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MWare Workstation三种工作模式[3页]

VMWare Workstation三种工作模式[3页]

VMWare Workstation三种工作模式[3页]
VMWare Workstation三种工作模式[3页]

VMWare 三种工作模式(bridged、host-only、NAT)

VMWare提供了三种工作模式,它们是bridged(桥接模式)、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和host-only(主机模式)。要想在网络管理和维护中合理应用它们,你就应该先了解一下这三种工作模式。

1.bridged(桥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VMWare虚拟出来的操作系统就像是局域网中的一台独立的主机,它可以访问网内任何一台机器。在桥接模式下,你需要手工为虚拟系统配置 IP地址、子网掩码,而且还要和宿主机器处于同一网段,这样虚拟系统才能和宿主机器进行通信。同时,由于这个虚拟系统是局域网中的一个独立的主机系统,那么就可以手工配置它的TCP/IP配置信息,以实现通过局域网的网关或路由器访问互联网。

使用桥接模式的虚拟系统和宿主机器的关系,就像连接在同一个Hub上的两台电脑。想让它们相互通讯,你就需要为虚拟系统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否则就无法通信。

如果你想利用VMWare在局域网内新建一个虚拟服务器,为局域网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就应该选择桥接模式。

bridge:

这种方式最简单,直接将虚拟网卡桥接到一个物理网卡上面,和linux下一个网卡绑定两个不同地址类似,实际上是将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从而达到侦听多个IP的能力。

在此种模式下,虚拟机内部的网卡(例如linux下的eth0)直接连到了物理网卡所在的网络上,可以想象为虚拟机和host机处于对等的地位,在网络关系上是平等的,没有谁在谁后面的问题。

使用这种方式很简单,前提是你可以得到1个以上的地址。对于想进行种种网络实验的朋友不太适合,因为你无法对虚拟机的网络进行控制,它直接出去了。

2.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

使用NAT模式,就是让虚拟系统借助NAT(网络地址转换)功能,通过宿主机器所在的网络来访问公网。也就是说,使用NAT模式可以实现在虚拟系统里访问互联网。NAT模式下的虚拟系统的TCP/IP配置信息是由VMnet8(NAT)虚拟网络的DHCP服务器提供的,无法进行手工修改,因此虚拟系统也就无法和本局域网中的其他真实主机进行通讯。采用NAT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虚拟系统接入互联网非常简单,你不需要进行任何其他的配置,只需要宿主机器能访问互联网即可。

这种方式也可以实现Host OS与Guest OS的双向访问。但网络内其他机器不能访问Guest OS,Guest OS可通过Host OS用NAT协议访问网络内其他机器。NAT方式的IP地址配置方法是由VMware的虚拟DHCP服务器中分配一个IP ,在这个IP地址中已经设置好路由,就是指向192.168.138.1的。

如果你想利用VMWare安装一个新的虚拟系统,在虚拟系统中不用进行任何手工配置就能直接访问互联网,建议你采用NAT模式。

虚拟系统可以访问宿主计算机所在网络的其他计算机(反之不行),可以与宿主计算机互访。

这种方式下host内部出现了一个虚拟的网卡vmnet8(默认情况下),这里的vmnet8就相当于连接到内网的网卡,而虚拟机本身则相当于运行在内网上的机器,虚拟机内的网卡(eth0)则独立于vmnet8。

你会发现在这种方式下,vmware自带的dhcp会默认地加载到vmnet8界面上,这样虚拟机就可以使用dhcp服务。更为重要的是,vmware自带了nat服务,提供了从vmnet8到外网的地址转换,所以这种情况是一个实实在在的nat服务器在运行,只不过是供虚拟机用的。

很显然,如果你只有一个外网地址,此种方式很合适。

host-only(主机模式)

在某些特殊的网络调试环境中,要求将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隔离开,这时你就可采用host-only模式。在host-only模式中,所有的虚拟系统是可以相互通信的,但虚拟系统和真实的网络是被隔离开的。

提示:在host-only模式下,虚拟系统和宿主机器系统是可以相互通信的,相当于这两台机器通过双绞线互连。

在host-only模式下,虚拟系统的TCP/IP配置信息(如IP地址、网关地址、DNS服务器等),都是由VMnet1(host-only)虚拟网络的DHCP服务器来动态分配的。

如果你想利用VMWare创建一个与网内其他机器相隔离的虚拟系统,进行某些特殊的网络调试工作,可以选择host-only模式。

这应该是最为灵活的方式,有兴趣的话可以进行各种网络实验。和nat唯一的不同的是,此种方式下,没有地址转换服务,因此,模认情况下,虚拟机只能到主机访问,这也是hostonly的名字的意义。

默认情况下,也会有一个dhcp服务加载到vmnet1上。这样连接到vmnet1上的虚拟机仍然可以设置成dhcp,方便系统的配置.

是不是这种方式就没有办法连接到外网呢,当然不是,事实上,这种方式更为灵活,你可以使用自己的方式,从而达到最理想的配置,例如:

a。使用自己dhcp服务:首先停掉vmware自带的dhcp服务,使dhcp服务更为统一。

b。使用自己的nat,方便加入防火墙。windows host可以做nat的方法很多,简单的如windows xp的internet共享,复杂的如windows server里的nat服务。

c. 使用自己的防火墙。因为你可以完全控制vmnet1,你可以加入(或试验)防火墙在vmnet1和外网的网卡间。

从以上可以看出,hostonly这种模式和普通的nat server带整个内网上网的情形类似,因此你可以方便的进行与之有关的实验,比如防火强的设置等。

提示:以上所提到的NAT模式下的VMnet8虚拟网络,host-only模式下的VMnet1虚拟网络,以及bridged模式下的VMnet0虚拟网络,都是由VMWare虚拟机自动配置而生成的,不需要用户自行设置。VMnet8和Mnet1提供DHCP服务,VMnet0虚拟网络则不提供

