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大军事科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海大军事科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海大军事科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海大军事科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海大军事科学概论卷附答案

一、填空

1、军事科学与其他科学相比较显示出的特点(1)是最新最早反映其它科学成果成就的科学(2)是最系统最集中反映其它科学成果成就的科学(3)在科学领域中同其他科学技术通融性最好,用途最广泛(4)是新时代大学生个人全面素质建设的需要

2、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性、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3、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1)以积极防御战略为依据(2)与国际环境相适应(3)服从经济建设大局,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4)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6)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4、国防建设的基本内容(1)武装力量建设(2)国防科技工业建设(3)国防工程建设(4)战略物资准备(5)战争动员与国防教育

5、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海军、陆军、空军和二炮组成

6、潜艇的特点隐蔽性好、续航力自己力大、突发性强、威力大

7、空军由航空兵和地面部队组成

8、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评价战无不胜之师,经济建设之师,文明之师

9、多为站场空间由陆——海——空+太空——微空(电子信息空间)组成。

二、概念

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了加强国家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行为规则的总称

3、军事思想:从战争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指导战争实践的理性认识

4、军事战略:对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5、高技术:具有高经济效益,高增长值作用的技术

6、高技术战争:以高技术武器作为战争主要手段而进行的战争

三、简答题

1、简述国防的主要内容

(1)保卫国家主权(2)保卫国家领土(3)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4)保卫国家荣誉(5)维护和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6)保卫和捍卫国家外层空间以及太空的权益

2、军事教育的发展趋势

3、简述我国主要的国防法规

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预备役军官法、现役军官法、军官军衔条例

4、军事思想的特征及内容

特征:(1)实践性和指导性(2)时代性和阶级性(3)继承性和超前性(4)多样性和共同性

内容:(1)战争观对战争的基本看法(2)战争的指导思想(3)战争方XX(4)建军指导思想

5、军事战略的分类

(1)按军事行动的样式:进攻性战略、防御性战略

(2)按军事行动的目的:扩张、侵略、自卫

(3)按军事行动的性质:歼灭、消耗、瘫痪、竞争、遏制

(4)按军事行动的方式:实战、威慑、实战加威慑

(5)按军事行动的持续时间:速战速决、持久战略

(6)按军事行动的规模和速度:全面的战略,局部的战略,高、中、低强度的战略

6、简述战略的特点

全局性、对抗性、谋略型、相对稳定性

7、目前中国周边环境的主要特点

(1)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

(2)世界上边界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3)是世界国家中环境最复杂的国家

8、简述高技术以及高技术进入的军事领域

概念:具有高经济效益,高增长值作用的技术

进入的领域:新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新生物技术,新海洋技术,新航天技术

9、简述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

(1)有限的战争目的(2)短促的战争进程(3)整体化系统对抗(4)多为战场空间(5)昂贵的战争费用

四、论述题

1、试论我国周边安全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应该怎样应对?

近期任务:台湾统一,争取和平统一,决不放弃武力统一

中长期任务:有效捍卫陆上国土安全和海洋权益安全

应采取的战略:(1)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2)坚持经济建设不动摇,切实打好经济基础(3)国家间的问题能早解决的不等晚解决,能个别解决的不等一揽子解决(4)国家间的问题的解决,政治和外交是手段,经济力量是基础,法律是依据,军事解决是后盾(5)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的准备(6)优先发展国家海上力量,尤其是海上海空军事力量

2、高技术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1、高技术战争使军队的编制体制发生深刻的变化(1)减少军队员额(2)注意整体结构的科学性(3)提高军队的合成性(4)编组的多样化(5)规模小型化(6)指挥精干化

2高技术武器强制了作战方式的变革(1)作战的立体型更加突出(2)集中兵力的方式和含义发生了变化(3)作战打击的重点由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变为瘫痪敌作战整体功能为主(4)作战方式增多,攻防转换频繁(5)全方位机动作战将成为主要的作战的方式(6)电子战成为作战行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制胜的关键因素

