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试题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试题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试题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试题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试题

时间:2009-06-13 来源: 作者:

2007年1月

冷冲压模具正常而平稳地工作,必须要求与模柄的轴心线

(或偏移不大) 2、普通曲柄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 位置时,滑块底面到 之间的距离 3、 模具的闭合高度是指冲模处于闭合状态时,模具 至 之间的距离。

4、 落料凹模在上模的叫 复合模,而落料凹模在下模的叫 复合模。

5、 侧刃常被用于定距精度和生产效率要求高的 中,其作用是控制条 料进给方向上的。

6、 弯曲变形程度用表示。

7、 拉深变形程度用表示。

8、 冷挤压过程中,根据金属流动方向和凸模运动方向的相互关系,可

分为轴向挤压和径向挤压,轴向挤压又可分为 、和 三种。

9、 影响塑件收缩的因素可归纳为: _______________ 、

10、 塑料模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约为塑件总公差的 __________ 至 较合适?

11、 塑料模具的导向机构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导向和

_____________ 定位两种类型。 —

12、 塑料模失效的主要形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柄冲床滑块允许的最大压力是随着行程位置不同而不同

3、 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正确的在 括号内

画“ ? ”,错误的画“)

产基本上都采用模具,所以模具的寿命越高越好。()

1、 大批 量生

题得号' 评卷人- 一 二 填空

填空 1、 要使

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属材料中,硬材料的冲裁合理间隙大

于软材料合理间隙。()

5、斜刃比平刃的冲裁力大。()

6、在降低冲裁力的诸多措施中,采用阶梯布置的凸模时,为了保护小

凸模,应使小凸模比大凸模高一些。()

7、弯曲工序中,冲压用材料过厚可能造成制件回弹加大。()

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凸模圆角不同,弯曲后凸模圆角半径小的回弹较小。()

9、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1/2料厚位置。()

10、拉深系数越小,说明拉深变形程度越大。()

11、一般情况下,从拉深变形的特点考虑,拉深模的凹模的圆角表面

粗糙度应比凸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小些。()

12、为了便于塑件脱模,一般情况下使塑料在开模时留在定模上。()

13、塑料模的模脚(垫块)是用来调节模具总高度以适应成型设备上

模具安装空间对模具总高度的要求。()

14、潜伏式浇口是点浇口变化而来的,浇口因常设在塑件侧面的较隐

蔽部位而不影响塑件外观。()

15、浇口的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以利于熔体填充及补料。

()

1、

冲裁模的间隙应当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小于等于。

2、在连续模中,条料进给方向的定位有多种方法,当进距较小,材料较薄,而生

产效率高时,一般选用 定位较合理。

A 、挡料销;

B 、导正销;

C 、侧刃;

D 、初始挡料销

3、 相对弯曲半径r/t 表示。

A 、材料的弯曲变形极限;

B 、零件的弯曲变形程度;

C 、弯曲难易程度;

D 、零件的结构工艺好坏

4、 除弯曲和拉深以外的成形工艺中, 均属于伸长类变形,其主要质 量问题是拉裂。

A 、校平、整形;

B 、缩口、外翻边、;

C 、胀形、内孔翻边;

D 、挤压、旋压。

5、 圆孔翻边,主要的变形是坯料 。

A 、切向的伸长和厚度方向的收缩;

B 、切向的收缩和厚度方向的收 缩;

C 、切向的伸长和厚度方向的伸长;

D 、切向的收缩和厚度方向的伸

长。 6、 注射机的锁模力必须大于型腔内熔体压力与塑件和浇注系统在

________ 上 _______ 的乘积。

A 、模板面积

B 、浇口截面积

C 、分型面

D 、投影面积

7、 在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的排列有 ________________ 和 两种。

A 、平衡式

B 、环形

C 、非平衡式

D 、矩形

8、 在实际生产中斜导柱斜角a 一般取至 _________________ 度,最大

不超过 ____________ 度。 —

A 、 25

B 、 20

C 、 15

D 、

2、板料冲裁时,其断面特征怎样?影响冲裁件断面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3 、确定冲裁工艺方案的依据是什么?冲裁工艺的工序组合方式根据什 么来确定?

是冷冲压加工?冷冲压成形加工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有何特点? 1、

什么

4、影响弯曲变形回弹的因素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能减小回弹?

5、简述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6、拉深工序中的起皱、拉裂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防止它?

7、拉深件坯料尺寸的计算遵循什么原则?

8、浇口位置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9、塑料模的凹模结构形式有哪些?

10、影响塑件收缩的因素有哪几方面?

模具设计与制造试题四及答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试题四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模具设计有两个基本条件,即和。 2.常用的冲压材料主要有、和。 3.弯曲变形过程可以分为、和三个阶段。 4.拉深可分为和。 5.空心坯料胀形的方法一般分为和。 6.根据成型工艺的性能不同,塑料可分为和。 7.常见的压铸机按压射室的特点可分为和两类。 8.模具中常用的成形铣削加工方法有和。 9.注射模的浇注系统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冲压模具的导柱和导套大都使用高碳钢制造。() 2.相对弯曲半径大,弯曲变形程度小,则弯曲后的回弹量就小。() 3.材料硬化指数值越大,拉深性能就越差,越容易拉裂。() 4.落料时,应以凸模为基准配制凹模。() 5.外缘翻边时应力应变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变形区内切向的拉应力和应变在中部最小,向两端逐渐增大。() 6.带有活动镶件的注射模具生产效率高,一般用于大批量生产。() 7.当工件表面有硬皮,或机床的进给机构有间隙时,尽量采用顺铣。() 8.材料的应力状态中,压应力的成分越大,拉应力的成分越小,越有利于材料塑性的发挥。() 9.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能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的模具称为级进模。() 10.刀具半径补偿的目的在于编程时可以不考虑刀具的半径,只要在实际加工中输入刀具半径即可。() 三、选择题(16分,每题2分)

