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总布置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总布置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总布置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总布置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总布置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总布置

●文/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708研究所刘海霞

,总布置原则

平台总布置是一个工艺流程确立,功能区

块划分,系统布置规划,设备参数落实,结构

设计协调等综合设计过程,是半潜式平台总体

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但对平台的作业性能

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是后续设计和计算

的主要依据.通常在方案构思,船型,尺度,

表I隔水导管存放形式对比

技术形态等要素确定时就需对总布置做初步规

划,绘制总布置草图,以配合运动性能,稳性,

定位能力等性能计算和总体方案的确定.在注

意其构造,用途,作业等特殊要求的同时,应

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满足作业要求.以平台的功能目的为核

心和基本出发点,合理布置钻井设备,确保钻

井作业的可行性,便利性.

(2)确保稳性,运动性能,定位能力等技术

性能,这是平台安全运营的根本.

(3)妥善考虑平台的各部分质量分布,注意

平台的重力平衡,合理性与施工工艺.

(4)防火及防爆等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在初

步规划总布置时即要避免或降低在危险区域中

布置机械,电气等设备所引起的安全隐患和成

本费用增加.

(5)与主尺度,结构形式,系统要求等综合

考虑.

(6)注意设备维护及升级的空间,适当为

钻井新技术的应用(如双梯度钻井,欠平衡钻井

等)和平台的功能扩展预留空间,并关注岩屑

处理等环保问题.

=,关键技术点分析

1,可变载荷

可变载荷是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性能

指标之一,主要由平台的作业水深,钻井深度,

方式1与方式2的重心高度差对平台整体的影响(平台作业状态排水量以50000t 计入):(11.93—11.1)×2700/50000=0.04m

2011/5WWW.shipsources.corn造船工业43

■特别关注S皿eCia-肌ention

船型,主尺度所决定.可变载荷通常

指甲板(含立柱)可变载荷,主要包

括人员,备品,钻井设备可变载荷(防

喷器,采油树,测井设备等),钻具(隔

水管,套管,钻杆,油管等),钻材(水

泥,土粉,重晶石,袋装品,泥浆).

钻井水,盐水,基油等钻井液及燃油,

淡水均布置在下浮体内,从性质而言

也属可变载荷,但从对平台性能的影

响而言,其敏感度不如甲板可变载荷,

所以一般所指的可变载荷并未计入此

部分.但对于深海半潜式钻井船,可

变载荷应包括以上各部分.

可变载荷大,有利于减少供应物

资的运输次数,降低作业成本,保证

连续钻井作业,提高经济效益.钻井

平台的可变载荷随作业水深和钻井深度而增加,深海作业一次带足钻一口井所需的可变载荷是不现实的,应根据海域环境,油田开发整体规划,供

应船能力,平台自持力,作业费用等

确定合理的可变载荷大小,在船型尺度和总布置设计中细化可变载荷各分项的大小,布置.

可变载荷的布置应围绕钻井作业

流程展开,以确保工艺流程顺畅;注

意平衡平台重力以减少调载量,降低平台重心以提高可变载荷量或平台稳性储备.常用钻具钻材(隔水管,套管, 钻杆,日用泥浆等),钻井专用设备(防喷器,采油树等)应位于上层甲板, 备用泥浆设于立柱内.原料(重晶石, 土粉,水泥)可设于上层甲板或立柱内,视具体布置情况而定.钻井水,

盐水,基油,燃油,淡水布置在下浮

体内.少数平台将隔水导管,套管等

钻具放在立柱内,平台重心虽可降低, 但管子处理不方便,影响作业效率,

现在一般不取.

2,双井系统

新一代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应

用双联井架的主辅井口作业理念,在

同一平台上配备两套钻井系统,主系

统钻井,辅系统接管,维修,钻井等,

以提高作业效率.主系统的大钩提升

能力一般为2000kips(907.2t),辅

系统的大钩提升能力一般为1O00kips (453.6t).

单井13作业时,辅系统可并行组

装,拆卸井下组件,钻具和管子立根,

可在开钻表层时下放套管,防喷器等.

在多井口水下模块作业时,主钻机通

过防喷器/隔水管进行钻井作业,辅

钻机可不通过防喷器/隔水管进行另

井13的表层钻井作业和下表层套管

作业.

主辅井13横向布置于平台甲板,

纵向处于平台中心,井口横向距约

1Om,横向位置各有不同.

(1)主井13在平台中心,辅井口

位于平台左舷,中心点运动性能最佳,

有利于钻井作业.

(2)主辅井口距平台中心3m/7m

或1:2,有利于大钩载荷相应的重

力平衡.主井口若偏于中心3m,垂

荡增加量较小,并不影响钻井作业.

(3)主辅井口对称布置于左右舷,

对实现双钻井的平台而言,主辅井均

可获得较好的运动性能.主辅井口的

44造船I业https://www.doczj.com/doc/4f6237270.html,2011/5

表2DPS0—3两种机舱方案对比

位置还要综合考虑辅井口的功能定位, 管子堆场的布置等确定.月池(通海井) 开口横向布置,具体大小和详细位置

根据井口位置和防喷器,采油树的下

放方式等确定.

3,隔水导管存放形式

隔水导管的存放形式主要有3种:

平放,立放,立放+平放.

立放隔水导管可从立放状态直接

移送到井架内,平放隔水导管需通过

输送机从平放状态转为立放状态后送到井架内,占用时间较多.立放可提

高隔水导管处理与整体作业效率,但

同时提高了重心,对平台稳性不利.

立放伸入甲板,自下甲板穿过中间甲板,主甲板,为专门存放区域,隔水

导管消耗后仍不易做其它布置.平放

般位于主甲板,其区域可与套管存

放区域交替,综合使用.可见,立放

和平放两种存放形式各有优缺点,而

立放+平放的组合形式兼顾了作业效率,区域利用等.

根据目前半潜式钻井平台使用情

况,对于最大作业水深3048m(10000f t)的平台,其常用作业水深多为

2286m(7500ft),隔水导管等钻材可

按2286m水深设计平台自带量,若

水深超过2286m再行补给.组合存放形式可按2286m立放+2286m平放. 为了解隔水导管存放形式对稳性

的具体影响,作如下分析.

