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政策学》重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重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重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公共政策

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政策的本质:

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

公共管理的手段

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政策系统

定义:

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是公共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

1、政策主体

定义: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官方

政策主体

非官方

2、政策客体

定义: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

社会问题社会成员

本质: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从事的角度——依据人的主观判断

从人的角度——发生作用的范围是特定的目标团体

3、政策环境

⑴定义: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⑵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状况——公共决策最重要的依据

体制或制度条件——提供外部的组织环境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责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政治文化——对政策过程产生影响

国际环境——必须考虑的因素

4、政策系统(公共决策系统)的划分

公共政策学的定义

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

目的: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学的范式特征

公共政策学是一个跨学科、应用性的研究领域

公共政策分析既是方法论,又是艺术

公共政策分析涉及的是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的,而且也是规范的

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研究途径

系统理论

过程理论

团体理论

精英理论

制度理论

公共政策学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

新制度主义

公共政策学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阶级分析途径

第二章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模式

渐进模式(incrementalist model)

政策制定所根据的是过去的经验,经过渐进变迁的过程,从而获得共同一致的政策。

它以现行的政策作为基本方案,在与其他新方案相互比较后,制定出对现行政策的修改、增加的新政策。

渐进模式的先决条件:

现行政策的结果大体上能满足决策者与社会各阶层成员的需要

问题的性质必须保持高度的连续性

能够用来处理问题的手段必须既有高度的连续性

渐进模式的基本内容:

目标选择过程与行动方案的经验分析过程同时进行、密不可分

只考虑与现行政策存在程度差异的部分方案

只对方案可能产生的重要后果进行评价

经常进行问题的重新鉴定和解决方法的调整

一致同意原则

补救性形式

渐进模式的合理之处:

比较符合政策分析的实际

通过这一模式做出的是有限的、注重实效并容易被人接受的决策或政策。

缺陷:

倾向于保守主义,安于现状和忽视社会变革尤其是革命

注重目前短期目标,而忽视长远目标

不适应政治性和战略性决策

政策分析的构成因素

七个基本因素:问题、目标、备选方案、效果、标准、模型、政治可行性。

问题

含义:

①政策问题,即政策分析者所要分析、研究或处理的对象。

②公共问题,影响全社会或相当部分社会成员的问题。

③不仅是客观的,而且也是主观的。

作用:政策分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功的界定问题等于完成分析任务的一半。界定方法:以明确的语言写出问题,并且以决策者和执行者所了解的方式予以建构。

目标

是决策者凭借决策手段所要取得或达到的东西。

备选方案

决策者用来达到目标的选择或手段。

★备选方案之间不必是明显的相互排斥或起着相同作用的。

效果

采用某一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

三种不同的效果:★成本★利益★外部效应

标准

用以支持所推荐的行动方案并加以明确陈述的各种价值。

一般的决策标准:效能、效率、适当性、公平性

模型

对备选方案的执行结果和达到目标的程度进行预测的一个框架或过程。

政治可行性

政策方案可以获得的政治支持和实际的可执行性。

政治资源限制

分配限制

制度的限制

第三章问题界定

政策问题的基本构成要素:

⑴一种客观条件或情况

⑵被感知

⑶被大多数人感知

⑷价值、利益、要求的冲突

⑸需要、受剥夺、不满足感的产生

⑹团体活动过程

⑺权威当局认为有必要采取行动

政策问题的特征

相互依赖性主观性人工性动态性

公共物品两难

个人或集体可能愿意取得大的直接的收益以换取后来的损失,不管他们后来是否要付出代价。

问题界定的方法——类别分析

目的: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得出一般的概念

两种程序:

逻辑划分,选择一个分类并进一步分解

逻辑归类,把许多情况、事物和人组成一个更大的团体或类别

分类规则:①实质相关性②穷尽性③排他性④一致性⑤层次区别性

集合论思维:凡恩图的应用

第四章目标指标和标准

基本的政策目标

1、增长(growth)

实质:将有限的总生产更多地用于投资,进一步发展生产。

原因:①国民收入统计制度的建立

②经济增长是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条件

实现方式:方式多样,综合考虑,增量保质。

2、效率(efficiency)

实质: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标准:帕累托原则,资源配置的改变不会在任何一个人效用水平至少不下降的情况下是其他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

效率标准与价值因素有关

实现方式:以市场配置为基础,以宏观调控政策为补充

3、稳定(stability)

实质:维持经济环境的稳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内容:⑴充分就业,失业率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

自然失业

自愿失业

周期性失业

隐蔽失业

⑵物价稳定

⑶国际收支平衡

4、公平(equality)

实质:收入与财富分配的平等,涉及个人、团体经济利益的调整。

判断标准:价值因素

内容(三种不同的公平标准):

贡献标准,按个人能力及努力程度所做出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需求标准,根据生存水平的必要性进行分配

机会均等标准,能否公平的确立分配方式

澄清和确定目标的困难

1、价值因素

政策目标以特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先决条件。

价值观取决于个人或集团在社会中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利益、伦理道德、传统与历史等因素,是一种主观判断。

