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实现校生互动

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实现校生互动

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实现校生互动
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实现校生互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411886158.html,

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实现校生互动

作者:李江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0期

[摘要]一些学校吸收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的管理,还提供各种途径和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监督学校的教学过程与管理过程。但大部分大学生仍然不理解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学校管理,而作为地方高校特殊群体的国防生,在地方依托培养和军事化管理的体制下,如何实现自我管理、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教师、学生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民主管理参与管理国防生参与管理

作者介绍:李江(1980—),男,助教,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空军后备军官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兼学员大队副大队长。

学生是学校重要组成要素中的一员,任何一个学校都离不开学生参与管理,如果没有学生参与管理就不是规范的、科学的、民主的管理。因为,学生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又是参与管理的主体。只有重视这一管理主体作用的发挥,学校中的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才能得以实施。从广大青年自尊、自爱、自强、从众的心理特征来看,让他们通过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使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受到重视,能力得到了发挥,心理得到满足,而且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他们独立人格的完善,民主意识的培养。适应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求,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参与管理是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现代民主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节社会活动第五十条规定,“鼓励学生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支持学生参加学校民主管理。”在我国,关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前,学校领导者在加强国家、地区的社会参与的同时,应当着力解决好学校内部的学生参与管理问题。

一、牢固树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意识,打好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需求多元、价值多元和利益多元的格局,也给学校的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给学校的决策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因此,广泛的学生参与管理就成为优化教育决策的必要条件。参与意识是参与的

对学校管理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对学校管理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我非常有幸地作为青干班的一员参加了在武汉为期九天的培训班的学习,学习中专家们理论阐述、引经据典、谈心交心,无不使我产生共鸣。他们娓娓道来,环环相扣,给人启迪,促人反省,震撼人心。既气势磅礴,恢弘大度,又紧扣实际,细致入微。既让我们欣赏了名家的风采,又使我们饱食了无比精美的精神大餐;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九天下来,感受颇丰,受益匪浅。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教育教学新动态,真正学到了作为一名新时期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同时还对学校管理也有了许多新的体会和思考。 一、学校管理中要关心和信任教师 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要素,树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 第一”的管理思想,我认为,这是21世纪学校管理中应建立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理念。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力量。我觉得要教师用心教学, 就要得到教师的“心”;要真正地得到教师的“心”,就要真心关心教师、爱护教师,特别是尊重和信任他们。 (一)关心教师的家庭与生活 我觉得关心教师就要关心教师的家庭与生活,把感动送给教师。比如我校在教师办喜事、丧事时,学校总会送去祝福与问候,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在过年过节,学校会请教师家属到学校做客,感谢他们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让教师无后顾之忧,能安心的工作;在教师生活上学校食堂专门开设了教师窗口,方便教师就餐等等,这些都受到了教师的好评。当然也有不足的方面,在一些细节上如果学校想的更周到一些,我想会更贴近教师的心。比如我校教师由于工作关系很多教师就在食堂就餐,学校为了关心教师也专设了教工窗口,但很多教师仍感到不便,特别每到学