选用隔水导管规格:内径0.533m

I

c5f.1慢I

l

fOI—r_f1

●—■■■●I

f3i●——■■■●■f6lt

厂:==-+l:==f

●■-c6lI

●■—■lf3{●—■■

●_

iO¨7,—Lf11

-

tf●1f21

l

图14机舱布置形式

(21"),单根长度22.86m(75ft),共3048m(10000ft),外加直径为1.372m (54")浮力材料,总重2700t.

立放需深入甲板内,其占用面积

按双层计入,底端距下甲板取0.5m 间隙.3048m平放堆高为8.2m,

762m平放堆高为2.05m.为便于比较其对稳性的影响,重心高统一相对下甲板而言.平台上层甲板建筑层高

般为3.45/3.5m,本分析中下甲板

距主甲板取为7.0m.表1中列入立放

于主甲板的形式仅为分析比较用,由

于处理系统不易设置,重心过高等,

在布置上不作此选择.

对于平台稳性而言,重心提高

0.04m的影响可忽略.

通过数据分析,可见前3种存放

形式在面积和重心方面略有不同,但

并无较大区别.从提高作业效率而言, 隔水导管立放是较佳方式.对于目前

最大作业水深3048m的平台,常用作

业水深多为2286m,考虑平放区域与

套管区域公用,作业效率与占用面积

的综合,取2286m立放+762m平放

较佳.

隔水导管平放或立放均以横向对

称布置为宜,避免增加平台横倾.

4,机舱数目与布置

新一代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多采

用动力定位+锚泊定位的双定位系统, 动力定位级别为DPSo-2或DPSo-3,

相较DPSo-0或DPSo-1而言提高了

动力定位的冗余,保证单个故障情况下的平台定位要求,对钻井作业的安全性, 可靠性和作业效率有利.

DPSo-2一般设2机舱,以提高

安全性.根据规范要求,DPSo3的

主机及配电系统至少布置在两个舱室内,以满足一舱失火或浸水的单个故

障发生时平台的定位要求.机舱数目

多取2或4个,配机组8台.个别平

台设计,机舱取为3个,配机组6台,

但较少采用.

在相同功率要求,相DPSo-3条

件下,由表2分析可知,主电站装机

总功率和单机功率,2机舱方案比4

机舱方案均需增大5O%.以某平台为

例,根据电力负荷估算,在DPSo-3

单个故障情况下保持泥浆循环时总

负荷为3万kW,若设置4个机舱,

需配置主机8×(5000~5500kW).

若改为2个机舱,则需配置主机

8x(7500kW),总功率增加2万kW,

2011/5WWW.shipsources.corn造船I业45 ■特别关注S皿eCia_肌ention

机组总重量增大150t,初投资增加

600万美元,且机组尺寸特别是长度

增大将对总布置甚至主尺度产生不利

影响.

动力定位DPS0-3采用4机舱+

4主配电板室的方案有利于降低总装

机容量和单个发电机容量,单个推力

器容量,提高安全性.先进的自动化

监测,控制系统可以减少舱室分隔增

多引起的常规现场巡视操作需要,并

给作业人员带来方便.

2机舱方案的布置比较确定,设

于甲板艉部,左右舷对称,与艏部的

生活楼远离.每个机舱临近附设一配电板室,满足控制要求.

4机舱方案布置形式有多种选择,

须结合隔水导管,泥浆区等关键布置及箱型甲板尺度,结构形式等主要技术形态综合考虑.通常有两个机舱位于甲板艉部,另两个机舱的布置有多种选择.下文对平台进行区块划分做另两个机舱布置,并分析其可行性(参阅图1).

(1)两个机舱位于甲板艏部.生

活楼一般设于艏部,机舱位于生活楼之下,噪音,振动等对生活模块的安

全和舒适不利,且机舱占据了生活楼的部分区域导致生活楼上移,主甲板以上层数增加,受风面积增大,对稳

性不利.

(2)两个机舱位于井El区前部两

侧.对甲板横向尺度要求较大,视甲

板结构呈井字型或口宇型其难易度不同.

(3)两个机舱位于井I=1区前部.避

开生活楼,安全性较好.若隔水导管

立放且布置于该区域,机舱布置可转为井口区前部两侧(即(2)形式). (4)两个机舱位于井13区两侧.此

区域一般为钻井作业专用辅助区,设

置泥浆区,BOP液压间,空压机间等,

不宜布置机舱.

(5)两个机舱位于井口区后部两

46造船I业WWW.shipsources.corn2011/5 侧.对甲板横向尺度要求较大,视甲

板结构呈井字型或1:3字型其难易度不同;但该区域可能布置灰罐,配浆室等. (6)两个机舱位于井13区后部.4

个机舱集中可使布置紧凑,管系统一.

若该区域布置泥浆区,机舱布置可考

虑转为井口区后部两侧(即(5)形式). (7)两个机舱位于甲板艉部.即在

甲板艉部区域布置4个机舱,均需A

60防火壁隔开,相应的配电板室布

置在其前部,总面积占用较少;布置

紧,管系统一,但安全性不如分散布

置.

在平台四角立柱区域,为梯道,

管系,电缆等区域,不可做机舱布置:

机舱位于井IZl区前部,与隔水导管是

否立放于此区域密切相关;机舱位于

井口区后部,与泥浆区布置密切相关.

若隔水导管立放,机舱布置宜选择第(2)(6)(7)形式:若泥浆区布置于井口

区后部,机舱布置宜选择第(2)(3)(7)

形式.每机舱附设的配电板室应临近

布置.

平台采用DPSO-3系统后可不另

设应急发电机室,而设泊船室(Dead ShipGeneratorRoom),泊船发电机

组容量视负荷要求而定,可向初始启动主发电机组和安全控制系统供电, 同时兼停泊发电机使用.

5,其它要点说明

甲板布置应整体进行功能区块划分,以井13区为核心布置管材,泥浆, 设备等,围绕钻井工艺流程实现布置和优化,注意重力平衡,分系统要求, 安全性要求等.

