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理论常识

政治理论常识

政治理论常识
政治理论常识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标志在于,它具有(C )

A. 客观性

B. 矛盾性

C. 实践性

D. 社会性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B)

A. 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没回答

B.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3.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B )

A. 万物皆备于我

B.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C. 存在就是被感知

D. 心外无物

4.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B )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5. 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C )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BCD )

A. 我思故我在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万物皆备于我 C.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不同,它是(AD )

A.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 科学之科学

D. 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 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是(ACD)

A. 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和人生观

B. 历史观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

C. 人生观影响世界观和历史观

D. 世界观和历史观决定人生观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D)

A.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 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C. 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 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单项选择题.

1.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 A)

A.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 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 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2.科学证明,人脑是(C )

A. 思维的源泉

B. 思维的产物

C. 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3.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D )

A.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D)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B )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 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

C.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质

6.“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 B)

A.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 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 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D.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可以说明( D)

A. 时间的连续性

B. 空间的三维性

C. 物质的客观性

D. 时间的一维性

8.“现实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什么观点(B )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旧唯物主义观点

9. 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

这表明(D )

A. 时间是人的主观感受

B. 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 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 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10. 打制粗糙的石器——制造金属工具——铁制工具的出现—

—机器的使用——电话、电视、计算机广泛使用——用遗传工程技术产生克隆羊,这有力的表明实践是( D)

A. 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 历史性活动

C. 社会性活动

D. 能动的不断发展的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1.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它(ABD)

A.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 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C. 坚持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 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2.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ABCD)

A.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 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D. 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3.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体现在(.ABCD)

A. 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B. 实践的中介是客观的

C. 实践的客体是客观的

D. 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客观的

4. 相对静止是指(.ACD)

A.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B. 运动的一般状态

C. 在特殊的条件下,事物特定的运动停止了

D. 在特定的条件下,事物保持自身的性质不变

5. 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CD)

A. 纸上谈兵

B.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 实事求是

D.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三、判断题.

1.意识是大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意识不一定和客观事物相符合(√)

3.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4.相对静止是指事物绝对不动(×)

5.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别是对世界是否统一于物质的两种不同观点(×)

单项选择题.A 3.C 4.C 5.D 6.B 7.D 8. A 9.C 10.C)1.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A )

A.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 世界统一于什么的问题

C. 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D.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2.“白马非马”的错误在于(C )

A. 抹杀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B. 割裂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C. 否认了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D. 混淆了普遍性和斗争性的区别

3.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C )

A. 昼夜交替

B. 寒来暑往

C. 磨擦生热

D. 电闪雷鸣

4.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能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C )

A. 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B.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质量不变规律

5.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反过来又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D )

A.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区别

B.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

C.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包含

D.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B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7.汉朝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这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是(D )

A. 辩证法观点

B. 唯物论观点

C. 唯心论观点

D. 形而上学观点

8.“不积哇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说明了(A )

A. 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 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 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D. 量变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9.下列说法中,说明要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的是(C ) A.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B.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0.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以下什么原理的要求(C )

A. 矛盾普遍性原理

B. 矛盾斗争性原理

C. 矛盾特殊性原理

D. 矛盾同一性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D 3.ACD 4.ABD 5.CD 6.CD)

1. 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BCD )

A. “天地变化,二端而已”

B. “自动自休,自峙自流”

C. “吁炎吹冷,交错而动”

D. “万物莫不有对”

2. 黑格尔说:“脱离了身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ABD )

A. 部分依赖于整体

B. 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 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

D. 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结起来,发挥各部分的功能

3. 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CD )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4. 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BD )

A.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 “天下之热,循则极,极则反”,“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5. 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CD )

A. 水往低处流

B. 日出于东落于西

C.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6. 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

性含义的有(CD )

A. 矛盾双方直接等同

B. 矛盾双方相互区别

C.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1.A

2.D

3.B

4.C

5.C

6.C

7.B

8.D

9.D 10.D 11.C

12.A 13.C

1 .“一切真理都发源于直接经验”。这是(A )

A.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正确观点

B.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错误观点

C. 唯物主义经验论的错误观点

D. 机械唯物论的错误观点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

A. 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B. 社会存在

C. 社会基本矛盾

D. 社会实践

3.认识的客体是指(B )

A. 人的观念及其对象

B.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 自然界和社会存在物

D. 人的自由创造物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C )

A.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两条路线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5.真理和客观真理的关系是(C )

A. 对立统一的关系

B. 真理包含客观真理

C. 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D. 有些真理是客观真理,有些真理不是客观真理

6.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它(C )

A. 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B. 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 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D. 具有能动性的活动

7.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B )

A. 认识关系

B. 实践关系

C. 价值关系

D. 审美关系

8.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D )

A. 类似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D )

A.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 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 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

解为(D )

A. 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1.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C )

A. 实践标准是不可能的

B. 实践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

D. 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2.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 )

A.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 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 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13. 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C )

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BD 4.BC 5.ABC 6.BC

7.ABD 8.ABD 9.ABC 10.ACD

1. 下列哪些活动是基本的实践活动(ABCD )

A. 工人炼钢

B. 渔民出海捕鱼

C. 技术革新的试验

D. 农民种田

2. 下列有关价值特性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 )

A. 价值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

B. 价值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C. 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D.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

的创造性关系

3.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对人有用,

所以才给以‘真理’的美名”。这段话的观点说明(BD )

