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学史笔记--不错

中国文学史笔记--不错

中国文学史笔记--不错
中国文学史笔记--不错

先秦文学史概说

1、先秦是中国文化萌芽、创立的时期,这一时期所建构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先秦文学作为先秦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成为历代尊崇取法的典范。

2、先秦时代的各种文化形态尚融而未划,所以先秦文学的形态也呈现出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相结合的特征。

3、先秦文学大体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3-1夏、商两代,原始宗教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巫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为占卜、祭祀所创作的韵文(如甲骨卜辞)和咒语歌谣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学样式。

史官是另一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职能原来也是宗教事务,后来巫史分途,史官的职掌遂偏向人事。《尚书》中保存的商代作品是历史散文最早的创作。

3-2周革殷命之后,巫术文化被礼乐文化取代,是所谓“以德代天”。对政治、社会、人生的关切超越了宗教关怀,史官文化崛兴,诞生了《左传》这样的历史散文的杰构。一些伟大的文化巨人提出不同的社会理想,出现了《论语》、《老子》等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作品。

3-3西周时期,学在王官,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战国之后,周室衰微,贵族的地位下降而士阶层兴起;知识传授突破贵族的垄断,民间讲学之风盛行,是所谓“礼乐下行”。学派蜂起,诸子驰说,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格局。他们主张各异,文学观念和风格也异彩纷呈,产生了与前代迥异的散文和诗赋。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什么是神话

简言之,神话即神奇的故事。它诞生的心理基础是“万物有灵”的观念,通常是为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的作出解释,或者表达征服、改造的愿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自然的神灵或者神化了的英雄人物,他们具有超常的力量和神通,被人们所敬畏。

二、神话的起源

关于神话的起源,通行的解释是劳动起源说和宗教起源说。前者认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劳作生活,后者认为神话由初民的宗教活动诞生。我推测或许这两种原因兼而有之。

三、中国上古神话的类型

1、我国上古神话十分丰富,但是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现有文献中,《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最大。其余的零星片段则散见于各种载籍,如《淮南子》、《楚辞》、《庄子》、《列子》等。

2、根据这些仅存的内容,大致可将其分为创世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和传奇神话等几类。

a.创世神话以对世界产生和人类起源的思索与解释为基本内容。如天地浑沌,盘古首生,宇宙开辟。又如女娲造人,炼石补天等。它们充分反映了先民认真探索、大胆想象的创造精神。

b.在万物有灵的思想指导下,人们以有形事物去表现无形的自然力,进而创造出自然神的形象及故事,此即自然神话。它们反映了原始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迷惑与解释,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美好愿望。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

c.英雄神话以半人半神或受神力支持的英雄为主角。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意味着人类自身成了意识的对象、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主人。如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共工触不周山、刑天与帝争神等。

d.传奇神话是关于异域奇国怪人神物的传奇故事,多见于《山海经》中。它们反映了先民企图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以改造自身生活环境的愿望和理想,表现出惊人的超现实、超自然的想象力。如《山

海经?海外南经》所载“羽民国……其为人长头,身生羽”、“厌火国……其为人兽身,黑色,火出其口中”等。它们也同时反映出初民们对身外世界的向往。

四、神话思维的特征

1、初民的心智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还不能明确区分思维主体和客体,在人和自然之间存在一种“互渗”的关系。

2、先民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然拟人化,形成以我观物的思维特征。

3、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时间、方位等抽象概念依照特定的情感体验,被表现为各种的神灵及其活动。一部分神话形象则脱离了具体的形象,由不同的物象组合而成。

4、神话思维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

5、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神话则是集体意识的产物。

五、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马克思曾说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和武库,中国神话也同样如此。

1、神话为后世提供了取用不尽的创作素材。

2、神话的原始思维方式为后世文学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段,而神话世界所创造的原型意象则成为文学血脉中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第二章《诗经》

第一节《诗经》的整理和体制

一、《诗经》的整理

1、《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战国时,它被列为儒家所谓“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一,但并未获得后世那样受尊崇的地位。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五经博士,它便被官方尊奉为垂教万世的经典之一,从此便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被称为《诗经》。

《诗经》共存目311篇,但实际存诗是305篇,另有六篇有目无辞(《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被称为“笙诗”,大概是以笙为乐器吹奏的乐曲,类似于今天所谓“过门曲”之类,所以一般不计在内。《诗三百》是取其约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主要收集了自周初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作品。这些作品产生的地域大体涵盖今黄河中下游及汉水上游地区。《诗经》的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个社会阶层。

2、《诗经》的编集,大约完成于公元前6世纪。对于编集的情况,后人有“献诗”、“采诗”、“删诗”的说法。现在一般认为这些作品是由朝廷乐官整理编选的演唱和学诗的底本。

二、《诗经》的编订和分类

1、诗经》中的作品,其本来性质都是乐歌,即歌曲的歌词,皆可入乐演唱。《墨子?公孟》中记载:“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后来古乐失传,仅存歌词。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实际上是一部乐曲歌词的底本。

《诗经》中的作品,创作时代、流传地域都有着很大差异。那么,这些作品是如何汇编在一起结集成书的呢?关于此,较为可靠的说法是“献诗”和“采诗”之说。

所谓“献诗”,是指统治阶级中的贵族文人,如公卿列士等,有目的地作诗以献王者,用来讽谏或歌颂。据《国语》记载,在周王朝这是一项制度。《国语?周语上》中说:“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从《诗经》中的一些作品看,“献诗”之事也是确实存在的。如《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訩”等。献诗的目的,据说是为了“补察其政”。

据古代典籍记载,周王朝设有专门的采诗之人,到民间搜集歌谣,献给朝廷。《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春秋公羊传》卷十六“宣王十五年”何休注语:“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之苦;不下堂,而知四方。”采诗的目的,据说是使国王可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汉书?艺文志》)。

通过这些渠道,汇聚起来的作品一定很多,不可能仅为今天所见的305篇。对此,可以肯定是经历了一番整理、删选的工作。在古代,最流行的说法是“孔子删诗”之说,即今本《诗经》305篇是由孔子最后选定的。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此说影响极大。但自唐代孔颖达已经开始怀疑这一说法,后世学者亦多提出反对意见。理由大致如:首先,先秦文献所引用的诗句,大体都在现存《诗经》的范围内,这以外的所谓“逸诗”,数量极少,如果孔子之前还有三千多首诗,照理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次,在《论语》中,孔子已反复提到“诗三百”,如《子路》篇:“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为政》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证明孔子所见到的《诗经》,已经是三百余篇的本子,同现在见到的样子差不多。另外,孔子及其弟子从未说过孔子有“删诗”的事。所以,《诗经》的编定,应在孔子出生以前,约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但孔子“删诗”之说虽不可靠,他却确实也曾对《诗经》做过一番整理工作,主要是“正乐”。由于当时战乱频仍,所以《诗经》的音乐已经发生散失错乱的现象,孔子对此作了改定工作,使之合于古乐的原状。《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说明孔子在前484年周游列国回到鲁国之后,确做了一番“正乐”的工作。只是,这根本不是所谓“删诗”。

那么,这为数众多的诗篇究竟是如何选定的呢?近代通行的说法是出于周王朝乐官之手。从各个地区、各种渠道搜集到的诗歌,应当都保存在乐官——太师之手。他们对面貌各异的作品进行了加工、整理,既有删汰,也有修改。所以现存的《诗经》,在语言形式上基本都是四言体,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也大体一致,而且有些套句出现在异时异地的作品中(如“彼其之子”、“王事靡盬”等)。这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若无人专门整理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由官方制作乐歌,并搜集和整理民间乐歌,是周王朝的文化事业之一,在《诗经》时代是不断进行着的。

《诗经》是按风、雅、颂分类编排的。风即国风,包括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共收诗作160篇。雅分大小,前者收诗31篇,后者收诗74篇,总计105篇。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计40篇。

风、雅、颂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古今学者进行了不同的解释。

风,最早提出解释的是《毛诗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风教,教化的意思;二是讽谏、讽刺的意思。大意是说:君主要对臣民实施教化,臣民要对君主进行讽谏,二者都是利用诗歌进行的,好处是委婉、含蓄,容易被接受,正象自然界的风能吹动万物一样,它也容易感动人心,所以起这样作用的诗,就叫作风。这种解释体现了汉代儒家学者们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文学观点,是对风的望文生义的解释,不足为据。

宋代的朱熹提出了另一种有代表性的说法。他在《诗集传?国风序》中说:“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吹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也。”这里他也把风与封建教化观点联系起来。但他肯定了风是民俗歌谣,有一定的合理性。

宋代另一学者郑樵在《通志序》中说:“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此说较符合实际。据近现代人研究考证,风就是乐曲之意。《诗经》中的风,又称国风,即指当时各诸侯国所辖地区的乐曲,犹如今天的地方小调。

对雅的解释也非常多。《毛诗序》中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他把“正”引申为“政”,结论是“言王政废兴”。雅分大小,他认为大雅即大政,小雅即小政。与对风的解释一样,都牵强附会。

正确的解释是朱熹《诗集传?小雅序》:“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今天人们的认识已较为一致,雅即“正”,又与“夏”通。西周王畿一带原为夏人旧地,故周人亦或自称“夏人”,王畿乃政治、文化中心,其言称正声,亦称“雅言”,意为标准音,当时宫廷、贵族所用乐歌自为正声、正乐。《诗经》中的雅便指王畿之乐,是相对于地方“土乐”而言的“正乐”。这是当时尊王观念的体现。雅又分大小,在内容风格上区别明显,历来说者各执一辞。现大多认为,二者之分是与音乐之不同与产生时代之远近有关的。大雅产生较早,大概是迁都镐京之前的作品。又在音乐上,小雅风格与国风较接近,大约受了风诗的影响。另一说是如音律有大吕、小吕等分别一样,雅乐因之分为大小,此亦可备一说。

关于颂,《毛诗序》释为“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即颂是赞美祖先、王侯的功德,把其功业祭告于神之意。此说基本正确。朱熹在《诗集传?颂序》中进一步认为:“颂者,宗庙之乐歌”,指出颂是祭祀宗庙时用的乐歌,更趋全面。今天认为,颂在内容上是赞颂功德,在形式上则是诗乐舞合一。颂的篇章大多简短,韵律缺乏规则,且不分章不叠句,这都证明了它应是音调缓慢、配合舞蹈的宗教性祭祀舞歌。在当时,颂无疑是最受尊崇的诗体,但今天从文学角度看,其价值远逊于风雅。颂分周、鲁、商,周颂约成于西周初,是《诗经》中时代最早之作,产生于镐京;鲁颂约为春秋时鲁僖公、文公(前七世纪)之作,出于鲁;商颂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殷商后裔宋国的乐歌,出于宋国,但也有人认为是商朝晚期之作。

《诗经》中的作品,最古的是《周颂》,次古的是《大雅》,再迟一点的是《小雅》,最迟的就是《商颂》、《鲁颂》、《国风》了。

《诗经》又有“六义”、“四始”。“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一般认为,前三者是《诗经》的体制,后三者是其表现手法。“四始”即风、大雅、小雅、颂。谓其四始,大约是指其皆为王政兴废之始。