学校民主管理

学校民主管理 何元乡中心学校 2014年3月

学校民主管理 近年来,我校全面完善并推进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以“公开、民主”为原则,以“透明、透视”为要务,以“效率、效益”为目标,着力构建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了学校的健康发展, 一、坚持校务公开,确保教职工的知情权 教职工享有知情权,是保证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前提。我们坚持把推行校务公开,作为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手段,健全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全方位、多层次推行校务公开,有效地保证了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受到老师们真诚的拥护和欢迎。 (一)公开的基本内容 (二)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 学校校务公开的形式有很多,包括舆论公开,文件公开等等,但我们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项: 1、“你看我看”,建好校务公开栏。学校在办公楼一楼辟出一块不锈钢玻璃橱窗,每月定期将工作中涉及到的“九大内容”及时以书面形式张贴于栏中,校内外人士都可前来了解学校的情况。与此相配套,学校在一楼门厅内还设立了检举、监督箱,如果有教职工觉得公布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或有其他问题,都可以书信的形式向党委报告,保证个人履行监督职责。 2、“你管我管”,开好“教代会”。学校每年都要召开一至两次教代会,由学校领导向教工代表汇报学校各项工作的实际状况,并听取教职工代表的意见。重大决策或改革举措出台前,学校都要事先通知教代会代表,让其征求民意写出提案,并参与决策的全过程(投票表决),使“民主”与“公开”落到实处。 3、“你听我听”,办好校情发布会。每学期开始和结束时,学校都要各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途径 学生参与管理是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素质、培养现代民主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现代学校管理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通过制度创新健全学校民主制度。丰富发展学校管理的民主形式、扩大民主参与、尤其是广大学生的参与。 一、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历程 1、国外的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历程 在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学生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忽视状态。有特例情况我们也不与讨论(中世纪的波伦那大学意大利)。二战后各国迫切需要恢复和发展经济, 科学技术则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倍受重视, 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 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其在办学方式、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学生来源等方面更加多样化, 高等学校的管理因而也出现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方面,各个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例如, 美国的高校管理主要强调学生服务, 把消费者的需要作为最优之事, 甚至把消费者的要求和期望看作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同时让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目标规划,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和服务, 学校各级管理者的任务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美国的一些高校中还设立了学生院长的职位, 用来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的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的负责精神和独立能力, 指导学生接受适当的教育和按照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而法国则在1997~1999 年颁布的大学教育改革法中明文规定: 改善学生生活基金, 由学生自己进行管理, 改善crou s(法国各地区大学和学校事务中心), 增加大学生在crou s的职位和职能, 在学校的管理委员会中增设一名大学生担任副校长。建立学生评价教师的制度。而在日本的鹿儿岛大学, 每年举行毕业生恳谈大会, 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对学校的不足提出批评, 学校当局也认真听取, 并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来制定学校改革的计划。在英国的剑桥大学, 校印不论盖在任何合同或协议书上, 都是代表校长、教师和学员盖的。在这个组合之中, 三者“彼此并没有高下之分”, 是相互平等的。从国外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演变过程来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2、国内的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历程 中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大学的雏形,而后从汉朝的太学一直到清朝的国子监这一阶段的封建高等教育活动中, 大学的学校管理权限也都集中在统治者手中或代表统治者利益的官吏手中。由他们负责指定教材、安排课业、考试、升级、进行学籍处理活动等, 学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依然处于无权地位。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大学则是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明确以大学为称号的近代高等学校。实际上也是汉唐以来太学、国子学的直接继承者。在人员管理上仍采取上级委任、等级隶属、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模式, 学生还是没有权利参与学校的管理过程。民国以后,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一些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 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传入, 大学在学校设置、管理、课程安排方面都抛弃了封建教育的传统, 采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方法, 使得以后的高校管理活动中渗入了更多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因素, 为“五四”以后的学生参与(即学生自治) 奠定了基础。从而也逐渐唤醒了学生心中沉睡已久的参与意识。中国各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开始于民国八年,即“五四”运动那年。那时侯还没有参与这个名词,学生的参与活动就叫学生自治。按陶行知的说法:“学生自治就是学生团结起来, 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段。”从学校方面讲, 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 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有关学生自治的施行, 较有成绩者当推复旦大学校长马相伯, 在中国大学的管理史上以学生自治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在他主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首先谈的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角色------辅导员 “用爱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知识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一、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一般人眼中的高校辅导员,不外乎就是一名“班主任”,工作也就是一些传达学校文件、管理学生生活、抓抓学生学习,以“不出事”为第一目标,是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岗位。这其实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异化。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普遍存在,我们才有必要对高校辅导员作一番重新认识。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对这支队伍加强建设和进行科学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辅导员工作是学校教育体制的重要环节 我们辅导员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的末端环节,也是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从实际工作角度来看,学校的全部工作大致可分为:教学、行政和后勤三大部分,无论哪一部分的工作,只要涉及到学生,都需要我们辅导员来具体实施。因此,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既包括对学校政策的领会和解释,又包括对学生意见的搜集;既包括协助实施正常的教学计划,又包括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活动;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辅导,又要负责各种补助、评优、贷款等等琐碎事务。总之,如果把高等教育体系作为一个有机运行的整体来看,辅导员工作无疑是这个有机体重要的环节和枢纽,换言之,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效率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成效。 2.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幸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在这里他们不但要学会学习,完成繁重的学业,而且要学会做人,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处事,为适应未来的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然而,他们毕竟年轻,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有朝气蓬勃的一面,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思想、性格、心理上的弱点,如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集体观念,组织纪律性比较淡薄等等,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诱惑,可以说是处于思想和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否能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变化,正确加以引导,以理,以情,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帮助引

