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细则

湖南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细则

湖南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细则
湖南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细则

湖南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建筑工程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原建设部令第141号)《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建市〔2015〕20号)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预拌混凝土》(GB/T149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规范标准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使用的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

自拌自用混凝土质量管理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三条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指导全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实现绿色环保生产。

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建立和完善预拌混凝土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诚信建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第五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设立(含新建、迁建)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预拌混凝土行业专项规划,市州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根据本辖区内的城

市发展需求及建设规模牵头科学制定本地区预拌混凝土专项规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市州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的专项规划不得设置歧视性、排他性条款,不得限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取得工商注册所在地市州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定的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并在资质范围内开展预拌混凝土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采购管理

第六条采购单位应当向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的生产企业采购预拌混凝土。

建设单位采购的预拌混凝土,施工单位应当在预拌混凝土进场以前查验生产企业的资质证书,严禁无相应资质或处于停业整顿期内的生产企业生产的预拌混凝土进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

第七条采购单位应当与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签订预拌混凝土采购合同,采购合同中应当按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标准载明以下技术和质量内容:

1. 工程名称、工程地址、浇筑部位、浇筑方式、用量、强度等级、坍落度等要求;

2. 对原材料品种、规格的要求;对外加剂和掺合料品种的要求;对混凝土性能的特殊技术要求(如抗冻、抗渗、抗折、氯盐含量、缓凝、早强、无收缩等);

3. 供应方式,交货地点、日期、时间,小时供应量,运距等;

4. 专用生产配合比,指定的外加剂、掺合料和专用材料以及技术条件;

5. 供需双方单位名称及联系人。

第三章生产质量管理

第八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按要求设置混凝土试验室(以下简称试验室),承担本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的试验工作,具体要求见附件。

试验室应及时完成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试验数据自动采集的设备改造,实现机构、人员和设备等信息与“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的互联互通,并实现力值数据自动采集、数据和报告的实时上传。

第九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健全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必要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原材料(水泥、骨料、水、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生产设备、产品销售等台帐。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生产、运(输)送预拌混凝土。

第十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生产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管理,建立原材料进场检验检测制度,按《预拌混凝土》(GB/T149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标准规范的要求,对所有使用的原材料按不同规格、批次及批量进行自检,其中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主控项目的检测应按不少于30%检验批量的频次,送至具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以下简称验证检测)。原材料性能指标检验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用于生产。

第十一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健全原材料检验检测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逐一对应的检测试验台帐。使用的水泥、砂、石、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材料应具有进场验收、检验检测和验证检测记录等质量证明文件,外加剂还应具有使用说明书。所有资料应完整、真实并及时归档备查。

第十二条试验室应根据采购合同规定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试配、调整与确定;严格控制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用量,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施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相关要求;生产配合比应根据现场原材料性能指标的变化进行调整,对混凝土性能有特殊要求或原材料(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配合

比试验报告(含生产配合比)应经试验室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建立试验和现场调整记录台账。

首次使用、使用间隔时间超过3个月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第十三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人员应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生产配合比执行,并做好生产记录,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生产配合比。

第十四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过程的原材料计量宜采用电子计量设备,其精度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计量器具除按有关规定及时委托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外,企业还应做好自校工作,并做好记录。

第十五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严格控制预拌混凝土的运送时间,当混凝土因凝结而降低流动性后,不得二次加水拌和使用。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浇筑成型过程中严禁出现加水等影响质量的行为。

第十六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制定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定期对混凝土强度以及其它性能进行统计分析,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整改措施,确保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第十七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T149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及合同要求留置混凝土试件,并对其进行养护和检验检测;建立留置试件和试验台帐。严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代替施工企业留置和养护混凝土试块试件。

第十八条采购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预拌混凝土质量有疑异时,应抽查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生产记录、设备计量检验记录、原材料检验检测和验证检测报告,生产企业应当予以配合。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作出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采购项目工程监理单位必要时可以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及试配、运输方式、运输时间、生产质量控制等实施延伸监理。

第四章检验与验收

第十九条预拌混凝土质量检验分为出厂检验与交货检验,出厂检验由生产企业负责。交货检验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工程监理单位旁站见证下,由施工单位按规定在混凝土浇注的工程部位随机取样和制样。预拌混凝土质量判定应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交货检验的检测报告应作为工程质量验收的质量控制资料。

第二十条出厂检验。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T14902)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技术标准规范和合同的规定对出厂的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出厂检验,检验检测结果存档备查。坍落度、拌合物性能等不符合要求的,预拌混凝土不得出厂。生产企业在供应预拌混凝土时应向采购及使用单位提供下列出厂资料:

1. 原材料检验检测、验证检测报告及生产配合比报告;

2. 预拌混凝土供货单及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预拌混凝土供货单应做到一车一单,随预拌混凝土送料车送达工地,作为预拌混凝土交货验收的依据,其中到达时间及卸料完毕时间应由采购单位在施工现场如实填写。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应按出厂时间即时签发。

第二十一条交货检验。预拌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督下,会同生产企业对进场的每一车预拌混凝土进行交货验收,并建立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台账。交货验收合格后,施工、监理及生产企业应当在预拌混凝土供货单上会签。交货验收内容包括:

1. 查验预拌混凝土的出厂时间,记录搅拌运输车的进场时间、卸料和卸料完毕时间。预拌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拌和后至进场)超过技术标准和合同规定的,禁止使用。

