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嘉陵江流域规划报告

嘉陵江流域规划报告

嘉陵江流域规划报告
嘉陵江流域规划报告

2 嘉陵江水系

2.1农村水力资源基本情况

2.1.1水力资源总量和分布

嘉陵江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其干、支流纵横遍布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省市境内,重庆市境内河段涉及潼南、铜梁、永川、合川、北碚、沙坪坝、渝北、江北、渝中等9区县市。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8)》:流域内现有耕地411.98万亩,人口约781.9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18.2万人,工、农业总产值680.8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526.34亿元。

嘉陵江流域集雨面积159800km2,干流全长1119km。其中重庆市境内集雨面积12849km2,占全水系的8%,重庆市境内干流河长153km,天然落差43.0m,平均比降0.29‰,古楼镇入口处流量890m3/s, 朝天门出口处流量2250 m3/s。广元以上称上游,广元至合川段称中游,河道长645km,平均比降0.44‰,其中中游重庆市境内河段长58km,平均比降0.31‰。合川以下称下游,河道长95.2km,平均比降0.29‰。市境内河段属丘陵和山区,河谷由窄渐展宽,河漫滩及阶地发育,两岸城镇密布,人口耕地集中。

据2003年复查成果: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河段,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10MW以上的干、支流共有7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128.75MW,其中嘉陵江干流680.08MW,支流448.67MW。支流中蕴藏量较大的有涪江、渠江和州河,由于嘉陵江干流上草街航电站的修建,回水将完全淹没渠江合川段,故无规划电站。

根据本次农村水力资源调查评价,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有0.1MW以上电站的河流共计22条,0.1~50MW范围内电站81座,技术可开发量225.47MW,电量99952.76万kW.h,其中已建电站66座,总

装机容量116.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58597.76万kw.h,占技术可开发量的51.45%。规划2006~2010年投产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0.64MW,多年平均发电量200万kw.h;2011~2015年投产电站9座,总装机容量7.02MW,多年平均发电量2855万kw.h;2016~2020年投产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102.13MW,多年平均发电量38420万kw.h。

嘉陵江流域重庆段2006~2020年规划电站共计16座,分布于9条流域,4个区县。其中,北碚区规划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50.20MW,年发电量20495.00万kw.h;城口县规划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57.00MW,年发电量19950.00万kw.h;潼南县规划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1.59MW,年发电量600.00万kw.h;壁山县规划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1.00MW,年发电量430.00万kw.h。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嘉陵江流域规划电站地域分布中,城口县最丰富,装机容量占总2006~2020年规划电站装机容量总和的51.92%,其次分别为北碚区、潼南县、壁山县,装机容量分别占总2006~2020年规划电站装机容量总和的45.72%、1.45%、0.91%。

2.1.2 嘉陵江流域农村水力资源特点

重庆市境内嘉陵江水系水资源开发研究工作较早,支流开发程度较高,大部分电站已完成开发,且由于草街航电枢纽的开工,将淹没上游部分水头,因此,流域内规划电站较少。

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河段除城口县外,其余区县由于经济发达,流域两岸城镇密布,人口耕地集中,条件较好水力资源基本已开发完毕,规划中的电站大都存在建设难度大,效益差等问题。

2.2水电建设成就

2.2.1建设成就

嘉陵江流域水力资源丰富,且水电建设进度较快,截止2007年,

嘉陵江流域重庆段已经建成电站或正在建设的电站有66座,总装机容量116.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58597.76万kw.h,其中北碚区8座,总装机容量3.10MW,多年平均发电量495.00万kw.h;渝北区4座,总装机容量1.82MW,多年平均发电量660.00万kw.h;合川区15座,总装机容量34.88MW,多年平均发电量17658万kw.h;永川区6座,总装机容量1.07MW,多年平均发电量272万kw.h;潼南县9座,总装机容量34.24MW,多年平均发电量17177.94万kw.h;铜梁县19座,总装机容量39.92MW,多年平均发电量22097.00万kw.h;大足县4座,总装机容量0.72MW,多年平均发电量152.82万kw.h;壁山县1座,总装机容量0.25MW,多年平均发电量85万kw.h。

嘉陵江水系重庆市境内河段,正在开发一系列特大工程,建设中的草街航电枢纽、上鸡冠水电枢纽等一旦投入使用,将为下游防洪、三峡水库减淤、水力开发及改善航运条件起到重要作用。

2.2.2 存在问题

本段水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流域未作流域规划,使水力资源闲置。比如城口境内的中河、州河流域;

2、部分电站设计不合理,施工难度大,比如位于北碚区的黑水滩河、梁滩河上的二级坝、茅草坝电站。

2.3重点和布局

2.3.1 规划重点

规划的重点主要在于近期拟建电站,主要为“十一五”期间拟建的电站,本段水系“十一五”期间拟建的电站仅2座,总装机容量0.64MW,年发电量200万kw.h,均位于潼南县,分别位于安居河及平滩河。

2006~2020年规划电站中,重点电站如下:

1. 上鸡冠大型水库

总库容7.21亿m3, 属中型电站(装机容量45MW),该枢纽工程投资大(单位投资 17.95 元 /kW·h,淹没损失较大)而经济效益差,尚不具备近期开发条件,但为了渠化航道改善下游河段的航运条件,根据航运发展的要求,开发井口上鸡冠枢纽也是必要的,预计开工时间2015年。

2. 中河电站

位于重庆市城口县中河流域,装机7MW,年发电量2450万kW·h,总库容5100万m3,调节库容2600万m3,最大坝高150m,坝型为混凝土坝。目前仅由城口县水利勘察设计队做了室内规划,预计开工时间2018年。

3. 明通大型水库

地处重庆市城口县明中乡的州河上,装机为30MW,年发电量为1.05亿kW·h,总库容7.0亿m3,调节库容6.2亿m3,最大坝高135m,坝型为砼重力坝。现在只进行了查勘、规划工作,若水库建成,可供发电、灌溉。