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64031

自主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本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宗旨,在学校的总体领导下,在政团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配合学校中心工作为目的,积极开展各项自主管理活动。 二、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服务和 自我服务; 2、参与学校管理:作为群众性组织,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可以充分发挥与 全体学生密切联系的优势,参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会可以在 班级学生管理、住宿生管理中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 3、上下沟通、传递信息:学生会是学校与全体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 生会要将学校的精神在学生中宣传并加贯彻执行,同时,学生会作为学 生的代言人,有责任通过正当的渠道及时向学校反映学生中有代表性的 意见、建议和要求。 三、工作措施: 1、在学生会干部组织下进行严谨细致的纪律检查工作。 (1)、检查各年级中自习纪律;对各种不良现象进行及时的批评和教育;(2)、对各班的出勤、晚自习情况,同时检查学生的文明卫生行为。 (3)、维持食堂的用餐秩序。 2、组织进行一丝不苟的劳动卫生检查工作。 (1)、制定详实的卫生检查要求,每天都对各班级教室卫生和宿舍内务进行检查。 (2)、每两组织进行一次劳动卫生大检查,对各班级教室、宿舍进行全面检查并给予评分。

以上每一项检查工作每天都有详细的记录,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评比分数,及时地给予公布,以利于各班更好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月底,对所有检查进行量化分评比,评出当月的“先进班级”和“文明宿舍”,颁发流动红旗。通过卫生检查工作和评优工作,增强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为我校创建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风气做出贡献。 3、成立学生校卫队,协助保卫科进行校内的安全管理和治安工作,每周两次的校外巡逻,从而有效杜绝打架、盗窃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治安环境。 4、积极发挥学校与同学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向学校反映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同学们中存在的问题,使学校领导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动态;同时也及时地向学生传达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 5、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举行各类文艺活动,如“庆 五.四系列活动”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6、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增强同学们的体质,培养同学们顽强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紫阳中学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紫阳中学副校长袁华刚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指导及帮助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活动与学习方面事物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体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学生观:把学生放在学校教育的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影响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热情,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与环境,促进学生主动修身、主动修心、主动求知、

学校民主管理

万祥街小学 民主管理制度 一、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监督制度 1、建立健全学校教代会制度,定期召开教工大会,使全体教职工都能参与学校管理,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利。 2、教职工代表大会制是在党支部和校长室领导下,教职工实行民主权利,参加民主管理的一种正常渠道和法定的基本形式,对学校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审议,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作出决定,监督评议干部。 3、校长每学期要向教代会报告学校工作,听取教代会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监督,支持教代会开展的工作 4、支部成员加强对教代会的领导,保证教代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5、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形式,是教职工发扬民主、确立主人翁地位、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促进党群干群之间的团结的重要措施,是学校科学管理体制中职责权相统一的责任制。 6、健全民主管理档案,每学期向全体教职工通报一次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家校合作制度 1.家校合作领导小组机构 校长、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团队负责人、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 2.家校合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协助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家庭教育的研讨。 (2)联系校外组织,推展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 (3)联系校内各部门、各组室,强化家校合作的意识。 (4)协助“家长教师会”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彼此的感情。

