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厂余热制冷冷库经济效益分析

电厂余热制冷冷库经济效益分析

电厂余热制冷冷库经济效益分析
电厂余热制冷冷库经济效益分析

电厂发电余热氨水吸收制冷5万吨冷库经济可行性分析1、项目的提出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对能源梯级利用的日益重视,冷热电联产提到重要日程,现结合泰安华能制冷有限公司热、电产品和吸收式制冷产品的优势,模拟一5万吨规模冷库采用不同制冷方式的运营成本,并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其中冷间温度为0~2℃的高温库和冷间温度为-15~-18℃的低温库各占一半。计划采用电厂的抽汽余热资源,利用氨水吸收制冷技术进行制冷作为冷库冷源,以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节约能源。

2、冷量估算

1)冷库高温库贮存水果、蔬菜、饮品;低温库贮存肉类、冰淇淋、水饺。库容50000吨(高低温库各储存25000吨)。

2)制冷负荷概算

由于目前冷库土建结构尚未设计,日进出货量未知,精确的冷库负荷计算需要在土建和保温结构、日进出货量给定后才能进行。故只能根据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进行估算。

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肉、禽、水产品

水果、蔬菜

表中,冷却设备负荷是指冷库内制冷剂蒸发负荷(冷负荷);机械负荷是指考虑

了管道冷损失后的制冷机制冷功率。

按给定的冷藏容量各为25000吨计,取适当的蒸发器换热温差,则低温库需要蒸发温度为-22℃的冷负荷1750kW。压缩制冷机功率为875kW;高温库需要蒸发温度为-5℃的冷负荷5250kW。在采用压缩制冷情况下,压缩制冷机功率1750kW。

两库总计需要冷负荷7000kW。在采用压缩制冷情况下,制冷压缩机总功率2625kW。

3、方案技术经济评价

50000吨级冷库制冷设备可选的技术方案有2种:

1)采用消耗电力的以氨或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压缩式制冷系统。

2)利用低压蒸气为热源的单级氨水吸收制冷系统。

现对上述2种备选方案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评价。其中,取折算的制冷设备满功率运行时间系数为0.65,即制冷设备每天按满功率运行15.6小时,每年满功率运行运行时间为5694小时。电价=0.7元/kWh,蒸汽为余热,并且系电厂自用,不计费。

(1)压缩制冷方案

a.压缩制冷机组购置费

目前冷库用压缩制冷机组单位制冷量售价约为0.1万元/kW,7000kW制冷量的压缩制冷机组购置费用700万元。

b.运行费用

压缩制冷机组实际满功率运行功率为2625kW,满功率运行时每小时耗电2625 kWh,电价按0.70元/度计算,则每小时电费1837.5

元/h。年运行5694小时计,则年运行电费为1046.3万元/年。

c.设备维修、维护费用

由于制冷压缩机内运动机械的摩擦作用,部分零部件需要定期更

换,机组需要定期保养和维修。因此,设备的年保养和维修费用较高。

压缩制冷系统年维护费约为总购置费的15%,为105万元/年。

(2)蒸汽驱动的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方案

冷工作原理单级循

环是吸收式制冷循环

的基础, 其工作流程

如图1所示。该循环主

要由发生/精馏、冷

凝、节流、蒸发、吸

收过程组成。氨含量

从吸收器中流出, 送入泵中获得高压后进入精馏塔和发生器。对发生器中的浓溶液进行加热,浓溶液就被分离为氨含量较低的溶液(稀溶液)和含水分的氨气。含水分的氨气经精馏塔后可得到纯度很高的氨气(99.5%以上)。高温高压的稀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降温并减压后,流回吸收器,吸收从蒸发器来的氨气。另外, 从精馏塔顶出来的高纯度氨气在冷凝器内冷却为氨液, 流过节流阀节流降压成为低温汽液混合物, 进入蒸发器内吸收低温热量, 产生制冷效应。完成制冷后的

氨蒸汽流回吸收器被贫液吸收, 并冷却到环境温度。 采用单级氨水吸收制冷系统的条件见图2。从图中可见,当蒸发温度为-22℃,冷却水温度为30℃时,单级氨水吸收制冷系统需要的最低热源温度为145℃,

0.4Mpa(G)以上的饱和蒸汽即能满足单

级氨水吸收制冷要求。单级

吸收制冷循环主要设备有:发生器、精馏塔、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溶液泵、过冷器、溶液热交换器、冷却水系统和控制系统。

a.单级氨水吸收制冷机组购置费

大型单级氨水吸收制冷机组单位制冷量售价约为

0.18万元/kW ,7000kW 制冷量的单级吸收制冷机组购置费用为1260万元。

b.运行费用

从图3中可以看到,当蒸发温度为-22℃,年平均冷却水温度为30℃时,单级余热制冷机组的热力系数约为0.47。蒸发温度为-5℃,年平均冷却水温度为30℃时,单级余热制冷机组的热力系

图2 单级氨水吸收制冷最低热源温度

图3 单级氨水吸收制冷热力系数

数约为0.55,机组平均热力系数为0.51。

压力0.4MPa(G),温度151.85℃)蒸汽比焓为 2748.5kJ/kg,设计出制冷机的冷凝水温度为145℃,比焓为612.3 kJ/kg,则每公斤蒸汽放热量为2136.2 kJ/kg,7000kW冷负荷需要消耗的蒸汽量为7000÷0.51÷2136.2=6.42 kg/s=23.1t/h

