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2.4GHz无线数传模块 nRF2401A 的使用及测试

对2.4GHz无线数传模块 nRF2401A 的使用及测试

对2.4GHz无线数传模块 nRF2401A 的使用及测试[原创]

最近终于有时间对nRF2401A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最后定做和加工了一些板子出来,实际测试效果非常不错,距离轻松达到500米以上!

先来晒一下成品:

下面的“大”个头是nRF2401A,上面的“小”家伙是nRF24L01+,都是一起做的板子

底板是无线开板,是为了方便调试、开发和测试准备的,之后的距离测试也是用这个

——————华N——————丽O——————的V——————分A——————隔T——————线E——————

nRF2401A算是比较老的产品了,大家应该早有听说或使用过。

最为使用最广泛的2.4GHz无线数传模块之一,nRF2401A当然具备很多及优势,现在来简单介绍一下:

1.使用

2.4GHz开放频段

这里有点小注意:nRF2401A发射时的工作频率最高为2526MHz,接收时的最大工作频率为2524MHz。

2.高数据传输率,支持250kbps和1Mbps。

这个速率已经和蓝牙差不多了,所以这也是nRF2401A经久不衰的一个原因啦。

3.低功耗设计

工作电压范围 1.9~3.6V。工作在接收状态时的电流消耗为18mA,工作在发送模式功率为0dBm时消耗电流为13mA。

嗯,看起来很适合使用电池进行供电的场合使用?

没错,现在的无线键盘鼠标里面多数就是使用的nRF2401A和nRF24L01方案。

4.简单的操作方式,减少MCU的工作负担。

nRF2401A除了同MCU之间使用简易的SPI通讯之外,还提供PWR_UP、DR1和DR2等直接操作引脚。

通过对PWR_UP操作可快速完成“上电”和“休眠”模式的切换。

而DR1、DR2可在nRF2401A完成数据接收后输出高电平,通知MCU准备读取接收数据。

5.省力的Shockburs传输模式

这个“Shockburst”可是nRF2401A最吸引人的地方了,“Shockburst”是什么呢?

通常的无线数传芯片在向空中发送数据包的时候需要先传送“前导字”,随后是“地址码”,接下来是“用户数据”,最后就是“CRC校验码”。

当你使用“Shockburst”传输模式的时候,只需告诉nRF2401要发送数据的“地址”和“数据”就好啦,

“前导”和“CRC”什么的全部由“Shockburst”帮你完成了!

接收数据的时候也是一样,nRF2401A在收到一组数据后会检查“地址”和“CRC校验码”,

错误时会丢弃,正确时会通知MCU进行读取工作,而在其它时间,MCU无需进行任何处理!MCU表示很轻松啊有木有!

就这些特点来说,nRF2401A特别适合初学无线数传和期望快速开发产品的朋友们使用。

——————华N——————丽O——————的V——————分A——————隔T——————线E——————

最后重点的来说谈谈说关于“通讯距离”的问题

很多初学者和使用过nRF2401A或者nRF24L01系列数传芯片的人都会很关心的问题,

∙到底使用这些东西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的有效或者最大距离是多少?

∙为什么我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连5米都不到?

∙有些模块还宣称1000到2000米的传输距离是真实的吗?

传输距离是无线数传芯片和模块的一个综合指标,它同时受到很多条件、因素和参数的影响。

首先是天线,天线增益是一个硬性指标,通常来讲是增益越高传输距离越远。当然了,你总不能指望一个手持设备外面附带一个胳膊粗细,胳膊长短的高增益天线吧?所以不能仅仅指望使用更高的天线增益来增加距离。

再来是无线数传芯片的输出功率。通常2.4GHz产品最大输出功率为0dBm,433MHz为10dBm。超过该数值一般会有两个问题:

1.过大的输出功率会影响或干扰到其它工作在相近频率的设备,造成其它设备

无法正常工作。

2.增加输出所使用的PA电路过急剧的增加设备的电流消耗和发热量。使用PA

的无线数传模块通常不再适合低功耗和移动设备使用。

数据传输速率同样也是影响通讯距离的关键因素。以nRF2401A为例,其同时支持250kbps和1Mbps的数传传输速率,当其它应用参数一致时,两种数据传输速率实际测的通讯距离相差很大。低速率的250kbps通讯距离至少在高速率的1Mbps的2倍以上。这也是初学者容易犯错的地方,没有很大的数据量却贪图高传输速率,结果却影响了传输距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电路设计”。无线数传模块设计,特别是高频无线数传模块设计,对电路的设计和元件选用都有极高的要求。虽然像nRF2401A芯片已经有了很高的集成度,但还是需要对发送、接收型号进行匹配工作。这是无线数传模块的设计核心。想像一下吧,给你再好的汽车,却只能在泥土路上行驶,想必一定感觉很不好。高频电路设计也一样,芯片输出时如果经过设计不合理的电路和元件,输出功率在没到达天线的时候就已经损失过半,这样的情况搭配再高增益的天线和再低通讯速率也很难拉开通讯距离。

如果你在实际使用中搭配了很拉风天线搭配最高的输出功率和低到可怜的传输速率之后还是只能得到几十米甚至几米之内……

我在设计之初也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电路的绘制和元件选用都是按照官方的参数进行的设计(国内好多模块应该都是这么Copy的),结果呢?很好,仅有几十米……

在细致研究相关知识、重新设计、无数次的实际测试后…… 呵呵注意如下两种模块都没有加PA电路哦

在宽阔路面上进行测试,nRF2401A和nRF24L01+模块,发射功率同为0dBm,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选用2dBi增益天线时测的稳定的数据传输距离为200米!

如果仅将数据传输速率降低为250kbps,其余参数和天线不变的情况下,有效传输距离超过500米!

