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层序地层学研究综述

层序地层学研究综述

层序地层学研究综述

学生: 黎静容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指导老师: 谢锐杰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前言:

简要回顾了层序地层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将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划分为起源阶段、经典层序地层学阶段和分辨率层序地层学阶段:在总结了层序地层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难点的基础上,展望了层序地层学的未来和前景最后,对有关层序地层学研究等理论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以初始海泛面作为层序的界线更为合理和实用,且优越于经典层序边界,且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述:讨论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在优化年代地层界线层型的作用,认为在海相地层中,层序的初始海泛面应该是选择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在陆相地层中,作者一提出,界线层型剖面点建立在最大洪泛面上是最好的选择,即应将陆相地层的界线层型剖面点建立在最大海泛面上第一个广泛分布的化石带之底

1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历程

1. 1层序地层学的起源阶段

自从Sloss J几1950年提出了层序的概念之后.层序地层学正式诞生。但在当时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层序地层学未得到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地震堪探新技术的兴起.使得地震堪探技术逐渐地被应用于盆地研究和油气助探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经济效益。20世纪70年代.以V ail为首的Exxon石油公司的地质学家们将地质理论、地震堪探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创立了地震地层学,使得地层学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地震地层学的出现被认为是地层学理论和实践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地震地层学通过对地层及其界而的反射特征的分析.逐步弄清反射界而之间的关系、反射界而之间所限定的地层体之间关系以及它们和海平而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地震地层学的发展逐步完善.其成就表现在:在理论上.地震地层学促使人们对地层学以新的思考。并导致现代地层学的产生;在实践上.人们开始利用地震速度来提取岩性信息并在盆地规模上开始对地层结构、沉积相的变化与区域分布进行分析预测。V ail首先用地震地层学来研究海平而的变化;T odd和M itchum对墨西哥湾和非洲西部海上的三叠纪、侏罗纪及白纪世地震地层学进行研究;Clement对俄克拉何马格里区韦托加一奇卡沙趋向带的莫洛斯普林格底砂岩进行地震模拟.为油气堪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1. 2经典层序地层学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可容空间概念的建立.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完善.主要研究海平而变化周期的不同时期(低水位期、海进期和高水位期)具有成因联系的地层沉积层序,并建立以地层不连续面为界,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旋回性地层的年代地层学体制以解释沉积环境及其有关岩相的分布.这些岩相单元可能限于以层而为界而的等时段内.也可以跨越时间面。该阶段通常称为经典层序地层学阶段。

经典层序地层学学派中大致有3种层序划分方案。其一是以V ail为代表}5i.以地层不整合或与该不整合对比的整合界而为层序的边界;主要利用地震资料来解释地震地层.通过地震

反射确定界而(沉积而或侵蚀而)的形态和分布,再根据在层序内与层序不整合界而的关系来解释沉积体系与沉积体系域.特别强调全球海平而变化是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其二是以Galloway为代表,采用最大洪泛面及其对应的沉积间断而作为层序的边界,主要利用井的资料来进行沉积体系分析.在确定的三维相格架内分析寻找层序界而.特别强调层序是在相对基准而或构造稳定时期沿盆地边缘沉积的一套沉积物组合。考虑了沉积旋回产生的3个变量.。而且认为陆架边缘和斜坡上的侵蚀作用是一个不断发生的过程,

并受多种因素控制。其三是以Johnson为代表,采用地层不整合或海进冲刷不整合为界而的海进一海退旋回.即从一个(海水)加深事件到另一个具同等规模的加深事件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沉积内下来的岩层。上述3种层序类型尽管划分方法不同.但均强调海平而的变化是控制层序成因和相分布的内在机制。

1. 3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阶段(现代层序地层学阶段)

随着盆地油气堪探与开发向更复杂和更深入的方向发展.石油地质学家需要更精确的技术来提高层序地层分析的分辨率和储层预测的准确性。正因为如此.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理论和技术便应运而生。其中.以Cross领导的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成因地层研究组为代表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派的崛起,及其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石汕公司油气堪探、开发中发挥的显著作用和重要影响.突出地反映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新概念、新方法、新进展。例如运用过程一响应沉积学原理进行高分辨率率层序划分与对比技术、正演与反演数值地层模拟技术、地层对储层中流体流动速度与流体单元控制的研究等。与盆地或区域规模的层序分析不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以岩心、三维露头、测井和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资料为基础的运用精细层序划分和对比技术将钻井的一维信变为三维地层关系预测的基础。建立区域、油田乃至油藏及储层的成因地层对比骨架.对储层、盖层及生油层分布进行评价及预测。由于时间分辨率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地层预测的准确性,并能为地层流体流动最佳模拟提供可靠的岩石物理模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可概括为4个方而:地层基准而原理、沉积物体积分配原理、相分异原理和基准而旋回等时对比法则。

2层序地层学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2.1层序地层学的主要成就

层序地层学由于其学术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巨大应用价值,己被广大的地质工作者所认可和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堪探和盆地分析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理论上,它提出了一个完整统一的地层学概念,正如V ail所说:“层序地层学概念在沉积岩上的应用有可能提供一个完整统一的地层学概念,就象板块构造提供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构造概念一样。”层序地层学改变了分析世界地层记录的基木原则,因此,它可能是地质学中的一次革命,它开创了研究地球历史的一个新阶段。通过对诸如构造沉降、基准而变化、沉积物供给以及气候等控制沉积作用的几个最基本因素的深入分析,深刻揭示了层序成因,为层序划分和对比、层序特征分析、层序模式建立提供了标准或依据。通过以不整合面和与之可对比的整合而为界,划分出层序、体系域、准层序和准层序组,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沉积层序划分原则和体系。全球统一的成因地层划分方案的提出,消除了地层学中长期存在的年代地层、岩性地层与生物地层二重命名的混乱现象,将地层学的研究从描述性提高到

具有系统完整的理论阶段。

在研究方法上,一些新的方法被引入到层序地层学研究中来。以不整合而和与之可对比的整合而为界的地层对比方法,与事件地层学、生物地层学、放射性年代学、磁性年代学方法相结合,为层序地层分析的年代地层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武器。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层序地层学建立的先进的成因模式,能够有效地阐明生、储、盖的

配置规律,提高了地层对比的精度以及对相带展布、砂体分布和各种地层参数的预测能力,为圈定有利地层-岩性圈闭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2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层序地层学研究尽管取得了多方而的成果,但也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难点侧,特别是体现于经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中。

⑴关于层序、准层序。

准层序这一术语虽被广泛应用,但其内涵和意义仍有很大争议。VanWangoner等指出:许多拘泥于海平面旋回的Exx-on地质学家坚持认为,准层序仅是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因此他们把准层序解释为小层序。他认为,频小层序和准层序之问的区别应从其物理特性进行识别,而不应从假设的海平面曲线上去寻我。

⑵不同级别层序或旋回的划分标志和对比问题,即不整合成因问题。

地层不整合是受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还是受控于陆地高程的变化?不同性质、级别的地层不整合形成了不同性质、级别的层序。为了有效进行层序对比,必须搞清层序的成因机制。除海平面变化对层序的控制作用外,还应特别注意构造作用对层序成因的控制作用。

