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信息化平台方案

旅游信息化平台方案

旅游信息化平台方案
旅游信息化平台方案

旅游信息化平台解决方案

一、方案概述

1、总体需求

支持政府部门办公和管理

满足相关政府部门推动旅游产业和旅游信息化的行政办公需求、行政管理;

各类信息方便查询、统计,并逐步提供多维分析和决策支持。

服务于旅游目的地(景区)

服务于旅游目的地的基本需求是逐步实现整合营销、整合服务、统一管理,消费者可以通过先进的目的地营销平台,在获得相关旅游信息资源的同时,

也能获得相关旅游产品信息、服务信息和配套资源的情况;旅游企业和主

管部门可实现整合营销、服务和管理。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并逐渐达到在需要的时候、在任何时间和地点

均能获得相关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都能查到相应的旅游信息,能够预定相应的旅游产

品和享受旅游信息服务。通过呼叫中心、在线网站、手机短信等多种基于

网络的现代化信息沟通交流手段,使用多种客户端和信息终端,均能获得

所需要的相应旅游信息和服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门户网站,可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吃住行游购娱的信

息和服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平台,可随时随地方便地与相关部门、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和获得及时地信息反馈。

服务于旅游产业链上的企业

可通过平台方便地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运营;

可方便地享受旅游平台提供的信息化服务;

可通过平台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和信息沟通、交流;

可方便地获取和应用平台提供的全面的经营、管理、市场信息和数据,以

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可方便地获得平台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更好地与行

业合作伙伴密切配合,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2、系统初步设计

旅游信息平台是集食、宿、行、游、购、娱旅游相关产品管理、诚信认证及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品管理系统,提供游客最全面、最权威的

旅游信息查询与旅游产品订购服务。

旅游信息化的落实将从构件化与集成化的角度出发进行体系整合,采用先进

的技术架构和构件化的建设模式,应用功能的实现在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的基础

上完成;各类应用利用支撑平台信息资源管理,形成旅游数据共享的管理和处理

模式,各类业务应用之间在信息资源层进行数据的共享、联动,并形成统一的对

外接口以及与定位服务

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子系统: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如实时交通信息,天气预报,旅游路线,住宿,机票服务等等。

通信子系统:平台与外部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通道。

终端子系统:各种接入支持。

旅游局的需求

构建诚信、规范的旅游产业环境,加强对旅行社和景区的监管;

旅游政策信息的及时传递;

旅游渠道的需求

旅游营销信息的及时发布和掌握;

游客需求的及时了解和沟通;

降低招揽游客的运作成本;

旅客的需求

方便、快捷、可信的获得旅游信息和交流;

方便、快捷、可信、优惠的实现旅游服务和产品交易;

3、南京思柏瑞简介

南京思柏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集移动互联网研发、移动APP定制、移动信息化服务为一体,伴随成长型企业发展,随时提供企业客户移动信息化服务针对

性解决方案,随着思柏瑞科技在安卓/IOS/WIN PHONE技术创新应用,致力于微门户、微账号、微建站于一体的聚门户服务提供商。

4、聚门户概念

聚门户是一款为政府企业单位实现在移动互联终端(手机、PAD、展示终端)上实现信息发布、展现本单位及行业相关信息的移动终端门户系统。能够实现实

时同步客户指定网站(包括B/S结构信息化系统)信息并经过聚合和转换后在客

户的终端APP及微信公共帐号上推送呈现。同时,也对没有网站的政企单位提供

简捷的建站发布工具,实现网站、APP、微信公共帐号的信息同步发布。

世界步入移动互联时代,社会核心人群的信息获取方式除了原有的传媒、

PC互联网外越来越依赖于移动设备上的各类APP、信息门户、微信等。

对于已经在互联网时代建立WEB门户网站的政府或企业单位,急需技术手

段将已有的传统互联网门户甚至B/S结构的信息化系统平移到移动互联设备上,

通过移动设备上的APP、微信公共帐号等实现自有若干门户网站及信息化系统的会

聚呈现。

对于新兴企业,为了实现企业高覆盖的营销推广和高时效的信息发布,也

不再满足简单建设单一的互联网网站,而是希望通过微信公共账户,手机APP等多种工具实现企业的营销推广和信息发布。

5、聚门户系统组成

二、信息化平台功能分析

旅游局的信息发布:促销宣传和对景区商铺的管理(处理用户投诉)等。景

区商家产品促销,信息发布。游客接口,了解景区信息,游览动画图,门票在线

支付,商家在线预定(酒家/住宿等),投诉等。

1、景区票务系统(局域网)

自建景区内部票务系统,景区可将所有资料放在本地,自己拥有和管理,支持自建(或选购)服务器等。包含售票、退票、团体票(特殊票)、旅行社代理,出入库统计,权限管理等景区票务所需的所有功能。

2、景区电商平台(互联网)

除了有景区实体票和电子票的售票等功能外还包括为景区搭建一套景区的完整的电商平台(互联网):电商+形象宣传,

景区没有宣传网站,我们可以帮助帮助搭建景区自己的电商形象宣传站,实现企业网站与电商网站的结合;

景区已有形象网站,可帮助其中一个栏目融入电商平台(用二级域名指向我们为景区建立的电商平台即可),实现在线购票,同时包括完整的电子票代理体系。

3、景区移动营销、微信营销(移动互联网)