1.缩口变形区的材料主要受()。 A、两向拉应力 B、两向压应力 C、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 D、径向压应力和切向拉应力 2.在注射模中,为便于凝料从主流道中拉出,需要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锥度一般为()。 A、2°~6° B、6°~10° C、10°~16° D、16°~20° 3.在注射成型的每个周期中,将塑件及浇注系统凝料从模具中脱出的机构称为()。 A、导向机构 B、顶件机构 C、抽芯机构 D、推出机构 4.金属熔体从进入内浇口至充满型腔和溢流槽所需的时间称为()。 A、充型时间 B、增压建压时间 C、保压时间 D、留模时间 5.以下不属于模具特种加工的方法是()。 A、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B、塑性加工 C、激光加工 D、超声波加工 6.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在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 A、退火 B、正火 C、淬火 D、回火 7.在机床上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夹具的主要功能是使工件()和()。() A、旋转、夹紧 B、定位、切削 C、定位、夹紧 D、旋转、切削 8.一般地,对塑件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的除了()外就是模具温度,()模具温可改善塑件表面状态。() A、型腔表面加工质量、降低 B、型腔表面加工质量、提高 C、模具结构、降低 D、模具结构、提高 四、简答题(40分,每题5分) 1.模具制造有哪些特点? 2.冲裁工艺中,刃口尺寸的计算原则是什么?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精编WORD版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一、名词解释 1.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放置在模具内的板料施加变形力,使板料 在模具内产生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 2.回弹:常物理反弹,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物理变形,当压力释放时所产生的 还原或近还原的状态的物理变化? 3.热塑性塑料:指具有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特性的塑料。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部 分塑料属于这个范畴。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 复进行。 注射模:所用的模具称为注射成型模,简称注射模.它是实现注射成型工艺的重要 工艺装备. 注射模根据结构与使用的目的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4.分型面:分型面是指两者在闭合状态时能接触的部分· 5.热扩渗技术:是用加热扩散的方式使欲渗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渗入金属材料或工件的 表面,从而形成表面合金层的工艺。 6.注射模:塑料注射成型所用的模具称为注射成型模,简称注射模.它是实现注射成型 工艺的重要工艺装备. 二、填空题

7.冷冲压模具的分类,按模具工序组合程度分,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 8.由冲压加工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原材料性能等的不同,所采用的加工方法也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两类。 9.根据变形机理的不同,冲裁工艺可以以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两大类。普通冲裁是由凸凹模刃口之间产生剪切裂缝的形式实现板料分离。而精密冲裁则是以变形的形式实现板料的分离。 10.级进模中控制冲裁件的孔与外形的相对位置精度就必须严格控制送料步距,定距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用导正销定距的级进模和用侧刃定距的级进模。 11.如右图所示,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包括 塌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 刺区四个部分。较高质量的冲裁件断面, 应该是:光亮带较宽,约占整个断面的 1/3以上,塌角、断裂带、毛刺和锥度都 很小,整个冲裁件零件平面无穹弯现象。 12.凹模孔口形状的基本形式有直壁式、斜壁式、凸台式三种。其中直壁式刃口冲裁时磨损大,工件易在孔内积聚;低硬度的凹模可用锤打斜面的方法来调整冲裁间隙。 13.右图所示为圆形件一次弯曲成形模,其中2 指向的零件名称是。

模具设计与制造重点知识

模具考试试题复习题 1.冲压工序主要有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 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的特点是沿着一定边界的材料被破坏而使板料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互分开,如冲孔,落料,切边等。成形工序是指在板材不被坏的前提下,使毛坯发生塑性变形使其形成所需要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其特点是通过塑性变形得到所需零件,如弯曲,拉伸等。 2.凹凸模之间的间隙对冲压的影响? 间隙对尺寸精度的影响:间隙越大,板材所受的拉伸作用增强,使落料件的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空间尺寸大于凸模尺寸。 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间隙越小,冲裁件所受的切向压力越大,使冲裁力增加。 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间隙越小,磨损越大,模具的使用寿命减短。 3.分析简单模复合模级进模的特点及作用 简单模:每次行程只能完成单一的冲裁工序,应用于单件生产。 复合模: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在一个工位能完成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冲裁工序,其结构紧凑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适用于批量生产,尤其是能够保证内孔与外轮廓的同心度。 级进模:又称连续模,其特点是压力机在一次冲裁行程中,能够完成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多工位冲裁工序,适用于结构复杂了零件批量生产。 4.什么是相对弯曲半径,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 毛坯的外层材料受切向压力作用,其塑性变形程度取决于r/t的比值,这个比值称为相对弯曲半径,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主要有板材的厚度宽度,板材的表面质量,板材的纤维方向,板材的机械性能等。 5.拉伸过程存在哪些问题? 起皱和破裂。 起皱的应对措施:采用压边圈防止毛坯拱起,此外增加板材的厚度,减小拉伸力也能减缓起皱的倾向。破裂的应对措施:采用增大圆角和在凹模表面涂抹润滑剂的措施。 6.基准的选择原则: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与加工位置保障精度的面,不重复使用原则,余量均匀原则,选择大而平整的表面原则,便于装夹原则。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 7孔加工刀具有哪些?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麻花钻:用于孔的粗加工 扩孔钻:用于已加工孔的进一步扩大加工。 铰刀:用于孔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镗刀:和扩孔钻一样,用于孔的扩大加工,精加工。 8.电火花成形加工有哪些?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单电级加工:广泛应用于型腔电火花加工。 多电极更换法:适用于尖角,窄缝多的型腔加工。 分电极加工法:适用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复杂零件加工。 9.什么是电规准?它对型腔加工的意义? 脉冲电源发送提供电火花加工的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的一组参数,这组参数称为电规准。粗规准:用于电火花精加工;中规准用于精加工与粗加工之间的过渡加工。精加工用于电火花的精加工。 10.模具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哪些用于间隙大小,哪些用于调整均匀? 垫片法,镀铜法,透光法,涂层法,工艺尺寸法,工艺定位器法,工艺定位孔法,试切法

