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太原市10大产业板块

山西省太原市10大产业板块

山西省太原市10大产业板块
山西省太原市10大产业板块

山西省太原市10大产业板块蓝图

10大产业板块具体为:

●①煤化工产业板块

将在古交规划建设全国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具有国际水平的新型煤化工基地,依托山西焦煤、华润等大型骨干企业,加强研发,集聚人才,立足于石油替代,着力在煤炭产业深加工上下工夫,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大跨越、大发展。

●②煤机装备产业板块

充分利用山西省煤机市场广阔的优势和煤机产业已有良好基础的有利条件,抓住太原市被列为国家装备制造(能源装备)产业示范基地的机遇,依托太重煤机等龙头企业,形成集采煤、掘进、输煤、井下基础配件为一体的煤机设备产业链,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煤机产业基地。

●③铁路装备产业板块

以智奇、晋机、太重和北车集团为主体,构建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铁路装备产业集群。

●④不锈钢深加工产业板块

依托太钢和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集群,积极开发高档制成品,以5万吨无缝钢管和精密带钢等项目为重点,向年加工不锈钢50万吨至100万吨能力的目标冲刺,使太原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深加工基地。

●⑤镁铝合金产业板块

坚持把太原建成世界"镁都"的目标不动摇,以富士康科技工业园为龙头,加大镁铝合金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开发镁铝合金应用的新领域,为航天、

航空、IT、汽车等行业提供镁铝合金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提高镁铝加工的深度和档次。

●⑥物联网产业板块

这是太原市的一个全新产业。将在高新区筹备建设物联网应用产业园区,整合各方力量,为物联网技术应用搭建平台,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的物联网企业,以及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实现产业集聚、规模发展,把物联网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形成影响和带动全省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

●⑦静脉产业暨环保再利用产业板块

这个产业名称特殊,是相对于人体的静脉、动脉而言,用静脉来比喻对废品的回收利用。将大力发展以清洁、节能技术,以及废旧物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核心内容的环保再利用产业,加快山西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建设,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促进资源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延伸环保产业链,做大做强环保产业。

●⑧现代物流业板块

坚持建设黄河中游物流中心目标不动摇,加快整合现有工业、商业、运输、货运代理、仓储和配送等物流资源,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重点推进民营区现代物流示范区和经济区商贸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太原公路主枢纽武宿货运中心、北部不锈钢制品物流交易中心,以及东部、西部大型专业物流园区,形成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

●⑨文化会展业板块

在建设特色文化名城中,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完善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进一步促进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做大做强,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机构和人才来太原发展。积极培育会展业,引进扶持综

合实力强和专业水准高的会展企业,创造富有太原特色、知名度较高的会展品牌。继续办好能源博览会、汽车展会、晋商文化周(新晋商大会),积极开发新的会展内容,加快文化休闲产业与会展业的快速融合发展。

●⑩旅游、高效观光农业板块

顺应国内外旅游业追求自然生态、特色文化体验、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在全面提升太原市旅游国际化水平的同时,重点抓好崛山城市森林公园、太山植物园等新项目,提升清徐汾河观光农业园区发展水平,把文化旅游与农家乐结合起来,促进都市农业与旅游、休闲业融合发展,打造国际化、特色化、生态化、规模化的旅游观光产业。

通过做大做强以上10大产业板块,切实在资源转化上有大的突破,在新兴产业上有大的发展,在装备制造业上有大的跃升,在农业产业化上有大的提高,力争使每个产业板块新增产值达到200亿元左右,10个产业板块总量达到2000亿元以上。同时,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加上太钢、太重、焦煤、银行、电力等国省营企业的大发展,增加4000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从而实现要求太原市"十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3000亿元以上的目标,让太原获得新的跨越发展。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三次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病仍然存在,并且不容乐观。 关键字:产值、劳动力、偏离度、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 三次产业的划分 根据产业结构演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先提出三次产业的分类,他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一般说来,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其他公益事业和其他各项事业。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他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 三次产业结构的理论,已普遍用于研究各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但是,不同国家和不同学者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国统字【2003】14号,《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 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表1 从表1可见:①我国1993~199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基本不变,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46.6%逐年上升到1996年的47.5%,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33.7%逐年下降到1996年的32.8%。②我国1996~2002年,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33.7%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13.7%,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47.5%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44.8%,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32.8%逐年上升到2002年的41.5%。③我国2002~200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呈波动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44.8%逐年上升到2006年的48.9%,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2002年的41.5%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39.4%,但是降幅较小。 总体来看,我国1993~2006年,第一产业除个别年份外,总体上其比重呈下降趋势,降幅为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总体上其比重基本保持不变;第三产业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再小幅下降,总体上其比重呈上升趋势,升幅为5.7个百分点。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 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呈现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山西省太原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地理开学试卷(I)卷

