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轴电缆的有关特性及其在广播设备中的应用

同轴电缆的有关特性及其在广播设备中的应用

同轴电缆的有关特性及其在广播设备中的应用
同轴电缆的有关特性及其在广播设备中的应用

同轴电缆的结构特性及在广播技术中的应用

广电总局五五四台关芳

摘要:同轴电缆在工程技术中应用广泛。本文从同轴电缆的结构入手,阐明其相关参数,以利于我们在日常技术工作中更好的了解和使用同轴电缆。

关键词:同轴电缆、屏蔽层、特性阻抗、信号传输、干扰

同轴电缆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信号传输损耗小,易匹配,波阻抗值稳定。在我们广播技术中,常用同轴电缆来传输高频率的电信号,应用广泛。

1、同轴电缆结构

同轴电缆主要由两个相互隔离的同心导体——芯线和屏蔽层导线构成的。之所以称其同轴电缆,就是这两根导体线的轴心保持重合。中间芯线导体采用单芯或多芯铜线,也有采用铜包钢或铜包铝材料,以减轻自身重量,增加电缆的抗拉伸强度,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屏蔽层是由满足传输阻抗和ECM规范说明的金属带或薄片组成,最外层用绝缘护套保护,外部隔离材料一般选用聚氯乙烯(如PVC)或类似材料。内外导体间填充满绝缘介质,绝缘材料必须满足同轴电缆电气参数并使芯线和屏蔽层导线始终保持在合适位置。同轴电缆的结构如图1所示,d为芯线直径,D为屏蔽层的物理直径。同轴电缆具有足够的可柔性,能支持254mm(10英寸)的弯曲半径。

绝缘介质

屏蔽层

图1 同轴电缆的物理结构视图

同轴电缆主要电气参数有:

(1)特性阻抗同轴电缆的平均特性阻抗(以50Ω为例)为50±2Ω。

(2)同轴电缆的传播速度需要的最低传播速度为0.77C(C为光速)。

(3)同轴电缆直流回路电阻电缆的中心导体的电阻与屏蔽层的电阻之和不超过10毫欧/米(在20℃下测量)。

2、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是其重要的技术参数。同轴电缆根据其工作频带的差异,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目前的基带同轴电缆,其屏蔽线常是铜质网状结构,特征阻抗为50(如RG-8、RG-58等);宽带同轴电缆常用的电缆屏蔽层通常是用铝冲压而成的,特征阻抗为75(如RG-59等)。特性阻抗是无线电技术中某特定信号经过双口网络时,网络两侧的阻抗特性。为了使电缆所传输的信号在整个频带内都能与负载阻抗相匹配,

则希望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为一纯阻,以满足信号的不失真传输条件。在高频情况下通过计算,忽略同轴电缆内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的影响,其特性阻抗可近似为一纯阻,满足上面的条件。这时的特性阻抗仅与其本身的尺寸、填充的绝缘介质等参数有关,而与传输信号的频率无关。

参照同轴电缆的结构图1所示,其特性阻抗(Z 0)的理论计算公式为:

d

D Z lg 138

0γε= γε为所填充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D 为屏蔽层的物理直径

d 为芯线直径

可以看出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值取决于电缆内、外导体间的相互距离,距离越远则阻抗越大。实用的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常有50Ω、75Ω、100Ω三种,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选用。由于受制作工艺的限制,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与标称阻抗常有一定误差,在选用时应作为一项技术标准,误差越小越好。

3、同轴电缆的屏蔽效能

同轴电缆是一种常用的屏蔽电缆,能够抑制所传输电信号的电磁泄露,屏蔽异常环境下的电磁干扰。其屏蔽效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外芯屏蔽层的效能,与屏蔽层的材料及其网编织密度有关,也与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信号源阻抗和负载的匹配等因素有关。我们常见或常用的金属丝编制层是一种使用方便、质量小、成本低的一种屏蔽层,应用非常广泛,但其屏蔽效能尚无精确计算公式,只能实测或由生产厂家提供,其屏蔽效能随网编制密度的增加而上升,随传输信号频率的升高而下降。

同轴电缆的屏蔽效能还与电缆安装时的弯曲程度有关,因为屏蔽网编织层的实际覆盖率随电缆弯曲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电缆弯曲时,靠近内侧的覆盖率增加,而靠近外侧的覆盖率则显著减小。同时,电缆过度弯曲,会导致电缆芯线的位置偏移而引起特性阻抗的变化。所以电缆在安装时,室内使用要求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5倍的电缆外径,室外使用应不小于10倍的电缆外径。

4、同轴电缆的衰减特性 同轴电缆本身具有衰减特性,高频电磁波在同轴电缆中传输时产生一定量的衰减或说损耗。高频下同轴电缆的衰减:第一项为金属损耗造成的衰减,第二项为介质损耗造成的衰减,频率超过几兆赫时应不大于总衰减的1%。电缆中所传输电磁波的电压和电流的振幅值不是一个常量,而是按指数曲线x e ?-α随传输距离x 的不同而衰减的。α为同轴电缆的衰减常数,公式表述比较复杂,它与传输信号的频率和同轴电缆的结构参数等有关。信号频率越低,衰减常数越小;传输距离越近,衰减量越小。

同轴电缆的衰减一般指500米长的电缆段的衰减值。当用10MHz 的正弦波进行测量时,它的值不超过8.5db(17db/公里);而用5MHz 的正弦波进行测量时,它的值不超过6.0db(12db/公里)。

当频率超过几十兆赫时,屏蔽层导体表面发生氧化会产生一种新的损耗—视在介质损耗。氧化层一般很薄(约几微米),频率低时(几兆赫以下),电流透入深度有几十微米,电流在氧化层流通的部分较小,氧化产生的影响不大;但频率高于几十兆赫时,投入深度较

