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测技术知识试题1

检测技术知识试题1

检测技术知识试题1

第一篇:检测技术知识试题1

检测技术知识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查机构、实验室,应当具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并依法经认定后,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认定的结果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公布。

2.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自 2000 年9月1日期施行。

3.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4.当客户对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数据和结果又异议,并提出申诉时,实验室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是受理申诉。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产品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的范围是(D)

A.药品质量

B.建筑工程质量

C.食品卫生质量

D.建筑材料质量

2.《产品质量法》规定质量损害的诉讼有效期为2年,请求权期限为(D)。

A.2年

B.3年

C.5年

D.10年

3.《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的“不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有的产品标准”中的“产品标准”是指(D)。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企业标准

D.企业自愿采用的标准

4.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C)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A.七

B.十

C.十五

D.三十

5.产品或其包装上没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的,对此种行为应如何处理(A)

A.责令改正

B.没收违法所得

C.处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

D.处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6.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A)。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D.厂家标准

7.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D)。

A.专业技术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

B.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

C.检测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和辅助人员

D.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8.为了保证在任何时候对样品的识别不发生混淆,最好采用(A)。

A.惟一识别系统

B.型号规格标识

C.用户标识

9.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

现质量目标,称之为(B)。

A.质量管理

B.质量策划

C.质量保证

D.质量控制

10.产品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制造缺陷和(D)缺陷。A.包装B.使用 C.维修 D.指示

11.实验室对检测/校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测量检验设备按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应在(B)进行检定或校准。

A.有效期满

B.使用前

C.产生异常偏离后

D.采购设备之前

12.“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必然涉及的内容是(A)。A.纠正B.改进措施 C.合同评审 D.量值溯源

13.(C)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A.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

B.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C.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4.实验室的管理手册一般是由(A)予以批准的。

A.最高管理者

B.技术管理者

C.质量主管

D.授权签字人

15.仪器设备是否满足检测要求的依据是(A)。

A.标准规范

B.评审准则

C.作业指导书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产品质量(C)是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A.统一监督检查

B.定期监督检查

C.监督抽查

D.日常监督检查

2.检测和/或校准报告可以不包括下列信息(CGH)

A.记录的唯一性标识

B.实验室的名称和地点

C.检测和/或校准结果的应用

D.抽样人

E.不确定度的信息

F.所用标准或方法的识别

G.检验仪器的状态标识

H.样品流转的记录

3.国家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要求是(BC)。

A.必须采用国际标准,自愿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B.鼓励积极采用

C.国际标准转化成我国标准后方可采用

4.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方式解决纠纷(ABCD)。

A.协商

B.调解

C.协议仲裁

D.起诉

5.为了保证检测和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实验室必须适时采取(C)。

A.期间核查

B.内部审核

C.质量控制

D.管理评审

6.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必须依法按照有关标准,(B)、公正地出具。

A.真实

B.客观

C.公开

D.及时

7.计量认证合格的实验室其检验报告允许使用(B)标志

A.CNAS

B.CMA

C.CAL

D.以上都可以

8.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应按建立的安全作业管理程序处置的有(BCD)

A.一般化学品

B.易燃品

C.易爆品

D.毒害品

9.生产者承担缺陷产品的民事责任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ACD)。

A.产品存在缺陷

B.不能证明自身无损害责任

C.损害事实与产品缺陷有直接因果关系

D.存在损害事实

10.实验室的设施条件,主要指(ABD)等。

A.场地

B.能源

C.设备

D.照明 E.材料

四、判断题;请将你的判断符号填在()内,对的为“√”、错的为“×”(每题3分,共30分)

1.实验室采用非标准方法进行检验时,只要经过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即可。

(×)

2.如果有客户要求使用电话、电传、传真或其他电子(电磁)手

段来传送检测结果时,实验室只要做好电话记录就可以了。

(×)

3.当检验结果是处于临界状态的边缘数据时,给出不确定度是规避风险的较好办法。

(√)

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由有资格的第三方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充分性进行的系统的检查活动。

(√)

5.购置的计量器具,只要经该生产企业出厂检定合格且具备CMC 标志的,使用前可以不再检定。

(×)

6.要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测均应选择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

7.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8.经营者对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费者要求消费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不承担运输费用。

(×)

9.反对检验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测量和检验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铅笔削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

(√)

10.失效或废纸文件要从使用现场收回,加以标识后存档。如果确因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需要保留在现场的,必须明显加以标识,以防误用。

(√)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如果仪器设备有过载、错误操作、显示的结果可疑、通过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时,应如何处理?

答:

(1)立即停止使用该仪器设备,并加贴停用标识,避免误用;

(2)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将该出现问题的仪器设备存放在合适的地方直至修复;(3)修复后的设备为确保其性能和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必须经检定、校准等方式证明功能指标已恢复方可投入使用;(4)实验室还应对这些缺陷或偏离规定的极限对过去进行的检测/校准造成的影响进行追溯,发现不合格,应按“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进行处置,必须时应通知客户,以确保检测/校准工作的质量和为客户提供可信任的数据。

2.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答:

(1)系统误差具有规律性,可预测性,而随机误差不可预测,没有规律性;

(2)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在测量前就已存在,而产生随机误差的因素是在测量时随机出现的;

(3)随机误差具有抵偿性,系统误差具有累加性;

(4)随机误差只能估计不能消除,而对系统误差,人们可以分析出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减少或抵偿。

3.实验室怎样才能做到对检测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 答:

(1)对监督人员应有资质要求,由熟悉各项检测/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担任;

(2)开阵监督工作要有监督计划,过程和方法确定,突出监督重点,做好监督的记录和评价;

(3)在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领域均有监督员;(4)监督人员的比例恰当,满足监督工作需要;

(5)在一定时期应形成监督报告,将监督工作情况纳入管理评审的输入。

第二篇:检测技术知识试题3

检测技术知识试题3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是(A)。

A.抽查 B.自查 C.抽样 D.互查

2、由于销售者的(C)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A.故意 B.过失 C.过错 D.破坏

3、《产品质量法》规定,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行为,给予警告,(D)。

A.吊销营业执照B.责令停止生产、销售C.责令停止整顿D.责令改正

4、按《产品质量法》规定,销售者的下列行为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的是(D)。

A.不知道该产品是《产品质量法》禁止销售的产品B.提供出产品的进货渠道 C.举报出该产品的生产窝点

D.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渠道

5、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可以进行何种处罚(D)。

A.责令赔偿损失

B.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 C.并处罚款 D.A、B、C全对

6、强制检定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某些特殊领域里使用的计量器具所实施的(B)鉴定。

A.强行 B.定点定期 C.协商协定 D.行政执法

7、《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缺陷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C)。A.二十年 B.十年 C.二年 D.一年

8、下列产品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的范围是(D)。A.药品质量 B.建筑工程质量 C.食品卫生质量 D.建筑材料质量

9、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C)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A.七 B.十 C.十五 D.三十

10、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可以进行何种处罚(D)。

A.责令赔偿损失

B.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 C.并处罚款 D.A、B、C全对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对于采用国际标准的态度是(A)。

A.鼓励 B.禁止 C.允许 D.同意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以(B)为准?

