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发改规划〔2016〕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五)投资机制创新。规划须倡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坚持高强度投入和高效益产出,谋

划一批新的建设项目,且1年内启动项目建设,3至5年内建成。

第四条规划衔接: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与所在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多规”进行衔接。

所在镇(区)为中心城区范围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所在镇(区)为非中心城区范围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纳入所在镇(区)总体规划。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五条组织领导:

建立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相关分管副市长担任副召集人,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第六条专家领衔与咨询:

建立专家领衔规划建设制度。成立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选择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专家库。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负责组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日常工作。

第七条公众参与与咨询:

建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公众咨询论证机制。听取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学者、居民等社会各界意见。

第八条编制主体:

各镇(区)人民政府是《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的编制主体和责任主体。

各镇(区)人民政府要对照《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切实建立实施推进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和计划要求规范有序推进。

第九条部门审查:

由市规划局负责《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的技术指导与技术审查。

由所在镇(区)自行安排部门负责《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的技术协调。

第十条编制单位:

各镇(区)人民政府须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选择规划设计水平高、熟悉本地建设发展情况的规划设计团队开展《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十一条规划目标: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须形成“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发展态势,须形成构筑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效益、小载体大创新格局的规划目标。

从全域角度看,特色小镇须实现5年内新增数百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数百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百名高端人才和数十家创新创业团队,5年后总产值超千亿元。产业类、科创类特色小镇

达到3A级景区标准,严控项目环保准入、污染物控制等目标管控;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达到4A级以上景区标准,实现保护与提升规划区内生态环境要素的目标。

从镇(区)发展角度看,特色小镇须达到成为所在镇(区)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平台、建设和美宜居健康城镇重要载体的规划目标。

第十二条规划原则:

(一)绿色引领发展原则: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防止无序建设,确实保障并构建特色小镇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标准实施对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严格实施环保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小镇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二)保护历史文化原则:按照保护独特风貌,挖掘文化特色的理念,确实保障特色小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小镇的历史人文特色。

(三)保障公共服务原则: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防止形象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宜居精品小镇。

(四)规划协同创新原则:坚持规划协同,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增强集聚辐射引领作用,形成特色小镇示范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格局。

第十三条规划内容与要求:

规划内容须包括且不限于如下方面:

特色小镇的战略定位、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总体空间布局、特色产业发展策略、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旅游发展策划、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开发时序安排、年度实施计划和实施保障机制等。

规划要求可参考且不限于如下方面:

(一)总则

说明规划背景、编制依据、规划范围、规划期限等。

——规划背景:简述规划编制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编制依据:提出规划编制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相关文件等依据。

——规划范围:明确小镇规划和建设用地范围的四至界线,原则上要求小镇的物理空间集中连片或组团式发展(组团间须有通达的交通连接)。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为集中连片建设发展区,作为特色小镇的重点发展片区。研究范围根据小镇特色可适当扩大至小镇外围区域。——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原则上以规划编制的前一年为规划基准年,即2016年。

规划期限: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规划的期限至“十三五”规划期末(至2020年),亦可以对小镇发展远期(2025年)、远景期(至2030年)的规划建设提出展望和设想。

(二)现状分析

——创建基础:小镇的建设、产业、资源、生态环境、历史人文等情况,突出特色优势说明。——发展分析: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人文传承等方面分析小镇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规划目标与指标

——规划目标:对照创建要求,阐述小镇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等内容。基于产业定位目标,选择特色主题,树立、提炼、总结小镇特征。

——规划指标:提出小镇产业发展、城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包括定性、定量指标。其中定量指标须可量化,作为考核指标。

(四)产业发展规划

须突出“特而强”,深挖产业潜力,延伸产业链条,激发发展活力。主要内容包括:

——产业投资计划。分析特色产业的投资计划及安排,提出产业投资的主体及实施的可行性。——产业发展方向。分析细分产业发展趋势,突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健全产业链条,提出小镇产业培育重点、转型升级方向和路线图。

——重点产业项目。明确产业重点建设项目,落实用地安排。

——双创平台建设。围绕小镇产业发展,提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内容和布局。

(五)空间规划布局

须力求“聚而合”,挖掘、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主要内容包括:

