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巴比伦简介文档3篇

古巴比伦简介文档3篇

古巴比伦简介文档3篇
古巴比伦简介文档3篇

古巴比伦简介文档3篇Introduction document of Babylon

编订:JinTai College

古巴比伦简介文档3篇

前言: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你自己,直接关系到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及以后交往的顺利与否,也是认识自我的手段。自我介绍是每个人都必然要经历的一件事情,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与陌生人建立关系、打开局面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自我介绍获得到对方的认识甚至认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本文档根据自我介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古巴比伦简介文档

2、篇章2:古巴比伦文明简介文档

3、篇章3:古巴比伦的历史文档

古巴比伦(约前30世纪-前720xx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

3020xx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下面小泰为你整理了古巴比伦简介,欢迎阅读。

篇章1:古巴比伦简介文档

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3520xx年左右-公元前720xx 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距今约5020xx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

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这平原上发展了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城市,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之一。有空中花园,但都成废墟。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四大古国文明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地。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首都位于今伊拉克境内巴格达以南幼发拉底河畔。东经44°25',北纬32°33'。巴比伦王国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与古巴比伦国王(公

元前1792—1750年在位)

公元前18世纪初,古巴比伦王国崛起。在汉谟拉比领导下,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的帝国。

为了强化统治,汉谟拉比制订了世界上古代的第一部比

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他还利用宗教来巩固自己的政治,称自己是神宠爱的人。

汉谟拉比是巴比仑城邦的第六任国王。巴比仑城邦位于

幼发拉底河中游,曾一度向北方的亚述称臣,后利用其地理条件的优势,逐渐发展壮大,但直到汉谟拉比继位之后,巴比仑才成为一个强国。汉谟拉比十分勤政,他兴修水利,奖励商业,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他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征服计划,并以百分之百的信心和决心使蓝图变成现实。从公元前1787年起,

开始了统一两河流域之路,采取灵活务实外交,一个时期集中力量攻灭一国,先后灭了伊新、拉尔萨、马里等城邦。征服活动大约进行了35年,耗尽了汉谟拉比的生命,除了北方强悍

尚武的亚述和它庇护下埃什嫩之外,两河流域已基本统一在汉谟拉比的铁腕下。后来,巴比仑被等同于两河流域南部,其文明也称为“古巴比仑文明”。

相传,那时古巴比伦的国王娶了一个妻子,那个妻子生

活的地方很美,她十分想念的故乡,但是不能经常出去。国王十分疼爱那个妻子,便命人在王宫建造一个空中花园。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见了,所以,至今没人看到过那个“空中花园”,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只能用“相传”两个字。

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位于底格里斯

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距今约5000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在公元

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同时建立了一座宏伟的古城,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流传最早的文化是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

其中由列利开创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汉谟拉

比法典》颁布,

虽然它的根本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但是依然推动了社

会的发展。《汉莫拉比法典》建立在两个最著名的原则基础上,此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和“让买方小心提防”。

除此之外,铸造技术和冶金技术也同时高度发达,并拥

有了自己的学院,巴比伦在这个时期进入了铁器时代,铁犁、货车及战车被先后发明,这一时期是巴比伦文明的鼎盛时期。

古巴比伦经历了相对平淡的由亚述人创建的第三阶段后,在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文明再次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是由迦勒底人开创的,代表是“空中花园”,由巴比伦国王为王后所建。花园由当时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共同参与。

篇章2:古巴比伦文明简介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

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

古巴比伦王国

巴比伦最初不过是幼发拉底河边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在公元前2220xx年左右,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闪族人的一支——阿摩利人攻占这座小城,建立了国家。骁勇善战,争强尚武的阿摩利人以此为中心,南征北讨,四处征战,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巴比伦王国,历史上称之为“古巴比伦王国”。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称为巴比伦人。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并发扬光大,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到了顶峰。人们喜欢用“巴比伦”三个字来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足以表明巴比伦文明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对世人所具有的魅力。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

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新巴比伦王国(迦勒底王国)

公元前1020xx年代初,闪米特人的另一支迦勒底人来到

两河流域南部定居。公元前 630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

萨趁当时统治两河流域的新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的控制。公元前 620xx年自立为巴比伦王。后与米底结成联盟,在公元前 620xx年攻陷尼尼微,灭亚述帝国。亚述帝国

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

篇章3:古巴比伦的历史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建国

公元前20xx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阿卡德

人和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

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

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于公元前3520xx年产生于世界的东方,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

久的古代东方国家。

王朝更替

巴比伦国可称为巴比伦王国,分为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

比伦王国(也称迦勒底王国)。

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在公元前3520xx年产生于世

界的东方,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

之一。据历史学者推断,约在公元前四千年,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苏美尔衰落后,巴比伦城兴起。巴比伦第一王朝约始于公元前1894年,到第六位国王汉谟拉

比时(公元前1792~前1750),征服南北诸城并建立中央集

权的专制制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完成两河流域的统一。以后历经第二王朝(公元前16世纪中叶~前1530)、第

三王朝(前1530~前1157)、第四王朝(前1157~前729)

于公元前720xx年为亚述所灭。公元前1020xx年初,闪米特

人的另一支迦勒底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公元前 630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趁当时统治两河流域的新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的控制。公元前 620xx年自立为巴比

