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评价_韩美清

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评价_韩美清

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评价_韩美清
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评价_韩美清

第15卷第3期中国生态农业学报Vol.15No.3 2007年5月Chinese Journal of Eco-Ag riculture M ay,2007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评价*

韩美清1,2王路光2王靖飞2王世研3郭平毅1**

(1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太谷030801;21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石家庄050051;

31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0009)

摘要采用GIS技术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对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53103,属/一般0级别,表现为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较适合人类生存。流域水网密度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低,仅分别为11118和12168,是造成流域内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

也是人类生存的制约因子。

关键词白洋淀生态环境GIS评价

Eco-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of Baiyangdian Watershed using GIS.HAN Mei-Q ing1,2,WAN G Lu-Guang2,WAN G Jing-

F ei2,WAN

G Shi-Y an3,GU O P ing-Yi1(1.School of Agr icultur e,Shanxi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T aigu030801,China;2.

Hebei Prov incial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hijiazhuang050051,China;3.School of L ife Science and T echnolo-

g y,China Pharmaceutical U niversity,N anjing210009,China),CJEA,2007,15(3):169~171

Abstract T he eco-env ironment of Baiyang dian L ake Watershed was evaluated by using GI S technology.T he r esults show that the exponent of eco-env ironmental status is53105graded as/g eneral grade0.T his grade of eco-env iron-mental status has a medium veg etation coverage and biodiversity with suitable env ironment for human living.T he lim-it ing factors for human living in the area are water dens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 y,w hich are low er,11118and 12168,r espectiv ely.

Key words Baiy angdian L ake,Eco-environmente,G IS,Ev aluation

(Received Sept.11,2006;r ev i sed Nov.5.2006)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仅存常年积水的最大淡水湖泊,也是华北平原现存为数不多的生态湿地之一,以其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被称作/华北之肾0[1]。由于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入淀河流地表径流减少,且接纳了大量的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入淀后对淀区水质影响很大,白洋淀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2]。白洋淀研究多集中于流域水污染状况、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及其形成机理、湿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环境安全评价、湿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等方面[3~7],基于GIS 技术的白洋淀流域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研究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针对2006年3月白洋淀大面积死鱼事件的发生,首次采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6(HJ/T192-2006)方法,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RS/GIS)技术,对白洋淀流域当前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估,为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环保部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白洋淀流域位于华北平原中部,东经113b39c~116b11c,北纬39b4c~40b4c之间,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跨河北、山西两省和北京市的38个市县。流域面积31200km2,河北省占81.04%,山西省占11.85%,北京市占7.11%,保定地区则占河北省流域面积的85%左右。流域地形地貌复杂,地势西高东低,依次为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和洼淀,山区占流域面积的64.1%[8]。白洋淀上承九河,下注渤海,地势低洼,是华北地区惟一的大型平原湖泊湿地,对调节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区域温湿状况,补充地下水源,调节小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维护区域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9]。

*河北省环保局科技项目(200304)和河北省科技厅项目(04276713)资助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6-09-11改回日期:2006-11-05

图1 土地覆盖分类图

F ig.1 T he distr ibut ion of land co

ver 图2 土壤侵蚀现状分布图Fig.2 T he distribution of soil erosion status

本研究选用2005年分辨率为30m 的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 7ET M +5月有效时相影像数据为遥感数据源,RS /GIS 技术与实地监测结合,采用1B 1000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经过传感器辐射定标,几何校正,图像处理及图像信息提取等,对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进行解译和调查。卫星照片解译总面积21415122km 2,为白洋淀流域河北保定区,解译土地覆盖分类图(见图1)和土壤侵蚀现

状分布图(见图2)。根据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参照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6(HJ/T 192

-2006),采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 ,EI )公式进行计算[10]:

EI =0125@生物丰度指数+012@植被覆盖指数+012@水网密度指数+012@

(100-土地退化指数)+0115@环境质量指数

(1)生物丰度指数=A bio @(0135@林地+0121@草地+0128@水域湿地+0111@耕地+0104@

建设用地+0101@未利用地)/区域面积

(2)植被覆盖指数=Aveg @(0138@林地面积+0134@草地面积+0119@耕地面积+0107@

建设用地+0102@未利用地)/区域面积(3)

水网密度指数=Ariv @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 @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 @水资源量/区域面积(4)土地退化指数=Aero @(0105@轻度侵蚀面积+0125@中度侵蚀面积+01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5)

环境质量指数=014@(100-A SO 2@SO 2排放量/区域面积)+014@(100-A COD @COD 排放量/区域

年均降雨量)+012@(100-A sol @固体废物排放量/区域面积)

(6)式中,A bio 、A veg 、A riv 、Alak 、A res 、A ero 、A so 2、A COD 、

A sol 分别为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河流长度、湖库面积、水资源量、土地退化指数、SO 2、COD 、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其取值分别为400162、355124、46143、17188、61142、146133、0106、0133和0107。

