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上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上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上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上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上)

周铭孙

第九级一共有四项内容。在乐曲分组上和第八级是一样的,也是分为“基本练习”、“技巧性练习曲”、“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和“浪漫---近现代风格乐曲”四项内容。根据过去的经验表明,有一部分老师、家长在让学生参加考级时,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其实这对学生以后的长远进步是不利的。为了防止这些盲目追高的情况出现,对多数乐曲需提出一定的速度要求以保证音乐的正确表现,因此,在这些乐曲上都有速度标记。比如:每分钟112至132拍的意思是这个曲子最好能达到每分钟132拍,退一步说,至少也要达到每分钟112拍的速度,如果达不到“112”就不能合格了,因为,如果再慢的话,音乐性质就不对了。另外,从级别的标准来说,如果弹奏的时候达不到最低速度的话,就正好说明你还没有达到九级这个标准,而应该衡量并选择相对低一些的级别去参加考试为好。

第一项内容是基本练习

第九级的基本练习一共有六组,其调性分组与第七级完全一样,包括了C大调以及从一个升号到五个升号的大小调音阶和琶音,是C大调加上五组“升号调”,一共六组,统称“升号调”。

和第七级、第八级相比,第九级和第十级取消了属七和弦琶音和减七和弦琶音,但音阶和琶音扩展为同向和反向的结合以及增加了两只手四个音大和弦的练习。在弹奏同向反向音阶和琶音之前,可以找一下规律:音阶和琶音的跨度是四个八度,上行的前两个八度是同向,到中间时双手开始反向,回中间后,两只手再同向上行两个八度,从高点下来两个八度到中间之后,反向两个八度,回到中间之后再共同向下行。找到规律后就不会太难了。希望大家在准备第九级的阶段中,都把同向与反向练得非常熟练。

另外,第九级、第十级和第一级、第二级有相呼应之处,是增加了主和弦的考核。第一级、二级时曾练过小和弦;到第九级、十级就该练大和弦了。因为在高的级别中会遇到较多大和弦类的技术,在基本练习中练了主要的大和弦,知道基本的弹奏方法,对作品的演奏会有很大的好处。

大和弦的弹奏方法和要领与演奏小和弦在主要方面是一样的。弹奏时身体要挺拔,上身可略前倾,以协调使用身体的力量。全身和全手臂的力量都要协调用到,手指在弹奏的瞬间可以“抓”一下,把四个音同时抓到一起,使之声音集中。由于弹和弦的时候下键很快,给了键盘一个作用力,键盘也就有一个反作用力,传回手臂,因此,在和弦发生的同时,手肘要略放开一点儿,以释放反作用力,使声音具有弹性。在这个瞬间肘关节往外的动作,开始练习时可以夸张一些,以体会力量的通畅和反作用力的释放,等熟练以后就要使动作逐步简练和自然,只需要保留很小的手肘动作,起到减震作用即可。因为弹和弦时,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把反作用力,压回键盘,造成声音没有弹性而发不出来;也有学生把反作用力顶回肩膀,既难看且声音难听。另外,弹和弦时,手不要离键过远过高,触键的位置要靠近键盘一点儿为好,尤其手不是特别大的学生,靠近键盘一点儿弹比较牢靠,过高容易出现敲击的动作和声音。除了弹奏和弦的要领以外,指法也要很清楚,1、2、5指以外的音用3指还是4指,要根据音的距离而定。同时,此时暂不用的手指不要碰键,不出杂音,音响才能比较干净。

需注意的是,九级的音阶和琶音在最低速度要求上比前面的级别提高了,是每分钟120拍而且所有音阶和琶音都是用十六分音符写成,要同速弹奏。在考试

的时候,不能低于这个速度。而且如果能力允许,只要弹奏得均匀、流畅,那么快于这个速度是可以的。

主和弦是用二分音符写成,每音两拍,可用相同的速度弹奏。

第二项内容是技巧性练习曲一共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练习曲》莫谢莱斯曲

莫谢莱斯(Lgnaz Moscheles,1794---1870)比贝多芬晚出生24年,基本可算是同期的一个著名钢琴家。他创作过很多练习曲,但国内没有整集出版过,不过在一些练习曲合集和考级曲目中也选用了他一些有名的练习曲。从中可以看到,很多练习曲写得很好,音乐性很强。现在这首练习曲就是选自他的《钢琴练习曲24首》(Op.70)中的第十首,是一首分解和弦式的练习曲,乐谱上有一个速度的要求:附点四分音符=92----100,这个速度是很快的,要求至少每分钟弹552个十六分音符,因此对手指及流畅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这首练习曲是12\8拍的,但在弹奏时大多数地方要感觉每六个音作为一组,也就是每个小节四大拍来划分节奏,这样容易使练习曲的弹奏显得更为流畅,而且节奏的律动更为明显。

从技术上看,这首练习曲的开头,每组音是右手一个八度内的快速分解琶音,弹奏时,手腕一定要联动手臂进行左右的自如调解,把每一个手指送到弹奏最舒服的位置,也就是直对琴键的位置。这样的弹奏可以使音响较为平衡,音流更为流畅。尤其是4、5指担负着高音的任务,如果不把手指送到位的话,时间久了手容易疲劳,也不能达到非常连贯、流畅并突出高音的效果。

另外,这首练习曲可以适当的加上踏板以润色,但脚要放松,不能过深。关键是耳朵要仔细听,且不同的地方根据音乐浓淡、和声需要,踏板踩得深浅可有变化。开头的八个小节是f,声音较浓,踏板可以稍微多一些,用根据和声而变的音后踏板把左手的旋律连接好。可以看到开始处,左手的旋律基本是在其高音部分,大多数由大指奏出的,要有表情和乐句。后面的左手部分,根据旋律的走向和音区的变化,也是有语气和变化的。弹好了,会增添很多音乐趣味。

第1、3小节旋律的音区较之第2、4小节高,因此,第1、3小节可以把渐强和渐弱的走向弹得更加明显,而第2、4小节的前半部分,很多学生容易两拍用一个踏板,但是从和声分析来看,这里是一级和六级不同的和弦,不应该放在一个踏板中。所以,在左手保留的同一个八度音中,踏板要把不同的和声换干净。

从第9小节开始是左手的分解琶音,左手的4、5指担负着低音的任务,一样要用手腕主动调节把手指送到位。这里的力度记号已经变为p,虽然是使用和前八小节一样的根据和声而换的音后踏板,但音乐低音部分混响很大,需要踏板踩得少些、浅些,更多的应靠手指把左手连贯好,制造一个很轻很淡的背景。右手的主旋律是符干朝上的音符,要仔细把这些乐句刻画好,尤其到第10、12小节的渐强---sf---渐弱,要把渐强的幅度弹得足够大,情绪在sf的地方要充分倾诉出来。要把这样的强弱起伏弹好,前提便是在前面p的地方控制好左手的音量,而且不要太早渐强。

从第13小节开始是双手反向的分解琶音,也是由p开始逐渐强到ff并一直保持到第16小节最后的p以前。此处也是要注意手臂、手腕、手指的到位动作和踏板的及时更换。在第13小节的开端处,两只手的5指应快速、而敏锐地把六个音一组的第一个音点出来,配合节奏性踏板在弹的同时轻轻点一下,加强节奏的律动感。随着音响渐强,情绪的推进,手臂的分量可以逐渐加多,踏板也可以由浅变深、由短变长,并逐渐由点重音转换为较满意的踏板。

第16小节的最后一组音在前面近四个小节的渐强到ff后,突然变为p,且由右手单独奏出。第17小节的第二组音开始,出现了非常动人的、两只手呼应的旋律线条,右手的降b同音进行在左手的呼应和衬托下有了更明显的渐强后又渐弱的表情,弹奏时要把中间的声部弹得很轻,把两端旋律的强弱倾向弹清楚,并把每一句旋律的句尾解决弹得很委婉,好像一种无奈和叹息。

第21、22小节的左手出现了较长的旋律,乐谱上是用符干向上来标识的。弹奏时除了要把其突出并注意到谱上要求的渐强以外,还可以把右手每一组的高音都稍加强调,这里右手部分隐伏的下行旋律也是很美的。

从第23小节开始又出现了开头的旋律,情绪一样是比较激动的。不同的是这次的和声进行和前面不一样了,从第26小节的第三组音开始走到了c小调的主和弦。

接下来,第27小节至30小节的左手和第31小节至34小节的右手都是呼应着的两个句子,两个句子都是“两短一长”,弹奏时可以单独练一练和听一听,也是很有意思的。同时乐谱上的很多表情记号也要看清楚和做出来。

第35小节至38小节和前面第17小节至20小节已经进行过分析,是很连贯的一些小乐句。而第35小节旋律变为了敏捷而灵巧的跳音,力度又为pp,触键要很快,声音要轻而且很集中。因为这里的旋律间有很多的何止符,过多的踏板会使灵巧而敏锐的效果变浑,因此,除了两个音符的小连线之间可以加上一点儿踏板外,其他地方的踏板要十分简洁、十分小心。

第39、40小节是一种很淡、很轻、从高而下的效果,右手5指的高音要在踏板的润色下点出很透明的音色;对比之下第41、42小节的声音就是更浓、更厚、更多感情的抒发了。(在第42小节的右手第三组音,谱上有一个错音要改。符干朝下的中央c音应该改为低二度的降b音)

第43小节开始右手有很好听的旋律,右手和左手的旋律进行是反向的,渐强到第三组第一个音后,又变为p.