山西省太原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地理开学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8题;共70分) 1. (4分) (2018高三上·吉林期中) 读我国某城市四种下垫面不同日期地表气温均值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 (1)推测①②③④最可能分别为() A . 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水体 B . 城镇建筑用地、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 C . 水体、植被覆盖地、裸地、城镇建筑用地 D . 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 (2) 2010年3月4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 台风影响 B . 阴雨天气 C . 湿度较大 D . 天气晴朗 (3)同一天不同下垫面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热力性质 B . 正午太阳高度

C . 地形 D . 天气 2. (2分) (2018高一下·台州开学考) 大规模的霾现象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霾导致() A .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 .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C . 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 . 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3. (4分) (2013高一上·米易月考) 在南极上空看,甲飞机沿南极圈作逆时针方向飞行;在北极上空看,乙飞机沿北极圈作顺时针方向飞行,这两架飞机的飞行方向() A . 都自东向西飞行 B . 都自西向东飞行 C . 甲机向东飞行,乙机向西飞行 D . 甲机向西飞行,乙机向东飞行 4. (2分) (2018高一上·南宁期末) 下图为海陆风示意图,其中流向正确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5. (6分) (2016高二上·成都期中)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凝成冰晶,下图为“中国年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增长的必备条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湖南经济在发展速度及总量扩张上虽有很大突破,但经济结构尚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与传统内陆封闭型经济烙印;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经济结构调整又碰到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属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的开放性调整,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升级性调整,短缺经济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后的需求导向型调整,经济发展实现阶段性转变和体制转轨进入攻坚阶段后的战略性调整。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结构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认清和掌握我省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效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挑战尤为重要。本文就我省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作初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则随工业化的推进呈现倒U 型曲线,即当一国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其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当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其比重则趋于缓慢上升继而停滞、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升级优化阶段,其演变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8%,比全国同期平均速度高0.7个百分点。伴随而来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继续得到相应发展;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的扭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湖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7:40.7:18.6,演变成2001年的20.7:39.5:39.8(见表1)。第一产业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且90年代下降的幅度大大高于80年代;第二产业的比重80年代有所下降,由1980年的40.2%下降到1990年的33.6%,但90年代又回升了近6个百分点,2001年为39.5。第三产业比重一路攀升,大幅上升近20个百分点,2001年达到