——“三规”条件符合性分析:对小镇范围内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要求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小镇建设与“三规”的符合性。

——“四线”管控。小镇空间规划布局符合小镇范围内的生态控制线、基本农田控制线、城市增长边界控制线和产业区块控制线的要求。

——用地布局与安排。在小镇全域范围内,统筹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功能分区。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和相应的控制指标。落实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避免机械式的功能分区,促进功能适度混合。

——交通组织。明确小镇主要路网骨架布局,要求倡导绿色智慧交通,鼓励建设慢行交通系统。

——设施配套。明确小镇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等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要求。

(六)城市设计

须力求“精而美”,展现地貌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人文特色。主要内容包括: ——小镇整体城市设计。须包含整体形象的景观风貌基调、重要空间形态设计,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序的空间组织。

——建筑风格。要传承和保护地域建筑风貌,提炼地域特色建筑元素,强化建筑风格设计,明确与小镇发展定位相适宜的建筑风格,提出现有建筑改造提升措施。

——人文环境。须包括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目标和内容。要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全过程,着力形成区域特色文化。

——景观构建。须包括小镇发展的景观规划体系,打造景观通廊、规划布局公共空间,打造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社区营造及功能完善。坚持放管服结合,积极培育小镇自治,打造有利于小镇发展的营商环境。

(七)实施计划

须包括项目策划、建设时序和资金筹措等内容。

——项目策划。提出小镇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投资规模、建设年限、用地选址、建设主体、责任单位等。

——建设时序。提出小镇年度建设计划安排,以及每个项目的年度投资和供地计划,重点项目要以附表形式体现。

——资金筹措。提出项目开发模式,明确资金筹措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小镇建设。(八)实施保障

从组织领导、要素保障、资金支持、人才扶持、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特色小镇创建的相关保障措施。

根据各镇(区)特色小镇发展基础与条件,选择编制若干研究课题作为《特色小镇建设发展

规划》的重要支撑。研究专题可参考且不限于如下方面:

——产业发展研究专题(必做专题):产业发展基础研判、发展机遇与挑战,产业战略定位与目标、特色产业发展策略、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及实施主体,产业扶持政策、保障措施的研究建议。

——人才集聚与培育发展研究专题(选做专题)。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对策,增强调动、利用人才资源的能力,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研究建议。

——文化建设研究专题(选做专题)。注重历史文物保护,明确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内容,提出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和内容的研究建议。

——旅游发展研究专题(选做专题)。提出达到3A级景区标准(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须达到4A级以上景区标准)发展路径和建设重点,制定旅游交通、游览引导、旅游服务等旅游设施配建等方面的研究建议。

——城市设计研究专题(选做专题)。包括整体形象的空间形态设计、景观风貌设计、园林绿化配置,强化建筑风格设计等方面的设计引导,具体提出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控制要求的研究建议。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专题(选做专题)。包括基于生态环境和地形地貌的特色风貌塑造、环境整治和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建议。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十四条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必须包括且不限于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研究专题、规划图集及规划附件。

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研究专题及规划附件可采用A3或A4幅面;图纸须按比例采用A3幅面。

电子数据成果的文字内容部分可提供word格式或pdf格式;图纸须提供dwg和jpg格式,并须符合市规划局有关规划成果电子报批和管理的格式要求。

第十五条成果要求:

(一)规划文本,主要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规划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

(二)规划说明书,主要说明规划的指导思想、内容、重要指标选取的依据,以及在实施中要注意的事项。

(三)研究专题,对小镇建设的重大问题、事项开展专项研究,提出解决思路、实施计划及创新机制,其中产业发展研究专题为必须编制研究专题,各镇区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编写人才引进、文化建设、旅游发展、城市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专题研究。

(四)规划图集,规划图集内容必须包括且不限于如下图纸内容:

——区域位置图;

——用地现状图;

——用地规划图;

——“三规”规划对比图;

——“四线”管控规划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产业及项目布局规划图;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小镇(核心区)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小镇(核心区)城市设计鸟瞰图;

