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夏回族自治州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 同步测试A卷

临夏回族自治州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 同步测试A卷

临夏回族自治州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同步测试A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共1题;共8分)

1. (8分)看拼音,写词语。

biàn huàn jìn gōng là zhúxiōng mě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āo jiàn qì guān tuī kāi xùn s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一比,再组词。 (共1题;共2分)

2. (2分)填空

米共________画,第二画是________。

三、选字填空。 (共1题;共6分)

3. (6分)比一比,再组词。

偷________ 踪________ 浮________

愉________ 综________ 俘________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共1题;共4分)

4. (4分)选词填空。

当然果然居然忽然

(1)西瓜花没授粉,________结不了瓜。

(2)没想到小高大老远带回来的________是一箱昆虫。

(3)经过人工传粉,小瓜________结了不少。

(4)早晨,我________发现穿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

五、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一组反义词。 (共1题;共8分)

5. (8分)判断正误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也一样有大波浪。

(2)五百米以下的深海里没有一点儿太阳光。

(3)圆圆的沙粒向同伴说自己要变成一颗珍珠时,它的同伴们表示支持。

(4)几十年后,圆圆的沙粒变成了珍珠,被采珍珠的姑娘发现了。

六、成语接龙。 (共1题;共1分)

6. (1分)根据意思写成语。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________

七、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共1题;共10分)

7. (10分)综合性学习。

(1)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视力请你提出三条相关的建议。

(2)如果要在班级张贴一条保护视力的标语,你觉得哪条最合适?

八、填空。 (共1题;共6分)

8. (6分)读《草船借箭》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选一选。

(1)诸葛亮说“只要三天”,是因为()

A . 军情紧急,急需用箭

B . 他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是借箭的好时机

C . 他相信三天可以造出十万支箭

(2)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的原因是()

A . 他一心为公,忠心报国

B . 他怕周瑜惩罚

C . 他很有才干,有把握完成任务

(3)“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

A . 诸葛亮答应造箭

B . 马上就有攻打曹军的武器,又可以打胜仗了

C . 以为诸葛亮上了圈套,可以达到给他定罪的目的了

九、句子理解。 (共1题;共5分)

9. (5分)雨来出生在什么地方?他最喜欢家乡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十、课外阅读。 (共2题;共21分)

10. (13分)阅读理解。

目送(节选)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树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ー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ロ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ー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ー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的

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个邮筒。(有删改)

(1)本文详细记述了“我”目送儿子的三个场景,请仔细阅读,填写下面的表格。

(2)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交会”一词,写出了“我”对儿子的牵挂以及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

②作者记叙了自己目送儿子的场景,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

③“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个邮筒”说明孩子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和孩子的无情。

(3)“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是本文的题记,作者意在告诉我们()。(多选)

A . 应珍惜属于我们的亲情。

B . 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

C . 亲人总会不断地抛弃我们,我们终将孤独前行。

11. (8分)课外阅读。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

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给下面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逮捕(dǎi dài)________处决(chù chǔ)________ 挨枪(āi ái)________

(2)“死也不倒下”的正确含义是()

A . 坐在椅子上死都倒不下。

B . 他死也不愿倒下。

C . 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的英雄形象。

(3)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指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共1题;共8分)

1-1、

二、比一比,再组词。 (共1题;共2分)

2-1、

三、选字填空。 (共1题;共6分)

3-1、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共1题;共4分) 4-1、

4-2、

4-3、

4-4、

五、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一组反义词。 (共1题;共8分) 5-1、

5-2、

5-3、

5-4、

六、成语接龙。 (共1题;共1分)

6-1、

七、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共1题;共10分) 7-1、

7-2、

八、填空。 (共1题;共6分)

8-1、

8-2、

8-3、

九、句子理解。 (共1题;共5分)

9-1、

十、课外阅读。 (共2题;共21分)

10-1、

10-2、

10-3、

11-1、11-2、

1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