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一)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目的:

闭合性颅脑损伤随严重程度的不同可能有下面中的结局:

⒈死亡;

⒉植物状态:无意识,有心跳和呼吸、吸允、呵欠等局部运动反应;

⒊严重残疾:有意识,但认知、言语和躯体运动有严重残疾,24小时均需他人照料;

⒋中度残疾:有认知、行为、性格障碍,有轻偏瘫、共济失调、言语困难等残疾,但在日常生活、家庭与社会活动上尚能勉强独立的状态;

⒌恢复良好:能重新进入正常社交生活,并能恢复工作,但可有各种轻的后遗症;

治疗的目的旨在使重型脑损伤病人达到表中第4项结局;使轻中型病人力争达到表中第5项结局。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目标是多方面的。

但总的来说是要使其感觉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功能、认知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和社交生活技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二)颅脑损伤康复治疗原则:

在闭合性脑损伤康复中,运动和知觉障碍的治疗可参考脑血管以外的康复部分;情绪障碍易于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所控制。最有特征性的是认知障碍的治疗,应依据障碍程度的不同而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⒈早期(Ⅱ、Ⅲ):对病人进行躯体感觉方面的刺激,提高其觉醒能力,使能认出环境中的人和物。

⒉中期(Ⅳ、Ⅵ):集中在减少病人的失定向和言语错乱,进行记忆、注意、思维的训练,训练其组织(分类、排列顺序、补缺填空)和学习能力。

⒊后期(Ⅶ、Ⅷ):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提高在中期训练中各种功能的技巧,并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颅脑损伤治疗方法:

⒈认知障碍:认知康复的方法可从两个角度来分类:

(1)单维或多维法:但维法即单独地治疗认知障碍中的某一功能如知觉、记忆等。多维法是一种环境治疗,即治疗不仅针对某一种认知缺陷,而且将患者的性格、情绪、生活和社会等多维因素都考虑到康复计划之中,多维法现已成为较公认的方法。

(2)直接法和代偿法:直接法是直接治疗存在的功能缺陷从而提高或恢复其功能的方法;代偿法是通过其他完好部分的功能或外界的辅助来代偿有缺陷的功能的方法,对于重症患者,代偿法常比直接法有效。

1) 记忆的训练:每次训练,患者需要记住的内容要少,信息呈现的时间要长些;两种信息出现的间隔时间也要长些;在袭击出现和反应之间的间隔也应加大。对于信息量较大的内容可采用PQRST法

P(先预习要记住的内容);

Q(向自己提出与内容有关的主要问题);

R(为了回答问题而仔细阅读资料);

S(反复陈述阅读过的资料);

T(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记忆);

2)注意力训练:

A猜测游戏;

B删除作业;

C时间感;

注:以上3点请咨询康复中心作业治疗师

3) 思维的训练:思维包括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种过程,而这些过程往往表现于人类对问题的解决中,因此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等于训练了上述大部分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⒉行为障碍

1)发作性失控:往往是聂叶内部损伤的结果,发作时脑电图有阵发性异常,是一种突然无诱因、无预谋、无计划的发作,直接作用于最靠近的人或物等。给予卡马西平0.1-0.3/次,一日2-4次,配合行为疗法中的暂停法。

2)额叶攻击:因额叶受损引起,渐发,特点是对细小的诱因或挫折发生过度的反应,其行为直接针对诱因,最常见的是间歇性的激惹,并逐步升级为一种完全与诱因不成比例的反应。

A 用神经行为疗法中的成型法训练病人完成晨间ADL活动。

B 用负惩罚法要求患者行走等。

⒊情绪障碍:

常见为抑郁症状,甚至有自杀念头,除心理治疗外,可投与丙米嗪25mg/次,1日2次。

⒋言语障碍:

失语和构音障碍的治疗见言语治疗部分,至于言语错乱,其原因主要为认知功能障碍引起,认知障碍的改善即随之相应的言语障碍也改善。

(四)运动控制训练

俯卧位

位置:患者肘撑俯卧(以双手支撑起上部躯干俯卧),胸部垫稧形塑料枕,若能维持正确位置也可不用枕。

目的:减弱仰卧时出现的伸肌张力增加;促进肩屈和外展;促进对颈的控制;牵站髋屈肌并降低其张力;使患者能自发地屈伸膝。

活动:将体重从一肘向另一肘转移,以抑制肩伸和内收姿势以促进肩胛带肌,准备做俯到仰的翻身。治疗师对颈伸肌施加震颤或轻拍,或让患者注视挂于不同位置和高度上的画,以增强对颈的控制。

