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2--时间和位移A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2--时间和位移A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2--时间和位移A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2--时间和位移A

1.2 时间和位移

备课资源

1.时间计量单位

(1)法定计时单位

秒、分、时、天(日)、年是法定的时间计量单位,也是时间距离的具体概念。

①秒:秒是时钟面上最短的法定计时单位,由时钟面上最细最长的“秒针”计量。

秒针每走动一下并发出“咋”的响声,为“1秒钟”。秒针沿时钟面每走过一个点位的时间,为“5秒钟”;沿钟面12个点位转动一周的时间,为“60秒钟”。

②分:分是时钟面上大于秒的法定计时单位,由略短并粗于秒针的“分钟”计量。秒针每走“60秒钟”,分针也同时随之走过“l分钟”。分针沿时钟面每走过一个点位的时间,为“5分钟”;转动一周=12个点位的时间,为“60分钟”。

③时:时是时钟面上最长的法定计时单位,由最短最粗的“时针”计量。

分针每走“60分钟”,时针也同时随之走过一个点位,为“1小时”。时针沿钟面转动一周(12个点位)的时间,为“12小时”。

④天(日):天是一个昼夜的法定计时单位。“24个小时”的时间,为“l天”。

⑤年:年是公历的法定计时单位,“365~366天”,为“l年”。

(2)常用时间单位

①刻:“15分钟”为“1刻”;“4刻钟”为“1小时”。

10

②周:“7天”,为“1周(星期)”;“4周”,为“1个月(28~31天)”。

③季度:“3个月”,为“1季度”;“4个季度”,为“1年”。

2.美国研制出世界最精确的时钟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称,他们已研制出一种新的时钟,每秒能够可靠地振荡1000万亿次,因此有望成为世界上精确度最高的时钟。

在目前使用的计量单位中,时间计量是宇宙间测量精度最高的物理量。现在国际上使用最多的原子钟的振荡频率通常是数纳秒(1纳秒=10亿分之一秒),它是通过调整超高频激光,使之和钯原子发射的光波频率相匹配而实现的。一般,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上都携带有原子钟,其精确度足以满足设计要求,可对地球进行精确的三点定位。

但是,物理学家希望能有振荡频率更快的时钟,用于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例如弄清决定电磁相互作用强度的所谓精细结构是否真的稳定等问题。科学家认为,这种新型时钟应当易于制造,且振荡频率应比相对较低的微波频率快1000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一种装置能够如此快的计数。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时间及频率分部的计量科学家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研制出“光学传动装置”。该装置可将激光光波的高速振动转化成振荡系数正好慢100万倍的激光强度的波动,并利用标准检波器来显示激光强度在1秒内所振荡的次数,然后将得到的数值乘上100万。

教学目标

10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与联系。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能用一维直线坐标系表示物体的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6.初步了解矢量与标量不同的运算法则。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具体问题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分析方法。

2.使学生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

3.使学生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并对比与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问题。

2.通过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的概念区别与联系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0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教学方法

讲解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问学生A:你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间到校的?

学生进行描述:……

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后设问:很好,我们知道A同学在不同的时刻到达不同的位置,其位置和距离发生了变化,那么物理学中又怎样描述物体的时空变化呢?

引入课题、板书课题: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二、进行新课

(一)时间和时间间隔

提出问题:在一开始A同学的回答中,他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时间概念,与他在路上所用的时间的概念的含义一样吗?

学生思考讨论:不一样,他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时间概念是个时间点,他在路上所

10

10

用的时间的概念是时间段。

教师总结:很好,他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时间概念指的是时刻,而在路上所用的时间是时间间隔,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

如果建立一个表示时间的一维直线系,则在这个坐标系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

问题:如图1-2-1所示,一物体沿直线从O 点开始运动,如果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1s ,则下列各说法中分别表示哪一点或线段。

前3s 内:

第2s 内:

第2s 末: 第3s 初: 第二个2s 内:

答案:前3s 内指OC 段,第2s 内指AB 段,第2s 末指B 点,第3s 初指B 点,第二个2s 内指BD 段。 (二)路程和位移 教师讲解:

如图1-2-2所示,由北京去上海,你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乘火车、乘飞机,还可以先坐汽车到天津然后换轮船到达上海。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交通路线

