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分析化学》B卷

2019年《分析化学》B卷

2019年《分析化学》B卷

《分析化学》试卷B 第 1 页 共 4 页 1. 二氧化碳气敏电极是以0.01 mol ?L -1 碳酸氢钠作为中介溶液,指示电极可以选择:

(A )SCE (饱和甘汞电极)

(B )中性载体膜电极 (C )pH 玻璃电极 (D )铂电极

2. 离子选择电极中,常用的内参比电极是:

(A )Ag 电极 (B )Ag/AgCl 电极 (C )饱和甘汞电极 (D )AgCl 电极

3. pH 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是由于测定时,溶液中的:

(A )H +穿过了玻璃膜 (B )电子穿过了玻璃膜

(C )Na +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 +交换作用

(D )H +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 +交换作用 4. 有色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面因素中有关系的是:

(A )比色皿的厚度

(B )有色物质的浓度 (C )入射光的波长 (D )上面ABC 三点都无关

5. 质量相同的A 、B 物质,其摩尔质量M A >M B ,经过相同显色测量后,所得吸光度相等,则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为:

(A )εA >εB (B )εA <εB (C )εA =εB (D )εA <1/2εB

6. 在气液色谱中,下列哪个因素变化不会影响两个待分离物质的分离度:

(A )增加柱长

(B )改变更灵敏的检测器 (C )较慢的进样

(D )改变载气的性质 7. 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A )滴定管未经过校正

(B )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 )天平两臂不等长

(D )砝码读错 8. 已知某溶液pH 为0.076,则H +活度+αH 等于:

(A )0.8 mol ?L -1 (B )0.84 mol ?L -1 (C )0. 839 mol ?L -1 (D )0.8394 mol ?L -1

9. 以下对气相色谱分离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柱温 (B )载气的种类 (C )柱压 (D )载气的流速

10. 今有0.400 mol ?L -1 HCl 溶液1 L ,欲将其配制成浓度为0.500 mol ?L -1溶液,需加入1.00 mol ?L -1 HCl :

(A )200.0 mL (B )400.0 mL (C )100.0 mL (D )300.0 mL

11. 下列酸溶液中,[H +]最大者为:

(A )0.05 mol ?L -1 H 2SO 4

(B )0.1 mol ?L -1 HAc (C )0.1 mol ?L -1 HCl

(D )0.05 mol ?L -1 H 3PO 4 12. H 3PO 4的pKa 1~pKa 3分别为2.12,7.20,12.4。当H 3PO 4溶PH =7.3时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2442HPO PO H

(B )[][]--<2442HPO PO H (C )[][]--=2442HPO PO H

(D )[][]-->2434HPO PO

分析化学试卷B卷

考试科目分析化学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单选题(10×3) 1、强酸强碱盐氯化铵NH4CL水溶液呈_____性。() A、中性 B、碱性 C、酸性 D、不明确 2 下面有关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精密度高则准确度高 B 准确度高则要求精密度一定要高 C 准确度与精密度没关系 D 准确度高不要求精密度要高 3 常用于标定氢氧化钠的基准物质是() A 邻苯二甲酸氢钾 B 硼砂 C 草酸钠 D 二水合草酸 4 测定水的硬度方法可用() A 碘量法 B KMnO4 C 配位法 D 称量法 5 直接碘量法用淀粉做指示剂,终点颜色变化是() A 无色变为蓝色 B 蓝色不变 C 蓝色变为无色 D 无色不变 6. 以EDTA滴定Zn2+,选用()作指示剂。 A. 酚酞 B. 二甲酚橙 C. 二苯胺磺酸钠 D. 淀粉 7. 10g 浓度为10% 的NaOH溶液与10g 10%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 A. 等于7 B. 大于7 C. 小于7 D. 等于14 8 EDTA与大部分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配位比为( )。 A 1: 1 B 1: 2 C 1: 3 D 1: 4 9 要调节溶液酸度PH 在3.14 ~ 5.74 之间则应选用下列()缓冲溶液。 A NH3-NH4CL B HAc-NaAc C NH3-NaCL D NaHCO3-Na2CO3 10.碘量法中常采用下列()物质做指示剂。 A. 甲基橙 B. 酚酞 C. 甲基红 D. 淀粉 二、填空题(20×1) 1.下列数值的有效数字分别为:10.1430是______位,0.120是______位,4.5×103 和45×104二数值的有效数字的位数是______位和______位。 2、_____________通常指的是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以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指的是多次测定结果相符合的程度,以____________表示。 3、HCL标准滴定溶液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制备,以_________________基准试剂标定。在甲基橙与酚酞两种指示液中,只能使用____________,而不能使用______________。 4、碘量法是利用______的氧化性和______的还原性测定物质含量的氧化还原滴定法。该方法又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方法。 5、甲基橙、甲基红、溴甲酚绿和酚酞三种指示液的实际变色范围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判断题(10×2)

