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财计算题简答题

中财计算题简答题

中财计算题简答题
中财计算题简答题

1.向证券公司存入投资款准备购买股票;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银行存款

按面值购入债券一批,计划持有至到期,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贷:银行存款

(若没有计划持有至到期,做题时可以采用旧准则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贷:银行存款

将所持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登记入账。

①公允价值上升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②公允价值下降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注: 新准则里有关金融资产的核算(了解)

金融资产划分为下列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2.财务部开出现金支票向储运部拨付定额备用金;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贷:现金

委托银行开具银行汇票一张准备支付购料款。(教材P28例16)CZ5-11(1)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贷:银行存款

3.购入一台设备已交付使用,价款及增值税、运杂费、保险费已通过银行支付。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4.赊销商品一批,有现金折扣条件,货款尚未收到;结转上批商品的销售成本;赊销商品用总价法核算(有现金折扣条件);

赊销商品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收到某公司支付前欠货款存入银行(仅商品售价部分享受折扣);CZ5-11(3)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售价*优惠率)

贷:应收账款

销售商品一批,部分货款已于上月预收,余款尚未结清;(P182例13) CZ5-11(8)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以银行存款支付销售费用。(详见教材P263) 借:营业费用

贷:银行存款

5.债务重组,用一项专利抵付前欠某公司的货款×万元。该项专利的账面价值×万元(与公允价值相等)、未计提摊销与减值准备。相关税费略(P190类似)

借:应付账款

贷:无形资产

差额借:营业外支出或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复习指导P42.8)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商标价值;(教材P152) CZ5-12 (2)

借:管理费用

贷:无形资产

将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结转至利润分配账户;(P278)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教材P59例8)CZ5-11(4)

借:管理费用

贷:存货跌价准备

预提长期借款利息,按规定该项利息于本年

末支付。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贷:长期借款

7.按面值发行债券;CZ5-12(6)

借:银行存款

贷:应负债券—债券面值

计提下半年应付债券利息,本债券在2008

年年底到期,利息同本金一起支付,所筹资

金用于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8.采购材料一批(实际成本×元,计划成本

×元,增值税额×元),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公司当日开出商业汇票一张,材料未到;

按计划成本核算本月领用的原材料;

结转本月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

①采购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

税额)

贷:应付票据

②材料入库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

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差额)

③领用原材料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计划成

本)

④结转本月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贷方记”-”借方”+”

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

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

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

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发出材料的计

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月发出材料差异为正数借:生产成本

(生产领用)

制造费用(车间耗用)

管理费用等(管理部门耗用)

贷:原材料

若为负数,编制红字凭证.做题时红字可在数

字外加表示

9.上月购进的商品到达并验收入库,该批商

品的采购成本为×元;

借:库存商品

贷:物资采购

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一张用于抵付前欠购料

款;CJZ-11(7) 借:应付账款

贷:应付票据

本月应付职工薪酬(包括生产工人薪酬、车

间管理人员薪酬、行政管理人员薪酬、在建

工程人员薪酬)。CZ-12(5)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

贷:应付工资

10.委托某证券公司代理发行普通股股票,

证券公司按发行收入的×%收取手续费并从

股款中直接划扣;借:财务费用

贷:其他货币资金\增发普通股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

五、计算题

1.根据有关账户余额计算资产负债表中的有

关项目金额。

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

品+在产品等-存货跌价准备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帐的借

方余额之和

预收帐款=(预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帐的贷

方余额之和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帐的贷

方余额之和

预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帐的借

方余额之和

预提费用=预提费用贷方余额+待摊费用贷

方余额

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借方余额+待摊费用借

方余额+1年内到期的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借款(不包含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

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的跌价准备

2.年初“未分配利润”明细帐户有借方余额

×元,本年度实现税前利润×元,纳税所得

额×元。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0%,盈余公积

提取率为10%,当年未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要求计算:应交所得税、净利润、年末提取

的盈余公积金、年末的未分配利润。CZ5-11 4

企业应交所得税=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提取的盈余公积=净利润*盈余公积提取率

可供分配的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

净利润

年末未分配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年末

分配的利润

3.收到带息商业汇票,后向银行贴现。要

求计算该应收票据的到期日、贴现期、到期

值、贴现息和贴现净额。(教材P44例11)

到期日计算

①按月表示出票日3.5 期限3个月

到期日 6.5

②按日表示出票日3.5 期限90日

算头不算尾(31-4)+30+31+x=90 x=2

到期日6.3

算尾不算头(31-5)+30+31+x=90 x=3

到期日6.3

贴现期—贴现日至到期日期限计算方法

同上

到期值=票面金额+票面金额*利率*时期

贴现息=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净额=到期值-贴现息

六、综合题

1.某公司对应收账款采用账龄分析法

估计坏账损失。第一年初“坏账准备”账户

有贷方余额×元;当年确认坏账损失×元;

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坏账损失率

如表所示。第二年收回以前已作为坏账注销

的应收账款×元。要求:①计算公司第一年

末应收账款估计的坏账损失金额;②编制公

司第一年度确认坏账损失、年末计提坏账准

备及第二年收回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

的会计分录。(形成性考核手册作业1习题

一)CZ5-11 3

①计提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应提数<已提数与上反)