随后,在两个小节的波浪式的表情起伏后,全曲在华丽、辉煌的双手分解琶音音流中奔放的结束。

第二首《音诗练习曲》(Op.22,No.2)沃伦豪普特曲

这是一首音乐非常舒展、流畅、具有浪漫气质的练习曲。音乐的进行带有叙事性,甚至可以感觉到有某种史诗性的波澜起伏。可以想象为好似在田野里迎风而行,和风扑面而来,树草起起伏伏、色彩时浓时淡……

技术上来说,是一首指技术的综合练习,在较快的速度下手指的位置有时密集、有时开张,还要保证均匀、流畅、强弱起伏,最好是能让情绪把音乐带动起来。

练习曲的开始,右手上行是琶音,下行是音阶。上行时要渐强,在最高音处自杀地亮出乐句的峰顶,下行时渐弱,情绪要舒缓下来。左手有六拍子的律动感,要注意到最后一个音上面有一个重音记号,这里有一种开张、舒展的感觉,好像一种期盼。

第3 小节到达了四小节中的一个小高点,所以,其最高音c4也要更加亮出来。第5小节至第8小节是前面四小节的一个延续,在前面的基础上有一些变化。左手在第5至6小节多了一个音,显得更具有开张感。和声方面也在第8小节的第四拍终止在升f小调。然而右手并没有停下来的感觉,而是紧接着进入了发展着的第三个段落。

第10至第11小节,第12至13小节和第14至15小节都是半音阶的上行。一般来说,随着音流的上行,要有一点渐强的推动,但是这里三次上行给人的感觉并不是一样的,不要都弹得一样。

第一次(第10至第11小节)是在A大调上,色彩比较明亮,要把渐强充分做好,左手的低音也给人积极流畅的感觉。在最后三拍时,右手下行,需有渐弱,以准备进入下一小句。

第二次(第12至13小节)的左手第一个和声就出现了升f小调的导音升e,也是明示了着这个句子的小调色彩,因此渐强的幅度不用像前面一个句子那么大,而且在小调的背景下,似乎包含着更多愁绪在其中,色彩相比前两小节可稍黯淡些。

第三次(第14至第15小节)也是在小调中,色彩可更淡一些,但比较起第二次的小调来可以发现,最后的一个低音停在了极不稳定的七级音上。因此,建议大家把这个句子的开头弹出小调的浓郁,之后渐弱,好像思绪飘向远方,在等待着去向何方。

第16小节开始豁然开朗,这里手指位置相当难,要在很快的速度下保持手指开张位置的弹奏正确,还要做出渐强渐弱。和前面相对密集的位置相比,这里的高音可以略为抬高一点手指来弹,声音会亮一些。与半音阶密集位置时的非常贴键有些区别。

在第19小节的第四拍,乐曲在前面多次起伏后,达到相对的高点,右手的g 音,之后,这里要迅速的转换为pp,为后面的两次的半音阶上行做准备。

这两次半音阶的上行从乐谱上看基本上比较类似(除了中声部在每次结尾处有一些不同),但是也不要弹得太一样了,在第二次时渐强的幅度可以稍微小一点,可为更加突出紧接着出现的整首曲子的最高潮先作铺垫。

第23小节最后开始的几次模进,每串音的结尾都是短促的强音,是这首练习曲中很少出现的干脆和急促。注意踏板要按照乐谱,踩在每三拍的第一拍上,因为这些拍点上左手的和声和紧接着的右手上行琶音是一样的。四次琶音上行一浪高过一浪,音乐的性质也一次比一次更坚定。

到第25小节最后三拍达到最高点,右手的d3也由前面加上倚音而更加强了亮度,紧接着是减七琶音下行引出来的一串连接句,弹这个连接句时,节奏的律动要牢牢抓住,节奏要均匀不可摇晃。

第28小节再现,与开头的部分有七小节多的相同,直到第35小节最后一拍才有所不同。最后,第36至40小节一气呵成,渐强要做得非常尽兴。每三拍的第一个音,要把节奏点抓住,乐句的进行要弹出渐强的倾向。

最后的三个小节像一阵轻风飘向远方,PP的要求,效果很淡雅,结尾是一种淡出的效果,给人回味无穷。

这首练习曲很美,像一首诗,也像一阵风,诗意的基调掌握好了,整首曲子才能弹出意境,而不是仅仅手指的练习。

第三首《练习曲》(Op.72,No4)莫什科夫斯基曲

这首练习曲选自莫什科夫斯基的《15首技巧练习曲》(Op。72)中的第四首,是一首轻快的双音练习曲,其中从四度双音到八度双音都有。在第十级中,有一首是完全八度的练习曲,这首练习曲是为以后到第十级弹纯八度的一个准备和过渡。

这首练习曲开始右手是和弦,很多学生容易把和弦一个一个孤立地弹奏出来,这样就没有音乐性了。我们应该用长一些的乐句来把这些和弦组织起来,也

就是说,在弹奏和弦时,4、5指担负的高声部是旋律的部分,不仅要把其弹得突出,还要根据乐句的结构,在两个小节的一个句子中,把音乐的语气和表情的倾向弹奏出来。我们可以在开始先弹一下高声部的旋律,体会好乐句了,再把练习曲的整体一起弹。

左手有很大篇幅都是快速的双音。首先,从技术上来说,在弹奏这样的双音时,用手腕的上下动作及其惯性来轻松地弹奏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用手臂的动作来弹,不仅声音会很粗笨、没有弹性,手也会很容易累。具体地说,首先可以把左手臂放松地靠在身上和腿上,在手臂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手腕进行独立的上下活动,之后再去琴上弹奏。在手腕上下活动时,要感觉到手臂是完全放松和安静的,手腕在向下弹时把力量轻捷地传到手尖。开始可以慢一点,动作大一点,熟练以后就可以简练动作,以便加快速度。在琴键上,需让手指手腕适应不同的音程跨度,并且感受如何通过手掌支撑,把力量传到键盘中,指尖须抓住每一个音点,使得音色轻巧且集中。另外,从音乐的角度,在很轻快地弹奏左手双音时要注意到,第1至2小节左手的低音是从一级(g),而左手1、2指则是一个半音阶的下行,在轻快的双音弹奏时,这个半音阶实际上是一个副旋律,和右手高音的旋律在一起进行,一样要根据音乐的走向把起伏做好,把句子交待清楚。

到了第6至8小节,右手部分出现了连线,是很有表情的,作曲家也很清楚地把声部标示出来了(我们简单可以看做是符干朝上的和符干朝下的两个声部,重音记号也在两个声部中分别都有出现。高声部在切分节奏的g音又是断开的,也就从音乐的语气上进一步强调了这个重音。在弹奏时,脑子里的音乐线条要感觉g音的延续,不能因为第二拍下声部又出现的重音把g音延续的感觉打断了。因此,高声部要比中间声部突出并在力度层次上多拉开一点距离。

从第9至16小节的前半小节是前面的重复。第16小节的后半部分开始是右手的过渡,第17小节开始新的一段,右手轻快的双音加上左手较长和连贯的句子。在弹奏方法上右手和前面介绍的左手腕主动灵活的方法是一样的,一样是轻快的双音。但是在这里更要强调右手下声部1、2指级进的旋律性和表情起伏。从第17至24小节,多次渐强之后,达到了整首曲子的高潮。第17至18小节是整个渐强过程的起点,力度是p,因此在音乐上可以弹得清淡一些、幻想些、美一些,在幅度不大的渐强后,又收回来,波浪起伏地一浪高过一浪的向着高潮有安排地走去。