分析化学考试题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小题,共计40分) 1.固体样品取样量为0.1~10mg的分析方法是: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痕量分析 E.半痕量分析 2.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A.浓、冷、慢、搅、陈 B.稀、热、快、搅、陈 C.稀、热、慢、搅、陈 D.稀、冷、慢、搅、陈 E.浓、热、慢、搅、陈 3.下列情况中引起偶然误差的是: A.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试样中硅的沉淀不完全 B.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 C.使用腐蚀了的砝码进行称量 D.使用的试剂中含有被测成分 E.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沉淀吸附杂质 4.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0.1g B.0.2g C.0.05g D.1.0g E.2.0g 5.表明变色硅胶具备干燥能力的颜色是: A.无色 B.红色 C.蓝色 D.黄色 E.绿色 6.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来标定HCl,若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所标定的HCl浓度: A.偏高 B.偏低 C.产生偶然误差较大 D.没有影响 E.产生偶然误差较小 7.Fe3+、Al3+对金属离子指示剂铬黑T有: A.僵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沉淀作用

D.封闭作用 E.还原作用 8.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B.EDTA-M配合物的颜色 C.指示剂-M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b的混合色 E.上述a+c的混合色 9.H3PO4的pKa1~pKa3分别为2.12,7.20, 12.4。当H3PO4溶液的pH=7.18时,溶 液中主要存在形式的浓度大小,正确 的是: A.[H2PO4-]>[HPO42-] B.[HPO42-]>[H2PO4-] C.[H2PO4-]=[HPO42-] D.[PO43-]>[HPO42-] E.[H3PO4]>[HPO42-] 10.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偶然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平均偏差小 D.标准偏差小

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B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分析化学》试题(B) ) 1.膜电位的产生实质是离子的扩散和迁移的结果. 0.1mol·L-1的HCl溶液不能滴定0.1mol·L-1的NaAc溶液,是因为K ( HAc )= 1.8×10-5, 而cK b〈10-8。() 3. 佛尔哈德法测定Cl-1, 未加有机溶剂保护,则测定结果偏高。( ) 4. EDTA分子中有6个配位原子,故一个EDTA分子可以满足6个金属离子配位的需要。( ) 5.用台砰称取NaCl 1.5克,又用分析天平称取NaCl 0.1550克放于同一烧杯中应记为1.6克。( ) 6. 我们实验所用的721型分光光度计适合对在可见光区有吸收的物质进行测定.。 ( ) 7. 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越稳定则滴定允许的PH值越高。 ( ) 8.分析测定中,若测定数据的精密度好,则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不一定高.。 ( ). 9. 在滴定分析中,由于所使用的滴定管漏液,由此产生的是偶然误差。( ). 10.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后, 调节液面高度到标线时, 移液管口应浸在液面下。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 下列4次测定的结果为:27.37%、27.47%、27.43%、27.40%, 相对平均偏差(d r)= 。标准偏差(S)= 。 2.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用KMnO4测定过氧化氢含量时,应该注意的滴定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 和。 3.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实验中, 所用的721型分光光度计其单色器的 的作用是___________,比色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光电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请写出NH4Ac水溶液的质子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碘量法主要的误差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为减小上 述原因所造成的误差,滴定时的速度可___________,溶液不需__________。6.配位滴定分析中,当样品中两种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判断能否准确滴定M离 子而N离子不干扰滴定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待测离子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准确滴定M而N不干扰测定. 7.配位滴定中,由于_______的存在,使EDTA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 8.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有色配合物的浓度时,要使读数的相对误差最小,相应的吸光度是________,若使其读数相对误差符合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则透光率的读数范围是_____________。 9.定量分析中,为了提高测定的精密度,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多次平行测定所得一系列数据中,若有可疑值时,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决定是否舍弃。 10. 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时,为了减少CuI对I2的吸附,常加入_______试剂,使CuI沉淀转化为不易吸附I2的________沉淀. 11.态分布规律反映出______________误差的分布特点. 12.用Ce+4标准溶液滴定Fe2+时,常加入H2SO4-H3PO4的混合酸,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化学试卷B

