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浅谈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陈国岱

摘要:本文将简要介绍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核心理论,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包括:核心—边缘模型、城市演化模型和集聚与贸易模型,并且已发展成为均衡框架中解释经济地理驱动力量的重要理论之一。

关键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保罗·克鲁格曼的主要著作:

《国际经济学》,《流行的国际主义》,《地理和贸易》,《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兜售繁荣—期望低谷时期的经济意识和空谈》,《汇率的不稳定性》。

一、新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凭借自己的天才与勤奋,开拓出新贸易理论、经济地理学等全新的研究领域,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08年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将此奖项颁给他是为了表彰其“证明了规模经济对贸易模式及经济活动区域的影响”。克鲁格曼获奖的原因是,他从1979年就开始从事的研究解释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以及何种商品出自何处及为什么会这样。

传统的贸易理论包括:①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绝对比较优势论):认为各国相同产业生产成本存在差异,贸易可使各国按生产成本最低原则安排生产而获利。②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相对比较优势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不是绝对成本的低廉而是相对成本的低廉。每一个国家,不管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均可生产本国相对成本低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③俄林的资源察赋说:将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由劳动成本差别推广为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相对差别,认为各国生产要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资源察赋状况)是决定国际贸易产生和流向的根本原因。

十分明显,以上贸易理论均基于国家间的差异,尤其是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绝对差异可作为相对差异的特殊形式)来解释贸易。这意味着,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有相反的关系。然而,大量的世界贸易,大多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间的贸易,是在生产要素察赋相似的国家进行的。而且,战后以来的大部分年份,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占这些国家收入的比例均在上升。以大多数标准衡量,这些国家在生产要素察赋上,越来越趋于相似。它们的贸易产品种类也相似。新贸易理论就是试图解释这种贸易现象。

1、相似条件下的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也承认国家之间的差异是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是,他的观点与传统贸易理论有以下明显不同之处。

(l)克氏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相似国家同类产品的贸易,代表了这些国家根据规模收益递增原理而发展专业化的结果,与国家生产要素享赋差异关系不大。李嘉图等人的相对优势与贸易理论的基点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新贸易理论则与此相反,假设市场环境为不完全的流行特点。在规模经济和收益递增的驱动下,产出规模扩大带来生产成本下降。各国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

(2)在以上理论前提下,各国发展何种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偶然性。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区位,在较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和历史依赖的(history一dependent)。克鲁格曼曾列举一些例子说明这种历史依赖性。如189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达尔顿(Dalton)一个女孩为了送朋友结婚礼品,制作了一件簇状床罩。这种特殊的手工艺结婚礼品,使得达尔顿在二次大战后成为美国的地毯制造之都。全国最大的20家地毯制造公司中,有6家位于达尔顿;该市和邻近地区有2万人在地毯制造部门就业。其它如纽约州特洛伊的衣领、衣袖制造,纽约州的格拉弗斯维尔(Gloversvine)和约翰斯敦(J。hnston)的皮手套制造,麻省东北部的制鞋业等,均有与达尔顿相似的原因。但是,一旦区域专业化格局形成以后,这种格局将通过贸易不断积累发展下去。推延至国家之间,也就是说,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和贸易格局,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path一dependence)。

(3)在不完全竞争和同类产品贸易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需求和报赏状况,

取决于微观尺度上的生产技术条件。生产技术变化,可以改变生产要素的需求结构和收益格局,从而影响相似要素条件下的贸易,促成同类产品的贸易。

(4)新贸易理论认为,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的存在,为国家和区域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比如,有一些部门规模经济(尤其是外部经济)十分突出,区域可以通过促进这些部门的出口和发展,获得竞争优势。也就是说,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使一个国家改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专业化格局,向有利方向发展。