到达700米时开始出现丢包现象,800米时丢包严重,接近1000米时完全失去接收数据。

对于这个测试结果我已经很满意了,毕竟没有使用PA电路,仅仅使用芯片输出的0dBm信号就达到了这个距离。

---------------------------------------------------------------------------

后记(2012年4月11日添加)

距离这篇文章发表已经有半年时间了,这段时间里面没少被网友问关注,同时……

这个测试距离也总是被人质疑,说什么问过某某厂家的技术,某某参加的无线部设计人员都说200米以上很难达到云云……

我这里先简单说明一下:

1.说用过

2.4GHz模块距离1米、10米的,应该是选到了那种“Copy”国外设计的PCB天线的产品了,那种模块如果设计优秀的话应该是可以达到100米,不过很可惜国内的生产者都是把“成本-利润”放到了首位,结果可先而知。

2.说用过无线路由的朋友,那个是无线应用中的高端产品,网络产品主要面向高速通讯领域,传输速率是极高的。这点不要和nRF2401A这种模块来比较(nRF系列的速率为250kbps、1Mbps和2Mbps),所以在低速率应用下,才能获得如此远(500米)的距离。这点万万不能混淆。

3.确实天线是影响距离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个测试使用的是2dBi天线(很普通、很常见)。不过更主要的

是对射频电路的设置与优化,网络匹配同样是影响无线传输距离等因素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0dBm 功率,有的就只有10米,而有的能搞到500米以上的原因了。

亿佰特433MHz 贴片型无线模块E49-400T20S使用手册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简介 (3) 1.2特点功能 (3) 1.3应用场景 (3) 第二章规格参数 (3) 2.1极限参数 (3) 2.2工作参数 (4) 第三章尺寸与引脚定义 (5) 第四章推荐连线图 (7) 第五章功能详解 (8) 5.1模块复位 (8) 5.2AUX详解 (8) 5.2.1 无线接收指示 (8) 5.2.2 无线发射指示 (8) 5.2.3 模块正在配置过程中 (8) 5.3.4 AUX注意事项 (9) 第六章工作模式 (11) 6.1模式切换 (11) 6.2传输模式(模式0) (12) 6.3RSSI模式(模式1) (12) 6.4设置模式(模式2) (12) 6.5休眠模式(模式3) (12) 6.6快速通信测试 (13) 第七章指令格式 (14) 7.1出厂默认参数 (14) 7.2工作参数读取 (14) 7.3版本号读取 (14) 7.4参数设置指令 (14) 第八章硬件设计 (17) 第九章常见问题 (18) 9.1传输距离不理想 (18) 9.2模块易损坏 (18) 9.3误码率太高 (18) 第十章焊接作业指导 (19) 10.1回流焊温度 (19) 10.2回流焊曲线图 (20)

第十一章相关型号 (20) 第十二章天线指南 (21) 12.1天线推荐 (21) 第十三章批量包装方式 (22) 修订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于我们.................................................................................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直流系统中的各类绝缘故障、直流互窜故障、交流窜电故障检测

GDF-3000A直流接地故障查找仪 一、概述 直流系统绝缘故障、直流互窜故障及交流窜电故障是一种易发生且对电力系统危害性较大的故障,危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现场维护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出直流故障,我公司通过多年努力,总结大量现场经验,开发出了直流故障查找仪。 直流接地查找仪采用高精度电流钳表,利用故障回路中的直流电流差值进行故障查找与定位,将快速FFT变换技术引入到直流故障查找设备中,可以检测出各电压等级(24V,48V,110V,220V)直流系统中的各类绝缘故障、直流互窜故障、交流窜电故障。 随着电力系统对安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中对各类直流故障查找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高精度、绝缘趋势分析将成为电力系统对新一代直流接地查找仪的基本要求。 基于直流电流差值检测原理的新型直流接地查找仪引入快速FFT变换技术,通过对检测量幅频特性的详细分析平衡了直流接地故障查找安全性与灵敏度方面的矛盾,将直流接地故障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装置结构及原理: 2.1装置组成 直流接地查找仪由系统分析仪、支路探测仪、采集器三部分组成,如下图示:

2.2 装置原理 2.2.1 绝缘故障查找原理 系统分析仪与被测直流母线相连,采用乒乓原理计算被测直流系统的平衡桥电阻及对地绝缘电阻,如果被测直流系统存在绝缘故障,系统分析仪则向直流系统投入设定好频率和幅值的检测桥,探测仪通过对各支路中电流信号的检测来实现接地故障点的定位,检测原理如下图示:

图中馈线1为正常馈线,馈线n 为存在负对地绝缘故障的馈线,x R 为绝缘故障阻值,R 为系统平衡电桥。 分析仪检测到绝缘故障后向直流系统投入检测桥,该检测桥以图示中的E 、F 表示,该检测桥的投入使直流系统对地电压产生一个已知频率的周期性变化量,设该变化量的频率为f 、使直流系统产生的对地电压变化幅值为V ∆,则流过x R 上的电流变化幅值为 x R V I ∆=∆5,变化频率与检测桥投 入频率f 相同。 探测仪分别在A ,B ,C 处进行检测。在A 处检测不到该变化电流信号,说明馈线1没有绝缘故障,在B 处可以检测到该变化电流信号,说明馈线n 存在绝缘故障,而在C 处检测不到该变化电流信号,从而可以确定绝缘故障点处于B 、C 之间。 2.2.2 直流互窜查找原理 系统分析仪与被测两段直流母线相连,向其中一段母线切换检测桥,比较两段母线电压变化波形,通过电压变化关系判断系统是否存在环网故障或绝缘故障,如果存在环网故障或绝缘故障,则持续启动检测桥,以供

《单片机应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433M无线通信系统》廖永斌

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433M无线通信系统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8年 1月 13日