第19至20小节和前面两个小节的音乐性质差不多,但比前面达到的高度略高了一些,可以比前面更多一点强调旋律起伏的最高音,好像是出现了一些阳光。

第21至24小节是四次很短的渐强渐弱,为了使得在第25小节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高点,四次的渐强渐弱要像波浪般,一浪接一浪,一层比一层高,前面几次渐强渐弱稍微控制一下,不要太多,到第24小节再做出明显的渐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25小节开始是感情洪水般的迸发。在弹奏时,由于这里的音乐需要音响港大,弹奏八度也和前面的方法不一样了,要用整个手臂的力量来弹奏左手的八度和右手的大和弦,使得琴弦得到充分震动,声音洪亮而饱满。四个小节之后,由两拍的过渡,回到了开头的主题。因此,用力也要马上回到手腕的上下轻巧动作上,这样的话,音乐的效果变化也会很明显。

第35、36小节和开头第7、8小节的弹奏方法是同样的,但是,高声部的音乐处理不太一样了,跳音增多,更显得活跃,要加以注意。

第37、38小节看起来很像,但又不是一样的,两个小节的最后半拍有很大不同,很多学生在弹奏时容易混淆,要仔细看清楚。

第39、40小节是手腕和手臂的综合动作,右手第一拍后半部分开始中声部的a 、g、升f音是需要强调出来的,加上左手的呼应,整个小节要弹得连贯而饱满。

第41小节开始逐步酝酿结尾的辉煌顶点,可以适当强调右手的加和弦音以及与之相应的左手双音,但右手的八度音不要太用力。直到第42小节的最后两拍,再尽兴渐强,使得用力很有余地,到最后配合全身的协调用力,把气氛推到顶点,达到非常尽兴、过瘾、圆满地结束。

最后一小节最后两个音的节奏要注意,很多学生容易把前一个十六分音符弹成三十二分音符,可以不用过急,有一种稳定的结束感。

第三项内容是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一共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d小调赋格曲》巴赫曲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被称为钢琴的“旧约圣经”,分为上下册,各有24首前奏曲与赋格,共48首。这首《d小调赋格曲》是选自其上册的第六首。这首d小调的赋格曲是三个声部的,在第七级和第八级大家已经练习过三部创意曲,也是三个声部。三个声部的复调作品在初步的练习方法和思路方面基本上是一样的,大家已经经过两个级别的练习,到了第九级应该具有较明确的思路了,大家可以参考在第七级和第八级的考级辅导中对三个声部复调作品练习时的步骤和建议。

多声部复调作品的主题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处理巴赫复调作品的特殊问题。因为马赫原作中没有任何标识,是净版谱,就是说,没有速度、力度、连跳、表情的记号和处理。我们在此用的这个版本中则保留了一些表情记号和连线,仅供参考。对于主题,我认为首先要明确其性质是什么样的?比如,是优美的,还是活泼的;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是虔诚的,还是温馨的……作品的主是到底是符合何种性格,要在一开始就分析并明确,做到符合风格、有说服力的,并从头到尾保持统一。就这首赋格曲来说,其主题是长达两个小节的。我建议可处理成庄重和谐的、叙述性的,好像一个温馨的家庭讨论一个问题,轮流各抒己见。速度也在曲首给出了参考,是每分钟63拍。连断处理建议以连为主。要强调的上点是演奏巴赫的作品,感情要很适度,不宜过度和夸张。连的时候主要是手指要主动。风格上可以清淡一点,格调可能会高一些。

主题中有一个颤音,其具体的弹法,在乐谱上有具体的注释,是穆杰尼利版中的建议,相对来说较容易一些。也可以弹成自由的颤音,但因为后面很多次主题在不同声部的出现时颤音的弹法都必须一致,所以自由的颤音会显得较难。谱上标注的,节奏很清楚,感觉很规整。

主题的每一次出现都要保持一样的性格,一样的乐句处理,因此,明确每一次主题出现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在乐谱中,主题出现的开始都用“T”来标识出来(如第1、3、6小节等都有主题在不同声部出现)主题还有逆行主题,简单来说就是反向进行的主题,在乐谱中用:“⊥”来标识(如第14、22、23小节等也都有主题在不同的声部出现)。

另外,还有一些不完整的主题以及不完整的逆行主题(如第12小节的中声部、第14小节的低声部以及第26小节的低声部等),一般来说相对于主题来

说它们是次要的但相对于其他材料来说,它们又是相对重要的,因此可以适当的加以强调,并且也要保持和主题一样的性格和进行感。

(乐谱的第35小节有一个错音低音谱表中升a音把升号去掉。应该是原位的a音)

乐曲的最后两小节有一个allargando记号,意为拉宽,即放慢但又要有气势,此处在拉宽后又在渐弱中结束,建议可舒缓下来,勿软或懈。

钢琴考级曲目

基本练习: 1.音阶(分手、两个八度) 2.分解和弦(三个音一组、分手) C、G、D大调,A、E和声小调 曲目: A组 B组 1.练习曲(Op.599 No.19)……车尔尼 1.练习曲……贝尔科维奇2.巴斯皮耶……亨德尔 2.德国民歌……巴赫 3.忧伤……巴托克 3.奏鸣曲(G大调第四乐章)……海顿 4.俄罗斯民歌……贝多芬 4.诉说……古里特 选曲: 1.浏阳河……唐碧光作曲、陈静斋改编 2.田园曲(Op.100)……布格缪勒 3.儿童游戏……巴托克 全国钢琴演奏二级 基本练习: 1.音阶(分手、两个八度) 2.分解和弦(四个音一级、分手) C、G、 D、A、F大调,A、 E、D和声小调 曲目: A组: B组: 1.练习曲……古里特 1.练习曲(Op.176 No.14)……杜威诺阿2.加沃特舞曲……亨德尔 2.加沃特舞曲……库普兰 3.回旋曲……莫扎特 3.快板……阿尔诺尔德 4.旋律……舒曼 4.儿童献花舞……金爱平 选曲: 1.天真烂漫(Op.100)……布格缪勒 2.苏格兰舞曲……贝多芬 3.爵士小练习……赛贝尔

基本练习: 1.音阶(分手、三个八度) 2.琶音(分手、两个八度) 3.半音阶(分手) C、G、 D、A、 E、B、F大调,A、E、B、D、G、C和声小调 曲目: A组 B组 1.练习曲……勒士豪恩 1.练习曲(Op.37)……雷蒙 2.波罗涅兹舞曲……巴赫 2.库朗特舞曲……亨德尔 3.急板(Op.55 No.1)……库劳 3.快板(Op.36 No.3)……克列门蒂 C大调小奏鸣曲第2乐章 C大调小奏鸣曲第3乐章 4.叙事曲(Op.100)……布格缪勒 4.勇敢的骑士……舒曼 选曲: 1.手摇风琴……肖邦塔科维奇 2.歌曲……泰勒曼 3.甜密的幻想……柴科夫斯基 全国钢琴演奏四级 基本练习: 1.音阶(合手、四个八度) 2.移音(合手、四个八度) 3.半音阶(合手、两个八度) C、G、 D、A、 E、B、 F、bB、bE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 曲目: A组 B组 1.练习曲(Op.46 No.1)……海勒 1.练习曲(Op.849 No.12)……车尔尼2.阿勒曼德舞曲……巴赫 2.二部创意曲(No.4)……巴赫 3.回旋曲(Op.36 No.5)……克列门蒂 3.回旋曲(Op.20 No.1)……杜赛克G大调小奏鸣曲第3乐章 G大调小奏鸣曲第2乐章 4.老祖母的小步舞曲……格里格 4.圆舞曲(Op.12 No.2)……格里格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级曲目讲解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级曲目讲解第三项内容是复调性乐曲一共有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二部创意曲》(No.8)巴赫曲 这首二部创意曲在原来的考级中也有,因为它非常经典,所以,在这次的新版本教材中还是选用了。 首先,巴赫作品的处理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由于这些作品的原谱上是很少有什么(除音符以外)标记的,所以,这个版本中的标记仅供大家参考,不限制各位教师和考生的音乐理解和个性发挥,只要是符合巴赫风格的处理,都是允许的。 这首作品,我们选用了一种很有精神、生动的处理,以做参考。主题是跳音和连音组合,而且,每次主题出现的时候都要保持相同的很精神、生动的性质。 根据乐谱上的标记,八分音符是断奏,要弹得干净利落;十六分音符相对来说连一些,手指积极主动,但不能弹得很连很粘,其实,是一种很颗粒的非连奏。对主题的处理,大家要特别注意处理最高音位置的八分音符“F”,不能和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连着弹,而是要分开。这在后面主题多次出现的地方也要统一处理好。 第4到7小节这种音型弹奏的时候要强调节奏的点,每四个音把第一个音稍加强调。第5和6小节两只手同时的地方,要靠这个节奏点把两只手对齐,不能四个音都重。 这首曲子有一些很难的句子,要独拿出来仔细练习。比如,第10小节,右手的位置比较开张弹奏的时候手臂要用转动的动作,手掌和手指不能松懈,要有架子感,手掌像跷跷板一样左右转动。 类似的还有第19至20小节,右手又与第15小节类同。 大家还可以看到,这些部分十六分音符的地方有的加了跳音记号。但是,这种跳音不是要跳起来,而是要弹得干脆、颗粒、不拖泥带水,而且音点很清楚,就已

