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优质小麦的90%以上,是优质小麦发展的重点。

优质强筋小麦是指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的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多年来,各地科研机构研制和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推广种植形成规模的品种相对较少。主要有“藁城8901”、“豫麦34”、“高优503”、“济南17”、“野猫”、“格来尼”和“辽春10号”、“小偃54”、“烟农15”、“烟农19”、“滋麦12”、“皖麦33”、“皖麦38”和“中优9507”等。具体如下:

(1)“藁城8901”:河北藁城农科所培育。硬质白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河北中部地区的石家庄、保定,特别是石家庄市下属的藁城县以大面积推广种植“8901”为主。2002年5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的优质小麦会议中,被评为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第一名。2002年,由于授粉季节降雨,“8901”整体品质下降,面粉厂普遍反映,2002年产“8901”品质低于“豫麦34”。

(2)“豫麦34”:郑州市农科所1982年选育。该品种品质好且产量几乎赶上普通小麦,因此,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品种推广种植的区域较广。河南中部郑州、许昌,北部新乡、濮阳、安阳、焦作,东部开封、商丘及周边邯郸、菏泽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河南中北部地区一般在10月15日左右播种。

(3)“高优503”:河北省农科所选育。豫北地区种植较多,而且集中在新乡、濮阳、安阳、邯郸和邢台等地区。

(4)“郑州902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属于硬质冬小麦,大多种植在河南省黄河南部的几个地市,北部新乡和焦作等地区也有种植。

(5)“济南17”: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是山东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深受广东一些面粉厂的欢迎。

(6)“小偃54”:属于硬质冬小麦,是前几年河南省的优质小麦中质量最好的。近年来,品种退化,品质有所降低,该品种亩产相对较低,种植面积和产量近几年急剧减少。

(7)“烟农15”:原烟台农业科学研究所1971年选育。近两年由于原种较少,第二、三代种子不纯,整体品质有所下降。“烟农15”主要产于山东省东部地区。

(8)“烟农19”:烟台农科所选育,是理想的面包小麦。2002年在山东推广面积开始增加。

(9)“淄麦12”:淄博农科所选育。在高水肥下,可作优质强筋小麦推广。

(10)“皖麦38”:涡阳农科所培育,1997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种植分布在安徽淮北、阜阳、江苏徐淮等地区。该品种比“皖麦33”推广要早,是安徽优质强筋小麦播种面积最大的品种。

(11)“皖麦33”:安徽农大马传喜教授培育,通过农业部鉴定。主要种植地区集中在蚌埠和滁州两地区,亩产为400多公斤。

(12)“中优9507”:中国农科院开发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属于硬质冬小麦系列,也是比较好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受北京等地用户的欢迎。

(13)“京9428”:北京种子公司培育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属于硬质冬小麦系列。

(14)“野猫”:该品种为新引育的加拿大面包小麦,是较理想的面包小麦。但是由于产量低,价格比较高,并且单独做面包粉时的烘焙品质也不是很理想,因此不少使用这种小麦的厂家都用来作配粉,这样既可节约成本,又可提高面粉质量。

(15)“格来尼”:春麦品种,主要种植在黑龙江省嫩江平原和一些农场。该品种主要用作:与普通小麦配粉,生产最经济的面包粉;单独生产全粉面包;替代谷朊粉,作为活性物添加到普通面粉中,生产高档面包粉;用于制作冷冻面团生产面包;用于鱼、虾饲料粘合剂。

(16)“小冰麦33”:吉林省的“小冰麦33”属硬质红春麦,在第二届全国面包专用小麦品质鉴定会上名列前茅,是理想的优质面包专用小麦。

(17)“辽春10”: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1977年选育,1990年审定命名,是较理想的面包小麦。2001年整个辽宁省种植面积达54.5万亩,朝阳市最多,有20万亩。葫芦岛5万亩以上,另据悉仅沈阳香雪面粉有限公司就定购了20万亩的该种小麦。

