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绪论(New)

绪论(New)

过程设备设计

1压力容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什么作用 压力容器由筒体,封头密封装置,开孔接管,支座,安全附件六大部件组成。筒体的作用:用以储存物料或完成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主要压力空间。封头的作用:与筒体直接焊在一起,起到构成完整容器压力空间的作用。密封装置的作用:保证承压容器不泄漏开孔接管的作用:满足工艺要求和检验需要支座的作用:支撑并把压力容器固定在基础上安全附件的作用: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和测量,控制工作介质的参数 2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确定压力容器类别时,为什么不仅要根据压力高低,还要视压力与容积的乘积pV大小进行分类: 压力容器所蓄能量与其内部介质压力和介质体积密切相关:体积越大,压力越高,则储存的能量越大,发生爆破是产生的危害也就越大。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确定压力容器类别时是依据整体危害水平进行分类的,所以要这样划分. 3压力容器用钢的基本要求 较好的强度,良好的塑性,韧性,制造性能和与介质的相容性 4为什么要控制压力容器用钢的硫磷含量 硫能促进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成,使塑性和韧性降低,磷能提高钢的强度,但会增加钢的脆性,特别是低温脆性,将硫磷等有害元素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就能大大提高钢材的纯净度,可以提高钢材的韧性,抗辐射脆化能力,改善抗应变时效性能,抗回火脆性和耐腐蚀性能 设计双鞍座卧式容器时,支座位置应该按照哪些原则确定试说明理由。 答:根据JB473规定,取A小于等于,否则容器外伸端将使支座界面的应力过大。因为当A=时,双支座跨距中间截面的最大弯矩和支座截面处的弯矩绝对值相等,使两个截面保持等强度。考虑到除弯矩以外的载荷,所以常区外圆筒的弯矩较小。所以取A小于等于。 当A满足小于等于时,最好使A小于等于。这是因为支座靠近封头可充分利用封头对支座处圆筒的加强作用。

第一章 绪论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绪论 习题及答案 1-1 根据下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完成: (1) 将a ,b 与c ,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d a ?,c b ?;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1 所示。 1-2 下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

开闭自动控制。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所示。 1-3 图示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 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r u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 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T C ?→↑→↑→↑→↑→↑→↓→↓T u u u u u c a e f θ1C ↑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r u (表征炉温的希望值)。系统方框图见图解1-3。

1 绪论答案

第一章绪论 1-1为什么说在现代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都离不开测量与控制技术?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必须要求机器按照给定的规程运行。例如,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为了做到这些,必须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检测,当发现它偏离规定要求,或有偏离规定要求的倾向时,控制它,使它按规定的要求运行。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除了对生产过程的检测与控制外,还必须对产品进行检测。这一方面是为了把好产品质量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检测机器与生产过程的模型是否准确,是否在按正确的模型对机器与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进一步完善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生产效率一方面与机器的运行速度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机器或生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为了使机器能在高速下可靠运行,必须要求机器本身的质量高,其控制系统性能优异。要做到这两点,还是离不开测量与控制。 产品的质量离不开测量与控制,生产自动化同样一点也离不开测量与控制。特别是当今时代的自动化已不是本世纪初主要靠凸轮、机械机构实现的刚性自动化,而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柔性自动化、自适应控制与智能化。越是柔性的系统就越需要检测。没有检测,机器和生产系统就不可能按正确的规程自动运行。自适应控制就是要使机器和系统能自动地去适应变化了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按最佳的方案运行,这里首先需要的是对外部环境条件的检测,检测是控制的基础。智能化是能在复杂的、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自行决策的自动化,决策的基础是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的掌握,它同样离不开检测。 1-2试从你熟悉的几个例子说明测量与控制技术在生产、生活与各种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为了做到这些,必须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检测,当发现它偏离规定要求,或有偏离规定要求的倾向时,控制它,使它按规定的要求运行。 计算机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的进步。在一块芯片上能集成多少个元件取决于光刻工艺能制作出多精细的图案,而这依赖于光刻的精确重复定位,依赖于定位系统的精密测量与控制。航天发射与飞行,都需要靠精密测量与控制保证它们轨道的准确性。 一部现代的汽车往往装有几十个不同传感器,对点火时间、燃油喷射、空气燃料比、防滑、防碰撞等进行控制。微波炉、照相机、复印机等中也都装有不同数量的传感器,通过测量与控制使其能圆满地完成规定的功能。