伦王。后与米底结成联盟,在公元前 620xx年攻陷尼尼微,灭亚述帝国。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féi]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在尼布甲尼撒二世(605~前562)的统治下,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538年,存在88年的新巴比伦王国被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

苏美尔早期

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前4020xx年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

苏美尔地区位于两河流域(伊拉克一带),处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击平原上。这里土地肥沃松软,气候炎热干燥,虽然降水少而且集中在冬季农闲时节,但两条大河的定律泛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苏美尔是人类社会最早进入文明,世界上最早产生城市国家的地区之一。早在公元前5020xx年前,就不断有农业居民自两河流域北部的丘陵地区迁入当地谋生。他们具有长期农业传统,掌握了一定的水利灌溉技术的农民。他们最初在幼发

拉底河及其支流的沿河地与沼泽地带建立了许多小型村社,利用定律泛滥的河水和沼泽地带丰盛的水草,芦苇及粘土,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逐渐开发了整个南部地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化。

在氏族制度解体到国家形成的过程中,苏美尔历史上一度出现过军事民主制度,也就是所谓"原始民主制"。

王国兴盛

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产生过饮誉世界的两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巴比伦文化,曾与古代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比肩齐飞。创造了数个奇迹。

发达期

古巴比伦时代的科学以数学和天文最为发达,计数法采用十进位和六十进位法。六十进位法应用于计算周天的度数和计时,至今为全世界所沿袭。当时的历法为太阴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一昼夜分为12时,一年分为365日。为适应地球公转的差数,已经知道设置闰月。古巴比伦人在天象观测方面

的长期积累,使后来的新巴比伦人能预测日月蚀和行星会冲现象,并进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天6时21分32秒,比近代的计算只多了23分33秒。

在古巴比伦的泥版书上也有乘法口诀表。但汉字(包括

数目字)单音节发声的特点,后来珠算口诀也承继了这一特点。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朝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公元

前1792年—前1750年)编纂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还规定保护孤寡等。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公元前15世纪,这时是穆迪雅国王统治的时期,他研究

出了一套新的位算法,在国内通用,它使古巴比伦王国对河两岸的自由度、经济迅速发展。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

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古希腊人称这里为“美索不达米亚”,我们习惯上称“两河流域”。也有西方地理学家称之为“巴比伦尼亚”。

存在时间

公元前1894年左右,来自叙利亚草原闪族阿摩利人建立

了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第六位国王是汉谟拉比,他缔造

了巴比伦国,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大约在公元前

1595年被北方入侵的赫梯人所灭。

公元前4020xx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两河文明的鼎盛时期,《旧约全书》称其为"希纳国"(Land of Shinar)。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肥沃土壤,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南美和"金三角"齐名的地区堪称"罪恶的新月地带")。由于两河不像尼罗河一样是定期泛滥的,所以确定时间就必须靠观测天象。住在下游的苏美人发明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65天,并发明闰月,放置与太阳历相差的11天。把一小时分成60分,以7天为一星期。还会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发明了10进位法和16进位法。他们把圆分为360度,并知道π近似于3。甚至会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及一些锥体的体积。

公元前3520xx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

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国力强盛,逐渐统一了两河流域。前16世纪初被赫梯王国所灭。

到了第六代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国力强盛,这个平原

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

典》,拥有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公元前19世纪初,阿摩利人首领苏木阿布建

立了古巴比伦王国。随后逐渐统一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前

16世纪初为赫梯王国所灭。

20世纪3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上游的名城马里发掘出了一所房舍,被认为是世界上现今发掘最早的学校,建造时间在公元前3520xx年左右,学校靠近王宫,附近还有泥版文书的储存地。

阿卡德

闪米特人的一支——阿卡德人,大概于公元前2500前后,进入两河流域。阿卡德人进入两河流域时,苏美尔城邦文明已经进入尾声,各城邦之间斗争异常激烈。阿卡德王萨尔贡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苏美尔城邦时代宣告结束。苏美尔-阿卡德(Sumer-Akkad)时代开始。约公元前2191年库提(Guti)人灭阿卡德,统治美索不达米亚南部,

建立库提姆(Gutium)政权,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之苏美尔-阿

卡德时代结束。

苏美尔

阿卡德王国后期,中央集权已经趋于崩溃,蛮族库提人入侵、摧毁了阿卡德王国,但库提人的统治并不稳固,使得各苏美尔城邦得以短暂复兴。其中乌鲁克城邦的国王乌图赫加尔(Utu-hengal)赶走了库提人。乌图赫加尔让乌尔纳姆镇守乌尔城。但是,乌尔纳姆(Ur-Nammu)在约前2120xx年在乌尔建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20xx年~公元前20xx年),在位期间称霸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诸城邦,乌尔纳姆开始自称“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

约公元前20xx年,古提(库提Kuti)人、阿摩利人和苏巴里(Subari)人联合击灭乌尔。

覆亡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达到极盛,但是汉谟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拿波尼度(又译那波尼达)编年史,现今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巴比伦王拿波尼度曾与儿子伯沙撒共同摄政。但他比儿子活得更久,后者于公元前539年10月5日的晚上在居鲁士手下的军队攻陷巴比伦时被杀。拿波尼度编年史就巴比伦的陷落提供一项注明日期的记录,帮助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

约5020xx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外围有沙漠环绕,又因这两河之间的狭长地带酷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又被称为“新月沃地”。