(18)“垦红色14”:硬质红小麦,但种植面积不是很大,多在黑龙江北部,对于面粉厂来说不是很经济,运输成本较高。

(19)“龙麦26”:2000年6月被农业部列为优质小麦推广品种。“龙麦26”多分布在黑龙江北部、松嫩平原农场地区。黑龙江农垦总局农场大量种植。

(20)“龙辐麦10号”:2000年农业部命名的优质小麦品种,属于高筋小麦,但大都不能单独加工面包粉,是高级面条粉的理想小麦,而且产量也大,价格比较便宜。

(21)“永良4号”:硬白春小麦系列,主要分布在河套灌区、土默川平原、呼盟大兴安岭西北地区。河套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河套灌区的硬质白小麦一直在全国有良好的声誊。

冬小麦施肥技术

冬小麦施肥技术 开春后冬小麦进入返青阶段,接着是分蘖期至拔节期,这两个生育期对于高产冬小麦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春季追肥的重要时期。春季冬小麦的追肥主要是氮肥,年后冬小麦所需的磷钾肥是靠基肥、种肥和土壤库供应的。 冬小麦返青后,立即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在氮营养吸收规律上,虽然数量要求不是太多,但是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丰富或缺乏的反应却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氮营养不足,出现根少,苗小尤其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此时如追氮肥过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过大,消耗太多,将来必定穗粒少、粒重轻,还贪青晚熟也难获高产。因此,在正常苗情的情况下,追施氮肥的总量应控制在纯氮为6-8公斤/亩的范围内为宜。 至于何时追肥,追1次还是追2次,这既要看当前苗情,又要瞻前顾后。苗情的主要指标是看群体状态,按群体状态确定追氮肥的次数和数量。所谓瞻前顾后先要考虑年前的基肥施用和苗情长势,如果基肥中已经氮肥过多,造成冬前麦苗过旺,春季就少追氮肥,晚追氮肥,或者因旺苗消耗太多,也要及早施肥,否则小麦后期的穗粒和成熟期都会出问题。反之,晚播小麦、弱苗状态,就要早追肥,促进分蘖,正常苗情下起身期追一次肥,如尿素的施用量15-20公斤/亩就可以,而对于强筋小麦,则要在扬花期加1次追肥,施尿素4-5公斤/亩,增加小麦中蛋白质含量。

1.重施基肥. 2.少施种肥. 3.巧施追肥. 1.重施基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2000kg。根据小麦吸肥规律,高肥水地块每667m2应施尿素4~7 kg或碳酸氢铵23~38 kg、磷酸二铵15~17 kg、氯化钾12~17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50 kg 或40%小麦专用肥50 kg。中低产肥地块每667 m2应施尿素2~5 kg或碳酸氢铵5~12 kg、磷酸二铵18~22 kg、氯化钾9~12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或40%小麦专用肥40~50 kg或36%磷酸二氢钾复合肥50 kg。缺锌地块可配施硫酸锌2 kg。 2.少施种肥。施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667 m2施尿素2~3 kg,或过磷酸钙8~10 kg,也可用复合肥10 kg左右。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种。作基肥时,由于用量少,很难撒施均匀,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耕入土。用锌、锰肥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2~6g、硫酸锰0.5~1g,拌种后随即播种。 3.巧施追肥。追肥包括两种:⑴土壤追肥。追肥的时间一般在拔节期,追肥量看苗情而定,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并减少施用量,可在拔节后每667 m2尿素15~20 kg或氢铵40~50 kg。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并加大用量,可在返青后每667 m2施尿素20~25kg或氢铵 50~70kg。但对于地力差的土壤,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以每667 m2施尿素15~17kg为宜,施用不宜太晚。但当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且土壤供应磷、钾又处于不足的状况时,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对于供钾不足的高产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kg左右的草木灰。对供肥充足的麦田,切忌过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时间不宜偏晚,否则,易引起贪青晚熟,招致减产。⑵根外喷肥。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因此,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也是小麦增产的一项应急措施。每年5月下旬是干热风多发季节,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间隔5~7天,可有效防治干热风危害。 营养特性 小麦生长发育需氮、磷、钾、铜、锌、锰、硼等多种元素,每形成100公斤小麦籽粒需纯氮2.8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2.4公斤。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由于不同化肥当季利用率的不同,一般每亩麦田全生育期需施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4~8公斤,除中低产田外,还需施钾肥(氧化钾)3~6公斤。养分吸收率随小麦生育期而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分蘖到越冬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拔节到孕穗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 37.3%;小麦对磷、钾的吸收,随生长的推移而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激增,占总吸收量40%以上 的磷、钾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锌、硼、锰等元素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因缺补缺,针对性使用。在分期施肥上,按小麦需肥特性,遵循“重施基肥、巧施追肥、补施微肥”的原则,合理调剂。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介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介绍 更新时间:2007年10月22日来源: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优质小麦的90%以上,是优质小麦发展的重点。 优质强筋小麦是指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的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多年来,各地科研机构研制和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推广种植形成规模的品种相对较少。主要有 “藁城8901 ”、 “豫麦34 ”、 “高优503 ”、 “济南17 ”、 “野猫 ”、 “格来尼