ESP8266三种模式配置

ESP8266有三种工作模式: 1.Station (客户端模式) 2.AP (接入点模式) 3.Station+AP (两种模式共存) 就是说模块可以当成一个设备(client)连接区域网内的路由,也可以设置成是一个路由(sever),也可以既作为局域网里面的client同时又是其他client的sever。 下面我们可以尝试一下配置ESP8266的指令(注意:每条AT指令后面都要加一个回车键再发送!!!输入用串口软件输入,相当于把电脑想象成单片机来用。): 一、AP(sever)模式 1.输入:AT+CWMODE=2 响应:OK 说明:指令原型为:AT+CWMODE=;其中:1-Station模式,2-AP模式,3-AP兼Station模式。 2.输入:AT+RST 响应: OK 说明:配置好模式后需要重启生效。 3.输入:AT+CWMODE? 响应:+CWMODE:2 OK 说明:这条指令可以不要,这是查询当前模式的指令,模式返回是2,说明是AP模式。

4.输入:AT+CWSAP="ESP8266","0123456789",11,0 响应:OK 说明:指令原型为:AT+ CWSAP=,,, ;其中:字符串参数,接入点名称;:字符串参数,密码最长64字节,ASCII; :通道号;< ecn >:0-OPEN,1-WEP,2-WPA_PSK,3-WPA2_PSK,4-WPA_WPA2_PSK。 然后现在就可以在你的手机或者是电脑通过无线网卡连接到ESP8266上了。 5.输入:AT+CIPMUX=1 响应:OK 说明:开启多连接模式,因为只有在开启多连接模式的时候才能开启服务器模式。注意:透传只能在单连接模式下进行。 6.输入:AT+CIPSERVER=1,8080 响应:OK 说明:设置端口为8080。 最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调试助手来通过“TCP Client”模式下添加“IP:192.168.4.1(模块默认的IP),端口8080(第6步设置的)”值得一提的是,ESP8266当服务器的时候,客户端如果没有数据传输,隔一段时间会自动断开连接,可通过 AT+CIPSTO=

防火墙配置模式

前言 3 一、防火墙的概况、应用及功能 3 1.1 防火墙的定义 3 1.2防火墙的种类 4 1.2.2网络层防火墙 4 1.2.2应用层防火墙 4 1.2.3数据库防火墙 5 1.3 防火墙的功能 5 二、使用设置 5 2.1使用习惯 6 2.1.1所有防火墙文件规则必须更改 6 2.1 .2以最小的权限安装所有的访问规则 6 2.1.3 根据法规协议和更改需求来校验每项防火墙的更改 6 2.1.4当服务过期后从防火墙规则中删除无用的规则 7 2.2配置 7 2.3工作模式 8 2.3.1 透明网桥模式 8 2.3.1.1适用环境 9 2.3.1.2组网实例 9 2.3.2 路由模式 10 2.3.2.1适用环境 11 2.3.2.2NAT(网络地址转换) 11 2.3.2.3组网实例 12 三、总结 13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发展,计算机早已深入到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已无处不在。而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人们对网络的优越性还没有完全接受的时候,黑客攻击开始肆虐全球的各大网站;而病毒制造者们也在各显其能,从CIH到爱虫.中毒者不计其数。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黑客的攻击、计算机病毒和拒绝服务攻击三个方面。目前,人们也开始重视来自网络内部的安全威胁。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网络工具、设备和策略来为我们的网络提供安全防护。其中防火墙是运用非常广泛和效果最好的选择。然而购买了防火墙设备,却不是仅仅装上了硬件就能发挥作用的,而是需要根据你的网络结构和需求在合适的工作模式下配置相应的安全策略,才能满足你的安全需求。由此引出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就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防火墙的概况、应用及功能 1、防火墙的定义 所谓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是一种获取安全性方法的形象说法,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Security Gateway),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防火墙主要由服务访问规则、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4个部分组成,防火墙就是一个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软件或硬件。该计算机流入流出的所有网络通信和数据包均要经过此防火墙。 在网络中,所谓“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如Internet)