9.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 无水Na2CO3 B. 草酸(H2C2O4?2H2O) C. CaCO3 D. 邻苯二甲酸氢钾 10.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B. EDTA-M络合物的颜色 C. 指示剂-M络合物的颜色 D. 上述A+B的混合色 11. 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合比为()。 A . 1:2 B. 1:1 C. 2:1 D. 1:4 12. 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经常采用的指示剂类型不包括()。 A. 淀粉 B. 高锰酸钾 C. 二苯胺磺酸钠 D. 甲基橙 13. 在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时,由于KI与重铬酸钾反应较慢,为了使反应能进行完全,下列哪种措施是不正确的()。 A. 增加 KI的量 B. 适当增加酸度 C. 使反应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D. 加热 14. 下列条件适合佛尔哈德法的是()。 A. pH6.5~10.0 B. 以K 2CrO 4 为指示剂 C. 滴定酸度为0.1~1 mol/L D. 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15. 用洗涤方法可以除去的沉淀杂质是()。 A. 混晶共沉淀杂质 B. 包藏共沉淀杂质 C. 吸附共沉淀杂质 D. 后沉淀杂质 16. 电位滴定与容量滴定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滴定仪器不同 B.指示终点的方法不同 C.滴定手续不同 D.标准溶液不同 17. 根据E = K’ + 0.059pH的关系式,采用比较法进行pH测定,这是由于()。 A.K’项与测定条件无关 B.比较法测量的准确性高 C.公式中K’项包含了不易测定的不对称电位与液接电位 D.习惯 18. 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为参比。 A. 溶剂空白 B. 试样溶液空白 C. 试剂空白 D. 褪色参比 19. 分光光度法测量有色溶液的浓度时,相对标准偏差最小的吸光度是( )。 A、0.434 B、0.20 C、0.433 D、0.343 20. 可见分光光度法中,使用的光源是()。 A 钨丝灯 B 氢灯C氘灯D汞灯 21. 原子吸收测量的是( )。 A.溶液中分子的吸收 B.蒸气中分子的吸收 C.溶液中原子的吸收 D.蒸气中原子的吸收 22.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 )。 A.物理干扰 B.化学干扰 C.电离干扰 D.背景吸收

无机分析化学试卷B卷

南京工业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试卷(下、B)(一页开卷)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使用班级:全校相关专业 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择(每题2分,将答案填入答题表中)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1. 在酸性溶液中,以0.1000 mo l?L-1的Ce4+溶液滴定0.1000 mo l?L-1的Fe2+溶液,化学计量 点的电位为1.06V,对此滴定最适宜的指示剂是: (A) 次甲基蓝(φo=0.53V)(B) 二苯胺磺酸钠(φo=0.84V) (C) 邻二氮菲亚铁(φo=1.06V)(D) 硝基邻二氮菲亚铁(φo=1.25V) 2. 配离子[FeEDTA]-中Fe3+配位数为: (A) 2 (B) 4 (C) 5 (D) 6 3. 已知lgK MY=9.65,[M] = 0.01000mol/L。pH=7.0,lgαY(H) = 3.32;pH=8.0,lgαY(H) = 2.27; pH=9.0,lgαY(H) = 1.28;pH=10.0,lgαY(H) = 0.45。对M进行准确滴定的最低pH为: (A) 7.0 (B) 8.0 (C) 9.0 (D) 10.0 4. 在间接碘量法中,最后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加入淀粉指 示剂最适宜的时间是: (A) 滴定开始时(B) 溶液变为浅黄色时 (C) 溶液变为无色时(D) 溶液变为蓝色时 5. 若配制EDTA溶液时所用的水中含有Ca2+,在pH =12.00下,以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 EDTA溶液。然后用此标准溶液在pH = 2左右滴定试样中的Fe3+,Fe3+测定结果: (A) 偏低(B) 偏高(C) 正常(D) 不确定 6. 已知:φo Fe3+/Fe2+=0.77 V,φo I2/I-=0.535 V,φo BrO3-/Br-=1.44 V,φo Cu2+/Cu+=0.17 V, K sp(CuI) = 1.1×10-12。在下列物质中,不能将KI氧化成I2的物质是: (A) KBrO3 (B) Fe(NH4)2(SO4)2(C) FeNH4(SO4)2(C) CuSO4 7. 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法可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A) 氯化钠和氯化钾(B) 苯酚和醋酸(C) 氯化钠和溴化钠(D) 水和乙醇 8. 标定EDTA,可用的基准物质是: (A) CaCO3(B) Na2C2O4(C) K2CrO4(D) Na2CO3 9. 配合物[Cu(NH3)4]SO4的导电性和加入Ba2+后的现象是: (A) 导电、有沉淀(B) 导电、无沉淀 (C) 不导电、有沉淀(D) 不导电、无沉淀

模拟试卷-分析化学试卷 (B)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累分人签名 题分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8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0112) 用同一KMnO 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 4和H 2C 2O 4溶液,耗用的标准溶液体积相等,对两溶液浓度关系正确表述是------------------------------------------------------------------------------------------------( ) (A) c (FeSO 4)= c (H 2C 2O 4) (B) 2c (FeSO 4)= c (H 2C 2O 4) (C) c (FeSO 4)=2c (H 2C 2O 4) (D) 2n (FeSO 4)= n (H 2C 2O 4) 2(2115) 为标定KMnO 4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 (A) Na 2S 2O 3 (B) Na 2SO 3 (C) FeSO 4·7H 2O (D) Na 2C 2O 4 3(0204) 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 (A) 绝对误差是测定值与真值之差 (B)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比 (C) 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模拟试卷 ( B )卷 20 ——20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 》 考试日期:20 年 月 日 主考教师: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专业: 班级: 考生学号: 考生姓名: 注意:试卷评阅统一使用红色笔,要求对的打“√”,错的打“×”,并采用扣分的方法评定。