2. 测定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不能满足规范和合同要求的,预拌混凝土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认为合同规定的坍落度无法满足泵送要求而需增大坍落

度时,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征得工程监理单位同意后,书面通知生产企业作出调整。

3. 预拌混凝土交货验收后,在工程监理、生产企业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在混凝土浇筑部位随机取样,制作有唯一性标识的试块,经各方签字认可。

4.施工单位应按照规范要求建立标准养护室对试块进行标准养护,试块送检时应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共同送至有相应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收样记录、台账应由三方共同会签。

5.当必需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氯离子含量和碱总含量时,应按有关规范和合同约定进行。

第五章施工质量控制

第二十二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如对所提供预拌混凝土的浇注和养护有特殊要求的,应对施工单位作出书面技术交底,施工、监理单位应将交底文件存档,并按照交底要求组织施工。

第二十三条施工单位应根据预拌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制定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及拆模等方案,做好施工组织工作,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相关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及经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现场混凝土浇筑、养护。

预拌混凝土在运输、泵送和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严禁将已经初凝的混凝土用于建筑工程。

第二十四条工程完工时,施工单位应及时收集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资料,一并纳入工程质保资料。

第六章质量责任

第二十五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及运输质量负责。

第二十六条采购单位对下列情形引起的质量纠纷、问题、事故负责:

1.明示或暗示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降低混凝土生产质量标准;

2.使用无资质或处于停业整顿期内的生产企业生产的预拌混凝土。

第二十七条采购项目施工单位对下列情形引起的质量纠纷、问题、事故负责:

1.未按规定对进场预拌混凝土进行交货验收、试块留置和养护、见证取样检测;

2.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注、振捣、养护、拆模等浇筑过程及浇筑后的质量控制违反有关规范、规程、标准;

3.对进场的预拌混凝土加水、二次运转、二次搅拌,或将已经初凝的混凝土用于工程的。

第二十八条采购项目建设单位应制定预拌混凝土质量检查、考核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工程监理、施工单位对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检查。

第二十九条采购项目监理单位应认真履行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理职责,发现降低预拌混凝土质量的相关行为应及时制止并报告。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应用“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及时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人员、设备使用和生产过程控制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市州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其核发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试验室岗位人员的动态管理,当发现人员不满足最低配备要求时,应责令其限期整改或依法撤回资质。

第三十一条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情况进行监督抽查,检查生产企业对原材料检验检测的批次、批量和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重点检查水泥、砂、石、粉煤灰、掺和料、

外加剂等材料的质量情况,必要时,应按规定进行抽检;定期组织比对试验,生产企业试验室比对试验结果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限内生产企业的相关试验和检验检测项目应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

第三十二条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和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1.进入被检查企业及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2.要求被检查企业提供有关预拌混凝土质量、生产、施工的相关资料;

3.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试块、试件、材料、构(配)件,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抽取一定比例的试样委托相关检验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4.责令被检查单位纠正违法违规的质量行为,并依法予以处理;

5.责令被检查单位消除质量隐患;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三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其他行为的,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责令限期改正,依法依规作出处理:1.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人员、设备、管理不能满足预拌混凝土生产要求的;

2.使用不合格、已淘汰、已禁用原材料的;

3.未按照规范要求对原材料、混凝土试块进行检验检测或验证检测的;

4.未按规范要求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生产的;

5.未按规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数据上传的;

6.未取得相应资质生产并提供预拌混凝土的;

7.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质量行为。

第三十四条预拌混凝土采购项目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违反本管理细则规定的,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依法依规做出相应处理。

第三十五条工程项目使用了无相应资质生产企业的预拌混凝土的,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结构工程检测鉴定;未经检测鉴定或检测鉴定不合格的,工程不得验收投入使用。

第三十六条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人员有弄虚作假、伪造数据行为的,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第三十七条本细则自2018年1月2日起施行,有效期自2023年1月1日止。

[项目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项目管理)项目质量管 理实施细则

1/1000~3/1000起拱,板、梁模板中间下垂或起拱过高。 1.4墙、柱、梁模板截面尺寸偏差超过+4,-5mm,侧模板扭曲、变形,感官不良。 1.5模板加固不牢固,未按照方案或交底施工,对拉螺栓间距过大、螺栓未上双螺帽或螺帽未拧紧、立档间距过大导致鼓模、跑模,构件尺寸偏差较大。 1.6模板支撑体系不牢固,未用斜撑顶紧墙、柱模板下端,板梁下支撑钢管间距过大,钢管倾斜弯曲,未加横杆连接,梁下支撑钢管脱空离地,梁侧模无支撑或支撑不牢固,导致构件变形严重。 1.7模板支撑体系不满足建管局2007年60号文之规定(后附)。 1.8墙、柱模板在与板、梁模板相接处不垂直,向两侧倾斜、弯曲,导致门窗洞口不垂直、缺损,墙、柱上部歪头。 1.9墙、柱与板梁模板接缝不严,有明显可见的缝隙,或模板上孔洞未及时封堵,导致模板漏浆、蜂窝麻面,观感质量不良。 1.10模板使用前未清理干净,或未涂刷隔离剂,导致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坑洼不平,感官质量不良。 1.11施工时,封模板前,墙、柱施工缝处存留木屑、尘土、塑料套管、混凝土表面破碎、夹渣等杂物;板梁施工时,模板表面存留木屑、尘土、塑料泡沫、塑料管等杂物,不认真清理,仅用水冲到墙、柱内,造成楼层结合处夹渣、接缝不良。 1.12模板拆除时间过早。悬模拆除时间过早导致混凝土表面破碎、露筋;墙模板拆除过早导致墙面“扒皮”,缺棱掉角,并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 2、模板施工质量的管理规定