4)体系域。

层序地层学将面临的挑战是考虑如何建立3大类体系域—等时沉积体系域、几何体系域、成因体系域的术语体系。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他们是在何种概念体系中进行研究。

5)层序地层学模式的预测能力。

预测效果依赖于对数据资料的综合程度以及地质学家对盆地历史和沉积样式的解释能力。地质学家仍然要考虑在时空上的响应关系。层序地层学,特别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沉积学方法。对露头、测井曲线、岩心及地震剖面的详细相分析,应当与大尺度的结构特征、生物地层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盆地几何形态以及构造发育状况相结合。概念性沉积模式可由定量模拟加以检测,从而为勘探预测和储层地质学打下基础。尽管地层预测存在不确定性,地质学家也应当致力于定量预测}z}。

⑵在海相盆地中存在的问题

就海相盆地而言,确定全球性海平而变化是非常困难的。尽管V ail等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中、新生代海平而变化年代表,并大胆提出了由于海平而变化的全球性,层序地层学可以成为全球性地层对比的手段,重建全球地层对比系统,但许多学者认为,在任何区域所建立的海平而变化周期,均受控于构造、气候、全球性海平而变化、沉积物供给等多种复杂因素,因此这些因素在地层中留下的标志,只能说是相对海平而变化。在没有可靠方法滤去这些非全球性因素的情况下,确定全球性变化影响是十分困难的。其次,关于不同级别层序的划分标志也存在较大问题。由于层序地层的研究在西欧、北美多集中J几新生代,这些标准能否适用于中生界甚至更占老地层则受到质疑,一些盆地缺乏海进体系域,海侵初期即为最大海侵(即突变的最大海侵)。日前国内学者己注意到从古生代到新生代,海平而变化具有阶段性,海平而升降旋回频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此外,层序地层学术语体系与己形成规范的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术语体系的对应也存在着问题。

⑶在陆相含油气盆地应用中受到的严峻挑战

①层序分级比较乱,不同类型盆地,不整合界面发育程度差异很大,沉积速率差异也很大,难以采用统一的时间区间对层序分级。②陆相层序内部组成、结构特征尚需要深人分析,体系域命名十分混乱,还没有建立人们公认的不同类型陆相盆地的层序发育模式。③陆相层序成因,陆相区域层序形成主要受构造控制,其次为物源条件或古气候背景,对此没有疑义。但构造运动如何控制层序形成演化过程,尚需要结合研究区的地壳演化历史具体分析。④区域层序地层学研究较多,针对岩性油气藏预测评价和勘探部署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基本上没有深人。⑤对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的认识仍然基于以前的岩性地层学范畴,还没有深人到层序

结构中讨论沉积作用。⑥没有充分应用地震解释技术,没有形成配套的技术方法体系,影响了储层和岩性油气藏预测精度。

正是由于上述海、陆相沉积层序之间有很多不同,尤其是各大控制因素在层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更具有争议性,因而许多学者认为,虽然层序地层学己成功地应用于几海相盆地,但对于湖泊沉积盆地,尤其是对以冲积沉积体系为主的陆相盆地或海陆过渡型沉积盆地而言,层序地层学的概念、理论和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3)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难点

层序地层学作为一门年轻的新兴的地层学分支学科,自它诞生以来,

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及持续的学术争论,这说明了以下两点:一是层序地层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二是层序地层研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尚需不断完善和加强"这种难度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预测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实际应用中,与油气勘探开发直接结合的难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海平面升降曲线的精度和可靠性;井剖面层序与地震层序的矛盾,层序边界确定和层序级别的划分难度大;等时层序格架的建立较难,无法准确划分和对比三级层序边界和凝缩段;层序地层特别是陆相层序主要控制因素研究难度大;层序地层模式适用范围小,推广难度较大,应加强不同构造背景的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模式研究;碳酸盐岩和细粒沉积物层序地层研究难度较大;层序地层学生储盖和隐蔽圈闭的预测评价与油气系统关系研究难度较大;层序地层学定量研究和计算机模拟难度较大"

5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研究现状

⑴在基本理论研究领域:目前,层序地层学的理论研究已从早期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向前陆盆地和陆相盆地发展,在地质年代上已涉及到古生代以来的整个时期,在岩性上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及棍积岩层序。

2)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层序地层学之所以能够在油气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它能够在钻前对有利于形成油气藏的相带、区块及其优劣进行预测,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思路与方法。如预测有利生油层段、找寻火山口、寻找复合密集段等方法。在基准面发生重大下降过程中,相邻两个或多个层序的密集段彼此紧靠、相互配置,形成丰厚优质的生油岩和质量良好、配置合理的生储盖组合。层序地层学先进的成因模式,尤其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提供的地层对比、相带展布预测、砂体分布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石油的生、储、盖、运、圈、保散系统的研究精度,提高了各种地层参数的预测能力,为寻找有利的地层一岩性圈闭提供了科学依据。

3)国内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①研究区涉及面广,几乎所有类型陆相盆地都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揭示了陆相层序发育特点的多样性;②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成为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层序地层发育特征与成因研究结合,改变了层序地层学观点引人我国初期,直接应用被动大陆边缘层序模式解释陆相层序成因的做法;④地震解释新技术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提高了层序地层学的工业制图水平和预测功能;⑤区域层序与高频层序地层学研究有机结合.可满足不同阶段勘探开发对储层预测的需求。

3.2运动学层序和体系域

对许多在挤压刑、伸展型和盆构造背景下生长的地层调查发现,生长地层的同沉积变形可以构成由运动学体系域组成的运动学层序,其地层单元局部被小整合限定,可以通过地震剖面或露头的反射终止形式来确定和识别.将运动学体系域与基于露头和地下界面系统的沉积相分布和地质年代学数据对比,研究生长断层、盐构造和同生褶皱的幕式生长特征及沉积

相展布,可以恢复生民地层运动学历史.

3.3崩塌层序

崩塌草准面(BFS)是原始崩塌面与随后形成的冲刷面及印模面组成的复合界面,其上覆盖深水砂岩沉积.崩塌层序底界被崩塌基准面小整合所限,顶界可以是洪泛面或后继的崩塌基准面.

3.4地球半径变化与海平面旋回关系的假设

假设洋底扩大的裂缝体积是因地球半径扩大而增加的体积,据此计算地球半径的增加量,认为地球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可以引起深海盆地千米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和海洋低水位期的剥蚀、运移与沉积作用.

3.5气候变化是:高频层序的主控因素

米兰牛柯维奇地球轨道旋回理沦可以对层序分析提供佐证有证据表明.40*104a的离心率周期造成了白纪一古新世全球海平面变化.

3.6深水页岩层序地层

深水页岩对海平面的响应及层序划分历来是高难度的课题.滞后沉积物具有波浪形成特征,反映存在海平面下降形成的剥蚀面.覆盖剥蚀面的黑色页岩记录r海平面上升,鲡绿泥石层反映海平面低位期,大晕藻类他囊充填丰富的一氧化石和和黄铁矿与高水位条件一致,可能反映海平面的高水位期.