A.行政机关裁决

B.检验机构的检验数据

C.认证证书

D.权威认证

13、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的,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由(B)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A.质量监督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海关部门

D.公安部门

14、申请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应按文件化的管理体系进行管理,指(D)。A.完全满足ISO9000标准要求 B.有效指导实验室质量活动C.内部质量文件相互协调一致

D.满足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有效控制质量活动的文件化管理

15、合同评审是(B)的职责。A.法院 B.供方 C.客户 D.主管部门

16、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必须(A)。A.制定程序文件 B.处分有关人员 C.设立专职机构 D.采纳申诉人的要求

17、实验室应通过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B)。A.改进管理评审 B.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 C.纠正不符合工作 D.改进内部审核

18、根据《标准化法》,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

准的,应当制定(B)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A.地方 B.企业 C.部门

D.综合

19、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的范围的是(A)。A.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

B.行业标准

C.实行安全认证所采用的标准

D.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对下列哪个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标准(D)。

A.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

B.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C.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 D.A.B.C.全是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产品质量法》规定合格产品应具备的条件包括(ABCD)。

A.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B.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

C.符合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标准

D.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该符合该标准

2、生产者不得生产(ABC)。

A.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B.以假充真的产品

C.伪造产地的产品 D.不合格产品

3、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产品质量法》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而为其提供(BCD)等便利条件的,应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A.生产、销售

B.运输

C.保管

D.仓储

4、下列对产品标识说法正确的是(ABCD)。A.产品标识所用文字应当为规范中文

B.产品标识在使用规范中文的同时,可以使用汉语拼音或者外文C.产品标识中,汉语拼音和外文应当小于相应中文

D.产品标识使用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其字体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

5、产品缺陷包括设计缺陷,(CD)缺陷。

A.包装

B.使用

C.指示

D.制造

6、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BD)。

A.任命 B.考核合格

C.颁发任命书 D.取得计量检定证件

7、家用电冰箱容积的正确表示为(AB)。A.140L B.1401 C.140公升 D.140立升

8、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包括(BD)。

A.常用的市制计量单位 B.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 C.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 D.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

9、实验室监督应由(ABCD)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A.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B.程序C.目的D.结果评价

E.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

10、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包括(ABC)等。A.温度 B.湿度 C.通风 D.采暖 E.噪声

三.判断题;请将你的判断符号填在()内,对的为“√”、错的为“×”(每题3分,共30分)

1、《产品质量法》中所称的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需要的适用性、

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和环境所具有的特征、特性的总和。(√)

2、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直接予以公告。(×)

3、《产品质量法》规定的罚款和《刑法》规定的罚金,都是由违法行为人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二者本质上是一回事。(×)

4、《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主体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

5、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6、《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的产品。(×)

7、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推荐性标准。(×)

8、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分为等效采用和修改采用。(×)

9、实验室应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因此申请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的实验室应为独立法人。(×)

10、经实验室指派,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均可担任实验室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的涵义。

答:我国计量法第二十七条中所指的“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是指: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的计量器具,超过检定周期,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2、计量认证要求对所有仪器、设备实行标识管理,请叙述“合格”、“准用”、“停用”三种标识的应用范围。

答:1)合格证(绿色):经计量检定合格,确认其符合检测技术规范的使用要求的。2)准用证(黄色):

A、多功能检测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检定校准合格者;

B、测试设备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合格,但检验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

C、降等降级后使用的仪器设备。3)停用证(红色):A、仪器设备损坏者;

B、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不合格者;

C、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

D、仪器设备超过周期未检定校准者;

E、不符合检测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要求者。

3、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包括哪些?

要点: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4个方面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第三篇:《汽车驾驶员安全技术知识考核试题》

《汽车驾驶员安全技术知识考核试题》

以下个判断试题答正确在(√)答错误在(×):

1、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是对营运汽车驾驶员的基本要求?()。

2、优质服务的前提是指敬岗爱业吗?()。

3、营运汽车驾驶员要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行车安全,就必须要掌过硬的技术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吗?()

4、营运性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分为3个类型吗?()

5、营运机动车驾驶员可以驾驶与从业资格证书类别补一致的车辆吗?()

6、当事人在同一运输过程中的同一违法行为只允许罚款一次吗?()

7、违法取证时,调查人员可以单独进行吗?()

8、高速公路是指供汽车分向、分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吗?()

9、除救援、清障车外,其他车辆

可以拖故障车、肇事车辆吗?()

10、车速越高,感到驾驶疲劳的感觉越弱吗?()

11、抢挡是指从高速档越级降到低速档吗?()

12、车速越快,视野越宽吗?()

13、驾驶汽车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工作吗?()14、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大型货运汽车最高时速为:110KM/N()

15、发动机水温升至20OC起步最经济吗?()

16、在一定车速一定情况下,勇低速档行驶比高速档行驶时节油?()

17、汽车负符越大,轮胎对地面的压力越小吗?()

18、整车轮胎换位应具有同一型号规格,但必须有不同花纹吗?()

19、道路上行驶的一切车辆均属于保险的机动车辆范围吗?()

20、夜间行车一般要比白天行车节约燃料吗?

()

21、转向轮可以装翻新轮胎吗?

()

22、.同一轴上的轮胎花纹可以不同吗?

()

23、汽车运行中发现汽车仪表工作失效或失常,应在收车后及时检查修复吗?

()

24、走合维护分为走合前维护和走合后维护两种吗?

()

25、汽车在一定速度下行驶时最节油的车速为安全车速吗?

()

26、.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较快,遇有情况应迅速紧急制动吗?()

27、.凡设计最高车速低于80km/h的机动车辆,不得驶入高速公路吗?()

28、.当汽车转向失控时,唯一的应急措施是紧急制动使其太快行车?()

29、.当汽车发生刮擦车门被撞开时,应毫不犹豫的跳出车外?()

30、.当制动汽车制动突然失效时,应加大油门使空气压缩机加快工作,

尽快恢复规定气压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

31、柴油机喷油器的作用是储油装置吗?

()

32、.柴油机输油泵是起回油作用的吗?

()

33、柴油机是靠点火起动的吗?

()

34、.汽车保养制度分为3级吗?

()

35、汽车电路故障中的“短路”和“断路”是同一含意吗?

()

36、.汽车一般由4大部分组成吗?

