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弟子规》不仅在国内,在东南亚乃至全球有华人的地方,都在推广和普及。古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凡事能谨慎于开始,就能免于日后的忧患,教育孩子更是如此。身为一个教师,同时身为一个家长,随时对孩子进行德行的培养,《弟子规》无疑是最合适的教材。

首先,运用《弟子规》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观。《弟子规》云:“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们应教育孩子,学习的目的是实践,实践的原则是让我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学再多的知识有什么用呢?

其次,运用《弟子规》培养孩子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弟子规》云:“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还有“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教会孩子如何与父母和兄弟相处。“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不仅教会孩子要尊敬长辈、尊重老年人,而且教会我们与长者相处的基本礼仪。

第三,运用《弟子规》培养孩子良好的办事习惯。《弟子规》强调“事虽小,勿擅为”、“事勿忙,忙多错”,教会孩子处理事情不要忙中出错。“勿畏难,勿轻略”教会孩子对待事情不要有畏难情绪,同时不能够疏忽大意。“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是难得的安全教育教材。

第四,运用《弟子规》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行。《弟子规》“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以及“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还有“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等,教育孩子不要攀比奢华,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节用爱物,还要晓喻物资来源的艰辛,感恩大自然的赐予。例如:长养慈爱心,爱护小动物和植物;物有定位,对物品也要有恭敬爱惜之心,这样才能用得久远,常保如新,而且使用方便。

第五,运用《弟子规》培养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步从容,立端正”、“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培养孩子容止安详的气质,告诉他不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告诉孩子出言谦敬有礼,晓喻口为祸福之门,强调言语的重要,不要随便说话,尤其是说闲话。

当然,《弟子规》360句共1080字,言简意赅,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难得的德行教材,在当今的社会中尤其需要推广,并不是仅限于以上五个方面。为人师、为人父(母)者,不可不读原文,并率先身体力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我们大人都不能实行的话,对孩子还有什么说服力呢?。

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试用版) 主编:翟杨琴

目录 《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 《弟子规》内容简介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相媲美。 《弟子规》全文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学习弟子规对幼儿责任感的重要性

学习《弟子规》对加强幼儿责任感的重要性 教师:莫佳凤 论文摘要: 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幼儿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希望以《弟子规》学习为契机,吸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资源精华,。将《弟子规》的内容真正落实到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弟子规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它以论语为基点,拓展出一个人一生学习生活所要遵循的大智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指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一个孩子如果养成很好的德育习惯,那对他终身都是受益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好的德行和习惯能影响到人的一生。良好的习惯及德行必将促使孩子有良好的责任感。 关键文字:弟子规幼儿责任感作用 一、了解弟子规的内容做基本简述 《弟子规》是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孔子“弟子入则孝,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论述,依据《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等儒家典籍编辑而成。《弟子规》是依据至圣贤先师孔子的教诲而遍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做到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从内容上看,《弟子规》仅用1080字,360句,就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得淋漓尽致。其教诲对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以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适用。从形式上看《弟子规》概括简练,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体现了“大道至简”的特点,易记易诵,更易在生活中践行和社会上普遍推广,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标准。 二、需要弟子规的迫切现状。 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幼儿园的责任教育是很重要的。现在有些人把学习琴棋书画唱歌跳舞做为素质教育,有的家长,让孩子学外语,学电脑当做素质教育;有的学校﹑老师把少留作业,作为素质教育。有些人把单纯帮助青少年增强生活技能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工具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提起素质教育,就是以为孩子学点画画﹑书法﹑弹琴培养一技之长,认为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社会弟子规对人有生影响好的作用让幼儿背诵《弟子规》和切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少年儿童模仿性极强,心理暗示接受能力和可塑性很强的4岁开始到15岁期间,主要是通过声音的模仿、跟读、默读、朗读和诵读把所需学的历史地理,道德礼仪,生活知识,经典著作统统记到脑子里,并借助字形记忆得到强化;儿童在5-15岁,记忆力特别强,但理解能力很弱,从十四五岁开始,理解力不断增强。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不断逐渐减弱,反之理解能力不断逐渐增强,小孩记儿歌,一会儿就背下来,而且多年不忘。。因

