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大全

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大全

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大全
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大全

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第一步:大豆挑选与浸泡:制作豆腐首先要挑选品质较好的黄豆,因为黄豆的好坏直接影响豆腐的产量和品质,挑选黄豆时应用科粒饱满的黄豆这样可以提高出浆率,同时挑出霉烂变质的黄豆以免影响豆腐的品质,同时去除杂物后方可加水浸泡。浸泡时间要注意掌握好水温和浸泡时间,并要注意所用水质和水量,浸泡时间长短因气温和水温不同而异,一般在冬季需浸泡时间较长,浸泡10-12小时,春秋季8-10小时,夏季4-6小时,但不论浸泡时间长短,浸泡后的大豆需要达到如下要求:大豆要增重1倍,夏季可浸泡至九成,搓开豆瓣中间稍有凹芯,中心色泽稍暗;冬季可浸泡至十成,搓开豆瓣呈乳白色,中心浅黄色,浸泡用水量一般为豆重的2倍,但浸泡豆面必须全部淹没在水中,并要求水面高出豆面6-10厘米以上。同是还要注意浸泡水的水质,此外,在夏季浸泡时还需换水,以防因微生物繁殖影响浸泡效果,而影响豆腐的质量。

第二步:加水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经水洗净、沥干后,即可加入磨浆机料斗,磨浆要求一边投料,一边加水,且投料加水要均匀,不可中途断水或断料,以确保所磨豆浆顺利进行。磨浆加水量一般掌握在已泡制完毕大豆重量的2倍为宜,每斤干豆一般出5斤生豆浆。

(1)

第一次磨浆:将磨浆机的上下磨片调节到有少许磨擦的位置后,在磨浆机的料斗内加入已泡好洗净的黄豆,拧开磨浆机料斗上的蝶阀放水,打开磨浆开关,进行磨浆,注意观察出浆的浓度,适当的浓度为8-10℃be`(1斤干豆出5斤左右的豆浆)以便及时调节加水量,如果是做豆浆可以适当降低豆浆的浓度(1斤干豆出15斤左右豆浆)。一般豆子要经过二次磨浆,第一次磨浆出浆率较高(一斤干豆在泡制好的情况下,可出6-7斤的豆浆即可点制嫩豆腐-内脂豆腐)注意:在磨浆前应调节磨片间隙在转动时听到有轻微的磨擦声既可,如调得过细则容易阻塞滤网,出现渣中带浆,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电能的消耗;如间隙过大出渣率太高同样造成物料的浪费,如遇到沙石等硬物应立即停机及时清除;磨浆结束时要先关电源后关水。

第二次磨浆:将豆渣加水搅匀,使渣槽中渣水混合物成为稀稠状,不宜太稀不宜太稠,太稀时无论做豆腐还是成品豆浆都太大消耗了原料和能源,太稠造成料斗中渣水混合物不易下料磨浆。渣水调配合适,则可进行第二次磨浆,磨将时不需加水,直接将渣水混合料加入料斗,打开电源开关进行磨浆,这时可将砂轮磨片在第一次磨浆的基础上再次向调细的方向调紧少许,出渣口的豆渣呈碎沫状不易粘手,则不需再次磨浆;若渣呈团状说明豆浆还未全部榨出,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磨浆。磨浆完毕关闭磨浆开关,开启吸浆开关,将生豆浆吸入煮浆桶内等待煮浆。

(2)

第三步:锅炉的使用:其有电加热和气加热(有直通式:无需开关放汽和开启式:需要开关放汽)。加热时应向锅炉中加水,否则会造成锅炉烧坏,损坏连接设备,加水量应根据当天所做豆浆量来决定,若要煮两桶豆浆时则应将水加到最高水位,也就是锅炉上的玻璃管水位计上边要保持留有1-2厘米空间,否则会影响蒸汽的排出并会减少锅炉的使用寿命;加入适量水进行加热(气加热的点燃炉灶、电加热的在控温器上调节好温度后开启加热电源),当煮浆桶边的排汽阀门有蒸汽冒出时,锅炉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温度和压可以进行煮浆。

第四步:煮浆:打开蒸汽阀门让高温蒸汽进入煮浆桶中加热(直通式不需开蒸汽阀门)到70--80℃时(开始时声音会高些、待声音低下后),在豆浆中加入适量的消泡剂(消泡剂为暗白色,有粉剂和科粒状)其主要成分:聚甲基硅氧烷、聚乙烯醇、碳酸钙。

用法与用量:用法:用于煮浆时的消泡,待豆浆煮到70℃以上时,加入本品搅匀即可发挥作用。用量:按干黄豆的0.2%左右,直至泡沫消完为止。当豆浆温度达到100℃豆浆在桶内翻滚时、需继续煮沸4--5分钟,这时可适当关小蒸汽阀门开关,以防止在煮浆桶装满的情况下豆浆外溅。豆浆煮熟时无腥味逸出,并有纯正的豆香味,用120目的丝网过滤,放出熟豆浆等待点卤。

(3)

第五步:点卤:热豆浆在容器中冷却至80-90℃时加凝固剂凝,固称为点浆、点卤,是制作豆制品的关键步骤。先在豆浆桶中加入少量食盐(100市斤豆浆约100-150克),以提高豆制品口感,需搅拌至食盐充分溶化;然后用水勺成八字型搅拌(翻浆)慢慢注入凝固剂,边搅拌边注入凝固剂,而且中途不能停止,点卤时应注意凝固剂的流量先大后小,翻浆先快后慢,当豆浆表面逐渐扩大时(有雪花片状慢慢成为糊状),把搅拌器提到上层平推一下确认凝固密度均匀后,整个点卤过程就结束了。

1、卤水的调配:通常的盐卤(氯化镁)为粉末状或冰片状为25-27℃。调配时在4-5市斤水中加入1市斤的盐卤,完全溶解后除去杂质,检测卤水浓度可用舌尖沾试,如能立即感到刺激的感觉,卤水的浓度就大体合适。

2、蹲脑:点完卤后,将豆脑花凝固物静置10分钟左右,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温度降的太低会影响到豆腐的凝固。

3、破脑:用搅拌器轻翻已凝固的豆脑花,若卤水点得合适,浆桶中会析出淡黄色清水;如出现颜色发混发白的浆,则说明卤水量过少,可适当补充卤水。

注意:点浆是对豆腐生产的解剖学,计算出适当的卤水量,卤水的浓度大约在6-8度为好,每100kg干大豆约需要3-4千克卤水;翻浆时应做八字型搅拌;如果翻浆太快,易导致已凝固的豆花颗粒被

(4)

破坏;翻浆太慢,会使豆花凝成大块,都会影响压制成型,点卤水是宁少勿多;多了就无法改变,少了到破浆时可以再加。

不同豆制品的点卤方法;

一、豆腐脑、嫩豆腐:1、嫩豆腐(内脂豆腐):一般是用第一次磨浆时放出的豆浆,按每斤干黄豆出5--6斤豆浆的加水配比,待豆浆煮好后加入适量内酯凝固剂(其成份为D-葡萄糖-S)。做嫩豆腐的用量比率:1斤干黄豆出6-7斤浆加本品12--15克,即每10斤熟豆浆加内脂15-20克。

2、豆腐脑(花):一斤干黄豆出12-15斤豆浆,加内脂10--12克,即每10斤熟豆浆加内脂6--8克。加入过程:先将内脂用冷水完全溶化后,加入已煮熟的豆浆内翻滚搅拌2-3下马上让豆浆停止转动,把豆浆混合物放入成形盒或容器内,10分钟左右、冷却凝固即成口感鲜美细嫩的嫩豆腐或豆腐脑(花)。