《单片机应用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433M无线通信系统 课程设计目的: 1、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 2、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理论课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应用系统中; 3、训练单片机应用技术,锻炼实际动手能力 4、提高正确地撰写论文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1、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其中包括单片机和CC1101模块的设计; 2、完成无线通信模块的程序设计与实现,上机运行调试程序,记录实验结果(如图表等),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课程设计报告书按学校统一规范来撰写,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目录、摘要、关键 词、基本原理、方案论证、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带流程图、程序清单)、仿真结果、实物运行结果照片、结论献等; 4、查阅不少于6篇参考文献。 初始条件: 1、STC89C52和CC1100H模块; 2、先修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时间安排: 第19周,安排设计任务,完成硬件设计; 第20周,完成软件设计、撰写报告,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1基本原理 (1) 1.1无线通信系统 (1) 1.2芯片简介 (1) 1.2.1单片机STC89C52 (1) 1.2.2 无线通信CC1101芯片 (3) 2方案论证与设计 (5) 2.1无线通信模块选择 (5)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选择 (5) 2.3整体方案设计 (6) 3 硬件电路设计 (6) 4软件程序设计 (8) 4.1发送端编程 (8) 4.2接收端编程 (9) 4.3程序调试与下载 (10) 5硬件仿真 (12) 6实物制作与调试 (12) 6.1 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 (12) 6.2无线通信模块CC1101 (13) 6.3稳压电路模块 (13) 7心得体会 (15) 8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汇承HC-05蓝牙串口模块使用规格书(含指令集)

HC-05蓝牙2.0串口模块用户手册目录

1.1为什么要用正品? 使用正版HC系列模块,均可以享受一年免费保修! 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汇承承诺15天无理由退换货! 汇承的模块都是经过BQB、FCC、IC和环保认证全检出货! 正版的模块的稳定性高,且有专业的技术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请您注意: 盗版的HC-05、HC-06蓝牙模11脚RESET接低电平长时间上电,会造成程序丢失,模块不工作!汇承HC正版模块则不存在这种问题。 1.2如何辨别真伪?

2.1特点简介 参数值 27*13*2mm 2Mbps 内置PCB天线 40mA -85dBm@2Mbps 10%~90%

3.1工作原理简单介绍 注: 如上图所示,HC-05模块用于代替全双工通信时的物理连线。左边的设备向模块发送串口数据,模块的RXD 端口收到串口数据后,自动将数据以无线电波的方式发送到空中。右边的模块能自动接收到,并从TXD 还原最初左边设备所发的串口数据。从右到左也是一样的。 3.2模块与单片机MCU等设备的连接 ①:模块与供电系统为3.3V的MCU连接时,串口交叉连接即可(模块的RX接MCU的TX、模块的TX接MCU 的RX) ②:模块与供电系统为5V的MCU连接时,可在模块的RX端串接一个220R~1K电阻再接MCU的TX,模块的TX直接接MCU的RX,无需串接电阻。(注:请先确认所使用的MCU把3.0V或以上电压认定为高电平,否则需加上3.3V/5V电平转换电路) 注:模块的电源为3.3V,不能接5V,5V的电源必须通过LDO降压到3.3V后再给模块供电。

设置一个为主机,一个为从机,配对码一致(默认均为1234),波特率一致,上电即可自动连接。 HC-05支持一对一连接。 在连接模式CMODE为0时,主机第一次连接后,会自动记忆配对对象,如需连接其他模块,必须先清除配对记忆。在连接模式CMODE为1时,主机则不受绑定指令设置地址的约束,可以与其他从机模块连接。详情请参考AT指令6.5.14。 注:HC-05-USB默认为主机,HC-05默认为从机 3.4模块与手机的连接通讯 HC-05可以与安卓手机自带蓝牙连接,通讯测试可以使用安卓串口助手软件,可在汇承官网下载。 3.5模块与PC的连接通讯 HC-05直接连接电脑需借助HC-05-USB蓝牙虚拟串口与电脑相连。 HC-05可直接连接电脑的自带蓝牙设备进行通讯。

ZIGBEE

zigbee 编辑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 1概述 ZigBee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ZigBee协议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PHY)、媒体访问控制层(MAC)、传输层(TL)、网络层(NWK)、应用层(APL)等。其中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遵循IEEE 802.15.4标准的规定。 ZigBee网络主要特点是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支持大量节点、支持多种网络拓扑、低复杂度、快速、可靠、安全。ZigBee网络中设备的可分为协调器(Coordinator)、汇聚节点(Router)、传感器节点(EndDevice)等三种角色。[1] 才茂Zigbee 典型组网方式 与此同时,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zigbee作为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由于其网络可以便捷的为用户提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因此在物联网领域具有非常强的可应用性。

2起源 ZigBee译为"紫蜂",它与蓝牙相类似。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传感控制应用(Sensor and Control)。由IEEE 802.15工作组中提出,并由其TG4工作组制定规范。 2001年8月,ZigBee Alliance成立。 2004年,ZigBee V1.0诞生。它是Zigbee规范的第一个版本。由于推出仓促,存在一些错误。 2006年,推出ZigBee 2006,比较完善。 2007年底,ZigBee PRO推出。 2009年3月,Zigbee RF4CE推出,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远程控制能力。 2009年开始,Zigbee采用了IETF的IPv6 6Lowpan标准作为新一代智能电网Smart Energy(SEP 2.0)的标准,致力于形成全球统一的易于与互联网集成的网络,实现端到端的网络通信。随着美国及全球智能电网的建设,Zigbee将逐渐被IPv6/6Lowpan标准所取代。 ZigBee的底层技术基于IEEE 802.15.4,即其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直接使用了IEEE 802.15.4的定义。 在蓝牙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蓝牙技术尽管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许多缺陷。对工业,家庭自动化控制和工业遥测遥控领域而言,蓝牙技术太复杂,功耗大,距离近,组网规模太小等。而工业自动化,对无线数据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且,对于工业现场,这种无线传输必须是高可靠的,并能抵抗工业现场的各种电磁干扰。因此,经过人们长期努力,ZigBee协议在2003年正式问世。另外,Zigbee使用了在它之前所研究过的面向家庭网络的通信协议Home RF Lite。 长期以来,低价位、低速率、短距离、低功率的无线通讯市场一直存在着。蓝牙的出现,曾让工业控制、家用自动控制、玩具制造商等业者雀跃不已,

