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章考试主要内容及考核要求

各章考试主要内容及考核要求

各章考试主要内容及考核要求
各章考试主要内容及考核要求

各章考试主要内容及考核要求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理解冯.诺依曼原理,

.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各部件的功能,

.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练习题: 1.5 1.6 1.8

第二章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本章内容不作考核)

第三章系统总线

.理解总线的基本概念与总线的分类,

.了解单总线和多总线的结构,

.理解总线判优控制几种方法,

.理解总线通信控制的两种方法,

.掌握同步通信、异步串行通信的数据传输率计算。

练习题:3.2 3.6 3.13 3.14 3.15 3.16

第四章存储器

.了解存储器分类、各类存储器的特点,

.了解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了解静态MOS存储元,单管动态MOS存储元存储信息的基本原理,它们的电路结构。 .掌握静态RAM存储芯片,动态RAM存储芯片外部特性与应用方法,

.了解主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及主要技术指标,

.掌握存储器与CPU的连接方法(半导体存储芯片组成主存储器的设计方法),

.掌握奇偶校验码、海明校验玛的编码与校验方法

.理解动态RAM刷新的原因及三种刷新方式。

.了解磁表面存储器的读写信息原理、掌握典型磁记录方式,

.了解并行主存的多体交叉存取方式(编址方式,工作过程)。

.理解Cache的基本原理,掌握Cache与主存的三种映像方式。

.了解虚拟存储器的基本原理。

练习题:4.1 4.2 4.6 4.7 4.9 4.11 4.15

4.17 4.18 4.24 4.28 4.31 4.35 4.40

第五章输入/输出系统

.了解I/O设备与主机的联系方式(编址方式,传送方式,联络方式,连接方式)

.理解I/O设备与主机信息传送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

.了解接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理解程序查询控制方式的控制流程与特点,了解其接口电路的组成

.掌握程序中断方式的有关概念(中断源、中断屏蔽、开中断、关中断、中断响应、中断周期、中断优先级、多重中断、向量中断等)

.掌握实现多重中断的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处理过程,

.掌握中断优先的几种判断方法(软件、硬件),

.了解程序中断的接口电路和对中断的处理过程,

.理解DMA方式的基本概念及DMA方式的三种传输方法,

.理解DMA方式的主要工作过程

.了解DMA控制器与接口的功能与组成。

练习题:5.1 5.3 5.4 5.8 5.14 5.16 5.20 5.25 5.27

第六章计算机的运算方法

.掌握原码、补码、移码的表示方法、特点及其操作(转换、移位),

.掌握定点整数、小数的表示方式、数的表示范围,

.掌握浮点数的表示方式、规格化问题、表示范围,

.掌握定点数补码加/减运算规则、溢出判断,了解补码加/减法器逻辑实现,

.掌握定点数的原码一位乘法、补码一位乘法、原码不恢复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了解其逻辑实现,

.掌握浮点数的加/减运算方法,了解浮点数的乘/除运算方法。

.了解ALU电路(74181)及加法器中的快速进位链。

练习题: 6.4 6.12 6.13 6.16 6.19 6.20 6.27

第七章指令系统

.理解指令的基本格式(固定长操作码、扩展操作码;三地址,二地址,一地址,零地址指令),

.理解常见的寻址方式(立即,直接,间接,变址,基址,相对,寄存器、寄存器间接寻址及堆栈寻址),

.掌握指令格式设计的基本方法,

.了解RISC的主要特点及与CISC的区别。

练习题:7.8 7.14 7.16 7.18

第八章 CPU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CPU的功能和硬件组成(内部结构和寄存器组成)

.掌握CPU指令周期和工作周期的概念,

.了解指令流水的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

练习题:8.1 8.3 8.5 8.25 8.26

第九章控制单元的功能

.掌握不同指令在取指周期、间址周期、执行周期的微操作命令的分析,

.理解CPU多级时序系统的构成和作用,

.了解CPU的控制方式(同步、异步)

练习题:9.1 9.11 9.12 8.25 8.26

第十章控制单元的设计

.了解组合逻辑控制单元的设计思想,设计步骤,

.了解微程序控制单元的设计思想及其基本组成,

.微指令的基本格式和编码方式,

.理解微指令的后继微地址的形成方式,了解微程序设计布置。

毛概考试重点

2017毛概考试重点知识汇编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选择、简答)(P3)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选择、简答、辨析) (P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 (P6) 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P6、P10-1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P14)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三大基本问题(选择) (P18) 基本问题: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P6)