爬位

位置:患者爬在塑料圆筒上,如不用也能维持爬位则不用筒。

目的:减轻上肢肩伸、内收、内旋,肘腕屈曲的姿势;促进肩屈、外展,肘、腕伸站;促进肩胛带和骨盆带的稳定;促进保护和平衡反应。

活动:将体重从一侧上肢向另一侧上肢、从一侧下肢向另一侧下肢、从双上肢向双下肢和一侧上下肢。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一)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目的: 闭合性颅脑损伤随严重程度的不同可能有下面中的结局: ⒈死亡; ⒉植物状态:无意识,有心跳和呼吸、吸允、呵欠等局部运动反应; ⒊严重残疾:有意识,但认知、言语和躯体运动有严重残疾,24小时均需他人照料; ⒋中度残疾:有认知、行为、性格障碍,有轻偏瘫、共济失调、言语困难等残疾,但在日常生活、家庭与社会活动上尚能勉强独立的状态; ⒌恢复良好:能重新进入正常社交生活,并能恢复工作,但可有各种轻的后遗症; 治疗的目的旨在使重型脑损伤病人达到表中第4项结局;使轻中型病人力争达到表中第5项结局。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目标是多方面的。 但总的来说是要使其感觉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功能、认知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和社交生活技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二)颅脑损伤康复治疗原则: 在闭合性脑损伤康复中,运动和知觉障碍的治疗可参考脑血管以外的康复部分;情绪障碍易于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所控制。最有特征性的是认知障碍的治疗,应依据障碍程度的不同而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⒈早期(Ⅱ、Ⅲ):对病人进行躯体感觉方面的刺激,提高其觉醒能力,使能认出环境中的人和物。 ⒉中期(Ⅳ、Ⅵ):集中在减少病人的失定向和言语错乱,进行记忆、注意、思维的训练,训练其组织(分类、排列顺序、补缺填空)和学习能力。 ⒊后期(Ⅶ、Ⅷ):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提高在中期训练中各种功能的技巧,并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颅脑损伤治疗方法:

⒈认知障碍:认知康复的方法可从两个角度来分类: (1)单维或多维法:但维法即单独地治疗认知障碍中的某一功能如知觉、记忆等。多维法是一种环境治疗,即治疗不仅针对某一种认知缺陷,而且将患者的性格、情绪、生活和社会等多维因素都考虑到康复计划之中,多维法现已成为较公认的方法。 (2)直接法和代偿法:直接法是直接治疗存在的功能缺陷从而提高或恢复其功能的方法;代偿法是通过其他完好部分的功能或外界的辅助来代偿有缺陷的功能的方法,对于重症患者,代偿法常比直接法有效。 1) 记忆的训练:每次训练,患者需要记住的内容要少,信息呈现的时间要长些;两种信息出现的间隔时间也要长些;在袭击出现和反应之间的间隔也应加大。对于信息量较大的内容可采用PQRST法 P(先预习要记住的内容); Q(向自己提出与内容有关的主要问题); R(为了回答问题而仔细阅读资料); S(反复陈述阅读过的资料); T(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记忆); 2)注意力训练: A猜测游戏; B删除作业; C时间感; 注:以上3点请咨询康复中心作业治疗师 3) 思维的训练:思维包括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种过程,而这些过程往往表现于人类对问题的解决中,因此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等于训练了上述大部分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⒉行为障碍 1)发作性失控:往往是聂叶内部损伤的结果,发作时脑电图有阵发性异常,是一种突然无诱因、无预谋、无计划的发作,直接作用于最靠近的人或物等。给予卡马西平0.1-0.3/次,一日2-4次,配合行为疗法中的暂停法。