”和 “辽春10号 ”、 “小偃54 ”、 “烟农15 ”、 “烟农19 ”、“滋麦12 ”、 “皖麦33 ”、 “皖麦38 ”和 “中优9507 ”等。具体如下: (1) “藁城8901 ”:河北藁城农科所培育。硬质白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河北中部地区的石家庄、保定,特别是石家庄市下属的藁城县以大面积推广种植 “8901

”为主。2002年5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的优质小麦会议中,被评为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第一名。2002年,由于授粉季节降雨, “8901 ”整体品质下降,面粉厂普遍反映,2002年产 “8901 ”品质低于 “豫麦34 ”。 (2) “豫麦34 ”:郑州市农科所1982年选育。该品种品质好且产量几乎赶上普通小麦,因此,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品种推广种植的区域较广。河南中部郑州、许昌,北部新乡、濮阳、安阳、焦作,东部开封、商丘及周边邯郸、菏泽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河南中北部地区一般在10月15日左右播种。 (3) “高优503 ”:河北省农科所选育。豫北地区种植较多,而且集中在新乡、濮阳、安阳、邯郸和邢台等地区。 (4) “郑州902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属于硬质冬小麦,大多种植在河南省黄河南部的几个地市,北部新乡和焦作等地区也有种植。 (5)