将弟子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意义

将弟子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意义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根据当时童蒙教育需要,结合教学实践,依据《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等儒家典籍编辑而成的。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礼、义、忠、信。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列举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礼仪。是道德教育、规范言行、防邪存诚,培养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虽说《弟子规》成就于清朝,但它所依据的儒家思想文化却是几千年以来中国人一直用来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法宝。我们知道,儒、释、道的思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其经典是古圣先贤对宇宙人生大彻大悟之后慈悲智慧的教诲。可以说是天道和人性圆满结合的无上学问。是确保人类生生不息,社会安定团结,稳定持久,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法。客观地说,只要天道长存,人性不改,圣贤的教诲就永远不会过时。 翻开中国五千年浩瀚的历史画卷,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新兴王朝的建立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大力提倡、推崇和落实的时代。越是贯彻得彻底、如法,朝代持续的历史也就愈久。包括中国历史上几个少数民族能够统一天下,在中原建立政权也是从研究、深入落实中华文化开始的。相反,每一个朝代的衰落以至于灭亡也无不是从败坏中华文化,纲常伦理废弃开始的。所以在晚清之前,宫廷讲经一直是固守不变的惯例。

正因为如此,二十世纪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就曾预言:要解决21世纪世界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其实不止汤恩比博士在研究中华文化。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和大一统的局面早已引起了诸多西方学者的浓厚兴趣,对中国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他们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中国之所以在许多方面长久领先世界,强大而统一,是因为中国拥有无以伦比的人类最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这是一个外力根本无法撼动的深厚根基。 可惜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不相信祖宗的教育了。原因是西方国家比中国发达,西方人的生活比中国人富裕。听起来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是并没有真正深入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甚深意趣。想想看,圣贤辈出的中国几千年来都能够引领世界的发展潮流,为何在近代就失去了这个能力?仔细思考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就不难找到答案。中国人能发明火药却不愿意制造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他们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不愿意造这个杀业。因为他们是圣贤教育出来的正人君子,连蝼蚁命都不忍伤害的人,对一切危害社会、生命的恶行,一切为后代制造报应的事情是他们坚决所不为的。 中国人从来不侵略外国。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也是去进行正当贸易、文化交流和广交朋友的,不是去抢占殖民地的。不是他们没有抢占殖民地的能力。假如中国人的价值标准也与西方列强的价值观无二无别,那么工业革命就不可能在欧洲率先发生。同样,在全球得到殖民地最多的也只能是中国。假如中国人要在全世界抢占殖民地,恐怕根本就轮不上他国。因为中国人比他们更有优势,强大的时代更长久。在古

高中学国学弟子规演讲稿最新2020

高中学国学弟子规演讲稿最新2020 #高中践行弟子规演讲稿材料1# 《弟子规》那本金色的小书,短小而精悍。传承着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一辈辈人。 那一个笑声与泪水交织的夏天,别了母校,刚摘下红领巾,满带稚气的我考上了华泰。刚开学,学校就发了一本小小的书——《弟子规》,还要全文背诵。刚开始,我只是应付着读着。一天早上,家中停了电,出于无聊,我随手拿起那本小书看了起来。渐渐才发现它——《弟子规》的内容如此精彩。 我读它品它,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读了弟子规中的的《入则孝》后,让我感到十分惭愧。原以为为父母做几件家务事就是“孝”了,现在才发现其实什么是“孝”我一点都不懂。反而,父母对我百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要的东西想方设法的满足我,还反倒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他们对自己过于担心还觉得他们很烦,讨厌他们。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

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已没有饭菜了。我气愤极了大喊:“妈妈,我要吃饭,怎么没有了呢?”妈妈急急忙忙的从房间走出来:“没有了!你要吃饭?我给你去做。”于是妈妈急匆匆的为我去做饭……。而我还在埋怨着…。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他们温暖的大手紧握你的小手;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暖和的怀抱;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的讲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对我们无私的付出。你们发现过吗?他们头上已悄悄爬上岁月的痕迹——因我们而生——那一丝丝银发…… 感恩父母,他们只需要你以后过得好就好,他们只需要你在他们工作劳累时在他们耳边轻轻说的那一声:我爱你们。 品读《弟子规》,品读《入则孝》,实践《弟子规》实践《入则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做人基本准则——《弟子规》吧! #高中践行弟子规演讲稿材料2#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