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的观察护理

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的观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来自我院55例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给予护理。结果55例患者中I级(死亡)34例,Ⅱ级(植物样生存)2例,Ⅲ级(重残)6例,IV级(中残)4例,V级(恢复良好)3例,有6例因其他原因自动出院。结论:全面的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原发性脑干损伤;护理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由于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下所致的脑干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死亡率高、残废率高、预后不佳。原发性脑干损伤后因自身损伤、颅内压力改变、血管痉挛等原因,可导致脑干继发肿胀、受压、缺血改变加重脑干继发性损伤,临床上严重的脑干损伤多死于脑血管痉挛、脑干水肿肿胀高峰期[1]。因此及时控制病情对病人尤为重要,做好病情观察与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5例,男4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0.5(5~7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2例,坠落伤9例,重物砸伤4例。 1.2 临床表现伤后均有昏迷,昏迷时间3-4小时、30天及以上不等。GCS 评分:3-5分27例。6-8分19例,9-12分9例。双侧瞳孔散大13例,单侧瞳孔散大11例,瞳孔大小不变13例,双侧瞳孔缩小8例,眼球分离10例;呼吸不规则16例,20例脉搏细速,10例血压下降;28例高热,5例体温不升;双侧锥体束征19例,单侧锥体束征8例。 1.3 头颅CT检查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示脑干点片状出血19例,脑干挫伤伴水肿21例,环池不清17例,环池出血9例,合并硬膜外血肿15例,硬膜下血肿8例,脑内血肿6例。 1.4 治疗与结果视病情采用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施行手术治疗37例,保守治疗18例,其中I级(死亡)34例,Ⅱ级(植物样生存)2例,Ⅲ级(重残)6例,IV 级(中残)4例,V级(恢复良好)3例,6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 2 护理体会 2.1 临床观察 2.1.1意识的观察意识的观察是脑干损伤病人最重要的观察项目之一,意识障碍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损伤的轻重。现在通常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来评定意识状态,如昏迷总评分减少或单项评分增多,则表示意识障碍有所加重,

浅谈脑损伤患儿的康复治疗

浅谈脑损伤患儿的康复治疗 脑损伤的患儿可能留有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远期后遗症,如脑瘫、癫痫、语言听力障碍等等,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儿童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故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们的护理也在跟随其脚步不断地提高。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康复治疗,使其恢复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对进一步提高脑损伤患儿的生存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1 药物治疗 1.1活化脑细胞治疗应用脑细胞代谢激活剂和改善脑血流的药物,使受损的神经细胞修复和再生,减少和避免发生神经细胞减少和死亡,我科常用的药物有脑蛋白和神经节。 1.2后期治疗患儿在6个月内可进行3~6次恢复期治疗,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智能和体能的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2 护理要点 预防和控制感染,恢复期患儿一般为非感染的特殊人群,他们的免疫功能低下,应严格受到保护性隔离,消毒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严格执行保护性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患儿前要认真洗手,单间隔离,病室空气消毒2次/d,30min/次。指导家长在接触患儿前洗手,并指导奶具及时给予清洁处理,防止感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消毒及手消毒。 3 康复训练 确保患儿病情稳定后我们首要为患而进行的就是康复训练,尽早的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3.1视觉刺激法用颜色鲜艳的红球挂在婴儿床头,每天多次逗引婴儿注意或让婴儿看人脸。 3.2听觉刺激法每天听音调悠扬而低沉的优美乐曲,3次/d,15~30min/次,尽量反复听同一乐曲,也可听母亲的声音及心跳的声音。 3.3前庭运动刺激给予摇晃,震荡(如水囊床)等。 3.4动作新生儿有一定运动能力,为了锻炼头颈肌肉,可时常将患儿竖起抱,或俯卧位使其抬头,松开包裹,使四肢自由活动,对不动的肢体应加以按摩、功能训练。 3.5触觉刺激婴幼兒抚触是通过抚触者的双手,用爱、用情、用心对患儿的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教案 教师姓名课程名称常见疾病康复班级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顺序章节名称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教学目标掌握: 1.颅脑损伤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及康复功能评定内容和方法 2.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 熟悉: 1.颅脑损伤的定义及临床分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颅脑损伤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及康复功能评定内容和方法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目的及方法 难点: 颅脑损伤患者主要功能障碍 教学资源1.教材:《疾病康复》第2版张绍岚主编 2.参考书:《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3.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 评估反馈1.根据课堂学生的反应判断本次课的课堂活动是否适用于该层次学生。 2.根据课后完成作业情况和下堂课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 作业1、简述颅脑损伤的临床分类。 2、简述颅脑损伤患者主要功能障碍。 3、简述颅脑损伤患者康复功能评定哪些内容。 4、简述GCS评定,何谓PVS 课后记