第二节《诗经》的应用和流传

《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式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就是说诗有感染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讽刺作用。此外,这种教育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成句,断章取义、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左传》中对此多有记载。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同时,《诗经》的教育还具有政治、道德等意义。《礼记?经解》引录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使人“温柔敦厚”。在《论语》中孔子还说过学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由这些可以看出,《诗经》的应用已明显从音乐的范围扩大到了语言范围。《诗大序》: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指出《诗经》在当时社会的广泛使用情况。

秦始皇焚书坑儒,《诗经》连同所有的儒家典籍一起被烧毁。但由于其先前的巨大影响及易于传诵、士人普遍熟悉的特点,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代传诗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毛公,简称为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即四家诗。其中又有今、古文之争。齐鲁韩三家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书写,属今文经学派,故又合称三家诗。毛诗用古文书写(秦以前之古籀文字,春秋战国时流行,又名大篆),属古文经学。今、古经学不但文字及读法不同,而且文字训诂及具体内容解释也有很大差异。两派对立,斗争不断。三家诗开始是官方承认的学派,在武帝以后百余年间极为兴盛。而毛诗是民间学派,且较三家诗晚出,故在三家诗兴盛时处于被压抑地位。但东汉以后,毛诗反日渐兴盛,并得到官方认可,相反,三家诗却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传本。

毛诗因毛公得名,毛公又有大小之分。大毛公,指鲁国人(一说赵国)毛亨;小毛公指赵国人毛苌。后汉郑玄作《诗谱》说:“鲁人大毛公为《诂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说

明大毛公之学本来只在民间传授,后其传本被发现,大毛公已经不在,便立他的后学小毛公为博士,继续传诗。故毛诗的传授者毛公实指毛亨、毛苌二人。

第三节《诗经》的内容

《诗经》三百五篇,产生于漫长的时代和辽阔的地域,反映了恢宏博大的社会生活面,其思想内容几乎无所不包。

(一)周民族的史诗

《诗经?大雅》中,集中保存了五首古老的民族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生民》生动描述了周始祖后稷非凡的诞生历史,颂扬了他长于农事、勤奋创业的英雄业迹。《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公刘》描述了后稷曾孙公刘自邰迁豳的史迹,歌颂了他率周人建城邑拓土田的创业精神。《绵》描述了周文王之祖父太王(古公亶父)迁歧周开王业的丰功伟绩,歌颂了周民族艰苦创业、由小而大、兴旺发达、绵延不绝的光荣历史。《皇矣》主要歌咏了文王伐密、伐崇的胜利,颂扬了文王继承先祖遗烈、发展壮大周民族的伟大功绩。《大明》则颂扬了文王、武王父子的非凡功德,着重赞颂了武王伐纣的辉煌胜利。五篇合而观之,构成一组史诗,粗线条却较为完整地勾画出了周民族发祥、创业、建国、兴盛的光辉史迹。

除此之外,西周后期的《小雅》中也有一些史诗性的叙事诗,如《出车》记宣王时南仲征玁狁,《常武》写宣王亲征徐夷,《采芑》、《六月》记宣王同蛮荆、玁狁的战争等。若把这些按次序排列起来,那么,西周史亦可理出一条线索。

(二)颂歌和怨刺诗

中国古代诗歌有所谓“美刺”的传统,表现出鲜明的功利性和实用性,《诗经》可谓开其端者。在《诗经》中,歌功颂德的作品占有一定比例。它们多属庙堂乐歌或官方乐歌,出自公卿列士或乐官之手,在“颂”诗中保存最多。它们或颂帝王,歌天命;或颂战功,扬王威;或颂宴饮,赞嘉宾,其主要目的是为君王统治的合理性寻求神学的支持,并借助上帝的权威以慑服臣民,以永保王之天下。从文学的角度看,其思想意义及艺术价值实在无足称道。不过,应该指出,正是这一类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作品,成了后世那些粉饰现实、讴歌太平的谀美之作的榜样和典范。

在大、小雅和国风中保存了不少与颂歌异调的怨刺诗。用儒家的诗论观看,怨刺诗即所谓“变风”、“变雅”,是王道衰落、礼崩乐坏、政教不行、人伦废丧的产物,它们主要产生于西周末年厉、幽时期及其以后,属乱世、亡国之音,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大、小雅中的怨刺诗多出于公卿列士等贵族文人之手,是他们的讽谕劝戒之作,如《小雅?节南山》等。内容不外乎悯时伤乱、愤世哀民,表现出诗人对国事的关心,但也要看到其目的乃在于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歌功颂德之作有相通之处。但诗人们对社会矛盾的揭露,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诗中所抒发的深沉怨愤,也表达了诗人们的忧患意识,这是现实主义的一种体现,并开创了中国政治诗的传统,对后世封建文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比之下,主要出自民间的国风中的怨刺诗更多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其内容更深广,怨愤更强烈,讽刺更尖刻,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和斗争性。如《伐檀》、《硕鼠》、《相鼠》等,反映了广大下层民众深沉的怨愤和不平的心声。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鄘风?相鼠》

(三)农事诗,征役诗,爱国诗

《诗经》中还有不少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些作品主要保存在国风、小雅中。

它们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反映了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感情。

周代经济以农为主,因而反映农业生产和劳动生活的农事诗在《诗经》中为数不少。风、雅、颂里都有此类作品。雅、颂中的农事诗,大多赞颂农业所取得的成就,夸耀田土广大,农夫众多,收获丰盛,表达了祈求丰年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周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但其内容较为单调,文学价值亦有限。如《周颂?噫嘻》、《小雅?甫田》等。

国风中的农事诗,内容丰富,清新生动,是《诗经》中文学价值较高的作品。它们有些直接记录和描写了农事活动和劳动生活,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劳动生活风习画。如《周南?芣苢》,写出了采摘的过程,表现出生动活泼的气氛,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之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此外,也有一些作品以与农事相关的劳动为比兴,如《魏风?伐檀》等。

《豳风?七月》是尤为值得注意的一首农事诗。这是国风中最长的一篇,也是极古老的农事诗,约产生于西周初甚至更早。此诗之认识价值为人所一致认同,即反映了周初(或氏族公社向氏族奴隶制转化时期)的社会情况及农业生产情况。但其思想内容则有较大争议。一种认为是饮含血泪的奴隶之歌,揭露了当时社会剥削与压迫的残酷;较平和者认为是地位较高的奴隶所作,故既嗟叹农夫之辛苦,又将此作为农民应尽之义务;另有看法则曰写出了中国人民之乐天性,从消极上说是保守,从积极上说是在职业中找到乐趣,才能做得好,有成就。

西周晚期,王室衰微,戎狄交侵,征战不休。平王东迁之后,诸侯兼并,大国争霸,战争更是连年不断。征役繁重,民不聊生。苛酷的兵役、徭役给广大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父母失养,夫妻离散,人民心中的痛苦无穷无尽。因此《诗经》中存在大量抒写兵役、徭役之苦和征夫、思妇之情的征役诗。如小雅中的《采薇》,国风中的《君子于役》、《东山》等。与叙述武功的史诗、颂歌不同,这些诗大都从普通百姓的角度来表现他们的遭遇和想法,着重歌唱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读来倍感亲切。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国主义的传统。每当外敌入侵,国有危难,人民总是奋起抵御,保家卫国,以鲜血和生命谱写爱国之歌。这在《诗经》的爱国诗中有充分体现。即便是反映征役之苦的诗作,也不能一概以反战诗目之,如《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杰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小雅?采薇》也是同样的情况。除此而外,《秦风?无衣》更是一首气势磅礴的战歌,表现了人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而《王风?黍离》则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对沦亡的故国的无比悲悼,亦感人至深。

(四)爱情诗

诗三百,精华在国风。而国风中,又以爱情诗最为真挚动人,可视为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而我国文学的这一传统,正是从《诗经》发源的。

《诗经》中一些诗作表现了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可意情人的刻骨相思。如《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一首求爱诗,他求之不得,便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这是描写他的相思苦情;他用了种种勾引女子的手段,友以琴瑟,乐以钟鼓,这完全是初民时代的社会风俗,并没有什么稀奇。意大利、西班牙有几个地方,至今男子在女子的窗下弹琴唱歌,取欢于女子。至今中国的苗民也还保存了这种纯朴的风俗。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一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一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里写一个男子因追求自己的意中人而不得的惆怅心理。那种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的心情,非常符合人们的普遍心态。

他如《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把一个热恋之中的男子的心理把握得十分到位。

《召南?野有死麕jun》也是一首男子勾引女子的诗: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su),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dui)兮,无感我帨(shui)兮,无使尨(mang)也吠。

初民社会的女子多喜欢男子有力能打野兽,故第一章“野有死麕,白茅包之”,写出男子打死野麕,包以献给女子的情形。“有女怀春,吉士诱之”,便写出他的用意了。此种求婚献野兽的风俗,至今有许多地方的蛮族还保存着。

《诗经》中还有一些深沉执着的恋歌,或者描述热恋的情景和讴歌爱情的甜蜜,或者歌颂对爱情的忠实专一。如《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外如《鄘风?柏舟》等均属此类。

《诗经》的爱情诗中还有一些痛苦哀伤的悲歌,或激人同情,或启人深思。《郑风?将仲子》即透露了在“可畏”的父母、诸兄、人之多言的约制、重压之下,女子不得不违心地劝告心上人不要再攀树越墙与己相会的痛苦。这类诗中最著名的是两首弃妇诗,即《邶风?谷风》和《卫风?氓》,它们以浓郁的哀伤情调,描述了沉痛的婚恋悲剧,深刻揭露了在私有制度下夫权制的不合理,倾诉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哀怨和痛苦。

除上述几方面外,《诗经》中的爱情诗还有表现夫妇和谐、家庭欢乐的作品,如《齐风?东方之日》、《郑风?女曰鸡鸣》等;还有反映贵族婚姻或其荒淫的两性关系的作品,如《召南?鹊巢》、《邶风?新台》、《齐风?南山》等。

第四节《诗经》的文学成就

一、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

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与它所产生的时代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可分的。《诗经》主要产生于两三千年前我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他们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朴实,养成了朴实、浑厚的性格,故重视现实而不耽幻想。《诗经》中的民歌,就正是他们的朴实生活和愿望的反映,是他们在各种遭遇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因此,这一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真率地表达感情。无论是怨刺、征役、农事、爱国还是婚恋诗,大都紧贴现实,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绝不无病呻吟。正如何休注《春秋公羊传》卷十六所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或现实主义精神的表现。

二、生动形象的赋、比、兴手法

前人从《诗经》中概括出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这既是对《诗经》艺术技巧的概括总结,也准确地揭示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特点。

关于赋,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用今天的话说,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在《诗经》中,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表现手法,甚至有不少通篇用赋的诗作。当然,使用赋,直接陈述描写,并非不要形象。

《诗经》中,赋的运用多种多样。如《七月》,可以看做是一首具有风俗画卷色彩的长诗,按季节

物候的变化描绘了古代农家生活,并反映出社会的真实面貌。《静女》则用戏剧性的场面和描写,来写人物和心理、感情。此外,《君子于役》以日常生活场景写思妇的心理,《芣苢》写劳动的情景,《无衣》写爱国战士的激昂慷慨等,都尽情达理,动人感人。

但是,在《诗经》中更为出色的还是比兴手法的运用。比,朱熹:“以彼物比此物也”,换言之,即打比喻,对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况。在《诗经》中,用比之处较多,它既使形象更鲜明,本质更显露,又往往寄寓了作者的爱憎。如《硕鼠》就用贪婪的鼠类比喻统治者。此外,还有的诗用比喻来刻划人物,也很巧妙动人。如《卫风?硕人》第三章写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里连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形容出她的美丽绝世。

