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放疗的护理

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放疗的护理

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放疗的护理

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放疗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8-03-28T16:34:28.9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6期作者:于福玉陈金姣

[导读] 因此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肿瘤科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的放疗并发症降低。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3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在放疗期间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放疗并发症降到了最低,能够顺利完成放疗,促进疾病的康复。结论: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提患者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瘤;放射治疗;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294-02

在颅内肿瘤病症中,肺癌脑转移患者较为常见,恶性肿瘤中1/4~2/5 会出现脑转移[1]。肿瘤病症严重者,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是当前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该病症的术后复发率较高,放射治疗仍是目前临床用于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经放疗后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针对患者的不同发病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观察病情变化,对帮助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我科对收治的3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了放射治疗,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轻放疗的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26例,女8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 43.5岁,均通过CT检查或术后病理确诊。临床经验表明,肺癌脑转移患者放疗期间病人会出现11%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心理负担沉重,90%颅内高压如剧烈的头痛、喷射性呕吐,76.2%骨髓抑制如血小板白细胞下降,90%放射野皮肤的改变如头发脱落、局部皮痒、色素沉着,10%口腔黏膜的的改变如粘膜炎、口腔干燥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观察病情变化。帮助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2.护理干预措施

2.1.1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由于患者对肺癌知识的缺乏,导致治疗的延误,发展至肿瘤的远处转移。同时因治疗费用的昂贵,精神压力大,对即将治疗的手段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全,导致恐惧、焦虑,心理负担沉重[3]。此时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地做好开导解释工作,恰当地回答患者所关心的与预后和转归有关的问题,及时消除他们的恐惧、焦虑情绪。与患者家属多沟通,鼓励家属经常来看望患者,为其加油打气,让患者感家的温暖。告知遵医嘱治疗对疾病疗效及预后的积极意义,介绍以往成功治疗病例提高患者战胜病魔自信心。

2.2.2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及护理遵医嘱对存在异常情况的患者给予及时用药,常见异常反应包括暂时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上升、脱水所致机体电解质紊乱、脑疝,病人在行全脑放疗前,都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加上放射线本身可导致脑组织的放射损伤,放疗初期可因暂时性的脑水肿增加颅内压。因此,放疗后应及时遵医嘱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地塞米松等。当患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喷射性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时,应注意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同时在安全防护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安全防护,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保持病室安静,给予氧气吸入,应用脱水剂时注意记录病人的24h出入量,观察有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情况的发生。

2.2.3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的观察与护理放疗前遵医嘱查血常规正常者开始放疗,放疗后,每周复测血常规,观察血象情况当白细胞降低至1.0×109/L时,应将患者隔离安置在单人房间,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病房2次,限制探视,监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及时发现感染征象;指导患者保持口腔、会阴清洁,防止口腔和皮肤感染。

2.2.4放射野皮肤的护理放疗3~4周会出现头发脱落、局部皮痒、色素沉着等,嘱病人注意保护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需穿柔软的棉质内衣,避免各种不良的理化刺激。经常检查射野标记是否清楚,勿用碱性肥皂及粗毛巾擦拭,避免冷热刺激,防止日晒、手抓等。

2.2.5口腔黏膜的观察与护理每日检查患者口腔黏膜的情况,粘膜炎、口腔干燥症放疗期间指导患者多饮水,可口含漱口液,保持口腔清洁,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刷牙,必要时用口灵含漱,3次/日;避免进食过热、过硬的食物,戒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2.2.6饮食护理放疗病人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减轻、免疫功能低下等。因此,要增加营养,应给病人做适合口味的饮菜,宜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豆类、蛋类。

2.2.7生活护理指导家属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技能,穿合适鞋子,长度合适的裤子防止跌倒,偏瘫者患者起床、如厕、行走等过程均需由专人陪护防止晕厥跌倒,患者多进行自主锻炼,陪护多做肌肉拉升完全性偏瘫阶段可采用按摩、推拿和被动活动,帮助病人功能锻炼。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肌肉萎缩,要定时活动肢体,定时翻身擦背,随时按摩受压部位及骨隆凸处,预防褥疮的发生。小便失禁者,做好皮肤护理,不能看不起病人,做好病人的安慰工作。

