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极管实训报告

二极管实训报告

二极管实训报告
二极管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1 《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2节课

[ 岗位描述] 实际工作中,电子元器件检测是第一道电子产品质量控制点。一般大中型电子企业都设

有专门从事电子元器件检测的部门。因此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技能,即可胜任电子

企业质量检测部门相关岗位。 [ 实训目的 ] 1. 掌握普通二极管的识别与简易检测方法。 2.掌握专用二极管的识别与简易检测方法。

[ 实训器材 ] 表1

1.普通单色二极管的检测:

a.正向导通电压1.5-2.5v.外加电压越大越亮。注意实际电压不能使led超过其最大工

作电流。

b. 检测时,要用r×10k挡(因内电池电压为9v),方法同普通二极管,只是正向电大

得多,甚至测量时还微微发光。 2.稳压二极管的检测:

a.工作在反压状态,具有稳压作用,检测方法同普通二极管。

b.不同处:用r×1k挡测反向电阻很大,换用r×10k, 其反向电阻减小很多。若换挡电

阻基本不变,说明是普通二极管。变化则为稳压二极管。[ 原理 ] 使用r×10k挡内电池9v,

若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比<9v,则因击穿而电阻减小很多。而普通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

比普通管大得多,不会击穿。 3.普通光电二极管的检测:

a.光电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偏置状态。

b.无光照时,光电二极管与普通管一样,反向电流小,反向电阻大(几十兆以上);有光

照时,反向电流明显增加,反向电阻明显减小(几千-几十千),反向电流与光照成正比。检

测有无光照电阻相差很大。检测结果相差不大说明已坏或不是光电二极管。 [ 实训步骤 ] 1.普通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在下表中填好检测结果。

【注意】a.塑封白环一端为负极,玻璃封装黑环一端为负极。 b.检测时两手不能同时接

触两引脚,表至于r×1k挡,并欧姆调零。调零时间不能太长。c.读数要用平面镜成像规律。

2.专用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在下表中填好测量结果。

【注意】a.测试发光二极管,应用r×10k挡并调零。b.测稳压二极管时,用r×1k或r ×10k,分别测反向电阻。如果稳压值大于9v就测不出来,另外查资料。(?)c.测光电

二极管时要遮住受光窗,接受光时,光线不能太强,否则会损坏二极管的。

3.实训结束,整理好本次实训器材、仪表,清理工作台,打扫实训室。 [ 思考题 ]

(1)如何判断硅二极管、锗二极管?

(2)查资料,总结硅、锗二极管分别适合什么场合?

(3)查资料找出本次实训用二极管可替代的进口二极管管型、进口二极管可替代的国

管型。

[ 实训总结性练习 ] (1)对实训数据进行总结归纳,判断二极管的好坏。(2)说说如何用数字万用表检

测二极管。(3)填写下表3.

实训评价表

篇二:晶体二极管实验报告

实验一晶体二极管特性分析

1.根据图示电路图,在multisim中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伏安特性曲线如下:

2.根据图示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在multisim 中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输出电压随不同

参数的变化情况。

a.改变负载电阻大小表1-1:

b.改变负载电容大小表1-2:

波形截图如下:

c.根据仿真实验数据,给出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和纹波电压与负载和负载电容的相互关系。

(1)负载电阻越大,输出电压平均值越大,输出纹波峰峰值越小;(2)负载电容越大,输

出电压平均值基本不变,输出纹波峰峰值越小。

3.根据图示二极管交流特性实验电路,在multisim中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二极管电路在

不同输入信号幅度情况下的失真情况,认识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

输入信号幅度为0.05v时:

输入信号幅度为0.1v时:

输入信号幅度为0.2v时:

篇三:模电实验报告二极管使用

模拟电路实验二——二极管实验报告

111270040 石媛媛

1、绘制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曲线(测试过程中注意控制电流大小)

: 一开始,我用欧姆表测量了二极管电阻,正向基本无电阻,反向电阻确实是很大。然后

我们测量其输出特性曲线,发现很吻合:

1、在电压小于某一值时确实没有电流,之后一段电流很小(几毫安~几十毫安);

2、当二极管两端电压大于0.6v左右时电流急剧增大(后测试二极管正向压降约为

0.55v),这个就是其正向导通电压。二极管被导通后电阻很小,(图中可看出斜率很大,近似

垂直)相当于短路。

3、当我们使电压反向,电流基本为零,但是当电压大于某一值(反向击穿电压)时电流

又开始增大。

2、焊接半波整流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入输出波形,观察正向压降对整流电路的影

响;电路图:

方波正弦波

三角波

半波整流电路的效果:输出信号只有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这就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这是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但是电的利用效率低,只有一半的线信号被保留下来。

3、焊接桥式整流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入输出波形;

电路图:

桥式整流电路是全波整流,在电压正向与反向时,分别有两个管子处于正向导通区、两

个管子在反向截止区,从而使输出电压始终同向。而且电压在整个周期都有输出,效率高。但

是发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信号(尤其是三角波时)未达到理想波形,应该是电路板焊接的

焊接点不够牢固或其他问题导致信号的微失真。

5、使用二极管设计一个箝位电路,能把信号(0-10v)的范围限制在3v~5v之间:设计

的电路:

电路原理:当输入信号在0—4v时,4v>u1,二极管正向导通;输出电压稳定在4v

左右当输入信号在4v—10v时,二极管反偏,相当于断路,此时电路由电源,1k

电阻,51ω电阻构成。因为要想使输出值小于5v,所以我选择了一个较小阻值电阻和一个大

阻值电阻串联,这样51ω电阻分压小,故输出电压一直小于5v,起到了钳位效果。

实验数据:

输入电压/v

1.8

2.4

4.6

5.6

6

6.7

7.4

8.1

9.1

9.5

10 输出电压/v 3.9 4 4.1 4.1 4.19 4.22 4.25 4.29 4.37 4.61 4.82

实验心得:

1、焊接心得: a、锡越少越牢固,不要在一点反复焊接,很容易使之前的焊点虚焊。

b、焊接前做好规划,把该点处要连的元件和导线尽量一次连好。

c、短距离连接可以用元件本身(如电阻两端的细锡线)或点连,长距离

链接要用带皮的导线。

d、电源线正负要区分好颜色,方便后续操作。

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这次我们组因为焊接技术不到位,在一点出反复焊接,又丑又不牢

靠从而在桥式整流电路的效果中出现误差的错误了。

2、对于数据的记录上感受更深入了。实验数据记录是为了得出实验结论的需要,没有

确定

的比例,不需要事先给自己规定好每隔多少取值。比如二极管一开始我们取1v,2v,都

没有什么电流,这段的数据就可以间隔很大的略记,而后面二极管被导通后,电流变化很快,

这一段就要在小间隔下记录,才能绘制出理想的二极管输出曲线。

3、对于自己设计电路,我觉得首先要理解电路的功能,比如一开始我们就从网上找了

很多

钳位电路的例子但是都是对交流电的,而在本次实验中,处理的应该是直流电,这就不

适用了。第二,要好好学好模拟电路的课程,明白原理才能更好的设计。比如钳位中,我们

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用到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以及一个固定电源的作用,知道了这些,设计

