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方案修订意见

培养方案修订意见

培养方案修订意见
培养方案修订意见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培养主要培养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学生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管理、园林工程等方面均可以发展。根据本院的办学实际,开设园林绿化和园林规划设计两个方向,设置系列课程,供学生进行选择。

1.政治素质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品质情操和崇高的理想。

2.知识结构

专业上应掌握园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应用技能,受到从事园林绿化和园林规划设计初步训练,获得从事园林绿化、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

3.能力结构

(1)具备扎实的数学、绘画和规划设计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的技术;(4)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5)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6)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1

4.素质结构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六年内。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林学、建筑学、生物学。

五、主要课程

绘画基础、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制图、设计初步、植物造景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等。

六、学时与学分

学时学分构成表

学学

课程类实理实理

739 46 93 必修通识课程平台 96 6 选修

468 54 修 29.5 必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144 72 限制性选修 10

320

204

24.5

必修

专业课程平台18

选修288

总计 2055 423

134

26 周数)(学分课内/实践教学平台

2

/外课(学分周数)最低毕业学时 2478 最低毕业学分160 2

3

4

T表示考查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

5

2实践教学平台

备注:1、各专业应当对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归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规定,必须落实规定项目,必须不少于规定教学周数;

2、体育等专业还应参照教育部制订的本专业指导性教学方案的要求;

3、课外实践(主要指学生参加的科研训练与创新活动),根据学校《课外创新学分实施细则》认定;

4、“专业实践与社会调查”由各系统一安排,利用假期完成。

6

周1517171717171112

:■:毕业论文◇:教育实习◆:课程设计★:军训符号说明理论教学※:考试△:实习☆:入学教育或毕业教育

7

八园林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植物学考试方式:闭卷、口试、实验操作

主要内容:该课程是一门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植物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种子植物形态解剖,掌握植物细胞、组织、营养器官(根、

茎、叶)和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植物系统分类,初步认识植物界的各大类群,建立植物界发展演化的概念,学会识别种子植物的方法,掌握重要科、属、种的详细情况,通过野外实习扩大眼界,接触大自然,并学会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相关课程打基础。

教材及参考书:

1.陆时万、吴国芳等.《植物学》(第二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徐汉卿.《植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丘荣熙,祁碧霞.《植物学》(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植物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吴万春.《植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园林树木学考试方式:闭卷、口试

主要内容: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重要树木的识别,树木分类的基本方法与训练,主要树种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和园林树木观赏的作用。

教材及参考书:

1.庄雪影.《园林树木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火树华.《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考试方式:闭卷、实验操作

主要内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运用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对园林植物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和选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园林植物的遗传改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今后从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打下基础。学习本学科必须具备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基础知识。

教材及参考书:

1.杨金水.《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景士西主编.《园艺植物育种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朱军主编.《遗传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8

花卉学考试方式:闭卷、实验操作

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及花卉栽培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的技能。初步具备综合应用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花圃规划和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进行实地指导花卉生产的能力。

主要讲授内容为绪论,花卉的种质资源及分布,花卉的分类、花卉与环境因子,花卉的生长发育,花卉的繁殖及栽培管理,花卉病虫害的防治,花卉的应用。

教材及参考书:

1.包满珠.《花卉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2003;

2.陈俊愉等.《中国花卉》.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3.姬君兆等.《花卉栽培学讲义》.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

5.孙可群等.《花卉及观赏树木手册》.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6.广东园林学会.《岭南花卉》. 广东科技出版社,1987。

园林生态学考试方式:闭卷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际应用。内容包括理论生态(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系统生态学等),应用生态(自然资源、污染、农业、城市和人类生态),以及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进化生态等)。

涉及自然与社会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学习本课程后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有关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实际问题。

教材及参考书:

1.冷平生.《园林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尚玉昌,蔡晓明.《普通生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李博.《普通生态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

4.王焕校.《污染生态学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

园林植物保护学考试方式:闭卷、实验操作

主要内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研究园林植物病害和虫害的一门学科。主要讲授内容:园林植物病害和虫害两大部分,其中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研究园林植物感病的原因,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园林植物虫害主要研究园林植物虫害的种类,主要识别方法和防治方法。

教材及参考书:

9

徐明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绘画基础考试方式:考查

绘画基础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通过对点线面等绘画元素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并通过对绘画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能力,为日后的园林制图、设计初步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掌握基本形体,基本组合形体,景物,静物等的基础画法。

教材及参考书:

1.《素描》高师专科美术教育专业必修课教材本书编写组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水粉》高等学校建筑美术系列教材编著:董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速写》高等学校建筑美术系列教材编著:温崇圣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制图考试方式:闭卷

主要内容:是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园林工程图样,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理论与方法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园林制图,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各种制图手段进行构思、分析和解决园林工程问题的才能以及能绘制园林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

彭敏,林晓新.《实用园林制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设计初步考试方式:考试

本课程以形态、构成理论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同学的空间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为以后的设计专业课打好基础。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平面构成、肌理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色彩构成等。教材及参考书:

1.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田学哲《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原理考试方式:开卷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原理是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生态功能及造景的原则、形式,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熟练的运用植物结合造景元素进行园林设计,能画植物种植施工图。教材及参考书:

苏雪痕.《植物造景》.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园林建筑设计原理考试方式:开卷

10

主要内容:园林建筑的分类与功能;园林建筑的制图原则;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手法;各类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原则及方法;园林中的亭、廊、榭、舫、花架、公园大门及茶室,小卖部等常见园林建筑单位的设计原则及方法。本课程除理论教学外,还包括3-4个单项与综合设计训练。

教材及参考书:

《》.华南理工学院,园林建筑杜汝俭.

测量学考试方式:闭卷

测量学是园林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解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平面图、地形图的绘制和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罗盘仪、经纬仪、平板仪的操作技能和小区域地形图的测绘技术。

教材及参考书:

1.卞正富.《测量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韩熙春.《测量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3.纪明喜.《工程测量学》.鹭江出版社出版。

园林工程考试方式:闭卷

主要内容:园林工程课程主要是学习土方工程、园路工程、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以及假山制作等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各类园林工程施工的基本技能。

教材及参考书:

孟兆桢.《园林工程》.林业出版社,1996。

高等数学考试方式:闭卷

主要内容:简要介绍普通高等数学中的函数、导数及微分积分、级数、微分方程等方面的知识,重点介绍数理统计学原理,分析和解释生物学上的数量变化,以正确设计试验及正确处理试验结果,从而推导出较为客观的结论。内容着重各种数学方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而不强调各种公式的严格推导。学习本课程将有助于了解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生物科学。

教材及参考书:

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考试方式:闭卷

11

主要内容: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并将这研究成果应用于一切利用植物生产的事业中。本课程主要讲授植物的水份代谢、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转化和运输植物的生长物质、光形态建成,植物的生长机理、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植物的抗性生理和环境对植物的危害等内容。

教材及参考书:

1、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志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园林规划设计考试方式: 考试

主要内容:是研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该课要求学生了解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意义,掌握其基本原理、设计程序、内容与方法。

教材及参考书:

1、杨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计算机辅助设计考试方式:考试

主要内容:该课程是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主要学习AutoCAD、Photoshop、3DMAX软件,及其综合运用。从软件基本命令入手,讲述透视、鸟瞰、立面、平面等效果图和平面施工图的会制方法,软件间的文件传递,电脑效果图的表达等技能。使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具备独立完成制图工作的能力。教材及参考书:

1.邢黎峰《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程》;

2.周涛,吴军《园林计算机绘图教程》;

3.陈瑜《园林计算机制图》。

园林史考试方式:考查:课程内容:1.东西方园林发展的简史:(1)中国园林简史(上古园林、秦汉园林和六朝园林、隋唐园林和宋元园林、明清园林); (2)西方园林发展简史; 2.中国园林:中国古建基础知识中国古曲园林特点及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掇山理水再造自然野趣、中国园林的建筑艺术、中国园林中的主要观赏植物);私家园林(中国园林欣赏扬12

州园林、苏州园林等)、皇家园林、寺庙园林。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中国园林诗词欣赏、中国园林林中的楹联选注、中国园林中的民俗吉祥图案、中国园林中的典故和传说)。南北方园林的对比、中外园林的差异;3. 西方园林(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日本等);4.园林设计和规划方法论;5.现代园林赏析。

教材及参考书: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安怀起.《中国园林史》.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13

关于2016版本科专业综合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

关于2016版本科专业综合培养方案修订 指导性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依据。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豫政〔2015〕41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现提出修订本科综合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教育部关于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工作的相关要求,服务河南省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和中原经济区、航空港区建设需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注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素质优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1.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1 —