毛概各章节考试重点

毛概各章节考试重点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5)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第三章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总之,新民主主义革

儿童文学考试作品 主要内容_0

---------------------------------------------------------------最新资料推荐------------------------------------------------------ 儿童文学考试作品主要内容 奉上儿童文学作品主要内容 1. 《去年的树》一只小鸟和一棵树是好朋友,小鸟天天给树唱歌,树也为小鸟遮阴挡雨。 冬天要到了,鸟儿要去南方过冬,他们约定好明年小鸟一定回来再给树唱歌。 冰雪融化,春暖花开,春天来了,当鸟儿再来找树时,树去不见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根悲伤地站在那里,小鸟问了很多人,飞过了很多地方,经历了很多磨难,最后知道了树变成了火柴,点燃了灯火。 小鸟给灯火唱了去年给树唱的歌,就飞走了。 2. 《小狐狸买手套》寒冷的冬天来了,狐狸妈妈为了不让小狐狸的手被冻伤,决定去镇上帮他买一副手套。 可是快到镇上时,狐狸妈妈却想起了差点被人抓走的可怕经历,不敢再往前走了,只好让小狐狸自己去镇上。 狐狸妈妈把小狐狸的一只手变成人手的样子,并反复叮嘱他一定要伸这只手出去。 可是小狐狸来到商店门口时,却因为紧张伸错了手。 但是店主还是卖给他了手套,而且小狐狸还听到小孩子与妈妈的对话,感到很温馨,开心得回家了。 3. 《大林和小林》大林和小林是一对亲兄弟,他们的父母因贫苦而早早死去,两兄弟只好外出谋生。 1 / 14

大林被富翁叭哈收养,改名唧唧,天天好吃懒做,养尊处优,在 200 个仆人伺候下,变得肥胖无比。 小林在资本家四四格的工厂里做童工,饱受欺凌和虐待,他和小伙伴们不甘心被四四格变成鸡蛋吃掉的命运,奋起反抗,打死了四四格。 小林四处做工,最后当上火车司机。 大林与蔷薇公主结婚,坐火车去海滨,与当火车司机的小林相遇。 小林他们需要用火车为灾民运送救济物资,举行了罢工,大林叫来怪物推火车,怪物却把火车推到了大海里,大林漂流到了一个遍地是财宝的富翁岛上,饿死了。 4. 《不动脑筋的故事》描写了一个最怕伤脑筋的孩子赵大化,他想将来做个有用的人,可就是不肯动脑筋。 主人公赵大化写我的家庭作文时,他怕伤脑筋,别人交卷了,他还在舔笔头,对着题目发愣。 问他几岁,他自己也闹不清,叫妹妹帮他记住。 有一次,妹妹和同学玩化学游戏,要称一称半克的化学用品,他却拿来一把称煤的大秤,根本用不上,有很多例子,最后告诉大家要多动脑子。 6.《长袜子皮皮》主人公皮皮是个奇怪而有趣的小姑娘。 她有一个奇怪的名字: 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期末考试将至,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以下是YJBYS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2017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2020年九月整理).doc

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答: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2、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A、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为什么必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制度,既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 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现代心理学期末考试主要内容 2012-12-13

现代心理学期末考试主要内容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科学。个体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方面,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方面;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与伦理性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总的有两个:1、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2、心理学的描述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 2、格式塔学派 3、精神分析学派 其中行为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格式塔学派是由德国的心理学家魏特墨首创,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等人。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 现代心理学发展表现为三个特点: 1、派系融合,兼收并蓄。 2、学科融合,促进发展。 3、注重应用,日益广泛。 第三章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直接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视觉和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感觉。 2、什么是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4、什么是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可分为:绝对 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 5、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知觉具有选择性、礼节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征。 6、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它有两种基本特征:一、选择性二、集中性 注意的分类: a、不随意注意,即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决定的。如在嘈杂的背景中听到有人小声叫自己的名字。 b、随意注意,即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如一个人经常思考如何减肥以及减肥的方式。c、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它 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它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因此,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性的任务。