小,大部分电流在氧化层传输,氧化层的电阻率大于导体,使衰减增大,因此要尽可能的避免屏蔽层发生氧化。

5、同轴电缆的传输适用频率

同轴电缆常用来传输高频率的电信号,不适用于低频率信号传输。

当同轴电缆传输信号的频率足够高时,在屏蔽层两端接地的情况下,信号的返回电流几乎全部经过屏蔽层,流入地线的很少,芯线与屏蔽层中的电流大小近乎相等,方向相反,故往返电流在屏蔽层外的漏磁场相互抵消,以抑制外部的电磁干扰,同时防止内部的电磁泄露。

在同轴电缆传输低频(<kHz)信号时,则外屏蔽层作为信号的返回导体,与内部的单根芯线一起构成一对信号线时,信号的返回电流几乎全部由地线流过,屏蔽层对外部磁场的抑制能力很差,易引入低频传导性干扰。鉴于此,同轴电缆在工业控制中应用很少。然而,同轴电缆广泛应用于传输有线电视信号,工作频率从低频(音频)直到高频,则是通过正确的接地来实现信号的正常传输的。

6、广播技术中同轴电缆的接地方式

广播发射设备也即高频的信号放大器,同轴电缆有较多使用,用以传输或测试高频率的RF(射频)信号。为了保持同轴电缆的正确电气特性,电缆屏蔽层必须正确接地,同时两头要有终端器来削弱信号反射作用。广播发射设备有其自身的特点,发射机的金属外壳构件常通过连接接地极良好接地,以屏蔽外部电磁干扰,防止内部的电磁泄露。但发射机的内部常有大量的干扰源设备,常是恶劣高频电磁波环境。在发射机内部以同轴电缆传输高频电信号时,常采用屏蔽层两端接地方式,即屏蔽层在电缆首尾的两个端点均连接机器地。这是由于高频信号的集肤效应作用,信号电流只是沿同轴电缆芯线的外表面流动,而返回电流则集中在同轴电缆屏蔽层线的内表面流动,又因为外部干扰所产生的噪声电流只是经由屏蔽层的外表面流动,将屏蔽层采用两端接地可以保证其外表面有最小的地电位。

但若同轴电缆内传输的电信号频率过高,电缆长度接近或大于波长λ时,安装结构上常需要将电缆穿过金属管线,每隔(0.05∽0.1)λ的间隔将金属管线接地一次,以避免屏蔽层上的高电平噪声电压通过分布电容耦合到芯线上。

在测试RF信号时,通常用同轴电缆与测试仪器连接,连接电缆也宜采用两点接地方式。由于测试仪器的“地”与发射机的“地”常属不同的接地点,故对测试仪器的接地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零线与地线间的电压应小于交流有效值2v,如果测试仪器的接地不好,仅相当于同轴电缆屏蔽层在一端接地,则仅能起到电屏蔽的作用,对磁干扰的衰减量为零,屏蔽层起不到抑制漏磁场对信号的干扰,以至于测量误差过大甚至使测量无法进行。

小结:同轴电缆是工程技术中常用的一种传输电缆,通过对其特性及在广播技术应用中的简单介绍,有助于我们对同轴电缆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正确地使用同轴电缆。

新媒体特点介绍

新媒体特点介绍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张毓强还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 新媒体的优点 新媒体既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

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不再不能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同时他指出新媒体完全依赖于技术,不是人类先天自然拥有的技能。没有数字化等技术,新媒体完全不可能。 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2011年7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本届大讲堂邀请3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30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以下为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7月23日在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 孟波的演讲以《新媒体传播特点及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为主题。他以“水淹帝都”、“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五品夫人”、“赖昌星遣送回国”等最近新浪微博上的热点事件作为引子,提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介平台与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近。 孟波指出,所谓的新媒体其实是与旧媒体相对而言的。当然,很多传播学家或报刊杂志都对“新媒体”做出了自己的定义,比如丹·吉尔默认为:新媒体就是新闻媒介3.0;而美国的《连线》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活动。不管怎样去解释“新媒体”的概念,既定的事实就是:新媒体必然比旧媒体的传播更快更广。 从自身的工作经验中,孟波提炼出了新媒体的十个传播特征,分别是: 1.全时传播。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有四个发展阶段:定时、即时、实时、全时,全时传播指的是信息随时可以进行发布。 2.全域传播。地域和空间限制越来越少,只需要设备和传输信号,就可以发布信息。 3.全民传播。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记者、编辑。 4.全速传播。传播速度比旧媒体快,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

同轴电缆的特性解释号共10页

同轴电缆的“信号传输”特性分析 一、概述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通过同轴电缆传输信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它有待于人们对它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自从美国贝尔实验室1929年发明同轴电缆以来,已经过了数十年历史。在这期间,同轴电缆通过了多次改进。第一代电缆采用实芯材料作为填充介质,由于它对高频衰减大,现在通常主要把它用于传输视频信号。后来人们把聚乙烯采用化学方法发泡作为填充介质。其发泡度可达30%,高频传输特性有所提高。我们把这称为第二代电缆。80年代,第三代纵孔藕芯电缆出现,它的高频衰减达到目前新型电缆的水平。但化学发泡电缆和纵孔藕芯电缆的防潮特性都不好。90年代初,市场推出了物理发泡电缆和竹节电缆。我们称为第四代电缆。竹节电缆虽然能防潮和高频损耗低,但介质具有不均匀性,在高频有反射点。后来无人使用。物理发泡电缆的发泡度可达80%。介质主要成分是氮气,气泡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因此,它具有防潮和低损耗的特点,是目前综合特性最好的同轴电缆。