()

37、.发动机为什么要进行冷却?正常水温是50℃吗?()

38、持B1机动车驾驶证可以驾驶大型货运汽车吗?()

39、汽车起步时不可以鸣笛吗?()

40、机动车不经年审可以临时上路营运吗?()

41、黄灯亮时可以加速强行通过吗?()

42、根据轮胎螺栓和轮毂的粘合缝隙痕迹就可以判断螺栓是否松旷?()

43、通常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为30—40mm()

44、停车熄火后,若前轮不正,应迅速转动转向盘,将车辆前轮摆正()

45、操作离合器踏板时应用右脚脚心操作()

46、驻车制动器仅供停车后不使车辆溜动时使用。()

47、检查发电机机油量应现拔出机油尺,不擦尽油迹后再测量。()

48、虚心向别人学习,勇于改正缺点是品德修养的方法之一。()

49、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好坏,是先天决定的。()

50、遵纪守法、安全行车是道路运输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

注:每题为2分,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80分为良好,95分为优秀。考试时间为30分钟。

第四篇:养猪技术知识

养猪技术知识 1传染病的防控策略

一、搞好“三管”:管理好饲养人员:饲养员进出生产区要淋浴,要更换工作服;定向流动,不准串舍、不准随意带入非生产物品进入猪舍;搞好饲养与消毒和保健工作。管理好猪群:猪群要实行分群隔离饲养(后备舍、配种妊娠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种公猪舍、隔离舍),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防制疫病交叉传播。当一批猪只全部出舍后,要及时清扫猪舍,安装好饮水器与料槽,修理好损坏的门窗、猪栏、猪圈、保温箱、天棚、墙壁、地面、通道及排污沟等。

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2次,干燥后用1:800卫康、1:800消毒威、1:300菌毒敌、1:1000百毒杀或0.2%过氧乙酸溶液等交叉反复消毒3次,空舍3天后再进入下一批猪只。管理好饲养环境:清除猪舍内外的各种杂物、杂草、污物、污水、定期消毒,建筑沼气池,改变养猪的生态环境,确保猪只健康的生长。外环境每月消毒一次,猪舍每周1次,发生疫情时每日1次。可选用卫康、消毒威、菌毒敌、消灭威、强力消毒灵、百毒杀或火碱与过氧乙酸等进行交叉临换消毒。

二、猪舍要保证“三度”(保证猪舍内的正常温度、湿度与饲养密度)、保持“两干”(舍内要清洁干净与干燥)、坚持“一通”(舍内四季通风,空气流动)。猪只生长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为22~26℃(仔猪出生时要求30℃)、相对湿度为60%—70%。

天气炎热与寒冷要防止热应激与冷应激,避免高热综合征与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生。

三、做好“五定”:定期消毒、定期驱虫,定期灭鼠、定期杀虫、定期对疫病进行检验与监控。

四、猪场只养猪,不要养犬、猫、牛、羊等动物,防止相互传染

各种疫病。犬与猫可传播猪流感与伪狂犬病等。

五、种猪的配种,母猪的分娩、转群、接产,仔猪出生后断尾、剪牙、去势、断奶、免疫接种等环节,要注意降低各种应急反应,保持猪只的自体稳定,可避免诱发猪只各种疫病的发生。

2影响猪瘟免疫效果因素分析

在中国,有猪场的地方就有猪瘟,虽然在目前高密度免疫下并不是常发病,但种猪带毒成为猪场的主要传染源,母猪繁殖障碍、死胎增多,后备母猪隐性感染或带毒问题越来越严重。实践证明,猪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猪场发生蓝耳病或圆环病的死亡率会低很多。本文就影响猪瘟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影响因素:

1、免疫程序:

目前我国大多数养猪场一般采用种猪集中统一免疫、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和超前免疫三种免疫程序。由于不做免疫检测,很难考虑到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比如有的猪场母猪免疫很好,仔猪母源抗体能持续到30日龄甚至40日龄,而我们按常规20日龄免疫仔猪。这样母源抗体对仔猪的疫苗免疫产生干扰作用,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也造成浪费。

2、疫苗问题:

猪瘟疫苗本身质量存在抗原含量低、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疫苗在运输、保管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稀释液中含有影响疫苗的活性物质;稀释后的疫苗未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或置于高温环境下,这些都会降低疫苗的效价,而影响免疫的效果。

3、猪瘟持续感染:

持续性感染病猪接种猪瘟疫苗,疫苗毒和病猪体内抗体中和,使原来处于相持状态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使带病毒且免疫的猪只潜在病毒得到扩大增殖的机会。

4、免疫抑制疾病:

动物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时对其它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对疫苗的免疫应答降低,有的病毒直接侵袭猪的淋巴器官和免疫细胞,从而影

响免疫效果。比如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等。蓝耳病毒在猪肺泡巨噬细胞内繁殖影响巨噬细胞的免疫能力。

5、饲养管理和饲料质量:

集约化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猪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猪体免疫力下降。饲料变质发霉,比如黄曲霉、褐曲霉等产生毒素抑制免疫应答。饲料中营养物质缺乏,影响免疫抗体生成速度和数量。

6、药物使用:

通常使用弱毒疫苗前后一段时间,不得使用抗菌药物。研究证明: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或对动物体内抗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对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同样也不能使用抗病毒药物。

二、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抗病能力:

采取尽可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坚持自繁自养。防止病原传入,对生产区要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和防检疫措施,在饲养密度、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方面采取措施,为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2、确保免疫操作到位:

选择正规厂家疫苗,严格按说明书操作,禁止用消毒液消毒针头,不用大号针头和打飞针,保证正确注射部位、足够注射量。

3、加强抗体监控:

猪瘟免疫监测的重点应放在母源抗体水平、免疫应答效果、亚临床感染和疫苗效价的监测上,我们实验室可以针对性提出抗体检测方案,科学合理地制定免疫程序。

4、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

近年来,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呈上升趋势。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圆环病毒感染、喘气病等都能破坏免疫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导致猪瘟的免疫失败。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按照免疫程序加强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我们实验室可以提供相应疾病的抗体检测及相应的处理对策。

5、严禁使用霉变饲料:

霉变饲料含有各种霉菌毒素,可引起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淋巴结出血、水肿,严重破坏肌体的免疫器官,造成肌体的免疫抑制。因此,要严格控制饲料和各种原料的质量。

6、注意药物使用:

注射疫苗前后一段时间暂时严禁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

3如何处置免疫接种后出现的反应

所谓的“疫苗病”就是注射疫苗不当引发的一系列疾病。笔者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每年到乡村检查动物春防和秋防情况,常听到养猪户诉说自家的猪如何被动物防疫员打预防针打病了、甚至打死了。出现这种情况必须解决,否则不利于我们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笔者就此谈谈猪疫苗病及其防治,供同行参考。

1、疫苗病的临床表现

过敏反应,一些体质差和过敏体质的猪对某些疫苗过敏,接种后马上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站立不稳、走路摇摆、最后倒地,四肢划动,口吐白沫,呼吸急迫。若抢救不及时会造成猪只死亡。

猪发热、废食、精神沉郁。猪接种口蹄疫疫苗、仔猪副伤寒疫苗后都会发热、皮肤发红、精神沉郁、废食1~3餐。

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妊娠母猪接种口蹄疫疫苗,有的流产、有的产死胎。笔者曾经在某种猪场工作时见过有些妊娠母猪紧急接种口蹄疫疫苗后出现流产、产死胎的现象,而未接种疫苗的猪则没有发生这种现象。

引发疾病或加重疾病,免疫应激会造成猪免疫系统紊乱、抵抗力下降,有的会产生内源性细菌感染,如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感染。如猪已感染猪瘟再接种猪瘟活疫苗,会加重病情,加快病猪死亡(这样的报道很多)。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猪先发病,如2007年8月,某规模养猪场周围暴发“高热病”,场主着急,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对猪进行紧急免疫,因疫苗数量不够,有部分猪没免疫。结果20 d后“高热病”来临时,已免疫的猪先发病、全发病,且死亡率高;没免疫的猪有的没发病,有的发了病,但不严

