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地质实验指导书

水文地质实验指导书

水文地质实验指导书
水文地质实验指导书

水文地质实验指导书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009年2月

目录

实验一孔隙与水

实验二达西渗流实验

实验三砂土中水的毛细运动

实验规则

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明确目的、要求,了解客、步骤及有关原理、方法。

2.实验中听从教师指导。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验结束后,按要求整理好仪器和样品。实事地整理原始资料,按时完成并提交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一孔隙与水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松散岩石的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的概念。

2.熟练掌握实验室测定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的方法。

二、实验容

1.熟悉给水度仪并对仪器进行标定。

2.测定三种松散岩石试样的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

三、实验仪器和用品

1.给水度仪见图。

2.十二指肠减压器,用以抽吸气体。

3.量筒(25m1)和胶头滴管。

4.松散岩石试样:砾石(粒径为5—10mm,大小均匀,磨圆好);砂(粒径为0.25一0.50mm);砂砾混合样(把上述砂样完全充填进砾石样的孔隙中得到的一种新试样)。

砂样筒

出水管

A

B

四、实验步骤

1.调整出水管,使得侧管与隔离板上平面水平。

2.打开A、B开关,从进水管进水,让漏斗和隔离板充满水(出水管有水排出即可)。

3.孔隙度测量:关闭A、B开关,砂样筒装砂并量体积V。打开A开关,给砂样筒补水,直到砂样饱和为至,记录进水量V1,即为砂样中孔隙的体积。

孔隙度(n)=

4.给水度测量:关闭开关A,打开开关B,饱和砂样的重力水会从出水管流出,水流停止即可。出水量V2即为排出的重力水。

给水度(=

5.持水度:孔隙度与给水度之差。

6.重复上述步骤,做另外两种砂样。

五、实验成果

1.完成实验报告表(表1-1)。

2.思考题:

(1)从试样中退出的水是什么形式的水?退水结束后,试样中保留的水是什么形式的水?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比较松散岩石的孔隙度、给水度、持水度与粒径和分选性的关系。

表1-1 孔隙与水实验报告表

报告人:班级:同组成员:

实验日期:年月日

实验二达西渗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稳定流条件下的渗流实验,进一步理解渗流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2.加深理解渗流速度、水力梯度、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熟悉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

二、实验容

1.了解达西实验装置。

2.根据达西公式:测定不同试样的渗透系数.

Q—渗透流量;ω—过水断面面积:△H一上下游过水断而的水头,L渗透途径,I--水力梯度。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

1.达西仪如图2-1

2.试样粒径粗砂(粒径0.5__1.0 mm)。

中砂(粒径0.25__0.5mm)。

细砂(粒径0.10__0.25mm)

3.秒表、量筒、直尺等。

图2-1 达西实验装置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

1.测量仪器的几何参数:分别测量过水断面面积、测压管a、b的间距或渗透路径(L):记入表2-1。

2.调试仪器:打开进水开关,待水缓慢充满整个试样,且出水管有水流出后,慢慢拧动开关,调节进水量,使a、b两测压管读数之差最大。同时.打开排气口排尽试样中的气泡。

3.测定水头:待a、b测压管读数稳定后.读出各测压管的水头值,记入表2-1中。

4.测定流量:在进行步骤3的同时,利用秒表和量筒测量t时间水管流出的水体积,及时计算流量Q。连测两次,使流量的相对误差小于5%,取平均值记入表2-1中。

5.由大往小调节进水量.改变a、b测压管的读数,重复步骤3和4,取得3-5组数据。

6.按记录表计算实验数据,并抄录其它小组另外两种不同试样的实验数据(有条件的,可分别做不同的试样)。

注意:

(1)实验过程中要及时排除气泡。

(2)为使渗透流速一水力梯度(V一I)曲线的测点分布均匀,流量(或水头差)的变化要控制合适。

五、实验成果

1.提交实验报告表(表2-1).

2.在同一坐标系绘出三种试样的V一I曲线,并分别用这些曲线求渗透系数K值,与直接据附表中实验数据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3.思考题

(1)为什么要在测压管水位稳定后测定流量?

