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油检测方法概述

液压油检测方法概述

液压油检测方法概述

国联质检Untied Nations Quality Detection 权威检测机构

液压油检测方法概述

--国联质检实验室

液压油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工程机械的正常工作,而且会造成液压系统零部件的严重损坏。现油品检测中心液压油检测专项工程师结合工作实践归纳出几种在无专用检测仪器情况下,简易鉴别液压油质量的方法。

1 液压油检测水分含量的鉴别

(1)目测法:如油液呈乳白色混浊状,则说明油液中含有大量水分。

(2)燃烧法:用洁净、干燥的棉纱或棉纸沾少许待检测的油液,然后用火将其点燃。若发现“噼啪”的炸裂声响或闪光现象,则说明油液中含有较多水分。

2 液压油检测杂质含量的鉴别

(1)感观鉴别:油液中有明显的金属颗粒悬浮物,用手指捻捏时直接感觉到细小颗粒的存在;在光照下,若有反光闪点,则说明液压元件已严重磨损;若油箱底部沉淀有大量金属屑,则说明主油泵或马达已严重磨损。

(2)加温鉴别:对于粘度较低的液压油可直接放入洁净、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升温。若发现试管中油液出现沉淀或悬浮物,则说明油液中已含有机械杂质。

(3)滤纸鉴别:对于粘度较高的液压油,可用纯净的汽油稀释后,再用干净的滤纸进行过滤。若发现滤纸上存留大量机械杂质(金属粉末),则说明液压元件已严重磨损。

(4)声音鉴别:若整个液压系统有较大的、断续的噪声和振动,同时主油泵发出“嗡嗡”的声响,甚至出现活塞杆“爬行”的现象,这时观察油箱液面,油管出口或透明液位计,会发现大量的泡沫。这种情况说明液压油已浸入了大量的空气。

3 液压油检测粘度变化的鉴别

(1)玻璃板倾斜法:取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将其水平放置,并将被检测液压油滴一滴在玻璃上,同时在旁边再滴一滴标准液压油(同牌号的新品液压油),然后将玻璃板倾斜,并注意观察:如果液压油检测时的流速和流动距离均比标准油液大,则说明其粘度比标准油液低,反之,则说明其粘度比标准油液高。

(2)玻璃瓶倒置法:将被测的液压油液与标准油液分别盛在两个大小和长度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不要装得太满),再用塞子将两瓶口堵上。将两瓶并排放置在一起,然后同时迅速将两瓶倒置。如果被测液压油在瓶中的气泡比标准油液在瓶中的气泡上升得快,则说明油液的粘度比标准油液粘度低,反之,则说明油液粘度比标准油液粘度高;若两种油液气泡上升的速度接近,则说明粘度也相似。

4 液压油检测质量变化的鉴别

(1)油泵油液的鉴别:从油泵中取出少许被测油液,若发现其已呈乳白色混浊状(有时像淡黄色的牛奶),且用燃烧法鉴别时,发现其含大量水分,用手感觉已失去粘性,则说明该油液已彻底乳化变质,不宜再用。

(2)油箱油液的鉴别:从油箱中取出少许被测油液,用滤纸过滤,若滤纸上存留有黑色残渣,且有一股刺鼻的异味,则说明该油液已氧化变质,也可直接从油箱底部取出部分沉淀油泥,若发现其中有许多沥青和胶质沉淀,将其放在手指上捻捏,若感觉到胶质多,粘附性强,则说明该油已氧化变质。

建筑节能检测方法综述

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方法 田斌守 摘要本文综述了几种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适用条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节能检测热流计法热箱法控温箱-热流计法非稳态法当今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活动必然导致前所未有的资源能源消耗速度。而许多资源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刻不容缓。据介绍,我国目前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而建筑能耗也占全国能耗总量的27.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筑能耗在我国增长趋势很大,很可能是我国今后能耗的一个主要增长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委员会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建筑节能作为三大重点领域中的一项,受到高度重视。建设部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标准,其中包括若干强制性条款,目前正在建设领域逐步实施。 建筑节能工作从流程上可分为设计审查、现场检测、竣工验收三个大的阶段。对节能建筑的评价,从建设前期对施工图纸审查计算阶段、向现场检测和竣工验收转移是大势所趋。建筑节能现场检测也是落实建筑节能政策的重要保证手段。目前,全国范围内建筑节能检测都执行JGJ132-200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它是最具权威性的检测方法,它的发布实施,为建筑节能政策的执行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使得建筑节能由传统的间接计算、目测定性评判到现在的直接测量,从此这项工作进入了由定性到定量、由间接到直接、由感性判断到科学检测的新阶段。 根据我们对建筑节能影响因素和现场检测的可实施性的分析,我们认为能够在实验室检测的宜在实验室检测(如门窗等作为产品在工程使用前后它的性状不会发生改变),除此之外,只有围护结构是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的,对它的检测只能在现场进行。因此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最主要的项目是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这也是最重要的项目。如何准确测量墙体传热系数是建筑节能现场检测验收的关键。目前对建筑节能现场检测的、围护结构(一般测外墙和屋顶、架空地板)的