变得更有目的,才能快而准确。

不过这次实验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没想到自己设计的电路一下子就能工作了,

体会

到了工科学生那种在纸上演算,觉得原理上一定能实现,结果一做果然符合自己预期的

快感。感觉很有成就感。篇四:pn结与二极管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pn结与二极管二、实验目的:

1、对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有一些感性认识,测绘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2、了解

pn结测温原理,测绘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三、实验原理:

1、晶体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晶体二极管无论加上正向电压或者反向电压,当电压小于一定数值时只能通过很小的电

流,只有电压大于一定数值时,才有较大的电流出现,相应的电压可以称为导通电压。正向

导通电压小(锗管约0.3v,硅管约0.5v),反向导通电压(又称“击穿电压”,“耐压”)相差

很大(几伏到几百伏)。当外加电压大于导通电压时,电流按指数规律迅速增大,此时,欧姆

定律对二极管不成立。在这次实验中,就是要用伏安法测绘晶体二极管的正向、反向导电特

性曲线。测量电路如下:

(a) ma表外接

(a) ma表内接

图1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测量线路

(a) ma表外接

(a) ma表内接

图2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测量线路

2、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变化。

pn结温度传感器相对于其他温度传感器说,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好、热响应快、易于实

现集成化等优点。pn结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如下:

pn结正向压降(vf )是正向电流(if)和温度(t)的函数:

kbkr

vf?vg(0)?(ln)t?lnt

eife

其中,e是电子电荷,k是波尔兹曼常数,b是与结面积、掺杂浓度有关与温度无关的常

数,r是常数(r?3.4),t是绝对温度,vg(0) 是绝对零度时pn结材料的导带底和价带

顶的电势差。

kb

上式中有两项,线性项:vl?vg(0)?(ln)t eif 1

非线性项:vnl??

k

e

可以证明,在恒流供电情况下,当温度较高(室温)时,pn结的vf 对t的依赖关系取

lnt

r

决于线性项vl,即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升高而线性下降,这就是pn结测温原理。在这

次实验中,我们将测绘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四、实验仪器: 1、仪器记录

电阻元件v-a特性实验仪;pn结正向压降特性实验仪;加热测温装置。

2、仪器使用实验注意事项:

(一)、电阻元件v-a特性实验仪的使用:

(1)、在测量中电流不得大于2 (ma). (二)、pn结正向压降特性实验仪的使用:(1)、

仪器的连线较多,芯线较细,所以要注意使用,不可用力过猛。(2)、除加热线无极性区别

外,其余都有极性区别,连接时不要接反。特别注意,加热线绝对不要接错位置,否则一定

会损毁仪器的。

o

(3)、加热装置温度不要超过100c,长期过热使用,会造成连接线老化。(4)、使用完

毕后切断电源。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测定正向特性曲线

依照图1,正确连接线路后,[电压表用“2v”档,电流表用“2ma”挡],打开电源开关,

将电源电压调至最小,逐步减小限流电阻,直到毫安表显示1.9999ma为止,记下相应的电流

和电压。然后调节电源或限流电阻,将电压表最后一位读数调成0,记录电压,电流。以后

按每降低0.010v测一次数据,直到伏特表的读数为0.5500v为止。正向电流不用修正。

2、测定反向特性曲线

依照图2,正确连接线路后,[电压表用“2v”档,电流表用“2ma”挡,接通线路开关,

将电源电压逐步调大,同时逐步减小限流电阻,直到毫安表显示1.9999ma为止,记下相应的

电流和电压。然后调节电源电压或者限流电阻,在将电流调节为 1.8006,1.6006,

1.4006、……….ma的情况下,记录相应的电压;其中0.0006ma为伏特计的电流,记录电流

时应该自行减去。

3、测绘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1)加热装置上共有两组连接线,侧向引出一组线,是加热线,共有两根芯线,与pn

结正向压降特性实验仪面板上的“12”两端子相连(可以不计正负),另一组从顶部引出,共

六根芯线,其中两根(其中一根是黄色)自成一组,是测温信号线,黄色为正,黑色为负,

与面板的“5”端子的正负相连(正负不能接错),另外四根和“8”,“9”端子的正负相连

(正负不能接错)。

(2)将控温电流旋钮旋到最小位置,打开测量仪的电源,记录室温ts ;

(3)按下“if””键,将if调到50微安;按下“vf”键,记录vf ,按下“△v”键,

将△v调到零。

(4)将加热电流调到700ma左右,观测△v的变化,△v每改变10 mv读取一组△v、t o

值,直至温度达到100c为止。

2

六、数据记录:

2、二极管的反向特性

实验室起始温度:ts = 20.9 ℃工作电流:if = 0.56 μa 起始温度时的正向压降vf =666 mv 1、利用以上测量数据,用坐标纸分别作出晶体二极

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正向,反向及内接外接];

2、利用以上测量数据,坐标纸作出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3

4

八、实验结论与讨论:

1、晶体二极管无论加上正向电压或者反向电压,当电压小于一定数值时只能通过很小的

电流,只有电压大于一定数值时,才有较大的电流出现,相应的电压可以称为导通电压。该

晶体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约为0.7v,反向导通电压约7.3v , 是硅晶体二极管。

2、在恒流供电情况下,当温度较高(室温)时, 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升高而线性下降,

其斜率为:k? ?v20mv

???2mv/οc ?t10c

3、在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时采用内接法得到的伏安特性曲线显著偏离事实,说明在被

测电阻元件阻值较小,其阻值不能远大于电流表表头内阻时,电流表的分压效果会很显著,

所以在此种情况下,不适合采用电流表内接。

九:问答题

2、在上述实验中,为何要将电压表内接, 若将电流表内接有何不便? 已知电流表内阻约

为98?。

答:电压表内阻大, 而电流表内阻小,一旦二极管导通其内阻很小,若将电流表内接,则电

流表内阻分压较大.