2 结果与分析

生态环境状况分为优、良、一般、较差和差5个级别,对应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别为EI \75、55[EI <75、35[EI <55、20[EI <35和EI <20,所表示的状态分别为: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最适合人类生存;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基本适合人类生存;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存,但有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制约性因子出现;植被覆盖度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明显限制人类生存的因素;条件较恶劣,人类生存环境恶劣。

经计算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53103,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61159、76110、11118、8163和12168。参照生态环境状况分级,可知白洋淀流域17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第15卷

第3期韩美清等:基于G IS的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评价171

生态环境状况属/一般0级别,其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属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存,有不适人类生存的制约性因子出现。该流域水网密度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仅为11118和12168,是造成流域内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也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制约性因子。由卫片解译图可知该区林地和水体面积较小,林地占植被覆盖度的17%,水域湿地占生物丰度的1177%;流域土地退化指数为8163,土壤属微度水力侵蚀,重度侵蚀占115%。

3小结

研究表明,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属/一般0级别,其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制约性因子为水网密度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白洋淀流域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较小,流域所承受的环境污染压力较大。进一步研究应以流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相结合的思路,通过多源数据分析,从水环境及水土流失状况变化、景观格局变化和DEM高程数据等三维方向上对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针对性地开展白洋淀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充分发挥白洋淀生态系统功能,建立水资源保障长效机制,制定科学的流域污染控制规划和淀区自身污染控制规划,以保障流域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相灿,刘鸿亮,屠清瑛.中国湖泊富营养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13~19

2朱宣清,弓冉,穆仲义,等.白洋淀环境演变及预测.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15~72

3崔秀丽.白洋淀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源调查.环境科学,1995,16(增刊):17~18

4滑丽萍.华珞,王学东,等.芦苇对白洋淀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影响效应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102~105

5文丽清.白洋淀水生态环境的变迁及影响因素.环境科学,1995,16(增刊):50~52

6温志广.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及解决措施.环境保护,2003(9):33~35

7衷平,杨志峰,崔保山,等.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5,25(8):1119~1126

8周润彪,等.安新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13~229

9何兰亭.白洋淀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31~78

1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92-2006).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6

第13届全国农业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将在新疆石河子召开

由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13届全国农业生态学会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8月10~13日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农业生态安全及西部生态农业建设,会议将围绕区域农业生态安全问题、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安全食品生产、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过程、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与规划及新农村建设、我国西部和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生态学的教学经验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解决我国/三农0问题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关于会议的详细情况可登录http://w w https://www.doczj.com/doc/5f5702684.html,进行查询。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2011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调研课题: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调研报告调研人员:王雪珊 系部班级:环境科学系环境管理G092 调研时间:2011年8月20日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王雪珊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境科学系环境管理G092班) 摘要: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对本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气候调节及生物种群的繁衍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度的资源开发利用给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应高度重视白洋淀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促进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 白洋淀地理条件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地处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九河下梢,接纳从南、西、北三面流来的潴龙河、唐河、府河等九条河流的水汇集而成。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分属保定市和沧州市所辖的五个县(市),其中85%属保定市安新县。有143个淀泊,百亩以上的大淀99个,可调节蓄水库容为24亿米3。因在众多的淀泊中,白洋淀最大而得名。 2 白洋淀湿地的作用 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水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还起着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有“地球湿地之肾”的美誉。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号称“华北之肾”,对本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气候调节及生物种群的繁衍具有重要作用。据资料 调查,1984年以前白洋淀原有鱼类17科54种,鸟类192种。由于近二十年入淀水量减少,多次发生干淀现象,使白洋淀生态环境恶化,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92年调查鸟类仅剩52种,2000年调查鱼类减少到11科18种。 引岳济淀是华北地区首次生态调水工程,该项工程的实施,使白洋淀水域面积由原来的31平方公里增加到120平方公里,水质变好,重新成为鸟类、鱼类理想的栖息地。近年来一直绝迹的马口鱼、棒花鱼、鳜鱼又重现白洋淀,鱼类已由2000年的11科18种增加到17科34种。一些绝迹多年的水禽水鸟又回到了芦苇丛,鸟类已由1992年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

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 论文 题目对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讨论 姓名吴昭 学号3140105351 教师杨京平 专业工科试验班(材料与化工) 学院求是学院

