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要点资料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要点资料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要点资料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要点资料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要点|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技术,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几年来垦区在水稻生产中全面推广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对育苗及本田管理运用叶龄诊断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介绍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龄诊断要点及管理措施。

一、调查点的确定

水稻叶龄的调查是从水稻插秧后在本田中开始的。在池埂边向里数第三行上,选择穴距均匀,穴株数相近的10穴为调查对象,并在边上插上《水稻田间管理指示牌》,在牌上随时记上各叶展开的日期。

1、叶龄跟踪秧苗的选择。

在调查对象10穴里,每穴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株,苗质好、叶片健全的秧苗,在主茎叶上进行叶龄标记。

2、标记方法

标记点的叶龄必须选准,叶龄全部点在单数叶上,起始叶要从第三叶开始,并且跟踪到齐穗期。每个叶片要用不同标记符号点在叶片中间部位(如第一标记叶片点一个点,第二标记叶片点两个点,依此类推。

二、育苗期

垦区水稻机械插秧采用旱育中苗,秧龄30~35天,叶龄3.1~3.5叶,苗高为13厘米左右。按叶龄“器官同伸规律”,通过调温、控水等手段,抓好四个关键时期,育成健壮旱育中苗。

第一个关键时期——种子根发育期:播种后到第一完全叶露尖,时间为7~9天。管理重点是促进种子根长粗、伸长、须根多、根毛多,吸收更多养分,为壮苗打好基础。此期一般不浇水,过湿处散墒,过干处喷补,顶盖处敲落,露籽覆土补水。温度以保温为主,如遇33℃以上的温度,开口降温,保持32℃以下,最适温度25~28℃,最低温度不低于10℃。20~30%的苗一叶露尖及时撤出地膜。

第二个关键时间——第一完全叶伸展期:从第一完全叶露尖到叶枕抽出(叶片完全展开),时间为5~7天。管理重点是:地上部控制第一叶鞘高不超过3厘米,地下促发鞘叶节5条根系生长。此期温度最高不超过28℃,适宜22~25℃,最低不低于10℃。水分管理,床土过干处,最适喷浇

补水,一般保持旱田状态。

第三个关键时期——离乳期:从2叶露尖到3叶展开,经2个叶龄期,胚乳营养耗尽,约经12~16天。2叶生长略快,3叶生长略慢。管理的重点是:地上部控制1~2叶叶耳间距和2~3叶叶耳间距各1厘米左右;地下部促发不完全叶节根8条健壮生长。因此,要进一步做发调温、控水及灭草、防病、以肥调匀秧苗长势等管理工作。温度管理,2~3叶期,最高温度不超过25℃,适宜温度2叶期为22~24℃,3叶期为20~22℃,最低湿度均不低于10℃。特别是在2.5叶期,温度不超过25℃,以免出现早穗现象。水分管理,要三看浇水,一看早、晚叶尖有无水珠;二看午间高温时新展开叶片是否卷曲;三看床土表面是否发白和根系生长状况,如早晚不吐水,午间新展开叶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宜早晨浇水并一次浇足。1.5叶和2.5叶期各浇一次酸水(PH4~4.5),1.5叶前施药灭草,2.5叶期酌情追肥。

第四个关键时间——移栽前准备期:适龄秧苗在移栽前3~4天开始,在不使秧苗蔫萎的前提下,不浇水,蹲苗壮根,以利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在移栽前一天,做好秧苗“三带”,一带肥(每平方米磷酸二铵125~150克),二带药,预防潜叶蝇,三带增产菌等,壮苗促蘖。

三、返青、分蘖期

1、分蘖期生育过程

本期水稻生长经历了返青、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的发生及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过程。生长发育内容:地上部长叶片、分蘖,地下部长根系。以营养生长为主,11叶品种,7.5叶龄,12叶品种8.5叶龄,开始幼穗分化。11叶品种的生育转换期为6.1~9.0叶龄,12叶品种为7.1~10.0叶龄。

2、分蘖期叶龄进程晚限

6月5日最晚要达4叶龄,6月15日6叶展开,6月20日7叶展开(11叶品种剑叶原基分化,进入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6月25日8叶展开(11叶品种进入幼穗分化,12叶品种剑叶原基分化,进入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3、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分蘖期是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关键时期,也是为秆粗、穗大、粒多打好营养基础的时期。

4、分蘖期栽培管理目标

壮苗、浅插、保水,力争水稻早返青;浅水增温、早施蘖肥,确保水稻叶龄进程,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基本达到计划茎数,及时控制无效分蘖,及时转入幼穗分化。

5、分蘖期主要农艺措施

分蘖期灌溉增温:移栽后灌护苗水至最上展开叶(3叶)叶枕。返青后浅灌增温,水层深度3~5厘米,水温不低于16℃。田间茎数达计划穗数的80%左右,晾田控制无效分蘖,达到晾田标准

恢复灌溉,防止幼穗分化期土壤干裂。

按叶龄施用分蘖肥:蘖肥用量为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30%。分蘖肥要求早施,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施分蘖肥总量的70~80%,于返青后4叶龄施用;第二次施分蘖肥总量的20~30%,11叶品种于5.5叶龄,12叶品种于6.0叶龄施于色淡、生长差、分蘖少处。机插侧深施肥免施分蘖肥。

分蘖期病、虫、草防治:及时防治水稻赤枯病、细菌性褐斑病、胡麻斑病、水稻潜叶蝇、负泥虫等。插秧前水整地后第一次封闭灭草,选择安全性高、防效好的除稗剂,如50%瑞飞特、30%阿罗津等。用毒土法或喷雾器甩喷,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等水自然渗降成花达水时进行插秧。插秧后10~20天,根据苗情、草情进行第二次灭草,选择安全性高的杀稗剂,与防治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太阳星等混配,采用毒土法或喷雾器甩喷,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

6、分蘖期生育诊断

分蘖期叶龄:水稻返青后平均4-5天增加一个叶龄,需活动积温85℃左右,各叶出叶晚限见《模式图二、三》。其中6叶龄为分蘖盛期,是争取有效分蘖的关键时期。

分蘖期叶长、叶态、叶色:此期叶片长度呈递增规律,增幅为5厘米左右,叶耳间距逐渐拉大,返青后叶色逐渐加深,至6叶龄达到青绿色,叶态弯坡,功能叶色较叶鞘深,至7叶龄后叶色平稳略降(不可过淡)。

分蘖进程:11叶品种进入4叶龄,1叶节上有部分分蘖发生;5叶龄(12片叶品种为6叶龄)田间茎数达计划茎数的30%左右;6叶龄(12片叶品种为7叶龄)达计划茎数的50~60%;7叶龄(12片叶品种为8叶龄)达计划茎数的80%;7.5叶龄(12片叶品种为8.5叶龄)前后,达计划茎数。

7、分蘖期生长异常的调控措施

分蘖期生育延迟:因苗弱、植伤、插秧过深、低温、药害、虫害等造成生育延迟。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规范操作,减少植伤,早施分蘖肥,同时注意及时灌护苗水和井水增温。因药害等原因造成生育延迟,应换水、施生物肥,并喷施天然芸苔素等,解药害,注意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分蘖期生育不足:主要表现是植株矮小、叶色浅淡、茎数不足、生长量不足。原因是耕层过浅、土壤漏水、水温低、地温低、氮磷钾缺乏或病、虫、草、药害所造成。要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注意井水增温浅灌,防渗漏。如在前期氮肥已足量施用的情况下,因低温影响,不可增氮促长。

分蘖期生长过旺:因施用氮肥过多,而导致叶片过长、叶色过浓、生育转换前叶色不退,应提早进行晾田或晒田。

四、生育转换期

1、生育转换期生育过程

水稻完成有效分蘖后,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进入幼穗分化期。生育转换期是以幼穗

分化为中心前后一个叶龄期,即以倒4叶为中心,前后1个叶龄期,约在出穗前的20~40天,11叶品种为7、8、9叶期,12叶品种为8、9、10叶期。

2、生育转换期叶龄进程晚限

11叶品种,6月20日达7叶,6月25日达8叶,7月2日达9叶,8叶为幼穗分化过渡叶,需活动积温110℃左右,9叶需活动积温130℃左右。12叶品种10叶定型最晚界限为7月10日。

3、生育转换期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是单位面积穗数的巩固时期,也是每穗枝梗数的决定时期。