细菌鉴定及检测方法

细菌鉴定及检测方法 一、启动条件 1、目的样出现坏包,若批次相同,取表现性状相同的任意一包进行细菌初步鉴 定。若批次不同则分别进行细菌初步鉴定。 2、随机样出现坏包,必须进行细菌初步鉴定。 二、胀包 1、记录批次。 2、及时用72%的酒精对样品的外表进行消毒,尽量不损坏封合待以后检查。在 超净台内以无菌操作剪开包装,再避开横竖封处剪开一个圆形或三角形。3、对样品进行微生物划线培养。 3.1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做细菌的划线培养36±1℃、48小时。 3.2分别吸取10毫升样品到两个无菌的小试管中,,分别在80和100℃的水 浴中加热10分钟,冷却用营养琼脂分别做芽孢(36±1℃、72小时) 和耐热芽孢(55±1℃、72小时)的划线培养。 3.3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或快速检测培养基做嗜冷菌/低温菌的划线培 养(4—6℃ 10天或21±0.5℃ 25小时)。 3.4 必须用高盐察氏或虎红琼脂培养基做霉菌和酵母菌的划线培养 (25—28℃ 5--7天) 4、对样品做感官检测。 5、用PH计检测样品的PH值。 6、将样品倒掉,进行包装密封性检查,并进行记录。 7、记录菌落特征。 8、选区不同形态的单一菌落进行坚定。 8.1 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鉴定: 8.1.1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或结晶紫染色、镜检、氢氧化钾拉 丝试验。 8.1.2革兰氏染色、结晶紫染色方法见《微生物检测》 8.1.3氢氧化钾拉丝试验 在微生物载物片上滴一滴3%氢氧化钾,用接种针从培养皿上的

菌落中挑取微生物,放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用力搅拌。7—10秒后,抬 起针头,观察针头和玻片之间是否有丝状物,如果15—20 秒后二者 之间无丝状物,停止搅拌。 判定:无丝状物阳性;有丝状物阴性。 8.2 过氧化氢酶试验(或过氧化氢酶试纸)(产气试验): 试剂:10%过氧化氢溶液 步骤:在微生物载物片上滴一滴10%过氧化氢,用接种针从培养皿上的菌落中挑取微生物,放在过氧化氢溶液中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判定:产气阳性;不产气阴性。 8.3氧化酶试验 试剂:含1%四甲基双噻二胺和99%的乙醇溶液。 步骤:用上述试剂将一张滤纸浸透(或直接采用氧化酶试纸条),然后进行细菌培养物的涂片试验。 判定:30秒内使显色物质变为深蓝色阳性,不变色阴性。 三、酸包 1、发现酸包后,及时将料液快速转入无菌瓶中。 2、记录批次 3、其它项目检测同胀包。

加油站综合安全检查表

加油站综合安全检查表 单位: 陪同人签名: 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情况 有日检周检表安全检查制度日检、周检制度运行良好 安全学习情况安全文件的学习记录情况 消防栓消防栓、消防水带箱、消防枪、消防沙箱要完好备用。安消防泵水池完好定期试运、水位正常全罐区和加油岛灭火器配备齐全完好、压力正常,在校验期内,定灭火器消期检查,按期填写卡片防警示牌安全标志标识齐全设报警器完好定期校验(查记录),无误报现象施防护器具 持证上岗持证率100%,挂牌上岗 员工清楚本岗位危险因素,熟悉应急措施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放至现场,并有演练记录 特殊作业管理落实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情况 车辆有危险品运输许可证 人员关闭手机、劳保穿戴齐全卸油作业车辆熄火、刹车是否完好、放好防滑墩 卸油现场准备8Kg干粉灭火器两只 接地完好,无敞口卸油现象 无直接向摩托车、塑料桶加注汽油现象 加油作业车辆熄火 现场无使用手机现象 呼吸阀完好,定期检修。 储罐定期(3-5年)检修、检验。

阀门法兰管道静电接地线跨接完好、定期测试油罐区液位计安装符合防爆规定,密封完好 人孔操作井、阀门井无油污、无油气味 人工量油孔有无有色金属导尺槽 加油机计量准确、完好 是否有摩托车加油区加油岛 各类物品摆放合理、整洁发电机接地装置完好 操作人员持证上岗锅炉站外民用建筑符合安全距离 计算机管理系统完好、数据准确营业室指示仪表与现场液面计、压力表、温度计指示相符 定期校验、有校验记录、台帐仪表设备各类设备台帐齐全,检修使用记录完整设备管理完好备用 启动按钮、指示灯、电流表完好 电气设备电气元件、电缆接头无老化现象 安全附件齐全、符合使用条件 站外环境使用防爆工具、防爆应急灯 工具按规定使用通讯工具干净无杂物,地面无污油 区域卫生干净 门窗玻璃净、四周墙壁净营业室、办公 室、环境卫生无垃圾、无杂草、无废料、无闲散器材 各种办公用品摆放规范、整洁 计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计量和质量法规意识。计量、质量技术标准和规程配备情况。 (此大项涉及