(2)比较不同试样的K值,分析影响渗透系数K值的因素。

(3)讨论三种试样的V—I曲线是否符合达西定律?试分析原因。

表2-1 达西渗流实验报告表

仪器编号:过水断面面积(ω)cm2渗流途径

实验日期报告人组号同组成员

实验三砂土中水的毛细运动

一、实验目的

了解包气带中水毛细水的贼存与运动特征。

二、实验容

1.观测、比较不同粒径砂样的毛细上升速度。

2.观测砂土毛细饱和带水的运移。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

1.观测砂土中水的毛细上升速度装置。

2.底部包铜丝网的长、短玻璃管(长度分别为:30--50cm、5—8cm)。长管上标有刻度。

3.砂样:①粗砂粒径0.5—1.0mm

②中砂粒径0.25—0.5mm

③细砂粒径0.1—0.25mm

4.秒表。

5.方格纸(25×25cm)。

6.量杯(25mL)。

四、实验步骤

甲、观测砂土中水的毛细上升速度

1.装样

选择一种砂样,均匀密实地装入长玻璃管。

2.观测毛细上升速度

将装有试样的玻璃管放入水槽的透水石上,使玻璃管的下端紧贴水面,同时起动秒表。迅速准确地记录对应不同毛细上升高度的时间记入表3-1。初期每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

1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8.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 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绪论 (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 >>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 >>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 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 水入侵等; 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 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 放──地下水恶化、污染; 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 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着,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水的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研究水的地质循环,对深入了解水的起源、水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乃至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循环特点──速度快、途径短、转化迅速。 内因──固、液、气三相可相互转化。 动力条件──太阳辐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 形式──蒸发、径流、降水。) (2)试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并分析其对水文地质工作需求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降水偏少,年总降水量比全球平均降水量少22%; (2)人均水资源量偏低; (3)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丰富,西部贫乏; (4)季节及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5)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合理有效地利用及保护水资源,是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头等大事。 (3)地球上水的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水文循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场区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 三、试验井的布置及施工 四、水文地质试验 五、结论与建议 附录: 1、井(孔)标高明细表 2、勘探试验生产井竣工图 3、勘探试验生产井大样图 4、抽水试验综合图 5、回灌试验综合图 6、水质分析成果表 7、取、回水井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本文勘测主要目的是: 1、解和掌握厂区地层、颗粒特性,含水层分布特点及地下水流向; 2、测试地下水温度; 3、分析场区内地下水质; 4、评价该场区能否满足该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所需的地下水取、回水 能力; 5、确立取、回水地段和地下水温度场间控距离; 6、推荐取、回水构筑物型式; 7、确定取、回水井的最佳布设方案(取、回水井数量和各水井间距离、位置等)。为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依据: 本次勘察功罪执行的技术规范为: 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2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B21/1643-2008《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本次勘测工作于2012年5月15日至2012年5月25日完成外部工作。 二、自然地理、地址、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自然地理 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由于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团控制,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润凉爽。据气象台多年资料统计:气温多年平均为7.9℃,最高为35.7℃,最低为-30.5℃;降水量多年平均为

675mm,集中在6-9月份。 (二)场区地质、地貌 场区地形起伏较小,地貌上属于浑河冲积阶地。第四系地层覆盖厚度较大,主要为冲、洪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和砂类土及碎石土等地层组成。 (三)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及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及周边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 该场地内拟建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勘察期间,在2#井的东侧80米处有1眼施工临时取水井,最大取水量为10m3/h。 据勘察规范要求(距项目500M以内)进行调查得知,距离本场地东侧边线约400米左右,最大取水量约为100m3/h。 2、地质条件 根据勘探资料,场区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 ○1耕土:杂色,主要由碎砖,石块及各种残土等组成,结构松散,厚度1.0m。○2粉质粘土:黄褐或灰黑色,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呈星点状分布,局部混有粉细沙颗粒。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厚度7.0m。 ○3粉土:灰色,灰黑色,灰褐色,含沙粒及少量有机质,刀切面略见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可见摇振反应,多与粉质粘土互层分布,湿,一般为中密状态,中压缩性。厚层1.5~3.0米。 ○4中粗砂:黄褐色、浅灰色、石英、长石质,含较多粘性土及少量砾石,局部相变为粗砂,稍湿,中密状态,该层厚度较薄,变化较大,分布不连续。层厚0.0~2.0米