二、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理论

克鲁格曼创建器“新经济地理学”是受“新贸易理论”的启发,在很多时候“新经济地理学”都是新贸易理论的延伸。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完全植根于新古典主义传统(即基于理性个人行为假设的均衡模型),偏向静态、完全竞争和不变报酬的研究。大部分模型构建将世界想象为没有运输成本的世界,国际贸易模式由技术差异或要素禀赋引起的比较优势来决定。基于很大一部分国际贸易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的事实,克鲁格曼构建了一种即使没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也会以提高福利为目的进行贸易的模型。1979年他在对厂商层次规模报酬递增和消费者多样化偏好效应的讨论中,暗示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并借用迪克西特与斯蒂格利兹(Dixit—Stiglitz,D-S)模型来建立他的观点。克鲁格曼认为其“新经济地理学”最大的贡献是帮助结束了主流经济学家不考虑空间结构问题的做法。

新经济地理学沿袭了传统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替代弹性效用函数和冰山运输成本基础上将现实世界数学化、抽象化和模型化。通过描述经济活动集聚的向心力和使经济活动分散的离心力,揭示经济活动的地理结构和空间分布如何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集聚以及其微观基础决定因素。目前,新经济地理学第一代理论已经发展成熟,主要包括:核心—边缘理论、城市演化理论和集聚与贸易理论。

1.核心—边缘理论。克鲁格曼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奠定了新经济地理学

理论的基本框架。该理论通过离心力和向心力解释了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经济结构。离心力来源于某种固化效应存在而导致交易成本增大,向心力则主要取决于激励劳动者更接近消费品生产商的“前向联系”以及激励生产者集聚在较大市场的“后向联系”。例如,如果某地区聚集有较多的公司,那么这个地区产品差异显著,竞争激烈,而且在同等条件下,该地区工人将拥有较高的实际收入,进一步诱使大量工人向该地区迁移;工人数量的增加会通过需求拉动效应扩大市场规模,产生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中分析的本地市场效应。如果此时运输成本降低到某一适当水平,则激励每种产品的生产将会只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地区。因而,当运输成本足够低、产品差异性显著和生产规模足够大的前提条件下,“前向”和“后向”关联足以克服非流动性农民产生的离心力,经济将会演化成“中心—外围”模式,即所有制造业都集中在一个地区。

2.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城市层级体系的自组织演化)。克鲁格曼认为在经济动力学分析中,自组织理论和复杂理论十分重要。他在《自组织经济》一书中将复杂理论用于空间理论分析,并用此方法设计城市发展过程研究的一般框架。自组织理论展示了局部和小范围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大尺度的结构变化。城市等级规模模型通过揭示人口增长与迁移行为为大城市增长和新城市形成提供了基础。通过以上模型克氏企图展示自组织活动隐含在许多城市现象中。为了说明一个都市区商家的相互依存的区位决策是怎样导致多中心结构——在这类结构中商家集中在几个空间上分离的聚落中——形成的,克鲁格曼建立起多中心城市空间自组织模型—边缘城市模型。克鲁格曼的多中心城市结构空间自组织模型以对厂商之间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其相互作用的分析为基础,向我们清楚地阐明了经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形成大范围内的有规则的经济空间格局的内在机理。它回答了早期的杜能模型以及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的中心地方理论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对中心地方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成为空间经济学、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经济地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解释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如制造带和农业带的区别,城市的存在以及产业群聚的作用。广义地说,所有这些集中都是因为某种形式的集聚经济而形成和存续的,在这样的集聚经济中空间集中本身创造了可以支持进一步的或持续的

集中的有利经济环境。在传统城市体系研究的文献中,只要假定有集聚经济的存在就足够了。但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必须进入到黑箱的内部,以便从更为基本的考察中导出空间集聚的自我强化特性。这不仅仅是因为假定集聚经济的存在看上去有点像假定某人的结论是理所当然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空间集聚的报酬递增之源建模,我们可以对这种报酬如何以及何时变化有所了解,从而探讨经济行为如何随之而改变。克鲁格曼的多中心城市结构空间自组织模型正是通过对黑箱内部的动态演变机制的深入分析,向人们勾画出一个随时间发展的滚雪球似的城市或区域集中的图像。这一动态模型己经成为新经济地理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支持。