单级余热制冷系统大约要消耗压缩制冷所消耗电量10%的电力,需要电费为183.75元/h,年运行5694小时,运行费104.6万元/年。

c.设备维修、维护费用

氨水吸收制冷系统内运转的设备只有溶液泵,其余均为换热设备。设备的年维护费用较低,取为10万元/年。

4、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汇总

以上为2种制冷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汇总如表1

表1 2种制冷方案技术经济评价单位万元

*建、安费的差别在于压缩制冷机需要专用机房,而氨水吸收制冷机为露天安放增额投资回收期(年)=投资额差/年运行费用差的绝对值

全额投资回收期(年)=投资总额/年运行费用差的绝对值

相关数据:

a.50000吨冷库的建筑面积约4.8万㎡

b.冷藏库平均造价:1800元/㎡(含土建、保温、制冷终端)

5、结论

通过2种制冷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可以看到,采用余热制冷技术可以取得长期较好的经济效益。

国家《“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余热余压利用符合节能减排政策,电厂的热、电、冷联产可以大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使电厂的效益大大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可以由原来的31%,提高到60%以上。

氨水吸收制冷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回收工业生产环节中的大量余热,制冷用于冷库可以取代压缩机,并且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介绍

冷库制冷工艺的定义及其设计的基本内容 制冷工艺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具体概念,是制冷循环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联合工艺技术。所有的制冷装置无论大小均需要进行制冷工艺的设计。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时大型制冷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主要研究食品冷藏供液的制冷装置中制冷工艺的设计,也就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冷库”是对易腐败食品进行冷加工或冷藏的建筑物,它既要负荷生产的需要,又要负荷流通的需要。 冷库提供的冷冻、冷藏条件,使加工及贮存的易腐败食品保质保量,为农牧也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而制冷工艺设计就是为各空间提供冷源,也就是为各冷间提供不因室外空气参数和室内条件而变化的较为稳定的“温湿度”,以达到延长易腐败食品的贮存期限、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质量的目的,这就是制冷工艺课程的主要任务。冷库设计要确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优化、安全适用、质量保证。 完整的冷库设计包括制冷工艺设计、土建设计、电器设计、采暖于通风设计,以及给排水设计等五个方面。其中制冷工艺是先行,是主导,其他设计要根据制冷工艺设计提出的条件、数据来进行设计。各个专业的设计要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共同完成冷库设计。冷库制冷工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即根据制冷机工作的原理,根据易腐败食品冷加工或冷藏的技术要求、卫生要求,参照有关设计规范或标准,合理地选择和装设全部制冷机器与设备(包括管道、阀门、管件、仪表等)。设计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调查,了解建库的确自然、社会情况以及各种物质、技术条件。设计时,吸取同类冷库设计、生产建设经验;参考国内外科学技术新成就;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使冷库系统投入使用时生产流程合理,节约能源,操作维修方便。 国内冷库建设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新建的食品冷库越来越多,而且新增的冷库都在不断应用新技术,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设计、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都包含越来越多的技术含量,使冷库在使用中真正做到安全、节能、好用。 近二十几年来,人们研究得最为积极的是对CFCs类氟利昂制冷剂的替代研究,其中冷库或其他小型制冷装置用制冷剂的替代研究表明,氨是一种很好的替代物。它不仅在大型冷控股中作为制冷剂,而且随着新研究成果的出现,例如,密封性好的装置和设备的研制成功、低粘度PAO润滑油与氨互溶性的发现等,使氨已可以用于小型的制冷装置及空调系统。目前已研制出专门用氨做制冷剂的氨用小型压缩机。扩

冷库制冷工艺说明书

冷库工程 制 冷 工 艺 说 明 书 辉达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5月13日

目录 一、设计方案说明 (2) 二、甲方设计要求 (2) 三、制冷工艺设计 (2) 四、相关建筑设计 (3) 五、相关水系统设计 (3) 六、相关电气系统设计 (4) 七、相关保温设计 (4) 八、其它相关方面 (4) 九、主要制冷设备明细单 (4) 十、辉达公司资质 (5) 十一、冷库布置简图…………………………第页

一、设计方案说明 1、本设计方案涉及的范围包括 (1)制冷工艺设计 (2)相关建筑设计 (3)相关水系统设计 (4)相关电气设计 (5)相关保温设计 2、设计依据:甲方提出的有关要求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3、本设计方案的性质:本设计方案为初步设计方案,待与甲方及其他专业 会商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予修订。 4、技术方案 (1).冷库主体部分:采用土建冷库形式,库体保温为聚氨脂现场发泡保温; (2).制冷工质部分:采用以氟利昂R22; (3).制冷设备部分:保鲜库部分采用目前国际上应用广泛的螺杆并联机组的集中控制技术,节能控制灵活。 (4).库内制冷设备部分:保鲜冷库采用吊顶式高性能冷风机降温技术。 二、甲方设计要求 1、冷库库址: 2、冷库生产用途:保鲜。 3、冷库功能性质:用于蔬菜、水果类等。 4、加工能力:冷藏间容积:6000m3(库温5/-2℃) 5、冷藏间:尺寸见图1。 7、水池:容积1.5m3。 8、制冷主机:采用双螺杆并联制冷压缩机。 9、制冷系统冷凝方式:采用蒸发式冷凝器。 10、制冷剂:采用氟利昂(R22)作为制冷剂。 11、冷凝温度:以+35℃计。 三、制冷工艺设计 1、制冷压缩方式:采用双螺杆并联制冷压缩机。 2、供液方式:采用直接供液方式。 3、融霜方式:电热除霜方式技术,具有轻易安装、操作简单、除霜干净彻