移动营销+微营销+景区导览,通过吸引用户主动扫码(或关注)的方式,使景区宣传更加立体,游客亦可全方位了解景区,包含产品管理,景点介绍,景区导览,景区线路等景区里的吃、游、玩完整介绍,另通过抽奖、大转盘、问卷调查等互动方式,吸引游客提交手机号码获取优惠券,实现商家的二次营销,收取意向用户号码,市场分析等,最为重要的是,商户可做大数据统计,统计不同渠道的广告效果,用户行为分析等完整解决营销类瓶颈问题,如推荐景区周边的吃住购等项目给到游客,形成旅游消费链接。

4、移动商圈

让景区能参与到游客除景区内消费外的周边消费中去,和周边的旅行社、酒店、餐饮、娱乐、购物等相关行业合作发展商圈模式,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

安全的一站式旅游服务,方便游客得到游玩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各项信息,全面提升景区的业务范围,和游客多角度互动。

三、系统架构设计

1、总体架构

框架结构分为:B/S平台主系统、移动端信息聚合引擎、移动客户端APP。

整体设计框架图

操作流程图

功能模块图

景区消费流程图

2、B/S平台的功能模块

平台功能分布图

B/S平台主要功能:

实现旅行社、景区(景点)、宾馆、酒店、农家乐、旅游商店等旅游相关企业基本信息管理;

实现旅游相关企业食、宿、行、游、购、娱产品备案管理;

实现旅游企业及旅游产品诚信分级认证管理;

实现食、宿、行、游、购、娱相关旅游产品预订及交易功能;

通过语音、互联网、手机等多种渠道为游客提供旅游诚信查询服务及旅游产

品预订、订单交易服务;

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渠道为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产品管理及产品预订、交易管理服务;

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渠道为旅游局提供旅游诚信认证管理及其他后台管理服

务;

作为旅游局未来DMS(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产品管理子系统和电子商务

子系统为DMS系统提供接口服务;

3、信息聚合及移动客户端功能

旅游信息化以服务、营销、管理为一体通过三网融合方式实现面向未来的旅

游信息化新形态,实现通过景区窗口、移动电商、微信售票、电商网站、自动售

票机等多途径购票,又实现移动营销、微信营销、景区智能导览、景区三维实景、

分享朋友圈、推荐商圈等多种互动营销方式及完善的员工管理、代理管理、景点

管理、智能流量统计预警、财务统计、大数据分析等管理功能。

移动客户端效果图

四、技术实现

订票系统展示

旅游网站平台展示

电商网站

为景区建立属于他自己的B2B和B2C的电商平台,提供各种票务的销售、无限级发展代理、支持第三方接口,快速实现O2O;让游客获得一系列完美的消费体验。移动客户端展示

移动营销

景区推广宣传更加立体,扫描二维码,游客亦可全方位了解景区吃、住、游、玩,通过抽奖、转盘等互动方式,吸引游客提交信息,实现景区的二次营销。

景区游览导视牌二维码,游客扫码后无需导游直接获取景区电子导游解说,实现全数字化景区。扫码后享受“手机导游”带来的景区数字化便捷体验!

微信营销

游客通过关注景区微信公众号,获取景区更多信息,帮助景区实现精准营销,从而提高客户精准度和质量,用最简单的方式,做最大的营销!

景区智能导览

游客扫码后无需导游直接进入电子智能导览,按照语音提示和电子地图进入景点游玩,查看景点介绍,实现数字化景区。

景区三维实景

为景区带来全新的展示方式,给景区(产品)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展示机会,

三维全景虚拟导览,实现边走边看,使无形的旅游产品变得“有形”起来。

在3D地图展示中,可以查看到对应的购票处、纪念品售货点、酒店、餐馆,

休闲娱乐等。在展示点位信息中,通过系统对接,可以查询到诸如点位简单介绍、

酒店剩余空房等信息。用户可通过GIS地图展示,直接跳转到对应点位的页面,进行订票、订餐、订房、预订商品等业务。

五、功能模块列表

景区资源管理系统主要以经营资源、物业资源、景观资源等三大管理要素,

基于景区内部管理和协调指导工作的需要,涵盖了景区商户、商铺经营、物业管

理、设施维护、环境保护、后勤保障、停车场管理、财务费用管理等各业务环节。

本地票务系统售票管理

销售门票各种类和折扣票;实现各类票种的销售、

补票、退票等功能

检票系统检查输入设备(身份证、二维码、条码、RFID);同

系统对照是否有效;有效开闸

库存管理

门票入库;门票领取;售票员退库;总退库;查询统

财务结算系统入账;对帐;调帐冲帐;账目报表;报表查询分析;数据维护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信息管理;导游信息管理;协议价管理;购票情况统计;客户签单核销

会员积分管

理系统

消费积分;会员级别;会员管理

报表实时汇总;分类售验票数据;直观的数据图表统计实时汇总;分类售验票数据;直观的数据图表领导查询实时汇总;分类售验票数据;直观的数据图表权限管理对各种级别的权限进行定义