《诗经》中用比,不仅比方具体事物,还用于形容心理、思想、情绪等。如《黍离》的“中心如醉”、“中心如噎”;除明喻外,还有暗喻,如《小雅?鹤鸣》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喻用贤治国。这些,都体现了《诗经》用比的多样性、灵活性。

赋比兴中,以兴的解释最为复杂。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谓兴是起兴或发端,即先借用别的事物起头,然后引出所要歌咏的事。这一解释注意到了兴的形式上的特征,然仅流于形式,未做更深入探究,对为何他物能引出所咏之词这一关键问题没有涉及。而兴在《诗经》之后的进一步发展中,概念不断衍化,现已成为中国古代诗论中最为复杂的范畴之一。原其之所以诞生,应起于人所赋予外物的观念内容,故以外物引起所咏之词。随时间的推移,原本固有的观念内容逐渐淡化,但此种形式犹存,亦仍包含二者间某种或隐或显的内在联系。因此,兴便能给人以充分的想象余地,具有丰富的意味。在历代对兴的大量解说、应用中,虽角度各异,所指颇殊,但大体均包含这样的涵义:借助对外物的描写以表现无穷的意味。《诗经》中的兴虽说处于较早阶段,但这种特性已经很鲜明了。如《蒹葭》开头的两句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时间,同时创造了一种意境(兴物与心境之融合后的意味)。又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一首贺婚喜歌,以“桃之夭夭”起兴,既包含了少女青春美好之意,又渲染出婚礼欢乐热闹的喜庆气氛。《周南?关雎》用关雎起兴,先言河洲上的雎鸠和鸣,以引起下文的所咏之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由雎鸠和鸣、情挚意专联想到淑女幽闲专贞,遂产生爱慕之情,形象蕴藉地表现了君子所思所想,情挚意切,委婉动人。“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也用兴法,由淑女的倩影引起男子对她的缠绵无尽的相思,并且这一倩影在男子想象中不断再现,反复回忆,这就层层深入地抒发了男子对淑女的渴慕之情,给人以余味不尽的艺术美感。

三、优美和谐的语言艺术

《诗经》的语言艺术历来被奉为典范。它在词汇、句式、章法、修辞和韵律等方面的创造性成就,对促进民族语言的发展和文学的进步,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诗经》词汇丰富,表现力强。早在孔子时代,它就被用作学习语言和政治伦理的教科书,对我国书面语言的统一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诗经》中不仅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而且成功运用了大量虚词。就实词言,杨公骥《中国文学》第四章《周诗的文学成就和历史价值》中言:“周诗中所使用的名词是很丰富的。仅以表示生物的词类计算,其中关于草本植物的有100种,关于木本植物的有54种,关于鸟类的有38种,关于兽类的有27种,关于昆虫和鱼类的有41种。……周诗中所使用的动词也是很丰富的。仅以表示手的不同动作的动词就有按、攘、抱、携、指、掺、挟、挹、握、提、拊、拾、掇、采、拔、抽、捣、搔、投、折、授、搏、招、击等50多个。”而至于形容词,如《生民》:“荏菽旆旆,禾役穗穗,麻麦幪幪,瓜瓞唪唪。”就虚词言,洪迈《容斋随笔》之《毛诗语助》言:“《毛诗》所用语助之字以为句绝者,若之、乎、焉、也、者、云、矣、尔、兮、哉,至今作文者皆然。他如只、且、忌、止、思、而、何、斯、旃、其之类,后所罕用。”可见《诗经》用词的丰富性,这既扩大了语言的表现功能,又标志着语言艺术的发展程度。

《诗经》还善于使用各种重言叠字、双声叠韵,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韵律美。如“关关”写鸟鸣、“依依”写杨柳、“灼灼”写桃花、“蜎蜎”写野蚕等,无不传神穷貌。双声如“参差”、“觱发”、“栗烈”、“熠耀”,叠韵如“窈窕”、“辗转”、“崔嵬”等,使声调谐美,状物形象。关于此,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

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嚖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

《诗经》句式灵活。句型以四言为主,节奏为每句二拍。这种形式,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状况是基本适应的。尽管如此,其句型却并非一律,诗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内容表达和感情抒发的需要,往往灵活地变换句型,使之错落有致,长短相宜。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中说:“《三百篇》中,四言自是正体。然诗有一言,如《缁衣》篇…敝?字、…还?字,可顿住作句是也。有二言,如…鲿鲨?、…肇禋?是也。有三言,如…螽斯羽?、…振振鹭?是也。有五言,如…谁谓雀无角?、…胡为乎泥中?是也。有六言,如…我姑酌彼金罍?、…嘉宾式燕以敖?是也。至…父曰嗟予子行役?、…以燕乐嘉宾之心?,则为七言。…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则为八言。短以取劲,长以取妍,疏密错综,最是文章妙境。”这对后世各型诗体的产生,无疑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此外,《诗经》的四言句虽偏于短促,但它在修辞上却常常加以变换,如采用设问句、问答句、排比句、感叹句等,使短促的四言句,不再感到单调局促,并无形中扩大了它的容量。

复沓的章法(重章叠句),是《诗经》篇章结构的显著特点。《诗经》皆入乐,复沓的章法正是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的最佳形式。这种形式主要表现为一首诗往往分为若干章,各章字句大致一致,仅仅变换少数词语,以适应反复咏唱之需要。《诗经》对复沓形式的运用也是灵活多样的。有的有相承的关系,如《芣苢》各章间换几个动词,正好表现了采集劳动中收获物由少到多的进展过程;《采葛》写思人的怀念由“三月”、“三秋”到“三岁”,表示怀人情绪的日久弥笃,起着逐步加深的递进作用。有的则是平行关系,或起着扩展内容、各方面都述说到的作用,如《将仲子》,三章写三种顾虑,表现出她所受到的各方面的压力;或诗意始终如一,只起着尽兴发挥感情的作用,如《相鼠》,一口气骂下去,表现了情感的迸发和强烈。总的说来,这种结构重复中有变化,变化中有重复,正象音乐乐章不断出现主旋律一样,使主题突出,感情充沛,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和谐的声韵是《诗经》又一特色,其作品节奏鲜明,声韵和谐,极富音乐美。但这并非人工雕琢,而是自然形成。正如明代陈第《毛诗古音考》附《读诗拙言》所云:“《毛诗》之韵,动于天机,不费雕刻,难与后世同日论矣。”在自然形成的和谐音韵中,当然也有规律可寻。顾炎武《日知录?古诗用韵之法》中概括《诗经》用韵大约有三。一是“首句次句连用韵,隔第三句而于第四句用韵”(如《关雎》首章);二是“一起即隔句用韵”(《周南?卷耳》首章: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三是“自首至末句句用韵”(《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这些用韵形式,对我国古代诗歌韵律的形成起了重要启发作用。前两式成为我国格律诗的定格,第三式也成为汉魏以后古体诗用韵的一格。特别是第二式在诗中隔句用韵(即偶句用韵),确立了后代诗歌用韵的基本形式。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我国古代的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产生,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历史散文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第一节从卜辞到《春秋》

1、我国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它们的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极少数叙事比较完整,叙事要素齐全,可以视为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

2、商周时期的铜器铭文,由简入繁,篇幅加长,内容更加复杂,具备了一定的叙事规模。

3、《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以记言为主,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盘庚》是可靠的商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尚书》的文字古奥,正如韩愈《进学解》所说:“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尚书》的文诰结构完整,单独成篇,语言技巧较之卜辞和青铜铭文显著成熟。对后代官方文书的体式有深刻影响。

4、《春秋》本是周代史书的通名,后来特指鲁国国史。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传说孔子曾经笔削《春秋》,但有人认为孔子只是用它来教授弟子。它的记事有法度,但都很简略,仿佛现代的新闻标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5、《春秋》全书贯穿维护周礼,正名定分的思想。这种思想在行文中不是诉诸议论文词,而是通过史实的排比,以及含蓄严谨的措辞方式来表现。这就是所谓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第二节《左传》

一、《左传》的成书

1、《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是为《春秋》作传解的著作,作者是左丘明,但后人对此颇有疑义。

2、《左传》的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讫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基本与《春秋》重合。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编定者应是一位儒家学者。

3、《左传》当时即有写本,长期单行,与《公羊传》《穀梁传》并称《春秋》三传。西晋以后经传合一,成为今日所见的面貌。

二、《左传》的史观

1、《左传》继承了《春秋》惩恶扬善的良史精神,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总结历史经验,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评价,为后人提供历史的借鉴。

2、人本精神和民本思想是《左传》杰出的思想特征,体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念,也是当时社会现实和思潮的反映。人本精神是对神权意识的颠覆,《左传》提出了“民为神主”的观点;民本思想则表现为对民意的重视,表达民为邦本,民重君轻的观点。

三、《左传》的叙事

《左传》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是它记事详赡,文采生动,与质朴无文的《春秋》、《尚书》大不相同。它的叙事特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看:

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化。

文学性的剪裁,是说它既叙述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又善于使所传达的事件意趣盎然,而避免枯燥乏味的流水帐式的记述。历史事件的故事化,是说《左传》在叙述史实时常常借助于人物形象的描写,描绘他们的言语、行为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有的甚至带有小说、戏曲的色彩。

2、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左传》虽然未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录历史,但是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十分注重刻画人物。其中如曹刿、先轸、弦高、子产、晏婴等等都是很生动的形象。更可注意的是,《左传》不仅能够写出人物的特性,而且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够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

《左传》主要运用对话、行动来表现人物,而绝少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的特征。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它记录了春秋时期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而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如晋楚城濮之战前错综复杂的外交策略的铺陈,即是一例。而描写战场的场面则以简洁生动见长。如晋楚邲之战,写被楚军击溃的晋兵争舟渡河,自相攻杀,结果“舟中之指可掬”,仓皇之态毕现。

《左传》的叙事和写人,运用了很多细节描写,极为传神。如秦晋崤之战后,晋襄公放走了秦国的三帅,元帅先轸大怒痛斥,“不顾而唾”,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和暴躁性格。又如晋楚邲之战,晋军逃兵的兵车陷进坑中,追击的楚人教他们抽去车前横木,又教他们拔掉旌旗,去除车轭,轻装出逃。晋兵一边逃跑,一边回头嘲笑楚军,说自己不向楚兵经常吃败仗,所以才没有逃跑的办法。这个细节把晋军的慌乱狼狈,楚军的从容悠闲,以及晋军的戏谑可笑,统统表现得惟妙惟肖。

4、《左传》还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如阴饴甥对秦穆公的答辞,既承认晋国曾经有负于秦国,又表明晋国上下同仇敌忾,绝不屈服;既表示晋人对晋惠公被俘的忧戚,更阐明了秦国必须释放晋惠公的道理。深入对方的内心,把握其心理,言辞端正委婉,不卑不亢,道理充分,分寸恰当,使对方

不得不折服。其他如《烛之武退秦师》、《知罃对楚王问》、《吕相绝秦》等等都是著名的例子。

《左传》的这些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节《国语》和《战国策》

一、《国语》

1、《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之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相传它的作者也是左丘明,但不可靠。

2、《国语》的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3、《国语》虽以记言为主,但是并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者语录,而有一系列大小故事穿插其间,在叙事技巧、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上时有成功之笔。