2.1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2.2、各班组必须严格按相关施工验收规范及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精心施工,经自检合格后通知项目部技术部门验收,报验必须确保一次过关。 2.3若分包单位在未组织各班组进行全面自检自查的情况下报项目部质量员验收,导致1.1~1.11条中出现的问题累积超过10处的,项目部将按照如下规定对分包单位进行处罚,并责令整改: 2.3.1轴线偏移超过±5mm,进行警告,并责令整改;轴线偏移超过±10mm 范围的,处以50元/处的处罚。 2.3.2基础截面尺寸偏差在±15mm以内的,进行警告,并责令立即整改;基础截面尺寸偏差大于±15mm的,处以200元/处的罚款;墙、柱、梁等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在+10,-15mm范围内的,不进行处罚,但要立即整改;偏差大于+10,-15mm的处以100元/处的处罚。 2.3.3墙柱垂直度允许偏差6mm,垂直度在10mm以内的,要立即整改,不进行处罚;垂直度在10mm以上15mm以下的,每面墙处以100元罚款。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1.doc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管理控制制度 1.总则 1.1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混凝土产品合格率100%。 2.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结构: 2.1公司经理是公司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领导质量代表人(即:质量总监)主任工程师、质量技术部及实验室,质量技术部负责公司的质量技术管理工作。3.质量技术部的工作职责: 3.1签发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负责产品过程的质量监控。 3.2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技术要求,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 3.3负责编制特殊工程的质量计划、处理用户质量异议和质量问题,及时上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 3.4协助主任工程师处理客户投诉及产品质量事故,积极协助实施公司下达的生产技术质量达标工作。 3.5对产品的生产、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及作业标准、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对检验合格原材料签发原材料准用证。 3.6制定检查标准,并稽核质量检查人员是否正确实施。 3.7负责质量异常的妥善处理。

3.8检验仪器与量规的管理与校正,及库存品的抽验。 3.9对原材料供应商,外加剂工厂供应商等交货质量进行整理与评价。 3.10制定巡回检验的管理与分析,专案研究并作改善,预防再发防止措施。3.11对客户投诉案件进行分析并实施落实改进措施。 3.12负责资料回馈相关单位。 3.13执行质量管理日常检查工作。 3.14做好质量保证作业。 3.15研究制订并执行质量管理教育训练计划。 3.16制定质量管理规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3.17负责其他有关质量管理事宜。 3.18参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及试制。 3.19定期向主任工程师报送有关质量技术报表。 4.搅拌楼、运输组、泵送组、采购等相关部门,必须协助质量技术部共同做好质量监控工作。 5.生产过程质量技术管理: 5.1所有原材料(水泥、砂石料,掺和料、外加剂)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技术指标。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国食药监械[2009]836号 2009年12月16日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及其监督检查工作,国家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11年1月1日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植入性医疗器械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应当按照《规范》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实施。生产企业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提出质量管理体系检查申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要求组织实施《规范》的检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外科植入物生产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药监械〔2002〕473号)同时废止。 二、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对植入性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体系检查仍按现有规定进行,企业也可自愿申请《规范》检查。 三、自2011年7月1日起,生产企业申请植入性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和重新注册时,应当按要求提交经检查合格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结果通知书》,其他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体系检查按现有规定进行。 四、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本辖区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规范》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已经通过《规范》检查的企业要加强日常监管。国家局将组织对各地的检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做好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学习和宣传,做好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注意总结经验,收集《规范》执行中的有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地在执行中的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局医疗器械监管司。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项目质量管理实施细则v

项目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v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项目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V2) 江西电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信产公司标准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流程,规范项目管理过程,增强项目可控性,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以便统一协调资源实现项目的最优化管理,特制定此《项目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条:项目质量管理,其中质量通常包括产品的质量及工作的质量,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而工作质量则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它反映了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工作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第三条:《项目质量管理实施细则》阐明了信产公司的项目质量目标,对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作了全面、系统的描述;对内是信产公司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法规性文件,对外是向顾客证明本公司具有提供优质项目服务控制能力的依据,亦是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依据。