最新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技术集约化规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并由克拉克经济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阶段,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他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货物部门的增加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他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新西兰等。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日本、荷兰、加拿大、匈牙利)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处于这一阶段的当时还没发现。 技术集约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资源结构呈现出向以技术为主题的结构演进的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占据突出地位,形成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及积累能力居突出地位,形成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资本品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从而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探导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雁行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该理论模式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受着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的影响。产业布局重心由沿海到内地,再由内地到沿海,最后追求均衡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由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转变。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演变过程 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至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国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明显变化。受着国家政策和国际情况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65):经济的恢复与调整;第二个阶段(1966-1975):十年动荡,曲折徘徊中前进;第三个阶段(1966-至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 (一)第一个阶段(1949-1965):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在该阶段中国经历了4个变化过程。一是1950-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个主要是为了恢复了被战争破坏了 的工农业经济,对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的布局没有太大的影响; 二是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重点建设并着手改 造了旧中国造成的我国经济产业布局偏重于沿海的畸形情况, 让经济中心有沿海转移到了内地。并且重点建设了以武钢、宝 钢为中心的东北和华北工业中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 和轻工业过重的问题;三是1958-1962年,二五计划阶段,经 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和“一五”的建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然后人们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慢慢产生了冒进思想,于是在“二 五”提出了一系列不符合实际的建设方针,如“以钢为纲”、“全 面大跃进”等,这种政策下,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农业基 础受到破坏和重工业畸形发展过快)和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 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由于“二五”计划的严重失误, 国民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当时党的指导方针为“调整、巩 固、充实、调高”八字方针,经过这一系列调整,国民经济部 分比例协调了,工农业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总体而言,产业结 构得到极大协调,产业布局的重心是一路西移的过程。 (二)第二个阶段(1966-1975):十年动荡,曲折徘徊中前进该阶段由于国际上苏美两国对我国加强了对我国的军事威胁,国家内部政治斗争十分强烈,极左路线盛行。于是在这种 情况下,我国经济经历了’’三五”经济建设中如何考虑安全战备 问题---成为了当时的主要问题,由此在布局原则上,又“均衡 布局”变成了“战略布局”。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一 线主要指沿海地区,二线指中部地区,三线主要指我国西部地 区,如陕、干、青等。对于一、二线,主要采取“停”、“缩”、“搬”、“分”。在这种情况下,三线城市的总投资达到了全国的 52.7%,经济中心位于中国中西部。虽然国防经济建设得到了很 大提高,但是损害了其他经济的发展。 (三)第三个阶段(1975-至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内战结束,并且国际形势得到缓和,这为我国经济形

气象参数标准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设字第124号通知的要求,为了适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需要,由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组办公室会同国家气象局北京气象中心气候资料室共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建筑、气象、城建等专业部门及各有关规范编制组的意见;通过对6个城镇的试编工作,确定了编制原则、成果表现形式、全国城镇定点与气象参数的项目内容;在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又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然后修改成本稿。 我国城镇较多,各专业需求的气象参数项目较广,限于当前条件,本标准仅选取了209个城镇,每个城镇列出55项常用的气象参数及气候特征分析,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使用。 为使各有关标准规范的数值统一起见,本标准中的“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相对湿度”、“三十年一遇最大风速”、“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及度日数等”及“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系来源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送审稿)、《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等。 本标准共分三章,五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参数的分类及其应用、参数的统计方法与标准及全国城镇参数定点示意图、参数表等。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城镇小区规划设计的需要而提供统一的建筑气象参数,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中所选用的参数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通用的建筑气象参数。在编制有关规划、设计等文件时所用的气象参数,已列入本标准的应以本标准为准。其他未列入本标准中的各专业专用的参数,仍应按各专业的有关规范执行。 第1.0.3条本标准按城镇定点提供气象参数。其地名以经国务院批准的截至1985年底的行政区划资料所列为准。 第1.0.4条本标准所列的参数是根据各城镇气象台站30年(1951年~1980年)气象记录资料编制的。不足30年记录者,按实有记录资料整理编制。 第二章建筑气象参数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 第一节建筑气象参数项目分类 第2.1.1条本标准按各定点城镇分别列出了各类建筑气象参数:大气压、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日照、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地温、冻土及天气现象等10类55项(见附录二、三),并给出当地的“气候特征分析”、“全年、冬、夏季风玫瑰图”。 第2.1.2条“气候特征分析”扼要叙述该点的主要气候特点,为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气候背景,其中有关数据亦可直接引用。 第2.1.3条全年及冬、夏季风玫瑰图给出了各风向的年、季平均频率分布。 第2.1.4条“太阳辐射强度”除附录三所列的城镇外,其他城镇可采用当地已有的数据或参照附录三中所列城市就近套用。 第二节各项参数的引用 第2.2.1条本标准所列各项气象参数可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直接引用。