O

A

B C

图1-2-1

及运动轨迹是不一样的,走过的路程也不相同,但是,就位置的变动而言,你总是由初始位置北京到达了末位置上海(直线距离约1080km)。

教师活动:

板书路程和位移的概念。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叫路程。

位移:从物体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位移。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位移的图示方法及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教师总结并板书: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1)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位移有大小还有方向。位移的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3)只有单向的直线运动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通常路程大于位移大小。

(三)矢量和标量

教师总结:

在物理学中,像位移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像质量这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提出问题:

阅读教材13页矢量与标量,体会矢量与标量相加时的方法一样吗?

学生回答:

10

10

A

C

D

图1-2-3 标量相加遵循算术法则,而矢量有方向,不能直接相加减。 教师总结:

很好,还要注意矢量的定义,其大小就是线段长短。 例题1. 从A 点向北走了40m 到C ,再从C 向东走了30m 到D ,则有向线段AC 、CD 和AD 分别表明第一

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能求出大小吗?

师生讨论求解:

如图1-2-3,第一次位移为AC ,大小为40m ;第二次位移为CD ,大小为30m ;两次行走的合位移为AD ,大小为50m 。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直线运动时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其位移怎样进行求解呢?并安排学生阅读教材P 14图1.2-4、1.2-5并总结规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后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评价后强调这部分的教学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坐标的正负表示位置在原点的哪一侧,坐标的数值表示位置到原点的距离。 (2)坐标差的计算是用末位置的坐标减去初位置的坐标,即21x x x ?=-。 (3)坐标差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坐标差的数值表示位移的大小——位置移动的距离。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要会区分时刻与时间间隔,理解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与联系、学会在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4 问题与练习2题、3题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时间与位移

1.时间与时间间隔

2.路程与位移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叫路程。

位移:从物体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位移。

3.矢量与标量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六、课堂作业

1.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

10

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作息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D.作息时间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

3.以下数据指时刻的是()。

A.某运动员跑百米用时11.70s

B.某学校上午第一节课8:15正式上课

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课间10分钟

4.小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面竖直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3m,2m B.4m,4m

C.4m,2m D.3m,1m

5.卡车从西向东行驶,在 t时间内前进了10m,在这期间,卡车上的人把车上的箱子向后拉动了1m,规定由西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则箱子相对于车的位移为m,相对于地面的位移为m。

6.河水以恒定速率向下流淌,某时刻从逆水而行的游艇上掉下一只救生圈。过10min后船公才发现失落了救生圈。马上调转船头追赶,设调转船头所用时间不计,船

10

10

对水的速率始终不变。问:从调转船头追赶到追上救生圈用时多少?

参考答案:1.AB 2.BD 3.BC 4.C 5.-1,9 6.解析:10min 后111()v v t v t v t -+=船水水船。

设经t 2追上,有221()v v t v t v t +-=船水水船,所以t 2=t 1=10min 。 教育格言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时间与位移