箱型甲板结构分为13字形结构和

井字形结构.立柱延伸至箱型甲板的, 是1:3字形结构,甲板区块划分灵活, 甲板布置灵活.立柱不延伸至箱型甲板的,是井字形结构,甲板区块划分

统一,区块尺度受立柱尺度局限,甲

板布置统一.

钻井系统的布置综合考虑工艺流程,作业效率,全局布置,重力平衡,

重心降低等.

生活楼位于艏部,左右对称布置,

远离井口区等危险区,且和机舱相对分离.为降低受风面积,生活楼设置

层数不应过多,力求安全,舒适.

立柱,浮体的布置比较常规,无

太大差异.立柱内的垂向分舱是按作业吃水,破舱安全确定.外侧设置梯道, 管系,电缆,内侧设置不同的功能区

域以布置备用泥浆和部分原料罐等可变载荷,可变载荷量由立柱布置空间和总体性能而定.在立柱中层外边缘, 若空间允许和安全要求,可设置隔离空舱以提高破舱稳性.立柱底层可根据平台配备的不同,分别布置压载舱, 空舱,储存舱,锚链舱等.

双浮体内艏艉端布置泵舱,推力

器舱等设备舱,纵中设管隧,其余为

基油,淡水,钻井水,燃油,饮用水,

压载水等液舱.基油舱,淡水舱,燃

油舱宜布置在浮体内侧,以减少破损泄漏时造成的危害.推力器舱若设8 个,每端2个推力器舱宜错位布置,

以减少相互干扰,提高效率.锚链舱

也可布置于浮体艏艉端.

若采用杆形横撑连接立柱底部,

横撑内部为空舱.若采用翼形横撑或板形横撑连接于浮体,横撑尺度较大, 内部可布置压载舱.

三,结语

典型的新一代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满足深海钻井的7000~10000t

可变载荷要求,配备横向布置的双井系统,隔水导管以立放为主,平放为辅,以8机组,4机舱达到动力定位DPSo-3,确保平台性能要求,实现

安全高效作业.随着研究技术的提高和工程经验的积累更优化的布置应用

于更先进的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将进一

步推进深海能源的勘探开发.皿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总体强度分析_白艳彬

第25卷第2期2010年4月 中国海洋平台 CHI NA O FFS HO RE PL A T FO RM V ol .25N o .2A pr .,2010 收稿日期:2009-10-09 基金项目:国家(八六三)项目“3000m 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研究”(2006AA09A103)作者简介:白艳彬(198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及疲劳强度研究。 文章编号:1001-4500(2010)02-0022-06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总体强度分析 白艳彬, 刘 俊, 薛鸿祥, 唐文勇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摘 要:以某新型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为分析对象,依据三维绕射理论计算波浪诱导载荷与运动,采用谱分析法确定设计波参数,进行了自存、作业等装载情况下21个波浪工况的波浪载荷预报,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完成了平台结构总体强度分析。结合波浪载荷预报及结构分析结果,提出了计算工况选取原则及控制总体强度的关键因素,可为今后深水半潜式平台的结构设计、总体强度分析、选取疲劳强度典型节点及形式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水半潜式平台;强度;波浪载荷;工况选取中图分类号:U 661.43 文献标识码:A Global Strength Analysis of A Deepwater Semi -Su bmersible Platform BA I Yan -bin , LIU Jun , XU E Hong -xiang , TA NG Wen -yong (Shang 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China ) Abstract :Global streng th analysis of a six th generation deep -w ater semi -subm ersible platform is demo nstrated in this paper .Wave induced loads and platform motion are calculated by means of three -dimensional diffraction metho d .The parame ters o f desig n w ave are o btained by spectrum analy sis method .Wave load prediction of 21w ave load conditio ns in three differ -ent situatio ns is described .A t the same time ,three -dimensional FEM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analy ze structure g eneral streng th of the platfo rm .Combining w ith w ave load prediction and structure analy tic results ,principles of condition selection and key facto rs w hich co ntro l g en -eral streng th are put fo rw ard .Such co nclusions w ill be as some refe rences to design ,structur -al streng th analy sis ,selectio n of typical nodes for fatig ue assessment and structure optimiza -tio n in the future . Key words :deep -w ater semi -submersible platfo rm ;general streng th ;w ave load ;condi -tio n selection 0 引言 新型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抗风浪能力、甲板变载能力、工作水深、钻井深度以及多功能作业(钻井、完井、试油、生产、修井、起重和铺管)等方面与另外两种主流的深水平台Spar 、T LP 相比,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这使

有关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概述.docx4

有关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概述 (A13船舶4;李庆宽;130305432) 摘要:海洋里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为一种能够在深水区 作业的海洋平台,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半潜式平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其结构特点,简述其工作原理和适用条件及有关半潜式钻井平台最新技术的应用等 关键词:半潜式钻井平台,定位方式,工作水深 Abstract: the ocean is extremely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as a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platform can zone assignments in the deep ocean platform,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resource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analysis it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s its work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and relevant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platfor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test technology, etc Keywords: semi-submersible offshore platform, positioning , the working depth 引言: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几千年以来从未有过的跨越式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工业化推动着人类不断的向前发展,各种类型的能源为工业化的生产提供了动力保障,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近几十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已迫使人类将能源开发伸向海洋,并逐渐形成了从前海到深海的开发顺序和梯度。在这种背景下,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为一种能够在深水甚至是超深水域作业的海洋平台,自然有其至关重要的作用。 半潜式钻井平台工作原理和适用条件 半潜式平台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海洋平台,可以依靠本身的浮力和动力装置(或有其他设备提供动力)进行移动,稳性主要依靠稳性立柱,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不仅可以在深水区作业,而且可以在浅水区作业。 半潜式平台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或柱靴组成,下壳体或柱靴与上壳体的连接依靠稳性立柱来实现,同时立柱为平台提供足够的浮力作为支撑。随着平台作业区域的改变,半潜式平台的状态也发生改变,在深水区作业时,平台处于半潜状态,在浅水区作业时,平台的下部沉入水底。 早期的海洋平台的抗风浪能力较差,人们为克服这个缺点,发展了半潜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具有很好的运动性,由于海上的波浪大多分布在水表面,海水深处波浪很少,故当半潜式钻井平台处于半潜状态时,可以有效减少平台所受的波浪力,为了增加平台的稳定性,通常采用稳定的大立柱同时增大立柱间的距离,利用外力互相抵消原理减小平台运动。使之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高效,安全的作业。 半潜式平台发展历史和现状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上第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诞生,至今为止已经发展了6代产品,其工作水深也由第一座平台的100米增加到如今的3000米,钻井深度也不断增加。 第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作业范围为90-180米,定位系统采用的是锚泊。Ocean Driller是世界上首座半潜式钻井平台,下浮体有三根立柱,甲板的形状是V形。后来也相继生产了Rig