古巴比伦的覆亡,原因是多方面的:古巴比伦由于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导致对耕地和木材的需求增大,于是开荒伐林,改森林为农田;没有森林作固定水土作用,故以开始出现沙化、水土流失等,而农田也逐渐变为沙漠;农田不足自然造成粮食不足,粮食不足便又造成了国家的内乱,国家内乱自然使国力衰退,予周边蛮族以可乘之机。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两个时期。史载,因为古巴比伦人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降下神罚,大洪水肆掠,人类靠诺亚方舟得于延续,古巴比伦王国就此灭亡。史载,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0xx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20xx年后亚述为迦勒底人所灭,迦勒底人在巴比伦建立了短短的80多年的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为波斯人所灭。

它位于两河流域,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

考古发现

巴比伦空中花园英文介绍

巴比伦空中花园英文介绍 古巴比伦王国曾出现过一座漂浮在半空中的园林,考古学家至今仍未能找到它的确实位置。事实上,大半描绘空中花园的人都从未涉足巴比伦,只知东方有座奇妙的花园,波斯王称之为“天堂”,而在两相凑合下,形成遥远的巴比伦梦幻花园。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上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所以,到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从此以后,“空中花园”更是闻名遐迩。 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 English Introduction Babylon Kingdom there had been a garden floating in the air, archaeologists have yet to find its exact location. In fact, most depicting the 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 who have never set foot in, only knew that the East has a wonderful garden seat, the Persian king known as "paradise", and make do in the two-phase, the formation of distant Babylon dream garden. As the garden is even higher than a wall, giving the impression hanging in the air like the Imperial Garden, known as the "sky gardens", sometimes called "hanging Court." Babylon then to worship, business or tourism for people far away can see the golden roof of the tower on the air in the sun shine. So, to the 2nd century AD, the Greek scholars in the building and tasting the world famous sculptures when the "sky gardens" as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one. Since then, the "Hanging Gardens" is famous. The Love Story Behind the Hanging Gardens There has been a beautiful love story behind the building of the Hanging Gardens. The Hanging Gardens were built by Nebuchadnezzar II, King of Babylon around 600 BC. He married Amytis, the princess of Media. The beautiful princess was so adorable (可爱的) that the king loved her very much. Not long after their marriage, the princess became very frustrated and looked very sad. The king cared for his wife but didn’t know why she was unhappy. The princess told him that she was homesick(想家的). She said that there were plenty of trees and flowers in her homeland(家乡),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While here in Babylon, only endless plains were in view(看得见) and even a small hill can not be found. How I wish to see the winding trails (小径) and mountains in my homeland! Then, the king ordered to build gardens to imitate (模仿) the scenery in Media, the homeland of Amitys. Gardens with the appearance of a theatre, waterfalls, animals, fruits and plants were built. These were the 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 空中花园背后的爱情故事 在建造空中花园的背后,有着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空中花园是由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大约公元前600年主持建造。他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美丽的王后非常惹人疼爱,国王对她宠爱有加。但婚后不久,公主变得非常失落,看起来很伤心。国王关心她的爱妻但不明白其中缘由。 公主告诉国王,她非常想家。她说,家乡米底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在这里只能看见一望无际的平原,连个小山丘都看不到。我多么希望能看到家乡的盘山小道和山峦呀! 于是,国王下令,模仿米梯斯家乡——米底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花园。花园建造成露天剧场的形状,里面有瀑布、动物、水果和花草。这就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 - 简介 巴比伦空中花园巴比伦空中花园位于Euphrates河东面,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50里外左右,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公元前6世纪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修建的。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现已不存在。巴比伦空中花园,又被称为“悬苑”,因为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当然,空中花园从來都不是吊于空中,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因为人们把原本除有“吊”之外,还有“突出”之意的希腊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错误翻译所致。巴比伦空中花园 - 传说 千百年来,关于“空中花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rezzarII)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原来公主得了思乡病。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

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公主的欢心。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 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上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巴比伦空中花园 - 建筑结构 巴比伦空中花园由于幼发拉底河连年泛滥和战争的破坏,到公元二世纪,巴比伦古城已沦为废墟,空中花园早已坍塌,而要了解“空中花园”,只能通过后世的历史记载和近代的考古发掘。 19世纪末,德国考古学家发掘出巴比伦城的遗址。他们在发掘南宫苑时,在东北角挖掘出一个不寻常的、半地下的、近似长方形的建筑物,面积约1260平方米。这个建筑物由两排小屋组成,每个小屋平均只有6.6平方米。两排小屋由一走廊分开,对称布局,周围被高而宽厚的围墙所环绕。西边那排的一间小屋中发现了一口开了三个水槽的水井,一个是正方形的,两个是椭圆形的。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这些小屋可能是原来的水房,那些水槽则是用来安装压水机的。因此,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空中花园”的遗址。 从考古发掘和历史记载,我们可以勾勒出空中花园的轮廓:

物产丰富的古国--古巴比伦

物产丰富的古国——古巴比伦 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指出古巴比伦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大致地理位置,并知道两河流域肥沃的土壤和湿润的气候造就了古巴比伦发达的农业、丰富的农作物。 2、能在小组学习中借助学习单了解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提高对信息的整理、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对世界其他文明产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3、认识到战争摧残文明,体会和平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能在小组学习中借助学习单了解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提高对信息的整理、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认识到战争摧残文明,体会和平的重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资料,收集有关古巴比伦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了解地理位置,感知水与文明的关系 1、复习导入:师: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今天起,老师将带着你们去探究另外的三个文明古国,去领略不同的异域文化。那么,除中国外,另三大文明古国是哪三个国家? 2、请大家把课本翻到68页,同桌两人在地图上指认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并讨论: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3、抽同学到讲台上指出四大文明古国及相关河流的位置 (这些国家都有河流围绕。中国有黄河和长江,古埃及有尼罗河,古巴比伦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印度有印度河和恒河。) 4、师小结:是呀!水孕育了生命(板书:水孕育生命) 二、走进古巴比伦,了解文明成就 1、出示伊甸园图片并介绍:(这个乐园被称为伊甸园。那里地上撒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各种奇花异卉,非常好看;树上的果子还可以作为食物。园子当中还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树。还有河水在园中淙淙流淌,滋润大地。) 2、师:文中那个叫伊甸园的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知道它在哪个地方? 3、生交流,师小结:这个地方很美,古希腊人称这里为“美索不达米亚”,(出示:美索不达米亚)在犹太人和希腊人的笔下美索不达米亚是一个人人向往的天堂,我们习惯上称两河流域,(出示:两河流域)就是古巴比伦的所在地,(出示:古巴比伦)现在的伊拉克。(出示伊拉克) 4、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有“伊甸园”、“美索不达米亚”这么好听的名字呢?读读书上第70页第一段文字说说理由 根据学生的交流,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农作物的图片 师小结:六、七千年前古巴比伦已经出产那么多好吃的蔬菜和水果,可见当时的农业是多么发达,难怪人人向往,这真是个物产丰富的天堂。(板书:物产丰富) 5、为什么这个地方物产丰富?想想这跟什么有关?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的两河是指哪两河?(板书: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2)出示地图,找到两条河。 (3)师简单介绍两条河:(两河的源头在土耳其东部山间,相距不到80公里,幼发拉底河

医学文献中英文对照

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 内皮细胞病变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最显著的变化是动脉内皮功能紊乱, 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起始阶段。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aused by atherosclerosis is one of diseases with highe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t present . In the form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the endothelial cell les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which,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 is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addition, the injuries and the change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re the initial factors of atherosclerosis. 许多因素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主要包括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 LPS)、炎症介质、氧自由基等。其中脂多糖因其广泛的生物学作用, 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LPS 是一种炎症刺激物, 是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其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其相关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的表达紊乱,尤其是Ca2+ 和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 ROS的合成和释放发生改变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内环境紊乱。大量研究表明, LPS 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 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症的初始阶段, LPS可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影响的方式激活并损伤内皮细胞,从而引 起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改变。 Many factors induce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damage, including lipopolysaccharides (LPS),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oxygen free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文档网 文档网可免积分在线阅读和下载文档 ?文档下载 ?高等教育 ?高中教育 ?初中教育 ?小学教育 ?外语考试 ?资格考试 ?工作范文 ?求职职场 ?党团工作 ?表格模板 ?总结汇报 ?经管营销 ?思想汇报 您的位置:文档网所有分类人文社科文化/宗教古巴比伦空中花园PPT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PPT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 马克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5512818970.html,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页下一页 文档免费下载:古巴比伦空中花园PPT(共11页,当前第1页)你可能喜欢

?异域风情 ?万科17英里 ?楼盘定价策略 ?C语言经典 ?房地产定价策略 ?京剧的起源 ?古希腊文明特征 ?世界七大奇迹 ?异域风情文化展22页 ?3异域风情重点回顾(单元)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4页?异域风情33页 ?异域风情13页 ?3异域风情重点回顾4页 ?异域文化风情展4页 更多与“异域风情”相关的内容>> ?深圳万科17英里楼书文案9页 ?【免费】万科17英里广告提案5页 ?万科 17英里楼书13页 ?万科17英里修改稿79页 ?经典你不知道的万科17英里提案109页 ?成全企划万科17英里系统执行推广方案96页 更多与“万科17英里”相关的内容>> ?楼盘定价策略[1]7页 ?楼盘定价策略1页 ?新楼盘定价策略12页 ?新开楼盘的定价策略3页 ?世联深圳某楼盘定价策略说明(汇报)38页 ?房产开发商楼盘“定价机密” 定价策略重中之重4页 更多与“楼盘定价策略”相关的内容>> ?C语言经典上机题目54页 ?C语言经典程序3页 ?C语言经典C语言程序设计100例31-4011页 ?C语言经典100例61页 ?C语言经典著作2页 ?C语言经典算法100例30页 更多与“C语言经典”相关的内容>>

医学英语文献阅读一

A reading course I Chapter1 TextA prematurely 过早地 diagnosis 诊断 sub health 亚健康 immune system 免疫系统 respectively 分别地 prevalent 普遍地 spearhead 为…带头,为…先锋 sustained 可持续的 intellectual 知识分子 transitional 过度的 chronic 慢性的 infectious传染的 massage 按摩,推拿 blood circulation 血液循环 textB defect 缺点,缺陷 abnormality 畸形,异常 cardiac 心脏的,心脏病的 cardiac arrest 心搏停止 screening test 筛选试验,屏蔽试验coroner 验尸官 autopsy 验尸,尸体解剖 ventricular 心室的,脑室的 fibrillation 纤维性颤动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心室纤维性颤动hypertrophic 肥厚的 cardiomyopathy 心肌症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肥大型心肌病myocardium 心肌,心肌层 coronary 冠状的 artery 动脉 compress 压缩,压紧 syndrome 综合征 inherit 继承,遗传 chaotic 混乱的,无秩序的 erratic 不稳定的,古怪的 commotia cordis 心脏震动 red flag 危险信号 on the outlook 寻找,警惕着 syncope 晕厥 exertion 努力,用力