山西省太原市

山西省太原市 2011年高三基础知识测试 政治试题 说明:本试卷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回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3.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和答题纸上无效。 4.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机读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5d10641034.html,] 题目要求的。 1.家用打印机的出现到畅销,用了11年时间;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发出来的液晶平板技术今天才渐成主流。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新开发的“高新优”产品最初投入市场销路不畅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 A.商品的设计存在重大技术缺陷B.新商品没能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C.商品价格过高同时没有使用价值 D.商品生产者完全不为购买者着想 2.2011年春节前,小郑在香港旅游时使用有银联标志的信用卡消费了10000元港币后,收到了“消费8444.5元人民币”的提示短信;在新加坡消费了3000新加坡元,收到了“消费15384.6154元人民币”的提示短信。小郑在香港和新加坡消费当日的人民币对港元、新加坡元各自的汇率分别是() A.84.445/100 512.82/100B.1/1.1842 1/0.1750 C.100/11.842 100/19.50D.1/8.4445 1/15.3867 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加息是央行基于对今年一段时期可能加剧的通胀压力而作出的前瞻性应对。下列与此次加息有相同作用的经济手段是() A.通过经济立法,规范市场秩序B.遏制乱涨价、打击价格垄断 C.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 D.增加商品的有效供应,调整经济结构 4.新华社2011年1月29日授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决定》指出:“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材料中超额累进加价制度的实行() ①有利予充分发挥水价在节约用水和调节水市场中的杠杆作用

山西省行政区划代码表

山西省行政区划代码表 名称代码名称代码名称代码名称代码山西省 14000 太原市 140100 市辖区 140101 小店区 140105 迎泽区 140106 杏花岭区 140107 尖草坪区 140108 万柏林区 140109 晋源区 140110 清徐县 140121 阳曲县 140122 娄烦县 140123 古交市 140181沁水县140521 阳城县140522 陵川县140524 泽州县140525 高平方140581太谷县140726 祁县140727 平遥县140728 灵石县140729 介休市140781临汾市 141000 市辖区 141001 尧都区 141002 曲沃县 141021 翼城县 141022 襄汾县 141023 洪洞县 141024 古县 141025 安泽县 141026 浮山县 141027 吉县 141028 乡宁县 141029 大宁县141030 隰县141031 永和县141032 薄县141033 分西县141034 侯马市141081 霍州市141082朔州市140600 市辖区140601 朔城区140602 平鲁区140603

山阴县140621 应县140622 右玉县140623 怀仁县140624运城市 140800 市辖区140801 盐湖区140802 临猗县140821 万荣县140822 闻喜县140823 稷山县140824 新绛县140825 绛县140826 垣曲县140827 夏县140829 平陆县 140829 芮城县 140830 永济市 140881 河津市 140882大同市 140200 市辖区 140201 城区 140202 矿区 140203 南郊区 140211 新荣区 140212 阳高县 140221 天镇县 140222 广灵县 140223 灵丘县 140224 浑源县 140225 左云县 140226 大同县 140227长治市140400 市辖区140401 城区140402 郊区140411 长治县140421 襄垣县140423 屯留县140424 平顺县140425 黎城县140426 壶关县140427 长子县140428 武乡县140429 沁县140430 沁源县140431 潞城市140481吕梁市141100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方面和核心内容。下面我将通过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认识,来分析一下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产比重持续降低,三产比重明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对有限。就业结构变化远大于收入结构变化。 2.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并呈现出内部结构升级特征。。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意味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 3.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了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这三次结构转变都与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相关,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 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例偏低,而且近几年在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的水平上出现了比重增幅趋缓,甚至近两年出现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着结构低水平。 2.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3.产品的附加价值明显偏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工业处在低端位置。在许多工业领域,我国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附加价值难以较大幅度提高,相应地实现经济增长投入的物耗、能耗也比发达国家高得多。中国工业的技术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十一五期间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和升级战略措施。 “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内容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任务,以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体制改革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为基本保证。 1.加快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一五”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 针对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纲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独立成篇,这是历次五年规划中的第一次。总的要求是: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具体战略:(1)把服务业当作产业对待。(2)优先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一五”期间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3)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这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根本动力。 2.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 任务。 《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

太原市概括最新最新

城市篇: 一、太原市概况: 太原,古称晋阳,简称并。太原是山西省省会,位于省境中央,太原盆地北端,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太原也是我国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主要的重工业城市之一。全市辖一市(古交市)、三县(清徐、阳曲、娄烦)、六区(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晋源区),总面积6988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33万。 太原是我国北方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太原旅游文物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 “十二五”时期,是太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太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抓住我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带来的重大机遇,以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和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着力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好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排头兵,为实现建成一流的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省委、省政府登高望远,要求太原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为了实现省委的战略意图,太原提出要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以打造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的“以不锈钢和镁合金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打造“环渤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华夏文明看山西的旅游中心”、“国际性的专业会展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构成“一流新兴产业基地”的主体;建设“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积极建设一批重点工程中心,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成为全省转型发展的引擎;建设“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建设成一流新城,蓝天白云之城,青山绿水之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动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以加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新鲜空气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创建环保模范城为统揽,全力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解决历史形成以及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再造山青水秀新太原。