二、电缆结构与信号传输特性 同轴电缆的结构如上图,在中心内导体外包围一定厚度的绝缘介质,在介质外是管状外导体,外导体表面再用绝缘塑料保护。它是一种非对称传输线,电流的去向和回向导体轴是相互重合的。 在信号通过电缆时,所建立的电磁场是封闭的,在导体的横切面周围没有电磁场。因此,内部信号对外界基本没有影响。电缆内部电场建立在中心导体和外导体之间,方向呈放射状。而磁场则是以中心导体为圆心,呈多个同心圆。这些场的方向和强弱随信号的方向和大小变化。 1、同轴电缆对传输信号的损耗 同轴电缆在传输信号过程中,会对信号不断地损耗,从而造成信号到达终点后幅度减小,有时可能达不到正常工作要求。影响信号损耗的因素主要有电缆的电阻损耗、介质损耗、失配损耗。同时泄漏损耗在低质电缆工作于高频时,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我们下面分别对这些损耗进行分析。 l电阻损耗 电阻损耗是电缆所具有的直流电阻和导体高频感应所产生的涡流对信号能量的消耗。电阻值的大小与电缆使用的材料和生产工艺有关。同时它会随传输频率的改变而改变,原因是导体在传输交流信号中,具有趋肤效应。随着频率的增加,有效电阻会不断加大。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调查研究毕业论文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调查研究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I 第一章概述 . (1) 1.1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 (1) 1.2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概念 (1) 第二章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3) 2.1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3) 2.2有线电视系统的常用参数 (3) 2.3系统性能指标 (5) 2.3.1下行传输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5) 2.3.2上行传输通道主要技术要求 (5) 第三章有线电视网络的传输技术 (7) 3.1电缆传输技术 (7) 3.1.1 电缆传输系统的组成 (7) 3.1.2电缆的传输特性及其补偿 (7) 3.1.3对远距离传输的限制 (8) 3.2.1MMDS的技术特征 (8) 3.2.2MMDS传输系统的构成 (8) 3.2.3受无线传输缺陷的局限性 (8) 3.3光纤传输技术 (8) 3.3.1光纤传输技术的特征 (8) 3.3.2光纤传输系统的构成 (9) 3.3.3为开展宽带综合业务传输提供开放平台 (9) 第四章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趋势 (11) 4.1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趋势 (11) 4.1.1有线电视的发展呈现以下明显特点 (11) 4.1.2 有线电视网络以后将会采取的传输模式 (12) 4.2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改造 (14) 4.2.1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升级改造的前提 (14) 4.2.2网络升级与改造的目标 (15) 4.2.3 网络升级改造的形式、模式 (15) 4.2.4网络升级改造的实施 (16) 4.3有线电视的发展和完善应注意以下问题 (17)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19)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网络电视的传播特点

网络电视的传播特点 网络电视又称IPTV,IP是英文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的缩写。①准确的讲,网络电视是一种新型的视频节目传输形态,它依托宽带网络,利用互联网技术,以互动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各种视频节目,并提供相应可视电话、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增值服务。接收终端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电脑,一种是传统的电视机,还有一种是手机。如果采用电脑收看,只需要接入互联网并安装相应的播放软件即可。但如果使用电视机,则需要额外安装一种IP机顶盒用来接受来自互联网的电视节目。如果用手机观看,则需要购买视频手机并订购相应的服务。网络电视最大的优势在于,它集电脑和电视功能于一体,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爱好,点播自己喜欢的影视节目,也能通过网络电视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视频聊天等。由于网络电视集互联网和电视的优势于一身,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 一、网络电视与数字电视的比较 谈到网络电视,就不能不谈到数字电视。两者都是以数字的方式存储及传播节目。许多人将网络电视与数字电视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还有有着明显差异的。 1、传播方式上的差异 尽管数字电视相对于模拟电视有许多技术革新,但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即从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而没有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采用的都是点对面和一对多的传播方式,采用这种传播方式,互动性终归有限。而网络电视利用网络传输技术,采用一对一和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具有与生俱来的互动性,因此,网络电视的互动才是真正的、全方位的互动。 数字电视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电视差不多,都是按照线性的方式播出,什么时间播放什么节目,都是由电视台预先安排好的,用户只有看与不看的选择。网络电视就大不一样,电视台在什么时间播放什么节目不是由传播方决定的,而是由用户决定的。用户发出什么样的请求,传播方就播放什么样的节目,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用户手里。(二)其他方面的差异 从传播载体上看,网络电视运行在开放的、互联互通的宽带网络上,任何一个网络电视平台上的节目,都可以传播到全世界。而数字电视运营在封闭的、条块分割的广电

05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技术能手竞赛试题(完整答案版)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技术能手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按其传输媒质可分为:_有线_和____无线___。 2、目前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_____频分复用___和_____时分复用________。 3、模拟通信可采用_调频__、___调幅__、___调相__三种调制方式,采用数字调制时,相应地称为_______FSK______________、_______ASK__________、________PSK______________三种键控方式。 4、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模型是:____故障___管理;____性能_____管理;_配置_____管理;____计费____管理;_____安全_____管理。 5、数据通信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的七层协议中的第二层和第七层分别是:_____数据链路层______、____应用层_________。 6、1毫瓦在75 欧姆上所对应的电平为_274__毫伏。 7、电视信号包括图像和伴音信号,图像信号频谱为__0Hz-6MHz_________,伴音信号频谱为 ___________20Hz-20KHz___。我国的电视标准采用__625__行和___25____帧的隔行扫描制。行扫描频率为_____15625Hz________,场扫描频率为___50Hz_________。 8、在卫星接收和发射系统中按馈源与反射面的相对的位置可分为:___前______天线、______后_____天线、___偏________天线。 9、国际电联按频率把全世界卫星通信与广播频段划分为__三__个区,中国属于第___三__区,Ku波段的下行频段为__ 11.7 -12.2GHz _______和____ 12.2 -12.7GHz _____。 10、国内卫星通信中采用的电波极化方式为_____线极化_________。 11、当电波传播空间参数发生变化,使接收电平改变的现象称为__衰落__现象。 12、对于模拟微波传输系统来说,一般在单向传输时,出现下述情况之一,并连续10S以上既为中断不可用:视频加权信杂比低于图象质量评价标准______分以下;声音节目信号低于主观评价等级________分以下;接收信号功率低于调频_____________电平以下。 13、在光纤通信中,按调制信号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即__调频_调制和__调幅___调制。