4. 明中大型水库

地处重庆市城口县明通乡的州河上,装机为20MW,年发电量为0.70亿kW·h,总库容1.46亿m3,调节库容1.2亿m3, 最大坝高110m,坝型为砼重力坝。现在只进行了查勘、规划工作,若水库建成,可供发电、灌溉。

5. 二级坝

梁滩河二级坝电站,该电站位于歇马镇石盘村二级坝,引用流量6.67 m3/s,装机4台共3.2MW,总投资2400万元,预计开工时间2009

年,目前仅进行室内规划。

6. 茅草坝电站

黑水滩河的茅草坝电站,位于金刀峡镇,电站水头180m,引用流量1m3/s,电站装机2台共2MW,总投资1000万元,该电站预计开工时间2010年,但目前仅进行室内规划。

2.3.2 规划布局

嘉陵江流域重庆境内电站,“十一五”期间主要开发的流域有中河、州河、鹭鸶溪河、安居河、平滩河、壁北河、梁滩河、黑水滩河,其中位于城口的中河、州河为开发重点,其次为位于北碚区的梁滩河及黑水滩河流域,其余河流应结合已建电站,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避免上、下游水头重合。

重点流域介绍如下:

1. 中河

中河是渠江的二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县白芷乡国峰村,经双河、余坪等乡镇出重庆市境,入四川省万源市。

中河在重庆市境内集雨面积154km2,河道长17.0km,天然落差510m,河道平均比降30‰,出境处多年平均流量4.13m3/s,理论蕴藏量12.00MW。现在该河段内无水电开发。根据河流水力条件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由城口县水利农机局完成中河电站规划,装机7MW,发电量为0.245亿kW·h。

2. 州河

州河是渠江一级支流,在重庆市境内河段又称前河,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县燕麦乡四合村,经明中、桃园、蓼子、明通、周溪等地,在周溪镇出重庆市境,入四川省宣汉县。州河在重庆市境内集雨面积647km2,河道长62.0km,天然落差993m,河道平均比降16‰,理论

蕴藏量59.45MW。

2006年城口县水利农机局委托荆门市水利勘察设计院开展州河流域水力资源开发的规划工作,现已完成初稿,还未通过审批。将州河由以前的明中电站(装机20MW,年发电量7000万kw·h)+明通电站(装机30MW,年发电量10500万kw·h),改变为明中电站(装机3.2MW,年发电量1858万kw·h)+双河口电站(装机2.4MW,年发电量1319万kw·h)+濛濛溪电站(装机9.0MW,年发电量3298万kw·h),三级开发方案,总装机14.6 MW。州河新的梯级规划成果与2003年水力资源复查成果相差较大,新的规划方案由2级变为3级,总装机规模减少,未考虑河流供水等综合利用的要求,该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有待进一步论证,且该报告仅处于初稿阶段,还未通过审批,因此统计仍采用水力资源复查的成果。

3. 梁滩河

梁滩河系嘉陵江右岸支流,源于九龙坡福寿乡童家石岭,流经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含谷镇、沙坪坝区西永镇、土主镇、梁滩桥、北碚区高坑岩、磨滩、龙凤桥等地,在北碚区毛背沱汇入嘉陵江。流域面积520.5km2,干流全长80.9km,总落差209m,河道平均坡降0.4‰,河口多年平均流量6.6m3/s。

根据《北碚区“十一五”农村电气化规划》规划一级电站——二级坝电站,装机3.2MW,发电量1395万kw·h。

4. 黑水滩河

黑水滩河系嘉陵江左岸支流,发源于重庆市渝北区华秦乡北华蓥山宝顶。南偏西流过华蓥,入北碚区境,旋即入胜天水库区,出库后过元门、偏岩镇、明通,右纳柳荫河(麻柳河);南过太和、三圣镇,左岸有海底沟地下水库(总库容1340万m3)余水来汇;转西南过龙

王,曲折西北流,右纳沙河;又折西南,右纳秀水沟;又过复兴镇,转西汇入嘉陵江。河长65km,流域面积350km2,河口流量5.55m3/s,总落差813m。

黑水滩河流域已建电站4座,规划电站一座,分别为:龙塘电站(装机0.11MW,年发电量15万kw·h)+胜天电站(装机0.2MW,年发电量80万kw·h)+工农电站(装机0.11MW,年发电量30万kw·h)+复兴电厂(装机1.19MW,年发电量135万kw·h)+茅草坝电站(装机2.00MW,年发电量700万kw·h)。

2.4 预期效益

2020年前,流域内规划兴建电站16处,装机109.79万kw,总投资442340.79万元,年发电量41475.00万kw.h。

随着电站的兴建,提供的电量可以加速当地工农业增长,为当地工农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且随着电网结构进一步完善,供电能力的增强及可靠性的提高,使工矿企业的用电保证率不断增加,为招商引资和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方财政深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能促进本段水系所辖个区(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增加,保障农民收入增加。

2.5 建议

1、建议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对中河、州河流域进行规划,以更好开发中河水力资源;

2、建议对梁滩河的二级坝电站进行规划,然后尽早开展对该电站的设计;

3、建议对黑水滩河的茅草坝电站,请有资质的单位对该电站进行重新设计,在设计时要注意与已建电站的衔接等问题。

珠江流域防洪规划

珠江流域防洪规划 第一章流域防洪形势 1、1 流域概况 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与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跨越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省(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越南东北部,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平方公里。流域北靠南岭,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与东部为丘陵盆地,东南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山地、丘陵面积占94、4%,平原面积仅占5、6%。 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大茅坑,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西江、北江在广东省三水思贤滘,东江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分别汇入珠江三角洲,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与崖门八大口门入注南海。 2004年,珠江流域人口9935万人,耕地6652万亩,地区生产总值17736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37%,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2 水文特征 - 1 -