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 导入:由颅脑损伤所致功能障碍入手,导出本次课程内容。5min 颅脑损伤的康复 一、概述(举例,讲解,15 min) (一)基本概念(二)临床分类(三)主要功能障碍 1.意识障碍GCS、PVS 2.认知功能障碍 3.精神心理障碍 4.运动功能障碍 5.感觉功能障碍 6.言语功能障碍 7.吞咽功能障碍 8.其他功能障碍 二、康复评定(讲解,25 min) (一)严重程度评定(二)认知功能评定(三)情绪障碍评定 (四)行为障碍的评定(五)运动障碍的评定(六)ADL的评定 (七)言语功能的评定(八)颅脑损伤预后评定(九)颅脑损伤结局评定 三、康复治疗 (一)基本原则(举例,讲解,5min) (二)康复适应证(举例,讲解,5min) (三)康复治疗方法(举例,讨论,讲解,30min) 1.急性期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稳定病情,协调促醒,促进健忘症恢复,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康复。康复治疗: (1)床上良肢位摆放(2)综合促醒治疗(3)保持呼吸道通畅 (4)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5)尽早活动(6)物理因子治疗 (7)夹板和矫形器的使用(8)高压氧治疗(9)支持疗法 (10)躁动不安的康复处理 2.恢复期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 减少患者的定向障碍和言语错乱,提高记忆、注意、思维、组织和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恢复感觉、运动、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1)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2)行为障碍的康复治疗 3.后遗症期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 使患者学会应付功能不全情况,学会用新的方法代偿功能不全,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能力,回归社会。 康复治疗 小结:5min

脑损伤病人康复指导计划

脑损伤病人康复指导计划 全网发布:2011-06-23 19:37 发表者:韩峰(访问人次:813) 我国现阶段的医疗资源匮乏,临床医护人员往往因急症病人的抢救治疗已忙得身心疲惫,实在再难以顾及这些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损伤病人的手术后康复指导工作。本人抛砖引玉,搜集、编写此文,以期对病人及家属有所帮助。 急、慢性颅脑病变所致的功能障碍主要为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情感障碍。其中运动障碍最常见,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 (外伤、出血、炎症、肿瘤切除术后)脑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在损伤后的前3个月(特别是最初2~3周),病情变化最快,6个月时基本达到最大恢复,2年后一般不会再有明显变化。病因解除后早期的功能锻练,特别是发病后6周以内的功能锻炼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患者的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一、一般注意事项: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2~3周),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翻身时应保护头部,动作轻柔得体,以免加重颅内出血。 2.意识不清、躁动或合并有精神症状者,应加护栏并适当约束,防止跌伤。 3. 抬高床头15~30度,有利于脑循环静脉回流、颅内压下降、减轻脑水肿。4.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卧位、取下活动性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5.意识清楚的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多在伤后2~3天)后开始在床上、床边、下床做主动肢体功能锻炼,时间从5~10分钟/次开始,渐至30~45分钟/次,若自感无明显不适,每日至少2~3次,避免过度用力憋气。 二、饮食指导: 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食疗,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脑循环。

1. 急性期:推荐病人胃肠营养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2800卡/日)、低脂食物。高蛋白食物以肉类(瘦肉、禽肉等)为佳,多食新鲜豆制品。为保持病人大便通畅,可多食新鲜绿色蔬菜、红薯、雪梨、香蕉、蜂蜜等果品及粗纤维食物。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避免食用肥肉、猪肉、蛋黄、鱼类、动物内脏等高脂类食物。 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注意限制碳水化合物、甜食果品摄入!高龄或合并有心脏功能不良的病人应限制钠盐摄入(不大于3g/日),防止心脏功能恶化、钠水潴留加重脑水肿。 食物温度适宜(36~40度),过热可能烫伤口腔黏膜,过冷易致腹泻、呃逆,影响消化吸收。对于尚能进食者,喂饮食物时不宜过急,遇呕吐或嗳气时应暂停,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内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持续24小时昏迷不能进食、确定无合并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者,尽早开始鼻饲流质饮食,4~5次/日,200~300 ml/次,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流质应煮沸消毒、冷却后再喂。 2. 恢复期病人给予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体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纯糖。 三、功能锻炼和运动指导: 脑出血后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后遗症,要通过功能锻炼及适当的运动,改善机体的循环和代谢,以促进病体的康复。要做到有计划、定时、定量加强瘫痪肢体的主、被动活动。 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开始协助其功能锻炼,按卧位—坐位—站位—步行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针灸等。肢体按摩应从远端关节开始,先行被动运动。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常规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常规 【障碍评定】 (一)昏迷深度和损伤严重程度评定:主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scaie,Gcs) 1.观察睁眼计分。自发睁眼4分,大声提问时睁眼3分,捏痛患者时睁眼2分,捏痛患者时亦不睁眼1分。 2.观察运动反应。能按命令做动作6分,捏痛时患者拨开医生手5分,撤出被捏部分4分,捏痛时患者身体呈去皮质强直(上肢屈曲、下肢伸直)3分,呈去小脑强直2分,无反应1分。 3.言语反应。能正确会话5分,言语错乱,定向障碍3分,不理解2分,不发声1分。 4.以上1~3计分相加,小于8为昏迷.系严重颅脑损伤;9-11无昏迷,系中度颅脑损伤;12~15为轻度颅脑损伤。 (二)认知功能评定(根据RLA标准): 1级:患者对刺激完全无反应。 2级:对刺激有反应,不恒定,无目的。

