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微课《桂林山水》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微课《桂林山水》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微课《桂林山水》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微课《桂林山水》

微课《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写景佳作《桂林山水》。桂林的山水以它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大家一起走进桂林山水,进行一次愉快的旅行。人们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桂林山水给你的总体印象的句子。对了,“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指第一,甲天下是天下第一,桂林山水甲天下也就是说桂林山水被称为天下第一,是因为什么呢?是漓江的水?还是桂林的山?

我们来读第二自然段。“我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范读)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作者写漓江的水,为什么要写大海和西湖呢?对,这就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衬托出漓江的独特之美。我们来想一想,漓江水有什么特点呢?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第一个特点是静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第二个特点清出现了。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原来漓江的第三个特点是绿。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和绿。

作者又是如何描绘出漓江的独特美呢,我们接着往下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漓江的水写得这么奇丽?对了,是排比和比喻。什么是排比呢?排比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结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写景,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同学们,这样的句子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也出现了,你找到了吗?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找到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

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里作者运用排比句,写出桂林山的特点,这样的写法你学会了吗?现在我们就做一个小练习,请仿照《桂林山水》的写法,用排比句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校园吧!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微课 桂林山水—排比句微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微课桂林山水—排比句微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微课桂林山水—排 比句微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下学期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 课题名称《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排比句的学习:品读佳句学会表达 媒体 PPT教学演示 微课类型讲授型时间 教学背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需要教师在细化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细读文本,确定具体学习内容。 《桂林山水》排比句“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通过先赞赏后描述的写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学生感悟积累、练习表达的佳句。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引导学生学习“先赞赏、后描述”的排比句式。 2、学会运用“先赞赏、后描述”的排比句式来写身边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先赞赏、后描述”的排比句式来写身边的景物。 教学方法品读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欣赏导入 1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

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 请你默读想象,想一想:这句话写了什么,出示:静、清、绿再听老师读一遍,想想这句话写得美吗,美在哪里?你想学会这种写法吗,明确学习主题:学习“先赞赏、后描述”的排比句式。 品读感悟 1、句式对比,感悟用“先赞赏、后描述”的句式表达得更具体形象。 2、感悟排比句式朗读起来整齐美,节奏美。 3、感悟从多角度来写景:感觉、视觉、想象后的比喻句。 小结仿写 1、回顾用“先赞赏后描述”的句式写排比句的方法,多角度写出具体形象写出景物的特点。 2、提供图片,景物特点进行仿写练习。 教学总结 1、让学生通过想象读、听范读、对比读,思考读等方法,便于感悟积累。 2、选取的内容来源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优美的图片,多彩的语言,便于调动兴趣、指导和实践。 3、随文练笔选取学生最常见、最熟悉的美景,更有效果。前有铺垫后有实践,水到渠成。读写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含答案(每课一练)

古诗词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一只蜻蜓xúxú()落在xīshū()的líbɑ()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一晚。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未()径()菜() 宜()味()经()彩()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 1

了诗人之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答案】 一、徐徐篱笆生疏 二、住宿适宜未来品味小径经过白菜彩色 三、1.xiǔ 2.sù 四、1.宋杨万里 6 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