3高技术战争推动了军事理论的深入发展(1)高技术战争开辟了军事理论发展的新纪元(2)高技术战争促进了战争力量理论的发展(3)高技术战争促进了作战理论的发展,加大对战略战役的研究

3、简述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所形成的各个阶段主要内容,主要代表人物,特点,军事著作

1产生阶段(1840-1860)

特点:我国由主权国家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生了第一二次鸦片战争英勇反抗外敌侵略

民族英雄:林则徐,关天培

著名军事思想家:魏源《海国图志》主要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2形成阶段(1860-1894)

特点:中华民族处于极度的危机阶段主要军事思想:实业救国,军事救国代表人物:左宗棠出现兵工厂

3发展阶段(1894-1924)

军事思想:军事救国,武装救国

代表人物:孙中山、蔡锷、黄兴

斗争形式:武装斗争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黄埔军校的建立

一、军事理论概述

一、军事科学概论 1、军事科学的定义: 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知道战争的准备和实施的科学。 军事科学是在战争实践中形成起来的,并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出现战争之后,人们便以不同的方式总结战争经验,探索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知道战争,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步形成具有特定范畴、内容丰富的军事科学。不同的阶级、民族、国家或政治集团都有为其自身利益服务的军事科学。军事科学对于赢得战争和遏制战争具有重要的知道作用。 2、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战争 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战争作为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社会现象,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的暴力冲突,是人类战争的初始形态。进入阶级社会后,战争便成为解决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势,对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乃至人类自身的安危,都有直接的重大影响,因此。人们总是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从事战争的研究,这就产生了军事科学。在人类战争之初,以生产工具为武器,参战者既是平时的生产者。随着战争发展,人们开始制造专门的兵器,修筑城堡,建立军事扈从对。随着国家的出现,产生了常备军,军队成为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军事成为国家事务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条件下,军事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科学技术等领域的联系更加密切,用于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实现特定目的的军事手段逐渐增多,军事的范围和内容随之拓展。诸如武装力量的组织、训练和作战行动,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战略战术的研究和应用,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建设,战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国防与军事设施的规划和建造,后备力量的动员、组织和建设,以及裁军、军备控制、维护国家稳定的各种军事活动等,都属于军事范畴。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战争与和平时交替出现的,但不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军事活动总是在持续不断地进行,而战争始终是军事活动的中心。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军事活动的不断发展,是你军事科学的源泉和动力。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战争,就必然有军事科学。3、军事科学的任务: 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及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战争的性质主要是指他的社会政治性质,如正义的、进步的战争,或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为人民利益而进行的战争,或反民的战争。此外战争还有它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武器装备、作战方法等方面的性质,如世界战争和局部战争,持久战争和速决战争、核战争或常规战争,正规战争和游击战争等。战争规律是战争的各种矛盾的本质的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敌对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战争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战争规律包括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这些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东西,都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而实现的,是可以认识的。只要对上述各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可以找出战争的内在规律。根据战争的内在规律,就可以对未来战争进行科学的预测。并根据不同的战争性质和规律,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战争指导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和实施。 4、军事科学的性质: 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一方面,军事科学以战争为研究对象,而战争有自己的内涵和规律,如战略的、战役的和战术的规律,等等。所以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独立的科学。另一方面,战争又是及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是敌对双方力量总较量,战争的准备于实施涉及各个方面,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也往往先应