水文地质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10-12个,2分/1个)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的形成与演化,即地下水的水量(水位)水温和水质等要素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2空隙类型包括孔隙,裂隙,溶穴。Xue 3孔隙度:单位体积岩土中孔隙所占的比例。n=Vn/V*100%;Vn为岩土中孔隙体积,V 为包括孔隙在内的岩土体积。 4孔隙:颗粒与颗粒集合推之间的空隙叫做孔隙。 5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重力水,毛细水和结合水。 6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单位体积时,释出水的体积和疏干体积的比值。记为μ,用小数表示。 7有效应力原理:有效应力等于总压力减去孔隙压力。 8含水层:是饱水并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9隔水层:不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10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且有一定规模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11潜水等水位图:潜水位相等的各点连线。 12承压水:充满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13地下水: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14地下水面(位):地面下岩石中的孔隙被重力水充满形成自由水面,自由水面所处的高程为地下水位。 15包气带:地表到地下水面这一部分。 16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 17流网:在渗透场中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18流线: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19迹线: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20地下水含有气体,离子,胶体,有机质,微生物。

21地下水中的离子成分:Cl-,SO42-,HCO3-重碳酸根离子,Na+,K+,Ca2+,Mg2+ 22总溶解固体: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称。 23溶滤作用:与岩土相互作用,使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 24地下水的补给:饱水带获得水量的过程,水量增加的同时,盐量,能量也随之增加。25地下水的排泄:饱水带减少水量的过程,减少水量的同时,盐量和能量也随之减少。26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份额。 27泉:地下水的自然露头。 28越流:相邻含水层通过弱透水层在水力梯度的作用下发生水源交换。 29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各种要素(水位,水量,化学组成,气体成分,温度,微生物等)随时间的变化,称为地下水动态。 30地下水均衡:某一时间段,某一范围内地下水分水量(盐量,热量等)的收支状况,称为地下水均衡。 31均衡期:进行均衡计算的时间断。 32均衡区:进行均衡计算所选定的地区。 33水力梯度:沿水流方向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上的水头损失。 34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 35渗流:地下水在岩土孔隙中的运动。 36层流:水质点做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37紊wen流:水质点做无秩序,互相混杂的流动。 38正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的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或盐储存量,热储存量)增加。 39负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的支出大于收入,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或盐储存量,热储存量)减少。 二简答题(共20分4分或5分/1个) 1水循环的意义。 答:(1)自净,净化即通过不断转换,水质得以持续净化。(2)水量更新及补充,

水文地质学实验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土柱给水度实验 操作原理说明+实验数据

自选实验土柱给水度实验 均质(或层状土)理论给水度的求取方法 一、实验目的 1.根据给水度的定义与影响因素,自行设计方案求取均质土理论给水度。 2.进一步理解影响给水度测试的主要因素,掌握求取土层给水度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选择一种砂样,求取均质或层状土层理论给水度。 2.研究均质土层包气带负压与含水量的关系。 三、实验仪器与用品 1.实验一所用的给水度仪、试验样品和相关用品。 2.土柱给水度仪(图1-3)。 3.不同粒径的砂样。 四、土柱给水度仪简介 本仪器主体结构包括有机玻璃试样柱、可升降的供水/排水装置以及测压板。试样柱上设有多个多孔陶土头测压点及一般的测压点,测压点与测压板相连,可以连续测定土层从饱水的正压到非饱和负压水头,从而了解土层负压变化及其对给水度的影响。 通过升降装置调节供水/排水装置(溢水箱)水位,控制试样柱中的水位;通过溢水箱水位变化的快慢控制试样柱水位下降速度,从而求取不同埋深或不同水位下降速度下的土层给水度。 图1-3 土柱给水度仪装置图 五、基本要求(参考实验演示步骤) 1.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土层结构、初始水位埋深、退水速度等,实验前写出详细实验方案。 2.根据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表格设计要求直观、内容齐全、有利于计算分析。

3.根据设计方案自己动手装样与实验,详细记录实验步骤、数据和现象。 4.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内容与步骤、主要现象与结果分析。 六、思考题 1.试样给水度仪和土柱给水度仪的测试结果有何差异?为什么? 2.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土层给水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附实验测试结果表: 表1:土柱给水度仪测定细砂土层在(潜水)水位分步下降时的释水量。 表2:土柱给水度仪测定粗砂土层在(潜水)水位分步下降时的释水量。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能力拓展练习 班级: 学号: :