坚持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获取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终身教育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 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中,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使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各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应设置2-6个创新创业学分。 3.参照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对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关注本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并设计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工科类专业应融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科学构建基于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各专业认证补充标准的课程体系。 4.借鉴先进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 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进一步减少总计划学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标 —2 —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河海大学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

目录 一、调研及调整原则 (3) 二、调研背景及内容 (3) 三、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3) 四、调研成果 (4) (1)构建科学培养模式 (4) (2)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 (4) (3)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4) (4)师资培养与引进 (4) (5)建设实践基地 (5) 五、培养方案调整建议 (5) 附件: (6) 1、西安交通大学 (6) 2、华南师范大学 (7) 3、东南大学 (14) 4、浙江大学 (14)

为配合我院即将进行的按大类招生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深入了解专业发展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专业建设设想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初步分析调查,编制本报告。 报告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调研及调整原则 河海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专业,从2002年首届本科招生至今。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1、课程结构的设置要符合学校、学院发展的总体战略,具有前瞻性。在设置时要充分考虑我院的品牌建设。由于本学科下设各专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前沿性,而培养方案有其相对的固定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保持前瞻性。 2、课程结构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分流情况。作为商学院各专业中偏理工类的专业,本专业对学科基础要求比较高,因此要求学生入学后一年半后进行专业分流。与其它各专业中一些共有的平台性核心课程可以进行整合,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分流后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比重较大。 3、统筹兼顾原则。按大类招生后,必然会对原有的教学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我们在高效完成教改工作的同时,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设计新的招生培养方案,从而使今后的教学工作与学校整体的目标相符。 二、调研背景及内容 为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我专业先后通过网上调研和实地调研,对西安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的本科培养模式在教育规模、管理制度、培养质量、学校政策、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三、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

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艺术学院积极开展2017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修订的情况总结如下: 1、指导思想:全面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全面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现我校的办学定位。 2、指导原则 ①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需要。 ②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有机结合。 ③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④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角度出发,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3、前期调研 根据学院的安排,各专业负责人组织本专业专家组,前往相关高校、企业进行调研,共走访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传媒学院等院校考察调研,充分听取各高校专家意见,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参考意见,并且各专业还组织专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如河北演艺集团、河北画报社等企业了解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情况,另外各专业对已有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工作之后觉得哪些地方欠缺等,作为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 4、完成初稿 各专业在学校统一要求以及指导原则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完成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初稿,并在专业内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调整。 5、专家论证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调整完成后,学院组织校内为专家进行新版培养方案论证,通过专家论证进一步完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专家包括,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本专业相关行业人员、校内教务管理人员、以及学生代表等,最后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河海大学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

目录 一、调研及调整原则 (3) 二、调研背景及内容 (3) 三、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4) 四、调研成果 (4) (1)构建科学培养模式 (4) (2)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 (4) (3)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4) (4)师资培养与引进 (5) (5)建设实践基地 (5) 五、培养方案调整建议 (5) 附件: (6) 1、西安交通大学 (6) 2、华南师范大学 (7) 3、东南大学 (14) 4、浙江大学 (15)

为配合我院即将进行的按大类招生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深入了解专业发展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专业建设设想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初步分析调查,编制本报告。 报告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调研及调整原则 河海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专业,从2002年首届本科招生至今。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1、课程结构的设置要符合学校、学院发展的总体战略,具有前瞻性。在设置时要充分考虑我院的品牌建设。由于本学科下设各专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前沿性,而培养方案有其相对的固定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保持前瞻性。 2、课程结构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分流情况。作为商学院各专业中偏理工类的专业,本专业对学科基础要求比较高,因此要求学生入学后一年半后进行专业分流。与其它各专业中一些共有的平台性核心课程可以进行整合,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分流后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比重较大。 3、统筹兼顾原则。按大类招生后,必然会对原有的教学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我们在高效完成教改工作的同时,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设计新的招生培养方案,从而使今后的教学工作与学校整体的目标相符。二、调研背景及内容 为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我专业先后通过网上调研和实地调研,对西安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的本科培养模式在教育规模、管理制度、培养质量、学校政策、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执行方案120304审核修订版

目录 一、后备人才培养概要1 (一)培养类别1 (二)培养目的2 (三)培养 原则2 (四)组织形式2 二、 精英 人才培养程序2 (一)精英人才选拔标准(基础):2 (二)精英人才甄选程序:3 三、精英人才培养项目启动流程4 四、精英人才培养实施4 (一)培养原则4 (二)实施方式4 (三)培养内容5 (四)二月精英培训内容6 (五)过程管控8 (六)培 养 考核8 四、精英人才 广州市润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 [文档副标题] 人力资源中心 2014-12-3