3.7旋回层序地层

在20世纪90年代,旋回与层序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主要进展有:1)旋回层序为异成囚机制下的自旋回产物下的其他内外及宇宙各因素密切相关;2>强迫性海退及强迫性海退楔体系域的提出对传统EXXON层序模式进行了修正.

3.8浅水台地、深水陆棚对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层序响

V ail和Sarg模式预言,在相对海平面上升过程中,下超点应该向陆地方向迁移,然而在相对海平面上升期间,以生物成因为主的碳酸盆台地可能会向盆地进积,这个事实已经被证实

发展方向.

2.1 层序地层学向微观方向发展

层序地层学应采取宏观控制微观!微观反过

来补充或印证宏观的思路[6]"从区域地质资料及

断陷盆地演化史确定构造层序;从地震剖面上标

定层序组;再通过精细的测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

球化学资料研究,划分层序!体系域!准层序组及

准层序,从三维空间控制整个研究区块,在宏观控

制下建立层序地层格架"

2.1.1 成岩层序地层学

成岩层序地层学是以层序的地层成因特性为

原理,考虑到成岩作用在层序中不同研究区地理

位置部位的系统差异,利用成岩作用的微观资料,

研究层序内部成岩作用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内

容包括:沉积相!层序与成岩作用的关系;成

岩作用与层序边界的关系;不同成因层序,其成岩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胶结成岩事件的

区域对比和连续性;层序边界代表胶结物晶体

生长间断事件;层序是胶结物结晶生长过程中

一系列沉积!加大事件的总和;孔隙和孔隙流体

阶段性演化与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关系"

成岩层序地层学为层序地层学领域开辟了一

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从成因角度把成岩作用!孔

隙演化与海平面变化有机地联系起来,导致了层

序界面的识别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从原来

以宏观标志为主转变为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同时

使成岩矿物研究方法在层序地层学中得以应用和

发展"

2.1.2 胶结物层序地层学

Braithwaite(1993)提出了/胶结物层序地层

学0,强调胶结物在层序中的重要意义,指出可根

据胶结作用的增生和特点划分出胶结物带的区域

分布,胶结物层序可与上超!下超和其它的相关层

序对比"同时,胶结作用!大气水淋滤和白云岩化

等成岩信息对于识别层序界面!确定沉积体系域

具有重要意义"

粘土矿物!胶结物和微量元素普遍存在于各

种沉积物中,它们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它们的

沉积分异!组合特征!矿物成分及其含量都从不同

的角度记录了环境的变化,可以为高分辨率层序

地层单元的识别和划分提供有力的佐证[7]"在陆

相湖盆中,大气降水的注入量与蒸发量的比例变

化会引起湖平面的升降,湖平面的升降导致了湖

水盐度和pH值的变化,并进一步影响着碎屑岩

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和其它胶结物矿物的类型及其

所吸附的微量元素的丰度[8]"反之,一个准层序!

层组甚至更小级别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中所

形成的砂砾岩中粘土矿物类型和胶结物矿物类型

的更替及其含量的变化,可再现断陷湖盆水体物

理化学条件(如pH值和古盐度等)演变过程,重

塑高频湖平面升降轨迹"同时,与岩心剖面对比

研究发现,各高频层序根据粘土矿物含量变化确

定的界面均与岩性剖面上的岩相突变面相对应, 证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应用胶结物层序地层时,要注意成岩后生作

用的影响"在同一成岩作用岩化阶段和较小的深

度范围内,成岩后生作用对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大

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不同成岩阶段和较

大的深度范围内,其影响较大,界面识别精度较低,此时应配合地震和测井等资料综合判别分析"

2.1.3 同位素层序地层学

1955!1966年Emiliani研究了加勒比海和北

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有孔虫钙质的氧同位素,发

现用它可以进行全球地层的划分与对比,这标志

着同位素地层学的诞生[10]"同位素地层学主要

涉及锶!碳!氧!硫!氮同位素和有机碳等,其主要

是通过与生物地层学研究结合来实现地层的高精

度对比"

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期特提斯海域海水中碳

同位素比率的重要变化具有全球性,锶和硫的稳

定同位素也骤然增加"因此,锶同位素能用于确

定沉积作用速率的变化和沉积间断,有利于地层

的对比研究"随着锶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

和海洋锶同位素的深入研究,锶同位素地层学已

成为判别与海相层序相关的各种沉积环境的有效

工具"同时,锶同位素对诸如物质来源!大陆风化

作用和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同位素地层学与古海洋温度!古盐度!洋流!

两极冰盖大小的直接对应性"D13C!D18O值的大

小及变化与海平面升降旋回密切相关"蒸发作用

强烈地影响着海水的氧同位素组成,因为它使轻

氧同位素优先损耗,富集到气相中,结果使海水富

集重氧同位素,使氧同位素值变大"因此,海平面

的上升,使海水中氧同位素值变小,海平面的下

降,使海水中氧同位素值增大"由于准层序的形

成是海平面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因此在碳酸盐

岩中,无论是层序还是准层序,其内部的碳同位素

值D13C均是从相对低值开始,向上逐渐增高,然

后又逐渐降低"所以,根据D18O!D13C值大小!演

化曲线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可定量计算古

海平面的变化幅度,间接地进行层序识别!划分和

对比"例如,英格兰!德国北部和西班牙北部上白

垩统Turonian阶到Coniacian阶D13C的变化曲

线均表现为完全一致的相似性,因而成为这些地

区地层对比的极好标志之一"同时,氧同位素地层分析,特别是生物壳体钙质成分的氧同位素分

析已经成为全球干湿变化!古温度等全球变化的

基本内容"如第四纪有孔虫D18O曲线反映了冰

盖大小的周期性变化,且它的D18O最能代表冰盖

大小的周期性变化"

同时,在北美和欧洲的海相和陆相白垩系!第

三系界线层上,有机物的碳同位素和氮同位素变

2.1.4 磁性地层学

地层磁化矿物的形成取决于古气温和干湿变

化"磁化率与地层中的碳酸盐岩含量!氧同位素

变化成相关关系"目前,磁化率已成为沉积剖面

全球变化研究中必测内容之一"在古地磁测井由

Schulberger在ODP的测井中试用,目的是建立

沿井剖面的磁性地层单元[11]"

同时,磁极的反转本身就代表了古环境的重

大演变"根据测井层序的划分,可预测钻井剖面

的生物地层丰度和分异度,地层倾角测井!微电阻

率扫描测井可以研究地层生物扰动指数,而生物

扰动指数反映了古气温和干湿变化相对应"在分

析微体古生物的物种!含量和壳体同位素方面,测

井方法目前无法办到"但可依靠关键井的这些因

素分析与地球物理测井对比,应用到未做这些微

体分析的井段,如有孔虫的同位素就与地球物理

测井伽马曲线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2.3 层序地层学向高精度方向发展

近年来,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不断从盆地规模

的层序和沉积体系域分析向沉积微相和储层规模

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深化"大量的研究表明

综合地质和高分辨率的地球物理资料建立的高精

度的层序地层格架可为精细的沉积体系!沉积相

分析和砂体分布预测提供更有效的地层对比框

架[17]"