3级:对刺激反应有特异性,但延迟,且不恒定。 4级:言语功能不全,短期记忆丧失,注意力呈短暂无选择性,活动增强,有无目的行为。 5级:言语、注意力仍可,外表机灵,能对简单的命令发生相当恒定反应,无激动。 6级:近事记忆有问题,可重新学习以前学过的东西,在外界指引下可有针对性目的和行为。 7级:近事记忆浅淡,判断受损,学新事物较慢,在熟悉环境中能自动完成常规活动。 8级:言语、认识轻度障碍,行为有目的且适当,但抽象推理能力较病前差。 (三)行为评定: 1.发作性失控:发作时脑电图有阵发异常,是一种突然无诱因、无预谋的发作,直接作用于最靠近的人和物。发作时间短,后感自责。 2.额叶攻击行为:对细小诱因或挫折发生过度反应,间隙性激惹,逐步升级。

3.负性行为障碍:精神运动迟缓,感情淡漠,失去主动性,常嗜睡,不愿动。 (四)情绪障碍评定:表现抑郁或焦虑。 (五)急性期合并症和运动、感觉障碍的评定:同脑血管病相似,参见有关章节。 (六)言语障碍评定:同失语评定。其言语错乱特点为:1、没有明显词汇和句法错误;2、空间、时间、人物等定向障碍;3、意识不到有错乱。 【康复目标】 (一)急性期: 1.预防各种合并症。 2.提高觉醒能力。 (二)恢复期: 1.减少病人失定向和言语错乱,进行记忆、注意、思维的训练。 2.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脑损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新)

脑损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黄任秀 一1概述: 脑瘫是引起儿童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随着近年来对脑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为早期干预对脑瘫的治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脑瘫早期诊断的代名词—中枢性协调障碍已不能涵盖脑损伤后可能发生的其他脑功能损伤的情况,故有作者提出“脑损伤综合征的过渡性诊断,这样不仅可不遗漏脑瘫的诊断,也不会扩大诊断,还可使其他类型的脑损伤得到早期治疗。 2定义: 1)脑损伤综合症: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因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已有临床异常,尚不能诊断为脑瘫或其他脑功能障碍者。 ?中枢性协调障碍 ?脑性瘫痪 ?精神发育迟滞 2)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中枢神经损伤后,使中枢神经协调作用障碍而出现姿势反射异常和肌张力改变的病症。 是德国沃伊特(V ojta)博士首先提出的,用于早期诊断脑损伤性疾病的概念。实际上是对具有高危因素和姿势反射性异常的脑瘫危险儿或脑损伤儿的早期诊断。目前诊断的主要依据V ojta7种姿势反射。具体为:(1)拉起反射;(2)俯卧位悬垂反射;(3)腋窝悬垂反应;(4)侧位悬垂反应;(5)Collis水平反射;(6)倒位悬垂反应;(7)Collis垂直反射。 ?V ojta姿势反射异常是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客观指标。 ?中枢性协调障碍诊断标准为: (1)极轻度中枢性协调障碍:1~3种反射异常; (2)轻度中枢性协调障碍:4~5种反射异常; (3)中度中枢性协调障碍:6~7种反射异常; (4)重度中枢性协调障碍:7种反射均异常,并有肌张力异常。 ?中-重度的ZKS发展成脑瘫的比例分别为80%和100%。 3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在2006年8月长沙第二届全国儿童康复、第九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讨论通过,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年5月第29卷第5期309页发表的“标准与指南”) 1)定义: 脑性瘫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①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 ②脑部病变是非进行性的,除外一过性和进行性病变以及暂时性发育落后; ③脑损伤和发育缺陷的时期是未成熟脑阶段即脑发育早期; ④症状出现在生后早期(指一岁以内),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持续存在但可