激励8 五、退出及处罚机制9 六、费用及约束机制(待定)9 七、补充内容9 八、附件10 一、精英人才培养概要 如今行业核爆式的快速发展,不仅对于企业的考验越来越严峻,对从业人员的各项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能否长足发展,关键在于企业的创新力和凝聚力。创新力源于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凝聚力源于不断地互动和配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进步,员工的成长同样离不开企业庞大的平台。基于润锦人才战略发展需求,公司决定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大家提供一个系统的学习和互动的平台,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建立公司精英人才库,让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在平台中成长和进步,与润锦携手共同发展。 (一)培养类别 精英人才,指为适应未来业务需要自内部选定的,有明确的拟任用职位的,在管理方面具备一定管理知识、技能和发展潜力或在技术方面具备一定技术和科研素养和发展 潜力,能够快速接任管理职位或担任关键业务岗位,达成公司目标的人员。 1、储备管理人才培养 2、储备技术人才培养

(二)培养目的 1、有发展潜力的精英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培养计 划,发挥核心人才中坚作用。 2、指导和规范精英人才的培养工作,建立精英人才的造血机制及精英人才库,为公 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3、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解决如何尽快地发掘培养后备干部问题。 (三)培养原则 1、选有所用的原则。 2、持续性原则。 3、共同培养的原则。 4、人才共享,推荐部门优先选用的原则。 (四)组织形式 1、公司人力资源中心部负责组织实施精英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各部门人才培养工作提 供支持。 2、各部门负责所在部门的精英人才培养,并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 二、精英人才培养程序 (一)精英人才选拔标准(基础): 1、在润锦任职1年以上,归属感强,业绩突出; 2、品行优秀,年度绩效考核在良好及以上且未受过通报批评; 3、团队意识强,态度积极,悟性高且有发展意愿; 4、对工作富有激情,思维开拓,可塑性高,具有创新意识; 5、工作认真,善于分享,具有奉献精神;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专业代码:620204) 一、专业名称 会计电算化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大专层次。 三、入学条件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者 四、学制 基本学制三年,最长五年。 五、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 根据五邑地区会计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秉承学院“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以会计职业岗位为主导,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突出会计岗位技能操作和会计行业证书培训,把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建立“岗证结合、德能一体、逐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1.岗证结合——按岗设课、瞄准证书、以证促岗 岗位操作就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动手技能,考证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所以岗位操作与考证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会计电算化专业只有将职业道德、实践操作和考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又能进行会计实务操作的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所以,突出岗证结合才能真正培养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2.德能一体——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能力提升有机结合 会计工作是信用度非常高的工作。要提升会计工作质量,必须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会计人员就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做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金、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因此,学生不但要有熟练的会计操作技能和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只有具备德能一体的素质才能成为社会上真正有用 的人才。 3.逐层递进——岗证递进、能力递进 打破学科框架,整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根据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置专业岗位会计课程,建设以会计职业岗位群为主导的新型课程体系。会计专业课程按岗证难易程度逐层递进:首先以《会计核算基础》课程为基础来支撑小企业会计岗位,然后通过岗位会计课程逐层递进到各岗位工

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1)

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 第一部分前言 一、调研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增长。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及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所以总体上来看,整个社会每年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总量是非常大的。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职业类学校开设非常普遍的专业之一,近些年我国各类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逐步提高,整个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和提供的会计岗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中职学生的生源情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职学生对原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原有学科体系下的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目前的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和社会需要之间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 二、调研目的意义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枣庄市及周边辐射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定位和内涵,为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新型课程体系奠定基础。通过调研,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统一思想认识,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第二部分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组织方法 枣庄经济学校财经系全体专业教师共同开展了本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对全市中小企业进行了分类,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分别采用了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会议研讨、走访座谈、现场交流、参观考察、电话访问等方法,获得了大量的调研资料。

关于修订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关于修订2017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各专业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监控教育教学质量和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水利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院教育改革的形势及教学工作发展的实际,在全面认真总结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全面进行2017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现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政策依据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5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 6号),山西省《关于印发山西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的通知》(晋政办发[2015]74号)、《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晋政办发[2015]75号)、《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晋政办发[2015]76号),《山西省贯彻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实施方案》以及水利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政策指导。 二、指导思想 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继续强化内涵建设,积极培育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水平系统设计具有前瞻性和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基本原则 1.对接行业企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各专业要在区域经济社会、用人单位、毕业生中广泛开展专业人才需求和人才规格的社会调查,注重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特别要关注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对特定职业岗位(群)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努力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2.注重综合素质,兼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