第二章. 质量管理目标 第四条:公司要对所有正在进行的项目进行监管,监管内容不仅包括商机的分析把握,还要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监控,以及项目的实施是否符合项目管理流程,项目的实施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等等。项目监控是贯穿于项目启动、计划、执行和验收关闭的整个过程。 第五条:项目经理要对项目实施质量进行监控管理,按需对项目质量进行评定,定时向项目管理部门、分管领导、项目负责人通报项目质量监控状况。 第六条:项目质量的管理内容包括: 1).项目进度 2).实施质量 3).系统功能实现 4).项目回款 5).项目文档 6).客户满意度 第七条:质量评定指标 1).优质项目达标率100% 2).产品交付合格率100% 3).系统无故障率100% 4).服务履约率100% 5).顾客满意度大于90% 6).项目文档齐全 100%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要素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要素 (郭国雄) [摘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是当前工程技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技术上的因素,也有管理上的因素。本文简要的从几个方面论述了预拌混凝土公司的质量管理,探讨了预拌混凝土质管体系的建立的途径和应包含的内容,以及在运行过程中的监测管理工作,以求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关键词]:预拌混凝土质管体系质量要素生产过程管理 1问题的提出 混凝土的集中搅拌是建筑工程生产管理的一项重大变革,从现场配制的半成品,走向工业化生产的商品,是现代混凝土技术成熟的标志。但是,近年来随着预拌混凝土行业的迅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⑴混凝土企业的大量增加,造成产能过剩,出现无序竞争,导致质量风险增加;⑵人力资源,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导致管理水平下降;⑶短期行为严重,市场存在投机现象。部分企业的质量体系流于形式,质量管理投入不足;⑷预拌混凝土的使用宣传不到位,部分施工单位对预拌混凝土的特性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够合理的组织施工和养护,造成了较多的质量事故,也引发了大量的质量纠纷。

如何建立合适的质管体系?如何在运行的过程中保持体系的有效性?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引导混凝土行业健康发展?是所有混凝土人和建设主管部门的共同责任。本文努力探求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要素,认为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要素主要是完善组织机构和合理配置资源、试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混凝土生产过程管理等。2组织机构与资源配置 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是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在这个方面企业负责人的质量意识起到关键作用。 2.1组织机构 全面质量管理是涉及到公司内所有职能部门的一项工作,所有的阶段都要考虑质量,所有的活动都要控制质量,质量是全体员工共同工作的结果。要想取得良好的结果,企业应有合理的组织机构,在这个机构中明确界定和分配质量活动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出现职能重叠谁都不负责任或职能空缺造成无人管理的现象。 2.2资源配置 资源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的而投入的必要的人力、物力。充足的资源配置是企业确保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混凝土企业在资源配置上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基础设施的配置上,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储存场地和粉料储仓。很多的材料检测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储存场地不够,就可能存在进厂材料还未来得及检验就已经被使用掉的情况。另外,企业在资源配置上要重点考虑生产能力、运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目录 1.适用范围 2.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 3.对认证审核人员的基本要求 4.初次认证程序 5.监督审核程序 6.再认证程序 7.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 8.认证证书要求 9.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 10.受理转换认证证书 11.受理组织的申诉 12.认证记录的管理 13.其他 附录A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间要求 1适用范围 1.1本规则用于规范依据GB/T 1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在中国境内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1.2本规则依据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过程作出具体规定,明确认证机构对认证过程的管理责任,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规范有效。 1.3本规则是认证机构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中的基本要求,相关机构在该项认证活动中应当遵守本规则。 2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 2.1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取得从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资质。 2.2认证能力、内部管理和工作体系符合GB/T 27021/ISO/IEC 17021-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 2.3建立内部制约、监督和责任机制,实现培训(包括相关增值服务)、审核和作出认证决定等工作环节相互分开,符合认证公正性要求。 2.4鼓励认证机构通过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可机构的认可,证明其认证能力、内部管理和工作体系符合GB/T 27021/ISO/IEC 17021-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 2.5不得将申请认证的组织(以下简称申请组织)是否获得认证与参与认证审核的审核员及其他人员的薪酬挂钩。 3对认证审核人员的基本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方案

一、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质量方针 我公司贯彻执行“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以优质工程和优质服务求生存、图发展。”的质量方针,做到持续改进和持续满足客户要求,为用户提供满意产品。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有着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强大的综合优势。职工队伍的相对稳定为工程服务的连续性提供了保证,进货渠道合法性为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质量目标 (1)分项工程交验合格率100%; (2)单位工程交验合格率100%; (3)本工程质量合格,争创优质工程; (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活动记录完整,与工程同步; (5)与业主、监理、设计保持良好关系,共同合作搞好质量管理。 我们将按照企业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层层监督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和提供专业化施工保障,严格按照三个体系的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全面推行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施工和一流的服务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履行对建设单位的承诺,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3.质量保证体系 3.1质量控制和保证的指导原则

(1)首先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配备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强化“项目管理,以人为本”。 (2)严格过程控制和程序控制,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树立创“过程精品”、“建设单位满意”的质量意识,使该工程成为我公司具有代表性的优质工程。 (3)制定质量目标,将目标层层分解,质量责任、权力彻底落实到位,严格奖罚制度。 (4)建立严格而实用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实施细则,在工程项目上坚决贯彻执行。 (5)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审批等制度。 (6)广泛深入开展质量职能分析、质量讲评,大力推行“一案三工序”管理措施即“质量设计方案、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 (7)利用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手段进行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和控制,强化了质量检测和验收系统,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8)大力加强图纸会审、图纸深化设计、详图设计和综合配套图的设计和审核工作,通过确保设计图纸的质量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9)严把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设备的出厂质量和进场质量关。 (10)确保检验、试验和验收与工程进度同步;工程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竣工资料与工程竣工同步;用户手册与工程竣工同步。 3.2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按照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以ISO9001:2000标准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推行ISO9001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合同为制约,强化质量的过程和程序管理和控制。项目经理部推行专业责任工程师负责制,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使质量保证体系延伸到每个操作人员,通过明确分工,密切协调与配合,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 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岗位各负其职。根据现场质量体系结构要素构成和项目施工管理的需要,成立由项目经理领导、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的质量保证体系,生