二、《战国策》

1、《战国策》是战国、秦汉间人纂集东、西周、战国七雄及宋、卫、中山各国的史料编辑而成的。其记事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其中的文章多出于战国后期纵横家之手,最后由西汉刘向整理成书。

2、《战国策》集中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大量描写策士们奔走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的历史风潮,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和士人精神的张扬。

3、在先秦的古籍中,《战国策》因为有许多“增饰非实”之词,所以可信程度不如《左传》、《国语》;但从文学角度观之,自有其独到之处。

第一,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战国策》多记纵横家游说之辞,较之《左传》的行人辞令更加“敷张扬厉,变本恢奇”,形成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如《秦策一》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一段,逐层铺排,先说秦国的地理优势,铺叙东西南北四方;次说秦国国富兵强;最后以称帝的前景撼动对方,而历数君王、车骑、兵法各种有利条件。排比夸饰,气势丰沛。语词排偶,辩丽宏富。这类说辞在《战国策》中比比皆是,对后世的辞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齐策一》的“邹忌讽齐威王纳谏”,目的是让齐王能广泛听取国人对朝政的意见。若直言其意,恐怕齐王不易接受。邹忌就以自身的日常生活事件入手劝谏:妻子、侍妾、客人都夸赞自己比城北徐公漂亮,而自知不如,是因为诸人或偏爱自己,或敬畏自己,或有求于己,才说出赞美的话。由此自然导入,既不会使听者产生反感,又能够明白达意,婉转生动,具有说服力。

第三,摹画人物,形貌毕肖。《战国策》以人物的游说活动为记事中心,刻画了各种人物,其中最传神的是策士的形象。作者往往用寥寥几笔,或描写其形象,或摹画其言行举止,便传达出人物的神貌。

《战国策》在写人的时候,出现了将一个人物的事迹集中在一篇文章的先例,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河。

第四,引譬设喻,善用寓言。战国之时,君主普遍短浅无能,所以策士的游说必须浅显生动,明白晓畅。于是说辞中经常出现寓言就成为《战国策》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些寓言不仅令事理明白,也使文章形象生动有趣而富于文采。象“狡兔三窟”、“抱薪救火”、“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等等比喻和寓言,已经成为我们熟知和常用的成语了。

第四节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史传文学的鼻祖。

2、散文的楷模。

3、奠定了小说、戏曲的叙事传统。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

第一节早期诸子散文

一、《论语》

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论集,由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汉代出现了《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三种本子,现存的是《鲁论语》。

2、《论语》充分体现了语录体生活化、口语化的特征。常使用质朴平易的形象性语言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理于情,简约形象。大量的语气词的使用,也使得文字充满情味。

3、《论语》的文体,体制短小,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篇章;每篇之中也没有共同的主题。少数章节较长,能够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来表现其形象和性格。如《先进》篇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座”章,笔墨简练,形象生动,性格鲜明。

二、《老子》

1、《老子》传说是老子所作,但关于其人的争议甚多。一般认为他的生活年代与孔子同时而稍早。

2、《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山理论著作。其特点是:一、善以诗意语言表达哲理,注重形象性;二、语句形式为韵散结合的格言体。

三、《墨子》

1、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家在先秦时代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它包括了墨子以及墨家各派的观点。兼爱、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

2、《墨子》文章的特点:一、由小及大,连类譬喻,逐层推理;二、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3、《兼爱》、《非攻》等是墨子对同一论题之讲辞记录,出现向专题论文演进的迹象。

第二节《孟子》和《庄子》

一、《孟子》

1、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他主张“仁义”和“王政”,是对孔子学说的承袭和发展,因此后世往往称之为“亚圣”。

2、《孟子》文章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

孟子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东汉赵岐说:“孟子长于譬喻。”(《孟子章句?题辞》)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它的说辞气势丰沛,是非鲜明,铺张扬厉,纵横恣肆。

《孟子》中还有一些寓言故事,著名的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齐人乞墦”、“弈秋诲弈”等等。

二、《庄子》

1、庄子,名周,生活年代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曾为漆园小吏,生活穷苦。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但是二者尽管都崇尚“自然”,庄子却否定一切事物的存在,齐同万物的差别,与老子的思想颇不相同。

《庄子》今存33篇,通行的是郭象的注本。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外篇》和《杂篇》为其弟子和后学所著。

2、《史记》本传说:“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基本上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寓言组成,这些“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构成的寓言,描述了众多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了他惊世发聩的深刻思想和深沉感情,可以说是这里抒情散文的杰作。

3、《庄子》的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奇幻夸张,出人意表,变化莫测。如《逍遥游》描写鲲鹏自由变换的体貌,其体积之庞大,其飞行之惊天动地、气势恢弘,想象奇丽而壮观。真是神思迭出,离奇瑰玮,移步换行之间,叫人应接不暇。

4、真实与虚幻相交错是《庄子》散文的又一特征。《庄子》虚构的许多光怪陆离的艺术形象,不仅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而且反映了他的社会批判精神。

5、《庄子》的论辩风格不重逻辑推理,而常用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表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阐述。因此《庄子》的哲学充满诗意。

6、《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节奏鲜明,具有诗歌语言的美感。

第三节《荀子》和《韩非子》

一、《荀子》

荀子,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他的思想以隆礼重法为核心,故其弟子韩非成为法家的代表。

《荀子》今存32篇,多为荀子自著。先秦说理文至此已臻成熟。其特点为:一、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二、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

荀子作过《赋篇》五篇,《佹诗》二章,以及《成相篇》。其赋对后世赋的问答体式有影响和贡献。

二、《韩非子》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从荀子学习,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55篇基本上是韩非自著,也有后人的作品掺入。

《韩非子》的说理文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

《韩非子》是先秦诸子中寓言使用最多的,其内外《储说》、《说林》上下两篇基本上由寓言组成。它的寓言往往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浅白通俗,形象可感。

第五章楚辞

第一节楚辞的产生与屈原的生平

一、楚辞的产生

1、“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其名称出现于西汉。汉代人又往往把“楚辞”称为“赋”。其实二者无论从体式还是性质上说,都是不同的。

2、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它的产生首先与楚声、楚歌有直接的联系。其次,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的“巫歌”关系密切。屈原所创作的《九歌》就是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再次,楚辞中充满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道地的楚地方言。

此外,南北文化的相互浸润,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渐为楚文化吸取。战国纵横家铺叙华辞的风气就对楚辞有不小的影响。

3、就体式而言,楚辞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类似《诗经》而有所改造的样式,如《橘颂》和《天问》,基本是四言体。另一种就是以《离骚》、《九歌》为代表的“骚体”,是楚辞的典型样式。

典型的楚辞体,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屈原的作品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复(如《离骚》),描摹事物层叠铺张(如《招魂》),而宋玉的作品在铺叙描摹方面似更进一步。

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有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这就使抒情达意更为透辟淋漓,扩展了表现的容量。

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极其频繁地写入楚辞,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二、屈原的生平和创作

1、屈原,名平,楚国贵族。他生活在战国后期诸侯争斗最激烈的时代,受过良好的文化教养,也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献身的精神。但是因为君王的昏庸和奸臣的陷害,两次被贬,终于在长期流放江南之后,投汨罗江而死。

2、关于屈原作品的真伪,从汉代以来已经聚讼纷纭,今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可以确定为屈原所作的有23篇:《离骚》、《天问》、《九章》是屈原自作,《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神歌曲加工润色而成;《招魂》一篇亦当属屈原。至于《远游》、《卜居》、《渔父》,多数学者认为是后人拟作,《大招》则是模仿《招魂》之作,都不是屈原的作品。

第二节《离骚》

一、《离骚》的题义。对于《离骚》的题义,历来有多种解释:1、遭遇忧愁;2、别离的忧愁;3、

牢骚;4、楚地古乐曲名。

二、《离骚》可能作于屈原被流放江南之时,即楚顷襄王初年。

三、《离骚》的主题。《离骚》是屈原自述生平的长篇抒情诗。屈原的峻洁人格、美政理想、爱国情感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九死不悔的追求精神在诗中水乳交融,构成了一部伟大的爱国主义诗篇。

四、《离骚》的艺术特点

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离骚》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所抒发的思想情感,直接根源于现实生活,而艺术表现则是想象自由驰骋,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逻辑而进入想象的境界,奇幻神异。

《离骚》前半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际,基本是实写,但像“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样的诗句,以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已具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把他火一样浓烈的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强烈的抒情与奇幻的想象结合,更深沉地展示了他的心路历程。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

诗作写屈原身世高贵而出生奇异,具有非凡的才能,美好的品质,高尚的志趣,雄伟的志向和高远的理想。不仅如此,抒情主人公的光辉人格还体现在他追求理想坚贞不屈的思想行为中。“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塑造这样一个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具有象征的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

3、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诗经》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作出了极大的拓展。《离骚》不仅运用了较《诗经》更加丰富的喻象,也不仅把片段的比兴发展为长诗中的连续应用,而且发展出喻象、喻体合一浑融的艺术手法。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一句,把培植香草和栽培贤能完全融为一体,具有象征的意义。这种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香草美人”的托喻传统,影响深远。

4、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

《离骚》全诗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谋篇布局,极尽开阖抑扬的变化。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实写,回顾历史;后一部分是虚写,表现对理想的探索。一虚一实,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半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歌跌宕起伏,意境层进层新,情感得以尽情挥洒。

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创造了一种句式长短不一、韵散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同时他也创构了长篇巨制。《离骚》后半的主客问答形式,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离骚》的语言丰富多姿,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兮”、“些”、“羌”、“只”等词语也增强了楚辞的地方特色。

第三节屈原的其他作品

一、《九歌》

1、《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和《礼魂》,共11篇作品。

2、《九歌》的艺术特点

《九歌》叙写神灵的活动和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境界清新幽渺。诗歌又侧重描摹神灵之相思、人鬼之空恋,这就使奇异深浓的情感,凄清幽渺的境界,以及曼妙清新的描写结合在一起,造成了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如《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写山神等待约会的恋人,因恋人爽约而悲伤不已。它写女神的体貌,丰神秀韵,窈

窕曼妙;写女神的行止,奇异轻盈,足具仙风;写女神的情感深切纯洁,忧独怅惘。而这一切都烘托在凄凉萧瑟的山涧环境中。整篇诗清新凄艳,幽渺情深,体现着《九歌》的基本风格。

二、《九章》

1、《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和《悲回风》九篇诗歌。

2、《九章》的艺术特色

《九章》这组诗的主题大抵与《离骚》相同,而艺术表现则迥异。《九章》文笔较为朴素,直抒胸臆,让奔放的激情直接倾泄。如《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纯用白描,直接抒写诗人流浪外地,孤苦忧愤而思念郢都的心绪,平实朴素。描写景物的句子,如《哀郢》写长江两岸的风物,《涉江》写沅水上游的崇山峻岭、深林气象,只是以情感物,文笔平实凝重,没有夸饰浓彩。

《九章》平实素朴的艺术表现体现着屈原创作的另一种风格。

四、《招魂》

1、《招魂》可能是屈原为楚怀王招魂的作品。

2、《招魂》的主要特色是:一、结构精密完美。诗作写招魂,先从四方统招,次由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招,次从上天、幽都上下分招。把魂灵招回故居之后,大篇幅逐层铺夸故居的华美富足和无比快乐,以示故居值得永驻。这样结构精严,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的表现方式,对汉赋影响甚巨。二、长于铺排描摹。如它写四方之可怖,罗列了许多可怕的事物:身高千仞的巨人、流金铄石的太阳、食人的土著、毒蛇、大狐、巨蟒……想象夸张,新奇怪异,描摹事物,穷形尽相。