景区商家旅游商品管

商品入库、定价,销售,查询,统计等商家管理系

商家名单管理,考核

景区订房系

订房、退房、投诉等管理

景区订餐系

订餐、排号、等管理

电商产品体系产品列表单个产品展示产品发布

订单体系充值购买电子凭证记录及状态消费记录

会员体系

充值及记录会员资料及密码修改会员登录及

忘记密码会员注册

第三方平台支持

移动营销微信营销支持拍码购票支持移动电商支持景区导览支持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2017年旅游景区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旅游景区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9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4) 二、行业监管体系和政策法规 (5) 1、行业监管体系 (5)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6)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6) (2)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6) 三、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7) 1、行业市场规模 (7)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 (7) (2)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市场规模 (8) (3)旅游行业快速增长 (9) 2、行业发展趋势 (10) (1)以销售软件产品为主向提供软件综合服务转变 (11) (2)软件市场服务化 (11) (3)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 (11) (4)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12) 四、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12) 1、与上游行业的关系 (12) 2、与下游行业的关系 (13) 五、行业壁垒 (13) 1、技术壁垒 (13) 2、人才壁垒 (14) 3、客户资源壁垒 (14) 4、信誉壁垒 (15) 六、行业风险 (15)

1、政策风险 (15) 2、技术风险 (15) 3、知识产权不得当保护风险 (16)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6) 1、有利因素 (16) (1)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为本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6) (2)下游需求的市场前景广阔 (17) 2、不利因素 (17) (1)行业竞争加剧 (17) (2)创新能力不足 (17) (3)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 (18) 八、行业竞争格局 (18) 1、浙江深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8) 2、深圳市鼎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9) 3、上海大漠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 4、福建九天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

“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

“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 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信息化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形势与要求 一、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从粗放型旅游大国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信息化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一)信息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化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和发展方向,“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全球信息化已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信息化产业体系已逐步完善,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互联网+”异军突起,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

显。 (二)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将呈现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竞争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业发展对信息化有了新的需求,需要用信息技术推进旅游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和消费形态的转变,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旅游经济稳步增长、综合效益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的目标。 (三)旅游信息化加快发展的基础已经形成。近年来,特别是旅游“515”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旅游信息化取得长足进展,旅游信息化管理初见成效,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旅游在线市场初具规模,全覆盖式旅游宣传营销格局基本形成,旅游电子政务稳步推进,旅游信息化对旅游业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为“十三五”时期旅游信息化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要求

智慧旅游景区大数据信息化系统方案

智慧景区旅游信息化平台大数据系统集成 设 计 方 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1) 1.1 项目概述 (1) 1.2 系统设计依据 (4) 1.3 系统设计原则 (4) 第2章智慧景区旅游总体设计 (7) 2.1 智慧景区建设主要目标 (7) 2.1.1 服务主管单位 (7) 2.1.2 服务游客 (7) 2.1.3 服务景区 (7) 2.2 整体建设框架 (8) 2.3 业务应用关系 (9) 2.4 总体功能结构 (10) 2.5 整体技术架构 (11) 2.6 基础网络支撑 (13) 2.6.1 系统概述 (13) 2.6.2 系统建设目的 (13) 2.6.3 建设需求 (13) 2.6.4 网络系统设计 (14) 第3章系统详细设计 (32) 3.1 景区基础支撑及智慧管理体系 (32) 3.1.1 景区基础智慧支撑系统 (32) 3.1.2 景区综合应用系统 (171) 3.2 景区智慧游客服务体系 (178) 3.2.1 呼叫中心 (178) 3.2.2 游客投诉建议处理系统 (180) 3.2.3 信息发布系统 (181) 3.3 景区智慧营销体系 (187) 3.3.1 门户网站 (187) 3.3.2 游客电子商务系统 (189) 3.3.3 分销业务渠道管理系统 (191) 3.3.4 移动终端管理系统 (198) 3.4 总控集成平台建设规划 (202) 3.4.1 主要功能 (202) 3.4.2 地理信息系统 (207) 3.4.3 系统特点 (207) 3.5 指挥中心硬件环境及机房工程 (208) 3.5.1 指挥中心 (209) 3.5.2 中心机房 (216) 3.6 系统集成 (221) 3.6.1 集成建设总体原则 (221) 3.6.2 本期集成项目集成规划思路 (236) 3.6.3 项目成果交付 (250)

“智慧景区”建设

“智慧景区”建设规划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决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我国旅游业新一轮腾飞确定了方向。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进入了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等基础建设速度加快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旅游业新一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大力倡导健康旅游、文明旅游、绿色旅游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握新的机遇和迎接新的挑战成为我国旅游景区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提出“智慧景区”的建设是我国旅游景区未来发展之路,是在新形势下我国旅游才的重大战略。 一、“智慧景区”的概念和内涵 2008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主要思想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状态,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智慧景区”是在“数字地球”向“智慧地球”转型这一重大背景的基础下,结合景区特性,运用人类最新文明成果,构建智慧网络,实现景区智能化发展;将最新管理理念同最新技术成果(尤其是物联网)高度集成,全面应用于景区管理,从而更有效地保护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换言之,“智慧景区”是能对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进行最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科学的可视化管理的创新型景区管理系统。 “智慧景区”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通过物联网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和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 2、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