强筋小麦品种简介

龙麦30(龙97-7146)品种名称: 龙麦30(龙97-7146) 审定编号: 蒙认麦2006001号,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04001。 品种来源: 海拉尔农垦(集团)农牧业管理部,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小麦室,以龙90—05098为母本,龙90—0635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幼苗:幼苗直立,生长慢。植株:株高85—90cm,秆强,分蘖及成穗能力强。穗:纺锤型穗,长芒,穗层整齐。籽粒:红色,子粒饱满,角质粒,千粒重在35—38g左右。品质:200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蛋白质含量15.9%,湿面筋含量34.4%,沉降值47.33ml,吸水率62.0%,面团稳定时间12.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77.3EU,延伸性19.6cm,降落值310S,面包体积780ml,面包评分76.5。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内蒙古东部旱作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3.69kg/亩,比对照龙麦26增产12.24%,平均生育期89天,比对照龙麦26早4天。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42—45万株/亩;一般施纯N 4—5kg/亩,纯P2O5 4—5kg/亩,纯K2O 2—3kg/亩较为适宜。N肥的追肥方式以2/3作底肥,1/3作种肥和后期叶面追施。 种植区域: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岭北地区种植。 师栾02-1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6 品种名称:师栾02-1 选育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栾城县原种场 品种来源:9411/9430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左右。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小上举,穗层整齐。穗纺锤型,护颖有短绒毛,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角质。平均亩穗数45.0万穗,穗粒数33.0粒,千粒重35.2克。春季抗寒性一般,旗叶干尖重,后期早衰。茎秆有腊质,弹性好,抗倒伏。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纹枯病,中感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秆锈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3克/升、78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30%、16.88%,湿面筋含量32.3%、33.3%,沉降值51.7毫升、61.3毫升,吸水率59.2%、59.4%,稳定时间14.8分钟、1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54E.U、700E.U,拉伸面积163平方厘米、180平方厘米,面包体积760平方厘米、828平方厘米,面包评分85分、92分。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0.14%;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91.5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1.21%。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74%。 栽培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5万苗,后期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 9369洲元.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0号 选育单位: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优质小麦的90%以上,是优质小麦发展的重点。 优质强筋小麦是指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的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多年来,各地科研机构研制和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推广种植形成规模的品种相对较少。主要有“藁城8901”、“豫麦34”、“高优503”、“济南17”、“野猫”、“格来尼”和“辽春10号”、“小偃54”、“烟农15”、“烟农19”、“滋麦12”、“皖麦33”、“皖麦38”和“中优9507”等。具体如下: (1)“藁城8901”:河北藁城农科所培育。硬质白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河北中部地区的石家庄、保定,特别是石家庄市下属的藁城县以大面积推广种植“8901”为主。2002年5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的优质小麦会议中,被评为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第一名。2002年,由于授粉季节降雨,“8901”整体品质下降,面粉厂普遍反映,2002年产“8901”品质低于“豫麦34”。 (2)“豫麦34”:郑州市农科所1982年选育。该品种品质好且产量几乎赶上普通小麦,因此,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品种推广种植的区域较广。河南中部郑州、许昌,北部新乡、濮阳、安阳、焦作,东部开封、商丘及周边邯郸、菏泽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河南中北部地区一般在10月15日左右播种。 (3)“高优503”:河北省农科所选育。豫北地区种植较多,而且集中在新乡、濮阳、安阳、邯郸和邢台等地区。 (4)“郑州902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属于硬质冬小麦,大多种植在河南省黄河南部的几个地市,北部新乡和焦作等地区也有种植。 (5)“济南17”: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是山东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深受广东一些面粉厂的欢迎。 (6)“小偃54”:属于硬质冬小麦,是前几年河南省的优质小麦中质量最好的。近年来,品种退化,品质有所降低,该品种亩产相对较低,种植面积和产量近几年急剧减少。

优质强筋小麦指定交割仓库一览表

仓库名 称 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地址邮编铁路到站 010 1山东济 宁市第 一粮库 王映忠山东省济宁市车站西 路67号 272043济宁站 010 2荷泽市 粮油中 转储备 库 姚香蕊菏泽市人民南路43号274023菏泽粮库专用线 010 3河北藁 城永安 国家粮 食储备 库 王玮0311-0311-河北藁城永安路18号052160藁城站 010 4河北省 粮食局 直属机 械化粮 油储备 库 赵彦兵0311-0311- 4626133 河北省元氏县城北051130元氏(省粮食局直 属库专用线) 010 5河北邢 台国家 粮食储 备库有 限公司 张齐鸣邢台市中兴西大街36 号 054000邢台 010 6河北衡 水和平 国储粮 库有限 责任公 司 席景涛0318- 2057008 衡水市和平东路道岔 街4号 053000衡水粮库专用线 010 7江苏徐 州国家 粮食储 备库 张传义25徐州市下淀路174号221004徐州北(徐州国家 粮食储备库专用 线) 010 8河南新 乡新华 国家粮 食储备 库 鲍耀宾0373- 2117217 0373- 2117199 新乡市解放路425号453000新乡站(新乡新华 国家粮食储备库 专用线) 010 9河南濮 阳皇甫 国家粮 食储备 张曙明河南濮阳市高新区黄 河路西段 457000濮阳西站皇甫粮 库专用线

库 011 0陕西西 瑞粮食 储备库 有限公 司 索王平029-029- 4429980 西安西站108专线710077西安西站108专线 0111 河南郑州 兴隆国家 粮食储备 库景耀东5 6 郑州市南阳路北段粮仓 路1号 450053 海棠寺站粮食专用 线