浅谈《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浅谈《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摘要:近年来,提高全民素质、弘扬传统美德的浪潮日益高涨,因此,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的弟子规越来越受大家的重视,《弟子规》自清朝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究其原因在于,其编为三子一句,两句一韵,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同时《弟子规》内容贴近生活,简单易懂,为广大人名群众所接受。《弟子规》包含众多中国传统道德的思想精华:尊重师长、爱众亲仁、孝敬父母、与人为善等,对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意义深远。关键字:道德思想;传统文化;教育创新 一、前言 《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所著,集结圣贤学问和中华传统教育思想,它引用《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思想,变为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格式,分为孝、悌、谨、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部分,共计360句,1080字。《弟子规》列举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格致求学以及待人处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尤其重视生活与家庭的教育。《弟子规》作为启蒙著作,其中“弟子”是指一切圣贤弟子,“规”则为“夫见”,即大丈夫的见解,因而该书适合各类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人群。 二、《弟子规》的思想精华 《弟子规》强调教育的先后次序,首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即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也就是《三字经》上说的“首孝悌,次见闻”。这完全符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有很多人都误以为在当前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中,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的可贵。尤其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动乱,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传统方面。很多人感叹,当今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对传统美德的学习、借鉴,选择性的践行《弟子规》的重要思想来丰富自己,迎接挑战。 1.《弟子规》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小孩教好。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需要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

弟子规教育在校园

《弟子规》教育在校园 张店区文苑学校 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代中学生和我校实际情况的德育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我们遵循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服务,学生问题无小事的工作观念,以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让德育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在德育活动中体现为学生服务、给学生帮助的原则。我校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历史文明礼仪作为我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此,自2004年秋特开设《弟子规》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至今已有近4年了,在短暂的4年里,我们收获了喜悦。 一、开设《弟子规》的现实条件和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影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了,但精神文明及文化建设却远远落在了后面,西方一些腐朽堕落的思潮日益影响着80后新成长起来的一代,狭隘、自私、易冲动、缺失爱心、无集体荣誉感等等恶习在他们身上充分集中的表现了出来;又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的子女大部分是独身子女,对孩子教育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教育孩子也成为现代学校必须要探讨和面对的问题,《弟子规》课程的开设符合了教育的本质:以德为第一教要务,教是上所施,下所效;育是教子使所作善也。即所谓的长善救失,提高学生的品德教育。

二、专职、专科,注重实效: 在开设的过程中,我们特聘请了2名在弟子规教育方面有很深造诣的老师作为我校传统教育的专职教师,在基础年级每周每班开设两课时,并纳入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当中。她们通过外出学习,查阅资料,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了自己学校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有着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弟子规》成为学生最喜欢上的课。 1、培养学生纯善的心 首先老师肯定所有同学的心都是善的,从品行入手,老师以身传、言教启发孩子的善心。这也是培养孩子为人的根本。 2、教育学生对人、对事、对物应有正确的态度 (1)对人:要明白五伦关系,要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体贴他人、互助合群的理念,培养宽厚待人的心性,懂得知恩报恩。 (2)对事:强调事虽小,勿擅为的重要性,注重礼仪,讲求信用,教育学生知过必改是善良的品性,培养孩子面对困难能冷静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态度。 (3)对物:日常生活必须节约,晓喻物资来源的艰辛,感恩大自然的赐予。例如,长养慈爱心,爱护小动物,物有定位,对物品要有恭敬爱惜之心。 3、培养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能力 容止安详,不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注意自我仪容整齐,房间、书桌的自理是应尽的责任。要求出言谦敬有理,晓喻口为祸福

学习弟子规的现实意义

学习《弟子规》的现实意义 许多人认为《弟子规》是给孩子学的,谈起《弟子规》,还会有一点轻视的心理,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弟子规》就不必学了。其实《弟子规》并不是只给孩子学的,成人、父母更应该学。不仅是普通人学,教师更需要学,希望在教育事业上有所成就,更要扎好这个根基。 为什么呢?因为中华文化的三个根本之一是修德立业的根基——《弟子规》。 学习学好《弟子规》,是落实儒家文化的修身根本。 儒家的基础德行在《弟子规》里面,道家的基础德行在《太上感应篇》里面,佛家的基础德行是《十善业道经》。如果说在儒释道三家里面相似同类的,那么《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跟《弟子规》属于同类的,都是讲我们的基础德行。 《弟子规》是一部讲人如何落实德行的教材。人希望能够在这一生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就幸福的人生,成就成功的事业,那么学习《弟子规》便是最好的入门根基。 《弟子规》是我们修德立业的根基。当代一位大德说:“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于《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枝叶花果耳。”这是讲《弟子规》是根本之要,真正想有成就,就要在根上扎根,《弟子规》要句句做到,我们道德的根就扎稳了,我们这一生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就都有了把握。