范里安经典总结

01.市场 ? 模型/内生变量/外生变量 ?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买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 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 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 ? 竞争市场 ? 均衡:即人们的行为不会有变化/均衡价格 ? 比较静态学:两个静态均衡的比较 ? 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改进:一般来说,帕累托效率与交易收益的分配没有多大关系,它只与交换的效率有关,即所有可能的交换是否都进行了/管制一般不会产生帕累托有效配置 ? 差别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屋管制,竞争市场四种分配方法的比较? 短期/长期 02.预算约束 ? 预算约束;消费束 ? 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时可负担的起的消费束 ? 复合商品:用美元来衡量 ? 预算线:成本正好等于m的一系列商品束。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也可以计量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 ? 当我们把价格中的一个限定为1时,我们把那种价格称为计价物(numeraire)价格。此时其他价格变成以计价物价格衡量的real price。也可将m限定为1。这种变化不会改变预算集 ? 数量税;从价税;数量补贴;从价补贴;总额税;总额补贴;配给供应? P37例子:食品券计划 ? 完全平衡的通胀不会改变任何人的预算集,因而也不会改变任何人的最佳选择 03.偏好 ? 我们把消费者选择的目标称为消费束

? >表示严格偏好;~表示无差异;>=表示弱偏好 ? 消费者偏好三条公理 1:完备性公理:A>=B或B>=A或A~B 2:反身性公理:A>=A 3:传递性公理:A>=B,B>=C,则A>=C ? 无差异曲线;弱偏好集 ? 表示不同偏好水平的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 在无差异曲线上画箭头表明更受偏爱的商品束 ? 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有固定斜率 ? 完全互补品:以固定比例一起消费,无差异曲线呈L型 ? 厌恶品:消费者不喜欢的商品,带来负效用 ? 中性商品:无所谓有或无,不带来效用 ? 餍足:对于消费者来说有那么一个极佳的消费束,就他自己的偏好而言,越接近这个消费束越好。该点即为餍足点或极佳点 ? 离散商品:一种只能以整数量获得的商品,是否强调其离散性取决于我们的应用 ? 良好性状无差异曲线: 1.单调性(多多益善):意味着斜率为负 2.凸性: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爱x1,x2)~(y1,y2),0==(x1,x2) 凸状集;严格凸状 ? 边际替(MRS):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可以测量人们的边际支付意愿 ? 边际替代率测量商品2的数量 ? 你应付多少取决于商品价格,你愿付多少取决于偏好而非价格。最终购买一个商品,实际支付多少取决于你对该商品的偏好以及你面临的价格。为获得一小部分额外商品,你愿意支付多少只取决于你的偏好? 无差异曲线展示了一个递减的边际替代率 04.效用 ? 效用函数:是为每个可能的消费束指派一个数字,使得指派给受较多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大于指派给受较少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的办法。效用指派的惟一重要特征在于它对商品束进行的排列。数值只在排列时有意义,它们之间的差额无关紧要(序数效用) ? 单调变换:是以保持数字次序不变的方式将一组数字变换成另一组

专升本数学模拟试题(一)

一东北数学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设,则等于() A. B. C. D. 2. 已知为常数,,则等于() A. B. C. D. 0 3. 已知,则等于() A. B. C. D. 4. 已知,则等于() A. B. C. D. 5. 已知,则等于() A. B. C. D. 6. 设的一个原函数为,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 7. 设为连续函数,则等于() A. B. C. D. 8.广义积分等于 ( ) A. B. C. D. 9. 设,则等于() A. B. C. D. 10. 若事件与为互斥事件,且,则等于() A. 0.3 B. 0.4 C. 0.5 D.0.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设,则 . 12. . 13.设,则 . 14.函数的驻点为 . 15.设,则 . 16. .

17.设,则 . 18.若,则 . 19.已知,则 . 20.已知,且都存在,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推理、演算步骤。 21.(本题满分8分)计算. 22. (本题满分8分)设函数,求. 23. (本题满分8分)计算. 24. (本题满分8分)甲、乙二人单独译出某密码的概率分别为0.6.和

0.8,求此密码被破译的概率. 25. (本题满分8分)计算. 26.(本题满分10分)设函数在点处取得极小值-1,且点(0,1)为该函数曲线的拐点,试求常数. 27.(本题满分10分)设函数是由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求函数曲线,过点(0,1)的切线方程.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由于从明代14世纪60年代末始以来,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

