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径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思考

田径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思考

田径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思考
田径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思考

田径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思考

摘要: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已成为了体育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学生的体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的控制学生的身体姿势与动作姿势。然而,当前的现实情况表明,我国很多学校的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比较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一问题的存在,将会制约我国田径运动的长远发展。针对学校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及时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田径;体能训练;理念;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体育训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对田径运动员而言,体能的训练是他们提高竞技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如若没有高效的体能训练,田径运动员势必不会再这条路上走的更远。需要我们深刻意识到的一点事田径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需要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与理念作为支撑,有了正确的理念与方法,田径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才会有意义,身体素质才会不断提高。

一、体能的概念和原理

体能的概念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来讲,从宏观上讲,体能是指人们身体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因身体素质、生活环境以及训练方式的不同,体能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给予解释,从结构上讲,体能会涉及运动、机能以及形态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从日常生活来讲,体能是指人适应生活的工作能力、身体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等等,不同角度对体能的概念有不同的认识。从微观上分析,体能通常是指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微观上的概念将体能从外部自然环境下转变到人体的内部。每个人的体能会随着个体的身体形态、运动素质以及身体机能不断发展着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对人体的体能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所谓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而身体形态是指机体内外部的形状。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运动能力,称为运动素质,运动素质包含的内容多且复杂,包括速度、韧度、灵敏度以及耐力等等,运动素质是衡量一个学生体育水平的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学校的体能训练往往是从微观概念上定位的。

二、田径体能训练的概念

从一定程度上将,田径是体能训练的主导类项目,运动员体能的好坏将对运动员的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田径运动中也是如此,要想提高学生田径方面的技能与水平,就必须强化田径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田径体能训练的概念就是以田径运动作为途径来提升机体的身体形态以及运动素质,以田径运动作为体能训练的手段,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走、跑、跳以及投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跑步是田径运动中最常见的项目,跑步过程中,其动作,形态对人体骨骼中心能够起到一种机械的刺激作用,对于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田径体能训练还能够使得人体的肌肉纤维变粗,相应的毛细血管增多,对于增强人体的体能影响重大。因而,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体能训练方法与理念,科学提高人体的身体素质。

通常情况下,田径运动多在户外就行,田径体能的训练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增强人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受传统田径体能训练的方法与理念的影响,学生的运动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我国学校的体育教育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新理念下的田径体能训练,注重从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学生掌握一些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技术,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体能训练,从而为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田径体能训练的理念

1、突出训练重点

由以上田径体能训练的概念,我们可知影响田径运动员体能的主要因素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身体素质,要想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在训练的过程中就必须突出重点,对以上三个影响因素加强训练。田径运动项目中,体重是常见的身体形态指标,通过体重能够衡量出人体的匀称度以及其相应的体型特点。通常情况看来,体重重的人往往不适合跑步,因为跑步过程中,他的骨骼与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比较大,长时间的体能训练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鉴于此在状态,体育老师应强化学生的身体形态训练,从而为改善人体的身体形态,减少运动损伤提供良好的基础。从一定程度上讲,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的训练能够促进田径运动

员骨骼与肌肉的生长发育,因为大部分的田径运动是在户外就行的,在户外活动就会受到紫外线的照射。研究调查显示,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够将人体皮肤中的一种物质转化为维生素D,增进人体对钙与磷的吸收。总的看来,田径运动不仅能够训练人体的身体形态,而且还能够提高人体素质。对身体机能的训练也是体能训练中的重点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讲,对身体机能的训练主要是对人体心肺功能的训练,心肺功能增强了,就可以减少对肾上腺素荷尔蒙心肌的反应,强化人体的身体素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的产生。

2、多种素质的平衡

田径体能训练中多种素质的平衡,包括对耐力素质的训练、平衡耐力的训练以及柔韧素质的训练等等。肌体的平衡素质对于田径运动员意义重大,加强运动员平衡耐力的训练,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损伤。有了平衡能力的支撑,即使是在不平坦的路上运动,运动员也不致于摔倒。研究现状表明,很多田径运动员具有慢性损伤或是劳损的现象,因而他们很难从事长距离的比赛项目。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注重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对系统肌肉耐力的训练能够有效的避免损伤,对于放松肌肉意义重大。柔韧素质好的运动员在田径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的情况相对较少,因为他们骨骼、关节以及韧带的伸展性强,因而运动过程中不会太容易受伤。总之,加强柔韧度的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对于调节紧张的神经系统影响重大。体能训练是高耗能的运动,运动过程中,田径运动员必须调节好不同身体素质的状态,进而为取得良好的成绩提供有益的借鉴。

3、学会因人制宜

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不同,因而田径运动中,训练什么项目、练习多少,如何训练都因该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则。在训练的过程中,根据每位运动员的自身特点以及训练任务,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对于人体素质好的运动员应该适当的加大训练的任务与训练难度,延长训练的时间,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应按照身体素质的不同给予训练任务,总之,田径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应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充分发展运动员的个性。

4、注重训练的综合性

田径运动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强的项目,因而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应

注重训练的综合性,训练项目不能仅仅只局限在个别的几个项目上,应注重训练过程中的系统性,按照身体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统筹安排,不同阶段的训练项目也应做出系统的安排,从训练的内容、手段以及负荷等方面给予有关的规定,使得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能够朝着良好的方向迈进。尤其对于一些达到高水平的运动员更应该对他们的运动项目进行周密的安排,进入高水平的运动员在运动素质上会出现一定的“敏感期”,这一阶段就是运动员训练中极为重要的时期,为此,有关的体育老师应在此阶段中抓住有利时机,对运动员进行综合、系统的训练,针对不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选取适合他们的体能训练项目,为运动员创造高水平的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需要我们深刻注意的一点是体能训练的综合性还应包括运动员机体形态以及机能改善的训练,具备了这些素质,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就会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中,运动员进一步的发展才更具可能性。