新经济地理学的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一方面关注集聚的空间分布,比如集聚的数量、规模和产业间的空间协同等现象;另一方面抽象化集聚的内部空间结构,将城市抽象为区位空间中的一点。克鲁格曼在冯·杜能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多区域模型,将城市定义为被农业腹地包围的制造业的集中地,并且抽象为空间结构均衡的等距离分布的集聚点。随后,藤田昌久和克鲁格曼采用均衡分析的方法提出中心城市的存在来自于前向和后向联系的作用。他们认为,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腹地外部延伸并且远离中心城区,从而形成了众多新的城市。一旦城市的数目变得足够多,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对力量的存在,城市规模和城市之间的距离往往保持大体固定水平。随着农业、工业运输成本的相对下降,则可能最终形成由大的核心城市组成的大都市群。

3.产业集聚与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通过细微修正中心—外围理论,把研究重点从集聚资源转到特定产业的地域集聚,并进一步从产业之间的关联、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来研究产业集聚与贸易。克鲁格曼认为产业的“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是促进产业聚集和区域专业化发展的两种力量,上游和下游生产商由于运输成本和递增回报的影响集中在单一区位。一方面,产业集聚依赖于在该产业商品上的支出(包括中间投入等商品支出),一个较大规模的产业则恰恰能提供该产业的较大市场,商品生产者则被激励到上游产业区位布局生产;另一方面,由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具有较大规模产业的地区将为最终商品的生产者提供多种中间投入品,降低该产业的最终商品的成本,激励中间产品的生产者在所控制的最大市场内布局生产,而这却恰恰是下游产业。所以,在特定的地域,

“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可以产生一种专业化过程,使制造业或特定产业集聚到有限的几个地区。

三、克鲁格曼经济地理研究的特点

1、研究方法特点

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分析,多采用规范模型方法。首先,他根据所研究问题,进行分析条件的简化假设。基于这些假设,进行十分严谨的分析。因此多数观点伴以严格的数学证明。如果简化假设基础上的抽象分析与实际有出入,将对这些假设条件进行修改[4]。与此比较,现在,多数经济地理学分析已经放弃规范分析模型,一些西方经济地理学家更加倾向于对现实世界进行不同型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从政治经济学观点看,克氏的分析方法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缺乏对社会经济总体大环境(尤其是生产关系)的考虑;另一方面,对历史长期过程的演变也未给予重视。

2、对生产方式的侧重特点

一些经济地理学家认为,在当今现实世界中,大宗生产与柔性生产并存,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并存[9]。经济地理学中新产业区的研究,带动一部分学者更加关注柔性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中小企业集聚现象[10,11]。对中小企业区域集聚的研究,又带来了对生产活动外部经济的重视,甚至一些学者指出,内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已被不断增加的市场不确定性和快速的技术变化所减缓[12,13]。

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研究则侧重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侧面,即强调垄断市场结构。他的许多模型建立在这一假设以及相应的内部规模经济之上。尽管这些假设并不完全与现实世界一致,但有些情况下,对特定的研究对象(如大型企业为主体的地区)仍有重要意义。

3、对生产网络的关注特点

随着生产组织关系的发展,公司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14~16]。然而,在大公司增长与当地企业联系的方式上,克鲁格曼的研究与常规经济地理学研究也有明显

不同。在经济地理学新产业区研究中,由于对柔性专业化的强调,从而总体上忽视了不断增长的公司结构内部化和全球化。在组织网络上,主要关注大公司与产业区的相互作用方式。与克鲁格曼的市场规模效应不同,它更强调公司与当地网络的相互作用。在克鲁格曼的研究中,更加强调大型公司的内部增长。在组织间联系上,克氏强调市场联系,忽视公司活动产生的非物质联系(如信息、技术联系)和非正式联系(如人际关系间基于信任的联系)。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克鲁格曼的研究与经济地理学中的新产业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均各有不同侧重。经济地理学一方面应通过这些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使其理论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不同,有倾向地选择研究方法,以充分利用这些研究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379-386

2、亚当·斯密著谢祖钧, 孟晋, 盛之译国富论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3、何枭吟.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改革与战略2010,12.