颅脑损伤康复 病案分析

第三章颅脑损伤康复 病案分析 男性患者胡X,17岁,2015年12月5日放学途中横穿马路,被疾驰的汽车从侧面撞飞倒地,当即昏迷不醒,呼之不应,急送至医院行颅脑CT检查提示原发性脑干损伤、右侧额颞顶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立即行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病情危重,送至监护室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术后2天开始进行床旁康复治疗。术后20天,患者病情平稳后转入康复科。入科时情况:卧床,意识清醒,听理解正常,有自发言语,说话费力,找词困难,不能完成复述、阅读及书写,对话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准确地说出目前的时间与地点,对受伤经过不能回忆。右侧肢体主动活动无明显异常。左上肢无随意运动,当右上肢进行屈肘活动时,左上肢亦出现类似动作。左下肢有最小限度的屈膝屈髋运动。给予肢体被动屈伸活动时,右侧所有关节均能达到全范围活动,无明显阻力;左肩关节及左肘关节在关节活动范围末端出现较小阻力,左腕关节、左髋关节及左膝关节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并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左踝关节下垂内翻,被动活动困难。日常活动中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均在他人帮助下完成,大小便偶尔失禁,不能自行上厕所、床椅转移及平地行走。查体:右侧颞顶部骨窗塌陷,双眼睑无下垂,左侧瞳孔约2.5mm,右侧瞳孔约3.0mm,直、间接对光反射均灵敏,口角无歪斜,鼻唇沟无变浅,颈软无抵抗,左足呈下垂内翻畸形。左侧肢体腱反射+++,右侧肢体腱反射++, 双侧巴宾斯基征(+),双侧霍夫曼症(-),双侧踝阵挛(+),双侧髌阵挛(-),脑膜刺激征(-)。 问题: 1.请给出上述病案的疾病诊断及功能障碍诊断。 2.请根据患者目前情况进行全面康复评定并给出结果。 3.请根据康复评定的结果,总结患者存在的主要功能障碍,确定康复目标,制定出下一步康复治疗计划。

原发性脑干损伤护理常规1

原发性脑干损伤护理常规 【主要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瞳孔和眼球活动异常、去大脑强直、呼吸功能紊乱、心血管功能紊乱、高热、内分泌紊乱、颅内压增高、延髓损伤、脑桥损伤、中脑损伤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取侧卧位,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气管切开病人保持气切套管通畅,湿化气道,及时吸痰。 2.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给予心理指导。(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少渣食物。 3.用药护理:预防和处理颅内压增高和脑疝,遵医嘱准确应用脱水药。观察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脑疝。 4.皮肤准备:剃头,第一台手术,术前晚剃头,清洁皮肤后戴上一次性帽子,接台手术,术晨剃头,清洁皮肤后戴上一次性帽子。 5.术前指导:全麻患者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水4小时。 二.术后护理 1.体位:麻醉清醒前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床头抬高15-30°,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伤口敷料情况,有无颅高压的表现,了解术中情况,给予心电监护,吸氧2-3L/分。延髓损伤病人尤其应注意呼吸的变化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脱落,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并签署约束知情同意书,了解术中情况及引流管放置的位置,硅球负压保持在2/3,若短时间内硅球引流量多,颜色呈鲜红色,

管壁有温热感,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处理;若硅球造负压后很快回弹,硅球内引流液少许并充满气体,考虑为硅球漏气,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处理。 4.饮食护理:术后暂禁食,术后第一天,复查头颅CT无异常,遵医嘱给予鼻饲流质,米汤100ml,患者无不适,少量多餐,每天5-6顿,每次200ml左右,并观察胃液。 5.用药护理:消除脑水肿,严密观察输液速度,遵医嘱准确应用脱水药。观察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脑疝,避免造成颅内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如高热、躁动、癫痫发作等。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躁动、癫痫发作病人注意保护病人,应用镇静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6.并发症的护理: (1)尿崩症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遵医嘱及时查电解质,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 (2)消化道出血:严密观察病人呕吐物及呼吸情况。在消化道出血前期或早期多数病人会出现呼吸异常或呃逆。遵医嘱给予抗酸药及胃肠减压,并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3)预防脑水肿。详细记录24h出入量准确按时应用脱水药物如20%甘露醇250ml在30min内输完,而甘油果糖则应中速静点,防止红细胞溶胀导致的血红蛋白尿。用药后观察尿量,记录24h尿量,发现少尿或无尿应立即报告医生,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预防脑水肿。 (4)中枢性高热的护理:采用冬眠药物辅助物理降温的方法降低体温,降低低机体代谢率和脑耗氧量,抑制皮层、皮层下中枢和网状结构功能,降低颅压,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保护脑细胞。注意四肢末梢的保暖,冷敷部位加强护理,应定期按摩,防止冻伤。(5)泌尿系感染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消毒尿道口1~2次。留置导尿患者应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液倒流引起逆行性感染,尤其是在翻身时应特别注意。长期昏迷患者每周更换1次导尿管,并行膀胱冲洗Bid,间歇性夹闭导尿管,以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