冷库技术方案书

冷库施工方案 一、概述 本规格书适用于冷库工程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及系统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10 国内空调设计规范 国内工程安装、检验规范 业主提供的平面图及其他技术要求 2、工程设计总述工程主要由制冷系统、电控系统、库房保 温系统组成。 制冷系统包括:风冷压缩冷凝机组、蒸发器(冷风机)、制冷配件、 制冷管道及保温等组成。 电控系统包括:微电脑温度控制器、相位保护器、过流保护器、压力 控制器等组成。 库房保温包括:库体保温板、冷库门及附件。 制冷系统:采用半封闭制冷压缩机,风冷冷凝制冷机组,氟利昂R22(HCFC)为制冷剂,高效风冷蒸发器,Danfoss进口热力膨胀阀,精确匹配使系统平稳,低能耗运行,节约运行成本。 电控系统:采用微电脑控制器,高低压压力继电器,电磁阀,电源相位保护,电流保护器及短路、漏电保护器,确保设备安全、自动化运行。 保温系统:采用聚氨酯双面彩钢板,彩钢厚度聚安脂密度每立方43KG、库板

之间连接采用偏心钩的形式。聚氨酯双面彩钢板具有良好保温性能,聚氨酯吸潮性能弱、热导率小、拆装方便,使用该材料作为库体保温可以大大的延长冷库的使用寿命。 三、工作原理 来自蒸发器(冷风机)的低压氟利昂被压缩机吸入,压缩后变成高压高温蒸汽,经排出后进入风冷式冷凝器,在冷凝器中与室外空气产生热交换。 经冷凝后氟利昂变成高压中温液体,液态的氟利昂自冷凝器出来后经过电磁阀进入干燥过滤器,在干燥过滤器中过滤掉杂质和水分后进入热力膨胀阀节流降温(降压)成低温低压的饱和液体,再进入蒸发器内蒸发(其冷量为被冷却物降温所吸收),从而完成一个循环。 库房内的降温,是由于室内空气在分机的驱动下强迫通过翅片式蒸发器冷却降温,然后又送入库内,如此不断的循环工作,使室内温度慢慢降低,直至达到用户要求后暂停工作。 吊顶式蒸发器采用翅片式冷风机,为套片结构,由于管内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低于0℃故运行一段时间后套偏间的霜层会加厚,影响空气的流通和增加传热热阻,从而影响制冷效果增加运行费用,此时就必须停止制冷机组和冷风机的运行,并接通冷风机自带的电加热化霜系统,使翅片间的霜层化成水进入其下的节水盘排出室外,直至蒸发器上的霜化完为止。 制冷原理图 压缩机 蒸发器吸热降温冷凝 器 放 热膨胀阀节流降压四、制冷设备工程所在地:湖南长沙环境空气温度:≤35℃环境相对湿度:≤81%冷库的面积、及温度要求如表所列: 库房温度库房规格库房名称 (宽)(高)-18℃~-5℃(长)冷冻库 冷藏库(宽)(高)℃~5℃(长)-5 保鲜库(宽)(高)-0℃~10℃(长)

冷库维修知识

冷库维修知识 1、冷库各部件名称: 2、各部件作用: 压缩机:就是在制冷剂回路中起压缩驱动制冷剂的作用。压缩机把制冷剂从低压区抽取来经压缩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通过散热片散发出热量到空气中,制冷剂也从气态变成液态,压力升高。压缩机的工作回路中分蒸发区(低压区)与冷凝区(高压区)。制冷剂再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通

过毛细管或膨胀阀喷射到蒸发器中,压力骤降,液态制冷剂立即变成气态,通过散热片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量。这样压缩机不断工作,就不断地把低压区一端的热量吸收到制冷剂中再送到高压区散发到空气中,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冷凝器:就是冷库制冷系统中主要的热交换设备之一,其作用就是把装配式冷库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制冷剂过热蒸气冷却与冷凝为高压液体蒸发器:就是将冷库内的热量吸走,使液态冷媒在低压低温蒸发下,吸取由冷冻库内所传来的热量而蒸发,变成气态冷媒,气态的冷媒被吸入压缩机压缩后,再排入冷凝器排热。基本上蒸发器与冷凝器的原理相同,所不同的就是前者为向库内吸热,后者为向外界排热。 储液罐:储存氟利昂储罐,保证制冷剂始终处于饱与状态。 电磁阀:其一防止压缩机停机时高压部分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 避免压缩机下次启动时低压过高,防止压缩机液击。其二冷库温 度达到设定值时温控器动作,电磁阀失电,低压压力达到停机设 定值时压缩机停,当冷库内温度回升到设定值时,温控器动作,电 磁阀得电,低压压力上升到压缩机开机设定值时压缩机启动。 高低压保护器:防止高压过高低压过低保护压缩机。 温控器:相当于冷库大脑控制着冷库制冷开与停及化霜、风扇的 开与挺。 干燥过滤器:过滤系统中杂质与水分。 油压保护器:保证压缩机有足够润滑油。 膨胀阀:也叫截流伐,它能使系统高低压压力形成巨大的压差,使