二;老豆腐制做方法:按以上第五步的过程方法来点卤,然后用水勺将点好的豆脑灌入已放好豆腐布(纱布或棉布:在使用前需彻底泡透)的豆腐成型器内进行压制。若所用的成型器为自动制压机式,压制时间约为10分钟,若为手动式一般需12分钟左右,其压制标准成型器中只有少量水逸出,即成老豆腐。

三;油豆腐的点卤方法:所用成分为三分之二的熟豆浆和三分之一的生豆浆勾兑均匀后加入凝固剂,按以上第五步的过程方法来

(5)

点卤。当有大量雪花片状物出现时即可,点卤要比老豆腐老一些,放入豆腐成型盒压制成较薄(2厘米左右)的老豆腐,然后把它切成均匀小块,在高温(180℃以上)的油锅内炸成油豆腐。

豆腐花(脑)的过程:

一、将煮好的豆浆(每1市斤干豆出15市斤豆浆的比率)放入保温桶内,内酯按豆浆量比例所需的数量放入勺或杯内用适量温水溶解后(一般50市斤豆浆加内酯45-50克),倒入保温桶豆浆内(一般温度为80-90℃)拌均匀,盖好桶盖10分钟左右即成。

注:如内酯比例过多豆腐花(脑)会有酸味;内酯比例太少豆腐花(脑)表面会出水。

二、豆花(脑)做好后,用较平的勺,酌豆花时要簿一些且均匀地由上往下;整桶豆花的表面要保持平整。

三、杯装豆花配料:酱油(内加味精、鸡精粉、白糖等)、虾皮、榨菜、紫菜、香菜等。

四、喜欢吃辣味的加些辣油,愿意吃香油的加些香油(麻油)。

(6)

彩色豆腐的制作方法

彩色豆腐与传统豆腐一样,都是以大豆为原料。不同的是,它在制作中加入天然蔬菜果汁辅料,形成天然色彩,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保存了蔬菜中的纤维质,有利于人体吸收、消化。制作彩色豆腐的基本工艺与传统豆腐略同,关键工序是菜汁的加入。彩色豆腐的色泽主要取决于蔬菜汁的色泽。如制绿色豆腐可选用:南瓜、芹菜、胡萝卜、萝卜缨和芹菜缨、辣椒叶、红薯叶等;制作什么样的色彩、就用什么样的果蔬来榨汁。点卤和第五步一样。

1、榨取莱汁选取新鲜的蔬菜,清洗干净,切碎或切块,而后榨取汁液,过滤除去菜渣。菜汁的PH值小于6时,彩色豆腐凝固不完全,产品质地过于软嫩松散。PH值大于6.5时,产品质地粗硬易断,表面粗糙。所以菜汁的PH值最好调整到6.0--6.5之间,这样产品的质地细嫩,有光泽、弹性大,且出品率高。

2、彩色豆腐的加工应注意豆浆与菜汁的混合比例。菜汁量小,不易使豆腐着色;菜汁过多则会产生青草味,使风味变坏。一般适用量为每20市斤的豆浆加2-3两左右的原菜汁(具体要看你当地蔬菜所含色素的含量而定)。如在煮豆浆的过程中添加菜汁煮沸时间不宜太长,以免损伤菜汁中的色素和营养成分。菜汁加入后一定要充分搅拌,混合均匀,以免影响成品色泽。

(7)

3、压制时当放入第一层颜色的豆腐花时需先压制1-2分钟后,再可放入另一种颜色的豆腐花,无论做几层都是以此方法推移,并保证每层豆腐厚度相同,然后压制10分钟即成彩色豆腐。由于蔬菜汁的加入,改变了豆浆原有的PH值,所以凝固剂的加入,应因蔬菜汁的PH值不同而适当调整,如PH值低的番茄汁,凝固剂用量应适当减少。

豆腐干的制做过程

一、点卤:

点卤的程度要比做彩色豆腐时稍老一些,即有大量雪花片状物呈现即可,同时要放出多余的卤水,以保证豆腐干的口感。

二、压制成型

把豆干方格框放入成型器的最下层,把充分浸泡的湿棉布平整的铺在上方,把点卤后的豆腐花均匀的平铺在方格中,放入的多少,可根据方格框的大小确定,但至少要装满每个方格,装多时,豆腐花易溢出方格,压制后豆腐干变形;装少时,不易压制且压成的豆腐干也易变薄变形,失去豆腐干的原有特质,装满每个方格后,把每个边角的湿棉布折叠上来,要保证豆腐花不溢出边角,然后上方盖上一张竹篱片,这样一层豆腐花就装好了,重复上面的操作,装满成型器,即可进行压制,压制的时间要比做老豆腐时多做5-8分钟,揭开每层棉布,豆腐干就做成了。

(8)

三、豆腐干豆腐的卤制方法:

成分:水5000克,碘盐15克,花机椒10克,辣椒5克,杜仲20克,大料(八角)18克,干生姜或老姜50克,大蒜80克,白糖20 克,酱油20克,桂皮18克,胡椒14克,茶叶15克,白酒10克。按上面的成分比例加入锅,大火烧开锅内汤料后加入豆腐干或豆腐皮,再调小火熬10--15分钟即成美味可口的豆腐干。

豆腐皮(千张百叶)的制做过程

磨浆,煮浆过程和点卤的过程都和制做豆腐干的过程相同。但在进行压制时,要把成块的豆腐花打碎,从而保证做成的豆腐皮细腻无孔。压制时需一条比成型器稍宽的长棉布条,浸泡充分后将其放如平整的成型器中,加入打碎的豆腐花,加入的高度在2厘米左右,以保证做成豆腐干的厚度,然后把湿布条折叠两层即可放如另一层豆腐花,重复此操作装好成型器后即可进行压制。压制的时间和做豆腐干的时间基本相同,但要保证豆腐皮不在出水。压制结束后,细心揭开每层豆腐皮,将做成的豆腐皮卷成小卷进行卤制,就成口感各异的豆腐卷。

注意:在每天的生产结束后应及时清洗:煮浆桶、渣槽、磨将机、成型框、成型机架及管道以保持机器清洁卫生;清洗时应关闭总电源和蒸汽阀门,同时不要将水直接泼到主机的电控箱、吸浆泵和磨浆机的电机上,以防进水。

(9)

豆制品加工小作坊生产规范标准

豆制品加工生产规范 一、适用范围 (1)本规范所指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发酵或不经发酵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和其他豆制品。发酵性豆制品如腐乳、豆豉、纳豆等产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如豆腐、半脱水豆制品、豆腐再加工制品;其他豆制品如大豆组织蛋白、豆沙类产品。 (2)本规范所称豆制品生产小作坊,是指从业人员较少,有固定生产场所,生产条件简单,不具备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的豆制品生产单位或个人(不含现做现卖)。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⑴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生产基本工艺流程(见图1) ⑵其他豆制品生产基本工艺流程 ①大豆组织蛋白(挤压膨化豆制品):

图1 原料→粉碎→调和→挤压膨化→烘干→(调味加工)→包装→成品 ②豆沙: 原料豆→预处理(清除杂质、浸泡)→蒸煮→破碎→洗沙→分离→干燥→调配→包装→成品 ③豆馅、豆蓉: 原料豆→预处理(清除杂质、浸泡)→蒸煮→破碎→调配(炒蓉)→包装→杀菌→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1)原辅料预处理。 (2)食品添加剂使用。 (3)生产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卫生环节控制。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 (2)微生物指标超标。油脂酸败(酸价、过氧化值超标)(对油炸类)。 (3)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如吊白块等。 三、质量安全卫生条件要求 (一)环境要求 1、生产区域周围不得有防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如污水坑、垃