脑干损伤病人的护理

脑干损伤病人的护理 脑外科:白银洁脑干损伤是指中脑、桥脑、延髓部分的挫裂伤,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损伤,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种。原发性脑干损伤是指外力直接损伤脑干后立即发生的损伤,是脑挫裂伤中最严重的一种,致伤暴力较大,病理变化显著,临床症状复杂,症状迁延数周甚至数月,死亡率高达60%~70%。继发性脑干损伤继发于其他严重的脑损伤之后,因脑疝或脑水肿而引起脑干损伤。 一、症状和体征 1.意识障碍: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伤后常立即发生昏迷,轻者对痛刺激 可有反应,重者昏迷程度深,一切反射消失。如有昏迷持续时间较长,很少出现中间清醒或中间好转期,应想到合并颅内血肿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继发性脑干损伤。 2.瞳孔和眼运动改变:眼球活动和瞳孔调节功能由动眼、滑车及外展等脑 神经管理,它们的神经核均位于脑干,脑干损伤时可有相应变化,临床上有定位意义。中脑损伤时,初期两侧瞳孔不等大,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向下外倾斜;两侧损伤时,两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 脑桥损伤时,可出现两瞳孔极度缩小,光反射消失,两侧眼球内斜,同向偏斜或两侧眼球分离等征象。 3.去皮质强直:是中脑损伤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中脑前庭核水平存在促 进伸肌收缩的中枢,而中脑红核及其周围网状结构是抑制伸肌收缩的中枢所在。两者之间切断时,便出现去皮质强直。表现为伸肌张力增高,两上肢过伸并内旋,下肢亦过度伸直,头部后仰呈角弓反张状。损伤较轻者可为阵发性,重者则持续发作。 4.锥体束征:是脑干损伤的重要体征之一。包括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出现等。在脑干损伤早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锥体束征的出现常不恒定。但基底部损伤时,体征常较恒定。如脑干一侧性损伤则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包括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阳性。严重损伤处于急性休克期时,全部反射可消失,病情稳定后才可出现。 5.生命体征变化 (1)呼吸功能紊乱:脑干损伤常在伤后立即出现呼吸功能紊乱。当中脑下端和脑桥上端的呼吸调节中枢受损时,出现呼吸节律的紊乱,如陈-施呼吸;当脑桥中下部的长吸中枢受损时,可出现抽泣样呼吸;当延髓的吸气和呼气中枢受损时,则发生呼吸停止。在脑干继发性损害的初期,如小脑幕切迹疝的形成时,先出现呼吸节律紊乱,陈-施呼吸,在脑疝的晚期颅内压继续升高,小脑扁桃体疝出现,压迫延髓,呼吸即先停止。 (2)心血管功能紊乱:当延髓损伤严重时,表现为呼吸心跳迅速停止,病人死亡。较高位的脑干损伤时出现的呼吸循环紊乱常先有一兴奋期,此

脑损伤康复治疗病历

脑损伤康复治疗病历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职业 住院号家庭住址及电话 诊断脑外伤偏瘫侧左 病程(受伤及手术情况)患者××××-××-××日脑外伤送入×××人民医院保守治疗,现入我 院康复治疗。 既往病史及个人史既往体健 入院时间出院时间预计住院日8周实际住院日2周 入院/评估人:×××出院/评估人:××× 并发症或合并症无无 关节活动度 正常正常 肌张力 正常正常 肌力左上肢肌力正常,左髋屈-伸-外展-内收 为3+-3-3--3级、左膝屈-伸为3-4级、 左踝背伸在牵伸跖屈肌后为0级 左上肢肌力正常,左髋屈-伸-外展-内收 为3+-3-3--3级、左膝屈-伸为3-4级、 左踝背伸在牵伸跖屈肌后为0级 认知(MMSE) 19 21 Brunnstrom踝阵 挛髌阵 挛 单腿 站立 浅感 觉 深感 觉 10m坐 站行 坐位 平衡 站位平 衡 手上肢下肢 入院 6 6 4 ————左 0 右 正常正常5min 3 2 出院 6 6 5 ----- ------ 0 3s 正常正常2min 3 2 MBI 进食洗澡修饰穿着大便小便如厕转移行走楼梯总分标准10 5 5 10 10 10 10 15 15 10 100 入院8 4 5 8 10 10 10 12 12 2 81