(5)协助家长安排参与学校的活动。 (6)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 3.家校合作委员会制度 (1)家长可以随时到校,向教师、学校领导提出建议。 (2)组织家长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能力、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家长定期汇报孩子的思想动态,孩子在社会、家庭的表现,及时通报突发事件。 (3)每位家长都要参加子女所在班级的家长会,了解子女的成长情况和该班的管理情况,并按要求的形式对班主任进行考核评价。 (4)家长有权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5)家长要支持班级、学校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 (6)家长要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的管理,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热情帮助学校、班级解决困难。 4.家长教师会制度 (1)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2)加强家长教育,促进家长与子女的沟通。 (3)推动家长彼此之间的交流,建立家长互助支援系统。 (4)支援学校共同发展教育。 三、教育质量监察制度 1.教导处分责人职责 (1)负责制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质量管理规定及程序化文件,报校长批准后执行。 (2)负责对教育教学过程实施监控,执行质量管理的日常检查工作。 (3)负责对教育的教育教学情况,及时提供反馈意见,帮助教师及时改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负责接受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的教育教学真实情况的反映,汇总后报质量管理处和校务会议。 (5)负责每学期确定质量监控对象,并将监察结果报校务会议。 (6)负责了解、掌握学生质量并负责对期中、期末考试进行严格的数据分析,并写出分析评估报告报校务会议。 (7)负责对学校科研与课程开发工作与教育质量管理处工作整合质量进行过程监察,结果报校务会议。 (8)完成校长交办的学校其它任务。

共同参与评价教师制度

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 评价教师制度 学校由管理走向经营,已经是必然的选择。同样,教师评价由“管理导向”走向“市场导向”,也是必然的。教育服务时代的教师评价有4个特征: 1.动态的评价过程。教育是过程的艺术,没有过程就没有教育。不管开展教师评价的主观意图是什么,它都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目标和行为,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开始对教师进行测量和评价时,人们的心态、行为方式等会随之发生变化。实施动态的过程评价,有助于教师保持高质量的服务状态。 2.综合的评价模式。教师评价带有奖惩性,不仅有助于为教师加薪、续聘、提拔、解聘提供有力依据,而且也有助于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的融合。因而对教师的评价不仅应关注教师当前的表现,而且应注重教师的长期发展,即通过实施教师评价,了解教师现有的工作状态与工作表现,并根据教师现有的基础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给教师提供指导或进修的条件,从而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教育服务时代的学校,教师评价应该是奖惩性评价模式和发展性评价模式的有机综合。评价方法应该是:使用“满意度”等间接指标增加教师评价的量化成分,以避免直接量化固有的弊端;不能量化的部分,则应该采用描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多种方式,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

3.特殊的评价内容。例如:⑴在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学校,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如何,是在教师评价中需首要关注的问题。⑵学校面向市场求生存谋发展,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将体现在教师评价中。⑶由于学校接受家长的委托培养学生,所以学生的满意度、家长的满意度,必将成为学校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 4.多元的评价主体。教育服务时代的学校,学校提供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学校与家长是“客户关系”,家长就是上帝,学校的办学质量必须接受家长和社会的检验。学校在市场当中的地位,不是由上级领导确定的,而是由学校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决定的。因此,教师评价主体也必然是多元的。 教师评价应具有的五个维度,围绕教育服务,我们很容易找到教师评价的5个关键维度:家长——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学生——教育服务的享受者;领导——教育服务的管理者;同行——教育服务的协作者;自身——教育服务的实践者。“五维”评价,无疑是适应教育服务时代的教师评价制度。将“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及“定量精确评价和定性模糊评价”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动态性教师评价体系。 1.家长满意 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的投资者之一,家长自然十分关心学生在校的发展和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评价服务质量最有发言权的是服务对象。没有家长的满意与认可,教师的工作价值无从体现。当家长感受到满意的服务时,也就是他们对所有服务特征的期望都得到满足或超额满足时,他们把整体服务感知为优质,并因此

如何促进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

如何促进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的民主管理,就是集中群众智慧来管理学校;就是在学校内部坚持民主,保障教职员工有参与管理学校的权利,有监督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利;就是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教职工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就教师方面而言,学校民主管理的本质就是教师民主参与管理,教师民主参与决策,是以发挥教师主人翁地位为基础,以权责利统一为前提,与校长负责、党组织监督保证相联系的,教师参加并以自己的主体意识影响学校的目标和决策的制定、执行与监督的一种学校管理制度。 它本质上是广大的教师与学校党政领导真诚沟通、相互合作和分权的过程。因此,教师民主参与管理所隐含的基本逻辑是: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意识的凸显,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人翁。即在政治上体现广大教师当家作主的地位;在职能上发挥教师参政议政,对学校工作实现民主监督与民主决策的作用。 一、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是保障 (1)要切实抓好教师民主参与管理制度建设,包括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制度、选举制度、会议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制度、提案处理制度、定期与学校各级领导协商对话制度、对校领导及各级干部的评议制度以及涉及到教职工重大利益的重大问题交由教代会讨论制度等。 (2)学校要制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施细则》、《民主管理条例》、《办事公开制度》、《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教职工代表咨询制度》、《评议学校领导制度》、《民主监督检查制度》等制度,作为校领导与教职工