3.小结

肺癌脑转移肿瘤患者因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及对放疗治疗方法的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全面的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使得患者的放疗并发症降到了最低,能够顺利完成放疗。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见症状及体征的观察脑转移瘤病情特点是多变、突变、易变,因此必须及时有效地观察病情变化。意识状态是观察的重点,可提示病情的转化;瞳孔的变化,是否等大、等圆,光反应如何;精神状态,有无精神紊乱、记忆力突然减退等;肢体运动及感觉有无障碍;症状演变,如头痛、呕吐的变化;生命体征的变化等。脑转移是病程的终末阶段,一般情况差,故需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如保持病室的清洁、整齐、安整、舒适、安全;做好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积极预防肺部感染;预防泌尿系感染等。因此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燕.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3):81-82.

[2]张渝,海涛,汪进良等.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3):133-136.

[3]李春梅,诸蕊玉.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前焦虑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8):1615-1616.

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放疗的护理

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放疗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8-03-28T16:34:28.9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6期作者:于福玉陈金姣 [导读] 因此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肿瘤科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的放疗并发症降低。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3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在放疗期间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放疗并发症降到了最低,能够顺利完成放疗,促进疾病的康复。结论: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提患者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瘤;放射治疗;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294-02 在颅内肿瘤病症中,肺癌脑转移患者较为常见,恶性肿瘤中1/4~2/5 会出现脑转移[1]。肿瘤病症严重者,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是当前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该病症的术后复发率较高,放射治疗仍是目前临床用于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经放疗后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针对患者的不同发病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观察病情变化,对帮助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我科对收治的3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了放射治疗,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轻放疗的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26例,女8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 43.5岁,均通过CT检查或术后病理确诊。临床经验表明,肺癌脑转移患者放疗期间病人会出现11%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心理负担沉重,90%颅内高压如剧烈的头痛、喷射性呕吐,76.2%骨髓抑制如血小板白细胞下降,90%放射野皮肤的改变如头发脱落、局部皮痒、色素沉着,10%口腔黏膜的的改变如粘膜炎、口腔干燥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观察病情变化。帮助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2.护理干预措施 2.1.1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由于患者对肺癌知识的缺乏,导致治疗的延误,发展至肿瘤的远处转移。同时因治疗费用的昂贵,精神压力大,对即将治疗的手段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全,导致恐惧、焦虑,心理负担沉重[3]。此时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地做好开导解释工作,恰当地回答患者所关心的与预后和转归有关的问题,及时消除他们的恐惧、焦虑情绪。与患者家属多沟通,鼓励家属经常来看望患者,为其加油打气,让患者感家的温暖。告知遵医嘱治疗对疾病疗效及预后的积极意义,介绍以往成功治疗病例提高患者战胜病魔自信心。 2.2.2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及护理遵医嘱对存在异常情况的患者给予及时用药,常见异常反应包括暂时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上升、脱水所致机体电解质紊乱、脑疝,病人在行全脑放疗前,都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加上放射线本身可导致脑组织的放射损伤,放疗初期可因暂时性的脑水肿增加颅内压。因此,放疗后应及时遵医嘱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地塞米松等。当患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喷射性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时,应注意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同时在安全防护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安全防护,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保持病室安静,给予氧气吸入,应用脱水剂时注意记录病人的24h出入量,观察有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情况的发生。 2.2.3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的观察与护理放疗前遵医嘱查血常规正常者开始放疗,放疗后,每周复测血常规,观察血象情况当白细胞降低至1.0×109/L时,应将患者隔离安置在单人房间,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病房2次,限制探视,监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及时发现感染征象;指导患者保持口腔、会阴清洁,防止口腔和皮肤感染。 2.2.4放射野皮肤的护理放疗3~4周会出现头发脱落、局部皮痒、色素沉着等,嘱病人注意保护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需穿柔软的棉质内衣,避免各种不良的理化刺激。经常检查射野标记是否清楚,勿用碱性肥皂及粗毛巾擦拭,避免冷热刺激,防止日晒、手抓等。 2.2.5口腔黏膜的观察与护理每日检查患者口腔黏膜的情况,粘膜炎、口腔干燥症放疗期间指导患者多饮水,可口含漱口液,保持口腔清洁,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刷牙,必要时用口灵含漱,3次/日;避免进食过热、过硬的食物,戒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2.2.6饮食护理放疗病人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减轻、免疫功能低下等。因此,要增加营养,应给病人做适合口味的饮菜,宜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豆类、蛋类。 2.2.7生活护理指导家属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技能,穿合适鞋子,长度合适的裤子防止跌倒,偏瘫者患者起床、如厕、行走等过程均需由专人陪护防止晕厥跌倒,患者多进行自主锻炼,陪护多做肌肉拉升完全性偏瘫阶段可采用按摩、推拿和被动活动,帮助病人功能锻炼。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肌肉萎缩,要定时活动肢体,定时翻身擦背,随时按摩受压部位及骨隆凸处,预防褥疮的发生。小便失禁者,做好皮肤护理,不能看不起病人,做好病人的安慰工作。 3.小结 肺癌脑转移肿瘤患者因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及对放疗治疗方法的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全面的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使得患者的放疗并发症降到了最低,能够顺利完成放疗。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见症状及体征的观察脑转移瘤病情特点是多变、突变、易变,因此必须及时有效地观察病情变化。意识状态是观察的重点,可提示病情的转化;瞳孔的变化,是否等大、等圆,光反应如何;精神状态,有无精神紊乱、记忆力突然减退等;肢体运动及感觉有无障碍;症状演变,如头痛、呕吐的变化;生命体征的变化等。脑转移是病程的终末阶段,一般情况差,故需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如保持病室的清洁、整齐、安整、舒适、安全;做好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积极预防肺部感染;预防泌尿系感染等。因此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燕.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3):81-82. [2]张渝,海涛,汪进良等.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3):133-136. [3]李春梅,诸蕊玉.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前焦虑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8):1615-1616.