圾坑、畜禽养殖场等)。 2、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当隔离;生产区内不得饲养家禽、家畜;坑式厕所应当距生产区25米以外。 3、生产区内垃圾应当远离生产车间,排污沟渠应当密闭,生产区内不得有各种异味,不得有各种杂物堆放。 (二)生产场所要求 1、生产场所应清洁卫生,通风、光线良好,空间要满足生产加工需要。 2、生产工艺布局基本合理,各工序之间尽量减少迂回和交叉,减少污染。加工间、原料库及成品存放间应有效分割,并不得堆放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3、生产加工间地面要铺设硬制材料,房顶无灰尘,加工间及成品存放地墙面要用瓷砖贴面1.5米以上。 4、原料库、加工间、成品间应具备防蝇、防鼠,防尘设施(如防护罩等)。 5、加工间通风、排污良好,入口处要有更衣设施和洗手消毒设施。 6、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等物品。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和成品应分类、分区、离地、隔墙存放,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入库。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1)电解 本项目电解铝生产采用熔盐电解法:其主要生产设备为预焙阳极电解槽,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铝电解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氧化铝、氟化铝和冰晶石,原料按工艺配料比例加入350KA 预焙阳极电解槽中,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在945-955℃温度下,将一定量砂状氧化铝及吸附了电解烟气中氟化物的载氟氧化铝原料溶解于电解质中,通过炭素材料电极导入直流电,使熔融状态的电解质中呈离子状态的冰晶石和氧化铝在两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氧化铝不断分解还原出金属铝——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 电解槽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式如下: 2323497094032CO Al C O Al +?-+℃ ℃直流电 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定期用真空抬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经混合炉除渣后由铸造机浇铸成铝锭。电解过程中析出的O 2同阳极炭素发生反应生成以CO 2为主的阳极气体,这些阳极气体与氟化盐水解产生的含氟废气、粉尘等含氟烟气经电解槽顶部的密闭集气罩收集后送到以Al 2O 3为吸附剂的干法净化系统处理,净化后烟气排入大气。被消耗的阳极定期进行更换,并将残极运回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处置。吸附了含氟气体的截氟氧化铝返回电解槽进行电解。 电解槽是在高温、强磁场条件下连续生产作业,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生产设备。电解槽为6点下料,交叉工作,整个工艺过程均自动控制。电解槽阳极作业均由电解多功能机组完成。多功能机组的主要功能为更换阳极、吊运出铝抬包出铝、定期提升阳极母线、打壳加覆盖料等其它作业。 (2)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供料系统 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贮存由外购到厂的氧化铝和氟化盐 ,并按需要及时将其送到电解车间的电解槽上料箱内。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

豆腐生产工艺介绍 一、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浸泡磨浆煮浆过滤点浆蹲脑摊布浇制整理压榨成品 二、以上工序管制点具体如下: 1、原料:(杂质、颗粒、储存条件); 1.1杂质:符合管制要求 1.2颗粒:颗粒饱满,无霉变,病斑 1.3储存条件:通风、避光、低温、防潮 2、清洗:(时间、用水量、清洗状态); 2.1时间:10分钟 2.2用水量:800斤/桶 2.3清洗状态:清洗干净,无可见杂质 3、浸泡:(时间、水温、PH值); 3.1时间:5小时30分 3.2水温:10-25度 3.3Ph值:6.5-7 4、磨浆:(浆液浓度、浆液细度、磨浆时间); 4.1浆液浓度:375kg浆液/50kg豆子 4.2浆液细度(目数)120目 4.3磨浆时间:25分钟/桶 5、煮浆:(煮浆时间、煮浆温度、消泡剂添加量、浆液量); 5.1煮浆时间:40分钟 5.2煮浆温度:90-95度 5.3消泡剂添加量:120g/锅 5.4浆液量:375 kg /锅 6、过滤:(筛网目数、筛网状态);

6.1筛网目数:100目 6.2筛网状态:筛网完好,无破损,干净卫生,每4小时清洗一 次 7、点浆(浆液温度、浆液PH值、添加剂添加量、静置时间); 7.1浆液温度:70-75度 7.2浆液PH值:6.5-7 7.3添加剂添加量:石膏(2kg/桶);抗氧化剂(0.4kg/桶);卤水 0.55kg/桶; 7.4静置时间:35分钟 8、蹲脑:(蹲脑时间); 8.1蹲脑时间:35分钟 9、摊布:(框子与布之清洁度、摊布状态); 9.1框子与布之清洁度:干净卫生、无酸味杂质 9.2摊布状态:棱角有型、摊布齐全无漏角 10、浇制:(浇制量、浇制状态); 10.1浇制量:各框均匀、一致 10.2浇制状态:质地均匀 11、整理:(整理状态); 11.1整理状态:表面平整,包扎良好 12、压榨:(压榨时间、压榨状态); 12.1压榨时间:30分钟 12.2压榨状态:脱水适中、形状固定坚挺且有弹性 13、成品:(感官状态) 13.1感官状态:成品呈白色或淡黄色;无豆渣、石膏角、不粗不 红、不酸;形态完好 三、石膏水配制要求:(石膏粉:水=1:4.5,水 采用35-40度之温水) 四、锅炉房蒸汽压力:0.5-0.7kg,水压0.1kg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香肠工艺流程图 辅料验收原料肉验收 原料暂存肥膘解冻 精肉解冻水切丁辅料暂存分割热水漂洗1 漂洗2 加水绞肉 肠衣验收、暂存(处理)灌装、结扎 (包括猪原肠衣和蛋白肠衣) 咸水草、麻绳验收、暂存浸泡漂洗3 冷却 内包装 装箱、入库 出货

香肠加工工艺说明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原料肉验收、暂存化验室、仓库 按照原料肉验收程序进行,并要求供应商 提供兽药残留达标保证函及兽医检疫检 验证明 辅料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肥膘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肠衣验收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 肠衣处理腊味加工间天然猪肠衣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冲洗,人造肠衣灌装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润湿 咸水草、麻绳 验收 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暂存仓库 浸泡腊味加工间咸水草、麻绳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浸泡使之变软 解冻解冻间肉类解冻分 割间 ≤18℃、18~20h恒温解冻间空气解冻 分割分割台、刀具肉类解冻分 割间 将原料肉筋键、淋巴、脂肪剔除、并分割 成约3cm小肉块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漂洗2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加工用水漂洗,将肉的污血冲洗干净 绞肉绞肉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12℃以下,采用Φ5mm孔板 肥膘切丁切丁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切成0.5cm长的立方

漂洗1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水温45-60℃,洗去表面游离油脂、碎肉 粒 灌装、结扎灌肠机香肠加工间按产品的不同规格调节肠体长度,处理量800~1200kg/h ,温度≦12℃ 漂洗3 水池香肠加工间水温45~60℃,清洗肠体表面油脂、肉碎 冷却挂肠杆预冷车间12℃下冷却0.5~1小时,中心温度≦25℃ 内包装真空机、电子 秤、热封口机 内包装间 将待包装腊肠去绳后按不同规格称重,装 塑料袋、真空包装封口 装箱、入库扣扎机、电子 秤 外包装间、成 品仓库 将真空包装的产品装彩袋封口,按不同规 格装箱、核重、扣扎放入成品库并挂牌标 识。