3、在正向特性曲线中,为何要将电压表的最后一位调为零?能否将反向特性曲线实验中

的电压表最后一位读数都调为零?(结合实验数据回答)

答:在正向特性曲线中,将电压表的最后一位调为零是为了便于画图,无论图的横坐标

采用什么比例,这时电压值都将出现在坐标纸的方格线上。但若将反向特性曲线实验中的电

压表最后一位读数都调为零,则可测数据不会超过4~5个,因为整条曲线的有意义的电压间

隔不到0.04v,用4个数据画的曲线不能反映真实特性,没有什么意义。

5篇五:稳压二极管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开放性试验指导老师:钟老师实验日期2011/12/19 院系:

专业班级:实验地点 n212 姓名:学号: 同

组人:实验项目名称:2cw56稳压二极管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稳压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非线性的强烈反差,进一步熟悉掌握电子元件伏安特性的

测试技巧;

通过本实验,掌握二端式稳压二极管的使用方法、特性及其应用测绘出稳压二极管的伏

安特性曲线二、实验器材

电流表、电压表、2cw56稳压二极管、滑动变阻器、限流电阻(200?)、稳压电流源

三、实验原理

用伏安法测电阻有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1)电流表内接法

如图4-3所示,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测出的电流i就是通过待测电阻rx的电流ix,

但电压表测出的电压u应等于rx两端的电压ux与电流表内阻

ra上的电压ua之和。

r测?

ruux?ua

??rx?ra?rx(1?a) (4-2) iixrx 由此式可知,电阻的测量值r测比实际值rx要大,

ra

是由于电流表内接带来的误差,rx 称为接入误差。在粗略测量的情况下,一般在rx??ra(如rx为几千欧)时用“内接法”。

(2)电流表外接法

图4-3中电流表外接法.电压表测出的电压u就是rx两端的电压ux,但电流表测出电

流i应等于ix与iv之和。r测=

rxuxuxu

==? (4-3) iix?ivi(1?v)1?x x

ixrv

由此式可知,电阻的测量值r测比实际值rx要小,

rx

是由于电流表外接带来的接入误rv 差。在粗略测量的情况下,一般在rx??rv(如rx为几欧或几十欧)时用“外接法”。

如果二极管稳压值为7~8.8v,则要求e为10v左右;r—限流电阻,2cw56,工作电流

选择8ma,考虑负载电流2 ma,通过r的电流为10 ma,计算r值: r= e?uz10?8

==200? i0.01 ,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用于稳定电压的单pn结二极管。此二极管是一种直到临界反向击穿

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的半导体器件。在这临界击穿点上,反向电阻降低到一个很少的数

值,在这个低阻区中电流增加而电压则保持恒定,稳压二极管是根据击穿电压来分档的,因

为这种特性,稳压管主要被作为稳压器或电压基准元件使用。

四、实验步骤

1、2cw56反向偏置0~7v左右时阻抗很大,拟采用电流表内接测试电路为宜;反向偏置

电压进入击穿段,稳压二极管内阻较小(估计为r=8/0.008=1k?),这时拟采用电流表外接测

试电路。,测试电路图见图1-4。2cw56正向偏置拟采用电流表外接接测试电路为宜.如图

1.-5.

图1-4 稳压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测试电路图1-5稳压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测试

电路

实验过程

电源电压调至零,按图1-4接线,开始按电流表内接法,将电压表+端接于电流表+端;

变阻器旋到1000ω后,慢慢地增加电源电压,记下电压表对应数据。

当观察到电流开始增加,并有迅速加快表现时,说明2cw56已开始进入反向击穿过程,

这时将电流表改为外接式,按表1-3继续慢慢地将电源电压增加至10v。为了继续增加2cw56

工作电流,可以逐步地减少变阻器电阻,为了得到整数电流值,可以辅助微调电源电压。

2、求正向特性曲线时将点与极性对换,按图1-4接线,测量时电压不要等间隔取点,在

电流变化比较缓慢时,间隔取大些,记下电压表对应数据五、实验记录

2cw56伏安曲线

六、注意事项

1、绘制特性曲线时注意坐标比例的合理选取

2、测试稳压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时,电流不得超过二极管的最大允许电流

3、合理的选

取电压、电流表的量程七、思考题

1、在测试稳压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时,为什么会分二段分别采用电流表内接电路和外接

电路?

答:当稳压二极管尚未反向击穿时其反向电阻很大,使用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的内阻相

对于稳压二极管而言,压降很小,可以忽略。当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后其反向电阻很小,使

用电流表外接法,电压表相对于稳压二极管而言,分流很小,可以忽略。总之,分两段分别

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是为了减小误差。

常用二极管参数

常用二极管参数 2008-10-22 11:48 05Z6.2Y 硅稳压二极管 Vz=6~6.35V, Pzm=500mW, 05Z7.5Y 硅稳压二极管 Vz=7.34~7.70V, Pzm=500mW, 05Z13X 硅稳压二极管 Vz=12.4~13.1V, Pzm=500mW, 05Z15Y 硅稳压二极管 Vz=14.4~15.15V, Pzm=500mW, 05Z18Y 硅稳压二极管 Vz=17.55~18.45V, Pzm=500mW, 1N4001 硅整流二极管 50V, 1A,(Ir=5uA, Vf=1V, Ifs=50A) 1N4002 硅整流二极管 100V, 1A, 1N4003 硅整流二极管 200V, 1A, 1N4004 硅整流二极管 400V, 1A, 1N4005 硅整流二极管 600V, 1A, 1N4006 硅整流二极管 800V, 1A, 1N4007 硅整流二极管 1000V, 1A, 1N4148 二极管 75V, 4PF, Ir=25nA, Vf=1V, 1N5391 硅整流二极管 50V, 1.5A,(Ir=10uA, Vf=1.4V, Ifs=50A) 1N5392 硅整流二极管 100V, 1.5A, 1N5393 硅整流二极管 200V, 1.5A, 1N5394 硅整流二极管 300V, 1.5A, 1N5395 硅整流二极管 400V, 1.5A, 1N5396 硅整流二极管 500V, 1.5A, 1N5397 硅整流二极管 600V, 1.5A, 1N5398 硅整流二极管 800V, 1.5A, 1N5399 硅整流二极管 1000V, 1.5A, 1N5400 硅整流二极管 50V, 3A,(Ir=5uA, Vf=1V, Ifs=150A) 1N5401 硅整流二极管 100V, 3A, 1N5402 硅整流二极管 200V, 3A, 1N5403 硅整流二极管 300V, 3A, 1N5404 硅整流二极管 400V, 3A, 1N5405 硅整流二极管 500V, 3A, 1N5406 硅整流二极管 600V, 3A, 1N5407 硅整流二极管 800V, 3A, 1N5408 硅整流二极管 1000V, 3A, 1S1553 硅开关二极管 70V, 100mA, 300mW, 3.5PF, 300ma, 1S1554 硅开关二极管 55V, 100mA, 300mW, 3.5PF, 300ma, 1S1555 硅开关二极管 35V, 100mA, 300mW, 3.5PF, 300ma, 1S2076 硅开关二极管 35V, 150mA, 250mW, 8nS, 3PF, 450ma, Ir≤1uA, Vf≤0.8V,≤1.8PF, 1S2076A 硅开关二极管 70V, 150mA, 250mW, 8nS, 3PF, 450ma, 60V, Ir≤1uA, Vf≤0.8V,≤1.8PF, 1S2471 硅开关二极管80V, Ir≤0.5uA, Vf≤1.2V,≤2PF, 1S2471B 硅开关二极管 90V, 150mA, 250mW, 3nS, 3PF, 450ma, 1S2471V 硅开关二极管 90V, 130mA, 300mW, 4nS, 2PF, 400ma, 1S2472 硅开关二极管50V, Ir≤0.5uA, Vf≤1.2V,≤2PF, 1S2473 硅开关二极管35V, Ir≤0.5uA, Vf≤1.2V,≤3PF,