冷库课程设计-小型氨系统制冷工艺设计

小型氨系统制冷 工艺设计 (第四组) 制冷工艺设计 一个单层500t生产性冷藏库,采用砖墙、钢筋混凝土梁、柱和板建成。隔热层外墙和阁楼采用聚氨酯现场发泡,冻结间内墙贴软木,地坪采用炉渣并装设水泥通风管。整个制冷系统设计计算如下: 1.设计条件 1.气象和水文资料 2.制冷系统 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冷藏间温度为-18℃,冻结间温度为-23℃。 3.冷藏库的平面布置 冷藏库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2. 设计计算 整个制冷系统的设计计算是在冷库的平面立面和具体的建筑结构和围护结构确定之后进行的。首先计算冷库的耗冷量,然后计算制冷机器和设计。计算出程序如下: 1.冷库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计算 主要计算外墙、内墙、阁楼层和地坪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热阻的计算公式为: ,1i i i s R R a δλ== 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2121 1 1s w K δδαλλα= + ++???+ 对于墙面的对流换热系数α,外墙表面α取;内墙表面α取;冻结间的内墙表面取。各冷库维护结构及其传热系数的计算见表1-1。 3. 冷库耗冷量的计算

(1)冷库围护结构传热引起耗冷量按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面积原则计算各库房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然后计算耗冷量。 1)冷库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冷库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计算见表1-2. 表1-1 冷库围护结构及其传热系数的计算

表1-2 冷库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表

no.3 东墙 西墙 北墙屋顶、阁楼、地 坪 9.185 9.185 22.370 20.000 7.490 7.490 7.490 7.860 68.795 68.795 167.551 157.200 no.6 东墙 南墙 西墙 屋顶、阁楼、地 坪 6.950 10.370 6.950 8.000 6.290 6.290 6.290 5.590 43.716 65.227 43.716 44.720 2)冷库围护结构的耗冷量计算下表1-3. 表1-3 的计算表 序号墙体方向Q 1/W K A αT w T n NO.1 东墙0.194 68.796 1 35 -18 707.809 南墙0.194 167.551 1.05 35 -18 1810.056 西墙0.194 68.796 1.05 35 -18 743.199 阁楼层0.107 157.200 1.2 35 -18 1074.044 地坪0.262 157.200 0.7 33 -18 1467.838 此间合计5802.947 NO.2 东墙0.194 59.920 1 35 -18 616.491 西墙0.194 59.920 1.05 35 -18 647.316 阁楼层0.107 154.400 1.2 35 -18 1054.914 地坪0.262 154.400 0.7 33 -18 1441.694 此间合计3760.414 NO.3 东墙0.194 68.796 1 35 -18 707.809 西墙0.194 68.796 1.05 35 -18 743.199 北墙0.194 167.551 1.05 35 -18 1810.056 阁楼层0.107 157.200 1.2 35 -18 1074.044 地坪0.262 157.200 0.7 33 -18 1467.838 此间合计5802.947 NO.4 东墙0.194 68.796 1 35 -18 707.809 南墙0.233 167.551 1 35 -18 2065.073 西墙0.194 68.796 1 35 -18 707.809 北墙0.194 65.227 1.05 35 -18 704.650 阁楼层0.109 48.480 1.2 35 -18 334.931 地坪0.269 48.480 0.7 33 -18 465.185 此间合计4985.456 NO.5 东墙0.194 37.740 1 35 -18 388.291 南墙0.233 50.320 1 35 -18 620.195 西墙0.233 37.740 1 35 -18 465.146 北墙0.233 50.320 1 35 -18 620.195 阁楼层0.109 45.200 1.2 35 -18 312.270 地坪0.269 45.200 0.7 33 -18 433.712 此间合计2839.809 ) ( n w T T KA Q- =α

冷库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冷库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1安装前材料准备 1、冷库设备材料配套应根据冷库工程设计施工材料单配备,冷库板、库门、制冷机组、制冷蒸发器(冷风机或排管)、微电脑温度控制箱、膨胀阀、连接铜管、电缆控制线、库灯、密封胶、安装辅料等配齐并要核对材料及配件型号。 2、运输安装前应按发货单核对冷库库板数量,装卸库板时应做到轻拿轻放,在库板的每层及地面接合部铺垫防划层。 2库板的安装 冷库整体拼装时应与墙体及屋顶留有间隙,冷库地板安装平整,不平处用材料把地坪垫平,并锁紧板与板之间锁钩,用硅胶密封,达到库面平整,无空心感,冷库库体的顶板、地板、立板安装好后,顶与立、立与地板之间修正平齐并锁紧,彼此间所有锁钩。

3冷风机安装技术 1、选择吊点位置时,首先考虑空气循环最好的位置,其次在考虑库体结构方向。 2、冷风机与库板间隙要大于冷风机的厚度。 3、冷风机所有吊栓应全部紧固,并用密封胶将螺栓及吊栓穿孔封闭,防止冷桥和漏气。 4、吊顶风机过重时,应用4号角或5号角铁做过梁,过梁应横跨到另一块顶板和墙板上,以减轻承重。 4制冷机组的组装安装技术 1、半封或全封闭压缩机都应安装油分离器,并在油分内加住适量机油,蒸发温度低于—15度时,应加装气液分离器并加装适量冷冻机油。 2、压缩机底座应安装减震胶座。

3、机组的安装要留有维修空间,便于观察仪表和阀门的调节。 4、高压表应安装在储液灌阀门三通处。 5、机组整体布局合理,颜色一致。各型号机组安装结构应保持一致。 5制冷管道安装技术 1、铜管管径的选择应严格按照压缩机吸排气阀门接口选择管径,当冷凝器与压缩机分离超过3米时应加大管路直径。 2、冷凝器吸风面与墙壁保持400mm以上距离,出风口与障碍物保持3米以上距离。 3、储液罐管径进出口管径按机组样本上标明的排气和出液管径为准。