2.3.2 高频层序地层学

高频层序地层学概念最初由Wagoner等提

出,相当于Miall等(1990)和Posanentier等

(1982)的4~5级甚至6级旋回,周期为0.01~

0.5Ma,为米兰科维奇驱动的气候变化和高频短

周期海平面变化的综合产物,属行星轨道参数(偏

心率!偏度和岁差)不规则旋回层序"高频层序资

料最早发现于北美中大陆晚宾夕法尼亚世碳酸盐

岩地层中"随着工作的深入和研究程度的提高,

发现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时代碳酸盐岩地层中均分

布有类似的高频层序[20]"

Wagoner等认为,高频层序横向追踪范围最

小仅数平方千米,最大可达数百平方千米,具局部

或区域性对比意义"测井资料的垂向高分辨率是

识别高频层序的基础[1],经岩心资料刻度的不同

类型测井曲线的形态及其组合,提供了岩性!岩相

的叠置形式,同时也提供了识别高频层序界面!划程[15]"它奠定了层序地层学由定性研究向定量

研究的基础,对层序地层学的形成发展!盆地沉积

充填分析和预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旦建立了

各种控制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与层序和体系域的几

何形态和分布的定量关系,通过模拟则可揭示特

定控制过程与层序界面和体系域分布等的成因关

系"目前,层序地层计算机模拟正向四个方向进

一步发展[16]:从正演模拟向反演模拟发展;

模型将更加完善;从简单向综合发展;提高模

拟维数,向三维发展"

3 层序地层学的应用前景

经典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沉积盆地中应用受阻,许多问题长期争鸣未决,加上低频层序难以满足当前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需要,这就需要不断探索并逐步完善陆相地层的层序模式,进而形成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体系,此即预示着该学科重大突破已经来临以Cross为核心的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成因地层研究组抓住了这个机遇,提出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概念和研究思路,为陆相地层的研究开拓了思路,拓展了层序地层学在非海相地层中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非海相沉积地层同样具有旋回性!韵律性和周期性,与各种周期的构造运动幕相联系沉积基准面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尽管这些变化在不同盆地表现强度不一,时间上略有差异,但是存在着某种周期性或准周期性高频的基准面变化来自于局部的构造运动和特定地区!特定地理气候与区域构造运动!区域气候变化的叠加,其对应的高频层序适合于盆地局部的地层对比和油气预测;低频基准面变化可能受控于区域构造运动或全球构造运动变迁和区域气候变化,其对应的低频层序则适合于全盆地乃至不同沉积盆地在相同构造域内的地层对比,并建立全盆地层序地层格架"这决定了以基准面旋回原理为核心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陆相盆地中应用的可行性"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三维露头!岩心!测井和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为基础,运用精细层序划分和对比技术将钻井一维信息变为三维地层关系预测的基础,建立区域性油田乃至油藏级储层的成因地层对比格架,对储层!盖层及生油层分布进行评价和预测"时间分辨率增加大大提高了地层预测的准确性对油藏进行精细的层序划分和小层对比,确定储层非均质性,并为地层内流体最佳模拟提供可靠的岩石物理模型,有利于预测小层剩余油分布规律,提高采收率,挖潜增效"

基准面旋回与生储盖组合关系密切,在基准面从上升到下降的转换位置发育大套泥岩段是区内主要烃源岩和良好的区域盖层基准面旋回上升!下降阶段形成的各类砂体是区内主要储集层生储盖组合在纵向上的配置也与基准面旋回关系密切,基准面上升阶段易形成上生下储和自生自储组合,基准面下降阶段易形成下生上储组合,基准面上升阶段形成的储盖组合更有利于油气聚集。

随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及其在陆相地层中的应用,只需通过有限的盆内地层对比,即可精确预测沉积相几何形态及其变化,这对陆相石油储层!层控矿床及地下含水层等的预测都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总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由于其科学性!预测性!定量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将成为层序地层学未来发展的第一分支,必将成为本世纪盆地分析!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与预测的一种强有力的科学工具。

层序地层学可能向3个方向发展:总趋势是多学科综合,国内外许多层序地层学研究已将古生物学地层学!岩石物理学!有机地球化学以及岩石学等综合应用;研究手段日益更新,在传统的露头!岩心描述和测井!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础上,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数理统计!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模式识别!数值拟等许多新技术;层序地层学与含油气系统研究成岩作用!油气田开发动态!油藏描述!储集层精细描述!烃源岩预测等结合,逐步解决实际问题,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第41卷 第1期 煤田地质与勘探 Vol. 41 No.1 2013年2月 COAL GEOLOGY & EXPLORA TION Feb. 2013 收稿日期: 2011-07-3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5023-001) 作者简介:魏恒飞(1983—),男,安徽亳州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层序地层及油气资源评价工作. 文章编号: 1001-1986(2013)01-0001-07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魏恒飞,陈践发,王冠男,李 伟,刘娅昭,吴雪飞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摘要: 层序地层学是分析聚煤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层序地层学应用于含煤地层的分析始于20世纪90年代,Diessel 最先在经典层序地层格架中建立了煤层的聚集模式;之后,Bochacs 和Stuer 通过讨论可容纳空间的变化速率和泥炭聚集速率之间比值的变化,具体分析了不同可容纳空间的煤层厚度、连续性及形态。通过对层序地层中煤层发育和分布的研究,多数煤田地质学家们认为,厚煤层主要发育于低位体系域晚期至海侵体系域早期及海侵体系域晚期至高位体系域早期。由于巨厚煤层往往是许多次级层序及界面的复合体,因此巨厚煤层不能简单地作为成因层序地层的界面,但可以通过煤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指标对其进行精细划分确定。我国煤田地质学家通过对国内海相煤层的研究,提出了海侵事件聚煤和海相层滞后时段聚煤等观点,从而大大促进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关 键 词:旋回层;层序地层学;煤层;可容纳空间;巨厚煤层 中图分类号:P618.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13.01.001 Developments of coal measures sequence stratigraphy WEI Hengfei, CHEN Jianfa, W ANG Guannan, LI Wei, LIU Yazhao, WU Xuefei (College of Earth Scieces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 ,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Beijing 102249, China ) Abstract: It is beneficial for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coal resources and resources relating to coal to analyze developing strata and distribution of coal seam 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The time that sequence stratigraphy began to use in coal strata was 90's of last century, Diessel firstly established coal accumulation model in classical se-quence stratigraphy framework, then Bochacs and Stuer discussed the change of ratio of accommodation rate/peat production rate and concretely analyzed thickness, continuity, configuration of coal seam in different accommoda-tion. Based on studied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coal seam 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most coal geologists think that thick coal seams were mostly developed during late low stand-early transgression and late transgres-sion-early high stand periods. Extremely thick coal seam is composed of many para-sequence and interface of para-sequence, so we can not easily believe extremely thick coal seam is interface of genetic stratigraphy, but we can use index of coal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to finely divide extremely thick coal seam and to confirm inter-face of genetic stratigraphy. In China, coal geologists studied paralic coal seam and raised ideas of coal formation in the transgressive event and coal accumulation during a lag time of marine limestone beds, and that let idea of coal accumulation 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to develop. Key words: cyclothem; sequence stratigraphy; coal seam; accommodation; extremely thick coal seam 层序地层学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被人们广泛应用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并得到极大的丰富[1-2],但其多集中在油田地质方面的研究,而在煤田地质上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3],并且其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油田地质方面。煤炭是重要的有机矿产资源,煤层不仅是液态和气态烃类的源岩体,而且 还是气态烃类的储集体[4-7]。在我国,煤成气探明储量占全国气层气储量的近十分之七[8],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煤在我国能源矿产中的重要性。煤的形成过程就像生物礁的形成过程一样,受水体深度的影响较大,煤层的发育和中断可以作为很好的预测水深(地下水顶面)变化的沉积物类型。因此,研究煤层在层 网络出版时间:2013-01-30 09:54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5619135441.html,/kcms/detail/61.1155.P.20130130.0954.018.html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