重,治愈率高,死亡率低。

2、发生疫苗病的原因

⑴ 疫苗质量差,疫苗可能受污染,含有热原质;灭活疫苗可能灭活不彻底,含有少量活病毒。⑵ 活疫苗接种猪后,散毒,污染环境,而后毒力增强。⑶ 疫苗佐剂刺激性过大。⑷ 猪受不了多种疫苗同时或短时间内接种的刺激,产生免疫系统紊乱,抗病力下降。⑸ 猪所处环境恶劣、饲养管理差、降低了猪的体质。

3、预防措施

确定免疫谱和制定免疫程序,防止滥用、乱用疫苗。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确定猪该接种何种疫苗,何时接种。主要考虑接种病毒性疫苗,如种猪主要做好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脑等疫病的免疫;不能同时或短时间给猪注射多种疫苗。

动物防疫员在免疫接种时,应准备好抗过敏药如肾上腺素。发现过敏猪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注射液,而后把猪抬到干净的空栏内,让其慢慢恢复。

病猪和妊娠母猪暂时不要接种疫苗,等病猪康复、母猪空怀时再接种。

免疫前进行猪抗体检测,有针对性进行疫苗接种,防止盲目接种。现在县级以上动物疾控中心都有猪瘟、口蹄疫等疾病的免疫抗体快速检测卡(块),动物防疫员可到当地县动物疾控中心索取。检测方法简单易行:猪耳静脉采血1~2滴,滴入检测卡孔内,5 min即出结果。对抗体检测合格者,不必再接种相应疫苗;抗体检测不合格者,要接种相应的疫苗,从而减少接种疫苗的盲目性和不该发生的疫苗病。

善待猪只,给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的体质,提高抗病力,加强消毒、生物隔离安全,实行自繁自养,可减少猪接种疫苗的种类,减少疫苗病的发生。4、体会

疫苗生产厂家要保证疫苗的使用安全,同时改进疫苗佐剂,减少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

养猪户和动物防疫员不要滥用、乱用疫苗。猪不能同时或短时间内接种多种疫苗,避免免疫系统紊乱。

自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试题

自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试题 一、填空(本题共39分,每空1.5分) 1、传感器由、、三部分组成。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倍左右为宜。 3、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当测量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4、利用热敏电阻对电动机实施过热保护,应选择型热敏电阻。 5、在压电晶片的机械轴上施加力,其电荷产生在。 6、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 7、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如从测量的具体手段来看它属于测量。 8、已知某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Ω,则其分度号是,对于镍铬-镍硅热电偶其正极是。 9、压电材料在使用中一般是两片以上,在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地方一般是把压电元件起来,而当以电压作为输出的时候则一般是把压电元件起来。 10、热电阻主要是利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11、自动检测系统中常用的抗电磁干扰技术有、、、、等。 12、金属电阻的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工作的物理基础。 13、电磁干扰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的三项因素是、、。 14、在动圈式表头中的动圈回路中串入由NTC组成的电阻补偿网络,其目的是为了。 二、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题2分) 1、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 B、电阻式 C、热电偶 D、电感式 2、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 B、热电极的电导率 C、热端和冷端的温度 D、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3、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C、电感是变量,电容保持不变 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4、在仿型机床当中利用电感式传感器来检测工件尺寸,该加工检测装置是采用了测量方法。 A、微差式 B、零位式 C、偏差式 5、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A、提高测量灵敏度 B、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C、减小非线性误差 D、提高电磁兼容性 6、汽车衡所用的测力弹性敏感元件是。 A、实心轴 B、弹簧管 C、悬臂梁 D、圆环 7、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 B、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

检测技术知识试题1

检测技术知识试题1 第一篇:检测技术知识试题1 检测技术知识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查机构、实验室,应当具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并依法经认定后,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认定的结果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公布。 2.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自 2000 年9月1日期施行。 3.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4.当客户对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数据和结果又异议,并提出申诉时,实验室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是受理申诉。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产品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的范围是(D) A.药品质量 B.建筑工程质量 C.食品卫生质量 D.建筑材料质量 2.《产品质量法》规定质量损害的诉讼有效期为2年,请求权期限为(D)。 A.2年 B.3年 C.5年 D.10年 3.《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的“不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有的产品标准”中的“产品标准”是指(D)。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企业标准

D.企业自愿采用的标准 4.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C)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A.七 B.十 C.十五 D.三十 5.产品或其包装上没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的,对此种行为应如何处理(A) A.责令改正 B.没收违法所得 C.处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 D.处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6.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A)。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D.厂家标准 7.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D)。 A.专业技术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 B.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 C.检测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和辅助人员 D.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8.为了保证在任何时候对样品的识别不发生混淆,最好采用(A)。 A.惟一识别系统 B.型号规格标识 C.用户标识 9.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

环检检测技术及相关标准知识考试试题【最新版】

环检检测技术及相关标准知识考试试题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部门:得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归档留存,保存期不少于()。 A、1年 B、3年 C、6年 D、9年 2.检验检测机构对检测结果有效性的质量控制方法不包括()。 A)能力验证B)存留样品再检测C)人员比对D)检验检测机构比对

3.原始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结果和记载检测数据、结果的证实性文件,若填写错误()。 A)可以更改B)不可以更改C)由领导决定是否需要更改 4.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 D )年,应当在其有效期届满()个月前提出申请。 A)3 3 B) 4 3 C) 5 3 D) 6 3 5.检验检测机构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 ()。 A)控制B) 检查C) 监督D) 全部 6.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是指() A)HC、CO B) HC、CO、NO

C) HC、CO、NO、CO2 D) HC、CO、NO、CO2、O2 7.在双怠速法与稳态工况法中要求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不少() B)350mm B) 200mm C) 400mm D) 40mm 8.在稳态工况法中ASM5025工况合的总时间是( ) C)100秒B) 105秒 C) 90秒D) 75秒 9.国标GB18285-2005要求在双怠速排放检测中,车辆油温不得低于( ),否则需要进行车辆预热。 D)80℃B) 85℃ C) 90℃D) 65℃

10.GB18285-2005规定测功机应配备冷却车辆的装置。环境温度超过()时冷却系统应启动。应避免 冷却车辆催化转化器。 E)80℃B) 85℃ C)22℃D) 17℃ 11.在GB18285-2005中规定在用汽车指()的汽车。 F)已注册B) 正在使用 C) 已销售D) 已经登记注册并取得号牌 12.在双怠速法中要求某些车辆的λ应在()或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 G)10.0±0.03 B) 1.00±0.003 C) 1.00±0.3 D) 1.00±0.03