价值观的冲突实际上是不同的个人、集团、阶层或阶级利益的冲突。

民主体制下的决策所依据的价值观更能反映大多数人的看法

2、政治原因

⑴决策者本身的自利性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决策者同样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行动原则,出于自身政治利益的考虑,可能将目标模糊化。

⑵利益集团的存在

每个社会都有不同的利益集团,每个利益集团都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去影响决策者。

3、目标的多重性及冲突

现实的公共决策目标往往是多重的,而不是唯一的,在现实的政策制定中可能会发生冲突

澄清和确定目标的方法

1、价值分析的方法

人为研究

意识形态分析

决策分析

预测分析

面谈

德尔菲法

2、目标最优化的方法——在各种目标和各种限制条件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妥协办法

化多为少法

重排次序法

分层列序法

直接求非劣解法

层次分析法

政策指标的含义

政策指标是衡量政策目标的量或质的尺度,它是对政策目标的具体说明。

第五章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

是决策者解决政策问题的行动过程的选择,或是达到政策目标的可供利用的手段、措施或方法。

备选方案的来源

政策问题的性质及目标

现有的政策

借鉴他人经验

特殊案例的启示

从类似问题中推导

向专家请教

根据权威要求

备选方案产生的三步骤:

查明备选方案的广泛范围——搜寻与发现

对新发现的备选方案加以提炼、修改、组合、重构或模式化——设计与创造

对备选方案加以初步的检验、评估——筛选

初步筛选要考虑的因素:

成本:方案实施将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资源。

收益:该方案实施后所能带来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方案的效益。

条件:政策执行所必须的主客观条件。

敏感性:方案的应变性程度。

第六章未来预测

政策分析中的预测

根据先前政策分析的各阶段所掌握的关于政策问题、目标和方案的信息或知识,对政策(方案)的未来前景做出估计、推测或判断

预测的意义

提供关于政策的未来变化及结果的信息

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以前的政策及其结果,提高对未来社会状况的控制能力

政策预测可能作为传统的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古典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是将预测目标的历史数据按照时间的顺寻排列称为时间序列,然后分析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外推预测目标的未来值。

四个组成部分:长期趋势T——时间序列中的一种平滑的长期增长或下降。

季节变化S——时间序列受季节性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

周期性波动C——也称循环波动,指时间序列中发生周期较长的涨落起伏的变动。

不规则运动I——一个没有遵循规律性模式的时间序列中所出现的不可预测的变化。

回归分析的重要属性

离差消除:在一个时间序列中观察到的值与处于一计算出的在直线趋势的值得总和等于零。∑(Y-Yt)= 0

平方差最小:线性回归使回归线和所有在时间序列中所观察到的Y的值之间的差距最小化。∑(Y-Yt)2= 最小值

理论图示的四种论证:

收敛论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于因果关系的假设被用来支持一个结论。

发散论证:一个单独的假设支持一个以上的结论或论断。

系列论证:一个结论或论证被用作一个假设去支持一系列进一步的结论或论断。

循环论证:一种序列推论,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结论与最初的结论相连,其结果是肯定或否定的自我强化。

德尔菲技术

一种获得、交换和发展关于未来时间的灵通信息的直觉预测程序,其过程是“利用一系列简明扼要的问卷和对所获得意见的有控制的反馈,从而取得一组专家的最可靠的统一意见”。基本原则:

★匿名性★循环反复★有控制的反馈★统计性的小组答案★专家共识

本质: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智慧,通过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以取得一致的意见,达到预测的目的

程序:

明确问题

选择参与人

问卷设计

分析第一轮结果

设计出后续问卷

召开小组会议

准备最终报告

第一轮问卷设计的内容:

预测项,要求专家对特定事件的发生概率作出主观估计。

问题项,要求答卷者对问题重要性进行排序。

目标项目,对特定目标的可行性及是否合乎需要进行磋商、判断。

选择项,要求答卷者明确那些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不同方案。

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

拟定一个预测事件的一览表,直接让专家评价,同时允许他们作出修改和补充;

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并要求专家做出补充和评价。

问卷统计方法:

中位值法

比重数据处理法

简单排序法

选择评价法

评分排队法

征询过程的步骤:

指示讨论的问题,专家提出各种附加的意见、项目和方案等;

指示专家组对所预测问题的理解和看法;

信息的多次反馈,以求得专家意见的收敛;

作出最终评价,即取得较为一致的预测结果

应用德尔菲法的注意事项:

问卷设计的灵活性,数据处理的程序化;

提出的问题必须清楚明确;

问题的整体性;

事先说明;

留出个人建议的空间;

多种接触方式综合运用。

德尔菲法运用的常见问题:

成见的束缚

滥用

缺乏汇总与反馈技巧

忽视分歧意见

没有给应答者付费

第七章方案比较与择优

技术可行性的主要标准:有效性或效能

三类政治约束:

可利用的政治资源的约束

与政策的利益和成本所允许的分配相关的约束

制度或体制所强加的约束

行政可行性的要求:

1、执行机构是否有足够的权威去转变方案

2、来自上面和下面的制度或体制承诺

3、执行者具备足够的领导和管理能力、经验和技巧,具备必要的财政资源的支持

4、能否取得其他组织的配合以及目标群体是否配合或服从。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以技术上合理决策的概念为基础,以货币价值为测量标准。

目的:根据经济价值来确定政策方案是否可行,或者说决定某个项目的投资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是否有利可图,以及辨别该项政策目标是否有利于整个社会大众。

这里的经济价值是指项目相对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社会总成本和总利益。

成本和效益的概念

成本: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

效益: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

所费: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消耗和占用。

所得:由人类实践活动带来的有用的结果。

研究效益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与占用,取得尽可能多的有用的结果。成本效益分析在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决策分析中的区别:

私人部门以营利性即追求利润为基本目标,成本与收益的识别以利润减少或增加为原则,识别的基本方法是追踪项目的货币流动;

公共政策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社会福利,不仅要考虑直接、有形、物质的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还必须站在宏观的角度考虑整个社会和发展的整体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

明确政策或项目投资人和受益人

估计成本和收益

成本和收益折现

计算成本——效益率

第八章政策执行与监测

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1、政策问题的特性

⑴政策问题的性质

越复杂的问题,执行的难度越大。

政策执行中所触动的权力关系越多,涉及的机构和人员越多,政策目标越宏大,要调整的利益关系幅度越大,规范的技术操作等级越高,政策执行的难度也就越大。

⑵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

政策所要规范的目标团体的行为种类越多,就越难以制定清楚明确的规则,用以约束政策对象的行为。

⑶政策对象人数

⑷政策对象团体行为调适量的大小

2、政策本身的因素

⑴政策的正确性

政策的正确性是政策有效执行的根本前提。

首先要求内容的正确,方向的正确;其次要求政策制定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严密的逻辑关系,科学的规划程序。

⑵政策的具体明确性

政策目标的具体明确性是政策执行有效的关键所在,是政策执行者行动的依据,也是对政策执行进行评估和控制的基础。

⑶政策资源的充足性

政策方案要涉及政策资源的具体规定。

A\必要的经费和人力是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

B\信息是政策执行活动的必要条件。

C\权威是政策执行的根本保证。

政策以外的因素

⑴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政策直接作用、影响的对象。

一般情况下,目标团体对政策的顺从、接受程度既与目标团体衡量政策的成本利益有关,也与政策对目标团体行为的调适量有关。

政策制定必须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或者政策需要目标团体行为的调适量要适当,以利于人们对政策的服从和接受。

⑵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

执行者对政策的认同、对政策执行行为的投入、创新精神、对工作的负责、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是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

⑶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

沟通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组织人员进行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是对于政策目标及其相关问题获得统一认识的方法和程序。

纵向沟通

横向沟通

执行者与目标团地的沟通

政策协调

是管理组织为了顺利实现政策目标,而谋求自身统一和谐、谋求自身各相关要素匹配调剂、协作分工的一种行为方式。

影响工具选择的因素:

政策目标

工具的特性

工具应用的背景

以前的工具选择

意识形态

第九章结果评估

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政策效果的多样性

直接效果——指政策实施对主体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及相关人员所产生的作用

附带效果——指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对非预期的作用对象产生的作用。

意外效果——指政策执行后所产生的效果出乎政策制定者的预料之外。

潜在效果——短期内不易觉察,可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表现出来的政策效果。

象征性效果——以象征性的政策内容为基础,使目标对象得到问题解决的印象。

政策评估的意义

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

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

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

政策评估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政策评估的过程

1、准备阶段

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也是评估政策得以顺利进行和卓有成效的前提条件

⑴确定评估对象

实质上是解决评估什么的问题。

根据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需要,遵循有效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精选评估对象,才能使评估受到最佳效果

⑵制定评估方案

评估方案是评估实施的依据和内容,评估方案设计的合理程度直接关系到评估质量高低和评估活动成败。

⑶挑选和培训人员

评估人员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将直接影响评估的质量。

2、实施阶段

政策评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

⑴全面收集信息——信息是政策评估的基础。

⑵综合分析政策信息

⑶综合运用评估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估,得出结论。

3、结束阶段

主要任务: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

政策失败的一般原因

1、政策投入不够

资金短缺

执行不力

时间精力不足

2、目标团体不配合

政策执行必须找准问题的深层原因所在,通过各种办法,灵活巧妙地做通目标团体的思想工作,转变其旧观念,形成对政策的正确理解。

3、政策本身的问题

A、政策在目标、内容和管理上彼此冲突。

B、问题纷繁复杂,解决难度大。

第一,公共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而政策只是要解决其中的一个或数个问题;

第二,许多公共问题因其所涉及的复杂环境,难以解决或难以彻底解决。

C、政策超前或滞后

第一,该项政策不符合现实情况,依据的观念还不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第二,政策意在解决的问题已发生性质的变化。

4、解决某些问题的代价大于利益

5、外在因素的干扰

由于新的紧急问题,政府的注意力不得不转向新问题,从而冲淡了对原有问题的关注程度。

前后对比法

政策评估的基本方法,是评估活动的基本思维框架,其他一切方法都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进行。特点:将政策执行前后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从中测度出政策效果及价值的一种定量分析法。