小麦氮肥后移技术

小麦氮肥后移技术 氮肥后移延衰技术,就是在小麦高产田中将追施氮肥时间适当向后推迟,一般后移至拔节期(4月中旬),土壤肥力高的地片若种植的是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可以移至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同时要将氮素化肥做底肥的比例减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可减至30%—50%,追肥比例为 50%—70%。 二、氮肥后移的增产原理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是适用于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高产优质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在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氮肥的运筹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为小麦播种前随耕地将一部分氮肥耕翻于地下,称为底肥;第二次为结合春季浇水进行的春季追肥,我们习惯的传统施肥方法为底肥一般占60%—70%,追肥占30%—40%;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还有的在越冬前浇越冬水时增加一次追肥,让我们来计算一下,我县冬小麦的生育期一般为230—270天,小麦从播种、出苗到返青、起身期这段时间大约占小麦整个生育期的2/3,而这段时期小麦总的生长量不足小麦生育期内总生长量的1/10,大量氮肥重施在小麦生育前期,造成麦田群体过大,无效分蘖增多,致使小麦到生育中期就田间郁蔽,麦田透光性较差,下部叶片不能有效利用太阳光能,造成早衰,大大增加了小麦后期倒伏的危险性,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再有,由于小麦生育前期,根系不发达,次生根数量少,很难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氮肥,氮素又难以被土壤固定,会随着降水渗入土壤深处,很难再被作物吸收利用,白白的浪费掉;不但如此,多余的氮肥还能污染地下水,而对人体造成危害;而氮肥后移技术是将施用氮肥的时期和施用量重点放在了小麦生育中后期,由于此时小麦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需肥量大,因此对氮肥吸收利用率高,并且可以有效的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塑造旗叶和倒二叶坚挺的株型,使单位土地面积容纳较多穗数;挺立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多,向籽粒分配比例大;能够促进根系下扎,增加

(整理)强筋小麦品种简介

龙麦30(龙97-7146) 品种名称:龙麦30(龙97-7146) 审定编号: 蒙认麦2006001号,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04001。 品种来源:海拉尔农垦(集团)农牧业管理部,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小麦室,以龙90—05098为母本,龙90—0635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幼苗:幼苗直立,生长慢。植株:株高85—90cm,秆强,分蘖及成穗能力强。穗:纺锤型穗,长芒,穗层整齐。籽粒:红色,子粒饱满,角质粒,千粒重在35—38g左右。品质:200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蛋白质含量15.9%,湿面筋含量34.4%,沉降值47.33ml,吸水率62.0%,面团稳定时间12.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77.3EU,延伸性19.6cm,降落值310S,面包体积780ml,面包评分76.5。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内蒙古东部旱作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3.69kg/亩,比对照龙麦26增产12.24%,平均生育期89天,比对照龙麦26早4天。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42—45万株/亩;一般施纯N 4—5kg/亩,纯P2O5 4—5kg/亩,纯K2O 2—3kg/亩较为适宜。N肥的追肥方式以2/3作底肥,1/3作种肥和后期叶面追施。 种植区域: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岭北地区种植。 师栾02-1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6 品种名称:师栾02-1 选育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栾城县原种场 品种来源:9411/9430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左右。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小上举,穗层整齐。穗纺锤型,护颖有短绒毛,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角质。平均亩穗数45.0万穗,穗粒数33.0粒,千粒重35.2克。春季抗寒性一般,旗叶干尖重,后期早衰。茎秆有腊质,弹性好,抗倒伏。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纹枯病,中感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秆锈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3克/升、78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30%、16.88%,湿面筋含量32.3%、33.3%,沉降值51.7毫升、61.3毫升,吸水率59.2%、59.4%,稳定时间14.8分钟、1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54E.U、700E.U,拉伸面积163平方厘米、180平方厘米,面包体积760平方厘米、828平方厘米,面包评分85分、92分。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0.14%;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91.5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1.21%。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74%。栽培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5万苗,后期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 洲元9369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0号 选育单位: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PH82-2-2为母本,866-34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41天,比潍麦8号早熟