四、田径长跑体能训练的方法

1、通过多种方法提升力量

田径长跑是一项衡量运动员体能的重要项目,此项目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耐力以及支撑运动的持久力量。研究现状表明,协调能力好,核心力量强的运动员能够在长跑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力量,通过闭合式的动力链向运动员下体传送有效的动量,完成整个长跑过程。从整体上讲,力量素质是运动员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所有的体育活动都不开力量的支持,长跑运动必然会涉及人体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而需要我们深刻意识到的一点是肌肉的收缩与舒张都需要借助力量,有了力量,身体才会牵动骨骼就行运动,完成跑、跳以及投等一系列的动作,可见,力量素质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现状表明,力量素质好的运动员,往往身体的控制能力也比较强,关节的稳定性也比较好,长跑过程中出现疲劳与酸痛的现象比较迟,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长跑过程中损伤现象的发生。

田径长跑是一项消耗体能的训练,肌电研究显示,核心力量强以及身体协调能力好的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能够摆动腿骨释放电量,且释放的电量通常比较少,进而为下一次的肌肉收缩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那些身体协调能力差,核心力量较差的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释放的肌电量多,不利于身体的放松。由此可见,核心力量强的运动员在啊长跑的过程中,会尽可能的减少无谓力量的消耗,能够节省能量,为下一阶段的肌肉收缩奠定基础,而核心力量差的运动员往往在运动

一阶段后,腿部会感到酸痛,难以支持下一阶段中肌肉的训练,因而相关的体育老师必须采取多种方法来提升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像加强运动员的腿部肌肉训练,绑着沙袋训练提高腿部肌肉的耐力,增强运动员的营养等等,来提高田径长跑运动员的力量。

2、通过短跑加强速度练习

田径运动中的速度练习是指运动员肌肉收缩的力量以及收缩的速度综合起来所达到的一种特殊力量,无论是短跑还是长跑,速度练习都是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之一。田径运动是一项训练运动员体质的重要项目,尤其是田径运动中的短跑训练,很多田径运动员都会通过短跑来加强速度练习,而且需要我们意识到的一点是速度练习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发展实践表明,短跑训练有助于运动员爆发力的提高,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改善运动员的耐力。所有的田径运动项目中,短跑运动是最能够练习速度的项目,因为短跑过程中运动员在高速腾空的过程中通过摆动腿部肌肉,释放肌电,多次的摆动肌肉有助于加强运动员的速度练习。

3、通过长距离慢跑提升耐力

田径运动中,长距离慢跑是一项训练运动员耐力的最好项目,长距离慢跑过程中,人体的体能会消耗,会产生一些乳酸,给人腿部造成酸痛感。鉴于此状况,田径运动员应有效克服这一问题,在长距离慢跑过程中,不断训练自己的耐力,减少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损伤。长距离的慢跑对于提升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意义重大,所谓的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克服外界阻力时肌肉能够连续工作所坚持的时间,长距离的跑步本来就是一项耗费体力的运动,但是长距离的慢跑能够使得运动员均衡自身的力量,释放体内的力量,发展身体的耐力。人体的体重是一项影响跑步速度的指标,而长距离的慢跑则可以克服人体自身体重带来的负担。同时,长距离的慢跑,一方面能够改善人体的心脑血管系统,提高血脑血管的新陈代谢能力,另一方面,长距离的慢跑运动还能够训练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为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4、通过拉伸等锻炼柔韧性

研究现状表明,常规的体能训练不会增强身体的柔韧度,因为常规训练下,人体的肌肉往往处于比较僵硬的状态,如若在此状况上无限制的进行训练,就会

折损锻炼的效果,不仅消耗人体的能量,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然而拉伸运动却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增强人体的柔韧度,拉伸的训练方式有多种,不同的训练方式对于不同部位的肌肉有着重要的影响。柔韧性锻炼能够使人体的肢体或躯干拉长,扩大关节韧带的活动范围,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进而在发生意外时,会减少身体的损伤程度,而且通过拉伸训练还能够使人体僵硬的肌肉得到松弛,对于减少肌肉疲劳具有重要的影响。

五、结语:

田径运动是“运动之母”,而田径径赛项目是“体能训练之母”,由此可见田径运动对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田径体能训练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田径体能训练的理念与方法,用它们来指导实践,进而为提高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我国成为田径发达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1】张卫.《现代田径运动速度力量类项群体能训练的特点》.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06-20

【2】李根.《我国田径教练员训练理念在训练工作中体现特征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2012-05-21