一、阅读以下材料,分别说明A、B两区的气候类型并比较两种气候类型对地下水的影响。 (1)A区处于黄土高原地带,气候变化显著,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年平均气温9.9℃,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9.8℃。年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7.2mm,最大年降水量767.4mm(2003年),最小年降水量385.4mm(2004年)。最大年蒸发量2346.4mm,最大冻土深度61cm。全年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2)B区为温带季风区海洋~大陆性气候气候,四季分明。据气象站1959年1月到1998年11月的观测资料: 年平均气温13.5℃,月平均最高气温34.3℃(1957年7月),日最高气温41.6℃(1960年6月21日),月平均最低气温-9.8℃(1963年1月),日最低气温-19.4℃(1964年2月18日),多年来最低平均气温月为1月,平均气温-2℃,平均最高气温月为7月,平均29℃。 年平均降雨量677.17mm,年最大降雨量为1186.0mm(1964年),年最小降雨量为347.90mm(1988年),日最大降雨量177.1mm(1965年7月9日),降雨多集中于每年的7、8月份。一般春季雨量少,时有春早。年平均蒸发量1728.27mm,年最大蒸发量2228.2mm(1960年),年最低蒸发量1493.0mm(1984年)。春夏两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力8级,平均风速为2.3m/s。历年最大积雪厚度0.15m,最大冻土深度0.3lm。 说明:本题通过实际材料向学生说明气候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 本题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等要素说B区比A区降水量丰富,蒸发量小,更有利于地下水形成。 本题中A区实际是山西省潞安矿区,B区实际是山东省济宁矿区。

水文地质学基础考试题A(2013)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2013--2014学年第材1学期学院专业卷别:A 考试科目:水文地质学基础考核方式:开卷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试卷共(4)页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占5分,多选题占10分,共15分) 1、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⑴二十一世纪,水文地质学着重向着()应方向发展。 A.环境水文地质学; B.水资源水文地质学; C.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水文地质学 ⑵毛细饱和带与饱水带虽然都被水所饱和,但是由于毛细饱和带是在 表面张力的支持下才饱水的,所以也称()。 A.饱水带; B. 张力饱和带; C.包气带; D. 支持毛细水带 ⑶舒卡列夫地下水分类的依据是地下水中六种主要离子(K+合并于 Na+)及()。 A.酸度; B.碱度; C.矿化度; D.固形物 ⑷在冲积平面上,要通过打井获取较丰富的地下水,通常在()地 段布井。

A. 地势相对较高的; B.河间较低洼的; C. 平原区的上游; D.平原区的下游 ⑸地下水污染主要与()等人类活动有关。 A.工农业与生活; B. 过量开采地下水; D.矿山开采排除地下水;C. 基坑开挖降水 2、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都选对者给分,否则不给分) ⑴下列属于地下水功能的描述是()。 A.宝贵的资源; B.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 C.很活跃的地质营力; D.工农业用水; E.地球内部地质演变信息的载体 ⑵自然界的水循环分( )两类。 A.地质循环; B.大循环; C.水文循环; D.小循环; E.全球水文循环 ⑶岩石的空隙有( )哪三大类? A.孔隙; B.裂隙; C.溶隙; D.洞隙 ⑷根据给水与透水能力,可将岩层划分为( )。 A.弱透水层; B.隔水层; C.含水层; D.绝对不透水层 ⑸绘制地下水流网时,首先应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 或流线。边界包括( )三种类型。 A.隔水边界; B.水头边界; C.地下水面边界; D.分流线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8.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 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 √ )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 ×)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 √ )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 √ ) 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 ( ×)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 √) 四、简答题 1.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 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本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本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 2.水文地质学已形成了若干分支学科,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区域水文地质学。 3.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

水文地质试题

水文地质试题 一、填空题 1、矿井水文地质学所指的下三带是指:底板破坏带、原始导升带、完整岩层带。 2、含水层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岩层具有连通的空隙、隔水地质条件和足够的补给水源。 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4、地下水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可分为:孔隙水和裂隙水。 5、充满于上、下两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成为承压水。 6、最适宜承压水形成的构造形式有向斜和单斜。 7、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探紧密结合,将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做为一个整体,运用先进和综合手段进行。 8、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9、就全国实际资料看,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不大于0.15 Mpa/m. 10、根据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量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项,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个类型。 11、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头透过的能力。其定量指标为渗透系数。 12、矿井涌水量常用观测方法有:容积法、浮标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水仓水位观测法及水泵有效功率法。 13、矿井充水的水源有四种,即矿体及围岩空隙中的地下水、地表水、老窑积水和大气降水。 14、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1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16、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17、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 18、水文循环是指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19、绝对湿度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20、相对湿度是指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21、径流是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22、水系的流域是指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23、分水岭是指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24、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5、孔隙度是指松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