高强筋小麦济麦44繁种项目介绍

高强筋小麦济麦44繁种项目介绍 一、济麦44基本情况 济麦44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新育成的突破性强筋品种。该品种以自主创制的大穗大粒、强筋小麦济954072为母本,济南17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8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180018。 济麦44半冬性,越冬抗寒性好,株型紧凑,穗长方形,抗倒伏,熟相好。产量高,与济麦22相当,兼抗多种病害(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功能研究室2017-2018年度抗病性鉴定表明:成株期抗条锈病、高抗秆锈病、中抗白粉病、中抗土传小麦病毒病、低感麦蚜),综合农艺性状好。济麦44品质已达到了国际市场加麦1号和美麦DNS强筋商品小麦的水平。该品种在2017、2018连续两年的全国小麦质量报告中,均达到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用标准的一等强筋小麦标准,面包品质优良,受到香港南顺集团公司、中粮集团等大型粮食和面粉企业的关注。而且济麦44适宜我省肥沃棕壤、褐土、沙姜黑土和土质粘重的潮土(淤土)地块种植利用。由于济麦44品质突出,农艺性状优良,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目前在河北、河南、安徽、天津等省市的试验示范中也表现突出、稳定优异。 二、公司繁种基地情况 我公司目前在*****等地共流转土地***万余亩,土地托管***万余亩,流转土地主要用于小麦繁种工作和单一小麦的种植工作。我公司拥有自己

专业的农业种植和服务团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基地,公司先后购置了***台左右农用机械设备,包括大型拖拉机**台、自走式施药机***台、飞防无人植保机**台、深耕整地联合做业机**台等,全程机械化作业。生产管理实施“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统一收获”的五统一模式,为小麦繁种与种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三、济麦44繁种前景 1、我公司在****流转土地**余亩,通过繁种,可以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迅速推广济麦44的种植,同时实现向****统一供种,实现繁、推、管一体化服务。。 2、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形成单一种植作物区,通过订单生产的模式,扩大种植规模,实现向全国大型粮食和面粉生产企业的定点供应。 3、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小麦内在品质。通过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应、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管理模式,统一采购绿色农业生产资料、统一施肥和统一病虫害防治,减少肥料和农药残留,确保济麦44的品质和产量。 4、提高粮食效益,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农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集约化生产优势,采用订单生产模式,提高农民收益。 5、促进优粮工程,加速推广优质小麦品种种植。目前市场存在小麦品种多、品质不一和产量不稳定的现象,通过济麦44繁种和推广,满足农业和粮食对优良品种的需求,提高小麦市场竞争力。

2016-2017年国家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品质分析结果及汇总表-最新

附件5 2016-2017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品质分析结果 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按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要求,我中心对2016-2017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3个区试组340份样品、337个品种进行了品质测定。 一、送样情况 2017年我中心陆续收到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各送样点寄送的品种337个、样品340份,每份样品量在1~2kg之间。中心对样品进行了品质测定。样品情况汇总见表1。 二、试验设计 1.方法标准 容重:GB/T 5498-2013《粮食、油料检验容重测定法》 水分:GB/T 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定温定时烘干法) 粗蛋白质:NY/T 3-1982《谷物、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 湿面筋:GB/T 5506.2-2008 《小麦和小麦粉面筋含量第2部分:仪器法测定湿面筋》 稳定时间:GB/T 14614-2006《小麦粉面团的物理特性吸水量和流变学特性的测定粉质仪法》2.品种分类标准 依据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印发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品种分类见表2。

表2 品种分类 3.3、2017年新实行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中对优质小麦的规定 优质品种:满足下述各项相关指标要求的强筋、中强筋和弱筋小麦为优质品种。 强筋小麦: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30.5%、吸水率≥60%、稳定时间≥10.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Rm.E.U.(参考值)≥450、拉伸面积≥100cm2,其中有一项指标不满足,但可以满足中强筋的降为中强筋小麦。 中强筋小麦: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3.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8.5%、吸水率≥58%、稳定时间≥7.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Rm.E.U.(参考值)≥350、拉伸面积≥80cm2,其中有一项指标不满足,但可以满足中筋的降为中筋小麦。 中筋小麦: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2.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4.0%、吸水率≥55%、稳定时间≥3.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Rm.E.U.(参考值)≥200、拉伸面积≥50cm2。 弱筋小麦: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2.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4.0%、吸水率<55%、稳定时间<3.0分钟。 三、品质检测结果与分析 2016-2017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品质检测数据详见附表1。 参加测定的样品共340个,依据《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小麦》标准进行分类评分,2017年达到强筋小麦品种指标的有29个品种: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21个,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6个,黄淮冬麦区旱地组2个;达到弱筋小麦指标的品种有18个: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8个,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5个,黄淮冬麦区旱地组5个(表3-1)。 2015-2017年连续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的品种有94个(见附表2),其中达到强筋小麦指标的品种有7个: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丰德存麦21、山农116、西农235和新麦45,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济麦55和冀麦U80,黄淮冬麦区旱地组中麦35;达到弱筋小麦指标的品种有9个: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丰韵麦6号和中苑1号,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石13-6609、冀麦782和粮圣101,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冀麦325、长9499、长7080和运旱1512(表3-2)。 表3-1 2016-2017年1年度达标小麦品种(原标准)