4、生育转换期栽培管理目标

在前期早发基础上,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争取杆粗、穗大;调整氮素,控制营养生长,确保适时完成生育转换,为搭好水稻高产架子和安全抽穗奠定基础。

5、生育转换期主要农艺措施

生育转换期的灌溉:11叶品种7叶龄(12片叶品种为8叶龄)田间茎数达计划穗数80%左右,晾田控蘖,抑制氮肥吸收,使叶色平稳退淡,以利顺利完成生育转换。

生育转换期的调节肥(接力肥):11叶品种7.1~8.0叶龄(12片叶品种为8.1~9.0叶龄)根据功能叶片颜色酌施调节肥,防止中期脱氮,施肥量不超过全生育期施氮量的10%。

生育转换期的植保:此期药害症状主要表现是心叶筒状、扭曲、黑根、抑制生长、不分蘖等。解救措施:喷施叶面肥(爱丰、丰业等);喷施天然芸苔素或康凯等;施生物肥。继续搞好负泥虫及田间杂草防治,同时进行稻瘟病的预测预报,及时防治。

6、生育转换期的诊断

生育转换期叶龄进程晚限:正常条件下最晚在6月20日前应达到7叶龄,6月25日达8叶龄,如遇低温寡照,叶龄进程将会变晚拖后,遇高温条件叶龄进程将提前。

生育转换期的增叶与减叶现象:在营养生长期由于高温、密播、苗弱、苗老化、密植、晚栽、成活不良、氮素不足的原因,会出现减叶现象,使幼穗分化提前一叶;在低温、稀植、氮素过高情况下会出现增叶现象,使幼穗分化拖后一叶。诊断时机为:

减叶:11片叶品种于7~8叶龄(12片叶品种于8~9叶龄)连续数日在全田不同点取样10处,每处取主茎2~3个剥出生长点,若见生长点已变成幼穗,出现苞毛即可确定减叶。

增叶:11片叶品种于8~9叶龄(12片叶品种于9~10叶)采用同样方法观察,若生长点未变成幼穗,即可确定增叶。

50%以上减叶,穗肥可提早2~3天施用;50%以上增叶,穗肥可延迟2~3日施用。增减10~20%的,穗肥按常规施用。

生育转换期的叶长、叶态、叶色:11片叶品种,叶龄达9叶(12片叶品种达10叶),叶片长度达最长;功能叶(11片叶品种为7叶,12片叶品种为8叶)颜色不深于叶鞘颜色,退淡不超过2/3,叶态为弯挺。

穗分化以后新生的分蘖多为无效分蘖:此期分蘖发生少而减缓,田间最高茎数不超过650个/平方米。

7、生育转换期异常生育的调控措施

生育转换期生育延迟:因低温寡照、氮肥过多而导致叶龄延迟或增叶,应在井水增温的基础上考虑提早晒田,减免调节肥。

生育转换期生长量不足:因前期长势不足,中期脱氮等因素而导致叶色淡、叶片短小、植株矮小、茎数不足、发生减叶现象,提早施用调节肥和加强井水增温措施。

生育转换期生长过旺:因氮素过高等原因导致叶色过浓、分蘖过旺、叶片过长或生育转换拖后或有增叶现象,应采用提早晒田控氮、抑蘖,免施调节肥等措施。

五、长穗期

1、长穗期生育过程

当水稻叶龄余数达3.5叶(11叶品种8叶后半叶,12叶品种9叶后半叶)进入幼穗分化,开始生殖生长,至抽穗称为长穗期。在此过程中,地上部除进行幼穗分化发育外,还要出生最后3片半叶子,形成茎杆,根系向深层发展,分枝根大量发生。

2、长穗期生育进程晚限

11叶品种6月25日达8叶龄,此后,平均每7天增加一个叶片,到7月15-16日叶龄达11叶,7月25日达出穗期;12叶品种7月22-23日叶龄达12叶,8月1日前达出穗期。

3、长穗期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长穗期内由枝梗和颖花分化的多少和退化颖花数多少决定每穗颖花数,通过花粉育性的高低,而影响结实率的高低,并通过颖花容积而影响粒重,出穗前15天开始进入水稻产量决定期。

4、长穗期栽培管理目标

促进水稻健壮生育,构建高光效群体,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壮秆促大穗,防御障碍型冷害,确保适期安全抽穗,提高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5、长穗期诊断

长穗期生育进程正常情况下,11叶品种6月22日达7.5叶龄,开始进入幼穗分化期,若发生减叶现象,将提前一个叶龄进入幼穗分化;若发生增叶现象,将推迟一个叶龄进入幼穗分化。7月2-9日随10叶的出(12叶品种7月9-16日11叶伸出),基部第一节间开始伸长。剑叶露时为封行适

期。倒一叶与倒二叶叶耳间距在正负10厘米期间为减数分裂期,叶耳间距正负5厘米时为小孢子初期,为低温最敏感时期。7月16日(12叶品种7月23日)剑叶叶枕露出开始进入孕穗期,约经9天,即7月25日(12叶品种8月1日)达到抽穗期。始穗至齐穗期约需7天左右。减数分裂期特别是小孢子初期若遇到17℃以下气温,会影响颖花育性,形成障碍型冷害,空壳率增加。抽穗期遇20℃以下气温,抽穗进程变慢,抽穗期延长,包茎现象增加,甚至花粉不发芽,形成空壳。

长穗期的叶长、叶色、叶态:11叶品种第9叶长度达最长为35厘米左右(12叶品种10叶最长,达40厘米左右),其后以5厘米的进程递减,剑叶长度为25厘米左右(12叶品种为30厘米左右)。若穗分化期氮素含量过高,叶色过深,会导致第10叶(12叶品种为11叶)乃至剑叶过长。此期正常的叶色变化是拔节期叶色平稳退淡,孕穗期叶色转浓。叶态为倒数4、3叶弯,2、1叶挺。若拔节期叶色不退淡,呈一路青现象,将有倒伏、无效分蘖多、上部叶片变披、群体郁闭、贪青晚熟之危险,若叶色过淡将导致穗粒数明显减少。

长穗期的茎杆及株高:茎秆粗壮,株高和节间长度适宜是良好的长相。标准是:幼穗分化期达定型株高的55%左右,孕穗期达75%左右,齐穗期株高定型。剑叶节距地面的高度占定型株高的1/2以内,是高产长相。

6、长穗期的管理措施

(1)长穗期的灌溉:既要保证水稻生长发育,又要满足水稻对水的需求,还要防止土壤过分还原,产生黑根、烂根现象。同时要在低温敏感期防预障碍型冷害。因此在减数分裂期以前实施间歇灌溉,灌水深度为3-5百米,自然落干至地面无水,脚窝有水,再补水3-5厘米,如此反复。进入减数分裂期,若有17℃以下低温,灌深水防冷害,水深17厘米以上,水温在18℃以上,剑叶叶耳间距正5厘米以后恢复间歇灌溉,至始穗期实施浇水灌溉。

长穗期的施肥:长穗期施肥的主要环节是在抽穗前20天,倒数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11叶品种9.1-9.5叶,12叶品种10.1-10.5叶)时追施穗肥。施肥量为全生育期施氮量的20%和全生育期施钾量的30-40%,施肥时要做到三看:一看拔节黄,叶色未褪淡不施,等叶色褪淡再施;二看底叶是否枯萎,如有枯萎,说明根系受损,可先撤水晾田壮根,然后再施穗肥;三看水稻有无病害(稻瘟病),如有病害,可先用药防治再施穗肥。

长穗期的植保:防治水稻叶部、穗部病害。稻瘟病防治选用2%的加收米;叶鞘腐败病及小球菌核病防治选用25%的施保克;纹枯病示范推广30%爱苗乳油等,并与水稻健身防病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A级绿色稻米,病害要选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7、长穗期生育异常的调控措施

长穗期生育延迟:因前期低温、氮肥过量及增叶等,导致生育延迟,应考虑穗肥氮素少施或免施,同时注意晾田控氮、井水增温等措施,配合防病,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