水文地质学基础各章习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 [第1章] (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 (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 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 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 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 (1) 对比以下概念: 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 (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3) 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A. 地层介质的固体颗粒越粗大,孔隙度就越大; A 分 水 岭 mm 103.3102431108.010F QT Y 3-43-=???=?=15.0700 3.103≈==X Y a

构造地质与水文地质考试试题

矿山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 一、名词解释 1、岩体 2、突水系数 3、富水系数 4、渗透系数 5、给水度 6、稳定流 7、地震液化8、岩爆9、孔隙比 10、水灰比 二、简答题: 1、简述矿井充水条件。 2、影响采动区发育高度的主要采矿因素有哪些? 3、简述Q~S曲线预测矿井涌水量的原理及步骤? 4、说明有效应力原理,并据此说明地面沉降的原因; 5、写出达西定理及其参数含义,并据此推导出完整井出水量公式; 三、论述题 1、边坡变形与破坏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保护边坡稳定性的主要措施有那些? 2、简述矿井井下防治水的主要技术措施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 一、名词解释 1、岩体 2、地下水均衡 3、径流模数 4、土的孔隙比 5、液限 6、非稳定流 7、越流8、岩爆9、岩溶陷落柱 10、大井法

二、简答题: 1、简述矿井充水条件。 2、影响采动区发育高度的主要采矿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流沙及潜蚀,如何防治? 4、说明有效应力原理,并据此说明粘性土压密的原因; 5、写出达西定理及其参数含义,并据此推导出完整井出水量公式 三、论述题 1、边坡变形与破坏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保护边坡稳定性的主要措施有那些? 2、简述矿井防治水的主要技术措施 构造地质与水文地质考试试题 姓名:学号:年级: 一、名词解释 渗透系数给水度落差地堑枢纽 静储量越流背斜正断层滑坡 二、简答题(共70分) 1、如何进行断层的野外识别? 2、什么是水动态与水均衡,写出地下水均衡方程式(10分) 3、喀斯特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发育的因素是什么? 4、矿井排水将会在哪些方面将会对水文地质环境产生影响?(10分) 5、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三类,各自特点(10分) 6、简述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0分) 7、写出达西定理及其参数含义,并据此推导出完整井出水量公式。(10

水文地质学实验项目

《水文地质学》

实验一松散岩石容水度、给水度和持水度的测定 实验类型:综合实验学时:2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认识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加深理解松散岩石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孔隙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掌握给水度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测出样砂的容水度、给水度,通过计算得出持水度。 三、仪器设备 给水度仪、试样筒、量筒、滴定管、水槽、管夹 四、所需耗材 沙子自来水擦水纸 五、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将试样装入给水度仪的试样筒中,自下而上充水,达到饱和后,在重力作用下,一部分水从孔隙中流出,另一部分保留在孔隙中,测得给进和退出的水量及试样的体积,以求出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 先测出试样筒的容积即为装入试样筒中试样的体积(V干试样),再测出试样饱水时所用水的体积(从滴定管读数视差) ,称为进水量。 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测出给出水的体积(V给水),则为给水量;则试样所保持的水体积(V持水)为:V持水=V饱水― V给水 据此, 就可求出相应的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 容水度%=(进水量/试样体积)ⅹ100% 给水度%=(给水量/试样体积)ⅹ100% 持水度%=[(进水量―给水量)/试样体积 ]ⅹ100% 六、实验步骤 1、饱和透水石及底部漏斗充水 将试样筒从开关C处卸下,以底部漏斗向上,倒置水槽中,并从底部管中吸气,使透水石完全饱和(不在冒气泡),并使底部漏斗完全充水,关闭b,在水中倒转试样筒,并保留半筒水放回支架上。 将滴定管充水,同时打开a、b,连接管子,关闭b,倒去试样筒中的水。 2、测定透水石的负压值 打开a、b,缓慢降低滴定管,同时注意观察滴定管液面,当液面停止不同,接着突然上升时,液面到透水石底部的高差,即为该透水石的负压值。 3、测定试样筒容积