海洋钻井平台组成及功能

关于海洋钻井平台 半潜式的系统,总的来说,平台的系统有点和普通的船舶相似,它们是: 1,压载系统,ballast system 2,消防系统,fifi system ,包含fire water system , water mist system , deluge system, foam system, co2 extinguishsystem, water spray system 按照每个平台基本设计的不同,会有其中的几个。 3,舱底水系统,bilge system 4, 海水冷却系统,sea water cooling system 5,淡水冷却系统,fresh water cooling system 6,燃油系统,fuel oil system 7,润滑油系统,lub oil system 8,主机排烟系统,exhaust system 9,废油系统,waste oil and sludge system 10,透气溢流系统,vent and overflow system 11,测深系统,souding system 包含 manual soundIng system 或者remote sounding system 12,启动空气系统,starting air system 13,平台空气系统,rig air system 14,仪表与控制空气系统, instrument air system 15,饮用水系统,potable system 16,生活水排放系统,sanitary discharege system 17,生活水供给系统 ,sanitary supply system 18,盐水系统,brine system 19,钻井水液系统,drill water system 20,钻井基油系统,base oil system 21,泥浆供给系统,mud supply system 22,高压泥浆排出系统,mud discharge system 23,泥浆处理系统,mud process system 24,泥浆真空系统,mud vacuum system 25,井口控制系统,subsea control system 26,分流器,高压管系系统,hp manifold and diverter system 27,灌井系统,trip tank system 28,除气系统,mud gas separator system 29,测井系统,well test system 30,隔水套管张紧系统,riser tensioner system 31,液压系统,hydaulicoil system 32,泥浆混合系统,mud mixing system 33,散货系统,包含bulk cement system 以及bulk mud system 34,高压冲洗系统,high pressure washing down system 35,甲板泄水系统,deck drain system 36,快关阀系统,quick closing vavle system 37,切屑处理系统,cutting handling system 38,直升机加油系统,helicopter refueling system 39,排舷外系统,overboard discharge system 40,刹车冷却系统,brake cooling system 41,呼吸空气系统,breath air system 42,推进器系统,包含 thruster hydraulic oil and lub oil system 43,泥坑冲洗系统,mud pit washing system

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于2008年4月28日开工建造,是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全额投资建造,整合了全球一流的设计理念和一流的装备,是世界上首次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的,能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选用DP3动力定位系统,1500米水深内锚泊定位,入级CCS(中国船级社)和ABS (美国船级社)双船级。 2014年7月15日,“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已结束在西沙中建岛附近海域的钻探作业,按计划顺利取全取准了相关地质数据资料。2014年8月30日,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17-2-1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据测算,陵水17-2为大型气田,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 香港《大公报》5日发文称,这是981钻井平台首次前往印度洋海域作业。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康霖指出,预计这次981钻井平台前往印度洋是中国和新加坡等国签署的商业合作项目。他强调,商业合作没有国界之分,因此981钻井平台此行不涉及主权和管辖权问题。 越南《年轻人报》称,中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于去年5月2日被部署在“越南海域”,引发中越双方海警和渔船长达两个月的激烈冲突。7月中旬中国撤走钻井平台。之后,两国一直试图通过高层互访修复双边关系。美国独立东南亚政治分析师扎卡里-阿布扎说:“现实情况是,中国既没有做出让步,也没有撤回对南海的主张。中国拒绝停止强化其主权主张的一切行动。事实上,中国反而加快了步伐。” “为什么说缓和南海局势在2015年是可能的”,《菲律宾星报》6日发文称,美国肯塔基大学外交学者法利近日在《外交学者》杂志发文认为,随着油价下跌,世界石油市场转为出口导向型,这将影响中国和相关东南亚国家对南海经济开发前景的预期,使南海石油勘探的吸引力降低,最终促使南海局势缓和。

海上钻井平台各系统简介

钻井平台各系统简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石油的价格节节攀升。能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很多国家把目光从陆地转向了海洋。自从世界上第一个海洋钻井平台制造出来以后,海洋工程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几十米甚至上3~4000米深的海底钻一口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海上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恶劣。经常要承受巨浪和暴风的袭击。而钻井又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作业环境。才能把一根根长长的钻杆钻进海底。 钻井平台从近海到深海,主要可以分为座底式,自升式,半潜式、钻井船等。 座底式是指,平台的结构直接座在海床上,几乎和陆上钻井没多大区别。所以它们的可钻探深度很有限。只能在几十米的水深的浅海区域作业。 自升式,又叫jack-up。顾名思义,这种平台可以象千斤顶一样可以升降它的高度。它典型的特征就式3-4条腿。高高的绗架结构。上面安装又齿条。平台本体安装有齿轮。它们一起啮合,传动。在到达钻井区域的时候,腿就慢慢的伸到海床上。平台就靠这几条腿站在海里了。因为考虑到拖航的稳性,腿不能太长。所以这种平台一般在120~150米水深的近海区作业。 半潜式,最新的已经到了第6代了。这种平台综合了钻井船和坐底式驳船的优点,是漂浮在海面上的。这样的话,它们就可以在更深的水域工作了;船体灌放水,可以调节吃水深度,保持船体稳定。塔的下部是相当容积的浮筒,上面是若干个中空的立柱,支撑着上部平台平台上面是全部的钻井装备和必要的生活设施。整个平台靠浮筒浮在水面。它们带有2~3级动态定位系统,海底声纳定位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来保证平台的相对稳定的坐标。它们有各种位移补偿装置来补偿海况带来的不稳定状况。 钻井船,钻井船是设有钻井设备,能在水面上钻井和移位的船,也属于移动式(船式)钻井装置。较早的钻井船是用驳船、矿砂船、油船、供应船等改装的,现在已有专为钻井设计的专用船。目前,已有半潜、坐底、自升、双体、多体等类型。钻井船在钻井装置中机动性最好,但钻井性能却比较差。钻井船与半潜式钻井平台一样,钻井时浮在水面。井架一般都设在船的中部,以减小船体摇荡对钻井工作的影响,且多数具有自航能力。钻井船在波浪中的垂荡要比半潜式平台大,有时要被迫停钻,。增加停工时间,所以更需采用垂荡补偿器来缓和垂荡运动。钻井船适于深水作业,但需要适当的动力定位设施。钻井船适用于波高小、风速低的海区。它可以在600m水深的海底上进行探查,掌握海底油、气层的位置、特性、规模、贮量,提供生产能力等