VMWare虚拟机三种工作模式详解

很多网友安装了VMWare虚拟机,但是在虚拟机上网问题上却卡住了。要想虚拟机上网,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VMWare虚拟机三种工作模式。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VMWare的三种工作模式。 理解三种工作模式 VMWare提供了三种工作模式,它们是bridged(桥接模式)、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和host-only(主机模式)。要想在网络管理和维护中合理应用它们,你就应该先了解一下这三种工作模式。 1.bridged(桥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VMWare虚拟出来的操作系统就像是局域网中的一台独立的主机,它可以访问网内任何一台机器。在桥接模式下,你需要手工为虚拟系统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而且还要和宿主机器处于同一网段,这样虚拟系统才能和宿主机器进行通信。同时,由于这个虚拟系统是局域网中的一个独立的主机系统,那么就可以手工配置它的TCP/IP配置信息,以实现通过局域网的网关或路由器访问互联网。 使用桥接模式的虚拟系统和宿主机器的关系,就像连接在同一个Hub上的两台电脑。想让它们相互通讯,你就需要为虚拟系统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否则就无法通信。 如果是你是局域网上网方式,虚拟机使用网桥连接方式,只要设置虚拟机的IP地址与本机是同一网段,子网、网关、DNS与本机相同就能实现上网,也能访问局域网络。 如果你是拨号上网方式,虚拟机使用此种方式连接,就要在虚拟机内系统建立宽带连接、拨号上网,但是和宿主机不能同时上网。 2.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 使用NAT模式,就是让虚拟系统借助NAT(网络地址转换)功能,通过宿主机器所在的网络来访问公网。也就是说,使用NAT模式可以实现在虚拟系统里访问互联网。NAT模式下的虚拟系统的TCP/IP配置信息是由VMnet8(NAT)虚拟网络的DHCP服务器提供的,无法进行手工修改,因此使用NAT模式虚拟系统也就无法和本地局域网中的其他真实主机进行通讯。 采用NAT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虚拟系统接入互联网非常简单,你不需要进行任何其他的配置,只需要宿主机器能访问互联网,虚拟机就能访问互联网。 设置上网方式:本机网上邻居属性-->VMnet8属性-->TCP/IP属性-->常规与备用配置都设定为自动获取,虚拟机网上邻居TCP/IP都设定为自动,虚拟网络设置设定如下面图所示 详细步骤: 1.把你的虚拟网卡VMnet8设置为自动获得IP、自动获得DNS 服务器,启用。 如果你想利用VMWare安装一个新的虚拟系统,在虚拟系统中不用进行任何手工配置就能直接访问互联网,建议你采用NAT模式。 注释:以上所提到的NAT模式下的VMnet8虚拟网络,host-only模式下的VMnet1虚拟网络,以及bridged (桥接)模式下的VMnet0虚拟网络,都是由VMWare虚拟机自动配置而生成的,不需要用户自行设置。VMnet8和VMnet1提供DHCP服务,VMnet0虚拟网络则不提供。

Juniper防火墙三种部署模式及基本配置

Juniper防火墙三种部署模式及基本配置 文章摘要: Juniper防火墙三种部署模式及基本配置Juniper防火墙在实际的部署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这三种模式分别是:基于TCP/IP协议三层的NAT模式;基于TCP/IP协议三层的路由模式;基于二层协议的透明模式。1、NAT模式当Juniper防火墙入口接口(“内网端口”)处于NAT模式时,防火墙将通往... Juniper防火墙三种部署模式及基本配置 Juniper防火墙在实际的部署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这三种模式分别是: 基于TCP/IP协议三层的NAT模式; 基于TCP/IP协议三层的路由模式; 基于二层协议的透明模式。 1、NAT模式 当Juniper防火墙入口接口(“内网端口”)处于NAT模式时,防火墙将通往 Untrust 区(外网或者公网)的IP 数据包包头中的两个组件进行转换:源 IP 地址和源端口号。 防火墙使用 Untrust 区(外网或者公网)接口的 IP 地址替换始发端主机的源 IP 地址;同时使用由防火墙生成的任意端口号替换源端口号。 NAT模式应用的环境特征: 注册IP地址(公网IP地址)的数量不足;

内部网络使用大量的非注册IP地址(私网IP地址)需要合法访问Internet; 内部网络中有需要外显并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器。 2、Route-路由模式 当Juniper防火墙接口配置为路由模式时,防火墙在不同安全区间(例如:Trust/Utrust/DMZ)转发信息流时IP 数据包包头中的源地址和端口号保持不变(除非明确采用了地址翻译策略)。与NAT模式下不同,防火墙接口都处于路由模式时,防火墙不会自动实施地址翻译; 与透明模式下不同,当防火墙接口都处于路由模式时,其所有接口都处于不同的子网中。 路由模式应用的环境特征: 防火墙完全在内网中部署应用; NAT模式下的所有环境; 需要复杂的地址翻译。 3、透明模式 当Juniper防火墙接口处于“透明”模式时,防火墙将过滤通过的IP数据包,但不会修改 IP 数据包包头中的任何信息。防火墙的作用更像是处于同一VLAN的2 层交换机或者桥接器,防火墙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天融防火墙信工作模式操作说明

————如何配置防火墙4000透明工作模式———— 1、假设你已经通过串口初始化了防火墙4000(配置接口IP、GUI 登录权限等), 并按照以上拓扑图连接好网络; 2、要求:客户端所在的Intranet区域与服务器端所在的SSN区域通过透明方式 (交换模式)进行通信。实现方式如下: 3、在防火墙管理器中选取“对象管理”→“透明网络”菜单,将弹出透明网络 定义界面;输入需建立的透明网络名称如“transport”,将需要透明传输的接口区域(如服务器端所在的SSN区域和客户端所在的Intranet区域)加入到“统一广播域的网络”中即可;如下图: 4、也可以通过串口登录到防火墙上,使用命令行方式进行设置,命令如下: vlan add transport –a ‘intranet’‘internet’

以上是以测试要求定义的命令格式,完整的配置格式请参见帮助信息。 5、最后在相应访问目的区域中增加访问策略既可。 ————如何配置防火墙4000路由工作模式———— 1、假设你已经通过串口初始化了防火墙4000(配置接口IP、GUI 登录权限等), 并按照以上拓扑图连接好网络; 2、要求:客户端所在的Intranet区域(eth2)与服务器端所在的SSN(eth0) 区域通过路由方式进行通信; 3、由于防火墙缺省情况下的通讯策略就是使用路由模式的,因此在配置防火墙 的路由工作模式的时候,只需要配置相应的接口地址,本例中就只需要配置eth2和eth0的接口地址,并在相应访问目的区域中增加访问策略既可。 ————如何配置防火墙4000混合工作模式———— 路由 eth1 1、假设你已经通过串口初始化了防火墙4000(配置接口IP、GUI 登录权限等), 并按照以上拓扑图连接好网络; 2、要求:客户端所在的Intranet区域(eth2)与服务器端所在的SSN(eth0) 区域通过透明方式(交换模式)进行通信,客户端所在的Intranet区域(eth2)

