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第一节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一、运动系统

(一)骨豁与关节特点

1 ?骨骼儿童少年时期,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软骨成分较多,骨组织中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为5: 5,而成人为3: 7,所以,其骨韶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易弯曲变形。骨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变化,无机盐增多,坚固性增强,韧性减小。

在生长过程中,骺软骨迅速地生长使骨伸长,并逐渐完全骨化。四肢骨男子在17—18岁,女子在16—17岁完成骨化,脊柱的椎体一般要到20-22岁,筋骨一般要到19岁后完成骨化。在骨完全骨化前,该部位的任何过大负荷都会影响骨骺的正常生长。

2 .关节儿童少年在关节结构上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的韧带较薄而松弛,关节周围的肌肉较细长,所以其伸展性与活动范围都大于成人,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但牢固性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

(二)肌肉的特点

儿童少年肌肉中含水量较多,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与成人相比,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恢复较成人快。

不同年龄人的肌肉重量比例和肌力

儿童少年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躯干肌先于四肢肌,屈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块肌肉的发育。肌力的逐年增长也是不均匀的,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较快,但仍然落后于骨骼的增长,其肌力和耐力均较差。生长加速期后,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肌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增加。女孩在15-17岁,男孩在18-19岁肌力增长最为明显。

(三)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体育锻炼时,应避免跳跃着地动作过猛,避免作单一肢体长时间、负荷较大或左右腿负荷不匀的动作;在作一些静止性动作时要多休息,变化体位及着力点,防止造成脊柱弯曲,骨盆和肢体畸形。负重练习要慎用,过重负荷可能会使骨化过早完成,影响身高的发育。

2 .可充分发展其柔韧性,但也要重视发展关节的牢固性,以防关节损伤。

3 .在生长加速期,多采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要有计划地发展小肌群的力量和伸肌力量,促进少儿肌肉平衡发展。学龄儿童应避免进行大数量、大强度的专项技术训练,要以身体全面发展为主。

二、氧运输系统

(一)血液

儿童少年的血液总量比成人少,但按体重百分比来看,则比成人多。成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 —8%,新生儿血液总量占体重的15%,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血液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逐渐下降,约15岁左右达成人水平。

血液中有形成分与成人也有差别,如新生儿血液中红细胞约为550。750X 104?mm3,血红蛋白约为15-23g %,以后迅速下降,7岁左右红细胞约为400-450 X 104 - mm3,血红蛋白为10.5 —11.68 %,15岁左右接近成年人水平。新生儿血液中白细胞是成年人的2倍,数天后很快减少,到7岁时约8000 - mm3, 15 岁时接近成年人水平。其他成分与成人也有差别,但不明显,约15岁时可达成

人水平。

儿童少年安静时的血细胞量

指标新生儿7岁12岁15岁成人血液总量(占体重的%15121088

红细胞(104 - mm)700450480500500血红蛋白(g%20.211.012.513.514.0

8000700050005000白细胞(个? mm)16000?

20000

(二)心血管系统

1?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儿童少年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均小于成人,但与体重的比值则和成人相近。心脏的重量随年龄而逐渐增长,到青春期,心脏已达成人水平。心脏容积的增长也有类似的规律。

2 .心率、心输出量儿童少年的心脏发育及神经调节还不够完善,而新陈代谢又比较旺盛,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因而心率较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一般到19岁以后基本趋于稳定。

儿童少年的心肌纤维交织较松,弹性纤维少,心缩力弱,心脏泵血力小,每搏和每分输出量比成人小,但相对值每公斤体重的心输出量大。儿少的心脏发育与其整体的发育水平是相适应的,但由于心脏的发育尚差,在运动训练时运动量石宜过大,憋气和静力练习不宜过多,以免心脏负担过重。

心脏若干指标的年龄变化

心脏的重量每搏输出量每分心输出量

年龄绝对值心重占体重绝对值相对值绝对值

相对值

/岁/g /%/ml /ml-kg-1/ml

ml ? kg

896.00.4425.00.98224088 13172.00.5035.70.95285076

15200.00.4841.50.95315070

18305.30.5160.00.88430063

成人310.00.2575.0 1.07500071

3 ?血压儿童少年心脏收缩力较弱,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口径相对比成人宽,外周阻力比较小,所以儿童少年血压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变慢,心缩力加强,血管外周阻力加大,血压逐渐升高。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相对处于落后状态,加之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血压明显升高,一些人甚至出现暂时偏高现象,称为“青春性高血压”,一般多见于身体发育良好,身体增长迅速的青少年。其特点是收缩压较高,一般不超过20kPa(150mmHg)具有起伏现象,舒张压则在正常范围。出现青春性高血压的人,进行体育活动时,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减少憋气用力练习。(三)呼吸系统

1 .呼吸频率与肺活量儿童少年的胸廓狭小,气道较狭窄,呼吸时的弹

性阻力和气道阻力都大,而呼吸肌力量又弱,所以每次呼吸的深度不及成人,

肺活量较小。但儿童少年代谢旺盛,对氧的需要相对较多,因而呼吸频率较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深度增大,频率逐渐减慢而肺活量增大。通过运动训练,也能促进儿童少年呼吸系统的发育,提高其呼吸功能。

2.肺通气量与摄氧量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儿童少年氧运输系统的功能不如成人,他们的最大通气量和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比成人低,但其相对值却并不低于成人,甚至还略高于成人水平。

儿童少年的最大肺通气量与最大吸氧量

年龄(岁)