旅游信息化平台方案

旅游信息化平台解决方案 一、方案概述 1、总体需求 支持政府部门办公和管理 满足相关政府部门推动旅游产业和旅游信息化的行政办公需求、行政管理;各类信 息方便查询、统计,并逐步提供多维分析和决策支持。? 服务于旅游目的地(景区) 服务于旅游目的地的基本需求是逐步实现整合营销、整合服务、统一管理,消费者 可以通过先进的目的地营销平台,在获得相关旅游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关 旅游产品信息、服务信息和配套资源的情况;旅游企业和主管部门可实现整合营销、服务和管理。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并逐渐达到在需要的时候、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均能获得 相关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都能查到相应的旅游信息,能够预定相应的旅游产品和享受 旅游信息服务。通过呼叫中心、在线网站、手机短信等多种基于网络的现代化信息 沟通交流手段,使用多种客户端和信息终端,均能获得所需要的相应旅游信息和服 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门户网站,可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吃住行游购娱的信息和服

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平台,可随时随地方便地与相关部门、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和获得及时地信息反馈。 服务于旅游产业链上的企业 可通过平台方便地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运营; 可方便地享受旅游平台提供的信息化服务; 可通过平台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和信息沟通、交流; 可方便地获取和应用平台提供的全面的经营、管理、市场信息和数据,以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可方便地获得平台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更好地与行业合作伙伴密切配合,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2、系统初步设计 旅游信息平台是集食、宿、行、游、购、娱旅游相关产品管理、诚信认证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品管理系统,提供游客最全面、最权威的旅游信息查询与旅游产品订购服务。 旅游信息化的落实将从构件化与集成化的角度出发进行体系整合,采用先进的技术架构和构件化的建设模式,应用功能的实现在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完成;各类应用利用支撑平台信息资源管理,形成旅游数据共享的管理和处理模式,各类业务应用之间在信息资源层进行数据的共享、联动,并形成统一的对外接口以及与定位服务

(模板)智慧景区建设内容

智慧景区建设内容 (模板) 敦煌智慧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1月

智慧景区建设内容 一、建设背景 为进一步加快景区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景区旅游业在营销、服务、经管等方面传统模式的转变升级,实现景区智慧化,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景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景区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景区智能化旅游服务水平,为中外游人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服务提供一体化全程服务,现结合景区实际,将智慧景区建设内容汇总如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目前没有有效实现监控的区域。 2、门禁系统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安装,不能达到智能化经管。 3、景区没有无线wifi网络覆盖,游客进入景区游览后无法实现手机导览和网络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游客的体验度。 4、以高速网络基础为支撑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构建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5、没有自己的门户网站、公众微信、微博平台。 三、建设智慧景区主要内容 实现景区智慧化,进一步提升景区智能化旅游服务水平

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有: 1、电子票务系统建设 主要包括:电子自动售票子系统、电子验票子系统、汇总结算查询子系统。打造电子票务经管系统,融计算机软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信息识别技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于一体,将售票、检票、查询、汇总、统计、报表、营销等景区日常作业通过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系统平台经管起来。安装目前最先进的门禁设备、售票设备,通过条码、二维码、手机二维码、身份证、人像、指纹等识别手段,解决游客购票只能一次性进入景区的问题。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置自动售票机,自助销售景区指定日期的门票、娱乐工程票务,让游客能够更加方便的购票。 2、数控中心、机房建设 在景区核心区域处建设一套中心经管平台,将“新景区”公共环境、各工程等经营体视频资源进行统一接入,进行有效监控,从而实现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统一监管和调度指挥。同时,建设一套大屏显示系统、一套操作台、高配电脑和一间环境良好的机房将公共区域监控进行集中显示,同时为突发事件的应对,指挥调度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依据。 3、视频监控、围栏报警系统建设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设计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

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充分重视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服务的规划工作,同时对已有建设成果进行有效继承,有效整合进来。坚持规划、继承发展,避免出现偏离规划方向或重复建设的情况。 三、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总体建设目标 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1 3 5”工程,即“一个平台、三大对象、五类应用”。 一大平台:乡村旅游云服务平台 三大对象: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古城区智慧旅游项目建设方案汇报V定稿版

古城区智慧旅游项目建 设方案汇报V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古城区“智慧旅游”项目建设方案汇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丽江分公司 二零一六年四月十七日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一、丽江旅游项概述 丽江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再加上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的成立、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使丽江魅力无限。

2015年,丽江古城区接待海外游客104.71万人次,同比增长12.98%,接待国内旅游者2196.66万人次,同比增长34.06%,旅游业总收入达331.61亿元,比上年增长39.1%。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局长指出:推动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手段中,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把我国的旅游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 丽江旅游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不断的推动了丽江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过数据分析,中高收入人群仍是我市旅游市场的主体,中青年市场比重提升,从互联网获取旅游信息的25-44岁年龄段人群为主的中青年,占市场总量的62.60%,游客停留时间进一步延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达2.43天,增长了5.19%,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增加,旅游产业信息化跟不上发展速度,也出现了许多问题:1、旅游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需要;2、旅游信息资源零散且共享性差;3、旅游信息资源开发程度

和服务质量低下;4、“静止”的信息多,不断更新的信息少;常规的方式多,其它的方式少;5、多数旅游信息离及时、快速、准确、全面这四个方面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旅游业是丽江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跨越多个行业,是交通、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诸多传统服务业的集成,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化,不仅是自身的要求,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因此,逐步在旅游业建立起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现代服务业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旅游信息化也变成旅游业迅猛进展的主要推力,旅游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丽江移动把助力脱贫攻坚、促进跨越发展作为“十三五”期间各项工作开展的核心主线。丽江移动一直致力于服务好各级政府中心部门,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丽江移动完成了古城管理局大数据分析项目、古城管理局数字古城项目、丽江平安城市监控项目、古城区政法委综治维稳平台项目、古城区组织部党建平台及电子政务网项目等。丽江