【3】宋旭峰.《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2-06-05

【4】赵鲁南.《竞速运动制胜因素及训练特征的集成与分群研究》.苏州大学,2014-03-01

【5】刘军,邰崇禧.《对学校田径体能训练方法的思考》.山西体育科技,2011-06-15

【6】刘武.《我国田径径赛项目体能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06-06-20

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

浅析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 一前言 田径运动是历史最悠久、最普及的体育项目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理论、技术、方法的进步,各项运动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它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尽管绝大多数田径世界纪录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但每年仍会出现多项新的纪录。这些都得益于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的迅速发展。体能训练(又称身体素质训练)一般分为: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专项能力训练。在当前日益商业化与竞争激烈化的田径运动中,体能训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而且合理有效的身体机能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对运动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体能训练准备 在体能训练中,准备部分是体能训练的前提,包括一些伸展运动、热身运动和放松运动,在当前运动员受伤的调查中,体能训练准备阶段的活动不足是导致运动员身体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伸展运动不是简单的热身活动,要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专项运动需要,应用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原理,科学的做好体能训练准备。对提高肌肉温度,克服肌肉的粘滞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展和提高内脏器官的技能水平以及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都有重大的意义。热身运动和持续时间必须因个人体情况而定,也必须因项目而有所调整。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提高调节系统的反应效率较佳,因此这些人需要较长、较激烈的热身运动份量,而普通的运动员要根据训练水平,采取科学合理的热身运动量。放松活动对于消除运动中产生的疲劳有良好的作用,因为运动员在剧烈的运动时,呼吸满足不了身体对氧的需要,因此,运动结束后内脏器官仍需继续工作一段时间。来还清运动时欠下的氧债。如果运动后不做放松活动,不仅影响氧的补充,还影响静脉的回流量,造成暂时性贫血及血压突然下降的不良反应。所以体能训练的准备是不可忽视的。 三体能训练 1一般身体训练 一般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运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训练手段,以增进运动员健康,提高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促使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专项身体训练打好基础。一般身体训练能全面协调、发展各肌肉群的力量素质,并能按照不同运动专项特点的需要,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按比例发展不同代谢、供能的各种身体素质,为专项运动能力的逐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关系

题目浅谈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关系学院体育学院 专业运动训练 学生张海洋 学号2015122304 指导教师郑勤教授 二〇一六年四月十日

浅谈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 张海洋 摘要:为了让训练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可以根据运动的特点、运动员的水平和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训练的任务,适当安排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比重。通过对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区别与联系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训练的参考和借鉴。 前言 一般体能训练是指,根据专项体能的需要,在运动训练中以各种身体练习的形式、训练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运动员全面的基础运动素质、增强各器官系统的一般技能和改善身体形态、掌握一般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为运动员专项体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打好多方面的基础。 专项体能训练是指,以专项运动动作、或与专项运动动作在特点上相似的运动动作为练习形式,采用各种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专项技战术所需要的专项运动素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专项体能,形成专项身体形态、掌握专项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成绩。由于项目不同,专项体能训练的内容有很大区别 1 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区别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对体能的训练应该考虑到:(1)要对运动员训练

状态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对决定运动员体能的各个方面,要分阶段分别进行训练;(2)各运动项目的体能要求不同,必须仔细分析各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才会有效;(3)运动员的体能只能代表某一时期内的训练水平,要适合专项的需要,就必须随时对“专项”特点作出正确的分析,及时按照专项特点安排相应的训练内容;(4)体能训练过程中,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确定,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5)任何专项对身体都有着特殊的要求,一般体能训练并不能代替专项体能训练。 2 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联系 关系的含义: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2.1训练广度(全面与单一) 一般体能训练是注重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力量,速度,敏捷,耐力,柔韧等等身体素质都要兼顾到,一个不落下,它可以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训练方式,训练力求全面,不留短板。简单说就是我什么都要练,什么身体素质都不能落下。根据专项运动需要,采用与运动项目高度相关的训练动作和方式,这些训练仅可以发展该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身体素质。简单说就是我要什么,就练什么。所以两者在训练方面存在全面性和单一性。 2.2 训练时期(交叉融合关系) 基本训练期:侧重于大强度一般体能训练。在训练的基础阶段,运动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完善,身体条件无法达到比赛需要的状态,机体系统协调不一致,所以在初期的训练中一般体能训练处于主体地

基于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58652457.html, 基于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分析 作者:唐林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20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为了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加强体育强国的建设,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本文就主要分析了我国田径运用的体能训练问题,也就说本文主要介绍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如何对运动员开展体能训练的问题。本文先分析了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结合具体的训练实践以及田径运动员自身的素质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田径运动体能训练分析意见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256-01 在我国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我国要注重社会主义国家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体育强国是我国强国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主要介绍了我国田径运动训练发展的具体情况,针对我国田径运动训练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的发展,就此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在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其在我国体育运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田径运动在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称得上是有一定优势的项目,所以,我国更要好好发展好田径运动事业,提高我国田径运动的水平。为了合理的对田径运动员开展体能训练,本文就如何对田径运动员开展体能训练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一、对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进行分析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新时代,新时代具有新特征和新气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有了新的目标和新的矛盾。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而且,还要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格局。其中体育强国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之一,我国要积极开展体育事业建设,提高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质量。田径运动项目是我国体育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就我國而言田径运动算得上是比较有优势的体育项目,因此,我国在开展发展体育事业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田径运动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提高我国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质量,本文就对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田径运动体能训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所以,为了实现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我国有必要对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进行分析,从而,推动我国田径运动体能训练的发展。 二、我国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六、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 1、力量素质的种类 2、影响力量素质的主要因素 3、力量训练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误区 4、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要求 5、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 6、NBA力量训练 (一)力量素质的种类 1、最大力量:运动员在随意性肌肉收缩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克服阻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肌肉的生理横截面和最大的意志紧力,同时不同工作肌的关节角度对最大力量的发挥有重要影响。 1、速度力量:人体肌肉在快速收缩时所表现出克服阻力的能力。 3、力量耐力:运动员长时间保持合理动作的能力 三种力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过分发展某种力量素质会影响另一种力量素质发展。影响力量素质的主要因素 1、动力肌的生理横断面红、白肌纤维的比例 2、参入肌肉工作运动单位的数量 3、协同肌的同步性和对抗性肌退让性工作的协调配合 4、在篮球实践中还受到各种技术动作力学结构的影响。 (二)、篮球比赛中对抗力的表现形式 1、篮球比赛中的对抗力在实践中有两种表现形式:在地面发生身体接触和在空中发生身体接触。 2、在移动中发生身体接触时,主要是在短时间发挥最大肌力,即最大力量的发力在时间上比对手快,对抗力就强。