过程设备设计全面复习资料

绪论 1. 压力容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什么作用? 答:压力容器由筒体、封头、密封装置、开孔接管、支座、安全附件六大部件组成。 2. GB150、JB4732三个标准有何不同?它们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GB150《钢制压力容器》属于常规设计标准;JB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是分析设计标准。JB/T4735与GB150及JB4732没有相互覆盖范围,但GB150与JB4732相互覆盖范围较广。 GB150的适用范围: ○ 1设计压力为0.1MPa ≤p ≤35MPa ,真空度不低于0.02MPa ;○2设计温度为按钢材允许的使用温度确定(最高为700℃,最低为-196℃);○ 3对介质不限;○4采用弹性失效设计准则和失稳失效设计准则;○5应力分析方法以材料力学、板壳理论公式为基础,并引入应力增大系数和形状系数;○ 6采用最大应力理论;○7不适用疲劳分析容器。 JB4732的适用范围:○ 1设计压力为0.1MPa ≤p<100MPa ,真空度不低于0.02MPa ;○2设计温度为低于以钢材蠕变控制其设计应力强度的相应温度(最高为475℃);○ 3对介质不限;○4采用塑性失效设计准则、失稳失效设计准则和疲劳失效设计准则,局部应力用极限分析和安定性分析结果来评定;○ 5应力分析方法是弹性有限元法、塑性分析、弹性理论和板壳理论公式、实验应力分析;○ 6采用切应力理论;○7适用疲劳分析容器,有免除条件。 3、过程设备的应用:加氢反应器,储氢容器,超高压食品杀菌釜,核反应堆,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 4、过程装备的特点:(1)功能原理多种多样(2)机电一体化(3)外壳多为压力容器 5、过程设备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满足过程要求;综合经济性好;优良的环境性能 1.压力容器导言 1、压力容器基本组成:筒体、封头、密封装置、开孔与接管、支座、安全附件 2、圆筒按其结构可分为单层式和组合式 3、封头形式凸形封头:球形、椭圆形、蝶形和球冠形封、锥壳、平盖 4、封头与筒体的连接:不可拆式(焊接)可拆式(螺栓连接) 5、安全附件主要有: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阀、安全联锁装置、压力表、液面计 测温仪表等 6、介质危害性:指介质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氧化性等。其中影响压力容器分类的主要是毒性和易燃性 7、压力容器分类:①按压力等级分:低压(L)容器 0.1 MPa ≤p <1.6 Mpa ;中压(M)容器 1.6 MPa ≤p <10.0 Mpa ; 高压(H)容器 10 MPa ≤p <100 Mpa ;超高压(U)容器 p ≥100MPa ②按作用分:反应压力容器 (代号R);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 );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 );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 ,其中球罐代号B ) ③按安装方式分: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 2.压力容器应力分析 1、载荷:压力、非压力载荷、交变载荷 非压力载荷:整体载荷(重力、风、地震、运输、波动载荷);局部载荷:管系载荷、支座反力、吊装力 2、载荷工况|:正常操作工况、特殊载荷工况(压力试验、开停车及检修)、意外载荷工况(紧急状态下快速启动、紧急状态下突然停车) 3、壳体:以两个曲面为界,且曲面之间的距离远比其它方向尺寸小得多的构件。 壳体中面:与壳体两个曲面等距离的点所组成的曲面。 薄壳:壳体厚度t 与其中面曲率半径R 的比值(t/R )max ≤1/10。 薄壁圆筒:外直径与内直径的比值Do/Di ≤1.1~1.2 厚壁圆筒:外直径与内直径的比值Do /Di ≥1.2 4、回转薄壳应力分析基本假设: a.壳体材料连续、均匀、各向同性; b.受载后的变形是弹性小变形; c.壳壁各层纤维在变形后互不挤压 轴向平衡: = 5、无力矩理论: 只考虑薄膜内力, 忽略弯曲内力的壳体理论。 有力矩理论: 同时考虑薄膜内力和弯曲内力的壳体理论。 无力矩理论所讨论的问题都是围绕着中面进行的。因壁很薄,沿壁厚方向的应力与其它应力相比很小,其它应力不随厚度而变,因此中面上的应力和变形可以代表薄壳的应力和变形。 ?σ t pD 4t pD 2=θσ