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实施方案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实施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围绕一定人才培养目标而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学习、训练等活动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规划;是学校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人才的重要依据;是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文件。为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1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就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安排如下: 一、主要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一)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与办学方向,改革教学模式,增强专业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整合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三)进一步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使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表述更加具体、明确、实用和切实可行,各教学环节更加完善,尤其是加强实训教学体系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同时,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要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定位。

辽宁科技大学修订本科专业2017版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辽宁科技大学修订本科专业2017版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讨论稿)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专业教学改革思路的具体体现和专业建设的载体,也是学校组织教学、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依据。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响应国家全民创新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号召,适应地方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现就修订2017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凸显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育人特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为指导,充分吸收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科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方法,全面构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突出应用、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大学。 二、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规范化原则。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要求,充分吸收我校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成果和经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专业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内与课外学时学分比例、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学时学分比例。 2、统一性与多样化原则。在学校统一规划基础课程、分学科搭建的基础平台课程

的基础上,各专业应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实际条件,科学论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合理规划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凸显专业优势与培养特色。 3、主体性与个性化原则。适应学分制要求,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指导思想,增加选修课程数量,加大学生选课范围,力求为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个性化成长的需要。 三、修订重点 1、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改革教学理念,在强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 更加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创新教育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要加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规划和建设,强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在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创业管理课程”(必修,2学分,32学时,第三学期),各专业要设置3—5周的新技术专题(必修,3—5个学分),开展学科前沿及企业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等方面的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类成组的公选课,包括: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发明创造学等课程,每门课程2个学分。 2、推进适应转型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现有学时学分框架内,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科学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育人效果。要增加课程中所含实践环节(实验、实训)的学时比例,积极推进实验和实训教学改革,要增加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

经济管理系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求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关于做好2016级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通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各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改革、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本依据。为了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系实际,特对制订我系2016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校企融合、产教融合、双证融合,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围绕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力度,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大力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一)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合理设置人文素质课和专业课,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均衡发展的质量理念,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特点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梳理、分析和论证,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部分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 结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艺术学院积极开展2017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修订的情况总结如下: 1、指导思想:全面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全面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现我校的办学定位。 2、指导原则 ①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需要。 ②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有机结合。 ③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④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角度出发,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3、前期调研 根据学院的安排,各专业负责人组织本专业专家组,前往相关高校、企业进行调研,共走访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传媒学院等院校考察调研,充分听取各高校专家意见,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参考意见,并且各专业还组织专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如河北演艺集团、河北画报社等企业了解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情况,另外各专业对已有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工作之后觉得哪些地方欠缺等,作为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 4、完成初稿 各专业在学校统一要求以及指导原则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完成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初稿,并在专业内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调整。 5、专家论证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调整完成后,学院组织校内为专家进行新版培养方案论证,通过专家论证进一步完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专家包括,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本专业相关行业人员、校内教务管理人员、以及学生代表等,最后专业负责人根据专家论证意见,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形成最终版本上交学校。

教研活动: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施方案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设备自动化教研室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施方案 系别:机电工程系 教研室:机电设备自动化教研室 教研室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王建雄、张丙玲教研室负责人: 主系任:白军福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施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围绕一定人才培养目标而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学习、训练等活动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规划;是学校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人才的重要依据;是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文件。为贯彻川电机学院教学规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机电设备自动化教研室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教研室开展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教学方案活动,工作安排如下: 一、主要任务 (一)深化教学改革,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体系。(二)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巩固教学模式,增强专业竞争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以就业为导向,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凸显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使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表述更加具体、明确、实用和切实可行,各教学环节更加完善,尤其是加强实训教学体系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同时,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要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定位。 要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解,结合职业资格标准,明确一般职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并围绕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调研报告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调研报告 ——(工业制造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 面对如何建设特色专业,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充实专业方向内涵,我们对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的进行了走访与调研,并结合我院学科发展方向和本着学校对我校特色专业发展和建设的要求,即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建立厚基础、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做出如下总结。 一、背景分析 新世纪,什么是社会前进不可或缺的动力,是科技,而科技的主导者和倡导者就是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需要呢?如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呢?这些都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所必须思索和解答的问题。 其实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伴随着高等教育步入社会的中心,社会需求其实已经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是说,高校培养人才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但其实高校在进行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思考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呢? 其实,先期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行列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开始探索和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的共

