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

XX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门锁垫片复合模

系部

专业名称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本文介绍了门锁垫片冲压模工作零件设计与加工的全过程。首先对制件进行分析、冲压工艺分析以及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计算工作零件的工艺参数、搭边值等,确定了该冲压模的工作零件的结构形式以及加工工艺流程。并对所设计的工作零件进行了分析说明。采用UG软件绘制了冲压模具工作零件的三维图和CAXA软件绘制的非标准零件图,并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加工出工作零件。

关键词:工作零件;冲压模;三维造型

目录

1绪论.......................................................................... - 1 -2冲压件工艺分析 ............................................................... - 2 -2.1 零件结构.................................................................. - 2 -2.2 尺寸精度.................................................................. - 2 -2.3 材料分析.................................................................. - 2 -3冲压工艺方案确定............................................................. - 5 -3.1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 - 5 -

3.1.1 冲裁工艺方法的选择................................................. - 5 -

3.1.2 冲裁顺序的安排...................................................... - 5 -4模具总体结构的确定........................................................... - 7 -

4.1 送料方式的确定........................................................... - 7 -4.2 定位方式的选择........................................................... - 7 -4.3 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 7 -4.4 导向方式的选择........................................................... - 7 -5零件工艺计算.................................................................. - 9 -

5.1 排样方案的确定........................................................... - 9 -

5.1.1 搭边值得确定....................................................... - 10 -

5.1.2 条料宽度的确定..................................................... - 11 -

5.1.3 材料利用率 ......................................................... - 12 -5.2 冲压力的计算 ............................................................ - 13 -

5.2.1 卸料力、推料力的计算.............................................. - 14 -

5.2.2 总冲裁力的计算..................................................... - 14 -5.3 初选压力机............................................................... - 14 -5.4 压力中心的计算.......................................................... - 16 -6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 17 -

6.1 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 - 17 -6.2 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 - 18 -

7模具主要零部件的三维造型 .................................................. - 20 -7.1 上、下模座的三维造型及主要尺寸....................................... - 20 -7.2 推件块.................................................................... - 23 -7.3 凸凹模固定板 ............................................................ - 24 -7.4 卸料板.................................................................... - 25 -7.5 凸模固定板............................................................... - 26 -7.6 垫板...................................................................... - 28 -7.7 凹模零件................................................................. - 29 -7.8 凸模零件................................................................. - 30 -7.9 凸凹模零件............................................................... - 31 -8总装三维图................................................................... - 32 -8.1 爆炸图.................................................................... - 33 -结论............................................................................ - 35 -致谢............................................................................ - 36 -参考文献........................................................................ - 37 -

1 绪论

现代模具工业有“不衰亡工业”之称。世界模具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维持在600亿至650亿美元,同时,我国的模具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我国模具产业总产值保持13%的年增长率(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国内模具进口总值达到600多亿,同时,有近200个亿的出口),到2012年模具产值预计为1000亿元,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出口将从现在的每年9000多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2亿美元左右。单就汽车产业而言,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值上亿元,而当汽车更换车型时约有80%的模具需要更换。200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400万辆,预计2004年产销量各突破500万辆,轿车产量将达到260万辆。另外,电子和通讯产品对模具的需求也非常大,在发达国家往往占到模具市场总量的20%之多。目前,中国17000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约50多万。1999年中国模具工业总产值已达245亿元人民币。工业总产值中企业自产自用的约占三分之二,作为商品销售的约占三分之一。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它各类模具约占11%。由此可见,板料冲压加工及其模具制造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做出重大的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对这种生产技术的发展及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因此,冷冲模的生产技术,已成为国民经济基础工业之一。

模具不是批量生产的产品,它具有单件生产和对特定用户的依赖特性。就模具行业来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能采用通常的引进产品许可证和技术转让等方式,而主要是引进已经商品化了的CAD/CAM/CAE软件和精密加工设备,引进国外模具先进制造理念、引进国外模具先进制造人才,利用中外模具联合设计、聘请国外专家等途径发展自己的民族模具工业等。模具的CAD/CAE/CAM及CAD/CAE/CAM的集成,涉及面广、集多种学科与工程技术于一体,是综合型、技术密集型产品。现代化的模具要实现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生产流程,没有模具的数字化,就没有现代模具。模具的CAD/CAE/CAM技术日新月异,重要的工作是后续对于引进的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模具人才自然也肩负着软件的推广、软件的二次开发工作,从这个角度来看,模具高技术人才还扮演着对模具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再设计的角色。

2 冲压件工艺分析

图2-1 工件图

2.1 零件结构

零件结构简单对称,无尖角,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零件中部有一异形孔,孔的最小尺寸为6mm ,满足冲裁最小孔径min d ≥mm 20.1 t 的要求。另外,经计算异形孔距零件外形之间的最小孔边距为5.5mm ,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l min ≥1.5t=3mm 的要求。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2.2 尺寸精度

零件上有4个尺寸标注了公差要求,由公差表查得其公差要求都属IT13,所以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对于未注公差尺寸,属于自由尺寸,按IT14精度等级查补表2-3,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2.3 材料分析

根据表2-1、表2-2分析,Q235钢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塑性、焊接性以及压力加工性,主要用于工程结构和受力较小的机械零件。综合评比均适合冲裁加工。

抗拉强度:σ=375~460MP a 抗剪强度:τ=310~380MP a 伸 长 率:δ =26%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Q235; 材料厚度:2mm ; 毛坯精度:IT14;

σ=235 MP a分析其力学性能较好,故选择Q235材料。屈服强度:

s

表2-1 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性能及用途

表2-2 部分碳素钢抗剪性能

表2-3 标准公差值(GB/T1800.3—1998)

结论:综上所述,该零件满足普通冲裁加工的要求。

3 冲压工艺方案确定

3.1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在冲裁工艺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冲裁件的特点确定工艺方案。工艺方案分为冲裁工序的组合和冲裁顺序的安排。