项目质量管理奖罚实施细则

项目质量管理奖罚实施细则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工程质量管理,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责任,提高公司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为社会提供精品工程和满意服务,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交通部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定等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 第三条奖金设置。 公司从利润中计提部分资金设立质量奖励基金,质量罚款所得亦列入质量奖励基金,由公司财务部统一收取,实行专款专用 第二章工程质量奖励与处罚 第四条公司对取得优质工程的项目部在业主给予的奖励外进行公司内部奖励。奖励标准如下: 1、创鲁班奖工程,按产值的10.0‰奖励 2、创国家金质奖工程按产值的8.0‰奖励;银质奖按产值的6.0‰奖励 3、创省优工程或省样板工程按产值的5.0‰奖励 4、创市优工程或市样板工程按产值的3.0‰奖励 5、对于高速公路项目交工验收按部颁规范达到优良工程或市政项目按业主施工合同要求达到优良工程,且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按产值的2.0‰奖励。

第五条对未完成业主确定的质量目标的项目,按该项目产值的2.0‰进行处罚,在项目奖金中扣取。 第六条由我司总承包工程获得市优以上奖励时,按上述奖励比例对分包单位进行奖励 第七条以上奖项必须待评优证书颁布后下发,无评优证书,一律不给予奖励 第八条对获得国家、行业和省份其他质量先进称号的,公司将视具体情况对获奖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对敢于坚持原则,对工程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并及时发现质量隐患、消除和避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及对提高工程质量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外施人员),公司视贡献大小给予500~5000元的奖励 第十条所有奖金分配表须经公司工程部、人保部和主管领导审批后,交财务部门执行 第三章过程控制中的奖励与处罚 第十一条在公司组织的季度质量评比活动中,第一名奖励项目部锦旗一面、现金10000元,第二名奖励项目部现金8000元,对排在最后一名并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部给予扣发5000元奖金的处罚。连续三次工程质量被评为倒数第一的项目部,取消其年终所有奖项的参评资格。质量评比主要内容有项目工程质量、施工管理、内业资料、文明施工四个方面,具体见附件一。评比按综合得分高者,确定名次

福建省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17855

福建省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以下简称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实施对预拌混凝土企业 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预拌混凝土系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施工现场卸料点的混凝土拌合物(以下简称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系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预拌混凝土专业企业资质,并在资质核定的承包工程范围及地点内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活动的企业。 混凝土专项试验室(以下简称试验室)是指企业内部专门负责原材料质量、混凝土性能等相关检测工作的部门。 第四条省建设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对全省预拌混凝土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统 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预拌混凝土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对预拌混凝土生产活动实施具体监督管理。 第五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预拌砂浆的生产。

第六条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水及粉尘的处理应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法规。 第七条对企业生产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投诉或举报。 接到投诉或举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应按有关程序和规定进行调查取证,并根据查实的情况进行处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八条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活动的企业必须按《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闽建筑〔2007〕51号)向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相应的资质。未取得资质的不得生产销售。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受理企业资质申请后,应组织对企业试验室进行现场核查,核查试验室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理制度:应编制试验室的质量手册,建立健全试验室的管理制度。 (二)检测人员: 1、试验室主任具有5年以上相关专业试验室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其中二级预拌混凝土专业企业试验室主任应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 2、从事相应的检测项目工作3年以上,接受相关检测技术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检测岗位证书的专职检测人员不少于6人。 (三)检测能力: 1、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细度、安定性(雷氏夹法)、凝结时间、强度; 2、砂常规检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 3、石常规检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

三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1 质量管理体系: 本工程的质量标准为符合国家验收标准规范,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检查验收必须高要求,分部优良率必须达到100%,单位主体工程必须优良,观感得分90%以上,质量保证资料必须齐全。 本公司将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为宗旨,运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积极开展群众性的QC质量管理活动,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强化质量检测与质量验收,将贯彻ISO9002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工作程序贯穿施工全过程,不断完善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以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来回报业主。 质量保证体系如下:

图:质量保证体系图 2 质量管理组织及职责: 1、建立保证质量管理组织: 建立本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控制系统,是认真落实质量措施,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保证。该工程的质量管理在南京市质量监督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等共同指导下,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为工程管理核心,成立专职的质量控制组织来具体实施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质量管理组织系统见下图:

图:质量管理组织系统 2、质量管理职责: 为保证实现本工程质量目标,有关质量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本公司将严格落实项目部经理及质量管理成员,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责任,并严格执行、严格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建造师: ①全面负责管理本项目的施工运行,确保项目顺利建设。 ②根据工程规模、特征,有计划地决定项目资源配备,明确下

属质量管理成员的管理职能和职责,保证质量工作有效有序地运行。 ③根据建设方要求确定项目质量方针、目标,并保证质量方针和目标协调,采取必要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措施,使质量方针为全体职工掌握并贯彻执行。 ④控制工程成本,全权管理项目资金运转,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⑤选择和评审分包和材料供应商,审核其资质并签定分包合同。 ⑥做好项目管理人员的人事管理工作、教育工作、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队伍技术素质、思想素质。 ⑦负责项目的行政、技术方案的决策,及各项工作的管理,确保项目实现目标。 (2)项目工程师: ①按质量文件和合同要求,实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查、监督工作。 ②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负责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与业主、监理、设计协作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③全面负责项目技术质量日常管理,具体协调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④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监控,加强施工过程监控。 ⑤负责对分部、分项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和参与最终产品质量评定工作,独立行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权和否决权。 (3)项目副经理(生产): ①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