模具设计与制造大作业复习进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大作业 机械0804 胡川红20081884图示连接板冲裁零件,材料为10钢,厚度为2mm,该零件年产量20万件,冲压设备初选为250kN开式压力机,要求: 1.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2.选择模具的结构形式。 3.设计排样,画排样图。 4.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冲压力、凸凹模间隙及尺寸等 5.选择与确定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 包括:定位、导向、卸料、支撑结构 6.选择压力机,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 7.绘制模具总图。

1.冲裁工艺分析 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适应性。良好的冲裁工艺性是指能用普通冲裁方法,在模具寿命和生产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条件下得到质量合格的冲裁件。当然工艺性的好坏是相对的,它直接受到工厂的冲压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上要求是确定冲压件的结构,形状,尺寸等对冲裁件工艺的实应性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一要求对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1.1 几何形状该冲裁件外形简单,形状规则,且成几何中心对称。 1.2 冲裁件的外形和内孔没有尖角。 1.3 冲孔的尺寸适宜。冲孔的直径d 1.3t ≥;1.3t=1.3x2=2.6小于8.5mm满足条件。 1.4 最小孔距、孔边距经应满足a2t ≥,经计算零件的孔边距为5.75mm大于最小孔边距2t=2x2=4mm、孔距为40mm明显足够。 1.5 材料10钢属于碳素钢,查附表可知其屈强比较小,延伸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1.6冲裁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 由于零件内外形尺寸均未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公差,经查公差表得各尺寸公差分别为: 零件的外形尺寸:00.5220- 00.4314- 零件的空尺寸:0.3608.5+ 工艺性分析的结论:此零件适合冲裁 2.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2.1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确定方案就是确定冲压件的工艺路线,主要包括冲压工序数,工序的组合和顺序等。确定合理的冲裁工艺方案应在不同的工艺分析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比较其综合的经济技术效果,选择一个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 2.1.1 方案种类 该零件包括冲孔,落料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案: (1)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先落料再冲孔 (2) 采用级进模生产:冲孔—落料依次冲压 (3) 采用复合模生产:冲孔—落料复合冲压 2.1.2 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方案(1)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且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且更重要的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必然会增大误差,使工件精度、质量大打折扣,达不到所需的要求,难以满足生产需要。故而不选此方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非模具专业学生的一门拓展专业课。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冲模加工的特点,初步具有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进行设计简单冲模的能力;了解塑料成型的特点,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2、课程与前修后续课程的关系 开设本课程,是在修完《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工艺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开设;与该课程平行开设的课程有:《数控自动编程技术》,这些课程讲述了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而模具零件也是机械零件的一类,其他零件适用的模具零件也适用。 3、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形成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整体框架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针对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项目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培养,符合高职教育中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在设置上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强调适应性,课程内容不能太专、太细,而要考虑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能跟上时代发展、职业变化的需求而不断调整自身的问题,因此着重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讲授必需冲压和塑料成型基础知识,着重介绍典型模设计制造内容,并适当简介新工艺和新的成型模具。 本课程标准用于指导非模具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施。 三、课程目标 1、课程总体目标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门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涵盖了模具课程的主要专业内容,包括冲压成型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模具的机械加工、现代模具制造的一些基本知识。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常用生产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特别是冲压模具与塑料模具设计原理、过程与模具加工方法,了解模具加工的过程中的特种加工以及CAD/CAM技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模具设计能力。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冲压成形的基本原理及变形规律; 2.掌握冲压成形的基本工序、冲压模具典型结构; 3.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 4.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知识和注射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5.了解模具特种加工及模具装配有有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冲压成形概述(4学时) 1.1冲压成型特点与分类 1.2冲压成型的基本理论 1.3冲压常用材料与设备 第二章冲裁工艺与冲裁模(6学时) 2.1冲裁工艺及冲裁件的工艺性 2.2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2.3排样设计 2.4 冲裁工艺计算 2.5 冲裁模的典型结构 2.6 冲裁模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4学时) 3.1 弯曲工艺及弯曲间的工艺性 3.2 弯曲工艺设计及计算 3.3弯曲模的典型结构 第四章拉深工艺与拉深模(4学时) 4.1拉深工艺及拉深件的工艺性 4.2拉深工艺设计及计算 4.3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4.4拉深模设计 4.5拉深模设计举例 4.6覆盖件拉深 第五章冲压工艺设计(2学时) 6.1冲压工艺设计过程 6.2冲压工艺方案的拟订 6.3模具设计 6.4冲压工艺设计举例 第七章塑料成型概述(5学时) 7.1塑料及塑料模的基本概念 7.2 塑料件的结构工艺性 5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 组长:李恩田杨明(五粮液普什集团模具公司总经理) 成员:闫庆禹(五粮液普什集团模具公司技术部长) 陈方周(宜宾力源电机有限公司技术部长) 陈军(宜宾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部主任) 贺大松阳彦雄袁永富唐永艳杨宇郭晟曾欣 刘存平刘光虎罗宗平张锐丽刘勇赖啸宋宁 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1、背景分析 模具工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我国模具工业从起步到飞跃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近几年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模具CAD/CAM/CAE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模具向着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的方向发展。 模具及精密制造产业是宜宾市的重点发展产业。根据国家科技部国科函高[2011]3号文件,“宜宾市国家精密模具与特种材料集成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被确认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全国被认定的22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唯一以发展精密模具和特种材料集成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宜宾市“十二五”规划指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充分发挥五粮液普什集团(含普什模具、普什重机等)等机械制造企业综合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形成全省乃至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中心,到2015年,宜宾精密模具及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年产500亿(2010年为92.6亿),对模具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 2、人才需求分析