水文地质期末考试题

水文地质期末考试题

做( B ) A絮流运动 B 层流运动 C 稳定流 D 非稳定流 7 一个地区经受溶滤愈强烈世界愈长久,地下水的矿化度越( B ) A高 B底 C 不稳定 D稳定 8 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 D )的水推动其下的年龄较( )的水 A老、新 B老、老 C 新、新 D新、老 9 河西走廊中段,降水只占地下水补给量的4%.其余属( A ) A河水补给 B地下水补给 C 河水与地下水共同补给 10 潜水面埋藏愈浅、蒸发愈 ( C ) A稳定 B不稳定 C 强烈 D 弱 四.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空隙大小的影响因素 (1)空隙大小与颗粒大小有关 (2)空隙大小与排列方式有关 2.什么叫空隙度.空隙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孔隙度是描述松散岩石中孔隙多少的指标 (2)与排列有关,与分选有关 3.什么是给水度? 当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高度是,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放出来的水体积称为给水度 4包气带水的运动与饱水带的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 (1)饱水带——重力势

包气带——重力势+毛细势 (2)饱水带任一点水头随水位变化 包气带水头则是含水量的函数 (3)饱水带的渗透系数是个定值 包气带渗透系数随含水量的降低而变小 五.论述:(12分) 如果某地区地下水流动很快,水交替(循环)迅速,溶滤作用很强烈,长期作用下去,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如何?水肿以那种阴、阳离子为主?该地区地下水中的水质的矿化度是高还是低? 答:该地区地下水中的水质矿化度低 长期强烈溶虑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以低矿化度的难容离子为主,如:Ca2+、Mg2+等。 这是溶虑作用的阶段性决定的,在由多种盐类组成的岩石中,早期氯盐最容易溶于水中被带走,岩土中氯盐减少,且继续使用,较容易溶于SO42-盐类,被溶入水中,随水带走,岩土中SO42-盐类减少,且继续作用,最后只剩较难溶于水的碳酸盐类。

水文地质学基础

1.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2.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3.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4.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小循环。 5.表征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统称气象要素,包括: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降水、蒸发、风等 6.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 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由海洋和陆地表面的水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圈,水汽随气流飘移。在适宜的条件下,重新凝结成液态或固态降落,降落的水分,一部分汇集江河湖泊形成地表水,另一部分渗入土壤岩石,成为地下水。地表水蒸发为水汽,返回大气圈;有的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其余部分流入海洋。地下水直接蒸发或通过植物间接返回大气圈,部分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或直接流入海洋,或在转化为地表水,然后再返回海洋。 7.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气温、气压、湿度和风速。主要取决于气温和绝对湿度。温愈高,绝对湿度愈低,蒸发愈强烈,反之,蒸发愈弱。气压是通过气压差的大小影响空气对流而影响蒸发的,气压差和风速愈大,蒸发就强烈,反之,蒸发愈弱 8.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 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使水质得以净化;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维持生命繁衍与人类社会发展;维持生态平衡。 9. 孔隙度是指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选程度及颗粒排列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对于粘性土,结构及次生孔隙常是影响孔隙度的重要因素。

水文地质学知识点整理

地下水的概念P1:地下水是赋存于地表以下岩石(土)空隙中各种形态的水的总称。既有液态的水液,也有气态的水汽,也包括固态的水冰,还有介于它们之间其他形态的水。 地下水的功能属性P2:地下水的资源属性,地下水是生态因子,地下水是环境(灾害)因子,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地下水是地球深部的信息载体。 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方法P4:野外调查,野外试验,室内试验,遥感,地球物理勘察,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一章水循环与地下水赋存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构P7 地球圈层构造划分表 地球外部圈层:由五个大致成层分布的自然子系统组成,按照性质可以分成3类。即3个无机子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1个类有机子系统———土壤圈。1个有机子系统———生物圈。 2、地球水圈可以划分为地质水圈和水文水圈。P9 3、地球上的水循环P10:地球各个圈层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统称为大气水的水循环,又叫做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地质循环和水文循环两类。 4、岩石(土)介质中水的存在形式P17页