运动目标检测光流法

摘要 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是研究如何完成对视频图像序列中感兴趣的运动目标区域的“准确定位”问题。光流场指图像灰度模式的表面运动,它可以反映视频相邻帧之间的运动信息,因而可以用于运动目标的检测。MATLAB这种语言可移植性好、可扩展性强,再加上其中有丰富的图像处理函数,所以利用MATLAB 软件来用光流法对运动目标的检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本设计主要可以借助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运用Horn-Schunck算法对图像前后两帧进行处理,画出图像的光流场。而图像的光流场每个像素都有一个运动矢量,因此可以反映相邻帧之间的运动,分析图像的光流场就可以得出图像中的运动目标的运动情况。 关键字:光流法;Horn-Schunck算法;matlab

目录 1光流法的设计目的 (1) 2光流法的原理 (1) 2.1光流法的介绍 (1) 2.1.1光流与光流场的概念 (1) 2.1光流法检测运动目标的原理 (2) 2.1.1光流场计算的基本原理 (2) 2.2.2基于梯度的光流场算法 (2) 2.2.3Horn-Schunck算法 (3) 2.2.4光流法检测运动目标物体的基本原理概述 (5) 3光流法的程序具体实现 (6) 3.1源代码 (6) 3.1.1求解光流场函数 (6) 3.1.2求导函数 (9) 3.1.3高斯滤波函数 (9) 3.1.4平滑性约束条件函数 (10) 3.1.5画图函数 (10) 4仿真图及分析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1 光流法的设计目的 数字图像处理,就是用数字计算机及其他有关数字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以达到预期的目的。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已成为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化、信号处理等专业的重要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理论后,进行的综合性训练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分析方法和实现方法;增强学生应用Matlab编写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程序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尝试所学的内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运动目标检测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一个主要部分,近些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动态图像处理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睞,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广泛应用于交通管理、军事目标跟踪、生物医学等领域。 因此,基于光流法,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是本文的研究对象。结合图书馆书籍、网上资料以及现有期刊杂志,初步建立起运动目标检测的整体思路和方法。 2 光流法的原理 2.1 光流法的介绍 2.1.1 光流与光流场的概念 光流是指空间运动物体在观测成像面上的像素运动的瞬时速度,它利用图像序列像素强度数据的时域变化和相关性来确定各自像素位置的“运动”,即反映图像灰度在时间上的变化与景物中物体结构及其运动的关系。将二维图像平面特定坐标点上的灰度瞬时变化率定义为光流矢量。视觉心理学认为人与被观察物体

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概述

第1 页 共 2页 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概述 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种类十分繁多,为便于分类,人们往往根据测试过程中被测样品的破坏与否将测试方法分为:应力松弛法(样品将被破坏)和无损检测法(样品不被破坏)两类。以下我们简单归纳了现阶段较为常用的一些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一、常见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1. 应力松弛法 (1) 盲孔法 该方法最早由Mather 于1934年提出,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孔附近的应变变化,用弹性力学来分析小孔位置的应力,孔的位置和尺寸会影响最终的应力数值。由于这类设备操作起来非常简单,近年来被广泛使用。 (2) 切条法 Ralakoutsky 在1888年提出了采用该方法测量材料的残余应力。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沿特定方向将试件切出一条,然后通过测量试件切割位置的应变来计算残余应力。 (3) 剥层法 该方法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试件的 一层并测量其去除后的曲率,根据测定的试件表面曲率变化就能计算出残余应力。该方法常用于形状简单的试件,且测试过程快捷。 2. 无损检测方法 (1) X 射线衍射法 X 射线方法是根据测量试件的晶体面间距变化来确定试件的应变,进而通过弹性力学方程推导计算得到残余应力,目前最被广泛使用的是Machearauch 于1961提出的sin2ψ方法。日本最早研制成功了基于该方法的X 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为该方法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中子衍射法。 中子衍射方法的原理和X 射线方法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根据材料的晶体面间距变化来求得应变,并根据弹性力学方程计算残余应力。但中子散射能量更高,可以穿透的深度更大,当然中子衍射的成本也是最昂贵的。 (3) 超声波法。 该方法的物理和实验依据是S.Oka 于1940年发现的声双折射现象,通过测定声折射所导致的声速和频谱变化反推出作用在试件上的应力。试件的晶体颗粒及取向会影响数据的准确度,尽管超声波方法也属无损检测方法,但其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最新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cos α方法早在1978年就由S.Taira 等人提出, 但真正应用于残余应力测试设备中还是近几年的事情。日本Pulstec 公司于2012年研制出了世界上首款基于cos α方法的X 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图1是设备图片(型号:μ-x360n )。

