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巩固辅导五十一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巩固辅导五十一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巩固辅导五十一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巩固辅导五十一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巩固辅导五十一

第1题【单选题】

为了更好的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60年,3万余名河南林县人打着“劈开太行山,势把山河重安排”的旗号,历经十年,开凿出被西方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改变了林县缺水的困境。这反映出( )

A、“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B、水利建设的“浮夸风”现象严重

C、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D、中国经济建设成果引起西方关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好比石板桥,风吹雨打不坚牢;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以上歌谣称赞的是( )

A、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互助组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许多英模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对下列哪位人物的评价(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王进喜

D、焦裕禄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968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第1版《全国革命人民热烈欢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决心按照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吐故纳新,搞好整党建党工作,革命已经把中国赫鲁晓夫这个叛徒、内奸、工贼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文中的“中国赫鲁晓夫”是指( )

A、邓小平

B、周恩来

C、华国锋

D、刘少奇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导致这些数据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建立

B、召开一届人大

C、实施三大改造

D、掀起大跃进运动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旧版1分纸币(1953年版)的正面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生产的时期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21世纪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红卫兵”——一个狂热的名词!它,曾经是荣耀的化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间束武装带、左臂佩红袖标,手握红宝书。当红卫兵像流星般划过中国的政治天空之后,留下了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 ))

A、改革开放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60年前,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期,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C、解放生产力,提高积极性

D、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事件排序( )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②农业合作化③土地改革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一五”计划取得了伟大的建设成就。对“一五"计划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B、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为我国实行农村人民公社打下了基础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所体现出来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A、善于改革

B、乐于奉献

C、不骄不躁

D、勇于创新

【答案】:

【解析】:

第14题【判断题】

“历史时期”是历史学的基本概念。阅读“我国1919年以来主要历史时期年代尺”,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时期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共一大的召开。

A、正确

B、错误

B时期最鲜明的时代主题是团结御辱、共赴国难。

A、正确

B、错误

C和D两个时期同处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正确

B、错误

在D时期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原子弹。

A、正确

B、错误

纵观上述四个历史时期,我国1919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之一是国家独立富强。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5题【填空题】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______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______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南北交通。

【答案】:

【解析】:

第16题【填空题】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______。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______。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______。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7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篇:下面图中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二位人物的姓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

①图一:______被誉为:______②图二:______被誉为:______

探索篇:下面三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历史事实证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同学们组织了一场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请回答问题:

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上述图片一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个历史事件中颁布的文件是什么?这个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④“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一首老歌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哪一方式?⑤图三显示安徽凤阳县农业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产生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⑥图一、图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感悟篇: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回答:⑦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答案】:无

【解析】:

第18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材料二: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

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图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进路中出现的哪一失误?

图三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

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

【答案】:

【解析】:

第19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请回答:

请写出“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

列举“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至少两项)

为了实现材料二中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

材料中两代领导人对国家富强的期望给了你什么启示?

【解析】:

第20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材料二是在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上确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材料三中的内容被称为什么?其提出后,中共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针对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无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诞生于192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的审视和打量。以下是以毛泽东为主题的一些《时代》杂志封面资料。

【辉煌荣耀】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时代》作如此描述:“对毛泽东而言,则意味着巨大的荣耀。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平。”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在哪一年。“他们进入了北平”预示着什么?

【红色基调】1950年12月11日的《时代》封面。红色的基调和蝗虫明确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含义,而人物更是有着生硬刻板的脸和阴冷的眼神。《时代》如此描述选择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的理由:“他的军队让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遭受到了痛击。”

这期封面的特点说明中美之间的关系如何?文中“痛击”指的是哪一军事行动?这一军事行动产生了什么世界影响?

【混乱迷茫】毛泽东又分别在1958年12月1日和1967年1月13日登上了《时代》的封面。1958年的《时代》内文如此描述:“乡村里的夜晚,无数的高炉向天空迸射着耀眼的红色光芒。”而1967年的封面(下图)左上角则写着中国陷于混乱。且封面主调是灰白,隐喻中国是一穷二白。

这两期《时代》封面,分别反映了当时中国国内发生的什么重大事件?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外交转机】1972年2月6日。《时代》封面上一个大大的“友”字,左上角是毛泽东与尼克松的握手照片,主题凸显得相当明确——“尼克松从北京带回来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尼克松在北京这件事情。”《时代》周刊如是说。

该期封面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中美关系开始发生怎样的变化?此前,中国已经取得的重大外交突破是什么?