3.1.1 冲裁工艺方法的选择

冲裁工序分为单工序冲裁、复合冲裁和级进冲裁三种。

单工序冲裁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裁。

复合冲裁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在模具的同一位置同时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冲压工序。

级进冲裁是把冲裁件的若干个冲压工序,排列成一定的顺序,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条料在冲模的不同位置上,分别完成工件所要求的工序。

复合模的特点是生产效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高,板料的定位精度要求比级进模低,冲模的轮廓尺寸较小。由于零件的生产要求的是大批量生产、零件的尺寸较小且结构较复杂,制造相对比较难,为提高生产率,根据上述方案分析、比较、宜采用复合模。复合模又分正装和倒装,正装复合模的特点是冲孔废料由凸凹模中推出,而倒装复合模的废料直接由凸模从凸凹模内孔推出。显然,后者操作方便,根据以上分析,宜采用倒装复合冲裁工艺方案。

3.1.2 冲裁顺序的安排

零件为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1: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2: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3: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1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

方案2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3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2比较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显复杂。

通过比较三个方案欲采用方案2生产。现对复合模中凸凹模壁厚进行校核当材料厚度为2mm时,可查的凸凹模最小壁厚为4.9mm,现零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5.5mm,满足冲裁加工的要求,所以综上采用复合模生产,即采用方案2:落料—冲孔复合模。

4 模具总体结构的确定

4.1 送料方式的确定

由于零件的生产批量是大批量,及模具类型的确定,合理安排生产可用自动送料方式。

4.2 定位方式的选择

定位包含控制送料进距的挡料和垂直方向的导料等。由于毛坯选择的是条料,零件的精度较高,且采用的是自动送料方式,所以可以采用固定挡料销进行送料方向的定位,采用导料销进行垂直方向的导料。

4.3 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刚性卸料是采用固定卸料板结构。常用于较硬、较厚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冲裁后卸料。

弹性卸料具有卸料与压料的双重作用,主要用在冲压料厚在2mm以下的板料,由于有压料作用,冲裁件比较平整。弹压卸料板与弹性元件、卸料螺钉组成弹压装置。

因为工件料厚为2mm,卸料力一般,可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又因为采用推件块,利用模具的开模力来推工件,既安全又可靠。即采用刚性装置取出工件。

4.4 导向方式的选择

方案1:采用对角导柱模架。如图4-1中c由于导柱安装在模具压力中心对称的对角线上,所以上模座在导柱上滑动平稳。常用于横向送料级进模或纵向送料的落料模、复合模。

方案2:采用后侧导柱模架。如图4-1中b所示。由于前面和左、右不受限制,送料和操作比较方便。因为导柱安装在后侧,操作者可以看见条料在模具中的送进动作。但是不能使用浮动模柄。

方案3:四导柱模架。如图4-1中d所示。具有导向平稳、导向准确可靠、刚性好等优点。常用于冲压件尺寸较大或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零件及大量生产用的自动冲压模架。

方案4:中间导柱模架。如图4-1中a所示。导柱安装在模具的对称线上,导向平稳、准确。只能一个方向送料。

a b c d

1-下模座 2-导柱 3-导套 4-上模座

图4-1 导柱模架

根据以上方案比较并结合模具结构形式和送料方式,为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采用后侧导柱模架,操作者可以看见条料在模具中的送进动作。由于前面和左、右不受限制,能满足工件成型的要求。即采用方案2,后侧导柱模架最佳。

5 零件工艺计算

5.1 排样方案的确定

分析零件形状,零件初定的排样方式有图5-1、5-2所示两种。

5.1.1 搭边值的确定

排样中相邻两工件之间的余料或工件与条料边缘间的余料称为搭边。搭边是废料,从节省材料出发,搭边值应愈小愈好。但过小的搭边容易挤进凹模,增加刃口磨损,降低模具寿命,并且也影响冲裁件的剪切表面质量。一般来说,搭边值是由经验和查表来确定的。如表5-1所示:

表5-1 搭边a 和a 1数值

根据此表和工件外形可知L>50mm ,可确定搭边值a 和a 1,a 取2.0mm ,a 1取2.2mm ,较为合理。

5.1.2 条料宽度的确定

根据模具的结构不同,可分为有侧压装置的模具和无侧压装置的模具,侧压装置的作用是用于压紧送进模具的条料(从料带侧面压紧),使条料不至于侧向窜动,以利于稳定地加工生产。本套模具无导料板为无侧压装置。

故按下式计算:

条料宽度 B

-△0=(D

max

+2a

1

+C)

-△

0(5—1)

式中 D

max

—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

a

1

—侧搭边值,可参考表5-1;

△—条料宽度的单向(负向)偏差,见表5-2;

C —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其最小值见表5-3。

表5-2 条料宽度的单向偏差△

所以根据以上理论数据由公式(5—1)得出: 纵排:

条料宽度 B -△0=(D max +2a 1+C )-△0=77.2+4.4+0.5=82.1- 00.2 横排:

条料宽度 B -△0=(D max +2a 1+C )-△0=20+4.4+0.5=24.90-0.2 5.1.3 材料利用率

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就叫材料利用率,它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经济性指标。

关于材料利用率,可用下式表示:

η=

BS

A

×100% (5—2) 式中 A —一个步距内冲裁件的实际面积;

B —条料宽度; S —步距。

纵排 : A=π×102+57×20

≈ 1454mm 2

由公式(5—2)得:

001001

.82221454

??=

η

≈80.5%

横排 : A 1=π×102+57×20

≈1454mm 2

00110079

4.241454

??=

η

≈75.43%

根据上述纵排、横排两个式子的计算对比,可确定纵排的材料利用率比横排的材料利用率高,所以排样方式选图5-1纵排,为较合理的排样方式。零件排样图如图5-3所示。

5.2 冲压力的计算

计算冲裁力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压力机和设计模具,压力机的吨位必须大于所计算的冲裁力,以适应冲裁的要求。冲裁力的大小主要与材料力学性能、厚度及冲裁件分离的轮廓长度有关。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冲裁力F(N)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F p =K

p

tLτ(5—3)