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南安市浦南洋防洪堤局部外移工程(合同编号PNYWY/C1) 质 量 管 理 细 则 三明市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浦南洋防洪堤局部外移工程项目部 2007年4月10日

南安市浦南洋防洪堤局部外移工程 质量管理细则 我公司中标承建的南安市南安市浦南洋防洪堤局部外移工程位于南安市西溪河右岸,主要工作内容由冲孔灌注桩基础及高压旋喷防渗墙、钢筋砼底板、细石砼砌块石堤身、钢筋砼堤顶观景平台、堤后回填砂及污工护砌等。 在质量管理工作上公司在项目工地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推行与国际标准ISO9000-2000相接轨的GB/T19000系列标准。兹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工程的质量管理细则。 一、质量方针和目标 在工程管理上取得良好可信的质量是公司过去一向奉行的方针,也是公司未来的既定目标,项目经理部将质量工作视为参建本工程职工的天职,决心以质量取胜的原则奉行“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信誉第一”的方针,确保本工程项目以最佳的质量业绩取得业主满意。 质量目标:达到合同和规范的要求,合同履约率达到100%合格,力争主要项目优良。 为了贯彻以上方针目标,项目经理确定:

1、贯彻GB/T19000-ISO9000-2000系列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做到: (1)、项目经理对质量全面负责; (2)、生产活动者同时负责质量检查; (3)、各部门、各人员按照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活动进行分工,各负其责。 2、确立工程技术人员在质量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本项目实行以项目技术主管为首的技术责任制,奖优惩劣、逐季考核。 3、推进技术进步,实行最优施工网络,掌握关键节点(冲孔灌注桩基础、高压旋喷防渗墙、钢筋砼底板、细石砼砌块石堤身、钢筋砼堤顶观景平台)的优化施工。 4、坚持原材料、外购品的检查。做到三证齐全,有惑疑材料取样复检,当地材料和半成品工地设有专业知识的检验人员检查并联系泉州等地的实验室取样试验。做到不合格的材料决不使用,不合格的半成品、成品不交验。 5、坚持奖优惩劣,坚持内部分配和评优工作的质量一票否决权,坚持对发生质量事故、质量缺陷的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 二、质量保证体系 1、组织网络: 质量管理(QM)小组专职质量检查员 班组质量检查(QC)组施工班组检查员 项目技术主管材料试验管理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范

穗建质监字[2007]80号 关于印发《广州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治理 实施细则》条文修改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质量监督站、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和各建设、施工及监理单位: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我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监督治理,确保工程结构质量,我站制定了《广州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治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各有关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向我站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近期,我站组织了有关监督、施工、监理和混凝土生产企业等单位参加的条文修改研讨会,现将修改内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含分站)必须在2007年8月1日前到市建委办理备案手续。8月1日后,凡未办理备案手续的预拌(商品)

混凝土搅拌站均不得在广州市内供货,若分站在未办理备案手续而进行供货的,其所属的总站也一并暂停供货。 《实施细则》具体修改内容如下: 一、《实施细则》第六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确保对原材料的质量监控,实施原材料进场检验,即原材料进入搅拌站后,必须依照有关技术标准按批次复验,经复验合格的方可投入使用。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全市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原材料进行随机执法抽检,各区(县级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对本辖区内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原材料进行定期监督抽检。 原材料定期监督抽检由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负责托付,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公示的检测机构检测。负责监督抽检的检测机构必须已在市建委备案、具备混凝土原材料监督抽检检测项目的检测资质并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已办理登记手续(检测机构和检测项目详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原材料监督检验报告将作为工程结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的重要内容。凡未经原材料监督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未经复验或处理合格的工程,各工程质量监督站不予办理相应中间验收登记及工程质量验收手续。 二、《实施细则》第十条 第十条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供应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应向施工单位提供下列资料: (一)预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二)预拌(商品)混凝土发货单(须做到一车一单,随送料车一起送到工地,作为预拌(商品)混凝土交货验收的依据之一);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细则

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细则 公司于2005年10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了认真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及其相应管理制度,更好的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根据《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资源管理 第一条人力资源管理 1.1 各项目部特种作业必须实现持证上岗制,且必须配备齐全,坚持一岗一人一证制,定期参加主管部门或公司的技术培训。 1.2 各项目部必须对所有进场施工人员进行三级质量、安全教育。三级教育分为公司、项目部、班组教育,公司级教育由公司技术部、安全部进行,项目部及班组级教育由项目部和班组在人员上岗前完成。 三级教育必须有考核制度,并详细建档记录。 1.3 项目部应当建立职业安全、技术培训制度,参加行业安全知识、技术培训,及时了解技术、安全动态,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1.4 项目部必须确保“五大员”的人员配备,视工程大小合理配置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度、目标考核办法及经济处罚制度。 项目部五大员配备应报公司技术部、安全部审核批准。 第二条大中型机械设备管理 2.1 项目部必须建立大中型机械设备管理台帐和单独的档案,开工时报公司设备动力部备案。 2.2 工程所用的大中型机械设备应提前向公司报方案,内容包括进场时间、安装时间、验收时间及安装、拆卸单位的资质情况。 公司安全部、设备动力部必须参与项目工程大中型机械设备的验收。 公司设备动力部具备大中型机械设备安装、拆卸资质。 2.3 项目部各大中型机械设备必须建立单独的维修保养计划,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维修。 现场各大中型机械设备应实行挂牌制,标明名称、型号、编号、保养人。 2.4 项目部使用的测量、计量设备必须实行台帐控制,定期检测,专人管理。