双方的自我约束机制,同时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网络,拓宽民主管理渠道。 二、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操作机制要健全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民办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一)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讨论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讨论通过岗位责任制方案、教职工奖惩办法,以及其它与教职工有关的基本规章制度,由校长颁布施行。 讨论决定教职工的福利费管理使用的原则和办法,以及其它有关教职工的集体福利事项。 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可以进行表扬、批评、推荐,必要时可建议上级机关予以嘉奖、晋升,或予以处分、免职。 (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常设工作机构 学校工会是教代会的常设工作机构,是维护教师和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和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决不是只搞搞福利、文体活动,应该把参与民主管理、参政议政、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重要职能。 学校召开的教职工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类型的座谈会; 设立校长信箱、网络论坛、校长接待日,实行领导走访;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探析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在学人数就有1600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由此可见,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演进和发展,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中数量最大的群体要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来也逐渐成为高等学校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概念界定 大学生是指大学的学生,在本文中主要界定为公办或民办大学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和大学专科生。高校管理主要是指高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的过程。其中可以分为教学、科研、纪律、生活、实践、奖惩、收费、招生、就业、社团等多个方面。高校管理在这里是指对高校部事务的管理。而所谓的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就是在高校的管理中,充分发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关心、参加学校某些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提高高校管理的效能并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思想、交往和组织才能。它既包括学生思想上的自我教育、学习上的自我互助,体育上的自觉锻炼、生活上的自动治理,也包括他们对高校教育、教学、后勤等方面工作的参谋建议、配合执行、监督评价等活动。还要强调一点,学生参与管理并不是事事追求学生全员的决策参与,而是一种有限参与管理的方式。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必要性 其实,在西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历史由来已久,且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美国,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其大学生很早就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学校管理。而从我国当前高等学校管理现状来看,大学生参与管理虽然在很多大学已经得到重视,但总体来说势头不是很大,力量还比较薄弱。当今社会是一个强调法治、、参与的社会,高等学校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组织形式,理应顺应这一趋势。 1.大学生参与管理是提高高校管理效能的需要 首先, 高校的管理目标与大学生自身的努力目标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提高高校管理的效能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中级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固然凝聚着高校领导精心管理和教师培育的心血, 但也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努力。为了实现高校管理的根木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管理。其次, 高校管理是具有多层次、多序列、多因素的集体性系统工程,工作千头万绪, 涉及面广, 仅靠少数领导是很难面面俱到, 尽善尽美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只有充分发动全体学生, 实行全员管理, 才能争取高校管理的高效绩。第三, 高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一定思想文化水平的大学生,它不同于中、初等学校对中小学生均管理, 它不仅需要有更大的创造性, 而且要特别尊重学生的意见并注意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能动作用。高校领导只有使全体学生与学校管理自觉“挂上钩” ,并将其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才能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2.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满足其自身强烈的“参与”要求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 比起中学时代, 他们的独立意识显著增强, 不唯上不唯书, 不愿“被人牵着鼻子走” , 而渴求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争取表现和实现自我的机会.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 他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 越来越不甘寂寞, 而希望跟别人交往, 跟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从而建立一种平等友好融洽的关系。高校领导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 一味管束, 不仅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产生挫折感, 忧伤感等心理障碍, 而且往往会引起其逆反心理或对抗情绪, 成为学校管理的“反作用力。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主要形式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冯鑫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新形势下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并对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校对象普及化,这对于高校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工作也将接受新的挑战。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生数量剧增,加之当代青年思想活跃,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市场经济的重利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切感受到,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难做了。这就要求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再沿袭过去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手段。 一、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 1、忽视理论学习与研究。长期以来学生工作在客观上存在着人手少,任务重的问题,学生工作者大多陷于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在主观上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忽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学生管理教育的基础规律很少加以研究,故而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的要求,人们对学生管理工作普遍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入手。于是采取观望等态度者有之;凭老经验应付日常工作者有之;认为只要采取习惯性做法就可以不出差错者有之,由于教育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再加上缺乏教育理论的熏陶,高校学