分析化学试卷及其答案

分析化学测试卷 一. 选择(40分) 1.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C )。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 2.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 C )。 A. 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 B.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 C. 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 D. 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 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 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 反应必须完全 C. 反应速度要快 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K2CrO4指示剂法,在溶液pH=12时,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含Cl- 试样,会产生正误差 B. 共沉淀、后沉淀和均匀沉淀都会使测定结果产生正误差 C. 偶然误差可通过增加测定次数减小 D. 在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高的结果,其准确度一定高 5.重量分析法测定0.5126 g Pb3O4试样时,用盐酸溶解样品,最后获得 0.4657 g PbSO4沉淀,则样品中Pb的百分含量为( C )。 (已知Pb3O4=685.6,PbSO4=303.26,Pb=207.2)。 A. 82.4% B. 93.1% C. 62.07% D. 90.8% 6.用含少量NaHCO3的基准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时(指示剂变色点为pH5.1),结果将( D )。 A. 偏低 B. 不确定 C. 无误差 D. 偏高 分析:m不变,但消耗盐酸的V减小,由m/M =CV,则C增大 7.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时,其主要成分CaCl(OCl)与Na2S2O3的物质的量比为( B )

分析化学课试卷(带标准答案)

分析化学课试卷 (B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 C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2. 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A ) (A)进行仪器校正(B)增加测定次数 (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3. 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 C ) (A)10% (B)10.1% (C)10.08% (D)10.077% 4.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C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 5. 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 B )mL (A) 10 (B) 20 (C) 30 (D) 40 6. 共轭酸碱对的K a 与K b 的关系是( B )

(A )K a K b = 1 (B )K a K b =K w (C )K a /K b =K w (D )K b /K a =K w 7.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C ) (A )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B )指示剂应在pH =7.00时变色 (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 突跃范围之内 (D )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 突跃范围之内 8. 测定(NH 4)2SO 4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 直接滴定,这是因为( D ) (A )NH 3的K b 太小 (B )(NH 4)2SO 4不是酸 (C )(NH 4)2SO 4中含游离H 2SO 4 (D )NH 4+的K a 太小 9. 一般情况下,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是( A ) (A )1:1 (B )2:1 (C )1:3 (D )1:2 10. 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加入过量EDTA ,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滴定方式是( C )。 (A )直接滴定法 (B )置换滴定法 (C )返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11.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B )。 (A )滴定开始前 (B )滴定至近终点时 (C )滴定开始后 (D )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时 12. 下述( B )说法是正确的。

2019年《分析化学》B卷

《分析化学》试卷B 第 1 页 共 4 页 1. 二氧化碳气敏电极是以0.01 mol ?L -1 碳酸氢钠作为中介溶液,指示电极可以选择: (A )SCE (饱和甘汞电极) (B )中性载体膜电极 (C )pH 玻璃电极 (D )铂电极 2. 离子选择电极中,常用的内参比电极是: (A )Ag 电极 (B )Ag/AgCl 电极 (C )饱和甘汞电极 (D )AgCl 电极 3. pH 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是由于测定时,溶液中的: (A )H +穿过了玻璃膜 (B )电子穿过了玻璃膜 (C )Na +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 +交换作用 (D )H +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 +交换作用 4. 有色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面因素中有关系的是: (A )比色皿的厚度 (B )有色物质的浓度 (C )入射光的波长 (D )上面ABC 三点都无关 5. 质量相同的A 、B 物质,其摩尔质量M A >M B ,经过相同显色测量后,所得吸光度相等,则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为: (A )εA >εB (B )εA <εB (C )εA =εB (D )εA <1/2εB 6. 在气液色谱中,下列哪个因素变化不会影响两个待分离物质的分离度: (A )增加柱长 (B )改变更灵敏的检测器 (C )较慢的进样 (D )改变载气的性质 7. 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A )滴定管未经过校正 (B )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 )天平两臂不等长 (D )砝码读错 8. 已知某溶液pH 为0.076,则H +活度+αH 等于: (A )0.8 mol ?L -1 (B )0.84 mol ?L -1 (C )0. 839 mol ?L -1 (D )0.8394 mol ?L -1 9. 以下对气相色谱分离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柱温 (B )载气的种类 (C )柱压 (D )载气的流速 10. 今有0.400 mol ?L -1 HCl 溶液1 L ,欲将其配制成浓度为0.500 mol ?L -1溶液,需加入1.00 mol ?L -1 HCl : (A )200.0 mL (B )400.0 mL (C )100.0 mL (D )300.0 mL 11. 下列酸溶液中,[H +]最大者为: (A )0.05 mol ?L -1 H 2SO 4 (B )0.1 mol ?L -1 HAc (C )0.1 mol ?L -1 HCl (D )0.05 mol ?L -1 H 3PO 4 12. H 3PO 4的pKa 1~pKa 3分别为2.12,7.20,12.4。当H 3PO 4溶PH =7.3时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2442HPO PO H (B )[][]--<2442HPO PO H (C )[][]--=2442HPO PO H (D )[][]-->2434HPO PO