冷库制冷系统的概述

冷库制冷系统的概述 利用外界能量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物质(或环境)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物质(或环境)的系统叫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可分为蒸气制冷系统、空气制冷系统和热电制冷系统。其中蒸气制冷系统又可分为蒸气压缩式、蒸气吸收式和蒸气喷射式等多种类型。 1.制冷系统方案设计的意义 制冷系统方案设计是设计工作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其方案的选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建造费用、操作管理的方便程度、机器设备的先进性及经常运转费用的高低等。因此,在选择、确定方案时,应从先进性、实用性、经济发展诸方面考虑,因地制宜地选出合适的设计方案。 2.制冷系统方案设计的依据 1)制冷装置服务对象,如冷库、空调、工艺用水等。 2)建设规模和投资限额。 3)生产工艺要求。 4)当地水文气象条件,如冷却水温、水量、水质等。 5)制冷装置所处环境。 3.制冷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1)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尽量选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3)制冷系统在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简单,操作管理方便。 4)投资合理,不仅要考虑一次投资和经常运转费用,还要考虑到技术、经济及发展问题。 总之,要使所选方案安全可靠、方便灵活、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4.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基本构成 (1)单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由制冷原理可知,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是构成压缩式制冷系统必不可少的四大部件,把它们依次用管道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单级压缩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四个过程,即可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2)双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双级压缩由低压级压缩机(低压缸)、高压级压缩机(高压缸)、中间冷却器、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组成的双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其循环是:低压级压缩机由蒸发器吸入低压蒸气,压缩至中间冷却器,在中间冷却器内被冷却,再由高压级压缩机吸入并升压至冷凝压力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再经节流阀供至蒸发器吸热蒸发,如此循环。中间冷却器内的冷源是由高压液体经节流后提供。 (3)综合系统的基本构成实际制冷装置中,有单级压缩系统,也有双级压缩系统,还有既有单级也有双级的综合系统。此时的综合系统并不是由两个独立的单、双级系统合并而成,一般情况下,由于单、双级压缩冷凝压力的一致性,实际上综合系统可以看成是单级系统和双级系统共用冷凝器而构成的。 (4)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是制冷系统中比不可少的。但使用中的制冷系统为了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改善运行的经济性,增设了诸如贮液器、油分离、气液分离器、排液桶、低压循环桶、液泵、调节站、安全阀等设备和阀件,构成了比基本构成复杂得多的实际制冷系统。 5.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原理图 用管线、阀件图例绘制的,能简单的表示出实际制冷系统中机器、设备、阀件、仪表之间互相关系的图称制冷系统原理图。从制冷系统原理图上可以看出机器、设备的规格、

冷库维修知识

冷库维修知识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冷库维修知识 、冷库各部件名称: 、各部件作用: 压缩机:是在制冷剂回路中起压缩驱动制冷剂的作用。压缩机把制冷剂从低区抽取来经压缩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通过散热片散发出热量到空气 ,制冷剂也从气态变成液态,压力升高。压缩机的工作回路中分蒸发区(低区)和冷凝区(高压区)。制冷剂再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通过毛细管或膨胀喷射到蒸发器中,压力骤降,液态制冷剂立即变成气态,通过散热片吸收气中大量的热量。这样压缩机不断工作,就不断地把低压区一端的热量吸到制冷剂中再送到高压区散发到空气中,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凝器:是冷库制冷系统中主要的热交换设备之一,其作用是把装配式冷库缩机排出的高温制冷剂过热蒸气冷却和冷凝为高压液体蒸发 :是将冷库内的热量吸走,使液态冷媒在低压低温蒸发下,吸取由冷冻库所传来的热量而蒸发,变成气态冷媒,气态的冷媒被吸入压缩机压缩后,排入冷凝器排热。基本上蒸发器与冷凝器的原理相同,所不同的是前者为库内吸热,后者为向外界排热。 液罐:储存氟利昂储罐,保证制冷剂始终处于饱和状态。 磁阀:其一防止压缩机停机时高压部分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避 压缩机下次启动时低压过高,防止压缩机液击。其二冷库温度达到 定值时温控器动作,电磁阀失电,低压压力达到停机设定值时压缩

停,当冷库内温度回升到设定值时,温控器动作,电磁阀得电,低压力上升到压缩机开机设定值时压缩机启动。 低压保护器:防止高压过高低压过低保护压缩机。 控器:相当于冷库大脑控制着冷库制冷开与停及化霜、风扇的开与。 燥过滤器:过滤系统中杂质与水分。 压保护器:保证压缩机有足够润滑油。 胀阀:也叫截流伐,它能使系统高低压压力形成巨大的压差,使膨阀出口的高压制冷液体迅速澎化蒸发,通过管壁吸收空气中的热,进行冷热交换。 分离器:其作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汽中的润滑油进行分,以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地运行。根据降低气流速度和改变气流方向分油原理,使高压蒸汽中的油粒在重力作用下得以分离。一般气流度在1m/s以下,就可将蒸汽中所含直径在以上的油粒分离出来。常使用的油分离器有洗涤式、离心式、填料式和过滤式四种。 发器压力调节阀:是防止蒸发器压力(以及蒸发温度)降低到规定值下。有些时候也用它来调整蒸发器至力以适应负荷的变化。 扇调速器:该系列风机调速器主要用于制冷设备的室外风冷冷凝器风机电机调速,或者用于冷库的冷风机调速。 冷库不制冷或制冷效果差: 查制冷机的冷凝器上是否脏。检查库内蒸发器上是否积霜过厚。检制冷剂是否渗漏(用肥皂水涂在管路连接处,有气泡生成说明制冷