数学方法与数学史之浅谈古巴比伦与古埃及数学

浅谈古巴比伦与古埃及数学 ——数学之蕊 数学知识伴随着人类的文明的产生而起源,并率先在几个文明古国开始了漫长的原始积累过程,人类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可供研究的原始资料,其中最著名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纸草书和巴比伦楔形文字泥板书,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古埃及数学和巴比伦数学的水平,它们被视为人类早期数学知识积累的代表。古埃及数学现今我们对古埃及数学的认识,主要根据两卷用僧侣文写成的纸草书;一卷藏在伦敦,叫做莱因德纸草书,一卷藏在莫斯科。 古埃及数学 埃及最古老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较简单的书写体,通常叫僧侣文。除了这两卷纸草书外,还有一些写在羊皮上或用象形文字刻在石碑上和木头上的史料,藏于世界各地。两卷纸草书的年代在公元前1850~前1650年之间,相当于中国的夏代。 埃及很早就用十进记数法,但却不知道位值制,每一个较高的单位是用特殊的符号来表示的。例如111,象形文字写成三个不同的字符,而不是将 1重复三次。埃及算术主要是加法,而乘法是加法的重复。 他们能解决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并有等差、等比数列的初步知识。占特别重要地位的是分数算法,即把所有分数都化成单位分数(即分子是1的分数)的和。 莱因德纸草书用很大的篇幅来记载2/N(N从5到101)型的分数分解成单位分数的结果。为什么要这样分解以及用什么方法去分解,到现在还是一个谜。这种繁杂的分数算法实际上阻碍了算术的进一步发展。 纸草书还给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将直径减去它的1/9之后再平方。计算的结果相当于用3.1605作为圆周率,不过他们并没有圆周率这个概念。根据莫斯科纸草书,推测他们也许知道正四棱台体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古代埃及人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还没有上升为系统的理论。 众所周知我们所熟悉的埃及金字塔,这是埃及人的骄傲,这其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几何,代数方面的数学知识。也是古埃及数学的应用于典型成就。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塔高一百四十六点五米;塔基每面长约

古巴比伦园林——空中花园(含图)

古巴比伦园林概况 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 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 米亚(今伊拉克境 内),古代巴比伦文化 也是两河流域的产 物。在河流形成的冲 积平原上,林木茂盛, 加之温和湿润的气 候,使这一地区十分 美丽富饶。两河的流 量受上游地区雨量的 影响很大,有时也泛 滥成灾。一马平川的 地形,使这里无险可守,以至战乱频繁。 古巴比伦园林类型 猎苑 两河流域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有着茂密的天然森林。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仍眷 恋过去的渔猎生活,因而出现了以狩猎为娱乐目的的猎苑。 圣苑 敬之情却也毫不逊色。在远古时代,森林便是人类躲避自然灾害的理想场所,这 或许是人们神化树木的原因之一。出于对树木的尊崇,人们常常在庙宇周围呈行 列式地种植树木,形成圣苑。 宫苑——“空中花园” 关于埃及园林的史料非常有限。然而,对于巴比伦,尤其是她的被誉为古代世界 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又称“悬园”,各种史料、介绍 就很多了。关于这一花园的来源曾有种种说法,直到19世纪,一位英国的西亚考 古专家罗林松爵士(Sir Henry Creswicke Rawlinson, 1801-1895)解读了当地砖刻的 楔形文字,才确定了其中一种说法:它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其王妃建造的。 古巴比伦园林特征(1) 古巴比伦园林的形式及其特征,同样是其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和人们的生活习俗的综合反映。