1.2 时间和位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 (二)过程与方法 1、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2、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 3、用标量表示路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位移的概念及其理解。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想一下是哪几个概念? 学生回答: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教师提问:大家想一下,如果仅用这几个概念,能不能全面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启发:那么要准确、全面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还需要用到那些物理概念? 学生活动: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粗看这节课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本节课还将从哪几个方面去描述?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进一步描述物体的运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二)进行新课 1、对“时刻和时间间隔”概念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一部分,同时提出问题: 1、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 2、观察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教师活动:利用幻灯片展示某一列车时刻表,帮助学生分析列车运动情况。 学生活动:思考P16“问题与练习”第1题,讨论后回答。 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 2、对“路程和位移”概念的学习 教师活动:1、根据图1.2-2,让学生指出由北京去重庆,可以选择哪几种交通路线,这些路线有哪些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 2、指导学生结合插图阅读教材,思考归纳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3、让学生了解矢量和标量,知道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 4、根据观察思考图1.2-4和1.2-5及其问题,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在坐标系中 利用坐标来表示或计算直线运动的位移。 学生活动: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寻求答案;然后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初步归纳出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活动: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及时点评。 学生活动:思考P15“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讨论后回答。 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点评。 学生活动:思考P16“问题与练习”第2、3题,讨论后回答。 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点评。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位置、路程与位移的概念 (1)位置:位置就是质点在某时刻时所在的空间的一点,其位置可由坐标确定,如图所示为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A、B. (2)路程:质点位置发生变化时的径迹长度叫路程,其单位通常用米(m),另外还有千米(km)、厘米(cm)等。路程是标量。 (3)位移: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根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它与物体具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其单位与路程的单位相同。在直线坐标系中,常用x 表示。求位移时必须回答方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时间和位移》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能够区分时间和时刻,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知道矢量和标量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针对实例进行分析,掌握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矢量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别。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领悟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量是位移,根据位移就能确定质点的新位置。【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 A.由北京开往深圳的列车于22时18分从北京站开出 B.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1.5 h C.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D.一节课45 min 2. 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 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3.在无风的天气中,飞行员进行打靶训练时,对投下的炮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飞机上的观察者看到炮弹的轨迹是曲线 B.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炮弹的轨迹是曲线 C.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炮弹的轨迹是直线 D.以上说法均不对 4. 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 D.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 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则 ( ) A. 物体的位移可能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B. 物体的位移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C. 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D.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2. 如图1-2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沿Ⅰ较大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D.一样大 3.路程和位移的关系正确的是 ( ) 图1-2 A.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都不可能为零 B.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可以为零,但路程不可能为零 C.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 D.运动的物体路程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 4.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0时,质点距坐标原点的距离为2 m,质点在接下来的3 s内时,通过的位移是3.0 m,接着返回,经过2 s位移为-3 m,再经过2 s位移也为-3 m,在7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是(原运动方向沿坐标系正方向) ( ) A.-3 m B. -1 m C. 5 m D. 2 m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2时间和位移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1.2 时间和位移 一、选择题 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个矢量概念,位移的方向即是质点的运动方向B.路程是标量,路程即是位移的大小C.在曲线运动中,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绝对值(即大小) D.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 2.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7时59分57秒点火发射 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 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最好成绩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3.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 m比5 m小D.-10 ℃比5 ℃的温度低 4.以下有关时间的概念,属于时刻的是() A.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B.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在鸟巢拉开帷幕C.经过长期伤病困扰的刘翔以13秒51的成绩完美复出 D.“抱歉,路上车胎爆了,耽误了30分钟” 5.下列说法中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A.第2 s末和笫3 s初B.前3 s内和第3 s内C.第3 s末和第2 s初D.第1 s内和第1 s末6.某人站在楼房顶层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A.25 m,25 m B.65 m,25 m C.25 m,-25 m D.65 m,-25 m 7.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800 m赛跑的起跑点;B点是100 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400 m和

高一物理时间和位移习题

高一物理时间和位移 习题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学案2时间和位移 题组一对时刻和时间间隔的理解 1.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点35分从天津发车 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C.我们早上8:00开始上第一节课 D.列车到站时间晚点5分钟 答案BD 2.下列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间隔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较短的一段时间 B.第2 s内和前2 s内指的是不相等的两段时间间隔 C.“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 D.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有方向是矢量 答案BC 解析时刻不是一段时间,故A错;第2秒内的时间间隔是1 s,前2秒的时间间隔是2 s,故B对;12点整是指时刻,故C对;时间是标量,故D错. 3.下列叙述中表示时刻的是() A.第3 s初B.第3 s末 C.第3 s内D.前3 s内 答案AB 解析当出现“初”、“末”等字时往往表示时刻,“内”一般指时间间隔,故选项A、B表示时刻. 题组二位移和路程、矢量和标量的理解 4.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 答案 B

解析物体从某位置出发,经一段时间又返回到该位置,此过程位移为零,但它运动了,A错.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说明它未动,反之物体若静止不动,它运动的路程一定为零,B对.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C错.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D错. 5.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出租车按路程收费 B.出租车按位移的大小收费 C.在曲线运动中,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绝对值(即大小) D.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 答案AC 解析出租车按路程收费,曲线运动中路程一定大于初、末位置间线段的长度,所以曲线运动中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所以A、C正确,B错误.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而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任何情况下位移都不能是路程,所以D错误. 6.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 m比5 m小 D.-10℃比5℃的温度低 答案AD 解析由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可知,A对,B错;关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其大小由数值的绝对值决定,因此-10 m表示的位移比5 m表示的位移大,温度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10℃比5℃的温度低,C错,D对. 7.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D.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答案 B 解析位移是矢量,其大小等于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