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

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新媒体是指相对于广播、报纸和影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主要是指在计算机 信息技术和移动技术下产生的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产物。这些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网络媒体;特点 新媒体,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出现的第四和第五媒体: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各有特点,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彼此不断地相互渗透、兼容、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一、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优势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进入了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时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迅猛进展, 社会对新闻信息需求剧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 1、多媒体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符号进行新闻传播,打破了与传统媒 体之间所有的界限,使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改变了报纸、杂志等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是新闻传播的巨大进步,使得新闻能够在视听等方面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感受,实现了新闻多媒化的信息传播。 2、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将新闻信息硬“推”给受众,而在新媒体上,受众可以按自 己意愿进行选择,“拉”出所需新闻信息,彻底改变了“传、受者”的关系。受众可以通过链 接的方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人际”传播信息的状态。新 传媒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众有效快捷的沟通。但在新媒体上,从先进的信息技术上讲,能够做到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可以浏览信息。 3、信息容量巨大。新媒体提供了受众接受更多新闻信息和自愿发布新闻信息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化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突破了传统媒体新闻信息发布滞后和不全面的缺点,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由传播者到受众的单方向新闻传播模式。我们可以实现通过制做相关新闻、再制作新闻专题、在制作新闻资料,一步步地把由新闻引发的社会效果做得完整而且深入。除了新闻信息容量大之外,新媒体还有很多其它特点,比如:可以准确快捷的查询以前的新闻信息、查询相关的新闻新闻和背景材料等等都非常方便。

同轴电缆的主要特性

同轴电缆的主要特性 一、特性阻抗同轴电缆由同轴的内导体和外导体组成。内、外导体之间填充同轴电缆的主要特具有一定电容率的绝缘介质。在内、外导体上加一定值的电位差,两层导体间即会存在电场,同轴传输线中便形成一定的电容量。当同轴传输线中通讨高频信号时,任一长度的同轴传输线上都会形成一定的电感量。这些电容和电感在同轴电缆中是以分布状态存在的,以同轴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容和单位长度的电感所确定的这种并联的电容与串联的电感的组合状态,便形成了特性阻抗。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是指在200MHz频率附近电缆的平均特性阻抗。这是由于受材料和制造工艺等因素的限制,而不可能绝对保证同一条同轴电缆各处的特性阻抗完全相同,而只能取沿线所有的局部特性阻抗的算术平均值(常见的为75欧姆)。 二、反射损耗反射损耗也称为回波损耗,符号为RL。我国目前的行业标准对反射损耗规定为18dB.而国产的大多数物理发泡型聚乙烯同轴电缆的反射损耗大约在18dB一22dB之间,通常情况下工作频率越高时,其反射损耗也越小,如SYWV一755一l型同轴电缆的衰减常数(dB/100m),在工作频率f=5MHz 时.B<=2、0:f=50MHz时,B≤4.7;f=550MHz时, B≤15.8;f=1000MHz时,p≤22.0。可见,在5MHz~1000MHz的频率范围,衰减的分贝数竟然相差10倍之多。品质优良的同轴

电缆,其衰减的频率特性曲线很平滑,不会出现吸收点,而且曲线上各频点的衰减值均可满足规定值的要求。 八、屏蔽衰减屏蔽衰减是衡量同轴电缆屏蔽性能的技术参数。如果电缆的屏蔽性能不佳,其外部的电磁噪声干扰就会侵入,而内部传送的信号也会向外辐射,并影响其特性阻抗。传送信号在电缆中将产生反射,从而形成入射波和反射波混合的合成波驻波。反射将导致信号传输效率降低、图像和伴音质量的下降、数据信号抖动,严重时数据误码率骤增,系统将出现混乱。 普通编织网型同轴电缆的屏蔽层是由一层铝箔和一层金属编织网组成,编织网的密度越大越有利于屏蔽;而采用铜箔取代铝箔时,则屏蔽性能更佳。在编织网之外增加一层金属箔,即构成三重屏蔽编织网同轴电缆,其屏蔽性能将进一步改善。若在三重屏蔽编织网同轴电缆的外层再加一层金属编织网,可构成屏蔽性能更为优良的四重屏蔽编织网同轴电缆,例如 RG 6、RGll、SYPFV一752P、SYPFV一752P等。尽管四重屏蔽编织网电缆的屏蔽衰减最高可达100dB,但采用铝管或铜管作为屏蔽层的同轴电缆的屏蔽衰减却可达120dB。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即时化、互动化的特征,快速地影响和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成模式,使舆情传播具有鲜明的特点。 传播主体多元化。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时代。据统计,新浪微博用户有4亿多,每天发布微博总量达1.2亿条,新浪首页新闻1小时有几百万的浏览量,一条有分量的新闻,瞬间会被数万家乃至数十万家网站自动抓取、自动转载……众多的个体网民表达自己意愿、情感、思想甚至诉求的愿望日益强烈。 传播内容海量化。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得到充分的体现,伴随着搜索引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文字、音频、图片、播客、微博等搜索功能的不断创新和扩充,使公众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更加快捷方便。 传播节点碎片化。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舆论事件的报道者。智能手机的普及,更让大众麦克风随时随地地现场直播变成现实。新闻发布的大众化,使得信息呈碎片状分布,同一件事有成千上万的网民按照各自的观点分别发布消息,再加上众多的转发和评论,舆论发展呈网状扩散,加剧了信息的碎片性。 传播方式群际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海量信息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多向传播,多点互动,移动获得,移动表达,即时传播,即时分享,并且呈现“点对群”“群对群”的特点。这些网络化、立体化、群际化的传播方式,显现了极强的群际传播特点,既是各种信息、思想、观念、看法、意见的集散地,也成了个别单一话题的放大器,对社会公众的态度、认知与行为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播范围广泛化。互联网最大的优点是天下互联。随着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任何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超越地域的界限,瞬间传遍世界各地,由局域热点迅速变为全国甚至全球的热点。这种传播范围短时广泛化,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最鲜明的特点。 传播速度瞬间化。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完全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尤其在时间上,无论是文字、照片,还是音频、视频,只要当事人愿意,轻轻一点,瞬间便上传到网上,形成了新的信息。一方面,舆情的传播速度,尤其是突发事件的报道,在网民的参与下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另一方面,新媒体与受众的零距离互动使舆情得到快速传播和及时的反馈。 传播结果扩大化。在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许多声誉危机事件并非发端于公众媒体,而是出自于“微博”“社区”“微信”等新媒体,大众化的传统媒体则更多地扮演了“放大镜”和“扩音器”的角色。 (作者江忠宝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委党校)