论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的比较

论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的比较 摘要:社会目标模式、交互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是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本文结合实例,从理论基础、运作目标、小组特点、实践原则、小组成员、工作者的角色等方面对三大模式进行比较,并对三大模式的优劣势进行说明。 关键词:小组工作、社会目标模式、交互模式、治疗模式 分工: 社会目标模式是透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其原则与社区工作有诸多相似之处,强调组员的参与、共识和任务的达成,更重的是强调自我了解和专业训练 交互模式又称互动模式或调节模式,强调在小组的协助过程中,有类似问题的成员聚在一起,相互协助发展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工作技巧 治疗模式也叫预防与康复模型,是以治疗个人作为小组工作的任务,同时提供个人的预防和康复的一种干预方式。 理论基础 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的理论基础不尽相同。 1.社会目标模式:A.参与、意识提升和赋权。参与可激发个人的潜能,提升个人的意识。赋权及时过程也是结果,包括个人层面的赋权:发展一个更加积极的更有影响力的自我意识;社区层面的赋权:获得知识和理解,以便对个人周围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个更加具有批判性的理解;社会层面的赋权:获得更多的能力和资源,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近年来一些针对弱势群体的小组,采用社会目标模式,贯穿了赋权理论。B.系统功能理论。根据系统功能理论强调的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认为小组是由不同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整体,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使小组功能最大化,带给成员真正的改变;小组必须建立总目标和过程目标;小组过程是一个动态化、情境化的过程。C.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交互模式:A.系统理论,系统论中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每一系统都有三个协助人生活的系统:非正式和自然系统,正式系统,社会系统。B.场域理论,场域理论汇总的行为环境论、生活空间论和此时此地的概念 C.镜中我、自我观念和符号互动论。 3.治疗模式:A.精神分析小组;B.阿德勒式小组;C.心理剧;D.行为治疗小组; E.玩型治疗小组; F.交流分析小组; G.案主中心的小组; H.理性情绪治疗小组; I.现实疗法小组。 运作目标 社会目标模式对各种弱势群体有很强的适用性,能够推动能力建设和应对市场压力。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扶贫”的非政府组织、村民自助组织、妇女手工艺制作

部署防火墙的步骤

部署防火墙的步骤 部署防火墙的步骤一#转换特权用户pixfirewall>ena pixfirewal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pixfirewall# conf t #激活内外端口 interface ethernet0 auto interface ethernet1 auto #下面两句配置内外端口的安全级别 nameif ethernet0 outside security0 nameif ethernet1 inside security100 #配置防火墙的用户信息 enable password pix515 hostname pix515 domain-name domain #下面几句配置内外网卡的ip地址 ip address inside 192.168.4.1 255.255.255.0 ip address outside 公网ip 公网ip子网掩码global (outside) 1 interface nat (inside) 1 192.168.4.0 255.255.255.0 0 0

#下面两句将定义转发公网ip的ssh和www服务到192.168.4.2 static (inside,outside) tcp 公网ip www 192.168.4.2 www netmask 255.255.255.255 0 0 static (inside,outside) tcp 公网ip ssh 192.168.4.2 ssh netmask 255.255.255.255 0 0 #下面两句将定义外部允许访问内部主机的服务 conduit permit tcp host 公网ip eq www any conduit permit tcp host 公网ip eq ssh 信任ip 255.255.255.255 #允许内部服务器telnet pix telnet 192.168.4.2 255.255.255.0 inside #下面这句允许ping conduit permit icmp any any #下面这句路由网关 route outside 0.0.0.0 0.0.0.0 公网ip网关 1 #保存配置 write memory 部署防火墙的步骤二步骤一:安装程序时 许多程序在安装时都要求关闭防火墙(如wps office 2003)。有些程序虽然并未直接明示,但若不及时关闭,就有可能造成安装失败,比如弹出“读取错误”、“安装*.exe出错”等信息,或者干脆死机,或者安装上去之后不能正常使用。笔者在安装金山影霸、office xp等程序时已经屡经验证。

AC部署的三种模式

路由模式_简介 设备以路由模式部署时,AC的工作方式与路由器相当,具备基本的路由转发及NAT功能。一般在客户还没有相应的网关设备,需要将AC做网关使用时,建议以路由模式部署。 路由模式下支持AC所有的功能。 如果需要使用NAT、VPN、DHCP等功能时,AC必须以路由模式部署,其它工作模式不支持实现这些功能。 路由模式_部署指导 首选需要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以下几种情况必须使用路由模式部署: 1、用户必须要用到AC的VPN、NAT(代理上网和端口映射)、DHCP这几个功能。 2、用户在新规划建设的网络中来部署AC,想把AC当作一台网关设备部署在网络出口处。 3、用户网络中已有防火墙或者路由器了,但出于某方面的原因想用AC替换掉原有的防火墙或者路由器并代理内网用户上网。 路由模式_基本配置思路 1、网口配置:确定设备外网口及地址信息,如果是固定IP,则填写运营商给的IP地址及网关;如果是ADSL

拔号上网,则填写运营商给的拔号账号和密码;确定内网口的IP地址信息; 2、确定内网是否为多网段网络环境,如果是的话需要添加相应的回包路由,将到内网各网段的数据回指给设备下接的三层设备。 3、用户是否需要通过AC设备上网,如果是的话,需要设置代理上网规则,填写需要代理上网的内网网段。 网桥模式_简介 设备以网桥模式部署时对客户原有的网络基本没有改动。网桥模式部署AC时,对客户来说AC就是个透明的设备,如果因为AC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网络中断时可以开启硬件bypass功能,即可恢复网络通信。 网桥模式部署时AC不支持NAT(代理上网和端口映射)、VPN、DHCP功能,除此之外AC的其它功能如URL 过滤、流控等均可实现。 网桥模式部署时AC支持硬件bypass功能(其它模式部署均没有硬件bypass)。 网桥模式_2种类型 1、网桥多网口:网桥多网口是指设备只做一个网桥,