豆制品加工小作坊生产要求规范标准

豆制品加工生产规 一、适用围 (1)本规所指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发酵或不经发酵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和其他豆制品。发酵性豆制品如腐乳、豆豉、纳豆等产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如豆腐、半脱水豆制品、豆腐再加工制品;其他豆制品如大豆组织蛋白、豆沙类产品。 (2)本规所称豆制品生产小作坊,是指从业人员较少,有固定生产场所,生产条件简单,不具备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的豆制品生产单位或个人(不含现做现卖)。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⑴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生产基本工艺流程(见图1) ⑵其他豆制品生产基本工艺流程 ①大豆组织蛋白(挤压膨化豆制品):

图1 原料→粉碎→调和→挤压膨化→烘干→(调味加工)→包装→成品 ②豆沙: 原料豆→预处理(清除杂质、浸泡)→蒸煮→破碎→洗沙→分离→干燥→调配→包装→成品 ③豆馅、豆蓉: 原料豆→预处理(清除杂质、浸泡)→蒸煮→破碎→调配(炒蓉)→包装→杀菌→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1)原辅料预处理。 (2)食品添加剂使用。 (3)生产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卫生环节控制。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食品添加剂超围和超量使用。 (2)微生物指标超标。油脂酸败(酸价、过氧化值超标)(对油炸类)。 (3)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如吊白块等。 三、质量安全卫生条件要求 (一)环境要求 1、生产区域周围不得有防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如污水坑、垃

圾坑、畜禽养殖场等)。 2、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当隔离;生产区不得饲养家禽、家畜;坑式厕所应当距生产区25米以外。 3、生产区垃圾应当远离生产车间,排污沟渠应当密闭,生产区不得有各种异味,不得有各种杂物堆放。 (二)生产场所要求 1、生产场所应清洁卫生,通风、光线良好,空间要满足生产加工需要。 2、生产工艺布局基本合理,各工序之间尽量减少迂回和交叉,减少污染。加工间、原料库及成品存放间应有效分割,并不得堆放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3、生产加工间地面要铺设硬制材料,房顶无灰尘,加工间及成品存放地墙面要用瓷砖贴面1.5米以上。 4、原料库、加工间、成品间应具备防蝇、防鼠,防尘设施(如防护罩等)。 5、加工间通风、排污良好,入口处要有更衣设施和洗手消毒设施。 6、库房不得存放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等物品。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和成品应分类、分区、离地、隔墙存放,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入库。

球团工艺简介及生产流程图

烧结厂球团工艺简介及生产流程图 德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烧结厂建设1座12m 2竖炉,利用系数 6.3t/m 2?h ,年产酸性球团矿60万t 。 车间组成及工艺流程 1.1 车间组成 车间组成:配料室、烘干机室、润磨室、造球室、生筛室、转运站、焙烧室、带冷机通廊、成品缓冲仓、风机房、煤气加压站、软水站、高低压配电室等。 1.2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见付图 1.2.1 精矿接受与贮存 竖炉生产主要原料为磁铁矿精粉,对铁精粉化学成分要求是 精矿进料采用汽车输送,汽车将精矿粉卸到下沉式精矿堆场,经抓斗吊运至配料仓。 进厂铁精粉化学成分 名称 TFe( %) Feo (%) SiO2(%) S(%) 粒度(-200mm ) 磁铁矿 份 ≥65 ≤23 ≤7 ≤0.2 ≥85

1.2.2膨润土接受与贮存 竖炉对膨润土化学成分要求是: 进厂膨润土化学指标 名称 吸水率(2h) ∕% 吸蓝量 (100g膨润土∕g) 膨胀容(2g 膨润土∕ml) 粒度 (-200mm) 水分 (%) 钠基膨 润土 ≥400 ≥30 15 ≥95 ≤10 袋装膨润土用汽车运入,储存在膨润土库,由库内设的电葫芦将袋装 膨润土运至膨润土配料仓平台,由人工抖袋将膨润土卸到膨润土配料仓。 1.2.3配料系统 配料矿槽采用单列配置,4个精矿配料仓,容积100m3,储量8.8h,三用一备;2个膨润土仓,膨润土仓为一用一备。配料室为地 下结构。采用自动重量配料,根据设定的给料量和铁精粉与膨润土的 配比,自动调节给料量。铁精粉通过仓下2m圆盘给料机和配料皮带 秤配料。膨润土通过螺旋给料机和螺旋秤配入皮带。圆盘给料机和螺 旋给料机采用变频控制。并且尽量做到铁精矿与膨润土两料流首尾重合。在配料室膨润土落料点处和膨润土设抽风除尘,采用布袋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采用反吹清灰方式。 设置铁精粉仓库和膨润土库。铁精粉仓库能容纳约9天的用量, 下沉式结构,铁精粉采用抓斗吊上料,设置2台10t抓斗吊。膨润土 库用来堆放袋装膨润土,膨润土设电葫芦环形轨道由电葫芦将袋装膨

豆制品废水处理方案

编号:JJBH-14J-N001 版本号:A/1 重庆市川瑞渝厨食品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处理规模:50m3/d 设计单位:深圳市洁境保环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日期:2014年3月

目录 目录 (2) 1、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3) 公司简介 (3) 项目由来 (3) 2、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4) 设计依据 (4) 设计原则 (5) 3、设计规模和处理要求 (5) 4、废水处理设计规模 (5) 5、工艺流程图及工艺流程说明 (8) 6 污染物去除率估算表 (12) 7、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主要设备清单 (13) 8、运行费用 (20) 9、建设投资概算 (21) 10、附图 (21)

1、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公司简介 重庆川瑞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坐落在美丽的古钓鱼城—合川市。是一家专业从事豆制品、肉制品、加工、生产、销售的休闲食品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义利相容、以义养利、以利成义”的经营法典,始终贯彻和注重“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人才是企业的发展”一直吸取重庆传统的麻辣特色食品加工工艺之精华,充分应用现代食品先进的生产技术,积极联合科研机构探索食品加工行业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路子,着力打造“健康、营养、美味”的绿色食品、大众喜爱的品牌。公司生产的“渝厨”牌豆干已远销到广东、河北、云南、四川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项目由来 公司生产中排放的废水为有机废水,系豆制品加工中产生,大豆浸泡、洗涤及卫生冲洗时排出,废水的水量及水质见表1。 水污染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日常生活和工业废水中所含的COD、BOD、SS、色度、酸碱以及各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从水体中排出,直接污染地表水,对生态环境构成极大的危害,同时也危害到我们人类自身,因此各类废水必须经治理后达标排放。 污水经处理后,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冷却水和市政用水,如卫生、绿化、洗车、消防等。也用于地下水回灌,利用土壤基质作为生物反应器,使再生废水借助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进一步除去,同原水源一起作为新的水源开发。随着水资源日益缺乏,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精选.)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精选.)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 一、前期豆浆制作工艺 二、前期产品加工过程 前期豆浆制作工艺的流程为:选料——浸泡——清洗——磨浆——煮浆——细滤 选料:就是选大豆,含大豆蛋白质高的; 质量好的大豆应:颗粒整齐、粒重饱满的腰圆型 大豆要求:皮薄、表面光亮、脐色浅、无霉变、杂质 浸泡:就是用水将大豆经过浸泡充分吸水,使大豆变脆,便于磨浆;这样对水质就有要求 清洗:就是断定大豆浸泡程度,将浸豆水沥干洗净 磨浆:先介绍正确使用磨浆机的要则:磨豆时:先开机,再加水,调磨距,加料; 磨完后:松磨距,再关水,关电源 煮浆:决定做什么产品,确定浓度,开始煮浆;煮浆时防止豆浆假沸,此前必须消泡 细滤:豆浆煮沸后,在豆浆中的细渣经热膨胀成绒渣,或在豆浆桶中残留的杂质,经细滤成纯正的豆 浆,使豆浆中蛋白质与水均匀,产品口感细嫩 小结:经过前期工艺流程,生成豆浆的三要素:温度100;浓度根据产品确定;PH值6.8~7 三、后期产品加工过程 豆浆:将浓度调整到5Be,即可直接饮用;与各种天然果蔬浆(粉)配可得:甜、咸、果味、花色豆 浆