A. 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真理

B. 有用的就是真理

C. 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真理

D. 能为我主观需要服务的是真理

4. 对同一名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所

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识上说明了(BC )

A. 认识来源于经验

B. 在经验的积淀中加以认识

C. 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缺乏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D. 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5. 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前干部要有“三盆

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ABC )

A.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B. 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C. 人的认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D. 观念、主观意识应随时发生变化

6.“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人们的心目中,月亮是圣洁而

美丽的化身。然而,俄罗斯科学家经研究认为,月球是地球多自然灾害的祸源。这表明(BC )

A. 人们改造自然以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为基础

B. 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过程

C. 知识构成等因素是影响人们事物认识的重要因素

D. 认识的目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7. 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

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BD )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 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8. 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

反复,是因为(ABD )

A. 由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

B. 认识本身的复杂性

C. 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D. 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9. “感觉到的东西,我仍不能立刻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

深刻地感觉它”。这说明(ABC )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

B. 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

D. 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10. 下列选项中代表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ACD )

A. 孔子提出“生而知之”;孟子说:“不虑而安”

B. 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

厚也”

C. 王阳明提出:“知即是行”,“知行合一”

D. 老子说:“不行而知”

三、判断题

1.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是真理的客观性(对)

2.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具有天赋的聪明才智(错)

3.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对)

4.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屏障”,这种观点是唯物

的(错)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从间接经验到直接

经验的转化(错)

1.D

2.D

3.B

4.A

5.A

6.B

7.D

8.C

9.C 10.A 11.D 12.C

1.下列精神产品中对经济基础最直接最集中反映的是(D )

A. 《本草纲目》

B. 《反杜林论》

C. 《红楼梦》

D. 《国家与革命》

2.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它是(D )

A. 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础形式

B. 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

C. 客观自然界

D. 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

3.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B )

A. 阶级斗争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社会精神生产过程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4.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A )

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 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C.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 科学文化的反映

5.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 )

A. 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

B. 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

C. 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

D. 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平衡

6.最直接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和阶级利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B )

A. 宗教

B. 政治法律思想

C. 哲学

D. 道德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D )

A. 哲学

B. 法学

C. 伦理学

D. 语言学

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 C)

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 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9.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C )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的滞后性

10.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 )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11.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D )

A. 地理环境

B. 风俗习惯

C. 伦理道德

D. 物质生产

12.“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指的是( C)

A. 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D. 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

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ABCD )

A. 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 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C. 它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D. 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下列社会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有(BC )

A. 形式逻辑

B. 哲学

C.美学 D.语言学

3.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ABCD )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活动的承担者

C.人口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4.人类当今面临环境问题主要指(ABCD )

A. 空气污染严重 B.世界性水源危机

C.森林惨遭毁灭性破坏 D.生物物种的不断减少5.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CD )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6.据报载,北京市××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BCD )

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

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7.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ABD )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8.一位日本首相说过:“在日本,政府是船长,财界是罗盘,船长始终按罗盘指引的方向前进的。”这段话表明(ABD )

A.资本主义政治是其经济的集中表现

B.资本主义国家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

C.资产阶级政府只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D.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9.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德是(BC )

A.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B.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C.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 D.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原则10.国家的职能表现在( ABCD )

A.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

B.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

C.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D.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三、判断题

2.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对)

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管理方式(错)

4.人的自由其实不过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对)

5.决定国家性质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错)

1.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是(B )1.B 2.D 3.A 4.D 5.B

6.D

7.A

8.C

A. 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 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C. 自然规律是无法废弃和改变的,但社会规律是人可以废弃和改变

的。

D. 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具有阶级性。

2.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D )

A. 经济斗争

B. 思想斗争

C. 议会斗争

D. 武装斗争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首先是(A )

A. 生产活动

B. 政治活动

C. 科学活动

D. 精神活动

4.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其含义是(D )

A. 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是一样的

B. 社会发展过程是不受人的活动的影响

C. 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受偶然性影响的必然过程

D.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因为(B )

A. 人民群众与人口的大多数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

C. 人民群众掌握了科学技术

D.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两者间的关系是(D )

A. 前者和后者互相决定,互相制约

B. 前者和后者互相并行

C. 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 以前者为基础,互相制约,互相作用

7.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迅速发展,这说明(A )

A.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 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发展

C. 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变化

D.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8.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C )

A. 承认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承认政治权力和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 否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D. 否认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二、多项选择题BD 2.AD 3.AB 4.CD 5.BCD 6.ABC 7.CD

8.BCD 9.ABCD)

1. 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各方面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BD )

A.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中的三个方面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总和

D.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内部各方面的总和

2. 我国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不属于社会革命的范围,因为

(AD )

A.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B.改革并不触及生产关系

C.改革只在上层建筑领域中进行

D.改革不是改变现有的根本政治、经济制度

3. 下列哪些制度、设施及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AB )

A.监狱

B.《红楼梦》

C.化工厂

D.生产资料所有制

4. “时势造英雄”,这在哲学上说明了(CD )

A.英雄的出现都是必然的

B.英雄没有阶级性

C.英雄的出现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D.英雄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5. 在我国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作用就必须(BCD )

A.从根本上改造社会制度

B.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C.建设具有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D.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水平

6. 社会规律特点是( ABC )

A.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

C.人们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

D.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

7.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是(CD )

A.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的必然结果

B.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C.剥削阶级思想意识的影响

D.无产阶级思想对资产阶级思想斗争放松的结果

8. 下列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BCD )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

9. 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ABCD )