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护理体会

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8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在治疗前、中、后各时期均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服务。结果8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中3例于放疗过程中死亡,78例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且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死亡率仅为 3.70%;经临床对症护理后放疗相关不良反应均消失或显著改善,无因严重不良反应导致中断治疗者,护理有效率高达100.00%。结论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临床护理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脑转移是肺癌患者晚期常见表现,目前临床首选放射治疗[1]。本文特选取本院于2015年1~12月收治的8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5年1~12月收治的8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25例,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56.72±9.09)岁。原发疾病:腺癌21例,鳞癌24例,小细胞癌36例。 1. 2 方法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在治疗前、中、后各时期均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 2. 1 放疗前护理①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前必要性的临床检查,准确掌握患者实际情况,如脑转移具体发生部位、各项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心率、血糖等)、既往治疗史等;②评估患者实际心理状态,根据其具体表现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如不了解病情者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发生原因、治疗与护理对策等)、对治疗失去信心者应给予适当语言鼓励并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治疗等; ③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告知遵医嘱治疗对疾病疗效及预后的积极意义,介绍以往成功治疗病例提高患者战胜病魔自信心;④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温度(24~26℃)、湿度(50%~60%)适宜,定期对房间内地面、空气、物品消毒预防院内感染,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及时间有利于患者获得充足休息。 1. 2. 2 放疗中护理①放射治疗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②治疗过程中可主动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及时满足患者合理需求;③遵医嘱对存在异常情况的患者给予及时用药,常见异常反应包括暂时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上升、脱水所致机体电解质紊乱、脑疝、一过性包细胞降低影响自身免疫系统等;④严密监测患者24 h尿量及进水量,存在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者可遵医嘱给予低流量吸氧改善机体氧容量。 1. 2. 3 放疗后护理①指导家属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技能,患者起床、如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