1978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

1978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 【提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改革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变动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却有限。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改善,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扩大,产业结构的结构能源效益差等。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农业在保持基础地位的同时比重持续下降,工业仍将继续扩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演进,特别是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以结构的加速转换为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日趋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未来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伴随,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巨大变化。 一、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见图14.1)。第一产

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同时内部结构逐步得到改善;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但长期稳定保持在40%~50%之间,工业内部结构得到升级,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商品增加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30.5%上升到2005年的52%;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增加值比重由1979年的21.9%大幅上升至2006年的39.5%。 图14.1 1978~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图 注:2007年数据为1~3季度数据。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数据整理。 1.产出结构变动 表14.1和图14.1分别显示了1978~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组成情况及其变动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占

山西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山西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 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山西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的现状及发展 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山西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 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山西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 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山西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自动气象站数量,气象站天气雷达观测业务数量,农业气象观测站数量,环境气象观测站数量,气象站闪电定位监测业务数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山西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山西省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山西省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山西省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占全国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山西省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山西省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山西省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同全国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2017-2018)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山西省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山西省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山西省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占全国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山西省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山西省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山西省太原市电路板

太原电路板:电话:(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南路73号) 印刷电路 电路板的名称有: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 PCB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有如下功能: 1.?提供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器件固定、装配的机械支撑。 2.?实现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布线和电气连接(信号传输)或电绝缘。提供所要求的电气特性,如特性阻抗等。 3.?为自动装配提供阻焊图形,为元器件插装、检查、维修提供识别字符和图形。 PCB的分类 根据电路层数分类: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 常见的多层板一般为4层板或6层板,复杂的多层板可达十几层。多层板(Multi-Layer Boards),它大大增加了可以布线的面积。多层板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多层板使用数片双面板,并在每层板间放进一层绝缘层后黏牢(压合)。板子的层数就代表了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通常层数都是偶数,并且包含最外侧的两层。常见的一般是4到8层的结构,不过从技术上是可以做到近100层的PCB板。 一、PCB简介 PCB是印刷电路板(即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简称。印刷电路板是组装电子零件用的基板,是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及印制元件的印制板。该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使各种电子零组件形成预定电路的连接,起中继传输的作用,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电子互连件,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印刷电路板作为电子零件装载的基板和关键互连件,任何电子设备或产品均需配备。其下游产业涵盖范围相当广泛,涉及一般消费性电子产品、信息、通讯、医疗,甚至航天科技(资讯行情论坛)产品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产品的电子信息化处理需求逐步增强,新兴电子产品不断涌现,使PCB产品的用途和市场不断扩展。新兴的3G手机、汽车电子、LCD、IPTV、数字电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还将带来比现在传统市场更大的PCB市场。 PCB是信息电子工业最基本的构件,属于电子元器件行业中的电子元件产业。按照层数来分,PCB分为单面板(SSB)、双面板(DSB)和多层板(MLB);按柔软度来分,PCB分为刚性印刷电路板(RPC)和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在产业研究中,一般按照上述PCB产品的基本分类,将PCB产业细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常规多层板、柔性板、HDI(高密度烧结)板、封装基板等六个主要细分产业。PCB行业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从历史情况来看,其周期一般为7-8年,但随着下游需求更新速度的加快,逐步缩短为4年左右,近期景气的高点分别出现在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三次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病仍然存在,并且不容乐观。 关键字:产值、劳动力、偏离度、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 三次产业的划分 根据产业结构演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先提出三次产业的分类,他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一般说来,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其他公益事业和其他各项事业。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他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 三次产业结构的理论,已普遍用于研究各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但是,不同国家和不同学者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国统字【2003】14号,《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 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表1 从表1可见:①我国1993~199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基本不变,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46.6%逐年上升到1996年的47.5%,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33.7%逐年下降到1996年的32.8%。②我国1996~2002年,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33.7%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13.7%,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47.5%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44.8%,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32.8%逐年上升到2002年的41.5%。③我国2002~200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呈波动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44.8%逐年上升到2006年的48.9%,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2002年的41.5%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39.4%,但是降幅较小。 总体来看,我国1993~2006年,第一产业除个别年份外,总体上其比重呈下降趋势,降幅为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总体上其比重基本保持不变;第三产业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再小幅下降,总体上其比重呈上升趋势,升幅为5.7个百分点。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 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呈现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第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主要实现了两个转折:第一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第二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一产业,这是在80年代后期实现的。这两个转折的实现,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由20世纪50年代的一、二、三产业排序,演变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二、三、一排序。这一变化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由农业为主导产业转变为工业为主导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则意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的趋向。 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性。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源,而产业结构的变革又会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处在以第一产业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是处于主要满足于人们生存需要阶段,即表现为农业社会的特征。当第二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也就进入到主要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阶段,即表现为工业社会的特征。而一旦当第三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那么,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生活质量提高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由此可以概括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由农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第三,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会因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表现为这样的趋势: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日趋减弱,1978年以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30%之间,1978年以后随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减少而不断下降,其贡献率均在10%以下。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在绝大多数年份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50%—70%,这与我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相连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随着其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增加而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在已经大大超过第一产业,以后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时,将取代第二产业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经济发展是由物质生产为主转向非物质生产为主的一般规律。 第四,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来源于资源投入量的增加,而且取决于投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资源投入的效率,造成产业之间的“瓶颈”制约,使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就失去了合理的产业结构条件。因此,适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山西省太原市气象资料