景区信息化系统分析(doc 20页)

景区信息化系统分析(doc 20页)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 景区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 要创建世界一流的旅游精品景区和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应该严格按“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的要求,立足于“高起点、快发展”,搭建景区“保护、科研、开发”的综合应用与基础平台,强力推进“数字景区”的建设。 建设目的 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景区“保护、科研、开发”的综合应用与基础平台。降低景区“保护、科研、开发”的成本,提高景区“保护、科研、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各岗位职工的思维能力、工作效力与实践能力,培养职工在景区“保护、科研、开发”工作中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一种认知工具,同时为景区领导提供“保护、科研、开发”决策依据的参考信息。 建设要点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景区管理整合的意义和作用是前提;全体动员,建立富有特色的信息技术培训大环境是基础;构建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景区管理的整合是核心;完善各体系设施,构建适应信息技术与部门应用系统的整合应用是保障。 以服务为核心 不仅提供硬软件产品及其维护、规划设计、系统实施、各层次培训等全方位,及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的服务,而且通过信息化为景区和旅游行业注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增强行业竞争力和政府透明度。 能够把握信息化的清晰主线、提供整体集成框架

A景区信息化建设

A景区信息化建设 班级:1409班 姓名:刘飞 学号:10140913 专业:旅游管理

目录 前言 (3) (一)面向服务方面 (4) 1、导购 (5) 2、导航 (5) 3、导览和景区自助导游系统 (6) 4、咨询服务 (7) (二)面向管理服务 (8) 1、旅游预警与安全 (8) 2、OA办公系统的成熟运用。 (9) 3、信息发布的内部系统 (9) (三)面向营销 (10) 1、第三方代理预定、销售代理 (10) 2、全景VR线上游览 (10) 小结 (11)

前言 随着电子科技化的发展,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信息化,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跟上发展的步伐,响应国家旅游部门的号召,现在对A景区的信息化建设做出相应的规划方案。 旅游信息化是数字旅游的基础阶段,它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改变传统的旅游生产、分配和消费机制,以信息化的发展来优化旅游经济的运作,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 旅游景区的信息化是指以云计算、基于位置的技术、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在旅游景区内构建起自动办公系统、监控系统、信息门户网站、电子检门票系统、电子导游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将信息技术与景区的管理、保护、发展、服务等工作紧密联系,既给游客提供了随时随地的便捷服务,又促进了景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信息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包括旅游行业也深受冲击。旅游景区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实现景区合理高效管理的重要途径、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推动力量,在旅游景区推动网络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针对A景区,我们针对面向服务、管理和营销三个方面做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划:

智慧景区解决方案 智慧旅游信息化系统

智慧旅游助力景区信息化建设

CONTENTS 目 录 智慧景区发展契机第一部分智慧景区建设第二部分智慧服务第四部分智慧管理 第五部分 智慧营销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 智慧景区发展契机 ? 智慧景区的发展 ? 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 智慧景区建设要求

智慧景区发展 指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资源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提高游客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门票 组团 人工管理局域网支撑 电子化应用单一 门户 互联网化 多应用 信息孤立 信息一体化 面向游客,提供旅游服务 面向景区,提供营销管理 移动端应用(微信、小程序) 游前、游中、游后全过程智慧化 食、住、行、游、购、娱应用全方位 景区大数据,分析应用决策 电子旅游智慧景区 传统旅游数字景区 国家发展战略指向---->时机所至;旅游产业转型取向---->形势所趋

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旅游导览配套、信息发布、游览标 识、游客服务配套等欠缺,景区品牌 影响力不足 信息化发展滞后 景区信息化建设滞后,无法形成真实有效的旅游大数据,市场决策盲目。宣传营销方法不足 信息孤岛 景区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各自为战,系统相互鼓励,无法有效形成业务联动及数据互通。 景区强,中心弱 景区运营与市场脱节严重,大交通和 小交通衔接差、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 旅游目的地,游客驻留时间太少,二次 消费转化率低。 景区宣传渠道单一,营销方式 单一, 还是依赖传统的营销方式, 缺乏大数据分析的精准营销。 工作人员管理成本高 景区管理人员、安保人员人数众多, 效率较低,整体人员成本高。