4、柳德才.评克鲁格曼理论对区域经济学的新贡献—兼论区域经济学的回

归.2004.5

5、李小建李庆春:“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分析”,地理科学进展,

1999.6

保罗_克鲁格曼及其主要学术贡献

保罗-克鲁格曼及其主要学术贡献 保罗-克鲁格曼之所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于他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通过揭示规模经济对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他的观点为这些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新方向。 1.诺贝尔奖评委会给克鲁格曼的获奖评语是: 通过将规模经济融入清晰的一般均衡模型,克鲁格曼加深了我们对贸易决定因素和经济活动区位的理解,他具有开拓性的研究体现在1979(a)和1980发表的关于新贸易理论的论文,以及1991(a)用新的方法研究经济地理学的论文。他与Helpman、Fujita和Venables 合写的著作展示了新理论的丰富内涵。 2.学术贡献之一:规模经济导致的产业内分工与贸易 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学家们如克鲁格曼(1979,1980),迪克希特和诺曼(1980,第9章)以及兰开斯特(1980),各自独立地形成了一些思想,即不存在要素禀赋差异的条件下,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也是可以带来贸易的。在通往国际贸易理论革命性的新方法的道路上,是克鲁格曼首先给出了最明确和有力的证明。 1979年他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发表了名为“收益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的文章,建立了一个严谨而精炼的模型,表明了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多样性是如何创造新的贸易的:每个产业都有许多企业,所有企业都生产有差异的产品(因此市场结构是张伯伦垄断竞争的),因为存在规模经济,一个国家不可能生产世界上各种花色品种的产品。各个国家只专业化生产同一组产品内的某些产品再进行产业内贸易,能够在减少自产商品花色的同时增加国内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品种。由于自产商品种类的减少,一国能在更大规模上从事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所以,在同一产业内必然会出现双向国际贸易,其根本原因在于产品生产中存在着取之不尽的规模经济。因此,一个国家为世界市场专业化生产一种品牌的汽车,同时另一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另一种品牌的汽车是有益的。此时各国都得到了规模经济的优势,与各国都独自地为国内市场生产而不参与国际贸易相比,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程度的产品多样性将为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利。这就说明,国际贸易除了要素禀赋以外还有另一个渠道——由规模经济导致的产业内分工与贸易。 3.学术贡献之二:运输成本与贸易模式——本地市场效应 克鲁格曼于1980年在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发表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模式》一文,通过引入萨缪尔森式的冰山成本,扩展了他1979(a)的模型,对本地市场效应提供了严谨的证明,解释了早在1961年林德提出的为什么会有贸易格局偏好的问题。 规模经济使得每种异质产品的生产集中在一个国家再到国际市场上去交换,但哪个国家生产哪种产品呢?或者说,贸易量确定了,贸易的方向如何确定?克鲁格曼用一个本地市场模型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两个国家对产品的偏好有相当的不同,每个国家都会专业化生产在本国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的那种产品,并且每个国家都会成为这种产品的净出口国;如果两国具有相同需求模式,那么较大的国家将会成为其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产品的净出口国。于是,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是由本国市场决定的:每个国家都倾向于出口其具有较大本国市场的产品。这篇文章的价值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不仅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同时也在经济地理理论方面,因为本地市场效应本身就是经济地理的重要特点。只要存在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就会激励企业接近大的市场,生产要素就会向大的市场集中。因为生产集中能实现规模经济,而定位于大的市场,运输成本也会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本地市场如果对某种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1882年W.高次首次提出的。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理论 1. 区位理论: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 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基本涵义:第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第二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2.区位主体:占有某区位(场所)的事物(人类活动)。 3.区位理论的类型与体系 由于研究区位论的着眼点不同,区位论可分为多种类型: (1)广义区位论与狭义区位论 从狭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就是个别工厂最佳区位的规模理论,属经济地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空间活动的区位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明理论,属于人文地理学理论。 (2)微观区位论与宏观区位论 从微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个别对象或者群组对象某一侧面的最佳区位,例如某一工厂的运输区位,或者劳动区位等。 从宏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多种对象集聚的空间类型,即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来研究整体的区位或类型。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钢铁工业区位,日本关东地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区位,我国西安的历史旅游网点区位等等。 (3)静态区位论和动态区位论 从静态与动态上看,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静态区位论,即以个别因素抽象孤立地分析区位,尤其是以距离因素孤立地分析区位。以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这是静态的均衡模式的区位论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为动态的区位论研究,即从发展上进行多因素的综合研究,而且与行为科学和区域科学结合在一起,利用计量方法寻求多因素的最佳区位,以廖什(A. Losch)的―经