A.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D.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社会进步的根源在于(D )1.D 2.D 3.A 4.C 5.D 6.C

A. 阶级斗争

B. 科学实验

C. 社会革命

D. 社会基本矛盾

2.社会进步是历史的,具体的,这种观点是(D )

A. 机械论观点

B.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社会发展条件下人的价值是(A )

A. 以社会价值为主

B. 以个人价值为主

C. 讲社会价值就不能实现个人价值

D. 讲个人价值就不具有社会价值

4.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C )

A. 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B. 人的解放程度影响社会进步的水平

C. 人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D. 人的解放程度可以超越社会的进步状态

5.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D )

A. 泛指人的自由

B. 人完全认识了社会规律而获得了自由

C. 摆脱了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获得自由

D. 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的社会关系的主人

6.在价值关系中,人与其他存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C )

A. 人既有自然价值又有社会价值,其他存在物只有自然价值

B. 人既有物质价值又有精神价值,其他存在物只有物质价值

C. 人既是价值客体又是价值主体,其他存在物只能是价值客体

D. 人既有自我价值又有社会价值,其他存在物只有自我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1.ABD 2.CD 3.ABCD 4.BCD

1.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ABD )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

C.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D.社会形态更替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

2. 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是(CD )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C.先进阶级选择道路 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ABCD )

A.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B. 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C. 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D. 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4.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内涵有(BCD )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D.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论恶法

论恶法 孙婷学号:1012968 专业:法学 关键字:新婚姻法、“恶法亦法”、“恶法非法”、中国之法 摘要:新《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很多人认为新婚姻法关于男女平等的规定已经违宪是不争的事实。文化价值取向的错误让新婚姻法更是有违中国传统文化美德,它从制度、法律和文化上撕开了中国转型社内心深处的一道口子。因此,有人说,新婚姻法就是被中国金钱社会高房价和高物价绑架婚姻之后派生出来的怪胎和“恶法”。可是,什么是“恶法”?“恶法”究竟是不是法?很早以前,西方自然法学派与分析实证法学派就围绕恶法究竟是不是法的问题,有过激烈的争论。而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中国,我们关注的不应只是“恶法”究竟是不是法的问题,而更应关注如何纠正中国的“恶法”,弥补法律漏洞,完善法律体系的问题。 所谓“恶法”,什么是“恶”?“恶”即是邪恶,与良善相对,而并非不科学、有瑕疵。那什么是“法”?这个问题也是法学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之一。正如圣·奥古斯丁的困惑:欲说明时间则不知时间是什么。一个千人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对于法的定义来说也是如此。分析法学派的边沁将法律看作是一种命令,是法律制定者意志的表达;美国法学家格雷就认为法律规则是法律适用者解释出来的规则;著名大法官霍姆斯宣称:“对法院事实上将做什么的预测而不是别的什么,便是我所说的法律”;新分析法学的代表人物,英国法学家哈特将“规则的内在方面”、“次要规则”和“规则的确定中心”,作为法律本体论的三个要素,他说:“法律是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的结合”。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存在的根据不在于作为个体,即主权者的意志,而在于更高层次的超验的理想理性。而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哲学家马克思却说:“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那么,究竟什么是“恶法”?不同的法学家也有自己不同的观点。边沁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乃是判断是非的标准”。自然法学家阿奎那认为“非正义的、不合理的而且与自然法相矛盾的法律根本不是法律,恰恰相反,是对法律的歪曲”。而我们认为对恶法的判断不能过度依赖正义、理性等抽象的信念,因为这种标准本身容易给社群中个体不同的概念基础,造成判断结果上的混乱,最终使标准本身失去存在正当性,个体也无从守法。所谓“恶法”指的是邪恶的法律,并非不科学或有毛病的法律。恶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条、一组、一部法律或整个法律制度。“恶法”也要求在该法域内“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具体地说“恶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不符合多数人的意志;(二)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三)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再者,“恶法”究竟是不是法?对于这个问题,两大法学派具有针锋相对的观点,也是法学界永远争论不休的话题。 一、分析实证法学派——“恶法亦法” “恶法亦法”理论萌芽于苏格拉底,形成于奥斯丁。以奥斯丁、凯尔森、哈特为代表的分析实证法学家们主张法律与道德相分离认为法律与道德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奥斯丁说:“法的存在是一回事,法的优劣则是另外一回事。法是否存在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法是否符合一个假定的标准,则是另外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凯尔森认为,“科学法律的定义没有任何政治、道德的内涵,摆脱任何主观的价值判断,它仅表明法律是社会组织的一个特殊手段”。哈特认为“反映或符合一定的道德要求,尽管事实上往往如此,然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 奥斯丁在论述“恶法亦法”这一命题时,列举了以下理由:(一)道德邪恶的法律,尽管人们憎恶和反对,也不会失去作为“主权者命令”的性质,同样具有强制力;(二)自然法学指出的评价法律良恶的标准,并不是有其绝对的客观真理性;(三)与理性法相冲突的法不可能具有义务性或约束力,不能被认为是法律,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哈特的论断是,即使违反道德性,只要是法定形式下制定的,就其内容仍然是法律:(一)法律是一种命令;(二)对法律概念的分析是值得研究的,它不同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也不同于批判性价值评价;(三)道德判断不能通过理性论辩、论证或证明来确立或辩护;(四)实际上设立的法律不得不与应然的法律保持分离。法律和道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麦考密克从肯定和否定的两个方面界定了新分析法学的立场:(一)从否定的角度来看,法律的存在不取决于它们是否符合对所有法律制度的普遍适用的任何特定的道德价值;(二)从肯定的角度看,法律的存在有赖于它们是由社会中的人们决定创立的。这样,法律和道德的分离就成为当代分析法学所坚持的最重要的立场。分析法学家始终认为“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功过是另外一回事”,强调划分“实际上是这样的法律”与“应该是这样的法律”。在这里所说的“恶法亦法”具有以下两种性质,其一,必须为法律,必须经过特定的立法机关通过合乎程序的方式制定出来,其二,此种“恶法”具有“法的目的性”,并未脱离法的本质。