生工作往往忙于事务,流于形式,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学习与研究。 2、重管理轻服务。受传统习惯和经验主义的影响,学生工作常常重管理,轻服务。“管好学生”经常成为学生工作者的口头禅。在这种管理的约束下学生就好像是生活在襁褓中的孩子不能独立,个性得不到发展,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句口号。从学生工作本质上看,它应该是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应重视并相应确立学生学校的主体地位,相应满足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愿望,在严格规章制度管理、强调自律与他律的同时,将管理变为更深层次的服务,真正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实到日常学生工作中去,扎扎实实地提高服务质量。 3、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高校学生工作具体可概括为: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等等,除了“两课”教育是在课堂上完成,其他工作都是在课堂以外时间进行的。例如,为了摸清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就需要学生管理干部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和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从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再比如,高雅的艺术活动、高品位的学术讲座也大多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举办,以活跃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知识,这就需要有学生的参与认同方可收效。可见,学生工作的弹性很大,工作的情况也很难用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衡量,关键在于建立学生工作激励机制,一方面,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表现量化考核,建立档案,搞好综合测评,推进学风建设,另一方面,鼓励调动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工作的质量。

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

社区、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 第一条家校合作制度 1.家校合作委员会的成员:由校长、政教主任、团队老师、教师代表、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家长义工代表、学生代表等。家校合作委员会的成员相互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2.家校合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协助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家庭教育的研讨。 (2)联系校外组织,推展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 (3)联系校内各部门、各组室,强化家校合作的意识。 (4)协助“家长教师会”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彼此的感情。 (5)协助家长“督察会”安排参与学校的活动。 (6)依靠“督察会”、“家长教师会”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 3.家校合作委员会制度 (1)家长可以随时到校,向教师、学校领导提出建议。 (2)家长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能力、质量进行询问、调研和评价。同时,家长定期向家长“督察会”汇报孩子的思想动态,孩子在社会、家庭的表现,及时通报突发事件。 (3)每位家长都要参加子女所在班级的家长会,了解子女的成长情况和该班的管理情况,并按要求的形式对班主任进行考核评价。 (4)家长有权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5)家长有责任支持班级、学校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 (6)家长有责任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的管理,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热情帮助学校、班级解决困难。 (7)有义务协助学校出版《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家校联系小报。 (8)有义务积极参与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 第二条家长督察制度 通过家长督察会,落实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管理中,并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不定期地进行监察,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1)家长督察会的成员由学生家长推荐产生;在各班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再产生代表组成校家长督察委员会。 (2)家长督察会应遵循教育方针,有权了解学校办学方向,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等方面的教改要求,并积极献计献策,并在各方面努力提供最大的帮助。(3)家长督察委员会有权协调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和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良好地开展。 (4)家长督察委员会有权经常深入学生和家长中了解“减负增效”情况,征求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关领导、部门或教师,以利于沟通情况,解决矛盾,促进工作。 (5)学校监察处将经常听取家长督察委员会对学校办学、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等问题的建议和意见,对正确合理建议和意见及时采纳,纠正不足。 (6)家长督察委员会不得以个人或集体名义举办任何名目的校内外补课班,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第五条校外对学校的教育监察 校外对学校的教育监察主要通过社区以及青保办和综治办落实学校的安全与校外的教育教学监察。 1、社区青保办和综治办有责任指导学校青少年保护的工作以及对学校周边环境中出现的隐患问题,协助学校做好整治工作。 2、社区有权对学校办学中出现的家长反映比较大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协助提出整改方案和随访工作。 3、学校对来自社区的监察要做好接待工作,并经常性地进行工作汇报,以促进学校更深层次地发展。 4、学校与康城社区居委共建学习型社区,并充分发挥学校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重大决策,可以请社区领导、学生家长代表听证,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密切家校社区合作伙伴关心。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保障机制探析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保障机制探析 闫爱敏《人民论坛》(2009年第24期) 【摘要】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拥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但商业化和大众化时代的大学教育冲击了大学生管理的自主性。提升和实现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需要政府、学校、学生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环境。 【关键词】管理参与权大学生自治保障机制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文化与其它门类的文化一样具有本源性。地方办大学的治理选择,既受地方文化哲学传统的影响,也受教育发展状况的限制。一是基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形态所具有的区域文化相关性,形成了地方模式。二是在高校治理上突出地方产业需求,在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过程中,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各类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使得教育从一个更宏大的视角和更宽阔的视域确认了教育活动的各个主体。但是,商业化扩张导致当前大学纵向治理开始发生变化,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大学生文化的横向扩张,及治理体系与教育体系的错位。因此,我们提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理论依据: 以社会认同理论为依据。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等人提出的,对群体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并成为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对群体间行为的解释,它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新近的研究也为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社会认同理论是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对社会心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它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根据。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提出和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是: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本来就有的,自人类生活