②确认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③收回已注销的坏账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公司发生火灾烧毁一套机器设备,其

原始价值×元,已提折旧×元,已提减值准

备×元。清理时,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

费用×元,残料估价×元已入库;经核定保

险公司应赔偿损失×元,赔款尚未收到。要

求:(1)计算该项固定资产的清理净损益;

(2)编制该项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的全部会计

分录。

①注销报废设备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减值准

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②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③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④残料变价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⑤应收保险公司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⑥结转报废固定资产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若为净损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3.A公司应付B公司货款已逾期1年仍无力偿付现款,经双方协商同意由A公司以一批自产产品抵偿该笔债务。该批产品售价×元,成本×元。B公司对该项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所受让的存货仍作为存货核算和管理。两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要求:(1)分别计算A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与B公司的债权重组损失。(2)编制A公司以存货偿债的会计分录。(3)编制B公司受让存货的会计分录。(形成性考核手册作业3习题一)

债务方以一批自产品抵偿债务

借:应付账款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差额借:营业外支出或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债权方

借:库存商品(差额)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1.(1)收到销售商品的货款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到上年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3)拨付备用金,后报销;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借或贷: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

(4)存出投资款委托证券公司购买债券;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2.(1)销售商品一批(有现金折扣)货款尚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后收款时: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

(2)销售商品收到商业汇票;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销售产品一批已预收货款余款尚未结清;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结转销售产品的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5)确认坏账损失;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1)开出银行汇票用于材料采购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贷:银行存款

(2)从外地购进材料款已付材料未到

借:物资采购(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后材料运到并验收入库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

(4)结转产品生产用原材料超支差异;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5)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6)结转本月直接生产领用材料的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7)期末盘亏原材料原因待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上月购进并已付款的原材料今日到货并

验收入库(按计划成本核算)

借:原材料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9)期末集中一次结转本月入库原材料的成

本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10)期末结转本月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超

支额;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4.(1)出售一项无形资产收入已存入银

行;(2)摊销自用商标价值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3)计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

损失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1)购入设备投入使用款项已付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2)结转报废固定资产的清理净损失(收益)

借:营业外支出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固定资产清理贷:营业外收入

(3)支付报废设备清理费用借:固定资

产清理贷:银行存款

6.(1)以银行存款购入股票作为交易性

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应收利息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2)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

失(收益)

借: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出售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一

批其中含有持有期内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净收

借:银行存款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收益

同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变动损益贷:投资收益

(4)委托证券公司按面值购入债券一批计划

持有至到期;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5)持有至到期投资本期确认应收利息已收

取;借: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

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7.确认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8.将一栋自用仓库整体出租;对出租的

办公楼计提折旧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折旧

(二)计算题和综合题(包括计算和分录)。

计算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年初购入一批到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

的公司债券计划持有至到期(已知债券票面

利率、实际利率、面值总额、购买价格、付

息日等),公司于每年末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

投资收益。要求计算:(1)购入时发生的债

券溢价或折价(即利息调整额);(2)采用实

际利率法确认的年度投资收益、分摊的债券

溢价或折价、应收利息;(3)年末该项债券

投资的账面价值。

2. 购入某公司普通股作为长期投资,占

其总股本的20%。当年该公司实现税后利润

并宣告分配现金股利,股利支付日为次年。

第二年该公司发生亏损。要求分别采用成本

法、权益法计算投资方公司的下列指标:(1)

第一、二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2)第一、二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

价值。

参考复习题:期末复习P31第1题

3. 已知某商品结存数、单价、发出数、

购进数等,要求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

平均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发出成本、期末

结存成本。

参考复习题:期末复习P32第2题

4.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计

算固定资产折旧。

参考复习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四,习题一

5. 某零售商场为一般纳税人,销售额实

行价税合一。已知本月1日销售商品额及月

末商品进销差价余额、库存商品余额和主营

业务收入净发生额。要求:(1)计算本月应

交的销项增值税和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2)

编制本月1日销售商品的会计分录。(3)编

制月末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和销项增值税

的会计分录。

参考复习题:教材P79例4—14

导学P34 习题六

6. 某公司对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并按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