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Word资料●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朱汝洪发布时间: 2009 年 4 月 2 日19 时24 分一、课题申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 阅读各级课题申报通知,明确通知的要求;第二步: 学习研究课题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第三步: 学习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要申报的课题(可以直接选用《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第四步:组织课题组,认真阅读关于填表说明的文字,研究清楚课题《申请评审书》各个栏目的填写要求;第五步: 根据《申请评审书》各栏目的要求分工查找材料和论证;第六步: 填写《申请评审书》草表;第七步: 研究确定后,填写《申请评审书》正式表(一律要求打印);第八步: 按要求复印份数;第九步: 按要求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第十步: 填写好《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第十一步: 按时将《申请评审书》《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和评审费送交县教研室科研组转送市教科所(也可以直接送市教科报,但必须报县教研室备案)。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1、课题的选题方法。 一是从上级颁发的课题指南中选定;二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对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作修改;三是完全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课题。 2、课题的选题要依据的原则。 一是符合法规和政策;二是切合当地和学校实际;三是适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切中当前教改热点。 3、课题名称的规表述。 ①研究,如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②实践与研究,如高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③应用研究,如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④实验与研究,如杜郎口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⑤探索与研究,如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三、立项课题的论证例说(以2009 版市课题申报表的要求为准)1、课题论证的含义。 课题论证,也叫论证与设计、设计与论证,是对所要申报的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重点、研究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研究条件等进行的阐述与设计。 2、课题论证的包括的容。 不同级别的课题申报表(课题申请、评审书)要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两大方面的容: 一是关于本研究课题的论证,二是关于对课题实施的论证。 3、课题论证例说。

转换面的概念及其层序地层学意义

第15卷第2期2008年3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 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Vol.15No.2M ar.2008 收稿日期:2007-09-15;修回日期:2007-11-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2078) 作者简介:王红亮(1971)),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沉积储层及层序地层研究工作。E -mail:w h l4321@sohu 1com /转换面0的概念及其层序地层学意义 王红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Wang H ong liang S ch ool of E nerg y Re sour ces ,Ch ina Univ e rsity of Ge osciences (Be ij ing ),Beij ing 100083,Ch ina Wang Hongliang.Concept of /Turnaround Surface 0and its signif icance to sequence stratigraphy.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8,15(2):035-042 Abstract:It is t he basic view of t raditio nal sequence stratigr aphy (V ail sequence)to t ake unconform ity as se -quence bo undary.Fo r hig h -frequency sequence ana lysis,it is obvio usly limited if only taking unco nfo rmit y as sequence boundar y due to the co nt inuit y of sedimentary pro cess,limitatio ns of unconfor mity distributio n and u -nifo rmity is not a rig or ous isochronous sur face.So /T ur nar ound Surface 0is int roduced to hig h -r eso lutio n se -quence stratigr aphy./T urnaro und Sur face 0has tw o implicatio ns:o ne is turnar ound surface o f base -lev el rise and base -level fa ll,the other is turnaround sur face o f sedimentat ion due t o base -level r ise and base -lev el fa ll.T urnaro und sur faces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t ypes:o ne is base -level fall to base -lev el rise turnaround sur face,which are usually present ed as unco nformity,top -lap sur face and pro gr adat ion to r et rog radatio n tur nar ound sur face ;ano ther is base -lev el rise to base -level fall turnaro und surface,w hich ar e usually pr esented as flo oding sur face.T he implicat ions of all these surfaces ar e discussed in detail.T he pr esentatio n of /T ur nar ound Sur -face 0is of sig nificance to high -fr equency sequence (4th and 5th or der sequence)divisio n,w hich pro mo te the applicatio n o f sequence str atig raphy in o il and gas ex plor at ion and develo pment.A case study is fr om delta to turbidite depositional system o f 3rd member o f Shahejie F ormat ion,Bo xing sub -depression o f Jiy ang sag.T hro ug h recog nitio n of turnaround sur face,fo ur larg e -sca le cy cles and eig ht intermediate -scale cycles ar e div id -ed in 3rd member of Shahejie F or matio n.Based o n above division and cor relation of wells and seismics,the higher resolution sequence framew ork is fo rmed. Key words:turnaround surface;base -level;unco nfo rmity;sequence st ratig ra phy 摘 要:不整合面作为层序界面,是经典层序地层学派的基本观点,对沉积盆地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对高频层序分析而言,由于三维空间中沉积作用的连续性、不整合面分布的局限性,以及不整合面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等时面。因此以不整合面作为层序界面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由此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中,引入了/转换面0的概念。转换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基准面由上升变为下降或由下降变为上升的转换,一是由于基准面的升降转换所引起的沉积作用的转换。转换面可分为两大类,基准面由下降变为上升的转换面,包括不整合面、顶超面及进积与退积转换面;基准面由上升变为下降的转换面,主要为洪泛面。作者探讨了顶超面、进积与退积作用的转换面和洪泛面的特征及层序意义。/转换面0概念的提出对高频层序(如四级、五级层序)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层序地层理论与分析方法能更有效地应用于油气勘探与开

现代修辞学试题答卷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题,共10分) 1、从我国修辞学产生来看,我国最早的修辞也是源于()的。 2、1932年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3、修辞中的“辞”的含义一是指语辞,二是指()。 4、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也叫()。 5、语境作为鉴别、评价修辞的标准,它决定修辞的()。 6、中国对语法开展研究,是1898年出版了马建中和马相伯的()以后才逐渐掀起高潮的。 7、修辞和语法所属语言学科不同,语法属于纯语言学,或内部语言学,修辞属于(),或外部语言学。 8、同韵呼应有句末韵、()、句首韵三种。 9、词语选择也叫(),它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10、准语言包括了辅语言,或副语言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5题,共15分。) 1、广义语境