对2.4GHz无线数传模块 nRF2401A 的使用及测试

对2.4GHz无线数传模块 nRF2401A 的使用及测试[原创] 最近终于有时间对nRF2401A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最后定做和加工了一些板子出来,实际测试效果非常不错,距离轻松达到500米以上! 先来晒一下成品: 下面的“大”个头是nRF2401A,上面的“小”家伙是nRF24L01+,都是一起做的板子

底板是无线开板,是为了方便调试、开发和测试准备的,之后的距离测试也是用这个 ——————华N——————丽O——————的V——————分A——————隔T——————线E—————— nRF2401A算是比较老的产品了,大家应该早有听说或使用过。 最为使用最广泛的2.4GHz无线数传模块之一,nRF2401A当然具备很多及优势,现在来简单介绍一下: 1.使用 2.4GHz开放频段 这里有点小注意:nRF2401A发射时的工作频率最高为2526MHz,接收时的最大工作频率为2524MHz。 2.高数据传输率,支持250kbps和1Mbps。 这个速率已经和蓝牙差不多了,所以这也是nRF2401A经久不衰的一个原因啦。 3.低功耗设计 工作电压范围 1.9~3.6V。工作在接收状态时的电流消耗为18mA,工作在发送模式功率为0dBm时消耗电流为13mA。 嗯,看起来很适合使用电池进行供电的场合使用? 没错,现在的无线键盘鼠标里面多数就是使用的nRF2401A和nRF24L01方案。 4.简单的操作方式,减少MCU的工作负担。 nRF2401A除了同MCU之间使用简易的SPI通讯之外,还提供PWR_UP、DR1和DR2等直接操作引脚。 通过对PWR_UP操作可快速完成“上电”和“休眠”模式的切换。 而DR1、DR2可在nRF2401A完成数据接收后输出高电平,通知MCU准备读取接收数据。 5.省力的Shockburs传输模式 这个“Shockburst”可是nRF2401A最吸引人的地方了,“Shockburst”是什么呢? 通常的无线数传芯片在向空中发送数据包的时候需要先传送“前导字”,随后是“地址码”,接下来是“用户数据”,最后就是“CRC校验码”。 当你使用“Shockburst”传输模式的时候,只需告诉nRF2401要发送数据的“地址”和“数据”就好啦, “前导”和“CRC”什么的全部由“Shockburst”帮你完成了! 接收数据的时候也是一样,nRF2401A在收到一组数据后会检查“地址”和“CRC校验码”, 错误时会丢弃,正确时会通知MCU进行读取工作,而在其它时间,MCU无需进行任何处理!MCU表示很轻松啊有木有! 就这些特点来说,nRF2401A特别适合初学无线数传和期望快速开发产品的朋友们使用。

Zigbee协议

基于Zigbee协议的RF收发QPSK编码调制实现多路开关控制 一、Zigbee:全新无线网络数据通信技术 Zigbee技术是随着工业自动化对于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的需求而产生的,Zigbee网络省电、可靠、成本低、容量大、安全,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领域。 Zigbee的由来:在蓝牙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蓝牙技术尽管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许多缺陷。对工业,家庭自动化控制和遥测遥控领域而言,蓝牙技术显得太复杂,功耗大,距离近,组网规模太小等,......而工业自动化对无线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正因此,经过人们长期努力,Zigbee协议在2003年中通过后,于2004正式问世了。 二、Zigbee是什么: 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十分类似现有的移动通信的CDMA网或GSM网,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类似移动网络的一个基站,在整个网络范围内,它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米,到扩展后的几百米,甚至几公里;另外整个Zigbee网络还可以与现有的其它的各种网络连接。例如,你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北京监控云南某地的一个Zigbee控制网络。不同的是,Zigbee网络主要是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而移动通信网主要是为语音通信而建立;每个移动基站价值一般都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每个Zigbee"基站"却不到1000元人民币;每个Zigbee 网络节点不仅本身可以与监控对对象,例如传感器连接直接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它还可以自动中转别的网络节点传过来的数据资料; 除此之外,每一个Zigbee网络节点(FFD)还可在自己信号覆盖的范围内,和多个不承担网络信息中转任务的孤立的子节点(RFD)无线连接。每个Zigbee网络节点(FFD和RFD)可以可支持多到31个的传感器和受控设备,每一个传感器和受控设备终可以有8种不同的接口方式。可以采集和传输数字量和模拟量。 三、Zigbee技术的应用领域: Zigbee技术的目标就是针对工业,家庭自动化,遥测遥控,汽车自动化、农业自动化和医疗护理等,例如灯光自动化控制,传感器的无线数据采集和监控,油田,电力,矿山和物流管理等应用领域。另外它还可以对局部区域内移动目标例如城市中的车辆进行定位。(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公司的专利技术)。通常,符合如下条件之一的应用,就可以考虑采用Zigbee技术做无线传输: 1、需要数据采集或监控的网点多; 2、要求传输的数据量不大,而要求设备成本低; 3、要求数据传输可性高,安全性高; 4、设备体积很小,不便放置较大的充电电池或者电源模块; 5、电池供电; 6、地形复杂,监测点多,需要较大的网络覆盖; 7、现有移动网络的覆盖盲区; 8、使用现存移动网络进行低数据量传输的遥测遥控系统。 9、使用GPS效果差,或成本太高的局部区域移动目标的定位应用。

nRF2401A vs nRF24L01vs nRF905 vs CC1101 无线数传模块通讯距离测试[原创

nRF2401A vs nRF24L01+ vs nRF905 vs CC1101 无线数传模块通讯距离测试[原创] 1.测试准备 1.1测试环境 这次的测试环境选择了一条城区支线道路,路面不算宽共4车道。两侧有种植的树木,路灯和电线杆。选择这里主要是因为车流量少,这样可以尽量减少通行的车辆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也为人生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建议各位网友在进行类似的测试时也要多注意安全)。 1.2测试准备