珠江流域地处我国南部低纬度地带,南临南海,西隔印度支那与孟加拉湾相望,受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总体上属亚热带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有酷暑、春夏多雨、秋冬干旱的气候特点,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常受热带气旋侵袭。流域水汽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7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立方米。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非常集中,汛期(4月~9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 流域的洪水由暴雨形成,多集中在4月~10月。前汛期(4月~7月)暴雨多为锋面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流域性洪水及洪水灾害一般发生在前汛期;后汛期(7月底~10月)暴雨多为台风雨,形成的洪水相对集中,来势迅猛,峰高而量相对较小。 西江为珠江的主流,思贤滘以上的流域面积为35、31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77、8%。西江防洪控制断面梧州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53900立方米每秒(2005年6月),调查历史洪水最大洪峰流量为54500立方米每秒(1915年7月)。 北江就是珠江流域的第二大水系,思贤滘以上的流域面积为4、67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10、3%。北江防洪控制断面石角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6700立方米每秒 - 2 -

城市防洪规划情况汇报

城市防洪规划情况汇报 城市防洪规划情况汇报 市长,各位副市长,各位同志: ****市城市防洪规划工作委托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20XX年9月30日通过省、市专家和相关部门的评审。10月22日、20日分别向市人大常委,政协常委作了汇报,并听取了意见,现将防洪规划情况向政府常务会议作报告。 一、规划范围、原则、依据、标准 (一)规划范围: 本防洪规划范围:东临龙河、沙河,南抵长江,西到管道路、潘家河,北至宁启铁路,保护面积96.67平方公里,覆盖了****城区、经济开发区和汽车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用地控制范围。为****城市长期发展留有余地。本规划重点解决****城区和经济开发区防洪治涝问题。化工园区、汽车工业园区、仪化片区的防洪详细规划另行编制。

(二)规划原则: 以流域规划为依托,防洪治涝为主,结合环境改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分期实施。防洪丘陵山区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平原区拓浚河道、加固堤防、以挡为主,按照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要求,采取治理措施。完善以真州镇为中心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排水实现高低分开,分区治理,平原区以自排为主,抽排为辅,圩区立足抽排,相机自排。一般情况下,减少机排,降低防洪排涝成本。在满足防洪治涝要求的同时,兼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水生态系统和水陆交通要求。坚持防洪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协调原则,建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防洪体系;防洪规划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防洪规划要服从流域防洪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三)主要依据: 《水法》、《防洪法》; 《江苏省防洪条例》(1999年)、《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江苏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水利防洪规划

水利防洪规划 1 防洪规划的定义 防洪规划是指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区域的洪水灾害而制定的总体安排。根据流域或河段的自然特性、流域或综合规划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安排,研究提出规划的目标、原则、防洪工程措施的总体部署和防洪非工程措施规划等内容。规划类型一般有流域防洪规划、河段防洪规划和区域防洪规划。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区域的综合规划;区域或河段的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的防洪规划。防洪规划是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防洪规划中必须首先充分认识河流的洪水演进特性,包括河湖对洪水的自然调蓄作用,天然河道宣泄洪水的能力以及大洪水漫溢泛滥的情况。它是一种战略性计划,对河道治理及防洪设施的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 2 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是指根据所在流域的洪水特性、历史洪水灾害,规划范围内国民经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对防洪的要求以及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技术等条件,考虑需要与可能,研究防治毁灭性灾害的应急措施。防洪规划必须全面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目标。防洪经济效益是防洪规划的主要目标,此外还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社会福利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 3 规划原则 防洪规划的指定应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遵循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方案研究中,还要充分考虑防洪规律和上下游、左右岸的要求,处理好蓄与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并注意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3.1局部与整体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防洪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全局出发,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洪水。为了保全大局和重点保护对象的防洪安全,有时要做局部牺牲。重点保护对象一般指:洪水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毁灭性灾害的地区,如重要城市、工矿企业、交通干线、文物古迹或大面积农田等。 3.2近期与远期洪水灾害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历次洪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有所差别。要根据各地区或部门对防洪的要求及国家和地方的财力,分轻重缓急,分阶段、有计划地逐步提高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一般地区防御常遇洪水灾害的要求。 3.3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一般耗资很大,并需占用大片土地;非工程措施可用较少投资,减轻洪灾损失,是防洪灾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规划中要研究二者的结合,重视非工程措施的安排和建设。 3.4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在人均、单位土地面积水资源量偏低的流域,河流的开发与治理要考虑综合利用,兴利与除害统筹兼顾,把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蓄与泄的关系:山丘区一般以蓄为主,修建山谷水库、水土保持工程,拦蓄洪水,消减水沙洪峰;平原区一般以泄为主,并辅以分蓄洪措施,合理安排洪水出路。如“松花江防洪规划”具体遵循以下原则:①充分发挥现有防洪工程的作用,近期以整顿、挖潜为主,争取少花钱多办事。②兴建控制性水库与堤防工程相结合,水库工程应结合兴利考虑防洪等综合利用的要求。③防洪标准选定及防洪治理措施上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突出体现城市与主要河段防洪的重要性。又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城市防洪规划”遵循的原则如下:“为提高该区的综合抗洪能力,解除安邦河两岸的洪水威胁,确保城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三江平原综合治理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突出防洪重点,上、下游兼顾的原则,选择经济指标优越,技术切实可行的方案。达到占地少,动迁少,工程坚固,防洪效果好的目的。”