《分析化学》(上)试题B卷

本试卷需:答题纸 4 页 草稿纸 2 页 试卷审核时间: 年 月 日 第 1 页 共 3 页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提示:答案必须依试题顺序做在答题册上,并标明大、小题号,否则不予计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系统误差( B ) A. 导致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增大; B. 导致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偏离真值; C. 导致分析结果的总体平均值偏大; D. 导致分析结果的总体标准偏差偏大。 2. 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是( D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标准加入法; 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3.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A. 随机误差呈正态分布; B. 随机误差大,系统误差也一定大; C. 系统误差一般可以通过测定加以校正; D. 随机误差小,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4. 测量值x 在(-3σ,+3σ)区间的概率是( D ) A. 50.0% ; B. 68.3% ; C. 95.0% ; D. 99.7% 。 5. 分析铁矿中铁的质量分数,六次平行测定结果为20.48% ,20.55% ,20.58% ,20.60% ,20.53%, 20.50% 。这组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相对平均偏差)是( A ) A. 20.54% ,0.043% ,0.21% ; B. 20.54% ,0.043% ,0.12% ; C. 20.54% ,0.037% , 0.21% ; D. 20.55% ,0.037% ,0.12% 。 6. 下列各组酸碱对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D ) A. HAc-Ac - ; B NH 3-NH 4+ ; C. HNO 3-NO 3- ; D H 2SO 4-SO 42- 。 7.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能用HCl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碱是( A ) A. PO 43-; B. C 2O 42- ; C. Ac - ; D. HCOO - 。 8. 以酚酞为指示剂,能用HCl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物质是( A ) A. OH - ; B. HCO 3- ; C. HPO 42- ; D. Ac - 。 9. 用0.2000mol/L NaOH 溶液分别滴定25.00mL 某一H 2SO 4和HAc 溶液,若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相 同,则这两种溶液中H 2SO 4和HAc 浓度之间的关系是( A ) A. 422SO H H Ac C C =; B. 424SO H H Ac C C =; C. 42SO H H Ac C C = D. 422SO H H Ac C C =。 10. 测定钢铁中磷时,首先沉淀为MgNH 4PO 4。过滤,洗净后溶于过量的标准HNO 3溶液中,再以酚酞为 指示剂,以NaOH 标准溶液返滴定至终点。此时P 与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3HNO P n n =是(B ) A. 1∶3 ; B. 1∶1 ; C. 1∶2 ; D. 2∶1 。 11. 用标准NaOH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Ac ,若两者的浓度均增大10倍,以下叙述滴定曲线pH 突跃大小, 正确的是( C ) A.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均增大; B.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 不变,后0.1%的pH 增大; C.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 减小,后0.1%的pH 增大; D.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均减小。 12. 称取0.1907g 基准Na 2B 4O 7·10H 2O (M r =381.4),溶于适量水中,用待标定的H 2SO 4溶液滴定至甲基红变色点时,消耗20.00mL 。问H 2SO 4溶液的浓度是( D ) A. 0.05000mol/L ; B. 0.01250mol/L ; C. 0.02000mol/L ; D. 0.02500mol/L 。 13. 标定HCl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为( B ) A. 草酸 ; B. 硼砂 ; C. 邻苯二甲酸氢钾 ; D. 铬酸钾 。 14. 递减称量法适于称量:(C ) A. 剧毒药品 ; B. 腐蚀天平称盘的药品 ; C. 易吸水、易被氧化、与CO 2易作用的样品 ;