最大肺通气量最大吸氧量

L -mi n1L -kg-1 -mi n-1

L -mi n-

1L -kg-1 -mi n-1

4?630 ?37 1.950.8 ?0.945 ?47 7?943 ?51 2.04 1.0 ?1.247 ?50 10 ?1152 ?56 1.94 1.3 ?1.447 ?54 12 ?1356 ?60 1.92 1.7 ?2.044 ?53 14 ?1562 ?67 1.90 1.8 ?2.338 ?51 16 ?1870 ?100 1.80 2.0 ?3.037 ?53

成人70 ?120 1.90 2.0 ?3.0 36 ?50

(四)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根据氧运输系统的特点,活动应以短时间速度性练习为主,不宜采用过多的耐力性、力量性及静力性练习。课程的密度应小一些,中间休息的次数应多些。

2 ?为发展心肺功能,12-13岁后力量及耐力性练习的比例可稍增加。15—17岁后,可参加较剧烈的体力活动,可适当进行长距离项目训练,而超长距离项目训练则建议在20岁后进行。

3 .在练习中必须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屈体动作应呼气,挺身动作应吸气,避免作过多的屏气。注意呼吸道卫生。

4 .要注意区别对待,对心脏发育较差的儿童少年,一定要循序渐进,运动的强度和量都要严格控制;对出现青春期高血压的学生,如经常参加运动,且运动后又无不适反应者,可照常参加。但运动量不可过大,不宜做举重等憋气力量练习,需定期检查,加强医务监督。

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一)物质代谢

1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必不可少的物质,对机体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少年蛋白质代谢特点是合成过程大于分解过程,即处于“正氮平衡”,所以每天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高。生长发育愈迅

速,蛋白质的需要量愈高。如6个月的婴儿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蛋白质 2.0 — 4.0g ; 4—7岁需4—6g 38 —12岁需3g 312-15岁需2.25g ;成人需1.0-1.5g,若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就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适当增加。

2 .脂肪代谢脂类是人体的组成成分,类脂为婴幼儿生长所必需,它存在

于细胞膜、脑及神经组织中,对神经系统形态和功能的成熟更为重要。人体对脂肪的需要随着年龄不同而有所改变,一昼夜的需要量,5—6岁为2. 5g ? kg —1

体重;10-11岁为1. 5g ? kg—1体重316-18岁为1g ? kg—1体重。儿童少年膳食中缺乏脂肪会影响生长发育,但脂肪过多可致肥胖,对机体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3 .糖代谢糖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也是热能的主要来源,在维持大脑活动和肌肉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少年一昼夜应从食物中摄取的糖量

4-7 岁为280—300g; 8—13 岁为350-370g; 14-17 岁为450—470g。糖代谢的调节儿少不如成人完善。

4 .水盐代谢水是人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婴儿约占体重的80%,随着机体的生长发育,体内的含水量逐渐下降,到成人只占体重的仍%左右。人体每天的需水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6-10岁为1600—2000nd,成人为2200-2500ml。但相对需dc量却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如6岁一昼夜需水

__ <4 __ <4 __ <4 10001110g- Lg 体重314 岁70—印g ? k9 体重;18 岁40-50g ? kg 体重,儿少水代谢的神经体

液调节尚不够完善。

钙和磷的摄入对于骨组织的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生长加速期和性成熟期的需要量明显增加。如6—7岁儿童每日需钙0.3-0.5田而16-18岁大约为 1.0g左右。机体的生长也需钠、钾、氯等元素。此外,在儿少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如铁的供应不足,血红蛋白的生成则受到

影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二)能量代谢

儿童少年新陈代谢旺盛,除了维持各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外,还必须保证生长

发育的需要。由于儿童少年在代谢方面的这一特殊需要,使他们在运动中,一方面对氧的需要量比成人多另一方面在运动中能量的动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据研究,由于儿童少年糖的酵解能力不及成人,所以他们对长时间的最大强度的肌肉工作能力则比成人差。例如,在完成最大强度的工作时,儿童少年血液中的乳酸含量要比成人少,且年龄愈小,血乳酸水平慰低。因此,在儿少的运动训练中,开始时宜采用短时间大强度的练习,随之逐步在不降低强度的基础上逐渐延长时间或距离,以提高他们的糖酵解供能能力。

儿童少年肝糖原的贮量比成人少,肌肉占体重的百分比和肌糖原也较成人少,加上最大吸氧量水平低,糖的有氧氧化能力也不及成年人,在长时间肌肉工作中易发生血糖水平的下降,耐久力差。

(三)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重视铁、钙等元素的摄取。

2 .应逐步安排一些耐力练习,以提高体内糖原的贮备量,增强心脏功能,增加最大吸氧量。但练习的时间和距离应比成人短。

四、神经系统

(一)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的发展儿童少年时期,神经过程兴奋与抑制的发展是不均衡的。6—13 岁左右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占明显优势,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兴奋容易扩散,多余的动作较多,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由于神经元的工作能力较低,工作持续时间短,易疲劳。但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元的物质代谢旺盛,合成速度快,所以疲劳后恢复也较快。13 岁以后,抑制过程加强,兴奋和抑制逐渐趋于平衡;神经元抑制过程不完善,尤其分化抑制能力差。8 岁以前精确分化能力差,错误动作多,8岁以后皮质细胞的分化能力逐渐完善,并接近成人。13—14岁时皮质抑制调节功能达到一定强度,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能较快地建立各种条件反射,但掌握复杂精细的动作较困难。14—16 岁时反应潜伏期缩短,分化抑制能力显著提高。

(二)两个信号系统的特点

在儿童时期,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对形象具体的信号容易建立条件反射,而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的语言、思维能力差,分析综合能力正在发展还不完善。9—16 岁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发展,联想、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逐渐提高。16—18 岁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已发展到相著