式中τ—材料抗剪强度,见附表(MP

a

);

L—冲裁周边总长(mm);

t—材料厚度(mm);

系数K

p

是考虑到冲裁模刃口的磨损,凸模与凹模间隙之波动(数值的变化或分布不

均),润滑情况,材料力学性能与厚度公差的变化等因数而设置的安全系数K

p

,一般取1~

3。当查不到抗剪强度r时,可以用抗拉强度σ

b 代替τ,而取K

p

=1.3的近似计算法计算。

根据常用金属冲压材料的力学性能查出Q235的抗剪强度为350MP

a

此例中零件的周长为216mm,材料厚度2mm,Q235钢的抗剪强度取350MP

a ,则冲裁

该零件所需冲裁力由公式(5—3)得:

kN 197196560N 35022163.1≈=???=N F 5.2.1 卸料力、推料力的计算

当上模完成一次冲裁后,冲入凹模内的制件或废料因弹性扩张而梗塞在凹模内,模面上的材料因弹性收缩而会紧箍在凸模上。为了使冲裁工作连续,操作方便,必须将套在凸模上的材料刮下,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制件或废料向下推出或向上顶出。从凸模上刮下材料所需的力,称为卸料力;从凹模内向下推出制件或废料所需的力,称为推料力。

模具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推件结构,凹模型口直壁高度h=6mm ,其中K X 和K T 由表5-4查出为0.05和0.055,所需卸料力X F 和推件力T F 为:

kN 85.9kN 19705.0X X =?==F K F

kN 5.32kN 197055.03T T ≈??==F NK F

5.2.2 总冲裁力的计算

kN 35.239kN )5.3285.9197(T X =++=++=F F F F 总

5.3 初选压力机

初选设备为开式压力机J23—35,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5.4 压力中心的计算

模具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计算压力中心是为了保证压力机和模具的正常工作,应使模具的压力中心和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重合。否则,冲压时就会承受偏心载荷,导致滑块导轨和模具导向部分不正常的磨损,使合理间隙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制件质量和降低模具寿命,甚至损坏模具。

分析本制件图可知,该图关于X轴对称,外轮廓为中心对称。所以压力中心的Y轴为0只需要求X值。

由图5-4分析压力中心:

模具毕业设计题目

模具毕业设计题目 篇一:模具专业毕业设计题目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参考 1.落料拉深模具设计 2.油杯复合模设计及典型工作零件工艺分析 3.模具毕业设计:端盖复合模设计 4.底座注塑模设计 5.塑料外罩模具设计 6.香皂盒盖注塑模具设计 7.闹钟后盖塑料成型模具设计 8.塑料线卡模具设计 9.pp塑料碗注射模设计 10.注射器盖塑料模具设计 11.托板冲模毕业设计 12.心型台灯塑料注塑模具设计 13.盖冒垫片模具设计 14.汽车盖板冲裁模设计

15.CD盒注塑模设计 16.摩托车油箱注油口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17.鼠标上盖注射模具设计 18.冲压模具毕业设计下载 19.模具毕业设计:止动杠杆冲压模具设计论文下载 20.模具毕业设计:大功率三极管管脚冷冲模毕业设计 21.把手封条模具设计 22.冲压模具毕业设计下载 23.卡板工艺研究及模具设计 24.电风扇上盖注塑成型模具设计 25.线圈骨架轴注塑模设计 26.电器盒注射模具设计 27.油泵壳体模具设计 28. 箱壳落料拉深模设计 29.制动盒外壳冲压件设计 30.密封垫罩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31.锁壳冲裁模具设计

32.皂盒上盖注塑模具设计 33. 盖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34.电池后盖塑料模具设计 35.模具设计:板金加强板冲压模具设计 36.毕业设计:Z形件级进模设计 37.塑料外壳注射模的设计 38.酒瓶内盖塑料模具设计 39.模具毕业设计:行星齿轮的注塑模具设计 40.电子钟后盖注塑模具设计 41.高档化妆品瓶盖注射模具设计 42.管架注塑模设计 43.模具毕业设计:旅行餐碗注塑模设计 44.汽车输油管的模具设计 45.旅行餐碗注塑模设计含三维pro/e图纸 46.普通罩壳塑料模设计 47.光驱Cover的模具设计 48.滤油器支架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毕业实习报告

最新模具设计毕业实习报告我现在工作的公司是新至升塑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是色模具的羊。大多是微,APPLE任天堂等客。成立于XX年,是一间比较年轻的公司,但是发展得很好,队伍日益不断的壮大变强。我在公司的职务是PE 助理工程,有空的时间就与男女同事以及老板聊聊天。做工程系一名即生,我很幸在部做一名PE 助理工程,自己了解到工作的重要性:主整生制程、制程分析、制程改善、 SOP作指)、SIP(准)制定、各品的具、ECR U程更)、工的培工作。亦掌握品管各手法各器的使用、各表的填回(掌握到些才能客有更好的交流通,使客能接受一些他并不了解的不可避免的品)。另受部主管厚,派我加方之程:目管理效考核、成本削策略、成本管理策略、基概念、人力源。ISO系受(ISO9000准文,OHSMS18001 准文ROHS核)o IE(工工程):IE之分析、IE改善方法。到里我到了在校3 年都不到的西。生活很简单! 说真的,做PE 助理工程这一行不哦,就是公司接好辛苦,好累! 现在在社 会找工作也是不容易,有份好工作就心满意足啦! 起码不会 戴上失业的名函! 很多时候,成功与否,但只有实力之外,还需要一点的运气! 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很多时候也是由个人的性格所决定的。 时间过得真是好快,青春不留人啊! 不知不觉就在该公司工作也快三个月了。也学到不少东西,也对公司部的业务

