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向日葵种子根的向光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向日葵种子根的向光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向日葵种子根的向光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向日葵种子根的向光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1.3仪器设备

数码相机:K0dakz7590;聚光灯、照度计均为国产;玻璃缸(20cm×15cm×15cm):外周用相纸封装,只留一侧面用于受光,缸内放置用于固定向.日葵种子的泡沫板,规格为20cm×4cm,每间隔约3cm打一个小孔,共打6个小孔,孔大小为10mm×8mm(图1):

1.4方法

1.4.1种子前处理

选择均匀、饱满的种子100~120粒,于O.2%的NaClO溶液中消毒20min,经蒸馏水漂洗干净后在蒸馏水中浸泡ld,然后播种于经0.1%HCl消毒的河沙中,遮光催芽(18—22℃)36h。选择种子根长约l—1.5cm的萌芽种子垂直插进泡沫板的小孔中,置于玻璃缸中遮光水培12h(18—22℃)。1.4.2光照处理

选择种子根长约2cm的萌发种子分成A0,A1,A2,A3,A4五组。Ao遮光水培;Al、A2、A3、A4分别单侧照光2、4、6和8h后继续暗培养24h;另外利用不同功率的白炽灯(25、40、60w)并通过调整玻璃缸与光源间的距离设定不同的光强(5、9、13、17、2l、251)【)处理向日葵种子根,观察记录并进行数码拍摄。

1.4.3LAA和G凡处理

分别用不同浓度(O、lO一、5×10~、10一、5×lO“)的IAA和GA,水溶液培养向日葵种子根,单侧光照4h后继续暗培养24h,观察记录并进行数码拍摄。

1.4.4向日葵种子根生长速率、根负向光性倾斜度的测量

参考王忠等∞1的方法。用数码相机拍摄经不同处理的向日葵种子根,并将图片按实际尺寸打印出来,再用直尺测量单位时间内根的生长量和生长速率。用量角器测量根负向光性倾斜度,根的负向光性倾斜度是指根生长方向与重力线的夹角。

2结果

2.1向日葵种子根向光反应特性

经过12h暗处理的向日葵种子根,用聚光灯进行单侧光照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向日葵种子根会朝背光侧倾斜生长(图2.A),而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的向日葵种子根则在向重性的作用下垂直向下生长(图2.B)

A.经单侧光照4h后的种子根B.黑暗中生长的种子根图1实验装置示意图图2单侧光照下向日葵种子根的生长反应

2.2光照时间对向日葵种子根负向光性的影响

用单侧光照处理向日葵种子根2、4、6、8h后置于黑暗中继续培养24h,向日葵种子根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向光弯曲生长(图3)。从图3可以看出,在2—8h范围内,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向日葵种子根的负向光倾斜角度不断增大。单侧光照2h时,向日葵种子根负向光倾斜度约为25。,而光照一78—

向日葵种子根的向光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范玉琴, 吴辉, 黄思梅, FAN Yu-qin, WU Hui, HUANG Si-mei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生物系,广东,梅州,514015

刊名:

嘉应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YI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25(3)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11条)

1.谭云,叶庆生植物向光反应研究进展(综述)[期刊论文]-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1(1)

2.DARWIN C The power of movement in plants 1881

3.OKADA K;SHIMURA Y Mutational analysis of root gravitropism and phototropism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seedlings 1992

4.顾蕴洁,王忠,王维学,陈亮,陈刚,熊飞水稻根的负向光性(简报)[期刊论文]-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1(5)

5.王忠,莫亿伟,钱善勤,顾蕴洁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及其影响因素[期刊论文]-中国科学C辑 2003(1)

6.韩鹰,王忠,朱旭东光照对水培风信子根系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园艺学报 2005(2)

7.钱善勤,王忠,莫亿伟,顾蕴洁植物向光性反应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植物学通报 2004(3)

8.莫亿伟,王忠,钱善勤,顾蕴洁生长素在水稻根负向光性反应中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国水稻科学 2004(3)

9.吴国芳;冯志坚;马炜梁植物学 2001

10.CORRELL M J;KISS J Z Interactions between gravitropism and phototropism in plants 2002

11.KISS J Z;MULLEN J L;Correll M J;Hangarter R P Phytochromes A and B mediate red-light-induced positive phototropism in roots 20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胜浩.刘晨临.黄晓航.柴迎梅.丛柏林.LIU Sheng-Hao.LIU Chen-Lin.HUANG Xiao-Hang.CHAI Ying-Mei.CONG Bai-Lin植物细胞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期刊论文]-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3)