钻井平台简介

公司简介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按国际规范运作、具有良好信誉的中国近海油田服务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之一的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中海石油南方钻井公司、中海石油北方钻井公司、中海石油技术服务公司、中海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中海石油北方船舶公司、中海石油南方船舶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测井公司七家专业公司重组而成的。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钻井事业部主要从事海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钻井、完井和修井作业。钻井事业部现拥有9座自升式钻井平台(根据ISM规则的要求,本体系不涉及该9座自升式钻井平台)、3座半潜式钻井平台以及二十多部修井机,各钻井平台分别持有ABS 、DNV和CCS船级证书,可为中外油公司提供5—457米水深的钻井作业服务。

企业文化 1)企业价值观:与股东、用户、员工共赢 2)公司理念:“我们必须做的更好”。 3)行为准则:“精心做好每件事”。 4)企业宗旨:“锐意进取,勇于竞争,精心服务,追求卓越。”

钻井装置简介(组织机构) 1、半潜式平台组织机构: 平台组织机构主要由基地平台办、钻井部门、船体部门、机电部门和生活部门组成。各分机构的组成如下: a)基地平台办:平台经理设备监督材料监督成本预算员总务 b)钻井部门:高级队长值班队长司钻副司钻井架工钻工水下师助理水下师材料师材料员电报员医生 c)船体部门:船长稳性师压载工吊车工甲板工油漆工 d)机电部门:设备监督机械师维修工轮机员电气师电工焊工 e)生活部门:生活管事厨师清洁工洗衣工

钻井装置简介(组织机构2) 2.自升式平台组织机构: 平台组织机构主要由平台基地办公室、钻井部门、船体部门、机电部门和生活部门。 平台各机构的组成如下: 1、平台基地办公室:平台经理、副经理(平台高级队长)、设备总监、经理助理、安全监督、材料监督、总务 2、钻井部门:值班队长、司钻、副司钻、井架工、钻工、 3、材料部门:材料师 4、机电部门:设备监督、机械师、维修工、轮机员、电气师、电工、焊工 5、船体部门:海事师、甲板班长、吊车工、甲板工 6、生活部门:生活管事、大厨、助厨、清洁工、洗衣工、电报员、医生

半潜式钻井平台

半潜式钻井平台 一种海上钻井装置。上部为工作甲板,下部为两个下船体,用支撑立柱连接。工作时下船体潜入水中,甲板处于水上安全高度,水线面积小、波浪影响小、稳定性好、自持力强、工作水深大。 半潜式钻井平台,又称立柱稳定式钻井平台,是大部分浮体没于水面下的一种小水线面的移动式钻井平台,是从坐底式钻井平台演变而来的。 半潜式钻井平台,又称“支柱稳定平台”,它是在坐底式钻井平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结构与坐底式基本相似,下部为一浮筒构架,上部为平台。它与沉底式不同之处在于:它在工作时不是座在海底,而是像船体一样漂浮在海面上。当水深较浅时,半潜式平台的沉垫(浮箱)直接坐于海底,这时,将它用作坐底式钻井平台。当工作水深>30m时,平台漂浮于海水中,相当于钻井浮船。到目前为止,半潜式钻井平台已经经历了第一代到第六代(可钻3000米)的历程。它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浮式钻井装置。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可钻3000多米深,而国内钻井深度一般在300m以内。 半潜式钻井平台主要由上部平台、下浮体(沉垫浮箱)和中部

立柱三部分组成。 上部平台任何时候都处在海面以上一定高度。下部浮体在航行状态下是浮在海面上,浮体的浮力支撑着整个装置的重量。在钻井作业期间,下部浮体潜入海面以下一定的深度,躲开海面上最强烈的风浪作用,只留部分立柱和上部平台在海面以上。正是因为在工作期间半潜入海面以下这种特点,被命名为半潜式钻井平台。这种钻井平台在水深较浅时,也可以坐在海底进行钻井,与坐底式一样。 上部平台 半潜式是从坐底式发展而来,所以上部平台部分,与坐底式平台类似,但比坐底式平台要先进得多。上部平台一般也分成两层,上层为主甲板,下层为机舱。主甲板上主要放置钻机、井架、钻具、起重设备、消防、救生设备、各种工作间和生活区(一幢楼房),还有直升飞机平台等。下层甲板即机 舱内主要是机泵组,固井设备,泥浆循环系统,以及各种材料库罐等。平台的尺度都相当大,所以有很高的自持能力。上部平台的形状以矩形最为常见,此外还有三角形、五角形、八角形,甚至还有十字形和中字形。 沉垫浮箱 沉垫又称浮箱,制成船形沉没于水,有许多各自独立的舱室,每个舱室内有进水泵和排水泵。它用充水排气及排水充气来实现平台的升降。其外形有矩形、鱼雷形、潜艇形及上下平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总布置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总布置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总布置 ●文/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708研究所刘海霞 随 一 ,总布置原则 平台总布置是一个工艺流程确立,功能区 块划分,系统布置规划,设备参数落实,结构 设计协调等综合设计过程,是半潜式平台总体 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但对平台的作业性能 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是后续设计和计算 的主要依据.通常在方案构思,船型,尺度, 表I隔水导管存放形式对比 技术形态等要素确定时就需对总布置做初步规 划,绘制总布置草图,以配合运动性能,稳性, 定位能力等性能计算和总体方案的确定.在注 意其构造,用途,作业等特殊要求的同时,应 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满足作业要求.以平台的功能目的为核 心和基本出发点,合理布置钻井设备,确保钻 井作业的可行性,便利性. (2)确保稳性,运动性能,定位能力等技术 性能,这是平台安全运营的根本. (3)妥善考虑平台的各部分质量分布,注意 平台的重力平衡,合理性与施工工艺. (4)防火及防爆等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在初 步规划总布置时即要避免或降低在危险区域中