术获得迅速进展。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于是中国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1847年,来自香山南屏镇的容闳来到美国,3年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成为历史上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1872年至1875年,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国留学。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这些归国人员为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在革命先行者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中国走向。 是近代中国主科学救国的先驱。但是,20世纪前叶的中国,动荡不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极差,所以发展依然很缓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反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倡与科学,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当时的留美学生元任、任鸿隽、铨、胡适等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强化习题详解(均 衡)【圣才出品】

第16章均衡 16.1 复习笔记 1.市场均衡 (1)均衡的定义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少借用其他学科名词的例子,均衡这一概念就是马歇尔从物理学中借用的一个概念,均衡原指由于受到大小相同而作用相反的两种力的作用而使得物体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学中均衡的概念指的是在市场上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市场力量:需求和供给,当需求恰好等于供给时,市场就会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2)均衡的分类 市场均衡分为局部市场均衡(亦称马歇尔均衡)与一般市场均衡(亦称瓦尔拉斯均衡)。本章主要研究局部均衡。如果用D(p)表示市场需求,S(p)表示市场供给,则达到均衡时,就有D(p)=S(p),称满足这一等式的价格p*就是均衡价格,q*=D(p*)=S(p*)就是均衡产量。同样,利用反需求函数和反供给函数,均衡就可以表示为:p S(q*)=p D (q*)。 2.税收对均衡的影响 (1)征收从量税时市场均衡的条件和征税的影响 ①从量税的定义 从量税是指对购买或出售的每单位商品征收一定量的税收。

②征税后的市场均衡条件 在征收从量税时,市场达到均衡的条件是(其中p S 和p D 分别表示供给价格和消费者的购买价格,t 是税收): ()()D S D S D p S p p p t =???=+?? 由此可以解得均衡时的产量以及相应的价格。 ③图形分析 由谁来支付税收并不影响均衡的最终结果,但是会影响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图16-1所示(在A 图中,对消费者征税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B 图中,对生产者征税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 图16-1 征税的影响 (2)征收从价税时市场均衡的条件和征税的影响 ①从价税的定义

学前教育学专升本试卷a

吉首大学专升本课程测试试题(A卷)Ⅰ、命题学院:师范学院 Ⅱ、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 Ⅲ、测试对象:2013年学前教育专业升本学生 Ⅳ、考试时间: Ⅴ、总分: 150 分 Ⅵ、试卷页数(A4): Ⅶ、考试方式:闭卷(开卷或闭卷) 第一部分:《学前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学前教育是对()的儿童所进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A. .婴儿 B.胎儿C胎儿至进入小学前 D.幼儿 2、世界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是() A .《理想国》 B .《世界图解》 C .《爱弥尔》 D .《幼儿园教育学》 3、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进行幼儿教育实践的教育家是() A. 杜威 B. 卢梭 C .夸美纽斯 D .蒙台梭利 4、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是( )创办的。 A. 陶行知 B. 张雪门 C. 张宗麟 D. 陈鹤琴 5、“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是() A. 具有差异性 B. 连续不断的 C. 通过活动得到发展 D. 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6、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是() A.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B.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智、体、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C.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体、智、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D.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7、教师和()是影响幼儿社会化进程和质量的两个最为活跃的教育因素。 A.同伴 B.家长 C.社会 D.幼儿园 8、当教师教幼儿学习诗歌《玩具的家时》,不仅要使幼儿明白玩具玩好以后要放回原处的道理,而且还要使幼儿在认知的基础上,为乱丢玩具的行为而感到羞愧。此外,还要注意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整理玩具的好习惯。体现教师遵守了哪一原则。() A.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原则 B.兼顾幼儿现实生活和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原则 C.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与随机教育相互补充的原则 D.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发展相互统一的原则9、家长用含蓄的方式,间接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发挥孩子的主动、自觉性。属于() A. 陶冶感染法 B. 提醒暗示法 C. 实践活动法 D. 讲解说理法 10、()是幼儿园偏重于从实践方面来指导家长的一种重要形式。 A. 家长会议 B. 家长开放日 C. 家长学校 D. 家长园地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儿童观 2、幼儿社会化 3、表演游戏 三、简答题(11分) 1、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原则有哪些?(5分) 2、教师应如何为儿童提供游戏材料?(6分)