生物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生物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注意:本文所涉及的生物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仅供学术研究和学习 参考之用,严禁用于非法用途。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哪个领域? A. 医学诊断 B. 环境监测 C. 食品安全 D. 全部都对 答案:D. 全部都对 2. PCR技术是用于扩增DNA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中PCR的全称是: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 Protein Chain Reaction C. Proton Chain Reaction D. Polypeptide Chain Reaction 答案: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3. ELISA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检测技术,它用于检测什么? A. 蛋白质

B. DNA C. RNA D. 糖类 答案:A. 蛋白质 4.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传感器的组成部分? A. 探测元件 B. 信号处理器 C. 显示屏 D. 能量源 答案:C. 显示屏 5.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旨在确定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完成于哪一年? A. 2000年 B. 2003年 C. 2006年 D. 2009年 答案:B. 2003年 第二部分: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中,哪些陈述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的在括 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 (√) DNA测序技术是一种用于确定DNA序列的方法。 2. (×) 蛋白质测序可以直接确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3. (√) 质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方法。 4. (×) 核磁共振技术主要用于测量蛋白质的分子量。 5. (√) CRISPR-Cas9技术是一种基因组编辑工具。 第三部分: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PCR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答:PCR技术是一种通过体外扩增DNA的方法。它主要基于DNA 的复制过程,利用DNA聚合酶酶的特性,通过不断重复反应循环,能 够在短时间内扩增目标DNA片段。它的基本步骤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 PCR技术在医学诊断、遗传学研究、基因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例如,可以用PCR技术进行病原体的检测,如新冠病毒的检测。此外,PCR技术还可以用于亲子鉴定、基因突变分析等。 2. 请简述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 答: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生物学识别元件转换成可测量信号的 检测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生物元件与目标分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产生信号后由信号处理器进行数据分析与显示。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一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 1 分,共30 分) (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写在每小题相应的横线上) 1.按传感器通常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____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__________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传感器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被测输入量来分,如__________传感器、__________传感器、__________传感器、__________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转矩传感器等;另一种是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来分,如电学式传感器、__________传感器、__________传感器、电势型传感器、电荷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谐振式传感器、电化学式传感器等。 2.金属电阻的__________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工作的物理基础。 3.电容式传感器采用__________作为传感元件,将不同的__________变化转换为__________的变化。 4.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的变化引起线圈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变化,从而导致线圈电感量改变这一物理现象来实现测量的。 5.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气敏元件同气体接触,造成半导体性质变化,来检测气体的成分或浓度的气体传感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大体可分为

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6.通常把光电效应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根据这些光电效应可制成不同的光电转换器件(光电元件),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敏电阻,光敏晶体管,光电池等。光电池基于 _________效应。 7.在外力作用下,压电材料的表面上产生电荷,从而实现________到________的转换。 8.热电偶的热电势大小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为了保证输出热电势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必须保持冷端温度恒定。 9. CCD图像传感器的用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胃镜等。 10.酶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用电化学装置检测酶在催化反应中生成或消耗的物质(电极活性物质),将其变换成__________输出。 (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写在每小题相应的横线上) 根据下图所示石英晶体切片上的受力方向,标出晶体切片上产生电荷的符号, 并就其中一种情况来说明你的理解。 石英晶 片的受力示意图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单选题]1.血糖的正常范围是()。 A.3.(江南博哥)1~4.0mmol/L B.3.9~6.11mmol/L C.4.1~5.0mmol/L D.5.1~6.0mmol/L E.6.1~7.0mmol/L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血糖的正常范围为3.9~6.11mmol/L(70~110mg/dL)。 [单选题]2.疑为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常采用的确诊方法是()。 A.白/球蛋白检测 B.病毒分离、培养 C.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D.ALP检测 E.γ-GT检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临床上确诊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方法是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即“乙肝两对半”。 [单选题]3.不符合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的是()。 A.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应在一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B.处理高浓度的感染性材料必须在二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C.接触感染性材料应戴手套 D.戴着手套可以离开实验室 E.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单选题]4.显微镜直接检测真菌,有助于真菌病诊断的结构是()。 A.鞭毛的数量 B.菌丝和孢子的形态结构 C.细胞核的形态 D.核仁的数目 E.胞浆颗粒的有无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用显微镜检测真菌,主要通过观察镜下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形态结构来鉴别不同的真菌。 [单选题]5.脑脊液细胞数显著增高的是()。

A.病毒性脑膜炎 B.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C.化脓性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新生隐球菌脑膜炎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多,可高达1000×106/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单选题]6.下列血清酶含量随年龄变化最为明显的()。 A.ALT B.GGT C.AST D.ALP E.LD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酶活性改变随年龄变化最明显的是与骨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的碱性磷酸酶(ALP)。 [单选题]7.上皮细胞因胞质内寄生了大量加特纳菌称为()。 A.异质细胞 B.线索细胞 C.癌细胞 D.退变细胞 E.变性细胞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线索细胞是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的胞质内寄生了大量加德纳菌及其他短小杆菌。镜下可见该细胞边缘呈锯齿状,细胞部分溶解或已经溶解,核模糊不清,周边大量加德纳菌及厌氧菌使表面毛糙,有斑点和大量细小颗粒。检出线索细胞提示加德纳菌感染。 [单选题]8.下列属于脑脊液检查适应证的是()。 A.明显视乳头水肿 B.右脑疝先兆者 C.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 D.有脑膜刺激症状者 E.穿刺局部皮肤有炎症者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见下表:

《传感检测技术》期末试卷一(3套含答案)

《传感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15′) 1.传感器通常由____、____、___和辅助电源等组成。 2.利用热敏电阻对电机进行过热保护,应选择____型热敏电阻。 3.镍铬-镍硅热电偶的输出端子的正极是____。 4.电阻应变片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____效应工作的。 5.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下,____与____的比值。 6.测量误差按性质和产生原因,分为、和疏 失误差三类。 7.传感器网络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 8.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控制和通信。 二、选择(5′) 1. 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变为能导电的自由电子,引起物体电阻率变化的现象称为()效应。 A光电导B霍尔C光生伏特D热释电 2.以下几种传感器中属于自发电型(有源)传感器的是()。 A、电容式 B、电阻式 C、压电式 D、电感式 3. 应变电桥电路中,差动(四臂)全桥工作状态的灵敏度是双臂电桥的二

倍,是单臂电桥的( )倍。 A 、1 B 、2 C 、3 D 、4 4. 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 。 A 、提高测量灵敏度 B 、减小非线性误差 C 、提高电磁兼容性 D 、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5. 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补偿冷端热电势的损失 B 、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 C 、将热电偶冷端延长以远离高温区 D 、提高灵敏度 6. 一个2 13位的数字面板表,其测量上限是( ) mV 。 A 、1.999 B 、19.99 C 、199.9 D 、1999 三、 判断( 5′) 1. 传感器的作用是将非电量转换成电学量。( ) 2.可以通过系统校正来减小或消除随机误差。( ) 3. 超声波接收探头是利用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工作的。( ) 4. 把光纤作为敏感元件的传感器称为结构型光纤。( ) 5. 电容式液位计检测液位变化相当于传感器电极间介电常数变化。( ) 四、 简答( 共20′)(必要时可画图) 1. 什么是系统误差?测量时如何减小系统误差? 2. 弹性敏感元件在传感器中起什么作用? 3. 说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4. 简述差压节流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 5. 什么是霍尔效应。 6. 数显仪表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有哪几种构成方法? 五、 计算( 共35′) 1. 某毫伏表给定精度为 2.0级(2%F·S ),满度值为50mV ,零位值为10mV ,