1、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在参与项目之前对目标人群实施一系列的测量,在项目经过了一段充分发展之后,对同样的目标人群再次测量,对这两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所得出的评价即为政策评估结果。

假设:政策实施前后数据之间的任何差别都是政策或项目的结果。

缺点:测量前后所得出的不同结果并不能完全归因于项目的效果。

2、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将政策执行前的趋向线投射到政策执行后的某一个时点上,将其与政策执行后的实际情况比较,以确定政策效果。

3、“有-无”政策对比分析

在政策执行前后两个时点上,分别就有无政策两种情况进行前后对比,然后在比较两个对比的结果,以确定政策效果。

4、实际与规划比较

将实际执行计划后数据与先期确定的目标进行比较。

第十章政策变迁

政策调整:在政策评估与政策监测所获得的有关政策执行的效果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

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不断的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成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

政策调整的内容

政策问题的再认识和重新界定

政策目标的校正、修订或在确定

对政策方案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甚至重新制定

对政策效力、政策主体和客体的调整

政策终结的类型

⑴功能的终结

终止由政策执行所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

⑵机构的终结

⑶政策本身的终结

⑷项目的终结

政策终结的策略

1、重视说理工作,积极争取支持力量

政策终结支持者的态度和人数的多寡,是决定政策成败的关键。

吸引社会公众参加对政策的评估,适时地公开政策评估结果

争取第三方力量的推动

利用群体的规则、规范、压力、归属感和目标等来争取支持力量

注意利益补偿

作出必要的妥协

2、旧政策终结与新政策出台并举

使人们在丧失对旧政策期望的同时得到一个新希望

3、选择有利的终结时机和焦点

选择恰当的时机;“转移公众注意焦点”。

4、“力场分析”、传播试探性信息与“闪电”策略

5、正确处理政策终结与政策稳定、政策发展的相互关系

⑴处理好政策稳定和政策发展的关系

⑵应同时处理好被终结的旧政策与其他相关的政策的调整

⑶注意保留原来政策中富有成效的、合理的部分,以尽可能地保持稳定,实现发展。

政策终结的特征:

⑴强制性⑵更替性⑶灵活性

公共关系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公关室一个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以传播沟通为手段,对公关关系的一种持久的策略活动。 社会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集团。 公众:指与特定的公关关系主体相互联系、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关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传播: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收受、交流、分享与沟通的过程。 人际传播:指的是个人与个人间一对一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大众传播:传播者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物、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同一信息,传播者分散的社会大众。 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以及组织社会影响的广度,它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 名誉度:社会组织所获得的特定荣誉,这种荣誉代表着一种既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组织形象: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一种综合反映,亦即公众对组织的全部看法和综合评价。 公关策划:社会组织公关人员为了实现某一公关目标或解决某种公关问题,对即将开展的公关工作进行主题构思,方案设计,策略谋划的思维运作过程。 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以一定的程度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行为。

二、简述题 (一) 1、人类早期的准公关的表现及特点? 政治生活中:告知、劝服、宣传意识及其实践活动;民心、民众、舆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联盟和危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 经济生活中:交流意识;招牌意识 人们日常交往中:形成了以人和修睦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处理观念体系 表现:自觉程度上:明显自发性,盲目性 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规范:带有强烈政治色彩,伦理色彩 2、现代公关兴起的主要原因?社会历史条件? 主要原因:现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公关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关发展的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技术手段。 社会历史条件: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现实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基数手段 2、试论公关在我国兴起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共关系事业的兴起奠定了客观基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公关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3、你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对不对,为什么? 这种观念是片面的,a.一个产品本身质量好,有很多消费者会主动的选择它,但是并不能使效益达到最大化,如果想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对该产品进行必要的公关宣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b.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公司企业之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考情综述: 重点章节: 重点知识举例: 行政主体 一般认为,在我国,行政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又称为“被授权的组织”)。 2.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授予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 提示: 考情综述: 重点章节: 唯物辩证法、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重点知识举例: 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及其相互关系 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与事物直接同一的。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规模、大小、程度等方面的外在规定性。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量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度是质与量的统一,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事物的度都有其关节点。所谓关节点指的是事物度的上限和下 限的两个极限。任何事物的度,都有两个关节点,要把握事物的度,必须找到它的关节点。 (2)量变、质变和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 质变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 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同时,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①量变中渗透质变,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②质变中渗透量变,这是指质变过程中 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提示: 对基本哲学原理的理解力求透彻,达到能运用哲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切现象的目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联系实际,找寻“生活 中的哲学”。 三、毛泽东思想概论 考情综述: 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部分内容,基础理论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同时毛泽东个人的著名作品也是常考点。 重点章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重点知识举例: 群众路线 3.群众路线的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2010最新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 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 结构 (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一手资料的收集: (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 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公共关系学复习要点(整理版)复习课程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公共关系的涵义。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信息交流的手段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取得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 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管理对象是“信息”、“关系”、“舆论”、“形象”这些无形的资产;管理手段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播沟通手段;管理目标是调整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提升组织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使组织整体资产增值; 公共关系重在“关系”,这种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不同于其他具体的社会关系,与其他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相伴随 2、公共关系学中“形象”的内涵 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一个组织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公共关系是一种以塑造组织形象为己任的传播管理艺术。 形象的意义: 首先,“形象”其本质是重视组织信誉。 其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形象的外观。 再次,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 最后,公关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 拓展:并说明组织形象有哪些层面构成。 组织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这种认知和评价体现为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由以下八个层面构成: (1)组织的产品形象(2)组织的管理形象(3)组织的人员形象,即公众对组织的人员所形成的认知和评价(4)组织的环境形象(5)组织的文化形象(6)组织的社区形象(7)组织的标识形象(8)组织的媒介形象。 2.公共关系观念应该包含哪些观念?这些观念的内涵是什么?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包括: (1)形象观念,表现为主体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投资、形象管理、形象塑造,将信誉和形象视作组织的无形资产、无形财富,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2)公众观念,表现为领导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将符合与满足公众的要求作为组织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作为制定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原重要原则。(3)传播观念,表现为经营者和管理者强烈的传播意识和沟通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机会和传播媒介去影响公众、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并善于运用双向沟通的方法去赢得公众的理解、信任与好感。(4)协调观念,表现为善于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素,努力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动态中求平衡。 (5)多赢观念,表现为将平等互利、追求多赢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将自身的发展与对方和他人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协助对方、满足他人来争取多方的共同利益。 (6)服务观念,则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用服务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7)危机观念,防患于未燃的意识.指在组织发生形象受损或预测到即将发生危机时,组织所采取的一系列与社会公众积极沟通、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的管理活动。 除此之外,公共关系观念还包括现代的信息意识、整体意识、社会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等等。3.何为媒介公众? 媒介公众指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如报刊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编辑、记者。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总复习