——可根据小镇实际情况增加城市更新、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等相关规划图。

(五)规划附件包括小镇投资项目实施计划、小镇创建实施方案及“一图一表”(小镇实施项目规划布局图、小镇实施项目进度一览表)。附件与《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作为创建特色小镇的申报材料。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十六条规划编制程序:

规划须经所在镇(区)人民政府委托编制单位,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形成规划初稿。

规划初稿经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会及部门联审会审查,由市规划局及相关部门出具规划审查意见,由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出具专家评审意见。

规划初稿阶段,须同步进行公众咨询论证和用地情况核查工作。公众咨询工作,须在广泛征求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学者、居民等社会各界意见后,修改完善规划。用地情况核查工作,须将规划初稿提交市国土局、市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对相关规划的用地符合性进行核查工作并出具核查意见,提出修改完善意见。

规划初稿经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方案,须经社会公示后(不少于15个工作日),方案上报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议及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通过后形成规划成果。成果经批准组织实施,并报市规划局备案。

第十七条规划调整程序:

规划调整,由所在镇(区)人民政府政府向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请。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议申请通过后,方可启动规划调整。

规划调整启动后,按照规划编制程序经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会及部门联审会审查,同步进行公众咨询论证和用地情况核查工作,经公示后由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议报市人民政府审定组织实施,并报市规划局备案。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十八条组织实施:

各镇(区)人民政府根据《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建设计划,组织相关建设主体有序推进各项建设任务,落实年度建设计划。

第十九条督促落实:

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督促镇(区)落实《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实施工作。

通过“标图建库”、编制特色小镇年度实施报告、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等工作统筹监督落实规划实施。对特色小镇建设进度滞后的镇(区),下发督促整改通知书。对通过年度考核的镇(区),及时兑现相关优惠政策。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镇(区),取消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镇(区),退出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第二十条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

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

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 特色小镇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科技元素、文化内涵、生态特色、旅游业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呈现产业发展“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形态“小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的鲜明特征。为加快打造体现河北特点、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小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一)建设特色小镇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特色小镇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孕育出的新事物,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的探索和实践。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破解资源瓶颈、聚集高端要素、促进创新创业,能够增加有效投资,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建设特色小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益探索。特色小镇是改革创新的产物,也是承接、推进改革的平台。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创业者的创新热情和潜力,也能推动政府转变职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开发建设格局。 (三)建设特色小镇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特色小镇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特色产业再造,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力军。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既能增加有效供给,又能创造新的需求;既能带动工农业发展,又能带动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既能推动产业加快聚集,又能补齐新兴产业发展短板,形成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四)建设特色小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是联接城乡的重要节点和产城人文一体的复合载体。加快特色小镇建设,能够推动产业之间、产城之间、城乡之间融合发展,有利于落实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功能定位,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速农民就地城镇化进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独具魅力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样板。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注重特色打造,注重有效投资,注重示范引领,注重改革创新,加速要素集合、产业聚合、产城人文融合,努力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新高地、产业升级新载体、城乡统筹新平台,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培育建设10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 (二)建设要求。 1.坚持规划引领。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景区的“区”,一般布局在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适宜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地域。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结合部,以连片开发建设为宜。特色小镇规划要突出特色打造,彰显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形成“一镇一风格”;突出功能集成,推进“多规合一”,体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突出节约集约,合理界定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

特色小镇要求申报创建指南doc资料

特色小镇要求、创建指南、申报流程和详细申报材料 一、特色小镇基本要求 定义: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创新发展平台。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面积:3-5平方公里(4500-7500亩),目前政策对7500亩上限没有强加限制核心建设用地:1平方公里(1500亩) 总投资额:3年30亿元到50亿元 运行:各方参与者联合成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统筹特色小镇的重要机构。 产业方向:发展国家政策扶持的七大产业和十大历史经典产业 二、特色小镇创建指南 1、服务政府 特色小镇是一个社会共生有机体,离不开开明、服务型政府的支持,政府引导不越位,这是成功的母体。 2、核心特色 特色小镇产业定位要"一镇一业"、"一镇一特",突出"特而强"。 "特",是指每个特色小镇都要锁定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产业,以及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