从古巴比伦园林的形成及其类型来看,有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影响而产生的猎苑;有受宗教思想影响而建造的神苑。至于宫苑和私家宅园所采用的屋顶花园的形式,则既有地理条件的影响因素,也有工程技术发展水平的保证,如提水装置、建筑构造等,拱券结构正是当时两河流域地区流行的建筑样式。 古巴比伦所处的两河流域雨量充沛,气候温和,茂密的天然森林广泛分布。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仍眷恋过去的渔猎生活,因而将一些天然森林人为改造成供狩猎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猎苑。苑中增加了许多人工种植的树木,品种主要有香木、意大利柏木、石榴、葡萄等。同时,猎苑中还豢养着各种用于狩猎的小动物,缺少猛兽。 此外,由于两河流域多为平原地带,因此,人们十分热衷于在园内堆叠土山。猎苑中通常堆叠着数座土丘,用于登高了望,观察动物的行踪。有些土山上还建有神殿、祭坛等建筑物。在高地上设建筑,既是突出主景的手段,又能开阔视野。在洪水泛滥之时,高地也是更为安全的地方。人们还引水在猎苑中形成贮水池,既可供动物饮用,又是造景要素。 古巴比伦园林特征(2) 在缺少天然森林的埃及,人们将树木神化而大量植树造林。而在富有郁郁葱葱森林的古巴比伦,人们对树木同样还有极高的崇敬之情。由于在远古时代,森林就是人类赖以生存、躲避自然灾害的理想场所,这或许也是古巴比伦人将树木神化的原因之一。 因此,古巴比伦的神庙周围,也常常建有圣苑,树木呈行列式种植,与埃及圣苑的情形十分相似。耸立在林木幽邃、绿荫森森的氛围之中的神殿,不仅具有良好的环境,也加强了神庙庄严肃穆的气氛。 就古巴比伦的宫苑和宅园而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采取类似今天的屋顶花园的结构和形式。 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为免居室受到阳光的直射,人们通常在房屋前建有宽敞的走廊,起到通风和遮荫的作用。当灌溉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之时,人们还在屋顶平台上铺设置灌溉设施,铺以泥土,种植花草,甚至树木,营造屋顶花园。 作为古巴比伦宫苑代表作品的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实就是建造在数层平台上的屋顶花园,反映出当时的建筑承重结构、防水技术、引水灌溉设施和园艺水平等,都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有能力为大型宫殿营造屋顶花园了。 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在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修建的。现已不存。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著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巴比伦文献中,空中花园仅是一个谜,甚至没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探究.doc

楔形文字教案准备 1 (放映第1张)玥:我先来问一问同学们,历史上有名的四大古国是哪四个? 古巴比伦,古埃及,印度,中国(第2张) 建议:顺便了解一下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 2 刘:(如果回答正确)对了。四大古国就是这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 (如果错误)还有谁补充的?好,XXX来答答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放映第3张上) 3 毕: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放映第3张下) 4 冯:请同学们用心来记每一个知识点,我们后面会有问答的(在放映第3张下时说) 5 饶:先来看一看楔形文字的简介,看完后我们来补充几点(读红色第○1条) (放映第4张) 6 毕: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楔形文字,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放映第5张后说) 7 张:下面是古波斯文,这种楔形文字包含41个符号,有时也作为表示音位的字母 (放映第6张,将纸○2拿出来,放在投影仪上) 8 刘:这就是三种文字的一些关系(放映第7张表格时),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楔形文字和甲骨文。 9 冯:这就是楔形文字(放映第8张时开始说) 10 饶:这个故事我来读一下(放映第8张后一张图时说) 11 毕:这是甲骨文(放映第9张时说) 12 张:接下来,我们开始回答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在黑板上计分,看看哪个小组得分最高。(放映第10张时说) 13 (五个人谁想说都一起说,管理好计分和请人回答) (答案顺序A, C, B, A) 14 玥:最后,我们来看看楔形文字与象形文字的对比表(放映第16张) 15玥: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认识了甲骨文和楔形文字,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再去了解一下有关方面的知识,谢谢大家。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园林概述 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西亚(伊斯兰)园林古代以(古波斯、古巴比伦)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柱廊园、空中花园)。欧洲系(西方)园林(发源于希腊)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一、日本古代园林 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一)日本造园要素 造园要素是组成庭园内涵的基本单位,包括石组、石灯笼、飞石、潭和蹲踞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分类和含义。 1.石组:三尊石、须弥山石、蓬莱石组 所谓石组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的自然山石的组合。石的含义有多重,最常见的是表示山,另外石还是永恒不灭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石组分为以下种类: 【三尊石】中央一般为体量较大的立石,表示释迦,两侧两石体量稍小,右为文殊,左为普贤。又可统称为伏石头,表示佛陀与其两弟子。 【须弥山石组】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如果池中有体量较大的一组石组,就称其为须弥山石组。【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 【鹤龟石组】寓意长寿。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人日本。 【七五三石组】古时日本人视奇数为吉祥之数,其中“七五三”又是最无忌讳的数字。寓意祝福。 【五行石】分为五行石、五行石二石组、五行石三石组、五行石五石组。 【役石】通过石头形状和配置的不同组合命名最确切的名称,这些石头就被称为役石,如守护石。

中英文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5512818970.html, 中英文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英文医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中英文医学科研论文摘要的比较研究.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期.严美娟. [2].中英文医学科研论文前言的比较研究.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严美娟. [3].地震灾难医学救援临床研究论文的循证评估:近5年中英文论文的系统评价. 《四川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6期.孙明伟.曾俊.蔡斌.江华.王文渊.胡卫建. [4].高校医学术语的语音课件制作与应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8期.刘长林. [5].如何写好中英文医学论文. 《中华创伤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2期.宋双明. [6].关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刊出论文中英文缩写的公告.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6年2期. [7].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的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期.邸秀珍.梁蓓蓓.李悦.赵静.王睿.王瑾. [9].医学期刊论文中英文题目及结构式摘要的编辑修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5期.范华泉.冷怀明. [10].中英文医学论文标题的对比及其翻译.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年2期.袁良平. 二、中英文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古巴比伦的园林介绍