Chapter 1 Epithelial Tissue (一)就是非题 1、组织学( histology)就是研究机体结构及其功能的科学、 2、PAS反应(过碘酸希夫反应)可显示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 3、原位杂交术就是一种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能测定细胞中核酸的有无及相对量、 4、透射电镜主要观察组织细胞的表面结构,扫描电镜主要观察细胞内的微细结构、 5、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的分类就是根据上皮细胞的形态与排列层次、 6、分布于胸膜、腹膜与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mesothelium)、 7、膀胱的腔面为变移上皮,食管腔面为单层柱状上皮、 8、细胞衣就是指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与糖脂外伸的糖链、 9、桥粒(desmosome)可防止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外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常构成体内各种屏障的基础、 10、质膜内褶扩大细胞基底面的面积,有利于水分及电解质的转运、 (二)名词解释 1、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1)又称通信连接,呈斑状、 2)电镜下,可见相邻两细胞间的细胞膜形成间断性的连接点。冷冻蚀刻术的研究证明,相邻细胞膜上有许多规则分布的柱状颗粒,称连接子(每个连接子由六个亚单位组成,中央围成小管)、 3)功能就是细胞间离子与小分于物质交换的通道,也利于冲动的传递、 2、基膜(basement membrane) 靠近结缔组织的一层称为网板,由网状纤维与基质组成(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3)功能就是起支持与连接作用,并具有半透膜性质,便于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的物质交换、1)就是介于上皮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 2)电镜下可分2层,靠近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层称为基板(为上皮细胞形成); (三)简答题 简述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分类与功能。 1、一般特征: ①细胞多,密集排列成层,细胞间质少 ②有极性(细胞的不同表面在结构何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别), 分为游离面、基底面与侧面 ③一般无血管 ④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2、分类: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与感觉上皮 3、功能:保护、吸收、分泌与排泄等 Chapter 2 Connective Tissue Proper & Cartilage & Bone (一)就是非题 1、结缔组织(CT)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2、具有韧性可耐受强大拉力的纤维就是弹性纤维 3、网状纤维用银染法可染成黑色故又称嗜银纤维 4、浆细胞(plasma cell)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5、肥大细胞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与白三烯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法理 ●法的概念: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制定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法的特征:1、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2、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3、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4、规定权利和义务 ●法的本质: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 法的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法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法律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 ●法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促进;保障;制约。 ●法对微观经济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节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哦的各种纠纷,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 ●法与政治的关系:法受政治制约(政治关系发展、整体改革、政治活动的内容),法服务于政治(调节阶级间、阶级内关系,维护社会关系、社会秩序;打击制裁违法犯罪,调整公共事务关系,维护公共秩序) ●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相同点(内容实质方面联系):阶级本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经济基础、社会目标等 区别:意志属性、规范形式、调整范围(不尽同)、实施方式、稳定性程序化程度 ●法与党的政策相互作用: 一、法的制定:1、政策是立法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2、发将政策转为形式合理效力普遍的行为规范 二.发的实施:1、政策变法,使正统,又反之约束政治活动 2、法的实施借助政策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民主是法制产生的依据、力量源泉,决定了法制的性质和内容 ●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法律规范的形式上的来源和其外在表现形式 ●法律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和地方政府)。 ●宪法:根本大法,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全国范围内生效;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为宪法、法律 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凡具有规范性的也属于发的渊源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市、国批的较大市),适用本地方。 ●规章:1、部门规章:指由国务院各部委+中银+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为:宪法、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2、地方规章:政府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市、经济特区所在市、国的较大市)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区域内生效 ●特别行政区法: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 ●国际条约:与民法规定不同的,适用国际条约,但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效力低于法律。 ●广义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法律关系三要素(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客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物、精神产品、人身、行为)、内容(权利义务) ●权利能力:能够才加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主体能力; 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无法谈行为能力。 ●法人的权利能力:生于成立,终于解体 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有权利能力,未必有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分为:完全、限制、无行为能力人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知识讲解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