2020最新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大全

2020最新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大全 文学常识是小升初考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年年考,且分值较高,题型基本稳定,分填空和连线题两种形式。考查成语典故、鲁迅、词牌、曲牌等知识。文学常识的知识点多而分散,且无系统性,复习难度极大。需要我们在平时多积累、多背诵。 一、考试范围: 语文课本1~~12册出现的名家、名篇;课文链接、资料袋中出现的内容;单元拓展中“日积月累”等相关内容;此外还有一些课外的,如四大名著、一些知名的国内外名著等,都是考试的重点。 二、如何复习: 文学常识的知识点多而分散,且无系统性,复习难度大。需要我们在平时多积累、多背诵。 1、收集、整理:考试范围之内的内容,要收集整理成册,方便自己及时地学习与复习。 2、巧妙记忆:利用谐音、记字头、联想、编顺口溜等方法去记忆,方法不论好坏,适合自己就行!

3、巩固复习:知识点多而零散,不要奢求一次就全部记完,要及时复习。建议做好计划,如每周记多少,每月完成多少,多久复习一次等。 三、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是考试的重点。建议同学们有时间的话最好亲自看一看,青少年版本就好,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尝试读读原著。 考试时要求掌握记住原著的时代、作者、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包括人物性格特点、对人物的评价及人物的主要事件)。 (一)、《三国演义》,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1、作者: 作者是(朝代)。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答案;元末明初、罗贯中) 2、主要人物: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

政治理论学习总结报告

政治理论学习总结报告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政治理论学习总结报告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好才能有创新的工作思路,才会谋求新的发展;学习好就能用科学理论指导公安工作实践,把 握政治工作主动权;学习好就能更好地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为民执好法服好务;学习好才能 更好地做好群众工作... 做为一名基层派出所的公安人员,我个人深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是“三基工程”建设 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基层派出所基础工作的根基,亦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抓好“三基工程”对于提高全体民警综合素质和执法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个人认为:在“三基工程”建设中,应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使公安民警成为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熟练、作风过硬,同人 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富有战斗力的公安队伍。 一、打牢坚实思想基础 在世界范围内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空前加快的今天,国际化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出科技进步、知识创新和人的素质的竞争。然而,公安工作具有涉及社会面广、领域多、法律知识面宽、公安 专业知识性强,执法办案和服务标准高等特点,要承担起党委政府赋予公安机关三大历史使命,就得 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等其他各方面知识的自身学习和研究,达到不断充实、 丰富、完善自己,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基层全体民警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政治任务。对此,在学习中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只有学习好理论才能达到升华,工作才能把握方向,绩效才能显着,教育人帮助人才能有理有节,与各级公安机关才能保持高度一致,凝神聚气投入到公安工作中去。在 既要会说、更要会做的同时,要注重在实践中的运用和经验结累。归根到底一句话,学习好才能有创 新的工作思路,才会谋求新的发展;学习好就能用科学理论指导公安工作实践,把握政治工作主动权;学 习好就能更好地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为民执好法服好务;学习好才能更好地做好群众工作,公安工作就会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否则,就会贻误公安事业,就会迷失政治方向。 二、正确把握政治方向 实践证明:“时代和形势要求我们勤奋学习,这是我们应有的认识,应有的觉悟。”不断勤奋学习,能使人聪明起来增长才干,能给人生以正确引导,能给人信心和力量,能促进创造,推动社会进步。 因此,加强学习,我们要努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共 产主义理想信念占领思想阵地,牢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 人民、忠于法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这既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也是政 治上坚强忠诚可靠的标志。更何况在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 不穷的情况下,如果不读书学习,许多问题就搞不清弄不懂,就会处于盲目、被动和落伍状态。俗话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海者擒蛟龙。”如果我们不加强学习,不注重党性修养和世界观的改造, 思想根基和理论功底就会产生动摇和不牢靠,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就会浑浑噩噩,良莠不辨,就 会在头脑中缺乏应有的是非观念和政治责任意识,便会站不稳脚跟,把握不住政治方向。我们要想成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必背知识点 重点知识记忆口诀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重点知识记忆口诀 摘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此文章为xx年高考生物知识点:重点知识记忆口诀。介绍了xx年高考生物知识点:重点知识记忆口诀希望大家在查看知识点的时候注意多加练习。 1、减数分裂 性原细胞做准备,初母细胞先联会; 排板以后同源分,从此染色不成对; 次母似与有丝同,排板接着点裂匆; 姐妹道别分极去,再次质缢个西东; 染色一复胞两裂,数目减半同源别; 精质平分卵相异,其他在此暂不提。 2、碱基互补配对 DNA,四碱基,A对T,G对C,互补配对双链齐; RNA,没有T,转录只好U来替,AUGC传信息; 核糖体,做机器,tRNA上三碱基,能与密码配对齐。 3、遗传判定 核、质基因,特点不同。 父亲有,子女没有,母亲有子女才有,基因在细胞质; 父亲有,子女也有,基因在细胞核; 基因分显隐,判断要细心 无中生有,此有必为隐; 显性世代相传无间断; 基因所在染色体,有常有X还有Y,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难逃,是X隐; 父病女必病,是X显; 传儿不传女,是伴Y; 此外皆由常。 1、原核生物的种类 蓝色细线织(支)毛衣 即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2、微量元素 铁猛碰新木桶 FeMnBZnMoCu 3、八种必需氨基酸 方法一、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方法二、姓赖的好色(赖、色),笨笨的(苯、丙),头上光光的(亮、异亮),苏嫁刘(苏、甲硫), 赊了(缬)。 赖、色;苯丙;亮、异亮;苏、甲硫;缬。 4、色素层析 (从上到下)胡黄ab 5、植物有丝分裂