三、《天问》

1、《天问》是屈原被楚怀王放逐汉北,忧思愤懑的作品。

2、《天问》结构奇特,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提出170多个问题;它保存了许多神话传说和远古史料。

第五节宋玉及其《九辩》

一、屈原之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以辞赋知名。现在只有宋玉的作品流传下来。

二、各种文献记载宋玉的作品有十余篇,现在公认为他的真作的只有《九辩》一篇。

三、而从艺术上看,《九辩》不失为楚辞中的一篇精品。

首先,它长于铺排描摹,并在描绘中创造较为圆融的意境。例如开头“悲哉,秋之为气也”一段文字,渲染秋气之肃杀萧瑟,以草木零落、山水空瘦的景致总揽,以燕雁南飞、蟋蟀夜迁等具象描写点染,宏观与具体,动与静,纵横铺叙,巨细编织,令人读之有凄风扑面之感。诗人又把浓烈的生活感受溶注其中,感慨身世,发抒意气,他的际遇悲伤之感亦因凄凉秋景的烘托而更加深重。

其次,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如写落木之枝萎叶衰,从叶片到枝干,由形态到色彩,都刻画得细微真切。

再次,《九辩》的造语用词,韵散相间,长短不拘,参差错落,抑扬变化,运用得比屈原更加圆熟。而双声叠韵字和重叠词的大量使用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秦汉文学

第一章秦汉散文

秦代国祚短促,可提及的散文家只有李斯一人。他的作品主要还受战国纵横家的影响。两汉散文文风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史记》《汉书》等史传作品,汉代散文的创作主流就是政论文。它们的文风朴实厚重,内容切近时事。四百年间风格历经数变:西汉初贾谊等情感浓郁,饶有策士遗风;中后期董仲舒、刘向等引经据典,风格典重;东汉初王充晓畅平易,通达深刻;后期王符、仲长统等愤世嫉

俗。行文用语在东汉后期也向骈俪方向发展。两汉时期还出现了不少抒情、叙事的散文。

第一节秦代散文

一、《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集合宾客编撰的著作。它适应秦统一中国的需要,杂糅儒、道、法、阴阳等诸子学说,成为杂家的代表著作。

《吕氏春秋》出于众手,风格不完全统一,但是颇有精练畅达的特点。尤其突出的是它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并且在论述中常常用数个寓言从不同侧面说明道理。

二、李斯

李斯是秦代唯一称得上作家的人物。他为秦统一中国和中央集权王朝的建立立下殊功。

李斯散文的代表作是《谏逐客书》。此文辞才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带有鲜明的战国纵横家说辞的色彩。

李斯还为秦始皇作过许多刻石表功的碑铭,文辞整饬简洁,气度宏伟对后世碑铭文字影响甚巨。

第二节汉代散文

一、贾谊与晁错

1、贾谊是汉初年轻的政治家。他的作品集中收录在《新书》中,可分为专题政论文、疏牍文和杂论三类。

2、《过秦论》三篇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此文思维严谨,说理透辟,见解不凡,处处闪现作者的政治热情和深刻思想。文风仍带战国纵横家遗风,用词讲究,感情充沛,行文流畅。

3、贾谊疏牍文的代表作是《论积贮疏》和《陈政事疏》。

4、晁错与贾谊同时而稍后,是汉初另一个著名政论家。《论贵粟疏》是其代表作。其文精辟深刻,擅长分析;铺排驰骋,有战国纵横家风。

二、董仲舒与刘向等

1、董仲舒是儒家大师,对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贡献巨大。其《天人三策》对后世集权政治思想影响深远。从文学上说,他的文章明易晓畅,语言朴素,风格典雅雍容,一洗汉初散文的纵横恣肆之气。

2、刘向是西汉著名经学家和文献学家,他为许多古籍写的叙录不少是出色的散文作品。如《战国策书录》。

3、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杨恽的《报孙会宗书》,叙写个人情志,情感浓郁,言辞痛切,又别是一种风格。

三、东汉散文

1、东汉散文富有现实批判精神,有为而作,文风质朴。

2、王充的《论衡》是东汉代表性的政论散文。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对汉代的阴阳灾异、河洛图谶以及今文学风、俗儒品格等给予有力的批驳,其实也包含了对东汉神学政治的批判。

王充崇尚实用,倡导通俗,主张创新,他的文章很好地实践了这些理论。

3、王充、王符和仲长统是东汉散文的三大家。王符有《潜夫论》,仲长统有《昌言》。

第二章汉代辞赋

汉代辞赋,根据其样式和内容的差别,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抒情为主的骚体赋,一种是以描写状物为主的大赋,一是东汉中后期出现的抒情小赋。

“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它的文体是诗和文的综合体,《诗经》、楚辞、先秦散文都是赋的源泉。这些影响构成了汉赋基本的一些文体特征:1、从音律上说,有音节而不入乐,所谓“不歌而诵谓之赋”;2、从体式上说,骈散不拘,韵否不定。类似散文、骈文、韵文之混合;3、从风格上说,善于铺陈夸饰,《文心雕龙》所谓“极声貌以穷文”;4、从组织上说,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便于反复渲

染,驰骋铺张;5、从功用上说,继承儒家诗教传统,重视讽谏作用。

第一节汉初辞赋

一、贾谊

1、贾谊的骚体赋的代表作品是《吊屈原赋》《鵩鸟赋》和《旱云赋》。

2、抒情述志、情感浓郁是贾谊辞赋的重要特色。这一点与楚辞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跟后来的汉赋有差别。

3、《吊屈原赋》抒发了贾谊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幽愤。此赋对比鲜明,感情激切,可谓汉初辞赋的代表作。

4、《鵩鸟赋》阐明了贾谊对生死、祸福的达观态度,表现出鲜明的道家倾向。

二、枚乘

1、枚乘对辞赋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七发》是其代表作。这篇赋虚拟楚太子患病,吴客前往探视,指出其病患是耽乐纵欲的结果,表示可以用“要言妙道”治愈之。然后便按照听琴、饮食、跑马、游览、出猎、观涛以及“方术之士”的妙论七个方面,层层铺叙,启发太子,终使太子霍然病已。

2、《七发》在以下方面体现了大赋文体的基本形成:一、铺叙描摹,夸饰渲染。如“曲江观涛”一节描写江涛的汹涌澎湃;二、隐藏了创作主题主体的情绪,纯用客观的铺陈和议论;三、遣词造语趋于繁复华丽;四、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后代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称为“七体”。

第二节司马相如、扬雄和西汉其他赋家

一、司马相如

1、司马相如把汉大赋的创作推向高峰。《子虚赋》《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这二篇其实是《天子游猎赋》的上下篇。作品虚构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人,并通过他们讲述齐、楚和天子田猎的状况,他们对此事的态度,构成作品的基本框架。

2、《子虚赋》《上林赋》采用问难的体式,整齐排偶的句式,与楚辞已大不相同,更大的区别在于:

一、作者的情感被深深的隐藏起来,通篇是繁缛的铺叙和夸张的描写;二、空间的极度排比;三、以直接单纯的铺叙描摹为主要表现手法;四、遣词造语更加繁难僻涩。

3、司马相如也有富有抒情色彩的小赋,如《长门赋》,据说是为失宠的陈皇后所作。

二、扬雄

1、扬雄是西汉后期的赋家代表。他的代表作有:《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蜀都赋》。

2、扬雄的赋模拟司马相如而又有所发展,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拓展了大赋的题材范围;二、进一步加强了大赋的劝谏色彩;三、篇幅缩短,描写对象集中,表现手法转为比较含蓄委婉。

三、西汉其他赋家

1、西汉中后期,除了鸿篇巨制、铺张扬厉的大赋之外,还有不少体制比较短小的说理、抒情、咏物类的辞赋。这些作品感情浓郁,跟大赋的风格很不相同。

2、董仲舒的《士不遇赋》直抒失路彷徨的郁闷;汉武帝的《李夫人赋》则是一篇情思浓烈的怀人赋。

3、刘歆的《遂初赋》围绕自己的遭际,将沿途所见的衰败肃杀景象与作者遭贬逐的心境合而为一。它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4、王褒极大地发展了咏物赋。《洞箫赋》是他的代表作。在赋中王褒以洞箫自况,写照了自己的处境和心境;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他的政教理想。较之先前的咏物赋,《洞箫赋》将所咏之物与自己的感情完密地融合起来,对乐器和音乐的描写完整而集中,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在精神上和创作上与大赋拉开了距离。

5、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班婕妤的《自悼赋》也是西汉有名的赋作。

第三节东汉赋家

东汉辞赋仍有骚体、赋体两种。其中赋体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初期继承司马相如等人铺张扬厉的大赋,创作了几部著名的京都赋。中期以后,向贴近人生、抒情言志、篇幅短小的方向发展,创作

了一批抒情赋。

一、骚体赋

1、班彪的《北征赋》记述行程,悼古伤时,与刘歆《遂初赋》相似。

2、冯衍的《显志赋》是他免官归里后所作,叙写“时俗险恶”的悲愤之感和家门不幸的愁思,表达他隐居高蹈的志向。此赋受屈原影响较大,但也显出一些差别,如出世的思想。

3、蔡邕的《述行赋》吊古伤今,感情通彻沉着,幽思婉转。赋中直接指斥东汉皇帝,胆识超越前人。

二、京都赋

1、东汉京都赋兴起的原因是光武帝时关于定都地点的争论。

2、班固的《两都赋》着重描写京都,尤其是铺叙京都观念;又加大了讽喻的篇幅。这些变化使得在汉赋发展中具有新的面貌和内涵。

3、张衡的《二京赋》谋篇立意大体模仿《两都赋》,但它除了描写宫殿、苑囿、田猎之外,还把游侠、商贾、辩士以及街市、百戏等市井万物写进赋中,展示了一幅都市生活的全景图画。是为汉大赋的极致之作。

三、抒情小赋

1、张衡的《归田赋》是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形制短小,语句流丽,个性鲜明。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

2、赵壹的《刺世疾邪赋》激烈抨击时政,直抒愤激之情,无所掩饰,在汉赋中十分罕见。

3、祢衡的《鹦鹉赋》通篇用比喻象征,用反讽的手法,正言曲说,表达了自己的困厄和无奈。

第三章汉代史传文学

第一节《史记》

一、司马迁的生平及《史记》的成书

1、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夏阳龙门。其父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对诸子百家学说皆有研究。司马迁少年聪慧,又转益多师,向当时的许多大学者问学,打下深厚的学术基础。

2、20岁时,司马迁开始漫游各地,亲身领略民风,考察故地,访问耆老,搜集了不少历史材料,对历史获得了亲切的感性认识。

3、《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司马谈已经着手写作了部分章节。前110年司马谈去世,遗命司马迁完成自己的心愿。前104年,司马迁继承父志,开始续写《太史公书》。前98年,李陵败降匈奴,司马迁因替他说情而遭受宫刑。此后忍辱负重,继续写作。约于前91年完成一百三十卷的《史记》。