古巴比伦的园林介绍 古巴比伦园林概况 巴比伦王国位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境内),古代巴比伦文化也是两河流域的产物。在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上,林木茂盛,加之温和湿润的气候,使这一地区十分美丽富饶。两河的流量受上游地区雨量的影响很大,有时也泛滥成灾。一马平川的地形,使这里无险可守,以至战乱频繁。 公元前4000年,最早生活在这里东南部的苏美尔人和西北部的阿卡德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创造出辉煌的文化。大约公元前1900年,来自西部的阿莫里特人征服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强盛的巴比伦王国。都城设在幼发拉底河下游的巴比伦城,是当时两河流域的文化与商业中心。著名的汉穆拉比(公元前1792-1750年在位)是巴比伦第一王朝的第六位国王,他统一了分散的城邦,疏浚沟渠、开凿运河,使国力日益强盛。同时也大兴土木,建造了华丽的宫殿、庙宇及高大的城墙。 汉穆拉比死后,国力日衰。北部的亚述人乘机摆脱了巴比伦的控制,宣告独立,并在公元前8世纪征服了巴比伦,统一了两河流域。以后,迦勒底人又打败了亚述人,建立了迦勒底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562年在位)统治时期为其鼎盛时期,巴比伦城再度兴盛起来,成为西亚的贸易及文化中心,城市人口曾高达10万。 尼布甲尼撒二世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神庙,在他死后国力渐衰。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占领两河流域,建立了波斯帝国(今伊朗境内)。公元前331年,罗马的亚力山大大帝最终使巴比伦王国解体。 古巴比伦园林类型 猎苑 两河流域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有着茂密的天然森林。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仍眷恋过去的渔猎生活,因而出现了以狩猎为娱乐目的的猎苑。 圣苑 埃及由于缺少森林而将树木神化,古巴比伦虽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但对树木的崇敬之情却也毫不逊色。在远古时代,森林便是人类躲避自然灾害的理想场所,这或许是人们神化树木的原因之一。出于对树木的尊崇,人们常常在庙宇周围呈行列式地种植树木,形成圣苑。 宫苑——“空中花园” 关于埃及园林的史料非常有限。然而,对于巴比伦,尤其是她的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又称“悬园”,各种史料、介绍就很多了。关于这一花园的来源曾有种种说法,直到19世纪,一位英国的西亚考古专家罗林松爵士(Sir Henry Creswicke Rawlinson, 1801-1895)解读了当地砖刻的楔形文字,才确定了其中一种说法:它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其王妃建造的。 古巴比伦园林特征(1) 古巴比伦园林的形式及其特征,同样是其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和人们的生活习俗的综合反映。 从古巴比伦园林的形成及其类型来看,有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影响而产生的猎苑;有受宗教思想影响而建造的神苑。至于宫苑和私家宅园所采用的屋顶花园的形式,则既有地理条件的影响因素,也有工程技术发展水平的保证,如提水装置、建筑构造等,拱券结构正是当时两河流域地区流行的建筑样式。 古巴比伦所处的两河流域雨量充沛,气候温和,茂密的天然森林广泛分布。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仍

医学文献英文翻译

医学文献英文翻译 原文: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是一组以小血管病变为主要病因、以皮质下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和脑白质病变为主要脑部损害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引起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最常见的亚型。SIVD可引起步态障碍,如帕金森样步态、共济失调性步态、走路不稳或无明显诱因的频繁跌倒,有研究表明,步态异常可能是血管性痴呆的早期标志。本文将从SIVD导致步态障碍的病理机制、步态障碍类型、步态障碍与认知损害关系、步态障碍的分析与评价、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翻译: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是一组以小血管病变为主要病因、以皮质下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和脑白质病变为主要脑部损害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引起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最常见的亚型。 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is a cas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e leading cause of which is small vessel lesions, and the subsequent main damages to the brain are subcortical multiple lacunae infarct and leukodystrophy; it is the most common subtype that causes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 SIVD可引起步态障碍,如帕金森样步态、共济失调性步态、走路不稳或无明显诱因的频繁跌倒,有研究表明,步态异常可能是血管性痴呆的早期标志。本文将从SIVD导致步态障碍的病理机制、步态障碍类型、步态障碍与认知损害关系、步态障碍的分析与评价、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SIVD can induce gait disorder, such as Parkinson gait, ataxic gait, ataxia or frequent tumbles without obvious causes; research shows that abnormal gait may be early signs of vascular dementia. From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gait disorder caused by SIV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ypes of gait disor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it disorder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the analysis, evaluation as well as the treatment of gait disorders.

(完整word版)古巴比伦人的数学智慧

古巴比伦人的数学智慧 古巴比伦人的数学智慧 ■ 林革 古巴比伦王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建于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位于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中下游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境内。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享誉世界的古巴比伦文化。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古巴比伦人在3000多年前就掌握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一些独特巧妙的解题策略,令人惊讶之余,不由得击节叹服。 泥板书上的数学成就 考古学研究表明,古巴比伦人当时使用的是特殊的楔形文字,并把文字刻在泥板上晒干,晒干后的泥板变得和石头一样坚硬,可以长期保存;但岁月的侵蚀还是使得大部分泥板书消蚀破损,保存下来的泥板书数量远不及埃及的纸草书。不过,这并不影响后人对古巴比伦灿烂文化的全面了解。古巴比伦人对于数学的发现和记载,也是采用这种独特的泥板书,在已经挖掘出的50万块古巴比伦泥板中,纯数学泥板有300块左右。 从这些存世发掘的数学泥板书中人们发现,古巴比伦人不仅早就形成“逢十进一”的概念,而且掌握了每隔六十进一的计数法。在泥板上,古巴比伦人用“▼”表示1,用“ 古巴比伦人还掌握了许多计算方法,并且编制有各种数表辅助计算。从数学泥板书上,人们发现古巴比伦人使用乘法表、倒数表、平方和立方表、平方根和立方根表。他们在代数领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能卓有成效地处理一般的三项二次方程和某些三次方程,特别是开方根的算法非常成熟。美国耶鲁大学收藏的一块编号7289的古巴比伦泥板书上,载有的近似值,用现代阿拉伯数字表示就是 1.414213,这已是相当的精确。古巴比伦人还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对级数问题有一些研究。