布置机械,电气等设备所引起的安全隐患和成 本费用增加. (5)与主尺度,结构形式,系统要求等综合 考虑. (6)注意设备维护及升级的空间,适当为 钻井新技术的应用(如双梯度钻井,欠平衡钻井 等)和平台的功能扩展预留空间,并关注岩屑 处理等环保问题. =,关键技术点分析 1,可变载荷 可变载荷是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性能 指标之一,主要由平台的作业水深,钻井深度, 方式1与方式2的重心高度差对平台整体的影响(平台作业状态排水量以50000t 计入):(11.93—11.1)×2700/50000=0.04m 2011/5WWW.shipsources.corn造船工业43 ■特别关注S皿eCia-肌ention 船型,主尺度所决定.可变载荷通常 指甲板(含立柱)可变载荷,主要包 括人员,备品,钻井设备可变载荷(防 喷器,采油树,测井设备等),钻具(隔 水管,套管,钻杆,油管等),钻材(水 泥,土粉,重晶石,袋装品,泥浆). 钻井水,盐水,基油等钻井液及燃油, 淡水均布置在下浮体内,从性质而言 也属可变载荷,但从对平台性能的影 响而言,其敏感度不如甲板可变载荷, 所以一般所指的可变载荷并未计入此 部分.但对于深海半潜式钻井船,可 变载荷应包括以上各部分.

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概要

简介: 这篇发言稿较简练地介绍了深水半潜平台的设计思路和考虑要点,可作为总体专业的一个较好的参考。限于当时大会发言时间的限制,没有细节性的展开。 对各个设计细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个论坛里展开讨论。比如钻井平台的甲板面布置;钻杆隔水管的横放/竖防;单井架和双井架的选择和作业;动力定位的安装注意事项;钻井系统的配置等等。 下面是发言稿正文。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海工部总工程师李小平先生 我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的想法。 主要分成四个方面,先讲一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基本情况和技术发展的趋势。 从这个图片大家知道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主要是两个浮体,从系统的角度来讲是三大系统,船用系统、钻井系统、定位系统。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的平台抗风浪能力比较强,能够适应水深范围的开采。目前世界上能在大于1500米水深进行深海钻采作业的只有钻井船和半潜式平台两种移动式装置。 它的技术特点,一个是它的应用性比较好,具有很强的抗风能力,包括它的作业面积,适合在深海进行作业,既可以作业,也可以作为钻采的平台。 半潜式平台应该是高端的平台,目前的造价在7个亿美金左右,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半潜式平台的建造。 我们国家上世纪80年代,建造了“勘探三号”。目前国内也有一些船厂,正在建3000米,现有的装备水深只有500米。目前这个平台已经进入了完整性的建造阶段和系统的调试。 这个是目前最新的状态,前两天井架吊装完毕。现在油气资源的开发逐步向深水发展。深海油气资源,虽然有一段时间,但还是处于前期阶段,正在开

发的区域主要在墨西哥湾和北海,还有未开发的我们国家的南海,包括巴西,海洋油气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从技术发展的特点来看,钻井深度也是越来越深了,逐步超过了3000米。 越到深海,环境越来越恶劣。另外装备大型化,载荷大于100吨。 这张图片越到深海,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越大。这是墨西哥湾两次飓风,对平台多少有一些损害。深海台风、季风带来的损害是非常大的。这个是对于油气开发装备不是很好的事件,就是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对海洋的污染,生态的影响非常大。确实油气开发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开采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标准。 我们看到国外的主流平台的特点,也就是两大类型,一个是四立柱的,虽然外形看上去差不多,但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左下角这个是更适合恶劣的环境。 现在第六代的半潜式平台,工作水深3000米了,我就不展开讲了。基于它的特点,四立柱,减少建造的连接点,降低建造费用,另外可变载荷7000到9000吨。另外排水量控制在500吨到54000吨。独立设置二机舱、二配电板舱,四推进器舱、四泵舱。DP3独立设置四机舱、四配电板舱、八推进器舱、八泵舱。 另外一个海洋环境条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思路。包括正常的作业钻井。 对于一个平台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操作。 实际上半潜式平台是布置型的,都是相当复杂的,上部区域主要是围绕着钻井系统进行布局。现在的井架系统是两种,一种是双井架,一个是单井架。 隔水管存放,有立放也有平放的,一般考虑7500立放和2500平放较佳。四机舱的布置在四个角上,DP2通常是在平台的甲板。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和建造研究_陈刚