1绪论-new

第1章食品添加剂绪论 一、单选题 1. 我国在北魏时期记载了从植物中提取天然色素及应用方法的著作是()A,P1 A.《齐民要术》 B.《神农本草》 C.《本草图经》 D.《天工开物》 2. 我国在明朝时期详细记载了红曲制法的著作是()D,P1 A.《神农本草》 B.《齐民要术》 C.《本草图经》 D.《天工开物》 3. 根据编码原则和方法,食品用天然等同香料开头字母为()B,P14 A. “N” B. “I” C. “A” D. “T” 4. 根据编码原则和方法,食品天然香料开头字母为()A,P14 A. “N” B. “I” C. “A” D. “T” 5. 根据编码原则和方法,食品人造香料开头字母为()C,P14 A. “N” B. “I” C. “A” D. “T” 6. 食品用香料编号末尾有字母“T”者为()D,P14 A.天然香料 B. 天然等同香料 C.人造香料 D. 暂时允许使用品种 7. 食品用香料编号冠有字母“A”者为()C,P14 A.天然香料 B. 天然等同香料 C.人造香料 D. 暂时允许使用品种 8. 食品用香料编号冠有字母“N”者为()A,P14 A.天然香料 B. 天然等同香料 C.人造香料 D. 暂时允许使用品种 9. 编码“GB01.XXX”代表的食品添加剂是()B,P13 A.抗氧化剂 B.酸度调节剂 C.防腐剂 D.着色剂 10. 编码“GB17.XXX”代表的食品添加剂是()C,P13 A.抗氧化剂 B.酸度调节剂 C.防腐剂 D.着色剂 11.ADI的单位是()B,P20 A. mg/Kg食品·d B. mg/Kg体重·d C. mg/Kg食品 D. mg/ d 12. 食品添加剂中ADI是指()A,P12 A. 每日允许摄入量 B. 一般公认安全物质 C. 最大无作用剂量 D. 半数致死量 13. “联合国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英文简称为()D,P21 A. WHO B. FAO C. CAC D. CCFA 14. “食品法典委员会”英文简称为()C,P21 A. WHO B. FAO C. CAC D. CCFA

(设备管理)过程设备设计复习资料

1—压力容器导言 过程设备设计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任务是综合运用力学、材料学、制造工艺学等许多方面的基本理论,使学生能以安全为前提,综合考虑质量保证的各个方面,进行压力容器和过程设备结构分析和工程设计,并尽可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初步建立起完整的过程设备设计思想。三、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学会过程设备零部件的强度计算及校核、结构分析和设计,绘制容器施 工图样并能提出技术要求。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压力容器零部件的强度计算及校核、材料选择、典型过 程设备的结构分析、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使用、标准零部件的选用和设计等。 要求:1、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压力容器的强度设计和稳定性设计。 2、能从材料行为、强度、结构、制造、质量保证等方面对压力容器的工程设计进行综合分析。 3、具备对过程设备零部件及整体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五、有关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等 导言 1、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概念 从原材料到产品要经历一系列物理的或化学的加工处理步骤,这些加工处理步骤称为过程。如化工、轻工、炼油、制药、橡胶、食品等。过程工业是加工制造流程性材料产品的现代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成套过程装置通常是由一系列的过程机器和过程设备,按一定的流程方式用管道、阀门等连接起来的一个独立的密闭连续系统,再配以必要的控制仪表和设备,即能平稳连续地把以流体为主的各种流程性材料,让其在装置内部经历必要的物理化学过程,制造出人们需要的新的流程性材料产品单元过程设备(如塔、换热器、反应器、储罐等)与单元过程机器(如压缩机、泵、分离机等)二者的统称为过程装备。 2、过程装备技术的创新 关键在于装备内件技术的创新。 3、流程性产品先进制造技术与一般硬件产品先进制造技术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

绪论及第一章 教育

绪论及第一章教育(自测题) 一、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教育学就是研究,的科学。 2、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以为中心,相应的教学方法是。 3、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和。 前者以__________为学习内容,后者以______为主要内容.欧洲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代表, 前者以__________为学习内容,后者以为主要内容。 4、近代教育史上,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之上。 5、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 6、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是。 7、广义的教育包括教育,教育以及教育等教育。 8、教育的功能主要有的功能和的功能。教育的基本特点是。 9、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错误理论,一是论,二是 论。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10、传统教育模式即是以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 11、学校教育产生于社会。我国奴隶社会已有的学校名称为_____________四种。教育内容是 “”,具体是指。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____________,其中以<< >>和<< >>最为影响大。 1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是、、、。 13、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应该落实的战略地位,以为重点,抓住 这个中心环节。 14、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作用。 15、对教育有直接决定作用,对教育有最终决定作用。 16、杜威强调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教育和教学原则。 17、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和。 18、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人是。 19、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是:“教育要面向,面向,面 向。” 20、在中国,教育学是泊来品,20世纪初从________(国家)引进的教育思想属于___________(教育家)的 _______________(教育流派)的范畴。

(完整版)过程设备设计知识点总结郑津洋

1试推导内压薄壁球壳的厚度计算公式。(10分) πδσ相等。对于薄壳体, 必与轴向内力D? 可近似认为内直径i D等与壳体的中面直径D πδσ =D?Array 由此得 σ 由强度理论知<=φ[]t 由上式可得 2封头和筒体连接处存在不连续应力,但破口却在筒体中部,试解释其原因 封头和筒体连接处虽然存在不连续应力,但连接处会产生变形协调,导致材料强化;而筒体中部应力与所受压力成正比,随着压力的增大应力迅速增大,所以破口出现在筒体中部 3什么是焊接应力?减少焊接应力有什么措施? 答:焊接应力是指焊接过程中由于局部加热导致焊接件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因而在焊件内产生的应力。为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应从设计和焊接工艺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如尽量减少焊接接头的数量,相等焊缝间应保持足够的间距,尽可能避免交叉,焊缝不要布置在高应力区,避免出现十字焊缝,焊前预热等等)