宜宾地区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类技能应用人才紧缺。随着宜宾国家精密模具与特种材料集成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的逐步展开,以及宜宾以五粮液集团普什模具有限公司为首的模具产业集群的发展,本地区对于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岗位的模具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增,而宜宾地处川滇黔结合部的地域特点,决定了该专业需求的人才主要依靠本地培养。因此,培养一批稳定的模具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加强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建设也就成了首选。 3、服务方向及技术领域 本专业以支撑“宜宾市国家精密模具与特种材料集成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对模具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为核心,坚持立足宜宾、面向川南、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两懂两会”(懂冲塑模具设计、懂模具CAD/CAM/CAE软件应用、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对模具进行制造、会经营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模具加工设备的调整与操作,生产、技术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等工作。 二、专业建设基础 2001年开办模具专业,2009年确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随宜宾及周边地区模具专业人才需求的扩大,专业发展迅速,。 1、学生规模 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现有在校学生共624人。 图2-1 近3年模具专业学生入学情况 2、师资情况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版)复习资料

1.1.1加工冲压的特点 优点: 1.能获得壁薄、重量轻、刚性好、形状复杂的零件 2.所加工的零件精度较高、尺寸稳定,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3.无屑加工,材料利用率高 4.生产率高,生产过程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5.操作简单,容易组织生产 缺点:模具的设计制造周期长,费用高 1.1.2冲压加工基本工序 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冲压成形时,将冲压件或毛料沿一定轮廓相互分离,其特点是使材料发生剪切而分离。 成型工序:在不造成破坏的条件下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形成所需要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1.2.4应力状态对金属塑形的影响: 在主应力状态中,压应力个数越多,数值越大(即静水压力越大),则金属的塑性越高;反之,拉应力个数越多,数值越大,则金属的塑性越低; 1.3.1对冲压所用材料的要求: 1.应具有良好的塑性 2.应具有光洁平整且无缺陷损伤的表面状态 3.材料的厚度公差应符合国家标准 1.3.2金属板料的分类 1.黑色金属 2.有色金属 1.4冲压常用设备 目前应用较多的有曲柄压力机、磨差压力机和液压机 曲柄压力机包括各种结构的偏心冲床和曲轴冲床 1.4.3曲柄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1.公称压力:曲柄旋转到下死点前某一特定角度(此特定角度称为公称压力角, 约为30度)时,滑块上所能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它反映压力机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生产中不允许冲压力大于公称压力。 2.滑块行程:滑块从上死点到下死点所走的距离,它为曲柄半径的两倍 3.闭合高度(装模高度):滑块在下死点位置时,滑块下表面到工作台垫板上表 面的距离 4.滑块行程次数:滑块每分钟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然后再回到上死点所往复的 次数。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试题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试题 时间:2009-06-13 来源:作者: 要求与模柄的轴心线(或偏移不大)。 2 、普通曲柄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位置时,滑块底面到之间的距离。 3 、模具的闭合高度是指冲模处于闭合状态时,模具至之间的距离。 4 、落料凹模在上模的叫复合模,而落料凹模在下模的叫复合模。 5 、侧刃常被用于定距精度和生产效率要求高的中,其作用是控制条料进给方向上的。 6 、弯曲变形程度用表示。 7 、拉深变形程度用表示。 8 、冷挤压过程中,根据金属流动方向和凸模运动方向的相互关系,可分为轴向挤压和径向挤压,轴向挤压又可分为、和三种。 9 、影响塑件收缩的因素可归纳为: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10 、塑料模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约为塑件总公差的 _ ____ 至 _ ____ 较合适? 11 、塑料模具的导向机构主要有 _____ ________ 导向和 _____________ 定位两种类型。 12 、塑料模失效的主要形式有: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1 、大批量生产基本上都采用模具,所以模具的寿命越高越好。() )、曲柄冲床滑块允许的最大压力是随着行程位置不同而不同。(2 3 、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属材料中,硬材料的冲裁合理间隙大于软材料