成考专升本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Ⅱ.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40 points) Directions: There are 4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section.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 rked A, B, C and D. Choos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and blacken the cor 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11. Today is Jenny’s wedding day. She _______ to Thomas. A. just has got married B. has just married C. was just married D. has just got married 正确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 -------------------------------------------------------------------------------- 12. Every officer and every soldier _______ obey the rules. A. had to B. have to C. has to D. must have to 正确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 -------------------------------------------------------------------------------- 13. Rarely _______ so difficult a problem. A. she could have faced with B. could have she faced with C. she could have been faced with D. could she have been faced with 正确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 --------------------------------------------------------------------------------

军事理论课后答案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 1.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本质特征?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仅对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2.理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经济的竞赛;一致性:战争就 是政治(为阶级集团谋利)差别性:战争必须有一套特殊的组织方法。 3.试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国防建设思想。 4.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什么? 对待不同属性值的战争采取不同的态度,拥护主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我们的最 终目的是要消灭一切战争,实现永久和平。 5.如何认识战争的规律? 所谓战争规律,就是战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战争 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 战争实践反映出来。它贯通于战争的全过程,支配着战争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战争的进 程和结局,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并随着人类社会和战争实践的发展而 不断发展。(认识一般战争规律,认识特殊战争规律) (一般规律认识:①战争实践②熟悉敌我情况③发挥自觉能动性) 6.怎样建设一支人民军队? 树立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建立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实行三大民主,执行“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加强“三化”建设。 7.如何理解人民战争的基本精神? a.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 b.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 c.人民群众是 战争伟力之深厚根源;d.兵民是胜利之本;e.人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8.①战争观: 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无产阶级战争观是指无产阶级对战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②无产阶级战争观主要内容: a.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 b.人民军队思想; c.人民战争思想; d.用正义战争形式对抗非正义战争形式。 ③战争起源: 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④战争的本质: 战争是解决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⑤战争性质的决定因素: 首先取决于战争的政治目的;其次取决于战争的阶级本质;又取决于战争的历史作用。 ⑥人民军队思想: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第一章复习笔 记 第1章市场 1.1 复习笔记 1最优化和均衡 在分析人类的行为时,需要有一种作为分析基础的框架。在多数经济学中使用的是一种建立在以下两个简单原理上的框架: (1)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2)均衡原理:狭义地讲,均衡就是在市场中需求方和供给方在市场机制的充分调整下达到的稳定状态,在该状态下价格是相对稳定的。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2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1)保留价格 某人为他消费的第i个单位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称为保留价格。或者说,一个人的保留价格是他对于买或不买有关商品并不在乎的价格。 (2)个人需求曲线 如果用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对第i单位的商品,假设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留价格是r i,于是在价格-商品坐标图上,标出

对应的点(Q i,r i),把所有的点连起来就得到了需求曲线(这是一条折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离散物品的需求曲线 (3)市场需求曲线 把整个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水平加总后,就可以得到市场需求曲线。通常,由于整个市场上的消费者非常多,而且每个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也不完全一样,但是相互之间保留价格很接近,所以加总后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光滑的,如图1-2所示。

图1-2 市场需求曲线 (4)市场供给曲线 对于任意给定的价格,每个厂商都愿意供给一定的商品数量,把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加总就可以得到市场供给曲线。 3均衡市场 (1)竞争市场 该市场中有许多独立的消费者和商品的供应者,市场价格与每家厂商的产量无关。 (2)市场均衡 当商品的供给等于需求时,市场达到均衡。从图形上来看,就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交点对应的分别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专升本教育学试题(供参考)