人大马哲真题

201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真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一辨析 1. 理论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2. 科学技术对社会具有双重作用。 3. 经济体制具有独立性,可以不与经济制度联系。 二简答 1. 价值的特性 2.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过程的统一 3. 市场经济对人思想产生的影响 三论述 1. 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分析2008念得国际经济危机原因 3.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内容是什么、怎样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一辨析 1. 做到以为一个人的利益文本,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2. 中国共产党力道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二简答 1. 建设社会主义系农村的总要求。 2. 简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与意义。 3. 简述统筹兼顾的科学内涵。 三,论述 1. 论述怎样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 2. 论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变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3. 论述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4. 《关于建国以来的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一.辨析10*3=30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2.国家垄断资本就是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3.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二.简述15*3=451.为什么实践是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首要、基本的观点?2.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整货币量的方法有哪些?3.苏联十月革命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三.论述25*3=751.试论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哲学依据,谈谈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2.试论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及主要内容。3.试论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一.辨析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2.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前一社会的残余和新社会的萌芽。3.因为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因此,二者在质上和量上没有本质区别。二.简答1.简单论述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性。2. 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3. 简单论述收入分配制度中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及关系。三.论述1.试论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2.描述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宏观调控,并阐述其政策和措施。3.试论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2009年马综真题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浅谈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浅谈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09资城李家选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地理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介绍了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观点。侧重于三方面:新贸易理论、空间经济模型及产业集群。最后,对克鲁格曼经济地理学的特点做以阐述。 【关键词】克鲁格曼经济地理学新贸易理论空间经济模型产业集群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在解释行业内贸易、专业化和无限增长方面获得长足进展,对传统贸易与增长理论做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补充。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专业化与贸易机制及新增长理论所阐明的“无限增长”原理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集聚现象的相似性,一下子拉近了这三方面理论之间的距离,这种“新经济地理学”吸收了城市经济学、区域科学和经济区位论等有关空间经济的传统思想,结合产业组织理论有关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模型的最新进展,试图构建“空间经济”的理论体系。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报酬递增思想、复杂科学所强调的路径依赖和“锁定”等概念以及D-S模型。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主要有两个,即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和“区域集聚”。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定量分析,将现实中的现象高度抽象化、模型化,建立了大量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包括:中心—外围模型、国际专业化模型、全球和产业扩散模型、区域专业化模型及历史和期望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模型等。 作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曾