4预应力法提高厚壁圆筒屈服承载能力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通过压缩预应力,使内层材料受到压缩而外层材料受到拉伸。当厚壁圆筒承受工作压力时,筒壁内的应力分布由按拉美公式确定的弹性应力和残余应力叠加而成,内壁处的总应力有所下降,外壁处的总压力有所上升,均化沿筒壁厚度方向的应力分布,从而提高圆筒的初始屈服压力。 5对于外压圆筒,只要设置加强圈就可提高其临界压力。对否,为什么?采用的加强圈愈多,圆筒所需厚度就愈薄,故经济上愈合理。对否,为什么? 答:对于承受外压的圆筒,短圆筒的临界压力比长圆筒的高,且短圆筒的临界压力与其长度成反比。故可通过设置合适间距的加强圈,使加强圈和筒体一起承受外压载荷,并使长圆筒变为短圆筒(加强圈之间或加强圈与筒体封头的间距L

绪论及第一章 级的工作原理 课程练习题

绪论及第一章级的工作原理 一、问答题: 1.按工作原理、热力过程特性、蒸汽流动方向、新蒸汽参数等对汽轮机进行分类,汽轮机可分为哪些类型?按新蒸汽参数分类时,相应类型汽轮机的新汽压力等级是什么? 2.国产汽轮机型号的表示方法是什么? 3.根据国产汽轮机型号的表示方法,说明下列汽轮机的型号提供了汽轮机设备的哪些基本特征? (1)CB25-8.82/0.98/0.118 (2)CC25-8.82/0.98/0.118-1 (3)CB25-8.83/1.47/0.49 (4)N300-16.7/537/537 4.简述蒸汽在汽轮机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5.蒸汽对动叶片冲动作用原理的特点是什么? 6.蒸汽对动叶片反动作用原理的特点是什么? 7.根据蒸汽在汽轮机内能量转换的特点,如何划分汽轮机级的类型?各种类型级的特点是什么? 8.什么是动叶的速度三角形? 二、名词解释 1.汽轮机的级; 2.反动度;

3.滞止参数; 4.轮周效率; 5.轮轴功率; 6.级的相对内效率; 三、单项选择 1.电厂常用汽轮机属于下列那种类型? A. 离心式 B. 轴流式 C. 辐流式 D. 周流式 2.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主要任务是: A. 将热能转化成电能 B. 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C. 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D. 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3.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在喷嘴中膨胀时。 A. 压力下降,速度下降 B. 压力上升,速度下降 C. 压力下降,速度上升 D. 压力上升,速度上升4.级的反动度是: A.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与蒸汽在整个 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之比。 B.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与蒸汽在整个 级的理想焓降之比。 C.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实际焓降与蒸汽在整个 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之比。 D.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实际焓降与蒸汽在整个

过程设备设计试题及答案

浙江大学2003 —2004 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试卷 开课学院:材化学院任课教师:郑津洋 姓名:专业:学号:考试时间:分钟 1脆性断裂的特征是断裂时容器无明显塑性变形,断口齐平,并与轴向平行,断裂的速度快,常使容器断裂成碎片。(错误,断口应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 2有效厚度为名义厚度减去腐蚀裕量(错,有效厚度为名义厚度减去腐蚀裕量 和钢材负偏差) 3钢材化学成分对其性能和热处理有较大影响,提高含碳量可使其强度和可焊性增加。 (错误,提高含碳量可能使强度增加,但可焊性变差,焊接时易在热影响区出现裂纹) 4压力容器一般由筒体、封头、开孔与接管、支座以及安全附件组成。 (错,缺密封装置) 5盛装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制造时,容器上的焊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 (对) 6承受均布载荷时,周边简支圆平板和周边固支圆平板的最大应力都发生在支承处。 (错周边简支发生在中心处) 7筒体是压力容器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制造要求高,因此筒体的制造必须用钢板卷压成圆筒并焊接而成。(错,也可以用锻造筒节、绕带筒体等) 8检查孔是为了检查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裂纹、变形、腐蚀等缺陷产生,所有压力容器必须开设检查孔。(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开检查孔) 二、选择题(答案有可能多余于一个,每题2分,共16分) 1 《容规》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哪些条件的压力容器(ABCD) A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B 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 C 容积(V)大于等于0.025m3; D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2下列关于热应力的说法哪些不正确(AD) A 热应力随约束程度的增大而减小 B 热应力与零外载相平衡,不是一次应力 C 热应力具有自限性,屈服流动或高温蠕变可使热应力降低 D 热应力在构件内是不变的