《弟子规》,一百一十三件事,讲的似乎都是生活小事,但于当今儒学根本缺乏的时代,它已经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童蒙养正》教材,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待人处事的至要良箴。细细体味,《弟子规》每一句话都有很深的义理,所谓“如海一滴,具百川味”。一滴海水里头,就含有百川、所有河流的味道。“人无伦外人,学无伦外之学”,《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给了我们人伦中的所有规范,甚至还不仅仅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学习《弟子规》,于一滴水,体百川味,成就幸福人生之根基,何其幸哉?

《弟子规》与家庭教育

《弟子规》与家庭教育 《弟子规》与家庭教育作者:李春燕孩子送进了幼儿园我心里忐忑不安:这毕竟是孩子第一次进幼儿园还是周托她能适应吗?周五把孩子接回来她显得很兴奋。“爸爸我给你背一背《弟子规》吧?””;好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听着这稚嫩的声音我的心一下放宽了:学生一进校就学习《弟子规》诵读经典从小进行德育教育多好啊!那么我们做家长的又该怎么做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但是多数人往往把焦点集中在学校教育上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则不被重视。其实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中家庭教育才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起着基石的作用。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评论》上说:”;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我国人漠视幼稚时代之重要学校教育耗费精神纠正幼稚时代之不良态度、习惯、倾向可谓事倍功半。”家庭教育成功与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小的时候孩子就像一个未成行的泥巴而作父母的就要把一滩泥巴雕刻成一件艺术品。这其中就需要灌注教育。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这块泥巴也渐渐有了形状渐渐的便越来越坚实而难以雕琢。甚至有时候这块泥就不听使唤了即使再怎么捏也无法捏出自

己想要的就是这么的冥顽不灵。如果这个时候再进行那些早该进行的教育已是为时已晚根本就是过时了。那些从小养成的恶习早已深入骨髓一时间真的很难改正这自然就是个失败的例子必然也是可怕的。 教育孩子除了在儿童期十分重要外在过渡期那时更加重要。尤其是一个孩子向青春期过渡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也更是心灵上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孩子便形成了人生观和世界观更有了自己个人的主见由于两代人有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背景自然就难以躲开代沟就有心灵上的矛盾和冲突为了 消除一切不必要的灾难就要教育。万事德为先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规范。要教育就先要以身作则让自己去作为孩子的榜样去相信教育的真实性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教育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例如父母教孩子说实话不撒谎而父母自己却常常说谎甚至在自己孩子面前说慌。倘若有一天孩子知道了就会很难过会学着说谎从此不信任父母对父母怀着疑惑的态度。这种教育又怎么能成功。 教育还要贴近实际从现实出发去教育孩子而不是渺茫的幻想。教育只要有效果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冠冕堂皇只要平平淡淡而且贴近实际的教育更能使孩子接受也更容易接受。每一次孩子都能按父母说的去做每一次爽朗地答应没有一个人会不高兴但如

弟子规全文解释(最新)

弟子规全文解释 弟子规解释: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译文全文总计6000多字,加上弟子规原文全文共计1080字。弟子规全文解释和翻译是一篇宏著,对理解认识弟子规原文有积极意义。 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 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 【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

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 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文】: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

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唯一不变的是“礼仪之邦”这个称号,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而谈到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我首当推崇《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如何,首当其冲要考察的便是其为人和孝道。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人以信立其本处其世”,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证明他的社会生命宣告完结,“人无信则不立”。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在这个以利为主的物质社会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大概也就是《弟子规》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弟子规》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 大思想家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为人之本”。至于具体如何做才能体现这种孝的精神,孔子没有展开详细的阐述。而《弟子规》则以浅显具体的说理展开。《弟子规》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很多人