《分析化学》B卷

1. 二氧化碳气敏电极是以0.01 mol ?L -1 碳酸氢钠作为中介溶液,指示电极可以选择: (A )SCE (饱和甘汞电极) (B )中性载体膜电极 (C )pH 玻璃电极 (D )铂电极 2. 离子选择电极中,常用的内参比电极是: (A )Ag 电极 (B )Ag/AgCl 电极 (C )饱和甘汞电极 (D )AgCl 电极 3. pH 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是由于测定时,溶液中的: (A )H +穿过了玻璃膜 (B )电子穿过了玻璃膜 (C )Na +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 +交换作用 (D )H +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 +交换作用 4. 有色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面因素中有关系的是: (A )比色皿的厚度 (B )有色物质的浓度 (C )入射光的波长 (D )上面ABC 三点都无关 5. 质量相同的A 、B 物质,其摩尔质量M A >M B ,经过相同显色测量后,所得吸光度相等,则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为: (A )εA >εB (B )εA <εB (C )εA =εB (D )εA <1/2εB 6. 在气液色谱中,下列哪个因素变化不会影响两个待分离物质的分离度: (A )增加柱长 (B )改变更灵敏的检测器 (C )较慢的进样 (D )改变载气的性质 7. 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A )滴定管未经过校正 (B )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 )天平两臂不等长 (D )砝码读错 8. 已知某溶液pH 为0.076,则H + 活度+αH 等于: (A )0.8 mol ?L -1 (B )0.84 mol ?L -1 (C )0. 839 mol ?L -1 (D )0.8394 mol ?L -1 9. 以下对气相色谱分离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柱温 (B )载气的种类 (C )柱压 (D )载气的流速 10. 今有0.400 mol ?L -1 HCl 溶液1 L ,欲将其配制成浓度为0.500 mol ?L -1溶液,需加入1.00 mol ?L -1 HCl : (A )200.0 mL (B )400.0 mL (C )100.0 mL (D )300.0 mL 11. 下列酸溶液中,[H +]最大者为: (A )0.05 mol ?L -1 H 2SO 4 (B )0.1 mol ?L -1 HAc (C )0.1 mol ?L -1 HCl (D )0.05 mol ?L -1 H 3PO 4 12. H 3PO 4的pKa 1~pKa 3分别为2.12,7.20,12.4。当H 3PO 4溶PH =7.3时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 ][ ] - - >2442HPO PO H (B )[ ][ ] - - <2442HPO PO H (C )[ ][ ] - - =2442HPO PO H (D )[ ][]-- >24 34 HPO PO

2013年大连理工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分为A卷、B卷)

大连理工2007年分析化学试卷(A卷)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_____ 级_____ 班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分析试样时,采用仪器分析法得到的相对误差比化学分析法的相对误差大。() 2.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值称为绝对偏差,其绝对值越小,说明准确度越高。()3.对某试样进行测定,若测定次数一定,则随着置信度的增加,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会增大。()4.滴定分析中,终点误差的大小取决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和指示剂选择是否得当。() 5.硼酸是三元弱酸(pKa=9.24),在水溶液中它不可以直接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 6.在配位滴定中,在允许滴定的pH范围内,酸效应系数的数值越大,滴定曲线的pM突跃越小。()7.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由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稳定,容易与空气和水中的氧反应,使滴定结果偏高。()8.通常玻璃膜电极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长时间浸泡,这样可以消除不对称电位。() 9.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F- 时,如果溶液的酸度较高,测定结果将偏低。() 10.在气相色谱法中,试样中各组分能够被相互分离的基础是各组分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11.某化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2.00104Lmol-1cm-1,它是在1cm厚的比色皿中通过测定0.200 mol L -1的溶液计算得到的。()1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待测的金属元素吸收同种元素共振发射线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共振吸收线,其半宽度比发射线的半宽度小。()13.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中外层电子的跃迁引起的,通过解析红外谱图可以获得基团是否存在的信息。()14.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易形成氢键的-OH基团,当其溶液稀释后-OH中质子的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则可以推断此化合物易形成分子间氢键。()15.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即为待测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哪项不可以用来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 A.对待测的试样做对照试验;B.对所用的仪器进行校准; C.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D.对待测的试样做空白试验。 2.对偶然误差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偶然误差是由方法误差引起的; B.试剂纯度不够高可以导致偶然误差;

《分析化学》B卷

《分析化学》试卷B 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形式:闭卷; 4. 本试卷共8页,三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20题) 1. 二氧化碳气敏电极是以0.01 mol ?L -1 碳酸氢钠作为中介溶液,指示电极可以选择: (A )SCE (饱和甘汞电极) (B )中性载体膜电极 (C )pH 玻璃电极 (D )铂电极 2. 离子选择电极中,常用的内参比电极是: (A )Ag 电极 (B )Ag/AgCl 电极 (C )饱和甘汞电极 (D )AgCl 电极 3. pH 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是由于测定时,溶液中的: (A )H +穿过了玻璃膜 (B )电子穿过了玻璃膜 (C )Na +与水化玻璃膜上的 H +交换作用 (D )H +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 +交换作用 4. 有色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面因素中有关系的是: (A )比色皿的厚度 (B )有色物质的浓度 (C )入射光的波长 (D )上面ABC 三点都无关 5. 质量相同的A 、B 物质,其摩尔质量M A >M B ,经过相同显色测量后,所得吸光度相等,则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为: (A )εA >εB (B )εA <εB (C )εA =εB (D )εA <1/2εB