豆腐脑:制作的主辅料:6Be豆浆,葡萄糖酸内酯;用冷浆法热凝固或用热浆冲浆法即可; 冷浆法工艺流程:豆浆(冷却350C以下)+葡萄糖酸内酯(每500克浆加内酯1.25克)搅拌入盒或杯。 经900C热凝固成型 热浆法:豆浆950C+葡萄糖酸内酯冲浆即成豆腐脑整坯。既可以配制各种调料制得各味豆腐脑,也可 将豆浆内添加各种果蔬浆制得五彩豆腐。 豆腐皮:制作豆腐皮的主辅料:8.5Be豆浆,脂蛋白剂,酒液保鲜剂;豆腐皮工艺流程:8.5Be豆浆( 加温)+脂蛋白剂待结皮后挑出沥干,反复运作,喷洒酒液保鲜剂回软保存待售。 绢豆腐:制作绢豆腐的主辅料:豆浆9Be,复合凝固剂;绢豆腐工艺流程:9Be豆浆(90~860C)+复 合凝固剂(冲浆法)经蹲脑,绢包而成。 老豆腐:制作老豆腐的主辅料8.5Be豆浆(850C)点卤(Macl)后经蹲脑,上箱压榨而成。 四、豆干类半成品 工艺流程: 豆浆(7Be-8Be、80oC-85oC)点浆蹲脑上板压榨切块半成品 1、豆片类半成品 豆片是一种薄如娟帕的片状半成品,利用豆片半成品又可以加工多种产品。行业上称为百叶、厚千张 、更薄一些称之为“千张”。 2、油卤制品类 它是将老豆腐、豆干、豆片等为原料,给切块、油炸、配好调味料的卤汤内煮制而成的产品。

电解铜箔电解液制造工艺流程

1.电解铜箔生产工艺 电解铜箔自20 世纪30 年末开始生产后,被用于电子工业,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电解铜箔的品质在不断提高,其制造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各铜箔生产企业及相关研究单位对电解铜箔制造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形成多家多种电解铜箔制造技术,各企业生产电解铜箔的关键技术千差万别,但无论关键技术及其具体工艺区别有多大,作为电解铜箔制造的工艺过程都大致包括电解液制备、原箔制造、表面处理、分切加工以及相关的检测控制、附属配备等工序。基本工艺流程如图5-1-1 。 5.11工艺流程 2.电解液的制备 电解液制备是电解铜箔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主要就是将铜料溶解成硫酸溶液,并经一系列过滤净化,制备出成分合格、纯净度很高的电解液。电解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铜箔产品品质的好坏,不但影响铜箔的内在质量,还影响铜箔外观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溶铜造液过程所用的原料辅料,还要严格控制电解液制备的生产设备和操作过程。 作为制备电解液过程,所用的原料有电解铜、裸铜线、铜元杆、铜米等。要求原料含铜纯度必须达到99.95% 以上,铜料中各种杂质如Pb 、Fe、Ni 、As 、Sb 、AI 、S 及有机杂质等必须符合GB 4667-1997《电解阴极铜》国家标准中一号铜要求。硫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其质量也要达到国家标准化学纯级技术要求。 (1).几种常见的电解液制备工艺流程 第一种流程

第二种流程 第三种流程

第四种流程 3. 电解液制备过程 上面仅列举了4 种有代表性的电解液制备工艺流程,除此之外,由于各铜箔生产企业技术水平、设备条件、配套能力等区别,以及生产铜箔档次要求的不同,在电解液制备循环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区别。虽然电解液循环方式不同,但其机理都是一样的,都包含有铜料溶解、有机物去除、固体颗粒过滤、温度调整、电解液成分调整等作用和目的。 首先将经过清洗的铜料及硫酸、去离子水加入到具有溶解能力的溶铜罐中,向罐内鼓人压缩空气,在加热(一般为50-90 t) 条件下,使铜发生氧化,生成的氧化铜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水溶液,当溶解到一定cu2 + 浓度(一般为120 -150 gIL) 时,进入原液罐(或经过滤后再到原液罐),与制筒机回流的贫铜电解液(一般为70 -100 gIL) 混合,以使电解液成分符合工艺要求,然后再经过一系列活性炭过滤、机械过滤、温度调整等设备及过程后,把符合工艺要求的电解液送人制筒机(或称电解机组)进行原箱生产制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电解液都是循环使用的,不断的从制循机中生产原筒,消耗电解液中的铜,而由溶铜罐不断溶铜,再经一系列过滤、温度调整、成分调整后,不断送人制筒机。这其中,利用活性炭吸附掉电解液中的有机物(包括有机添加剂) ,机械过滤滤掉(截留) 电解液中的固体颗粒物。 电解制备过程不但要保证电解液连续不断地循环,还要及时调整并控制好电解液成分(含铜、含硫酸浓度)、电解液温度、循环量匹配等技术指标。 4. 电解液制备主要工艺参数 电解液工艺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解铜锚质量,决定着溶铜造液的能力和电解液制备所用的设备规格和数量,电解液各工艺

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熟浆工艺与生浆工艺的比较

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熟浆工艺与生浆工艺的比较 从几千年来的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生浆工艺和熟浆工艺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地域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优势,所以一直都在并存。在2000年前熟浆工艺技术在宫廷豆腐加工过程中就在应用,但随着为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过程中,生浆工艺和半熟浆工艺得到了发展。在现代工业化时代的我国,生浆工艺设备比较成熟和流行,但熟浆设备的开发和研制,也促进了熟浆工艺技术的再度兴起。在豆制品技术传播到隔海的日本,虽然熟浆工艺在主导地位,但是在冲绳等一些地域,生浆工艺技术和产品同样也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在这里,我简要的把两种工艺的基本原理和产品特性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在生产工艺方法上的比较: 生浆工艺主要特征是在豆渣和豆浆分离后在进行煮浆的制浆过程。而熟浆工艺的主要特征是在煮浆过程完成后再将豆渣和豆浆进行分离的制浆过程。 生浆工艺一般采取三组离心机操作来将豆渣豆浆分离,而熟浆工艺主要是靠设备的一次挤压方式就可以完成浆渣分离。 二、在豆浆的出品率方面: 在人们过去的意识里都认为生浆工艺的出品率相对会比较高。但是,通过我们对两种工艺方法的比较,我们得到了熟浆工艺的豆浆出品率反而比较高的结果。主要是因为生浆工艺法中在温度较低时营养物质的转移速度较慢,需要经过多次的清洗豆渣,才能够将大豆中的营养物质提取出来,而熟浆工艺的提取温度较高,比较容易将营养物质提取出来。另外生浆工艺的离心分离方法的豆渣含水率一般在80%以上,而熟浆工艺的挤压分离可以使豆渣水分的