景区信息化建设

1前言 一般来说,旅游景区具有面积大、游客峰值高、基础设施线路长、安全系统要求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对信息化建设有着强烈的需求。 旅游产品的产地消费性和事前决策性决定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需求,同时旅游业对互动信息流的依赖性,使得信息成为旅游业内部诸多环节得以连接的纽带。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开始提质增效,信息化建设逐步成为旅游景区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从完成的多项旅游景区方案中,探析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共性。 2需求分析 旅游景区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首先是面向服务的需求,主要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景区门户网站、语音导览;其次是景区运营管理的需求,主要包括:后勤保证、安全保护、内部交通疏导、公共设施管理和票务管理;第三是生态体系监控的需求。 3方案设计 (1)总体架构 主要目标是:形成建设服务、管理和生态监控三大体系的多中心、平台及业务系统。涉及公共安全、游客服务、医疗救助、经营决策服务、紧急预案、规划建设、交通调度、娱乐食宿、基础设施、预警保护、防火防灾、生态检测、营销管理等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应用与分析。变分散管理为协同联动管理,变多级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保证旅游景区信息资源共享的无障碍性以及安全可靠性。总体架构见图1。 (2)系统逻辑框架 基础硬件平台以基础网络、服务器和PC 为基础控制设备,为旅游景区提供基础硬件支撑设备,基础软件平台主要由基础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构建,业务集成层主要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 旅游景区各应用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两条主线,一是以参观者为中心的主线,该主线上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由游客信息驱动,包括:游客基本信息、门票信息以及消费信息等,售票系统、呼叫中心及营销分析系统是核心。其次是以管理为中心的主线,该主线上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由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驱动,应急指挥与智能调度中心是这类主线的核心。 (3)总体功能构架 数字景区总体结构可分为基础平台层、 应用系统层、指挥管理层三个层次。基础通讯平台、协同软硬件平台、集成应用平台、基础数据库是基础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各种应用系统形成应用系统层,如图2所示。 (4)技术架构 系统开发和运行以N 层B/S 架构为主,C/S 架构为辅,采用J2EE 的企业解决方案框架体系,采用SOA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来实现系统整合。 4结束语 规划方案提出了先进的园区售票、导游服务、旅游交通、园区展示、电子地图、信息咨询和数字化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通过官方门户网站,提供在线园区和虚拟园区两大功能的创新展示模式,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与组织者实现网上互动,尽可能地扩大园区和敦煌文化的影响。 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实现了管理的定量化、智能化、综合化、集成 性、 动态开发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对国内旅游景区的信息化建设将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 —作者简介:高文玲(1973-),陕西吴起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信息工程。 摘 要:本文通过对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提出总体目标、总体构架、逻辑系统构架、总体功 能构架和技术构架。 关键词:旅游景区;信息化;方案 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探讨 图1旅游景区信息化总体逻辑框架 图2旅游景区信息化总体框架 高文玲(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10 10> 信息化建设lnform at izat ion

旅游信息化建设及受益分析

旅游信息化管理及基础建设等QQ64485445 XXXX旅游信息化 建 设 建 议 XXXX公司 2014年9月13日 目录 一、概述 (1) 二、总体目标 (2)

三、受益分析 (3) (一)XXX政府受益分析 (3) (二)企业受益分析 (4) (三)游客受益分析 (4) 四、系统架构 (4) 五、方案描述 (5) 5.1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5) 5.1.1 政务网 (5) 5.1.2资讯网 (8) 5.1.3 外文网 (8) 5.1.4 微信平台 (9) 5.1.5 虚拟体验 (10) 5.1.6 电子商务平台 (10) 5.2旅游政务管理体系 (11) 内部办公系统 (11) 六、项目实施情况 (12) 七、项目预算 (13) 一、概述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中国旅游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建立一整套的XXX政府信息化方案。通过整合XXX 政府各处室业务范围、工作内容及XX旅游产业链各要素旅游信息资源,构建集政务办公、旅游宣传营销、旅游指南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覆盖XX县各企业全方位的旅游信息化服务体系。该规划建设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交流共享”),形成一套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的标准化旅游平台。 信息化项目建设期间,重点满足一下三方面的需求: ——信息服务的泛在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基本健全,信息服务能力显著加强。目的地资讯网站、目的地移动门户等标准化旅游信息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XX县的覆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基础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市场运行的现代化。在线营销成为旅游营销的重要手段,在线营销预算纳入各级旅游目的地的营销预算;在线预订成为旅游者出行的主要消费方式,旅游在线预订的用户规模超过2000万人,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翻两番,年均增长30%以上;旅游电子商务实现交易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 ——行业监管的精细化。旅游电子政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各类旅游业务管理系统功能和架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旅游景区的实时监控和应急调度能力得到全面加强,旅游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总体目标 XXX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能够为XXX政府与XX县各旅游企业提供统一的旅游信息接入门户,并对未来行业应用提供插入式的扩展支持,最终实现多种网络接入方式,提供标准化的接口使得数据传输简单直接。本期信息化项目的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景区信息化全面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景区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 要创建世界一流的旅游精品景区和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应该严格按“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的要求,立足于“高起点、快发展”,搭建景区“保护、科研、开发”的综合应用与基础平台,强力推进“数字景区”的建设。 建设目的 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景区“保护、科研、开发”的综合应用与基础平台。降低景区“保护、科研、开发”的成本,提高景区“保护、科研、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各岗位职工的思维能力、工作效力与实践能力,培养职工在景区“保护、科研、开发”工作中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一种认知工具,同时为景区领导提供“保护、科研、开发”决策依据的参考信息。 建设要点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景区管理整合的意义和作用是前提;全体动员,建立富有特色的信息技术培训大环境是基础;构建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景区管理