2.韩鹰.朱旭东.耿晓东.王忠.HAN Ying.ZHU Xu-dong.GENG Xiao-dong.WANG Zhong光照对水培风信子根系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26(4)

3.胥华伟.莫亿伟.谭锦汶.张建军几种抑制剂对水稻种子根负向光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广东农业科学2010,37(5)

4.王忠.顾蕴洁.成勤勤.钱善勤.Wang Zhong.Gu Yunjie.Cheng Qinqin.Qian Shanqin介绍拍摄几种植物运动的方法[期刊论文]-生物技术通报2006(z1)

5.范玉琴.吴辉.黄思梅.刘惠娜向日葵种子根负向光反应部位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内江科技2007,28(4)

6.王忠.莫亿伟.钱善勤.顾蕴洁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及其影响因素[期刊论文]-中国科学C辑2003,33(1)

7.李国泰.LI Guo-tai吊兰染色体核型分析[期刊论文]-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34(1)

8.李伟国.卢振伟.赵大庆.倪嘉缵稀土离子和钙调蛋白对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无机化学学报2001,17(6)

9.刘德龙.孙大业.YANG Yan-Sheng.ZHANG Hong-Jie.杨燕生.张洪杰.王淑彬.龚孟濂植物细胞外钙调素的稀土发光探针研究[期刊论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21(6)

10.聂勋孝.黄春梅对植物向光性运动的探讨[期刊论文]-科学咨询2010(7)

引证文献(2条)

1.马海元,李海云光对植物根系的影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陕西农业科学 2009(01)

2.孙勇花生(Arachis hypogaea)果针响应外界刺激蛋白质组学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1

引用本文格式:范玉琴.吴辉.黄思梅.FAN Yu-qin.WU Hui.HUANG Si-mei向日葵种子根的向光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期刊论文]-嘉应学院学报 2007(3)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专题复习 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高频电子线路重点知识总结

1、什么是非线性电子线路。 利用电子器件的非线性来完成振荡,频率变换等功能。完成这些功能的电路统称为非线性电子线路。 2、简述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 非线性器件有多种含义不同的参数,而且这些参数都是随激励量的大小而变化的,以非线性电阻器件为例,常用的有直流电导、交流电导、平均电导三种参数。 分析非线性器件的响应特性时,必须注明它的控制变量,控制变量不同,描写非线性器件特性的函数也不同。例如,晶体二极管,当控制变量为电压时,流过晶体二极管的电流对电压的关系是指数律的;而当控制变量为电流时,在晶体二极管两端产生的电压对电流的关系则是对数律的。 分析非线性器件对输入信号的响应时,不能采用线性器件中行之有效的叠加原理。 3、简述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要求。 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要求是安全、高效率和不失真(确切地说,失真在允许范围内)地输出所需信号功率(小到零点几瓦,大到几十千瓦)。 4、简述乙类推挽电路中的交叉失真现象以及如何防止交叉失真。 在乙类推挽电路中,考虑到晶体管发射结导通电压的影响,在零偏置的情况下,输出合成电压波型将在衔接处出现严重失真,这种失真叫交叉失真。为了克服这种失真,必须在输入端为两管加合适的正偏电压,使它们工作在甲乙类状态。常见的偏置电路有二极管偏置、倍增偏置。 5、简述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准静态分析法。 准静态分析法的二个假设: 假设一:谐振回路具有理想的滤波特性,其上只能产生基波电压(在倍频器中,只能产生特 定次数的谐波电压),而其它分量的电压均可忽略。v BE =V BB + V bm cosωt v CE =V CC - V cm cosωt 假设二:功率管的特性用输入和输出静态特性曲线表示,其高频效应可忽略。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线 在上述两个假设下,分析谐振功率放大器性能时,可先设定V BB 、V bm 、V CC 、V cm 四个电量的数 值,并将ωt按等间隔给定不同的数值,则v BE 和v CE 便是确定的数值,而后,根据不同间 隔上的v BE 和v CE 值在以v BE 为参变量的输出特性曲线上找到对应的动态点和由此确定的i C 值。 其中动态点的连线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线,由此画出的i C 波形便是需要求得的集电 极电流脉冲波形及其数值。` 6、简述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 若将ωt=0动态点称为A ,通常将动态点A处于放大区的称为欠压状态,处于饱和区的称为 过压状态,处于放大区和饱和区之间的临界点称为临界状态。在欠压状态下,i C 为接近余弦 变化的脉冲波,脉冲高度随V cm 增大而略有减小。在过压状态下,i C 为中间凹陷的脉冲波, 随着V cm 增大,脉冲波的凹陷加深,高度减小。 7、简述谐振功率放大器中的滤波匹配网络的主要要求。 将外接负载变换为放大管所要求的负载。以保证放大器高效率地输出所需功率。 充分滤除不需要的高次谐波分量,以保证外接负载上输出所需基波功率(在倍频器中为所需 的倍频功率)。工程上,用谐波抑制度来表示这种滤波性能的好坏。若设I L1m 和I Lnm 分别为通过 外接负载电流中基波和n次谐分量的振幅,相应的基波和n次谐波功率分别为P L 和P Ln ,则对n 次谐波的抑制制度定义为H n =10lg(P Ln /P L )=20lg(I Lnm /I L1m )。显然,H n 越小,滤波匹配网络对n 次谐波的抑制能力就越强。通常都采用对二次的谐波抑制制度H 2 表示网络的滤波能力。 将功率管给出的信号功率P o 高效率地传送到外接负载上,即要求网络的传输效率η K =P L /P O 尽可 能接近1。