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选择题:1~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 A.赞科夫 B.马卡连科 C.夸美纽斯 D.凯洛夫 2.情境教学法所属的教学方法类型是( ) A.以实际训练为主的 B.以直观感知为主的 C.以情感陶冶为主的 D.以探究活动为主的 3.“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布卢姆 B.布鲁纳 C.杜威 D.夸美纽斯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5.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教育的( )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6.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A.文字材料 B.口耳相传 C.直观教具 D.黑板加粉笔 7.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教学 8.班主任在课余和学生聊天以了解学生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访问法 C.问卷法 D.作品分析法 9.《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10.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纪律是( ) A.棍棒纪律 B.饥饿纪律 C.自觉纪律 D.惩罚纪律 11.课外校外教育是指下列哪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 A.课堂教学以外 B.学校以外 C.课堂教学和学校以外 D.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 12.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加以分析解决的学习方法是( ) A.接受性学习 B.研究性学习 C.合作式学习 D.网络化学习 二、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三、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海大军事科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海大军事科学概论卷附答案 一、填空 1、军事科学与其他科学相比较显示出的特点(1)是最新最早反映其它科学成果成就的科学(2)是最系统最集中反映其它科学成果成就的科学(3)在科学领域中同其他科学技术通融性最好,用途最广泛(4)是新时代大学生个人全面素质建设的需要 2、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性、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3、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1)以积极防御战略为依据(2)与国际环境相适应(3)服从经济建设大局,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4)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6)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4、国防建设的基本内容(1)武装力量建设(2)国防科技工业建设(3)国防工程建设(4)战略物资准备(5)战争动员与国防教育 5、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海军、陆军、空军和二炮组成 6、潜艇的特点隐蔽性好、续航力自己力大、突发性强、威力大 7、空军由航空兵和地面部队组成 8、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评价战无不胜之师,经济建设之师,文明之师 9、多为站场空间由陆——海——空+太空——微空(电子信息空间)组成。 二、概念 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了加强国家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行为规则的总称 3、军事思想:从战争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指导战争实践的理性认识 4、军事战略:对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5、高技术:具有高经济效益,高增长值作用的技术 6、高技术战争:以高技术武器作为战争主要手段而进行的战争 三、简答题 1、简述国防的主要内容 (1)保卫国家主权(2)保卫国家领土(3)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4)保卫国家荣誉(5)维护和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6)保卫和捍卫国家外层空间以及太空的权益 2、军事教育的发展趋势 3、简述我国主要的国防法规 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预备役军官法、现役军官法、军官军衔条例 4、军事思想的特征及内容 特征:(1)实践性和指导性(2)时代性和阶级性(3)继承性和超前性(4)多样性和共同性 内容:(1)战争观对战争的基本看法(2)战争的指导思想(3)战争方XX(4)建军指导思想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 整理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考研指定参考书)考研复习读书笔记浓缩精华 版 1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2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 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3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 ·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由公式MRS=Δx2/Δx1=-MU1/MU2,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选择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 ·最优消费束的特征一般由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边际替代率)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表示。 ·如果观察到若干消费选择,就可能估计出产生那种选择行为的效用函数。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选择,以及估计新的经济政策对消费者的效用。 ·如果每个人在两种商品上面临相同的价格,那么,他们就具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并因此愿意以相同的方式来交换这两种商品。 6需求 ·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取决于所有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正常商品是那种在收入增加时需求随着增加的商品。低档商品是那种在收入增加时需求反而减少的商品。 ·普通商品是那种在其价格上升时需求降低的商品。吉芬商品是那种在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招生入学考试 (专科起点升本科) 《教育学》备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小题) 1.在科学分类中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人是:() A.培根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洛克 2.以下哪个不是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B.示范性C.长期性D.不稳定性 3.1632年,______________写出了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 ()A.洛克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福禄倍尔 4.我国现行学制属于:()A.分支型学制B.单轨学制C.双轨学制D.都不属于 5.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A.教学方案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手段 6.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现代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卢梭C.杜威D.乌申斯基 7.教师的主要任务是:()A.教书育人B.搞好教学 C.做学生的思想工作D.关心学生的生活 8.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_________。() A.教学内容B.教育制度C.教育目的D.教育措施 9.在影响人发展的四个因素中,_______________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A.个体的主观能动性B.环境C.遗传D.教育