4、司马迁之创作《史记》,开始是因承父命,并且有志于弘扬天汉神威,润色鸿业,鉴往知来。遭宫刑后,心态陡变,个人抑郁不平之气激射于修史行为之中,歌颂之声减弱,而代之以怨愤感慨之情。《史记》遂成为一部心灵史与社会政治史的混合体。

二、《史记》的叙事

1、《史记》创造了纪传体的史书体例,以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网络。其中的本纪、世家、列传记录不同阶层人物的生平,最具文学价值。

2、《史记》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以类相从的原则。在传记的体例上,有单传、合传、类传等类型。各传之间血脉贯通,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3、《史记》叙事不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注意揭示历史发生的根源,重视探寻历史的因果规律。他自称《史记》的创作宗旨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不是一般性地描写历史进程和历史人物,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性。这样的历史不是历史现象的简单拼合,而始终贯彻着作者的思想和灵魂。

4、《史记》叙事往往详写事情的起因,略写结果;并善于穿插生活琐事以昭示结果之必然性。这是

他抉发历史规律的一种技巧。

5、《史记》叙事富有传奇色彩,许多传奇故事被采入传记;又有的故事背离常规,出乎意外,这些都造成一种神秘感。而司马迁写人的笔法变幻莫测,别出心裁,亦以其新奇多变而产生传奇的效果。

三、《史记》的人物塑造

1、《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记载的人物,上自帝王将相,下至三教九流、市井小民,涉及人物四千余人。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平民如刺客、游侠、商人、方士等的入传。这表现了司马迁开阔的历史视野和独特的历史认识。

2、《史记》刻画的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哪怕是同一类型的人物也各具面貌。写人之时,则善于准确把握对象人物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并注意到影响个性形成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因素。

3、司马迁很注意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有血有肉、生动丰满的。有时又采用“互见法”,在本传中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而在其他篇章揭示他的其他性格特征。

4、司马迁善于把历史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的偶然性中体现的历史必然性。

5、司马迁成功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形象,全书充满了浓郁的悲剧气氛。这些苦难的悲剧经历,无疑暗含了司马迁自己的人生感慨。

四、《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1、《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鼻祖,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继承了先秦《诗》《骚》的抒情传统,又吸收了先秦散文的酣畅风格,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2、《史记》所颂扬的进取精神、淑世情怀、人道主义和自强不息的意志,以及一系列光辉的人物形象,为后世所追慕、景仰。

3、《史记》的文章技巧、风格、语言,无不令后世散文家宗奉。

4、《史记》的许多故事情节广为流传,为后世小说、戏曲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它构思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也不断为小说家们效法。

第二节《汉书》与《吴越春秋》

一、《汉书》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继《史记》之后出现的又一部传记文学的典范作品。历代常以马、班并称,《史》《汉》对举。

2、《汉书》的精华在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述,由此全面地展示了西汉盛世的繁荣和时代风貌。

3、《汉书》中李陵、苏武的传记酣畅淋漓,悲壮沉郁,可与《史记》名篇媲美。

4、《汉书》的笔法严谨有法,形成了与《史记》截然不同的风格。

二、《吴越春秋》

1、《吴越春秋》是东汉的一部杂史,作者赵晔。主要讲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故事,是历史演义的雏形。

2、《吴越春秋》故事曲折,对很多历史事实加以发挥渲染,具有浪漫的色彩。它写人物特别注重对外貌的描写,以此突出人物个性,对后世小说的人物刻画影响很大。

3、东汉的另一部杂史《越绝书》也以吴越争霸为线索,同样具有吴越文化的特点。

第四章汉代诗歌

第一节乐府诗歌

一、乐府的名称和分类

1、“乐府”是汉代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至晚在汉武帝时设立。哀帝时废除,从此乐府机构消失。东汉的黄门鼓吹署的职能大体相当于乐府。魏晋之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也成

为诗体的名称。

2、乐府的职能包括采集民间诗歌、组织文人创作以及负责演唱等。它所汇集、演唱的作品包括民歌以及贵族、文人的作品。

3、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按照音乐的不同,将乐府诗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这个分类为后人所遵从。

4、汉代乐府诗的精华是民歌,它们大多保存在《乐府诗集》的《相和歌辞》中。

二、汉乐府民歌的文学成就

1、汉乐府民歌与《诗经》的国风一脉相承,“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现实,感情真挚浓郁,风格平实质朴。

2、汉乐府的内容,有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的诗,如《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悲歌》等;有反映厌战的诗歌,如《古歌》《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有讥刺达官贵人的诗,如《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等。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还是那些抒写爱情、婚姻的诗歌,如《江南》《有所思》《上邪》《陌上桑》《上山采蘼芜》等。

3、汉乐府民歌艺术上的特点:第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情节曲折完整,有的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第二,抒情真挚浓郁,也善用比兴手法;第三,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的作用。

4、《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最长的作品,也是杰出的叙事长诗。

第二节五言诗的兴起

1、《诗经》中已经出现半章或全章的五言诗句,春秋、战国的民歌也偶见这种句式。西汉有五言成分很大的作品;到了东汉最终出现了成熟的五言诗。

2、现知最早的五言诗是东汉前期应亨和班固的作品,但是平板呆滞,艺术上尚不成功。此后文人创作五言诗逐渐增多,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辛延年的《羽林郎》、赵壹的《刺世疾邪诗》,皆为名篇。张、秦的作品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

第三节《古诗十九首》及其他

一、《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一般认为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它们产生的年代约在东汉末年,是一批无名的下层士人的作品。

2、产生于动荡时世的这些作品,其基本的情感内容是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彷徨以及生命的无常。要之多是游子、思妇之辞。

3、《古诗十九首》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表现士人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人生观。通过极其个人化的感受,折射出深广的社会内涵,富于哲理,具有普遍的价值。

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1、造语浅近明白而涵泳不尽,言有尽而意无穷。

2、质朴自然,脱尽雕饰痕迹。

3、善用比兴和象征的手法,达到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境界。

4、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传神达意,意味隽永。

三、其他古诗

除《古诗十九首》之外,《文选》《玉台新咏》等书还收录了不少无名氏的五言诗,其中《文选》收录的所谓“苏李诗”虽不是苏武、李陵赠答之作,但是感情沉郁,颇有艺术价值。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概说

一、本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思想状况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2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总纲与原则 在你开始这份笔记的学习之前,我想先让你明白一件事:文学史不是死的文学史,它是活生生的我们的伟大作家们在文学的园地上辛勤耕耘的成果,同时更是他们心力的凝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原原本本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的书上。当时活生生的感情,我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以作者当时的情境、身世、性格能真实处境来还原历史、还原作品本来面目、最后珠串而成文学史,简言之:你们学习文学史和背诵文学史的途径和目标只有一个:用自己的理解描绘文学史的轮廓,或者说叫做重写文学史。 其实所有的学习和记忆方法都是相通的,归纳总结、联想记忆、滑稽谐音等等,文学史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要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史,同样的,在其中要贯穿自己对文学史中文学家、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的理解。我说的重写文学史当然不是摒弃各位先贤的文学史研究成果,而是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敏锐地体察到那些文学史书籍上不能言传出来的关于某位作家或事件的精髓,这是理解层面的。也就是说:重写文学史是一个在研读文学史书籍的基础上更深入一层的理解,而非解构文学史或者否定文学史。 在记忆层面更是这样。我曾经接触到过部分考生,他们笃信的只有一条,就是“只要我把文学史上的内容都背会了,考试肯定就没问题了”,我告诉他们有的考研题目综合性非常强,像一套试卷最后的论述题,常常会让你横向比较两部作品或两位作品中的人物等等,更有类似于诗词赏析之类的题目,这些都是文学史中所没有的。然而他会告诉我“那我找本文学史真题答案的参考书,把那上面的所有题目都背会了,不是就行了吗?”想要说的是,我曾经也走过同样的弯路,出于对自己记忆力的高度自信,我们常常忽略了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其实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我们文科的东西从来不是死记硬背能够了事的,当然脑子里要有大量的书本知识,但是这些都需要先理解了然后吸收,只有这样,你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不但容易记住,而且更能由死的知识变换为活的能力。

中国文学史笔记(宋元)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西昆体 是宋初试探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派别。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内容大都是点缀升华歌功颂德应酬唱和,多使用七律等近体诗,对仗工整,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是西昆体在艺术上也有很严重的缺点,西昆体大多专门效仿李商隐诗艺术外貌而,缺乏真挚的感情和深沉感概,往往徒有其表华丽外表而缺乏内在意蕴。(西昆体衰败的真正原因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且诗歌立于模仿缺乏自主精神但西昆体对后世创作有一定影响) 2江西诗派 是北宋末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人物以黄庭坚,陈师道为核心,及陈与义,吕本中等人,代表作有吕本中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该诗派在诗歌创作的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受到黄诗的影响,主张自成一家,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多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就因为这样导致脱离了现实。靖康事变使诗派风气发生转变,负面影响较大,但它们仍是宋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辛派词人 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共同点是:1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坚定的爱国主义者2.注重内容表达大胆冲破词的格律和音律限制以文为诗进一步发展了词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3继承了稼轩词的豪放词风。缺点:辛派词人虽极力师承辛弃疾但缺乏战斗经历又无辛弃疾胸怀抱负文学素养,因而学习辛词往往流于表面得其豪放失其沉郁不免有粗疏率直之弊。 4四灵派(永嘉四灵) 南宋中后期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四位,因为四人都出自叶适之门四人的字号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称为“四灵”该诗派以贾,姚为宗。反对江西诗派晦涩诗风,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诸多作品内容多为题咏景物,专攻五律,以萧散野逸,平淡简远相雕榜,诗歌表现出清新恬淡,平易。写作手法上多使用精炼语言,白描刻画景物,很少用典。该派诗歌题材的主题多由于寄情山水反映失意文人的隐逸和闲适情趣,故作品多脱离现实,该诗派对此后的江湖诗派的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5话本 说话活动的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世统之为话本 6南戏 南曲戏文的简称,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南戏是在宋杂剧角色体系完备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它是民间艺人以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从而创造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 7四大传奇 即指元末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荆、刘、拜、杀”)。“四大传奇”是以爱情婚姻和家庭纠葛为题材的戏文,侧重写封建社会妇女对纯真爱情、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她们在封建礼教禁锢和熏陶下形成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性格。四剧的主要人物都是妇女,剧本内容方面的共通之处是:不仅在婚爱纠葛或家庭矛盾的描述中表现了女主人公们对爱情的忠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她们受到的封建礼教的迫害和对其进行的抗争,还在人物的交往或事件的处理中,展示了她们正直善良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美的道德情操。她们大多性格坚毅,处世有主见,无论对个人婚爱的处理或家庭纠纷的解决,都表现得有胆有识,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

《中国文学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文学史》的读书笔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郑振铎的这套书写于1930年代,所以整体上,有着明显的时代感,措辞、情绪,生发着“五四”后的感觉,用词新颖又古典,不经意地流露着除旧迎新的热烈,不太同于现代的书写方式。 上卷读完,极能感受到“郑氏风格”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有的文学史的写作是多人完成的,可能体例纷杂不统一,而一个人完成的作品会明显带有个人风格,体现个人学识态度。是的,透过他这本书,感受很深。 不知别人写文学史是否都会如此布置,但郑振铎的铺陈实在是过于全面摊开了,基本上是按人来一个个陈述,此人生平,代表词句,有名的人多说点,没什么名气的三两句带过,一个一个又一个人地这么平铺直叙着,颇有堆砌之感,看久了,会觉得累,觉得这些人都差不多,各人的代表性词句也都差不多的样子,作者怎么也不嫌累,还是在絮絮地介绍着。 但他并不是无自己喜好的,遇到喜爱的作家和文体风格,一连串的排比倾泻而下,反复比喻,言辞