高一物理必修一同步练习题质点位移时间加速度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练习1 质点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 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3.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 4.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 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 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 D.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 5、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B、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 C、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 D、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 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7. 下列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做质点 B.研究爱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D.计算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北京的途中通过一座桥所用的时间时,火车可以看做质点 时间和时刻 1.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D.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 2.下列选项中表示时刻的是() A.刘翔110米跨栏用时12.29s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2《时间和位移》练习题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1、2时间与位移练习新人教 版必修1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 1、关于时刻与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B、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C、手表上指针指示的就是时间 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就是时间 答案:D 解析: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的就是起床、就餐、上下课的时刻,A错。1min能分成无数多个时刻,B错。手表上指针指示的就是时刻,C错。“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就是时间,D对。 2、(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4~2015高一上学期期中)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轨道跑了1、75圈时,她的( ) A、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均为3、5 πR B、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3、5 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 πR,位移的大小为2R 答案:C 解析:沿半径为R的圆运动1、75圈,其路程为1、75×2 πR=3、5 πR,其位移的大小为2R,故选项C正确。 3、关于矢量与标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 A、矢量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就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m比5m小 D、-10℃比5℃的温度低 答案:C 解析:由矢量与标量的定义可知,A、B正确;-10m的位移比5m的位移大,负号不表示大小,仅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故C错误;温度就是标量,-10℃比5℃的温底低,负号表示该温度比0℃低,正号表示该温度比0℃高,故D正确。 4、(温州十校联合体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钓

鱼岛自古就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它到温州的直线距离为356 km。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早上8:00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航行了480 km,历时8时20分到达钓鱼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 A、8:00就是指时间间隔 B、8时20分就是指时刻 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480 km,路程为356 km D、尽管海监船比较大,但还可以将它瞧成质点 答案:D 解析:8:00指时刻,8时20分指时间间隔,A、B错;480 km就是路程,356 km就是位移大小,C错;船的大小与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可视为质点,D正确。 5、(江阴市五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 A、出租车就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 B、出租车就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 C、在田径场1 500 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 500 m D、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 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路程大小为100 km 答案:BD 解析:出租车中里程表记录的就是车通过的路程,因此就是按路程收费的,故A错误,B正确;在田径场1 500 m长跑比赛中,轨迹并非为直道,而就是弯道,故位移不就是1 500 m,故C 错误;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 km”,表示的就是该处到上海的路程,故D正确。 6、(青岛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2013年11 月30日,海军第十六批护航编队从青岛某军港解缆启航,奔赴 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编队由导弹护卫舰“盐城 舰”与“洛阳舰”、综合补给舰“太湖舰”组成,此次护航总 航程5300海里,若三只舰艇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就是( ) A、“5300海里”指的就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5300海里”指的就是护航舰艇的路程 C、研究“盐城舰”从青岛到亚丁湾的路线时可把它视为质点 D、以“太湖舰”为参考系,“盐城舰”与“洛阳舰”都在运动 答案:BC 解析:“5300海里”指的就是舰艇的航行路程,A错,B对;研究舰艇的航行路线时可将其视为质点,C对;因三只舰艇的运动速度相同,故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前三章公式总结(20200225104950)

- 1 - 高中物理必修一前三章知识点公式总结 1、速度、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和瞬时速度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 t 的比值。即v=s/t 。速度是矢量, 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 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2、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式:a= t v v t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v o +at (减速:v t =v o -at ) (3)2 v v v t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中间时刻速度 2 t v =V 平= 2 t v v 。 中间位置速度 2 s v = 2 220 t v v 。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有t 时):s=v o t+at 2 /2(匀减速:s=v o t-at 2 /2) (4)位移推论公式(无t 时):匀加速as v v t 220 2(匀减速:as v v t 220 2)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 ,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 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 aT 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 4、用电火花计时器 (或电磁打点计时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用推论Δs=aT 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常见计算:(逐差法的含义)(1) 2B AB BC T ,2C BC CD T , T CE AC v C 4(2)2 12aT s s ,2 C B CD BC a T T ;2 )(aT m n s s m n ;2 3 21 6549T s s s s s s a (逐差法).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斜率表示速度), 两直线的交点意味着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相等。 和v-t 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两直线的交点意味着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6、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加速度①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 ②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 ,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 ,在地 1 2 3 4 6 5 0 V/m · t/s 2 3 4 5 1 6 7 8 ② ①??? ?? ?O A B C D E 3.07 12.38 27.87 49.62. 77.40 图2-5