(三)青春发育期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在青春期开始的一段时间,由于内分泌腺活动的变化,可能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暂时下降,表现为兴奋过程占优势,抑制过程明显降低,出现动作不协调现象,少女更为明显。随着青春发育的进行,动作的协调性又逐渐得到发展。

(四)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根据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体育活动项目要注意生动、有趣,尽量避免单调及静止性活动。

2 .不宜作过分精密、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多安排以游戏和模仿性质为主的

各种基本技能的活动,在进行耐力练习时,应考虑要经常变换肌肉的活动方式。

3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4 .因青春期神经系统的特点,女生的动作不协调尤为明显,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

第二节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一、基本动作的特征

(一)走

走的动作在出生后7-20 个月内学会,但初学时稳定性较差,身体左右摆动幅度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走路趋于稳定,步长增加,身体的摆动减少。

(二)跑

2 岁时出现跑的成分。由于腾空期加长和支撑期缩短,跑的运动技能得到改善,从3—10岁腾空期加长 2 倍多。跑的步频与步幅的变化决定了跑的速度,最大速度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同时在短距离跑的后期,速度的下降值减

. . __ A __ A

小。10—11岁儿童的最大速度为 5.37m?s ; 14—15岁为6.07m -s ; 17—18(三)跳跃。

跳跃作为复杂的运动技能,需要很大的力量和运动速度,在出生后第三年才开始形成。由于肌肉的协调性提高,肌肉力量和速度的发展,跳跃成绩随年龄而提高,但这种增长是不平衡的,跳跃成绩快速增长期,男子为13岁,女子为12。 1 3岁,其他年龄阶段增长速度缓慢。纵跳高度的年龄分析表明,从8-10 岁其成绩每年平均增加

2cm增长幅度最大在10—13岁,为4.3cm,随后增长速度降低。

二、身体素质的发展

身体素质测试方法目前多采取:以50m跑的成绩代表速度素质;以斜身引体代表7-12 岁男生臂肌力量3以引体向上代表13-22 岁男生臂肌力量; 以仰卧起坐次数代表7-22 岁女生腰腹肌力量;以立定跳远的距离代表下肢爆发力;以立位体前屈的能力代表腰部的柔韧性。

(一)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1 .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儿童少年各项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称为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从年增长率的曲线看,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不直线的、等比的增长,而是波浪式的、非等比的增长。在不同年龄阶段,各项身体素质的增长速度不同,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素质的发育速度也不一样。在12岁以前,男女之间各项身体素质的差别不大,13—17岁之间身体素质的

性别差异迅速加大,女子约为男子逐年增长平均值的50%左右。青春期是身体发

育的加速期,身体素质发育的速度快、幅度大。性成熟期结束时,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开始减慢。25岁以后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即已结束,若不进行训练,身体素质一般已不再进一步提高。

2.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身体素质的发育有一定的阶段性。各种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包括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增长阶段表现为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它包括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在增长阶段之后身体素质趋于稳定,称为身体素质发育的稳定阶段。稳定阶段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发展速度明显变慢或停滞,甚至有时身体素质有所下降。女生在身体素质发育

过程中,其在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之间可能出现数年停滞的现象,称为身体素质发育的停滞的阶段。儿童少年的各种身体素质的发展趋势是由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但其年龄界限不完全一致,男女之间也有差别(表17—5)。男女身体素质发育的稳定阶段基本能保持到25岁左右。

表17-5青少年身体素质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的年龄

身体素质女

增长阶段(岁)

稳定阶段(岁)男女

50m跑7?157?1315岁以后13岁以后

立定跳远7?167?1316岁以后13岁以后

立位体前屈12 ?1811 ?207?12,18岁以7?11,20岁以

后后仰卧起坐——7?12

——12岁以后引体向上13 ?19——

19岁以后——

在身体素质发育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某项素质发育速度特别快,人们称这段时间为该项身体素质的快速增长期或敏感期,素质敏感期的标准,是以年增长率的均值加上一个标准差(x个S),即年增长率大于或等于标难值的年龄阶段为敏感期,低于标准值的为非敏感期(表17—6)。

表17-6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项目男女1min仰卧起坐——7?10

50m跑7 ?9,12 ?147?11

引体向上14 ?15——

立定跳远7 ?9,12 ?137?11

立位体前屈12 ?13,14 ?1611 ?13,14 ?16

3 、身体素质增长的顺序性在身体素质的增长过程中,由于各种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即出现高峰的时间有早有晚,表现在增长的顺序有先有后。在不受训练等因素影响的自然增长的情况下,男子从儿童到青年的整个过程中,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增大领先;其次是下肢的爆发力;臂肌静力力量、耐力较晚。女子各项素质增长顺序,随年龄的变化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特点,7-12岁期间, 与男子的增长是一致的;而在13—17 岁期间,速度、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增长领先;其次是腰腹肌力量;臂肌静力性力量、耐力最晚,且出现不同程度的停滞和下降趋势。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第一节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一、运动系统 (一)骨豁与关节特点 1.骨骼儿童少年时期,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软骨成分较多,骨组织中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为5:5,而成人为3:7,所以,其骨韶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易弯曲变形。骨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变化,无机盐增多,坚固性增强,韧性减小。 在生长过程中,骺软骨迅速地生长使骨伸长,并逐渐完全骨化。四肢骨男子在17—18岁,女子在16—17岁完成骨化,脊柱的椎体一般要到20-22岁,筋骨一般要到19岁后完成骨化。在骨完全骨化前,该部位的任何过大负荷都会影响骨骺的正常生长。 2.关节儿童少年在关节结构上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的韧带较薄而松弛,关节周围的肌肉较细长,所以其伸展性与活动范围都大于成人,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但牢固性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 (二)肌肉的特点 儿童少年肌肉中含水量较多,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与成人相比,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恢复较成人快。 不同年龄人的肌肉重量比例和肌力 儿童少年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躯干肌先于四肢肌,屈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块肌肉的发育。肌力的逐年增长也是不均匀的,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较快,但仍然落后于骨骼的增长,其肌力和耐力均较差。生长加速期后,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肌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增加。女孩在15-17岁,男孩在18-19岁肌力增长最为明显。 (三)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体育锻炼时,应避免跳跃着地动作过猛,避免作单一肢体长时间、负荷较大或左右腿负荷不匀的动作;在作一些静止性动作时要多休息,变化体位及着力点,防止造成脊柱弯曲,骨盆和肢体畸形。负重练习要慎用,过重负荷可能会使骨化过早完成,影响身高的发育。 2.可充分发展其柔韧性,但也要重视发展关节的牢固性,以防关节损伤。 3.在生长加速期,多采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要有计划地发展小肌群的力量和伸肌力量,促进少儿肌肉平衡发展。学龄儿童应避免进行大数量、大强度的专项技术训练,要以身体全面发展为主。