向日葵的一生

题目:向日葵的一生题名页:(略) 版权页:(略)

向日葵————4 向日葵的一生————6 种下种子————8 第一片叶子————10 长大————12 强壮并且结实————16 开花————18 花粉————20 膨胀的种子————22 凋谢的花朵————24 种子的播散————26 大家的种子————28 你的发现————30 生词表————31 索引————32 所有的黑体字,例如,在生词表中有解释。

向日葵 向日葵是一种很漂亮的植物。它的花朵又大又美丽。园丁们经常用向日葵装饰花坛。种植向日葵多数是为了获取种子。种子可以用来榨油、当零食吃或喂鸟。也有人种向日葵是为了在花店里卖。还有些向日葵是野生的。 图解 你见过这么一大片黄色的向日葵吗?

成长 就像你一年一年长大一样,向日葵也成长变化着。向日葵所有的变化都发生在一年内的春天到秋天之间,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它会长得比你还高!向日葵一生中的不同阶段构成了它的生命周期。向日葵有几个不同品种,但基本的生命周期是相同的。 图解: 向日葵是花匠最熟悉的植物,因为栽种向日葵十分容易。 贴示: 最初,向日葵是北美洲的野花。今天,世界各地的农民把它当庄稼种植。俄罗斯是种植向日葵最多的国家。

向日葵的一生 向日葵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春天,人们把种子播种到土壤里。种子陆续长出根系和嫩芽,接着长出许多叶子。向日葵很快就能长到两米多高,比你的个子还高。 当向日葵长到六周时,它那巨大的头状花序就会开放了。花序被花瓣包围着,中心由许多微型花朵构成,这些花朵又叫做复花花序的小花。 结籽 每朵微型花都能结籽。向日葵长到十六周时,农民就能收获种子了。错过收割期的向日葵会枯萎腐烂。这些被遗漏的向日葵会使土壤变得肥沃。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一、典例剖析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2为图1中甲城市的气候资料。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图1 图2 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 600 mm 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多(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解析:结合气候特征描述的一般思路,即从年均温高低、年较差大小、日较差大小、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大小等方面进行描述。据图中气温曲线来看,各月均温在20℃以上,说明全年高温;将各月降水量数值加起来,年降水在1 600 mm以上,说明年降水量大;从时间分配来看,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均匀,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旱 季主要集中在11月~次年4月。 二、方法讲解 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

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般从气温、降水、光照三个方面来分析。在高考中常以“描述某地的气候特征”的设问形式来呈现。 1.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1)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大于15 ℃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 10 ℃表明海洋性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小。 (2)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 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 mm描述为稀少,10~50 mm为少雨,50~100 mm为多雨,大于100 mm为丰富。 (3)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对上述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分析结果进 行比较,并对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进行描述,如7月均温大于22 ℃、降水量超过50 mm,可描述为“高温多雨”。 (4)光照特征:主要分析平均日照时数或年日照时数多少。其数值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天气状况,如云量大小,雾日或阴雨天多少等。 (5)风力、风向特征:主要分析某级别以上大风天气的多少(日数)以及季节分布、风向和风速情况等。 其答题思路为: 2.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题一: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主要得益于哪种气候()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题二: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原因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B.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 夏季长 D. 大陆性强 题三:我国气候大陆性较强,主要表现在( ) A.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B. 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C.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 7月一般为气温的最高月 题四:洞庭湖畔的贝贝家附近,有一座高大的烟囱,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向。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相关()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大陆性特征明显 C. 季风气候显著 D. 多特殊天气 题五:“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其中“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我国气候特征中的()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 C. 海洋性特征显著 D. 大陆性特征显著 题六:读“冬季风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冬季风①盛行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 图中冬季风②吹向() A. 印度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 D. 太平洋 题七: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其原因是() A. 纬度位置的影响 B. 海陆位置的影响 C. 地形复杂多样 D. 地势西高东低 题八:《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一种重要食材—蜂蜜,抚州有很多蜂农为了赶上油菜花花期,他们