对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讨论 摘要: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等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对生态安全的关注则反映了人类社会把自然界当成为人类无偿和无限提供资源及服务的传统观念的转变,是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关系。那么怎样才算是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要回答这个问题,必然有赖于建立和完善客观合理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从而对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高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安全;生态安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P-S-R概念框架模型。 一、生态安全的概念 生态安全与生态风险成负相关关系,与生态健康成正相关关系。且安全的生态系统是健康的并具有对各种风险维持其健康的可持续能力。因此,生态安全概念可以用生态风险和生态健康两方面来定义。(具体见下图) 1、生态风险方面 一般认为,风险是指评价对象偏离期望值的受威胁程度,或某种突发事件的概率。生态风险是指生态系统及其组分所承受的风险、干扰或灾害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的可能性。生态风险的识别包含风险因素的确定和生态系统(或环境)脆弱性的认识。 导致环境或生态系统剧变的风险因素有暴雨、台风以及沙尘暴等。而特定风险的存在对生态系统或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则取决于生态系统或环境自身的脆弱性。脆弱性作为一种状态,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1)作用于某一环境状态或生态系统的风险(压力)水平(REI),主要指生态系统或某一环境状态所承受的风险或压力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以及发生的空间位置及其对系统的影响程度;2)生态系统对于某一水平风险(压力)的内部恢复力(IRI),一般指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维持自身完整性的内在能力,体现了自然系统对损害的自然免疫能力;3)生态系统或环境对外部压力的外在恢复力(EDI),强调自然系统在已经遭受损害时,可持续维持其结构与功能完整的能力。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生态城市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创新引领为目标来建设生态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中国生态文明的崛起、 2、生态城市资源节约生态城市主要从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三个方面实现资源的节约。水资源方面要求做到超过30%的再生水利用率和超过90%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能源方面要求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超过15%,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要低于85度/年/平方米;土地资源方面要求在保证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在80-120平方米的基础上尽量集约用地,使城镇建设用地占市域面积的比例大于50%。 3、生态城市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对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垃圾、噪声和公园绿地都有特别要求。要求全年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日平均浓度达二级标准的天数均要大于310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城市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超过9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40%,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0%以上。 4、生态城市经济持续生态城市要兼顾经济、社会、自然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万元GDP的化学需氧量小于4、0、每万元GDP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小于 5、0、每万元GDP消耗标准煤在0、83吨以内、每万元GDP的取水量在70立方米以内;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其增加值占GDP比重的55%以上;代表收入水平的恩格尔系数要小于30%;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代表就业水平,要求该项指数小于3、2%。 5、生态城市社会和谐生态城市的社会和谐,要做到住房保障、医疗水平、文体设施、科技教育、收入分配、交通便捷、城市安全面面俱到,住房保障率要达到90%以上,住房价格收入比保持在3-6之间;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2、8人以上,没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大于30张;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3册以上,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1、5平方米以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以上,R&D经费支出占GDP的2%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小于2、2,基尼系数0、38;公共交通分担率大于50%,平均通勤时间小于30分钟;每万人口刑事案件立案数小于10件,人均固定避难场所面积大于3平方米。 6、生态城市创新引领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引进开发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在保持自然特色风貌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通

白洋淀生态环境调研活动方案

201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白洋淀生态环境调研活动方案 1、调研对象简介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 个,其中以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淀等较大,总称白洋淀。面积336平方千米。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为控制湖区水位,在白洋淀东部自然泄水处建有枣林庄大闸,引入大清河北支的南拒马河,扩大水源。由于南拒马河含泥沙量大,淤积严重,湖泊面积和容积有不断缩小的趋势。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并以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而闻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称。抗日战争时期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脍炙人口。1982年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淀湖区恢复,成为旅游胜地。2007年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活动目的 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了解白洋淀周围居民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搜集白

洋淀环境基础数据,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让同学们由书本走向生活,真正的将知识活学活用,让书本的知识回归于实践,践行”破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追求。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3、调研范围及对象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 4、参加调研学生 白森布勒、王雪珊、任亚楠、王浩等同学 5、调查要求 (1)实地考察、现场调查访问,记录并收集白洋淀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资料。 (2)收集一些能够反映白洋淀环境状况的新、老照片及相关资料。 (3)至少完成1份2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 6.调研内容及方式 1调研内容 (1)调研对象所处的环境与生态现状,经济现状; (2)调研对象的环境状况(包括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情况调查); (3)调研对象的知识素质和生态环保意识; (4)调研对象以往接受社会或政府扶持的情况; (5 )调研者的观点和扶持白洋淀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6)调研者对白洋淀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保护、恢复及扶贫结合的建议。 2调研方式 实地观察,拍摄相关素材;访察当地居民或相关部门;网上资料查阅;撰写调研报告。 7、活动路线及预算