检测鉴定方案

检测鉴定方案 辛集市书香园小区4#楼 检测鉴定方案 一、工程概况: 辛集市书香园小区4#楼位于辛集市教育大道东侧,辛集市一中北邻。该楼为六层砖混结构,一层为储藏间,二至六层为住宅。工程于2006年4月份开工建设,2007年11月份竣工验收,建筑面积平方米。 该工程由辛集市博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河北天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石家庄中天监理公司监理,辛集市天久住宅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第七施工处施工。 现该4#楼已入住后多户住宅发现墙体裂缝,为了解该楼建筑工程质量状况,辛集市博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该楼工程质量现状进行检测鉴定。 二、依据标准 1、委托书 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3、《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50344-2004) 4、《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8、相关技术资料 三、检测内容 1、基础检测 对该建筑物基础各项工程做法进行检测,纵墙(○17~○18×○A轴处)与横量墙(○A~○B×①轴处)分别开挖一处基础测坑。为便于检测,测坑上部开挖尺寸宜控制在1000mm×1000mm左右,经放坡后测坑底部尺寸应控制在600mm×600mm左右,测坑开挖深度为基础灰土层下皮100mm,测坑内部需将余土清理干净,使基础垫层及大放脚轮廓鲜明,表面无积土。测坑开挖需避开雨水管附近,如测坑周围有堆积物不便开挖,经现场检测人员同意可调换适当位置进行,并做好记录。 检测基础工程实际做法,对其标高、尺寸、材料、损伤等逐一进行检测,检查结果绘制成图并详细记录。 检测工具:洋镐、大锤、铁锹、盒尺、钢尺、水平尺、数字测距仪、数码相机、记录簿等。 检测完毕后及时将测坑进行回填,回填时应分层逐一夯实,恢复表面散水及地面。 2、砌体砂浆强度检测 砂浆强度检测 对该建筑物砌体用砂浆强度进行实地检测,每层随机抽

目标检测方法简要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a16931467.html, 目标检测方法简要综述 作者:栗佩康袁芳芳李航涛 来源:《科技风》2020年第18期 摘要: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是人脸识别、车辆检测、路网提取等领域的理论基础。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与基于滑窗以手工提取特征做分类的传统目标检测算法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无论在检测精度上还是在时间复杂度上都大大超过了传统算法,本文将简单介绍目标检测算法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目标检测;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 目标检测的目的可分为检测图像中感兴趣目标的位置和对感兴趣目标进行分类。目标检测比低阶的分类任务复杂,同时也是高阶图像分割任的重要基础;目标检测也是人脸识别、车辆检测、路网检测等应用领域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是基于滑窗遍历进行区域选择,然后使用HOG、SIFT等特征对滑窗内的图像块进行特征提取,最后使用SVM、AdaBoost等分类器对已提取特征进行分类。手工构建特征较为复杂,检测精度提升有限,基于滑窗的算法计算复杂度较高,此类方法的发展停滞,本文不再展开。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成为主流,分为两阶段和单阶段两类:两阶段算法先在图像中选取候选区域,然后对候选区域进行目标分类与位置精修;单阶段算法是基于全局做回归分类,直接产生目标物体的位置及类别。单阶段算法更具实时性,但检测精度有损失,下面介绍这两类目标检测算法。 1 基于候选区域的两阶段目标检测方法 率先将深度学习引入目标检测的是Girshick[1]于2014年提出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目标检测模型(R-CNN)。首先使用区域选择性搜索算法在图像上提取约2000个候选区域,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各候选区域进行特征提取,接着使用SVM对候选区域进行分类并利用NMS 回归目标位置。与传统算法相比,R-CNN的检测精度有很大提升,但缺点是:由于全连接层的限制,输入CNN的图像为固定尺寸,且每个图像块输入CNN单独处理,无特征提取共享,重复计算;选择性搜索算法仍有冗余,耗费时间等。 基于R-CNN只能接受固定尺寸图像输入和无卷积特征共享,He[2]于2014年参考金字塔匹配理论在CNN中加入SPP-Net结构。该结构复用第五卷积层的特征响应图,将任意尺寸的候选区域转为固定长度的特征向量,最后一个卷积层后接入的为SPP层。该方法只对原图做一

检测鉴定报告范本

报告编号:××××共8页第1 页工程名称名称要与现有学校名称一致,如与原始资料不符要在括号内注明(原某某学校)工程地点现在名称 委托单位现在名称 鉴定时间×年×月×日至×月×日检验类别委托 鉴定项目安全及抗震鉴定 仪器设备检测所使用设备名称 鉴定依据详见附页 鉴定结论及处理意见 1.鉴定结论 1)有无影响结构安全性缺陷。 2)检测材料强度值是否满足《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规定。 3)抗震构造措施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需说明哪里不满足什么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4)安全性等级和试修性评估等级,并注明等级含义。(例:该工程的安全性等级为C su,(安全性不符合标准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适修性评估等级为:B'r/ B r (稍难修,改造后的功能尚可达到现行设计标准要求,适修性尚好,宜予修复或改造)。) 2.加固建议 根据鉴定结论,需要加固的项目给出加固建议,如需拆除,则此条改为拆除;如满足各项要求,则无需此条。 (本页以下无正文) 单位名称(盖章) 年月日