和流程有深一步的了解。新至升事部是专致于塑UV 底漆。 公司现在重点正向着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方向进发! 让我最为 之开心就是公司常搞一些聚和很多的活,理也都我主持。又我一很好的平台。我很快就会从学校的学术中脱离出来,成为社上不落伍的人。 员工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一个企业的问题一般都可归结到人的问题。如何得到一只优秀的员工队伍往往成为困扰管理者的最大难题。而人力资源的组织与开发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1、聘用工从需求开始并不是高素质的人才都是你需要的,每个企业都应该首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我们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随意地进行招聘,把员工看成一种可增值的资源进行储备和积累,有一段时间甚至疯狂地去参加各种人才见面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招募 2. 培训几乎每个企业的管理者都希望员工能得到培训,几乎所有的老板都认为培训是当务之急,然而究竟怎么对员工进行培训,采取什么样的培训最适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则不是每个老板都能够说得清楚的,其实培训远远不是把员工集中在培训教室里,象上学一样给他们讲课,然后考试,这种看法太浅薄了。 在现代企业里,培训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有句流行的话叫做"培训是最好的福利" ,可略见一斑。 3. 人事政策开发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 标题:汽车底盖零件注塑模 摘要 本文是关于以汽车底盘零件为研究对象的注塑模设计,通过对其结构形式和材料的注射成型工艺进行正确的分析,设计了一模两腔的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塑料模毕业设计是模具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性学习环节,其目的是: 1.应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进行一次注射模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以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培养从科技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2.通过查设计资料手册和视频,熟悉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进行方案论证、设计与计算、cad、ug绘图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编写说明书等环节进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3.根据本设计任务书,再通过分析了任务题目连接套筒零件的结构和注射工艺性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在ug软件平台上快速生成连接套筒注射模型腔、型芯的过程。并介绍了运用模具专家系统进行模架和其它零部件设计及开模仿真方法。ug的应用缩短了该模具的开发周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4.培养勤奋、求实、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希望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答辩,进一步巩固、深化、扩大所学到的知识、技能。 关键词: 注射模、cad、ug、机械。 引言 近年来,模具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模具设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率的高低。有效的模具设计可以降低资源调整次数和调整时间,为生产计划与调度提供更大的优化空间,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模具设计是工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对模具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塑料模具制造水平已有较大提高。型塑料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到50t以上的注塑模,精密塑料模具的精度已达到2μm,制件精度很高的小模数齿轮模具及达到高光学要求的车灯模具等也已能生产,多腔塑料模具已能生产一模7800腔的塑封模,高速模具方面已能生产挤出速度达6m/min以上的高速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及主型材双腔共挤、双色共挤、软硬共挤、后共挤、再生料共挤出和低发泡钢塑共挤等各种模具。在生产手段上,模具企业设备数控化率已有较大提高,cad/ug等软件技术的应用面已大为扩展,高速加工及rp/rt等先进技术的采用已越来越多,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及模具商品化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热流道模具的比例也有较大提高。另外,三资企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塑

模具毕业设计104汽车盖板冲裁模设计

分类号密级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中文题目:汽车盖板冲裁模设计 英语题目:Car cover the plank be blunt to cut a mold design 学生姓名: 专业:机电一体化 指导教师: 职称: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1.1、课题简介: (1) 1.2.1选题的依据(来源) (1) 1.2.2选题的背景 (2) 1.2.3选择课题目的意义 (3) 1.3、实例分析 (8) 1.4、零件客户要求 (9) 第二章冲压工艺方案的选择 (10) 2.1、加工方案比较 (10) 2.1.1机械加工法 (10) 2.1.2、使用冲压模 (10) 2.1.3材料的选择 (12) 第三章工艺与模具的设计 (15) 3.1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15) 3.1.1、工艺可行性的判别 (15) 3.1.2、零件冲裁工艺性分析 (15) 3.2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16) 3.3、模具结构的确定 (16) 3.4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 (17) 3.5.计算冲压力 (17) 3.6.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19) 3.7.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19) 3.8.确定各主要零件结构尺寸 (21) 3.9.压力机的选用 (22) 第四章绘制部分图形及其工艺 (24) 4.1. 设计并绘制总图、选取标准件 (24) 4.2、绘制部分非标准零件图 (25) 4.3、模具的加工工艺过程 (28) 第五章致谢辞 (35) 参考文献 (36)

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一、冲压模的发展和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二)未来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达到这一要求急需发展如下几项: (1)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 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正使CAD/CAM/CAE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成为可能,实