5、赋存介质的水理性质P19-20:指与水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赋存介质的性质,主要包括空隙的大小、多少、连通程度及其分布的均匀程度,这些性质的差异,会使其储容、滞留、释放以及透过水的能力不同。表征介质水理性质的指标有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 容水度:指介质能够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质。 给水性:指饱水介质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给出一定水量的性质持水性:指重力释水后,介质能够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 二、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1、包气带和饱水带:P21 2、越流P22:把两个含水层透过该弱透水层发生垂直水量交换的现象称为地下水的越流。 按照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以把地下水分为潜水、承压水、与上层滞水。其中潜水和承压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P23 3、潜水的概念P26:潜水是地表一下埋藏在饱水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智商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题(2012.6)

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 水文循环、包气带、径流模数、贮水系数、承压水、稳定流、地下水含水系统、水系、上层滞水、溶滤作用、越流、贮水系数、测压水位、地下水动态、孔隙度、给水度、渗透系数、含水层、水力梯度、层流、上升泉、正均衡、储存资源量、径流系数、潜水、潜水位 二、填空 1. 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 明地表径流。 2. 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水、、和。 3. 据地下水流动状态,地下水运动分为层流和;据地下水运动要素与时间 的关系,地下水运动分为流和非稳定流。 4. 地下水的天然排泄方式有泉、、蒸发、、向另一含水层的排泄。 5. 地下水以径流排泄为主时,其含盐量,以蒸发排泄为主时,其含盐量。 6.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有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硫酸作用、 和混合作用。 7. 测压水位下降时承压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含水层水体积的及含水 介质的。 8. 洪积扇由顶部向边缘,地下水排泄由为主转化到以蒸发为主,矿化度 由。 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 10.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和。 11.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按含水介质(空 隙)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水、。 12.表征地下水动态要素有、水量、水化学成分、。 13.导水断层带可以起到、与导水通道的作用。 14.岩溶发育应具备的四个条件为:可溶岩的存在、、具有侵蚀性 的水以及。 15.人类对地下水的不利影响通过三个方面发生:过量开发或排除地下水、

以及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地下水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与垃圾、工业污水与废渣以及。 16. 地下水资源可分为资源和两类。 17. 通常以容水度、含水量、、持水度和来表征与水分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 18. 地下水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以及农用肥料与农药。 19、陆地上某一地区地下水量收入项一般包括大气降水量、地表水流入量、地下水流入量、水汽凝结量。 20、陆地上某一地区地下水量支出项一般包括表水流出量、地下水流出量、蒸发量。 21、在冲积平原中,由现代河道与近期古河道向两侧河间洼地,地下水埋深由深变浅,水化学作用由溶滤作用为主变为浓缩作用为主,矿化度由小变大。 22、地下水资源具有系统性、可恢复性及调节性等特征。 三、判断 1、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2、测压水位是指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钻孔中静止水位到含水层顶面之间的距离。 3、颗粒较细时,由于渗透性差,所以毛细上升高度小。 4、地下水位之所以随时间发生变动,是含水层水量收支不平衡的结果。 5、昼夜温差越大,产生的凝结水量越大。 6、达西定律实质上就是渗流的能量守恒或转换定律。 7、一般情况下,低矿化水中常以重碳酸离子、钙离子及镁离子为主;高矿化水则以氯离子及钠离子为主。 8、废渣以固体形式堆放在地面上,对地下水不会产生污染。 9、地下水的补给资源可作为供水水源长期持续提供的水量。 10、局部流动系统的水,流程短,流速快,地下水化学成分相应地比较简单,矿化度较低;区域流动系统的水,流程长,流速慢,接触的岩层多,成分复杂,矿化度也高。 11、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水质得以净化;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12、在包气带中,毛细水带的下部也是饱水的,故毛细饱水带的水能进入井中。 13、水位下降时潜水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部分空隙的疏干;而测压水位下降时承压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含水层水体积的膨胀及含水介质的压密。