已知第一年末“坏账准备”账户余额、第二年

确认的坏账金额、第三年收回以前年度已作

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以及当年末应收账款

余额(坏账损失估计率有变)。要求:(1)计

算第二年末、第三年末应补提或冲减的坏账

准备金额;(2)对第二、三年的上述相关业

务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复习题:期末复习P32第3题

7. 某公司于销售商品收到商业汇票。要

求:(1)计算该商业汇票的贴现期、贴现息和

贴现额(列出计算过程);(2)分别编制收到

商业汇票、将该汇票贴现的会计分录。

参考复习题:期末复习P34第8题

8. 第一年初甲公司取得乙公司30%的股

份并能够对其施加重大影响。已知该股份的

购买价、投资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

值、乙公司实现净利润等。第二年中乙公司

宣告分配并支付现金股利,第二年末乙公司

发生亏损。要求:⑴计算第二年末该项长期

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⑵编制甲公司上项投

资的有关会计分录。

中财简答

一.收入确认的前提条件 企业应该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取得商品控制权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1.能力 2.主导该商品的使用 3.能够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商品控制权:取得相关商品的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二.收入确认五步法 第一步: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第二步: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 第三步:确定交易价格 第四步: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第五步:履行各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三.新旧收入准则的变化 1.将现行收入和建造合同两项准则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 2.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 3.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更明确的指引 4对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给出了明确规定 四.职工薪酬的分类 1.短期薪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三险一金;非货币性福利(工 伤,医疗,剩余);非货币性福利;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 2.辞退福利: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成为鼓励 职工自愿接受裁减的补偿 3.离职后福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我国属于设定提存计划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 五.可转换债权的初始确认方法 1.应将其包含的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首先,确定负债成分,确认为应付债券; 其次,确定权益成分,确认为资本公积 2.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该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 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六.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合同负债区别 企业应当根据本公司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之间的关系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合同资产或合同负债。企业拥有的、无条件的(即仅取决于时间流逝)向客户收取对价的权利应当作为应收账款单独列示。 合同资产,是指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且该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 合同负债,是指企业已收或应收和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

《财务报表分析》计算综合题及答案(doc 8页)

《财务报表分析》计算综合题及答案(doc 8页)

《财务报表分析》计算综合题及答案(doc 8页)

要求:计算2007年的普通股基本每股收益、销售净利率、长期资金收益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答疑编号31020208] 【参考答案】 (1)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所以:每股收益=每股市价÷市盈率= 30÷20=1.5元 (2)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所以: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1-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1-毛利率) =630÷(1-30%)=900万元 净利润=每股收益×股数=1.5×50=75万元 所以: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100% =75/900×100% =8.33% (3)长期资金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长期资金

其中: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75+36+16=127万元 平均长期资金 =【(期初长期负债+期初股东权益)+(期末长期负债+期末股东权益)】/2 其中:股东权益=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期初股东权益=1100-(150+350)=600万元 期末股东权益=1300-(190+410)=700万元 平均长期资金=【(350+600)+(410+700)】÷2=1030万元 长期资金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长期资金 =127/1030×100% =12.33% (4)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其中平均总资产=(1100+1300)÷2=1200万元 总资产周转率=900÷1200=0.75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第7章盈利能力分析

中级财务会计(1)期末试题及答案83043

(中财)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对库存现金数据库发现的确实无法查明原因的长款,批准后应将其计入( D )。 A.盈余公积 B.资本公积 C.其他业务收入 D.营业外收入 2.企业可支取工资和奖金的存款账户是( A )。 A.基本存款户 B.一般存款户 C.专用存款户 D.临时存款户 3.对下列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的是( C )。 A.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设备 B. 当月交付使用的设备 C.季节性停用的设备 D.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 4.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信息可比性质量要求的是( A )。 A.一致性 B.及时性 C.谨慎性 D.相关性 5.固定资产原值50 000元,折旧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 0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第二年的折旧额应为( B )。 A.11 520元 B.12 000元 C.19 200元 D.20 000元 6.甲公司将A材料加工成既定产品出售。2009年12月31日,A材料成本340万元,市场价格为280万元,预计销售发生的相关税费为10万元,用A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2009年末A材料的账面价值应为( A )。 A.340万元 B.290万元 C.280万元 D.270万元 7.年末应收账款余额500 000元,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有借方余额1000元,坏账估计率为5%。则本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 D )。 A.1000元 B.2500元 C.1500元 D.3500元 8.2009年6月1日企业将一张带息应收票据送银行贴现。该票据面值1 000 000元,2009年5月31日已计提利息1000元,尚未计提利息1200元;银行贴现息为900元。则该票据贴现时对企业6月份损益的影响金额为( D )。 A.减少财务费用2300元 B.增加财务费用2200元 C.增加财务费用1200元 D.减少财务费用300元 9.企业认购普通股1000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和管理,每股面值10元,实际支付买价共计12000元,其中包括已宣告分派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600元;另外支付相关税费100元。据此该批股票的入账价值应为( C )。 A.12100元 B.12000元 C.11500元 D.11400元 10.2007年1月2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并马上投入使用,初始入账价值为300万元。该项无形资产预计使用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2007年12月31日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52万元。公司对无形资产摊销每半年核算一次;每年末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该项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摊销方法不变。则2008年6月30日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应为( B )。 A.240万元 B.238万元 C.224万元 D.222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下列各项需作为应收票据核算的有( DE )。 A.支票 B.银行汇票 C.银行本票 D.商业承兑汇票 E.银行承兑汇票 2. 下列各项中,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算的有( BCDE )。 A.盘亏固定资产原值与累计折旧的差额 B.毁损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C.报废固定资产发生的清理费用 D.自然灾害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保险赔款