模具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1.1 课题的意义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也已经取得了共识。在电子、汽车、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这些行业是模具行业的主要服务领域。用模具生产的制件具有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等特点,是其他加工方法所不及的。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1.2 课题的目的 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盘型零件复合模模具设计,通过本次设计不仅使学生了解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和模具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掌握模具设计的步骤与方法。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巩固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状况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大的动力。这些年来, 中国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年模具生产总量仅次于日、美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位。但目前我国模具生产厂点多数是自产自用的工模具车间( 分厂) , 商品化模具仅占1/3左右。从模具市场来看, 国内模具生产仍供不应求, 约20% 左右靠进口, 特别是精密、大型、复杂和长寿命的高档模具进口比例高达40% 。 由此可见, 虽然我国模具总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模具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但在模具产品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总体上要比德、美、日、法、意等发达国家至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题目.doc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题目 【篇一:模具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参考】 模具专业 毕业生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安全快速换模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 2.精密注塑成型技术的探讨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精密注塑成型技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精密注塑成型技术是一门涉及原材料性能,配方,成型工艺及设备等方面 的综合技术,其技术特点是使制品达到高质量、高精度的尺寸要求。 着重分析模温、注射压缩工艺及锁模压力与注射压力同步变化等对 精密注塑的影响。 3.注塑件的品质管理技巧 在注塑生产中,总是希望达到无废品生产的境界,但是由于注塑用的 塑料原料、成型模具、注塑机及辅助设备、成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生产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品质问题,因此注塑件的品质管 理显得非常重要,应把注塑件的品质控制到最好,废品损失降到最少。在品质控制方面,从注塑机、塑料原料,成型模具、人员等多方面论 述注塑件品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4.模具加工技术的发展 随着工业产品不断向多样化和高性能化发展,产品厂要求模具制造业 在短时间为新产品的开发和投产提供高精度模具。模具制造业为了 适应用户的这一要求,充分利用数控加工及模具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新 找术,从而使模具加工技术进入以数控加工和模具计算机辅助制造为 主的新阶段。 5.冲裁模压力中心的确定方法 冲模压力中心是指冲裁时的合力作用点或多工序模各工序冲压力的 合力作用点。设计时应保证压力中心通过模具的模柄轴线或与压力 机的滑块中心重合,也就是说在设计时,模具压力中心应与压力机滑 块中心一致,否则,不能保证冲模准确和平衡地工作,造成冲裁间隙不均匀等。应阐述模具压力中心的重要性以及几种常用的模具压力中 心的求解方法,其中包括基本方法和简单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特点。 6.弯曲回弹预测及优化方法的研究 板料成形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塑性成形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家电等工业领域,其中弯曲是板料加工的重要成形工序之一。弯曲回

毕业设计模具设计

第一章绪论 1. 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 塑料工业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工业,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世界塑料的历史仅有90年,而我国的塑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只有50年的历史,但其了展速度是惊人的。 据统计,就最近几十年来,全世界的塑料用量几乎每五年翻一翻特别是近20年来发展雨十分迅速,塑料的产量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增长。1910年全世界的产量只有24kt,到了2003年产量已达到126Mt,有300多个塑料品种。我国的塑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如今问题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塑料在国民经济中了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人均消费量看,我国人均消费量公12kg上下,而发达国家是30~100kg,世界平均消费量是18kg。不难预测,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将日益突出,我国塑料工业在未来十年内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2.我国的塑料工业现状 大多数塑件的制造是靠模塑成的,用模具生产的塑件具有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等特点。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作水平,对塑件的成型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用模具生产的产品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模具生产的工艺水平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决定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模具被称为“点石成金”的“磁力工业”。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德国则认为模具工业是所有工业中的“关键工业”;日本模具协会也认为“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动力”,同时也是“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生产情况来看,模具产值已经大于机床产值,而且他们注重生产附加的模具,低附加的模具则转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生产。 目前,我国模具按产量总量排名,我国名列日本、美国之后,位居第三。我国已成为一个模具大国,但从先进技术的应用程度来看,我国还不是一个模具工业强国,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模具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比如:精密加工设备还很少;CAD/CAM/CAE 等普及还不是很高;成型设备陈旧、品种少;塑料材料品种少等等。因此,大部分国产模具的精度低,寿命短、制造周期长,特别是大型、精密、长寿命的模具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在我国模具行业“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争取进入模具生产制造强国的总体目标。我国模具工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档模具的比重,质中求效益,提高模具的国产化程度,

塑料模课程设计题目

合肥学院 第1~2题塑料盒,大批量生产,精度:MT5。(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班级名单序号1~2号同学按照名单排序分别做各对应题目) 1号同学选01图号,按照侧浇口结构设计 2号同学选02图号,按照其它浇口形式设计 第3~4题塑料端盖,大批量生产,精度:MT5。(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班级名单序号3~4号同学按照名单排序分别做各对应题目) 3号同学选01图号,按照侧浇口、顶杆顶出结构设计 4号同学选02图号,按照侧浇口、推板顶出结构设计

第5~6题塑料壳体,大批量生产,精度:MT5。(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班级名单序号5~6号同学按照名单排序分别做各对应题目) 5号同学选01图号,按照按照侧浇口结构设计 6号同学选02图号,按照其它浇口结构设计 第7~8题塑料仪表盖,大批量生产,精度:MT5。(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班级名单序号7~8号同学按照名单排序分别做各对应题目) 7号同学选01图号; 8号同学选02图号; 要求两同学设计模具浇注系统或顶出系统不同

第9~10题多孔塑料罩,大批量生产,精度:MT5。(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班级名单序号9~10号同学按照名单排序分别做各对应题目) 9号同学选01图号,按照侧浇口结构设计 10号同学选02图号,按照其它浇口结构设计 第11~12题:(班级名单序号11~12号同学作此题)(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穿线盒;大批量生产;精度:MT5。 11号同学按照图示尺寸计算,材料ABS 12号同学将基本尺寸乘0.8倍作为设计尺寸,材料PP 要求两同学设计模具浇注系统或顶出系统不同

第13~14题(班级名单序号13~14号同学作此题)(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 套管,结构如图所示。大批量生产,精度:MT5。 13号同学按照图示尺寸计算,材料ABS。 14号同学将基本尺寸乘1.2倍作为设计尺寸,材料PP 要求两同学设计模具浇注系统或顶出系统不同 第15~16题:(班级名单序号15~16号同学按照名单排序分别做各对应题目)(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 罩盖板,大批量生产;精度:MT5 15号同学将图示尺寸设计,材料PP; 16号同学将图示尺寸放大1.2倍作为设计尺寸,材料ABS; 要求同组两位同学设计模具结构不同(如浇注系统不同;或顶出系统不同;或其它不同)