1.2课后习题详解 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 ①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共政策; ②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高效、优质的政策,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 (2)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为: ①主体不同 a.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b.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主体既包括学术取向的政策研究学者,也包括应用取向的公共组织内部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者。 ②关注的重点不同 a.政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b.政策分析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或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③目的或目标不同 a.政策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b.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c.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或目标主要是探索公共决策的固有规律,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为研究目的。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不同 a.政策研究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b.政策分析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c.就应用研究、政策实践、权力运作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以有效地控制和解决社会问题为根本诉求,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 2.试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哪些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公共决策行为? 答: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决策的学问,公共政策学即研究不同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又研究公共决策行为的不同方面。 (1)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包含以下类型: ①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只有在对象具备组织特征或者参与组织决策过程或对组织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的情况下,才可能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非典期间,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多项防治非典的措施,这时的北京市政府就成为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②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当企业发布某项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时,企业的决策行为属于私人组织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doc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管理职能。社会组织主要通过自身形象设计、双向信息传播和广泛的社会 交往,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达成和谐的交往状态,为自身事业的发展创造最佳的社会环境,实现组织既定目 标。 是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1. 特征与风格(内在、外在) 2?知名度与美誉度 3? 组织形象定位 1. 组织形象的主客观两重性 2. 组织形象的多维性 3. 组织形象的相对性 4. 组织形象的相对稳定性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活动现象及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 学科包括:1?公共关系理论 2?公共关系实务 3?公共关系发展史 学科性质:以公共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边缘、新兴的应用学科。 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传播(公共关系的手段)、公众(公共关系的客体) 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结构或团体。 1. 互利性 2?营利性(经济组织) 3?服务性 4? 公益性组织 是指个人、组织、社会之间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分享与双向沟通的过程。公共关系传播是指传播双方通过 一定媒介,使信息达到交换、融解。 1. 确定对象 2.拟定内容 3.安排具体形象 4.选择媒介 5.反馈效果 1. 有利于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 2.有利于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公共关系的工作既包括与它有关系的组织内外的个人,也包括与它有关系的其他社会组织。 2. 传播的效能性 4.社会组织、传播、公众的统一协调 1.社会组织的主导性 3.公众的权威性

< 一 >、中国古代: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公共关系萌芽。 中国古代的公共关系思想以“礼之用,和为贵”为特征 (1) 在观念认识上,重视民众舆论,强调 “仁者” 爱人。 (2) 在行为规范上,讲究 “礼”、“信”。“礼” 就是行为的方式和沟通的手段,其核心是互敬、平等和谦和。 “信”强调知行,言行合一。 (3) 在交往方式上注重 “人和、平等、谦让”。 (4) 讲究语言传播的经验和技巧。 <二 >、古代西方: 古代西方注重现实的处理。 古希腊人对于沟通技术非常推崇。 1. 东西方人类历史上统治者都重视宣传舆论。 2.东西方社会发展中,都重 视沟通与交往。 3.早期公共关系活动零碎而不成体系。 4.20世纪初,公共关系随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1 .萌芽阶段(巴纳姆时期): 代表事件: 便士报”、 报刊宣传运动” 代表人物:菲尼斯 泰勒巴纳姆 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界以《纽约太阳报》为首引领了一场 便士报”风暴。 从此美国报纸由贵族化走向了大众化。 报刊大众化引起政府部门及各类巨头的高度重视。 在巴纳姆时期,践踏公众利益的卑劣行为,损害了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完全违背公共关系的诚信宗旨,是美国 公共关系史上不光采的一页。故历史上称为“反公共关系时期” 、“公共关系的黑暗时期”。 2 .产生阶段(艾维李时期)|: 代表事件: 揭丑运动”(又称 扒粪运动”清垃圾运动”)。 代表人物:被尊为 公共关系之父”的艾维李。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1%的人,占据财富的 54%。 资方非人性化”的行为导致社会环境的严重恶化。 1. 以事实为依据 3. 立足于有效沟通 1. 认清沟通的公众对象 3. 立足于有效沟通 1?行为主体:组织机构。 4. 本质:双向的信息交流。 2?以沟通为手段 4?坚持对社会负责的原则 2?明确沟通的主要目标 4?真诚是公共关系人员的信条 2.沟通对象:相关公众。 3?工作手段:传播沟通。 5.目标: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可变性 3.复杂性和多样性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本章重点: 1、掌握:组织学、石蜡切片术、光镜结构、嗜酸性、嗜碱性、HE染色法和超微结构的概念 2、了解: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组织学的内容和意义 1、组织学概念: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组织学研究水平: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 3、组织 (1)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 (2)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二、组织学技术简介 1、光镜技术 石蜡切片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5 ~10 μm 厚)、染色、封片 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 嗜酸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酸性. 嗜碱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碱性. 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细胞结构 2、电镜技术 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组织细胞的结构. 第二章上皮组织 本章要点: 掌握: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分类;被覆上皮的分类,各类的分布及功能(掌握) 熟悉: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功能意义 了解: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结构特点 一、概述: (一)上皮组织的特点 1、上皮组织由大量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 2、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 3、基底面附着于基膜 4、上皮组织内大多无血管 5、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二)分类与功能 分类:1、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 2、腺上皮-构成腺体 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二、被覆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 特点:表面光滑,利于液体流动,减少器官间磨擦 分布: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 间皮:心包膜、胸膜、腹膜 其它:肺泡、肾小囊 2、单层立方上皮 特点:细胞呈立方形(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圆居中 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 3、单层柱状上皮 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长圆形、位于基底部 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特点: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核位置参差不齐;细胞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基膜明显 分布:呼吸道 5、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层鳞状上皮 特点:表层细胞呈扁平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基底细胞矮柱状,有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 分布:皮肤表皮-角化 口腔、食管和肛管-未角化 6、变移上皮