管理会计作业计算题答案

管理会计作业二计算题 1、某汽车齿轮厂生产齿轮,可用普通铣床或万能铣床或数控铣床进行加工,有关资料如下表: 要求:利用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进行加工方案决策。 2、某厂生产A产品,其中零件下年需18000个,如外购每个进价60元。如利用车间生产能力进行生产,每个零件的直接材料费30元,直接人工费20元,变动制造费用8元,固定制造费用6元,合计64元。该车间的设备如不接受自制任务,可对外出租,年收益为40000元,问该零件应该自制还是外购 设X。为零件成本平衡点 自制预期成本(Y1)=40000+58X。 外购预期成本(Y2)=60 X。 令Y1= Y2 有40000+58 X。=60 X。 X。= 20000个 若X。<20000个,则Y1>Y2 (选外购) 若X。= 20000个,则Y1= Y2 (外购、自制均可) 若X。>20000个,则Y1<Y2 (选自制) 3、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A、B、C、D四种新产品,其中B产品可以在分离后立即出售,也可以继续加工后出售。相关资料为;产量8吨;分离后销售单价为6000元,加工后销售单价为10000元;联合成本为2000元;可分成本为单位变动成本5000元,专属成本20000元。要求:对B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作出决策。 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30元)。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考虑以下不相关的情况,作出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 (1)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需增加专属成本1000元; (2)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追加订货量为200件,可获租金5000元; (3)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件,需增加专属成本1000元。 4、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25元)。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 (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000元专属成本; (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5000元; (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件;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900元专属成本 4、(1)绝对剩余生产能力=1200-1000=200件 追加订货不冲击正常任务。 差别损益分析表

财务报表分析一历年计算题及公式

财务报表分析(一)历年计算题及公式 历年试题及计算公式第二章1.某制造企业2007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如下:资产负债表单位:元资产项目流动资产其中:速动资产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产总计金额201 970 68 700 237 000 138 955 577 925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总计金额97 925 80 000 177 925 400 000 577 925 假定行业流动资产结构的平均值为30%;要求:对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垂直分析,并对其资产结构及负债结构作出评价。43.某公司2007和2008年末的比较资产负债表有关数据如下:单位:元项目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存货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净额资产总计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

益合计负债及权益合计 1 2007年30000 50000 80000 140000 220000 40000 20000 130000 18000 12000 160000 220000 2008年28000 62000 90000 160000 250000 46000 25000 130000 27000 22000 179000 250000 差额百分比要求:将以上比较资产负债表填写完整;分析总资产项目变化的原因;分析负债项目变化的原因;分析所有者权益项目变化的原因;指出该公司应该采取的改进措施。第三章年乙公司及同行业先进企业的损益表主要项目如下:项目(单位: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净利润乙公司同行业先进企业9000 3772 2000 800 4606 8000 2970 1800 1000 3450 要求:(1)编制比较损益表;(2)简要分析乙公司利润水平比同行业先进企业低的原因。 2.甲公司2006年至2008年主

中财存货练习题附答案

第三章存货 1.甲公司属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材料成本,2016年4月1日购入M材料100件,每件买价为1000元,增值税率为17%。发生运费2000元,增值税率11%,保险费400元,装卸费500元,所有款项120120元已支付。材料验收入库时发现合理损耗2件,则该批材料的成本为()元。 A.105000 B.102900 C.1050 D.1029 2.某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企业,本月购入甲材料2 060公斤,每公斤单价(含税)50元,另支付运杂费3 5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6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620元。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为()元。 A.50 B.51.81 C.52 D.53.56 3.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价款25万元,增值税 4.25万元,另支付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万元。 A.27 B.29 C.29.25 D.31.25 4.【单选】下列税金,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A.一般纳税企业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B.一般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C.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D.一般纳税企业进口应税消费品支付的消费税 5.【单选】不应计入存货入账价值的是()。 A.购买存货而支付的进口关税 B.入库前挑选整理费 C.购买存货支付的价款 D.入库后的仓储费用 6.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应交消费税的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210万元,支付加工费6万元、增值税1.02万元、消费税24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收回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216 B.217.02 C.240 D.241.02 7.【多选】下列各项构成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A.加工中实际耗用物资的成本. B.支付的加工费用和保险费. C.收回后直接销售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D.收回后继续加工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8.【多选】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委托其他单位加工应税消费品,该产品收回后继续加工,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A.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B.支付给受托方的加工费 C.支付给受托方的增值税 D.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9.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2016年3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件,单位成本40元;3月15日购入甲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5元;3月20日购入甲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8元;当月共发出甲材料500件。3月份发出甲材料的成本为( )元。 A.18500 B.18600 C.19000 D.20000 10.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16年2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元。 A.10000 B.10500 C.10600 D.11000 11.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运输费不考虑增值税。 2016年4月,与A材料相关的资料如下: 1.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20000元(共2000公斤,其中含3月末验收入库但因发票账单未到而以2000元暂估入账的A材料200公斤)。 2.5日,收到3月末以暂估价入库A材料的发票账单,货款1 800元,增值税306元,对方代垫运输费4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 3.8日,以汇兑方式购入A材料3000公斤,发票已收,货款36000元,增值税6120元,运杂费1000元。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管理会计计算题和答案