模具课程设计小结

《模具课程设计小结》正文开始>>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把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冷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模具工艺学,模具材料与热处理,冷冲压模具设计资料与指导,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综合地加以运用。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发展,初步培养了我冷冲压模具设计的独立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 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从白纸到完成模具总装图,零件图,设计说明书。学到很多原本学到的但不是很懂的知识,了解了一些设计的原理和过程。例如,冲裁模具设计一般步骤: (1)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2)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3)选择模具的结构形式; (4)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5)选择与确定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尺寸; (6)选择压力机的型号或验算已选的压力机; (7)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 还有更多的知识,在这里不做过多的叙述。 虽然在这次设计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与麻烦,但通过辅导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帮助,克服了这些困难。在此,我向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各位辅导老师道一声:谢谢! 在这次设计中,我总结了:要学会亲自去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失败也是一份财富,经历也是一份拥有。 此外,这次设计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如意和不完善的地方,通过这次的经历,希望以后会越做越好! ----------------------------- 1、当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无关时 这种情况主要是指锁模机构为液压-机械联合作用的注射机,其模板行程是由连杆机构的做大冲程决定的,而与模厚度是无关的。此情况又两种类型: ⑴对单分型面注射模,所需开模行程H为: S H = H1 + H2 + (5~10)mm

机械工程系模具专业毕业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系模具专业毕业设计评语 一、开题报告 该生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初步明确了本课题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设计思路,确定的研究方案基本合理,技术路线清晰可靠,符合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进度安排合理。该同学的已基本具备了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资料,具备写该论文的理论基础。开题报告内容翔实。同意该生选题。 二、毕业实习 该生结合毕业设计课题深入工厂进行参观实习,实习内容紧贴毕业设计课题,实习计划安排合理,实习期间遵守厂规厂纪,态度端正,踏实认真,注重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与工厂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实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善于思考,勤学好问,收获较大。通过本次实习提高了实际工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好地实现了本次实习的目的。实习报告写作规范,条理清晰,较好展现了本次实习的过程。 三、外文翻译 该生毕业设计外文翻译选题紧扣毕业设计题目,符合机自专业培养计划要求。 译文语句基本通顺,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译文中也有些地方翻译不是太准确,望认真修改。 四、中期检查 该生在毕业设计中遵守纪律,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工作。论文进展顺利,有望按照进度计划按时完成。(论文进展较慢,希望抓紧时间,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五、毕业论文评审表 该生学习态度端正,能独立查阅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正确翻译外文资料,超额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对所设计的有较深入的认识,结构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能够利用绘图软件进行工程图纸的设计,且图纸质量较好。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文字流畅。完全符合本(专)科生毕业设计答辩条件,同意按期进行答辩。 六、学生回答问题的简要情况: (答辩记录人) 该同学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较准确,概念清楚,基本内容正确;主要问题回答准确,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困难点阐述清楚,报告时间符合要求。 七、答辩小组意见: 报告内容: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分析归纳合理;结论严谨;论文结果有应用价值。创新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答辩: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深入。报告时间:符合要求。

模具毕业设计 摘要

摘要 模具属于精密机械的产品,它主要机械零件和机构组成。如成形工作零件、导向零件、定位零件、支撑零件及送料机构、抽芯机构、推出机构等。模具与相应的成形设备(如冲床、塑料注射机、压铸机等)配套使用时,可直接改变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使之成形为合格的制件。 模具设计是模具制造的基础,合理正确的设计是正确制造模具的保证: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对提高模具质量、使用寿命、精度以及缩短制造模具周期具有重要的意义:模具的质量、使用寿命、制造精度及合格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模具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模具成本直接关系到制件的成本以及模具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模具工作零件的精度决定制件的精度;模具的寿命又与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结构以及所加工制作材料等诸多因素有关;模具的安装与使用直接关系到模具的使用性能及安全;而模具的标准化是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模具具有极重要的作用,模具标准化程度的高低是模具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本次设计绘图采用CAXA进行,CAXA为计算机辅助制图工具,是一款专业机械平面制图软件,具有很强的图像处理功能。 关键词:模具设计;排样;复合模

Abstract Mold products are precision machinery, it mainly consists of mechanical parts and bodies,such as forming working parts, parts orientation, positioning parts, supporting parts, positioning components and feed mechanism, core-pulling mechanism, introduced institutions. Mold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rming equipment (such as punching, plastic injection machine, die-casting machine, etc. ) supporting the use of, may directly alter the shape of metal or non-metallic materials, size, relative 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shaping the work piece for qualified. Mold manufacturing mold design is the basis for rational design of the right mold to ensure correct; mol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mold quality, service life, accuracy and shorten the manufacturing cycl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mold; mold quality, service life, manufacturing precision and the passing rate depends largely on the manufacture of mold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 mold cost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work piece, the cost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mold;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the die components parts precision; dies life expectancy and the mold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 mold structure and the production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and many other factors; and mold di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nd use of mold performance and safety; and mold di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tandards are the basis of the same, large scale, specialized production mold i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tandardization of the level of mold is a sign of mold lev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use of caxa for design and drawing, caxa tool for computer aided drawing, is a professional mechanical surface mapping software, has a strong image processing functions. Keywords: mold design; layout; Die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过程材料工作总结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总结 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课题名称:复杂阶梯形圆筒件拉深有限元分析 专业(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日期:

工作总结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毕业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做毕设过程中,不断的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巩固化,为我们步入社会参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毕业设计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能反映出作者所具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本次毕业设计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1)先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首先探讨一次拉深成形方案的可行性,通过理论计算压边圈最小压边力,确定参数的范围,在Dynaform对零件进行一系列压边力数组的数值模拟,观测成形极限图,根据厚度变化分布图采集数据绘制模拟数值表格,取证一次成形是行不通的。 2)根据一次成形数据模拟结果,动画模拟分析成形过程中出现拉裂和起皱的帧率,判断拉裂起皱的原因,确定拉深次数及拉深方法。 3)分别对设计好的造型方案进行首次拉深模拟实验分析,通过靠施加恒定的压边力来抑制起皱和拉裂等问题,改变压边力进行多次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判断各造型在其最佳压边力下首次成形可行性,选取合适的造型进行后续的二次成形模拟试验。 4)选取首次成型选取的方案,进行二次拉深成形模拟试验,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改变压边力的大小,寻找造型的最佳效果,根据成形极限图和厚度变化数值分析最佳成形方案。 5)参照最佳方案下的数值,即其最佳压边力下,改变凸模速度,探凸模速度对二次拉深成形效果的影响,确定本案的最佳凸模速度,从而确定零件最佳成形方案及其最佳参数。 6)最后确定该复杂阶梯形圆筒件能够五次拉深成形,为生产该零件选用经济适用的设备提供理论参考。 从最初的选题,开题到零件的拉深次数确定以及拉深工序的设计、拉深模拟直到完成设计。期间,查找资料,老师指导,与同学交流,反复修改拉深参数,每一个过程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和充实。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多的阅读文献资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为毕业设计做理论准备,另一方面是学习做毕业设计的方法。 但是毕业设计也暴露出自己专业基础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缺乏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对具体设计涉及到的规范要求的不熟悉等等,需要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翻阅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这降低了自己的速度和设计的进程,但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对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引言 现今我国模具工业呈现新的发展特点与趋势,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进程,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方面发展。伴随着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向着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自动化方面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随着汽车、it电子、航空等相关行业领域高速发展,我国模具行业日新月异、高技术含量模具成为“xx”发展重点。未来中国将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模具,模具产品向轻巧、精美、快速高效生产、低成本与高质量方向发展。 模具的发展 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具的形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因为各种产品的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了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模等非塑胶模具,以及塑胶模具。随着入世后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模具产业有望迎来30%的增长。与it业相比,模具专业的从业人员的价值会随着从业年限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升,是一个真正的“永不衰

退的行业”。 本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人设计的这副模具是塑料成型模具,是比较常见的塑料注塑成型模具。通过本次设计,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使用proe软件对塑料电表盒盖进行三维造型,并确定选择一模二腔的型腔布置方式。 2、进行模具设计。模具设计主要包括浇注系统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脱模机构的设计。 3、用cad绘制了模具的二维装配图,以及型腔、型芯、定模固定板等主要零件。 4、用pro/e完成了模具的三维装配图。 毕业设计的意义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向社会展示自身的价值。撰写毕业论文在学业生涯中是一件值得留恋的事情。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唤起的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所激发的对科学事业的满腔热情,以及写作中辛勤

模具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2011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冷冲压模具设计任务书 1、零件的工艺分析; 2、毛坯下料尺寸计算; 3、确定零件的成型工艺方案,选定模具种类及模具结构形式; 4、毛坯的排样图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5、各工序间零件尺寸的确定,各工序有关力的计算; 6、模具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及弹性零件的计算与选用; 7、确定模具闭合高度计冲压设备的选定; 8、绘制供生产用的模具总装图及重要零件图(凸模、凹模、凸凹模、凸模固定板,上模座、下模座需加工部分、垫板等),图纸量相当于2张零号图以上;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符合工程制图的要求;装配图手工绘制,图幅A1 9、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内容要求规范化,包括: (1)、设计题目, (2)、设计的任务书, (3)、目录, (4)、内容提要(200字左右),并用英文写出摘要, (5)、前言, 、正文(包括:工艺分析,涉及的方法,设计计算,模具件图,模具安装调)6

(. 整、加工方面应注意的问题,生产时会出现的问题,结束语),要求重点突出、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清晰、逻辑性强, (7)、致谢, (8)、参考文献或资料, (9)、附录,论文字数不少于7000字,书写格式要符合要求,说明书要求文句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错别字。 10、上交电子文档和打印文档及手工图纸。 冲压模具类型: 题目1:推力滚子轴承外罩冲压工艺与(某一冲压工序)模具设计零件名称:推力滚子轴承外罩的材料:08或10,年产量:6万件。 要求:设计推力滚子轴承外罩的冲压工艺;选某一冲压工序,完成该工序模具的设计计算工作。 题目2:金属手柄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

模具毕业设计外文翻译7081204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冷冲模具使用寿命的影响及对策 冲压模具概述 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模具的形式很多,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分类: 1?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1)冲裁模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2)弯曲模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着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3)拉深模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4)成形模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2?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1)单工序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2)复合模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3)级进模(也称连续模) 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冲冷冲模全称为冷冲压模具。 冷冲压模具是一种应用于模具行业冷冲压模具及其配件所需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高性能陶瓷模具及其配件材料由氧化锆、氧化钇粉中加铝、错元素构成,制备工艺是将氧化锆溶液、氧化钇溶液、氧化错溶液、氧化铝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配成母液,滴入碳酸氢铵,采用共沉淀方法合成模具及其配件陶瓷材料所需的原材料,反应生成的沉淀经滤水、干燥,煅烧得到高性能陶瓷模具及其配件材料超微粉,再经过成型、烧结、精加工,便得到高性能陶瓷模具及其配件材料。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制成的冷冲压模具及其配件使用寿命长,在冲压过程中未出现模具及其配件与冲压件产生粘结现象,冲压件表面光滑、无毛刺,完全可以替代传统高速钢、钨钢材料。 冷冲模具主要零件冷冲模具是冲压加工的主要工艺装备,冲压制件就是靠上、下模具的相对运动来完成的。 加工时由于上、下模具之间不断地分合,如果操作工人的手指不断进入或停留在模具闭合区,便会对其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1

毕业设计课题简介

毕业设计课题简介 我的毕业设计课题及部分参考资料来源于课本,名叫“冷冲压模具设计” 1.零件使用功能 冲压手轮,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零件。 冲压手轮零件是安装在阀门上,通过内方孔连接轴传动,使阀门上的轴转动,达到锁紧或松开阀门的目的。 由冲压手轮零件图可知,其外形为旋转体拉深件,內缘有方孔,外缘又翻边,需对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工艺方案,编制冲压工艺卡,进行各道工序模具的总装设计。 我的零件如下: 零件名:冲压手轮 生产批量:大批量