从实质违法性看_常识_常理_常情_张健一

2009年4月第21卷 第2期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 fH unan Pub lic Security Co ll ege A pr 2009V o l 21 N o 2 收稿日期:2009-03-05 作者简介:张健一(1976-),男,山东济宁人,西南政法大学2007级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来源于陈忠林教授 刑法前沿 课程笔记。 从实质违法性看 常识、常理、常情 张健一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0031) 摘 要:所谓 常识、常理、常情 是指为一个社会的民众长期所普遍认同,并且分享的那些至今未被证明是错误的基本感情、基本道理、基本经验。 常识、常理、常情 ,作为一种现代法治的灵魂,作为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法理论以及法学教育起指导作用的理论,将其运用到实质违法性的判断中是合理、有效的。 关键词:实质违法性;常识;常理;常情中图分类号:D 92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75(2009)02-0062-03 一、实质违法性 (一)德日刑法的犯罪论体系1 概说 犯罪论体系是围绕如何认定犯罪、行为如何构成犯罪来展开的(当然还涉及其他问题),核心应该是如何认定犯罪。关于如何认定犯罪,德日刑法理论一般认为成立犯罪要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三个要素(除此之外,有的学者提出了客观处罚要件的概念),每个要素代表一个判断阶 段。 [1] 关于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关系,争论颇大。Be li ng 最初提出构成要件理论时将构成要件与违法性、有责性之间的关系切断,M ezger 则将构成要件作为违法的类型来考虑,日本学者小野清一郎提出了构成要件是违法有责类型的观点。但是,以上三种观点基本上都认可符合构成要件的 行为是违法性判断的对象。 [2](p73-79) 2 理解与评价 德日刑法理论在犯罪认定上,首先进行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后再进行违法性的判断,确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违法后再进行有责性的判断。实际上这是一种阶层递进的体系,先进行形式判断再进行实质判断,目的在于防止法官在犯罪认定上的肆意性,实现罪刑法定。但是, 在实践中,99%的法官都不会按照这一体系认定犯罪 。 笔者认为,这一体系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恐怕是体系和逻辑问题。主要体现为: 一方面,德日刑法理论认为,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原则上被推定为违法,即肯定构成要件的违法推定机能。但是,刑法理论上同时认为存在排除违法性事由,就是说在具有排除违法性事由的情况下构成要件不具有违法推定机能,这就出现了体现上的冲突。 另一方面,既然认为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是事实判断,而违法性和有责性的判断是价值判断,同时认为构成要件具有违法推定机能或是违法有责推定机能,那么,就使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承载了过多的机能,同时具有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性质,呈现出逻辑上的问题。 (二)关于违法性 违法是指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为法律所禁止、所不允许,或者说行为违反法的禁止或命令,这实际上是形式违法性。违法性的判断是一种具体的、非定型的价值判断。违法性阶段的判断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判断,如果没有排除违法性事由就可以肯定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具有违法性,进而可以进入有责性的判断[3]。但是,如果将排除违法性事由仅仅局限于法定的情况,那么,显然是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毕竟刑法的正义应该同社会发展相适应,排除违法性事由的内容更应该符合民众的基本观念。 (三)关于实质违法性1 概述 针对以上问题,李斯特提出了实质违法性的理论,用违反实定法规以外的实质根据来说明违法性,即对行为为什么为法秩序所不能容忍要进行实质的判断。于是,出现了某些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进而将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结合 起来进行违法性的判断。 [2](p143) 2 立场 关于实质违法性的判断标准,主要有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的纷争。法益侵害说认为,违法性的实质是对法益的侵害与威胁。规范违反说认为,违法性的实质是违反法规范或者法秩序,也可以说违反刑法规范背后的社会伦理规范才是违法性的实质。 有的学者比如大 仁教授试图调和二者,提出可以同时 坚持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并将二者折中,实际上这种折 中说最后倒向了规范违反说。 [2](p143) 62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总结+基础知识

初二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日本老师全名是藤野严九郎。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散文诗《雪》,选自他的诗歌集《野草》。 2《雷电颂》选历史剧《屈原》,作者郭沫若,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3《海燕》选自《高尔基全集》,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4《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5《马说》选自《韩愈文集》,作者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 6《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唐朝诗人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8《赤壁》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9《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10《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集》,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11《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全元散曲》,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12《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3《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 14《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 15《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称为“公安三袁”。 16《行路难》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大诗人。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唐代大诗人。 18《白雪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校注》。作者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19《已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作者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常识速记口诀