500吨小型冷库设计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题目:猪肉类冷库制冷工程设计 专业:物工专业 班级:物工0903班 学生姓名:肖红斌 指导老师:陈进军 2011年12月1日

本设计为猪肉冷库制冷工程设计,本建筑包括两个冻结间、三个冻结物冷藏间。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冷系统方案的确定、冷负荷的计算、设备选型、制冷系统的布置。结合建筑结构特点和使用功能,通过方案比较,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选择了双级压缩制冷系统,根据制冷系统方案的设计,进行辅助设备的选型。其次本设计介绍了机房及库房设备的布置,管线的布置及走向,管材、管径等。最后对制冷系统的试压、试漏、及管道的保温问题做了简单说明。 关键词:制冷系统、活塞式压缩机、冷负荷

1 工程概况及原始材料 (1) 1.1设计目的 (1) 1.2工程概况 (1) 1.2.1 冷库设计条件 (1) 1.2.2 冷库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计算 (2) 1.2.3 维护结构传热面积F的确定 (7) 2 冷负荷计算 (9) 2.1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耗冷量Q1 (9) 2.2食品冷加工耗冷量Q2的计算 (10) 2.3通风换气的耗冷量Q3的计算 (12) 2.4电动机运转耗冷量Q4的计算 (12) 2.5操作耗冷量Q5的计算 (12) 2.6耗冷量的汇总 (14) 2.6.1 冷间冷却设备负荷计算 (14) 2.6.2 机械负荷Qj计算 (15) 2.6.3 冷库耗冷量估算 (16) 3 制冷系统方案的确定 (18) 3.1确定制冷系统方案的原则 (18) 3.2确定制冷系统方案的主要内容 (18) 3.3冷库制冷系统的确定选择 (19) 3.3.1制冷剂种类确定 (19) 3.3.2 制冷系统供液方式的确定 (19) 3.3.3冷间冷却方式的确定 (21) 3.3.4制冷系统供冷方式的确定 (22) 3.3.5蒸发温度的确定 (22) 3.3.6过热度的确定 (22) 3.3.7冷凝温度的确定 (22) 3.3.8过冷度的确定 (23) 3.3.9蒸发器除霜方案的确定 (23) 4 制冷机器设备的选型 (24) 4.1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24) 4.1.1选型的一般原则 (24) 4.1.2 计算压力比 (24) 4.1.3 -33℃蒸发回路压缩机选型 (24) 4.2冷凝器的选型计算 (29) 4.2.1 冷凝器的负荷 (29) 4.2.2 冷凝器面积计算 (30) 4.2.3 冷却水用量 (31) 4.3 蒸发器的选型计算 (31)

冷库制冷工艺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制冷工艺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库容量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急冻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低温冷藏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坪..................................................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屋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冷藏间内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急冻间内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急冻间走道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 冷藏间走道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冷耗量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冷库围护结构传热面引起的冷耗量Q1......................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食品冷加工的耗冷量Q2..................................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库内通风换气热量Q3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电动机运转热量Q4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操作热量Q5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总耗冷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冷却设备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冻结物冷藏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冻结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流化床................................................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计算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制冷压缩机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冷凝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油分离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高压贮液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氟泵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低压循环桶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热虹吸罐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八.管径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回气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吸入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排气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冷凝器至贮液桶........................................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制冷设备和管道的隔热厚度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个人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氧化碳在冷库制冷系统的应用讲课稿

C O2在冷库制冷系统的应用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汤玉鹏一、C O2作为制冷剂的发展历史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前,C O2(R744),氨(R717),S O2(R764),氯甲烷(R40)等曾被广泛应用。 1850年,最初是由美国人A l e x a n d e r T w i n i n g提出在蒸汽压缩系统中采用C O2作为制冷剂,并获英国专利[1]。 1867年,T h a d d e u s S C L o w e首次成功使用C O2应用于商业机,获得了英国专利。于1869年制造了一台制冰机。 1882年,C a r l v o n L i n d e为德国埃森的F K r u p p公司设计和开发了采用C O2 作为工质的制冷机。 1884年,WR a y d t设计的C O2压缩制冰系统获得了英国15475号专利。澳大利亚的J Ha r r i s o n设计了一台用于制冷的C O2装置获得了英国1890号专利。 1886年,德国人F r a n z Wi n d h a u s e n设计的C O2压缩机获得了英国专利。英国的J&E Ha l公司收购了该专利,将其改进后于1890年开始投入生产。 19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将C O2应用于制冷。 1897年K r o e s c h e l B r o s锅炉公司在芝加哥成立了分公司,生产C O2压缩机。 1919年前后,C O2制冷压缩机才被广泛应用在舒适性空调中。 1920年,在教堂的空调系统中得到应用。 1925年,干冰循环用于空气调节。 1927年,在办公室的空调系统中得到使用。 1930年,在住宅的空调系统中得到使用,后来又被用于各种商业建筑和公共设施的空调制冷系统。 C O2制冷曾经达到很辉煌的程度。据统计,1900年全世界范围内的356艘船舶中,37%用空气循环制冷机,37%用氨吸收式制冷机,25%使用C O2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发展到1930年,80%的船舶采用C O2制冷机,其余的20%则用氨制冷机。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比较差,C O2较低的临界温度(31.1℃)和较高的临界压力(7.37MP a),使得C O2系统的效率较低。加上其冷凝器的冷却介质多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或海水,基本属于亚临界循环。当水温较高时(如热带海洋上行驶的轮船其冷却水的温度可接近30℃),其制冷效率会更加下降。所以C O2制冷技术并没有进一步开发运用于汽车空调、热泵等。