2、语流义变 3、宾语前置 4、同韵呼应 5、准语言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你这样描写秋夜不合修辞”,的语境中,修辞指的是修辞活动。() 2、语境决定修辞同义手段的选择和应用。() 3、修辞学属于科学部门而不属于艺术部门。() 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运用了同韵呼应的句首韵。() 5、我不久就离开了母亲,因为我要读书。属于偏正句倒装。() 6、准语言只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民族性和直观性。() 7、从我国修辞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1923年出版的唐钺先生的《修辞格》是依照英国讷斯菲尔的《高级英文作文学》对修辞格的分类写作的。()

8、具体的语境会使话语产生义变,所以,也只有具体的语境才能确定变化了的语言含义。() 9、修辞学属于纯语言学也属于大语言学。() 10、 1942年出版的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这是中国修辞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由于()的原因,往往使修辞语出现语流义变和情境义变。() A、语体 B、语言风格 C、语境 D、文风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语境赋予修辞以确切含义。 B、语境决定修辞同义手段的选择和运用。 C、语境决定修辞的优劣。 D、以上都正确。 3、修辞学属于() A、科学部门 B、艺术部门 C、文学部门 D、社会学部门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知识分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

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层序地层学读书报告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学号:2006120061 姓名:李晓辉 院系:能源学院

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学号:2006120061 姓名:李晓辉 层序地层学是一门新兴的石油地质学科,层序地层学的出现代表了地质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是一种划分、对比和分析沉积岩层系的新方法,是油气、煤、铀等矿产勘查与盆地地质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层序地层学来源于地震地层学,以下简介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地震地层学:地层的描述科学,通过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分析技术,在正常顺序下,岩层(和其它共生者体)的形状、排列、分布、年代顺序、划分以及有关岩石可以具有的任一成全部特征,成分和性质的关系。包括成因、组成、环境、年代、历史、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以及不可胜数的其它岩层特征。 地震反射面:只有沉积表面(包括不整合面)是空间中连续的具有波阻抗差的界面。是追随地层沉积表面的年代地层界面,而不是岩性地层界面。 削蚀(削截、侵蚀):层序的顶部反射终止,既可以是下伏倾斜地层的顶部与上覆水平地层间的反射终止,也可以是水平地层的顶部与上覆地层沉积初期侵蚀河床底面间的终止。 顶超:下伏原始倾斜层序的顶部与由无沉积作用的上界面形成的终止观象。它通常以很小的角度,逐步收敛于上覆层底面反射上。 上超:层序的底部逆原始倾斜面逐层终止。 下超:层序的底部颗原始倾斜面,向下倾方向终止。 地震层序分级: 超层序:从水域最大到最小时期沉积的地层层序。它往往是区域性的,并包括几个层序。据Vail等分析,大部分超层序是在海面相对变化的二级周期(超周期)期间沉积的。 层序:是超层序中的次一级地层单元,水域相对扩大和缩小,它可以是区域性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亚层序:层序中最小一级地层单元,它可以是局部的或三角洲的一个朵叶。 海面变化的定义 水深:指在任一给定时刻和地点,水面和水底间的距离。 全球海面变化:海面和一个固定基准点(通常指地心)间测量到的海面变化。其变化成因只有两种:洋盆体积变化(如洋中脊扩张)和海水体积变化(如冰川消融)。 相对海面变化:海面和一个局部的运动基准点——沉积基底或早期地层表面——间测量到的海面变化。 上超点法:一种利用地震剖面中反射界面上超点的转移幅度研究海平面升降的半定量方法。地震相:相是一定岩层生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及其物质表现的总和,地震相可以理解为沉积相在地震剖面上表现的总和,是由沉积环境(如海相或陆相)所形成的地震特征。 振幅:振幅是质点离开它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振幅直接与波阻抗差有关,波阻抗差高,则振幅强;波阻抗差低,则振幅弱。 连续性:指同相轴连续的范围。连续性直接与地层本身的连续性有关,连续性愈大,沉积的能量变化愈低,沉积条件就愈是与相对低的能量级变化有关。 波形排列:指的是同相轴排列的形状,它反映互相接近的地层间的沉积环境,如果波形排列在横向上变化不大或变化缓慢,说明地层变化不大,常常出现在低能沉积环境中。如果波形排列变化迅速,说明地层变化迅速,常出现在高能环境中。 视频率:频率表示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而视频率指的是地震时间剖面中反射同相轴呈现的频率。 地震相单元的外部几何形态:

汉语修辞学-0001(电大课程号:5205533)以及律师实务任务二(电大课程:6207152)

汉语修辞学-0001(贵州电大-课程号:5205533)参考资料以及律师实务任务二(甘肃电大-课程号:6207152)参考资料 汉语修辞学-0001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205533 参考资料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 1.(3分) 学习修辞学,应发扬时代的语言特色,古为今用。不要一味地模仿,要进行创新。 &radic 参考答案:&radic 2.(3分) 《诗经》中最基本的修辞手法是风、雅、颂。

&radic 参考答案: 3.(3分) 有效运用语言的核心问题就是对各种同义手段的选择。&radic 参考答案:&radic 4.(3分) 修辞活动就是同义手段的选择活动。 &radic 参考答案:&radic 5.(3分) 修辞学的最高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提高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6.(3分)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radic 参考答案:&radic 7.(3分) 修辞是文学家经常用到的,与平常人无关。 &radic 参考答案: 8.(3分) 语言表达时,视点要明确。同时出现两个视点,会造成歧义和误解。

参考答案:&radic 9.(3分) 双方前提多而且明确则很少的话语就能传达明确的内容,反之前提少而迷糊。 &radic 参考答案:&radic 10.(3分) 相同的话语,前提不同,含义不同。 &radic 参考答案:&radic 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 11.(3分) (),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语言科学,是以修辞活

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A、修辞 B、修辞活动 C、修辞学 D、修辞格 参考答案:C 12.(3分) 在我国,将修与辞两字连起来使用的最早见于()。 A、《周易》 B、《春秋》 C、《文心雕龙》 D、《庄子》 参考答案:A 13.(3分) ()原则是修辞活动中最高最重要的原则。 A、得体性 B、适应语境 C、保持自我 D、把握对象 参考答案:A