高一物理必修一时间和位移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随堂检测 1.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标量、路程是矢量 2.路程与位移的根本区别在于(D) 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路程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D.路程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3.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BC) 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D.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 4.一质点绕半径是R的圆周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 若质点只运动了1/4周,则路程是_______,位移大小是_________。(0,2πR,πR/2, R) 5.小球从2m高度竖直落下,被水平地面竖直弹回,在1.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多少?(3.2m,0.8m) 6.在如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上找到:①第3S末,②第2S初,③第3S初,④3S内,⑤第3S内. 7.一辆小汽车从某路标出发向南行驶1000m时,司机忽然想起有一件工具丢在那个路标的北侧3m处,于是沿原路返回,找回工具后继续向南600m停在那里休息。试在坐标轴上表示出几个特殊的位置,并求出位移与路程。(597m,2603m) 8.一位健身爱好者在广场上散步,从广场上的A点出发,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然后又向南走了40m到达C点,最后又向西走了60m到达D点做深呼吸运动。取在出发点A 正东10m处的一点为坐标原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该人的运动过程。 2 第1页共1页

高一物理时间与位移练习题

一年____班姓名 高一物理时间与位移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6分) 1、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刻较长 B、在时间轴上时刻对应点,时间对应线段 C、作息时间表上得数字均表示时刻 D、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他们通过的位移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则他们通过的路程也一定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方向上运动中,其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如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和位移大小是相等的,只是位移有方向 B、位移比路程小 C、位移是描述物体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D、位移取决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的距离和方向 4、有一个小球从空中的10m处落下,遇到地面反弹2m的地方接住,那么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是()★★ A、10m、8m B、8m、12m C、10m、12m D、8m、8m 5、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园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置大小出现最大值是()★★★ A、2πR,2πR B、0,2πR C、2R,2R D、2πR,2R 二、填空题(每题10分) 6、时间与时刻是不同的概念。要注意区分第几秒初,第一几秒末,第几秒内,几秒内,前几秒内,后几秒内等概念中,其中为时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时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矢量是既有______又有_______的物理量,比如_____。只有_______,没有______的是标量。★ 8、某人在t=0时,开始从出发点向东沿直线行走,在第一秒内走了1m,以后每一秒内比前一秒多走了1m,则在第三秒内走了______m,第三秒初距离初始位置_____m,第三秒末距离初始位置_____m。★★★ 计算题 9、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向北前进300m,乙向西前进400m,则甲相对于乙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本题10分) 10、一辆汽车从A点出发,向东行驶了40km,到达C点,又向南行驶了30km到达B点,在此过程中它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它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又如何?★★(本题15分) 11、一支队伍长为150m,沿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紧急情况,通讯员从队尾跑步前进300m 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队尾,当通讯员回到队尾的时候,队伍已经前进了200m,则在此过程中通讯员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本题15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时间和位移》教案