山东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山东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兽药经营质量管理,保证兽药产品质量和兽药安全使用,保障动物健康和动物产品安全,根据国务院《兽药管理条例》、农业部《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是山东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适用于省境内所有从事兽药经营活动的企业和单位。 兼营兽药的动物诊疗机构、从事兽药经营和供应活动的动物防疫机构,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县级以上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按照规范竞争、有效供应、合理布局的原则,负责辖区内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应鼓励和支持兽药经营企业实施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并依法查处不符合规范的兽药经营企业。 第二章场所与设施 第四条兽药经营企业应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仓库,经营场所和仓库应布局合理,相对独立。经营场所和仓库的距离应就近、方便。 兽药经营场所和仓库地点应标识明显。 第五条兽药经营企业经营场所的面积和所需设施、设备应与所经营的兽药品种、规模相适应。 兽药经营场所的面积应不少于20平方米,仓库总面积应不少于40平方米;兽用生物制品储存冷库面积应不少于30立方米。 动物诊疗机构兼营兽药的,应设立独立的药房(仓库),其面积应不少于20平方米。

第六条兽药经营企业兼营其他产品的,兽药经营区域应与其他兼营产品及生活、居住区域有效隔离,不得影响所经营的兽药产品质量。 兽药经营企业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动物诊疗区域应独立设置,避免与兽药经营场所人、物流交叉污染。 第七条兽药经营地点应与《兽药经营许可证》载明的地址相一致。兽药经营 企业的《兽药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应悬挂在营业场所的正面显著位置。 兽药经营企业欲变更经营地点、企业法人,或者经营场所的地址名称发生变化的,应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兽药经营许可证》。 兽药经营企业变更兽药经营场所面积,或者变更仓库位置、面积以及相关设rocess. 2. land and China has a vast territory, but its arable land is limited.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only 106.67 million hectares of cultivated land could be used (1.6 billion acres), only 867 square metres of cultivated land per capita (1.3 acres). With the growing population,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gradual transition of 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s, farmland will be reduced. Development of poultry industry will occupy a certain area of land, there is a modern product with comprehensive rollup of 50,000 chickens laying hens, covers an area of 14.87 hectares (233 acres) more (including Office of hatching, brood rearing, and laying House, eggs, feed processing workshop, Office, etc). The poultry industry should work in land conservation, not accounted for or less cultivated land, wasteland, the principle of slope land. When the chicken farm should generally not available to local arable land area to determine an

质量管理思路及实施细则

质量管理思路 及实施细则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东部)环保能源工程项目部 2018年月日

江西丰城发电厂2016年11月24日发生了“11·24”冷却塔砼筒壁和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本次事故是2016年死亡人员最多的一起事故,也是近几十年来电力行业伤亡最为严重的事故,影响恶劣,教训惨痛。为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也为了整体工程质量的保证,特编写此管理思路。 管理思路 1.“以人为本”。做到以人为管理的主体,健全、加强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队伍管理人员及施工工人的质量意识,让质量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中。 2.以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为原则。切实按照标准及规范进行作业,让质量管理深入到作业过程中,严把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保障实体的质量合格。 3.以现场为准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质量进行管控,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协调,积极解决作业过程中的问题,保障实体质量。 4.施工人员在作业结束后必须自检;不同工序交接、转换必须由相关人员交接检查;承包单位质检员的专检。 5.凡涉及施工作业技术活动基准和依据的技术工作,都应该严格进行专人负责的复核性检查,以避免基准失误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难以补救的或全局性的危害。 6.施工过程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建立相应的质量记录资料。各工序作业的原始施工记录;检测及试验报告;材料、设备质量资料;此外,质量记录资料还应包括不合格项的报告、通知以及处理及检查验收资料等。施工质量记录资料应真实、齐全、完整,相关各方人员的签字齐备、字迹清楚、结论明确,与施工过程的进展同步。 积极贯彻“科学管理,提高意识、争创优质”的质量方针,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我项目部承担的单位工程质量的水平,努力达到业主要求的质量目标。 按照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工程质量强制条文及集团公司的有关质量要求,以合同中约定的工程建设按照《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5277-2012)标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让全体人员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公司产品质量合格,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管理,主要包括原材料的管理、原材料和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调整、混凝土质量的过程控制等。 第二章原材料管理 第三条原材料进场后材料部门应按要求对材料供货单进行确认,收取并核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时移交试验室),应建立材料进站台帐,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试验室进行取样、检验和试验。 第四条试验室应按相关材料标准的规定对进站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出具报告。进场原材料应按照批量进行复试,不得漏试。 水泥、粉煤灰、矿粉等胶凝材料进站应验明出厂合格证书及相应检测报告,并按规定取样复试。 进站的砂石集料,司磅员应随车至料场逐车目测验收,并按规定及时委托试验室随机取样检验,连续生产时,每周抽检不得少于一次。检验试验结果记入台账,及时归档。 外加剂进站应有专人验收、保管、发放、登记台帐,应验明出厂合格证书及相应检测报告,并按规定进行取样复试。 第五条供应商每年应以我公司的名义委托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粉煤灰、矿粉、减水剂、膨胀剂的型式检验和砂石的碱活性检验。混凝土供货合同中对原材料检验和试验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合同约定进行。本单位无能力试验的项目、应委托有资格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试