出院10 4 5 10 10 10 10 15 15 8 97 主要功能障碍:左侧下肢运动障碍平衡功能减退认知功能障碍 出院目标:社区安全独立步行,ADL100分 训练注意事项:训练过程中注意患者精神状态,配合度较差 周次周目标治疗内容 1 1.持拐步行50米 2.患腿上下台阶10个 3. 站立平衡3级1.步行训练2.上下台阶练习3. 站立平衡训练 2 1.持拐步行100米 2.患腿单腿负重30s 1.步行训练 2.患腿单腿负重训练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出院治疗小结1、患腿负重训练:家属让患者靠墙站立,使其换腿抬起放在小凳子上,站立2min/次 5次/天 2、肌力训练:让患者患腿上下小木凳,20个/次 2次/天 3、步行训练:家属给患者买一个保护要带和一个手拐,在患者步行时协同监护,每天在小区里步行1000m/次 2次/天 4、ADL训练:让患者独立吃饭,刷牙,洗脸,穿衣等日常活动 5、注意事项: 1、禁止患者吃饭时,让其使用锐利的餐具,如餐刀,餐叉

颅脑损伤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极高,即使有些患者侥幸活了过来,但也要,得到一定的康复治疗,其康复期也是特别麻烦。康复期有不同的分级阶段。治疗方法是非常不同的,下文就详细列举了一些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患者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恢复身体机能,这段时期也是患者的康复黄金期。 (一)早期康复 (1)维持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昏迷患者鼻饲饮食,所提供的热量宜根据功能状态和消化功能逐步增加,应不低于每天每千克体重30一50cal,蛋白质供应量每天每千克体重在lg以上,以维持正氮平衡,补充必要的电解质,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营养神经药物:见昏迷与持续性植物状态康复治疗。 (3)肢体良姿位摆放,尤其注意防止下肢屈曲挛缩和足下垂畸形。 (4)肢体被动活动:定期翻身,防止压疮,肢体被动运动,先下肢,后上肢,先大关节,后小关节。 (二)恢复期康复 此期重点应恢复其肢体功能。 1、可用多种刺激,包括听觉(说明动作的组成或指令)、视觉(注视如何进行)、触觉(治疗人员用手接触肢体),而且使动作具有目的性(如取物、穿衣、进食等)。当引发随意活动后,即应注意加强肌力练习。上肢应多注意伸肌肌力,以促进肌力的平衡。

2、对健侧肢体则应发展其活动能力,若优势侧为右臂,而右臂又为患肢,则应尽力发展健侧即左臂的各种代偿功能,如写字、进食、梳洗等。 心理康复 当患者从过去健康、具有一定工作能力情况下,突然转变为肢体功能障碍,需要他人照顾,这给患者以极大的精神打击和心理压力,通常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悲观,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需给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能面对现实,用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尽快消除其消极情绪,树立信心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恢复和(或)代偿其失去的功能,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颅脑损伤患者康复

第二节颅脑损伤患者康复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经抢救治疗,大部分患者虽然幸存下来,但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诸如意识、运动、感觉、言语、认知功能、排便排尿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都可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痛苦和困难,同时也给国家造成很大负担。因此,对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早期和积极的康复治疗,使病人受损的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代偿是很重要的。 颅脑损伤可分为: 1.闭合性颅脑损伤其特征为伤后颅腔与外界不相通,若颅底骨折且骨折线通过气窦或岩骨,伴有硬脑膜撕裂时,则可发生脑脊淮鼻漏或耳漏。这类颅脑损伤属于内开放性,但处理与闭合颅脑损伤的相同,故仍列为闭合性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由损伤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指单纯脑震荡,无或有颅骨骨折;中型主要指轻的脑挫伤,有或无颅骨骨折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征;重型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2.开放性颅脑损伤系由钝器或锐器造成的颅脑损伤,此时头皮有裂伤、颅骨骨折、硬脑膜破裂、脑与外界相通。 3.火器性颅脑损伤战争时期,由枪弹或弹片造成的开放性颅脑损伤。火器伤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头皮软组织伤仅头皮损伤,颅骨完好,有时局部有脑挫伤。 (2)非穿透伤有头皮伤和颅骨骨折,硬脑膜完好,但可有局部脑挫伤。 (3)穿透伤头皮、颅骨及硬脑膜皆有破裂,脑组织多遭严重损伤。穿透伤根据创伤形式又分为盲管伤、贯通伤和切线伤三种。 一、昏迷深度和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价 对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患者进行评价时,一定要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使病人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要维持血压和良好的末梢循环。否则不仅评定结果不可靠,还会延误病人抢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