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综述

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综述 1.1流域概况 1.1.1自然地理、水系及经济发展概况 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由青弋江、水阳江、漳河三水系组成,地跨安徽、江苏两省21个市县,分别于当涂、芜湖和澛港汇入长江,流域面积18850km2,其中安徽省占93%,江苏省占7%。流域西北部滨临长江,东北部以茅山山脉与太湖流域为界;北与秦淮河接壤;东南、南、西南三面以黄山、天目山及九华山为分水岭,分别与新安江、秋浦河等为邻。流域大地构造属江南古陆与南京凹陷的过渡区,由于地壳差异性的升降运动,地貌呈南高北低态势。流域内山地面积占54%,丘陵区面积占27%,平原圩区面积占15%,湖泊面积占4%。水阳江和青弋江分别发源于天目山山脉和黄山山脉的北麓。流域上游属丛山峡谷地区,岩石分布主要为花岗岩和变质岩。流域中游为低山丘陵区,岗峦起伏,为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下游为滨临长江的平原圩区,主要由长江及本流域河流的冲积作用和湖泊淤积而成,河道纵横,水网交错,土壤肥沃,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一般地面高程为7~8m,低于汛期洪水位3~4m。 流域水系主要有两江、一河、四湖,即水阳江、青弋江、漳河、南漪湖、固城湖、丹阳湖和石臼湖。 水阳江位于流域东部,流域面积10385km2,干流长273km。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三条支流在河沥溪附近汇合,河沥溪以上为上游。干流流经宣城后即进入圩区,经新河庄后进入下游水网区,流经水阳镇、西陡门后称运粮河,至花津后称姑溪河,在魏家渡汇青山河后由当涂金柱关入长江。水阳江最大的支流为右岸的郎川河,流域面积2526km2,郎川河直接与南漪湖相通,经湖泊调蓄后,通过北山河在新河庄与水阳江相汇;此外,支流还有华阳河、夏渡河,流域面积分别为280km2及360km2。 青弋江位于流域中部,流域面积7100km2,干流长233km。主源有麻川和舒溪两支,两河汇合后称尝溪,至陈村为上游区,出陈村峡谷后称青弋江,沿途经泾县、西河镇至湾址后称为下游。其下河流分为二支,一支经清水河至芜湖汇入长江,一支经赵义河、青山河由当涂入长江。青弋江较大支流有徽水,流域面积1072km2;其次为琴溪河,流域面积442km2;还有寒亭河、孤峰河等。 漳河位于流域西部,流域面积1365km2,长95km,南陵以上为上游区,黄墓渡为中下游分界,经石硊,在澛港汇入长江。漳河下游河道弯曲,石硊~澛港段弯曲系数达3.5以上。主要支流有峨溪河、后港河等。 水阳江、青弋江、漳河自进入中下游以后,比降平缓,水系发育,河道交织。水阳江和青弋江之间有黄池~乌溪河和青山河,青弋江和漳河之间有资福河和上潮河串通,下游地区还有许多支汊河道,形成复杂的河网。 南漪湖位于水阳江中游,固城湖、丹阳湖及石臼湖位于水阳江下游。四湖在12m水位时,总面积为695km2,总容积为38.1亿m3。六十年代以来,由于人工围垦,现湖面已大大缩小,南漪湖面积减少了7%,固城湖面积减少了60%,石臼湖面积减少了23%,丹阳湖低圩灭螺,已围垦82%。由于四湖所处位置不同,因而对调节本流域洪水的作用各异。对水阳江来说,其调洪作用以南漪湖最为显著,其次为固城湖、丹阳湖、石臼湖;反之,若承受长江倒灌的洪水,首当其冲为丹阳湖、石臼湖,其次为固城湖、南漪湖。

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甲级设计证书号:A134004998 甲级勘察证书号:110102-kj 霍邱县沣河响水堰至河口集大桥段 防洪治理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 工程编号:20140305GH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二○一四年二月

1 综合说明 1.1 绪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近60年的治理,淮河流域初步形成了由水库、河道堤防、湖泊等组成的防洪减灾体系,在流域防洪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与大江大河防洪建设相比,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滞后,尚不具备抵御常遇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洪水造成的灾害损失已成为洪涝灾害损失的主体,直接影响地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并且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把水利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逐步推进中小河流治理。”2010年国务院国发[2010]31号“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闸除险加固”,提出加大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 沣河发源于安徽省六安市叶集试验区的三元乡林店一带,上梢汇水穿过沣西干渠墩子庙渠下涵后初步形成河道,在白莲乡少年圩进入城西湖蓄水区,河道全长58.76km,流域面积664.9km2。由于河道比降陡,上游来水快,洪峰流量大,下游两岸圩区防洪标准低,穿堤建筑物老化,造成洪涝灾害频发,防洪除涝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近些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常发生集中暴雨,形成较大洪水,造成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因此,需要通过实施治理工程建设,完善防洪除涝减灾工程体系,充分发挥治淮工程的综合效益。 根据水利部、财政部批复的《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实施沣河防洪治理工程建设,提高除涝标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是提高该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改善水利条件,改变易涝多灾的面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保障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针对沣河防洪除涝工程存在问题与历年灾情,本着综合考虑、重点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受霍邱

流域防洪规划大纲范本

江河流域(区域)防洪规划勘测 设计工作大纲范本(试行) BIDR/J005-2004 2004-03-01发布2004-03-01实施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编写说明 本工作大纲范本以《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为基本要求,结合我院已完成的流域(区域)的防洪规划工作,总结以往编制防洪规划的经验,按照“QMS2000.D30勘测设计工作大纲编制和管理”的要求进行编写。本大纲针对流域防洪规划中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工作内容和质量、深度要求,对主要问题提出了编制大纲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应针对不同流域(区域)的防洪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勘测设计工作大纲。 本大纲范本自2004年3月1日试行。在实施过程中,如对大纲范本的内容、格式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或还需补充编写哪些大纲范本,请及时将意见或建议以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技术质量处。 批准:杜雷功 技术质量处:熊明武 审阅:吴颖民郑永良 校核:任晓枫 编写:杨洪书

江河流域(区域)防洪规划勘测 设计工作大纲 技术[YYYY]NN号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年月

批准:审定:技术质量处:经营及项目管理处:设总(项目负责人):编制:

目录 1 流域概况 (1) 1.1 地理位置及河流水系 (1) 1.2 地形及地质 (1) 1.3 水文气象特征 (1) 1.4 经济社会概况 (1) 1.5 规划沿革及规划实施情况 (1) 1.6 防洪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2 任务来源 (1) 3 规划范围和水平年 (2) 4 规划原则和任务 (2) 4.1 规划原则 (2) 4.2 规划任务 (2) 5 规划依据 (2) 6 基础资料 (2) 6.1 水文气象泥沙资料 (3) 6.2 地质测量资料 (3) 6.3 经济社会资料 (3) 6.4 规划设计成果收集 (4) 6.5 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4) 7 工作任务及要求 (4) 7.1 水文分析复核 (4) 7.2 防洪保护区划定和防洪标准确定 (5) 7.3 现状防洪体系评价 (5) 7.4 防洪体系总体布局研究 (6) 7.5 防洪水库规划 (7) 7.6 上游山洪及泥石流防治规划 (8) 7.7 中下游河道整治规划 (8)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章城市概况 第一节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自然概况城市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市区和近郊区的土地面积),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特性(气温、降水、水位、流量、泥沙、潮汐、风暴等)。河流、湖泊、洼地分布和演变概况。 社会经济现状市发展沿革,人口、工业、农业、固定资产、总产值和利税,该城市在国家、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近期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发展规划。 第二节洪涝灾害 历史上发生的洪、涝等灾害的情况。 主要洪、涝灾害年份的雨情、水情、灾情(淹没范围、水深、淹没历时)、经济损失(直接、间接)无形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情况。 第二章城市防洪、治涝工程现状和问题 防洪、治涝工程设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情况。 城市防洪现状、治涝能力和标准。 目前防洪、治涝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程措施,非工程防洪措施)。 第三章地形和地质 第一节地形 地形资料情况。 市区(包括近郊区)地形特点和主要江、河、湖、洼等的分布。 主要防洪、治涝工程设施、建筑物地址的地形特点。

第二节地质 工程地质勘探、试验资料情况。 区域地质、地震基本烈度。 主要工程设施、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地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地区和防洪、治涝工程设施、建筑物的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分布、地下水埋深、补排条件等)。 第四章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 第一节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暴雨、洪水资料情况。 暴雨、洪水特性。 洪、涝灾害的类型、特点和成因。 历史上特大和大洪水特性。 代表站设计洪水的分析计算(洪水位、洪峰流量、不同时段洪水量、洪水流量过程线),控制断面设计洪水。 设计洪水水面线分析计算。 人类活动对洪水影响的分析研究。 第二节设计高潮位分析计算 潮水位观测和资料情况,潮汐特性。历史上发生的风暴潮的成因主要特性。设计高潮位的分析计算。 第三节治涝水位分析计算 暴雨、沥涝观测资料情况。 历史上发生的大涝的特性。 设计暴雨的分析计算(点暴雨、面暴雨、雨型等)。 设计涝水的分析计算(雨量径流量关系、最大流量、不同时段水量,流量过程线)。

中小型涉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具体要求

一、中小型涉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内容具体要求 ? ?防洪评价报告应在建设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前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评价报告内容应能满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查内容的要求,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1 概述 ? 2 基本情况 ?3河道演变 ? 4 防洪评价计算 ? 5 防洪综合评价 ?6防治与补救措施 ?防洪评价报告中的各项基础资料应使用最新数据,并具有可靠性、合理性和一致性,水文资料要经相关水文部门认可。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缺乏基础资料时,建设单位应根据防洪评价需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水文等部门进行基础资料的测量和收集。 ?在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时,应根据流域或所在地区的河道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价手段和技术路线。对防洪可能有较大影响、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建设项目,应进行专题研究(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或其它试验等)。 ?在防洪评价工作中除执行本导则外涉及其它专业时,还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 1 概述 ?概述一般应包括项目背景、评价依据、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 1.1 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应阐明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总体建设规模、项目前期工作概况及防洪评价编制单位受委托后进行防洪评价编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 1.1评价依据 ?评价依据应列出以下内容: ? 1.1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 1.1 .2有关规划文件,包括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综合规划及防洪规划、治导线规划、岸线规划、河道(口)整治等水利规划。 ? 1.1 .3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 1.1 .4有关设计报告的审查意见、批复文件等。 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阐明评价报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包括所采用的基本资料、分析、计算及试验手段等,简述防洪评价的工作内容。 ? 2.1 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概况应介绍与防洪评价有关的涉河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包括下列内容: ? 2.1 .1涉河建筑物的名称、地点和建设目的。 ? 2.1 .2涉河建筑物的建设规模、特性、防洪标准(校核、设计标准相应洪峰流量、水位,施工期防洪标准及相应洪峰流量、水位)。 ? 2.1.3涉河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包括总体布置、结构型式、与河道堤防的连接方式、与其它水利工程交叉或连接方式、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及建筑设施情况等。 ? 2.1 .4涉河建筑物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布置、施工交通组织、主要施工方法、施工临时建筑物设计、施工工期安排、施工期度汛方案和防凌措施等,对于涉及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取土和弃土的工程,还应包括施工取土和弃土方案。 ? 2.2 河道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河道基本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 2.2.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河流水系、水文气象、社会经济和工程状况。

读长江流域水系图

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源头位于__________省,流经的直辖市有___________市和_________市,图中代号分别是______ _____和__________,最后注入______海。 (2)上、中、下游的划分城市分别为图中字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主要支流①是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 (4)图中代表三峡水电站和葛洲坝水电站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湖泊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 (6)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_。为此,近年来实施了长江中上游________工程。 (7)长江沿岸著名的铁矿城市有:位于上游四川省的________铁矿,中游湖北省的______铁矿,下游安徽的__________铁矿。 题型:读图,填图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1)青海;重庆;上海;G;J;东 (2)A;B (3)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 (4)L;K