合理间隙。() 5 、斜刃比平刃的冲裁力大。() 6 、在降低冲裁力的诸多措施中,采用阶梯布置的凸模时,为了保护小凸模,应使小凸模比大凸模高一些。() 7 、弯曲工序中 , 冲压用材料过厚可能造成制件回弹加大。() 8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凸模圆角不同,弯曲后凸模圆角半径小的回弹较小。() 9 、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 1/2 料厚位置。() 10 、拉深系数越小,说明拉深变形程度越大。() 11 、一般情况下,从拉深变形的特点考虑,拉深模的凹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应比凸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小些。() 12 、为了便于塑件脱模,一般情况下使塑料在开模时留在定模上。() 13 、塑料模的模脚(垫块)是用来调节模具总高度以适应成型设备上模具安装空间对模具总高度的要求。() 14 、潜伏式浇口是点浇口变化而来的,浇口因常设在塑件侧面的较隐蔽部位而不影响塑件外观。() ) 1 、冲裁模的间隙应当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小于等于。 2 、在连续模中,条料进给方向的定位有多种方法,当进距较小,材料较薄,而生产效率高时,一般选用定位较合理。 A 、挡料销; B 、导正销; C 、侧刃; D 、初始挡料销。 。表示 r/t 、相对弯曲半径3 A 、材料的弯曲变形极限; B 、零件的弯曲变形程度; C 、弯曲难易程度; D 、零件的结构工艺好坏 4 、除弯曲和拉深以外的成形工艺中,均属于伸长类变形,其主要质量问题是拉裂。 A 、校平、整形; B 、缩口、外翻边、; C 、胀形、内孔翻边; D 、挤压、旋压。 5 、圆孔翻边,主要的变形是坯料。 A 、切向的伸长和厚度方向的收缩; B 、切向的收缩和厚度方向的收缩; C 、切向的伸长和厚度方向的伸长; D 、切向的收缩和厚度方向的伸长。 6 、注射机的锁模力必须大于型腔内熔体压力与塑件和浇注系统在 ________ 上 ______ 的乘积。 A 、模板面积 B 、浇口截面积 C 、分型面 D 、投影面积 7 、在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的排列有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两种。 A 、平衡式 B 、环形 C 、非平衡式 D 、矩形 8 、在实际生产中斜导柱斜角α一般取 __ ___ 至 _ ____ 度,最大不超过 ___________ 度。

模具设计与制造1

一、填空题 1. 冲裁既可以直接冲制成品零件,又可以为其它成形工序制备毛坯。 2.从广义来说,利用冲模使材料相互之间分离的工序叫冲裁。它包括冲孔、落料、切断、修边、等工序。但一般来说,冲裁工艺主要是指冲孔和落料工序。 3.冲裁根据变形机理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 4.冲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5.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四个部分组成。 6.圆角带是由于冲裁过程中刃口附近的材料被牵连拉入变形的结果。 42 ?落料时,应以凹模为基准配制凸模,凹模刃口尺寸按磨损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计算。 43 ?冲孔时,应以凸模为基准配制凹模,凸模刃口尺寸按磨损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计算。 44 ?凸、凹模分开制造时,它们的制造公差应符合δ凸+ δ凹≤ Z max -Z min 的条件。 45 ?配制加工凸、凹模的特点是模具的间隙由配制保证,工艺比较简单,不必校核δ凸 + δ凹≤ Z max-Z min 的条件,并且可放大基准件的制造公差,使制造容易。 46 ?冲孔用的凹模尺寸应根据凸模的实际尺寸及最小冲裁间隙配制。故在凹模上只标注基本尺寸,不标注公差,同时在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上注明凹模刃口尺寸按凸模实际尺寸配制,保证双面间隙为 Z min ~ Z max 。 47 ?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于不高于 IT11 级,一般落料件公差最好低于 IT1 0 级,冲孔件最好低于 IT9 级。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冲裁间隙过大时,断面将出现二次光亮带。(× ) 2 ?冲裁件的塑性差,则断面上毛面和塌角的比例大。(× ) 3 ?形状复杂的冲裁件,适于用凸、凹模分开加工。(× )用配合加工 4 ?对配作加工的凸、凹模,其零件图无需标注尺寸和公差,只说明配作间隙值。(× ) 5 ?整修时材料的变形过程与冲裁完全相同。(× )

2020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参照模板

附件7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教学标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编

目录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 (4) 入学要求 (4) 学习年限 (4) 培养目标 (4) 职业范围 (4) 人才规格 (6) 专业(实训)课程 (7) 课程结构 (12) 指导性教学安排 (13) 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6) 实训(实验)装备 (16) 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21) 模具零件检测课程标准 (28) 模具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32) 模具拆装课程标准 (37) 模具零件加工课程标准 (42) 三、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 冷冲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 冲裁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3) 弯曲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9)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64)

注塑成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 二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0) 三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5) 斜导柱抽芯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85)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 模具设计与制造 【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模具制造行业及与模具产品相关企业,培养在生产第一线能从事冷冲压与注塑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维修、模具品质管理、数控机床操作、冲压设备操作、注射成型设备操作及模具销售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职业范围】