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1、引言 广电有线网络是广播电视舆论宣传的传输主渠道,是通达千家万户最普及的信息工具和最便捷的信息载体,是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以及三网融合和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格局,广电有线网络行业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创新战略引领实践和发展,在支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拓展信息和全业务服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在实现广电有线网络双向化、宽带化,进一步提高业务聚合能力、优质音视频传播能力、全业务运营能力和智能化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2、国内最新研究进展 广电有线网络关键技术主要包括:NGB、宽带接入、智能内容分发网(CDN)、IDC、融合业务平台、智能融合终端(DVB+OTT、网关、操作系统、物联网)、IPV4/IPV6共存与过渡、智能光网络传输、云计算和虚拟化、多屏切换及家庭网络、物联网应用、业务运营支撑及综合网络管理技术。其中,最新进展综合体现在标准体系建立和新技术应用两方面。 2.1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快速启动AVS+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制定了《NGB视频点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258-2012)和《NGB视频点播系统元数据规范》(GY/T259-2012),制定了终端中间件和可下载条件接收(DCAS)规范——《NGB终端中间件技术规范》(GY/T 267-2012 )和NGB可下载条件接收系统技术规范》(GY/T225-2012),制定了智能电视终端操作系统(TVOS)标准。TVOS集成整合了NGB终端中间件和DCAS,解决了终端标准化、智能化问题。制定了三个有线宽带接入网标准:《NGB宽带接入系统HINOC传输和媒质接入控制技术规范》(GY/T265-2012)、《NGB宽带接入系统C-DOCSIS技术规范》(GY/T266-2012)和《NGB宽带接入系统C-HPAV技术规范》(GY/T269-2013)。启动了有线宽带接入网标准2.0工作,正在制定CDN标准。 2.2三网融合新技术应用、推广进一步加快 构建开放能力融合业务云平台成为热点。 大力推进高清电视、超高清电视和3D电视。 以IP通信技术实现多屏覆盖,提供“电视无处不在”的视频服务。 网络虚拟化技术应用加速。 利用先进光通信技术,加快智能管道建设步伐。 加速双向网络建设改造,全力发展宽带类业务。 用户终端向智能、融合、多元化方向发展。 IPV4/IPV6共存与过渡技术应用起步。

新媒体传播方式特点

新媒体传播是利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介质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方式多样,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 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本文为您介绍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特点。 1、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的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 2、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 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个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 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 息,影响他人的快感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为管理带来困难,也为受众的 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接受方式从固定到移动的转变: 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在公交车、出租 车上看电视等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随着3G\4G技术的到来,移动性的特点将成为未来新媒体的主要特 性。 4、传播速度实时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 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 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目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 播,时空的距离被缩小的最小。 5、从单一到交融: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与 此同时交融性还表现在终端方面,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 的融合为基础的。 另外新媒体传播方式也打破了地域化、国界化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通过以上对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介绍,相信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想要获取更多信息,欢迎访问新兴专 题或者广告百科。

广播电视(电视中心系统)技术能手竞赛复习大纲及参考节目

附件2 20XX年广播电视 (电视中心系统) 技术能手竞赛复习大纲及参考节目 一、基础理论 1. 电视原理 电视图像生成及传送的基本原理、三基色原理、全电视信号、PAL 制彩色电视; 2. 数字电视基础与演播室标准 信号数字化基础、数字电视信号取样原理、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演播室编码参数和接口、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演播室编码参数和接口、声音信号数字化基础、数字声音信号接口、音频满度电平; 3. 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 4. 数字电视信源编码 (传送、台内编辑制作和播出压缩编码,音频编码) 5. 视频显示技术 二、专业知识 2. 1 传统视音频系统 视频系统:视频客观测量指标概念、技术要求及适用范围,视频接口指标,视频编解码的基本概念,上下变换的基本概念; 音频系统:音频客观测量指标概念,技术要求及适用范围,音频接口指标,音频编解码的基本概念,声音响度的基本概念; 其他:音频嵌入解嵌,电视中心同步系统的功能及应用,电视中