三年级——小学生成长的关键期

小学三年级学生特点 三年级——小学生成长的关键期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了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学生的生活范围进一步扩大,可以单独行动(如可以不用大人陪护自己上学和下学),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单独出黑板报)。一方面身体的发育、学习与生活的变化使三年级学生的心理有了迅速的发展,他们有了一些合理性的独立思考了,有一些自己的主见了,能够参与大人的谈话,而不像以前那样随意插入大人的谈话。敢尝试去做一切事情,不像以前那么听从权威。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在9-10岁,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 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三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引

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也能得到迅速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转折,从此踏上成功之路。 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1、个性差别大: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 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

孕妇生理特点及营养

孕妇生理特点 血液循环系统的改变 生理性贫血:血容量开始增多,到怀孕第32-34周时达到高峰,血浆容量的增加比红细胞增加的多,使血液稀释,所以出现生理性贫血。白细胞:孕7周白细胞数开始增多,不要以为有炎症了。凝血功能:增强,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为产后胎盘附着面迅速止血,防止过度流血。心血管的改变:心脏略有增大;心率增加10-15次/分。 消化系统的变化:早孕反应和食欲改变,喜食咸、酸食物和水果;肠蠕动减慢,食物在消化道滞留时间延长,容易便秘。 泌尿系统的变化:母体和胎儿代谢产物增多,肾血流量增加,肾功能负担增加;肾小球滤过增多,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增加不足,排出葡萄糖、氨基酸等,产生糖尿;妊娠期间,体内水分贮留增加,长时间站立或坐位的孕妇,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出现凹陷性水肿;仅有下肢凹陷性水肿者而血压正常,属生理现象;出现上肢或面部水肿者,应密切注意,排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雌二醇、黄体酮(孕酮)等激素大量增加,刺激子宫、胎盘、乳腺增长;体重的变化:孕妇体重随妊娠月份而增加;健康妇女平均增重12~15kg;即使是肥胖妇女也要增重也不应小于6kg。 孕期营养需要与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1.能量 一.能量 合理摄取能量是成功妊娠的基础。与非孕相比,孕妇的能量消耗还包括母体生殖器官及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母体产后泌乳的脂肪储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推荐孕中后期能量RNI在非孕的基础上增加200kcal每日 保证适宜能量摄入的最佳途径:尽量选择摄入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尽量控制能量密度高的食物,而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密切监测和控制孕期每周体重的增长 2.蛋白质 妊娠期间,胎儿,胎盘,羊水,血容量增加及母体子宫乳房等组织的生长发育约需925g蛋白质,其中胎儿体内约440g,胎盘100g,日增加量分别为1g.4g,6g。由于胎儿早期肝脏尚未发育成熟,而缺乏和成氨其酸的酶,所有氨其酸均是胎儿的必须氨基酸,都需要有母体提供,建议孕早,中,晚期,膳食蛋白质RNI增加值分别为5.15.20 3.脂类 孕期需3~4kg的脂肪累及以备产后泌乳,此外膳食脂肪中的磷脂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生命早期脑---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等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孕期对脂肪以及多种脂肪酸有特殊的需要。 孕20周开始,胎儿脑细胞分裂加速作为脑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分的磷脂增加脑细胞分裂加速的前提,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脑磷脂和成所必须的。相当数量的ARA和DHA是在胎儿期和出生后数月的时间里迅速积累在胎儿和婴儿脑中,而这些必须有母体提供 4.矿物质 妊娠期妇女,钙的吸收率增加,胎盘对钙的转运是逆浓度主动转运,以保证胎儿对钙的需要,但需要维生素D及其依赖钙结合的蛋白的作用 1)孕期钙营养的状况,我国孕期膳食钙的实际摄入量为500~800mg每日。 孕期钙的补充,可降低母体高血压高征和先兆子痫的危险。孕期钙供给不足,还可影响母体