的特色产业来建设。即便是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强",是指要每个小镇要紧扣产业升级趋势,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引进行业领军型团队、成长型企业,以及高校毕业生等90后、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为主的"新四军"到小镇来创业创新,培育行业"单打冠军"。 3、产业驱动 特色小镇功能集成要"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融合,是特色小镇区别于工业园区和景区的显著特征。 聚,就是所有特色小镇都要聚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 合,就是四大功能都要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尤其是旅游、文化和社区功能,要从产业发展中衍生、从产业内涵中挖掘。 4、创新机制 特色小镇运作机制要"破旧去僵",做到"活而新"。 "活",就是建设机制活。用创建制代替审批制,实施动态调整制;建设上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摒弃政府大包大揽。 "新",就是制度供给新。扶持政策有奖有罚,运用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双管齐下的办法,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特色小镇给予建设用地和财政收入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用地奖励指标;对于国家的改革试点、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试点,允许特色小镇优先上报、优先实施、先行突破。 5、和谐社区 特色小镇是一个新型城乡经济和消费发展的纽带,在这里要大力发展社区组织

特色小镇建设商业计划书

2017年12月

随着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过渡,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传统旅游形式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使城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这类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XX市中心20公里,北至 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

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XX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XX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XX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 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特色小镇案例教学文案

XX镇特色农业小镇案例 一、乡镇基本情况 XX镇位于孟津县东南部,距洛阳市区仅14公里,古因XX,XXX而得名,全镇辖XXX行政村,总人口XX万人,总面积XX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万亩。该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化生产初具规模。该镇大力推进XX万亩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建设,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二、主导产业发展 近年来,XX镇紧扣“保生态、兴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思路,突出特色抓农业、围绕农业抓旅游,以产区带动景点,以景点拉动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三、主要做法经验 (一)突出政策支撑,强化行政推动力。一是落实产业扶持政策。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XX意见》和《关于XX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强化土地流转、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市场拓展、农旅融合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近年来,

镇财政累计直接投入特色产业扶持资金近3000万元。二是加强农旅统筹规划。立足镇情,科学规划了“XX”,即XX 产业集群、XX带和新XXX带;XX、XX休闲农业园、XX果蔬示范园、XX庄园、XX产业园、XX蟠桃园、XX生态农业园、XX花卉、XX食用菌种植基地、XX养殖基地,发展以无公害蔬菜为主,以草莓、蟠桃、袖珍西瓜、葡萄、苗木花卉为辅的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建设成为XX无公害果蔬产业基地和市民乡村旅游目的地。三是推进涉农项目建设。坚持政策向产业集中、项目向基地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的思路,先后实施了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和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打配机井40眼,铺设地埋管道60余公里,修建田间道路、生产道路30余公里,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二)突出龙头支撑,强化主体带动力。一是培育引进产业主体。坚持市场引业主、业主拓基地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土地依法合理流转为切入点,引进业主、培育大户,促进农业特色产业集中成片开发、产业化发展。截至目前,全镇共有XX、XX、XX、XX、XX和XXX等业主、大户20余家,流转土地1.5万余亩,其中省级龙头企业XX家,市级龙头企业XX家,县级龙头企业XX家。二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以提升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为目标,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利益联结作用,鼓励申报各类新型农业合作组织。XX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宗旨,现已发展会员300户,建设日光温室大棚3XX个、小拱棚1XX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首先,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定位突出‘独特’。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形成具有基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其次,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功能叠加不是机械的‘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再次,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美就是竞争力。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要‘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求精,不贪大。小,就是集约集成;小,就是精益求精。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 最后,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改革突出‘试验’。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政策突出‘个性’。 如何进行农味突出的特色小城镇规划?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

特色小镇创建导则

河北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 第一条总则 根据《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要求,为加快打造一批体现河北特点、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小镇,助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和旅游强省建设,特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申报条件 (一)产业定位:特色小镇要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兼顾皮衣皮具、红木家具、石雕、剪纸、乐器等历史经典产业。每个小镇要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明确一个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突出“一镇一主业”。 (二)规划布局:以现有城镇、景区、产业园区为依托,根据产业和人口聚集发展趋势和连片开发条件,合理确定规划布局。一般位于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结合部。严格划定小镇边界,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建设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特色小镇规划要注重特色打造,突出“一镇一风格”。 (三)有效投资:三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金融、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创意、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总投资额可放宽到不低于15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第一