向日葵种植技术

向日葵种植技术 方法/步骤 一、选地整地 向日葵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广,一般酸碱度在5.5—8.5之间,重黏土到轻沙质土壤都可以种植。在3月下旬到4月下旬,每亩施农家肥30担,碳铵3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硫酸钾15公斤,辛硫磷颗粒剂1.5公斤,随耕地时一并翻入土中,预防地下害虫。 1、选地:选土层深厚,土地平整,灌排配套,要求轮作期3—4年以上,严禁 迎重茬。 2、整地施肥:精细整地,施足底肥,要求播种前无根茬,重施基肥,深种种肥。 秋季深翻20—625px,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在秋压底肥的基础上要适时进行秋浇,在冬春及时磙耙基础上,播前平地、打堰缩块(1—1.5亩/块),做到地平、土碎、墒情均匀一致。在播前沿食用向日葵行深种磷酸二铵10—15kg,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7—8kg,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二、轮作倒茬 向日葵连作会使土壤养分特别是钾素过多消耗,地力难以恢复,病虫草害也会因连作而加剧。轮作周期一般为3—4年。豆类作物,谷类作物等均是向日葵的良好前茬。生产上轮作方式主要有:向日葵—谷子—玉米;向日葵—玉米—谷子;向日葵—大豆—玉米(高粱)。 三、精选种子

食用向日葵品种主要有星火葵花,晋葵3号等。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主要选用经提纯或农民挑选自留的整齐饱满,形状、大小、色泽一致的三道眉、星火花葵、垦苏花葵、dk119杂交食用花葵品种。严禁用dk119二代种子。 四、种子处理 精选优种后要翻晒2—3天,种子纯度不低于97%,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应在95%以上。 五、播前准备 播前应晒种2—3天,用40%锌硫磷150毫升,兑水5—7.5kg,拌种25 —30kg,以防地下害虫。用多菌灵5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菌核净、甲 基托布等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5—0.6%,以防治菌核病。 六、播种时间及方法 1、适时早播。巴盟地区常规食用花葵最佳播期在4月15日—25日,dk119 最佳播期在5月下旬。 2、播种方法。采取穴播或耧开沟人工定距点播,粘土地播深82.5px,砂壤 土地、砂质土地播深可达4—150px。 3、密度配置。发挥边行优势,采取大小行种植,三道眉食葵大行2.6尺, 小行1.2尺,株距1.2尺,亩留苗2630株;星火大行2.6尺,小行1.4尺,行距1.4尺,亩留苗2000株;dk119大行2.5尺,小行1.4尺,株距1.3 尺,亩留苗2370株。 七、播种 向日葵播种期的确定一般是春播宜早,播种方式以人工穴播为主。穴播法可 按要求的株距点籽,播深约5厘米左右。一般播种量穴播每亩用种1—1.5

【地理】地理天气与气候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图为沿南纬3°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两题。 (1)图中②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A.乞力马扎罗山 B.刚果盆地 C.撒哈拉沙漠 D.东非高原 (2)一位地理学家在③地区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下图中,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南纬3°纬线经过的非洲地形区判断,③处为东非高原,东非高原的西部②为刚果盆地,东部④为乞力马扎罗山。故答案为:B。(2)从气候资料上来看,ABCD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理学家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答案为:B。 【点评】(1)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型高原地形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整个大洲西北部和东南部有两列山脉,整体上海岸线十分平直,岛屿、海湾数量少。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至2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

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巴西高原等地区。其中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2.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2)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说明位于南半球。【点评】(1)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内陆空气干燥降水少;②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地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降水少;③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地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 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能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读出各种气候的分布,知道季风的含义,了解季风气候的范围和特点,能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认识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明白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教学教法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讲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