达到跳的效果了,不能因为弹奏跳音把手抬得很高,那样的话不但弹不出好的声音,还会因为离键过高而没有把握性。这种跳音如果弹得明亮、干净,会显出其中的旋律性,是很好听的。 这首作品作为二个声部的创意曲,大家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原则先分手弹奏得很熟练,很清楚,节奏很统一了,再两只手合起来弹。 第二首《前奏曲》凯列尔曲 这是巴洛克时期的一首前奏曲,复调性很强,有着类似建筑物的那种结构形式感。 这首作品的主题性质是挺拔、神气的。一开始,右手、左手的主题隔两拍相继出现,交叉在一起,像建筑一样,有一种很平衡的感觉,两只手合在一起形式感很强。另外,交叉在一起的主题还出现了两遍,第一遍是mf,第二遍是mp,所以,均衡的感觉和明暗的对比就更加明显了。 大家可以想象建筑的话,是高低错落、有明有暗的,这首作品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对比,所以大家要仔细地做出来。尤其是强弱对比的地方,要弹奏出“阶梯力度”的层次与对比,巴罗克时期,有两排键盘的古钢琴,在一排上弹出了mf,另一排上弹出mp. 像第6小节的地方也可以做出一个强、一个弱。 在第10小节右手的第一拍,从前面的一拍四个音的十六分音符,变为一拍六个音的三连音,大家弹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节奏和速度的统一性。 下面具体对装饰音进行一下说明。 designate a person responsible for periodically repaired, if significant quality problems, whether it's design or construction reasons, are required at the first meeting to study and propose solutions; 5) post through re-examination on the basis to resolve all

钢琴等级考试大全

【导语】中国音乐家协会根据弹奏技巧的难度和音乐表现力等标准,将钢琴弹奏划分为十个等级。初学钢琴、计划等级考试的学员对于钢琴等级考试不是很清楚,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认识一下钢琴是个等级考试大全。 中国钢琴考试一共分为十级,因为各地组织机构不同,所以考试时间也不同。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1.全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委员会组织的考级(每年2次,分别在暑假和寒假进行,报名地点一般在各省的音乐家协会,比如沈阳市的全国钢琴考级就是在辽宁省音乐家协会报名的) 2.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注: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考级没有十级,九级为其最级别,但其九级难度也要比全国的十级好要高,各地应该有报名点,沈阳的刘宁钢琴学校就是中央音乐学院在辽宁地区的一个考点,其他地区也有相应的机构负责代理) 3.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上海什么都跟全国不一样,比如高考试卷,所以在上海是不能参加全国音乐家协会的钢琴考级的,每年只有暑假可以考,最高级别也是十级,不过要说明的是,上海的考级曲目难于全国,上海的九级曲目已经是全国十级的曲目了,上海的十级可以相当于全国考级的“十一级”,近年来上海又开发出了一个“演奏级”,其难度比十级还高,供有能力的人来考) 以全国音协的钢琴考级为例,每一个级别都要考查四项技能(四

项都为必考项目,因此不存在练一首曲子可不可以考级的说法,此外曲目是专门指定的,只能从其中选择,不可逃避): 1.基本功:要求考查你的音阶、琶音的演奏能力,随着级别的升高,升降记号逐渐增加(10级考6升或6降)、音阶和琶音的速度也逐渐加快(10级音阶要求达到每分钟弹奏144个四分音符,即516个十六分音符,相当于每秒8.6个音),音阶和琶音的长度和难度姐会逐渐在增加,双手同向一个八度到最后得双手反向四个八度。 2.练习曲:是最能考验你的演奏水平的一项了,如果你是系统学习钢琴的话,完全可以跟就目前所学的练习曲程度来检验自己符合与哪一个级别。以下是上海音协的1—10级(每一级别高于全国音协一级,即上海的九级相当于全国的十级),你可以自己对照一下:一级:《拜厄钢琴基本教程》全部学完,双手的配合已经较为协调 二级:熟练掌握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599)后半部分程度的同时,还能够接触一些比较复杂的节拍和变化 三级:弹到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849)前半部分,手指跑动能够达到一定的流畅度。 四级:谈完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849),达到双手弹奏精准,并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 五级:弹到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299)的前半部分,具备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上) Explanations of the Piano Pieces for the National Grading Test New Edition,Grade 2 第二级共有四项内容 第一项基本练习一共有三组,第一组是D大调,第二组是A大调,第三组都要练熟,进入考场后,由评委老师任抽一组。 二级的这三组不同调性的基本练习,每一组里有三种内容。 第一种是双手弹两个八度的音阶。 首先,大家必须意识到,音阶练习是很重要的。我们每只手只有五个手指,但是钢琴有88个琴键,要想在琴键上跑动顺畅,除了手指均匀度的要求外,还要手指以大指为主导和轴心进行转动。因此,大指左右的动作是非常关键的。在音阶练习中,外向进行时大指从手掌下钻进去的穿指动作和内向进行时2、3、4指从大指上的跨越动作都能得到练习。因此,我们每一级都要练习音阶,大家更要把音阶作为每天的日常练习,来保证基本功的一贯性。不能到考试前几周才开始练习,那是肯定记不住的。 在一级中,我们学习了C大调和一升、一降的三个调性。在二级中,我们的范围扩大到二至四个升号,而且每一个调在形式上是和一级不同的——音阶是两个八度双手一起弹。这和单手弹相比是难了很多。因为一只手弹的时候,以右手为例,上行时主要是1指钻进去的动作,下行时主要是2、3、4指跨越的动作,动作比较单一,所以相对容易掌握。但是,两只手一起弹的话,两只手的动作刚好是相反的,尤其一开始两只手合起来是不太容易的,所以要进行分手的练习,把分手的动作弄清楚以后再合。 二级的音阶没有速度要求,大家可以自己进行选择,根据能力来决定速度。但是,不管快慢,都要弹得很均匀(包括声音上的均匀的速度上的均匀)。因此,在弹奏音阶时,要特别注意手的动作要很平稳。最忌讳的就是大指不做准备,到大指弹的时候猛然一拐,弄出明显的重音。 第二种是四个音一组的短琶音。 在原来“跨世纪新版”的二级中,有两种短琶音供选择,现在我们考虑到考生到了二级,已需要适应一些开张度相对大一些的曲子,所以,我们只保留了一种开张位置的短琶音(四个音一组)。 二级考生一般年龄都比较小,所以在弹张开位置的短琶音时,要注意手腕的左右调解,上行时,每四个音有一个由左到右的手腕动作。不然手小的学生,弹起来就会觉得有些勉强。具体来讲,手腕要帮每个手指达到一个最合适的位置,——直对键盘的位置,使手臂的力量直接通入键盘用力,就会比较舒服,顺畅。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与国内钢琴考级的异同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与国内钢琴考级的异同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与国内钢琴考级的异同 单一性与复合性的差异 从技巧上来说,我国的孩子,是没得说的。部分孩子手指头的功夫确实了不得。但我们培养成一大堆的钢琴匠!有些孩子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级,但只要你与他们交谈,就会发现他们在音乐知识方面简直是“白丁”。不但说不出这首乐曲是什么时期的作品,音乐风格,创作背景,乐曲的结构,对这首作品该如何理解,有些孩子甚至连乐曲的曲名,作者是谁都不知道。而国外(包括香港,因他们也使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考级体系)的孩子,因没有家长的督促,学琴只是靠兴趣,所以产生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学生的技巧差得没法听,可另一部分学生在演奏起来,你却能感受到他懂音乐,他们用音乐与你交谈。他们酷爱音乐,可以到达人迷的程度。他们的表演极具感染力,对比一下,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掌握的音乐知识是如此的丰富,而他们也只不过就是业余的学生,却能准确地说出乐曲的创作背景,乐曲结构,是何种风格,及作曲家的生平、趣事,他们的学识和能力呈现出复合性的特色、有一位香港的孩子还洋洋得意地告诉我“我连贝多芬有几个女朋友也知道呢”那种神情活像“狗仔队”发现了“明星绯闻”一样。当然,我还是要提醒了这个香港的孩子,音乐知识再丰富,也要通过过硬的技术来表现音乐,必要的压力还是需要的,否则也一样学不好音乐。 考级系统的差异 同样是为了普及古典音乐,促进青少年业余音乐的学习,为何国内的考级与国外的考级在孩子们身上所产生的结果会如此的不同呢7就这种现象,我也曾与一位香港的同行交流过,他认为,归根结底还是考级的系统不同,在乐曲技巧难度方面(包括基本练习,如音阶、琶音等)国内与国外( 英皇)考级的程度差不多,差异就出现在与国内不同的视奏,听力测试,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级曲目讲解