【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企业模具生产与管理能力 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 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识读与绘制模具零件图、装配图及使用CAD软件绘图的能力 设计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基础能力 零件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通用机床的操作技能 数控电加工机床操作及程序编制的能力 数控铣床操作技能 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的装配与调试能力 模具零件检测评价能力 解决模具制造过程中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编制一般模具结构件的制造工艺规程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的基础知识 《模具制造工》(四级)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自测题答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自测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冷冲压:是塑性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在温室下对板料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变形工序:是使冲压毛坯在不破裂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以获得所要求的形状、尺寸的零件的冲压加工方法。 3.冲裁:是利用模具在压力机上使板料产生分离的冲压工艺。 4.排样:冲裁件在条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式称为排样。 5.冲裁间隙:冲裁凸、凹模刃口部分尺寸之差称为冲裁间隙。 6.弯曲:又称压弯,是将板料、棒料、管料等弯成一定角度、曲率和形状的工艺方法。 7.拉深:又称拉延、拉伸,是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将平板坯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 8.校平:校平是将不平的工件放在两块平滑的或带有齿形刻纹的平模板之间加压,使不平整的工件产生反复弯曲变形,从而得到高平直度零件的加工方法。 9.特种加工:是指利用热能、电能、声能、光能、化学能、电化学能去除材料的加工工艺方法。10.模具装配:按照模具的技术要求,将加工完成、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和购配的标准件,按设计的工艺进行相互配合、定位于安装、连接与固定成为模具的过程,称为模具装配。 二、填充题: 1.冷冲压是塑性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在温室下对板料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因为它主要用于加工板料零件,所以也称板料冲压。 2.冷冲模是实现冷冲压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没有先进的模具技术,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 3.冷冲压用材料大部分是各种规格的板料、带料和块料。 4.选择冷冲压设备的类型主要根据所要完成的冲压工艺的性质、生产批量的大小、冲压件的几何尺寸和精度要求。 5.冲裁变形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断裂分离阶段。6.冲裁时搭边过大,会造成材料的浪费,搭边太小,则起不到搭边应有的作用。 7.冲压力是冲裁力、卸料力、推料力和顶料力的总称。 8.设计冲裁模的刃口尺寸时,落料模应以凹模为设计基准,再按间隙值确定凸模尺寸;冲孔模应以凸模为设计基准,再按间隙值确定凹模尺寸。 9.模具设计时,要尽可能减小和消除回弹常用的方法有补偿法和校正法。 10.为了保证拉深件的质量,在拉深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润滑剂,以减少模具与工件之间 的摩擦,使拉深过程正常进行。 11.决定拉深工序次数的原则是既要使材料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又要充分利 用材料的塑性,使之达到最大可能的变形程度,通常以拉深系数m 表示拉深的变形程度。 12.凸、凹模的圆角半径,尤其是凹模的圆角半径对拉深工作影响很大。凹模圆角半径 过小,易使拉深件表面划伤或产生断裂;圆角半径过大,由于悬空面积增大,使压边面积减小,易起内皱。 13.冷挤压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模具在压力机上对金属以一定的速度施加相当大的压 力,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14.塑料是以相对分子量较高的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其它添加剂,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化成型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15.塑料按照热性能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类。 16.在塑件脱模过程中为了避免擦伤和拉毛,塑件上平行于脱模方向的表面一般应具有 合理的脱模斜度。

《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练习题-(修改版)

《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练习题(修改版) 一、填空: 1、冷冲压生产常用的材料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 2、根据材料的变形特点,可将冲压工序分为分离工序、成形工序。两大类。 3、分离工序有剪裁、冲孔、落料和切边等。 4、成形工序指被加工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加工方法,如_____弯曲___、___拉深____和____翻边____等。 5、常温下金属变形过程中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变形抗力增加,硬度提高,而塑性和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加工硬化。 6、常温下金属变形过程中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变形抗力增加,硬度提高,而塑性和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加工硬化。 7、根据工艺性质,冲压模具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伸模、成形模。 8、冷冲压生产常用的材料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 9、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四个部分组成 10、冲压用材料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冲压件的___功能_____要求和___工艺__要求。 11、当凸凹模间隙正常时,板材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__塑性变形_____ 阶段和_____断裂__阶段。 12、冲裁模凸、凹模刃口部分尺寸之差称为冲裁间隙 13、废料是指冲裁中除零件以外的其他板料,包括工艺废料和结构废 料 14、冲裁模常用凹模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整体式凹模、组合式凹模和镶拼式 凹模。 15、卸料装置分为刚性卸料装置和弹性卸料装置两大类。 16、按工序的组合程度分,模具可以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 17、冲裁变形分离过程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断裂分离阶段三个阶段。 18、一般冲模精度较工件精度高2~3级。 19、降低冲裁力的主要方法有加热冲裁和斜刃冲裁。 20、模具的卸料方式可以分为弹压卸料和刚性卸料。 21、按照落料凹模的安装位置,复合模可以分为正装和倒装两种形式。 22、冲裁过程中落料件的外形尺寸等于凹模尺寸,冲孔件孔的尺寸等于凸模尺寸。 23、弯曲件毛坯的长度,是根据中性层在弯曲前后长度不变的原则来计算的。 24、弯曲时的主要质量问题有:回弹、偏移、弯裂。 25、拉深时常见的的防皱措施是采用压边和凹模圆角或凸模圆角。27、拉深后工件直径与拉深前工件直径之比称拉深系数 28.从广义来说,利用冲模使材料相互之间分离的工序叫冲裁。包括冲孔、落料、切断、修边、等工序。但一般来说,冲裁工艺主要是指冲孔和落料工序。

模具设计与制造试卷及答案

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模具设计与制造》补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 ___ A ________ 。 A 、光亮带 B 、毛刺 C 、断裂带 2 、模具的合理间隙是靠 ___ C ________ 刃口尺寸及公差来实现。 A 、凸模 B 、凹模 C 、凸模和凹模 D 、凸凹模 3 、落料时,其刃口尺寸计算原则是先确定 ____ A_______ 。 A 、凹模刃口尺寸 B 、凸模刃口尺寸 C 、凸、凹模尺寸公差 4 、对 T 形件,为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应采用 _____ C______ 。 A 、多排 B 、直对排 C 、斜对排 5 、冲裁多孔冲件时,为了降低冲裁力,应采用 ___ A___ 的方法来实现小设备冲裁大冲件。 A 、阶梯凸模冲裁 B 、斜刃冲裁 C 、加热冲裁 6 、冲裁件外形和内形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宜采用 _____ C ______ 。 A 、导板模 B 、级进模 C 、复合模 7 、导板模中,要保证凸、凹模正确配合,主要靠 ______ B____ 导向。 A 、导筒 B 、导板 C 、导柱、导套 8 、在导柱式单工序冲裁模中,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采用 _____ C _____ 。 A 、 H7/m6 B 、 H7/r6 C 、 H7/h6 9 、精度高、形状复杂的冲件一般采用 _____ A _____ 凹模形式。 A 、直筒式刃口 B 、锥筒式刃口 C 、斜刃口 10 、弹性卸料装置除起卸料作用外,还有 _____ C_____ 的作用。 A 、卸料力大 B 、平直度低 C 、压料作用 11 、中、小型模具的上模是通过 ______ B ____ 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的。 A 、导板 B 、模柄 C 、上模座 12 、小凸模冲孔的导板模中,凸模与固定板呈 _____ A_____ 配合。 A 、间隙 B 、过渡 C 、过盈 13 、能进行三个方向送料,操作方便的模架结构是 ____ B______ 。 A 、对角导柱模架 B 、后侧导柱模架 C 、中间导柱模架 14 、凸模与凸模固定板之间采用 __ A __ 配合,装配后将凸模端面与固定板一起磨平。 A 、 H7/h6 B 、 H7/r6 C 、 H7/m6 15 、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大小的参数是 ___ B _____ 。 A 、 y/ρ B、r/t C、 E/σS 16 、弯曲件在变形区内出现断面为扇形的是 ____ B____ 。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章答案