影响吸声材料吸声性能的因素

影响吸声材料吸声性能的因素 天津柱杞隔音,吸音材料的性能分析和影响因素! 影响吸声材料吸声性能的几个因素 多孔吸声材料对高频声吸声效果好,而对低频声效果较 差,这是因为多孔材料的孔隙尺寸与高频声波的波长相近所 致。要想展宽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带宽,提高材料的吸声效 果,要从材料的内在因素和使用中的安装与构造两方面去考 虑.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主要受材料的流阻、孔隙率、结构 因子、厚度、堆密度、材料背后的空气层、材料表面的装饰处理以及使用的外部条件等的影响,在使用中要注意扬长避短。 1.材料的流阻 它是多孔吸声材料本身透气性的物理参数当声波引起空气振动时,有微量空气在多孔材料的孔隙中通过,这时材料两面的静压差与气流线速度之比,即为材料的流阻,单位是kg/(m3·s)。流阻的大小,一般与材料内部微孔多少、大小、互相连通的程度等因素有关,它对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有着重要作用。 对于一定厚的多孔材料有一个相应合理的流阻值,过低或过高的流阻值吸声系数都不是最佳。因此通过控制材料的流阻可以调整材料的吸声性能。一般薄而稀疏的材料流阻很低;吸声就差,而闭孔的轻质的多孔材料流阻很高,吸声作用很小,甚至没有。 2.孔除率 孔隙率是指多孔材料的空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一般多孔吸声材料的孔隙率高达70,有些甚至达90%左右。同时要求这些孔隙尽可能细小而且均匀分布,这样材料内的筋络比表面积会大,有利于声能的吸收。 3.结构因子 结构因子是多孔材料吸声理论中为修正毛细管理论而导入的系数。它表示多孔材料中孔的形状及其方向性分布的不规则情况,在多孔材料吸声作用的理论研究中,将材料间晾作为毛细管沿厚度方向纵向排列的模型,但实际上多孔材料的间隙形状和排列是很复杂的,为了使理论和实际相符合,考虑一项修正系数,这就是结构因子二通常其数值一般在2-10范围内;偶尔也会达到25.玻璃棉为2-4木丝板为3-6,柱杞聚酯吸音棉为5-10,聚氨醋泡沫为2-8,微孔吸声砖6-20. 4、材料厚度的影响 同一种材料厚度一定,在低频范围吸声系数相对较低,随频率的增加而迅速提高,到高频范围起伏不明显,但随材再厚度加大,高频吸收增加不明显,只是低频吸声系数加大多孔材料吸声特性随厚度变化。 实验表明,同一种多孔材料,当堆密度一定时,厚度和频率的乘积决定吸声系数。当材料厚度增加一倍,频谱曲线向低频方向移动一个倍频带。在实际应用中多孔材料的厚度一般取30~50mm就够了,如需提高低频的吸声效果,厚度可取50~100mm,必要时也可大于100mm,在大就不太经济了,而且继续增加材料的厚度,吸声系数增加值逐渐减少,特别是当材料厚度相当大时,此时由于厚度引起的吸声变化就不明显了。在吸声及消声设计中,常常要根据对低频的吸声要求来选定材料的厚度。比如柱杞隔音的聚酯纤维吸音棉,它的孔隙率和特制的2.5~5cm的厚度,足可以满足正常的吸音系数和声学需求。 5、材料堆密的影响 堆密度是指吸声材料的单位体积质量,单位为kg/㎡。多孔材料堆密度增加时,材料内部的孔隙率会相应降低,吸声频谱曲线向低频方向移动,但高频吸声效果却可能降低。当堆密度过大时,吸声效果又会明显降低。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导学案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 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4.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提纲】 1.我国的气候类型有: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2. 以上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3.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4. 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气温的垂直变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5.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6.冬季风:内陆吹来,偏北风,寒冷干燥,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夏季风: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7.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是季风区,降水多。 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是非季风区

【导学过程】 自学导航: 1.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气温差异。降水地区差异, (东部/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地形类型,多山地。使我国气候。 2我国东部为世界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气候,气候,气候。 3.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气候。 4.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冬季。 5.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冬季。 6.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是。 7.温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下,雨季短。 亚热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上,雨季长。 8.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9.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等。 10.我国位于大陆东部,洋的西岸,西南部离也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 11.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吹来,盛行,性质是。 12.夏季风从洋和洋吹来,盛行,性质是,雨热同期。 13.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降水越来越。 合作探究: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 A.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藏北高原的高山气候 C.东北平原的温带季风气候 D.两广丘陵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少 D.雨季来得迟