近年山西省太原市气象资料 1. 土建气象条件 太原市地处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北端,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候变化受控于东南季风的进退影响,冬季干寒,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降雨量大多集中在7 ~ 9月份。 根据山西省气象研究所于1996年2月出版的《关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规划环境报告书》中的内容,对于该报告中太原站近三十年观测资料,可代表本工程厂址气象条件,其主要气象要素如下: 气压变化范围:917.6 ~ 934hPa 年平均气压:972.1hPa 年平均气温:9.5℃ 最热月平均气温:23.5℃ 最冷月平均气温:-13℃ 极端最高气温:39.4℃ 极端最低气温:-25.5℃ 年平均最高气温:16.7℃ 年平均最低气温:3.4℃ 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72% 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51% 冬季室外相对温度:46% 夏季室外相对温度:51%

年平均降水量:459.5mm 日最大降水量:183.5mm 冬季采暖计算温度:-12℃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28℃ 风荷载基本风压:0.4kN/m2 雪荷载基本雪压:0.3kN/m2 年平均风速:2.5m/s 极端最大风速:25m/s 最大积雪深度:16cm 最大冻土深度:77cm 全年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 2. 暖通气象参数(太原地区) (1)大气压力:夏季:91.92kPa 冬季:93.29kPa (2)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11℃ (3)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7℃ (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8℃ (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15℃ (6)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31.2℃ (7)室外风速:冬季平均: 2.6m/s 夏季平均: 2.1m/s (8)室外计算相对温度:最冷月月平均:51% 最热月月平均:72%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与思考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断向集约型方向转变,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但由于南京作为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城市,重化工业又占有相对较高的比重,加之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数据变化的视角,对近年来南京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和问题的剖析,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以期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一、发展状态的基本表现 (一)三次产业总体结构分析 近年来,南京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2008年初步测算全市GDP完成3775亿元,是2000年的3.5倍。从产业结构来看,2008年我市三次产业GDP比重依次为:2.5:47.5:50,呈现“三、二、一”结构形态。 1、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

2008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795、188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97.5%,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推动南京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近五年来南京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所占GDP比重(表1-1) 由表1-1可知,近五年来,南京市产业结构基本呈现以下变化: 一是第一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但所占GDP比例逐步下降。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5.27亿元,到2008年增至93.00亿元,年均增长3.3%(可比价)。从所占GDP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始终最低,并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从2004年的3.6%逐渐下降到2008年的2.5%,五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二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所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2004年南京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0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