(5)洞庭湖;鄱阳湖 (6)防洪;防护林 (7)攀枝花;大冶;马鞍山 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的发源地是__________山,注入______海。 (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A_________ B_________ (3)主要支流: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4)湖泊:C________ D________ (5)重要港口城市:E________ F________ G________ H________ (6)重要水利枢纽工程:L_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_____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概要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概要 2008-09-19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616780246.html,/ztpd/tszt/lyfhgh/cjly/20080919114310845554.aspx(水利部)注:相关内容摘录(具体内容见第4页) 根据长江防洪总体布局,考虑三峡工程兴建、上游后续建设其他水库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的变化,按照蓄滞洪区的启用几率和重要性,将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分为重要、一般和规划保留三类。 重要蓄滞洪区为现状条件下使用几率较大(一般在20年一遇以下)的蓄滞洪区,共13处,包括荆江分洪区、洪湖东分块、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围堤湖、民主、城西、澧南、西官、建设、杜家台、康山蓄滞洪区。 一般蓄滞洪区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为防御1954年洪水,除重要蓄滞洪区外,还需启用的蓄滞洪区,共14处,包括洪湖中分块、九垸、建新、江南陆城,屈原、西凉湖、武湖、张渡湖、白潭湖、东西湖、珠湖、黄湖、方州斜塘和华阳河蓄滞洪区。 规划保留蓄滞洪区是指三峡工程建成后为防御超标准洪水或特大洪水需要使用的蓄滞洪区,共有15处,包括涴市扩大分洪区、人民大垸、虎西备蓄区、洪湖西分块、集成安合、南汉、和康、安化、安澧、安昌、北湖、义合、南顶、六角山、君山。 一、流域基本情况 长江干流全长630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上海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支流布及甘肃、陕西、贵州、河南、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8个省(自治区)。长江自江源至湖北宜昌称上游,长约4500公里,集水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宜昌至江西鄱阳湖出口(湖口)称中游,长约955公里,集水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湖口至入海口为下游,长约938公里,集水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长江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超过8万平方公里的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等8条。 至2005年底,长江流域人口约424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2.5%。全流域地区生产总值约60332亿元,占全国的32.8%。耕地面积约2237万公顷,占全国耕地的27.8%。长江流域防洪区面积为15.38万平方公里,其中长江上游(主要包括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及重庆市)面积为1.34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防洪区面积为14.04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防洪保护区总面积11.81万平方公里,占防洪区的84.1%;人口约9188万人,占防洪区人口的89.9%;耕地面积472.2万公顷,约占防洪区的86.2%;地区生产总值为22136亿元,占防洪区的97.0%。 二、洪水特征 长江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除青藏高原外,流域内各地均可能发生暴雨。暴雨发生季节一般中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由于暴雨发生季节的差异,一般年份干支流各河洪峰互相错开,中下游干流可顺序承泄中下游支流和上游干支流洪水,不致造成大的洪灾。但如气象异常,干支流洪水遭遇,会形成大洪水或特大洪水。长江流域暴雨量大、历时长,致中下游干流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 长江的洪水,按暴雨地区分布和覆盖范围大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全流域型洪水,如1931年、1954年、1998年洪水;另一类是区域性洪水,如1981年、1935年洪水。前一

流域防洪规划大纲范本[详细]

江河流域(区域)防洪规划勘测设计工作大纲范本(试行) BIDR/J005-2004 发布实施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编写说明 本工作大纲范本以《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为基本要求,结合我院已完成的流域(区域)的防洪规划工作,总结以往编制防洪规划的经验,按照“Q米S2000.D30勘测设计工作大纲编制和管理”的要求进行编写.本大纲针对流域防洪规划中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工作内容和质量、深度要求,对主要问题提出了编制大纲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应针对不同流域(区域)的防洪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勘测设计工作大纲. 本大纲范本自2004年3月1日试行.在实施过程中,如对大纲范本的内容、格式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或还需补充编写哪些大纲范本,请及时将意见或建议以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技术质量处. 批准:杜雷功 技术质量处:熊明武 审阅:吴颖民郑永良 校核:任晓枫 编写:杨洪书

江河流域(区域)防洪规划勘测 设计工作大纲 技术[YYYY]NN号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年月

批准: 审定: 技术质量处: 经营及项目管理处: 设总(项目负责人): 编制:

目录 1流域概况 (1) 1.1 地理位置及河流水系 (1) 1.2 地形及地质 (1) 1.3 水文气象特征 (1) 1.4 经济社会概况 (1) 1.5 规划沿革及规划实施情况 (1) 1.6 防洪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2任务来源 (1) 3规划范围和水平年 (2) 4规划原则和任务 (2) 4.1 规划原则 (2) 4.2 规划任务 (2) 5规划依据 (2) 6基础资料 (2) 6.1 水文气象泥沙资料 (3) 6.2 地质测量资料 (3) 6.3 经济社会资料 (3) 6.4 规划设计成果收集 (4) 6.5 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4) 7工作任务及要求 (4) 7.1 水文分析复核 (4) 7.2 防洪保护区划定和防洪标准确定 (5) 7.3 现状防洪体系评价 (5) 7.4 防洪体系总体布局研究 (6) 7.5 防洪水库规划 (7) 7.6 上游山洪及泥石流防治规划 (8) 7.7 中下游河道整治规划 (8)