低温氨制冷系统调试

低温氨制冷系统调试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冷库项目,总建筑面积达约2万平方米,建筑高度30.6米,设冻结间2间,室温-25C,总冻结能力为30T/20h ; 冻结物冷藏间22间,室温-20C,总公称容积约为49930m3 2 系统调试流程 3、调试步骤 3.1管道、设备吹扫 制冷系统管道安装好以后,需用0.8Mpa 压缩空气对制冷系统管道进行分段排污,并在排污口300MM处用白色板检查,一直到无污物排出。排污前应将手动阀全部开到最大,电磁阀等精密仪表拆除,防止系统中的污物对阀芯造成破坏。 3.2系统试压 系统吹扫干净后需用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对系统试压,高压侧压力保持2.0Mpa (表压)、低压侧压力保持 1.5Mpa (表压)、保压时间24 小时以上,压降不得大于试验压力的1%。试压过程 中如发现压降大于试验压力的1%,则应立即用肥皂水进行检测,及时查找渗漏部位并进行补漏。 3.3系统抽真空系统压力试验完成后为保证系统良好运行需对系统 进行抽 真空。本工程采用真空泵将系统压力抽至-0.095Mpa (即绝对压力

5Kpa)左右并保持24小时以上,。 3.4系统漏氨检测系统真空测试符合标准需加入制冷剂进行再次试 压,试验压 力为0.2Mpa,若没发现泄漏且24小时后压力不下降则说明系统不漏。 3.5管道、设备保温隔热压力试验合格后要及时对蒸发压力下工作 的管道、设备进行 保温隔热处理,本工程采用聚氨酯发泡的形式进行保温。 3.6设备单机调试 系统调试开始前要进行设备、电磁阀单机调试。以下设备均以点动方法进行调试。 ⑴电磁阀,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电源是否接通,是否能够正常启停。 ⑵蒸发冷,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电源是否接通,风机、水泵转向是否正确、转动是否灵活、电压、电流是否正常。 ⑶压缩机,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电源是否接通,油泵、压缩机转子转向是否正确、转子是否灵活、有无障碍物、电压、电流是否正常 ⑷氨泵,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电源是否接通,氨泵转向是否正确、联轴器是否灵活转动、压力表是否正常、电压、电流是否正常。 3.7 系统加氨 打开系统中除与大气相连的所有阀门。将加氨槽车上的管道接入加氨站。 打开加氨站阀门同时开启槽车上加氨阀门,利用内外压力差向系

氨制冷系统调试方案

一期冷库制冷系统安装承包工程 氨制冷系统调试方案 按照建设单位要求,4#冷库制冷系统安装调试工作准备就绪。为确保此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现明确各参与安装单位责任分工。 具体责任分工如下: 制冷系统调试领导小组成员:王鲲、胡向东 制冷系统总调试单位:济南大森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责任人:刘培全、陈现富 责任范围:整个制冷系统调试、降温 制冷机器设备调试单位: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责任人:汪琪明 责任范围:制冷机器设备主机单体调试 制冷设备电器配电调试单位:丹佛斯阀门供货厂家、山东鲁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安装公司联合调试 责任人:梁志超、张曰勤、杨工 责任范围:制冷系统电动阀门、电磁阀、冷库门、配电箱。 变电所、高、低压送电、各配电箱电源输送单位:西安供电公司 责任人: 责任范围:确保各类用电设备正常通电,设备电缆敷设无误。 以上单位责任人在调试期间必须盯靠调试现场,明确责任分工,服从调试领导小组安排。 根据本冷库实际情况,参照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制定本调试方案。

一、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⑴应急物资: 检查机房通风设备运转是否良好,必须的防毒面具、防护衣、橡胶手套、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及消防器具是否到位,急救药品,药箱配备齐全。制冷系统调试运行前,专业操作人员必须到位,满足值班、上岗人数要求。 ⑵机修工具: 准备好各种维修用具,各类扳手,套筒等。 ⑶高低压配电检查:检查高、低压配电通电情况: 高压通电配电检查由高压配电安装单位负责。检查各类仪表是否正常,信号显示、数据显示是否正常。低压配电检查由低压配电安装单位负责,检查各线路对地绝缘程度,各配电箱连接情况,电压显示是否正常。检查配电箱与各用电设备的连接情况,确定连接无误后再进行通电试验。 ⑷蒸发冷供、排水、冷风机融霜排水系统检查: 由水系统安装单位负责调试工作。重点检查部位:蒸发冷供水、补水水泵等设备及系统管道、阀门。蒸发冷水箱密封、渗漏及供水情况,蒸发冷排水、融霜排水是否畅通。 ⑸自控阀门检查: 电磁阀调试阶段要进行通电前的检查工作,具体工作由阀门生产厂家负责。主要检查阀门内部线路连接情况,避免错接、漏接现象的发生,确保阀门达到通电后准确动作的要求。