浅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广、杂、变、难的特点。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出发,详细的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困难,以及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进而指导于具体的教育工作。而且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多思考,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标签:高校学生管理思考 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到高校工作中的各个层面。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除了结合高校发展趋势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必须要有明确的体系。有了体系就如有了指南,这样学生管理工作才更加规范。体系里面应包含了学生、辅导员、党团建设及各项事务性工作等众多内容。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应保证基础工作的同时,抓重点、破难点、显亮点。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应具备队伍标准化,教育体系化,管理严格化,活动品牌化的特点。 一、队伍建设标准化 队伍管理上,以规范、严格、人文的原则,明确考核制度,细化考核内容,加强辅导员业务工作水平、创新能力提升。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辅导员队伍系列培训,让这支队伍有更多的机会到院外校企调研。此外鼓励辅导员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历、加强工作研究,同时政策上给予支持。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系部领导要经常召开辅导员交流会,让大家畅所欲言,为我系建设献计献策,各抒己见,提出不足,发表建议,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群策群力。会后,系领导和辅导员一一聊天,了解辅导员现状和需求,并对辅导员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每位辅导员都有自己的目标,做好继续深造,自我提升。扁平化管理下,我们要求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 二、学生教育特色化 高年级学生的教育应形成主题库,根据各年级特点,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新生入学教育除了沿用传统模式,还应采用新模式开展,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归属感、认同感。其次,建立新生家长联系制度,与家长共同管理学生。第三,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辅导员队伍中至少有1名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老师担任专项负责人,加强心理健康专业指导。第四,在学生教育中,让学生党员站上讲台,参与学生主题教育,既丰富教育形式又锻炼学生党员表达能力。 三、学生管理严格化

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实现校生互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411886158.html, 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实现校生互动 作者:李江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0期 [摘要]一些学校吸收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的管理,还提供各种途径和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监督学校的教学过程与管理过程。但大部分大学生仍然不理解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学校管理,而作为地方高校特殊群体的国防生,在地方依托培养和军事化管理的体制下,如何实现自我管理、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教师、学生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民主管理参与管理国防生参与管理 作者介绍:李江(1980—),男,助教,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空军后备军官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兼学员大队副大队长。 学生是学校重要组成要素中的一员,任何一个学校都离不开学生参与管理,如果没有学生参与管理就不是规范的、科学的、民主的管理。因为,学生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又是参与管理的主体。只有重视这一管理主体作用的发挥,学校中的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才能得以实施。从广大青年自尊、自爱、自强、从众的心理特征来看,让他们通过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使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受到重视,能力得到了发挥,心理得到满足,而且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他们独立人格的完善,民主意识的培养。适应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求,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参与管理是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现代民主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节社会活动第五十条规定,“鼓励学生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支持学生参加学校民主管理。”在我国,关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前,学校领导者在加强国家、地区的社会参与的同时,应当着力解决好学校内部的学生参与管理问题。 一、牢固树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意识,打好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需求多元、价值多元和利益多元的格局,也给学校的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给学校的决策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因此,广泛的学生参与管理就成为优化教育决策的必要条件。参与意识是参与的