有关河北省白洋淀周围环境的分析报告

《环境灾害学》 论文 姓名吕树林 班级10级环工一班 学号20100530111 日期2012.04.09

有关河北省白洋淀周围环境的分析报告 摘要:淀区涉及保定、沧州两个地级市的4县1市,是国家重点旅游区和开放区。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南距石家庄189公时,北距北京162公里,东距天津155公里,是京津冀腹地。淀区景色秀丽,历史悠久,曾是共产党的一个革命根据地,亦是河北省一个美丽的风景区。但白洋淀也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使得淀内的美好风光也变得恶化。究其原因依旧是人类的污染破坏,游客乱丢弃垃圾,周围生活与工业的污染,到处可以闻到恶臭,见到漫天漫地的蚊虫,真的使游客们望而却步。 关键词:河北;白洋淀;环境 正文: 白洋淀是我故乡的一个风景名胜,其有着优美的景色和地面,历史悠久而且意义重大,以下先介绍一下其具体地理环境情况。 白洋淀有143个淀泊,被3700多条沟濠连接,淀淀相通,沟濠相连,形成巨大的水上迷宫。淀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景随时移。春季,水域清澈,烟波浩森,芦苇翠绿,一片勃勃生机;夏季,莲菱蒲苇随风摇曳,满淀荷花盛开,湖内白帆点点,使人暑意顿消;秋季,白洋淀天高气爽,气候宜人,鱼跳水面,蟹肥味香、鱼船队队、捕捞繁忙;冬季,白雪皑皑,冰封大淀,一派北国风光,各种冰床穿梭往来,如同燕子在空中飞翔,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滑冰场,可任自由驰骋。 白洋淀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而形成的,现在的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上游九河、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杨村河、瀑河及白沟引河,下通津门的水乡泽国,史称西淀。到明弘治(公元1488年)之前已淤为平地,地可耕而食,形成九河入淀之势。以后人们看到淀水“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改称白洋淀。对白洋淀的形成还有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个中秋夜晚,嫦娥仙子偷吃仙药,身不由已,飘飘然离开月宫,就在她将要落入凡间的一瞬间,猛然惊醒,这一惊非同小可,随身宝镜落入人间,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块,形成现在的143个淀泊。 白洋淀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石代,淀区的西部、南部(今安新县的留村、梁庄)就有人类活动生自。春秋、战国时期,淀区分属于燕、赵统辖,以易水长城(今安新县北堤)为界,南葛城(今安州镇)属赵、北浑泥城(今安新镇)归燕,故今日淀区有“燕南赵北”之说。也正是这横跨燕赵的活土,以其特有地理风光,政治、军事地位,为历代所重视,令骚客咏叹。宋代,六宅使何承矩在淀区筑堤贮水,引水灌溉建立屯田防线。北宋名将杨延昭曾在此屯兵御辽。元代大儒刘因任教于淀区三台、安州。清代康熙皇帝在淀区端村、圈头、赵北口、郭里口兴建行宫,先后40次来淀区游览围猎。解放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曾在白洋淀指挥清风店、解放石家庄战役,给这古老的淀区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白洋淀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3年加入共产党的辛璞田,受顺直省委的派遣到家乡马家寨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夏共产党刘亦瑜,受中共保定地委的派遣到淀区北冯村与王家骥等人,建立起淀区第一个党支部。辛璞田、刘亦瑜、李之光、侯卓夫等革命先烈,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舍家弃业,投身革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成为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作家徐光耀撰写的《小兵张嘎》就取材于“雁翎队”。著名作家孙犁的《荷花淀》,孙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均以淀区为题材。白洋淀儿女那飒爽英姿,今日仍被全国人民传扬歌颂。

白洋淀生态环境调研活动方案之令狐采学创编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令狐采学 ——白洋淀生态环境调研活动方案 1、调研对象简介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中部。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 个,其中以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淀等较大,总称白洋淀。面积336平方千米。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为控制湖区水位,在白洋淀东部自然泄水处建有枣林庄大闸,引入大清河北支的南拒马河,扩大水源。由于南拒马河含泥沙量大,淤积严重,湖泊面积和容积有不断缩小的趋势。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并以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而闻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称。抗日战争时期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脍炙人口。1982年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

淀湖区恢复,成为旅游胜地。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活动目的 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了解白洋淀周围居民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搜集白洋淀环境基础数据,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让同学们由书本走向生活,真正的将知识活学活用,让书本的知识回归于实践,践行”破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追求。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3、调研范围及对象 保定市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 4、参加调研学生 白森布勒、王雪珊、任亚楠、王浩等同学 5、调查要求 (1)实地考察、现场调查访问,记录并收集白洋淀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资料。 (2)收集一些能够反映白洋淀环境状况的新、老照片及相关资料。 (3)至少完成1份2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 6.调研内容及方式 1调研内容 (1)调研对象所处的环境与生态现状,经济现状; (2)调研对象的环境状况(包括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情况调查);

白洋淀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北省白洋淀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保定国家高新区00000000000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终 稿) ?????有限公司 二OO 七年八月