1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实现的。()A.间接经验B.生产活动C.直接经验D.生活经验 11.一种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能够满足所有年龄受教育者接受教育需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叫:()A.继续教育B.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终身教育 12.教育目的有两部分组成,即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______________和社会价值作出的规定。()A.身心素质B.文化素质C.心理素质D.道德素质 13.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A.《论语》B.《中庸》C.《礼记》D.《学记》 1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 15.根据人发展的差异性,教育应该做到。()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防微杜渐D.因材施教 16.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7.美育又可称做。() A.艺术教育B.审美教育C.情感教育D.美学教育 18.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B.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C.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D.教师授课的方法 19.___________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基石的地位,起着基石的作用,直接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A.高等教育B.幼儿教育C.基础教育D.成人教育 20.我国近代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的学制是___________。() A.癸卯学制B.壬戌学制C.1951年学制D.1958年学制

专升本英语模拟试题一

专升本英语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一) Part I Reading Comprehension (40% 35minutes)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there are four passages. Each pas sage is followed by a number of comprehension questio ns. Read the passag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ea ch question. Then, mark your answer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Questions 1 to 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Two traveling angels (天使) stopped to spend the night in the home of a wealthy family. The family was rude and refu sed to let the angels stay in the guest room. Instead the angels were given a space in the cold basement. As they ma de their bed on the hard floor, the older angel saw a hole in the wall and filled it up. When the younger angel aske d why, the older angel replied: "Things aren't always what they seem." The next night the pair came to rest at a farmer's house.

中国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200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1月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和中 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每年评审一次,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 2名,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至今,中国已有14 位科学家获得这项奖金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科技大奖。 本刊按当届与往届顺序依次推出14位获奖科学家事迹简介。 王忠诚 1925年12月生于山东烟台,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忠诚为建立发展我国神经外科事业作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他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对打开医学界的“禁区”—脑干肿瘤手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迄今已施行手术1100 余例,手术死亡率低于1.0%。在此基础上,他又悉心研究脊髓结构及功能,得出“脊髓对于慢性的肿瘤压迫也同样具有可塑性”的结论,他带领团队已施行髓内肿瘤手术2500余例,无一例死亡和手术致残,手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他提出的“脊髓缺血预适应”的观点,对防止脊髓内肿瘤术后瘫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王忠诚创建并扩建了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天坛医院,使之成为亚洲最大的神经外科基地。近年来,他先后主持成立了北京神经外科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并任学院院长。 王忠诚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他仍然工作在医疗、教学和科研一线,为患者、为学生、为医学事业奋斗拼搏。 徐光宪 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 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他曾任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等。 徐光宪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强化习题详解(福 利)【圣才出品】

第34章福利 34.1 复习笔记 1.总论 由于帕累托效率并未涉及人们之间的福利分配,所以把一切都给予一个人肯定是典型的帕累托有效,但在其他人看来这未必就是合理的配置。在这一章阐述了福利函数的概念,它提供了一个把不同消费者的效用“加总”的方法。更一般地说,福利函数提供了一个对不同消费者的效用集合进行排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社会是如何在多种帕累托有效的配置中进行选择的。 2.加总的偏好不存在传递性 加总个人偏好的一种途径是利用多数人投票的方法,即如果绝大部分消费者偏好x胜过偏好y,就可以认为“整个社会偏好x胜于y”。但是这样的加总有可能产生不存在传递性的“社会偏好”。具体例子如下: 在表34-1中列出了三个人,每个人做出三种选择x、y和z的偏好排列。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偏好x胜过y,偏好y胜于z,偏好z胜过x。因此通过多数投票的方法加总消费者偏好不满足传递性,x,y和z三者之中不存在最好的选择。 表34-1 导致非传递性偏好的投票