文学欣赏(1):绪论及第一章

绪论课 讲课要点:绪论和第一章内容 绪论应讲清两点:1、开设本门课的目的;2、本门课的主要内容及讲课方法;第一章应讲清以下内容:第一:文学的涵义——这是进行文学欣赏的基础; 第二:文学欣赏活动性质——文学欣赏是一个审美认识、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给我们以无穷的教益。第三:文学欣赏的过程——我们如何进行文学欣赏教学过程: 绪论—— 本门课的教学体例和开设目的: 文学欣赏课是在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总体氛围中产生的一门新课,它不同于以往与中学语文课本面孔雷同的《大学语文》,采取以文学欣赏方法和文学欣赏常识为主线、以名篇欣赏为落脚点,分文体进行教学的模式,重点在于欣赏方法的介绍。这样就使得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在掌握欣赏方法的基础上,自如地进行文学名著的欣赏,以达到授人以渔、举一反三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 本门课的主要内容: 文学欣赏方面的内容以教材为主包括五章,共26学时;根据专业的情况及外语教研室的要求,加入写作方面的内容,重点讲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应用文写作概论,二是常用的应用文文体写作,三是毕业论文写作,共8学时。 对学生的要求: 无论是文学欣赏还是应用文写作,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前者是我们的精神需求,后者可能是我们今后谋求生计的工具,因此应该重视;由于课时非常短,内容很多,课堂上只讲要点,需要课下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 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 一、文学活动: 从动态角度分析,文学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既然是艺术创造活动,就要有原料、有创造者、有产品,文学创造的原料就是现实生活,创作者就是作家,产品就是作品,因而这三者构成了一种三角关系,即现实——作家——作品。这就是传统的文学创作三角关系。 但是在这个关系中,只涉及了文学的创作,没有对于作品的评判和反馈因素,所以后来国外的文艺理论家,又创立了“文学的接受理论”,即在以上旧的“三角关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读者的因素,构成了新的三角关系:作家——作

过程设备设计复习资料8-1

第8章反应设备§8-1 概述 一、反应设备的应用及基本要求 1、反应设备应满足化学反应过程的要求 物料的性质(粘度、密度、腐蚀性等); 相态; 反应条件(温度、压力等); 反应过程的特点(气相的生成、固相的沉积等); 2、反应设备应满足传质、传热和流体动力过程的要求 二、反应设备设计的几个问题 (1)反应物的混合 (2)适宜温度的维持 (3)停留时间的控制

三、反应设备的分类 (1) 化学反应器分类 (2) 生物反应器分类 按结构特征:机械搅拌式、气升式、流化床、固定床等 四、常见反应器的特点 (1) 机械搅拌式反应器 (2) 管式反应器 管式反应器可用于连续生产,也可用于间隙操作,反应物不返混,也可在高温、高压下操作。 (3) 固定床反应器 气体流经固定不动的催化剂床层进行催化反应的装置称为固定床反应器。它主要用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稳定、便于控制、易实现大型化和连续化生产等优 点,是现代化工和生物反应中应用很广泛的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有三种基本形式:轴向绝热式、径向绝热式和列管式。 (4) 流化床反应器 流体(气体或液体)以较高的流速通过床层,带动床内的固体颗粒运动,使之悬浮在 ?? ? ? ??? ? ?? ? ? ?????????? ???????固相反应器—液—气固相反应器—液固相反应器 —气液相反应器—液液相反应器—气非均相反应器固相反应器液相反应器气相反应器均相反应器、按物料相态分1????? ?? ??其它形式 流化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 管式反应器搅拌反应器 、按设备结构形式分2

流动的主体流中进行反应,并具有类似流体流动的一些特性的装置称为流化床反应器。§8-2 机械搅拌反应器 一、搅拌反应器的基本结构 (一)搅拌反应器的总体结构 1、釜体部分 (1)釜体部分由圆筒和上、下封头组成,提供物料化学反应的空间,其容积由生产能力和产品的化学反应要求决定。 (2)中、低压筒体通常采用不锈钢板卷焊,也可采用碳钢或铸钢制造,为防止物料腐蚀,可在碳钢或铸钢内表面衬耐蚀材料。 (3)釜体壳能同时承受内部介质压力和夹套压力,必须分别按内、外压单独作用时的情况考虑,分别计算其强度和稳定性。 (4)对于承受较大外压的薄壁筒体,在筒体外表面影设置加强圈。 2、传热装置 为及时送入化学放应所需热量或传出化学放应放出的热量,在釜体外部或内部可设置传热装置,使温度控制在需要的范围之内。