报告编号:××××共8页第2 页 1.工程概况 包括建成年份,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层数,楼板形式,基础形式,基本尺寸;原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检部门,产权所有人等,如果没有资料可查,应注明。 写明鉴定原由。(例:为了保证河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按照国务院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统一部署及《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的要求,依据《河北省中小学校舍鉴定实施细则》和《河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实施细则》,×单位接受委托于×年×月×日~×月×日对以上工程进行了建筑物抗震鉴定与安全性鉴定。) 注明当地设防烈度。 图1该项目正立面图(建筑实体照片) 2.抗震鉴定依据 2.1 该工程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及地质勘查报告; 2.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2.3《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 2.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版); 2.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3.鉴定内容、要求及方法 3.1鉴定内容及要求 此次抗震鉴定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 3.1.1搜集该工程的勘察报告、施工和竣工验收的相关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应根据鉴定的需要进行补充实测。 3.1.2调查该工程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普查相关的非抗震缺陷,工程现状调查又包括如下内容:1)该建筑的使用状况与原设计或竣工时有无不同;2)该建筑存在的缺陷是否仍属于“现状良好”的范围,并从结构受力的角度,检查结构的使用与原设计有无明显的变化;3)检测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

安全性鉴定方法及步骤

框架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方法及步骤 一、检测鉴定依据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87 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 GJ/T 23-9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 5.《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 6.《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 ECS 25:90) 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 ECS 03:88) 8.原工程相关资料:包括工程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记录、 地质勘查报告、使用功能及荷载变更、历次加固方案和修复 处理方案、改造的相关资料等 二、鉴定内容 1、调查及检测 ①结构基本情况勘察检查结构的布置形式、结构及其支承构造、构件及其连接构造、结构的细部尺寸及相关的几何参数。 ②结构使用条件核实:检查结构上的作用、建筑物的内外环境及使用历史。 ③地基及基础的检查:当无地基基础的相关资料时,应检查场地类别、地基土情况、地基稳定性及地基变形等情况,主要通过局部开挖,调查现有基础工作状态,观测其整体及局部变形(沉降)情况及其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如有问题,需作进一步检测。 ④材料性能检测分析检测主体承重结构材料的强度:混凝土结构检测梁板、柱子的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保护层厚度、钢筋分布情况等。

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拔出法、回弹法、取芯法及回弹超声综合法等,钢筋分布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用扫描仪扫描检测。 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抽检构件数量约为总体构件数量的30%(指主要构件),位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适当选取,钢筋分布检测选取有代表性的构件及重要的构件进行。 ⑤承重结构情况检查检查结构的体系,房屋的整体性连接、房屋局部易损部位的构造、检查框架梁、板、柱子的裂缝及承重砖墙的裂缝变形等。 2、理论计算分析 根据现场检测所得到的主体承重结构材料强度,结合原工程图纸和调查情况,进行整体结构计算,分析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等是否满足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计算分析时,结构构件材料按原设计(或设计变更)和现场实测指标两种情况综合考虑取用,几何参数按设计图纸(或设计变更)并结合现有建筑的实际情况取用。 3、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 安全性鉴定按照现行标准要求(《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分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三个层次进行,每一个层次又分为四个安全性和三个使用性等级,按照标准规定的检查项目和步骤,结合现场调查和原设计有关资料以及计算结果,逐层进行。最后,综合分析得出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评价。 4、结论及建议 根据鉴定结果,对结构的整体安全度作出评价。 当鉴定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时,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及结构的使用功能要求等提出加固处理方案,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推荐最优的加固方案。

加油站安全隐患检查表

加油站安全隐患检查表

加油站安全隐患检查表 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方 式 检 查结果 一、基础安全管理 1人员配备 (1)加油站应确定一名主要负责人为防火负责人, 并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 (2)加油站的站长(或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 作业人员是否属于在册员工,并持证上岗。 查看员 工档案、培 训记录 2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 (1)是否颁布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张贴上墙。 (2)是否按规定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 操作规程并执行(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 制度、油站设备管理和保养制度、外来车辆加油卸油管 理制度、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用电安全制度等。) (3)是否建立安全管理档案和各种台帐。 (1)抽 查安全生产 责任制及各 种制度、操 作规程; (2)抽 查各种台 帐。 3应急救援预案 (1)有无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 并定期进行演练。 (2)是否根据演练结果,适时修编应急救援预案。 抽查预 案及演练记 录 二、现场安全管理 4现场布局 (1)加油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 (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2)架空通信线路和架空电力线路不得跨越加油 站。 (3)加油站内的各种设施(如:埋地油罐、通气管 管口、变配电房、密闭卸油点、站房等)之间的距离应 满足规范的要求。 (4)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明确指示标识。 (5)加油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15~0.2m,其宽 度不应小于1.2m。 现场检 查 5(1)油罐应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现场检