NA V 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 船舶与海洋工程2012年第1期(总第89期)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和建造研究 陈刚,吴晓源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 200137) 摘要:半潜式钻井平台具有极强的抗风浪能力、优良的运动性能、巨大的甲板面积与装载容量和更高的作业效率等特点,在深水能源开采中具有其他形式平台无法比拟的优势。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为例,对在建造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有限元数值计算、超高强度钢焊接、平台码头系泊抗台风、减震降噪、重量控制等工作进行了总结,为今后工作积累经验。 关键词: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工艺;有限元计算;减震降噪;重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67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962(2012) 01-0009-06 Abstract: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platforms have several features such as great anti-wave ability, excellent seakeeping performance, vast deck area and loading capacity and higher working efficiency; therefore, they have unmatchable advantages over other platform types in exploring deepwater energy resources. Taking the deepwater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platform “Ocean Oil 981” as an example, which is built in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this paper summarizes several main applications such as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welding, platform anti-typhoon pier mooring,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and weight control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o as to accumulate some experience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Key words: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craft;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weight control 0引言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石油天然气开采已经逐渐由陆地转移到海洋。据有关资料报道,全球90%以上海洋面积的水深为200~6000m,因而广阔的深海领域必将是未来能源开发的主战场。半潜式钻井平台从上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一直得到广泛应用。 半潜式钻井平台由坐底式平台发展而来,由平台上船体、立柱和下浮体组成,下浮体、立柱与上船体之间设有横撑或斜撑进行连接。通常采用的双下浮体结构形式便于拖航,但与环形下浮体相比,强度有所降低。作业时,下浮体潜入水中,提供主要浮力。与开放式的单层甲板结构相比,箱形上船体能增加总强度和内部空间,并可在破舱时提供附加浮力。上船体高出水面一定距离,保持气隙,以免受波浪的冲击。平台上设有钻井机械设备、器材和生活舱室等,主要由主甲板为钻井作业提供空间。 自从1962年壳牌石油公司改装了世界上第一艘半潜式钻井平台“Bluewater Rig No.1”,见图1。半潜式钻井平台已经历了从第1代到第6代的发展历程,划分的主要标准为建造年份、作业水深、可变载荷和作业环境。第5代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最大作业水深已达到3048m,第5代以后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水深差别不大,主要体现在可变载荷和作业环境上。目前世界上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集中在墨西哥湾和北海进行作业。 1 “海洋石油981”平台 自1984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三号”投入使用后,国内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 基金项目:工业及信息化部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工程开发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工信部装[2009]382号) 第一作者简介:陈刚,男,研究员,博士,1972年出生。200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现从事海洋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2-01-16

海洋钻井平台简介

海洋钻井平台简介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platform)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分为移动平台和固定式平台两大类。其中按结构又可分为: (1)移动式平台: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钻井船、半潜式平台、张力腿式平台、牵索塔式平台 (2)固定式平台:导管架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深水顺应塔式平台

坐底式钻井平台 坐底式钻井平台又叫钻驳或插桩钻驳,适用于河流和海湾等30m 以下的浅水域。坐底式平台有两个船体,上船体又叫工作甲板,安置生活舱室和设备,通过尾郡开口借助悬臂结构钻井;下部是沉垫,其主要功能是压载以及海底支撑作用,用作钻井的基础。两个船体间由支撑结构相连。这种钻井装置在到达作业地点后往沉垫内注水,使其着底。因此从稳性和结构方面看,作业水深不但有限,而且也受到海底基础(平坦及坚实程度)的制约。所以这种平台发展缓慢。然而我国渤海沿岸的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和辽河油田等向海中延伸的浅海海域,潮差大而海底坡度小,对于开发这类浅海区域的石油资源,坐底式平台仍有较大的发展前途。80年代初,人们开始注意北极海域的石油 开发,设计、建造极区坐底式平台也引起海洋工程界的兴趣。目前已有几座坐底式平台用于极区,它可加压载坐于海底,然后在平台中央

填砂石以防止平台滑移,完成钻井后可排出压载起浮,并移至另一井位。图为胜利二号坐底式钻井平台。 自升式钻井平台由平台 自升式钻井平台由平台、桩腿和升降机构组成,平台能沿桩腿升降,一般无自航能力。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完井后平台降到海面,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整个平台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管理中的计划与进度管理分析

产业管理 船舶物资与市场 61 0 引言 海洋工程的发展历史在世界上已有多年,发达的西方国家在此方面积累的经验已经极其丰富,并且形成的管理方法也是系统化的[1]。同其对比,我国在这方面还属于起步阶段,海洋工程的广大工作者们对西方经验予以借鉴的同时,也运用工程的各种实践机会来对于发展的道路予以探索,而且取得的成就也举世瞩目。本文以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希望四号”为例,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计划与进度管理进行简要探讨[2]。 1 我国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管理模式现状 同比其他行业,我国海工企业对于项目管理技术的运用比较早,经过多年承揽各类国际钻井平台,对于项目管理的经验也积累了不少,从而培养出了很有经验的一批项目管理人员。可是,当今世界愈来愈开放,国际钻井平台的承包从过去的单一化方式,愈来愈趋向于多样化方式,并且其承包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我国多年来所形成的这方面管理模式也与海洋钻井平台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3]。要想屹立于国际的造船市场,并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持续性的加强,那么常规的海工企业唯有进行积极的创新,不断进取,运用现代的项目管理技术把自己武装起来。同时需要着眼于企业应用项目管理的意义,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对项目管理的知识进行学习,以及对于造船业的项目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予以分析的基础上,把项目管理科学与海洋工程建造实践相结合,发展适用于海工企业的计划编制和进度控制。 2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计划管理现状分析 2.1 工程概况 “希望四号”是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探平台,由中远海运重工完成设计、采购、整体建造及所有设备安装调试。该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管理中的计划与进度管理分析 李恩保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6) 摘 要:伴随着海洋石油工程逐渐向着深水及环境更恶劣的海域予以开发,其规模、技术复杂性、投资的人力及物力在不断增加。在此新形势背景下,对于规模极其庞大的工程项目来说,除了要保证技术及设备方面的先进性以外,还一定要有一套具备科学性的管理组织、程序和方法来管控项目的每个阶段,这样方可使最终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关键词:海洋工程;项目管理;计划;进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TE9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27/https://www.doczj.com/doc/4f6237270.html,ki.cbwzysc.2019.09.023 钻井平台总高135 m ,主船体最大直径99 m ,主甲板高24.5 m ,上甲板高36.5 m ,空船重量近30000 t ,甲板可变载荷15000 t ,作业设计水深3810 m ,钻井深度12000 m 。平台生活楼可容纳150人居住,居住舱室达到40 dB 超静音标准。其圆筒式的特殊结构正好为平台在特殊海洋环境中提供了良好的稳性,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巨大的甲板载荷容量,高效的作业效率、易于改造并具备钻井、修井、生产等多种功能,不需要在海上进行安装,并且具有全球全天候性的工作和自存能力等优点。其在深海开采中具有其他形式平台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建造过程对该平台在特殊海域的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希望四号”组织与项目管理概况 1)组织管理 中远海运重工海工组织管理采用矩阵式的结构模型,通过海工部、制造部、安监部、质量部、物资部、技术中心、经营部、财务部及各生产车间等部门完成生产管理职能,项目组内部设有项目经理、建造经理、技术经理、商务经理、采购主管、计划主管、安全主管、质量主管及各专业项目工程师等职务进行横向沟通和生产组织。 2)工程组织结构及职责 对于一个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公司在投标阶段已经对于项目管理的人选开始考虑,因为对于项目的管理组机构表和主要部门经理履历表要在业主的招标书中予以体现。一旦中投,签订合同,就相应成立项目管理组,要对与业主的一切联系和业务工作予以负责。要结合工程的规模及工作范畴来确定项目管理组机构的人选及大小。其人员绝大多数必须是专职的,特别是项目经理、技术经理,建造经理、商务经理及工程师必须是专职。项目管理组中项目经理由公司总经理指定,其他项目组成员由相关部门确定。 3)工程责任分配矩阵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采用责任分配矩阵的项目管理 [引用格式]李恩保.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管理中的计划与进度管理分析[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9):61-62. 收稿日期:2019-08-30 作者简介:李恩保(1981-),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船舶/海工项目建造现场管理。