常用稳压二极管大全,

常用稳压管型号对照——(朋友发的) 美标稳压二极管型号 1N4727 3V0 1N4728 3V3 1N4729 3V6 1N4730 3V9 1N4731 4V3 1N4732 4V7 1N4733 5V1 1N4734 5V6 1N4735 6V2 1N4736 6V8 1N4737 7V5 1N4738 8V2 1N4739 9V1 1N4740 10V 1N4741 11V 1N4742 12V 1N4743 13V 1N4744 15V 1N4745 16V 1N4746 18V 1N4747 20V 1N4748 22V 1N4749 24V 1N4750 27V 1N4751 30V 1N4752 33V 1N4753 36V 1N4754 39V 1N4755 43V 1N4756 47V 1N4757 51V 需要规格书请到以下地址下载, 经常看到很多板子上有M记的铁壳封装的稳压管,都是以美标的1N系列型号标识的,没有具体的电压值,刚才翻手册查了以下3V至51V的型号与电压的对 照值,希望对大家有用 1N4727 3V0 1N4728 3V3 1N4729 3V6 1N4730 3V9

1N4733 5V1 1N4734 5V6 1N4735 6V2 1N4736 6V8 1N4737 7V5 1N4738 8V2 1N4739 9V1 1N4740 10V 1N4741 11V 1N4742 12V 1N4743 13V 1N4744 15V 1N4745 16V 1N4746 18V 1N4747 20V 1N4748 22V 1N4749 24V 1N4750 27V 1N4751 30V 1N4752 33V 1N4753 36V 1N4754 39V 1N4755 43V 1N4756 47V 1N4757 51V DZ是稳压管的电器编号,是和1N4148和相近的,其实1N4148就是一个0.6V的稳压管,下面是稳压管上的编号对应的稳压值,有些小的稳压管也会在管体 上直接标稳压电压,如5V6就是5.6V的稳压管。 1N4728A 3.3 1N4729A 3.6 1N4730A 3.9 1N4731A 4.3 1N4732A 4.7 1N4733A 5.1 1N4734A 5.6 1N4735A 6.2 1N4736A 6.8 1N4737A 7.5 1N4738A 8.2 1N4739A 9.1 1N4740A 10 1N4741A 11 1N4742A 12 1N4743A 13

红外发射二极管学习xb01

红外发射二极管学习 一:红外发射管基本原理及应用 1、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是由半导体材料所制成的光电元件,元件具有两个电极端子,在端子间施加电压,通入极小的电流便可发光;即:LED的发光原理是施加电压于AlGaAs(砷化铝镓)、AlGaInP(磷化铝铟镓)及GaInN(氮化铟镓)等化合物半导体上,借着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出过剩的能量而发光,发光现象不是藉加热发光,属于冷发光。LED利用3-5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元件结构之变化,进而设计产出各种颜色之固态电源,由于材料不同所释出来的波长也不同,包括红、橙、蓝、绿、黄等可见光,以及红外光等不可见光的LED,种类繁多。 2、红外发光二级管Infraed LED 由红外辐射效率高的材料(常用砷化镓GaAs)制成PN结,外加正向偏压向PN结注入电流激发红外光。光谱功率分布为中心波长830~950nm,半峰带宽约40nm左右,它是窄带分布,为普通CCD黑白摄像机可感受的范围。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完全无红暴,(采用940~950nm波长红外管)或仅有微弱红暴(红暴为有可见红光)和寿命长。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区间从几个纳米(1nm=10-9m)到1毫米(mm)左右。人眼可见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称其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可见光波长由长到短分为红、橙、黄、绿、青、兰、紫光,波长比紫光短的称为紫外光,波长比红外光长的称为红外光。 3、红外发光二极管识别 红外发光二极管,外形与普通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相似,极易造成混淆,应当注意辨别。红外发光二极管大多采用无色透明树脂封装或黑色、淡蓝色树脂封装三种形式,无色透明树脂封装的管子,可以透过树脂材料观察,若管芯下有一个浅盘,即是红外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无此浅盘; 4、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极性 通常较长的引脚为正极,另一脚为负极。如果从引脚长度上无法辨识(比如已剪短引脚的),可以通过测量其正反向电阻确定之。数字万用表,测得正向电阻较小时,红表笔为正。(若是指针式万用表刚好相反,这与电表内部电池极性有关系) 补充:一般通过测量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测其性能的优劣。如果测得正向电阻值接近于零,则应报废。如果反向电阻只有数千欧姆,甚至接近于零,则管子必坏无疑;它的反向电阻愈大,表明其漏电流愈小,质量愈佳。 5、产品特点: 易与晶体管集成电路相匹配。体积小、重量轻、结构坚固耐震、可靠性高。 6、红外发光二极管应用 适用于各类光电检测器的信号光源。 适用于各类光电转换的自动控制仪器,传感器等。 根据驱动方式,可获得稳定光、脉冲光、缓变光,常用于遥控、报警、无线通信等方面。 7、应用注意事项: 红外发光二极管应保持清洁、完好状态,尤其是其前端的球面形发射部分既不能存在脏垢之类的污染物,更不能受到摩擦损伤,否则,从管芯发出的红外光将产生反射及散射现象,直接影响到红外光的传播。 红外发光二极管在工作过程中其各项参数均不得超过极限值,因此在代换选型时应当注意原装管子的型号和参数,不可随意更换。另外,也不可任意变更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 由于红外光波长的范围相当宽,故红外发光二极管必须与红外接收二极管配对使用,否则将影响遥控的灵敏度,甚至造成失控。因此在代换选型时,要务必关注其所辐射红外光信号的波长参数。 红外发光二极管封装材料的硬度较低,它的耐高温性能更差,为避免损坏,焊点应当昼远离引脚的根部,焊接温度也不能太高,时间更不宜过长,最好用金属镊子夹住引脚的根部,以散热。引脚弯折开关的定型应当在焊接之前完成,焊接期间管体与引脚均不得受力。焊接后的器件引线割断,需冷却后进行。 红外发射二极管的发光功率与光敏器件的灵敏度因封装而有角分布,使用时注意安装的指向调整,更换时亦应做相应调整。注意管子的极性,管子不要与电路中的发热元件靠近。