优质强筋小麦

论文关键词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河南安阳 论文摘要从培肥地力、一播全苗、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河南省优质强劲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麦农提供技术参考。 优质强筋小麦栽培的主攻目标是保持和提高所用品种的品质遗传特性,不能因栽培措施不当而降低该品种的烘烤品质指标。搞好优质强筋小麦栽培必须把优质放在首位,以品质为核心,通过合理栽培,从而获得高产高效。 优质强筋小麦适宜区以河南省以北中部冬麦区为主,大致在北纬38°~40°。该地区常年降水500~600mm,其中小麦生育期间降水150~200mm,抽穗至成熟期降水50mm左右,尤其是小麦生育后期干旱少雨,有利于籽粒蛋白质积累和强筋力面筋的形成。 3.1冬前管理 3.1.1保证全苗。在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种浸种催芽的种子,这是确保全苗的第1个环节。出苗后遇雨或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划锄,以破除板结,达到通气、保墒、促进根系生长的目的。 3.1.2浇冬水。浇好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年后早春保持较好墒情,应于立冬至小雪期间浇冬水,对地力高、底肥足、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适期内晚浇,可不施冬肥;对底肥不足或中低产田,冬前群体小、长势弱或因旺长而脱肥的地块,应在适期内早浇,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20~150kg/hm2。 3.1.3推广化学除草。在11月下旬要注意搞好化学除草。但使用化学除草剂一定要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进行,不可随意加大药量,不能漏喷、重喷,同时要选择无风晴天喷雾。对喷过除草剂的器械,必须做好清洗等善后处理。 3.2春季(返青期至挑旗期)管理 3.2.1拔节期追肥浇水。该时期追肥浇水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控制旗叶和倒2叶过长,建立高产小麦紧凑型植株;能促进根系下扎,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有利于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能够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的植株生长,促进单株个体健壮,利于小穗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 3.2.2浇挑旗水或开花水。挑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 3.2.3推广化控、化除新技术。对于一些植株偏高的优质强筋小麦,如果群体偏大,一定要及早采取化控防倒措施,返青期群体超过1 500万穗/hm2的麦田,河南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麦苗返青开始生长时,及早采取化控防倒措施,用壮丰安450~600mg/hm2或多效唑粉剂600g/hm2对水750kg/hm2进行喷洒,可以有效控制倒伏。喷洒时要注意选择无风的晴天,日平均气温10℃有利于麦苗吸收,并注意不重喷,不漏喷,以达到理想效果。 3.2.4防治小麦纹枯病。返青期至起身期是防治纹枯病发生的最好时机。防治用药,根据几年来的试验,以粉锈宁为首选药物,用药按有效成分225g/hm2以上防治。喷洒方法主要是喷药时加水量一定要达到600kg/hm2以上,严格操作方法,方能达到防治目的。 3.3后期(挑旗期至成熟期)管理 3.3.1灌浆水。小麦开花后土壤水分含量过高,会降低强筋小麦的品质。因此,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在开花后应注意适当控制土壤含水量不要过高,在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的基础上,不浇灌浆水,尤其要避免浇麦黄水。 3.3.2防病虫。小麦病虫草害均会造成小麦粒秕,严重影响品质,白粉病、锈病等是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