绪论及第一章

实用标准文案 绪论 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这门课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高分子材料常见的加工设备的基本的一些分类、结构、作用方式和作用原理,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的问题。 橡胶、塑料和化学纤维都是高分子材料,其成型加工设备有相似之处,有一些设备是通用的,如密炼机、压延机;但也有一些设备有较大的差别,例如挤出机、注射机等。 课程进程安排 绪论2学时 聚合反应器2学时 化纤机械10学时 塑料加工设备8学时 橡胶加工设备6学时 课程复习2学时 答疑2学时共32学时 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概述 高分子材料生产过程所需设备一般可分为两种,传递过程设备(动量、热量、质量传递等物理过程设备)和化学反应过程设备。完成化学反应过程的设备成为聚合反应器。

1、聚合反应器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聚合物反应特点:与一般化学反应不同,聚合反应机理复杂,且随反应进行,系统的粘度急剧上升,因此聚合反应器的设计具有特殊性。 典型的聚合反应器包括: 釜式反应器:多设有搅拌装置,称搅拌釜反应器。它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适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广,既可用于间歇操作,亦可用于连续操作。主要用于乙烯、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腈的聚合,也可用于丁苯橡胶、氯化橡胶和顺丁橡胶的反应。 管式反应器:这种反应器多用于粘度较高的均相反应物料,它属于连续流动反应器,内部物料的流动接近于平推流,返混程度不大。主要通过控制加料速度来控制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也可以按照工艺要求分段控制反应温度。典型的反应体系有:乙烯高压聚合、苯乙烯本体聚合、己内酰胺的开环聚合等。 特殊反应器: 对于高粘度体系,如本体聚合或缩聚反应聚合后期,反应物体系粘度可达 500-5000 Pa.S, 为此需要特殊反应器。如尼龙的后缩聚反应可采用双螺杆型反应器,聚酯生产中的后缩聚采用的表面更新型反应器。 2、化纤生产设备 化纤设备发展的主要趋势为: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和自动化。

过程设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过程设备设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外压容器 内外的压力差小于零的压力容器叫外压容器。 2.边缘应力 由于容器的结构不连续等因素造成其变形不协调而产生的附加应力为边缘应力。 3.基本风压值 以一般空旷平坦的地面、离地面10米高处,统计得到的3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标准计算而得的值叫基本风压值。 4.计算厚度 由计算公式而得的壁厚叫计算壁厚。 5.低压容器 对内压容器当其设计压力为 1.6MPa P 1MPa 0<≤.时为低压容器。 6.等面积补强法 在有效的补强范围内,开孔接管处的有效补强金属面积应大于或等于开孔时减小的金属面积。 7.回转壳体 一平面曲线绕同一平面的轴旋转一周形成的壳体为回转壳体。 8.公称压力 将压力容器所受到的压力分成若干个等级,这个规定的标准等级就是公称压力。 9.计算压力 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壁厚的压力为计算压力。 10.20R 20表示含碳量为0.2%,R 表示容器用钢。 11.设计压力 设定在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12.强制式密封 完全依靠螺栓力压紧垫片使之密封为强制式密封。 13.强度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不至发生过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14.临界压力

导致外压圆筒失稳的外压为临界压力。 15.主应力 在单元体的三对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只作用有正应力而无剪应力,这样的平面为主平面。在主平面上作用的正应力为主应力。 16.内压容器 内外压力差大于零的压力容器叫内压容器。 17.强度 构件抵抗外力作用不致发生过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18.无力矩理论 因为容器的壁薄,所以可以不考虑弯矩的影响,近似的求得薄壳的应力,这种计算应力的理论为无力矩理论。 19.压力容器 内部含有压力流体的容器为压力容器。 20.薄膜应力 由无力矩理论求得的应力为薄膜应力。

绪论与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要点(其中带“★”者应作为要点中的要点来理解和掌握)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本节重点问题:为什么会产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产生 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参见教材P2-P4) ①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现代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②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他们的理论继承人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的关于现代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体系(补充)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见教材第一到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论(见教材第第四、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论(见教材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论(见教材第七章);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教材P4-P11) ①产生时间: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②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五点) ●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其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的明朗化,为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创立科学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提供了可能。(参考教材P4—P6第1段) ●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为之提供指导。(参考教材P6第2段---P7第2段) ★●人类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和积累,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须的人类认识发展基础。其中,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十八世纪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十八、十九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参考教材P8最后一段-P10第2段所讲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无与伦比的主观素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需的主观基础(补充) 马、恩自身无与伦比的主观素质: _为人类解放和幸福而献身的崇高志向和使命感; _坚忍不拔的勤奋探索、刻苦钻研精神; _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思想(批判继承和创新)才能; _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良学风 _丰富的亲身社会革命斗争实践经验。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又叫做“马克思的两大