3、跳起在空中时的身体碰撞则主要利用身体的惯性力和协调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利用身体做想向运动,保持运动轨迹,完成技术动作。 (三)力量训练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误区 1、力量训练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没有根据篮球运动特点对力量练习手段进行分析和筛选。 2、力量的构成和分类认识不清。篮球比赛主要需要的是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 3、力量训练忽视篮球专项动作的肌肉工作特点 4、力量训练杠铃挂帅,方法单一落后 5、力量训练容的偏差与误区 (四)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要求 1、要针对运动员专项素质弱点,区别对待 2、要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 3、要注意各肌肉力量的平衡发展 4、要适时地专门安排训练时间 5、要根据训练任务的不同安排训练计划。 6、要克服片面发展绝对力量。 7、要力求选择与篮球运动技术、结构相一致的动作方法。 (五)力量训练阶段划分 1、建设性力量训练阶段(打基础阶段):是整个力量训练的物质准备阶段。 2、提高最大力量阶段:提高肌肉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目的是为了快速力量和弹跳力服务。持续时间约2个月 4、使力量转变为专项爆发力或专项力量耐力阶段:根据运动项目需要和特点,训练获得最大力量必须在运动专项中表现出来,即必须转变为专项所需要的爆发力和力量耐力 5、保持阶段:保持前面各阶段已经获得的力量训练水平

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运动素质训练方法.pdf

2009 年 11 月湖北体育科技N ov . 2009 第28卷第6期Jo ur nal of H ubei Spor ts Science V ol. 28 N o. 6 运动训练与竞赛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运动素质训练方法 邱爱华,杨姝燕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分别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 动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说明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关键词:中长跑;体能特征;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 G82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 983X (2009)06 0676 02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Methods for Middle distance Runners QIU Aihua, YANG Shuyan ( T eaching and R esear ch Of f ice of T rack and Field Sp or ts , Wuhan I nstitute of P hy s ical E ducation, Wuhan H ubei, 430079) Abstract: T hr ough the literature and data, log ic analy sis, an over view o f the physical char acteristics of middle distance athletes, the bo dy shape, physical function and athletic qualities are described in three aspects, fo cusing o n t he quality of middle distance athlete's char acteristics and t raining metho ds.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79 Key words: m iddle distance race; 1 体能对中长跑运动的作用 在紧张激烈的竞技场上,运动员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快速 准确的判断分析能力和反应力以及在各种恶劣自然环境中和自 身内部的时差反应导致的生物节奏紊乱的快速适应能力、连续 比赛的抗疲劳能力、各种技能与战术的灵活运用,都需要高质 量的体能作为强有力的生物学基础和保障。 杨世勇等人在体能训练学!中指出,体能是指运动员机 体的运动能力,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为提高 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 合。这些能力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其中运动 素质是体能的最重要决定因素,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是形成良 好运动素质的基础[1]。 中长跑运动属于典型的体能类耐力性竞技项目,运动员的 体能水平在其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中 长跑运动员能否在激烈的比赛中获胜主要取决于其体能的大 小。 2 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的特点 2. 1 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是指机体内外部的形状特征,研究表明,运动员 具有最佳的身体形态将有助于比赛成绩的提高。 目前,对于中长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的研究,大多集中 于对优秀运动员部分形态的描述性研究,其研究结果主要表 收稿日期:2009 10 14 第一作者简介:邱爱华(1966),女,山东青岛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田 径教育与训练及体能训练。

田径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思考

田径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思考 摘要: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已成为了体育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学生的体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的控制学生的身体姿势与动作姿势。然而,当前的现实情况表明,我国很多学校的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比较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一问题的存在,将会制约我国田径运动的长远发展。针对学校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及时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田径;体能训练;理念;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体育训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对田径运动员而言,体能的训练是他们提高竞技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如若没有高效的体能训练,田径运动员势必不会再这条路上走的更远。需要我们深刻意识到的一点事田径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需要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与理念作为支撑,有了正确的理念与方法,田径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才会有意义,身体素质才会不断提高。 一、体能的概念和原理 体能的概念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来讲,从宏观上讲,体能是指人们身体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因身体素质、生活环境以及训练方式的不同,体能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给予解释,从结构上讲,体能会涉及运动、机能以及形态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从日常生活来讲,体能是指人适应生活的工作能力、身体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等等,不同角度对体能的概念有不同的认识。从微观上分析,体能通常是指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微观上的概念将体能从外部自然环境下转变到人体的内部。每个人的体能会随着个体的身体形态、运动素质以及身体机能不断发展着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对人体的体能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所谓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而身体形态是指机体内外部的形状。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运动能力,称为运动素质,运动素质包含的内容多且复杂,包括速度、韧度、灵敏度以及耐力等等,运动素质是衡量一个学生体育水平的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学校的体能训练往往是从微观概念上定位的。 二、田径体能训练的概念