口诀1 政治常识热点—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分为两种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强调内心):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源,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通常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 典型命题: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古代王守仁:“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客观唯心主义(有神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通常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典型命题:老子“道”,中国古代朱熹:“理在事先”,西方黑格尔:“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存在即合理”,柏拉图“理念”。 常识口诀实战: (2012年浙江/山东)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的思想。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解析】这道题考查政治常识。本题只要记住口诀“主观唯心强调内心,客观唯心有神论”中的“主观唯心强调内心”,很容易解决。主观唯心主要强调人的内心是怎么想的,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本题选择B。 口诀2 地理常识(个人来说是重大和难点,需要着重掌握一下,另外再多做些功课)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和琼州

第一章刑法概说(最终版)

第一章刑法概说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与属性 一、刑法的概念 1.广义的刑法:泛指一切与犯罪和刑罚相关的法律规范。狭义的刑法:仅指一国的刑法典。 一般意义的刑法:指以刑罚为制裁措施的实体法规范。 2.我国刑法学界对刑法概念的界定①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②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 。③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④刑法是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与适用刑罚标准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规范的内容: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犯罪的成立条件)及对实施了某种犯罪的人应该如何运用刑罚(国家适用刑罚的标准)。 对刑法概念界定上的迥别将导致刑法总论体系的聚讼 二、刑法学的概念 1.最广义的刑法学:研究有关犯罪与刑罚的一切问题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实体的规范、犯罪原因与对策、刑事诉讼程序、刑罚的执行等等。这种最广义的刑法学实际上是刑事法学。 2.广义的刑法学: 是指对现行刑法进行解释(刑法解释学)、对刑法规范的哲学基础进行阐释(刑法哲学或理论刑法学)、对刑法的历史进行研究(刑法史学)、对不同的刑法进行比较(比较刑法学)的学科。 3.狭义的刑法学:仅指刑法解释学。 三、刑法的性质 (一)刑法的政治属性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秩序,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法律规范。 (二)刑法的法律属性 1.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归属:基本法、子法、公法、实体法 ◆刑法到底是独立法还是附属法? 2.刑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特殊性 (1)刑法调整内容的特殊性 ①涉及犯罪与刑罚②利益的整体性和利益范围的广泛性:涉及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③内容的确定性:经由其他部门法调整后形成的社会关系(重婚罪) (2)制裁方法的严厉性:以剥夺公民的基本人权为内容 (3)保护手段的终极性:保障法和后盾法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一、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

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

高二下学期政治知识点归纳(最新)

高二本身的知识体系而言,它主要是对高一知识的深入和新知识模块的补充。以数学为例,除去不同学校教学进度的不同,我们会在高二接触到更为深入的函数,也将开始学习从未接触过的复数、圆锥曲线等题型。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下学期政治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高二下学期政治知识点归纳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使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一、村民委员会 1、村民委员会含义: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村民自治的内容: ①自己选举当家人,使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②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 ③村民自制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使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行为,用民主办法管理村里事务的有效途径。 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二、居民委员会 1、居民委员会含义: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2、作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居民自治的内容:《中国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干部有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 4、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微观反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三、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常识、常理、常情-法律与道德的思辨

常识、常理、常情----法律与道德的思辨 一、引论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着我们从摇篮到坟墓。“天行有常”,无法则乱,将悠悠万事纳入规则的调整范围使之符合“正道”,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国无恒强,无恒弱,奉法强则强,奉法弱则弱”,依法治国,建设现代化的民主法治国家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鸦片战争以降,古老的中国社会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随之开始了近现代化的艰难转型,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今天。其中的艰辛与盲目、痛苦与执着、血泪与战火难以详尽。在这一历程中,1901年沈家本主持修律开启了中国法治百年历史;在这一历程中,我们几乎移植了西方所有先进的法律制度,想借此步入现代化,但播下去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同时,我们几乎全部否定了我们传统的法律制度,但是,宪政、法治、自由却还没有到来;法律至上的观念始终没有树立。相反,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犯罪泛滥、权力至上却在时时侵蚀着司法权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似乎堕入了一个怪圈:我们的法律传统几近灭失,民族的灵魂日益沦丧;同时,引进的西方法律制度往往难以与传统自然融合,人治的阴影如噩梦一样难以摆脱,这似乎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 为什么这样呢? 答案是在这背后是中国历史长时间封闭式简单循环式的发展,在简单循环背后是一种“让社会开放式进化制度”1 的缺乏。中国法治缺乏一种既固守优秀法治传统又容纳反映时代进步的先进价值观念的精神。 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认为,法并不是立法者有意创制的,而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只有“民族精神”或“民族共同意识”,才是实在法的真正创造者。

法治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轻权利重义务的特质里并没有融入多少法治的内容,传统社会是有法制而无法治。法律是可以移植的,但仅仅是移植法律的生命(法律制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唤醒法律的灵魂。法律的灵魂里浸染着公平、正义、仁爱、诚实、自由、平等、人权、民主、宽容等基本的价值。“一切知识都是地方性的”,这些基本价值构成了法治的伦理基础,这些价值就是一定地方人们的常识、常理、常情。 “徒法不足以自行。”司法权威的树立和生长离不开人们的常识、常理、常情。树立和巩固司法权威的过程往往就是实现法治的过程。 二、何为司法权威 法治的本意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端赖人们对司法权威的信仰与遵从。正如卢梭所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公民的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或代替那些法,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那么,何为司法权威?2 司法权的概念发端于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一书,自孟德斯鸠始,司法权成为一种独立的国家权力。在中国,司法权从广义上讲,分为审判权和检察权,而审判权是司法权的核心,即司法机关以中立者的身份对已经发生的纠纷予以裁决并给出确定的结论,以达到定纷止争,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权威是“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3;政治学上认为“权威”是:“在政治生活中靠人们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成的支配力量。它通常以政治权力作为后盾,依据正义或人格的感召力产生具有高度稳定性、可靠性的政治影响力和支配与服从的权力关系。它是政治权力最有效能的表现方式。4简言之,权威是一种力量和威望。