验。 第六条为了满足公司产品质量稳定的要求,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性能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还应满足公司指定的质量内控指标: (一)水泥入罐温度不得超过65℃,P·O42.5级应同时满足28d 强度≥45.0MPa的内控指标。 (二)减水剂:在掺量为1.8%时,砂浆减水率不得小于18%,同时要求前后进场的减水剂砂浆减水率波动不能超过10%。 (三)砂石料应级配良好,不得含有石灰、煤块、炉渣、草根、树叶、树枝、和塑料等杂物,不得含有较大的石块和泥块,不得含有风化石,不得运送滴水砂。 第七条材料进站及生产过程中,经检验和试验,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应进行记录,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当可采取技术措施使用时,须经过试验验证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 第八条进厂砂、石不符合要求无条件退货,并由供货方承担装车费,每一车水泥进场后,司磅员首先检测水泥温度,并填写测温记录,当水泥温度超过65℃时,严禁入罐。必须采取降温措施,经检测符合温度要求后才允许打入罐中。 第九条进厂原材料如不符合公司规定要求除按《砂石质量管理规程》和《料场管理规定》进行经济处罚外,物资部还应记录车号及供应商单位,年度汇总评定,其结果作为下一年度是否继续拥有供应资格的重要依据: (一)原材料进场初次质量验收不合格; (二)原材料进场后质量检验不合格; (三)原材料进场后质量检验数据达不到公司内控指标; (四)当原材料验收或检验不合格时,是否按公司要求及时组织退货;

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汇编

威永公路(缅寺河~河头段)10.07地震恢复重建工程项目部质量管理办法 及质量保证体系 编制单位:云南九巨龙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总则及质量管理目标 1.1 总则 1.1.1工程概况 本段公路属景谷县村道,编号为XJ35,项目路线起点K0+000起于威永公路(K40+065)处,止点K70+100处止于威永公路K110+165,位于碧安乡老山脚村,全长70.1公里。其中K0+000~K23+215及K60+000~K70+100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为12cm天然砂砾石垫层+18cmC30混凝土面层,K23+215~K60+000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为18cmC30混凝土面层,全路段两侧1米宽天然砂石路肩。 公路设计时速:20km/h。K0+000~K70+100车道宽4.5m,路肩2×1m。最大纵坡:9%。最小坡长:60m。圆曲线一般半径:30m,极限最小半径15m,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150m。停车/回车/超车视距:≧20/40/100m。路面类型及路拱横坡2%。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抗震设防: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设计交通等级:轻交通。 1.1.2编制依据 (1)图纸会审纪要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2010-5-1实施) 1.2.3 适用范围 本质量管理体系适用于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工程。 1.2 质量管理目标 本标工程质量目标达到公路工程验评标准。 2质量管理体系 2.1项目部质量领导小组 2.2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一、总则 1、为规范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质量,根据《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质量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2、本办法使用于项目部所有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二、质量管理机构 项目部设劳动与安全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施工队设专职或兼职质量检查员,班组设兼职质量检查员。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张宗团 副组长:李振举周书宝王俊庄 组员:伍俊张有青王亮焦明刚门浩孙彦银 三、工程质量责任制 1.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逐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 项目部建立逐级负责的质量责任制,对所承担的施工项目明确各级责任人,并将质量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和员工,按各自的职责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2.工程质量责任制: (一)项目经理: 对施工的工程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 1)建立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组织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2)组织质量培训教育活动,组织编制质量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创优目标。 3)严格按施工程序组织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组织领导各架子队或班组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并经常督促检查。 4)组织质量检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认真贯彻各种技术措施,严格执行质量奖惩规定,对存在的质量问题,组织分析原因和制定整改措施。 5)依法分包工程,依法使用劳务。 1

6)确保使用合格材料和设备。 7)对发生的质量事故按规定上报。参与质量事故调查处理。 (二)总工程师 对所属的质量管理工作负具体组织领导责任。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保证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规定以及上级颁布的规 章制度。 2)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交底。 3)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施工技术和 召开施工经验交流会,开展技术攻关和TQC小组活动,推广应用“四新”科技成果和工法,落实创优规划和目标,开展创优质工程活动。 4)负责测量、检验、试验和计量工作。加强对工地实验室和计量等质量基础工 作领导,督促正确使用和管理检测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科学实验。 5)参加每月的定期质量检查,召开质量分析会议。 6)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三)施工队队长 对施工工程质量负直接管理责任。 1)严格按设计文件、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技术交 底组织施工并督促检查。 2)认真开展质量教育活动,参加质量管理小组工作,针对存在的质量通病,组 织质量公关。组织开展创优活动。 3)掌握好施工进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严格按程序办事搞好文明施工 4)对违反操作规程,质量低劣着必须责令改正或返工。 5)对发生的质量事故按规定及时上报。参与质量事故调查处理。 (四)班组长(工长) 对所施工的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1)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规范、规程、标准和工艺流程组织施工。 2)坚持班前讲话制度,开展质量教,落实创优措施。 3)认真执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制度,使工序操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随时检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