检测、报警系统 (2)对设在水源保护区内及建在地下建筑物上方的 埋地油罐,应采取防渗漏扩散的保护措施,并应设置检 测设施。 查 6工艺、设施安全 (1)汽油罐和柴油罐应埋地设置,严禁设在室内或 地下室内。 (2)油罐的人孔应设操作井。 (3)油罐的量油孔应设带锁的量油帽。 (4)汽油罐车卸油应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5)加油枪应采用自封式加油枪。 现场检 查 序号 检查内容检查方 式 检 查结果(6)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应分开设置。管口高 出地面4m。若沿建筑物向上敷设时,应高出建筑物顶面1.5m以上。现场检查 7 防火安全及消防设施 (1)通气管管口应安装阻火器。 (2)加油岛及汽车加油场地所设置的罩棚应采用非 燃烧体材料制作。 (3)加油站的灭火器材配置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a.每2台加油机设置不少于1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1只泡沫灭火器。 b.埋地油罐须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 c.一、二级加油站须配置灭火毯5块,沙子2m3;。三级加油站须配置灭火毯2块,沙子2m3。 (4)加油站内的站房及其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现场检查 8 电气安全设施 (1)一、二级加油站的罩棚、营业室等处均应设事 故照明。 (2)加油罩棚下的灯具应选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级节能型照明灯具。 (3)当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电缆沟内必须充沙填实,且不得与油品、热力管道同沟敷设。现场检查

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总结报告

摘要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基于内容的视频信息的存取、操作和检索不仅成为一种可能,更成为一种需要。同时,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标准MPEG-4和基于内容的视频描述标准MPEG-7正在发展和完善。因此提取和视频中具有语义的运动目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运动目标提取和检测作为视频和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领域,有很强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运动检测就是将运动目标从含有背景的图像中分离出来,如果仅仅依靠一种检测算法,难以从复杂的自然图像序列中完整地检测出运动的目标。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效率十分重要,因此融合多种检测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几种国内外文献中的经典的视频运动目标的检测和提取算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总结。首先介绍了基本的运动目标检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然后介绍了基本的几种目标检测方法及其各种改进方法。对今后的运动目标检测提取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运动目标检测光流法帧差法背景建模方法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t is possible to access, operate and retrieve the video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video.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video coding standard MPEG-4 and content-based video description standard MPEG-7 is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Therefore,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extraction and video. Moving object extraction and dete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field of video and image processing, and has a stro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value. Motion detection is to separate moving objects from the image containing background, if only rely on a detection algorithm, it is difficult to from a complex natural image sequences to detect moving target.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are very important, so the study of the fusion of multiple detection method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detection and extraction algorithms of the classical video moving objects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methods are evaluated and summarized. Firstly,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theory of basic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is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basic method of target detection is introduc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extraction of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Visual tracking Optical flow method Frame Difference Background modeling method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检查表格.docx

-/ 1安全生产条件单元检查分析 序检查备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检查记录 号结果注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建《危险化学品生产 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 企业安全1.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符合生产许可 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证实施办制。 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 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 训、劳动防护用品(具)、保 2.健品,安全设施、设备,作业 符合同上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 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 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 等规章制度。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根据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技 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 3.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符合同上 操作安全规程(安全操作法) 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作业 安全规程。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经有关业 4.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符合同上 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依 5.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符合同上 缴纳保险费。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设 6.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符合同上 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 7.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 符合同上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 经考核合格 8.必须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 符合同上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厂房、 9.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符合同上 工艺应是否符合国家和省、自

-/ 序 检查项目及内容 号 治区、直辖市的规划和布局; 在设区的市规划的专门用于 10.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 内;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 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 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居民 11. 区、商业中心、学校、医院、 车站的距离必须符合有关法律、 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不得采用和使用国家明令淘 12. 汰、禁止使用的工艺、设备;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车 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13. 一座建筑物内,并应与员工 宿舍保持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 14. 投入应当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 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有 15. 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的规定; 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必16.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 关规定;检查备依据标准检查记录 结果注符合同上 符合同上 符合同上 符合同上 符合同上 符合同上 符合同上 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需 17. 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有 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并18.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有关国 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 劳动防护用品。 对已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应当 有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规章和标准规定的检测、评估19. 和监控措施,定期检测、检查, 并建立重大危险源检测、检查 档案。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对其可 20. 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是否符合同上 符合同上 不符 同上 合 符合同上 见 附 件