本次测试使用2块“基于51单片机的T003无线开发测试板”作为测试主体。选用的无线输出换模块分别为工作频率为2.4GHz的nRF2401A与nRF24L01+,还有工作频率范围为433MHz的nRF905与CC1101。 为保证模块的参数一致性,每种型号均选用4个分为2组进行分组测试,所有无线模块都选配单独的外置全向胶棒天线。每个T003无线开发板均由4节AA镍氢电池提供电源。 1.3如何测试

T003无线开发测试板使用STC89C52RC作为核心,运行时分别作为发送端与接收端。发送端定时发送测试数据 ,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直接回传至发送端。发送端接收数据后会对发送数据与接收数据进行比较,出现错误时按照丢包处理。同时发送端负责记录发送计数与接收成功计数。 测试中作为收发端的开发板距离地面高度均为1.5米左右,外置胶棒天线均朝向对方设备方向。 测试中的距离值使用汽车里程表作为依据。在测试前曾使用高速路的公里指示标牌对汽车的里程表进行了误差测 试,结果为百公里最大误差小于3%。 2.测试结果 2.1 nRF2401A(S001) 之前有过对nRF2401A无线数传模块的测试。nRF2401A工作于2.4GHz频段,使用GFSK调制模式,支持250kbps和1Mbps通讯速率,最大发送功率+0dBm,两个独立的数据接收通道,数据包最大长度为32Byte(含地址数据和CRC校验),支持CRC校验。关于nRF2401A的更多信息在我的其它文章中有详细的介绍。

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发展开发的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通信方式,适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 1.ZigBee发展史 ZigBee,在中国被译为"紫蜂",它与蓝牙相类似。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技术.用于传感控制应用(sensor and control). 此想法在IEEE 802.15工作组中提出,于是成立了TG4工作组,并制定规范IEEE 802.15.4. 2001年8月,ZigBee Alliance成立。 2004年,ZigBee V1.0诞生。它是zigbee的第一个规范.但由于推出仓促,存在一些错误。 2006年,推出ZigBee 2006,比较完善. 2007年底,ZigBee PRO推出 2009年3月,zigbee RF4CE推出,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远程控制能力 在蓝牙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蓝牙技术尽管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许多缺陷。对工业,家庭自动化控制和工业遥测遥控领域而言,蓝牙技术显得太复杂,功耗大,距离近,组网规模太小等。ZigBee提供了一种新兴的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无线网络技术。另外,Zigbee使用了在它之前所研究过的面向家庭网络的通信协议Home RF Lite。 2.zigbee简介 IEEE802.15.4规范是一种经济、高效、低数据速率(<250kbps)、工作在2.4GHz(全球,传输速率为250Kb/S)和868(传输速率为20Kb/S,欧洲)/928MHz(传输速率为40Kb/S,美国)的无线技术,用于个人区域网和对等网络。它依据802.15.4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网络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通信效率非常高。 以上三种频率其各自信道带宽也不同,分别为5MHZ, 0.6MHZ和2MHZ.分别有1个10个和16个信道该规范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不同频带的扩频和调制方式有区别.虽然都使用了直接扩频(DSSS)的方式,但从比特到码片的变换方式有较大的差别。调制方式都用了调相技术,但868MHZ和915MHZ频段采用的是BPSK,而2.4GHZ频段采用的是OQPSK 在发射功率为0dBm的情况下,BLUETOOTH通常能用10M的作用范围。而基于IEEE 802.15.4的ZigBee在室内通常能达到30-50米作用距离,在室外空旷地带,甚至可以达到400米作用距离(TICC2530不加入功率放大时的数据)。 3.ZigBee体系结构与原理 ZigBee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定,底层是采用IEEE802.15.4标准规范的媒体存取层与实体层。ZigBee协定层从下到上分别为实体层(PHY)、媒体存取层(MAC)、网络层(NWK)、应用层(APL)等。网络装置的角色可分为ZigBeeCoordinator、ZigBeeRouter、ZigBeeEndDevice等三种。 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CDMA和GSM网络。ZigBee数传模块类

摇杆变身20通道遥控

【DIY】160元飞行摇杆变身20通道遥控,体验真实飞行的感觉【95 楼更新接 线图】 利用春节和周末业余时间制作了一个用在固定翼上的飞行摇杆发送和接收方案。用一个原来在pc上玩飞行模拟游戏的摇杆,来控制天行者进行fpv和航拍。我开始玩航模到现在已经2个月了,得到了论坛上很多热心模友和广州天河飞友群里朋友的帮助,还有我的机械师CN,在这里要谢谢他们,让我体验到了飞行 的快乐。 一.介绍 简单的说,我要先介绍一下我制作的这个系统,它将实现以下目标: ? 用低成本的飞行摇杆来进行操控航模,体验真实飞行的感觉。 ? 使用自己的发射和接收,取代原来的遥控和接收机。 ? 不需要手提电脑,外场带着电脑多重啊,还担心手提电池续航问题。 ? 实现遥控的基本功能:微调,正反舵,混控,失控保护,大小舵 ? 20通道,以后再也不怕通道不够了,拉烟,发射dao dan都小菜 ? 兼容平衡仪和osd,因为我有一套。。。 ? 教练机接口,可以用两套遥控设备同时进行控制,实际上,开发这个系统的最初设想是让老婆大人也能不经训练直接开飞机。 二.系统架构和性能 使用摇杆代替控来操控飞机相信是很多人的共同的梦想,论坛里有前辈用pc通过DirectX SDK中的API JoyGetPosEx 读取摇杆的信号,然后进行PPM编码,再通过声卡到控发射出去。他们做的很棒,但我不喜欢这样的方案,原因是要利用原来的控,再带上一台电脑。实际上我本是windows程序员,I hate PC , 我玩航模就是为了业余时间远离电脑,如果再带一个电脑去我不如在家玩模拟飞行算了。所以我决定用单片机来完成这个不复杂的事情,简洁就是美。 下面给出这个系统的流程图:

Zigbee(802.15.4)介绍

什么是Zigbee Zigbee是IEEE802.15.4协议的代名词。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 [编辑本段] Zigbee的起源 Zigbee, 在中国被译为"紫蜂",它与蓝牙相类似.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技术. 用于传感控制应用(sensor and control). 此想法在IEEE 802.15工作组中提出,于是成立了TG4工作组,并制定规范IEEE 802.15.4. 2002年,zigbee Alliance成立. 2004年,zigbee V1.0诞生.它是zigbee的第一个规范.但由于推出仓促,存在一些错误. 2006年,推出zigbee 2006,比较完善. 2007年底,zigbee PRO推出 zigbee的底层技术基于IEEE 802.15.4. 物理层和MAC层直接引用了IEEE 802.15.4 在蓝牙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蓝牙技术尽管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许多缺陷。对工业,家庭自动化控制和工业遥测遥控领域而言,蓝牙技术显得太复杂,功耗大,距离近,组网规模太小等,而工业自动化,对无线数据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且,对于工业现场,这种无线数据传输必须是高可靠的,并能抵抗工业现场的各种电磁干扰。因此,经过人们长期努力,Zigbee协议在2 003年正式问世。另外,Zigbee使用了在它之前所研究过的面向家庭网络的通信协议Home RF Li te。 长期以来,低价、低传输率、短距离、低功率的无线通讯市场一直存在着。自从Bluetooth出现以后,曾让工业控制、家用自动控制、玩具制造商等业者雀跃不已,但是Bluetooth的售价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这些厂商的使用意愿。如今,这些业者都参加了IEEE802.15.4小组,负责制定Z igBee的物理层和媒体介入控制层。IEEE802.15.4规范是一种经济、高效、低数据速率(<250kbp s)、工作在2.4GHz和868/928MHz的无线技术,用于个人区域网和对等网络。它是ZigBee应用屋和网络层协议的基础。ZigBee是一种新兴的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无线网络技术,它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提案。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它依据802.15.4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所以它们的通信效率非常高。[编辑本段]

Zigbee技术及其应用技术

Zig bee技术及其应用 2013-09-21 21:37:38|分类:Zigbee技术|标签:ziqbee通信组网应川|字号订阅 ZigBee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ZigBee协议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PHY)、媒体访问控制层(MAC)、传输层(TL)、网络层(NWK)、应用层(APL)等。其中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遵循IEEE 802.15.4标准的规定。 乙gBee网络主要特点是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支持大量节点、支持多种网络拓扑、低复朵度、快速、可靠、安全。ZigBee网络中设备的可分为协调器(Coordinator)>汇聚节点(Router)、传感器节点(EndDevice)等三种角色。⑴ 与此同时,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zigbee作为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山于其网络可以便捷的为用户提供无线数抓传输功能,因此在迦阳领域具有非常强的可应用性。 起源 ZigBee译为”紫蜂”,它与蓝牙相类似。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传感控制应用(Sensor and Control)o由IEEE 802.15工作组中提出,并由其TG4工作组制定规范。 2001 年8 月,ZigBee Alliance 成立。 2004年,ZigBee V1.0诞生。它是Zigbee规范的第一个版本。由于推出仓促,存在一些错误。 2006年,推出ZigBee 2006,比较完善。 2007年底,ZigBee PRO推出。 2009年3月,Zigbee RF4CE推出,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远程控制能力。 2009年开始,Zigbee釆用了IETF的IPv6 6Lowpan标准作为新一代智能电网Smart Energy(SEP 2.0)的标准,致力于形成全球统一的易于与互联网集成的网络,实现端到端的网络通信。随着美国及全球智能电网的建设,Zigbee将逐渐被IPv6/6Lowpan标准所取代。 ZigBee的底层技术基于IEEE 802.15.4,即其眇理屋和媒体访问控制层直接使用了IEEE 802.15.4的定义。

各种无线传输模块

无线模块选型指南 名称:无线模块选型指南NRF905/NRF24L01/CC1100/Si4432/CC1020/CC2500... 型号:各型号综合介绍 “物联网”概念风起云涌,无线应用大行其道。如在选型阶段就正确确定最适合要求的型号,无疑能缩短开发周期,尽快实现无线应用。本栏目旨在简要概括介绍各无线模块的性能特点,给您的无线选型提供初步参考 “物联网”概念风起云涌,无线应用大行其道,如无线监控、无线抄表、无线点菜、传感网络、无线称重等领域。以无线替代有线,是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此情况下,作为无线应用厂商,应考虑如何快速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无线应用产品,抢占市场的蓝海。作为专业的无线模块设计及供应商,飞拓电子专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开发及应用,能提供齐全的无线基础性产品(无线模块),专业的开发指导,大大减少您公司产品的开发周期。 本栏目旨在简要概括介绍各无线模块的性能特点,给您的无线选型提供初步参考。 Si4432模块性能及特点: (1) 完整的FSK收发器 (2) 工作频率433M免费ISM频段(430.24~439.75MHz),也可以工作于900.72~929.27MHz

(3) 最大发射功率17dBm (4) 接收灵敏度高达-115 dBm (5) 传输速率最大128Kbps (6) FSK频偏可编程(15~240KHz) (7) 接收带宽可编程(67~400KHz) (8) SPI兼容的控制接口,低功耗任务周期模式,自带唤醒定时器 (9) 低的接收电流(18.5mA),最大发射功率时的电流:73mA (10)空旷通讯距离可达800米以上(波特率9.6Kbps) RF903模块性能及特点: (1) 433MHz 开放ISM 频段免许可证使用 (2) 最高工作速率50kbps,高效GFSK调制,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合工业控制场合 (3) 125 频道,满足多点通信和跳频通信需要 (4) 内置硬件CRC 检错和点对多点通信地址控制 (5) 低功耗3-3.6V 工作,待机模式下状态仅为2.5uA,TX Mode在+10dBm情况下,电流为40mA; RX Mode为14mA (6) 收发模式切换时间 < 650us (7) 模块可软件设地址,只有收到本机地址时才会输出数据(提供中断指示),可直接接各种单片机使用,软件编程非常方便 (8) 增加了电源切断模式,可以实现硬件冷启动功能!