D90半潜式平台简介

新型半潜钻井平台D90 韩明良,尹仕傲,李敬高,王媛媛 (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264000) 摘要:首先回顾了石油钻井平台的进化过程,然后分船舶和钻井两部分,介绍了新型第六代半潜钻井平台D90 的各系统的组成、作用、主要设计参数,也提及新的合拢工艺. 0 引言 随着世界油价的不但攀升和陆地原油不断枯竭,石油开采也从陆地一步一步向深水海洋发展,分别经过了从陆地钻井、潜入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到钻井船等几个阶段[1]. 海上钻井是在追踪陆地油田在海底延伸的过程中开始的.1920 年,美国在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进行石油普查钻井.到了上世纪60 年代末期,欧洲许多国家在北海海域陆续开始油气勘探,并使北海成为世界上油气勘探开发最活跃的地区;上世纪70 年代初,全世界有75 个国家在近海寻找石油,其中有45 个国家进行海上钻探,30 个国家在海上采油;上世纪80 年代,全世界从事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国家或地区超过100 个.目前,世界各国在海上寻找石油、天然气的活动正在向深水、超深水发展.半潜平台的分级为6代,分级的最主要标准是作业水深.第5 代的作业水深在1 524 m(5000英尺)左右,第6 代则达到3 048 m(一万英尺)甚至更多.

半潜石油钻井平台是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投入和高产出的海上油田重要装置,是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工业的结合物.由于它包括船舶和钻井两部分,而造船的工程师往往不懂钻井,钻井的工程师往往不懂造船,所以海洋平台显得比较神秘.本文以新型第六代半潜钻井平台D90为例,予以系统的介绍,希望能对我国致力于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工程方面的人士以参考. 1 D90 半潜式钻井平台本体 D90是半潜式钻井平台中的第六代,它的工作水深3048 m(截止到2008年7月1日,能达到这一水深的在建半潜式石油钻井平台世界只有3艘),入DNV船级社,船东是意大利的Saipem,平台服务于墨西哥湾,挂利比里亚国旗,计划交船日期是2009年11月5日. D90基本参数:平台总长115.0 m、型宽78.0 m、管架甲板高度42.4 m,浮筒长110.0 m、宽16.0 m、高11.6m,立柱长16.0 m、宽16.0 m、高22.0 m,上层平台长74.0 m、宽74.0 m、管架甲板长77.0 m、宽78.0 m,工作吃水23.6m,排水量52 932 t.工作环境温度-20℃~40℃,海水温度0℃~35℃.图1是D90平台的模型图.相比于钻井船,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抗风浪能力、深水时稳性和人员的生活舒适性都是最佳的,D90的设计建造按照在风速70 kn和浪高14.5 m的环境下能正常工作.

3000m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综述

3000m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综述 谢彬 王世圣 冯玮 付英军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摘要: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深水油气田开发的主要装备之一,它的研制涉及到多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总体设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平台定位技术、总体性能分析技术、结构强度与疲劳寿命分析技术、以及平台建造技术、深水模型试验技术等,本文概述了深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与相关的关键技术难点,能够帮助有关技术人员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关键技术; 总体设计; 系统集成; 计算分析 Summaries on Key Technology of the 3000 m Deepwater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Rig XIE Bin, WANG Shisheng, FENG Wei, FU Yingjun (CNOOC Research Center) Abstract: Deepwater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rig one of kinds of main equipments in exploitation of deepwater oil and gas field. Its development will deal with many of key technologies .They mainly include the macro design system integration, location keeping,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macro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structure and fatigue strength and manufacturing ,model test. This paper summarizes key technologies and points for deepwater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rig, and can assist relational technician by understanding in the round the key technology of deepwater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rig. Key Words: Deepwater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rig, Key technology, Macro design, System integration,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1 前言 海上深水油气田的开发依赖深水海洋工程装备,3000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实施海上深水油气田开发必备装备之一。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在我国南海深水已有了重大的油气发现。为提高我国深水油气的开发能力,开展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研究和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 几十年来,世界上海洋工程技术装备一直在发展,随着向深海进军,海洋工程技术装备更是趋向大型化,更注重其安全性与经济性。一些造船大国在建造高技术、高性能船舶的同时,同步开发并建造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多种类型的深海钻井平台,拥有量越来越多,设计与建造水平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外海洋油气钻探与开采装置已由原先10~25m水深的座底式钻井平台发展到当今的水深3000m的深水半潜式钻井 作者简介:谢彬,中海油石油研究中心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