2-1普通冲裁板料的分离过程是怎样的? 答:普通冲裁板料的分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 凸模接触板料后,开始压缩材料,变形区内产生弹性压缩、拉伸与弯曲变形。随着凸模继续压入,变形区内的压力达到弹性极限;当凸模继续压入,压力增加,变形区内的应力满足屈服条件时,便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凸模继续压入,已经形成的上、下微裂纹逐渐扩大并向材料内延伸,当上、下两裂纹相遇重合时,材料便会被间断分离。 2-2冲裁件的断面有何特征?断面质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冲裁件的断面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断面上可明显地区分为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四部分。这四部份在冲裁件整个断面上所占比例不是固定的,随材料的机械性能、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模具结构等不同而变化。 端面质量受以下因素影响:材料机械性能、冲裁间隙、模具结构等。 2-3什么是冲裁间隙?冲裁间隙对冲裁件有哪些影响? 答:冲裁间隙即冲裁摸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冲裁间隙对冲裁件质量、冲裁力、模具寿命都有影响。 ①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间隙过大或过小都会使上、下两方的裂纹不能重合,从而影响冲裁件质量; ②对尺寸精度的影响:间隙过大或过小,材料所受拉伸作用增大或减小,冲裁完成后因材料的弹性回复使落料件尺寸增大或减小,冲孔尺寸增大或减小,间隙影响着尺寸精度,从而也影响到冲裁件质量; ③对冲裁力的影响:间隙很小时,冲裁力必然较大,随着冲裁间隙的增大,冲裁力将降低,间隙对卸料力、推件力及顶件力的影响比较显著; ④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间隙过小:冲裁力及摩擦力都增大,使刃口所受应力增大,造成刃口变形与端面磨损加剧,甚至甭刃;侧向力也随间隙的减小而增大,使凸、凹模侧面磨损严重;间隙过小时二次剪切产生的金属碎屑因摩擦发热粘附在凸凹模上,发生熔敷现象,加剧磨损。 间隙过大:将会因弯矩及拉应力的增大导致刃口损坏。 2-4冲裁时,凸、凹模间隙应取在什么方向上? 答:落料时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 冲孔模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

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复习题和答案

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冷冲压工序分为AD工序两大类。 A分离工序;B冲裁;C拉深;D塑性变形 2.冲裁模的间隙应当C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小于等于。 3 、落料时,其刃口尺寸计算原则是先确定____ A _______ 。 A 、凹模刃口尺寸 B 、凸模刃口尺寸 C 、凸、凹模尺寸公差 4.在连续模中,条料进给方向的定位有多种方法,当进距较小,材料较薄,而生产效率高时,一般选用C定位较合理。 A、挡料销, B、导正销, C、侧刃, D、初始挡料销. 5.冲裁间隙对冲裁件的尺寸精度有一定影晌。一般情况下,若采用间隙过大时,落料件尺寸B凹模尺寸。 A 大于; B、小于; C、等于;D大于等于 6 、对T 形件,为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应采用_____ C ______ 。 A 、多排 B 、直对排 C 、斜对排 7 、为使冲裁过程的顺利进行,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冲件或废料顺冲裁方向从凹模孔中推出,所需要的力称为______ A _____ 。 A 、推料力 B 、卸料力 C 、顶件力 8 、冲裁件外形和内形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宜采用_____ C ______ 。 A 、导板模 B 、级进模 C 、复合模 9 、弯曲件在变形区的切向外侧部分 ____ A ____ 。 A 、受拉应力 B 、受压应力 C 、不受力 10.弯曲过程中常常出现的现象A C B

A、回弹; B,变形区厚度减薄; C、偏移; D、变形区厚度增加. 11.相对弯曲半径r/t表示B A、材料的弯曲变形极限: B、零件的弯曲变形程度, C、弯曲难易程度。 表示A 12.最小相对弯曲半径t r/ min A、材料的弯曲变形极限; B、零件的弯曲变形程度; C、零件的结构工艺好坏; D、弯曲难易程度. 13 、为了避免弯裂,则弯曲线方向与材料纤维方向 _____A ___ 。 A 、垂直 B 、平行 C 、重合 14.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较多,其中一A拉深系数值就可随之减少。 σ/大; A、材料的相对厚度(t/D)*100大; B、屈强比b sσ C、凹模圆角半径小; D、板厚方向性系数γ小. 15.在拉深过程中,决定材料是否起皱的因素是BD。 A、材料的相对厚度(t/D); B、材料的拉深变形程度; C、材料所受的径向拉应力; D、材料所受的切向压应力. 16、下面三种弹性压料装置中,在拉深成型时,____C______ 的压料效果最好。 A、弹簧式压料装置 B、橡胶式压料装置 C、气垫式压料装置 17、拉深时出现的危险截面是指_____B_____ 的断面。 A、位于凹模圆角部位 B、位于凸模圆角部位 C、凸缘部位 18.外凸凸缘翻边的极限变形程度主要受材料变形区A的限制。 A. 失稳起皱 B. 硬化 C. 开裂 D. 韧性 19.如图所示冲压变形区划分示意图,A为变形区,B为已变形区,a)图为A A.胀形工艺B.缩口工艺C.翻边工艺D.拉深工艺