1.某家电公司是一家生产小型冰箱的企业,该公司近5个月的产销量及成本水平如下: 要求:如果8月份预计产销量为220件,采用高低点法预测8月份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保留整数) 解:高点为(200,194000) 低点为(100,120000) 2.b=(194000-120000)/(200-100)=740(元/台) 3.3.a=1200000-740*100=46000(元) 4.4.y=46000+740x 8月份的总成本:y=46000+740*220=208800(元)单位产品成本=208800/220=949(元/台) 2.某家电企业生产A产品,该产品单价6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35元,固定生产成本总额30000元,推销及管理费用总额18000元,均为固定性的。该产品期初无存货,本期生产5000件,销售3000件。 要求: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贡献边际、营业利润 解:本期销货成本=单位销货成本X本期销货量=单位变动生产成本X本期销售量 =35X3000=105000(元)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X期末存货量=单位变动成本X期末存货量 =35X(5000-3000)=70000(元) 贡献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60X3000-35X3000=75000(元) 营业利润=贡献边际-固定成本=75000-30000=45000(元) 3.某企业研制新型号的饮水机,年产量40000台,单位变动生产成本80元,全年共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0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600000元,本年共出售饮水机24000台,每台售价120元。 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该企业本年度的营业利润。 1.完全成本法: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24000×120-(80+200000÷40000)×24000=840000元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期间费用=840000-600000=240000元 变动成本法: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24000×120-24000×80=960000元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960000-(200000+600000)=160000元 4.某黄酒生产企业销售一个类型的黄酒,8月份黄酒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瓶,变动成本总额为64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9月份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8月份的40%。 要求:(1)预测8月份的保本销售量;(2)若9月份的计划销售量比8月份年提高8%,则可获得多少营业利润? 40%=160000元月份预计销售收入=64000÷(1)8 元64000-18000=78000固定成本=160000-元=16÷40%=40单价瓶16)=32508月份的保本销售量=78000÷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学简答题

体育经济学简答题 1.简述体育的两种基本形态及经济学特征 体育是人类一种有意识的身体活动,它通过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来达到增强人们体质,提高竞技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体育具有两种基本形态,即参与性体育和观赏性体育。参与性体育(participant sports)指通过一定身体运动提高人的机能、心理水平,实现“再生产”能力提升的服务产品;观赏性体育(spectator sports)指各类可供观赏的人体运动的动作组合服务产品(含各种技、战术) 体育的经济学特征为: (1)生产与消费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共存 (2)体育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2016简答) (3)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征 (4)满足人们的高层次需求 (5)体育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6)体育生产要素的两种替代弹性 2.简述体育需求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学中对一般商品需求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是构成有效需求的基本因素。体育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为满足精神或物质(身体)的需要,在各种市场物品/劳务价格水平以及时间成本下,愿意而且能够消费的体育活动数量。 体育需求分为两个关联层次,即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直接需求指消费者参与的体育活动数量;派生需求指消费者购买的体育产品或服务(如,体育器材、服装)。派生需求源于直接需求并服从于直接需求。以羽毛球运动为例,直接需求表现为消费者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决定。如果消费者决定参与这项运动,那么他们需要球拍、羽毛球、服装和球鞋。此外,他们还需要在体育中心或俱乐部租用球场,此外,还有对往返交通的需求。所有这些额外的需求,包括对体育相关的旅行需求,都被视为参与羽毛球运动的派生需求。 3.体育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体育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体育活动价格、消费者收入、其他商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偏好。 体育活动的价格即参加一项体育活动的成本,包括门票、运动器械租金、旅行费用,以及时间成本。通常,依赖自然资源型的户外体育活动,旅行和时间成本构成活动成本的主要因素;室内体育活动则门票和器械费用占主体。体育活动的组合价格可分为两类,体育设施入场费用、旅行费用、参与活动相关的餐饮消费、设备租赁费用等可变成本;会员费和订阅费;器械、服装和鞋具的购置等固定成本。 消费者收入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通常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其它商品的价格即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体育休闲服务消费还与个人休闲偏好存在很大的关系,根据有关研究,影响个人休闲偏好的因素主要为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背景(运动休闲技能)等等。 4.简述纯私人物品、共有资源、自然垄断、纯公共物品的特点,并结合实例分析。 根据是否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将物品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纯私人物品,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可以分割、可供不同人消费,并且对他人没有外部收益或成本,排他成本很低,如私人健身俱乐部。第二类为共有资源,具备竞争性但不具备排他性,这类资源总量既定不归任何人专有,且具有向任何一方开放的非排他特点;竞争性导致某人的消费增加会给其他