年投资不低于总投资的20%。 (四)功能定位:立足特色产业,培育独特文化,衍生旅游功能以及必需的社区功能,实现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有机融合。一般特色小镇要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4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建有特色小镇公共服务APP,提供创业服务、商务商贸、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加快实现公共WIFI和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五)运作方式: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特色小镇要有明确的投资建设主体,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尽可能采取企业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的发展模式。政府引导和服务到位,统筹做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统计数据审核上报等方面工作。 (六)综合效益:创建过程中能够带动和形成大规模有效投资,建成后能够创造大量的新增税收、新增就业岗位、营业收入,集聚一大批工商户、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品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条申报材料 (一)规划方案: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的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包括空间布局图、功能布局图、项目示意图,如已经开工的要有实景图,明确特色小镇的四至范围、产业定位。 (二)建设计划:有分年度的投资建设计划,明确每个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投资额、投资计划、用地计划、建设

生态风情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生态风情特色小镇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编辑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盘锦市中心20公里,北至G205 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鼎翔风情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鼎翔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盘锦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鼎翔风情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盘锦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

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标准等进行编制: (一)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2、《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定(GB/18972-2003)》; 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 (三)相关规划、计划 1、《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完整版)如何长远规划特色小镇

如何长远规划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概念,最早兴起于浙江。到小镇品茶,作画,或烧一件青 瓷,甚至是创业,已经成为特色小镇为人们提供的选项。 旅游小镇是指衣服与某类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并以为其开发或旅游服务为主的小城镇。旅游小镇二旅游资源+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游客云集+小城镇 旅游小镇必备要素:旅游吸引物、体验娱乐设施、商业服务、消费者 一、借鉴国外旅游小镇的成功经验: 1、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或花团锦簇,或湖光山色 一切景区的开发与挖掘都建立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避免了景区雷同化。如埃吉桑小镇重视城市布局,卢塞恩小镇的湖光山色,波西塔诺独特临海观景房等,都非常有特色。 2、依托当地悠久的历史资源,增加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如埃吉桑镇保持完好的中世纪建筑,以及卢塞恩的教堂桥、文艺复兴

时期的老店等。 3、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通过大型节庆等增加景区吸引力如埃吉桑小镇当地的葡萄酒文化、葡萄酒节庆,以及音乐小城卢塞恩的国际音乐节等。 4、浓郁的艺术氛围风景优美的小镇很容易吸引知名的艺术家驻足居留,并在此创作流传百世的经典作品。如突尼斯的画家、艺术家,以及波西塔诺小镇的电影作品。 5、自然悠闲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商业化对任何一个景区,都要尊重当地生活习惯及特色,景区开发要符合当地生活节奏。 所以,一个吸引人的旅游特色小镇,必须要有极具特色的规划才行。 二、立足国内实际进行长远规划 1主题化开发突出旅游小镇的特色,需要主题化打造手法。用一个核心主题,体现整个小镇的文化灵魂的主题特点,这是常规的手法,但主题文化不一定是单一主题,可以通过梳理文化,以打造主题文化为重点,多元文化整合,多种文化整合延伸形成旅游小镇,把多元文化景观化、建筑化、娱乐化。

特色小镇发展规划指南

特色小镇发展规划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附件:《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与审批流程. 附件:《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年度计划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我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中山市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规范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我市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我市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农业特色小镇 案例分析