生产材料:10 料厚:1mm 弯曲半径:1.2mm 2.冲裁零件的工艺分析 (1)材料为10,许用伸长率[δ]=29%,弹性模量E=194MPa。 (2)工件的形状结构:冲裁件外形应避免尖锐直角,为提高模具寿命,将部分90度倾角改为R1的圆角。 零件上其他尺寸没有标注公差,按IT14级处理,并按“入体”原则标注公差。 3.工艺方案的分析与确定 此工件需落料、第一次拉深、冲工艺孔、第二次拉深、切边、翻边、冲翻孔预置孔、內缘翻孔等工序冲。根据基本冲压工序可以有以下几种工艺方案。 方案1:落料、第一次拉深、冲工艺孔→第二次拉深→切边、冲预制孔→內缘翻孔、外缘翻边 方案1工艺特点:共需四副模具,每一工序的模具结构都相对比较合理,模具的制造周期短、成本低、工序相对集中、生产效率高,而且各道工序的定位可靠、工件的精度也比较高,模具的维修、调整都比较方便。 方案2:落料→第一次拉深→冲工艺孔→第二次拉深→冲预置孔→切边→翻边、翻孔。 方案2工艺特点:共需模具7副,半成品的中间周期较长、生产

效率低、模具数多、模具的制造成本高、 方案3:落料→第一次拉深→冲工艺孔→第二次拉深→冲预置孔→切边→內缘翻孔→外缘翻边。 方案3工艺特点:共需模具8副,此方案工序分散,每一道的模具结构简单、制造简单,维修、安装、调整、操作方便,但工序数目多、占地面积大、所使用的设备和人员多。模具数目多,所需的制造成本高,工件的中间周期次数多,而且重复定位次数多,工件的质量难以保证。 结论:通过对以上三个方案的分析,方案1比较符合冲压工艺性的要求,所以选择方案1为冲压手轮的冲压工艺方案。即:工序1—落料、第一次拉深、冲工艺孔;工序2—第二次拉深;工序3—切边、冲预制孔;工序4—內缘翻孔、外缘翻边。 4.模具 本次设计模具共有四张 第一张题目为: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 模具工作原理:材料从右向左横向送入,工作时,板料以挡料销定位,滑块下行,凸凹模1与落料凹模4进行落料;滑块继续下行,凸凹模7和凸凹模21的共同作用,将坯料拉深成形,弹性压料装置的力通过顶杆30传递给压料板22,并对坯料施加压料力。当拉深至4mm时,由冲孔凸模9和凸凹模21进行冲孔。拉深工作结束,滑块回程,卸料板6将卡在凸凹模7上的条料卸下;弹性压料装置回复,顶出工件,刚性打料机构将工件从凸凹模7中推出;冲孔废料通过压机台板孔漏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

一、首先是开场白:班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对讲机注3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叫金函绪,是08级机制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论文是在李章东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塑模具毕业设计。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的谢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二、内容首先,我想陈述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熟悉拟定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原则、)设计对讲机注塑模具,是基于一下几个目的:(1锻炼自己对步骤和方法。增加对注塑模具的认识,对塑料模具制作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未曾接触过的事物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10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这部分主要阐明了我国注塑模具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确定脱模斜第二部分是塑件工艺分析。这部分主要进行了塑料结构和材料成型工艺分析,度和模具的结构形式,同时完成浇注系统的设计。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第三部分是注射机型号的确定。这部分需要进行注射量、面积及锁模力的计算,并校核注射剂的工艺参数,确定注射机的型号。第四部分是模架的确定。主要确定模架的型号以及各板的尺寸。第五部分是合模导向及定位机构的设计。包括了导柱、导套以及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设计。脱模阻力的计第六部分是脱模机构的设计和计算。主要囊括了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及分类,算和脱模机构的选用。第七部分内侧抽芯机构的设计。主要完成内抽芯距的计算。第八部分是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和计算。包括了冷却系统的设计及冷却装置的设计要点,计算冷却参数和冷却时间。第九部分模具零件的选材和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了模具各零件的选材及制造工艺。第十部分是模具的装配和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模具装配的步骤和模具工作过程校验和修改。不足之处:不能根据实没有实践经验,本次设计的不足之处是我对模具设计过程中思考问题有些简单,以及对塑料模具知识的缺乏,使该设计中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际情况来修改,老师提问:掌握了塑料模具成本论文的优缺点:对塑料模具在成型过程中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10)解决对独立设计模具具有一次新的锻炼,学会了分析问题、型的机构特点及设计计算办法,模具中斜顶杆不能准问题的方法。本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大量生产后,由于顶针板变形,确复位,并对型腔造成损害,使塑件上有磨伤,且侧凹位置发生变化,无法满足装配要求。)写作毕业论文的体会(9对我在大学阶段所学习的模具设计方面的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也发现了自己在学科内的和巩固,也对平时所学习的比较零散的知识做到了系统化的运用。对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有了通过本次设计,做到了很好的复习和理解。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但在李章东老师的热心指导下,.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终于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在此对给予我帮助的老师们及同学们表示真挚的感谢。 8()还有那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的不够透彻?对于斜导柱的侧抽芯机构不甚了解,对斜导柱和滑块、导槽的配合过程中的整个动作过程 不太明白。对斜导柱的在模架上的安装位置还不太明白。 (7)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那些? 我对塑料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首先是塑料的组成和特性,塑料由合成树脂和添加剂组成,添加剂包括填充剂、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固化剂、着色剂。其次是塑料的特性,包括质量轻、电气绝缘性好,强度刚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热导率低,耐磨性能优良。最后是塑料的分类,按合成树脂受热的状态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按应用范围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 (6)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的见解?对这些不同的见解,自己是怎么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对分流道设计过程中,由于分流道的截面有圆形、梯形、U型、矩形等,为了减少分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希望分流道的截面面积要大,同时,为了减小散热,又希望分流到表面积要小,对选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