财务报表分析计算题复习

计算题 1. A公司年末流动资产7330万元,流动负债3700万元,存货4600万元,货币资金55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00万元。 试计算该年度的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解:营运资本=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7330 – 3700 = 3630 万元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7330 / 3700 = 1.981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 7330 – 4600 = 2730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 2730 / 3700 = 0.738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 流动负债 = (550 + 400) / 3700 = 0.257 2. 某公司年末部分财务数据为:流动负债60万元,流动比率2,速度比率1.2,营业成本100万元,年初存货52万元。 试计算本年度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 解: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流动比率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期末存货= 流动资产–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 60 ×(2 -1.2 ) = 48 万元 存货周转率= 营业成本/ 存货平均余额 = 100 / [(52 + 48) / 2] = 2 存货周转天数= 360 / 2 = 180 天 3.某公司的财务信息为:速动比率是2,非流动负债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4倍;应收账款4000元,是速动资产的50%、流动资产的25%,与固定资产价值相等,所有者权益总额等于营运资本,实收资本是未分配利润的2倍。 根据以上资料完成资产负债简表。 解:速动资产= 4000 / 50% = 8000 元流动资产= 4000 / 25% = 16000 元固定资产= 4000 元 存货= 流动资产–速动资产= 16000 – 8000 = 8000 元 应付账款=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 速动比率= 8000 / 2 = 4000 元 资产=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16000 + 4000 =20000 元 所有者权益= 营运资本=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16000 – 4000 = 12000 元 负债= 资产–所有者权益= 20000 – 12000 = 8000 元 非流动负债= 负债–流动负债= 8000 – 4000 = 4000 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 4000 / 4 = 1000 元 货币资金= 速动资产–应收账款–交易性金融资产

中财试题 带答案版

1、A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为17%。该公司按照应收款项余额的0.5%计提坏账准备。2013年期初应收账款余额8000万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40万元。 (1)4月收回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5000万元存入银行。 (2)6月销售商品一批,含税(增值税)价款4010万元尚未收到货款。 (3)9月收回已确认的坏账损失25万元。 (4)12月实际发生坏账损失10万元。 要求:(1)对上述业务做相应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13年末补提(或冲销)的坏账准备数额,并做会计分录。 (1)①收回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5000万元 借:银行存款5000 贷:应收账款5000 ② 6月销售商品一批,含税增值税价款4010万元尚未收到货款 借:应收账款4010 贷:主营业务收入4010÷1.17=3427.3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82.65 ③9月收回已确认的坏账损失25万元 借:应收账款25 贷:坏账准备25 借:银行存款25 贷:应收账款25 ④12月实际发生坏账损失10万元 借:坏账准备10 贷:应收账款10 (2)2010年末计提坏账准备时 年末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8000-5000+4010)×0.5%=35.05(万元) 本年计提坏账准备的数额=35.05-40-25+10=-19.95(万元) 借:坏账准备19.95 贷:资产减值损失19.95 2、甲公司按季对外提供财务报表 (1)2012年1月2日甲公司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一批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公允价值为每股为5.2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0.2元,另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2)2012年2月16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现金股利。 (3)2012年3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4.5元。 (4)2012年4月21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为0.3元。

《管理会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学习课件.doc

《管理会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C )A.19 世纪90 年代 B .20 世纪20 年代 C .20 世纪50 年代 D .20 世纪70 年代2.在财务会计中,销售费用的正确归属是( D ) A.制造费用 B .主要成本 C .加工成本 D .非制造成本 3. 某企业年如借得50000 元贷款,10 年期,年利率12%,每年末等额偿还。已知年金现值 系数(P/A,12 %,10)=5 .6502,则每年应付金额为( A ) 元。 A.8849 B .5000 C .6000 D .28251 4.在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加1, 系数减 1 所得结果,在数值上等于( B )。A.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B .即付年金终值系数 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D .即付年金现值系数 5. 在前后各期产量和成本水平均不变的条件下,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 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则意味着( D ) A.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 B .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 C.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 D .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 6. 下列各项中,各类项目投资都会发生的现金流出是( B )。 A.建设投资 B .固定资产投资 C. 无形资产投资 D .流动资金投资 7. 下列有关贡献边际率与其它指标关系的表达式中,唯一正确的是( B ) A.贡献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B .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C.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1 D .贡献边际率+危险率=1 8. 已知某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0000 元,固定成本为2200 元,保本作业率为40%。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可实现利润是( C ) A.1800 元 B .2300 元 C.3300 元 D .3800 元 9. 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量( C ) A.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不确定 10. 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额为100 万元,使用寿命10 年,已知该项目第10 年的经营净现金 流量为25 万元,期满处置固定资产残值收入及回收流动资金共8 万元,则该投资项目第10 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C )万元。 A.8 B .25 C .33 D .43 11.现代管理会计的主体是( A )

中财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总论 名词解释: 财务会计: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事后的记录和总结,对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其目标主要是为企业外部服务,所以又称“外部会计”。 会计主体:是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持续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清算、解散(计提折旧、摊销的前提基础) 会计分期: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期间。(保证了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凡属于本期的收入与费用,不论是否收付,都计入本期收入与费用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即使在本期已收付,也不作当期收入与费用。 收付实现制:完全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日期为基础来确认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期。 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利得: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复式记账:对发生的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俩个或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式。 基础知识: 会计信息基本特征:可靠性(真实可核中立)、相关性(预测反馈价值)、可理解性、可比性(统一一贯)、实质重于形式(兼顾全面与重要性)、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会计确认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 简答题: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管理会计旨在向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提供经营决策所需信息; 财务会计旨在向企业外部投资人、债权人等外部集团,提供类似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财务会计的特征:1.以计量和传送信息为主要目标、 2.以会计报告为工作核心、 3.仍以传统会计模式作为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方法、 4.以公认会计原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为指导 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原因:法律主体要具备法人资格,如总公司为法律主体,但分公司不是;会计主体能够独立核算,可大可小,大到集团公司,小到部门皆可。 传统会计模式的特点:1.会计反映依据复试簿记系统 2.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3.会计计量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财务报表分析》练习题一