【溘然长逝】1976年9月20日。主题是毛泽东之后的中国。《时代》周刊在内文里谈到了毛泽东,谈到了毛泽东的继承人“必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1976年的这期封面与毛泽东的逝世相关。请用一句话评价毛泽东。之后毛泽东的继承人为“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开创了一条怎样的建设之路?

【答案】:无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歌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材料三:“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材料四:“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材料五: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赞扬____________的歌谣。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什么?

哪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请写出该事件基本完成的时间

请写出“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时间。

材料五是农民赞扬什么政策的歌谣?该政策有什么积极作用?

【答案】: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练习 川教版

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练习 一、选择题 1.归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正确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 ) A..①⑤③④② B.①③⑤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⑤①③④② 3. 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 A.鉴真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 C.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D.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4. 在美国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5. 下列能够准确概括隋唐时期历史特征的词语是:( ) A.纷争与变革 B.分裂与融合 C.繁荣与开放 D.交流与冲突 6. 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 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的“?”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 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8.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9.图名叫《唐玄宗走马任姚崇》,从中能直接体现唐玄宗 A.任用贤 才 B.重视地方吏治 C.重视发展生产 D.提倡节俭 10.下面为我国某一朝代的户数统计示意图,从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这是有关唐朝前期的户数统计示意图 B.唐朝前期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C.展示了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的社会状况 D.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从总体上看是向前发展的 11.唐代诗人陆龟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素雅润的唐代某种瓷器,你知道这是对下列哪种瓷器的由衷赞美吗?()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12.如图城市平面图反映的是() A.汉朝都城长安 B.唐朝都城长安 C.隋朝都城长安 D.北宋都城 东京 1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共同点是() A.轻徭薄赋 B.减轻刑法 C.重视人才 D.善于纳谏 14.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A.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水排 15.教材“动脑筋”中,介绍了阿拉伯商人在广州看到了“唐朝官员穿了五件丝绸衣服,显露出胸前有粒黑痣”的故事,说明()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练习题六十九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练习题六十九 第1题【单选题】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民主与科学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我国科举制度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其被废除的时间是( )

A、宋朝末年 B、明朝末年 C、元朝末年 D、清朝末年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关于军机处认识正确的是( )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 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 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某校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东厂,雍正设立军机处等方面的资料。由此可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 A、明朝的经济的发展 B、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的巩固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答案】: 【解析】: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完整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川教版) 第三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项目隋唐科举考试当今学校考试 科目设置偏重文科有文理科,设置较合理 考试内容偏重经书、诗赋,较脱离现实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 考试的根本目的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以缓和其矛盾, 巩固其统治。 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四、学习与探究:P17了解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作业 教学后记: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最新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第十一课 秦朝的统一课后练习第三十八篇