清江流域防洪规划

清江流域防洪规划 清江是一条雨洪河流,洪水基本上都由暴雨形成,暴雨集中在5~10月,约占全年雨量的70%~80%,清江流域除金沙江中上段,雅砻江、岷江上游基本无暴雨外,其余150万平方公里广大地区均有暴雨出现,因此清江流域受洪水威胁的范围很广。在干流上游及支流的山区,有因暴雨引起的山洪及触发的滑坡和泥石流为害。干流上游及支流的中下游沿岸,有因江河洪水上涨漫溢造成淹没两岸河谷阶地的洪水灾害,干流中下游及支流尾闾冲积平原有因江河洪水泛滥或堤防溃决造成的严重灾害,滨海河口地区除受暴雨洪水灾害外又受风暴潮的侵袭。清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承泄了上游干支流及中下游支流的巨大来洪,虽有比较宽、深的河道宣泄洪水,但安全泄洪能力仍远小于巨大洪水来量,平原区地面高程又普遍低于洪水位几米至十几米,因而是清江流域洪水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是清江防洪的重点。兹将建国40余年来清江流域防洪规划工作概述如下:一、防洪规划工作开展情况(一)清江中下游平原区1950年2月清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委会”,1956~1988年期间又改为“清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1989年又改为“长委会”)成立后,在水利部直接领导下,即大力进行堵口复堤和堤防的整修加固工作,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基本资料整理搜集和分析研究工作,由于认识到消除洪患是治理清江的首要任务,因而即着手进行清江中下游平原区防洪排渍规划工作。当时根据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清江防洪工程极为薄弱的现状和建国初期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提出:(1)当前清江防洪的最高目的是“保证在1949年同等水位的情况下不发生溃决,争取1931年水位不发生溃决”。(1949年或1931年的最高洪水位是在沿江两岸溃口后,平原区蓄纳了300~400亿立方米或500~600亿立方米的洪水后的水位)。(2)在还没有合理解决清江河槽所不能安全承泄的300~400亿立方米洪水以前,必须按照中央“重点防护,险工加强”及“临时紧急措施”等原则去尽力减少灾情。据此,保障荆江大堤,武汉市区,两湖平原及沿江重要市镇的安全即成为当时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1951年春拟订了“以荆江分洪建闸工程为中心,结合洞庭湖整理,荆江河床治导及中下游沿江全部湖泊控制的整体规划”。并从1951~1953年先后提出和完善了治江三阶段的计划,即第一阶段以加培堤防为主,整顿平原水系,有条件的地方陆续兴建分蓄洪工程;第二阶段继续兴建分蓄洪工程,并加培堤防,在条件成熟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库,承担部分防洪任务;第三阶段结合兴利大力修建山谷水库,逐步代替分蓄洪工程的防洪任务,以减轻修堤防汛的工作量。在此期间于1950年举办了大通湖蓄洪垦殖试验区工程,1952年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1953年初长委会成立了清江汉江流域轮廓规划委员会,除积极开展清江中下游防洪,排渍工作外,并对汉江流域以防洪为主的规划工作进行了研究,对清江上游山谷水库蓄洪的规划工作进行了准备。1954年大水后,长委会集中了相当大的力量对九江以上地区进行了较全面的规划,并于1955年提出了“清江中游平原区防洪排渍方案”上报水利部。事后根据水利部及有关省市对方案的意见,并结合下游地区防洪排渍问题。在1955~1959年编制“清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

防洪评价报告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水利部办公厅文件 办建管[2004]109号 关于印发《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 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根据原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部组织制订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在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部建设与管理司。 附件: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办公厅 二零零四年七月二十八日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 1 总则 1.1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下简称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编制防洪评价报告。为适应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工作的需要,规范编制方法,保证编制质量,特制订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全国河道管理范围内大、中型及对防洪有较大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1.3防洪评价报告应在建设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前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1.4评价报告内容应能满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查内容的要求,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4.1概述 1.4.2基本情况 1.4.3河道演变 1.4.4防洪评价计算

长江流域图

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问题。 (1)长江沿江地带,不但工农业、人口、资源,而且有京沪线、线和线等纵贯我国的南北铁路运输大动脉与号称为黄金水道的交织,便于联运,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今瞿塘峡附近),这句诗描写的是长江昔日的风光,并形容这里江流湍急,其原因是。目前,国家正在这里兴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建成之后,将是我国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它将为长江沿江地带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 (3)长江沿江地带气候属气候,夏季,冬季,年降水量在毫米以上。 (4)长江沿江地带西部有著名的盆地;东部的平原有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其中图上字母A是湖,B是湖,沿湖地区成为了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它们分别是和。

(15分) (1)长江干流开始于以西宁为行政中心的 省,向东经过以成都为行政中心的 省,西藏自治区,以 为行政中心的云南省,重庆 市,省级简称为 的湖北省,湖南省,福建省西北面的 省,以 合肥为行政中心的 省,江苏省,上海。 (2)图中数字①所表示的是正在建设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 字母A 所代表的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湖。 (3)长江发源于处在地势第一级阶梯的 高原,依次流经四川盆地, “鱼米之乡”之称的 平原,最后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注入 海。 (4)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交织,形成纵横交错的运输网,其中京广线铁 路、 线、 线与长江这一“黄金水道”相交于湖北省的行 政中心 、九江和上海。 (5)5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水上运输 D 、航空运输 读 “黄河流域水系图”,回答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它应指黄河发源于 高原 的巴颜喀拉山,途经 省、 省、 省、 自治区、 上中游分界处 所在的 自治区、 省、 省、中下游分界点 所在的 省、最后在 省注入渤海,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填出此海.............。 2、黄河干流呈一个巨大的“ ”字型轮廓,它与 线(数码③) 和 线(数码②)铁路交汇于 省的行政中心 市(字母B ),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简本) 前言 长江流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流域广大地区暴雨洪水很大,特别是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重视长江防洪减灾工作,领导、组织广大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提高了防洪能力。1990年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以下简称《长流规》)和1999年批转的《水利部关于长江近期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流域的防洪减灾作了全面安排,在流域防洪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快,尤其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流域水情、灾情、工情等发生了变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部布置了开展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编制的工作。

根据1998年10月水利部《防洪规划任务书》的安排及要求,结合长江流域的具体情况,长江委编制完成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工作大纲》,并组织流域内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开展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编制工作。太湖水系是长江下游重要水系之一,其流域防洪规划水利部已安排太湖流域管理局另行编制,本规划只纳入太湖流域的经济社会状况资料。 2005年1月19日~21日,水利部组织召开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审查会,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及特邀专家审查通过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本次规划是在《长流规》和其后开展的有关专题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特点:(1)通过调查、收集及测量,获取了流域最新的经济社会、水文、地形资料;(2)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及专题研究工作;(3)根据防洪出现的新情况,调整了规划思路;(4)利用新资料,开发新技术,贯彻新思路,提出防洪规划新成果。 2008年7月,国务院以国函[2008]62号文正式批复本规划。 1 流域防洪形势