长穗期生长量不足:因中期脱氮,茎数不足等因素造成的生长量不足或发生减叶现象,应考虑提早施用穗肥。

长穗期生长过旺:氮素过多,叶色过浓,田间茎数过密,上部叶片过长等,应考虑穗肥氮素少施或免施,同时注意晾田控氮,增施磷酸二氢钾。有稻瘟病发生时,应先治病,后施肥。

六、结实期

1、结实期生育过程

此期从出穗到成熟是水稻结实期,是稻谷产量生产期。抽穗前15天和出穗后25天又是产量决定期。历经开花、受精、灌浆(乳熟、腊熟、黄熟),最终完成水稻的一生。

2、结实期生育进程

生育晚限11叶品种7月22日左右(12叶品种7月29日)进入始穗期。7月25日左右(12叶品种8月1日前)进入抽穗期。7月28日前(12叶品种8月5日前)进入齐穗期。开花受精后7-9天子房纵向伸长,12-15天长足宽度,20-25天厚度定型,籽粒鲜重在抽穗后25天达最大,35天左右干重基本定型。从抽穗到最终成熟,需40-50天,需活动积温900℃左右。

3、结实期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结实期是最终确定结实率和粒重的时期。常因抽穗开花期的不良气候条件而影响受精、子房发育:因环境条件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灌浆结实过程中物质生产、运输,进而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影响品质、产量。

4、结实期栽培管理目标

养根、保叶、防早衰,保持结实期旺盛的物质生产和运输能力,保证灌浆结实过程有充足的物质供应,确保安全成熟,提高稻谷品质和产量。

5、结实期的诊断

结实期生育与环境:始穗到齐穗经7天左右,如遇低温天气,抽穗速度变慢,齐穗后期拖后。开花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此时如遇低温、连续阴雨,将增加空粒率。灌浆结实过程,以日平均温度20℃以上为好。温度低,灌浆速度变慢,日平均气温至15℃以下,植株物质生产能力停止,这是水稻安全成熟的界限期。日平均气温降至13℃以下,光合产物停止运转,灌浆随之停止,这是水稻成熟的晚限。

结实期的叶片:结实期叶长与叶态都已定型,正常的叶色为绿而不浓。抽穗期主茎绿叶数不少于4片,功能叶为剑叶。各叶对产量的贡献度,剑叶为52%、倒2叶为22%、倒3叶为7.75。倒4叶为17.7%。因此,要防止叶片衰老,保持活叶成熟。若长期淹水,过早停灌,或严重脱肥,叶片衰老速度加快,将导致物质生产不足,秕粒增多,千粒重降低,减产降质。若后期施氮过多,叶色过浓,则光合产物向籽粒分配减少,灌浆速度减慢,秕粒增多,粒重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味下降。

6、结实期管理措施

结实期的灌溉:主要是养根保叶。乳熟期要间歇灌溉,即灌3-5厘米浅水,自然落干至地表无水再行补水,如此反复;腊熟期,间歇灌溉,灌3-5厘米浅水自然落干,脚窝无水再行补水,如此反复,直至腊熟末期停灌,黄熟初期排干。抽穗后30天以内,不可停灌,防止撤水逼熟。

结实期施肥:叶色正常情况下,不需施肥。剑叶明显褪淡,脱肥严重处,抽穗期补施粒肥,用量不超过全生育期施氮量的10%。

结实期的植保:防治穗颈瘟、枝梗瘟、粒瘟及其它粒部病害,与喷施叶面肥、水稻促早熟技术相结合进行。

7、结实期生育异常的调控措施

因抽穗晚、抽穗后低温寡照、抽穗期叶色过浓而出现灌浆延迟或贪青晚熟危险时,应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促早熟,必要时实施化学促熟措施,同时注意提高水温、地温。

七、收获、脱谷、干燥、贮藏

1、水稻成熟适期收割的标准是:95%以上的粒颖壳变黄,三分之二以上穗轴变黄,95%的小穗轴和副护颖变黄,即黄化完熟率达95%为收割适期。

2、收割后捆、码或放铺晾晒,水分降到16%以内,经过脱谷晾晒使水分达到14.5%的标准。用烘干机干燥,每小时降低一个水分,温度控制45℃以内,以免降低品质。整个晾晒过程,防止湿、干反复,增加裂纹米率。

3、按品种分别脱谷,换品种时必须清扫场地及机具,防止异品种混杂,降低产品等级。脱谷机转数每分钟控制在500转以内,谷外糙不得超过2%。

4、粮食入库贮藏,最晚在结冻前完成,防止冰冻、雪捂,降低品质。

5、水稻种子,要割在霜前、脱在雪前、藏在冻前,水分降到14.5%的标准水分。

东北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东北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东北地区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包括合理选择品种和做好种子处理,培育壮秧,高光效栽培,科学灌溉,合理施肥,防病促早熟等技术措施,并对此进行有益的探讨,来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寒地水稻的产量。 关键词:东北水稻栽培技术产量 东北地区粳稻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在气温低,水温低,地温低,长日照的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特殊的水稻生长发育环境要求采取复杂的栽培技术措施以获高产,而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地温,特别是在水稻抽穗前15天至抽穗后25天这40天内的温度直接决定产量,如2005年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红卫农场水稻最高产量记录为733kg/667m2,2006年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七星农场水稻最高产量记录为每830.5kg/667m2。 1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根据东北地区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持续时间短,后期降温快,低温冷害多等特点应选择种植生育期短(125-130天),抗低温能力强,高产优质的早熟品种,目前“空育131”因其生育期短(127天),活动积温少(2320℃),产量出米率高、食味性好,抗低温冷害能力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耐肥能力强等诸多优点深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特别是在三江地区栽培面积达600万亩以上,占水稻总面积的80%以上。因此东北地区高产栽培多采用空育131品种。 同时在常规的种子清选过程中进行种子包衣,并进行集中浸种催芽,为赢得积温,实现苗齐、苗匀、苗壮,减少苗期病害,培育壮秧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旱育稀植培育壮苗 “秧好半年粮”,培育壮秧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培育壮秧就要做到“二秋三常年”,即秋整地,秋做床,常年备床土,有机肥,常年培肥地力,实施肥床旱育秧,达到育秧先育土的要求,置床要调酸,浇足底水,趁湿摆盘,精量稀播育壮秧,播种量严格控制在275粒芽种/100m2, 秧田管理是培育壮秧的关键,管理上要以旱育为基础,以同伸理论为指导,以壮秧模式为依据,以调温控水位手段,通过智能控温控湿和微喷技术实现旱育秧,使秧苗地上和地下部分均

寒地有机水稻高产种植技术

寒地有机水稻高产种植技术 摘要:有机水稻生产,是指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及养殖措施,达到 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通过自然的方法控制病、虫、草害,如合理轮作、农业防治、生物治虫、保护天敌等。也就是说,在有机水稻栽培中,基地条件、种子处理、苗床处理、秧田管理、本田整地、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都必须符合有机生 产的要求。 关键词:有机水稻;栽培技术 1.土地环境整理 土地等种植环境对水稻的种植和生长是极为重要的,有机水稻对种植地的选 择尤为重要,首先种植地的选择要远离市区和工业区,在植被状况良好,空气清洁,光照充足和灌溉便利的地区种植。有机水稻种植的土壤要具有极高的有机物质,有较高的肥力,灌溉方便,排水顺畅,土地集中连片,在土地之间有自然屏 障隔离,病虫害较少。在对种植区域进行种植和管理时要对水肥、土壤和病虫害 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并进行持续的保护。 2.选种 寒地有机水稻栽培中为了确保水稻的生长可以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水热组合,需要保证水稻种子具备良好的抗倒伏、抗寒能力,这样才能使水稻适应寒地 地区的低温条件。并且在进行寒地有机水稻的选种时还需优先考虑优质、高产、 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稻种,这样才能保证在寒地有机水稻的栽培中可以达到高产 的要求。 3.种子处理 3.1每公顷用种量 一般钵盘育苗用种量25公斤(发芽率在95%以上),一般旱育苗30~40公斤。盐碱地适当多些,非盐碱地区适当少些,旱育稀植的也要少些。 3.2晒种 选晴天,在干燥平坦地上平铺席子或水泥场摊开,厚度一寸,晒2~3天,白天晒晚间装起来,在晒的时候经常翻动,目的是提高种子活性。 3.3浸种消毒 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 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 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3.4催芽 催芽在28~32℃温度条件下,芽整齐一致,有催芽器用催芽器最好,无催芽 器的可在室内地上,火炕上或育苗大棚内催芽。具体操作,先把浸种好的种子捞出,放入40~50℃的温水中预热,待种子达到温热(28℃左右),立即捞山,装到种子袋中,放置到室内垫好的地上(地上垫30厘米稻草,铺上席子);或者 火炕上,也要垫好,种子袋上盖上塑料布或麻袋、袋内插上温度计,随时看温度,使温度不低于28℃,也不高于32℃,同时保持种子湿度,每隔几个小时上下翻 倒一次,使种子温度尽量上下、左右温度、湿度保持一致。特别注意的是,种子 在发芽的过程中自己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度自然升高,稍不注意就会因高 温烤坏种子,一般2天时间就能发芽,当破胸露白80%以上时就开始降温,适当 凉一凉。芽长一毫米。 4.秧盘育秧