无线数传模块

无线数传模块 概述 无线数传模块是一种能够通过无线电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它使用无线电频率作为传输介质,具有高速传输、远距离传输和免费使用等特点。无线数传模块广泛应用于无线远程控制、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等领域。 工作原理 无线数传模块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发射器负责将待传输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将其发送出去。接收器则负责接收无线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供后续处理。 无线数传模块一般使用频率调制技术进行信号传输。常见的频率调制技术包括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等。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 主要特性 1.高速传输:无线数传模块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可以满足大部分 实时传输需求。 2.远距离传输:无线数传模块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信号传输,距离取 决于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和天线性能。 3.高可靠性:无线数传模块采用多种纠错技术,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实现 数据可靠传输。

4.低功耗:无线数传模块通常采用低功耗设计,以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对电源消耗要求较低的应用场景。 5.易于集成:无线数传模块通常以模块化的形式提供,可以方便地集成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 应用领域 1.无线远程控制:无线数传模块可以实现无线遥控,广泛应用于无线门禁系统、无线灯光控制等场景。 2.传感器网络:无线数传模块可以与各类传感器配合使用,实现传感器数据的无线传输和集中管理。 3.无线通信:无线数传模块可以用于构建无线通信系统,实现无线语音通话、无线数据传输等功能。 4.智能家居:无线数传模块可以用于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各类设备间的无线互联。 5.工业自动化:无线数传模块可以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无线监控、远程操作等功能。 常见型号 1.NRF24L01:一款低功耗的 2.4GHz无线数传模块,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远的传输距离。

nRF905 vs nRF2401A vs nRF24L01无线数传模块之间的区别

nRF905 vs nRF2401A vs nRF24L01+ 无线数传模块之间的区别 1.器件简介 1.1 nRF905 nRF905是工作在433MHz、868MHz和915MHz频段的GFSK调制模式的无线数传芯片,最高发射功率可达+10dBm,接收灵敏度为-100dBm,支持512个通讯频率。使用ShockBurst™传输模式,数据在空中的传输速率为50kbps。使用SPI接口与MCU完成数据通讯与通讯控制等功能。 1.2 nRF2401A nRF2401A为nRF2401的改进型号(nRF2401AG为无铅工艺型号)。nRF2401A工作在2.4GHz 的国际通用ISM免申请频段GFSK调制的无线数传芯片。最高发射功率0dBm,接收灵敏度 -90dBm,支持124个接收频率与126个发射频率。使用ShockBurst™传输模式,具备两个独立的数据接收通道。支持250kbps和1Mbps的空中数据速率。使用SPI接口与MCU完成数据通讯与通讯控制等功能。 1.3 nRF24L01 nRF24L01是工作在2.4GHz的国际通用ISM免申请频段GFSK调制的无线数传芯片。最高发射功率0dBm,接收灵敏度为-85dBm,支持125个通讯频率。使用增强型的Enhanced ShockBurst™传输模式,支持6个数据通道(共用FIFO)。支持1Mbps和2Mbps的空中数据传输速率。使用SPI接口与MCU完成数据通讯与通讯控制等功能。 1.4 nRF24L01+ nRF24L01+(nRF24L01P)是nRF24L01的改进型号,具有与nRF24L01相同的无线特性与操作方式,同时增加了250kbps的空中速率支持。 2.使用事项 2.1 兼容性 nRF2401A、nRF24L01和nRF24L01+之间是可以完成相互通讯的。前提是,它们必须在配置的过程中使用相同的通讯频率、空中传输速率、地址长度、地址信息、数据长度和CRC校验方式。 nRF905因为工作频率与nRF2401A、nRF24L01和nRF24L01+的工作频率不同,所以nRF905不能与其它任何一种2.4GHz无线芯片之间完成通讯。 2.2 主要差异 nRF2401A与nRF24L01和nRF24L01+之间虽然可以完成互相通讯,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些重要差异。 nRF2401A使用9个SPI通讯与工作方式控制引脚(DATA、DOUT2、CLK1、CLK2、DR1、DR2、CE、CS、PWR_UP)。工作方式配置与发送/接收缓存全部采用数据包的方式进行写入与读出操作,2个独立的接收通道采用不同的数据缓存和SPI引脚,使用不同的接收完成标志输出引脚,极大的简化了器件的操作和产品开发时间。一次最多可以传输长度为32Byte的数据包(注意这个32Byte的数据中同时包含了地址数据和CRC校验码的数据长度)。 nRF24L01+使用6个SPI通讯与状态指示输出引脚(CE、CSN、SCK、MOSI、MISO、IRQ)。工作方式配置与发送/接收缓存全部采用写入控制字与写入寄存器地址方式进行操作(与