6. 在气液色谱中,下列哪个因素变化不会影响两个待分离物质的分离度: (A )增加柱长 (B )改变更灵敏的检测器 (C )较慢的进样 (D )改变载气的性质 7. 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A )滴定管未经过校正 (B )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 )天平两臂不等长 (D )砝码读错 8. 已知某溶液pH 为0.076,则H + 活度+αH 等于: (A )0.8 mol ?L -1 (B )0.84 mol ?L -1 (C )0. 839 mol ?L -1 (D )0.8394 mol ?L -1 9. 以下对气相色谱分离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柱温 (B )载气的种类 (C )柱压 (D )载气的流速 10. 今有0.400 mol ?L -1 HCl 溶液1 L ,欲将其配制成浓度为0.500 mol ?L -1溶液,需加入1.00 mol ?L -1 HCl : (A )200.0 mL (B )400.0 mL (C )100.0 mL (D )300.0 mL 11. 下列酸溶液中,[H +]最大者为: (A )0.05 mol ?L -1 H 2SO 4 (B )0.1 mol ?L -1 HAc (C )0.1 mol ?L -1 HCl (D )0.05 mol ?L -1 H 3PO 4 12. H 3PO 4的pKa 1~pKa 3分别为2.12,7.20,12.4。当H 3PO 4溶PH =7.3时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 ][ ]- - >2442H PO PO H (B )[ ][ ]- - <2442H PO PO H (C )[ ][ ]- - =2442H PO PO H (D )[ ][]-- >24 34 H PO PO 13. 以0.1000 mol ?L -1NaOH 滴定20 mL 0.1000 mol ?L -1某弱酸HA (pK a =6.00)溶液,则滴定至化学计量点的PH 值为: (A )8.00 (B )9.00 (C )9.35 (D )10.35 14. 用EDTA 滴定Bi 3+时,可用于掩蔽Fe 3+的掩蔽剂是: (A )三乙醇胺 (B )KCN (C )草酸 (D )抗坏血酸

分析化学试卷

《分析化学》期末试卷(B)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化学分析法的测定灵敏度高,因此常用于微量分析。( ) 2.分析数据中,凡是“0”都不是有效数字。( ) 3.纯度很高的物质均可作为基准物质。( ) 4.用HCl溶液滴定Na 2CO 3 基准物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其物质量关系为 n(HCl)∶n(Na 2CO 3 )=1∶1。 ( ) 5.酸碱滴定中,只有当溶液的pH突跃超过2个pH单位,才能指示滴定终点。( ) 6.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使反应较快进行,可以加入Mn2+。( ) 7.AgCl的Ksp=×10-10比Ag2CrO4的Ksp=9×10-12大,所以,AgCl在水溶液中 的溶解度比Ag 2CrO 4 大。 ( ) 8.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如果生成的AgCl沉淀不分离除去或加以隔离,AgCl沉淀可转化为AgSCN沉淀。但用佛尔哈德法测定Br-时,生成的AgBr沉淀不分离除去或不加以隔离即可直接滴定。( ) 9.重量分析法要求沉淀溶解度愈小愈好。( ) 10.吸光光度法只能测定有颜色物质的溶液。( )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分,共30分) 1.试样预处理的目的不是为了() (A)使被测物成为溶液; (B)使被测组分生成沉淀 (C)使被测物变成有利测定的状态; (D)分离干扰组分 2.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好; (B)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D)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B)

2010 ~2011 学年度第 1 学期 《 分析化学 》试卷( B 卷) 适用年级专业: 考 试 形 式:( )开卷、( √ )闭卷 二级学院: 行政班级: 学 号: 教 学 班: 任课教师: 姓 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1、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属于随机误差的是: ( ) (A )滴定时所用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 (B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 (C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D )滴定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2、用EDTA 法测定水泥生料中Fe 2O 3的质量分数,经6次平行测定,得到Fe 2O 3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5.15%,若其真是含量为5.04%,则5.15%-5.04%=0.11%为: ( ) (A )绝对误差 (B )相对误差 (C )绝对偏差 (D )相对偏差 3、下面的计算式的计算结果应取几位有效数字: ( ) ()1000 .1005478.076.586.2468524.41542.0? -?? (A )一位 (B )二位 (C )三位 (D )四位 4、有一碱液,可能为NaOH 、Na 2CO 3或NaHCO 3,或它们的混合物,用标准HCl 滴定至酚酞终点时耗去酸的体积为V 1,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盐酸的体积为V 2,且V 1小于V 2,则此碱液为: ( ) (A )Na 2CO 3 (B )NaHCO 3 (C )Na 2CO 3+NaHCO 3 (D) NaOH+NaHCO 3