第三项内容是复调性乐曲一共有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二部创意曲》(No.8)巴赫曲 这首二部创意曲在原来的考级中也有,因为它非常经典,所以,在这次的新版本教材中还是选用了。 首先,巴赫作品的处理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由于这些作品的原谱上是很少有什么(除音符以外)标记的,所以,这个版本中的标记仅供大家参考,不限制各位教师和考生的音乐理解和个性发挥,只要是符合巴赫风格的处理,都是允许的。 这首作品,我们选用了一种很有精神、生动的处理,以做参考。主题是跳音和连音组合,而且,每次主题出现的时候都要保持相同的很精神、生动的性质。 根据乐谱上的标记,八分音符是断奏,要弹得干净利落;十六分音符相对来说连一些,手指积极主动,但不能弹得很连很粘,其实,是一种很颗粒的非连奏。对主题的处理,大家要特别注意处理最高音位置的八分音符“F”,不能和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连着弹,而是要分开。这在后面主题多次出现的地方也要统一处理好。 第4到7小节这种音型弹奏的时候要强调节奏的点,每四个音把第一个音稍加强调。第5和6小节两只手同时的地方,要靠这个节奏点把两只手对齐,不能四个音都重。 这首曲子有一些很难的句子,要独拿出来仔细练习。比如,第10小节,右手的位置比较开张弹奏的时候手臂要用转动的动作,手掌和手指不能松懈,要有架子感,手掌像跷跷板一样左右转动。 类似的还有第19至20小节,右手又与第15小节类同。 大家还可以看到,这些部分十六分音符的地方有的加了跳音记号。但是,这种跳音不是要跳起来,而是要弹得干脆、颗粒、不拖泥带水,而且音点很清楚,就已达到跳的效果了,不能因为弹奏跳音把手抬得很高,那样的话不但弹不出好的声音,还会因为离键过高而没有把握性。这种跳音如果弹得明亮、干净,会显出其中的旋律性,是很好听的。 这首作品作为二个声部的创意曲,大家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原则先分手弹奏得很熟练,很清楚,节奏很统一了,再两只手合起来弹。 第二首《前奏曲》凯列尔曲 这是巴洛克时期的一首前奏曲,复调性很强,有着类似建筑物的那种结构形式感。 这首作品的主题性质是挺拔、神气的。一开始,右手、左手的主题隔两拍相继出现,交叉在一起,像建筑一样,有一种很平衡的感觉,两只手合在一起形式感很强。另外,交叉在一起的主题还出现了两遍,第一遍是mf,第二遍是mp,所以,均衡的感觉和明暗的对比就更加明显了。 大家可以想象建筑的话,是高低错落、有明有暗的,这首作品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对比,所以大家要仔细地做出来。尤其是强弱对比的地方,要弹奏出“阶梯力度”的层次与对比,巴罗克时期,有两排键盘的古钢琴,在一排上弹出了mf,另一排上弹出mp. 像第6小节的地方也可以做出一个强、一个弱。 在第10小节右手的第一拍,从前面的一拍四个音的十六分音符,变为一拍六个音的三连音,大家弹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节奏和速度的统一性。 下面具体对装饰音进行一下说明。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下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下) 周铭孙 第二首《F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K494)莫扎特曲 首先要解释一下选用这首奏鸣曲的原因。在第三级至第七级中,复调性乐曲是作为单独的一个项目出现的,而从第八级开始,复调性乐曲不再是单独的一项,而是放在了“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中了。复调性乐曲在钢琴演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巴赫平均律的赋格中有的声乐达到了五年声部之多,这在其他乐器中是难以做到的,所以钢琴演奏中练习复调思维和技能是很重要的,我们在考虑巴洛克时期作品的安排中也必须要考虑到复调乐曲的练习和比重。这首奏鸣曲复调性很强,是一首较特殊的奏鸣曲,其中运用了大量卡农式的手法,两只手错综交叉,模仿、问答、呼应,要弹清楚必须有复调思维,所以在第九级中选用了这首奏鸣曲既做复调又是大型乐曲,兼而有之。 要弹好这首奏鸣曲,有几个问题需要处理好。 首先是结构。到了九级的程度,对奏鸣曲式(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等结构的划分)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清楚了,在此就不再赘述。 其次前面说到了这首奏鸣曲运用了复调性和卡农的手法,就应该把运用卡农手法——好像你一句我一句,两只手互相模仿、互相呼应的地方找出来,以便在练习的时候头脑能更加清楚,两只手弹得很均等。比如,在第28小节左手的第二拍开始和第29小节右手的第二拍开始,以及第30小节左手的第二拍开始和第31小节的右手第二拍开始等等,都是模仿和卡农的作法。类似的地方在乐谱中还有很多,到了这个级别大家要能够有很好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不是简单把音符弹出来就可以的。 再次,在乐曲中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地方不容易弹好。比如第83小节的右手,上行的音要颗粒性清楚而有动力感,不能拖泥带水弹成连奏了,第84小节的下行的音又要连贯一些,稍微舒缓一点的感觉。类似的第85小节至第88小节的地方也是一样的,要弹出区别来。 从第90小节开始的音流要注意把轮廓的音弹得很清楚,一般来说,每三个音的第一个音要弹出一点音头的感觉来,让呈示部动力性地结束。 最后,莫扎特的快板要不急不慌,因为并不是非常快。在曲首有速度标记二分音符:=80---84.速度方面需大家可按照提示来弹,弹奏出稳当潇洒并流畅优美的感觉。 第三首《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p。10,No.1)贝多芬曲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第五首的第一乐章。 C小调是贝多芬表现英雄主义的一种调性,比如他很多有名的作品——《“命运”交响曲》、《“悲怆”交响曲》、最后一首奏鸣曲(第三十二首奏鸣曲,作品111)都是c小调的,非常英雄主义的作品。这首奏鸣曲同样表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不过,这首曲子是贝多芬二十多岁、比较年轻的时候写的,所以,表现出一种非常朝气蓬勃、奋勇向上的精神。 乐章开始的第一主题就是非常有活力、向上的。要想让音乐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来的话,和弦就要很有力。在开始的这个和弦中,除了要协调用力以外,还必须要有一个爆发力。紧接着的附点音型要从弱到强,声音干脆直率,不要加踏板。这里的附点节奏不管是在弱的时候还是强的时候都要弹得非常有棱角。手的架子很牢靠。弹奏的关键是:附点音符要强调并站稳,一定要弹够时值

权威钢琴考级曲目

权威钢琴考级曲目一、全国钢琴考级曲目一级 一、基本练习 1 C大调 2 G大调 3 F大调 二、技巧性练习曲 1 《旋律与伴奏练习曲》(Op.823,No.13)车尔尼曲 2 《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第60首 3 《练习曲》尼古拉耶夫曲 三、中国乐曲 1 《小白菜》龚耀年改编 2 《玩具》李重光曲 3 《扎红头绳》王震亚编曲 四、外国乐曲 1 《乡村快步舞曲》 2 《摇摆的印第安人》吉洛克曲 3 《春之歌》汤普森曲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二级 一、基本练习 1 D大调 2 A大调 3 E大调 二、技巧性练习曲 1 《练习曲》(Op.599No.59) 车尔尼曲

2 《练习曲》(Op.139No.19) 车尔尼曲 3 《声音阶旋律》(小宇宙第二册)巴托克曲 三、中国乐曲 1 《二月里来》五震亚编曲 2 《熊猫》黎英海曲 3 《两只老虎》林成进改编 四、外国乐曲 1 《G大调苏格兰舞曲》(Op.38.No.23)黑斯勒曲 2 《女神之舞》蓬基耶利曲 3 《柔板》斯坦别尔特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三级 一、基本练习 1 C大调与a小调 2 G大调与e 小调 3 D大调与b小调 4 A大调与升f小调 5 E大调与升c小调 6 B大调与升g小调 二、技巧性练习曲 1 《双手交替练习曲》(Op.139No98) 车尔尼曲 2 《练习曲》(Op.37No.10) 莱蒙曲 3 《练习曲》(Op.32No.19) 格季克曲 三、复调性乐曲 1 《康定情歌》陈鸿铎改编 2 《布列舞曲》巴赫曲