1000吨果品冷藏库制冷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1000吨果品冷藏库制冷工艺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为延安地区1000吨果品冷藏库制冷工艺设计,该库为分配性冷藏库。 根据建筑和冷藏工艺流程的要求及冷藏库的功能,并结合冷藏库要求的存储容量及果品堆码方式,确定了冷藏间的间数及平面尺寸和房间高度。根据保温要求,对冷藏库围护结构保温材料进行了选择,通过比较最终确定选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和泡沫混凝土作为本次设计的冷藏库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并计算保温层厚度,通过校核计算验证本设计确定的围护结构总热阻大于最小总热阻,围护结构的隔汽防潮层蒸气渗透阻满足要求。 本次设计冷藏间设计为6间,库温为0℃,相对湿度90%,4间容量200 吨,2间容量100吨,大小搭配,便于调节与灵活储存。整个库房的公称容积为9374.4m3,机械负荷为128 kW。设置宽为6 m的常温穿堂,兼作预冷间。考虑到经济和无污染,制冷剂采用氨制冷剂,为保证供液稳定,制冷系统采用氨泵供液。库内冷分配设备采用冷风机,为满足库内果品对空气流速的要求,通过气流组织计算,采用均匀风道送风方式。冷风机的融霜采用热氨融霜与水冲霜相结合的方式。 冷却水系统选用循环水系统,以自来水作补水。

关键词:果品冷藏库,冷负荷,冷风机,氨制冷系统,管道 目录 摘要........................................................................ I 1设计基本资料 (1) 1.1 设计题目及目的 (1) 1.2 设计点室外气象参数 (1) 1.3 冷藏库室内设计参数 (1) 2 冷藏库热工计算 (1) 2.1 冷藏库吨位分配及分间 (2) 2.2 果品堆放形式的确定 (2) 2.3 冷藏库尺寸计算 (2) 2.4冷藏库建筑平面设计 (3) 2.4.1 库址的选择 (3) 2.4.2 穿堂设置 (3) 2.4.3 公路站台设置 (3) 2.4.4 冷藏库总平面设计 (4) 2.5库房围护结构的计算 (4) 2.5.1 隔热材料的选择要求及隔热层的施工方法 (4) 2.5.2 外墙结构材料的选择计算 (5) 2.5.3 库房地坪结构材料的选择计算 (7) 2.5.4 库房屋面料的选择计算 (9) 2.5.5 库房内隔墙料的选择计算 (10) 2.6校核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组 (12) 2.6.1 外墙蒸汽渗透阻校核 (12) 2.6.2 屋面蒸汽渗透阻校核 (13)

屠宰场冷库制冷系统设备采购招标文件(DOC 38页)

第一部分供应商须知 二、投标人须知 投标人的资格条件 1、投标人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中国大陆注册具有履行合同能力。 2、必须具备与所提供设备相一致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或准用许可证(如 国家主管部门有要求);其质量保证体系通过ISO9001标准认证。 3、具备相应的机电设备及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承包二级及以上资质,项目经理应

具有相关专业二级及以上资质,技术负责人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职称,二者均为投标人正式职工。 4、经验要求:从事投标工程的安装以及售后服务经验在5年以上。近3年来总承包5000T 以上 冷库3座以上,并提供所建项目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及所承接内容。 5、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 6、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具有履行合同所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有 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纪录;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纪录。 7、不得将采购方项目情况无授权外泄。 8、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 第二部分技术规格及商务要求 湖南*****有限公司作为招标人,就*****市中心城区生猪机械化定点屠宰场冷库制冷系统的成套供货、设备、调试服务等工程进行竞争性招标。 本项目包括全部氨制冷系统和制冷控制系统(包括有关说明)设备材料的采购。招标人负责土建及预留预埋、高低压配电系统,本项目投标范围应包括于以下主要内容: 1 工程综合说明 1.1工程名称:*****市中心城区生猪机械化定点屠宰场冷库制冷系统设备采购及安装服务等交钥匙工程 1.2投标范围 ,即冷库(含制冷机房)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采购、、调试;冷库内顶排管的提供、安装、调试;全部氨制冷管道、阀门的采购、、调试及本项目所需的监检费用;所有氨制冷设备及管道的保温;所有设备及材料的卸车及二次吊装费;本项目所需工质、冷冻油及一年的售后服务(包括一年质保期内所需的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1.3 招标人制冷工艺图,附电子版图纸。 1.5项目工期:合同正式执行之日起6个月内完工(含设备备货期)。 1.6其它 ,总包配合服务费、远征费等)。 ,随机附件不准列入备件进行重复计价。 2制冷系统要求:

XXX冷库制冷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XX冷库制冷系统设计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 班级:铁供XXXX 学号:XXXX 学生姓名:XXXX 指导教师:XXXX 2014 年03 月

XX冷库制冷系统设计XX cold storage refrigeration syetem design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 班级:铁供XXXX 学号:XXXX 学生姓名:XXXX 指导教师:XXXX 2014年03 月

中文摘要 本次课题是以某冷库为样板进行设计。 冷藏间储藏吨位为300t,冷间设计温度为-18℃;冻结间生产能力为30t/24h。室外空气温、湿度根据你建库确定。 这次设计在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出冷间负荷之后,根据合理利用能源的原则,因地制宜,在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后,选择一个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的设计方案。最终确定方案为:氨系统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双级压缩。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依次选择冷风机、贮液器等辅助设备。在完成设备选型后进行管道布置、机房布置、设备保温等。 【关键词】方案确定负荷计算管道设计压缩机冷凝器结束语

目录 1.前言-------------------------------------------------------------------------3 2.设计任务书----------------------------------------------------------------4 3.制冷方案的确定----------------------------------------------------------5 4.库房负荷的计算----------------------------------------------------------8 5.冷却设备的选型计算---------------------------------------------------17 6.系统管径的确定---------------------------------------------------------20 7.制冷剂注入量------------------------------------------------------------21 8.结束语---------------------------------------------------------------------22 9.致谢------------------------------------------------------------------------23 10.参考书目-----------------------------------------------------------------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