【基础知识】水稻叶龄模式理论和同伸规律

【基础知识】水稻叶龄模式理论和同伸规律 日期:2011年4月6日13:24 水稻叶龄模式理论和同伸规律是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的基础。叶龄模式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伸长节间数为总叶数的三分之一,如:12叶品种,那么,伸长节间数为4节;盛蘖叶位为总叶数的二分之一;有效分蘖临界叶位为总叶数减去伸长节间数;拔节的倒数叶龄值为伸长节间数减2。倒4叶进入第1苞分化,倒3叶露尖到定长为1、2次枝梗分化期;倒2叶出生到定长为颖花分化期;倒1叶出生到定长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倒1叶叶枕露出到抽穗为花粉充实完成期。 叶龄识别方法主要有,种谷方向法,在水稻生育前期用此法较为准确,即:水稻种谷一侧为单数叶;叶脉偏向法,在水稻生育中期使用叶脉偏向法,面对叶片正面,主叶脉偏向观察者左侧的为双数叶,反之为单数叶;倒数叶龄值法:在水稻生长进入幼穗分化期用倒数叶龄值法,倒数4叶后半叶进入幼穗分化,首先判断倒4叶;点叶龄,插秧后选有代表性的植株10穴,每穴1株在第3叶上用油漆作好标记,同样对5、7、9、11进行标记以便确定叶龄。 水稻生长同伸规律主要包括,叶蘖同伸,规律是N减3 ,这个“N”表示当时正在生长的叶片,以正在生长的第5叶为例,当5叶正在生长时,第2叶的分蘖同时生长;叶与叶同伸规律,N叶露尖时,N叶叶鞘伸长同时N+1叶叶片伸长、N+2叶组织分化、N+3叶组织分化开始、N+4叶原基分化。例如5叶露尖时,5叶叶鞘伸长,6叶叶片伸长,7叶组织分化开始,8叶组织刚开始分化,9叶叶原基分化。叶片与根系的同伸关系:N叶抽出时,N “节根原基”分化同时N-1、N-2 “节根原基’发育、N-3节发根、N-4节根生出1次分枝根、N-5节根生出2次分枝根。如:旱育中苗叶龄为3.1~3.5叶,即4叶抽出同时,4叶“节根原基”分化,3叶与2叶“节根原基”发育,1叶节根9条已突破叶鞘分化待发,不完全叶节根8条出1次分枝根,鞘叶节根5条出2次分枝根。 旱育中苗壮苗标准为:叶龄3.1 ~3.5叶,秧龄30~35天,苗高13厘米左右,地上部 茎叶结构为“3、3、1、1、8”,即中茎长不超过3毫米,第一叶鞘高3厘米以内,1和2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2和3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3叶长8厘米左右;地下部根数为“1、5、8、9”即种子根1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第1叶节根9条分化待发。百株地上干重3克以上。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寒地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贺伟民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黑龙江绥棱 152204)关键词:寒地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我国北方寒地由于气候等条件的特殊性,要想种出优质、高产的水稻必须有优良的栽培技术。 通过多年试验,我研究所总结出一套较完善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要选择高产、抗逆性强、积温适宜的优质水稻品种。 2、培育壮秧 2.1选地 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运苗方便的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水好、土质肥沃、无农药残留的地块。 2.2 做床 秋做床,建永久性30-50cm高台苗床地。选择好地块浅翻15cm耙平,在结冻前按采用的棚型确定好苗床的长、宽,打好埋桩的孔眼以备扣棚。 2.3 扣棚 在室外温度达到零上5℃以上时,扣上棚膜。 2.4 配制床土 选择合适的壮秧剂,将壮秧剂与足够的过筛细土(比例为1:100)充分搅拌制成营养土,把营养土均匀地散在苗床上,以备播种。 2.4 选种 在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2-3天,进行风筛选,最后用比重1.13的盐水进行选种,选种后用清水冲洗有利发芽。 2.5 浸种消毒催芽 浸种消毒同时进行,用10%的施保克3000倍液浸种预防恶苗病,在15-20℃下浸种4-5天,每天上下翻动一次。浸好种子的标记: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态,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米粒易捏断,手碾呈粉状、没有生心。种子催芽时,以高温30℃破肠,露白后种子堆温度控制在25℃,适温催芽,芽长控制在2mm时,把种子摊成薄层,温度降到自然温度,待播。

2.6 播种 室外温度达到5℃以上时,在4月15日左右开始播种,中苗播种量在每平方米芽种200-250g,秧期在30-35天。盐碱地区每平方米芽种在300g左右。在播种前,苗床要浇透水,但不能有积水,覆土后有返润现象,覆土厚度在0.7-1cm。 2.7 苗床除草 采用苗后除草,每平方米用10%千金乳油0.1ml加48%苯达松0.3ml兑适量水,在水稻1.5叶期,杂草2.5叶期喷雾。 2.8 秧田管理是培育壮秧的关键。生产中问题最多、最容易被农户忽视的就是秧田期间的管理。要想育出壮苗,必须管理好苗床温度、水分、酸度、肥力和消灭病虫害,根据秧苗生长情况分为四个时期:a播种到出苗:5-7天,封闭管理注意保温、排水;b出苗期到一叶一心期:适宜温度为25-28℃,晴暖天在9-15时开棚通风;c一叶一心期到二叶一心期:大约5—6天,温度要保证在20—25℃;d二叶一心到插秧前:温度控制在20℃,背风面棚膜打开,昼揭夜盖,最后全揭的逐步通风的办法。 3、本田整地施肥 在水耙前,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20m3,施入尿素100kg,二铵100kg,硫酸钾110kg。 4、插秧 4.1插秧时间; 当平均气温在13.5℃以上插秧为宜,低于13.5℃返青时间长。 4.2插秧密度; 寒地水稻有效分蘖期短,不能过于稀插,黑土区插秧行距30×13、30×16cm为主。碳酸盐土区25×(10—16)cm为主。 5、本田栽培管理 5.1追肥 追肥2—3次为宜,返青后到第6叶露尖期追尿素75kg,七月上旬或倒三叶生长期至剑叶露尖期追尿素30kg。施肥时注意根据水稻长相,过于繁茂、茎数过多、叶色比茎色浓、剑叶比倒二叶长时都不能追肥,以免贪青晚熟或引发病害。 5.2灌溉 插秧后1—2天保持水层为苗高的三分之二,分蘖期3cm浅水提温促分蘖,分蘖末期黑土区晒田控无效分蘖,碳酸盐土区10—13cm深水控无效分蘖,抽穗前10天为防御低温灌13—16cm深水,抽穗扬花期灌3—5cm浅水为宜,乳熟期干湿交替,黄熟中后期、9月初停

有机水稻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水稻种植操作规程 (2012-06-05 19:26:26) 转载▼ 标签: 杂谈 格林有机公司 一、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1 有机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1.1 产地环境要求,有机稻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48-1995中的二级标准。 ②农用灌溉水符合GB5084的规定。 ③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1.2 产地要求,产地周边5Km以内无污染源,上年度和前茬作物均未施用化学合成物质;稻农技术好,自觉性高;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壤有机质含量 2.5%以上,pH值6.5~7.5;光照充足,旱涝保收。 1.3 灌溉水要求,稻田灌溉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水源为洮儿河水系,察尔森水库节制供水,水源充足、水质纯净、渠系配套,并且是分水后第一灌溉区,在灌区上游没有工业区和其他污染源。 2 育苗 2.1 品种选择 2.1.1 必须选择经过认证的达标的,同时经过转换的种子。通过穗选,连续两年的有机栽培获得有机稻种。 2.1.2 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性强、熟期适中的、适口性好的优质品种。 2.1.3 禁止使用转基因种子。 2.2 种子处理 2.2.1 盘育秧每亩用芽籽4.0公斤。