水文地质参数求取的试验方法

水文地质参数求取的试验方法 水文地质试验(hydrogeological test)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在现场测定水文地质参数和了解地下水运动特征及其规律的各种试验工作。包括抽水、注水、压水、渗水、管井回灌、连通和弥散试验,以及流向和流速测定。 抽水试验 从钻孔、井或泉中抽取地下水,测定出水量与水位下降历时变化的试验。通过抽水试验,可以确定出水量与水位下降的关系和该抽水点的最大出水量与降落漏斗半径;判定地下水运动的性质和地下水与地表水或不同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利用抽水试验资料可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抽水试验按地下水的稳定状态可分为稳定流抽水试验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按有无观测孔可分为单孔抽水试验和带观测孔的抽水试验;按试验段揭露含水层的程度可分为完整井抽水试验和非完整井抽水试验;按抽水井与多层含水层的关系可分为分层抽水试验和混合抽水试验;按试验目的可分为干扰孔抽水试验和开采抽水试验。 试验开始前要测量静水位,以确定地下水的初始状态;停止抽水后要观测恢复水位,根据恢复水位可大致判断出水量是否超过补给量,并能计算水文地质参数。为保证抽出的水不渗回试验地段,影响试验质量,抽出的水需排至影响范围以外。 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水位和出水量都达到稳定的抽水试验。确定的标准是,出水量和水位(单孔抽水为抽水孔水位,带观测孔的抽水为观测孔水位)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无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抽水孔的水位最大降深,承压水一般不超过压力水头,潜水一般不超过含水层厚度的1/2。抽水的稳定延续时间一般为8~24h。试验过程中,要及时绘制出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历时曲线,即Q–

t和S–t历时曲线(图1);出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曲线,即Q–S曲线(图2);单位出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曲线,即q–S曲线(图3)。

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重点

水文地质重点(结合以前画的) 绪论&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填空: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2、地下水:地下水是指赋存和运动于地表以下土层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3、自然界的水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小循环:是指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又以降水形式降落入海洋;或是大陆表面蒸发的水汽,仍以降水形式降落回陆地表面。 6、大循环:是指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随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形成降水落在地面,再通过径流返回海洋的过程。 二、简答: 地下水的功能: (1)地下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 (2)工业生产需要大量使用地下水。 (3)农业生产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保证。 (4)地下水是良好的载热物质,可将热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表供人们使用。(5)某些地区的地下水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并具有较高的温度,利用这些地下水可治疗某些疾病。 (6)有些地下水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矿产资源。 (7)利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作为找矿标志寻找某些有用矿产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填空: 1、空隙:包括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坚硬岩石的裂隙和可溶岩的溶穴。 2、对地下水储存和运移具有重大影响的是孔隙的多少和孔隙的大小。 3、孔隙度:衡量孔隙多少的指标称为孔隙度。它指岩石中孔隙体积和岩石总体积之比。 4、裂隙:是坚硬岩石形成时或形成之后由于各种内外应力的作用,使岩体遭受破坏而形成的空隙。 5、结合水:由于静电引力作用而吸附在岩石颗粒上的水叫结合水。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 6、重力水:岩石空隙全部被充满,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液态水称为重力水。

7、支持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水沿毛细孔隙上升一定高度,形成毛细水带,其下部有地下水面支持,故称为支持毛细水。 8、容水性:是指岩石能够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裂隙率或溶穴率。 9、给水性:是指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给出一定水量的性能。取决于岩石的空隙大小,其次才是空隙的多少。 10、透水性:是指岩石可以被水透过的特性。决定于空隙的大小,可用渗透系数K作为衡量指标。 11、含水层: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12、隔水层:不能透过并给出水或只能透过和给出极少量水的岩层。 二、简答: 包气带和饱水带运动的区别: (1)饱水带水运动取决于重力势,包气带水运动则取决于重力势和毛细势。(2)饱水带任一点的压力水头是一个定值,包气带压力水头则是含水量的函数。 (3)饱水带的渗透系数是个定值,包气带的渗透系数随含水量的降低而变小。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填空: 1、水力坡度I:水力坡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消耗的机械能。 2、起始水力坡度I。:克服结合水的抗剪强度,使之发生流动所具有的水力梯度。 3、根据渗透系数在空间位置变化情况,可将地下水含水介质划分为均质各向异性、均质各向同性、非均质各向异性、非均质各向同性。 4、流网:有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所组成的网络成为流网。 二、作图: 1、流网作图细则: (1)首先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或流线:地表水体的断面一般可看做等水头面;河渠的湿周必定是一条等水头线;平行隔水边界可以汇出流线(平行隔水边界)。 (2)中间内插(注意疏密的变化要符合实际情况)。 2、达西定律作图: 参考课本P44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填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