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讲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课题: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目的: 1.熟悉PLC的结构组成、部等效电路; 2.理解掌握PLC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及容: {导入} 要实现PLC的控制需要: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PLC硬件和软件(控制程序)。 一、PLC的基本组成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多种多样,但其组成的一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结构,其功能的实现不仅基于硬件的作用,更要靠软件的支持,实际上可编程控制器就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计算机。Memorizer(RAM,ROM), it is the memory devices of the PLC and used to store programs and data. (一)PLC的硬件结构 CPU)——控制器的核心 (RAM、ROM) 输入、输出部件(I/O部件)——连接现场设备与CPU之间的接口电路

电源部件——为PLC部电路提供能源 整体结构的PLC——四部分装在同一机壳 模块式结构的PLC——各部件独立封装,称为模块,通过机架和总线连接而成 I/O的能力可按用户的需要进行扩展和组合(扩展机) 另外,还必须有编程器——将用户程序写进规定的存储器 1.中央控制处理单元(CPU) 可编程控制器中常用的CPU主要采用通用微处理器、单片机和双极型位片式微处理器三种类型。 通用微处理器有8080、8086、80286、80386等;单片机有8031、8096等;位片式微处理器的AM2900、AM2903等。FX2可编程控制器使用的微处理器是16位的8096单片机。 2.存储器 可编程控制器配有两种存储器: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图1 PLC硬件结构

防火墙选型重要参考

防火墙选型参考 大多数人也许不明白,普通会话数会有几千到几十万不等,那么是不是内网中的机器数量跟会话数有直接联系呢?想到这里,其实答案马上就能出来了。举例说明,一个并发会话数代表一台机器打开的一个窗口或者一个页面。那么内网中一台机器同时开很多页面,并且聊天工具或者网络游戏同时进行着,那么这一台机器占用的会话数就会有几十到几百不等。内网中同时在线的机器数量越多,需要的会话数就越多。所以,根据防火墙的型号不同,型号越大,并发会话数就会越多。 在一些防火墙中还有另外一个概念,那就是每秒新建会话数。假设在第一时间,已经占用了防火墙的全部会话数,在下一秒,就要等待防火墙处理完之前不需要的会话数才能让需要的人继续使用剩余的会话数。那么这个每秒新增会话数就很重要了。如果每秒新增会话数不够的话,剩下的人就要等待有新的会话数出来。那么就会体现为上网速度很慢。了解了这一情况,选购者就不会承担这个防火墙导致网速变慢的黑锅了。 性能 防火墙的性能对于一个防火墙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每秒钟可能通过防火墙的最大数据流量,以bps为单位。从几十兆到几百兆不等,千兆防火墙还会达到几个G的性能。关于性能的比较,参看防火墙的彩页介绍就可以比较的出来,比较明了。 工作模式 目前市面上的防火墙都会具备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路由模式、NA T模式还有透明模式。 透明模式时,防火墙过滤通过防火墙的封包,而不会修改数据包包头中的任何源或目的地信息。所有接口运行起来都像是同一网络中的一部分。此时防火墙的作用更像是Layer 2(第2层)交换机或桥接器。在透明模式下,接口的IP地址被设置为0.0.0.0,防火墙对于用户来说是可视或"透明"的。 处于"网络地址转换(NA T)"模式下时,防火墙的作用与Layer 3(第3层)交换机(或路由器)相似,将绑定到外网区段的IP封包包头中的两个组件进行转换:其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防火墙用目的地区段接口的IP地址替换发送封包的主机的源IP地址。另外,它用另一个防火墙生成的任意端口号替换源端口号。 路由模式时,防火墙在不同区段间转发信息流时不执行NA T;即,当信息流穿过防火墙时,IP封包包头中的源地址和端口号保持不变。与NAT不同,不需要为了允许入站会话到达主机而建立路由模式接口的映射和虚拟IP地址。与透明模式不同,内网区段中的接口和外网区段中的接口在不同的子网中。 管理界面 管理一个防火墙的方法一般来说是两种:图形化界面(GUI)和命令行界面(CLI)。 图形界面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web方式(包括http和https)和java等程序编写的界面进行远程管理;命令行界面一般是通过console口或者telnet/ssh进行远程管理。 接口 防火墙的接口也分为以太网口(10M)、快速以太网口(10/100M)、千兆以太网口(光纤接口)三种类型。防火墙一般都预先设有具有内网口、外网口和DMZ区接口和默认规则,有的防火墙也预留了其它接口用于用户自定义其它的独立保护区域。防火墙上的RS232 Console口主要用于初始化防火墙时的进行基本的配置或用于系统维护。另外有的防火墙还有可能提供PCMCIA插槽、IDS镜像口、高可用性接口(HA)等,这些是根据防火墙的功能来决定的。 策略设置 防火墙提供具有单个进入和退出点的网络边界。由于所有信息流都必须通过此点,因此可以筛选并引导所有通过执行策略组列表(区段间策略、内部区段策略和全局策略)产生的信息流。 策略能允许、拒绝、加密、认证、排定优先次序、调度以及监控尝试从一个安全区段流到另一个安全区段的信息流。可以决定哪些用户和信息能进入和离开,以及它们进入和离开的时间和地点。 简单的说,防火墙应该具有灵活的策略设置,针对源和目的IP地址、网络服务以及时间几个方面实施不同的安全策略。 内容过滤