第二课时 3

一、拼一拼,写一写。 傍晚时分,夕阳照在xī()疏的篱笆上,几只qīnɡtínɡ()正落在上面休息。 二、形近字组词。 梅()麦()唯()蛱() 海()青()惟()峡() 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了。()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四、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篱落:蛱蝶:惟有: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4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 【字词荟萃】 1.看拼音写词语. ɡū dú tán miàn qīnɡ luófēnɡjǐnɡ jiù cénɡān ()()()() 2. 比一比.再组词. 庆()廷()孤()螺()谙() 厌()庭()狐()累()暗() 【句段集锦】 1.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如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1)和我久久地凝视着而互相看不够的.只有敬亭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春天的美景实在太美了.这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1.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中采用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 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2.《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中用__________ 的写作手法把 __________比作自己的知己.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心情是很孤独的. 3.《忆江南》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者通过对__________春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0课 绿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0课绿 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叉、挥”4个生字,正确书写“墨水瓶、墨绿、教练、指挥”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作者所描绘的不同的“绿”。 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背诵诗歌,了解作者所描绘的不同的“绿”。 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相关图片、相关的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诗歌《我爱这土地》: 同学们,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 2.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艾青)(齐读课题)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3.同学们,绿色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是古代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检查自学情况。 墨水瓶墨绿嫩绿淡绿粉绿集中交叉 教练指挥整齐节拍 3.指名再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4.生字书写指导。 5.学生朗读诗歌,边读边感受诗歌的节奏。 三、学习第一、二节。 出示句子: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1.指名读,“到处是绿的……”说明了什么?(这句话写了绿的颜色很多) 2.这么多的绿,有深有浅,文中省略号说明什么?(表示列举的颜色还有很多,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 3.这么多的绿又有什么特点呢?(发黑、出奇)如何理解这一特点?(“发黑”指颜色深。“出奇”写颜色绿得让人无法想象。) 4.有节奏朗读,想象绿的不同颜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诗歌朗诵。 二、学习诗歌,读中悟绿。 自由朗读每小节诗歌,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反复朗读、感悟。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内容 班级姓名 1 《桂林山水》 作者陈淼,课文写了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山的特点:奇、秀、险。“林山水甲天下”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在文中既起到了概括全文和首尾呼应的作用。 2 《记金华的双龙洞》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游双龙洞的过程。游览路线是:路上见闻——洞口——外洞——孔隙(由外洞入内洞)——内洞——出洞。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 3 《七月的天山》 作者:碧野,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重点从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在新疆)的景物。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语文园地一 描写大自然风光的古诗诗句 (摘自园地一)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译: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 B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 译: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面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山外还有无数重山 C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译: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江水也更显清澈, 在傍晚月光的辉映下,江水犹如一条白练(秋江暮景图)。 D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译:水流阔远,和天都连在一块儿了,坐在船上,但见岸边无穷的树木随水流而去,好像是被水流送走了一样,远处的山上,云雾弥漫,整个山都被遮住了一半。 E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译: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的上涨,也同时升起。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东岳泰山为首。(P13 )五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巢湖。(P13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部编版--全册)

部编2020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练 《1.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一只蜻蜓xúxú()落在xīshū()的líbɑ()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一晚。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未()径()菜() 宜()味()经()彩()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之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答案】 一、徐徐篱笆生疏

二、住宿适宜未来品味小径经过白菜彩色 三、1.xiǔ 2.sù 四、1.宋杨万里 6 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二课时 一、拼一拼,写一写。 傍晚时分,夕阳照在xī()疏的篱笆上,几只qīnɡtínɡ()正落在上面休息。 二、形近字组词。 梅()麦()唯()蛱() 海()青()惟()峡() 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了。()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四、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篱落:蛱蝶:惟有: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答案】 一、稀蜻蜓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秀教案

10绿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绿》一文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抓住“读”这一学习手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自己对绿、对生命的认识,进行美读诗歌的训练,在读中加深感悟,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2.查阅与作者相关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春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大自然到处是一片绿色。你见过春天里什么样的景象? 2.学生交流看到的春色。 3.小草探出了头,树木发芽,田野变绿,放眼看去,到处都是绿,就好像…… 出示句子: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4.今天我们走进诗人艾青的《绿》,一起去感受绿。

5.板书课题。了解作者。 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艾青”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了他诗歌上的基本艺术特征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朴素、凝练、想象力丰富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绿》是诗人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首抒情小诗。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正确、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正确、流利的小节,再仔细读一读。 2.交流自学效果: (1)春风姑娘要考考大家认识了哪些字。 瓶、挤、叉、挥。 ①学生自由认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可以向同学请教。 ②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纠正字音,着重读准多音字“叉”的读音。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多音字。 [chā] a.(—子)一头有两个以上长齿便于扎取东西的器具:鱼~|三齿~|粪~子。 b.用叉子扎取:~鱼。 c.交错:~着手站着。 d.形状为“×”的符号,表示错误或不同意等:反对的打~。 [chà][劈叉]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臀部着地。是体操或武术动作。 [chǎ]分开,张开:~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练习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重点语句。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并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尝试运用] 一、用“﹨”划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决.口(jué qué)繁衍.(yán yǎn)江淮.( huái huǎi)折.腾( zhēshé)侵.蚀(qīn jìn)几亩.( mǔ mǒu)苦难.( nán nàn )叫苦不迭.(shí dié) 二、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的苦难()的水灾()的保护层 ()的植被()地开垦( )地流进 三、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3.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巩固运用] 一、仿照例子写词。 例:不折不扣 成百上千 二、按要求写句子。 1.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给句子换一个说法,使其意思不变。) 2.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缩句) 3.行动起来,拯救黄河。(设计一条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语) 三、认真读课文,思考: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nǎi zhì()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那时候,黄河流域qì h?u wēn nuǎn( ),森林茂密,土地肥沃,yóu qí( )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 xu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画一画这两句。、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理解“看不厌”: 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品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图文讲解