他们还具备初步的几何知识,能把不规则形状的田地分割为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来计算面积,也能计算简单的体积。他们非常熟悉等分圆周的方法,求得圆周与直径的比π=3,甚至还使用了勾股定理。 诸如此类,林林总总,足以证实古巴比伦人杰出的数学成就。 兄弟分银与等差数列 在德国柏林博物馆收藏的一块古巴比伦数学泥板书上记载了这样一道题目:兄弟10人分3/5米那的银子(米那和后面的赛克尔都是古巴比伦的重量单位,其中1米那=60赛克尔),相邻的兄弟俩,比如老大和老二、老二和老三……所分银子的差相等,而且已知老八分到的银子是6赛克尔,求每人所得的银子数量?通俗转化的意思是:“10个兄弟分100两银子,一个比一个多,只知道每一级相差的数量都一样,但究竟相差多少不知道,现在第八个兄弟分到6两银子,问每级间相差多少?”这是一则涉及到等差数列的问题,古巴比伦人给出的解题方法是如此巧妙简便,甚至连小学生也能理解。 他们的具体解答是:首先要判断出10个兄弟分得的银子数,从老大到老十要么越来越多,要么越来越少。如果10个兄弟平均分这100两银子,则每人应该分到10 两。而现在第八个兄弟分到了6两,说明只能是第二种情况,即老大分得多,往下是一个比一个少。其次,要找到各兄弟所得银子数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条件,假设老十的银子数为A,一 级相差d,那么老九的银子数为A+d,老八的银子数为A+2d,老七的银子数为A+3d……老三的的银子数为A+7d,老二的银子数为A+8d,老大的银子数为 A+9d。这样不难得出,老大与老十的银子数之和=老二与老九的银子数之和=老三与老八的银子数之和=老四与老七的银子数之和=老五与老六的银子数之和,这样100两银子就分成了相等的5组,每组为20两。 最后,就从老三与老八的银子数之和为20两入手。由老八的银子数6 两,可求出老三的银子数为20-6=14 (两),这就说明,老三比老八多得14-6=8 (两)。而老三与老八相差(A +7d)- (A+2d)=5d,因此可求得一级相差 d=8÷5=1.6(两)。

医学英语文献阅读技巧

Tetanus A man who was struck from behind by a sharp dart a little below the neck had a wound which did not look serious because it did not go deep. But sometime later when the point had been extracted the patient was seized with backward-bending convulsions like those of opisthotonus. His jaws were locked, and any liquid that he attempted to swallow was returned through his nostrils. He died on the second day. As of 2010 it caused about 61,000 deaths down from 272,000 in 1990. Tetanus –in particular, the neonatal form –remains a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non-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with 59,000 newborns worldwide dying in 2008 as a result of neonatal tetanus.[19]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2000 through 2007 an average of 31 cases were reported per year.[3] Nearly all of the ca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occur in unimmunized individuals or individuals who have allowed their inoculations to lapse. Tetanus is the only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 that is infectious but is not contagious.[ Lancet(柳叶刀)380 (9859): 2095–128] Tetanus is a common disease, with the progress of medicine, death caused by it has become less and less, but it does not go away. Tetanus is a medical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a prolonged contraction of skeletal muscle fibers. The primary symptoms are caused by tetanospasmin, a neurotoxin produced by the Gram-positive,rod-shaped,obligate anaerobic bacterium Clostridium tetanus. Infection generally occurs through wound contamination and often involves a cut or deep puncture wound. As the infection progresses, muscle spasms develop in the jaw (thus the name lockjaw) and elsewhere in the body. Infection can be prevented by proper immunization or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Tetanus is caused by the tetanus bacterium Clostridium tetani. Tetanus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rust, especially rusty nails. Objects that accumulate rust are often found outdoors, or in places that harbor anaerobic bacteria, but the rust itself does not cause tetanus nor does it contain more C. titanic bacteria. The rough surface of rusty metal merely provides a prime habitat for C. tetani endosperms to reside in, and the nail affords a means to puncture skin and deliver endosperms deep within the body at the site of the wound.[医学微生物学] Tetanus Ab le tt classification: Mild: mild - moderate lockjaw; General spasticity; without difficulty breathing; without convulsions; no or mild dysphagia. Moderate: Moderate lockjaw; obvious spasm; mild - moderate but short convulsions; moderate difficulty breathing and respiratory rate> 30 beats / min; mild dysphagia. Severe: severe lockjaw; generalized spasticity; reflecting sustained convulsions; respiratory rate> 40 beats / min; severe difficulty breathing; severe dysphagia; tachycardia> 120 beats / min. Very serious: three self-discipline and a strong cardiovascular system instability; severe hypertension and tachycardia and hypotension and bradycardia alternately; any form persistent.[医学微生物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