(完整word版)1N系列稳压二极管参数及应用

1N系列稳压二极管参数

常用1N系列稳压二极管参数与代换 型号功率(W) 稳压(V) 最大电流(mA) 可代换型号 1N5236/A/B 0。5 7。5 61 2CW105-7。5V,2CW5236 1N5237/A/B 0。5 8。2 55 2CW106-8。2V,2CW5237 1N5238/A/B 0。5 8。7 52 2CW106-8。7V,2CW5238 1N5239/A/B 0。5 9。1 50 2CW107-9。1V,2CW5239 1N5240/A/B 0。5 10 45 2CW108-10V,2CW5240 1N5241/A/B 0。5 11 41 2CW109-11V,2CW5241 1N5242/A/B 0。5 12 38 2CW11O-12V,2CW5242 1N5243/A/B 0。5 13 35 2CW111-13V,2CW5243 1N5244/A/B 0。5 14 32 2CW111-14V,2CW5244 1N5245/A/B 0。5 15 30 2CW112-15V,2CW5245 1N5246/A/B 0。5 16 28 2CW112-16V,2CW5246 1N5247/A/B 0。5 17 27 2CW113-17V,2CW5247 1N5248/A/B 0。5 18 25 2CW113-l8V,2CW5248 1N5249/A/B 0。5 19 24 2CW114-19V,2CW5249 1N5250/A/B 0。5 20 23 2CW114-20V,2CW5250 1N5251/A/B 0。5 22 21 2CW115-22V,2CW5251 1N5252/A/B 0。5 24 19。1 2CW115-24V,2CW5252 1N5253/A/B 0。5 25 18。2 2CW116-25V,2CW5253 1N5254/A/B 0。5 27 16。8 2CW1l7-27V,2CW5254 1N5255/A/B 0。5 28 16。2 2CW118-28V,2CW5255 1N5256/A/B 0。5 30 15。1 2CW119-30V,2CW5256 1N5257/A/B 0。5 33 13。8 2CW120-33V,2CW5257 1N5730 0。4 5。6 65 2CW752 1N5731 0。4 6。2 62 2CW753,RD6。2EB 1N5732 0。4 6。8 58 2CW754,2CW957 1N5733 0。4 7。5 52 2CW755,2CW958

极管三极管基础概念练习题

第一章二极管及其应用 二极管 1、自然界中的物质,按照导电能力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半导体的导电性能:_______________,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_____、_____。 3、半导体的导电性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征半导体:_____________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硅或锗---__价磷元素----N型半导体(多数载流子为带__电的______) ---__价硼元素----P型半导体(多数载流子为带__电的_____) 5、二极管的材料和极性: 举例:2CZ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P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U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W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极管: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在结合处形成一个特殊的薄层,即_______,一个_______可以制作一只二极管。 7、二极管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________________(标出正负极)。 8、二极管的重要特性:_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二极管的伏安特性:表示二极管两端的____和流过二极管的____之间的关系。 伏安特性曲线:表示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变化的关系曲线。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正向特性: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正极接____电位,负极接____电位),超过________时,二极管开始_________。

常用稳压二极管 整合版

用稳压管参数对照 3V到51V 1W稳压管型号对照表1N4727 3V0 1N4728 3V3 1N4729 3V6 1N4730 3V9 1N4731 4V3 1N4732 4V7 1N4733 5V1 1N4734 5V6 1N4735 6V2 1N4736 6V8 1N4737 7V5 1N4738 8V2 1N4739 9V1 1N4740 10V 1N4741 11V 1N4742 12V 1N4743 13V 1N4744 15V 1N4745 16V 1N4746 18V 1N4747 20V 1N4748 22V 1N4749 24V 1N4750 27V 1N4751 30V 1N4752 33V 1N4753 36V 1N4754 39V 1N4755 43V 1N4756 47V 1N4757 51V 摩托罗拉IN47系列1W稳压管IN4728 3.3v IN4729 3.6v IN4730 3.9v IN4731 4.3 IN4732 4.7 IN4733 5.1 IN4734 5.6 IN4735 6.2 IN4736 6.8

IN4738 8.2 IN4739 9.1 IN4740 10 IN4741 11 IN4742 12 IN4743 13 IN4744 15 IN4745 16 IN4746 18 IN4747 20 IN4748 22 IN4749 24 IN4750 27 IN4751 30 IN4752 33 IN4753 34 IN4754 35 IN4755 36 IN4756 47 IN4757 51 摩托罗拉IN52系列 0.5w精密稳压管IN5226 3.3v IN5227 3.6v IN5228 3.9v IN5229 4.3v IN5230 4.7v IN5231 5.1 IN5232 5.6 IN5233 6 IN5234 6.2 IN5235 6.8 IN5236 7.5 IN5237 8.2 IN5238 8.7 IN5239 9.1 IN5240 10 IN5241 11 IN5242 12 IN5243 13 IN5244 14 IN5245 15 IN5246 16

实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实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外形及引脚识别方法。 2.熟悉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类别、型号及主要性能参数。 3.掌握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极性及其性能的好坏。 二、实验仪器 1.万用表 2.不同规格、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若干。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 1.利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 (1)鉴别正负极性

机械万用表及其欧姆档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E为表内电源,r为等效内阻,I为被测回路中的实际电流。由图可见,黑表笔接表内电源的正端,红表笔接表内电源的负端。将万用表欧姆档的量程拨到R?100或R?1K档,并将两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端如图所示,即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因而呈现出低电阻,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通常小于几千欧。反之,若将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则二极管被反向偏置,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将达几百千欧。 (2)测试性能 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此电阻值一般在几千欧以下为好。通常要求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将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出反向电阻。一般要求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大于二百千欧以上。 若反向电阻太小,则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作用。如果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表明管子已断路;反之,二者都为零,表明管子短路。

2.利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1)判定基极和管子类型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是两个PN结,而PN结的反向电阻值很大,正向电阻值很小,因此,可用万用表的R?100或R?1K档进行测试。先将黑表笔接晶体管的某一极,然后将红表笔先后接其余两个极,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小,则黑表笔接的为NPN型管子基极,如图所示,若测得电阻都很大,则黑表笔所接的是PNP型管子的基极。若两次测得的阻值为一大一小,则黑表笔所接的电极不是三极管的基极,应另接一个电极重新测量,以便确定管子的基极。 (2)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 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基本原理是把三极管接成基本单管放大电路,利用测量管子的电流放大系数?值的大小来判定集电极和发射极。以NPN型为例,如图所示。基极确定以后,用万用表两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极,用100K?的电阻一端接基极一端接黑表笔,若电表指针偏转较大,则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集电极,红表笔接的是发射极。也可用手捏住基极与黑表笔(不能使两者相碰),以人体电阻代替100K?电阻的作用。

二极管工作原理学习

二级管工作原理(PN结原理)学习 0、小叙闲言 并没有进一步研究一下,今天写下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为后面的三极管和MOSFET工作原理的理解打下基础,然后,应该能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最后也就也能解决上两篇文章提出的问题了。 1、PN结形成 P(Positive)型和N(Negative)型可根据它们的载流子(载流子说得比较学术,其实就是导体里面能流动的带电粒子,为电子或者是空穴,空穴可以看作是带正电的电子)来区分。对半导体材料(一般应该是硅Si)参入不同的杂质,就可以形成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里面能够流动的粒子是空穴,N型半导体里面能够流动的粒子是电子。它们的结构如下图1所示,对于它们俩如何参杂以形成不同的半导体,我们可没必要再研究下去,