知识点 教材分析: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作者介绍: 艾青 (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艾青诗选》《归来的歌》《北方》《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艾青诗选》等。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我会写: 瓶:花瓶酒瓶水瓶瓶颈守口如瓶 挤:拥挤排挤挤牙膏挤牛奶挤眉弄眼 叉:交叉叉鱼鱼叉铁叉叉烧叉车 挥:指挥挥动挥霍大笔一挥挥汗如雨 形近字: 挤(拥挤)济(人才济济)叉(交叉)杈(树杈) 挥(挥手)辉(光辉) 多音字: 倒:dào倒车dǎo摔倒 重:chóng重复zhòng重要 叉:chā交叉chǎ叉着腿chà劈叉 近义词: 【出奇】特别;不平常。 【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交叉】不同事物有部分相同,重合。 【指挥】发令调度。 【节拍】音乐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是衡量节奏的单位。 反义词: 集中——分散整齐——杂乱 理解词语: 【出奇】特别;不平常。 【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交叉】不同事物有部分相同,重合。 【指挥】发令调度。 课内词语: 墨绿嫩绿集中交叉教练指挥

整齐节拍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写世界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绿。 第二部分(4~5):写绿色聚集重叠的静姿和动态。 课文主题: 这首诗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的情景,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绿”的喜爱和赞美,对春天、生活、生命的热爱。 问题归纳: 1、诗中呈现了哪些绿色,有什么特点? 这些绿色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2、想象这些绿色集中在一起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场春雨润醒了小草,田野里小草破土而出,远远望去一片嫩绿;润绿了杨柳,杨柳摆动着腰肢,随风舞蹈。润动了河水,碧绿的河水,犹如一面绿色的大镜子,倒影出我们的笑脸,倒映这两岸的翠柳。一阵清风吹过,笑脸没了,翠柳的身姿也凌乱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同步练习1 一、辨字组词。 蹈()练()叉()按() 稻()炼()又()案()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交叉()节拍()整齐()飘动() 重叠()指挥()集中()出奇()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缩句) 2.所有的绿被春天集中在一起。(改为把字句) 四、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nèn)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huī),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按要求写词语。 (1)从文中摘抄出表示“绿”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再仿写两种绿。 橄榄绿 __________绿__________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三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学生有57名学习,他们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

1 古诗词三首每课一练 【字词荟萃】 1.看拼音写词语。 ɡūdú tán miàn qīnɡluó fēnɡjǐnɡjiù cénɡān ()()()() 2. 比一比,再组词。 庆()廷()孤()螺()谙()厌()庭()狐()累()暗()【句段集锦】 1.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如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1)和我久久地凝视着而互相看不够的,只有敬亭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春天的美景实在太美了,这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文链接】 1.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中采用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2.《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中用__________ 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自己的知己。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心情是很孤独的。 @

人教版新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学正小学四下语文周末作业(第5周) 班级:姓名:学号: 签名: 一、抄写句子要求正确、端正、行款整齐。(5分) 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12分) bì kāi jiē xiàn g cān g yin g ruò wú qíshì (避开)(街巷)(苍蝇)(若隐若现) wān yán zhēn chá bǔ jiùyúɡuàn ér chū (蜿蜒)(侦察)(补救) ( 鱼贯而出 ) líng dāng mǐn ruì zhànɡài zhēng xiān kǒng h òu

(铃铛)(敏锐)(障碍) ( 争先恐后 ) 三、用圆圈 ..圈出正确的读音。(8分) 扫(sǎo sào)帚灾难(nán nàn)折腾(zhē zhé)彻(ch è cè)底逞(chénɡchěnɡ)凶开垦 (kěn kěnɡ) 侵(qīn qīnɡ)蚀机翼(yì jì) 四、下列每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字,请圈出来,改正在括号里。(4分) 1.堤坝返回侦察惨祸随心所遇(欲) 2.栖息企图例外僵硬不拆不扣(折) 3.摇蓝朴实属于崩塌缓缓而出(篮) 4.乃至繁殖情愿关健横七竖八(键)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6分) 1.像游鱼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地出去。 散会了,各位代表从大会堂里(鱼贯而出),一路上有说有笑。2. 凉爽晴朗。 (清朗)的夜空,闪烁的星星似乎在为夜归的路人照明。 3. 使某样东西暴露出来。 他故作神秘地说:“现在是(揭开)谜底的时候了。” 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8分)