因此则误解儒家所谓的孝敬父母就是一味地顺从,听任父母的呼唤与责骂,失去起码的判断能力和处事立场。但《弟子规》接着上文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作为子女在充分尊重父母的人格尊严的前提下,要明辨是非,不能因为对父母的敬重而忽视父母的过错,从而使父母走向更大的失误。再次,真正的孝子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更要加强自我的人格修养,做一位身体健康,道德高尚的人。“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就体现了这一点。 二、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 在多元文化并存,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被良莠不齐的文化与信息包围着,而我们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社会人生缺乏基本的甄别能力,无法确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主体性与道德人格。《弟子规》不仅提出人以信为本,要求言以信为先,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虚浮佞巧,而且还非常重视道德人格的建立,认为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应放在首位。指出人格之美胜于外在衣服饮食的华丽奢侈,胜于巧言令色的能言善辩。在人格培养中,要见贤思齐,见不善而内自省,结识良知益友,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弟子规》突出了有心为非与无心为非的区别,特别关注人们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强调从内在人格上改善人,提升人。这种直指心灵的教化,对诚信人格的养成意义重大。 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的价值观念 良好的日常习惯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是道德生成的基

(完整版)《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 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一章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则告,反必面,居有长,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恶色,柔吴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礼尽,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第二章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第三章章谨 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至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捡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务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闻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明,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第四章章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宁巧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且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3、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讲解题目: 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 二、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小学国学弟子规教案

小学国学弟子规教案 一、教材分析《弟子规》第二课围绕“诚信”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是”的行为要求上看,这些要求体现出做人应讲信用,做到真诚待人的道德准则;“诈与妄,奚可焉,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些要求来看,准则意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待人真诚的人。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故事《孟信卖牛》以生动的事例诠释“只有自己做到真诚守信,才会赢得众人的信任、尊重。”这一道德修养与道德智慧,体现出《弟子规》行为准则的道德素养与道德智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八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块组合,分层推进。紧扣“信”这一主题,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相机设立创设情境,话题揭义;字正腔圆,诵读成韵;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教学四环节。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 2、四化并用,优化组合。确立以“读悟信为先,惟其是) 2、故事引路,据文辨义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孟信卖牛的故事,看看获得怎样的启示。 [孟信卖牛] 教师生动讲述 [说一说][1]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用心想一想,贫穷的孟信为什么赢得大家的尊重?(诚实、守信)孟信的行为符合《弟子规》的哪些要求呢? [2] 点评:虽然孟信家里穷,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用病牛去换粮食,他的这种行为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种道德修养也是道德智慧。 3、情境插入,依理明义看动画短片《男孩和金斧头的故事》说一说:你认为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分别符合《弟子规》中的哪句话?

清版《弟子规》全文拼音带解释

dìzǐ guī 弟子规 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为一句,两句一韵编篡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zǒng xù 【总叙】 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解读: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lìzé xué 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读: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 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解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影响-2019年文档

弟子规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影响 《弟子规》继承和发扬了古圣先贤的智慧和美德,把“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化、生活化,包含了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生活礼规等做人的基本准则,特别讲究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其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童蒙养成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3]。 一、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存在,通过家庭教育可以有效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塑造家庭成员的人格,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遵从社会意愿,成为社会的同质因子。但现有家庭教育的实然状况限制其应有职能的有效发挥,甚至出现负效和职能错位现象。 1、家庭教育观念 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一方面沿袭了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光宗耀祖”、“望子成龙”等价值观念,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一方面又受现代社会主文化、各种亚文化甚至有意无意受某些反文化影响,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注意到家庭成员的多方面发展,但又忽视家庭成员人格主导方面,道德品质的培养,出现重智轻德甚至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致使家庭成员人格畸形发展。2、家庭教育职能 在家庭教育职能方面,忽视大众传媒在家庭中的有效利用,使其传递了大量不必要甚至有害的信息;社会还缺乏一套强有力的道德规范体系,使家庭教育中道德观念的培养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中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牢固基础的德育职能的发挥;现存人才选拔制度引发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偏颇,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生错位,弱化了家庭教育应有的职能,增加了家庭成员利用消极的亚文化甚至反文化中的价值观塑造自我、设计自我的可能性,其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异质因子。 3、青年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 以自我为中心实质上就是自私。自私像一颗毒瘤,它不仅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免疫系统,而且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灾难。 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深受父母宠爱甚至溺爱,因而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意识,习惯于对父母呼来唤去,为父母做些事情多懒心无肠,对父母的抱怨多不理