就一些国家经济的潜在危机做了的研究涉及了一系列区域发展问题,如贸易、外部经济、工业区位与聚集、战略性产业政策、全球化、历史和“路径依赖”的作用、经济和货币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本文拟对其主要内容做以介绍和分析。 二、新贸易理论 1、传统的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认为各国相同产业生产成本存在差异,贸易可使各国按生产成本最低原则安排生产而获利。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不是绝对成本的低廉而是相对成本的低廉。每一个国家,不管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均可生产本国相对成本低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 俄林的资源禀赋说:将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由劳动成本差别推广为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相对差别,认为各国生产要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是决定国际贸易产生和流向的根本原因。 十分明显,以上贸易理论均基于国家间的差异,尤其是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来解释贸易。这意味着,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有相反的关系。然而,大量的世界贸易,大多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间的贸易,是在生产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进行的。而且,战后以来的大部分年份,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占这些国家收入的比例均在上升。以大多数标准衡量,这些国家在生产要素禀赋上,越来越趋于相似,它们的贸易产品种类也相似。新贸易理论就是试图解释这种贸易现象。 2、相似条件下的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也承认国家之间的差异是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是,他的观点与传统贸易理论有以下明显不同之处。 (1)克氏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相似国家同类产品的贸易,代表了这些国家根据规模收益递增原理而发展专业化的结果,与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关系不大。李嘉图等人的相对优势与贸易理论的基点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新贸

苏联的经济建设优秀教案

苏联的经济建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知道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记住苏联成立的时间和全称;知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具体内涵及其两面性。 通过比较、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掌握比较、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图片、视频、文献等资料相互印证,再现历史,培养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结果,对斯大林模式评价等历史材料的阅读与理解,进一步学习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归纳新经济政策内容、苏联工业化建设知识简表,进一步掌握提炼、归纳历史知识的基本方法。 通过观察典型历史图片、历史地图,进一步掌握读图、识图的历史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苏联在较短时间内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认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开创性,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 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评价。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评价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课型】新课 【教学准备】

1.下载并截取视频片段:纪录片《世界历史》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片段。 2.准备《列宁会见农民代表》《苏联加盟共和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1921-1940)》、漫画《片面经济》共四幅图片。 3.制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建设》知识简表。 4.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教学媒体)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列宁会见农民代表》油画。) 教师讲述:同学们,这幅油画由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名称叫作《列宁会见农民代表》。它描绘了列宁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从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列宁眉头紧锁,正与农民代表认真地交换着意见。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为何还会眉头紧锁?这幅油画又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内容?就让我们到今天的课堂中去寻找吧!(课件或板书展示课题) 一、新经济政策(课件或板书展示) 教师讲述:同学们,十月革命后,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夺取政权只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建立起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新问题。 起初,面对国外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叛军,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苏俄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政策?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复习资料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含答案)

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考点展示]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列宁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主要观点; 《论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2)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2.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1)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这些国家已经历了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一旦实现公有制,就可以逐步取消商品经济,向产品经济过渡。列宁最初的想法也是如此。 (2)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不再把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而主张利用价值规律,通过政府计划发展商品经济。列宁的主张是一种“有限计划调节”,即通过政府对经济过程的一种有限干预,实现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的相融和统一。 (3)列宁没有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是把其当作一种权宜之计,所以使其认识具有了局限性。 提示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首先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中产生,因此,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情况。但历史的发展却是首先在半封建半农奴制的落后国家苏联率先实现社会主义,那么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说,不具备已形成了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那么到底要不要发展商品经济,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伟大的导师们都没有明确说明。 典例1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 答案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由国家调节商业。不过,当时列宁仍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 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主要体现在《论十大关系》中。《论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2)协调比例关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 (3)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必须兼顾。正确处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4)向外国学习。正确对待外国经验,洋为中用,对于加速本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

国内遥感地信类核心期刊整理

国内遥感地信类核心期刊整理 分享 作者:滨冰已被分享26次评论(0)复制链接 国内遥感地信类核心期刊整理 (排名不分先后) 1.遥感学报 版本:核心,双月刊 主办方: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603984477.html,/jrs/ch/index.aspx 2.测绘学报 版本:EI,核心,季刊 主办方:中国测绘学会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603984477.html,/cn/dqml.asp 3.武汉大学信息科学版 版本:EI,部分SCI,AJ,核心,月刊 主办方:中国武汉大学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603984477.html,/ 4.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版本:核心,月刊 主办方: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603984477.html,/jig/ch/index.aspx