绕组的高频特性及其对损耗的影响

绕组高频效应及其对损耗的影响 1.集肤效应 1.1集肤效应的原理 图1.1表示了集肤效应的产生过程。图中给出的是载流导体纵向的剖面图,当导体流过电流(如图中箭头方向)时,由右手螺旋法则可知,产生的感应磁动势为逆时针方向,产生进入和离开剖面的磁力线。如果导体中的电流增加,则由于电磁感应效应,导体中产生如图所示方向的涡流。由图可知:涡流的方向加大了导体表面的电流,抵消了中心线电流,这样作用的结果是电流向导体表面聚集,故称为集肤效应。在此引进一个集肤深度〈skin depth〉的概念,此深度的电流密度大小恰好为表面电流密度大小的1/e倍: 一般用集肤深度Δ来表示集肤效应,其表达式为: (1.1) 其中:γ为导体的电导率,μ为导体的磁导率,f为工作频率。 图1.1.集肤效应产生过程示意图 图1.2.高频导体电路密度分布图

高频时的导体电流密度分布情形,大致如图1.2所示,由表面向中心处的电流密度逐渐减小。 由上图及式1.1可知,当频率愈高时,临界深度将会愈小,结果造成等效阻值上升。因此在高频时,电阻大小随着频率而变的情形,就必须加以考虑进去。 1.2影响及应用 在高频电路中可以采用空心导线代替实心导线。此外,为了削弱趋肤效应,在高频电路中也往往使用多股相互绝缘细导线编织成束来代替同样截面积的粗导线,这种多股线束称为辫线。在工业应用方面,利用趋肤效应可以对金属进行表面淬火。 考虑到交流电的集肤效应,为了有效地利用导体材料和便于散热,发电厂的大电流母线常做成槽形或菱形母线;另外,在高压输配电线路中,利用钢芯铝绞线代替铝绞线,这样既节省了铝导线,又增加了导线的机械强度,这些都是利用了集肤效应这个原理。 集肤效应是在讯号线里最基本的失真作用过程之一,也有可能是最容意被忽略误解的。与一般讯号线的夸大宣传所言,集肤效应并不会改变所有的高频讯号,并且不会造成任何相关动能的损失。正好相反,集肤效应会因传导体的不同成分,在传递高频讯号时有不连贯的现象。同样地,在陈旧的线束传导体上,集肤效应助长讯号电流在多条线束上的交互跳动,对于声音造成刺耳的记号。 2邻近效应 图2.1表示了邻近效应的产生过程。A、B两导体流过相同方向的电流IA和IB,当电流按图中箭头方向突增时,导体A产生的突变磁通ΦA-B在导体B中产生涡流,使其下表面的电流增大,上表面的电流减少。同样导体B产生的突变磁通ΦB-A在导体A中产生涡流,使其上表面的电流增大,下表面的电流减少。这个现象就是导体之间的邻近效应。 当流过导体的电流相同,导体之间的距离一定时,如果导体之间的相对面积不同,邻近效应使得导体有效截面面积不同。研究表明:导体的相对面积越大则导体有效截面越大,损耗相对较小。

向日葵

向日葵 向日葵的作文400字 阳光下,向日葵在早晨笑眯眯的迎接着太阳,虽然太阳炎热无比,就好似维护国王的士兵,每 一个夏天围着太阳。 向日葵的种子就是瓜子,叶儿是绿色的,并 且是爱心形状的大叶子。花是橘黄色的,变成深黄,最后黑黄,就好比人从幼年中年老年的期间,花的中间有胖呼呼的,中间就是圆圆的,就是这 个圆圆的东东让向日葵的花长胖。它还是季节预 报员呢,当向日葵的花垂下头的时刻向日葵的果 实结出,也就是证明瓜果飘香的秋天到了,告诉 每一个农民伯伯该收庄稼了。向日葵呢,既会报 道天气预报,也会给人们结出好吃的果实:瓜子。 或许,你会问我,我为什么会喜欢向日葵, 我喜欢向日葵,因为它那种可以忍住风雨,坚持 不懈的精神令我震惊,它喜欢温暖,又耐寒,它 似乎代表忠臣,忠臣的恭敬着国王,它似乎代表 爱慕,每天爱慕着国王。这几种精神已经够我们 震惊了。

你可以不爱它,也可以讨厌它。但是,你不 能忘记它坚持不懈、忠臣的象征,你不可以忘记,它结出果实给我们提供可以吃的价值,你不可以 忘记,它的药用价值:平肝祛风,清湿热,消滞气,降火,不是只给我们展现自己的坚持不懈, 而是给我们展示最美的一面,我喜欢它。 向日葵的作文400字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有一个小男孩叫丁丁。 这天,丁丁在一条小路上发现了一颗小种子,就把种子带回家。 回到家,他就带着种子到花园里,找了一块地,先挖了一个大大的洞,再把种子种在洞里, 然后把洞埋起来。 几天过去了,种子探出了绿油油的小脑袋, 可爱极了。丁丁提了一桶水,给种子浇水、施肥。 几周过去了,芽儿渐渐地长高了,长出了嫩 绿嫩绿的叶子,美丽极了。丁丁拿起锄头给种子 拨草、捉虫。 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有一次,丁丁正要 给种子浇水。看见了向日葵花开了,叶子嫩绿嫩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一、学习目标 1.能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描述气候的特征。 2.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并找出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3.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并学会描述它们特征。 4.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体验高考 1、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 2、左图为北非简略,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差异的原因。3、读下图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 原因。