2.2.2 晴天中午晒种2-3天,可杀菌并提高种子活力。 2.2.3 用黄泥选种,即50公斤水加10公斤过筛黄泥搅拌成浆(放新鲜鸡蛋漂出即可),放入稻种,去除秕粒,捞出好籽清洗一遍。 2.2.4 常规浸种催芽,常温水浸种5-6天,捞出放在30℃条件下破胸,80%种子露白时,降至25℃催芽,芽出齐后散温凉芽4-6小时即可播种。 2.2.5 温汤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恒定的53℃水中提温半个小时(可提高种子活力和杀菌),然后进行常规催芽。 2.3 置床处理及播种 2.3.1 选择河淤土或山根腐殖土做盘土,去除杂草,破碎过细筛。 2.3.2 置床翻深10-15厘米,清除杂草,打碎坷垃,整平压实,碎土块搂至四周。 2.3.3 盘土配制,选择猪粪、羊粪和牛粪的混合腐熟农家肥(农家肥腐熟可杀死杂草种子、虫卵及病菌),农家肥与床土比例是1:5-10,破碎过细筛(6-8毫米);将食用白醋用水稀释到 pH值3左右的酸化水,用稀释的酸化水浇拌盘土,使盘土pH值达到4.5-5.5之间。 2.3.4 先将置床浇透水,待水渗下后,置床上摆盘,盘盘紧靠,装满盘土,浇透清水即可。 2.3.5 气温稳定通过5-6℃即可播种(4月20日-25日)。盘育苗每盘播芽籽100克,播均播匀,将种子轻压三面入土后覆土,再将地膜覆上压牢。 2.4 苗床管理 2.4.1 出苗前,棚内保持20-28℃温度。 2.4.2 秧苗出齐,顶膜立针时,及时撤掉地膜。 2.4.3 管水,床土发白变干时要及时浇水,浇水时间为早揭膜后和晚扣膜前。随气温增高和通风口加大,增加补水,每次浇透,切忌大水漫灌。结合浇水使用 2-3次酸化水(pH值5左右食用白醋稀释的酸化水),保持盘土的酸性,利于育壮苗抗病。 2.4.4 炼苗,出苗撤膜后,白天晴朗高温时,开始通风炼苗;1.5叶前小通风,即两端和背风面通风;1.5-2.5叶期,两侧适当通风;2.5叶后加大通风,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日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昼夜通风炼苗,并逐步揭膜,防止失水,青枯死苗。 2.4.5 追肥,苗期结合浇水浇农家肥浸出液1-3次。

水稻叶龄诊断方法

水稻叶龄诊断方法 来源:信息中心作者:信息中心日期:2010年04月09日访问次数:373 (一)叶龄跟踪方法 叶龄又称“主秆出叶期”,叶龄跟踪就是对主秆出叶情况进行调查。叶龄跟踪要在插秧后立即进行,即4叶期开始调查。在育苗期第1完全叶能够看清的时期开始记载叶龄。 1、调查点确定 选择主栽品种有代表性的地号,在池埂边向里数第三行上,选择穴数均匀,穴株数相近似的10穴为调查对象,并在两边做上标记,为确保调查对象的准确性,调查点的植株要与点外植株反复校正,调查的主茎叶片全部用红色油漆(不干胶纸)等做上记号,水稻叶片小时叶幅窄,用○、×记号,叶幅宽时可以写上叶龄号。每个品种按插期5月15日、20日、25日设调查点,每五天调查一次至齐穗期,共调查16次。 2、叶龄跟踪苗选择 在调查对象的10穴里,每穴选有代表性的一株苗质好、叶片健全的秧苗,在主茎叶片上进行叶龄调查标记。 3、标记方法 标记点的叶龄必须准确,叶龄全部点在单数叶上,起始叶从3叶开始,跟踪到齐穗期。用红油漆(不干胶条)分别在第3叶中间点一个点,第5叶中间点二个点,第7叶中间点三个点或写上3、5、7等叶龄号,依此类推,确保叶龄跟踪的准确性。 4、叶龄观察方法 前出叶与现出叶的叶耳伸长到一定位置时,现出叶属于未定型(满)叶。现出叶的叶耳在前出叶的叶耳以下时为“-”,在前出叶叶耳以上时为“+”,这种情况用的叶龄期以小数点表示,正确的叶龄以调查全部主茎叶龄的平均数为准。 5、株高测定 用手抓住一穴稻株向上捋,由地面量至第二高度叶尖(穗尖)为该穴平均株高,逐穴测定,计算出平均值,做好记录。 6叶龄值计算 以N叶露尖到叶枕露出的全过程为一个叶龄出生过程,并计算叶龄,首先,估算N叶的长度,以N叶下叶的长度加5厘米为N叶的长度,然后测量N叶实际抽出的长度,再除以估算的N 叶的长度,做为N叶长度的比例。例如,计算5叶抽出过程的叶龄,首先估算5叶的长度,如4叶的定型长度为11厘米,则5叶的估算长度11+5=16厘米,如5叶已抽出2厘米,则2÷16

有机水稻如何栽培有机水稻的栽培管理技巧

有机水稻如何栽培有机水稻的栽培管理技巧 有机食品类现阶段是销售市场上最火爆的商品,不论是蔬菜水果還是新鲜水果還是别的食品类,有机绿色有机食品市场销售最俏,做为在我国的正餐稻米,如果是绿色生态栽种产出率有机稻米,显而易见行业前景会多少,那麼有机水稻怎么种呢?跟随网编看一下。 有机水稻的种植具备绿色环保、并且减少用水量、改进*质、考虑大家消费市场等使用价值。有机水稻栽培技术性遭受各界人士的普遍关心, 伴随着有机水稻生产量持续提高, 还可减轻当今在我国人口数量大, 播种面积急缺所产生的谷物工作压力, 对促进在我国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观具备重大意义。在有机水稻栽培全过程中, 栽培技术性不善, 会导致水稻综合性品质较差, 危害有机水稻栽培成果。因而, 以便使在我国有机水稻栽种实际效果足以提高, 剖析有机水稻栽培技术性及管理方法理念看起来至关重要。 1 种类挑选 有机水稻栽培全过程比较严苛, 需要适合进行有机水稻栽种的农牧业地区, 划分高品质适栽区, 在该地区内栽种高品质水稻种类, 在栽培全过程中应用小量萘乙酸、化肥及化学