防洪规划简要报告

广东省XX县XX联围工程防洪 规划简要报告 1.1概况 1.1.1河流水系 XX河发源于XX县境内的XX乡,是XX河的一条主要支流。流经XX、XX、XX、XX、XX和XX等6乡镇,在XX和XX 两镇的分界处汇入XX河。沿途容纳26条小支流,集雨面积在2.6km2-29.1km2,主河道长度在2.5km-11.2km之间。整个流域面积198.91km2,主河道长度45.61km,主河道平均坡降7.946‰。其中:上游XX水库集雨面积28.8km2,汛期起调水位598m,调洪库容533万m3,具有一定的调洪作用,但由于控制的集雨面积较小,区间集雨面积大,产生洪水量大峰高,容易对中下游两岸村庄和农田造成淹没影响。 1.1.2社会经济 XX堤围捍卫着XX、XX和XX等3镇,捍卫耕地面积2.55万亩,人口6.76万人,围内包括有毛纺工业园区、XX工业园区、建材工业园区以及塑胶厂8家、纸品厂3家、来料加工厂15家、毛巾纺织厂36家、农机家具厂10家、体育用品厂2家、制药厂1家、糖果加工厂23家、五金厂6家、及现代农业园5家等企业的安全,工农业总产值9.97亿元,以及省道XX线、省道XX线的安全。围内经济较为发达,是

工业、商贸、商品粮、药材、水果基地,公路纵横贯通,交通便利,人民群众生活较好。 1.1.3水利工程概况 项目区现有蓄水工程65宗,其中小(1)型水库1宗,小(2)型水库7宗,山塘57宗,总库容445万立方米,设计调节水量412万方,设计灌溉面积0.32万亩;引水工程3宗,设计引水流量0.24立方米/秒,设计年引水量123.2万方,设计灌溉面积0.23万亩;提水工程10宗(其中电泵站2宗),装机8台共480千瓦,灌溉面积0.178万亩。 1.2防洪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防洪工程建设现状 XX联围是一宗以防洪为主的堤围工程,堤围位于XX县中部XX河两岸。堤围分左右两岸分别布置,左岸堤围北起XX 镇田心村(左岸0+000),经过XX、XX、XX、XX、XX镇的乌盆(左岸5+000)、XX、XX、XX、XX、XX、XX、XX镇的崩山顶(左岸16+000)、XX、XX、XX、XX村、终点为XX镇新堂村(左岸22+400),以下与XX水的XX联围连接,全长22.4km(其中XX段长5km、XX段长11km、XX段长6.4km)。右岸堤围的起点是XX镇的北溪村(右岸0+000)、经过榕光、南山、坝子、XX镇的岭下(右岸5+000)、内富、向阳、XX圩、新宫林、XX、灰龙、潭唇、青潭岭、南洋、终点为金和镇崩山顶(右岸16+000),南至XX镇的XX联围相接,全长16km(其中XX段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简本) 前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经济开发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曾经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黄河又是一条多泥沙、多灾害河流,洪水泥沙灾害严重,历史上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黄河的问题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保障了黄淮海平原的安全,保障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治理难度大,洪水泥沙威胁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水利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布置开展了全国防洪规划编制工作。根据水利部统一部署,结合流域防洪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要求,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流域内各省(自治区)有关部门开展了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黄河流域防洪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听取了专家意见,反复征求了流域内各省(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意见。2004年11月,水利部组织召开黄河流域防洪规划审查会,邀请各方面专家、

流域内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规划》进行了审查。在进一步征求流域内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对《规划》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报请国务院审批。国务院于2008年7月以(国函〔2008〕63号)批复了《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本《规划》在总结以往有关规划、研究成果和黄河治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收集及勘测,获取了最新的经济社会、水文、泥沙、地形、地质资料,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及专题研究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结合新的形势及黄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对黄河防洪减淤有关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防洪工程体系和防洪标准进行了全面复核,提出了防洪减淤规划布局,以及防洪减淤工程和防洪非工程重大措施。为今后20年黄河流域防洪减淤建设与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嘉陵江流域规划报告

2 嘉陵江水系 2.1农村水力资源基本情况 2.1.1水力资源总量和分布 嘉陵江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其干、支流纵横遍布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省市境内,重庆市境内河段涉及潼南、铜梁、永川、合川、北碚、沙坪坝、渝北、江北、渝中等9区县市。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8)》:流域内现有耕地411.98万亩,人口约781.9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18.2万人,工、农业总产值680.8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526.34亿元。 嘉陵江流域集雨面积159800km2,干流全长1119km。其中重庆市境内集雨面积12849km2,占全水系的8%,重庆市境内干流河长153km,天然落差43.0m,平均比降0.29‰,古楼镇入口处流量890m3/s, 朝天门出口处流量2250 m3/s。广元以上称上游,广元至合川段称中游,河道长645km,平均比降0.44‰,其中中游重庆市境内河段长58km,平均比降0.31‰。合川以下称下游,河道长95.2km,平均比降0.29‰。市境内河段属丘陵和山区,河谷由窄渐展宽,河漫滩及阶地发育,两岸城镇密布,人口耕地集中。 据2003年复查成果: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河段,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10MW以上的干、支流共有7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128.75MW,其中嘉陵江干流680.08MW,支流448.67MW。支流中蕴藏量较大的有涪江、渠江和州河,由于嘉陵江干流上草街航电站的修建,回水将完全淹没渠江合川段,故无规划电站。 根据本次农村水力资源调查评价,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有0.1MW以上电站的河流共计22条,0.1~50MW范围内电站81座,技术可开发量225.47MW,电量99952.76万kW.h,其中已建电站66座,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