时间和位移 课标要求 1、知道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矢量与标量的区别,了解时刻、位置、时间、路程、位移的对应关系及各量的物理意义。 2、掌握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 3、体会物理学研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是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弄清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同时体会物理学研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点来表示。 举例:第2秒初、第2秒末、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 2、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有时简称为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一段来表示。 举例:第1s内、3s内、前2秒、每节课45分钟…… 平时所说“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例1:测量地图上路径表示的路程。――方法:可以在地图上沿旅行的路径放置一条棉线,然后把棉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地图的比例估算旅行者走过的路程。 路程只涉及物体运动轨迹的长短,并不涉及运动的方向。 当我们从某一点A运动到另一点B时,可以沿不同的轨迹、走过不同的路程,但位置的变动是相同的。在物理学中用位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 2、位移:用来表示物体(质点)位置的变化。可用一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举例:位移、速度、力、加速度……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举例:路程、温度、质量、体积…… 3、运算法则: ①. 标量的运算:代数加减法 例2:一个袋子中原有20kg 大米,又放入10kg 大米,则现在大米的质量是30kg 。 ②.矢量的运算:几何关系 思考与讨论: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 出发,向北走了40m,到达C 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m,到达B 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 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四、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在直线运动中,可用位置坐标表示运动物体的位置,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运动物体的位移。 例3:物体在时刻1t 处于“位置” 1x ,在时刻2t 处于“位置” 2x 。那么,12x x -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 12x x x -=? 置的坐标是m x A 3=,末位置的例4:一个物体从A 运动到B ,初位 坐标是m x B 2-=,它的坐标变化量 x ?=? 作业 1、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几种提法中属于时刻的概念是 ,属于时间的概念是 。(填写序号) ①第2秒初 ②第2秒内 ③2秒内 ④前2秒 ⑤前2秒初 ⑥后2秒初 ⑦第2秒末 2、一质点由位置A 向北运动4m到达位置B ,接着向东运动3m到达位置C 。求质点由位置A 运动到位置C 的位移和路程。 3、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下表所示(质点在每一秒内都做单向直线运动)。 (1) 几秒内位移最大? ( ) A .1s内 B .2s内 C .3s内 D .4s内 (2) 第几秒内位移最大? ( ) A .第1s内 B .第2s内 C .第3s内 D .第4s内 (3) 几秒内路程最大? ( )

高一物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2)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1)位移图象(s-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2--时间和位移A

1.2 时间和位移 备课资源 1.时间计量单位 (1)法定计时单位 秒、分、时、天(日)、年是法定的时间计量单位,也是时间距离的具体概念。 ①秒:秒是时钟面上最短的法定计时单位,由时钟面上最细最长的“秒针”计量。 秒针每走动一下并发出“咋”的响声,为“1秒钟”。秒针沿时钟面每走过一个点位的时间,为“5秒钟”;沿钟面12个点位转动一周的时间,为“60秒钟”。 ②分:分是时钟面上大于秒的法定计时单位,由略短并粗于秒针的“分钟”计量。秒针每走“60秒钟”,分针也同时随之走过“l分钟”。分针沿时钟面每走过一个点位的时间,为“5分钟”;转动一周=12个点位的时间,为“60分钟”。 ③时:时是时钟面上最长的法定计时单位,由最短最粗的“时针”计量。 分针每走“60分钟”,时针也同时随之走过一个点位,为“1小时”。时针沿钟面转动一周(12个点位)的时间,为“12小时”。 ④天(日):天是一个昼夜的法定计时单位。“24个小时”的时间,为“l天”。 ⑤年:年是公历的法定计时单位,“365~366天”,为“l年”。 (2)常用时间单位 ①刻:“15分钟”为“1刻”;“4刻钟”为“1小时”。 10

②周:“7天”,为“1周(星期)”;“4周”,为“1个月(28~31天)”。 ③季度:“3个月”,为“1季度”;“4个季度”,为“1年”。 2.美国研制出世界最精确的时钟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称,他们已研制出一种新的时钟,每秒能够可靠地振荡1000万亿次,因此有望成为世界上精确度最高的时钟。 在目前使用的计量单位中,时间计量是宇宙间测量精度最高的物理量。现在国际上使用最多的原子钟的振荡频率通常是数纳秒(1纳秒=10亿分之一秒),它是通过调整超高频激光,使之和钯原子发射的光波频率相匹配而实现的。一般,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上都携带有原子钟,其精确度足以满足设计要求,可对地球进行精确的三点定位。 但是,物理学家希望能有振荡频率更快的时钟,用于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例如弄清决定电磁相互作用强度的所谓精细结构是否真的稳定等问题。科学家认为,这种新型时钟应当易于制造,且振荡频率应比相对较低的微波频率快1000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一种装置能够如此快的计数。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时间及频率分部的计量科学家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研制出“光学传动装置”。该装置可将激光光波的高速振动转化成振荡系数正好慢100万倍的激光强度的波动,并利用标准检波器来显示激光强度在1秒内所振荡的次数,然后将得到的数值乘上100万。 教学目标 10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练习题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练习题 1.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 m比5 m小 D.-10 ℃比5 ℃的温度低 2.关于路程和位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位移也一定不为零 D.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 3.根据材料,结合已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500海里,总航程4500海里指的是位移B.图(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500海里,总航程4500海里指的是路程C.如图(乙)所示是奥运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 D.如图(丙)所示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牌中“25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 km 4.如图所示,“神舟八号”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83秒后精准进入轨道.从“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到与“天宫一号”对接,大约耗时2天.此后飞船绕地球稳定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时58分10秒表示时间间隔 B.“神舟八号”绕地球运行过程中位移大小始终小于路程 C.2天表示时刻 D.研究“神舟八号”绕地球运行的轨迹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5.由天津去上海,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轮船,如图所示,曲线ACB和虚线