IEC中文版检测方法

9 无色镀铬金属和有色镀铬金属样品中六价铬(CrⅥ)的检测 9.1 范围、应用和方法概述 这种方法描述了无色镀铬金属和有色镀铬金属样品中六价铬的测试程序。由于具有较强反应特性,铬酸盐中六价铬的浓度会随时间和保存条件的变化而强烈变化。因此,样品应该保存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以及本文中所描述的分析方法都应该在镀铬后的30天内进行。样品保存的环境条件如下:湿度45-70%,气温15-35%。 该方法包括两个主要程序:点测试过程和沸水萃取过程。由于点测试过程应用方便简单,因此,我们可以先做点测试。如果点测试的分析结果不确定,可以通过沸水萃取进一步对结果进行确认。当用此法检测到样品中有六价铬存在的时候,可以认为该样品具有六价铬镀层。 六价铬对人体是有害的,它可以诱导有机体突变和致癌。在本方法中所有怀疑含有六价铬的样品都应该通过适当的防护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该方法采纳于ISO 3613: 2000(E),“锌、镉、铝锌合金以及锌铝合金上涂层铬酸盐转化——测试方法”。 9.2 参考资料、标准化参考资料、参考方法和参考材料 a)ISO 3613: 2000(E),“锌、镉、铝锌合金以及锌铝合金上涂层铬酸盐转化——测试方法” b)ZVO-0102-QUA-02“通过点分析方法对局部钝化层六价铬进行定性分析” c)GMW3034“不存在六价铬涂层” d)DIN 50993-1“对于防腐蚀涂层中六价铬的测定,第一部分:定性分析” 9.3 术语及定义 下面给出了该文件中用到的重要术语的解释说明: a) 无

9.4 仪器/ 设备和材料 a)校准过的天平:精确度为0.1mg的分析天平。 b)温度计或者电热调节器或者其它温度测量设备:测定的温度可以达到100℃。 c)比色仪:可选择能在540nm处测量并能提供1cm或更长光程的分光光度计,也可以选择 能提供1cm或更长的光程并装有在540nm附件具有最大的透过率的绿相黄滤光器的滤色光度计。 d)实验室的器具:所有可以再使用的玻璃器(玻璃、石英、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等)包 括样品池都必须用清洁剂和水浸泡一夜,然后用水清洗,接着用稀释的硝酸和盐酸混合液(硝酸:盐酸:水,1:2:9)浸泡4小时,最后用自来水和超纯水清洗干净。如果通过方法空白分析证明玻璃器是相当干净的,那么以上清洗过程也可以有选择的进行。 e)量筒:A级玻璃器,100ml或者合适精密度与准确度同类物 f)不同型号的移液管:A级玻璃器或者合适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同类物。 g)消解器:体积为250ml的硼硅酸盐玻璃或者石英容器 9.5 溶剂 a)1,5- 二苯卡巴肼,分析纯 a) 1 mg/kg 的K2Cr2O7标准溶液:把0.113g的K2Cr2O(分析纯)溶于DI水中,然后用去离子 水稀释至100g。溶液的保存期限大约1年。称量0.25g该溶液于另一个玻璃器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g。 b) 丙酮,分析纯 c) 乙醇(96%),分析纯 d) 正磷酸溶液(75%),分析纯 c) 去离子水,去离子水应该没有干扰 9.6 试样准备 测试之前,样品表面不能有任何污染物、指印或其它外来污点。如果表面涂有薄油,测试之前需要在室温下(不高于35oC)用清洁剂、用合适的溶剂沾湿的软布去除,或者在室温

检测鉴定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1. 工作目的 明确检测/鉴定活动中方法的选择、制定、确认要求,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鉴定活动中方法的选择、确认全过程。 3. 工作职责 3.1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引用的标准规范每半年核查一次。 3.2 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保证方法的正确有效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方法选择范围及有效性确认 4.1.1 方法选择范围 4.1.1.1 国家检测/鉴定标准; 4.1.1.2 行业检测/鉴定标准; 4.1.1.3 地方检测/鉴定标准。 4.1.1.4 需要时,可以采用国际标准,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委托检测/鉴定。 4.1.2 如委托人要求本站执行标准范围以外的方法时,应选择: 4.1.2.1 知名技术组织公布的方法; 4.1.2.2 科学专业文献公布的方法; 4.1.2.3 科学技术杂志公布的方法。 4.1.3 本站暂时不采用非标方法、自制方法。 4.1.4 标准的有效性核查 4.1.4.1 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负责应积极主动收集技术标准,收集到的技术标准应登记编号并存档。 4.1.4.2 在用的技术标准应每半年核查一次有效性,并形成《标准跟踪核查记录》,以保证方法的有效性。

4.1.4.3 如新技术标准较旧技术标准对资源配置有较大的变化时相关部门技术主任应组织对新标准开展宣贯,宣贯执行《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程序》。 4.1.4.4 技术主任负责组织更新标准的证实,形成《检测/鉴定方法证实记录》。 4.2 方法的选择 4.2.1 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对本站开展的项目,按照4.1条款的要求选择并指定开展时使用的方法,并对新标准进行方法证实。 4.2.2样品管理员在与客户洽谈时应明确选择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定的方法,如客户指定的方法不包含在其范围内应与检测所长、土工实验室主任、分站联系确认,当客户所提出的方法不适合或已过期时,应及时通知客户。 4.2.3 化学领域检测室应关注检测方法中提供的限制说明、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选择的检验方法应确保在限量点附近给出可靠的结果。 4.2.4对首次采用的检测/鉴定方法进行技术能力的验证,如检出限、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和测量不确定度等。如果在证实过程中发现标准方法中未能详述但影响检验结果的环节,应将详细操作步骤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方法的补充。当检验标准发生变更涉及到检验方法原理、仪器设施、操作方法时,需要通过技术验证重新证明正确运用新标准的能力。 4.3 作业文件的制定和使用 4.3.1 当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规范较复杂时,包括化学检测用器皿的清洗、储存和隔离等,各检测所长和土工实验室主任组织制定作业文件,对规程规范加以细化补充,以确保应用一致性。 4.3.2 作业文件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审批并发放使用。 4.3.3 规程规范、作业文件或其它指导性文件应发放到检测所和土工实验室,并应方便检测/鉴定人员获取和查阅使用。 4.4 方法的证实过程 4.4.1 方法证实范围 4.4.1.1 超出预期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 4.4.1.2 扩充、修改或变更的标准方法;