最新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十一课秦朝的统一课后 练习第三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穿越时空你已经来到秦始皇统治时期的秦朝,展开合理想象,你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情?( ) ①看见旅店门口挂着小篆字体的招牌 ②人们纷纷议论秦朝都城迁到了殷 ③在集市使用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买了一匹布 ④听说御史大夫家里宴请宾客,锣鼓喧天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秦朝统一中国的时间( ) A、公元前2070年 B、221年 C、公元前221年 D、589年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表现在( ) A、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B、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 C、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D、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势力消长的示意图,哪一幅是最准确的?(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A、公元221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207年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着一方《峄(yì)山刻石》,这方刻石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宋元明 D、唐宋元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秦朝时期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统治的举措是( ) A、皇帝制度 B、焚书坑儒 C、统一度量衡 D、修筑长城 【答案】: 【解析】: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能够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阅读、自学、知识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激励引导,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和中国的现实,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片段 电影中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在西方国家的重重刁难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杰出的外交才能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对世界造成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来领略周总理的外交风采以及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史料展示: 材料一: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摘自《周恩来传》 2.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这幅漫画中这个任人宰割的清朝官员,是谁的写照?而周围那群举着鞭子、举着刀枪的强盗又指的是谁?可以用哪些词汇来形容这一形象呢?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岳池县2006-2007学年度下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相信你,觉着、冷静,用睿智的大脑和灵巧的小手,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满意的答案需要日常的勤奋,坚韧的毅力和脚踏实地的学习。 一、请你选择最有说服力的一项。(50分) ( ) 1. 589年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的是 A B C D ( ) 2. 唐太宗被各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主要是 A. 轻赋省刑 B. 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广开言路 D. 任用贤能,提高行政效能 ( ) 3. 隋大运河的中心是 A. 涿郡 B. 洛阳 C. 余杭 D. 江都( ) 4.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拥有决策权的是 A. 中书省 B. 尚书省 C. 门下省 D. 宣政院( ) 5. 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是 A. 两宋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 6. 我国的四大发明为世界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中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A. 毕昇 B. 吴道子 C. 赵孟兆页 D. 吴承恩( ) 7. 岳飞《满江红》中的“靖康耻”指公元1127年,攻占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徽宗钦宗二帝,标志着 A. 北宋灭亡 B. 辽灭亡 C. 元灭亡 D. 清灭亡( ) 8.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国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是 A. 回族 B. 突厥族 C. 吐蕃族 D. 回纥( ) 9. 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明清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八股取士 C. 设军机处 D. 厂卫制度( ) 10. 明朝前期,我国是一个繁荣开放、统一的国家。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是 A. 玄奘西游 B. 鉴真东渡 C. 郑和下西洋 D. 张骞通西域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历史教案还可以给教师带来更多的反思,更好地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姓名、唐玄宗前期的主要年号、唐朝的鼎盛时期,知道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理解开元时代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盛世形成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习武则天、唐玄宗治理国家、发展生产的措施,比较唐玄宗与唐太宗的政绩,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与鉴赏能力;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正确评价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武则天、唐玄宗任用贤才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德才兼备的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明白当今国家主张尊重人才,重视发现、培养人才的道理;通 过了学生领悟崇尚节俭、抑制奢侈是国家积累财富、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开元盛世" 二、难点:评价武则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问题回忆"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 1、"贞观之治"时代的皇帝名字叫什么?他治理的时期为什么可以达到这样的一个盛世? 2、请你对这个李世民做出评价? 学生回答: 1、答:李世民,他治理的时候是因为:一是唐太宗吸取历代、特别是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唐太宗认识到秦朝灭亡于秦始皇及秦二世的暴政,汉朝衰于汉武帝的骄矜,隋朝灭亡于隋炀帝的暴虐。明白"君依于民,民依于国。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的道理。因此,他经常与臣下商讨前代兴亡的经验教训,权衡得失调整、制定治国方针。二是唐太宗指定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的措施直接产生的作用。入教材中唐太宗五个方面的治国政策。三是唐太宗本人的精明、能干,励精图治。四是国家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所以可以达到盛世。 2、答: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措施,促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但是在晚年时候骄傲自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习题精选七十九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习题精 选七十九 第1题【单选题】 1793年,马戛尔尼来到中国,他在日记中记载:“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无知祖先的笨拙方法。”据此可知中国( ) A、开始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 B、实行闭关自守最终导致了落后 C、开始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 D、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思想文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明朝时我国引种玉米和甘薯情况的猜测,最无可能的是( ) A、种子由欧洲人带到东南亚再传入中国 B、先在江南地区种植再向北方传播 C、种子由郑和的船队带回中国 D、来自于西班牙殖民地的可能性较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的是( ) A、商帮的形成 B、男耕女织的生产和生活 C、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D、国际贸易的频繁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国家政策。对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B、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C、它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产生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 ) A、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较大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三十篇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三十篇 第1题【单选题】 “我评此画如奇书,颜筋柳骨追欧虞”宋代诗人陆游这句诗中的“颜筋柳骨”是对哪两位书法家书体的合称( ) A、阎立本、柳公权 B、颜真卿、吴道子 C、颜真卿、柳公权 D、颜真卿、柳宗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明长城的西端是( ) A、嘉峪关 B、山海关 C、鸭绿江 D、雁门关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两宋绘画的特色突出表现在( ) A、山水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B、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C、花鸟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D、人物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诵读经典美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这些作品对应的文学体裁分别是( ) A、诗歌、散文、戏曲 B、诗歌、散文、小说 C、唐诗、宋词、戏曲 D、唐诗、宋词、小说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反映明代手工工场生产面貌的科学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书》 D、《农政全书》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的热潮,传统文化成为流行。下图文字的文学体裁是( )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重庆是古代巴族的主要活动地区,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其中右图所示战国时期巴国编钟在1972年出土于( ) A、涪陵 B、云阳 C、巫山 D、忠县