2009-2010学年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词语

语文词语表 词语:解释(注音) 爱戴:敬爱并且拥护。() 爱慕:喜欢羡慕,喜爱倾慕。() 爱抚:安顿抚慰。() 安排: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 规划,改造。() 安适:安静而舒适。() 暗示: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遨游:漫游,游历。() 熬夜:通夜或深夜不睡觉。() 傲骨:比喻高傲不屈的性格。() 傲慢:轻视别人,对别人没有礼貌。() 败兴:因遇到不如意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 拜望:探望。() 颁发:发布、授予。() 伴随:随同,跟。() 傍晚:临近晚上的时候,黄昏。() 悲惨:悲苦凄惨。() 悲凉:悲伤凄凉。() 悲伤:悲痛忧伤。() 悲痛:伤心。() 比较: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高下() 比拟:比较。() 比赛:在竞赛中比较高低() 鄙视:轻视看不起。() 鄙夷:轻视看不起。() 碧绿:青绿色() 避讳:回避,避忌。() 匾额:挂在门、墙上部的题有字的横牌() 辨别:分辨区别。() 辩论:见解不同的人彼此阐述理由,辩驳争论() 薄弱:单薄,不雄厚,不坚强。() 捕获;捉住。() 捕捉:缉拿,捉拿。() 布告:(机关,团体)张贴踹告知群众的文件。() 布局:对事物的全面规划和安排() 猜想:猜测。() 采集:收集,搜罗。()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惭愧: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而感到不安或耻辱。() 恻隐:同情,怜悯。() 策划:设计规划;密谋计划。也作“策画”()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不一致。()

差别:差异,不同。()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敞开:从关闭的位置上打开() 敞亮:宽敞明亮。() 畅游:尽情地游览,快乐地游玩。() 巢穴:虫鸟兽类栖身之所。() 嘲笑:用言语笑话对方。() 沉静:寂静/(情歌,心情,神色)安静,平静。 沉默:一言不发的。() 沉醉:大醉。() 陈列:陈设排列。1 衬托: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事物。()惩罚:惩戒;责罚;处罚() 嗤笑:讥笑() 痴心:深深迷恋于某人某事物。()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斥责:责骂() 处理:处置;安排;料理处理日常事物() 触及:触动到。() 触觉:皮肤、毛发等与物体接触时所产生的感觉()穿戴:穿着佩戴。() 穿梭:往来频繁。() 戳穿:刺穿。() 绰号:外号() 刺耳:使人听着不舒服的声音或话语() 猝然:突然,出乎意外。() 簇拥:许多人团团围着。() 打造:制造。() 带领:引导;领导;指挥() 待遇:接待对待。() 怠慢:懈怠轻忽。() 胆怯:胆量小;畏缩;害怕() 淡漠:恬淡() 荡漾:水波微动() 灯笼:照明用具() 低调:低声调。() 典质:以物为抵押换钱,可在期限内赎回。() 惦记:思念,记挂。() 奠定:安定稳定。() 雕刻:金属、木材、石头等上面刻出图形、装饰()订正:校正错误() 定然:一定必定。() 抖擞:振作起精神/精神振奋。() 陡峭:山势等坡度大,直上直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练习题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9分) shǔ yú luò tuó lǚ yóu wú xiá pí bèi ()()()()() dào dé bǔ zhuō mèng mèi yǐ qiú suí xīn suǒ yù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惑()荧()普()瑕() 感()营()晋()暇() 键()翼()腕()延() 健()冀()婉()廷() 三、填空,补充词语。(5分) 峰()雄伟奇()罗列波()壮阔疲惫不()骨()如柴响()云霄()不可及鱼()而出聚()会神多()多()出其不()功其不()()筹帏幄决()千里兵()神速四、我会找出意思相近的几组对应地写在括号里。(3分) 拮据梦寐以求器重赠予困难疑惑不解 馈赠日思夜想看重闷闷不乐迷惑不解愁眉苦脸()—()()—()()—()()—()()—()()—()五、选词填空。(9分) 盼望渴望希望期望愿望 1、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靠你们。 2、我们不应该辜负老师和父母的()。 3、我的()是“和平之花”永远开放。 4、在等待与()中,春天终于来了。 5、我()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无论……都……只要……就…… 即使……也……不是……而是…… 1. 飞机装上雷达,()在漆黑的夜里,它()能安全飞行。 2. ()什么地方,()比不上我的家乡美。 3. 放学回家后,我()先出去玩,()先做作业。 4. 明天()不下雨,春游()会照计划进行。 六、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4分) 例: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反问句改陈述句). 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道德的。 1. 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