含水率低于70%。我们在通过加工生产11Brix豆浆时进行比较,熟浆工艺反而比生浆工艺的提取率高10%左右。 三、在熟浆工艺豆浆在加工豆制品的出品率方面: 熟浆工艺豆浆在老豆腐、豆腐干、百叶的生产过程中无论从产品质量,还是从产量上都超越生浆工艺豆浆。用同样11Bx浓度和同样量的豆浆来加工老豆腐,熟浆工艺豆浆的老豆腐的产量比生浆工艺高5~10%,豆腐的弹性也比较好。由此可以判断熟浆工艺在保水性、组织结构伸展性等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 四、在豆制品的风味上面: 通过大量研究可以发现在熟浆工艺生产中,具有香甜味的3-甲基-丁醛含量较高,豆腥味的己醛含量较低。而生浆法加工工艺的结果可以表明3-甲基-丁醛含量较低,豆腥味的己醛含量较高。熟浆法制备豆浆在豆香味、甜香味、谷物味等非豆腥味方面高于生浆法制备豆浆,在豆腥味方面低于生浆法制备豆浆。 五、在产品的营养健康方面: 在熟浆工艺加工中,具有增加骨骼健康果胶类物质进入豆浆,而生浆工艺的果胶质含量相对较低。同时熟浆工艺中的脂肪酸氧化酶、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物质被去除的的比较彻底,保证了产品的食品安全性。另外熟浆工艺中蛋白质的变性效果比较好,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熟浆工艺豆渣可马上进行利用,加工成各类食品,而生浆工艺产生的豆渣不容易利用。 六、在生产管理方面: 1)熟浆工艺简单,容易控制。生浆工艺为了提高产出率需要多次提取,操作繁琐,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空间。 2)熟浆工艺的自动化操作比较容易实现,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和管理成本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卤水是天然的东西,就是海水晒盐时,除去食盐结晶剩下的东西,主要含有氯化镁,氯化钠,绿化钾和其他一些无机盐的晶体,通常包含结晶水.而且在保存的过程中会吸潮,所以看起来是湿渌渌的.至于用量,卤水下锅引起蛋白质变性,迅速变为半固体,可以看出来的. 干豆腐/豆腐皮是后期加压,使水分脱失作成的. 点豆腐买葡萄糖内脂 具体方法是: 1 把煮好的豆浆冷却至35℃以下时点脂(方法如2) 2 将β-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做老豆腐1公斤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1公斤浆加24~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冷却的豆浆中缓慢拌匀 3 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以80~85℃保温20分钟,静置冷却即为成豆腐包括硬豆腐、软豆腐、细嫩豆腐和充填豆腐几大类。其制法因种类不同存在若干差异。但是豆乳加工工序与使用凝固剂 (通常使用硫酸钙)进行凝固工序基本上是相同的。 豆腐加工的一般工艺如下: 大豆→水浸泡→磨碎→豆糊→加热→分离豆腐渣→豆乳→豆腐

使用的凝固剂通常为硫酸钙。可是以硫酸钙为凝固剂加工的豆腐,在风味、表面光泽、质地细腻与保水性方面比不上以盐卤为凝固剂加工的豆腐。但是,以盐卤为凝固剂加工豆腐也存在一定缺点。当豆乳浓度、温度、含水量及其他条件处理不当时,加工出来的豆腐容易变硬,制品的品质不均匀。特别是氯化镁的溶解速度快,在水或豆乳中会马上溶解,迅速发生凝固反应,凝固速度快。因此要求操作者具有熟练的使用技术,否则很难得到品质均匀的制品,制品的商品价值会降低。另外,盐卤的使用方法对豆腐的细腻度、硬度及弹性有着微妙的影响。总之,以盐卤为凝固剂制作豆腐,在技术方面存在一些难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比较简单的盐卤豆腐的制作方法。 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制法。 首先,在天然盐卤(氯化镁)中添加少量的水、食用油脂与乳化剂以及60℃以上的热水,搅拌均质,形成稳定的盐卤分散液。使用的食用油脂为大豆油等植物油及动物油脂;使用的乳化剂为大豆磷脂和甘油酯等。添加60℃的热水,目的是使食用油脂保持60℃左右的温度,促进大豆磷脂等乳化剂在油脂中溶解,同时能够生成稳定的盐卤分散液。将盐卤分散液与豆乳混合,倒入型箱,制成豆腐。 在豆乳中添加盐卤分散液,可排除豆乳中的脂肪,同时能促进盐卤与大豆蛋白溶为一体,简化盐卤豆腐的制作。在盐卤中添加油脂类,可增加豆腐的风味,增强豆腐表面的光泽,而且能延缓盐卤的凝固反应。

铜矿生产工艺标准汇总

第一章铜业发展历程 1.1铜及铜精矿简介 铜精矿是低品位的含铜原矿石经过选矿工艺处理达到一定质量指标的精矿, 可直接供冶炼厂炼铜。 第二章铜矿石 2.1铜矿石分类 铜矿石种 类 主要成分图片产地 自然铜自 然 铜 Cu (Fe、Ag、 Au、) 世界:美国密执安州的苏必利尔湖南岸(1857年这 里发现重达420吨的自然铜块)、俄罗斯的图林斯克 和意大利的蒙特卡蒂尼等地。 中国:湖北、云南、甘肃、长江中下游等地铜矿床 氧化带中。 硫化矿黄 铜 矿 CuFeS2 (Ag、Au、Tl、 Se、Te)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川滇地区、山西南部中条 山地区、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西藏高原等。其中以 江西德兴、西藏玉龙等铜矿最著名。 世界:西班牙的里奥廷托,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克拉 马祖、犹他州的宾厄姆、蒙大那州的比尤特,墨西 哥的卡纳内阿,智利的丘基卡马塔等。 斑 铜 矿 Cu5FeS4 (Pt 、Pd) 中国:云南东川等铜矿床。 世界:美国蒙大那州的比尤特,墨西哥卡纳内阿和 智利丘基卡马塔等。

提出在铜精矿中分别测定辉铜矿、斑铜矿、砷黝铜矿和黄铜矿的方法:称取三份试样,用含4%硫脲的0.15%硫酸浸取辉铜矿,用含15%硫脲的2N 盐酸浸取辉铜矿和斑铜矿。 第三章 铜矿的选矿、冶炼及成本 3.1铜矿的选矿工艺 铜矿的选矿工艺主要是破碎--球磨--分级--浮选--精选等,对含镍钴钼金等稀贵多金属矿,可将粗选铜精矿再分别浮选镍精矿、钴精矿、钼精矿、金精矿。 3.2浸染状铜矿石的浮选 一般采用比较简单的流程,经一段磨矿,细度-200网目约占50%~70%,1 次粗选,2~3次精选,1~2次扫选。如铜矿物浸染粒度比较细,可考虑采用阶段 辉铜矿 Cu 2S 中国:云南东川铜矿 世界:美国布里斯托、康涅狄格州、比尤特、蒙大拿、亚利桑那州、宾厄姆峡谷、犹他州、鸭城、田纳西州、英国康瓦耳、纳米比亚楚梅布、意大利托斯卡纳和西班牙的力拓矿区、美国的内华达州的Ely 矿区、Arizone 州的Morenci 、Miami 和Clifton 矿区以及蒙大拿州的比尤特矿区等地。 氧 化 矿 蓝铜矿 Cu 3(OH)2(CO3)2 中国:广东阳春、湖北大冶和赣西北。 世界:赞比亚、澳大利亚、纳米比亚、俄罗斯、扎伊尔、美国等地区。 赤铜矿 Cu 2O 世界:法国、智利、玻利维亚、南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有世界主要矿区。 中国:云南东川铜矿和江西、甘肃等地铜矿区。 孔雀石 Cu 2(OH)2CO 3 世界:赞比亚、澳大利亚、纳米比亚、俄罗斯、扎伊尔、美国等地区。 中国:广东阳春、湖北大冶和赣西北