三菱编程序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三菱编程序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功能特点 1.逻辑控制 : PLC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够进行与、或、非等逻辑运算,可以代替继电器进行开关量控制,故它可替代继电器进行开关量控制。 2.定时控制 :为满足生产控制工艺对时间的要求,PLC一般提供时间继电器,如FX1S提供T0—T63共64个计时器。并且计时时间常数在范围内用户编写程序时自己设定:接通延时、关断延时和定时脉冲等方式。并且在PLC运行中也可以读出、修改,使用方便。 3.计数控制 :为满足计数的需要,不同的PLC提供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计数器。如FX1S 提供16位增量计数C0—C15(一般用)、C16—C31(保持用),32位高速可逆计数器C235—C245(单相单输入)、C246—C250(单相双输入)、C251—C255(双相双输入)共26个定时器。用脉冲控制可以实现加、减计数模式,可以连接码盘进行位置检测,且在PLC运行中也可以 读出、修改,使用方便 4.步进顺序控制 :步进顺序控制是plc最基本的控制方式。是为有时间或运行顺序的生产过程专门设置的指令,在前道工序完成之后,就转入下一道工序,使一台PLC可作为多部步 进控制器使用。 5.对控制系统的监控 PLC具有较强的监控能力,操作人员可以根据PLC的监控信息,通过监控命令,可以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改变对异常值的设定。 6.数据处理: PLC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随着PLC的发展,已经能对大量的数据进行 快速处理。如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功能。 7.通信和联网: 现代 PLC大多数都采用了通信、网络技术,有RS232或RS485接口,可进行远程I/O控制,多台 PLC可彼此间联网、通信,外部器件与一台或多台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处理单元之间,实现程序和数据交换,如程序转移、数据文档转移、监视和诊断。 通信接口或通信处理器按标准的硬件接口或专有的通信协议完成程序和数据的转移。在系统构成时,可由一台计算机与多台PLC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网络,以便完成较大规模的复杂控制。通常所说的SCADA系统,现场端和远程端也可以采用PLC 作现场机。 8.输入/输出接口调理功能: 具有 A/D、D/A转换功能,通过I/O模块完成对模拟量的控制和调节。位数和精度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选择。具有温度测量接口,直接连接各种电阻或电偶。9.人机界面功能 :提供操作者以监视机器、过程工作必需的信息。允许操作者和PLC系统与其应用程序相互作用,以便作出决策和调整。实现人机界面功能的手段:从基层的操作者屏幕文字显示,到单机的CRT显示与键盘操作和用通信处理器、专用处理器、个人计算机、 工业计算机的分散和集中操作与监视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属于存储程序控制的一种装置,其控制功能是通过存放在存储器内的程序

《防火墙原理与实用技术》-复习题1

《防火墙实用技术》模拟测试题一(案例分析题) 试题一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6,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15分) 【说明】某公司的两个部门均采用Windows 2003的NAT功能共享宽带连接访问Internet,其网络结构和相关参数如图2-1所示。ISP为该公司分配的公网IP地址段为202.117.12.32/29。 【问题1】(2分)在Windows 2003中,(1)不能实现NAT功能。 A. 终端服务管理器 B. Internet连接共享 C. 路由和远程访问

【问题2】(4分)在图2-2所示的窗口中,为部门B的服务器2配置“路由和远程访问”功能,新增eth0和eth1上的网络连接。eth0上的网络连接应该选中图2-3中的(2)选项进行配置, eth1上的网络连接应该选中图2-3中的(3)选项进行配置。 (2)、(3)备选答案: A.专用接口连接到专用网络B.公用接口连接到InternetC.仅基本防火墙 【问题3】(2分)部门B中主机PC1的默认网关地址应配置为(4)才能访问Internet。 【问题4】(2分)在部门B的服务器2中,如果将ISP分配的可用公网IP地址添加到地址池(如图2-4所示),那么服务器1收到来自部门B的数据包的源地址可能是(5)。如果部门B中两台不同PC机同时发往公网的两个数据包的源地址相同,则它们通过相互区分。

【问题5】(2分)在服务器2的eth1上启用基本防火墙,如果希望将202.117.12.38固定分配给IP为地址192.168.2.10的FTP服务器,且使得公网中主机可以访问部门B中的FTP图服务,应该在2-4和图2-5所示的对话框中如何配置? 【问题6】(3分)为了实现部门A和部门B中主机互相通信,在服务器1和服务器2上都运行了“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在图2-6所示的对话框中,两台服务器的静态路由信息应配置为:

AC部署的三种模式word版本

A C部署的三种模式

路由模式_简介 设备以路由模式部署时,AC的工作方式与路由器相当,具备基本的路由转发及NAT功能。一般在客户还没有相应的网关设备,需要将AC做网关使用时,建议以路由模式部署。 路由模式下支持AC所有的功能。 如果需要使用NAT、VPN、DHCP等功能时,AC必须以路由模式部署,其它工作模式不支持实现这些功能。 路由模式_部署指导 首选需要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以下几种情况必须使用路由模式部署: 1、用户必须要用到AC的VPN、NAT(代理上网和端口映射)、DHCP这几个功能。 2、用户在新规划建设的网络中来部署AC,想把AC当作一台网关设备部署在网络出口处。 3、用户网络中已有防火墙或者路由器了,但出于某方面的原因想用AC替换掉原有的防火墙或者路由器并代理内网用户上网。 路由模式_基本配置思路 1、网口配置:确定设备外网口及地址信息,如果是固定IP,则填写运营商给的IP地址及网关;如果是ADSL拔号上网,则填写运营商给的拔号账号和密码;确定内网口的IP地址信息; 2、确定内网是否为多网段网络环境,如果是的话需要添加相应的回包路由,将到内网各网段的数据回指给设备下接的三层设备。