农业特色小镇经典案例分析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田园生活于一体,跨产业、跨功能的综合体。发展田园综合体需要做到发展优势项,做出特色,保存长久生命力,这样才能使之得到循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建设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力图归纳总结田园综合体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及对投资田园综合体的启示。 一、台湾清境农场——“小瑞士” 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台湾农业的成功转型,甚至可以说至关重要的作用。“三产”融合促进了台湾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台湾休闲农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已经走红国际市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地的游客不断增多。 清境农场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经典项目之一,创建于1961年,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临近合欢山,面积700公顷,海拔1748米,有“雾上桃源”的美名,是台湾最优质的高山度假胜地。 清境乡村农场利用优质的草场和山地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农场和风情民宿,吸引游客远离城市,体验独特的山地田园风光。 清境乡村花园--来自世界各地的花花草草所交织成的百花风貌,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世界,清境农场也因此而有“小瑞士”之美名。登高远眺清境云雾,山岚徐徐弥漫,如梦如幻,小瑞士花国又有了“雾上桃源”这一美称。 “挪威森林广场”、“阿尔卑斯双塔”、“落羽松步道”、“主题花园”等,皆环绕着“天鹅湖”而建,欧洲花园般的景色让民众可以放松身心,别有洞天的景色,辽阔的绿意,遍洒的花海,使人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 清境乡村亲子体验—海拔2000多米的草原上,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更可以和羊咩咩合影,分队表演令人赞叹,工作人员会给小朋友讲解羊咩咩的趣事,讲述清境农场的历史。大溪花海农庄是春天常在的地方,台湾人气剧《流星花园》里面的薰衣草花海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徜徉花海中,

风情特色小镇创业旅游规划方案

风情特色小镇创业旅游规划方案 建设规划: 按照“重构袜业、重塑大唐”工作主题,大唐镇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一座以袜子为图腾、具有袜业风情的特色小镇,按照规划方案,计划总投资55亿元(其中2015年25亿元,2016年15亿元,2017年15亿元),规划面积2.8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78亩,建设用地1162亩),重点建设“智造硅谷、时尚市集、众创空间”三大区域。 建设目标: 预计到2017年,可实现产值150亿元,税收1.6亿元,接待旅游人数30万人。通过建设,成为全球最先进的袜业制造中心、全球最顶尖的袜业文化中心、全球唯一的袜业主题景观空间和全球唯一的袜业旅游目的地。 三大区域: “智造硅谷” “智造硅谷”是袜业特色小镇的智能制造功能区,旨在提升大唐袜业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重点建设三个园区: 一是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海讯两创园”。拟新增建设

用地116亩,吸纳100家左右企业进驻,旨在打造全球最先进的袜业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 二是建设总投资14亿元的“天顺生态园”。拟新增建设用地263亩,计划安排150家左右企业入驻,旨在打造全球新型的袜业新产品开发生产基地。 三是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圣凯科技园”。计划新增建设用地50亩,旨在打造全球最齐全的袜业机械研发生产基地。 “时尚市集” “时尚市集”是袜业特色小镇的文化艺术旅游区。旨在为各类才华横溢的新兴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开放、多元的创作环境和交易平台,实现袜业艺术文化与商业的碰撞融合,为创意作品商品化提供实验舞台,培育系列时尚品牌,幵成为吸引大量外来游客的引爆点。 重点是三个方面: 一是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创意体验区”。通过对沿线村庄中的废旧厂房改造,建设LOFT风格的国际艺术村,打造全球唯一的以袜子为主题的国际艺术村和时尚设计区。 二是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袜业风情街”。布局袜业城市家居、主题乐园、袜业咖啡馆、袜业风情酒店等项目,连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实操指南x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实操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 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 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

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咼新、咼端、咼质、咼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 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五)投资机制创新。规划须倡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坚持高强度投入和高效益产出,谋划一批新的建设项目,且1年内启动项目建设,3至5年内建成。 第四条规划衔接: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与所在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多规”进行衔接。 所在镇(区)为中心城区范围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2ORR-2O20》。 所在镇(区)为非中心城区范围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纳入所在镇(区)总体规划。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五条组织领导: 建立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相关分管副市长担任副召集人,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第六条专家领衔与咨询:

特色小镇旅游小镇规划案例分析

旅游小城镇是指以开发当地具有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或在此基础上开展旅游服务的小城镇。旅游小城镇具有一般小城镇所不具备的特征: 1、经济特征——旅游是支撑产业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旅游小城镇以旅游业为支柱型产业,旅游业对于小镇经济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住、购、食、娱”等元素的建设,来促进小镇经济的发展。 2.规模特征——精致是一种美 “精致是一种美”主要是体现在旅游小城镇的规模特征上。旅游小城镇由于其面积有限,并不追求规模宏伟或者建筑华丽,而是专注于在合宜的尺度构建旅游吸引物。 3.功能特征——休闲是生活方式