农药, 关键靠有机水稻种植种类纯天然生长发育有机水稻, 栽培管理方法关键按照高品质米碾制与干躁等技术性, 进而提高有机水稻栽培成果, 为顾客出示更为翠绿色身心健康的 高品质米消費挑选。为提高有机水稻种植技术性贯彻落实成果, 在确立有机水稻种植基本上, 农业生产者应科学挑选栽培种类, 使其适应整体规划栽培区*壤、降雨、环境湿度、温度等客观性生长发育标准, 保证水稻种植种类与栽种地区的地形地貌互相融入, 为提高水稻栽 培品质打下基础。 2 種子解决 種子在解决前应保证種子品质合乎有机水稻栽种规范, 出苗率85%, 具备98%的纯度, 14%的水分含量, 考虑高品质水稻栽培要求。有机水稻種子解决技术性关键有下列好多个流程:一是晾干取种。以2~三天为周期时间, 在没有风进入大晴天晾干種子 , 为保证種子晾 干充足, 需要每天滚动3~4次。在晾干完毕后 (泡种前5~七天) , 选用食盐水比例(1∶13) 方式开展科学取种。比如, 取种总重量为50公斤, 需放盐12~12.5公斤 (以大粒盐为优) 融解在水中, 在河面上静放新鮮鸡蛋, 若歪斜的新鮮生鸡蛋外露河面一部分有半枚钱币尺寸, 表明食盐水比例考虑明确对比度, 一般状况下取种工作人员可选用千分比开展浓度值精确测量。在水稻取种全过程中, 取种工作人员需随时随地查验并调节浓度值;二是泡种催芽。泡种对温度规定较高, 种植工作人员需选用双膜提温、家用电器提温及地飞龙提温等技术性保证泡种催芽温度合格。待温度考虑侵种要求后, 栽培工作人员需操纵水层高宽比, 水位线以未过種子20cm为宜, 温度为11℃~12℃, 泡种催芽周期时间为5~七天。随着着在我国科学技术性的持续发展趋势, 催芽技术性足以逐步完善, 催芽品质持续提高, 比如栽培工作人员可应用控温催芽器, 减少催芽周期时间, 提高催芽成果, 按照水稻取种科学设 置催芽温度与时间;三是适度栽种。待泡种催芽完毕, 栽培工作人员需在种子放置阴凉的地方开展晾干, 在晾干完毕后开展栽种, 有机水稻栽培地区温度≥5℃时栽种更为适合。 3 有机水稻培养壮秧 有机水稻培养壮秧实际效果立即事关其生产量, 因此栽培工作人员需融合本地天气状 况开展自然通风炼苗, 将水稻苗环境湿度与温度操纵在有效范畴内, 加速水稻苗根处的生 长发育, 使有机水稻栽培品质足以提高。在培养壮秧全过程中, 为降低应用化学化肥, 栽培工作人员需采用沤肥有机肥出示其生长发育所需养分, 一般状况下为1亩150KG为规范开展上肥。在有机水稻培养壮秧全过程中, 田里野草及病害解决要科学且注重实效, 考虑水稻有机生长发育规范。为提高有机水稻生产量奠定基本, 应尽可能挑选人工服务解决技术性, 降低应用有机化学药物。有机水稻培养壮秧害虫防治需从下列2个层面加以控制:一是防止水稻叶子出現摩擦系数创口, 减少病菌感柒概率, 另外栽培工作人员在进到水稻田后, 应尽量减少姿势幅渡过大, 另外降低进到水稻田的频次, 减少水稻田因人为失误导致病原菌感柒的风险性;二是搞好種子抗菌解决。種子是带上病原菌的根源之一, 为提高有机水稻生产量, 栽培工作人员需防止采用病虫害感柒種子, 减少有机水稻病虫害感柒概率。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要点资料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要点|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技术,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几年来垦区在水稻生产中全面推广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对育苗及本田管理运用叶龄诊断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介绍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龄诊断要点及管理措施。 一、调查点的确定 水稻叶龄的调查是从水稻插秧后在本田中开始的。在池埂边向里数第三行上,选择穴距均匀,穴株数相近的10穴为调查对象,并在边上插上《水稻田间管理指示牌》,在牌上随时记上各叶展开的日期。 1、叶龄跟踪秧苗的选择。 在调查对象10穴里,每穴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株,苗质好、叶片健全的秧苗,在主茎叶上进行叶龄标记。 2、标记方法 标记点的叶龄必须选准,叶龄全部点在单数叶上,起始叶要从第三叶开始,并且跟踪到齐穗期。每个叶片要用不同标记符号点在叶片中间部位(如第一标记叶片点一个点,第二标记叶片点两个点,依此类推。 二、育苗期 垦区水稻机械插秧采用旱育中苗,秧龄30~35天,叶龄3.1~3.5叶,苗高为13厘米左右。按叶龄“器官同伸规律”,通过调温、控水等手段,抓好四个关键时期,育成健壮旱育中苗。 第一个关键时期——种子根发育期:播种后到第一完全叶露尖,时间为7~9天。管理重点是促进种子根长粗、伸长、须根多、根毛多,吸收更多养分,为壮苗打好基础。此期一般不浇水,过湿处散墒,过干处喷补,顶盖处敲落,露籽覆土补水。温度以保温为主,如遇33℃以上的温度,开口降温,保持32℃以下,最适温度25~28℃,最低温度不低于10℃。20~30%的苗一叶露尖及时撤出地膜。 第二个关键时间——第一完全叶伸展期:从第一完全叶露尖到叶枕抽出(叶片完全展开),时间为5~7天。管理重点是:地上部控制第一叶鞘高不超过3厘米,地下促发鞘叶节5条根系生长。此期温度最高不超过28℃,适宜22~25℃,最低不低于10℃。水分管理,床土过干处,最适喷浇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上、下)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上)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从炎热的南方到寒冷的北方,各个地区都有种植。而在我们国家最北部的黑龙江省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稻作区域,这里的粳稻品质十分优良,近些年,稻作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粳稻的主产省之一。然而,这里属于寒温带地区,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全国最低、无霜期也是全国最短。冬季严寒漫长,春季气温回暖晚,夏季高温时间短,秋季气温下降快。而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在黑龙江省寒地、长日照条件下栽培,生态条件与南方有很大的差异。 多年以来,这里的农民朋友大多以日历、节气和经验作为标准来栽培水稻,往往会出现肥水管理不当,造成水稻群体长势不足或过于茂盛,病虫害不能及时防治,从而导致水稻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为此,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的研究,结合当地水稻的生态特点,总结出一套“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体系”。在这项技术体系中,技术人员制定了水稻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每个叶龄期的生长发育标准,我们可以在田间判断水稻的叶龄,然后与标准对比,及时采用施肥、灌溉、植保等技术措施进行调控。这样就使我们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了。

我们光看看水稻生长的叶片,就能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了吗?这项叶龄诊断技术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 水稻的叶龄模式理论和器官同伸规律就是这项技术的基础! 通常,水稻的产量是在它的根、茎、穗、籽粒等器官生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水稻的出叶与分蘖发生、根系生长、节间伸长,以及稻穗分化发育进程等,都存在着有规则的同伸关系。也就是说,随着水稻每长出一片叶子,稻株就有规律地相应形成和生长出各个部份器官。可以说水稻的叶龄与生育进程的相关性,比起我们人类用年龄表示发育进程的相关状况还要准确得多。 水稻不同品种的主茎叶数都比较稳定,每长出一片叶就是一个叶龄。因为叶片与其它器官存在同伸关系,所以,用叶龄做指标掌握水稻生长发育和长势长相,比较简便而准确。 例如:我们把正处于生长的叶片用英文字母N来表示。水稻叶片与分蘖就是N减3的规律。也就是说,比如当第5片叶子正在生长的时候,五减三,第二片叶子的叶腋里正在长出分蘖。他们之间之所以同伸,是因为当时的功能叶,也就是N-2这片叶子,把光合作用合成的养分,同时供给到上面新伸出叶和下面叶片进行分蘖的缘故。

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1 水稻超高产水平的栽培规划 1.1 品种选择:龙粳14、该品种生育日数从出苗到成熟127d,需活动积温2250~2300℃。主茎11 片叶,秆强抗倒,分蘖力较强,抗稻瘟病和纹枯病,耐寒性强。每穗总粒数98粒,空秕率8.7%、千粒重26.7g。 1.2 主攻目标:目标产量以700kg/667m2为指标设计栽培方案。产量结构为:有效穗数为525株/m2。穗粒数98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7g,产量700kg/m2。 1.3 播种期,移栽期:根据我场历年气候条件和龙粳14的特征特性,保证9月10日前安全成熟,幼苗期35d,有效分蘖期35d,长穗期30d,结实期40d。确定播种期: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5~6℃时,开始播种、即4月12~15日;插秧期: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即5月17~20日插秧。 1.4 基本苗数:依据叶龄模式,理论上3叶1心秧苗可发生0.5~1个分蘖,按移栽苗龄SH=3.5计,有50%基本苗己带1个蘖,龙粳14有效分蘖临界叶

位为8叶,3叶1心钵体穴播苗移栽到本田后分蘖不缺位,根据叶蘖同伸规律(n-3)可新增有效分蘖8个,平均每株总茎蘖数10个,成穗率85%以上,目标产量1.05kg/m2,收获田间损失率15%计算, 每平方米收获株数[1.05/0.85/26.7/(98×0.9)×10 =525穗 每平方米基本苗?担?525/0.85/10=61.76(株) 每平方米25穴计,每穴种子苗(基本苗数)61.76/25=2.5(颗),精确播种量3粒/穴。 1.5 合理施肥 采用地力差减法确定施肥量。 施N量=(目标产量-空白产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肥料中的养分含量×N肥当季利用率 参照“3414”试验的空白产量390.93kg/667m2计水稻全生育总施N 量;按16.73(kg)/667/m2 ;按N∶p∶k=2∶1∶1计,水稻全生育期总施K量 8kg/667/m2,水稻全生育期总施肥P量10.4kg/667/m2。施肥方法:N肥?s基肥?s蘖肥?s穗肥?s粒肥=5∶2∶2∶1;钾肥?s基肥?s穗肥?s粒肥=6∶3∶1;P肥100%做基肥深施。 2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实施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措施——11叶品种

