材料,高度5米 种植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