深部位移监测方法及其应用

深部位移监测方法及其应用 深部位移监测方法广泛用于边坡、滑坡和城市深基坑监测中。本文主要通过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深部位移监测方法。 对于大部分实际工程(边坡、滑坡和城市基坑工程),深部位移监测一般均采用钻孔测斜仪。所以首先介绍钻孔测斜仪器的原理。 1.钻孔测斜仪的原理 在岩土工程领域,测斜仪主要用于测量土体运动,诸如:可能产生在不稳固边坡(滑坡)或挖方过程中周围的侧向运动等。也可用来监测堤坝、芯墙的稳定性,打桩或钻孔的布置和偏差,以及在回填、筑堤和地下储罐中土体的沉陷等。深部位移监测仪器采用活动式钻孔测斜仪。首先在监测位置钻探一定深度( 至滑动面以下) 的竖直孔,并且安设PVC 测斜管,测斜管的底部一般嵌入稳定的地层3 m ~ 5 m,测斜管内有沿坡体滑动方向、垂直坡体滑动方向的导向槽2 组,测斜仪滑轮在导向槽内移动。 滑动式测斜仪主要由五部分组成:滑动式探头(探测器)、便携式数据采集仪、数据传输电缆、内置导向槽测斜管、旋转式探测仪。其中测头的精度、数据采集仪的转换精度、数据处理的正确性、测斜管的质量以及使用中的问题往往会决定测斜仪精度的主要因素。岩土体内部位移的测量、计算方法分为正序和倒序,即从地面向深处计算或者从深处向地面计算。一般情况下,倒序计算时需将测管深入至不变的基础处,如基岩;正序时,测协管管口处的方位,需要使用经纬仪等仪器对不同时间的确切位置进行确定,以便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正。所有这些场合,通常要安装一根测斜管,将其安装在地下的钻孔内、或将管浇筑在混凝土结构中、也可将管埋在筑堤等之中。该测斜管有四个槽口,用于固定便携式测斜仪探头的滑轮。探头连在和读数仪相连的电缆的一端,用于观测与测斜管相关联的竖直(或水平)倾斜量,并以这种方式测量由土体运动所引起的任何倾斜量的变化。为了获得安装了测斜管的土体周围一个全面的观测报告,必须沿测斜管进行一系列倾斜测量。常规的测斜仪探头有两组滑轮,距离相隔0.5 米,将探头放到测斜管底部并开始读数。探头每提升0.5 米进行读数,直到到达测斜管的顶部,这组读数被称为A+读数(正测)。把探头从套管中取出,旋转180°。重新放入测斜管中,方法同上,又可得到另一组数据A-,读数(反测)数据处理时,将上述两组读数(A+、A-)相结合(用一组数据减去另一组数据),以此来消除倾角传感器零漂的影响。测斜仪探头在竖直位置时读数产生零漂偏差,理想的偏差应是零,而实际上在使用探头时,由于传感器的偏差、滑轮的磨损、或者因下落以及和测斜管底部相碰太厉害对传感器的冲击所导致有一零漂。下次的测斜管观测数据,当与原始的观测数据相比较时,就可知测斜管的倾斜量变化和这些变化所引起的位置变化。倾斜量变化分析的最好方式是通过计算上部滑轮相对于下部滑轮组所产生的倾角(θ)与观测读数间距(L)的水平偏移。在测斜仪各位置处,两组读数(A+、A-),相减就可得出Sinθ,把这个值乘以读数间距(L)和相应的系数,就得到一个以工程单位输出的水平偏移。在数据处理的同时,应进行数据可靠性的分析,通常的分析方法是“查和”,即将两组读数(A+,A-)相加,相加后的由倾斜引起的那部分读数被抵消,只留下一个等于测斜仪传感器零偏移两倍的一个值,当查和值为常量时,说明测量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侧斜仪是一种可精确测量沿垂直方向土层或围护结构内部水平位移的工程测量仪。当测斜管深埋于稳定土层中或围护桩(墙)体内时,则各点位移可根据

(word完整版)NRF2401使用详解

基于NRF2401和MSP430F149实现无线通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线通信模块NRF2401的使用方法,学会用此模块实现数据传输; 2、进一步了解MSP430F149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环境. 二、实验功能: 本实验完成无线通信功能,具体是通过NRF2401实现一个发送数据一个接受数据,发送端实现0~99循环发送,接收端接受数据并显示在数码管上。 注意: 由于NRF2401价格不菲且易坏,所以将此模块插入到最小系统板上的插槽时应注意师父查反,正确的方向是天线端向外,且插拔时一定要断电. 三、实验原理: NRF2401是单片射频收发一体芯片,工作于2.4—2。5GHz ISM频段,适用于多种无线通信场合,如无线遥控器、无线鼠标等,且传输数据稳定,这种无线通信解决方案适合传输距离较近的无线控制项目,它只需要和处理器配合使用便能实现可靠的数据传递。下面详细介绍如何运用MSP430单片机控制NRF2401完成无线通信。 1、RT2411模块 按照设计流程,应该是根据NRF2401的datasheet搭建硬件电路,但是为了使用方便,我们使用了模块电路RT2411,RT2411是NRF2401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1所示),使用此模块电路的好处是我们只需要将各个引脚连到单片机对应管脚,配合正确的程序就可实现无线通信功能。 相关的两个文档是《NRF2401A..pdf》和《RT2411使用手册》,尤其要注意RT2411模块价格昂贵且容易损坏,使用前一定要认真阅读《RT2411使用手册》第二页的五个注意事项,要尽量避免由于使用不当造成芯片损坏。

图1. RT2411模块实物图(左)和原理图(右) 2、实验说明和硬件连接 我们将做一个简单实验,由发送机连续循环发送数字1—99,接收机接收数据并将其显示到数码管上,这样可以看到实验效果:接收机数码管上循环显示数值1-99。发送机和接收机都是由一块MSP430F149最小系统板和一个RT2411模块组成,共需两套MSP430F149最小系统板和两个RT2411模块。 由于是为了初步掌握NRF2401的使用方法,实验程序尽量做的简单,以下是关于实验的相关说明: a、采用单工通信方式。NRF2401是可以工作在双工通信方式下的,即同时收发,此试验采用单工方式,发送端只发送,接收端只接收。 b、发送数据长度配置为8bit,即一次只发送一个字节。实际上NRF2401可以一次发送多个字节。 c、通信地址长度设置为32bit,4个字节。发送机地址定义为0x12345678,接收机地址定义为0x876543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