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1)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智力特点 一、身体发育特点 一年级孩子身体发育情况: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男孩子平均身高为114.7厘米,体重为19.2公斤;女孩子平均身高为113.9厘米,体重为公斤。可以看出,男学生与女学生之间,在身高,体重,肺活量方面是有一定差异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大脑重量已达到1280克,接近成人脑重(1400)。他(她)们的骨骼比较柔软,肌肉较细嫩。为此,在运动时,应注意运动量不一过大,注意走路,写字,看书的姿势,避免身体畸形发展。 二、智力发展特点 一年级学生智力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以后速度逐步减慢。一年级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旺盛时期,这一时期变化显著。其智力要素的主要特点: 1、对现时和空想。对自己和他人的区别还很模糊,这是幼儿的心理特点,也叫做未分化的心理状态。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脱离幼儿期的范围,特别是在第一学期,还是幼儿思维方式的延续。 2、还认为,凡是动的东西都是活着的,都和自己一样,是有感觉,会思考的。 1 3、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文章中的意义而死记硬背。例如:能够流利的背诵流行歌曲中的歌词,随着曲调演唱,但从歌曲中抽出一段就不能自由的唱,都得从头唱起,否则就接不下来。因为他们是整体机械记忆的,不能紧紧抓住所记的内容和意义有条理地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 一年级学生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做作业时往往看错题,或者把方位搞错,如:常常把毛写成手,把6写成9。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

不系统,没头没尾,这些到二年纪就又明显的好转。这一时期只要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这说明一年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他,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 三、其他心理特点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角色的变化,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进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孩子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幼儿园时期,孩子都是以“玩”为主,而小学阶段,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孩子能否从幼儿园时期的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就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唤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入学前,应该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上小学了;在学校里将会学到许多的知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让孩子意识到,小学跟幼儿园是不一 样的,逐渐意识到自己角色的变化。家长要关注以下方面,随时给孩子引导和鼓励: 1、希望和恐惧交织的复杂心理。当孩子背起书包开始上学的时候,一进校门,幼小的心灵总是惶惶不安;“老师会对我好吗?”“我是一个小学生了,课程比学前多了我能学好吗?”他们对未来、对学校生活充满幻想和希望。 2、感到紧张而受约束。孩子上一年级后,生活发生的变化,从半学半玩一下子变成完全受约束、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学校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不许乱动,饿了不准吃东西,人际关系复杂,老师要求严格。与同学接触比与老师更难相处,都是同龄的独生子女,互不相让,都很任性,不断出现冲突,除了老师以外,没有人可以调解。当孩子入学一个学期之后,同学之间熟悉了,将不断学会让步,听取对方的意见,开始自我调节,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起来,慢慢就适应学校生活了。

三年级小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现状分析 教育专家孙云晓老师说:“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康人格,教育的条件是好的关系,教育的方法是培养习惯。”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呢?还是先来分析一下三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了解了他们的心智情况再制定方案吧。 孩子进入三年级,通常会有较大变化,作为老师和家长都要掌握这些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小学五年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年级为中段;四、五年级为高段。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语文、数学等各门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所以,老师和家长都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情况。 (一)孩子的心理 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 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 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得到发展,情绪表现的方式和强度与低年级孩子相比,其适宜性更高,一般较少出现忽哭忽笑的现象。但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二)学习方面 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孩子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三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一、二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三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滑下来。这一年又是两极分化的开始,由于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马虎的话,成绩很容易大幅下滑。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开始分化,他们对于不同学科的学习动机出现了差别,学科偏爱开始出现。但是只要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抓住这关键的一年,培养孩子养成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一般成绩不会下滑,而且这一年保持了良好成绩的话,小学阶段以后几年的学习会变得更加顺利。在教育孩子中要掌握技巧,常夸孩子。别怕夸孩子他会骄傲,如果他没达到第一怎么会骄傲呢,他只会不断进步。我们一定要记住: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拇指别用食指。表扬和鼓励也要注意方式,应该多精神的、少物质的,尽量不要用钱去贿赂孩子。 (三)交往方面 三年级的学生与同伴的友谊进入了一个双向帮助阶段,随着交往能力的提高,同学之中开始出现关系较好的、比较稳定的好朋友,但是还不能共患难。他们的择友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往往把

(完整版)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一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一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一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一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不到班级的荣誉。

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二年级学生一般为7---8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二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二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二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二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到班级的荣誉。

小学各年级特点分析

小学生学习、成长的特点 小学生学习、成长的特点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 (三)情感的特点。 (四)意志的特点。 (五)性格的特点。 二、小学生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 新陈代谢、身高和体重、骨骼和肌肉发育 心脏功能发育、生殖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发育 三、小学生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举手发言不积极;阅读情感不佳; 作业拖沓、准确率低;生活习惯不良;人际互动无技巧 小学生成长、学习的特点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四)意志的特点。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小学生成长、学习的特点 (五)性格的特点。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成长、学习的特点二、小学生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 ①新陈代谢旺盛。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胎儿在母体内10个月的生长发育过程(图文)

胎儿在母体内10个月的生长发育过程(图文)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经过10个月的生长发育,就会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母亲要为新生命的诞生度过一段快乐而又难忘的10个月。孕妇体内胎儿发育一目了然,做母亲的不易与艰难,是一个没做过母亲的女人所不能体会的!让我们来看下孕期10月胎儿的发育过程吧! 妊娠第一个月(第1周~第4周): 妊娠第一个月是指孕妇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四周以内的时间。 受孕第一周 妊娠第一个月生理特点及孕妇须知: 生理特点: 如果孕妇的月经周期为28-30天妊娠第二周末精卵结合。受精后约4天分裂成细胞团的精卵沿着输卵管到达子宫。第三周细胞团脱去外膜为着床作准备。第四周胚胞已牢固地种植入子宫里。 妊娠三至妊娠第一个月四周称为胎芽期。胎芽身上0.5-1厘米状如小海马。 孕妇须知:

在妊娠第一个月大部分孕妇没有什么反应。第一个月是神经管、四肢、眼睛开始分化时期此时一旦遇到有害物质这些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就停止发育而残缺不全出现畸形。 不要到剧院、舞厅、商店等人集聚的地方避免与患流感、风疹、传染性肝炎等患者接触。尽量不用药。病毒和药物都可能影响宝宝的发育。 远离电磁污染听音响、看电视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少用电脑、微波炉、手机等。暖气刚停的时候孕妇不要睡电热毯因为它可以产生电磁场对孕妇和胎儿存在危害。 避免饮浓茶、浓咖啡及可乐型饮料孕妇最理想的饮料是白开水。 洗衣要用肥皂不宜用洗衣粉;洗碗要选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洗洁精。 你在切生肉后一定要洗手炒菜、吃涮羊肉等时一定要把肉炒熟涮透。以防生肉中的弓形体原虫感染胎儿。 淘米、洗菜不要将手直接浸入冷水中寒冷刺激有诱发流产的危险。没有热水器的家庭要买几副胶皮手套。 妊娠第一个月宝宝需要的营养并不多。不过从现在开始必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保持营养平衡。 特别提示: 在医生指导下继续补充叶酸,它将最大限度地保护受精卵不发生畸形 妊娠第二个月(第5周~第8周):

最新小学生各年级阶段特点

小学生各年级段孩子心理特征 可以给家庭教育做个参考,让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更为顺畅 您是否存在这些问题?您是否存在这些问题? 上课能听懂,作业也会做,但考试不理想; 各科不差,就是成绩不拔尖; 记不住,苦学无效,成绩下降; 很聪明,但学习不自觉、不主动、贪玩; 性格叛逆,不善沟通,成绩忽高忽低; 粗心、马虎、厌学、做事拖拉; 没有目标和动力,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小学生心理特征小学生的活动场所从家庭或幼儿园转到了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该期间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很快,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具体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发展表现。 (1)身体的发展.一般来说,学龄期指从入学起(约满 6 周岁)至 12~13 岁这一阶段,相当于小学年龄阶段.这个阶段儿童身高、体重等的发展是不规则的,生长发育相对缓慢,但女孩在 9~10 岁左右可能会出现身高、体重在原来落后的基础上较快超过男孩,标志着学龄末期女孩发育的突增期的到来。11~12 岁的孩子,大脑的重量可以达到 1400 克左右,几乎达到成人大脑的重量。大脑的兴奋功能逐渐减少而抑制功能逐渐增强,大脑功能的自控能力也渐完成。 (2)语言的发展。儿童时期,是语用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所谓语用技能,就是语言交流的双方,根据语言意图和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系列技能,主要包括听和说两方面的技能。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在小学阶段都有明显提高。从口语到书面语掌握的过程,要老师讲解、指导,才能认识、阅读和书写,掌握书面语表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阅读、拼写的技能如果在学习中不能正确掌握,则容易表现为相应的学习技能障碍,从而影响学习成绩。到小学后阶段,语言就全向更高级的语言形式——内部语言或默语发展,在形式上表现为不是大声朗读课文而是默读课文。由于词汇量进一步增加,同时与掌握的句法、写作技能相结舍,使小学阶段的书面表达可达到相当的程度,这一过程与思维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密切相关。 (3)想象、思维的发展。小学生的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以具体形摩思掺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低年级儿童的理解力较慢、理解的内容较少,要靠具体的、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概念,低年级儿童的理解力较慢、理解的内容较少,要靠具体的、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概念,往往学习语文比学习数学要容易得多。高年级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理解力加强,可运用简单抽象的逻辑思维去推理、判断。数学要容易得多。高年级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理解力加强,可运用简单抽象的逻辑思维去推理、判断。 (4)注意力的发展。小学期间,学生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都有很大的发展,随意注意的时间和注意范围渐长、渐宽,注意的转移也逐渐灵活。一般来说,主动注意的保持时间:7~

小学各年级学生的特点

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一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一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一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一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不到班级的荣誉。

3、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二年级学生一般为7---8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二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二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二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二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到班级的荣誉。 3、二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小学生各年级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

小学生各年级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 小学一年级 心理特征: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沟通方法:此阶段以适应和培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怎样愉快地学习。家长可以从如何安排时间,如何使用高效引导语入手,培养孩子养成独立 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02 小学二年级 心理特征: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 沟通方法:此阶段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逐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 我们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 要多鼓励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 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 03 小学三年级 心理特征:此阶段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 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能力有限。 普遍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 沟通方法: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挠也随之而来。 产生不安情绪,需要家长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导,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04 小学四年级 心理特征: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 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

孕期营养生理特点

孕期营养生理特点 【摘要】妇女自妊娠期开始直到产后哺乳期,均为需要加强营养的特殊生理过程。因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均来自母体,孕妇本身也需为分娩和分泌乳汁贮备营养素。通常营养状况良好的妇女,通过孕期体内系列生理和代谢调整,能够提供胎儿生长和乳汁分泌所需要的营养;而对于营养不良妇女,则可能出现母亲和胎儿营养缺乏及某些并发症。因此,孕妇营养状况,对于妊娠过程、胎儿及婴儿生长发育,均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怀孕营养 妊娠是复杂的生理过程,孕妇在妊娠期间需进行系列生理调整,以适应胎儿在体内生长发育、吸收母体营养和排泄废物。 1代谢改变 孕期代谢活动在大量雌激素(estrogen)、黄体酮(progesterone)及绒毛膜生长催乳素(chorionicsomatomammotropin)等激素影响下,使母体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升高,孕后半期每天约增加0.63MJ(150kcM)。孕期由于胰岛功能旺盛,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中胰岛素增加,糖耐量实验时血糖增高幅度大且恢复慢。妊娠期肠内吸收脂肪能力增强,血脂增加,脂肪积存较多。孕期妇女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应增加供给量使体内保持正氮平衡状态。母体贮备的氮,除供给胎儿生长发育及子宫、乳房增长的需要,还要为分娩期的消耗做准备。 2消化系统功能改变