面包生产工艺流程及说明

面包生产工艺的简易通用流程: 在一般的面包生产中,皆以直接法生产为主 其程序为:准备材料→搅拌→发酵→分割→滚圆→松弛→造型→最后醒酵→烘烤→ 冷却→包装 我国各地生产面包,使用鲜酵母者用二次发酵法,生产周期一般为6~8小时;用酒花生产面包多用三次发酵法,生产周期11~12小时,且生产出来的面包酸度大。为了提高面包生产效率,改进面包质量,北京食品研究所选育出良种面包酵母21396,制成液体酵母,并改革了面包生产工艺,面包的生产周期缩短至2.5~3小时,接近了世界上最快速的柯莱伍德法面包生产工艺(周期最短2小时),而且生产出来的面包酸度小,提高了面包质量。 新工艺的特点是以醒发为主的一次发酵法。 制作方法 1.调粉:调粉时先投入液体酵母、面粉,开动调粉机后,再加入用温水溶解的糖、盐等辅料。液体酵母的用量为面粉量的20~25%。当开始调粉,面粉吸水缓慢,面团显得稀而无粘性,这是由于蛋白质的吸水特征所决定的。蛋白质结构呈链状,由于链与链之间结构紧密和外部疏水基的分布,水分子不易吸收。当调粉进行一段时间后,随着蛋白质表面吸水,胶链便逐渐撒开,水分子便大量渗入到蛋白质胶边内部,这时蛋白质便形成了面筋,调粉浆对面团翻揉的越充分,面筋形成的也越快越好。在面粉的成分中,以蛋白质的吸水性最强,一份蛋白质大约可以吸收两份水。在调粉时所加入的水,约有60~70%被蛋白质所吸收,其余的水被淀粉等吸收。因此,用蛋白质高的面粉制面包需要多加水,并适当延长调粉时间。 随着水分被面粉吸收,酵母和其它辅助材料也就均匀地分布于面团中。调粉时间要适度,不宜过短或过长,过短由于面筋没有充分形成,使面团的工艺性能不良;过长则由于面

编制豆制品风味保持技术项目融资商业计划书(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融资方案设计)及融资指导

北京博思远略咨询有限公司投资研究部 二零一三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当前豆制品风味保持技术项目融资渠道及商业计划书作用体现 (3) 第二部分《豆制品风味保持技术商业计划书》标准编制大纲(根据不同项目进行科学调整) (4) 第三部分高质量豆制品风味保持技术商业计划书编制关键点说明(专家答疑) (9) 一、一份高质量商业计划书应具备哪些要素? (9) 二、商业计划书应怎样对豆制品风味保持技术项目进行估值才科学? (9) 三、商业计划书编制过程中容易存在的6大问题? (10) 四、一份成功的商业计划书应重点回答的19个核心问题? (10) 五、商业计划书编制细节提示 (13) 第四部分豆制品风味保持技术项目商业计划书内容节选 (14) 一、项目合作方式内容节选 (14) 二、项目实施外部环境分析 (14) 三、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方案 (14) 四、项目设备选型方案设计 (15) 五、项目生产工艺流程方案设计 (16) 六、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设计方案(根据要求可做效果图) (17) 七、项目盈利模式分析 (18) 八、项目融资方案设计 (19) 第五部分增值服务——企业豆制品风味保持技术项目私募股权投资流程 (21) 步骤一:项目选择 (21) 步骤二:可行性核查 (21) 步骤三:尽职调查 (22) 步骤三:投资方案设计、达成一致后签署法律文件 (24) 第六部分豆制品风味保持技术项目商业计划书编制服务 (25) 一、我们编制豆制品风味保持技术商业计划书需要客户(企业业主)提供资料清单 . 25 二、编制豆制品风味保持技术项目商业计划书专业团队构成 (26) 三、编制豆制品风味保持技术项目商业计划书工作流程 (27) 第七部分最新完成成功案例(融资资金到位) (28) 第八部分博思远略2013年重点融资项目方向说明 (29) 第九部分关于博思远略咨询公司 (30)

阴极铜产业链发展研究报告.

阴极铜产业链发展研究报告 学号:1231050531 班级:12大宗2 姓名:沈佳培 摘要 研究报告介绍阴极铜的基本定义和种类,同时报告中还提到了相关的成产加工环节,以及行业的基本概况和阴极铜国内外近几年的发展水平。报告中列举出了具体阴极铜进出口、产量、消费等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上海有色金属网、有色金属协会、渤海交易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等网站以及百度文库等。

第一章电解铜行业概况 第一节电解铜定义 阴极铜又称电解铜。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亦称电解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Zn和Fe)。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沉淀在电解槽底部的称为“阳极泥”,里面富含金银,是十分贵重的,取出再加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第二节电解铜标准

第三节阴极铜的加工方法

量仍满足不了工业用铜的要求,必须精炼后得到的精铜要求含铜99.95%以上。在硫化铜精矿冶炼的过程中同时还可以回收硫、金、银、锑、铋、镍、硒等有价元素在中国,从铜精矿中提取金属铜,主要采用火法冶金的方法,比较先进的就是闪速熔炼,其产量占全国产铜量的30%以上。由于能耗低,规模大,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等优点。这一冶炼技术正在炼铜工业上得到日益发展。闪速熔炼根据不同炉型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Outokumpu闪速熔炼、InCo闪速熔炼。以下介绍Outokumpu熔炼的工艺流程。 ⑵湿法冶金 Outokumpu熔炼的工艺流程 湿法冶金在许多情况下与火法相配合的。其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铜(锌)矿物预先通过氧化或硫酸焙烧,转变可溶状态,然后再进行浸出、净化电积、以提取电解铜。通常有RLE法、常压氨浸出法(阿比特法)、高压氨浸出法、细菌浸出法等。从焙烧→浸出→净化→电积,简称RLE法。其生产流程,湿法冶金主要适用从低品位氧化矿、废矿堆及浮选尾矿中提取金属铜。 第四节铜产业链的结构

豆腐坊创业计划书复习进程

豆腐坊创业计划书

豆腐坊创业计划书 篇一:豆腐店创业计划书 豆腐店创业计划书 一、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XX豆腐 经营范围:河水豆花,嫩豆腐,油炸豆腐,豆腐相关小吃,小菜等项目投资:5万人民币 场地选择:豆花路豆腐街***号 项目概述:创办XX豆腐,将有利于各街坊邻居,吃豆腐方便。本豆腐原料来源于邻近农村,绿色无污染,非转基因食品。食用放心,造福于乡里邻居。 二、市场分析 1.市场需求分析 在本社区还未有豆腐店出现,尤其是绿色无污染的豆腐。决大部分顾客喜欢吃豆腐,尤其是成年男子。 豆腐是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尤其是对于那些孩子和老人,豆腐软软、滑滑、入口即化的口感真是让人爱不释口。更让它惹人爱的还有另外的理由,那就是它的营养价值——豆腐的营养特点: 1、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且质量比粮食中的蛋白质好,与肉类的蛋白质接近。黄豆蛋白质含量约占40%左右(瘦猪肉含量16.4%,鸡蛋