水稻高产创建技术措施 1、优化水稻品种 从寒地及井灌特点出发,选用当地安全抽穗成熟的中早熟优质品种,确保低温年份正常成熟。以11片叶极早熟品种为主,推荐应用垦稻20、龙粳31等。 产量构成设计 以垦稻20品种为例,亩产达到817公斤:公顷理论产量=公顷收获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520万×100×90%×27克=12636公斤,扣除收获田间损失率3%,实收公顷产量12257公斤(即亩产817公斤)。 2、提高旱育壮秧技术 2.1旱育秧田规范化 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利于培育壮秧、运苗方便等要求,选择地势高爽平坦、土壤肥沃偏酸、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无农药残毒的旱田或水田,设置适当集中的固定高台秧田(秧田高度20-30cm),做到合理布局。秧田内建成具有井(水源)、池(晒水池)、床(秧床地)、路(运输道路)、沟(排水及引水沟)、场(堆肥场、堆床土场)、林(防风林)等基本设施。坚持做好两秋(秋整地、秋作床)、三常年(常年固定、常年培肥地力、常年制造有机肥、培养床土)。育秧棚型,采取大棚育秧,使用育秧微喷技术。 2.2旱育壮秧模式化 运用“增氧壮根、提高胚乳转化率、器官同伸”等理论,按不同苗类型育出标准壮秧。 根据所用品种熟期和移栽方式,在保证安全抽穗成熟的前提下,选定育苗的秧苗类型。机械插秧,用早中熟品种,用中苗移栽,中苗叶龄3.1—3.5叶,秧龄30-35天,苗高13厘米左右,地上部茎叶结构为“3、3、1、1、8”,即中茎长不超过3毫米,第一叶鞘高3厘米以内,1和2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2和3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3叶长8厘米左右,地下部根数为“1、5、8、9”,即种子根1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第1叶节根9条分化待发。百株地上干重3克以上,每盘播芽谷100-110克。人工插秧和摆栽钵苗,用中、早熟品种,以大苗为主,大苗叶龄4.4—4.5叶,秧龄35-40天,苗高17厘米左右,带1-2个分蘖,地上部茎叶结构为“3、2.5、1、1、1、11”即中茎长不超过3毫米,第一叶鞘高2.5厘米以内,3个叶耳间距各为1厘米左右,4叶片长11厘米左右;地下部根数为“1.5、8、9、11”即第2叶节根11条分化待发,其余与中苗相同,百株地上鲜重4克以上,每平方米播芽谷200-250克(6盘)。人插中苗每平方米播芽谷250-300克(6

如何做好水稻叶龄诊断

如何做好水稻叶龄诊断 生育叶龄诊断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此项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一、叶龄诊断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叶龄诊断 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茎的叶片生长与其它叶片、蘖、茎、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较严密的相互关系――器官同伸规律。根据这一规律,通过叶龄进程的调查,可推测出其它器官的生育进程。这就是生育进程的叶龄诊断。 2、叶龄诊断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某时的叶龄进程,推测以后一段时间的叶龄进程,从而推测出幼穗分化、拔节、减数分裂、抽穗等关键时期,预知抽穗早晚。为了确保水稻安全成熟,必须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和病、虫、草、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防治,按主茎叶龄进行管理,是确保各项生产技术措施及时性、准确性和减少盲目性的最好方法。这是在过去按节气、日期指导和安排生产的基础上,在水稻生产中又增加了一个新方法。

对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叶龄诊断的方法 叶龄跟踪苗的选择和标记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从池埂边向里数三行,选择穴距均匀,穴株数相近的10穴为调查对象,每穴选择苗质好、叶片健全、有代表性的秧苗一株,共选10株,并在两边插上标志物。在每株的主茎叶片上进行叶龄标记。起始叶要从第3叶开始,并且跟踪到齐穗期。标记点要点在单数叶片上,每个叶片要用不同标记符号点在叶片中间部位上,如:第一个标记叶片点一个点,第二个标记叶片点两个点,或用其它方法标记。原则是叶龄跟踪叶片标记要有区别,确保叶龄跟踪的准确性。 4、叶龄计算方法:要计算某叶从露尖到叶枕露出过程,首先估算这片叶的长度。以这片叶下一叶的实际长度加5厘米为这片叶的估算长度,然后测量这片叶抽出的实际长度,再除以估算长度,做为这片叶长度的比例。如计算第5叶抽出过程的叶龄,首先估算5叶的长度。如果4叶定型长度为11厘米,加上5厘米为16厘米,这就是5叶的估算长度。如果5叶已抽出2厘米,2除以16,等于0.12,约等于0.1,即5叶已抽出0.1个叶龄。此时调查的叶龄为4.1个叶龄值,并做好记录。按此法跟踪至倒3叶(11叶品种为9叶,12叶品种为10叶)。倒2叶和剑叶,按前一叶的定长减去5厘米,为估算值,实际伸出长度除以估算值,求出当时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71435078.html,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作者:李福忠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13期 培育壮苗是寒地水稻高产的基础条件,而在秧苗培育中,苗床的管理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精细的管理才能促进秧苗健康生长。因此,水稻种植户应重视育秧期的苗床管理,按照技术标准做好每个环节,为培育壮秧创造良好环境。 本文围绕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 1、选择育秧田 寒地水稻旱育秧基本是在温室和大棚中进行的,所谓选择育秧田也就是选择建大棚的位置。大棚建好后可以连年使用,既可以育秧,也可以在闲时栽培蔬菜,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如果没有现在的温室大棚可以利用,就需要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水便利的地方搭建。搭建的规格可根据培育秧苗的量自行确定。 2、苗床制作 整地时将苗床同时规划出来,苗就要宽应在120~150厘米,高要10厘米以上,长度按育苗量确定。两床之间需留下50~80厘米的过道,以方便人员对苗床进行管理。床土应进行特殊配置,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松软、肥沃、无药物残留的土壤。采用比较多的是山地腐殖土,如果没有腐殖土也可以利用田园土,与腐熟的猪粪,按7份土3份肥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营养床土。还要对床土进行PH检测,然后根据土壤的酸碱度用硫酸钾进行调酸处理,使PH达到4.5~5.5的适宜值,适宜的酸碱度有利于防止立枯病菌和青枯病菌的产生。为预防土传病害和地下虫害,还应选用适宜的杀虫、杀菌药剂对床土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3、适时播种 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并将种子进行晒种、筛选、浸种、药物拌种、催芽等处理。处理过的种子具有纯净度高,无病菌携带,有利于早发芽等特点。播种期一般在3月中旬至下旬,持续时间大约为一周。播种时间因当地所处的积温带不同而略有差异。播种时要确保深浅一致、数量均匀、密度合理,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以不露出种子为宜,然后轻轻压实。用种量大约为每平方米250克~300克。 4、育苗移栽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水稻栽培技术 一、水稻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它的单产和总产均居粮食作物的首位。水稻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同时也是耗水较多的栽培作物。生产上灌排结合,减少旱涝灾害,而且通过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水调温,易于对其生长发育进行促控。水稻单位面积穗数较多,每穗粒数较多,经济产量高,肥料利用效率高,具有较好的丰产性。水稻的类型多,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稻米的营养价值高,一般平均含有75-79%的碳水化合物,6.5-9%的蛋白质,0.2-2%的脂肪,0.2-1%的粗纤维,0.4-1.5%的灰分。水稻具有很强的抗逆性,低洼及盐碱地等其它作物不能完全适应的土地,都可以种植水稻,并且通过种植水稻改良土壤,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水稻栽培的生物学特性 水稻的一生 水稻的一生是指水稻从种子播种发芽到稻谷(新种子)形成成熟的全过程。在水稻的一生中有着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我们通常根据各个生育时期所建成的器官不同,将水稻的一生划分为三个生育阶段。这三个生育阶段分别是营养生长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是播种到稻穗分化之前的一段时期,通常叫做生育前期。在这一生育阶段主要是长根、出叶和分蘖,建成营养器官如根、叶、分蘖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从稻穗开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一段时期,通常叫做生育中期,也叫做长

穗期。这个阶段除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等继续生长外,主要是茎秆伸长、幼穗形成。生殖生长阶段是从稻穗抽出到新种子成熟的这段时期,通常叫做生育后期,也叫结实期。这个阶段主要是抽穗、开花、结实,形成新的成熟种子。 为进一步了解水稻种子的结构,水稻植株各个器官的形态、生长过程和作用,以及水稻产量形成的全过程,下面我们将逐一给予介绍。 1、水稻种子的结构 水稻种子就是我们通常所叫的稻谷,在植物学上叫做颖果。为什么要把水稻种子叫做颖果呢?原来水稻种子实际上是果实,在它的外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硬硬的金黄色外壳,它就是颖壳(谷壳),在颖壳里面包裹着的是一粒果实,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糙米。糙米由果皮、胚乳和胚组成,胚乳占糙米重量的近90%,含有丰富的淀粉,是幼苗生长主要养分的来源。胚位于米粒腹面的基部,由胚根、胚芽、胚轴和盾片四部分组成,是发育成水稻幼苗的原始体。 2、稻种发芽和幼苗生长 水稻种子吸收水分膨胀后就恢复了活性,开始发芽和幼苗生长。最先突破谷壳的是胚芽鞘和胚根鞘,胚根突破胚根鞘,向下生长为种子根;胚芽从胚芽鞘中抽出的是一片只有叶鞘而没有叶片的不完全叶。不久,抽出具有叶鞘和叶片的第一片完全叶,以后抽出的叶,按顺序分别叫做第二、第三......叶。当第一片叶刚抽出时,在芽鞘节上开始长出2条不定根,在第一片叶的抽出过程中还会长出3条不定