3 《小赋格》齐波里曲 四、乐曲 1 《郊游》路珈改编 2 《舞曲》(Op.27,No.17)卡巴列夫斯基曲 3 《小诙谐曲》(Op.3,No.3)谢列凡诺夫曲 4 《F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贝多芬曲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四级 一、基本练习 1 F大调d 小调 2 bB大调g 小调 3 bE大调c 小调 4 bA大调f 小调 5 bD大调bB小调 6 bG大调bE小调 二、技巧性练习 1 《练习曲》(Op.172No.4) T.拉克曲 2 《练习曲》(Op.453No.55) 车尔尼曲 3 《练习曲》(Op.37No.42) 莱蒙曲 三、复调性乐曲 1 《打莲湘》陈铭志曲 2 《小广板》D,斯卡拉蒂曲 3 《小步舞曲》(选自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巴赫曲 四、乐曲 1 《云雀之歌》(0p,39。No,22)柴科夫斯基曲 2 《回旋曲》(0p,151,No,1)狄亚贝里曲

英皇钢琴考级曲目一级

英皇钢琴考级曲目一级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ABRSM】钢琴考级 作品 本曲集共包含九首选自2013-2014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钢琴考试大纲的曲目。考试时,考生必须演奏三首曲目,从A、B、C 三套曲目中各选一首。考生可以从该曲集收录的作品中选择考试曲目,也可以从该级别的其他曲目中选择:在目录页和2013-2014考试大纲手册中给出了完整的曲目单。所有的曲目适用期限为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允许沿用至2015年,具体如下: 英国和爱尔兰——截止到2015年A期(春季考试)结束 所有其他国家——截止到2015年的12月31日 该曲集中的作品来源广泛。这些作品均与原始资料进行了核对,有些地方经过重新编辑以便于演奏者弹奏。装饰音的实际演奏方式已由编者标出,节拍器速度标记在方括号内。编者在一些必要的地方修订了指法,以确保该曲集的统一性。其他一些编者的修订细节和演奏提示都在脚注中给予说明。指法和所有编者的附加信息仅供参考,并不全面,也非强制性。 其他要求 音阶与分解和弦 下列要求根据2013-2014钢琴考试大纲制定。

视奏(参见2013-2014钢琴考试大纲) 听觉测试(参见2013-2014钢琴考试大纲) 其他重要信息 当计划报名参加考试时,请务必参阅下列出版物: 1、现行的钢琴考试大纲(2013-2014) 2、现行的《考试信息与章程》(每年会公布一次) 3、《音乐考试面面观》(包括给考生、教师以及家长的实用性建议)上述出版物包含了考试的所有相关信息,从报名详情到弹奏要求,如反复记号的遵循等。更多信息可以从https://www.doczj.com/doc/5512677323.html,中获得。 钢琴考级作品 第一级

全国钢琴考级1级曲目分析

! 一级曲目分析: 一级A组(1)练习曲车尔尼 OP599 N019 此曲是音阶式练习曲,要求弹揍得均匀。想要弹奏均匀主要的困难是对大拇指的训练,大拇指如果不能够提前钻进去,就会出现重音。此外学生经常会认为想把声音弹奏有颗粒性,把手指训练的有力量,就把乐曲弹奏的很硬,这是个错误的想法,应该按照谱例上的连线弹奏的非常均匀,非常连贯。左手是和弦,初学者会有困难,音不容易弹奏这三个音,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心理上就会不害怕了,要练好一组音以后,再练习第二组另外左手弹揍整齐以后要求与右手的配合也需要整齐。要想解决好两手配合整齐的办法是:左手在弹奏和弦之前做准备,也就是在弹揍第二个和弦之前,把左手抬起来准备一下,从而保证第二个和弦的弹奏与右手同时弹奏时能够整齐。句子的划分是两小节一句。 一级A组(2)巴斯比耶亨得尔 此曲是一首非常活跃的三拍子舞曲,曾流行于法国宫庭,要想弹奏好这些曲子先要找到它的特点:一、此曲的特点是拍子上从第三拍进入(弱拍开始弹奏)不能把第一个音当成正拍弹奏,否则正反拍的重音就会出现错误。二、谱例第三行(13小节处)表现得象是左右手对话,这就是需掌握此曲的另一特点:复调性。三、左右手要弹奏地非常整齐。 一级A组(3)忧伤巴托克 此曲音乐上是非常难过的,曲调上表现出一种叹息的语气,这首曲子采用民间曲调,弹奏起来显得更亲切。同时要注意谱例上的表情记号(>)力度上要从强到弱,这样更能增加忧伤,叹息的情调。第二条表情记号(<>)从渐强到渐弱,象是感情上更加难过,需要把话说的更充分一些。另一方面需注意左手是连贯的和声进行,要做到两个音互相连起来,必须做好准备。第一小节一、三指弹奏完以后,二、五指做准备,第二小节二、三指弹奏完以后,一、五指要做好准备,第二小节也可以用一、三指弹奏第一组和弦,然后用二、五指弹奏第二组和弦。和弦弹奏地要均匀,要连起来,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增添忧伤的情绪。同时第三行弹奏时需注意,右手跟前面一样的基础上,左手晚进一拍这就增加了节奏上的变化,变化为切分节奏,使情绪上除了忧伤以外又增加了一些悲哀。 一级A组(4)俄罗斯民歌贝多芬 此曲是非常活跃的两拍子舞蹈,要注意谱例上的奏法,只有把连线、跳音、连线后带点的音符按谱例做得非常正确,连音与顿音要有停顿,情绪上才能做得出来,才能体现出奏法的重要性。第三行中符点节奏要弹奏得非常准确。左手的演奏需要非常连贯,并且句子很长,是四小节一个连线。右手则要跳跃轻巧一些,分句要清楚。 一级B组(1)练习曲贝尔科维奇

钢琴一到十级的考试曲目

钢琴一到十级的考试曲目 一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练习的范围有三组:(1)、C 大调(2)、G 大调(3)、F 大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音阶、一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短琶音,三个音为一组;3、和弦:主三和弦的原位及转位。 二、练习曲1、练习曲No88、 三、奏鸣曲1、G 大调小奏鸣曲四乐曲1、在花园里2、划船拜厄阿特伍德 玛依卡帕尔汤普森 二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练习的范围有三组:(1)、D 大调(2)、 A 大调(3)、E 大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音阶、两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短琶音,两个八度,双手同向,本级短琶音分为A、B 两种,考生自选一种3、和弦:主三和弦的原位及转位。 二、练习曲1、练习曲op599 三、复调1、、小步舞曲 四、奏鸣曲1、C大调小奏鸣曲,第二乐章op57、No1 五、乐曲1、天真烂漫车尔尼巴赫比尔布格缪勒 三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基本练习的范围有六组:(1)、 C 大调与a小调(2)、G大调与e小调(3)、大调与b小调(4)、A大调与#f小调(5)、E大调与#c 小调(6)、B大调与#g小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三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琶音,三个八度,双手同向 二、练习曲1、练习曲op37 三、复调1、加伏特舞曲 四、奏鸣曲1、 F 大调小奏鸣曲0P168 第一乐章 五、乐曲1、第一次丧失op68 莱蒙巴赫迪亚贝利舒曼四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基本练习的范围有六组:(1)、F 大调与d小调(2)、bB大调与g小调(3)、bE大调与c小调(4)、bA大调与f小调(5)、bD大调与 b 小调(6)、bG大调与 e 小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三个八度,双手同向1、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琶音,三个八度,双手同向 二、练习曲1、练习曲op718 三、复调1、G 大调前奏曲 四、奏鸣曲1、、G 大调小奏鸣曲op20 第一章 五、乐曲1、、孩子们的舞蹈车尔尼亨德尔杜舍克桑桐五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基本练习的范围有六组:(1)、 C 大调与a小调(2)、G大调与e小调(3)、D大调与c小调(4)、A大调与#f 小调(5)、E大调与#c小调(6)、B大调与#g 小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三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和弦琶音,三个八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四级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四级 第四级一共有四项内容 大家要注意的是,从四级开始,有一些乐曲是有速度标记的,大家可以作为衡量、核对的参考。 第一项内容是基本练习一共有六组,包括了从一个降号到六个降号的大小调音阶和琶音。四级的音阶和琶音要求双手同向弹三个八度。从速度方面来说,四级没有速度要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能力选择速度,只要能弹得很均匀、有一定的流畅度就可以。另外,音阶和琶音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和三级一样,因为音阶用十六分音符,琶音用八分音符来写,就意味着音阶和琶音的速度应该相差一倍(也就是说,琶音是每拍弹两个音,音阶是每拍弹四个音,琶音正好比音阶慢一倍)。 在这六组大小调中,降G大调和降e小调在四级中是第一次接触,也是最难的一组。其他调的琶音可以把长的手指(2、3、4指)放在黑键上,短的手指(1、5指)放在白键上,从手的位置来说,是最牢靠的。而这一组的琶音则全部都在黑键上,所以希望大家能多加练习,把手指的动作、位置练得很顺,声音很均匀。 第二项内容是技巧性练习曲一共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练习曲》(op,172。No,4)T.拉克曲 这首练习曲主要是左手的跑动练习,情绪要有非常精神抖擞的感觉。 练习曲的前部,左手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的手指位置是密集的、收拢的。从右手的部分来看,开头的双音要弹得很有弹性。特别要注意在弹的时候,如果把不同句尾长短的区别做得很好,就能加强音乐趣味。如:第一句的句尾(第2小节的第二拍)是跳的句尾,弹时要活泼而有弹性。而第二句的句尾(第4小节的第二拍)则是延长的,记号“ten,”的意思是表示要把这个音保持一会儿,基本弹够一拍的时值。两个句尾一短一长,语气感觉就完全不同,使人感到饶有趣味。 第6小节和第8小节也是与第2、第4小节类似的,一短一长两种句尾同样要区别好,而且整体比前面提高了三度,情绪上更兴奋一些。 从第9小节开始,左手手指的位置变为先收拢后开张,也就是一小节中前半部分是收拢的,后半部分是开张的。这个地方要强调右手的切分的语气,从第9小节到第12小节,一样的节奏型,从高点的位置一个一个退下来。 第13小节以后,又一个一个上行后再下行,到第L5小节开头的旋律又再现了。这里的上上下下要做得很有意思。