古诗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翻译赏析

古诗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翻译赏析“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出自《弟子规全文》之中, 其详细解释如下:【翻译】有事要到长辈面前,应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说明】孩子对人讲话时眼睛不专注,代表他的心没有恭敬,心不在焉,很浮躁。现在孩子为什么这么焦躁?就是太缺乏礼节的教育,久而久之我行我素惯了。所以这些小细节,都需要我们为人长者好好用耐性去教导,慢慢让他能循规蹈矩,处处替人着想。假如与人相处都能遵守这些基本的礼节,回馈给我们的就是所有人都愿意帮助你、喜欢你。【详解】‘进必趋,退必迟’,就好比我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当会议结束,或者有人要进出,当长辈要进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赶在前面,为长辈开门关门;等他进了以后,再把门关起来。如果有离开的时候,散会要离开的时候,一定先礼让长辈先走,做晚辈的就跟在后面。可是我们现代有很多情景是不太相同的,譬如说要先打开每一道每一道的门,即使在散会的时候,要有一个人先替长辈开门,或者按电钮,或者按电梯,在电梯外面先等候。可以等候的时候,我们就有人先在外面等候长者,为长者开关门,其余之人就跟在后面。我们要懂得,一定要尊重长辈。如果你能懂得尊重长辈,尊重你的长官,你一定可以深得大家的喜欢。因为人家看你彬彬有礼,温文儒雅,肯定你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问起对,视勿移’。这里就谈到

与人对话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视线,应该怎么摆。当长辈跟你讲话的时候,你不能害羞,头低低的,应该眼睛目视着长辈,不能眼睛看别的地方,这个都是不礼貌的。如果你不懂得这样的话,往往会吃了很大的亏。尤其是你有职业,你有经商的经验,我们都晓得,与人对谈的时候往往都是看你的眸子,看你的眼神。眼神正,就表示你这个人为人正直。眼神不对、飘浮,也可以看得出来你内心是轻浮、是不正之人。所以“问起对,视勿移”,这个“对”就是对答,当长辈问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回答,我们的回应,要注意我们的目光不可以随便的飘移,应该要注视着对方,注视着长者。除了对长辈如此,我们跟一般人交往,在谈吐当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视勿移”这一点,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礼仪。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弟子规(1)

弟子规Di Zi Gui 总叙OUTLINE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Standards for Being a Good Student and Child” was taught by Chinese saints and sages of the ancient past. First, it teaches you how to be dutiful to your parents, and how to be respectful and loving to your siblings. Then it teaches you how to be cautious with all people, matters, and things in your daily life, and how to be a trustworthy person, and to believe in the teachings of the ancient saints and sages.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Furthermore, it teaches you to love all equally, and to be close to and learn from people of virtue and compassion. When you have accomplished all the above duties, you can study further and learn literature and ar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your cultural and spiritual life. 入则孝At Home, Be Dutiful to Your Parents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When your parents call you, answer them right away. When they command you to do something, do it quickly.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When your parents instruct you, listen respectfully. When your parents reproach you, obey and accept their scolding; try hard to change and improve yourself and start anew.

国学《弟子规》教学设计

国学《弟子规》教学设计 国学《弟子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弟子规》中“孝”的含义,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体会,并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导。 2、通过朗读国学经典《弟子规》,感悟从古至今的真理,体会做人的道理。 3、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知道尊重自己的父母,热爱人生,懂得为人子女的本分。 4、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培养学生悠长气息呼吸法,使学生心灵平和,在音乐中净化心灵,感受中国国学经典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弟子规》中“孝”的含义,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体会,并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导。 教学难点: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培养学生悠长气息呼吸法,使学生心灵平和,在音乐中净化心灵,感受中国国学经典作品的美感。 教学过程: 课前放音乐 互相敬礼(塑造国学氛围)

一、复习 师:孩子们,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不少国学经典。上节课我们有学习了《弟子规》的总论部分。还能背一背吗? 学生拍手背诵《弟子规》的总论部分。(拍出节奏和韵律) 二、导入: 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一起进入《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听,圣人孔子对我们说了些什么? 课件播放《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动画版) 三、学习《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 1、通读 师:你能自己试着读一读这段话吗?注意要有停顿。 经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孩子学习弟子规心得

孩子学习弟子规心得 《弟子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最佳教材,教育学生的一剂良方,这次有机会去南京学习传统文化,我受益匪浅。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孩子学习弟子规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孩子学习弟子规心得篇1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 刚读《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到现在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非常的幸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

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