《财务报表分析》练习题一 分析判断题 1、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不受财务报表质量的影响。 2、财务报表分析中计算的比率总是能够客观反映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 3、对于财务报表分析主体而言,财务报表附注与四张主表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4、进行任何目的的财务报表分析都要先审阅会计报表,对报表进行会计分析,确定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5、若两个企业的流动比率指标相同,则这两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相同。 6、如果公司不从外部增加股票,那么必然会引起公司资产负债率指标的下降。 7、盈利能力分析中采用的利润指标就是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 8、利息保障倍数是按照税前收益和利息除以利息费用进行计算的,其中利息费用不包括资本化利息。 计算分析题 1、A公司2013年度的净利润为750 000元。该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为690 000股,另外,该公司还有一只发行在外的可转换债券,可以转换成普通股10 000股,可转换债券转换成普通股可增加净利润2250元。计算这家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下表是B公司2012年度和2013年度的比较数据。 单位:万元 2012年度2013年度 销售收入 2 800 3 360 净利润257 32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2 680 2 412 总资产 1 000(年末数) 1 300(年末数)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按定比趋势完成下表的计算并作出分析。 2012年度2013年度 销售收入100% 净利润100% 经营活动现金流 100% 量 总资产100% 3、A公司2010年至2013年销售收入分别是1000万元,1300万元,l500万元和1200万元。 要求:计算该公司近三年每年的销售增长率和近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4、B公司本年营业收入31420万元,本年营业成本21994万元。流动资产年初和年末合计数分别为13250万元和13846万元,其中,存货年初和年末数分别为6312万元和6148万元,应收账款年初和年末数分别为3548万元和3216万元。(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1)计算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 (2)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进行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时,还需要分析哪些问题? 案例分析题 一题

管理会计计算题(各种类型含答案)

管理会计计算题(各种类型含答案)

管理会计计算题类型汇总 1、成本性态分析:高低点法 例1:已知某公司2005年1-6月份维修费(混合成本)与有关业务量如下: 直接人工小时(千小时) 维修费(千元) 1 38 40 2 46 60 3 2 4 40 4 14 28 5 30 36 6 44 46 解:高点(46,60);低点:(14,28) 2、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 变动成本法利润计算[P=(p―b)x―a] 例2:某企业生产产品,资料如下: 项目第1年 生产量2500 销售量2250 年末存货量250 单位产品售价80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5 固定制造费用100000 固定销售管理费用25000 解: 贡献式(变动成本法) 传统式(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180000 销售收入180000 减:变动成本33750 减:销售成本123750 贡献边际146250 毛利56250 减:固定成本125000 减:推销及管理费用25000 固定制造费用100000 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25000 利润21250 利润31250

3、本量利分析:保本、保利、影响利润实现的因素分析 保本量及保本额 例3:某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本年度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为40%,要求预测下年度的保本量及保本额。 解: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 销售量=84000/6=14000件 单位售价=210000/14000=15元/件 单位贡献边际=15-6=9元/件 固定成本=210000-84000-18000=108000元 保本量=108000/9=12000件 保本额=108000/(1-40%)=180000元 综合保本额 例4: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其单价分别为8元和12元,贡献边际率分别为10%和20%,其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9000元,假设甲、乙两种产品预计销售量均为10000件。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综合保本额)。 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保利销售量、保利销售额 例5: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单价为3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80元,月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本年度的销售量为10000件。要求:计算本年度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公司若实现利润900000元,销售量和销售额为多少? 解:保本销售量=12×50000/(300-180)=5000件 保本销售额=12×50000/[(300-180)/300]=1500000元 保利销售量=(12×50000+900000)/(300-180)=12500件 保利销售额=(12×50000+900000)/[(300-180)/300]=3750000元 4、利润预测:DOL的运用

中财简答题

1.何谓财务报告?其编制目的和主要构成内容是什么? 答: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对外揭示或表述财务信息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编制目的: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 决策。 主要构成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 2.何谓资产负债表?其作用如何? 答: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或报告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 作用:①反映企业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以及企业的资本结构 ②可据以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③可据以评价和预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④有助于评价、预测企业的财务弹性 ⑤有助于评价、预测企业的经营绩效 3.何谓现金流量表?其作用如何? 答: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作用:①现金流量表可以提供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从而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 ②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对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还能力,以及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情 况作出较为可靠的判断。 ③现金流量,不但可以了解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还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 ④便于报表使用者评估报告期内与现金有关和无关的投资及筹资活动。 4.为什么会计主体概念在会计中具有重要作用?试举四个会计主体的例子 答:因为只有明确了会计主体,才知道会计核算的范围是什么,哪些原始凭证是针对会计主体的合法真实有效的原始凭证。 如: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工会都可以是会计主体。它们可以单独设账进行核算。 5.简述各财务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从资产负债表上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入实现盈利收入-费用=利润 在会计期间开始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在会计期间内,会计结账之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 在会计期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的来源企业成立之初是由所有者权益里的股权而来,有了股权就有了资产,在此基础上用资金进行经营购买了材料和支付了费用,经过加工生产销售出去取得收入,收入大于支出就形成了利润。负债就是在经营中扩大生产,欠付得货款及借款。 6.什么是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属性有哪些?各种计量属性有何利弊?