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沉积学的发展整体上经历了从萌芽到蓬勃发展,再到现今的储层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派生学科发展阶段。这期间,沉积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直服务于油气和其他沉积矿产的勘探和开发。到目前为止,针对层序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已比较系统、成熟。但在层序内部体系域划分、裂谷盆地层序地层模式研究及层序地层控制因素分析等方面仍然需要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才能使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更精细。 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层序地层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基础是地震地层学与沉积相模式的结合。层序的概念最初由Sloss(1948)提出,当时将层序作为一种以不整合面为边界的地层单位。但层序地层学的真正发展阶段是在P. R. Vail, R. M. Mitchum, J.B.Sangree1977年发表了地震地层学专著之后,层序的概念定义为“一套相对整合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序列,其顶底以不整合或与这些不整合可对比的整合为界”,并将海平面升降变化作为层序形成与演化的主导因素。1987年Vail和Wagoner等在AAPG上发表的文章首次明确了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开始了层序地层学理论系统化阶段,提出了体系域等一系列新概念,建立了层序内部的地层分布规律和成因联系。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层序地层学理论出现了多个分支学派,丰富发展了理论,也扩展了应用领域。 层序地层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已发展为与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及地震资料相结合的综合阶段,并且已从在理论上有争议的模型演化成一种在实践上可采纳的方法(蒋录全,1995)。 1.1 国内外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之初是以海相层序地层为基础的,国外应用较多的有三种海相层序概念模式,发展至今,理论上形成了Vail层序地层学、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Galloway成因层序地层学三大主流派系。沉积层序与成因层序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层序界面的不同,沉积层序以不整合和与该不整合可对比的整合面为界,强调海平面变化是层序形成的主导控制作用;成因层序是以最大海侵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文章编号:1009-3850(2000)03-0097-08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赵国连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本文介绍了层序地层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各阶段的主要理论和概念,以及各阶段所取得的 成就,指出各阶段在理论上的发展及存在的不足;由此而追索到现代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及 理论的由来。总的来说,层序地层学经历了初期阶段,地震地层学阶段和现代层序地层学三个 发展阶段,其中主要涉及层序控制的因素,海平面变化,可容纳空间变化和体系域类型等概念。笔者认为层序地层学发展主要原因是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及石油工业的发展。作为边缘学科, 它与诸多的学科都有较深的渊源。笔者认为,正是在这些结合点上,层序地层学才得到了极大 的应用。笔者认为陆相层序地层学在中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国际上属领先地位。本文总结了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可能的发展方向,这将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本学科的进展。 关键词:层序地层;地震地层;陆相层序;可容纳空间 中图分类号:P 539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1999-10-23;修订日期:2000-01-16 目前关于层序地层学研究已在全世界各地展开。因而正确地了解层序地层学,可以帮助我们发扬本学科的特点,利用该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结合,在解决矛盾中互相提高,为现代层序地层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 1 经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概况 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相对于现代层序地层学而言,它仅涉及被动大陆边缘的滨浅海相研究,因地质学(特别是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相互渗透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因其片面强调海平面变化对层序的控制作用,因而没能应用到陆相层序地层的研究中来。层序地层最早的萌芽思想产生在一百多年前(Sloss,1984)112。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地质学家在建立年代地层时就把不整合作为地层的顶界/底界。这正是现代层序地层的边缘。 111 层序地层学的诞生及概况 自从层序的概念(Sloss 等,1948)提出后,层序地层学便由此诞生,因长期进展不大,因第20卷 第3期2000年9月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Sedimentary G eolog y and T ethyan Geology V ol.20 No.3Sept.2000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加强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小学英语课改的要求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Wilkins 1976 。”有研究表明,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有直接影响,高水平的英语写作者都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返之亦然。(杨梅珍,1997)。词汇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是一个终身的认知过程,没有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戴曼纯,2002)但习得足够多的词汇是语言问题的核心。因此,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扩大语言词汇量是永无止境的。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投提出的一种完整的独特的智力理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个体智能是高是低,而在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他们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最合适他们的天性和意愿发展、成长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使其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来带动和发展其他领域的智能,尤其是他们智能弱项的发展。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组把本阶段的研究目标确定为: 1.通过教学理论学习与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词汇的特点,优化词汇教学方法。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教授学生英语单词记忆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单词教学水平。 2.研究学生的记忆特点,教授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的方法,学生根据自身记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开发和拓展英语语教学资源的能力,锻炼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有探索、创新精神,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的英语教师队伍,活跃我校活动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六、研究内容 1.改变创新词汇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数学效率; 2.探究多种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词汇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 3.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调汇学习策略的培养; 4.课外巩固记忆的系统化指导方法。 七、研究重难点 研究重点:调查整理五、六年级英语教材中的词汇教学内容,研究这些词汇教学与学生识记词汇的方法和习惯为切入点,研究高年级英语语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研究难点:研究五、六年级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研究一套适合高年级词汇识记和运用效果的课堂评价机制。 八、研究的创新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学生群体间的多向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合作情况,更加关注的是“互动场”这个“整体生活空间”的营造,追求词汇教学多向互动所形成的整体性、和谐性、有效性。 九、研究方法

修辞学

一、填空 1.构成交际的四个要素:说写者、听读者、话语、语境 2.交际场的两个子系统:编码场、解码场 3.效果差分为:表达效果差、接收效果差两类 4.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是: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5.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受益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谦逊 准则 6.交际中的四个心里原则:新奇求异、趋吉求同、首位原则、时效原则 7.时变格使用中的三种方法:时间形态法、时间序位法、时间换位法 8.数变格使用中的五种方法:数字形态法、数字变形法、数字序位法、数字谐音法、 数字概统法 9.由A-B、B-C、C-D语言形式的辞格是顶针 10.“光杆一个,一个光杆”是回环修辞 11.“一横秋月曲如钩上画楼联半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属于回文辞格 12.镶嵌这一辞格有嵌字、镶字、拼字三种方式 13.“伤了我的杨柳细”属于藏词辞格 14.藏词分为藏头和藏尾 15.“未免木边之目,田下之心”“汉阳口,口口回,上下卡道”属于析字辞格 16.“有家没务、只会不议”属于析词辞格 二、名词解释 1.表达信息的话语:说话人的目的在话语之内,但听话人解读了话语所传递的内容后交际的目的就达到,交际行为就结束 2.影响言行的话语:说话人的目的主要在引发听话人去做相应的反应,以促成某件事情,分为直接和间接影响两类。 3.信息差:说写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和听读者所接收的信息之间所存在的差距 4.效果差:交际双方预计的交际效果,同交际活动中实际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差异 5.修辞:“修”修饰的意思,“辞”本意是辩论的言辞。修辞本意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受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行动。 6.语言:是语言世界中相对稳定的、一般的、本质的部分,它对一切社会成员都是共同的,也有人称其为内部语言。 7.息变格:有意识的偏离客观的物理世界的真实状态,在语言的信息方面做出有条件的偏离,或在质的方面,或在量的方面。在质的方面的偏离,就叫做质变格,在量方面分为两类,一种是息余格,一种是息缺格。 8.质变格:本质上是对合作原则中质真原则的偏离,是自觉、积极、善意的偏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 9.息余格:是故意超过常规要求的、提供过量信息。有人称他为精细格。 10.息缺格:故意的少给或不给对方信息,或故意含糊,特点是废话不废。即孤立的看 是废话言之无物,但在特定的上下文里面、语境里,确实潜藏着某些信息,获得特殊的交际效果。 11.零度:指一般的、常规的、中性的、不带有任何修辞色彩的规范行式。是相对稳定 的,为社会公认的 12.偏离:是同零度相对立的一面,是对零度形式的违反和变异,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 两种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_鲍志东