编制人员总经理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编制人员 校核 审核 审定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1.1 项目名称 (1) 1.1.2 承办单位 (1)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2) 1.2项目概况 (3) 1.2.1 项目地点 (3) 1.2.2 工程治理规模与目标 (3) 1.2.3 主要建设条件 (4) 1.2.4 工程治理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4) 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1.3问题与建议 (5)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1)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 2.1.1 白洋淀水域现状 (1) 2.1.2 黄花沟的污染是直接导致白洋淀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 2.1.3 国家的产业政策 (2) 2.2工程治理的必要性 (4) 2.2.1 保护和修复白洋淀水域生态的需要 (4) 2.2.2 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4) 2.2.3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 (5) 2.3保定市政府的政策导向 (6) 第三章工程治理场址条件 (9) 3.1自然条件 (9) 3.1.1 气候气象 (9) 3.1.2 水文特征 (10) 3.1.3 地形地貌 (11) 3.1.4 地质地震 (11) 3.2基础设施条件 (12) 3.2.1 区域性交通条件 (12) 3.3.2 城市基础设施 (12) 3.3.3 高新区基础设施 (12) 3.4场址现状条件 (12) 3.4.1 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 (13) 3.4.2 北大坑垃圾场及黄花沟河沟地段 (13) 3.5城市规划条件 (14)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监测与评价 1、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意义及内容 1. 1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健康的土地生态功能是维系寂静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人民的生存安全。现如今,土地资源,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加,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区域土地的生态承载能力,导致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态安全成为一大严峻的挑战。 三峡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项目,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的影响都极为重要,其建设在防洪、发电、航运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世界上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库区蓄水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其现今的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敏感,并且重庆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侏罗系砂泥岩互层中的泥岩层、二叠系炭质页岩夹煤层、志留系页岩等,抗腐强度低,易风化,雨水易软化、泥化,不仅水力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易引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生态问题。同时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土地利用方式将直接威胁水库安全运营的生态脆弱带,所以对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系统详细的评价并提出各生态问题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2.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所谓土地生态安全,其确切的含义还没有科学的界定。一般认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不受或少受来自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于威胁的状态。生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即生态系统的自身结构没有遭到破坏:其次是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安全,即生态系统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功能不受损害。生态系统所能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是生态安全的一个显性特征。当一个生态系统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出现异常时,表明该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 对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而言,它研究区域乃至周边地区人们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统一的目,是由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社会生态安全三方面组成的安全复合体系。如果考虑到社会和经济对上述自然系统安全的影响,显然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构成了土地生态安全的动力和出发点,而土地自然生态安全构成了土地生态安全的基石和核心。因此对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要分别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社会生态安全三个方面考虑,选取各自不同的评价影响因素,共同构成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2009年和2010年三峡库区土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现状、人口、GDP等数据分别进行计算得出两个时期评价结果,分析结果为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等定级;对比三峡库区09年和10年的生态安全转变趋势,并对三峡库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出意见及建议

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论(一)

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论(一) 重视生态安全的评价和信息披露,并对决策者和生态系统的管理者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对广大社会公众具有教育意义以及对公众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具有指导意义,是生态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方法论的视角简要论述了生态安全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和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一、关于评价标准问题 就生态安全的评价标准而言,虽然不同的评价对象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但如果抽象掉具体的评价对象的特定标准,我们总是可以为其找到一种称之为“理想状态”的评价标准。这种“理想状态”的评价标准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即生态巨系统(各生态子系统的有机整合)和各生态子系统不受来自系统外胁迫力的影响; ②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但安全的生态系统应该能够消解这种影响并通过自组织能力修复其丧失的部分功能,恢复生态过程的完整性; ③生态系统的维持能力,即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的能力,安全的生态系统在外力胁迫下不仅不会降低其向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如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木材产品等),也不会降低其特有的生态功能(如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功能),相反这些功

能还应该逐步得到提升,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④生态系统的零风险,即系统间不能相互危害,由于人类的自私和对物欲的无限贪婪,人类活动充满了功利性,往往以牺牲一个系统的功能完整来维持或提高另一系统的生产和服务能力,例如,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人们往往通过增加化学肥料的施用量,从而造成土壤系统的板结和污染,并进而污染水圈、生物圈,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⑤低成本提高人类福利水平和福利质量的保障力。一个安全的生态系统应该尽量减少额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以维持系统的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和环境功能。据专家测算,我国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2.3%,扣除这一因素,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只有6%左右,这究竟是提高了人类福利还是降低了人类福利?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严肃的问题; ⑥生态系统的对人类生存安全的支持力。说到底,生态安全的本质是人类的生存安全,人类的生存总是依托于生态系统持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整个世界的国民经济也是建立在由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的,一切威胁生态安全的因素和破坏生态安全的行为都是在动摇人类生存的基础,所以安全的生态系统必须有能力支持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必须把人、人类生存和人类活动纳入自然生物圈中进行综合考虑,人必须把自身视为自然系统中平等的伙伴,不是万物的尺度。在自然生物圈中,人类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湿地调查报告