5.计算机工程 版本:核心,半月刊 主办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603984477.html,/ 6. 测绘科学 版本:核心,双月刊 主办方: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603984477.html,/model04/index.asp?rwbh=%27CHKD%27 7.测绘通报 版本:核心,月刊 主办方:中国地图出版社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603984477.html,/cn/qkjs.asp 8.地理科学进展 版本:核心,双月刊 主办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603984477.html,/ 9.地理信息科学

高中历史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弊端不利影响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 ?新经济政策呈现出的特点: 1.适应过度时期多种经济成分的特点,允许资本主义的某种存在和发展; 2.通过发展生产力,逐步扩大和增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领导作用; 3.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利用、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成分; 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5.采用市场形式来实行国家经济计划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1918~1921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鉴于形势的变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 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于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两种政策都是 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 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1)在目的方面: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 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内容上: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关系,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 后者则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

主义经济。 (3)在成效方面:前者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在战争结束后引起了 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 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实施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则是在小农经 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为俄国人民指明了发展道路, 其中的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两种政策的交替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肯定了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作 用,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对比: ? ?新经济政策概况: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1.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 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 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 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5.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6.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7.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 增加,称规模效益。 8.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9.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 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10.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11.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12.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 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4.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 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15.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 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6.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 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17.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 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18.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 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19.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 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

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对话_回顾和展望

第29卷第12期2010年12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29,No.12Dec.,2010 收稿日期:2009-12;修订日期:2010-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35027,40871065)。作者简介:潘峰华(1982-),男,江苏金坛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产业和区域发展等。 E-mail:panfenghua@https://www.doczj.com/doc/603984477.html, ①https://www.doczj.com/doc/603984477.html,/nobel_prizes/economics/laureates/2008/press.html ②英文全称为World Development Report: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③该专题名称为Economic Geography -What next?Responses to Krugman's Nobel 2008④英文全称为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Now Middle-Aged ,全文见https://www.doczj.com/doc/603984477.html,/~pkrugman/aag.pdf 1518-1524页 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对话 ——回顾和展望潘峰华,贺灿飞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克鲁格曼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得新经济地理学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也引起了经济地理学家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再次关注。本文在介绍克鲁格曼在美国地理学年会专题报告的基础上,回顾比较了经济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眼中的新经济地理学,最后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在理论前沿和政策研究方面的融合潜力。克鲁格曼在2010年美国地理学年会上全面回应了经济地理学家对新经济地理学的批评,并以经济学家的身份阐述了新经济地理学和传统经济地理学在学术范式和学术方法方面的差异,有助于消除经济地理学家对新经济地理学的误解。尽管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学者们仍然在努力完善模型,试图使模型的假设更加符合现实,从而结论更加可靠。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为经济地理学的学术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另一方面,尽管经济地理学家的视角和研究范式不同于经济学家,但是,传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更加贴近实际,更能够揭示现实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可以为新经济地理学的抽象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思路。在涉及政策方面的研究,新经济地理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其模型的假设严重偏离现实,因此其政策推论的可靠性值得商榷。同时,传统经济地理学的案例研究非常具体而全面,但是案例的特殊性使得其难以得到一般化的结论。在两者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的情况下,鼓励两者的交流和合作必然有助于经济地理研究的深入,并且可以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学;美国地理学年会 1引言 由于“对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的分析”① , 克鲁格曼于2008年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也使得“新经济地理学”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Fujita 和Thisse 在2008年撰文再次对克鲁格曼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卓越贡献给予了肯定[1]。甚至2009年的世界银行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也以“重塑经济地 理”② 为题而展开。如果说克鲁格曼于1991年出版 的《地理与贸易》标志着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2],那么2008年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意味着新经济地理学被主流经济学界承认(尽管克鲁格曼获奖不仅是因为其在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贡献)。 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在地理学界 引起了广泛的讨论。2009年美国地理学年(AAG)年会,特别设立了对克鲁格曼获奖的专题讨论会③,邀请了Scott 、Storper 和Gertler 等著名经济地理学家探讨克鲁格曼获奖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影响。学者们讨论激烈甚至针锋相对,现场反响热烈,可见这个话题的确引起了很多地理学家的兴趣。在2010年于华盛顿召开的美国地理学会(AAG)年会上,克鲁格曼又受邀作了一场题为“步入中年的新经济地理学”的专题报告④,偌大的会场座无虚席;著名经济地理学家Storper 被邀请做报告的点评人。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既有Storper 等坚定的支持者,也有Scott 这样的否定者。虽然经济地理学家们对克鲁格曼以及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并不一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新经济地理学诞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特点与作用测试题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特点与作用 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除大型企业仍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与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政权。 例题1有人分析苏俄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一政策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B 解析:“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与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相一致,答案B。 例题2 1921年3月,为缓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俄共(布)“十大”通过了新经济政策,规定() A.实行全民配给制 B.禁止私人经营企业 C.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D.取消商品买卖 答案:C 解析:1921年新经济政策规定征收固定的粮食税,A、B、D选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答案C。 1. 1921年,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与此有关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下列表格内容反映了苏俄(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D.农业集体化的成果 3.“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这一论断强调的是下列哪一经济举措?()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4.“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里评述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P34 理解,区位是指人类活动在地球经纬网上占据的地理位置;在相对意义上理解,区位是指某一人类活动场所与相关人类活动场所的空间关系。 P34 ,如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城乡聚落等。 P34 动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某些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选择,即在人类活动已知的条件下,寻找某种人类活动的最优区位,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某些区位理论则是在空间区位已知的条件下,研究人类活动在特定场所内的最优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P36 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即同样的场所对不同的人类活动而言,其区位条件是不同的;区位条件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人类活动(区位主体)对空间场所(区位)的要求会随时间而改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P37 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P40 装厂而形成为这一组装厂提供零部件供应的供应商的空间聚集区。 P48