ADB分别表示天津到上海的铁路线和海上航线,线段AB表示天津到上海的直线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乘火车通过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 B.乘轮船通过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 C.乘火车与轮船通过的位移大小相等 D.乘火车与轮船通过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6.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 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 C.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 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7.在2012年国际田联室内世锦赛男子800m决赛中,埃塞俄比亚选手阿曼以1分48秒36夺冠.对于材料中800 m比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相同比较运动的时刻 B.位移相同比较运动的时间间隔 C.路程相同比较运动的时刻 D.路程相同比较运动的时间间隔 8.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 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 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间间隔 D.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 9.2012年7月29日,伦教奥运会400 m自由泳决赛,我国游泳选手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打破奥运会记录并摘得金牌,改写了我国男子泳坛奥运无金的历史.标准泳池长50 m,则孙杨在400 m自由泳中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是(将孙杨看成质点)( ) A.0 m,400 m B.400 m,0 m C.400 m,50 m D.400 m,400 m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

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易错现象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概念: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③v=t s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4).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率是标量。 ②v=t s 是平均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fd) 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运 动,我们引入了一理想的物 理模型质点;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引入了坐标系.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质点的条件来回答如右问题: (过渡)然而有这些物理量还是不够的,为了更确切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还需要哪些物理量?(运动体现时间) 巩固实物看成质点的条件 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A.研究从温州开往杭州的一列火车的运行快慢 B.研究火车通过一座铁路桥所用的时间 C.孙海平教练员研究刘翔跨栏时的动作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学生思考回答,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一、时刻、时间间隔(也称时间) 运动是和时间相联系的,因此要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就要弄清楚时间上的两个不同概念——时间间隔和时刻.那么,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时刻? 呈现神舟五号 提问: 上述中的时间含义一样吗? 并列举出实际的例子. 与神舟五号有关的几个时间: 学生讨论回答并举例: 上方指的是时间间隔,下方指的是时刻2003.10.1509:00 9小时40分50 秒 11小时42分10 秒 10.1518:4010.1606:23

这在以后的直线运动中的速度的研究中,常要用到这两个概念. [例1]在如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上找到:①第3s末②第2s初③第3s初④3s内⑤第3s内. 解析:在时间坐标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用一段距离表示.故D点既表示第3s末,又表示第4s初;B点既表示第2s初,又表示第1s末;C点既表示第3s初,又表示第2s末;AD段表示3s内,BE段同样表示3s内;CD段表示第3s内. 注意:“3s内”是包含计时开始后的一段时间,“第3s内”不包含计时开始后的一段时间. 学生思考,得出答案. 课堂巩固: 一列从宜山驶往温州的汽车运行情况: (1)温州快客从宜山车站出发的时间为5:30; (2)温州快客到达温州客运中心的时间为6:40; (3)温州快客在温州客运中心停了15分钟时间; 以下数据中记录时刻的是() A.航班晚点20min B.午休从12:30开始 C.一般人的反应时间约0.2s D.火车离站已有3min 二、位移和路程 同学们去北京旅游过吗?(有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所以要学好物理哦).设想你在北京和重庆两地旅游,当你旅游完北京想去三峡(重庆)旅游,那么你一般会选择怎么走?(呈图) 学生:大部分没去过 学生观察图(培观察获取信息能力)、思考后回答: 坐飞机、坐火车、先坐火车,再乘船 A B C D E t/s 5 4 3 2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