三、知识归纳 (一)气候特征的描述: 1气温:冷热程度,时间变化(年较差和日较差)。 降水:总量,变化,季节分配。 其他:光照,风等。 2具体分析思路: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

(二)气候成因分析思路 1纬度因素:决定太阳辐射,引起气温差异 2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气温和降水。大陆东岸为季风环流,大陆西岸受气压带风带控制。 3下垫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包括海陆、地形、洋流、地面覆盖物 (1)海陆——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气温和降水(比较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2)地形:a 、海拔——水热以及组合状况的差异——高山气候(垂直差异);b 、坡向:迎风与背风,阳坡与阴坡 (3)洋流 (4)地面覆盖物:裸地与植被覆盖地 4、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或通过改变下垫面(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四、能力提升 4、读下图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5、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到下列问题。 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降水量/mm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降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图8 °

答题模板类型气候特征描述类

类型3__气候特征描述类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描述的基本内容表达形式 气温特征气温的高低及季节或年际变化 恒温型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严寒 变温型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温带:冬冷夏热(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 年雨型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少雨型终年干旱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夏雨型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 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典题示范 [2013·福建卷]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3-1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图3-1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描述M城气候特征。 解题分析分析某地气候特征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气温从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气温年、日较差等方面分析,降水从降水的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 答题要领(1)气温方面必须体现“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2)降水方面必须体现“年降水量小”的特点 [答案]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小,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规范演练 1.读某区域图(图3-2),回答问题。 图3-2 图中加利福尼亚半岛(甲)与佛罗里达半岛(乙)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试比较它们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3-3(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3-3(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向日葵种植技术

向日葵种植技术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向日葵种植技术方法/步骤 一、选地整地 向日葵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广,一般酸碱度在—之间,重黏土到轻沙质土壤都可以种植。在3月下旬到4月下旬,每亩施农家肥30担,碳铵3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硫酸钾15公斤,辛硫磷颗粒剂公斤,随耕地时一并翻入土中,预防地下害虫。 1、选地:选土层深厚,土地平整,灌排配套,要求轮作期3—4年以上,严禁迎重 茬。 2、整地施肥:精细整地,施足底肥,要求播种前无根茬,重施基肥,深种种肥。秋季 深翻20—625px,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在秋压底肥的基础上要适时进行秋浇,在冬春及时磙耙基础上,播前平地、打堰缩块(1—亩/块),做到地平、土碎、墒情均匀一致。在播前沿食用向日葵行深种磷酸二铵10—15kg,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7—8kg,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二、轮作倒茬 向日葵连作会使土壤养分特别是钾素过多消耗,地力难以恢复,病虫草害也会因连作而加剧。轮作周期一般为3—4年。豆类作物,谷类作物等均是向日葵的良好前茬。 生产上轮作方式主要有:向日葵—谷子—玉米;向日葵—玉米—谷子;向日葵—大豆—玉米(高粱)。 三、精选种子 食用向日葵品种主要有星火葵花,晋葵3号等。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主要选用经提纯或农民挑选自留的整齐饱满,形状、大小、色泽一致的三道眉、星火花葵、垦苏花葵、dk119杂交食用花葵品种。严禁用dk119二代种子。

四、种子处理 精选优种后要翻晒2—3天,种子纯度不低于97%,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应在95%以上。 五、播前准备 播前应晒种2—3天,用40%锌硫磷150毫升,兑水5—,拌种25—30kg,以防地下害虫。用多菌灵5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菌核净、甲基托布等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以防治菌核病。 六、播种时间及方法 1、适时早播。巴盟地区常规食用花葵最佳播期在4月15日—25日,dk119最佳 播期在5月下旬。 2、播种方法。采取穴播或耧开沟人工定距点播,粘土地播深,砂壤土地、砂质土 地播深可达4—150px。 3、密度配置。发挥边行优势,采取大小行种植,三道眉食葵大行尺,小行尺,株 距尺,亩留苗2630株;星火大行尺,小行尺,行距尺,亩留苗2000株;dk119大行尺,小行尺,株距尺,亩留苗2370株。 七、播种 向日葵播种期的确定一般是春播宜早,播种方式以人工穴播为主。穴播法可按要求的株距点籽,播深约5厘米左右。一般播种量穴播每亩用种1—公斤,每穴4—5粒,实行宽窄行播种,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60厘米,每亩留苗1400株左右。 八、加强田间管理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3-1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的描述(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 3-1 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的描述 知识系统 (专辑所有的思维导图均有导出emmx格式一起打包上传,下载mindmaster即可对思维导图进行再编辑) 考点精讲 一、气候类型 (一)分布:分大陆东西岸的排序进行识记。