自动检测技术试题

《自动检测技术》试题1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构成,是能把外界非电量转换成电量旳器件和装置。 2、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它旳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应变效应;固体受到作用力后电阻率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压阻效应。直线旳电阻丝绕成敏感栅后长度相似但应变不一样,圆弧部分使敏捷度K下降了,这种现象称为横向效应。 3、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理论上讲,衔铁位于中心位置时输出电压为零,而实际上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不为零,我们把这个不为零旳电压称为零点残存电压;运用差动变压器测量位移时假如规定区别位移方向(或正负)可采用相敏检波电路。 4、把一导体(或半导体)两端通以控制电流I,在垂直方向施加磁场B,在此外两侧会产生一种与控制电流和磁场成比例旳电动势,这种现象称霍尔效应,这个电动势称为霍尔电势。外加磁场使半导体(导体)旳电阻值随磁场变化旳现象称磁阻效应。 5、某些电介质当沿一定方向对其施力而变形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同步在它旳表面产生符号相反旳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恢复不带电旳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在介质极化方向施加电场时电介质会产生形变,这种效应又称逆压电效应。 6、在光线作用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称外光电效应;入射光强变化物质导电率旳现象称光电导效应;半导体材料吸取光能后在PN结上产生电动式旳效应称光生伏特效应。 7、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旳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部会产生一圈圈闭合旳电流,运用该原理制作旳传感器称电涡流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只能测量金属物体。 8、不一样旳金属两端分别连在一起构成闭合回路,假如两端温度不一样,电路中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热电效应;若两金属类型相似两端温度不一样,加热一端时电路中电动势E =0。 二、选择(每空1分,共20分) 电阻应变片磁敏电阻霍尔元件气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光电耦合器

第1章试验检测基础知识题

第一章试验检测基础知识试题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 ) 单位为基本,根据我国的情况,成的。 适当增加了一些其他单位构 A. 米制 B. 公制 C•国际单位制 D.英制 答案:C ( ) 是表示“质量”正确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A. g B. kg C. mg D. mol 答案:B 下列中,其计量单位属于用词头构成的是( ) 。 A. 10 兆吨 B. 10 亿吨 C. 10 万吨 D. 10 千吨 答案: A 物质的量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是( ) 。 A. 克分子 B. 摩(尔) C. 克当量 D. 克原子 答案: B 压力、压强、应力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是( )。 A. 工程大气压 B. 毫米汞柱 C. 帕(斯卡) D .牛(顿) 答案:C 能量( 功、热) 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是( ) 。 A. 焦(尔) B. 千卡 C. 卡 D. 大卡 答案: A 下列单位中,不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是( )。 A. 海里 B. 摩尔 C. 两

D. 小时 答案: C 下列组合单位符号书写方式正确的是()。 A. 牛顿米-- 牛米 B. 瓦每开尔文米--W/K.m C. 焦耳每摄氏度-J /C D. 每米---1/米 答案: C 法定计量单位的速度单位名称是()。 A. 米秒 B. 米每秒 C. 每秒米 D. 海里每秒 答案:B 体积流量的单位符号是m5/ s,它的单位名称()。 A. 立方米/秒 B. 米3/秒 C. 立方米每秒 D. 每秒立方米 答案:C 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15 C应读成()。 A. 15 度 B. 摄氏15 度 C. 15 摄氏度 D. 15 开(尔文) 答案:C 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规定,3cmf应读成()。 A. 3 平方厘米 B. 3 厘米平方 C. 平方3厘米 D. 3 二次方厘米 答案:A 每次试验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X的数值来表示,这个变量的取值随偶然因素而变化, 但遵循一定的概率分布规律,这种变量称为()。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随机变量 D. 连续变量 答案:C 对于正态随机变量来说,它落在区间(卩-3 6,^+3 a )外的概率为()。 A. 99.73% B. 68.26% C. 4.55% D. 0.27% 答案:D

(完整版)自动检测技术第一章复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传感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 2.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是指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的元件。(直接感受;成确定关系的其它量) 3.传感器中转换元件是指感受由输出的、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然后输出的元件。(敏感元件;另一种非电量;电量)4、直接测量方法中,又分、和。(零位法偏差法微差法) 5、零位法是指与在比较仪器中进行,让仪器指零机构,从而确定被测量等于。该方法精度。(被测量已知标准量比较达到平衡/指零已知标准量较高) 6、偏差法是指测量仪表用相对于,直接指出被测量的大小。该法测量精度一般不高。(指针、表盘上刻度线位移) 7、微差法是和的组合。先将被测量与一个进行,不足部分再用测出。(零位法偏差法已知标准量比较偏差法)9、测量仪表的精确度简称,是和的总和,以测量误差的来表示。(精度精密度准确度相对值) 10、显示仪表能够监测到被测量的能力称分辨力。(最小变化)2.通常用传感器的和来描述传感器输出-输入特性。(静态特性;动态特性) 3.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和。(线性度;灵敏度;灵敏度阈;迟滞;重复性) 5.传感器线性度是指实际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与理论直线之间的与输出。(最大偏差;满度值之比) 6.传感器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与之比。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是个。(输出变化量;输入变化量;常数) 7.传感器迟滞是指传感器输入量增大行程期间和输入量减少行程期间, 曲线。(输入-输出;不重合程度) 8.传感器的重复性是指传感器输入量在同一方向(增大或减小)做全程内连续所得输出-输入特性曲线。(重复测量;不一致程度/重复程度) 9.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的数值处在状态时,传感器的的关系称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稳定;输入-输出)

第三版检测技术考试题1

第三版检测技术考试题1 第三章 1.从信息熵定义可以知道,变量的不确定性越大,熵就会(),所需要的信息量(),系统越有序,信息熵(),系统越混乱,信息熵()。(越大越大越低越高) 2.对于随机信号,通常用统计的方法对__、__、__三个方面进行数学描述。(幅值域时间域频率域) 3.两周期函数具有相同的___,才具有互相关函数. (频率) 4.如果随机信号x(t)是由噪声n(t)和完全独立的信号y(t)组成,则x(t)自相关函数是由这两部分的自相关函数的__构成。(A) A.和 B.差 C.积 D.商 5.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也是离散的。(X) 6.所有随机信号都是非周期信号。(X) 7.凡频谱是离散的信号必然是周期信号。(X) 8.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傅氏级数(对) 9.分析下图各个信号属于什么信号?