农业技术推广员试题(题案)

八五〇农场农业技术推广员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50分): 1、寒地水稻旱育壮秧机插中苗,要求毯式盘秧龄(35)天以上,叶龄(3.1-3.5)叶,株高(13)厘米左右,地上部茎叶为中茎长不超过(3)毫米、第1叶鞘高(3)厘米以内、1叶与2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2叶与3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第3叶长(8)厘米左右;地下部根数应是:种子根(1)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第1叶节根(9)条分化突破叶鞘待发。 2、寒地水稻叶片长度有一定规律,其中7叶长度(26)厘米左右、8叶长度(31)厘米左右、9叶长度(36)厘米左右、剑叶长度(26)厘米左右。 3、农药三证号指(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标准证)。 4、播量以每100平方厘米(250-260)粒芽种为宜,芽长控制在(2毫米)左右。 5、摆盘装土使用工具是(盘土定量撮),保障盘内装土厚度(2cm)以上。 6、播种后压种的好处是(芽种三面着土)、(使发芽的种子根向下扎入床土内)、(种子出苗整齐)。 7、播种后不压种的弊端是(芽种易干)、(出苗不齐)、(上中下分层)。 8、浇透底水后,播种前每平米使用移栽灵( 1.5ml/m2),稀释(1000-1500)倍喷雾杀菌消毒。 9、置床和床土调酸有利于旱育壮苗和防御立枯病发生,因此置床土壤酸度和床土酸度以PH(4.5-5.5)间为好。 10、垦鉴稻6号的飘长叶为倒(3)叶,这片叶子的长度为(41)厘米左右。 11、叶龄的识别方法有(叶脉偏向法)、(叶长顺序法)、(变形叶鞘法)、(飘长叶法)、(植伤叶法)、(主叶脉法)(种谷方向判断法)。 12、寒地水稻叶龄模式相关公式:伸长节间数=(主茎总叶数)÷(3);分蘖盛蘖叶=(主茎总叶数)÷(2);有效分蘖临界叶位=(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出叶与分蘖的关系是,N叶伸出,(N-3)叶出现分蘖;叶龄指标施肥,N叶施肥,肥效反应在(N+1)叶~(N+2)叶,其中(N+2)叶肥效最多;龙粳26倒4叶为(8)叶。 13、当剑叶叶耳间距(±5)厘米期间,容易发生障碍性冷害。 14、秧田管理中的温度管理标准为(温度宁低勿高),湿度管理标准为(水分宁少勿多)。 15、寒地水稻产量突破的关键是“两靠两保”,即(靠旱育壮秧保穗数)、(靠管好后四叶保穗重)。 16、寒地水稻11叶品种叶龄诊断技术中最晚出叶日期:4叶为(6月5日);5叶为(6月10日);6叶为(6月15日);7叶为(6月20日);8叶为(6月25日);9叶为(7月2日);10叶为(7月9日);11叶为(7月16日)。 17、叶片对产量的贡献度:剑叶(52%),倒二叶(22%),倒三叶(7.7%),倒四叶(17.7%)。 18、水稻插秧的高产期是(5.15-5.25)。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用良种 再生稻区:内香6优498、龙优8号、川香优3203;非再生稻区:川优6203、蓉3优918、内5优16、蓉3优533、C两优华占、健优388、蓉优1808、蓉18优198、福伊优188、内5优H25、蓉18优1015. 二、推广普及旱地育秧技术 1、苗床选择。在2月中旬至下旬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透气,管理方便,排灌条件好的旱地或蔬菜地作旱育秧的苗床地。按每栽一亩大田净播苗床栽小、中苗面积需12—15平方米,大苗需20平方米以上备足苗床地。 2、培肥消毒。按1.8米规格开厢,厢面1.2—1.3米,厢高5—10厘米,厢长据地形而定,每平方米施腐熟堆肥5—10公斤、尿素40克、过磷酸钙100—200克、氯化钾40克,多次翻耕使肥土充分均匀于5—10厘米的表土层内,每平方米用3%毒死蜱4.5克颗粒剂拌成毒土均匀撒施在苗床,再细欠入土2厘米深的表土层,防治地下害虫,做到精心平整,厢平土碎。 3、旱育保姆拌种。将精选后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24

—30小时,然后涝出种子,沥去多余水分,以种子不滴水为准,每袋(350克)旱育保姆可拌种1—1.2公斤水稻种子,将旱育保姆置于园底塑料盆中,再将浸湿的种子倒入盆中,边倒边搅拌,直到旱育保姆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现拌现用。播种后,再撒上薄层细土盖没种子,浇水喷湿,保持土壤湿润。 4、苗床管理。播种至出苗期重点是保温、保湿,一般不揭膜,但苗床温度不超过35℃时应立即揭膜通气降温,如苗床土干燥发白,应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苗床土湿润。同时在秧苗叶龄1.5时,每平方米苗床用2.5克“敌克松”兑成1000倍液或用保福斯喷施防治立枯病和青枯病的发生。种苗三叶期就施肥促蘖,练苗控高。播前2—3天和播后,应撒毒饵等防鼠害。 三、规范栽植 积极推行“嫩秧早植”种植模式,旱秧早植能促进秧苗早栽快发,缩短缓苗期,提高上林成穗率。主要采取三种栽植模式。一是半旱式栽植:按沟埂距53—60厘米开沟,埂面宽20—23厘米,沟宽33—37厘米,沟深16厘米以上,做到埂平沟直,小苗秧在埂面两侧错窝栽植,间窝植双株,窝距13厘米,亩植1.5—2万窝;二是超高产强化栽培: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是一项充分挖掘水稻品种潜力,促进水稻增产的新型栽培技术。具有“嫩秧早栽、稀植壮株、湿润

叶龄诊断技术

叶龄诊断技术 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技术,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 叶 龄:主茎已生出的完全叶数 叶龄值:主茎已生出的完全叶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叶龄余数:主茎叶数-当时叶龄 伸长节间数=总叶数÷3 有效分蘖临界叶位=总叶数-伸长节间数 分蘖的盛蘖叶位=总叶数÷2 拔节期的倒数叶龄值=伸长节间数-2 同伸规律:叶的生长与内部叶、蘖、根、节间、穗的生长发育有着规律性的同生关系 N 叶 内部叶 N+1 N +2 N +3 N +4 叶片伸长 组织分化 组织分化始 生长点 蘖 N-3 N-2 N-1 N N+1 N +2 出现分蘖 分蘖分化发育 分蘖芽 根 N —3 N —2 N —1 N 节根发生 节根原基发育 节根原基分化 节 拔节期:倒数叶龄值:伸长节间—2 穗 倒4叶后半叶定长 倒3叶出到定长 倒2叶出到定长 第一苞分化 一、二次枝梗分花 颖花分化 剑叶出到定长 孕穗期 减数分裂期 花粉充实完成

诊断技术是高产再高产的关键,做好诊断,首先明确各叶龄期生长发育标准,其次诊断方法灵活多样,最后肥、水、植保、化控措施及时。秧田素质诊断、叶龄诊断、叶长诊断、叶色诊断、茎数诊断、幼穗诊断、减数期诊断、节间长度诊断、水层诊断、杂草诊断、病害诊断。 叶片的重要性 水稻产量的三个90%以上。一是水稻产量95%以上来自空间营养(光合产物),仅有5%来自土壤。二是水稻产量90%以上是叶片制造的。三是水稻产量90%以上是抽穗后形成的。后四片叶对产量的贡献率,剑叶:52%;倒二叶:22%;倒三叶:7.7%;倒四叶:17.7%;穗、 叶鞘:0.6%。管好后四片叶,增强各功能叶片的活力,提高结实粒率、增加千粒重,确保穗重,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