的整合是核心;完善各体系设施,构建适应信息技术与部门应用系统的整合应用是保障。 以服务为核心 不仅提供硬软件产品及其维护、规划设计、系统实施、各层次培训等全方位,及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的服务,而且通过信息化为景区和旅游行业注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增强行业竞争力和政府透明度。 能够把握信息化的清晰主线、提供整体集成框架 在景区和旅游行业提供基于Intranet和web技术的应用集成框架系统。以“智能办公”为核心应用集成框架,使各类应用系统在异构、跨平台、分布式环境中实现信息、功能和过程的集成。 可定制、可拼装、可扩展的方案 根据景区和旅游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用户的特定需求,为用户定制、拼装从“大餐”、“套餐”到“零点”的全系列、各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的解决方案。 协作,使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 与合作伙伴携手,通过有效的集成和销售渠道的相互 渗透,为用户提供成熟产品和技术,并给与及时、周到的 支持和服务。

完整word版,“智慧景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智慧景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以国家旅游局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结合景区的具体情况,建立以智慧管理中心为核心的管理服务、营销、生态保护三大体系,初步建立景区资源管理系统、景区电子自助导览系统、景区监控管理系统、门禁与安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五大系统;将景区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智慧化的管理模式,变分散管理为协同、变多级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实现“资源保护智慧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实现管理和营销新的突破,树立先进的管理和科技旅游品牌。 具体思路 “智慧景区”建设的具体思路: 第一,以建设部、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国土资源部等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听取建设部相关专家对智慧景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规定、意见和建议融合到“智慧景区”的总体规划中。 第二,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智慧景区”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所采用的技术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管理和服务理念上。在深入了解景区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形成“智慧景区”总体规划。 第三,以景区的具体实际为基础。“智慧景区”最终是景区经营管理服务的。总体规划必须从景区的具体实际出发,对管理服务、生

态保护、数字营销等方面的智慧化需求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反复讨论,总体规划方案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第四,以国内相关景区/城市的智慧化建设经验为参考。“智慧景区”的总体规划需要消化吸收国内外相关景区、城市已有的智慧建设管理经验,取其精华,结合景区的实际,为己所用。 第五,以运营智能化为核心,建设自然资源保护智慧化、产业整合网络化为目标,建立符合自身管理的“智慧景区”。 建设目标 “智慧景区”建设总体原则: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分期实施、小步快走”的总体原则,“智慧景区”建设在遵循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建设。 “智慧景区”建设目标:制定总体建设规划、完成景区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以三维全景展示系统为中心的展示平台建设、改造传输网络,实现智慧景区管理流程的初步改造,并为智慧景区的运行维护培养一批具备基本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的人才,使“智慧景区”建设初见成效。 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分期实施、小步快走:智慧景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不断创新优化的过程,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建设。总体规划为智慧景区建设进行阶段划分,并规划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那些基础性的、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以及对景区经营管理有重要作用的项目要优先建设。目的在于使智慧景区的建设迅

景区如何进行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最新】

景区如何进行整体的信息化建设 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个大旅游景区积极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网络通讯 景区通网是一定要的,公用电话网、应建有供游客使用的公用电话。数量充足,设置合理。部署有电话报警点,电话旁公示景区救援电话、咨询电话、投诉电话。游客可拨打报警点电话向接警处系统的值班人员求助。 二、景区综合管理 1、视频监控,视频监控应能全面覆盖景区,同时重要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能够重点监控。监视界面图像能在各种显示设备上显示,并能进行各种操作。视频监控应具备闯入告警等功能。视频监控控制面板能控制画面缩放和镜头转动等,能实现图像的实时远程观看以及3G物联网视频监控等。能支持录像的检索和调看,可自定义录像条件,录像数据存储保留时间应超过15天。 2、人流监控,应包含和实现入口人流计数管理,出口人流计数

管理,游客总量实时统计,游客滞留热点地区统计与监控,流量超限自动报警等。 三、景观资源管理 能对自然资源环境进行监测或监控,主要包括:气象监测、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生物监控等。 能对景区内的各类遗产资源、文物资源、建筑景观、博物馆收藏等景观资源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进行信息化与数字化监测、监控、记录、记载、保护、保存、修缮、维护等,从而便于景观建筑文物数据的查询检索以及面向公众展示。 四、财务管理 应使用专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并包含资产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业收入管理、税金管理、利润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财务管理内容以及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审计等财务管理方法。 五、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应包含流程管理,电子邮件,文档管理,公文流转,审批管理,工作日历,人员动态展示,财务结算管理,公告、新闻、通知,个人信息维护,会议管理,考勤管理等内容。 六、应急广播 广播应覆盖全景区,并且声音清晰。广播应由景区控制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统一控制,遇灾害或紧急情况时,可立刻转换为紧急广播。 七、应急处置响应系统 应建设有旅游应急预案及应急响应系统。能够根据应急处理预案,对旅游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指挥调度和协调救援服务。能够利用现代通讯和呼叫系统,实现对旅游咨询和投诉事件的及时受理。 八、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 1、应建有以服务游客为核心内容的门户网站,且上线正常运营。门户网站应包含:景区基本信息浏览,景区信息查询,旅游线路推荐和行程规划,景区推介服务,交通导航,下载服务,建有官方微博并有链接,提供多语言信息服务等内容与功能。