专业的体能训练方法

专业的体能训练方法 体能训练的原则 1、多样化 因为体能训练是件很单调的事,如果只采用一种方式,很快就会失去兴趣的。没有了兴趣,效果自然要打折扣。利用多种方式训练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兴奋感。 2、有氧耐力、无氧耐力相结合 有氧耐力是基础,无氧耐力是格斗的主要所需。有氧耐力是低强度运动的维持性。无氧耐力是高强度运动的维持性,二者都要重视,不可偏废。 3、整体性与局部性(平衡性) 体能锻炼的是一个系统性训练,比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体能要注重整体性的提高,同时又要加强局部的专项耐力。如持续快速出拳、踢腿、移动的能力。 4、超量负荷 为了取得训练效果,每次练习的负荷量都有必要超过平时的基本要求。否则,只能是游戏,谈不上效果。 5、恢复性 体能训练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必须有足够的休息和能量作保证。以促进受训者恢复体能,使得正常训练得以持续进行。比较积极的恢复手段是:针对不同肌肉间歇交替进行练习。 专业体能训练方法 好的体能训练应该:每周一、三、五安排心肺功能(循环、呼吸系统)训练。周二、四、六安排肌肉耐力训练。同时,应该根据身体的训练反应调整训练量。一般训练时心率要达到最高时的60-90%,低于60%失去训练效果,高于90%不能持久。

安全第一。要定期测试,以检查训练效果,同时调整训练强度、时间、方式。有效利用已有的场地、器材、时间等资源。任何事情都有限度,不要抱怨和幻想,尽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是明智的策略。制定训练计划,长期不间断的训练。专业体能训练方法有: 1、耐力训练 ①长跑:要求为400米跑道,女子每次15圈,男子每次20圈,平均速度为每圈不得低于2分20秒。 ②负重越野:自己背负不低于30公斤的背囊(女子为20公斤),在不低于海拔2000米的小路、山脊行走,时间为一整天或两天,每周或两周一次。 ③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游泳、自行车等代替长跑,运动量相当。 2、平衡训练 ①单脚平衡:单脚站立完成前仰后俯动作多次。 ②动态平衡:选择一离地窄坎,像走平衡木样行走。或单脚跳格子。 3、力量训练 ①大腿力量训练:大腿与地面平行,做“鸭步”状行走,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②小腿力量训练:踮脚跳,大腿不用力,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③上肢力量训练:俯卧撑8个一组,做5组。引体向上6个一组,做5组。 ④腰腹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带转体,15或20次一组,做3组。 4、柔韧训练 ①单杠悬垂,拉伸肢体。 ②压腿,下腰。 ⑤拉伸身体两侧肌肉。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体能训练学:又称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是指研究和揭示体能训练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理论学科。 2、体能: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体能训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负身体形态,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 4、身体形态: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 5、身体机能: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6、力量素质: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7、速度能力: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8、耐力素质:运动员克服疲劳的能力。 9、柔韧素质: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10、运动性疾病:机体对运动过量或缺乏,不适应或训练不当,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或原有的内环境紊乱加剧,发生身体机能异常或疾病,甚至生命活动障碍而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11、格斗项目特征:运动员双方以徒手或手持兵器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则,以对方的身体为攻击目标寻求胜利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 二、填空 1、“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指: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科学地进行大负荷训练的原则。 2、体能训练涉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健康等诸因素。 3、速度能力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4、广义体能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 5、竞技状态分为:形成、保持、消失三个阶段。 6、足球运动的项目特征:整体性、对抗性、多变性、易行性。 7、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特异性、时间局限性、个体性、整体性。 8、篮球运动的项目特征:整体协作性、技战术运用的开放性、对抗性、节奏性、多变性、准确性。 9、徒手格斗的技术方法一般为:踢、打、摔、拿。 10、发展力量耐力的主要方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重复训练法。 11、运动性疲劳总结为:形体疲劳、脏腑疲劳、神志疲劳。 三、问答 1,影响力量能力的因素? 1),中枢神经系统发放冲动的强度与频率 2),肌肉的组织形态结构

体能训练计划(3篇)

《体能训练计划》 体能训练计划(一): 体能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第1周):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负重拉练1次。 ◇体能训练项目: △匀速跑3000米,时间2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00120次/分钟;或跑台阶,7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 △提踵(踮脚尖),2030次/组,3组。 △立卧撑起跳,1520个/组,35组。 △兔子跳,2530个/组,35组。 ◇周末拉练项目: 男子负重20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6个小时/天;女子负重15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7个小时/天。(注意掌握节奏、避免疾跑) ◆第二阶段(第25周):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每周负重拉练1次。 ◇体能训练项目: △匀速跑5000米,时间3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50次/分钟;或山地慢跑,坡度4050度左右,坡路距离较长,上坡匀速跑、下坡行走,最高脉搏160次/分钟。 △跑台阶,10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或兔子跳,2530个/组,35组。 △立卧撑起跳,1520个/组,35组。 △提踵(踮脚尖),负重510公斤,2030次/组,35组。 △俯卧撑,1520个/组,35组;或引体向上,1015个/组,35组。 ◇周末拉练项目: 男子负重20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6个小时/天;女子负重15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7个小时/天。(注意掌握节奏、避免疾跑) ◆第三阶段(第6、7周):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每周负重拉练1次。:6 ◇体能训练项目: △匀速跑3000米,时间2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00120次/分钟;或跑台阶,7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