毛概考试简答题重点

毛概考试简答题重点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的文化之中。 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答: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者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第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简历了中哈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为我们正

在进行的事业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理论指导。第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知道意义是什么? 答: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主要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除此之外,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同意、当得建设等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简述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答:(1)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验证条件和目的,而实事求是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考研政治毛概第一章常考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毛概第一章常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2.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毛泽东思想在20世纪的中国出现不是偶然的。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思想理论渊源,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主要是:第一,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第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渊源;第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深刻而复杂的人民大革命,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这些因素与条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形成一种历史的合力,共同推动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苏俄革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即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是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和实事求思想路线的提出。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中期(即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事业。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毛泽东思想进入曲折发展阶段,毛泽东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正确和错误两个发展趋向。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而且十分落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显得十分重要。毛泽东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形成了新鲜活泼和、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它的形成和发展自然离不开党领导人民从事的丰富的实践及其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和丰富经验。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与科学内涵 自从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后,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和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曾对这一概念作出概括与说明。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

大学生毛概考试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大学生毛概考试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饿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科学内涵的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其具体内涵概括为三句话:毛

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在基本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 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句话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而且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思想。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即使是毛泽东提出的,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也就是说,应该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相区别,特别是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相区别。 ③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结晶。一方面,毛泽东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凝聚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那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

最新HSK考试内容及考试重点资料

HSK考试内容及考试重点 一、考试内容 (一)听力:35分钟50道题(15道句子,20道对话,15道短文)(二)语法:20分钟30道题(10道位置,20道语法)40s/题 (三)阅读:60分钟50道题(20道词汇,30道短文)70s/题 (四)综合:30分钟40道题(24道选择填空,16道汉字填空)45s/题二、考试重点 听力①基本大意②重要信息③推理判断④目的态度 语法①量词、方位词、能愿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②动词、形容词、名词、量词的重叠 ③比较句 ④提问方式 ⑤习用语(习惯用语) ⑥复句 阅读①词汇: 多义词的引申义、活用义;成语、俗语、习用语;一个词的同义词和近义词 ②阅读: 快读、确立重点;注意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抓住关键句 综合①词义辨析和语言表达 ②连刺、介词、代词、语气词、复句和插入语 ③甲级800个、乙级804个和丙级词601个的书写 HSK考试技巧听力:

(1)第一部分 ①听以前速读选项,预测内容和问题 ②注意:a.顺序词 b.人名、定语、人在做什么 c.数字和简单的计算(数字题必考,但每次考试不超过两个) d.关联词(如连词、介词等)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e.日常习惯用语(注意听上下文、了解题意;了解常用语;了解口语格式) f.理解句子(注意语言语调和感情词,升调:表示肯定和赞同;降调:表示否定和怀疑)(2)第二部分 ①内容: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特别要注意社交用语和人际关系(一个人的情况、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和他们的话题)一般地,问题的重点在第二个人说的话里 ②听以前速读选项,预测内容和问题 ③注意听关键词和说话人的语气 ④问题的种类: a.地点与方向 b.职业、身份及人物关系(正确答案一般不会直接出现。要注意抓住动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学习职业、身份和谈话可能发生的地方的名字) c.计划和行动(选项多为动词和动词性词组,这些动词和动词性词组可能会在对话中出现) d.推理和判断(正确答案一般不会直接出现,选项乱而且不整齐,而且谈话内容和正确答案不完全相同) e.反问句(要了解反问句的特点,注意上下文和说话的语气,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学习反问句的格式和用法)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容 ⑴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是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容:①新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开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

质量管理培训考试主要内容

1、试述质量的含义。 依照国家标准GB/T 6583—8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 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从质量定义中能够看出,质量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客观事 物具有某种能力的属性。由于客观事物具备了某种能力, 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需要有两种情况:在合同情况或 法律、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的情况下,需要是明确的,一 般通过合同予以明确规定,是需方对产品或服务提出的明 确需要;在其他情况下,“需要”是隐含的,要求供方予 以识不和确定。同时应当明确的是,需要可随时刻而变化。 质量的定义中所讲的“实体”是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 物,它能够是活动和过程,能够是产品,也能够是组织、 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2、什么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特性包括哪些内容? 产品质量,确实是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 特性总和。产品质量中的“产品”,是指某一活动和过程 的结果,它能够包括服务、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以及 它们的组合也能够是有形的、无形的或者是有形、无形的