计算机辅助设计大作业..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学生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机械工程 姓名:张娜娜 学号:1502210093 题目:应用三维建模软件构建一个零件模型,描述建模过程。针对该零件的具体情况(比如相关模型的表示方法、数据结构、显示操作情况等),就涉及到的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问题 1. 应用三维建模软件构建一个零件模型,描述建模过程。针对该零件的具体情况(比如相关模型的表示方法、数据结构、显示操作情况等),就涉及到的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2. 计算机是如何帮助我们完成设计任务的?你了解哪些CAD系统?结合你应用过的软件加以论述。

问题1: 应用Pro/E对平口虎钳的固定钳身进行三维建模。 1. 启动Pro/E,新建文件,选择零件设计。 2. 选择俯视基准面,绘制如图1-1所示的截面。 ●知识点:由于矩形已经形成了特征,所以经过确定矩形的两个对角点即可确定矩形,完成后修改对应的长宽即可完成草图的绘制。 四叉树。二维图形是以四叉树的形式存储数据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平面划分为四个子平面,这些子平面任可以继续划分,通过定义这些平面的“有图形”和“无图形”来描述不同形状的物体。 图1-1 草绘截面图1-2 拉伸的实体 3. 退出草图绘制,单击拉伸命令,其参数的设置如图1-2所示。单击对勾,完成的拉伸实体如图1-2所示。 ●知识点:八叉树。拉伸厚度是以八叉树的形式存储数据的。八叉树用以描述三维物体,它设想将空间通过三坐标平面XY、XZ、ZX划分为八个子空间。八叉树中的每一个节点对应着每一个子空间。 图1-3 拉伸草图图1-4 拉伸实体

三维软件设计大作业

三维软件设计大作业-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三维软件应用 实验指导书 陈勇编写 黎新审核 班级 姓名 学号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2015年5月

目录 实验1 三维数字化综合机械设计 (2)

实验1 三维数字化综合机械设计 1、实验目的 1.1熟悉三维数字化机械设计软件,能够设计典型的机械产品。 1.2掌握三维数字化设计机械设计过程与设计方法。 2、设备与器材 Pro/Engineer 软件。 基于Windows 计算机机一台。 3、实验原理与方案 3.1数字化设计概述 三维数字化设计现在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对于新产品设计开发与制造与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也是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趋势。三维数字化设计一般指新产品的开发全过程采用三维数字化一体的设计:包括设计、检验、制造、管理等,整个过程是在计算机上设计完成并进行样机功能检验的,完成后的数字化产品与实际产品是完全一致的,还具有方便企业管理、设计变更、生产制造等优点,是现代企业产品开发的高效且经济的方法,在目前国内制造业开始广泛的普及使用,它比起传统的样机制作的设计检验更加经济、开发更加高效。三维数字化设计产品广泛,可以分为工业工程了与数字表现类。数字表现类产品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内容可以分为创意设计、数字建模、设计表现、动画设计、交互设计;工业工程类产品三维数字化设计内容可以分为工业设计、工程设计、模具设计、制造与仿真。工业工程设计产品一般包括有交通类:自行车、汽车、飞机、轮船等,机械类:机床、工装、夹具等,民用类:手机、家电、工具等各行各业的产品。 本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在计算机机上使用数字化设计软件Pro/Engineer,进行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建模与制图。 Pro/Engineer软件介绍 Pro/ENGINEER 是美国PTC(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参数技术公司)公司推出的三维参数化的工程设计软件。它的功能非常强大,已成为全球3D CAD/CAM/CAE系统的标准软件,在工程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机械、汽车、电子等制造业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三维设计软件在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中被企业广泛使用。 Pro/E模块 Pro/E系统软件包括有操作基础、操作界面、草图绘制、基准特征应用与操作、零件设计、曲面设计和零件装配等内容。 1)Pro/E的最主要的特性及其基本操作,Pro/ENGINEER的工作界面,Pro/E的参数式剖面设计方法。包括:用剖面绘制命令绘制几何元素;标注和修改尺寸;使用约束命令;删除几何元素和约束;用几何工具对几何元素进行处理。 2)Pro/E的实体建模。包括有Extrude(挤塑);Revolve(旋转);Sweep(扫描);Blend (混成);Hole(孔)特征。包括:Round(倒圆角)与Chamfer(倒角);Cut(切削)与Protrusion(隆起);Rib(加强肋)与Shell(抽壳);Pipe(管道)特征;特征操作。 3)Pro/E的基本曲面特征。包括:曲面特征的基本概念;基本曲面的设计;隆起(Extrude)曲面实例分析;旋转(Revolve)曲面实例分析;扫描(Sweep)曲面实例分析;扫描(Sweep)曲面实例分析;混成(Blend)曲面实例分析;综合实例。基本曲面的操作;Merge(曲面的合成);Trim(曲面的修剪);Extend(曲面的延伸);Transform(曲面的转变);Draft(拔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