(1)确定性周期信号(2)确定性非周期信号(3)确定性离散信号(4)随机信号(5)确定性非周期信号(6)确定性非周期信号10.当随机过程X(t)={Xn(tn)}的n固定,k固定和n,k均固定时,X(t)表示什么? 答案:当k固定时,代表一个随机变量;当n固定时,代表一个样本记录;当n,k均固定时,代表一个点。 检测技术出题 填空题 1.相位差的测量方法有(脉冲计数)和(FFT分析法)。 2.磁学量测量泛指对表征(宏观磁性性质)的基本物理量和反应材料(磁特性) 的各种磁学参量的测量。 3.表征宏观磁性性质的最基本的物理量是(磁通密度B)﹑(磁场强度H),反 应磁性材料磁特性的主要参数是材料的(磁化曲线)(磁滞曲线) 4.从测量方法上看,电参量的测量可大致分为两大类(直读法或偏转法)和比 较测量法,比较测量法有可以分为(补偿测量法)和(电桥测量法) 5.电压电流有交直流之分,直流电压一般通过(输入衰减网络)进行幅值调整 之后用直流电压表进行测量。 6.在频率测量方法中,无论采用直接测频法还是测周法测频率都存在(±1)个 字的计数误差。 7.微波频率的测量分为(变频法)(锁频法)。 8.磁场的各种测量都是建立在与磁场有关的(物理效应)(物理现象) 9.磁场测量的方法按原理分为七种,写出三种:有力和力矩法﹑电磁感应法﹑

最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其答案1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试题答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1) 压电式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什么?电压式与电荷式前置放大器各有何 特点? 答:作用是将输出电压放大,并与输入电压或输入电流成正比。 电压放大器将压电式传感器的高输出阻抗经放大器变换为低阻抗输出, 并将微弱的电压信号进行适当放大,但其所接配的压电式传感器的电压灵敏度将随电缆分布电容及传感器自身电容的变化而变化,而且电缆的的更换得引起重新标定的麻烦。 电荷放大器是一种具有深度电容负反馈的高增益运算放大器,其虽然允 许使用很长的电缆,并且电容Ce 变化不影响灵敏度,但它比电压放大器价格高,电路较复杂,调整也比较困难。 2) 用石英晶体加速度计测量机器的振动,已知加速度计的灵敏度为5 PC/g (g 为重 力加速度),电荷放大器的灵敏度为50 mv/PC ,当机器振动达到最大加速度时,相应的输出幅值为2V ,求机器的振动加速度。(1PC=10-12库仑) 答:PC PC mv V 40/502= a=2/2.888/540s m g g PC PC == 3) 图示电荷放大器中Ca=100 PF ,Ra=∞,R F = ∞,C F =10 PF 。若考虑引线电容C C 影响,当A 0=104时,要求输出信号衰减小于1%,求使用90 PF/m 的电缆,其最大允许长度为多少? 答:%1)1(0<++++=F C a C a r C A C C C C δ 解得101009.9-⨯=C C F

m L 1.1010 901009.91210 =⨯⨯=∴-- 二、什么是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请解释它与金属丝灵敏系数的区别。 答: 应变片一般做成丝栅状,测量应变时,将应变片贴在试件表面上,试件的变形很容易传到应变片上。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与金属丝灵敏系数是不同的。第一,零件的变形是通过剪力传到金属丝上的。第二,丝沿长度方向承受应变时,应变片弯角部分也承受应变,其截面积变大,则应变片直线部分电阻增加时,弯角部分的电阻值减少,也使变化的灵敏度下降。因此,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比金属丝灵敏系数低。 三、光纤传感器的主要优点是什么?求n1=1.46,n2=1.45的阶跃型光纤的数值孔径值;如果外部介质为空气n0=1,求光纤的最大入射角。 答:优点: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几何形状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可以制成任意形状的光纤传感器,可以制造传感各种不同物理信息的器件;光纤传感器可用于高压,电气噪声,高温,腐蚀或其他恶劣环境;而且具有与光纤遥测技术的内在相容性。 17.0)45.146.1()(2122212221=-=-=n n NA ,sin 0c n NA θ=82.9,17.0sin =∴==∴C c NA θθ° 四、什么是传感器的可靠性?可靠性设计程序和原则是什么? 答:传感器的可靠性是指传感器在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设计原则: ①尽量简单、组件少、结构简单 ②工艺简单 ③使用简单 ④维修简单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题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试试题 一、填空:(20分) 1,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等。(2分) 2.霍尔元件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在单位磁感应强度相单位控制电流时的霍尔电势大小。 4.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的,其表达式为Eab (T ,To )=T B A T T B A 0d )(N N ln )T T (e k 0σ-σ⎰+-。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连接导线和热电偶之间,接入延长线,它的作用是将热电偶的参考端移至离热源较远并且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地方,以减小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 5.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相反,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负压电效应。(2分) 6.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①增加②减小③不变)(2分) 7.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① 相对误差 ② 绝对误差 ③ 引用误差)来表示的(2分) 8. 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① 变面积型 ② 变极距型 ③ 变介电常数型)外是线性的。(2分) 1、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当衔铁移动使磁路中空气缝隙的面积增大时,铁心上线圈的电感量(①增大,②减小,③不变)。 2、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电容值之间的关系中,(①变面积型,②变极距型,③变介电常数型)是线性的关系。 3、在变压器式传感器中,原方和副方互感M 的大小与原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副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回路中磁阻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 4、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 和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号调节转换电路组成。 5、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热是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热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热组

检测技术题库-概念解释-答案

“检测技术与钻井工程仪表”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二、概念解释题(每题15 分) 1.检测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通常以信息流的过程来划分,一般由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变换)和结果表达(显示、记录)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举二个钻探(井)工程中的实际例子说明检测系统组成。 图l 参考答案:例一,(1)被测信号:钻压,物理量:油压;(2)传感器:电阻应变片;(3)中间变换:电桥将电阻变换为电压;(4)显示、记录:数字电压表等。例二,(1)被测信号:流量,物理量:流动速度;(2)传感器:涡轮流量计;(3)中间变换:涡轮将速度信号变换为脉冲频率;(4)显示、记录:频率计数装置。 2.仪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对其进行标定,请解释标定的内容与方法。 参考答案:必须选择一精度更高的同类传感器对该仪表进行标定。标定时,让被测量按一定的间距取值,从精度更高的传感器读数并画出标定曲线(一般为直线),再与该仪表的实测曲线对比,可确定仪器的线性度。 3.请解释传感器及仪表的回程误差(滞环)。 参考答案:实际测试装置在输入量由小增大和由大减小的测试过程中,对应于同一个输入量往往有不同的输出量,即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叫滞环,这种现象是由于仪表元件的能耗所致。 4.请解释传感器及仪表的负载效应及其在工程检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任何检测仪表(装置或系统)总需要从被测对象中(或各环节间)吸取一些能量,这势必改变被测量的真实数值,从而引起测量误差,这种现象即称为装置或系统的“负载效应”。在工程检测应用中应注意输出环节的输出阻抗应愈小愈好;而负载环节的输入阻抗必须越高越好。 5.有三个电压表,其精度和量程分别为1.5级100mv;1.0级200mv和0.5级1v,若用上述电表测量85mv的电压,可能产生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根据这一结果说明选择仪表时量程和精度等级应如何考虑? 参考答案:可能产生的相对误差分别是:100mv×1.5%=1.5 mv,200mv×1.0%=2.0 mv,1000 mv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传感器基础 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 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 主称--传感器,代号C; 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2; 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3; 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 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0的要求,因此对△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中使用了高灵敏度电压表——毫伏表和电位差计,R r和E分别表示稳压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凡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E1、R1和R w表示电位差计的参数.在测量前调整R1使电位差计工作电流I1为标准值。然后,使稳压电源负载电阻R1为额定值。调整RP的活动触点,使毫伏表指示为零,这相当于事先用零位式测量出额定输出电压U。正式测量开始后,只需增加或减小负载电阻R L的值,负载变动所引起的稳压电源输出电压U0的微小波动值ΔU,即可由毫伏表指示出来。根据U0=U+ΔU,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在各种负载下的值都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来。微差式测量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特别适合于在线控制参数的测量。 用微差式测量方法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的变化 4.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4.5mm变到 5.0mm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由3.5V减至2。5V,求该仪器的灵敏度。 解:该仪器的灵敏度为 mV/mm 5。某测温系统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各自的灵敏度如下: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0.45Ω/℃ 电桥:0.02V/Ω 放大器:100(放大倍数)