心时钟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工艺电源质量,系统接地,信号调度和切换系统,灯光系统,建声和电声; 2. 2 电视台网络化系统 全台网架构和互联互通,IP 网络的基本概念,FC 网络的基本概念,存储的基本概念,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以太网络性能和布线指标,网络监控和管理技术,网络节目质量自动技术审查; 2. 3 其他相关知识 Webservice、SOA 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协议(SOAP/HTTP/WSDL 等),IP-SAN、FC-SAN 和 NAS 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协议,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概念及基本应用,编目标准,总局 62 号令及实施细则;2. 4 电视中心分系统专业知识 2. 4. 1 播控系统 播控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备份配置和应急处理机制,播控矩阵、切换设备的功能和应用,硬盘服务器的功能和应用,帧同步、音频加解嵌、A/D 转换等设备的功能和应用,播控工作玷的功能和应用,播出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节目上载系统的功能和应用,素材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2. 4. 2 制作系统 高、标清非编常选用的视音频文件的压缩编码格式,制作网常用的网络架构和组网方式、设计容量和带宽的估算方法,数据库服务器的功能和应用,存储管理服务器的功能和应用,打包转码服务器的功能和应用,迁移服务器的功能和应用; 2. 4. 3 媒资系统

新媒体地传播特征

单元编号:010102 单元标题:导论 知识点标题:“公共”概念透视 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学习目标:理解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与不足。 建议时间:4 小时 教学策略:问题解决、讲授 学习内容: 新媒体传播的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新媒体传播具有 信息量大、使用方便、检索快速便捷、图文声像并茂、互动性强,信息通过计算机网 络高速传播,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等特性;并且具有计算机检索功能、超文 本功能,是一种具有 强大生命力的传播媒体,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传播允许读者与作者之 间进行网络交流,能及时反馈,改变了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 步骤一:回顾新媒体及相关概念。 步骤二:阅读下面的学习材料。 新媒体传播的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具体的说,新媒 体传播具有以下特征。 一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它将一定的信息转成数字,经过转播,数字在操 作平台上还原为一定的信息。。 更新速度快,而且更新成本低。新媒体传播的更新周期却可以分秒计算,而电视、广播 的周期可以天或小时计算,纸质报纸的出版周期以天甚至以周计算,纸质期刊与图书的更 新周期更长。 新媒体传播可以做到同步传播与异步传播的统一。新媒体传播的即时刷新提高了新 闻的时效性,其本身“接收的异步性”又方便受众随时随地的接收。接收的异步性可 以使受众不需受媒体传播时间的限制,可按自己需要随时进行信息的接收。 二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互联网能够使用户共享全球信息资源,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在信息量上可以与海量 信息的网络媒体相提并论。报纸若多印 1 万字内容,就需增加一个版,给印刷、排版、发 行、成本带来很多问题。广播、电视更是这样,内容要准确到几十秒、几秒时间,字有时要算 到 几十个。新媒体传播不同,存储数字信息的是硬盘。容量大的优势还可以体现在新媒体传播

广播电视有线网络试题三篇

广播电视有线网络试题三篇 篇一:广播电视有线网络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责任事故主要是因为人为过失、处理不当、维护责任造成。 2、广播电视电视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在广播电视设施周围设立保护标志,标明保护要求。 3.衡量系统线性失真的主要指标有幅频特性和色/亮度时延差,如果系统回波指标不合格,在图像上表现出的主观效果是重影。4.完整的CATV网络由前端、光纤干线、电缆支干线和分配网组成,根据国标GB6510-96的要求,其主要指标是:C/N>43dB,CSO >55dB,CTB>55dB。 5.国标GY/T106-1999规定,有线电视系统上行频带范围是5-65MH、下行87-1000MHz; 6.我国国家标准GB7041对图像质量评价的采用五级损伤制标准;7.我国CATV光纤同轴混合网HFC根据光纤延伸的位置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结构:FTTC、FTTB和FTTH。 8.HFC光网络设计时,光链路总损耗主要包括光连接器损耗、光纤损耗、光纤熔接损耗、分光器分支损耗、分光器附加损耗和系统设计余量。 9.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标准GB/T17975.1-2000规定,PSI节目特定信息能使机顶盒进行自动配置,PSI信息由四类信息表组成,具体

有:PAT、PMT、CAT和NIT。 10.我国有线数字电视音视频编码格式采用MPEG2格式,有线数字前端信号基本流程为:编码、复用、加扰、调制。 11.数字电视信道编解码及调制解调的目的是通过纠错编码、网格编码、均衡等技术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通过调制把传输信号放在载波或脉冲串上,为发射做好准备,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调制方式是64QAM,一个PAL-D制通道传输数据的速率为38Mb/s。 12.数字电视节目传输流即TS流,传输流分组长度分为2种,分别是188字节和204字节。 13.光网络设计中,1310nm传输损耗为0.4dB/km;1550nm传输损耗为0.25dB/km;14.在CATV网中进行电视信号远距离传送和多节点分配的网络设计时,目前广泛应用1550nm波段的光放大器是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15.EDFA在CATV系统中根据所处位置和作用常有三种工作模式,一是前置放大,二是中继放大,三是末级功率放大。 16.有线电视数字化后,通过SDH数字同步序列技术实现远距离传输。SDH中最基本的模块为STM-1,传输速率是155Mbps或155.520Mbps。两个答案填任何一个都正确 17.ITU规定的OSI七层模型,从下往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8.数据网根据覆盖距离分,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种。