3、用户是否需要通过AC设备上网,如果是的话,需要设置代理上网规则,填写需要代理上网的内网网段。 网桥模式_简介 设备以网桥模式部署时对客户原有的网络基本没有改动。网桥模式部署AC 时,对客户来说AC就是个透明的设备,如果因为AC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网络中断时可以开启硬件bypass功能,即可恢复网络通信。 网桥模式部署时AC不支持NAT(代理上网和端口映射)、VPN、DHCP功能,除此之外AC的其它功能如URL过滤、流控等均可实现。 网桥模式部署时AC支持硬件bypass功能(其它模式部署均没有硬件bypass)。网桥模式_2种类型 1、网桥多网口:网桥多网口是指设备只做一个网桥,但内外网口不是一一对应的,可能内网口需要接多个网口,也可能外网口需要接多个网口,各个网口之间的数据都可以设置转发,设备的ARP表只维持一份。 2、多网桥:多网桥是指一台设备可以做多个网桥,相当于多个交换机,和网桥多网口的区别是:内外网口是一一对应的;网口属于同一个网桥才能进行数据转发,不同网桥接口之间的数据不能转发。 网桥模式_部署指导

防火墙工作模式的研究及应用

防火墙工作模式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随着internet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防火墙技术也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文章以工作中的两种实际情况为例。从应用环境和配置思路上比较了防火墙两种工作模式的不同。 【关键词】防火墙、工作模式、路由模式、透明模式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发展,计算机早已深入到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已无处不在。而internet 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人们对网络的优越性还没有完全接受的时候,黑客攻击开始肆虐全球的各大网站;而病毒制造者们也在各显其能,从CIH到爱虫.中毒者不计其数。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黑客的攻击、计算机病毒和拒绝服务攻击三个方面。目前。人们也开始重视来自网络内部的安全威胁。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网络工具、设备和策略来为我们的网络提供安全防护。其中防火墙是运用非常广泛和效果最好的选择。然而购买了防火墙设备,却不是仅仅装上了硬件就能发挥作用的,而是需要根据你的网络结构和需求在合适的工作模式下配置相应的安全策略,才能满足你的安全需求。由此引出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就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2.防火墙 2.1防火墙的概况及应用 防火墙是位于两个信任程度不同的网络之间(如企业内部网络和internet之间)的软件或硬件设备的组合。它对两个网络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通过强制实施统一的安全策略,防止对重要信息资源的非法存取和访问以达到保护系统安全的目的。可以阻止非法入侵、抵御诸多类型的攻击,有效地保护你的内部网络,同时对内实施有效的访问控制。 在目前的整个网络安全体系当中,防火墙技术是最为主要的,也是利用最为广泛的网络安全设备。据美国有关机构统计,在选用安全设备的各种组织和企业中。80%选用了防火墙。 2.2防火墙的基本功能 作为控制网络访问的安全设备。防火墙应具备以下功能: ◆隐藏内部网络结构及资源; ◆保护不安全的网络服务; ◆执行网络间的访问控制策略:, ◆统一集中的安全管理; ◆记录并统计网络使用情况;

关于社区工作地区发展模式的思考

社区工作 关于社区工作地区发展模 式的思考 ——基于某社区的案例分析 [键入作者姓名]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关于社区工作的地区发展模式的思考 ——基于某社区的案例分析 【摘要】社区工作好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那么不同的社区工作模式在不同的形势下的选择与运用有利于社区的稳定、团结与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案例,站在地区发展模式的视角来分析案例,从而了解认识学习地区发展模式这一社区工作模式。 【关键词】社区工作地区发展模式案例分析 地区发展或者社区发展模式,为社会工作的一种介入手法,通过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互助合作,以及政府、社会机构组织的协助和支持,动员社区内外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求的一种工作模式。 该模式强调的是居民的参与和合作沟通,注重居民在参与守区发展过程的个人能力、公共意识和社区归属感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社区物质环境的建设。一种强调居民的参与、合作,集体组织起来控制、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福利需求,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社区工作方法。 美国学者罗斯曼(J.ROthman)在总结美国社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1979年提出了社区组织的三大实用操作模式,地区发展模式是其

中运用非常广泛的模式。根据罗斯曼的定义,地区发展作为社区工作的介入模式之一,其目标在于建立社区自助的能力和社区的整合。着重于推动社区内不同团体及居民广泛地参与,界定本身的需要,并采取自助及互助的行动去改善社区关系,解决社区问题,进而改变社区。 案例分析 案例:某社区的建设 该小区是较老的小区。辖区现有常住居民2400户、人口6900人,低保户84户、210人。60岁以上老年人660人,占总人口的10%,其中空巢老人140人,独居老人79人,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同时,小区居民中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残障人士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总体来看,小区居民大多收入不高,生活不富裕。 为改善该社区的现状,社区工作者介入了该社区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工作思路,以社区建设为重点,以文化来交流人心,以平安促和谐,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为社区居民营造了一个安定、祥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社区近年来先后成立了老年人协会、残疾人协会、驾驶员协会、志愿者协会、群众艺术团、法律援助服务站、党员服务站、青少年活动站、便民服务站、医疗卫生服务站等社区组织,会员人数达几百多人。在社区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这些社区组织发挥着独特重要的作用。