轻快,喜爱之情满溢而出。他是抒情的、个人化的,能感受到他对陶渊明、杜甫、新乐府、变文等作者和形式的喜爱,比如他单拎出杜甫成一个小章节,详写他的遭际和不同时期的诗,在别的作者是没有这个待遇的,比如他用了快一页的奔腾不息的各种新奇美好比喻来表现新乐府的清新自然,滔滔不绝不加修整的情感铺面而来。这些时候的他是从漫无边际的陈列里蹦跳出来歌唱着的。 对大大小小诗人、词人、文章作者和作品,历来有很多的评论集囊括点评,所以郑振铎几乎是博采古代的评论来评价一个人,左一句诗品右一句诗话,文白夹杂,细碎分裂,而不是全然地出于他自己的感想。可以看得出他很下工夫,搜集了不同朝代的人的评述相互参照,当然,有时他也会对前人的定论持不同意见,直言他自己的见解。 只是,述那么多作者的生平,他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是凝结史书记载的“官位变迁”,三两句讲完一个人都做了哪些官,卒于什么官位和地方,什么谥号,有的会摘一点逸事趣闻讲一下。遇到一大串不太有名的作者,每个人都这么讲,连篇累牍的,读过以后,满脑子都是“著作郎、知制诰、吏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编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一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三卷)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 一.古文运动。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 (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 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五.宋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社会。 (一)宋文学作品,尤其被视为正统的诗文,反映社会、干预政治是最重要主题。 (二)继承杜甫、白居易等传统,描写民瘼或抨击时弊成为整个文坛的创作倾向。虽缺少名篇,但普遍程度高。 (三)社会政治功能加强使宋诗文具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负面影响是严肃有馀、灵动不足,有时还因过于注重社会性而削弱个体抒情意味。 六.上述历史背景对宋代文学的另一个影响——诗文中议论成分加强。 (一)奏议文总数多,单篇奏议篇幅扩展。 (二)不宜说理的题材如亭台记类,也多有议论。 (三)影响: 1.大量出现在诗歌中,会削弱诗歌抒情功能,如理学家诗歌往往变成押韵语录; 2.适度议论为诗歌开辟新题材范围和美学境界,如王安石咏史诗和苏轼哲理诗; 3.宋诗所以有重意倾向,议论成分增强是重要因素。 第二节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内忧外患的局面和忧患意识,影响: 一.少歌功颂德,多反映现实;二.表达个人抱负时拘谨收敛。 三.爱国主题的高扬。 第三节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一.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对宋人文化性的格影响: (一)整合传统处世方式,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互相排挤。 (二)采取新型生活态度: 1.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强,结盟结党得到普遍认同。 2.认为个人努力和贡献是传统或阶层中一部分,应受到理性和道德制约。 3.个体意识倾向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 二.审美情趣转变。 (一)佛教: 1.禅宗是中国化、世俗化的佛教宗派,尤其慧能创南宗禅,经南岳、青原一二传后,更将禅味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 2.以内心顿悟和超越为宗旨,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 (二)儒学。弘扬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用人伦结合的传统,更重视内心道德修养。 (三)认为雅俗之辨应该注重大节而非小节,应体现在内心而非外表。 (四)审美态度世俗化;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关键在主体是否具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高雅还是凡俗。 三.审美情趣转变促成宋文学转向以俗为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也使诗歌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第四节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一.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二.宋朝财政措施是用物质享受笼络官员,使纵情享乐之风盛行。 三.宋文人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的人生态度:用诗文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用词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诗文述志,词娱情。 四.词是宋代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社会对词作的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第五节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风格的变化古文的普及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辽金诗文的成就

《中国文学史》考研笔记

《中国文学史》考研笔记 (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整理) 学,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本编依据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先后顺序,重点论述介绍了以下内容:上古歌谣的保存、分类及特点;上古神话的保存、分类及艺术特点;《诗经》的名称、编集、内容、艺术特点及影响;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尚书》、《春秋》、《国语》、《战国策》等重要历史散文著作;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的阶段、特征及《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重要的哲理散文;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其《离骚》、《九歌》、《九章》等楚辞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点等。 第一章上古文学 一、基本知识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简答论述 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2、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三是句式简单、语言简朴、节奏流畅。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朱栋霖丁帆 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许祖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一) ?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节,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可视为最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以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和讲座。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讲授过现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如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之流源》、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论》等。因此,现代文学的早期研究有很强的“当代性”。 ?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开的课。王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二) ?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这本文学史建构了一种激进的写作框架。在文学运动部分,用革命运动统摄文艺运动和现象;在作家作品部分,简单地使用了阶级划分的方法。 ?同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第一卷。作家都被纳入“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小资产阶级作家”、“右翼作家”等范畴进行评价。 ?1956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作者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目的:第一,叙述“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非主流”的作家在不断的过滤和批判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绪论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什么是现代文学? 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

中国文学史笔记

《中国文学史》绪论 何谓文学 属“文学发生学”或艺术起源论 1、宗教说 2、劳动说:淮南子》“今夫举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3、模仿说 4、游戏冲动说:康德,跟劳动相比,艺术可以说是一种游戏。 席勒,艺术跟游戏同样都是不带实用目的的自由活动,基本上就是一种过剩精力的表现。 5、自我表现说:厨川白村,文学不是苦闷的象征。 6、吸引本能说:欧威尔(《一九八四》、《动物农庄》)在《我为何写作》中夫子自道A、纯粹的自大B、美学的爱好 C、历史的冲动 D、政治的目的 文学作品:是诗歌和一切从强烈情感出发的文字作品,这些作品都必须有相应的艺术形式。广泛地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个 形象的反应。 概念核心,要有美的规范|(即艺术形式)的参与。 卡西勒,把艺术的世界定义为纯粹形式的领域,文学的世界是一种形态和构质。它必须有有一套很特殊的组织, 跟它本身的一种内在的机理。它有它的趋势和节奏,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当艺术家选择实在的某一方面来表现的 时候,他这个选择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客观化的过程。(进入透镜)

钱基博,(基于《易经》《说文解字》《周礼》《礼记》《释名》的考证)“文”指天文、地文、人文,有“复杂、组 织和美丽”三种含义。“复杂”即言之有物,“组织”即言之有序,“美丽”是“文”的止境。 如何理解文学 美Wellek和Warren《文学论》,指出有两种切入点 1、外部研究,社会内容,侧重作者本身及社会脉络研究,包括历史时代、创作背景等 以陈寅恪对元稹《莺莺传》中崔莺莺身份的考证为例 2、文学作品本身(“字质”,如“诗眼”),外部研究一定不能作为文本的依据。 什么叫文学史 布朗先生,面对学术问题,我们有两种解决的途径,一种叫共时性,一种叫历时性(贯时性)。“共时性”Synchronic,指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时间背景。“历时性”指在一个历史的流程当中有前后关系。 所谓文学史,就是文学历史演变的勾勒,就是指由作品构成的整个体系。文学史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不等于文学批评,后者是分析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也不等于文学评论,后者是探讨文学的普遍规律。 文学史中的作品体系在一个时间序列里,去描写文学的发展,去阐释各种文学内容、形式、思潮、流派及其产生与进展、演变,去寻求它们前后的继承关系,沿革嬗变的过程及意义。简言之,文学史就是要勾勒出文学发展的历史图示。 文学史背后的史观 追踪猎迹文学史:1904年,第一本中文版,林传甲为京师大学堂的国文课程编写。

《中国文学史》考研袁行霈版考研复习笔记

《中国文学史》考研袁行霈版考研复习笔记 先秦文学第一编 论绪 复习笔记0.1 一、中国文学的源头 1传说时期的文学 传说时期的文学是指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的原始神话传说和歌谣,它们经过漫长的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 2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甲骨文字以及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我国现在所知最早的文字,它们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3诗乐舞紧密结合 诗乐舞合一,这在我国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与《尚书·益稷》记载帝舜时的乐曲《大韶》。诗歌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二、先秦文学的作者和形态 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 1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1)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也是文学的创造者。在夏商或周初,为巫术祭祀而创制的韵文或歌谣是当时主要的文学作品。 (2)商周之际,随着商周之际鬼神地位的下降,人事受到重视,史官发展了人事方面的职能,并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史长于记人事、观天象、悉旧典。《尚书》《春秋》都是史官的作品。 (3)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为贵族所垄断,贵族掌握知识文化,进行文学创作。贵族成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诗经》就是由他们所采、所编、所颂的作品。 (4)春秋战国之际,随着贵族阶级的衰落,官学或私家传授出现了危机,于是民间聚众讲学之风应运而起,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士的手里,其代表就是诸子百家。 先秦文学作者的身份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其演变过程,与文学繁荣的趋势是一致的。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出了异彩纷呈的特性。 2先秦时期文学的形态 先秦时期的文化特征决定了文献呈现为一种综合的形态,表现为: (1)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2)殷周之际,中国文化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萌芽于商代的“德”的观念,在周代得以发展,形成了敬德保民的思想。 (3)战国时期,文化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4)先秦文献往往体现出文史哲综合于一体的特征

读书笔记:《中国文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文学史》读书笔记 在XX行政学院的集中学习,对于我们这样日常繁忙于单位工作的公务员来说真的是非常难得的机会,特别是能有比较集中的时间进行阅读自学,对拓展知识边界、提高自身素养意义重大。因此除了阅读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和专业书籍外,我这次还在党校图书馆借阅了《中国文学史》这样的文史类书籍进行阅读。现将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一、这是一本怎样的文学史 作为一个高度重视文学的文明古国,历代学者对于国内文学史的研究也一直是较为充分的,因此书名为《中国文学史》的专著也有不少,还包括有钱穆先生这样的大家编著的版本。这次之所以选择由董乃斌、钱理群两位老师主编的版本,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本书的时间跨度较长。从上古时期文学的诞生谈起,以上古神话和汉字的怨气为引子,按照时代和体裁的线索,贯穿古代文学的各个发展时期,还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从时间跨度来讲较部分其他文学史书籍更为