3.投票顺序影响社会偏好 (1)排列-顺序投票法 每个人按其偏好排列商品,并据此标上一个注明顺序的号码:最优选择定为1,次优选择定为2,以此类推,然后在投票者中加总每种选择的序号来得到每种选择的总分,如果某种结果得分较低,那么社会对他的偏好就会超过对另一种结果的偏好。 (2)投票顺序影响社会偏好 排列-顺序投票法也是加总个人偏好的一种途径,但利用这种方法决定公共偏好时,投票顺序会影响最终的投票结果。 4.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1)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定义 如果一个社会决策机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①当任何一组完备的、自反的和传递的个人偏好集给定时,社会决策机制将产生具有相同性质的社会偏好; ②如果每个人偏好选择x超过选择y,那么社会偏好就应当把x排在y的前面; ③x和y之间的偏好唯一取决于人们如何排列x和y的顺序,而不是人们如何排列其他选择的顺序。 那么这样的决策机制必然是一个独裁:即整个社会的偏好顺序就是一个人的偏好顺序。

远程网络教育教育学专升本复习题.docx

5、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是( 〉。 A 、〈论共产主义教育〉 B 、〈教育与发展〉 C 〈、教育史A B C > D 、〈新教育大纲〉 6、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教育家是( 〉。 A 夸美纽斯 B 卢梭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7、“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是( 〉的术语。 A 观察法 B 测试法 C 调查法 四、 判断题 1、 教育学和教育是同时产生并和人类共始终的。( 〉 2、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 3、 教育学是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其主要研究对象。(〉 4、 教育学的源头是教育实践,因此其内容主要是教育经验汇编。( ) 5、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年轻一代。( ) 2007年专升本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 一章 绪论 一、 名词解释 1、教育本质 二、 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 2、观察法 3调查法 2?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大致经过了( 段 ( )阶段。 3?传统教育的主要人物是( 4 ?研究教育学的方法主要有( ( 》、( )、 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我国的〈 6.1632年捷克教育家( 7?杨贤江又名李壕吾,曾著( 育问题的著作。 8. 实验法的分组方式主要有( 9. 当今国际教育两大思潮指的是( 三、 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 《大学》 C 〈学记〉 )的科学。 )阶段、( 〉阶段( 现代教育的主要人物是( )> ( >: 发表的( ) )、 )o 〉、 〉、( )等。 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标志着教育学的诞生。 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 B 〈论演说家的教育〉 D 〈理想国〉 〉。 2、 被称为近代资产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 A 夸美纽斯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3、 被资产教育家门认为是第一部有理论体系的教育著作是( A 、〈大教育论〉 B 、〈爱弥尔〉 C 、〈普通教育学〉 D 、〈教育漫话〉 4、 主编第一部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前苏联作者是( )o A 、赞可夫 B 、凯洛夫 C 加里宁 D 、苏霍姆林斯基 )o ) 。

军事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军事理论思考题 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 第一节军事科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 学。 2.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军事科学的任务和性质 3.军事学的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的现象,探索和把握战争的性 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4.军事科学的性质:(1)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畴的综合性科学;(2)军事科学属于社 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第三节军事科学体系 5.军事科学体系分为军事理论科学和军事技术科学两大部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军事理 论是先导,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起着指导作用;军事技术是基础,对军事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四节军事科学的地位和功能 6.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军事科学对战争和军事活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和作用。 7.军事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的军事战略提出建议和咨询;(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 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第五节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和方法 8.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 无旁贷;(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 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9.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方法:(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2)研究战 例,借鉴历史;(3)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第二章军事思想概述 第一节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10.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11.军事思想的容:(1)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 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容有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12.军事思想的特性:(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具有强烈的时代性;(3)具有明显的继 承性。 第二节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代表作:有《子兵法》;(2)《吴子》;(3)《司马法》;(4)《公三 略》;(5)《六韬》;(6)《尉缭子》;(7)《卫公问对》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