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一、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随着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发展,也就开始有了人们对于公共政策的观察和思考。当这种观察和思考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也就有了如何给这门学科命名的问题。这门学科的诞生地美国,其英文名称有很多,对应的中文译名有:政策学或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学或公共政策科学、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分析、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等。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称是用不同的话语表达同一概念。然而,在学科发展的现阶段,主流的人士倾向于认为政策研究或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这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政策研究或公共政策研究: 含义:政策研究主要是由学术社群所发动,其目的是希望了解公共政策过程与公共政策本身,最终目标则是建构政策理论,呈现出政策的描述性与诠释性倾向。内涵:1、研究的主题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2、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3、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构建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4、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 提出:其学术术语由林德布罗姆在《政策分析》中首先提出的。作为学科,其产生的标志是由奥斯丁兰尼编辑的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及的出版。 内涵:1、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这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2、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其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3、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4、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 发端:拉斯韦尔、勒纳《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00182)

公共关系学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 公共关系状态: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是指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管理和行为准则。 公共关系具有的五个基本要素: 1、) 2、 3、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4、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5、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6、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7、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公共关系相关概念: 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 * 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传播——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舆论——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态度; 形象——组织在公众中的认知和评价; 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人群关系——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 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时间——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亚力士多德《修辞学》 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制造假新闻“清垃圾运动” 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 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公共关系科学化《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公共关系思想重要特点是“投公众所好”主张 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交际、宣传与新闻、广告、营销推广、公共事务、游说、开发、论题处理、危机管理 公共关系的五大功能: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协调沟通、提供服务; .

最新版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高频考点整理版)(超详细)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绪论 1.H-E 染色的基本原理: . 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与嗜碱性物质,主要反应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与 嗜酸性物质主要反应着粉红色。 2.组织:是由形态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群体结构,是构成 细胞的基本成分。 第二章:上皮组织 1.上皮的特点、分类 特点:①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的;②具有明显的极 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的功能。 2.各类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分布功能 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内皮薄而光滑有利于血液、淋 巴液流动;使器官表面光滑而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表 面其他:肺泡和肾小囊壁层湿润,有利于内脏器官的活动; 气体交换和保护等。 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甲状腺滤泡上皮等吸收和分泌。 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和子宫等保护吸收和分泌 假复层纤毛柱呼吸管道等腔面。