同点主要集中在:面向市场需求,实施专业教育;重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紧密;以本科教育为主,形成包括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实用性教育体系等。围绕这种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建设,必须优先发展和壮大学科的特色专业,利用特色专业的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和培养方式的改革,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当然必须围绕特色专业建设展开,是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背景和趋势,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遵循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能力培养并重的理念,体现先进科学的专业教育教学思想,通过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参与研究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与学校定位、专业特色、生产实践、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而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在发展定位上走得均是以本科教育为主,重基础,宽方向,加强实验实训,积极和重在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路线,如四川大学,是一所理论研究型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其机械制造工程学院主要培养的人才是在制造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制造、科技产品开发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重视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强调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工作重在研究生教育;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其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培养在企事业、设计研究院所、三资企业等单位从事有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企业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人才,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也是重在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需求与专业改革 调 研 报 告 九江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二零一六年四月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负责人:金春花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成员:李美长舒展熊凡陶炎芬

一、调研简介 (1) (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 (1) (二)调研的专题内容 (1)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 (2)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总量需求分析 (2)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分析 (3)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信息产业发展适应性调查分析 (5)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 (6)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六大优势 (6) (二)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7)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8) 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9) (一)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对产业和行业的依存度 (9) (二)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10) (三)积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切实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0) 五、调研总结 (1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教学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体现“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和积极实践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较高质量的制定出具有九江职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和更准确的进行专业定位,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健康成长及终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及“九江职业大学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我院特组织专门的调研小组对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简介 (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 调研的对象主要以发达地区电子企业、九江地区电子企业、九江职业大学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省内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省内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等为主体。调研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的人才需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当前高职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存在的差距和办学优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调研的专题内容 1.企业专业调研内容

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南

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南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形成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文件。它是学校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确定教学编制的依据,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构建体现我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经研究决定制订版人才培养方案。现提出制(修)订工作的几点原则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体现桂医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积极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力。 .加大公共课程改革力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对思想政治教育类、军事理论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在符合相关政策要求总学时数不变的前提下,删减课堂理论教学学时数,增加数字化教学、实践实训、课外指导课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依据国家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体现“以通用、适用为本,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抓手,进一步处理好公共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方面的关系,建立和优化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关于修订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指导意见

关于修订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的指导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 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 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甘政办发〔2015〕161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我院实际, 特对制订我院2019-2021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 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对接产业(行业)、 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围绕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创新 能力为核心,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力度,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科学合理的 课程体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 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大力培养生 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制定对象 2019-2021级全日制学历教育计划招生的所有三年制高职的专业和专业方向。 三、基本原则 各系(部)要高度重视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认真总结历年人才培 养方案制订工作的经验,归纳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结合经济社会发

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南

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南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形成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文件。它是学校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确定教学编制的依据,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构建体现我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经研究决定制订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现提出制(修)订工作的几点原则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体现桂医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积极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力。 2.加大公共课程改革力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对思想政治教育类、军事理论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在符合相关政策要求总学时数不变的前提下,删减课堂理论教学学时数,增加数字化教学、实践实训、课外指导课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依据国家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体现“以通用、适用为本,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抓手,进一步处理好公共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方面的关系,建立和优化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软件技需求调研报告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调研报告 精品

软件技需求调研报告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调研报告我国软件产业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预见,软件产业在我国将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 目前,我国正处在软件业高速发展时期,软件人才缺口很大.据统计,全国人才市场中,软件人才已成为IT业 第一需求. 预计今后几年国内软件行业人才每年的缺口将高达30万.国家有关部门对未来10年人才需求预测结果表明,从事软件开发、硬件设计、络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尤其是软件开发工程师和大量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软件蓝领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正是根据社会和时代对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的大量的、持久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办计算机软件专业.背景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推进课程改革工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不断深化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改革,完善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我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提供人才支持和有效服务. 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模块化课程为主体的体现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学优势的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与管理制度比较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背景三:在我校开设软件技术专业之前,已有8位教师较为系统地接受了印度NIIT课程体系的培训学习,积累和掌握了一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并尝试进行了三届的NIIT教育,也制定了相关的教学计划等资料,为我校自己的软件专业的开设和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岗位的需求、IT行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机遇、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工作的开展,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必须有一套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为了制定出更加有效、合理和适应于当前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信息技术系的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大量软件行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