当前旅游市场已经从传统的单纯观光游转向休闲度假体验游,旅游小镇的兴起正是迎合了市场需求的这种转变。 由于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对追寻与城市景观迥异的旅游地的兴趣越来越高。 “给城市里的人在小城镇找个心灵归宿”所代表的休闲度假功能成为旅游小镇最主要的功能。 4.文化特征——文化是形象符号 旅游小城镇所拥有的特殊文化,能转化为旅游小城镇独特的形象特征。 徽州地区的众多古村落就是文化生成小镇形象符号的典型代表。徽 州当地徽文化所特有的谨慎、保守,体现在建筑上就转化为“高墙小窗”、“马头墙”等特征,而这些建筑特征最终成为代表徽州地区众多古村落的形象符号,让游客产生一种“见到小窗、马头墙就是到了徽州”的感受,“小窗”、“马头墙”也就成为徽州古村落的形象符号。 5.商业特征——消费是经济业态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依靠的就是游客在当地的消费。

不论是古镇游,还是生态小镇游,都鼓励人们慢下来、住下来、轻松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所起到的都是引导消费的过程,吸引人们通过消费去释放、去体会一种和平时不同的生活方式。 案例模式 1、束河模式—企业参与的旅游小城镇开发模式 案例简介: 位于的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5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

某市产业特色小镇创建规划采购项目

市产业特色小镇创建规划(年)采购项目 招标文件 (项目编号:) 招标人: 招标代理人: 日期: 市产业特色小镇创建规划(年)采购项目 招标文件 项目负责人: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年月

目录 投标邀请函…………………………………………………………第一章投标人须知及前附表……………………………………第二章合同条款及合同格式……………………………………第三章项目需求及技术要求……………………………………第四章投标文件格式……………………………………………附件开标一览表……………………………………………… 附件评标方法…………………………………………………

市产业特色小镇创建规划(年)采购项目 投标邀请函 中招招投标代理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对其市产业特色小镇创建规划(年)采购项目进行国公开招标,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投标人报名参加投标。 一、项目编号: 二、招标容:市产业特色小镇创建规划(年)(详细容见招标文件第三章) 注:投标人不能只对本项目个别品目进行投标,否则将被视为非响应性投标而被拒绝。 三、投标人的资格要求: (一)投标人须为在中国境注册的独立企、事业法人; (二)投标人具有对产业特色小镇较为深入的研究,需提供近几年相关类似业绩份(以合同或中标通知书为准)或对我市相关产业和发展规划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或规划文本为准); (三)外地投标人须具有在地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售后服务机构(售后服务机构为外地投标人分支机构的须提供营业执照,非外地投标人分支机构的须提供外地投标人与其售后服务机构的委托协议)。 注:.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与; .为采购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参加本采购项目的其他活动; . 经查询信用信息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不得参加本采购项目(具体要求如下)。 ()信用信息查询渠道:“信用中国”()、“信用”()、“信用”()市重大税收案件信息公示平台、“中国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严重失信行为信息记录等。 ()信用信息查询截止时点:投标文件递交截止前个日历日。

特色小镇设计

特色小镇建设目前持续受到各界关注,掀起了建设热潮,如何建设好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成为了其中的重点。特色小镇设计到底该如何做呢?下面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就给大家带来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色小镇规划是集小城镇适用的产业规划、小城镇的人居环境规划及风貌设计、基础设施规划、文化挖掘研究、旅游规划、新技术的应用、体制机制创新和规划建设管理的行动计划为一体的综合规划,并在空间落地;是策划、产业、文化,在空间关系上的反映;是和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注重空间或产业等几个方面不同的;是全新的、不一样的规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规划;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综合规划,是在城市规划中所不能也不宜叠加在一起的建设指引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个定位策划+5个专题研究+2个提升+1个空间优化落地。