安全检测技术与监测期末试题

安全检测技术与监测试题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3分,合计24分)。 1. 压电式传感器目前多用于测量(A) A. 静态旳力或压力 B. 动态旳力或压力 C. 流量 D. 温度 2. 磁阻率反应出通过磁阻传感器可获得旳最大信号强度。一般各向异性磁阻传 感器(AMR)旳磁阻率为(A) A. 1-2% B. 5-6% C. 10-20% D. 20-50% 3. 下述何种传感器旳重要缺陷是响应较慢,不适宜于迅速动态测量(B ) A. 电容式传感器 B. 电感式传感器 C. 电阻式传感器 D. 压电传感器 4. 下列措施不可以变化电感式传感器旳电容旳是(B) A. 变化极板间距离 B. 变化极板间电压 C. 变化极板面积 D. 变化介电常数 5. 测试系统旳传递函数与(B ) A. 详细测试系统旳物理构造有关 B. 详细测试系统旳物理构造无关 C. 输入信号有关 D. 输出信号有关 6.不能采用非接触方式测量旳传感器是(C ) A.霍尔传感器B.光电传感器C.热电偶D.涡流传感器7.影响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低频响应能力旳是(D ) A.电缆旳安装与固定方式B.电缆旳长度 C.前置放大器旳输出阻抗D.前置放大器旳输入阻抗8.固体半导体摄像元件CCD是一种(C) A.PN结光电二极管电路B.PNP型晶体管集成电路C.MOS型晶体管开关集成电路D.NPN型晶体管集成电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金属导体在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伴随机械变形旳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电阻旳应变效应。 2.常用旳压磁元件材料是:硅钢片、坡莫合金、铁氧体 3. 运用电容效应旳传感器有极距变化型传感器,面积变化型传感器,介电常数变化型电容传感器三种传感器。 4. 半导体应变片传感器旳工作原理是基于压阻效应,霍尔式传感器旳工作原理是基于霍尔效应,压电式传感器旳工作原理是运用某些材料旳压电效应。 5. 常用旳光敏电阻旳材料有:硅、锗、硫化镉、。 6. 电阻应变片传感器按制造材料可分为①金属材料和②半导体材料,它们在受到外力时电阻发生变化,其中①旳电阻变化重要是由电阻应变效应形成旳。 7. 声压是指有声波时介质旳压强对其静压力旳变化量,是一种周期量。一般以均方根值来衡量其大小并用p来表达,单位为Pa(帕) 8. 磁声发射检测技术运用了铁磁性材料旳磁致伸缩效应。 9. 在考察噪声对人们旳危害程度时,除了要分析噪声旳强度和频率外,还要注意噪声旳作用时间,由于噪声对人旳危害程度与这三个原因均有关。 10.爆炸极限浓度一般用可燃性气体旳体积分数表达,爆炸下限用LEL表达;爆炸上限用UEL表达。 11. 半导体光敏电阻旳敏感光波长为纳米级。 12. 烟雾没有严格科学旳定义,一般是把人们肉眼可见旳燃烧生成物,其粒子直径在0.01~10μm旳液体或固体微粒与气体旳混合物称为烟雾。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 简述可燃及有毒气体定义。

检测技术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检测技术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的器件或装置。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关系。 3、某一线性位移传感器,量程为0~100 cm,对应输出电压为0~300mV,最大输出偏差为3mV,则传感器的灵敏度为,非线性误差为 。 4、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金属的,将测量物体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通过测量电路(电桥)转换为输出电压的传感器。 5、电感式传感器按转换原理分为和自感两种。 6、电容式传感器分为变极距型、和三种。 7、霍尔传感器的零位误差主要由电动势和寄生直流电动势引起的。 8、热电偶的热电势由和组成。 9、激光器具有、和亮度高的优点。 10、CCD图像传感器的作用是将转换为。其中MOS 单元负责电荷的存储,MOS单元电荷在三相脉冲的作用下实现电荷的, 通过输出装置实现电荷的。 11、光在光纤中无损耗传输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原理实现的。 12、传感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3、可以把压电元件等效为一个和一个电容器 14、电感式传感器按结构分为、和螺管式。 15、感应同步传感器是利用两个平面形绕组的互感随不同而变化的原理组成的可用来测量直线和或的位移。 16、电容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变化的传感器。 17、对于负特性湿敏半导体陶瓷,它的电阻率随湿度的增加而。 18、横向效应使电阻丝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19、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效应,其热电势包括电势 和电势。 20、光在光纤中无损耗传输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原理实现的。光纤的数值孔径越大,表明光纤的集光本领越。 21、射线式传感器主要由和探测器组成,常用的探测器有、闪烁计数器和盖革计数管。 2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主要包括、、重复性、稳定性和静态误差。 23、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成有确定关系、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才测量装置。一般由、和转换电路组成。 24、半导体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效应,它的灵敏系数比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______。 25、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主要类型有:变极距型、______、_____ __。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单选题]1.在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中,下列血细胞的(江南博哥)参数与产生的脉冲信号大小成正比的是()。 A.通过计数孔血细胞的数量 B.血细胞在计数孔的移动速度 C.血细胞的比密 D.血细胞的体积大小 E.血细胞是否有核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在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中,血细胞的体积大小与产生的脉冲信号大小成正比。 [单选题]2.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称核左移 B.核左移说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C.中性粒细胞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比例增多称核左移 D.分类中发现许多中性粒细胞核偏于左侧称核左移 E.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常提示预后不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5%)称为核左移。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预后较好,见于感染(尤其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为造血物质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 [单选题]4.患儿男,12岁。因腹泻1天来门诊求治。粪常规示:暗红色果酱样、镜检红细胞满视野,少量白细胞,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急性阿米巴痢疾 D.消化道出血 E.肠易激综合征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阿米巴痢疾的大便性状为暗红色果酱样,红细胞多;细菌性痢疾以黏液和脓细胞为主,可见巨噬细胞。 [单选题]5.脑脊液静置12~24小时后出现薄膜见于()。 A.化脓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蛛网膜下腔梗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