△提踵(踮脚尖),2030次/组,3组。 △立卧撑起跳,1520个/组,35组。 △兔子跳,2530个/组,35组。 ◇周末拉练项目: 负重减半,山地环境,1天,56个小时/天。(注意掌握节奏、避免疾跑) ◆第四阶段(第8周):放松与积蓄能量,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无须拉练。 ◇放松: △匀速跑3000米以内,时间不限。 △各种类型的放松运动r ◇积蓄: △多吃、多休息。 △有脂肪的山友,不妨在此期间找一天饿饭,调动一下身体的脂肪燃烧功能。 ※注意事项: 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放松活动不可少。 出发前一周,主要工作是吃喝睡觉。 平时注意在实际活动中,总结适合个人自身的方式。 体能训练计划(二): 一周的体能训练方案 星期一上午 训练目的:发展身体耐力素质的练习 训练资料: 1。做准备活动热身,要把各关节和韧带活动开 2。快速转身追逐跑:在足球场或田径场上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背对跑进方向,相距5米听口令后,快速转身追逐跑,100米以内有效。跑完后走回或慢跑回起点,连续交替完成4-6组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耐力训练 1、长跑:要求为400米跑道,女子每次15圈,男子每次20圈,平均速度为每圈不得低于2分20秒。 2、负重越野:自己背负不低于30公斤的背囊(女子为20公斤),在不低于海拔2000米的小路、山脊行走,时间为一整天或两天,每周或两周一次。 3、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游泳、自行车等代替长跑,运动量相当。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力量训练 1、大腿力量训练:大腿与地面平行,做“鸭步”状行走,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2、小腿力量训练:踮脚跳,大腿不用力,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3、上肢力量训练:俯卧撑8个一组,做5组;引体向上6个一组,做5组。 4、腰腹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带转体,15或20次一组,做3组。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平衡训练 1、单脚平衡:单脚站立完成前仰后俯动作多次。 2、动态平衡:选择一离地窄坎,像走平衡木样行走;或单脚

跳格子。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柔韧训练 1、单杠悬垂,拉伸肢体。 2、压腿,下腰。 3、拉伸身体两侧肌肉。力量、平衡和柔韧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并接在长跑之后完成。在俱乐部组织的每次行动之前,长跑每周不得少于4次。在行动前10天减少运动量,以免行动中肌肉疲劳一、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 如自己进行训练,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 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负重蹲起,提铃,抓举。总之,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你的弹跳力就越好。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组数、次数、动作规格等问题,原则是: 1、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年进行,不可间断。 2、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 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 4、小力量训练是指使用各种综合训练器械和哑铃等进行训练。重量较轻,组数

田径体能训练

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结合前人的研究,找到一些适合短跑运动员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方法,最后得出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灵敏训练和柔韧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短跑体能专项素质 通过中国知网,维普,搜索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下载了近十几年来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并研读,另外参考了图书馆书本资料等大量资料。对此进行总结和整理,得出和概括了一些结论。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方面,在功能及其调节方面,物质能量贮存和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及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具体是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协调素质,灵敏素质等。 1:力量素质 1.1单腿下蹲起 一腿伸直抬起脚离开地面,一退做单腿下蹲练习。可将脚跟垫高3-5厘米。8-12次为一组,做3-4组。也可背部负重以增加练习的难度进行。该练习主要发展股四头肌,退大几,股二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等肌群 1.2负重抗阻力练习 练习要求:注意动作技术,慢下快起,控制练习间歇时间在3-5分钟,注意保护。每组练习后一定要作快速高抬腿跑或者原地连续纵跳 练习负荷渐增练习法:极限重量的80%*5次+85%*4次+…..+100%*1次。 倒三角法:极限重量80%*5次+…..100%*1次+95*2次+…..80%**5次。 衡重练习法:极限重量90%~95%*3~5次*3~5组 1.3半蹲 [练习要求]向上蹬伸时,髋,膝,踝关节要充分蹬直,尽可能做快,膝关节角度在110~120度,每组练习后一定要作快速高抬腿跑或者原地连续纵跳 [练习负荷]极限重量90~95%*8~10次*3~5组 2:速度素质的训练 2.1计时跑 [练习要求]强度达到98~100%,跑的动作要放松,间歇时间为8~10分钟 [练习负荷]30~80米*4~6组 2.2行进间跑 [练习要求]强度达到98~100%,间歇时间为8~10分钟 [练习负荷]30~80米*4~6组 3:耐力素质的训练: 3.1定时跑:在场地,公路和树林中做10~15分钟定时跑,强度在55~70%。 3.2法特莱克跑:在场地,田野,公路结合自然环境用不同的速度跑2000~3000米

体能训练计划(3篇)精华版知识讲解

体能训练计划(3篇) 精华版

《体能训练计划》 体能训练计划(一): 体能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第1周):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负重拉练1次。 ◇体能训练项目: △匀速跑3000米,时间2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00120次/分钟;或跑台阶,7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 △提踵(踮脚尖),2030次/组,3组。 △立卧撑起跳,1520个/组,35组。 △兔子跳,2530个/组,35组。 ◇周末拉练项目: 男子负重20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6个小时/天;女子负重15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7个小时/天。(注意掌握节奏、避免疾跑) ◆第二阶段(第25周):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每周负重拉练1次。 ◇体能训练项目: △匀速跑5000米,时间3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50次/分钟;或山地慢跑,坡度4050度左右,坡路距离较长,上坡匀速跑、下坡行走,最高脉搏160次/分钟。 △跑台阶,10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或兔子跳,2530个/组,35组。 △立卧撑起跳,1520个/组,35组。 △提踵(踮脚尖),负重510公斤,2030次/组,35组。 △俯卧撑,1520个/组,35组;或引体向上,1015个/组,35组。 ◇周末拉练项目: 男子负重20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6个小时/天;女子负重15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7个小时/天。(注意掌握节奏、避免疾跑) ◆第三阶段(第6、7周):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每周负重拉练1次。:6 ◇体能训练项目: △匀速跑3000米,时间2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00120次/分钟;或跑台阶,7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