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李敏 学校管理机制是指学校管理系统中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在运动中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耦合,从而形成特定功能才能高效地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运行轨迹和活动方式。 一、设计背景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民主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它不仅体现了学校民主管理的形式,也决定了学校管理民主化的程度和管理的质量。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是法律赋予教师的特殊权利,也是教师作为学校管理主体主人翁地位的体现,教师的参与管理权理应得到很好的实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具有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发展是难以实现的。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主体,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只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是教师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再上台阶的关键所在。 二、设计创意与目标 1.深入课堂教学进行专业性的评价,提高教学管理实效。 参与管理是指在某种程度上让员工和下级享有企业决策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事实表明,参与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方面,其作用甚至超过物质奖励。 学校汲取了参与管理的思想,相信教师,依靠教师,真正把教师评价的权利交给教师,让教师参与教师评价的整个过程,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密切了领导与教师的关系。不言而喻,教师参与管理的程度越深,他们抵制教师评价的可能性就越小,实施态度越认真,效果就越好。 2.针对教师个体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是学校对教师工作业绩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教师则把具有参与管理的资格看作是学校给予的荣誉。俗话说:“水激则石鸣,人激则志红宏。”德国作家有局名言:“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是荣誉。”这充分表明了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探析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 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 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2 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在学人数就有1600 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由此可见,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开始进入大 众化阶段。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演进和发展,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中数量最大的群体要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来也逐渐成为高等学校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概念界定 大学生是指大学的学生,在本文中主要界定为公办或民办大学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和大学专科生。高校管理主要是指高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的过程。其中可以分为教学、科研、纪律、生活、实践、奖惩、收费、招生、就业、社团等多个方面。高校管理在这里是指对高校内部事务的管理。而所谓的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就是在高校的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关心、参加学校某些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提高高校管理的效能并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思想、交往和组织才能。它既包括学生思想上的自我教育、学习上的自我互助,体育上的自觉锻炼、生活上的自动治理,也包括他们对高校教育、教学、后勤等方面工作的参谋建议、配合执行、监督评价等活动。还要强调一点,学生参与管理并不是事事追求学生全员的决策参与,而是一种有限参与管理的方式。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必要性其实,在西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历史由来已久,且已形 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美国, 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其大学生很早就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而从我国当前高等学校管理现状来看,大学生参与管理虽然在很多大学已经得到重视,但总体来说势头不是很大,力量还比较薄弱。当今社会是一个强调法治、民主、参与的社会,高等学校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组织形式,理应顺应这一趋势。 1.大学生参与管理是提高高校管理效能的需要 首先, 高校的管理目标与大学生自身的努力目标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提高高校管理的效能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中级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固然 凝聚着高校领导精心管理和教师培育的心血, 但也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努力。为了实现高校管理的根木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管理。其次, 高校管理是具有多层次、多序列、 多因素的集体性系统工程,工作千头万绪, 涉及面广, 仅靠少数领导是很难面面俱到, 尽善尽美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 , 只有充分发动全体学生, 实行全员管理, 才能争取高校管理的高效绩。第三, 高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一定思想文化水平的大学生, 它不同于中、初等学校对中小学生均管理, 它不仅需要有更大的创造性, 而且要特别尊重学生的意见并注意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能动作用。高校领导只有使全体学生与学校管理自觉“ 挂上钩” , 并将其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才能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2.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满足其自身强烈的“ 参与” 要求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 比起中学时代, 他们的独立意识显着增强, 不唯上不唯书, 不愿“ 被人牵着鼻子走” , 而渴求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争取表现和实现自我的机会. 随着社会的改 革开放, 他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 越来越不甘寂寞, 而希望跟别人交往, 跟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从而建立一种平等友好融洽的关系。高校领导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 一味管束, 不仅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产生挫折感, 忧伤感等心理障碍, 而且往往会引起其逆反心理或对抗情绪, 成为学校管理的“ 反作用力。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主要形式 1.通过学生会组织参与学校管理学生会组织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学生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