激素变化引起平滑肌松弛,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常有胃肠胀气及便秘。孕早期常有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对某些营养素如钙、铁、维生素B1及叶酸吸收能力增强。由于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胃酸分泌减少,肠蠕动减弱,常出现胃肠胀气及便秘。胃酸分泌减少后,胃液酸度随之降低,故在孕早期钙、铁的吸收也下降,但在孕晚期因受其他因素影响,钙、铁吸收率增加,可达到平衡。 3肾功能改变 妊娠期需排出母体自身及胎儿代谢废物,肾负担加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在孕早期增加,在整个孕期维持高水平。肾小球滤过率比非孕时增加50%,肾血流量增加35%。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受体位影响,孕妇仰卧位时尿量增加,故夜尿量多于日尿量。代谢产物尿素、肌酐等排泄增多,其血中浓度低于非孕妇女。由于肾小管对葡萄糖再吸收能力不能随着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而相应增加,故孕妇饭后可出现糖尿。肾小球过滤能力增强,蛋白质代谢产物尿酸、尿素、肌酐排出增多。尿中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排出明显增加,叶酸排出量增加1倍。 4血容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正常非孕妇女血浆容量约为2600ml,孕期约增加50%,即相当于增加身体水分量约1000ml。 红细胞数量平均增加20%,因孕妇是否补充铁而有所不同,无铁补充者孕期红细胞量较非孕妇女增加18%,而有铁补充者较非孕妇女增加30%。由于血容量增加幅度比红细胞增加幅度大,使血液相对稀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介绍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介绍 文章来源:飞暖网 核心导读:生命体的出生,是成长到衰老的连续的过程,为便于认识和理解营养与生命发生发展的关系,常常人为的将人的发展过程生理特点分成不同的生理时期,如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及青少年,成年及老年各期。实际上相邻各期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儿童的重要生理特征是生长发育,生长发育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段的发育为后一段奠定基础。任何阶段发育受到障碍,都会对后一阶段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有大量研究显示,生命早期成长缓慢或者过度生长都会对后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生长发育分为婴儿期和青春期的突增,其余时间都是稳步增长,青春发育中,后期增长逐渐减慢,直到成熟。

一,孕妇的生理特点 孕期妇女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经过约280天,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孕育成一个体重约3.2kg的新生儿。孕期妇女生理状态及代谢有较大的改变,以适应孕期胎儿的需要,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这些改变通常越来越明显,至产后恢复到孕前水平。 二,孕期内分泌的改变 除了能让胎儿正常的着床和发育外,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的另一个目的是对营养素进行调节。增加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以支持胎儿的发育和妊娠的需要。 1.母体卵巢及胎盘分泌激素的增加 胎盘催乳激素可以促进胎盘和胎儿的生长,以及母体乳腺的分泌和发育,胎盘催乳激素促进母体脂肪分解,提高母体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使更多的

葡萄糖运送至胎儿,在维持营养物质由母体向胎体转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雌二醇发挥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率,有研究发现,钙的吸收,钙的潴留与孕期雌激素成正相关。 2.孕期甲状腺素和其他激素的改变 孕期血液甲状腺素T2,T4升高,但游离甲状腺素升高不多,体内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至孕晚期升高约15_20%,孕晚期基础代谢耗能每天约增加 0.63mj(150kcal)。孕妇的甲状腺素不能通过胎盘,胎儿通过自身合成甲状腺素。妊娠期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循环血液中甲状腺胰岛素增加使孕妇的空腹血糖低于非孕妇,但糖耐量实验时血糖增高幅度大且回复延迟,至糖耐量异常及妊娠糖尿发病率升高。

小学生不同年级阶段学习方法的特点.docx

小学生不同年级阶段学习方法的特点 感知过程中学法的特点。感知学习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进入理解学习过程的准备阶段。小学生在感知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观察法和准备性实验法了解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感性材料,以便建立起所学知识的鲜明正确的表象和观念。感知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学法的特点:一是由被动感知向主动感知转变。低年级儿童一般不能主动选择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实际材料,也不善于自觉地进入感知过程,而是要借助于课本或学校教师提供和选择的感知材料,并在教师的介绍讲解下进行有组织的感知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经验的积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感知成分逐渐增加。如帮助教师制作教具、收集标本等。二是感知手段的模示性和图示性。小学生在感知学习过程中,既可以直接感知客观事物的感性形象,也可以亲身实践或实验获得感性体验,但多数是感知以直观教具形式出现的模型以及教学挂图或板图。此外,与儿童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相符合的儿童化、形象化的语言对提高小学生感知学习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学习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学生在理解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比较对照、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实现对言语、事物类属性质、因果关系、逻辑关系等的理解,以便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以思维方法为核心是理解学习过程中学法的基本特点。理解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学法的特点:一是由直接理解向间接理解过渡。直接理解是各知觉过程溶合在一起,并且是立即实现的、不经过中介的思维过程。例如,儿童吃了苹果,留下了印象。现得到苹果,就产生了对它的直接理解:苹果是香甜的、好吃的。间接理解是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从最初模糊的、不分化的理解逐渐达到分化的、精确的理解。例如,儿童从学会四则运算到弄清加减、乘除互逆运算关系的理解。直接理解在低年级儿童的理解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到了中、高年级,儿童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水平的提高,间接理解逐渐占主导地位。二是从形象性理解向抽象性理解发展。低年级儿童已能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公式等,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儿童对学习材料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理解水平。有研究资料表明:小学儿童理解寓言和比喻词的含义,大致可分为三级水平。第一级:只了解故事的具体情节或词的表面含义;第二级:能理解寓言和比喻词所描述的具体事件;第三级:能摆脱故事的具体情节,脱离直观的形象,揭示出寓言或比喻词的深刻含义。一般说来,低年级儿童绝大多数属于第一级水平,中年级儿童二级水平略多于三级水平的人数;高年级儿童二、三级水平的人数几乎各占一半。三是由被动理解到主动理解的转变。低年级儿童对学习材料的理解依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有所谓“牵着牛鼻子过河。”中、高年级儿童逐步学会按照一的思维方式理解学习材料。 巩固学习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第三阶段,也是由接受知识进入运用知识的过渡阶段 .小学生在巩固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各种练习方法和复习方法,及时巩固学到的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因此,巩固过程中,小学生学法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反复性和技能性。因为各种复习方法的运用,其目的是为了记住并能回忆出所学的知识;而各种练习方法的运用,既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也是为了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为学生运用知识作好知识的、技能以巧上的准备。不过,小学巩固学习的复习要及时,练习的方式要生动活泼,富于文化,且不宜过于复杂。 运用过程中学法的特点。运用学习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第四阶段,也是单位学习进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在运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综合、类化和具体化等思维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技巧解决教学实践、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中的相关问题。运用过程中,小学生学法的特点: 1、由简单运用向复杂运用过渡