全面。 2.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在文字介绍基础上,搜集了较多与文字内容直接关联的绘画、书法、人物画像、工艺品照片等图片资料。我们知道文学和艺术是不分家的,前有曹植的辞赋名篇《洛神赋》,后又有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图》,这样相得益彰的表达,确实能促进读者对文字部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3.点面结合恰到好处。该书在描述中既注重对某时期某类文学体裁发展的总体描述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的综合性介绍,更有对期间代表性文学家的生平介绍、作品摘录以及简要点评。在点面内容上篇幅分配得当。 二、从文学史中我们读到了什么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文字和文学的民族,同世界许多民族不同,我们很早就有了较为完备的文字体系,很早就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文字能力还成为我们选拔官员的标尺。这样的一个民族,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文学史读出许多历史的真相和文化的印记。 1.文学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纽带。在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战乱、饥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1、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着、更带野性色彩。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2、友情。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周易》:先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 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汉时又有 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容。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容看, 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重要时间和事件 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 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 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 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 9.1915.9 《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 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 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 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 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 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 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 19.1921.7创造社成立。 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 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 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 24.1922成立“浅草—沉钟社”(1934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 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 26.1920.3胡适诗集《尝试集》出版,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 27.1918.5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卖萝卜的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同年7月他又发表了《窗纸》、《无聊》中国最早的散文诗。 28.1920年陈衡哲(女)发表《小雨点》——中国最早的童话小说。 29.1919.3《终身大事》(胡适)发表于《新青年》。 30.1918.5钱玄同发表最早也是《新青年》最早的一篇白话“随感录”。 31.“鲁迅”是他于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使用的笔名。 32.1903年鲁迅发表了第一篇译述小说《斯巴达之魂》。 33.1908年鲁迅、周作人合译了《域外小说集》(最早用直译方式)。 34.1909年鲁迅创作自己第一篇小说《怀旧》。 35.《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1921.12—1922.2《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 36.1923年的《稻草人》是我国最早的童话集。 37.1921年出版小说集《沉沦》,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 38.1922年《冲积期化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长篇小说。 39.1921.8〈女神〉出版,共56首,大多作于1919~1920。 40.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等在北京成立“新月诗社”,以1926年4月〈诗镌〉的创办为标志,新格律诗派即“新月诗派”开始形成。 41.1925年李金发第一部诗集〈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主义走向实践。 42.1934年10月周扬在〈国防文学〉中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 43.1936.6.7中国文艺家协会在上海成立。 44.〈倪涣之〉是叶圣陶惟一的一篇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优秀长篇,写于1928年,初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 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 一、名词解释: 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 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 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2、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3、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4、文学研究会: 1、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 2、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编 明代文学(绪论、第一章)【圣才出品】

第七编明代文学 绪论 0.1 复习笔记 一、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 1.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明初的统治者实行了若干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措施,从而促进了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旺。 2.市民阶层的壮大与新的读者群的形成 手工业和城市商业的繁荣使市民阶层迅速扩大。到了明代中后期,逐步产生了一批受到市民思想、感情和艺术趣味的熏陶,并愿意为市民阶层服务的文人士子。这批世俗化的平民文人同时又与商人、手工业者、艺人等市民相结合,形成了一批新的读者群。 3.新的内容与新的形象 文人的市民化和市民化读者群的形成,自然地改变了文学作品的面貌。尤其是在小说和戏曲中,更是广泛而深刻地表现了市井生活,塑造了众多商人和作坊主的形象,并透出了对于世俗物质利益强烈关注的价值取向。 4.审美趣味的转变

在作品内容市民化的同时,人们的艺术趣味也趋向世俗化,时兴着一种“世俗之趣”。这种艺术趣味的基本特点,就是题材重日常琐事,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效果求怡心娱目。这在小说、戏曲、民歌等通俗文学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5.文学的商业化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文人的市民化和市民化读者群的膨胀,不可避免地使文学创作商品化。文人为谋生而写作,书肆为营利而刊行,一些文艺作品难免沦为金钱的附庸。 二、王学左派的兴起及其对文学创作的推动 1.王学左派兴起的原因 (1)政治思想由高压趋向失控。明代中叶以后,皇权的集中与皇帝的腐化,导致了宦官的专权与朝政的腐败,这两者又加剧了党争。政治上的混乱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风俗的变化,使统治集团逐渐放松了政治思想的控制。 (2)佛教禅宗思想的广泛渗透。心学与禅宗相结合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促使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发生了变革。 (3)时代的呼唤。新的市民阶层对代言人的需求推动了王学左派的兴起。 2.王学左派的兴起及其对个性的张扬和对人欲的肯定 弘治、正德年间,思想家王守仁继胡居仁、陈献章、湛若水等人之后,进一步发展了宋代陆九渊的“心学”,不仅打破了程朱理学的僵化统治,而且还冲击了圣经贤传的神圣地位。自此之后,心学亦称王学,流布天下,并在嘉靖、万历年间形成了多种派别。其中泰州学派,亦称王学左派,从王艮、徐樾、颜钧、罗汝芳,到何心隐、李贽,越来越具有离经叛道的倾

中国文学史(三) 笔记整理

中国文学史(三) 1.文学经典:是指具有独创性和典范性且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2.文学经典的特征:1、独创性2、典范性3、内容的丰富性4、无限的可读性 4.唐代文学概论 有唐三百年间,文学领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景象。 ◆诗歌的蓬勃发展成为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散文进入发展的新时代,中唐兴起的古文运动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人传奇标志着古代小说创作到了成熟阶段; ◆中晚唐出现新的文学样式——词; ◆通俗文学形式多样,十分活跃,如变文、俗讲、歌谣、话本等。 使文坛呈现出万紫千红、绚丽多彩的景象。 5.唐诗繁荣的标志:一.作品数量众多,作者人数众多,名家辈出。二.题材更为丰富。 三.风格流派多样。四.众体兼备。五.艺术精湛。 6. 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气象不只由于它的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这时代性格是不能离开了那个时代而存在的。盛唐气象因此是盛唐时代精神的反映。李白是盛唐时代最典型的诗人,整个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所喜欢的正面的东西,这里反映了这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尚,这也就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它是人民所喜爱的,它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力量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胸怀大志与怀才不遇、入世自效与退隐山林、渴望生命永恒和叹息人生苦短等多重因素相交织的深刻主题。 盛唐诗风:雄浑悲壮。“悲壮”是盛唐气象的精神底蕴。“雄浑”是盛唐气象的表现形态。 7.“雄浑”包括“雄厚博大”和“浑然天成”两方面。雄厚博大,包括作家的深厚的内在修养、诗歌描写的广泛的题材内容以及最终形成的雄阔与深厚兼备的艺术效果等。浑然天成,包括感悟对象的深邃性、创造意境的含蓄美、运用语言自然美等方面。 雄浑的艺术特征: ?阳刚与阴柔相兼之美。?多样性与统一性共存的表现艺术。 ?主体风格与多种笔墨相得益彰的艺术魄力。 8.中国诗史六个重要的时段 1、上古的《诗经》时代。 2、战国的楚辞时代。 3、两汉魏晋时期。 4、南朝。 5、唐代。 6、宋代。9.. 变文是唐代的一种说唱文学,或简称为“变”。当时有一种称为“转变”的说唱艺术,在表演时往往与图画相配合,一边向听众展示图画,一边说唱故事。其图画称为“变相”,其说唱故事的底本就称作“变文”。 第一讲初唐诗坛 1.初唐四杰的唐韵初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滕王阁序》成语、警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飞阁翔丹、鹤汀凫渚、钟鸣鼎食、渔舟唱晚、沟水相逢、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老当益壮、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一介书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初唐“四杰”的诗歌贡献:一对诗歌内容的开拓:二、对诗歌形式的开拓: 三、对诗风的开拓:唐诗风骨、声律兼备的艺术风貌,是从四杰开始的。 3、沈、宋与律诗的定型 一、沈佺期的诗歌创作:二、宋之问的诗歌创作: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旧唐书》“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 (《旧唐书》 本传)其七律对仗整饬,音调谐和,可视为本传)其五律大都写得缜密精工,情思绵渺。善于即 七律成熟定型的标志。代表作《独不见》。景起兴,自然现成。代表作《度大庾岭》、《度汉江》。

中国文学史梗概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有着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成就。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集诗歌305篇,按照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并灵活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初步形成了中国诗歌创作的民族传统,奠定了后世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诗经》中的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那个时代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都得到了真实生动的反映。战国后期,在南方产生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新体诗——楚辞。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运用这一形式创作了《九歌》和《九章》,他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瑰

丽的长篇抒情诗,并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春秋战国时代,在百家争鸣的氛围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其中《论语》为语录体,《孟子》为对话体,《庄子》则擅长论辩,而且文学性最强。与之相辉映的,是或记事、或记言的历史散文,其中《左传》为编年体,《国语》和《战国策》为国别体。《战国策》的人物描写十分高明,言辞也铺张犀利,颇具文学价值。秦朝二世而亡,几无文学可言,李斯《谏逐客书》是仅存的散文名篇。 西汉时期,适应大一统帝国的需要,辞赋应运而生,并给予魏晋抒情小赋和唐宋文赋以直接的影响。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民歌。乐府民歌着力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与《诗经》一脉相承;它长于叙事铺陈,语言富于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推动了诗歌艺术的发展。在它的哺育下,汉代文人五言诗也走向成熟,到东汉后期出现了《古诗十九首》,被后人称为“五言之冠冕”。 汉代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既开创了纪传体的史书新体例,又堪称传记文学的精品,它所塑造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叙述事件和刻画人物的高超技巧,以及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都对后世散文创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获得更加自觉发展

中国文学史笔记--不错

先秦文学史概说 1、先秦是中国文化萌芽、创立的时期,这一时期所建构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先秦文学作为先秦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成为历代尊崇取法的典范。 2、先秦时代的各种文化形态尚融而未划,所以先秦文学的形态也呈现出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相结合的特征。 3、先秦文学大体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3-1夏、商两代,原始宗教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巫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为占卜、祭祀所创作的韵文(如甲骨卜辞)和咒语歌谣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学样式。 史官是另一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职能原来也是宗教事务,后来巫史分途,史官的职掌遂偏向人事。《尚书》中保存的商代作品是历史散文最早的创作。 3-2周革殷命之后,巫术文化被礼乐文化取代,是所谓“以德代天”。对政治、社会、人生的关切超越了宗教关怀,史官文化崛兴,诞生了《左传》这样的历史散文的杰构。一些伟大的文化巨人提出不同的社会理想,出现了《论语》、《老子》等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作品。 3-3西周时期,学在王官,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战国之后,周室衰微,贵族的地位下降而士阶层兴起;知识传授突破贵族的垄断,民间讲学之风盛行,是所谓“礼乐下行”。学派蜂起,诸子驰说,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格局。他们主张各异,文学观念和风格也异彩纷呈,产生了与前代迥异的散文和诗赋。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什么是神话 简言之,神话即神奇的故事。它诞生的心理基础是“万物有灵”的观念,通常是为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的作出解释,或者表达征服、改造的愿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自然的神灵或者神化了的英雄人物,他们具有超常的力量和神通,被人们所敬畏。 二、神话的起源 关于神话的起源,通行的解释是劳动起源说和宗教起源说。前者认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劳作生活,后者认为神话由初民的宗教活动诞生。我推测或许这两种原因兼而有之。 三、中国上古神话的类型 1、我国上古神话十分丰富,但是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现有文献中,《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最大。其余的零星片段则散见于各种载籍,如《淮南子》、《楚辞》、《庄子》、《列子》等。 2、根据这些仅存的内容,大致可将其分为创世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和传奇神话等几类。 a.创世神话以对世界产生和人类起源的思索与解释为基本内容。如天地浑沌,盘古首生,宇宙开辟。又如女娲造人,炼石补天等。它们充分反映了先民认真探索、大胆想象的创造精神。 b.在万物有灵的思想指导下,人们以有形事物去表现无形的自然力,进而创造出自然神的形象及故事,此即自然神话。它们反映了原始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迷惑与解释,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美好愿望。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 c.英雄神话以半人半神或受神力支持的英雄为主角。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意味着人类自身成了意识的对象、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主人。如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共工触不周山、刑天与帝争神等。 d.传奇神话是关于异域奇国怪人神物的传奇故事,多见于《山海经》中。它们反映了先民企图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以改造自身生活环境的愿望和理想,表现出惊人的超现实、超自然的想象力。如《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