声乐: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七级曲目指导

声乐: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七级曲目指导 来源:歌词大全 https://www.doczj.com/doc/5512677323.html, 七级A组(1)练习曲车尔尼 此曲时十七世纪音乐风格得乐曲。练习时要求颗粒性强,弹性要好,手指转换的地方手臂要放松,转弯的动作要正确,保持严谨的节奏律动。此外还要注意左手根音的写法:第一、三行中左手强调保留四、五指,第二行左手改为跳动的低音写法,在看谱例时要特别认真的分清左手根音中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长度,以便于更好完成低音级进向下的音阶旋律线条,确保旋律的趣味性,另外结尾时要做大的渐弱。 七级A组(2)三部创意趣巴赫 练习时注意巴洛克时期巴赫的古典风格特点,此曲旋律线不长,每一音符做为一个单位,要求弹奏得有弹性、活泼。声音上弹得不要太重,保持乐曲得流动性。手指触动琴键要把音断开一些弹奏,如用连奏会感觉跟此曲风格不贴切。第一行第三小节得三十二分音符弹得不要太快,要保持全篇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得统一性,保证稳定得节奏律动。第五十二页第四行第一小节的左右手旋律互换,如果感觉两手交叉弹奏比较困难,也可以两手互换弹奏。内心感觉是上面的旋律交叉发展下去和下面的旋律交叉发展上来。三十二小节的延长音要保持住,时值要够,不能短促,以确保从容进入尾声。 七级A组(3)回旋曲莫扎特(bB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此曲是轮舞式舞蹈的性质,主题多次重复出现的古典作品。在两个主题之间插入一个不同主题的插部,当主题之间插入一个不同主题的插部,当主题出现时要回到原来主题的风格上去。插部(五十三页最后一小节)则在音乐形象上形成一个不同风格的对比段落出现,节奏上要保持统一的节奏律动。音乐形象上的不同表现在于主题比较轻盈、有弹性、力度上弹奏得要轻(p)。插部表现出比较浑厚、雄浑、有力地(f)音量对比。

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

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七级和八级和九级) 七级A组(1)练习曲车尔尼 此曲时十七世纪音乐风格得乐曲。练习时要求颗粒性强,弹性要好,手指转换的地方手臂要放松,转弯的动作要正确,保持严谨的节奏律动。此外还要注意左手根音的写法:第一、三行中左手强调保留四、五指,第二行左手改为跳动的低音写法,在看谱例时要特别认真的分清左手根音中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长度,以便于更好完成低音级进向下的音阶旋律线条,确保旋律的趣味性,另外结尾时要做大的渐弱。 七级A组(2)三部创意趣巴赫 练习时注意巴洛克时期巴赫的古典风格特点,此曲旋律线不长,每一音符做为一个单位,要求弹奏得有弹性、活泼。声音上弹得不要太重,保持乐曲得流动性。手指触动琴键要把音断开一些弹奏,如用连奏会感觉跟此曲风格不贴切。第一行第三小节得三十二分音符弹得不要太快,要保持全篇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得统一性,保证稳定得节奏律动。第五十二页第四行第一小节的左右手旋律互换,如果感觉两手交叉弹奏比较困难,也可以两手互换弹奏。内心感觉是上面的旋律交叉发展下去和下面的旋律交叉发展上来。三十二小节的延长音要保持住,时值要够,不能短促,以确保从容进入尾声。

七级A组(3)回旋曲莫扎特(bB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 此曲是轮舞式舞蹈的性质,主题多次重复出现的古典作品。在两个主题之间插入一个不同主题的插部,当主题之间插入一个不同主题的插部,当主题出现时要回到原来主题的风格上去。插部(五十三页最后一小节)则在音乐形象上形成一个不同风格的对比段落出现,节奏上要保持统一的节奏律动。音乐形象上的不同表现在于主题比较轻盈、有弹性、力度上弹奏得要轻(p)。插部表现出比较浑厚、雄浑、有力地(f)音量对比。第三插部(五十五页第二行)右手旋律连线得歌唱性与左手断奏(跳音)弹性得律动要做出来。象是两手各自拿一种乐器演奏非常精彩得段落。最后还要第五十六页第一行第三小节开始得巴洛克十七级进式得音乐表现手法。前两小节力度时突强,紧接着两小节是阶梯式得突弱,然后再突强两小节,不是渐强或渐弱。此曲力度上不宜弹得太重,而且多从四小节、八小节为一句大的结构来考虑安排全曲的起程转合关系。 七级A组(4)(无词歌)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德国学派的代表,此曲短小精悍,是没有配上歌词的歌,要富有歌声加伴奏的想象,注意旋律发展方向,要做出起句、收句的渐强、渐弱,要体会内心感受重旋律的发展。左手伴奏的切分节奏音型弹得要轻,作为一种陪衬声部不能弹得太响,不能影响主旋律正拍得流动感。根音声部是左手主要得声部,这三个声部(高、

百科全书艺术百科少儿艺术知识――钢琴考级中的技巧问题

素材资源百科全书艺术百科《少儿艺术知识――钢琴考级中的技 巧问题》 少儿艺术知识――钢琴考级中的技巧问题 ―次考级的结果,总有:―部分人未能通过,级别愈高,未通过 的比例愈大。根据笔者多次实际考察,发现技巧问题是考级末获 通过的普遍原因之一。考级曲因有技巧上的难度,应考者需要在 技巧上做好准备。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情况。 弹奏技巧性(通常是快速的)乐句乐段时,需用手指的第三关节作灵活而有力的击键。因此,手指应保持在离键一定的高度上。这种 方法,就是前苏联杰出的钢琴教育家涅高兹在称赞霍洛维茨时所 说的“小槌子”式的弹奏,它能够获得清晰玲珑的效果。但是不 少人不论弹或不弹,总是把全部手指都搭拉在键盘上,弹时就摸 着或按着弹,这样会弹得软弱无力和拖泥带水,也很难弹得均匀。