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特点和对策

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特点及对策 三、四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同时,三、四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 三、四年级又是一个不稳定的阶段,这时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既没有低年级孩子天真,也不如高年级孩子懂事,如果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孩子的发展危机。 三、四年级的学生有什么特点,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些? 一、三、四年级学生特点 每位孩子的父母,在自己的事业有成之际,也很希望看到孩子茁壮成长,才感到快慰。小学六年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语文、数学等各门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三、四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作为家长与老师都要掌握孩子一切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三、四年级又是一个不稳定的阶段,这时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既没有低年级孩子天真,也不如高年级孩子懂事,如果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孩子的发展危机。那么三、四年级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一)学习方面 1、学业成绩的分化 一、二年级时,孩子们一般都能考90分以上,没有太大差别,可孩子上三年级以后,成绩就会开始出现较大的差距。这种现象叫学业成绩的分化。 2、学习能力的分化 一二年级内容简单,而且动手实践的内容也很少,学生学习很轻松,所以看不出孩子学习能力的差距,而三年级内容明显加深,学生就会出现学习能力的分化。

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敖汉徐桂华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水平,随年级增高而提高,具体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出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儿童观察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认识“个别对象”的阶段,儿童只看到各个对象,或各个对象的一个方面; (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儿童可以看到各个对象之间可以直接感知的空间联系; (3)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儿童可以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的因果联系; (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地把握对象总体,理解图画主题。 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属于(2)、(3)、(4)阶段。 二、小学生观察品质在逐渐发展 1.观察的目的性 初入学的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在观察活动中往往受刺激物的声音、形态、颜色等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影响。中高年级小学生有所改善,但提高不多。 2.观察的精确性 低年级小学生观察的精确水平很低,他们观察事物不细心、不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不能表述细节。中年级小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高年级小学生的观察略优于中年级小学生。 3.观察的顺序性 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凌乱,不系统,没头没尾,看到哪里算哪里。 4.观察的深刻性 低年级小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上作出概括,他们往往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质特征。中年级小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有较大的提高。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高年级小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更有显著发展,表现为观察力中的分辨力、判断力和系统化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小学一年级生理特点

小学至高中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一年级生理特点: 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沟通:首先看看家长是不是没有时间管孩子,我们主要从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学习特征:以适应为主,告诉孩子什么是学习。知识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生理特点: 个性差别大,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沟通: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特征:以习惯为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如写字、看书、做作业等。 小学三年级生理特点: 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

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挠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家长和老师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沟通:孩子普遍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我们要注意并及时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垫定基础。 小学四年级生理特点: 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沟通: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小学五年级生理特点: 出现变声现象,男孩会很明显,变声期经常会发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声调,引起哄笑这是正常现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增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结构及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绪论 (一)健康的概念 WHO的健康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整体的健康观:1、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2、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是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二)维护和增进儿童健康的意义 从身体的发展来看:身体处于幼儿到第二次身体发育期间,生长发育相对迅速和旺盛 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够成熟,机能不完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且肌肉力量弱,耐力差。 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能力十分脆弱,且身心之间相互影响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 现代社会也需要身心健康的公民去从事社会的各项工作。而重视儿童身心健康,不断提高其健康水平,必将能提高新一代人素质,使其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多方面发展需要,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儿童健康的标志 健康儿童应该在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都是健全、良好的,并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 身体健康是指身体发育正常和机能协调发展,体质强健 主要标志 生长发育良好,体型正常,姿势端正,机体对内外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体能发展良好 心理健康是指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相互协调、发展较充分,并能与客观环境相统一和适应。 主要标志 智力发展正常,具有良好情绪特征,个性特征良好,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行为,没有较明显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1)智力发展正常,智商(IQ)70以上为正常。2)情绪稳定协调。3)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5)人际关系心理适应。6)个性稳定和健全。7)注意力集中、适度耐受各种压力、能容纳自己和认同他人、有社会责任心、有现实人生目标等。 (四)影响儿童健康的因素 1、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能为幼儿提供各类物质条件,维持和促进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健康的发展。不良环境因素则危害幼儿的健康 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益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反之,则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2、机体自身因素 生物因素:遗传、先天发育、营养、药物损害、机体损伤或发育障碍等都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心理因素:情绪反应、认知水平、个性特征等也会影响幼儿的健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