中财业务题

第三章存货 1.2009年6月份,星海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业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 不同情况下外购存货的会计分录。 (1)原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也已支付。 借:原材料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11 700 (2)款项已经支付,但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①6月15日,支付款项。 借:在途物资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11 700 ②6月20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10 000 贷:在途物资10 000 (3)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企业。 ①6月22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 不作会计处理。 ②6月28日,发票账单到达企业,支付货款。 借:原材料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11 700 (4)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未到达企业。 ①6月25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 不作会计处理。 ②6月30日,发票账单仍未到达,对该批材料估价10 500元入账。 借:原材料10 5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0 500 ③7月1日,用红字冲回上月末估价入账分录。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④7月5日,发票账单到达企业,支付货款。 借:原材料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11 700 4、星海公司向宇通公司预付货款100000元,订购一批原材料。 采用预付款方式购进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预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宇通公司100 000 贷:银行存款100 000 (2)原材料验收入库。 ①假定宇通公司交付材料的价款为85 470元,增值税税额为14 530元。 借:原材料85 470

《管理会计》练习题精选答案

《管理会计》练习题精选答案 《管理会计》练习题第2章变动成本法 一、计算与核算题 1.A企业为只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2008年各月的电费支出与产量的有关数据如表2-1所示。表2—1 要求: (1)试分别采用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对电费这一混合成本进行分解。 (2)根据回归直线法的分解结果预测2009年1月的电费支出,假定2009年1月计划量为l700件。 解:(1) ①高低点法分解 设用电费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为y=a+bx,其中y为电费,x为产量根据表2-1资料,可求得b=(7250-4250)/(1800-900)≈3.33

将低点数据和b带入y=a+bx得,4250=a+3.33×900a≈1253可得,y=1253+3.33x②回归直线法分解 设用电费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为y=a+bx,其中y为电费,x为产量由回归直线法原理可知,n x b y a∑∑-=,∑∑∑∑∑--=2 2 )(x x n y x xy n b根据表2-1资料,可得出求解a,b的数据如表2-1a b=(12×101283750-16800×70325)/(12×24390000-16800×16800) ≈3.25 a=(70325-3.25×16800)/12 ≈1310.41 表2-1a

根据表2-1a资料,得 b=(12×101283750-16800×70325)/(12×24390000-16800×16800) ≈3.25 a=(70325-3.25×16800)/12 ≈1310.42 可得方程:y=1310.42+3.25x (2)将2009年1月计划量为l700件代入方程,得,y=1310.42+3.25×1700=6835.42 当产量为1700时,电费y=6835.42(元) 2.公司生产一种产品,2007年和2008年的有关资料如表2—3所示。

2020[经济学]电大中财简答题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答: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如经营出租的的房产、出租的土地使用权等。 投资性房地产与自用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差别: ①会计计量模式不同。投资性房地产有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自用房地产仅使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 ②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时,投资性房地产或自用房地产均需计提折旧或摊销,发生减值的、还应按规定计提减值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持有期内无需计提折旧或摊销,也不存在减值的核算,各期末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2.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如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借款费用“资本化”或“费用化”的核算方法,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或公允价值计量等,均属于企业常用的会计政策。 一般情况下,企业对所选用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可靠性。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企业必须变更会计政策:一是国家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如2007年我国企业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原用会计政策与新准则冲突的,必须变更称新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就属于这种情况); 二是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提供更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 1.什么是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上它与企业自用房地产有哪些不同? 2.什么是会计政策?企业为什么要变更会计政策? 1.答: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如经营出租的的房产、出租的土地使用权等。 投资性房地产与自用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差别: ①会计计量模式不同。投资性房地产有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自用房地产仅使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 ②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时,投资性房地产或自用房地产均需计提折旧或摊销,发生减值的、还应按规定计提减值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持有期内无需计提折旧或摊销,也不存在减值的核算,各期末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2.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如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借款费用“资本化”或“费用化”的核算方法,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或公允价值计量等,均属于企业常用的会计政策。 一般情况下,企业对所选用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可靠性。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企业必须变更会计政策:一是国家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如2007年我国企业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原用会计政策与新准则冲突的,必须变更称新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就属于这种情况); 二是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提供更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 1.试简要说明与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核算有何不同?答:与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核算的不同之处: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由于不是独立的法律实体以及承担无限连带偿债责任的特点使得这两类企业在分配盈利前不提各种公积,会计上不存在分项反映所有者权益构成的问题,但对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企业而言,独立法律实体的特征以及法律基于对债权人权益的保护,对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以及权益性资金的运用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会计上必须清晰地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并提供各类权益形成与运用信念,因此,会计核算上不仅要反映所有者权益总额,还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