(完整word版)体能训练的方法

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耐力训练 1、长跑:要求为400米跑道,女子每次15圈,男子每次20圈,平均速度为每圈不得低于2分20秒。 2、负重越野:自己背负不低于30公斤的背囊(女子为20公斤),在不低于海拔2000米的小路、山脊行走,时间为一整天或两天,每周或两周一次。 3、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游泳、自行车等代替长跑,运动量相当。 二、力量训练 1、大腿力量训练:大腿与地面平行,做“鸭步”状行走,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2、小腿力量训练:踮脚跳,大腿不用力,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3、上肢力量训练:俯卧撑8个一组,做5组;引体向上6个一组,做5组。 4、腰腹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带转体,15或20次一组,做3

组。 三、平衡训练 1、单脚平衡:单脚站立完成前仰后俯动作多次。 2、动态平衡:选择一离地窄坎,像走平衡木样行走;或单脚跳格子。 四、柔韧训练 1、单杠悬垂,拉伸肢体。 2、压腿,下腰。 3、拉伸身体两侧肌肉。力量、平衡和柔韧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并接在长跑之后完成。在俱乐部组织的每次行动之前,长跑每周不得少于4次。在行动前10天减少运动量,以免

行动中肌肉疲劳 一、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 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 二、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 如自己进行训练,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 负重蹲起,提铃,抓举。总之,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你的弹跳力就越好。 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组数、次数、动作规格等问题,原则是: 1、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年进行,不可间断。 2、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 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 4、小力量训练是指使用各种综合训练器械和哑铃等进行训练。重量较轻,组数和次数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

4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新方法

第35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9月 Vol.35 No.5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Sep. 2013 ────────── 收稿日期:2013-03-19 作者简介:陈磊坡(1984-),男,河南三门峡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73- 4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新方法 陈磊坡 (广州大学 华软软件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摘 要:梳理了以往400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点,提出400米体能训练的新方法,为科学的训练提供可行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400米;体能训练;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5-0073-02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5.023 A New Method of Special Physical Stamina Training of 400 Athletes CHEN Lei-po (College of Sports Group of China Soft Software,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900, China) Abstract: By visiting the Zhengzhou University Sports Institute coaches and literature reading and training diari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vious 400 meters athlet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physical training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nd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in 400 meters fitness training, a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thod for the scientific training was provided. Key Words: 400 meters; physical training; new method 400米是耐力性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在跑时既能保持一定速度,又能跑得持久。400米技术总的要求是:动作轻松自然,身体重心移动平稳,节奏性强,肌肉用力和放松交替能力好,既有实效性,又能节省能量的消耗。现代田径运动的高速发展,高强度的激烈对抗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强4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对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竞技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1]。 1 体能的认识 体能是人类从事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多种身体能力的综合。一方面包括积极适应生活的身体能力,工作(活动)能力和抵抗疾病(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包括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的基本运动能力。它由人先天遗传和后天锻炼获得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等因素决定[2]。 400米属于体能类耐力性项目,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运动技能和有氧代谢能力,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是良好的速度能力和保持速度耐力的水平。它一方要求运动员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维持较高的跑速;另一方面要求在全程 跑中能根据比赛的情况具有加速跑的能力。比赛场上的400米技术趋势是向高速度、高频率、节省化的方向发展,经济性和实效性是其两大特点。因此,具有充足体能是完成比赛的基础条件,是发挥专项技术的前提条件,是执行教练的战术意图的保障,因此运动员体能的发展程度对其竞技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3]。 2 400米运动员的专项体能 400米运动员体能系统,是指构成运动员体能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三大组织及组织中各要素(或要素群)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通过一定的层次所构成的完整体系,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结构构成的完整系统。400米运动员体能系统的结构主要由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构成[4]。 2.1 400米运动员体能系统的外部结构 外部结构是指400米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或比赛时与外界环境接触而影响运动员体能正常发挥的各方面的因素。我们不能忽视比赛中外界环境对运动员所造成的影响,因此要克服外界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充分调动运动员的潜能来创造优异的比赛成绩。构成400米运动员体能系统的外

体能训练公开课教案教程文件

体能训练公开课教案

综合素质练习单元教学计划(10课时) 学校:广园中学,教学对象:初三年级 6 班,执教者:林惠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体育中考专项体能训练课 (课的构思) 一、指导思想 本课设计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课程水平四教学目标与内容为依据,以“增加健康,学会学习,提高体能”为主题,旨在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并根据初中学生好动、好学的特点,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欢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学中思,思中创,从中体验到体育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与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初三体育中考考耐力跑800米/1000米、和选考项目立定跳、三级蛙跳、跳绳、实心球和铅球五选一。这些项目是田径必修模块中的辅助教材,也是根据中学生的体质特点和性别差异确定的考试项目,它们不但能发展弹跳力、提高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和耐力素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技术知识是发展学生的体能,为中考能取得好成绩的奠定基础。本课中我安排了趣味体能训

练,长距离追逐跑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练、在学练中使技能得以接受、使情感得以升华。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年级学生,由于现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从生理上看,身体骨骼、肌肉、韧带、关节处在快速增长时期;从心理上看,这阶段学生的思维敏捷、模仿能力强,体能恢复快,有多半爱争强好胜,求知欲望高,因此正式开展体育锻炼的黄金阶段。虽然学生在小学田径模块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学生的体能有很大的差异。从学生平时的课外锻炼中就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由于身体不协调,有力量却使不上劲;还有些学生由于采用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导致下肢过早落地。因此合理的利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为本堂课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98%以上学生明确本课目标,了解本课练习内容,了解提体能专项训练的技术方法,掌握正确的训练技巧。 技能目标:90%的同学能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学生下肢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与艰苦训练的精神,敢于创想和表现的精神和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五、重点难点