同轴电缆的结构与特性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同轴电缆的结构与特性及其质量检测方 法 同轴电缆是有线电视系统中用来传输射频信号的主要媒质,它是由芯线和 屏蔽网筒构成的两根导体,因为这两根导体的轴心是重合的,故称同轴电缆或 同轴线。目前,在不能完全实现光纤到户的情况下,同轴电缆的使用量相当大,多方位了解同轴电缆的特性,对于有线电视工作者特别是刚刚从事有线电视工 作的同志更是大有益处。1同轴电缆的结构射频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外导体(屏蔽层)和护套4部分组成。1.1内导体内导体通常由一根实心导体构成,利用高频信号的集肤效应,可采用空铜管,也可用镀铜铝棒,对不需供电 的用户网采用铜包钢线,对于需要供电的分配网或主干线建议采用铜包铝线, 这样既能保证电缆的传输性能,又可以满足供电及机械性能的要求,减轻了电 缆的重量,也降低了电缆的造价。1.2绝缘介质绝缘介质可以采用聚乙烯、聚 丙烯、聚氯乙烯(PVC)和氟塑料等,常用的绝缘介质是损耗小、工艺性能好的聚乙烯。1.3外导体同轴电缆的外导体有双重作用,它既作为传输回路的一根导线,又具有屏蔽作用,外导体通常有3种结构。(1)金属管状。这种结构采用铜或铝带纵包焊接,或者是无缝铜管挤包拉延而成,这种结构形式的屏蔽性能最好,但柔软性差,常用于干线电缆。(2)铝塑料复合带纵包搭接。这种结构有较好的屏蔽作用,且制造成本低,但由于外导体是带纵缝的圆管,电磁波会从缝 隙处穿出而泄漏,应慎重使用。(3)编织网与铝塑复合带纵包组合。这是从单一编织网结构发展而来的,它具有柔软性好、重量轻和接头可靠等特点,实验证明,采用合理的复合结构,对屏蔽性能有很大提高,目前这种结构形式被大量 使用。1.4护套室外电缆宜用具有优良气候特性的黑色聚乙烯,室内用户电缆 从美观考虑则宜采用浅色的聚乙烯。常用同轴电缆结构如表1所示。表1常用 同轴电缆结构尺寸型号SYKV-75SYWV-75-5-7-9-12内导体 (mm)1.001.602.002.601.001.662.152.77绝缘介质 (mm)4.807.259.0011.54.807.259.0011.5外导体 (mm)5.808.3010.012.65.808.3010.112.6护套 (mm)7.5010.612.615.67.2010.312.215.0重量(kg/km)4675108165437093142 2 同轴电缆的分类及命名方式2.1按照同轴电缆在CATV系统中的使用位置可分为

广播电视技术作业题解答(陈柏年)

广播电视技术作业题解答 浙江传媒学院陈柏年 第一章作业题 1、什么是广播?广播泛指和特指分别是什么?广播电视有哪三个特点?为什么? 答:广播:一种“定点发送、群点接收”的通信方式。 广播两种含义: (1)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系统向广大听众或观众传送节目的过程,包括声音广播、电视广播和数据广播等。 (2)特指:声音广播-广播电台向广大听众进行的节目传送过程。 广播电视三个特点: (1)形象化: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传递信息,接收信息时既能“闻其声”,又能“观其貌”。 (2)及时性: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信息,可在某一事件发生的同时就现场直播。 (3)广泛性: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可深入到其服务区域中的每一个家庭。 2、广播电视主要有哪三种传输方式? 答:传输方式主要有三种: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有线网络传输及卫星传输。 (1)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利用无线电波来传送广播电视节目。 (2)有线传输系统:利用同轴电缆、光缆等媒介进行传输,通过一定的分配网络,为用户提供多套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系统。 (3)卫星传输: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上的转发器进行信号的传输。 3、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节目制作与播出:利用必要的广播电视设备及技术手段制作出符合标准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发送传输端。 (2)发送与传输: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如编码、调制等)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如地面射频传输、卫星广播、有线传输等)传送到接收端。 (3)接收与重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还原成图像及声音。

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的特点、优势及发展趋势[摘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掀起传媒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等新特点,具有交互性、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未来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新媒体产业将引领媒体产业潮流,部分传统的媒体行业将逐步走向衰微,适应市场需求的媒体行业将继续保持活力,文化内容将成为媒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的。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即受众)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远程教育等交互式信息和娱乐服务,以此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传播形式。 从内容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传播文字,也可以传播声音和图像;从过程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通过流媒体方式线性传播,也可以通过存储、读取方式非线性传播。这样,原有的以材质、样式、符号系统等物理形态,对媒介所进行的分类和定义,已经不再适用,“媒介”这个概念的外延已经大大扩展。据国家广电总局视听新媒体研究所负责人介绍,目前有七类新媒体对传统广电媒体产生影响: 一是移动数字电视,包括无线的、车载的; 二是有线数字电视; 三是IPTV,狭义上指的是基于TV终端的; 四是网络广播; 五是网络电视, 六是手机电视; 七是楼宇电视。 作为新媒体,一般来说有两个明显特征:一个是可以承载原来传统媒体能承载的各种形式,如文字、图形、视频、音频等;另一方面是与受众具有互动性。它们或者是收视终端与传统的电视机不同(个人电脑或手机),或者是节目传输的载体与传统电视不同(互联网),或者是收看节目的形式与传统的居家收视不同(如移动接收)。从一些地域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新媒体正在对我们的媒体环境、文化环境,乃至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着影响。 二、新媒体的优势 1、网络电视网络电视,即IPTV,是利用有线电视网或者电信运营商