组合。 产品质量特性是指满足顾客对产品的需要的程度。有形产品的质量特性一般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无形产品的质量特性一般包括: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刻性、舒适性、文明性等。产品质量确实是上述各个方面质量特性综合反映的结果。 通常,产品质量特性还可分为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真正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反映真正质量特性,称为代用质量特性。 3、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有哪些? 能够从社会、国家、企业、顾客等方面加以阐述: (1)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阐述:①提高质量是人类生产实践 活动的一个差不多内容和要求。人们要进行生产,首先遇到的问题确实是生产什么,生产什么品种、什么质量的产品。从来没有脱离一定品种、质量的生产,产量确实是指一定质量的数量而言的。②提高产品质量是社会主义生产

毛概考试重点

概论课考试重点……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1)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活灵魂。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活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依据和历史条件;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相互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西南大学毛概上复习重点

毛概复习重点 结合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必要性? 科学内涵:p4 必要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中国的角度)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理论的角度) 2.辨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两者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讲的是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讲的是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两者的联系:这两者又总是互相联系的,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过程;反之亦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可以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结果,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又可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3.结合历史进程谈一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可用“数字化”方式简明表示为“322224” 基本经验: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真正地了解中国客观实际,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继承优秀历史文化,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形成中国特色; 坚持世界眼光,与时俱进,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总结群众实践经验,让理论掌握群众改造中国。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5.辨析: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认识: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即使是毛泽东提出的,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也就是说,应该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相区别,特别是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相区别。 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方面,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凝聚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考试主要内容

2009年环境生态学(双语)考试主要内容 第一章:Introduction :what is ecology 专业名词解释: Ecology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environment.可以被定义为生态,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Ecology is indeed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 environment.生态确实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Biosphere (生物圈): The portions(部分)of earth that support life, also refers to the global ecosystem(生态系统). 生物圈(biosphere)地球表层中的全部生物和适于生物生存的范围,它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下层。 Ecosystem (生态系统): A biological community plus all of the abiotic factors influencing that community. 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部分组成。 Nutrient (营养): Chemical substance require for the development, maintenance and reproduction of organisms.生物体的生长,维护和繁殖所需的化学物质。 Epiphytes (附生植物): A plant, such as orchid, that grows on the surface of another plant but is not parasitic. 一个(如兰科)植物,生长在另一种植物的表面,但不寄生。 Ecotone (群落交错带): A spatial transition from one type of ecosystem to another, for instance, the transition from woodland to grassland.从一个生态系统类型变到另一种,例如一个从林地到草原空间的过渡。 简述题: 1)Explaining why the nutrient of soil under tropical rain forest is poor, and where the nutrient stored in tropical rain forest? 解释为何热带雨林下的土壤养分差,热带雨林中的营养存在在哪呢? 由于热带地区,降水量较大,淋洗能力强,可将营养元素随水淋洗出土体,同时植物不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对于木本植物每年残体归还量有限,因此不断的将养分吸收而没有补充,就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越来越低,而导致土壤贫瘠。 第2章: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专业名词解释: Biomes are distinguished primarily by their predominant plants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particular climates. Soil is a complex mixture of living and nonliving material upon which most life depends.

毛概考试内容

2013毛概总结 选择填空 党的十八大选举七个常委 1. 十八大的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人民民主不断扩大③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④人民生活全面提高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到重大发展 3. 教育优先发展 4. 生态文明建造美丽中国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个坚持 1人民主体 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改革开放 4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共同富裕 6社会和谐 7和平发展 8党的领导 6. 核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7. 解决三个问题根本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 8. 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资源环境 9. 完成三个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世界和平民族伟大复兴祖国统一 10. 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化 11. 科学发展观和加快经济转变方式 12. 加强党的建设完成马克思主义必须建设党的学习性、服务性、创新性 13. 实践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1、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一个根本,三个基本 2、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 十三大: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四大: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三个代表” 十七大:科学发展观 3、简答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答: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辨析题: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的个人思想。 此观点错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