体能训练对防治田径运动损伤的作用及措施

体能训练对防治田径运动损伤的作用及措施 田径运动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来说有着相通之处,只有通过持续不间断的体能训练才有可能取得比赛的胜利。持续不间断的接受体能训练对于田径运动员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训练过程当中运动员出现拉伤或者是其他状况就需要中断训练项目,中断的期限随着运动员拉伤的状况而决定。因此,运动损伤对于体能训练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训练员在进行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过程当中,要对其贯彻“防重于治”的理论观念。教练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会使得田径运动员损伤概率极大程度上的降低。即便出现损伤状况,也能够减轻伤害程度,对于伤口组织的愈合也大有裨益。 田径运动员通过体能训练能够对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工作,对于修护损伤状态也大有裨益,综上所述都能够表明体能训练对于田径运动员的重要性。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径运动各项常见损伤 竟走和跑类: 以卜肢与躯干伤为主,据刘跑类运动损伤800例以上的分析,其中40%为膝关节损伤,足和踩关节占10%,跟腿损伤,髓关节,臀部等损伤约占巧%,腰背痛占5%。 跑类: 最易出现骸骨软骨损伤,踩关节韧带损伤或骨折,足跟挫伤,膝关节的韧带与半月板损伤,前臂骨折及肩部挫伤,要部肌肉疼痛,腰椎损伤,甚至椎崩裂和腰椎滑脱。 投掷类: 常见创伤为肌肉韧带损伤(肩、腰、膝、肘关节)或骨折,铅球运动员还会出现掌指关节扭伤和指屈伸肌腿拉伤。 1.2体能训练刘预防田径运动损伤的影响 1.2.1身体形态训练 体重是衡量身体形态的基本标准指数,通过对体重的测量能够将田径运动员的匀称度以及体型特点充分的展现出来。体重过大就会导致身体各项技能负重过大,造成身体损害,而通过体能训练的方式则能够改善运动员体重过大的状况,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班级人数时间 教学任务与要求:了解训练方法整体分类;正确理解各个运动训练方法的概念、类型和 特点;掌握各种训练方法在训练实践中的正确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什么是训练方法、训练方法是怎样分类的?各个训练方法的概念、特点?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各个训练方法的实质,如何在训练实践中正确应用各种训练方 法。 教学步骤 第一节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一、运动训练方法概述 (一)运动训练方法释义及作用 1、运动训练方法释义 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种办法。运动训练方法在教练员的“训”和运动员的“练”的过程中被予应用,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双边活动中共同完成训练任务的方法。 2、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 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各种竞技能力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二)运动训练方法体系 1、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 构成运动训练方法的主要因素是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等要素。 2、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分类 运动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任何事物进行类别划分与体系建立,均需首先确定分类标准,依不同分类标准可建立若干不同的分类体系。 此外,还可以列出许多种不同的关于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标准和体系。考虑到理论上的相对完整和实践应用的方便,我们依不同训练方法的基本作用和适用范围,将它们分为整体控制方法和具体操作方法两大类。前者包括模式训练法和程序训练法两种具有整体思维特征的训练方法;后者则包括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以及比赛训练法8 种具体的直接操作的训练方法。 二、运动训练手段概述 (一)运动训练手段释义及作用 1、运动训练手段释义 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是具体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方式,是运动训练方法的具体体现。

田径项目体能训练建议

田径项目体能训练建议 管理提醒: 本帖被bing2008 执行加亮操作(2010-01-04) 田径项目体能训练建议 短跑—— 现代短跑技术中髋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更加重视摆动技术和注重摆蹬结合,以摆促蹬,有效的提高后蹬效果,从而提高跑的经济性和实效性。短跑技术的体能训练侧重在下肢、腰腹和肩带三个部分,爆发力和力量协调是重点。 1、膝关节功能训练—— 膝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配比协调,爆发用力时的关节稳定性控制是功能训练的重点。常用方法有:平衡垫上单腿下蹲、平衡盘上负重蹲伸和BAS球上仰卧勾腿等。 2、核心部位功能训练—— 核心部位对于短跑项目同样重要,它可以起到调节身体重心、控制骨盆动态稳定和协同上下肢动力链连贯的作用。常用方法有:BAS球上腹背肌练习和平衡盘上负重转体练习等。 3、上肢功能训练—— 上肢力量对于短跑项目也非常重要,核心稳定下的双侧协调摆臂力量可以有助于技术动作的经济性和实效性。常用方法有:BAS球上俯卧撑、平衡垫上单臂提拉练习等。

4、踝关节功能训练—— 踝关节的趾屈快速力量对于短跑的摆动技术十分重要,应注重踝关节的稳定性训练和爆发力训练。常用方法有:平衡盘上负重提踵、平衡垫上跖屈位蹲伸动作等。 中长跑—— 现代中长跑技术对核心力量、下肢爆发力和双侧用力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合理和协调的用力结构,才能提高跑步技术的经济性和能量消耗的节省性。中长跑的体能训练侧重在核心部位、下肢和上肢三个部分,核心稳定性和和力量协调是训练重点。 1、膝关节功能训练—— 膝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配比协调,高速和疲劳力时的关节稳定性控制,以及双侧肌力的最小差异是功能训练的重点。常用方法有:平衡垫上单腿下蹲、平衡盘上负重蹲伸和BAS球上仰卧勾腿等。 2、核心部位功能训练—— 核心部位对于中长跑项目非常重要,它可以起到调节身体重心、控制骨盆稳定和协同上下肢动力链连贯的作用,可有效控制能耗和保证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常用方法有:BAS球上腹背肌练习、平衡垫上负重转体练习和平衡板侧卧位支撑练习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