港口,机场等;线包括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 * 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 * 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 P51 P52 数(dispersion index)表示。 P51 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beta index)(边数/顶点数)表示。 P53 连结。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出现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的多功能经济区域。“六大特征”:临空指向性,技术先导性,市场速达性,产业聚集性,全球易达性,空间圈层性。 * 尤其是新的交通干线的铺设,会极大增强沿线区域地理可进入性(交通通达性)。 * 为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地的优势,满足国家或地区的需要,而使经济发展在地域上实现合理的分工。 * *

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解读

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以垄断竞争模型来分析规模经济及产业内部的贸易行为,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克鲁格曼认为,在导致国际分工的各种力量中,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技术革新可能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外溢效应,因此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重新估价。国际贸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生产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国相对便宜的商品被转化为较昂贵的商品。因此,对外贸易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完全可以由分散化的市场机制去最有效地完成。 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创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模型,为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支撑的,但是当代国际贸易的实践并不能充分地支持这一论断。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以垄断竞争模型来分析规模经济及产业内部的贸易行为,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另外,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归于一种随机性的“初始资源分配”,初始的优势因历史演化的“路径依赖”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效应,所以产业的地理聚合具有“历史惯性或依赖性”。克鲁格曼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整合,通过简略的数理模型论证了产业集聚的根源。 经济地理学与国际贸易 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关键性的问题涉及到个人和企业在不同地理景观中的迁移流动,城市集聚如何兴起,以及这些城市本身如何在空间层面得到组织(城市经济学)。人们很久以来就认识到,规模经济对于经济活动的区位而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者们已经开始把规模经济融入区位和贸易的一般均衡模型之中,由此对早期研究者的言语分析赋予了精确性,并且开阔了新视野。在随后的研究中(如今被称为“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者们利用这些新工具,与那些对此领域有兴趣的经济学家共同付出努力。有若干位研究者参与了这些开发工作,但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贡献是由保罗·克鲁格曼作出的。 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和地理学领域发表了大量重要文章和专题论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