过程设备设计知识点

1.过程设备的应用:1)加氢反应器2)储氢容器3)超高压食品杀菌釜4)核反应堆5)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6)深海潜艇 2.过程设备的特点:过程设备向多功能,大型化,成套化和轻量化方向发展1)功能原理多种多样2)化机电一体化3)外壳一般为压力容器 3.压力容器规范:中国:GB150 《钢制压力容器》,JB4732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JB/T4735《钢制焊接常压容器》和技术法规《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 4.过程设备的基本要求:1)安全可靠:1.材料的强度高、韧性好。2.材料与介质相容。3.结 构有足够的刚度和抗失稳能力。4.密封性能好。 2)满足过程要求:1.功能要求。2.寿命要求。 3)综合经济性好:1.生产效率高、消耗低。2.结构合理,制造简便。 3.易于运输和安装 4)易于操作、维护和控制:1.操作简单。2.可维护性。3.便于控制 5)优良的环境性能 5.压力容器的基本组成:1)筒体2)封头3)密封装置4)开孔与接管5)支座6)安全附件 6. 7.介质危害性:介质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氧化性等,影响分类的主要是毒性和易燃性 8.毒性:极度危害(Ⅰ级)<0.1mg/m3 高度危害(Ⅱ级)0.1~1mg/m3中度危害(Ⅲ级)1~10mg/m3 轻度危害(Ⅳ级)>10mg/m3 9.压力容器的分类:1)按压力容器等级分:低压容器L 0.1~1.6MPa;中压容器M1.6~10.0MPa ; 高压容器H 10~100MPa;超高压容器U 100MPa~ 2)按容器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反应压力容器R;换热压力容器E;分离 压力容器S;储存压力容器C球罐B。 3)按安装方式分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 4)按安全技术管理分类:1.介质分组:第一组介质:毒性危害程度为极 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第二组介质 2.压力容器分类

第一章 绪论1

北京化工大学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服装服饰设计》 ——主讲教师:陈郁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服装服饰的分类 第三章服装的结构与型 第四章服装制作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男性服装服饰礼仪 第六章女性服装服饰礼仪 第七章儿童服装服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服装服饰的基本概念一、服装服饰起源和相互间的关系(一)服装服饰起源的理论 保护说: 服装的起源是人类为了 适应气候环境(主要是适应 寒冷)或为了身体不受外界伤害,而从长年累月的裸态生活中逐渐进化到用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来遮盖和包裹身体。沙漠居民防晒装束

装饰说: 服装的起因来自于人们 想使自己更富有魅力,想创 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心理冲动。 羞耻说: 人类之所以穿用衣物, 用各种方式来整改身体,是 出自于羞耻心。这种学说从 圣经旧约全书创世纪篇的亚 当和夏娃的故事可以得到考 证。 刚果妇女臀部装饰的“耐葛比”

性差说 男女两性相互为了吸引对方,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好感,把性的特征装饰得特别突出。 护符说 原始人由于自然崇拜和图腾信仰,对醒时的感觉和梦中的幻觉不能正确区分,以致把精神和肉体分离开来,视精神独立于肉体之外而存在。他们相信万物皆有灵,给人带来幸福和欢乐的是善灵,带来疾病和灾难的是恶灵。为了获得善灵的保护,常将一些视为能起避邪作用的东西带在身上。

二、服装与服饰的关系 服饰从属于服装。服饰的风格、材料、数量的确定取决于服装的风格,使用得当将起到一定的烘托、补充作用。

三、服装服饰设计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地位: 服装服饰设计是从事人物形象设计所必须具备的三大技术基础(化妆基础、发型设计基础、服装服饰设计基础)之一,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用: 服装服饰设计是人物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人物形象设计的要求,运用服装服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能够使整体形象设计达到较好的设计效果。