湿地调查报告我国首批国家湿地公园名录(2005年试点)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内蒙古白狼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山东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南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北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江苏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江西孔目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吉林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辽宁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青海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第二批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2008年,共计20处)哈尔滨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 哈尔滨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 新青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省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 安徽省 迪沟国家湿地公园 福建省 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省 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 修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省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省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省 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酒埠江国家湿地公园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蒲城卤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

三原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 淳化冶峪河国家湿地公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 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 第三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2009年,共计62处)河北省 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自治区 阿拉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吉林省 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 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 榆树老干江国家湿地公园 黑龙江省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 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 江苏省 扬州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省 衢州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徽省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三叉河国家湿地公园 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太和沙颖河国家湿地公园太湖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颖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 福建省 宁德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省 药湖国家湿地公园 南丰傩湖国家湿地公园 山东省 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省 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偃师伊洛河国家湿地公园湖北省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 蕲春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赤壁陆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荆门漳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省 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 湘阴洋沙湖-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宁乡金洲湖国家湿地公园吉首峒河国家湿地公园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 广东省 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海南省 南丽湖国家湿地公园

白洋淀生态环境调研活动方案

2017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白洋淀生态环境调研活动策划方案 1、调研对象简介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 个,其中以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淀等较大,总称白洋淀。面积336平方千米。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为控制湖区水位,在白洋淀东部自然泄水处建有枣林庄大闸,引入大清河北支的南拒马河,扩大水源。由于南拒马河含泥沙量大,淤积严重,湖泊面积和容积有不断缩小的趋势。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并以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而闻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称。抗日战争时期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脍炙人口。1982年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淀湖区恢复,成为旅游胜地。2007年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活动目的

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了解白洋淀周围居民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搜集白洋淀环境基础数据,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让同学们由书本走向生活,真正的将知识活学活用,让书本的知识回归于实践,践行”破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追求。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3、调研范围及对象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 4、参加调研学生 王劭康、陈全、赵孟阳、郭文浩同学 5、调查要求 (1)实地考察、现场调查访问,记录并收集白洋淀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资料。 (2)收集一些能够反映白洋淀环境状况的新、老照片及相关资料。 (3)至少完成1份2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 6.调研内容及方式 1调研内容 (1)调研对象所处的环境与生态现状,经济现状; (2)调研对象的环境状况(包括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情况调查); (3)调研对象的知识素质和生态环保意识; (4)调研对象以往接受社会或政府扶持的情况; (5 )调研者的观点和扶持白洋淀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应用

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探讨及设计应用中国湿地资源极其丰富 ,在国民经济和生活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同时 ,湿地在调节气候、参与全球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生产力很高,在提供人类必需的动植物资源、维持生态平横和水平衡、调节气候、降解污染、提供珍稀动植物栖息地和保存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对湿地保护认识不够,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开发利用活动,使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收到严重破坏,降低了湿地生态功能,湿地面积迅速减少。目前,湿地受到的威胁的种类和程度日益加大,约40%的重要湿地受到中等程度或更严重的威胁,而且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加,威胁会继续加大。威胁主要来自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围垦和开垦、泥沙淤积、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引进物种的干扰、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等。 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是方大天云针对湿地生态环境监测需求设计的一款湿地公园、水源地专用生态环境监测站。通过对空气质量、全类型降水、日照和辐射、氧气含量、负氧离子、二氧化碳浓度等湿地生态环境关键指标的长期连续监测,定性定量反应湿地对生态环境改变的大气组分调节功能、水分调节功能、净化功能和局部小气候调节作用,为气候生态环境评价及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广泛用于江河、溪流、水源地、水库、大坝、污水处理、生态公园环境测量等应用。 一、系统内容 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是由综合数据采集单元,无线通讯单元,交直流供电单元,生态环境数据服务中心组成的高精度,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环境测量系统。通过对湿地环境中小气候因子,日照和辐射、氧气含量、负氧离子、二氧化碳浓度及土壤温湿度,空气质量,湿地水量,水质等关键要素的测量,实现了湿地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记录,通过收集湿地水体及其环湿地生态系统及在湿地环境中栖息、繁衍的野生动物的各种基础数据,方便了湿地相关研究部门对每一区段植被、水源等做详尽的基础性数据分析,有效地提高了科学化指导区域自然保护与旅游资源利用工作的效率。此外,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可以与方大天云公司配套LED室外显示屏兼容,用于实时环境数据发布。 二、系统指标 工作环境:-50 — +50℃、0 — 100%RH 防护等级:IP65 走时精度:累计<20秒/月 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10000小时 观测方式:气象水文行业标准 供电:AC220V;太阳能+电池供电