除非你是专门搞半导体材料的。P型半导体中的大红圆是负离子,由于材料的性质,它是不可移动的,而其中的小绿圆(空穴),是可移动的,这一点很重要,请务必记住;同理N型半导体,它里面的大绿圆(正离子)不可自由移动,而小红圆(电子)可自由移动。 图1 P型和N型半导体结构

简单了解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后,我们常说的PN结是如何形成的呢,且看下方图2动图。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接合在一起的时候,由于P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高,而N型半导体中电子浓度高,因此会形成一个扩散运动,P型半导体中空穴会向它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从而扩散到N型区,N型半导体的电子也会向它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从而扩散到P型区。这样一来,P型区剩下不能自由移动的负离子,而N型区剩下不能自由移动的正离子,一正一负,在PN结内部形成了一个从左往右的内电场,基本上这个内电场就体现PN结的工作特性。另外有一点要说明的是,PN结只是局部带电,即P型区呈负电,而N型区呈负电,但是它们俩一中和,整体上是呈中性的。

常用稳压二极管参数与代换

常用BW系列稳压二极管参数与代换116种常用BW系列稳压二极管参数与代换116种

新型号旧型号最大耗散最大工作稳定电压Vz(V) 功率Pzm(W) 电流Izm(mA) 2CW50 2CW9 0.25 83 1~2.8 2CW51 2CW10 0.25 71 2.5~3.5 2CW52 2CW11 0.25 55 3.2~4.5 2CW53 2CW12 0.25 41 4~5.8 2CW54 2CW13 0.25 38 5.5~6.5 2CW55 2CW14 0.25 33 6.2~7.5 2CW56 2CW15 0.25 27 7~8.8 2CW57 2CW16 0.25 26 8.5~9.5

2CW60 2CW19 0.25 19 11.5~12.5 2CW61 2CW19 0.25 16 12.2~14 2CW62 2CW20 0.25 14 13.5~17 2CW63 2CW20A 0.25 13 16~19 2CW64 2CW23A 0.25 11 18~21 2CW65 2CW23B 0.25 10 20~24 2CW66 2CW23B 0.25 9 23~26 2CW67 2CW23C 0.25 9 25~28 2CW68 2CW23C 0.25 8 27~30 2CW69 2CW23C 0.25 7 29~33 2CW70 2CW23D 0.25 7 32~36 2CW71 2CW23E 0.25 6 35~40 2CW72 2CW1 0.25 29 7~8.8 2CW73 2CW2 0.25 25 8.5~9.5 2CW74 2CW3 0.25 23 9.2~10.5 2CW75 2CW4 0.25 21 10~11.8 2CW76 2CW5 0.25 20 11.5~12.5 2CW77 2CW6 0.25 18 12.2~14 2CW78 2CW7 0.25 14 13.5~17 2CW100 2CW21P 1 330 1~2.8 2CW101 2CW21S 1 280 2.5~3.5 2CW102 2CW21 1 220 3.2~4.5 2CW103 2CW21A 1 165 4~5.8 2CW104 2CW21B 1 150 5.5~6.5 2CW105 2CW21C 1 130 6.2~7.5 2CW106 2CW21D 1 110 7~8.8 2CW107 2CW21E 1 100 8.5~9.5 2CW108 2CW21F 1 95 9.2~10.5 2CW109 2CW21G 1 83 10~11.8 2CW110 2CW21H 1 76 11.5~12.5 2CW111 2CW21H 1 66 12.2~14 2CW112 2CW21J 1 58 13.5~17 2CW113 2CW21J 1 52 16~19 2CW114 2CW21K 1 47 18~21 2CW115 2CW21K 1 41 20~24 2CW116 2CW21L 1 38 23~26 2CW117 2CW21L 1 35 25~28 2CW118 2CW21M 1 33 27~30 2CW119 2CW21M 1 30 29~33 2CW120 2CW21N 1 27 32~36 2CW121 2CW21N 1 25 35~40 2CW130 2CW22 3 660 3~4.5 2CW131 2CW22A 3 500 4~5.8 2CW132 2CW22B 3 460 5.5~6.5

常用二极管型号_大全

常用整流二极管型号大全lzg 极管型号:4148安装方式:贴片功率特性:大功率 二极管型号:SA5.0A/CA-SA170A/CA安装方式:直插 二极管型号:IN4007/IN4001安装方式:直插功率特性:小功率频率特性:低频 二极管型号:70HF80安装方式:螺丝型功率特性:大功率频率特性:高频 二极管型号:MRA4003T3G安装方式:贴片 二极管型号:1SS355安装方式:贴片功率特性:大功率 二极管型号6A10安装方式:直插功率特性:大功率;型号:2DHG型安装方式:直插功率特性:大功率 二极管型号B5G090L安装方式:直插功率特性:小功率频率特性:超高频 型号最高反向峰值电压(v) 平均整流电流(a) 最大峰值浪涌电流(a 最大反向漏电流(Ua) 正向压降(V) 外型 IN4001 50 1.0 30 5.0 1.0 DO--41 IN4002 100 1.0 30 5.0 1.0 DO--41 IN4003 300 110 30 5.0 1.0 DO--41 IN4004 400 1.0 30 5.0 1.0 DO--41 IN4005 600 1.0 30 5.0 1.0 DO--41 IN4006 800 1.0 30 5.0 1.0 DO--41 IN4007 1000 1.0 30 5.0 1.0 DO--41 IN5391 50 1.5 50 5.0 1.5 DO--15 IN5392 100 1.5 50 5.0 1.5 DO--15 IN5393 200 1.5 50 5.0 1.5 DO--15 IN5394 300 1.5 50 5.0 1.5 DO--15 IN5395 400 1.5 50 5.0 1.5 DO--15 IN5396 500 1.5 50 5.0 1.5 DO--15 IN5397 600 1.5 50 5.0 1.5 DO--15 IN5398 800 1.5 50 5.0 1.5 DO--15 IN5399 1000 1.5 50 5.0 1.5 DO--15 RL151 50 1.5 60 5.0 1.5 DO--15 RL152 100 1.5 60 5.0 1.5 DO--15 RL153 200 1.5 60 5.0 1.5 DO--15 RL154 400 1.5 60 5.0 1.5 DO--15 RL155 600 1.5 60 5.0 1.5 DO--15 RL156 800 1.5 60 5.0 1.5 DO--15 RL157 1000 1.5 60 5.0 1.5 DO--15 普通整流二极管参数(二) 型号最高反向峰值电压(v) 平均整流电流(a) 最大峰值浪涌电流(a 最大反向漏电流(Ua) 正向压降(V) 外型 RL201 50 2 70 5 1 DO--15 RL202 100 2 70 5 1 DO--15 RL203 200 2 70 5 1 DO--15 RL204 400 2 70 5 1 DO--15