【新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教案

10 绿 ?教学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字和8个词语,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叉”读“chā”,要读准,重点指导书写“瓶”右边的“瓦”。 2.阅读理解 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去感受现代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特点。 3.表达运用 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想象画面、对比阅读感受 诗意、诗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诗文引路,入《绿》之境 1.图画导入。 (1)师导入一组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课件出示青山绿水、禾苗、竹林、绿树等图) ①师:看到这样一组图画,你想说些什么? ②示例:看到这一片绿色的景象,很自然地想起奶奶家的那片竹林,一场春雨过后,一个个手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就从土里探出来,可有意思了。 (2)师小结:这生机勃勃的绿景实在让人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绿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为文人墨客所歌咏。 (3)你知道哪些带有“绿”的诗词? 示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引入课题。 (1)师引导:诗人艾青也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 (2)板书课题,(板书:绿)生齐读课题。 (3)师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继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出示课件)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吟诵含有“绿”的诗词为引,带领学生进入绿的意境,在旧知与新知、古诗与新诗中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板块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1)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2)师指名读。 (3)师:读了简介,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谁想补充说明一下? 2.生听课文朗读音频,注意节奏和停顿。 3.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查预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语文园地二 1、精湛财富属于朴实器重喉结例外赞赏闷闷不乐狼吞虎咽面呈菜色 2、维持生计得到宽容回忆往事动作熟练神情严肃生活拮据 3、(1)行果 (2)言而有信 (3)勿施于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1)深信(2)自信(3)守信(4)诚信 (1)寡言少语(2)豪言壮语(3)花言巧语(4)胡言乱语 5、(1)严肃道德难题,把车留下来还是还给库伯 (2)小明这次语文考得很差,试卷发下来后,他战战兢兢地递给了妈妈。妈妈的脸顿时由晴转阴,大声嚷道:“你上课都听了些什么呀?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会错?” 6、(1)不小心,文中指小男孩不小心掉进了大西洋。肯定,一定文中指船长肯定孩子掉进了大海。(2)肯定/确定用力/尽力/奋力的确/确实 (3)他实在游不动了,准备放弃,加上没人发现他掉进大海里,他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认为船长一定会返航去救他的小男孩相信船长一定会去救他,说明船长被孩子所信任 (4)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幸福,我们要真诚地去对待别人。 九、自然之道 1、沙滩侦察蠢事棒球帽愚不可及无遮无拦气喘吁吁 2、啄逐逐啄彻切彻切 4、(1)这个词突出了向导非常不情愿,生怕惹出麻烦,对同伴们善良的呼喊非常理解,但也感到非常无奈 (2)这个词突出了向导悲伤地叹息,对自

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羞愧,表达了“自己”自责、悔恨的心理。5、(1)看着说飞走答道抱起 (2)R 艹 5 ① T 页 7 ③ (3)眼前的一幕是指,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4) ③ 十一、蝙蝠和雷达 1、清朗蝙蝠飞蛾避开蚊子揭开障碍荧光屏 2、bǔ líng qī zhuàng cāng ruì 3、启发灵敏(灵活) 仿照清晰 4、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系着许多铃铛 5.(1)√×× (2)①波浪②天上的云/春天的风小羊/妈妈的手飘来飘去/吹在脸上真舒服。 (3)蝙蝠用嘴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向四周传播,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那部分被蝙蝠用耳朵接收,经过大脑处理,就知道哪里有障碍物了。 6、嘴巴超声波耳朵青蛙-电子蛙眼蜻蜓-飞机蝴蝶-卫星螳螂-镰刀顺风耳-电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