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1、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解释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反映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2、诗歌总集 第一部《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4)《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第二部《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成的一个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3、屈原与贾谊 (1)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著名文章:《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 (2)贾谊: 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2014.10.13微博欣赏Microsoft Word 文档

但凡辛苦便是强求 金鱼悠然自得地在精致的玻璃里游来游去,但它永远享受不到战胜风浪的快乐。 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烦恼。你们的心事,我也曾经历过,但是如今已经不会困扰到我了。在每个阶段,好好对待自己,不要潦草度过,就一定会在下一段路里看到更好的风景。其实人活着,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只不过,你终会知道,每个问题解决完,你就迎来了更好的自己 人生如同没有回头路的拾荒,想走得远,你不能背得太重,必须经常清理背篓,该扔该留不犹豫。一辈子在于碰:碰对了方向,光彩一辈子;碰对了时运,顺当一辈子;你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你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你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你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 饮食6法则补血养脑睡得好】1、饮食平衡是关键,避免营养不良。2、适当补充糖分和碳水化合物,为身体供给能量与营养素。3、牛奶很重要,可提供丰富的钙,强健骨骼。4、铁的吸收不容忽视。5、干果是能量补充剂。6、维生素C抗疲劳效果好,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活着并快乐着,便是最大的幸福。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是逆境;无论你的生活是苦还是甜,你都是你自己人生的调味师;无论是忧还是乐,你都是自己人生的调琴师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每个人也都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美好的明天绝不是通过幻想就能得到的,它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只有有了正确的选择,才能够描绘出美好的未来蓝图,才能够让明天变得更加辉煌 人生的道路上,有选择,有放弃,有挫折,有担当,有成功,有失败。有些人,有些事,注定成为生命中不能回首的符号,就像路途的风景,过了就过了,不能回头,即便回头,看到的也非先前的了,留恋注定只是一场荒唐地悲剧。回首,我们能说的只是我们已走过,除此之外,只剩下无边的沉默。 有些人离开就是离开了,渐渐地,生活变得没什么不同,仿佛那人从未出现过,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相遇而安。无论友情还是爱情,留得住就留,留不住就放手,何必为难了别人,作践了自己。没有谁会一直在原地等谁,原来我们没那么重要,我们并非不可遗忘,面对时间,我们都一样! 意志当如水,你能包容多少,终会收获多少 兰居幽谷,虽孤独亦芬芳,不争不抢,此乃一种淡泊;梅开偏隅,虽寂静亦流香,不愠不火,这是一种优雅;水滴顽石,虽遇阻而不滞,不疾不徐,这是一种坚韧。人就一辈子,别指望来生。心态当若兰,凡事都能看得通透;性情当似梅,学会在命运的冬季艳丽地盛开;意志当如水,你能包容多少,终会收获多少 人生短暂几十年,年复一年又一年;走过的路,才知道有短有长;经过的事,才知道有喜有伤;品过的味,才知道有涩有凉。什么都可以舍弃,但不可舍弃快乐;什么都可以输掉,但不可输掉微笑 在信息如此爆炸,如此多元的时代,如果有人关注你,你应该对这位朋友的关注,报之以谢谢!这是常识常理和常情。怎么能说是“无聊,求骚扰”?我相信,我们绝不会为那些行尸走肉和麻木不仁的人浪费一秒钟的生命 【水果防晒吃出好肌肤美容护肤必学】苹果所含的大量水分和各种保湿因子对皮肤有保湿作用,维他命C能抑制皮肤中黑色素的沉着,常食苹果可淡化面部雀斑及黄褐斑。另外,苹果中所含的丰富果酸成分可以使毛孔通畅,有祛痘作用。 人生六敢: 1-敢于梦想(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更多关联的生命)2-敢于决定(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3-敢于承诺(公众承诺,获取公众的加持,天,地,人都会帮你)4-敢于担当(用生命担负使命,用一切担负责任)5-敢于借力(让资源良性流动)6-敢于共享(把自己拥有的贡献出来)

最新政治理论学习总结

最新政治理论学习总结 政治理论学习总结一: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始终加强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一是注重学习理论。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领会党的xx大、xx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并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二是注重学习业务。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努力学习办文办会、计算机等办公室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注重学习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开阔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打牢了自己的理论基础,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始终围绕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共同做好办文、办会、办事等服务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高质量地做好文件制发工作。二是确保文件高效、快捷、正常运转。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确保文件的高效流转。三是认真做好会议服务工作。 三、廉洁自律,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不断增强自身党性锻炼,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始终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尊重