实验二 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二 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外形及引脚识别方法。 2.熟悉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类别、型号及主要性能参数。 3.掌握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极性及其性能的好坏。 二、实验仪器 1.万用表 2.不同规格、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若干。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 1.利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 (1)鉴别正负极性 万用表及其欧姆档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E 为表内电源,r 为等效内阻,I 为被测回路中的实际电流。由图可见,黑表笔接表内电源的正端,红表笔接表内电源的负端。将万用表欧姆档的量程拨到100?R 或K R 1?档,并将两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端如图所示,即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因而呈现出低电阻,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通常小于几千欧。反之,若将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则二极管被反向偏置,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将达几百千欧。 电阻小电阻大 (2)测试性能 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此电阻值一般在几千欧以下为好。通常要求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将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出反向电阻。一般要求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大于二百千欧以上。 若反向电阻太小,则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作用。如果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表明管子已断路;反之,二者都为零,表明管子短路。 2.利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1)判定基极和管子类型 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是两个PN 结,而PN 结的反向电阻值很大,正向电阻值很小,因此,可用万用表的100?R 或K R 1?档进行测试。先将黑表笔接晶体管的某一极,然后将红表笔先后接其余两个极,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小,则黑表笔接的为NPN 型管子基极,如图所示,若测得电阻都很大,则黑表笔所接的是PNP 型管子的基极。若两次测得的阻值为一大一小,则黑表笔所接的电极不是三极管的基极,应另接一个电极重新测量,以便确定管子的基极。

半导体二极管培训讲学

课题 1.1 半导体二极管 课型 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1.熟识二极管的外形和符号。 2.掌握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3.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理解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教学重点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教学难点 二极管的反向特性。 学情分析 教学效果 教后记

新课 A.引入 自然界中的物质,按导电能力的不同,可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人们又发现还有一类物质,它们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那就是 半导体。 B.新授课 1.1半导体二极管 1.1.1什么是半导体 1.半导体:导电能力随着掺入杂质、输入电压(电流)、温度和光照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很大变化,人们把这一类物质称为半导体。 2.载流子:半导体中存在的两种携带电荷参与导电的“粒子”。 (1)自由电子:带负电荷。 (2)空穴:带正电荷。 特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两种载流子都可以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3.N型半导体:主要靠电子导电的半导体。 即:电子是多数载流子,空穴是少数载流子。 4.P型半导体:主要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 即:空穴是多数载流子,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1.1.2PN结 1.PN结: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则在两种半导体的交界面就会出现一个特殊的接触面,称为PN结。 2.实验演示 (1)实验电路 (2)现象 所加电压的方向不同,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不同。 (3)结论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导通,加反向电压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PN结的单向导电性。 3.反向击穿:PN结两端外加的反向电压增加到一定值时,反向电流急剧增大,称为PN结的反向击穿。 4.热击穿:若反向电流增大并超过允许值,会使PN结烧坏,称为热击穿。 5.结电容(讲解) (引入实验电路,观察现象)

常用稳压管型号参数大全

常用稳压管型号 2009-12-06 22:56 美标稳压二极管型号 TLV4732运算放大器,可饱和输出。当单电源供电时,可作为0V和5V的稳压器。 其他的如LM358等放大器,输出均不能达到0V或者5V,一般为4V。 1N4727 3V0 1N4728 3V3 1N4729 3V6 1N4730 3V9 1N4731 4V3 1N4732 4V7 1N4733 5V1 1N4734 5V6 1N4735 6V2 1N4736 6V8 1N4737 7V5 1N4738 8V2 1N4739 9V1 1N4740 10V 1N4741 11V 1N4742 12V 1N4743 13V 1N4744 15V

1N4746 18V 1N4747 20V 1N4748 22V 1N4749 24V 1N4750 27V 1N4751 30V 1N4752 33V 1N4753 36V 1N4754 39V 1N4755 43V 1N4756 47V 1N4757 51V 需要规格书请到以下地址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5618235101.html,/products/Rectifiers/Diode/Zener/ 经常看到很多板子上有M记的铁壳封装的稳压管,都是以美标的1N系列型号标识的,没有具体的电压值,刚才翻手册查了以下3V至51V的型号与电压的对照值,希望对大家有用 1N4727 3V0 1N4728 3V3 1N4729 3V6 1N4730 3V9 1N4731 4V3 1N4732 4V7

1N4734 5V6 1N4735 6V2 1N4736 6V8 1N4737 7V5 1N4738 8V2 1N4739 9V1 1N4740 10V 1N4741 11V 1N4742 12V 1N4743 13V 1N4744 15V 1N4745 16V 1N4746 18V 1N4747 20V 1N4748 22V 1N4749 24V 1N4750 27V 1N4751 30V 1N4752 33V 1N4753 36V 1N4754 39V 1N4755 43V

二极管仿真测试

二极管仿真测试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实验三二极管仿真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二极管和滤波电路的仿真和参数测试; 二、实验设备 (1)Mulitism 12软件。 三、实验原理 二极管仿真 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加封装构成的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向导电性、反向击穿特性和结电空特性,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图1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滤波电路仿真 滤波电路能将整流脉冲的单方向电压、电流变换成平滑的电压、电流,常用的滤波电路有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和多级滤波。电容滤波电路是在整流电路输出端并联电容,利用其充、放电特性使输出端电压趋于平滑,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如图2所示。 图2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12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二极管伏安特性测试 单击元器件工具栏图标,或执行 菜单【放置】→【Component】,(1) 在电路窗口放置一个二极管 1N1202C,如图3所示 D1 1N1202C 图3放置二极管 单击虚拟仪器工具图标,在电路 窗口放置一台IV分析仪(伏安特 (2) 性分析仪),并将二极管和IV分 析仪按图4所示连接。 图4伏安特性测试电路单击仿真开关,或执行菜单命令 【仿真】→【运行】,运行仿真。 双击IV分析仪,在弹出的【IV分 (3) 析仪-XIV1】对话框中,可以观察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图形,如图5 所示图5二极管伏安特性测试曲线 4.2 二极管整流电路实验 二极管整流电路如图6所示,电源为5V/1kHz正弦波,示波器测得的波形如图7所示。从图7可看出,在输入信号的正半周,电阻R1电压波形和电源相同,二极管导通;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电阻R1电压为零,二极管截止,这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相符合。 13