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口腔,食管,阴道(未角化)皮角化的:保护,分泌,防止水肤(角化)分丢失。保护。 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等腔面。保护 变异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腔保护,有利于器官扩张或收缩。 面。 3. 内皮: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名解) 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名解) 4.上皮的特殊结构 微绒毛:是上皮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共同向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名解) (名解) 纤毛:是上皮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共同向游离面伸出的较大突起。 5.细胞连接可分为: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填空) 第三章:结缔组织 1.分类: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血液、淋巴、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3.疏松结缔组织细胞的功能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白细胞。 三种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银染法)(选择)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及复习建议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人文、历史、公文写作、道德、国情市情、时事常识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主要为客观性 试题。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写作等。 政治。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色;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重点】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复习建议】政治部分是考试中的绝对重点,必考,占分最高,这一部分要重点练习和记忆,特别是中特、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部分,是重点,同时有一定难度,这部分的题目要多做几遍,把握命题的规律。 经济。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重点】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复习建议】经济常识在近几年分值逐渐加大,与日常生活结合更加紧密,在本题库中已经把尽可能多的题型列出,做完即可保证高分。 法律。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主要包括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熟悉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商法等主要实体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经济领域的相关法律关系等;了解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主要程序法及其实际运用。 【重点】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公共关系学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一)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二)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三)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四)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五)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简述) 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 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论述) 1.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行为主体仅是个人。 2.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 3.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 4.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作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论述) 人群关系主要是指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内部关系是公共关系的基础,与内部公众沟通,协调内部关系也是公共关系实务的重要内容。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区别(论述) 1.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组织和群体内部的传播沟通,还包括大量的外部关系,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公众环境。 2.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管理现场直接面对面的群体关系和个人关系,还需要特别关注不直接见面的、远距离的公众沟通,并十分重视公众环境的长远变化和发展趋势。 虽然公共关系和人群关系同属于组织关系范畴但它比人群关系的内容更复杂,范围更广阔。 3.“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均侧重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人和人的关系,而公共关系则从信息传播沟通的角度研究人和人的关系。 人群关系论是人际关系学在组织应管理中的用;公共关系学又是人群关系论的进一步发展。 ??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 (一)公共关系适应了对外开放的需要 (二)公共关系适应了体制改革的需要 (三)公共关系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公共关系适应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 ??辅助决策(辅助决策职责-简答:练习) 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作用还表现在为决策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提供各种社会信息,完善各种公众咨询渠道,开辟各种信息来源,包括广泛的外源信息和及时的内源信息,并根据决策目标将各种信息整理、归类、分析、概括、提供给最高管理层或各个专业部门作为决策的客观依据。 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4.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 ??传播推广(公共关系的宣传职责?问答:练习) 公共关系在组织经营管理中发挥宣传推广的作用,即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将组织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播出去,争取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和理解,提高组织及其产品、人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公众舆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主要表现在: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

第二章上皮组织 1. 上皮组织简称上皮,有大量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共同组成。 2. 上皮组织具有极性,其细胞的游离面与基底面在形态与功能上存在明显差异。 3. 根据上皮组织来源分布和功能特点,可将其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 4. 被覆上皮具有典型的上皮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其覆盖于除关节腔软骨面以外的所有体腔或腔囊器官内表面及体表。被覆上皮可依据其上皮细胞排列层次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 单层扁平上皮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层 5. 其他:肺泡和肾小囊壁层 单层上皮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和甲状腺滤泡等 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和子宫等腔面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和附睾管等腔面 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等腔 复层扁平(鳞状)上皮角化的:皮肤的表层 复层立方上皮:汗腺导管、肛门和女性尿道近开口处 复层上皮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表面和男性尿道等腔面 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腔面 6.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一层形态不同、高矮不等、大小各异的柱状细胞、杯形细胞、梭形细胞、锥体细胞等组成,故细胞核的位置不同在同一平面上,很像复层上皮。其中柱状细胞最多,属于典型的高柱状细胞,占据整个上皮层厚度,因游离面有特有的纤毛结构又称纤毛结构。 7.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在喉、气管、支气管、咽鼓管、鼓室、输精管和泪囊等处,主要起保护作用。 8. 复层扁平上皮:由多层形态各异的细胞组成,细胞由浅入深大致可分为三类。通常复层扁平上皮因分布部位不同,其表层细胞可分为角化和未角化两种,表层细胞细胞核消失,胞质中充满角蛋白而形成角质层者,即称其为角化上皮,否则成为未角化上皮。 9. 变移上皮:其细胞层数可随上皮所在器官功能状态的不同而改变。 10. 通常变移上皮可分为表层细胞、中间层细胞和基底细胞三类。膀胱空虚时,表层细胞体积大,呈伞形或倒置梨形,可覆盖其下方数个中间层细胞,因而又称盖细胞。光镜下盖细胞胞质丰富,游离面胞质嗜酸性强呈深染而称壳层,常见双核。中间层细胞层数不定,呈多边形,胞质浅染,细胞核单个,呈圆形,位于中央。基底层细胞近似立方形,附着于基膜上方。膀胱扩张使上皮变薄,细胞形状变扁。变移上皮对水、无机离子等物质的通透性极低,具有较强的。变移上皮分布于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器官的腔面。 11. 微绒毛: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向细胞外形成的指状突起。电镜下微绒毛长约1.4μm,直径约0.1μm。微绒毛内含许多与微绒毛长轴平行排列的微丝。微丝上端直抵微绒毛的顶端,另一端与微绒毛起始部下方胞质中的终末网相连。微丝即肌动蛋白丝,可与终末网内的肌球蛋白相互作用,使微绒毛发生伸、缩运动。微绒毛的主要功能是增加细胞游离面表面积。 12. 纤毛:纤毛的形成与微绒毛相似,长约5~10μm,直径0.3~0.5μm。电镜下纤毛轴心内含有与纤毛长轴平行排列的微管,微管可贯穿纤毛全长。纤毛常以两条独立的单管为中心,其周围环绕九条二联微管,此类微管排列方式成为”9+2”结构。纤毛的根部有一致密的颗粒结构称基体,基体的结构与中心粒相同,主要由微管构成。纤毛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