(二)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1、7月)”定“球”(半球),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以“形”定位(半球):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以“温”定带(温度带): 热带:终年皆高温:> 15℃;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寒带:冷季最低温:< 0 ℃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

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2.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先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判断是大陆东岸的季风环流模式还是大陆西岸的三圈环流模式;再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 3.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 (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 )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 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气候类型的分布】澳大利亚(图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 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 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 4)。据此完成第 1题。 先根据经度或海陆位置“定模式” 西岸 东岸 气压带、风带模式季风模式 内陆 再根据气候的纬度分布规律推演“热型” 气候类型

多孔材料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

多孔材料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 理论和试验两方面都表明,对多孔吸声材料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改变其密度、厚度等都可以影响材料的吸声特性。同样,不同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和变化也可能改变材料的吸声特性。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材料厚度、密度、背后空气层、护面层、材料表面处理、温度和湿度等。 (1)材料厚度的影响 大多数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是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中、高频区域的吸声性能一般要优于低频区域。当材料厚度增加时,高频区域的吸声系数没有增加而中、低频区域的吸声系数却有明显提高,扩大了材料的有效吸声频率范围。这和前面的理论分析也是一致的,即是改善低频区域吸声效果,需要增加材料厚度。在实际选用多孔材料厚度时,应主要考虑中、低频区域吸声特性。 (2)材料密度的影响 吸声材料密度的变化,也要影响到材料的吸声特性。低中频范围,容重大的,吸声系数要稍高一些;而在高频区域其结果相反,容重小的,吸声系数稍高,在其他厚度条件下做类似试验,其变化趋势也是如此。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容重过大、过小对材料的吸声特性均有不良影响。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每种材料的容重有一个最佳值范围。 (3)材料背后空气层的影响 材料背后有无空气层,可使材料的吸声性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材料吸声性能的比较,其变化趋势和材料增加相应厚度所引起的吸声性能的变化相近似,可以提高低、中频区域的吸声效果。 通常,空气层厚度为1/4波长的奇数倍时,相应的吸声系数最大;而当其厚度为1/2波长的整数倍时,吸声系数最小。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为了兼顾声学性能和安装等方面的可能性,一般空气层厚度为70-100mm,如果需要进一步增加改善低频频的吸声特性,可进一步增加空气层厚度。 增加材料厚度和在材料后设置空气层都可以改善材料在低、中频区域的吸声特性。 (4)材料护面层的影响 从声学角度讲,要求吸声表面具有良好的透声性。从声阻抗讲,就是希望表面上的声阻抗率接近空气的特性阻抗。 一般常用的护面层有金属网、穿孔板、玻璃布、塑料薄膜等。经常作为保护层使用的穿孔板,其穿孔率应大于25%,否则将对材料的吸声性能产生影响,对高频吸声的影响往往是由于护

世界的气候 习题(含答案)

世界的气候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 世界上热带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是() A. 亚洲 B. 南美洲 C. 北美洲 D. 非洲 2. 2016年初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强寒潮袭击,连一向温暖的广东和台湾地区都未能幸免,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受寒潮影响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地势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为因素 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捕食海豹的区域日趋缩 小,面对食物短缺,北极熊为填饱肚子只能同类相残 (如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距太阳越来越近 B. 人类生 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 碳 C. 各地的夏季变得越来越 长 D.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废热 4. 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类型主要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5. 读图,回答4-5题. 图示序号代表的大洲与气候特征对应,错误的是() A. ①气候复杂多样 B.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纵贯南北 C. ③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 D. ④世界上最湿润的大陆 6. 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 地表风沙少 B. 山麓青青草 C. 树上柑橘红 D. 草场牦牛跑 7.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后果是() A. 全球沙漠变绿洲 B. 极地地区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 C. 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D. 全球降水持续增加 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2-24题 新华网巴黎2015年12月12日电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协议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协议》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数量日益增大 B. 地震日益增多 C.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