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评价_韩美清

第15卷第3期中国生态农业学报Vol.15No.3 2007年5月Chinese Journal of Eco-Ag riculture M ay,2007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评价* 韩美清1,2王路光2王靖飞2王世研3郭平毅1** (1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太谷030801;21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石家庄050051; 31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0009) 摘要采用GIS技术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对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53103,属/一般0级别,表现为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较适合人类生存。流域水网密度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低,仅分别为11118和12168,是造成流域内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 也是人类生存的制约因子。 关键词白洋淀生态环境GIS评价 Eco-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of Baiyangdian Watershed using GIS.HAN Mei-Q ing1,2,WAN G Lu-Guang2,WAN G Jing- F ei2,WAN G Shi-Y an3,GU O P ing-Yi1(1.School of Agr icultur e,Shanxi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T aigu030801,China;2. Hebei Prov incial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hijiazhuang050051,China;3.School of L ife Science and T echnolo- g y,China Pharmaceutical U niversity,N anjing210009,China),CJEA,2007,15(3):169~171 Abstract T he eco-env ironment of Baiyang dian L ake Watershed was evaluated by using GI S technology.T he r esults show that the exponent of eco-env ironmental status is53105graded as/g eneral grade0.T his grade of eco-env iron-mental status has a medium veg etation coverage and biodiversity with suitable env ironment for human living.T he lim-it ing factors for human living in the area are water dens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 y,w hich are low er,11118and 12168,r espectiv ely. Key words Baiy angdian L ake,Eco-environmente,G IS,Ev aluation (Received Sept.11,2006;r ev i sed Nov.5.2006)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仅存常年积水的最大淡水湖泊,也是华北平原现存为数不多的生态湿地之一,以其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被称作/华北之肾0[1]。由于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入淀河流地表径流减少,且接纳了大量的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入淀后对淀区水质影响很大,白洋淀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2]。白洋淀研究多集中于流域水污染状况、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及其形成机理、湿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环境安全评价、湿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等方面[3~7],基于GIS 技术的白洋淀流域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研究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针对2006年3月白洋淀大面积死鱼事件的发生,首次采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6(HJ/T192-2006)方法,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RS/GIS)技术,对白洋淀流域当前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估,为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环保部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白洋淀流域位于华北平原中部,东经113b39c~116b11c,北纬39b4c~40b4c之间,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跨河北、山西两省和北京市的38个市县。流域面积31200km2,河北省占81.04%,山西省占11.85%,北京市占7.11%,保定地区则占河北省流域面积的85%左右。流域地形地貌复杂,地势西高东低,依次为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和洼淀,山区占流域面积的64.1%[8]。白洋淀上承九河,下注渤海,地势低洼,是华北地区惟一的大型平原湖泊湿地,对调节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区域温湿状况,补充地下水源,调节小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维护区域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9]。 *河北省环保局科技项目(200304)和河北省科技厅项目(04276713)资助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6-09-11改回日期:2006-11-05

生态湿地保护调查问卷

生态湿地保护调查问卷 专业年级填写时间 您好,我是西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以下是关于黄河湿地保护的调查问卷,希望您能帮我填写以下的问卷内容,谢谢! 注:以下均为不定项选择题。 1、您认为环保是为了什么?() A、为了生活环境更加干净整洁 B、什么都不为,认为并不需要 C、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 D、其他原因 2、您认为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怎么样? A、很高 B、一般 C、较低 D、很低 3、您知道甘肃省的哪些湿地保护区?() A、张掖黑河湿地 B、敦煌阳关湿地 C、甘肃玛曲湿地 D、甘肃尕海湿地 E、甘肃黄河首曲湿地 F、兰州银滩湿地公园 G、甘肃玉门戈壁湿地 4、您经常去兰州湿地公园吗?() A、经常 B、偶尔 C、一两次 D、从未去过 5、您在湿地公园中行走时,觉得湿地公园好的景象有哪些?() A、绿化景观 B、植被水草 C、鱼类鸟类 D、水质清澈 E、其它美好景象 6、您在湿地公园水体及岸边发现有哪些垃圾或漂浮物?( ) A、塑料袋 B、泡沫饮料瓶 C、剩余食物 D 、浮藻类 E、死鱼动物 F、废旧电池 G、建筑垃圾 H、其他 7、您觉得湿地公园水质如何?有无异味?严重否?() A 、好,没有异味B、一般,有异味但不严重 C 、差,有异味且较严重D、不清楚,没有注意到 8、您发现湿地公园周围什么现象对水资源产生不良影响?() A、生活、工业排污 B、违建开发 C、违规填湖 D、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 E、其它 9、您认为湿地环境对城市和人们生活有影响吗?() A、是的,影响会很大 B、没有什么影响 C、有,但不明显 D、无所谓,不清楚 10、您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主要来源于哪里?() A、电视、广播 B、网络、课堂 C、报到、杂志 D、公益广告 E、志愿者活动 F、其他 11、您觉得湿地自然保护区该以何种目的建立?() A、保护生态湿地环境 B、发展经济旅游行业 C、发展经济与保护湿地环境都重要 D、不太清楚,未考虑过 12、就您参观过的湿地保护区中而言,政府部门有没有进行监测巡护?() A、没有进行监测 B、对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区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检测 C、对主要对象进行了系统检测 D、对主要对象不定时进行了监测 13、您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态度为()