文章编号:1000-0747(2002)01-0048-04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鲍志东1,管守锐1,李儒峰1,王英民1,刘 凌1,赵秀岐2,齐雪峰3 (1.石油大学(北京);2.中国石油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摘要: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发育砾岩、砂岩和泥岩为主的含煤或不含煤层序,可以划分出2个超层序、7个层序和15个体系域。第一超层序由Ⅰ、Ⅱ、Ⅲ、Ⅳ层序组成,相当于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及西山窑组;第二超层序由Ⅴ、Ⅵ、Ⅶ层序组成,相当于头屯河组、齐古组及喀拉扎组。各层序在不同的地区发育程度不同,具有不均衡性、不完整性及横向变化的分区性。对比分析显示,准噶尔盆地三级层序持续的时间周期约为7~13M a,Ⅰ层序、Ⅳ层序、Ⅵ层序的的底界面分别与全球层序的UA B1、LZA1、LZA3的底界面一致。图2表1参5(鲍志东摘)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层序发育特征 中图分类号:T E111.3 文献标识码:A 1侏罗系发育基本情况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石炭纪末—二叠纪早期的造山作用使其由开放的海相盆地转化为山—盆体制下的封闭性内陆盆地,自石炭纪末到第四纪经历了多旋回构造运动。侏罗系是准噶尔盆地振荡演化阶段的产物,下侏罗统分为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中侏罗统分为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上侏罗统分为齐古组和喀拉扎组。依据岩性、测井、地震和古生物组合特征以及煤层的发育情况,可将侏罗系划分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煤系地层和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头屯河组,齐古组,喀拉扎组)基本不含煤地层。 八道湾组与三叠系区域性不整合接触,总体上是由砾岩、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的具有明显旋回性的沉积,一般厚300~800m,自下而上由粗到细再到粗,依其旋回特征分为3段。三工河组是盆地侏罗纪最大湖侵期沉积,以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灰岩为主,夹黄绿色中、细砂岩,一般厚100~700m,与八道湾组整合接触,依岩性可分为3段(J1s3,J1s2,J1s1);J1s2又可划分出被泥岩分隔的两套砂岩组合(J1s12,J1s22),其中J1s22横向不稳定,盆地边缘区多被削蚀,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同相轴消失。西山窑组为灰白、浅灰、灰绿色砾、砂岩夹炭质泥岩、泥岩及煤层,在大部分地区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仅在盆缘为不整合接触。头屯河组底部岩性较粗,以黄绿色砂砾岩夹杂色细、粉砂岩及泥质条带为特征;中下部主要为灰绿色砂岩、泥岩、泥灰岩夹炭质泥岩,偶见煤线;上部为灰绿色粉砂岩、泥岩互层夹杂色泥质条带。齐古组主要为棕红色、红褐色泥岩、粉砂岩夹紫灰色、灰色泥质砂岩以及薄层凝灰质砂岩。喀拉扎组为灰黄色、灰绿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夹紫红色硬砂岩和粉砂岩,发育大型交错层理。头屯河组、齐古组和喀拉扎组横向变化大,三组间为过渡关系,与下伏地层呈区域性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与上覆白垩系呈区域性不整合接触,大部分地区无论井下还是露头都很难区分。 由于燕山中期运动的影响,盆地东西沉降速率差异大,造成侏罗系厚度西部小而东部(尤其东南部)大的格局。在盆地南缘,东部出露侏罗系全部地层(最厚可逾4000m),西部仅出露水西沟群的部分地层;盆地内部侏罗系厚度一般为1500m左右,主要缺失中、上侏罗统的部分地层。 2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工作 笔者在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进行层序地层分析时,综合使用了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首先,系统观察了盆缘8条主要的侏罗系露头剖面,初步确定了层序和体系域界面的识别标志,提出侏罗系层序和体系域划分的初步方案,将层序格架划分至准层序级,并建立了层序地层模式。在此基础上,收集了盆地内200余口钻井的资料,结合重矿物、古生物、地化等资料,将侏罗系层序格架划分至体系域级,并侧重于研究层序纵向变化、单井划相及沉积相变化规律,深入解释层序和体系域界面。通过对190余口井的层序分析、50余口井的沉积相分析、28口井的岩心观察,建立了152口井的层序划分数据库和20条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对比剖面,根据与地震剖面解释成果的相互标定,建立了单井层序地层划分原则和层序地层格架。利用地震 48 石 油 勘 探 与 开 发 2002年2月 PET ROL EU M EX PLO RA T IO N AN D DEVELO PM EN T V ol.29 N o.1

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的经济史上,学者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将效率和公平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个目标。但效率和公平似乎一直都很难保持同步,提高效率的政策同时也会降低公平,这样的效率和公平的失衡在所得税中尤其突出(Mirrlees 1971; Ramsey 1927)。人们普遍认为实现效率的最好方法是进行一次性征税(lump sum taxes),这样不会扭曲人们的选择,但要实现纵向公平则要求实行累进税。结果,有效率的税收就会降低公平,反之亦然。 国外的学者对个人所得税促进公平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Wagstaff收集了OECD中12个国家的20世纪80年代晚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家庭调查数据,采用AJL的分解法,利用实证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主要依靠税收抵免和大量使用非标准扣除的个人所得税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在实际和潜在的再分配效应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作者并未对税率结构和税基扩大的改革哪个的影响是占主导作用给出结论;同时,作者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所得税上,排除了其他一切税种的影响,包括社会保险,这使得其研究不是很全面。 。Wagstaff收集了这十二个国家, 然后利用(AJL是指J. Richard Aronson, Paul Johnson and Peter J. Lambert于1994年提出的一种方法,利用税前和税后基尼系数的不同来测量税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empirical analysis)(regression analysis),得出结论:结果还表明在20实际80年代末期和20世纪90年代初期,那些进行税率结构和税基扩大的改革在收入再分配上更容易产生相反的作用。税率结构的改革能够减少税率等级,降低平均税率,结构会导致纵向分配的下降。税基扩大改革,能缩短实际和潜在再分配效应的差距。作者在文中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数据,从横向不公平和再排序方面对个人所得税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很多实证分析的结果。这对后来对个人所得税公平方面的研究将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Richard和Eric(2005)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作用,二人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比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依靠个人所得税来实现再分配的功能,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现在不够完善,累进税的实施也是需要成本的,而且存在着机会成本。二者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为了有效维护公平,在个人所得税税制完善方面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实施综合所得税,二实施推定征税法,三实行二元所得税。 最后作者还提出在发展中国家里普遍存在这市场失灵的特征,所以最好的政策是引入税基广泛的增值税来提供政府的支出。Richard和Eric的这篇文章对长期以来个人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给依赖个人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的发展中国家一个警醒,不能完全只依靠个人所得税来调节贫富差距,这对以后的个人所得税的研究很大程度上给了一定的借鉴,但文中的实证分析较少,问题可能反映的不全面,理论结果也存在不全面问题。 Denvil Duncan.和Klara Sabiranova Peter(2008)则探究了国家个人所得税体系是否会影响收入的不公平。二人利用多国详细的个人所得税信息,建立1981年至2005年全面随时间变化的国家所得税体系的结构性累进税体系,并采用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