检测交通视频中运动目标的程序设计

专业综合实践任务书 学生姓名:________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检测交通视频中运动目标的程序设计 初始条件: (1)提供实验室机房及其matlab软件; (2)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学习。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 要求): (1)学习运动目标检测的原理及方法,并利用matlab设计程序完成以下功能;(2)读取交通视频文件; (3)运用一种背景建模方法,提取背景图像; (4)读取一帧有运动目标的图像,利用背景差分法,得到差分区域; (5)对差分区域进行数学形态学处理,得到完整的运动目标区域,并显示运动目标检测结果图; (6)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7)要求阅读相关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 (8)根据课程设计有关规范,按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1) 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查阅资料,确定方案 1.5天; (2) 进行编程设计、调试2天; (3)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答辩 1.5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1.概述 (2) 2.设计原理 (3) 2.1 背景提取与更新算法 (3) 2.1.1 手动背景法 (4) 2.1.2 统计中值法 (4) 2.1.3 算术平均法 (4) 2.1.4 Surendra算法 (5) 2.2 背景差分法运动目标检测 (6) 2.3 形态学滤波 (7) 2.4总体方案设定 (9) 2.4.1 算术平均法与Surendra算法相结合的背景建模 (9) 2.4.2 总体程序框图 (10) 3.软件编程实现 (11) 4.结果及分析 (13) 5.心得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建筑节能检测方法综述

建筑节能检测方法综述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方法 田斌守 摘要本文综述了几种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适用条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节能检测热流计法热箱法控温箱-热流计法非稳态法当今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活动必然导致前所未有的资源能源消耗速度。而许多资源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刻不容缓。据介绍,我国目前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而建筑能耗也占全国能耗总量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筑能耗在我国增长趋势很大,很可能是我国今后能耗的一个主要增长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委员会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建筑节能作为三大重点领域中的一项,受到高度重视。建设部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标准,其中包括若干强制性条款,目前正在建设领域逐步实施。 建筑节能工作从流程上可分为设计审查、现场检测、竣工验收三个大的阶段。对节能建筑的评价,从建设前期对施工图纸审查计算阶段、向现场检测和竣工验收转移是大势所趋。建筑节能现场检测也是落实建筑节能政策的重要保证手段。目前,全国范围内建筑节能检测都执行JGJ132-200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它是最具权威性的检测方法,它的发布实施,为建筑节能政策的执行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使得建筑节能由传统的间接计算、目测定性评判到现在的直接测量,从此这项工作进入了由定性到定量、由间接到直接、由感性判断到科学检测的新阶段。 根据我们对建筑节能影响因素和现场检测的可实施性的分析,我们认为能够在实验室检测的宜在实验室检测(如门窗等作为产品在工程使用前后它的性状不会发生改变),除此之外,只有围护结构是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的,对它的检测只能在现场进行。因此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最主要的项目是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这也是最重要的项目。如何准确测量墙体传热系数是建筑节能现场检测验收的关键。目前对建筑节能现场检测的、围护结构(一般测外墙和屋顶、架

结构鉴定检测服务方法

******工程可靠性鉴定检测 工程检测鉴定方案 ******公司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 2检测目的 本次检测的目的主要是根据委托方要求,工程名称进行安全性鉴定。 3主要检测鉴定依据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年版> (GB50204-2002)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11)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203-2011) 工程名称检测、鉴定报告技术任务书 设计图纸及其它各项施工档案资料等

4检测内容 4.1地基基础 按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要求选取基础采用回弹 法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 4.2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 4.2.1检测方法 该工程混凝土龄期未超过1000天,按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规定可采用回弹法对构件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 4.2.2抽样数量 本次检测按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划分检测批,每个测区为检测批的单个样本。参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拟定回弹抽样方案如下表4.2.2: 表4.2.2回弹检测数量 4.2.3处理方法 (1)柱:拆除其抹灰部分,露出混凝土面(不破坏混凝土原始表面)并磨平。(柱子的处理范围宜在地面以上800mm~1500mm,宽度与柱同宽,处理高度为400mm,可根据现场情况在取样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在适当位置选取柱)(2)梁:在所选梁跨中约1000mm范围内选一侧表面拆除其抹灰部分,露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