5、已知K 2Cr 2O 7溶液浓度102000.0722-?=L mol C O Cr K ,此溶液对铁的滴定度7 22O Cr K Fe T 为:( ) (A )0.006702g·mL -1 (B )0.001340 g·mL -1 (C )0.003351g·mL -1 (D) 0.004021 g·mL -1 6、用同一KMnO 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 4溶液和H 2C 2O 4溶液,消耗KMnO 4溶液的体积相等,溶液与H 2C 2O 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mol·L -1)的关系是: ( ) (A )4 224O C H FeSO C C = (B )4 2242O C H FeSO C C = (C )4 2242O C H FeSO C C = (D )4 2244O C H FeSO C C = 7、按照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两性物质的有: (A )Na 2CO 3 (B )H 2CO 3 (C )氨基乙酸 (D) 氨基乙酸钠 8、用浓度为0.10 mol·L -1的盐酸滴定同浓度的NaOH 溶液,pH 值突跃范围是9.7~4.3,用浓度为0.010 mol·L -1的盐酸滴定同浓度的NaOH 溶液时,pH 值突跃范围是: ( ) (A )9.7~4.3(B )9.7~5.3 (C )8.7~4.3 (D) 8.7~5.3 9、对于配合物MY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配位剂的酸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B )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C )金属离子的辅助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D) 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10、已知稳定常数K FeY >K CuY >K CaY ,如果配制EDTA 溶液的蒸馏水含有少量Cu 2+,EDTA 的浓度用基准的CaCO 3标定,然后用此EDTA 测定Fe 3+的含量,试分析测铁的结果可能的误差是 (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无法判断 11、CaF 2在稀的NaF 溶液中溶解度减小的原因是: ( ) (A )F -的同离子效应 (B )F -的酸效应 (C )Ca 2+的配位效应 (D )NaF 的盐效应 12、铬酸钾指示剂法测氯化钠时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终点时生成铬酸银沉淀原因是 ( ) A :氯化银溶解度比铬酸银小 B :氯化银溶解度比铬酸银大 C :氯化银溶解度与铬酸银一样大 D :氯化银的溶度积比铬酸银的溶度积小 13、可以用来测定试样中微量水分含量的滴定分析是: ( ) (A )高锰酸钾法 (B )重铬酸钾法 (C )碘量法 (D )溴酸钾法 14、装过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壁会有棕色污迹,洗涤时可采用的洗涤液是: ( ) (A )去污粉 (B )合成洗涤剂 (C )铬酸洗液 (D )草酸溶液 15、在Fe 3+,Al 3+,Ca 2+,Mg 2+的混合液中,用EDTA 法测定Fe 3+,Al 3+,要消除Ca 2+,Mg 2+的干扰,最简单的方法是 ( ) A 、沉淀分离法 B 、控制酸度法 C 、络合掩蔽法 D 、溶剂萃取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B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题纸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科目:无机及分析化学B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120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共25小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填空题答案(共10小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1) (2) 2.(3) (4) 3.(5) (6) 4.(7) (8) 5.(9) (10) 6.(11) (12) 7.(13) (14) 8.(15) (16) 9.(17) (18) 10.(19) (20)

三、计算题答案(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解

2. 解

3.解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2013-2014学年 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 无机及分析化学B 考试类型: 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注意: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25小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是: A. 1,1,1,-1/2 B. 2,0,1,+1/2 C. 2,0,0,+1/2 D. 1,0,-2,+1/2 2. 决定H 原子原子轨道能级高低的量子数是: A.主量子数n B.角量子数l C.主量子数n 和角量子数l D.磁量子数m 3. 下列物质分子中以sp 2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 H 2O B. NH 3 C. CO 2 D. BF 3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定温定压条件下,?=?-?r m r m r m G H T S θθθ B. 石墨在298K 的绝对焓为零 C. θ?r m H 越大,反应限度越大 D. 0S ?>的反应就是自发反应 5. HPO 42-的b K θ等于:(其中a1a 2a3K K K θθθ,,为H 3PO 4的三级离解常数) A. w a1K /K θθ B. w a 2K /K θθ C. w a3K /K θθ D. a1a 2K /K θθ 6. 在定温定压下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则系统的: A. K θ=0 B. ?r G m θ=0 C. ?r G m =0 D. ?r H m θ=0 7. 对于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增大生成物浓度,Q 与K θ的关系和平衡移动的方向为: A. QK θ;向左移动 D. Q=K θ;不移动 8. 以下不属于误差的是: A. 滴定时滴定管漏液 B. 滴定管刻度不准 C. 使用的蒸馏水含有被测物质 D. 实验室温度和压力的波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