防火墙模块工作模式

1. 2防火墙模块工作模式配置 2. 2.1工作模式概述 M8600-FW防火墙模块可以工作在路由模式或透明模式。 路由模式: 该模式的防火墙模块可以让处于不同网段的设备通过路由转发的方式进行相互通信,IP报文到达防火墙业务模块后按路由模式进行转发(即按目的IP地址进 行选路),缺省情况下为该模式。 透明模式: 该模式的防火墙模块表现为一个透明网桥,它可以连接在IP地址属于同一子网的两个物理子网之间,报文在接口间进行转发时,需要根据报文的MAC 地址来 寻找出接口。 在使用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让防火墙模块在透明模式和路由模式下进行切换。 3. 2.2理解路由模式 4. 2.2.1路由模式概述 缺省情况下防火墙模块工作在路由模式。 为了配置防火墙工作在路由模式,需要在交换机和防火墙模块上进行如下的配置。 ◆交换机 1)创建2个VLAN,把报文的入端口和出端口加入不同的VLAN 2)配置交换机与防火墙模块相连接的2个万兆以太口为聚合口,工作在trunk模 式,允许上述的VLAN通过 ◆防火墙模块 1)配置防火墙工作模式为路由模式 2)创建2个VLAN 接口,接口号分别对应于交换机的2个VLAN ID 3)为2个VLAN 接口配置ip地址

若要实现在多个VLAN 的任意两个VLAN 间进行三层转发,需要在交换机中创建多个VLAN,将防火墙保护的流量经过的各端口划分到各个独立的VLAN中,同时在防火 墙创建多个对应的VLAN接口并配置IP地址。 5. 2.2.2路由模式配置 2.2.2.1配置交换机 下述为在交换机设备线卡端的配置: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Step 5 Step 6 Step 7 Step 8 Step 9 Step 10 Step 11 Step 12 Step 13 Step 14 Step 15 Step 16 Step 17

juniper screen 防火墙三种部署模式及基本配置

Juniper防火墙在实际的部署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这三种模式分别是: ① 基于TCP/IP协议三层的NAT模式;② 基于TCP/IP协议三层的路由模式;③ 基于二层协议的透明模式。2. 1、NAT模式当Juniper防火墙入口接口(内网端口)处于NAT模式时,防火墙 Juniper防火墙在实际的部署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这三种模式分别是: ① 基于TCP/IP协议三层的NAT模式; ② 基于TCP/IP协议三层的路由模式; ③ 基于二层协议的透明模式。 2. 1、NAT模式 当Juniper防火墙入口接口(“内网端口”)处于NAT模式时,防火墙将通往Untrust 区(外网或者公网)的IP 数据包包头中的两个组件进行转换: 源IP 地址和源端口号。 防火墙使用Untrust 区(外网或者公网)接口的IP 地址替换始发端主机的源IP 地址;同时使用由防火墙生成的任意端口号替换源端口号。 NAT模式应用的环境特征: ① 注册IP地址(公网IP地址)的数量不足; 2. 2、Route-路由模式

当Juniper防火墙接口配置为路由模式时,防火墙在不同安全区间(例如: Trust/Utrust/DMZ)转发信息流时IP 数据包包头中的源地址和端口号保持不变。 ① 与NAT模式下不同,防火墙接口都处于路由模式时,不需要为了允许入站数据流到达某个主机而建立映射IP (MIP)和虚拟IP (VIP)地址; ② 与透明模式下不同,当防火墙接口都处于路由模式时,其所有接口都处于不同的子网中。 路由模式应用的环境特征: ① 注册IP(公网IP地址)的数量较多; ② 非注册IP地址(私网IP地址)的数量与注册IP地址(公网IP地址)的数量相当; ③ 防火墙完全在内网中部署应用。 2. 3、透明模式 当Juniper防火墙接口处于“透明”模式时,防火墙将过滤通过的IP数据包,但不会修改IP数据包包头中的任何信息。防火墙的作用更像是处于同一VLAN 的2层交换机或者桥接器,防火墙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透明模式是一种保护内部网络从不可信源接收信息流的方便手段。使用透明模式有以下优点: ① 不需要修改现有网络规划及配置; ② 不需要为到达受保护服务器创建映射或虚拟IP 地址; ③ 在防火墙的部署过程中,对防火墙的系统资源消耗最低。 2.

防火墙透明工作模式的配置

4.2 防火墙透明工作模式的配置 前置知识: 防火墙的透明工作模式,相当于防火墙端口工作于透明网桥模式,即防火墙的各个端口所连接的计算机均处于同一IP子网中,但不同接口之间的计算机的访问要受安全规则的制约。因此这对内部网络中需要对某些计算机采取强化控制措施时是很用的。 这是对网络变动最少的接入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原来网络的安全升级中,而原有的拓扑只要稍加改动即可。 实验目的 1.了解什么是防火的透明工作模式 2.掌握防火墙透明工作模式的配置方法,并在防火墙中设置简单规则以实现对外部设 备访问的控制 实验器材 1.DCFW-1800S-K/VPN防火墙一台 2.交叉网线两根 3.PC机两台 实验拓扑及规划 试验步骤 1.给防火墙LAN(if1)接口设置IP地址及添加管理机地址 在命令行方式下利用admin用户登录到防火墙,执行如下操作: # ifconfig if1 192.168.100.100/24 # ifconfig if1 192.168.100.100/24 # adminhost add 192.168.100.101 # apply # save 做了如上修改之后,修改本地计算机的“测试”网卡地址为“192.168.100.101”,并启动浏览器、用admin用户登录到防火墙。 2. 进入网桥设置主界面 选择“首页”|“系统”|“网桥设置”命令,如图1所示:

图1 网桥设置界面 3.启用网桥 单击图1中“网桥设备”中的“bridge0”右边的“修改”按钮,进入如图2所示的界面,选中“修改网桥设置”选项卡,随后选中“启用”复选框,以启用网桥。 图2 启用网桥设置 4.向网桥中添加接口 选中“网桥bridege0接口设置”选项卡,如图3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