1个定位策划: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独特的潜力,抓准特色,明确特色小镇的精准定位,进行充分的策划来支撑特色小镇发展。 5个专题研究:产业、宜居、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和实施方案,保障特色发展; 2个提升:旅游和智慧体系两个提升规划; 1个空间优化落地:最终通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规划落实所有规划设想,并明确实施步骤。 以上主要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特色小镇规划体系,系统解决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其中每部分的内容的关键又各有侧重。 思纳史密斯集团成立于1853年,是美国运营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和咨询集团,近二十年都在权威的世界建筑排名前十位,集团在中国设立策划设计和投资运营二大事业板块。 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SYM 836121)及其下属

特色小镇创建导则

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 第一条总则 根据《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要求,为加快打造一批体现特点、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小镇,助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和旅游强省建设,特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申报条件 (一)产业定位:特色小镇要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兼顾皮衣皮具、红木家具、石雕、剪纸、乐器等历史经典产业。每个小镇要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明确一个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突出“一镇一主业”。 (二)规划布局:以现有城镇、景区、产业园区为依托,根据产业和人口聚集发展趋势和连片开发条件,合理确定规划布局。一般位于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结合部。严格划定小镇边界,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建设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特色小镇规划要注重特色打造,突出“一镇一风格”。 (三)有效投资:三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金融、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创意、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总投资额可放宽到不低于15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第一年投

资不低于总投资的20%。 (四)功能定位:立足特色产业,培育独特文化,衍生旅游功能以及必需的社区功能,实现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有机融合。一般特色小镇要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4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建有特色小镇公共服务APP,提供创业服务、商务商贸、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加快实现公共WIFI和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五)运作方式: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特色小镇要有明确的投资建设主体,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尽可能采取企业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的发展模式。政府引导和服务到位,统筹做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统计数据审核上报等方面工作。 (六)综合效益:创建过程中能够带动和形成大规模有效投资,建成后能够创造大量的新增税收、新增就业岗位、营业收入,集聚一大批工商户、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品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条申报材料 (一)规划方案: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的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包括空间布局图、功能布局图、项目示意图,如已经开工的要有实景图,明确特色小镇的四至围、产业定位。 (二)建设计划:有分年度的投资建设计划,明确每个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投资额、投资计划、用地计划、建设

2017年国外特色小镇案例列举

2017年国外特色小镇案例列举 特色小镇: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从国外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来看,小镇的特色都是根据自身条件浑然天成的,与“任务工程”没有一丝关系。急功近利,一哄而起, 是难以建成真正的特色小镇的。在我国,自政府出台鼓励建设特色小镇的政策后,特色小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地政府都在通过投资、 补贴等方式展开特色小镇的建设,但一些特色小镇在建设中,受政绩驱动,演变为“任务工程”。各地出现一批基金小镇、健康养老小镇、机器人小镇,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具备产业基础的“跟风”。更有甚者,用房地产是为搞特色小镇规划和建设,无任何特点和文化积淀。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支持特色小城镇 发展”。为此,我们就带您到国外的特色小镇走一回,, 美国格林威治镇:对冲基金之都 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对冲基金”是个陌生的金融术语。百度解释说,在金融市场既买又卖的投机基金称为对冲基金。对冲基金的最大特点是进行贷款投机交易,亦即买空卖空。显然,这是一种存在 超高风险的基金投资品种。 美国小镇格林威治,坐落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南部,系世界最著名的“对冲基金之都”。这个面积仅174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是

500多家对冲基金总部所在地,目前管理的资产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其资金管理规模在全球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两个城市的对冲基金规模,排名第三位。在全球350多只管理着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对冲基金公司中,有一半都把总部设在这里。 格林威治是康涅狄格州最富有的小镇,同时也是美国最富有的小镇之一。格林威治现有人口约7.2万余人,年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佬比比皆是。从人口结构来看,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异国居民高达四分之一左右,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等 的各路精英。 格林威治小镇之所以能在并不算太长的时间里就确立了自己 “对冲基金中心”的地位,原因是多样的。 首先,它茂密的森林、旖旎的湖光山色以及种种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所构成的“明信片风景”,本身就对高度追求宜居环境的对冲基金大鳄们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 小镇的地理位置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比邻纽约市,方便经纪人等金融专业人士在两地之间穿梭。更重要的是它距纽约的超大金融中心近,兑换方便。加上小镇周边都是经济发达地区,投资对冲基 金的客户很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