常用同轴电缆的主要技术参数

常用同轴电缆的主要技术参数-2 国产同轴电缆的同一型号和含义分类代号绝缘材料护套材料派生特征符号含义 符号含义符号含义符号含义S通轴射频电缆Y聚乙烯V聚氯乙烯P屏蔽SE对称 射频电缆W稳定聚乙烯Y聚乙烯Z综合SJ强力射频电缆F氟塑料F氟塑料SG高压 射频电缆X橡皮B玻璃丝编制侵硅有机漆ST特性射频电缆I聚乙烯空气绝缘H橡皮 SS电视电缆D稳定聚乙烯空气绝缘M棉纱编织例如:SYV-75-3-1型电缆表示同轴射频电缆,用聚乙烯绝缘,用聚氯乙烯做护套,特性阻抗为75Ω,芯线绝缘外经为3mm,结构序号为1。常用同轴电缆型号的规格和主要参数电缆型号绝缘形式芯线外经 mm 绝缘外经 mm 电缆外经 mm 特性阻抗 Ω 衰减常数(dB/100m) 30(MHz) 200(MHz) 800(MHz) SYKV-75-5藕芯式 1.10 4.7 7.3 75±3 4.1 11 22 SYKV-75-9藕芯式 1.90 9.0 12.4 75±2.5 2.4 6 12 SYKV-75-12藕芯式 2.60 11.5 15.0 75±2.5 1.6 4.5 10 SSYKV-75-5藕芯式 1.00 4.8 7.3 75±3 4.2 11.5 23 SSYKV-75-9藕芯式 1.90 9.0 13.0 75±3 2.1 5.1 11 SIOV-75-5藕芯式 1.13 5.0 7.4 75±3 3.5 8.5 17 SIZV-75-5竹节式 1.20 5.0 7.3 75±3 4.5 11 22 SYDV-75-9竹节式 2.20 9.0 11.4 75±3 1.7 4.5 9.2 SYDV-75-12竹节式 3.00 11.5 14.4 75±2 1.2 3.4 7.1 SDVC-75-5藕芯式 1.00 4.8 6.8 75±3 4 10.8 22.5 SDVC-75-7藕芯式 1.60 7.3 10.0 75±2.5 2.6 7.1 15.2 SDVC-75-9藕芯式 2.00 9.0 12.0 75±2.5 2.1 5.7 12.5 SDVC-75-12藕芯式 2.60 11.5 14.4 75±2.5 1.7 4.5 10 同轴电缆型号从左至右的字母分别代表电缆由内至外的材质,具体此问题试解如下:S--射频Y--聚乙烯绝缘W--编镀锡铜网L--氩弧焊铝管V--聚氯乙烯护套75--阻抗75欧姆9--线径9MM 这样看sywly-75-9比sywv-75-9多了一层铝管和外绝缘层(没有护套?),屏蔽能力应该比后者更好。

广播电视技术试题集4

1.假设一电视系统的帧频为25Hz,采用隔行扫描方式将一帧分为两场进行传输。已知每帧总行数为1125行,问:(1)场周期为多少?(2)行频为多少? 解:(1)场周期为帧周期的一半,即20ms (2)行频为:1125×25=28125Hz 2.简述CR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答:CRT的基本结构:CRT显像管由管内部分、管外部分及管体本身构成,如图7-10所示。其中,管体是一个真空玻璃管,管内部分有电子枪和荧光屏,管外部分有偏转线圈。电子枪由灯丝、阴极、控制栅极、加速极、聚焦极、阳极等构成,用来产生电子束,并使其聚焦良好。荧光屏的玻璃内侧涂有荧光粉,在电子的轰击下能发光,其发光强度与电子束能量成正比。管外的偏转线圈可提供偏转磁场,使电子束实现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扫描。 CRT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图像信号加在显像管的控制栅极(或阴极),这时电子束将受到图像信号的调制,即电子束的强弱将随图像信号的大小而变化。另一方面,在偏转磁场的控制下,电子束将从上到下一行一行地扫描整个荧光屏,而且扫描过程与摄像端完全同步。于是,对应于某个特定时刻的图像信号,电子束会撞击在荧光屏的某个特定位置上,而且在这一位置上荧光粉的发光亮度也正比与此时此刻图像信号的大小。这样一来,就把不同时刻的图像信号大小转换成荧光屏上不图位置的亮度大小,在完成时间-空间转换的同时,实现了电光转换过程,即将一帧时间域的图像信号在屏幕上变成了一幅平面的光学图像。 3.何谓复合消隐信号?其作用是什么? 答:复合消隐脉冲包括行消隐脉冲和场消隐脉冲,分别位于行逆程和场逆程期间,作用是在行、场逆程期间使显像管中的扫描电子束截止,使其不干扰正程的图像信号。 4.何谓复合同步信号?其作用是什么? 答:复合同步信号也分为行同步和场同步两部分,分别叠加在行、场消隐脉冲之上,与消隐脉冲信号一起在逆程期间传送。复合同步信号的作用是控制接收机的扫描振荡器,使它与发送端的扫描振荡器同步工作,这样就能实现收、发两端的扫描完全同步。 5.什么是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的兼容?兼容制彩色电视系统需考虑哪些因素?答:所谓兼容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彩色电视机应能接收黑白电视信号并显示黑白图像,另一方面,黑白电视机也能接收彩色电视信号并显示黑白图像。 为了实现兼容,彩色电视信号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彩色电视信号中必须包含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包含亮度信号是为了供黑白电视接收机收看黑白图像;包含色度信号是为了让彩色电视接收机能够显示彩色图像。 彩色电视信号只能占用和黑白电视信号相同的频带宽度(6MHz)。 彩色电视系统应具有与黑白电视系统相同的扫描参数,如行频、场频、隔行扫描比、宽高比等。 应尽量减小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的相互干扰。

新媒体的发展及传播特点

新媒体的发展及传播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新媒体以其特有的便捷性、互动性等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新宠儿!你我他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受益者,那么关于新媒体以及新媒体传播特点,你了解吗?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新媒体及其传播特点的相关知识。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主要特点: 1. 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而生的。 2.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对于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而言,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 3.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 4.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 新媒体传播特点分析: (1)、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的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比如北京的交通广播电台,这两年发展非常好,原因就是在于通过短信这种方式加强和受众的互动,使得信息变得更有价值,同时,听众也强烈地体会到一种参与感,主动性和积极性被空前的调动起来。信息的互动性也使得受众实现被动到主动的改变。 (2)、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 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个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息,影响他人的快感,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