含量14.7%)。豆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的需要,其组成比例类似动物蛋白质,其中谷类食物中较为缺乏的赖氨酸在豆类中含量较高,所以宜与谷类搭配食用,从而提高膳食中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2、脂肪含量比较高,达15%-20%,其中以黄豆和黑豆的含量最高,常作为食用油脂的原料。豆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 3、零胆固醇。大豆是植物,所以不含胆固醇。蛋白质含量高价值好而胆固醇极少(甚至没有)的食物只有大豆一种。这也是大豆蛋白比肉类蛋白更有利于健康的原因之一。 4、含有丰富的钙,再加上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凝固剂,大豆制品的钙含量非常突出,250克豆腐的钙含量和250毫升奶的钙含量相当。如果说奶和奶制品是食物补钙的第一选择的话,那么豆制品无疑就是第二。 5、含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2含量比较多。 6、富含磷、钠及钾等元素,是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从以上分析,豆腐店是这社区之必须。 2、市场竞争与前景 目前,本社区还未出现此类豆腐店,前景光明。 三、成本预算 1、薪资预算 夫:250 妻:2500

单细胞蛋白及其发酵生产与工艺流程

单细胞蛋白及其发酵生产与工艺流程 一、单细胞蛋白 1、单细胞概述 单细胞生物产生的细胞蛋白质称为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简称SCP),这一词是196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命名的。它所包含的产品有饲用酵母,食用酵母和药用酵母三大类。单细胞蛋白是解决世界蛋白质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与用农牧业生产的蛋白质相比,它的生产占用土地甚少,投资较省。它的营养丰富.售价亦较适宜,是良好的饲用和食用蛋白资源。对于人多地少的我国来说,建立单细胞蛋白产业对改善人民食物构成和生物技术的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单细胞蛋白的含义及氨基酸组成 单细胞蛋白(Single—Cell—Protein,简称SCP)是从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菌体中获取的蛋白质。微生物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例如酵母菌蛋白质含量占细胞干物质的45%~55%;细菌蛋白质占干物质的60%~80%;霉菌丝体蛋白质占干物质的30%~50%;单细胞 藻类如小球藻等蛋白质占干物质的55%~60%,而作物中含蛋白质最高的是大豆,其蛋白质含量也不过是35%~40%。单细胞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不亚于动物蛋白质,如酵母菌体蛋白,其营养十分丰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除蛋氨酸外,它具备7 种,故有“人造肉”之称。一般成人每天吃干酵母10~15g,蛋白质的需要量就足够了。微生物细胞中除含有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因此单细胞蛋白营养价值很高。 3、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原料 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原料种类很多,大体分为3类。 (1)工业废液类 包括造纸废液、酒精废液、味精废液、淀粉废液、生产柠檬酸废液、糖蜜废液、木材水解废液、豆制品废液等。 (2)工农业糟渣类 包括白酒糟、啤酒糟、果酒渣、醋糟、酱油糟、豆渣、粉渣、玉米淀粉渣、药渣、甜菜渣、甘蔗渣、果渣、饴糖渣等。 (3)化工产品类 包括石油、石蜡、柴油、天然气、正烷烃、甲醇、乙醇、醋酸等。 除以上所介绍的外,农作物秸秆、批壳、饼粕类、畜禽粪便、有机垃圾、风化煤等也可作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 4、单细胞蛋白的生产特点

阴极铜的生产工艺流程

铜精矿、冰铜、阴极铜的生产流程及主要工艺 铜冶金技术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欧洲在公元前二十世纪中期已采用硫化铜矿炼铜,到公元初期的罗马帝国即已普及。16世纪阿里科拉(G.Arricola)在《冶金论》一书中叙述了铜的熔炼和精炼工艺。17世纪末,美国人赖特(D.Wright)用反射炉炼铜,产出锍(冰铜)。1880年开始用转炉吹炼锍,这是炼铜技术的重大进步。铜电解精炼技术也在此阶段发明。 目前冶炼方法主要有火法冶炼与湿法冶炼,前者多用于硫化矿的冶炼,后者一般用于氧化矿的冶炼。冶炼的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形成的合金主要分成三类:黄铜是铜锌合金,青铜是铜锡合金,白铜是铜钴镍合金。 一、火法冶炼主要分采矿、选矿、熔炼、电解等步骤。 ⒈阴极铜火法冶炼过程 采矿就是将矿石与废石分离的过程。分离后的矿石运往选矿厂进行选矿。 选矿就是将采矿得到的矿石进行破碎、筛选获得品位较高的铜精矿的过程,包括破碎、浮选、分离、浓缩、脱水等步骤。矿石经过旋回破碎机、中细碎圆锥破碎机进行三级破碎后变成细颗粒状,再经球磨机碾磨成粉状进入浮选池。浮选池内加入药剂,经浮选机不断搅拌,金属吸附在搅拌后形成的泡沫上,泡沫悬浮在池的表面,金属随泡沫流入浮选池边上的槽内得到分离。分离后的矿浆经浓缩和过滤相结合的脱水手段,最后形成铜精矿。通过此过程,含铜量可由原矿的0.5%提高到30%(在干燥状态下)。 熔炼就是将铜精矿冶炼成合格的阳极铜,包括预干燥、闪速熔炼、转炉吹炼、阳极炉精炼及阳极浇铸等工序。

经过预干燥,矿的水分降至13%以下;干燥后,矿的水分降至3%以下。经闪速炉熔炼后的产物称“冰铜”,液体状,铜含量50%--75%,与硫混合。“冰铜”经转炉吹炼后的产物是“粗铜”,铜含量98.5%左右。粗铜再经阳极炉精炼并经过圆盘浇铸机浇铸,即形成阳极铜。阳极铜外型与阴极铜相似,但表面缺少光泽,厚度一般为阴极铜的2―3倍,是下一道工序电解中的阳极。 电解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阳极的铜电解进入电解液成为Cu离子,Cu离子带正电,流向阴极,在阴极富集,还原为金属铜,吸附在阴极上,阴极铜的纯度高于阳极。一般经过12天(阴极的反应周期)的电解反应,阴极上的铜就是所谓的“阴极铜”。阳极的反应周期24天。刚出炉的阴极铜呈砖红色,表面平整而光亮,铜的含量达99.95%以上。而阳极铜含多种其他元素,经电解后,这些元素在阳极沉淀下来,成为“阳极泥”。阳极泥再经处理可以得到金、银、粗硒和精碲等副产品。 电解的阴极,又称“始极片”,由专门的加工厂生产。始极片有三种:①由阴极铜制成,这种始极片电解后成为阴极铜的一部分;②钛板; ③不锈钢板。后两种可以重复使用,又称“永久阴极”。 ⒉ 火法冶炼的主要工艺 20 世纪70年代以前,火法冶炼普遍采用的炼铜设备是鼓风炉、反射炉和电炉。这几种工艺的共同缺点是能耗高、硫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由于全球性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突出,促使铜冶金技术从80年代起获得飞速发展。传统的冶炼方法逐渐被淘汰,随之兴起的是以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为代表的强化冶炼技术,其中最重要的突破是氧气的广泛应用。 ⑴ 闪速熔炼 包括国际镍公司闪速炉、奥托昆普闪速炉和旋涡顶吹熔炼3种。 奥托昆普闪速炉自1949年在芬兰Harjavalta冶炼厂投产以来,至今已投产42座。用此法生产的粗铜约占世界粗铜产量的45%左右,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