过程设备设计基础总结

过程设备设计基础总结-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第一章压力容器导言 1.压力容器基本组成:筒体,封头,密封装置,开孔与接管,支座,安全附件。 2.介质危害性:指介质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氧化性等;其中影响压力容器分类的主要是毒性和易燃性。 (1)毒性:是指某种化学毒物引起机体损伤的能力,用来表示毒物计量与毒性反应之间的关系。 (2)易燃性: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可以燃烧或爆炸的,而是有严格的数量比例,且因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易燃介质:爆炸下限<10%,或爆炸下限和上限之差≥20%的介质。 3.按压力等级分类(内压容器按照设计压力P大小分):低压(L)容器0.1 MPa ≤p<1.6 MPa;中压(M)容器1.6MPa≤p<10.0 MPa;高压(H)容器10 MPa≤p<100 MPa;超高压(U)容器p≥100MPa。 4.为什么不仅按照压力高低,还要根据容积、介质组别进行分类? 因为压力高低等仅仅考虑了压力容器的某个设计参数或者使用状况,还不能综合反映压力容器面临的整体水平。所以压力容器的危害性还和其设计压力P和全容积V的乘积有关,PV值越大,容器破裂时爆炸能力越大,危害性也越大,对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越高。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材料强度、容器结构已不再是影响容器危险程度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根据介质、设计压力、容积等三个因素进行压力容器的分类。 5.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第二章压力容器应力分析 1.有力矩理论:在壳体理论中,若同时考虑薄膜内力和弯曲内力的理论。 无力矩理论:省略弯曲内力的壳体理论。 2.不连续应力的特性:局部性,自限性。 (1)局部性:随着离边缘距离x的增加,各内力呈指数函数迅速衰减以至消失,这种性质称为不连续应力的局部性。 (2)自限性:不连续应力是由弹性变形受到约束所致,因此对于用塑性材料制造的壳体,当连接边缘的局部区产生塑性变形,这种弹性约束就开始缓解,变形不会连续发展,不连续应力也自动限制,这种性质称不连续应力的自限性。 3.不连续应力的定义:由于总体结构不连续,组合壳在连接处附近的局部区域出现衰减很快的应力增大现象,称为“不连续效应”或“边缘效应”。由此引起的局部应力称为“不连续应力”或“边缘应力”。 4.热应力: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自由膨胀或收缩受到约束,在弹性体内所引起的应力。 5.热应力的特点:a.热应力随约束程度的增大而增大;b.热应力与零外载相平衡,是自平衡应力;c.热应力具有自限性,屈服流动或高温蠕变可使热应力降低;d.热应力在构件内是变化的。 6.残余应力:当厚壁圆筒进入弹塑性状态后,这时若将内压力Pi全部卸除,塑性区因存在残余变形不能恢复原来尺寸,而弹性区由于本身弹性收缩,力图恢

过程设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 1. 一内压容器,设计(计算)压力为0.85MPa ,设计温度为50℃;圆筒内径D i =1200mm ,对接焊缝采用双面全熔透焊接接头,并进行局部无损检测;工作介质列毒性,非易燃,但对碳素钢、低合金钢有轻微腐蚀,腐蚀速率K ≤0.1mm/a ,设计寿命B=20年。试在Q2305-A ·F 、Q235-A 、16MnR 三种材料中选用两种作为圆筒材料,并分别计算圆筒厚度。 解:p c =1.85MPa ,D i =1000mm ,φ=0.85,C 2=0.1×20=2mm ;钢板为4.5~16mm 时,Q235-A 的[σ]t =113 MPa ,查表4-2,C 1=0.8mm ;钢板为6~16mm 时,16MnR 的[σ]t = 170 MPa ,查表4-2,C 1=0.8mm 。 材料为Q235-A 时: []mm C C p pD t 1412.524mm 28.0724.99.724mm 85 .185.011321000 85.12n 21n ==++=++≥=-???= -= δδδφσδ取 材料为16MnR 时: []mm C C p pD t 109.243mm 28.0443.6mm 443.685 .185.017021000 85.12n 21n ==++=++≥=-???= -= δδδφσδ取 2. 一顶部装有安全阀的卧式圆筒形储存容器,两端采用标准椭圆形封头,没有保冷措施;内装混合液化石油气,经测试其在50℃时的最大饱和蒸气压小于1.62 MPa (即50℃时丙烷饱和蒸气压);圆筒内径D i =2600mm ,筒长L=8000mm ;材料为16MnR ,腐蚀裕量C 2=2mm ,焊接接头系数φ=1.0,装量系数为0.9。试确定:○1各设计参数;○2该容器属第几类压力容器;○3圆筒和封头的厚度(不考虑支座的影响);○4水压试验时的压力,并进行应力校核。 解:○1p=p c =1.1×1.62=1.782MPa ,D i =2600mm ,C 2=2mm ,φ=1.0,钢板为6~16mm 时,16MnR 的[σ]t = 170 MPa ,σs =345 MPa ,查表4-2,C 1=0.8mm 。容积 3322m .689MPa 57474.42782.1,42.474m 86.24 4 ?=?==??= = pV L D V i π π ○ 2中压储存容器,储存易燃介质,且pV=75.689MPa ·m 3>10MPa ·m 3,属三类压力容器。 ○ 3圆筒的厚度 []mm C C p pD t 18mm 493.6128.0693.1313.693mm 62 .1117022600 782.12n 21n ==++=++≥=-???= -= δδδφσδ取 标准椭圆形封头的厚度 []mm C C p pD t 18mm 528.6128.0728.1313.728mm 62 .15.0117022600 782.15.02n 21n ==++=++≥=?-???= -= δδδφσδ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