智慧旅游建设方案

智慧旅游建设方案 智慧旅游系统是紧紧围绕“三区三城”的建设而提出的应用系统系统建设,借助于数据挖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学技术,实现苏州市旅游业智能化、快速发展,着重立足于“以游客为中心”的多部门协作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应用系统。通过对苏州市旅游业的总体分析,对智慧旅游系统的建设我们将着重从以下体系的建设实现智慧旅游系统的总体应用。 一、综合信息采集体系 智慧旅游系统的建设首先是以游客为中心的应用系统的建设,所有的应用服务首先都是以游客信息的获取为基础,而后才能借助相应的信息手段,实现对游客的一对一沟通。因此,我们系统的建设重点将以游客会员制为基础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对于如何保证让游客方便快捷的成为系统会员,并且能满足对所有游客的服务需求。我们将重点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让游客知晓我们的系统,提供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方便用户注册成为我们系统的会员,享受我们的服务。 通过对游客人群的综合划分,一般游客类型主要分为两类,即团队游客和自由散客。对于团队游客,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强制旅行社录入游客信息,在录入游客信息的时候默认为其开通会员信息,并将开通信息以短信或彩信的形式推送给用户,让用户知晓该信息,或者直接通过旅行社派发游客卡,让游客可以在苏州便捷的享受“刷卡”服务,通过刷卡及时定位游客的信息,为其提供相

应的服务。而对于自由散客由于其流动性强,旅行的时间和路线也较为不规律,从而让我们很难获取该用户的信息,让其成为系统会员。因此,对于这部分的游客我们重点通过网站和车站、景点、游客咨询中心建立信息采集系统。互联网上可以让用户直接享受预定服务,并配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用户实行“预约旅游”,一方面便于我们收集用户资料,另一方面为景点分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在车站或景点等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我们可以建立咨询服务点,在游客进行相关咨询的时候由人工进行宣传或代为注册成为系统用户,并向其发放旅行服务卡,使其成为系统会员,从而满足我们对其服务需求。 二、多级应用体系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对于游客的综合服务管理当前已经不再局限在某一集体或职能部门之内。因此,如何对游客进行标准的、统一的服务将是建立本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根据对游客的服务部门分析,我们将其主要划分为以下服务系统: 1、导游应用系统 导游是游客在旅行中陪伴最多的人群,历来有游客的“全职保姆”之说,游客所有的旅行途中应用服务都与其息息相关。另外,一方面导游在向游客提供服务的同时,另一方面还要负责对游客的管理,保证整个团队的统一,维护团队的整体利益。因此,对于导游的管理将至关重要,如何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同时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又以不增加导游的工作量为前提,让导游主动乐意使用。同时,由于导游工作特殊性,其在工作时间往往在车上或旅行途中,没办法随身携带的电

智慧景区建设方案

智慧景区建设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第1章概况 的三大特色是:奇峰怪石、飞瀑名泉和洞天奇景。共有432座山峰,较有名的有飞、铁桥峰、、骆驼峰和峰等。其中飞是主峰,海拨1296米,因为高耸入云而得名。共有980多处飞瀑名泉,著名的有白漓瀑布、、瀑布、白莲湖、芙蓉池、,还有北宋文人所推崇的等。还有、、、蝴蝶、夜乐等18个大洞天,有通天、罗汉、和滴水等72个,其中是山上最大的洞穴。 XXXX 也是岭南名山,堪称“岭南第一山”,史上道、佛、儒三家长期在此繁衍共存,历代名人墨客也慕名而来,历代著名诗人、、、、、、、、、等仰慕罗浮、赞美罗浮,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XXXX成为一个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文化山。并在留下了众多赞誉的题词石刻、诗篇佳作和,其中重点名胜古迹景观景点达到 200 多处,摩崖石刻 180 多处, 13 处。位于XXXX景区内的为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药物学家葛洪所创立,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葛洪在此修道炼丹著书立说,留下了《抱朴子》内外篇70卷、《肘候备忘急方》、《》、《集异传》、《金匮药方》和碑咏诗赋600多篇,成为全国有影响的道教胜地。在近现代到过的名人则有,孙中山、宋庆龄、、、陈济棠、蒋介石、、陈毅、、等 1.1XXXX景点概况 1、区位条件

XXXX景点位于XXXX风景名胜区中南部,是洞天景区的一个部分,是由广惠高速经罗浮大道进入XXXX风景名胜区的首个景点。XXXX景点东临澜石旅游服务基地,南有生态农业观光区,西临同属洞天景区的黄龙洞景点,北临飞云顶景区。是游客进入飞云顶景区的主要入口之一,游人可由此乘电瓶游览车或游览索道进入飞云顶景区。 2、自然条件 XXXX由象山、狮山、梅山、马山环抱,中虚而成奥地,仙家称为“洞天”。洞内洞境幽古、林木苍郁,有丰富的常绿阔叶林植被,存有大量的古树名木。区内最高点为狮子峰,海拔 243 米。XXXX内西有水塘坑,东有通灵泉、白莲湖,南有XXXX下长溪。 3、生态环境 XXXX内溪谷纵横,古木幽深,总体上生态环境较好。但核心景区内分布有大量旅游服务设施,白莲湖的水体经清楚淤泥工程,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 4、景观资源品位 XXXX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是XXXX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部分,是名胜区的“灵魂”之所在,以葛洪文化为主要特色。区内核心景点为冲虚古观,晋咸和中,葛洪炼丹于此,从观者众,乃置四庵,此其南庵。 5、旅游功能 由于冲虚古观的影响力及便利的交通条件,XXXX景点开发较早,设施较完善,是以人文、自然观光和科研旅游的主要旅游点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