“2020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概括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对历史地图和其他图的阅读,培养学生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各族之间虽有兵戎相见,但相互之间的友好交往仍是主流,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二、难点: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问题导入: 师:你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知道多少? 生:······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二、唐与吐蕃的关系 1、出示P20《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帮助学生认识唐朝边疆各主要少数民族名称及分布。(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2、指导学生按照教材进行学习。 ①先让学生了解吐蕃族生活的地区及其生活。指出吐蕃是今天我国藏族的祖先,又是7世纪到9世纪青藏高原上出现的少数民族政权名 ②给学生介绍吐蕃杰出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建立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及其与唐朝通婚的史实。(介绍意义:两族的联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 ③通过教材小字部分介绍文成公主进藏的具体史实及其影响。 ④老师提问: 师:代表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 生:1、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完婚;2、唐穆宗时,唐蕃双方会盟及建立会盟碑。 教师指导学生看辅栏P19《会盟碑》的话教师进行解释:不再作战,充满了亲情友好,难道不好吗? 通过这句话帮助学生领悟唐蕃之间愿友好相处,不再作战,永结亲情的愉悦心情。 师:那从我们刚才讲的来看唐蕃友好往来的两种重要形式是什么? 生:联姻与会盟,完全回避了“兵戈”战争。 师: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唐太宗说“治安之本,唯在得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以下哪一名臣不属于他统治时期 A 姚崇 B 长孙无忌 C 房玄龄 D 杜如晦 2、右图是唐朝时期使用的农具——筒车,它的功能是 A 纺织 B 鼓风 C 灌溉 D 垦荒 3、《资治通鉴》评价此人:“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当代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此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该皇帝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4、杜甫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段盛世出现在谁统治时期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唐玄宗 5、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出了察举制(通过推荐考察选拔人才)的害处,通过“分科举人”考试来选拔人才开始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6、白居易27岁考中进士,在长安大雁塔下题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白居易能够雁塔题名,下列哪一项他没有经历 A 熟读儒家经典 B 报名参加分科考试 C 参加州府的初试 D 参加在省城的“省试” 7、小李清明节到云南大理旅游,看到了大理崇圣寺三塔(如右图),唐朝时在云南大理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 吐蕃 B 南诏 C 回纥 D 回鹘 8、7世纪,建造了布达拉宫,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首领是 A 松赞干布 B 尺带珠丹 C 皮罗阁 D 阿倍仲麻吕 9、《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的原形是 A 鉴真 B 玄奘 C 僧一行 D 怀素 10、中国人在世界常被称为“唐人”你推测下列叙述的原因中最有可能的是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中国的对外交通特别发达 C 唐朝在世界享有较高的威望 D 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11、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A 12、“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率“岳家军”抗击的敌人是 A 辽 B 契丹 C 西夏 D 金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第一学期素质测试题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素质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一) (第一学习主题)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40分) 1.约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就有原始人类在活动,他们生活在() A.北京 B.云南 C.河南 D.陕西 2.“手脚已经分工,上肢与现代人极为相似;下肢与现代人也无多大区别,不过微微有点弯曲;……头部与现代人有明显的差别”这是对下面哪个远古人类的描述() A.蓝田人 B.元谋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3.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结合你所学知识,请判断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下列哪种工具() A B C D 4.从总的体质特征看,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 A.猿类 B.古猿 C.猿人 D.现代人 5.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6.考古工作者在一个山洞内发现了远古人类的活动痕迹,出土了一批带孔的石珠、兽牙和贝壳,据此推断在此处活动的远古人类最早可能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北京人 7.中国是世界栽培作物起源的主要中心之一,在世界上最早栽培了水稻.粟等重要农作物。在中国,已知最早开始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A.半坡居民 B.大汶口居民 C.河姆渡居民 D.七星岗居民 8.一位游客去半坡遗址参观,导游正在为他作介绍,在导游的介绍中不会出现的内容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原始农耕的生活 B.半坡原始居民经营着原始的畜牧业 C.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懂得用麻纺织麻布