团结同志,积极参加办公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塑造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 政治理论学习总结二:一、要树立爱岗敬业的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本人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口诀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口诀一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 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 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 布鲁那:“我发现!” 奥苏泊尔:“我接受!” 加涅:“我把信息加工一下。” 建构主义者:“你和我建构的不一样!” 【正文】 裴斯论教学方法,首提“教育心理学化”;卡普捷教育心理学,首部以教心学命名。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心奠基人。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的复演理论,发生认知皮亚杰,认知发展维果斯。 认知风格的差异: 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差异威特金;辐合型与发散型,三维智力吉尔福。 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顿悟完形说,托尔认知目的论,信息加工论加涅,海德韦纳归因论。现代认知布鲁纳,有意义学习奥苏泊。 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理论多,形成训练沃尔夫,相同要素桑代克,经验类比有贾德,关系转化格式塔,认知结构奥苏泊。 遗忘的理论: 痕迹衰退遗忘论,里士多德桑代克;同化遗忘奥苏泊,动机压抑弗洛伊。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全身松弛雅各布,系统脱敏沃尔帕,理性情绪治疗法,艾里斯步骤ABCDE。 学习动机理论: 需要层次马洛斯,成就动机阿特金,成败归因是韦纳,自我效能班杜拉。 教师领导方式类,行动研究属勒温。教师成长三阶段,都源自福勒布朗。波斯教师成长式,特韦尔训练教学,巴奇教学四反思,伯利教展五阶段。

【教学技巧】 教学的技巧是任何一个老师都不可以回避的问题,作为一个的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基础的教育理念,避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犯一些低级的错误,犯一些与现代教育理念不一致的错误。而在教育理论知识过程中教育过程的规律以及教育教学原则又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块,所以在教师考试当中这一块也是必会出现的一块内容。从题型角度来说相对比较灵活,可以说全题型备考,客观题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简答,主观题包括论述、材料都在历年各省份的真题中出现过,频率相当之高。 一、教学过程四大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4.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二、教学八大规律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3.直观性教学原则 4.启发性教学原则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 6.巩固性教学原则 7.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首先对于这块知识能够把这些内容识记下来是最基本的,这里给大家一个口诀:“掌法(掌握发展)简直(间接直接)了,只想(知识品德)踢倒(主体主导)你”,“课余(科学与教育)吃里脊(理论联系实际),姑(巩固)娘(量力性)齐(启发)寻(循序渐进)纸(直观)”。少了一个因材施教,由于教学与德育都有八大原则,唯一相同的就是因材施教。

政治理论常识61189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标志在于,它具有(C ) A. 客观性 B. 矛盾性 C. 实践性 D. 社会性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B) A. 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没回答 B.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3.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B ) A. 万物皆备于我 B.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C. 存在就是被感知 D. 心外无物 4.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B )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5. 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C )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BCD ) A. 我思故我在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万物皆备于我 C.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不同,它是(AD ) A.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 科学之科学 D. 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 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是(ACD) A. 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和人生观 B. 历史观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 C. 人生观影响世界观和历史观 D. 世界观和历史观决定人生观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D) A.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 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C. 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 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单项选择题. 1.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 A.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 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 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2.科学证明,人脑是(C )

(完整word版)常识速记口诀整理

口诀突破记忆法 政治口诀: 1.民族自治中国情,牢记聚居才会行,自治特区本不同,关键是看性质红 2.信与不信全由你,四点方式要牢记;信这信那你做主,前后不一都靠谱;还有一点要得懂,同一宗教派不同. 3.和谐世界亚非会,主席首次提得对,总理报告也没换理念标致新阶段 4.节约体系要建立,科技创新很有力,改革体制和体系,监督管理要配齐,法制建设不能少,尤其节约法规好。 5.03主席发展科学化,科学发展入章十七大,第一还是说发展,核心以人为本管,基本要求可持续,方法统筹兼顾去。 6.战略就是可持续,转向集约就要去,市场基础效率高,科技进步素质靠,法制建设是手段,人口生态环保善。 7.教育纲要今出炉,科教人强不回头,优先质量不放松,目标公平体质终,主题素质人核心,重点实践实在亲。 8.新兴产业是战略,技术需要基础确,市场作用不忽视,整体重点不对峙。提升经济竞争力,还有当前发展提。 9.文化建设十七六,改革体制两手凑。公益经营一起抓,文化强国顶呱呱 10.实际出发城镇化,合理布局有规划,东西地区各不同,前者内涵后者荣,西部城镇化路长,政户耕行要改样 经济类口诀: 1.供求有两方,需方和供方。大于小于和等于,三种情况要牢记;投资消费和出口,内需外需要分清;买方卖方争市场,谁占主导就选谁。 2.市场灵不灵,还要看情形;不灵有几种,8种数一数:分配不公平、产生外部性;竞争一失败,垄断就形成;失业有问题,区域不协调;公物要补足,资源莫浪费。不灵有原因,原因有几种:记住外部性,其中有正负,由来指损益,千万弄清楚;记住公物有两性,竞争排他反作用。 3.经济两时期,政策有两种。繁荣和萧条,财政和货币。财政有两个,税收和支出。货币有三种,两率一业务。具体怎么用,口诀记清楚。经济萧条时,积极又扩张,减税加支出,两降购业务;经济繁荣时,紧缩降温度。增收加减支,两提一卖出。 4.国际贸易有汇率,汇率变动多米诺,本币贬值利出口。吸引外国游客多,国内物价会上升,影响他国贸易额。 5.锦囊妙记: 通货膨胀一出现,财政货币就体现;财政税増支减少,三率一提卖债券;紧缩膨胀相对应,措施刚好反着来。 新法口诀: 1.特别累犯扩范围,国安恐怖黑社会 2.车船税真是好,登记变为税额表,计税依据换排气,征税主体加公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