另有一些人也将手指搭拉在键盘上,弹时才临时把手指抬起,这 样每弹一个音,都需要抬起和弹下两个动作,不可能弹得快,影 响弹奏速度。不必害怕抬起手指会造成所谓“紧张”,只要把手 掌外侧稍微抬高一点,再用微乎其微的力量将手指保持在一定高度,这个问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本来,在―切形式的运动中, 不存在绝对的放松,离开适当的用力,钢琴也是不会响的。当然 要注意手指击键后立刻放松,不必抬得过高,不用的手指不要紧 绷着,其间的各种关系,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本文还要 强调指出,弹过后的手指要迅速抬起,这样有助于获得清晰明亮 的效果,并同时为手指的下一次弹奏做好了准备。不少人弹琴时 手腕跳动,这是很不好的习惯,与此相伴随的往往是弹多了手会 发酸,原因在于手指缺少独立能力。要想改掉这个习惯比较麻烦,需要注意方法,还需要耐心和专注。最好从较为浅易简单的教材 开始做起,哈农手指练习的开始部分对此很有用处。练习时注意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下)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下)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下) 周铭孙 第二首《F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K494)莫扎特曲 首先要解释一下选用这首奏鸣曲的原因。在第三级至第七级中,复调性乐曲是作为单独的一个项目出现的,而从第八级开始,复调性乐曲不再是单独的一项,而是放在了“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中了。复调性乐曲在钢琴演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巴赫平均律的赋格中有的声乐达到了五年声部之多,这在其他乐器中是难以做到的,所以钢琴演奏中练习复调思维和技能是很重要的,我们在考虑巴洛克时期作品的安排中也必须要考虑到复调乐曲的练习和比重。这首奏鸣曲复调性很强,是一首较特殊的奏鸣曲,其中运用了大量卡农式的手法,两只手错综交叉,模仿、问答、呼应,要弹清楚必须有复调思维,所以在第九级中选用了这首奏鸣曲既做复调又是大型乐曲,兼而有之。 要弹好这首奏鸣曲,有几个问题需要处理好。 首先是结构。到了九级的程度,对奏鸣曲式(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等结构的划分)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清楚了,在此就不再赘述。 其次前面说到了这首奏鸣曲运用了复调性和卡农的手法,就应该把运用卡农手法——好像你一句我一句,两只手互相模仿、互相呼应的地方找出来,以便在练习的时候头脑能更加清楚,两只手弹得很均等。比如,在第28小节左手的第二拍开始和第29小节右手的第二拍开始,以及第30小节左手的第二拍开始和第31小节的右手第二拍开始等等,都是模仿和卡农的作法。类似的地方在乐谱中还有很多,到了这个级别大家要能够有很好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不是简单把音符弹出来就可以的。 再次,在乐曲中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地方不容易弹好。比如第83小节的右手,上行的音要颗粒性清楚而有动力感,不能拖泥带水弹成连奏了,第84小节的下行的音又要连贯一些,稍微舒缓一点的感觉。类似的第85小节至第88小节的地方也是一样的,要弹出区别来。 从第90小节开始的音流要注意把轮廓的音弹得很清楚,一般来说,每三个音的第一个音要弹出一点音头的感觉来,让呈示部动力性地结束。 最后,莫扎特的快板要不急不慌,因为并不是非常快。在曲首有速度标记二分音符:=80---84.速度方面需大家可按照提示来弹,弹奏出稳当潇洒并流畅优美的感觉。 第三首《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p。10,No.1)贝多芬曲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第五首的第一乐章。 C小调是贝多芬表现英雄主义的一种调性,比如他很多有名的作品——《“命运”交响曲》、《“悲怆”交响曲》、最后一首奏鸣曲(第三十二首奏鸣曲,作品111)都是c小调的,非常英雄主义的作品。这首奏鸣曲同样表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不过,这首曲子是贝多芬二十多岁、比较年轻的时候写的,所以,表现出一种非常朝气蓬勃、奋勇向上的精神。 乐章开始的第一主题就是非常有活力、向上的。要想让音乐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来的话,和弦就要很有力。在开始的这个和弦中,除了要协调用力以外,还必须要有一个爆发力。紧接着的附点音型要从弱到强,声音干脆直率,不要加踏板。这里的附点节奏不管是在弱的时候还是强的时候都要弹得非常有棱角。手的架子很牢靠。弹奏的关键是:附点音符要强调并站稳,一定要

(完整版)全国钢琴考级曲目

超实用全国钢琴考级曲目 全国钢琴考级,由全国音乐家协会组织举办,是目前国内辐射面最广,考级人数最多的钢琴考级之一。全国钢琴考级共分10级,最高等级为10级,可以跳级考试。考级每年会举办2次,寒暑假各一次。古诺钢琴整理出全国钢琴考级曲目供有需要的同学参考。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一级 一、基本练习 1 C大调 2 G大调 3 F大调 二、技巧性练习曲 1 《旋律与伴奏练习曲》(Op.823,No.13)车尔尼曲 2 《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第60首 3 《练习曲》尼古拉耶夫曲 三、中国乐曲 1 《小白菜》龚耀年改编 2 《玩具》李重光曲 3 《扎红头绳》王震亚编曲 四、外国乐曲 1 《乡村快步舞曲》 2 《摇摆的印第安人》吉洛克曲 3 《春之歌》汤普森曲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二级 一、基本练习 1 D大调

2 A大调 3 E大调 二、技巧性练习曲 1 《练习曲》(Op.599No.59) 车尔尼曲 2 《练习曲》(Op.139No.19) 车尔尼曲 3 《声音阶旋律》(小宇宙第二册)巴托克曲 三、中国乐曲 1 《二月里来》五震亚编曲 2 《熊猫》黎英海曲 3 《两只老虎》林成进改编 四、外国乐曲 1 《G大调苏格兰舞曲》(Op.38.No.23)黑斯勒曲 2 《女神之舞》蓬基耶利曲 3 《柔板》斯坦别尔特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三级 一、基本练习 1 C大调与a小调 2 G大调与e 小调 3 D大调与b小调 4 A大调与升f小调 5 E大调与升c小调 6 B大调与升g小调 二、技巧性练习曲 1 《双手交替练习曲》(Op.139No98) 车尔尼曲 2 《练习曲》(Op.37No.10) 莱蒙曲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八级下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八级(下) 周铭孙 第三首《C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K330.)莫扎特曲 C大调也是一个非常明朗、明快、活泼的调性。这首C大调的奏鸣曲中不仅表现了明朗和活泼,还有一些典雅和秀丽。 主题是十分欢快的,是小快板。前4小节左手的八分音符可以都处理为断奏。右手第1小节第一拍的节奏需要注意,e音占了四分之三,后面的两个三十二分音符只占四分之一拍,弹的时候,e音的时值要弹够,再把两个三十二分音符很快地、轻轻地弹过去。第2小节的倚音弹法是把4指弹的小音符f和1指的c音一起弹下去,之后在保持c音的基础上3指再弹e音。后面第10、54、97小节的倚音也是类似的弹法。 第4小节右手的颤音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就是保持住c音,装饰音的第一个音和c音同时弹一去。装饰音可以弹奏成回音,也可以弹奏成上波音。 在第5小节以后,左手变为连奏了。右手相同的节奏到第7小节是连续的小连线,每一组小连线的第二个音手腕要柔软地带起来,不能把小连线的最后一个音弹得太重。 第9小节主部主题再次出现,这次左手的伴奏变为了分解琶音和分解八度,力度层次上也比第一次更响、更神气了。也可以在拍点上踩一点踏板加强一点节奏重音,但千万不踩长致使声音重叠起来。 第十六小节是用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写成的一个连接部分。手指要很主动,弹出non legato轻巧、晶莹的声音。两遍一样的经过句也处理得有一些变化,第二遍亦可以比第一遍更轻一些。 第21小节开始,是一个插入句,性质是十分优美典雅的。 其中,第21小节右手的装饰音可以和左手的第六个音同时来弹,不能弹得太使劲,要轻松一点,可以感觉是旋律中的一个部分,而不单纯是装饰的作用。第25小节之后的句子是前面四个小节的发展,尤其是到第26小节从连线变成了跳音,显得情绪变得活泼了。 从第39小节开始,右手有连续的6次装饰音,在每一次的颤音上下方有小音符表示了具体应该弹奏的变化音。要指出的是,第40小节a音的颤音记号下方应该有一个升记号,表示弹奏的音符是a—b---a---升g---a---b。相同的还有第44小节的a音、第73小节的升g音、第142小节的a音、第143小节的d音,装饰音的下方音都要加升号,练习时要加以注意。 这些装饰音在快速的进行中要弹奏清楚是比较难的,因此正确的用力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在前面的装饰音讲解中已经说明过,在这里希望再次强调,装饰音的发力一定是第一个音带动后面的其他音,第一个音的用力是自上而下一触即发的,并且在第一个音点下去之后后面的音就是随贯性很轻地用手指精细动作弹奏出来,不能用很大的力气,越多的使劲,就越容易弹不清楚。 第60小节,右手有一个颤音,有能力的话可以定数,弹奏成简单的一对二,即从上方音开始弹奏,右手两个音,左手一个音,也就是右手八个音,左手四个音。 到第69小节,进入了乐曲的发展部。这个发展部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主题中有大量的小连线,因此,首先如何把小连线处理好就是非常重要的了。莫扎特音乐中的典雅和优美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小连线的演奏上表现出来的。小连线弹奏的关键是第一个要强调,第二个一定要弱化,弹出委婉的语气,尤其连续的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