D.在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渔猎仍占有重要地位 9.已经懂得制作简陋的小船作为交通交通工具的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 B.北京人 C.大汶口 D.半坡 10.从使用工具上划分,原始社会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根据这种划分标准,下列原始遗址中不属于同一时代的是() A.河姆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半坡遗址 11.右图所示的尖底陶瓶形状非常特别,它是出土于() A.河姆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半坡遗址 12.大约在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 A.黄帝、炎帝部落 B.黄帝、蚩尤部落 C.蚩尤、炎帝部落 D.黄帝、夏部落 1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指() A.尧 B.禹 C.炎帝 D.黄帝 14.下列传说中与炎帝无关的是() A.教民耕种 B.制作农具 C.创制历法 D.发明陶器 15.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现有约12000种药用植物,相传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曾遍尝百草,日中毒七十次,他就是传说中的() A.尧 B.炎帝 C.黄帝 D.禹 16.根据禅让传说,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尧—舜—禹 B.尧—禹—舜 C.舜—尧—禹 D.舜—禹—尧 17.传说中的“禅让”,首领地位顺利更替的实现方法是() A.民主推选 B.首领指定 C.自己推荐 D.按年龄大小 18.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治理的水域是() A.长江流域 B.渭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洞庭湖流域 19.在人类演变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②使用天然火③制造铜器④使用弓箭 A.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①③ 20.假若有个人生于公元前21年,去世时60岁,那么他去世于() A.公元前81年 B.公元前39年 C.公元39年 D.公元81年 二、识图填图题(25分) 2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右图方框内填出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名 称。(4分) ②A、B两处为重要的原始人类遗址发现地点, 写出相应的地名。(4分) A B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习题精选三十六 第1题【单选题】 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作自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 A、姚崇 B、房玄龄 C、魏征 D、杜如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当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他改革制度,注重吏治;他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安定,经济繁荣。”这位皇帝应该是( )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著名的谏臣是( ) A、长孙无忌 B、杜如晦 C、狄仁杰 D、魏征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当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

第6题【单选题】 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据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C、力倡节俭,禁造台榭 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我国封建社会历时最长的朝代是( ) A、西周 B、唐朝 C、西汉 D、元朝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川教版) 第三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2020秋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同步练习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练习 一,选择题: 1.这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短期政权之一,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的是()A.魏国B.西晋C.蜀国D.东晋 2.西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短期政权之一,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七王之乱” B.定都洛阳 C.“八王之乱” D.西晋迁都 3.东汉末年,住在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A.匈奴 B.羯族 C.氐族 D.藏族 4.有许多成语与我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有关,其中成语“风声鹤唳”源自于()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5.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中原人口纷纷南迁,大规模南迁的朝代是() A.西晋、东晋 B.东汉、东晋 C.西汉、东汉 D.东汉、西晋 6.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 A.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策略 B.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7.中国古代史上有多次战役不取决双方的兵力多少,而在于军事谋略是否得当。下列战争属于以少胜多的是() ①巨鹿之战②赤壁之战③官渡之战④淝水之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开始内迁始于 A.三国时期 B.东汉末年 C.西晋末年 D.南朝时期 9.下列朝代有一个和其它不同,请选出这个朝代() A.西晋 B.曹魏 C.东汉 D.东晋 10.跨越历史时空,我们来到西晋,下列说法现象不可能看到的选项是() A. 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移 B.恢复分封制,建立王国,埋下了分裂和动乱的祸根 C.各种矛盾激化,鲜卑族攻破洛阳,西晋灭亡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练习题第三十三篇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练习题第 三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诸城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故乡。他的旷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体现出来的绘画风格是( ) A、山水画 B、文人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做了一个命题,你觉得下列主题适合的是(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地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了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④印刷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凝固的历史”之美誉。下列陶俑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宋人表演蹴鞠 B、宋人表演词朗诵 C、元代人表演杂剧 D、元代人表演杂技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船技术 D、指南针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被称为“史学两司马”,他们编纂的《史记》和《资治通鉴》成为我国史书的典范。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史书中都能查阅到( )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哪一部绘画作品,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美景?( ) A、《游春图》 B、《送子天王图》 C、《墨葡萄图》 D、《清明上河图》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川教版巩固辅导九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川教版巩固 辅导九十九 第1题【单选题】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过度役使民力 C、法律十分严酷 D、宦官跋扈专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B、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 D、毕昇----编著《本草纲目》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未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是(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的创设 C、开元盛世 D、大运河的开凿 【答案】:

第6题【单选题】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到2009年已经恢复32年了。那么,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确立是在( )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7.docx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7 课战国争雄习题精选第四十八篇 【单选题】 与吴越争霸有关的成语是() A、纸上谈兵 B、朝秦暮楚 C、卧薪尝胆 D、退避三舍【答案】: C 【解析】: 【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开始了争薪,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忍受各种屈辱,在室内悬挂苦胆r坐卧都要舔尝r最后称昂一时,所以就有了臣满尝胆的成语,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直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纷争的准确识记。 亠第2题【单选题】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晋 B、齐 C、楚 D、秦 【答案】: 【解析】:

[分析】依揭题干信息“曽称霜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结合所学知识:晋国是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战国初年r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建立了韩国、赵国和魏国。故选A。 [点评]本题考童的是春秋争霜的知识点. 《东周列国志》一书写的是西周结束至秦统一六国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该书的以下目录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犬戎主大闹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邑②褒人赎罪献美女,幽王烽火戏诸侯③卫懿公好鹤亡国,齐桓公兴兵伐楚④楚庄王纳谏复陈,晋景公出师救郑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答案】: C 【解析】: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f②发生在西周末代周幽王时期①周幽王被灭,平王迁都洛阳成为东周第TW主③东周前期(春秋前 :④东周中期(春秋后期),晋景公、楚庄王是当时强势的诸侯故选C。 期),齐桓公尊王1 【点评】本题有一訣度,考査的是西周和东周的相关知识。 4第4题【单选题】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答案】: 【解析】:

2017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长城与北京城》同步练习

第15课长城与北京城练习 一、选择题 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就是最美的”、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就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2、某中学组织“不大长城非好汉”的明长城探访活动,相约从明长城的最西起点出发,她们出发点应就是() A、鸭绿江 B、临洮 C、嘉峪关 D、辽东 3、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您就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与平建设的年代/您就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就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 C、明清皇宫 D、长城 4、下面关于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就是() 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就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B、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就是清朝修建的 C、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 D、故宫修建于明朝,就是我国也就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5、大运河与长城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两大工程的共同点就是() A、最后完工的时间相同 B、具有浓厚的军事防御功能 C、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优越性 6、我国古代建筑技艺高超,也有许多著名建筑工程保存至今、下列建筑工程建成的先后时间顺序就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7、如图就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根据这幅地图的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该就是

A、明朝的疆域 B、明朝的长城 C、明朝北方重镇 D、清朝北部疆域 8、安徽某校举办历史手抄报设计大赛,某一小组成员搜集了以下历史资料,这些史料反映的共同主题就是 A、高超的青铜工艺 B、伟大的建筑工程 C、先进的科技成就 D、独特的医学技术 9、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作就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北京故宫 10、观察如图所示两幅图,与唐朝长安城比较,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就是() A、城内有“市",具有商业功能 B、城内有宫城与皇城 C、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 D、城为方形,街道正直 11、绵阳市平武县城内的报恩寺被誉为“ 深山故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就是由当地土司在北京故宫完工后不久,仿照其样式而修建、请判断它修建的时代应该就是()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12、抓关键词就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古建筑群”指的就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