河北省白洋淀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北省白洋淀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终稿)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1.1 项目名称 (1) 1.1.2 承办单位 (1)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2) 1.2项目概况 (3) 1.2.1 项目地点 (3) 1.2.2 工程治理规模与目标 (3) 1.2.3 主要建设条件 (4) 1.2.4 工程治理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4) 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1.3问题与建议 (5)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1)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 2.1.1 白洋淀水域现状 (1) 2.1.2 黄花沟的污染是直接导致白洋淀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 2.1.3 国家的产业政策 (2) 2.2工程治理的必要性 (4) 2.2.1 保护和修复白洋淀水域生态的需要 (4) 2.2.2 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4) 2.2.3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 (5) 2.3保定市政府的政策导向 (6) 第三章工程治理场址条件 (9) 3.1自然条件 (9) 3.1.1 气候气象 (9) 3.1.2 水文特征 (10) 3.1.3 地形地貌 (11) 3.1.4 地质地震 (11) 3.2基础设施条件 (12) 3.2.1 区域性交通条件 (12) 3.3.2 城市基础设施 (12) 3.3.3 高新区基础设施 (12) 3.4场址现状条件 (12) 3.4.1 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 (13) 3.4.2 北大坑垃圾场及黄花沟河沟地段 (13) 3.5城市规划条件 (14)

国家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国家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万本太1 ,吴 军2 ,徐海根 2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北京 100035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42 摘要:建立了包括国土安全、水安全、大气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灾害五方面15个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从国家尺度上对我国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根据各省区生态安全指数的计算结果,从高到低将生态安全状况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果表明:生态安全状况达到一级的省区包括西藏、海南、广西、福建、广东、云南和江西;生态安全为二级的省区包括黑龙江、湖南、上海、青海、浙江、安徽、贵州、河南、湖北、山东、新疆、吉林、重庆、甘肃和四川;生态安全为三级的省区包括内蒙古、江苏、北京、辽宁、河北、宁夏、天津、陕西和山西.关键词: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929(2008)04-0057-06 Study on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China .s Ecological Security W AN B en-tai 1 ,WU Jun 2 ,XU Hai -gen 2 1.Depart ment of Nature and Ecology Conservation,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 ministration,Beijing 100035,China 2.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State Environ 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Nanjing 210042,China A 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ate of China .s ecological security,a comprehens ive assess ment s ystem containing fifteen indicators reflecting five aspects which are land security,water security,atmospheric security,biological security and ecological disaster were establis hed and a scientific and concrete assessment for China .s ecological security on the national scale were conducted.The states of ecological security of various province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ades according to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es from high to low:/the first grade 0,/the second grade 0and /the third grade 0.The res ults were listed as follows:the provinces achievin g /the first grade 0ecological security were Tibet,Hainan,Guangxi,Fujian,Guangd ong,Yun nan and Jiangxi;the ones with /the s econd grade 0ecological security were Heilon gjiang,Hunan,Shanghai,Qinghai,Zhejiang,Anhui,Guizhou,Henan,Hubei,Shandong,Xinjiang,Jilin,Chongqing,Gans u and Sichuan;the ones with /the third grade 0ecological s ecurity were Inner Mon golia,Jiangsu,Beijing,Liaoning,Hebei,Ningxia,Tianjin,Shaanxi and Shanxi.Key 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comprehensive assessment;indicator system 收稿日期:2008-01-14 修订日期:2008-03-12 作者简介:万本太(1955-),男,吉林农安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 事生态环境研究与管理,biodiv@s https://www.doczj.com/doc/5f5702684.html,.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地矛盾的日趋尖锐,生态状况总体上呈恶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土地退化加剧、水生态平衡失调、林草植被破坏严重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1-3] .在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6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0的目标.对生态安全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在生态系统尺度上,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不受到破坏, 生态功能不受到损害的状态[4-5] .在国家或全球尺度上,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不受到威胁,从而能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保障,防止生态难民的产生和社会动荡[6-7].国内已开展生态安全研究.肖笃宁等[4] 认为,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健康诊断、区域生态风险分析、景观安全格局、生态安全监测与预警以及生态安全管理、保障等方面;黎晓亚等[8] 通过对景观生态规划原则的增补,提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的初步原则和方法;徐海根等 [9-10] 将生 态安全的理念运用到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设计中,研究了不同保护目标下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生态安全阈值.生态安全评价也是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指对生态整体的完整性以及对各种风险下维持其健康的可持续能力的识别与评判,以生态风险和生态健康评价为核心内容,并体现人类安全的主导性 [11-12] .目前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特定生态系统和特定区域的评价 第21卷 第4期 环 境 科 学 研 究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Vol.21,No.4,2008 DOI :10.13198/j.res.2008.04.59.wanbt.0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