二极管相关学习

二极管分类

一、整流二极管 1、整流二极管外加正向电压,位垒降低,位垒两侧附近产生储存载流子,能通过大电流,具有低的电压降(典型值为0.7V),称为正向导通状态;若加相反的电压,使位垒增加,可承受高的反向电压,流过很小的反向电流(称反向漏电流),称为反向阻断状态。整流二极管具有明显的单向导电性。硅整流二极管的击穿电压高,反向漏电流小,高温性能良好。通常高压大功率整流二极管都用高纯单晶硅制造。这种器件的结面积较大,能通过较大电流(可达上千安),但工作频率不高,一般在几十千赫以下。整流二极管主要用于各种低频整流电路。 如半波整流,全波整流,桥式整流。单相全波桥式整流电路其波形图和全波整流波形图是一样的。但是桥式电路中每只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等于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最大值,比全波整洗电路小一半! 2、整流二极管的选择和运用 二极管作为整流元件,要根据不同的整流方式和负载大小加以选择。如选择不当,则或者不能安全工作,甚至烧了管子;或者大材小用,造成浪费。另外,在高电压或大电流的情况下,如果手头没有承受高电压或整定大电滤的整流元件,可以把二极管串联或并联起来使用。

二极管并联的情况:N只二极管并联、每只分担电路总电流的N分之一,。理论上讲:总之,有几只二极管并联,流经每只二极管的电流就等于总电流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并联运用时,由于各二极管特性不完全一致,不能均分所通过的电流,会使有的管子困负担过重而烧毁。因此需在每只二极管上串联一只阻值相同的小电阻器,使各并联二极管流过的电流接近一致。 注:均流电阻R一般选用零点几欧至几十欧的电阻器。电流越大,R应选得越小。 二极管串联的情况:理想上讲:有几只管子串联,每只管子承受的反向电压就应等于总电压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并联运用时,由于每只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不尽相同,会造成电压分配不均:内阻大的二极管,有可能由于电压过高而被击穿,并由此引起连锁反应,逐个把二极管击穿。在二极管上并联的电阻R,可以使电压分配均匀。 注:均压电阻可取阻值大点,如1K。 二、稳压二极管 1、稳压二极管,又名齐纳二极管,其工作原 理一种用于稳定电压的单结二极管。此二极管是一 种直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的半 导体器件。 在这临界击穿点上,反向电阻降低到一个很小 的数值,在这个低阻区中电流增加而电压则保持恒 定,这样,当把稳压管接入电路以后,若由于电源 电压发生波动,或其它原因造成电路中各点电压变 动时,负载两端的电压将基本保持不变。稳压二极 管是根据击穿电压来分档的,因为这种特性,稳压 管主要被作为稳压器或电压基准元件使用。稳压二 极管可以串联起来以便在较高的电压上使用,通过 串联就可获得更多的稳定电压。 2、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图分析

常用稳压二极管技术参数及老型号代换.

常用稳压二极管技术参数及老型号代换 型号最大功耗 (mW) 稳定电压(V) 电流(mA) 代换型号国产稳压管日立稳压管 HZ4B2 500 3.8 4.0 5 2CW102 2CW21 4B2 HZ4C1 500 4.0 4.2 5 2CW102 2CW21 4C1 HZ6 500 5.5 5.8 5 2CW103 2CW21A 6B1 HZ6A 500 5.2 5.7 5 2CW103 2CW21A HZ6C3 500 6 6.4 5 2CW104 2CW21B 6C3 HZ7 500 6.9 7.2 5 2CW105 2CW21C HZ7A 500 6.3 6.9 5 2CW105 2CW21C HZ7B 500 6.7 7.3 5 2CW105 2CW21C HZ9A 500 7.7 8.5 5 2CW106 2CW21D HZ9CTA 500 8.9 9.7 5 2CW107 2CW21E HZ11 500 9.5 11.9 5 2CW109 2CW21G HZ12 500 11.6 14.3 5 2CW111 2CW21H HZ12B 500 12.4 13.4 5 2CW111 2CW21H HZ12B2 500 12.6 13.1 5 2CW111 2CW21H 12B2 HZ18Y 500 16.5 18.5 5 2CW113 2CW21J HZ20-1 500 18.86 19.44 2 2CW114 2CW21K HZ27 500 27.2 28.6 2 2CW117 2CW21L 27-3 HZT33-02 400 31 33.5 5 2CW119 2CW21M RD2.0E(B) 500 1.88 2.12 20 2CW100 2CW21P 2B1 RD2.7E 400 2.5 2.93 20 2CW101 2CW21S RD3.9EL1 500 3.7 4 20 2CW102 2CW21 4B2 RD5.6EN1 500 5.2 5.5 20 2CW103 2CW21A 6A1 RD5.6EN3 500 5.6 5.9 20 2CW104 2CW21B 6B2 RD5.6EL2 500 5.5 5.7 20 2CW103 2CW21A 6B1 RD6.2E(B) 500 5.88 6.6 20 2CW104 2CW21B RD7.5E(B) 500 7.0 7.9 20 2CW105 2CW21C RD10EN3 500 9.7 10.0 20 2CW108 2CW21F 11A2 RD11E(B) 500 10.1 11.8 15 2CW109 2CW21G RD12E 500 11.74 12.35 10 2CW110 2CW21H 12A1 RD12F 1000 11.19 11.77 20 2CW109 2CW21G RD13EN1 500 12 12.7 10 2CW110 2CW21H 12A3 RD15EL2 500 13.8 14.6 15 2CW112 2CW21J 12C3 RD24E 400 22 25 10 2CW116 2CW21H 24-1

常用稳压管型号

常用稳压型号参数查询 DZ是稳压管的电器编号,1N4148就是一个0.6V的稳压管,下面是稳压管上的编号对应的稳压值,有些小的稳压管也会在管体上直接标稳压电压,如5V6就是5.6V的稳压管。 https://www.doczj.com/doc/5618235101.html,/products/Rectifiers/Diode/Zener/ 经常看到很多板子上有M记的铁壳封装的稳压管,都是以美标的1N系列型号标识的,没有具体的电压值。

美标稳压二极管型号:

HITACHI(日立): HIT ACHI(日立)0.5W稳压二极管 型号参数稳压 HZ3A1 2.5~2.7V HZ3A2 2.6~2.8V HZ3A3 2.6~2.9V HZ3B1 2.8~3.0V HZ3B2 2.9~3.1V HZ3B3 3.0~3.2V 线性稳压器件(输入输出电流相等,压降3V以上) 型号稳压(V) 最大输出电流可替代型号 79L05 -5V 100mA 79L06 -6V 100mA 79L08 -8V 100mA LM7805 5V 1A L7805,LM340T5 LM7806 6V 1A L7806 LM7808 8V 1A L7808 LM7809 9V 1A L7809 LM7812 12V 1A L7812,LM340T12 LM7815 15V 1A L7815,LM340T15 LM7818 18V 1A L7815 LM7824 24V 1A L7824 LM7905 -5V 1A L7905 LM7906 -6V 1A L7906,KA7906 LM7908 -8V 1A L7908 LM7909 -9V 1A L7909 LM7912 -12V 1A L7912 LM7915 -15V 1A L7915 LM7918 -18V 1A L7918 LM7924 -24V 1A L7924 78L05 5V100mA 78L06 6V100mA 78L08 8V100m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