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一 信号的时域采样和时域分析

实验一 信号的时域采样和时域分析

实验一  信号的时域采样和时域分析
实验一  信号的时域采样和时域分析

实验一连续信号的时域采样和频域分析班级:021211 学号:02121007 姓名:许多飚成绩:

1实验目的

通过对一个模拟信号进行等间隔时域采样,通过改变采样频率和信号最高截止频率的关系,观察它是否出现频谱混叠,同时求出能够无失真恢复出原模拟信号的最低采样频率。

2 实验内容

对一个余弦信号x(t)=cos(2*pi*f*t),其中f=1Hz,进行理想采样,分别改变采样频率使Fs=2.2Hz, Fs=2.0Hz, Fs=1.8Hz,分别观察它们的时域波形和采样点的位置,对采样点进行傅里叶变换,对采样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观察它们是否出现频谱混叠,同时求出能够无失真恢复出原模拟信号的最低采样频率,即验证奈奎斯特采样频率是否为2Hz。

3实验步骤

Step1. 对余弦信号x(t)=cos(2*pi*f*t),其中f=1Hz,进行理想采样,使采样频率使Fs=2.2Hz,得到它的时域波形和采样波形,对采样点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其频谱图;

Step2.改变采样频率,使Fs=2.0Hz, Fs=1.8Hz,重复step1;

Step3. 观察它们是否出现频谱混叠,同时求出能够无失真恢复出原模拟信号的最低采样频率,即验证奈奎斯特采样频率是否为2Hz。

4 程序设计

由于该实验程序简单,故略去程序流图,附代码如下:

5实验结果及分析

1)运行结果

采样频率Fs=2.0Hz

2)实验结果分析

由以上实验结果分析,由于信号频率f=1Hz,

当采样频率Fs=2.2Hz(Fs>2f)时,频谱并未发生混叠现象,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频谱分析,其频率f=1Hz,能够无失真的恢复原信号;当采样频率Fs=2.0Hz(Fs=2f)时,采样出现临界条件,但依然能够无失真恢复;

当采样频率Fs=1.8Hz(Fs<2f)时,频谱出现混叠现象,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频谱分析,其频率f=0.8Hz,恢复信号出现失真现象。

3)结论

通过以上对一个正弦信号的时域采样分析,验证时域采样定理不发生频谱混叠的临界条件是最低采样频率(即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为信号最高截止频率的2倍。

6总结

通过以上对一个正弦信号的时域采样分析,验证时域采样定理不发生频谱混叠的临界条件是最低采样频率(即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为信号最高截止频率的2倍。

在实验中由于要进行对采样信号的频率分析,用到FFT对采样序列进行傅里叶变换,为看到频谱的正式频率和幅值,分别对傅里叶变换后的频率谱进行频移和幅值归一化处理,可以较为清晰地观察到采样序列的频谱。

7参考资料

// 学习相关理论、编写程序及为了完成实验查阅的书籍和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格式

// 期刊

//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页码.

//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连续信号采样和重构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综合) 实验题目:连续信号采样和重构 一、实验目的 通过利用MATLAB 实现对信号采样、求频谱、滤波以及时域,域重构熟悉通信系统的整个过程。 二、实验原理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连续信号傅立叶变换(CTFT )、连续信号傅立叶逆变换、sample 函数时域重构原理、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时域卷积定理等。 三、实验内容 (1)绘制原信号及其频谱,采样信号及其频谱 5 10 -5 5 幅度 (1) 原信号 时间(秒) 幅度 (3) 采 样后信号 -10 -50510 20 40 60幅度 (2) 原信号频谱 -5 05 2040 60幅度 频率 (赫兹) (4) 采样后频谱搬移 图A 连续信号及其采样信号对应频谱图 图1 为y= 3*cos(3*pi*t)+2*sin(2*pi*t)+cos(5*pi*t)的信号,时

间间隔为0.01秒。 因为CTFT 公式dt e t x j X t j a a Ω-+∞ ∞-?=Ω)()(只适用于求连续信号,但本实验中采用的是MATLAB 数值计算方法,所以将上面的积分式变成以下的求和式为: t e t x j X t j a a ?=ΩΩ-+∞ ∞ -∑)()(,在程序中采用For 循环和sub 函数实现求解,最后用 abs 求出其模值输出。 从原信号时域表达式可以看出,信号角频率为5pi,若要应用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则采样角频率必须大于2*5pi,于是我们采用15pi 的采样角频率。而T f /22ππω==,所以对应到时域,采样周期为2/15秒。于是在绘制图3时,我们的时间间隔为2/15秒,于是得到许多离散点。同样,利用 t e t x j X t j a a ?=ΩΩ-+∞ ∞ -∑)()(公式可求的采样信号的频谱图。从图4可以看出,频谱 得到了搬移,又由于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没有出现混频的现象。 (2)离散信号时域重构 幅度 (5) 重构分量及合成包络 01234 5 678910 时间(秒) 幅度 (6) 重构信号 图B 离散信号时域重构过程图 重构原理为生成大量自变量点,在每个采样点处,生成一个以该采样点的幅值为中央最大值、s T 为采样时间间隔的sample 函数,最后把所有sample 函数自变量点的函数值相加,及得到了原信号在这些点处的值,从而重构出原信号。图

利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仿真课程设计

目录 1、摘要 (1) 2、正文 (2) 2.1、设计目的 (2) 2.2、设计原理 (2) (1)、MTLAB简介 (2) (2)、连续时间信号 (2) (3)、采样定理 (3) (4)、信号重构 (5) 2.3、信号采样和恢复的程序 (5) (1)设计连续信号 (6) (2)设计连续信号的频谱 (7) (3)设计采样信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设计采样信号的频谱图 (9) (5)设计低通滤波器 (10) (6)恢复原信号 (12) 3、总结和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参考文献 (15) 1.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使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采样和重构仿真,了解MATLAB软件,学习使用MATLAB软件的仿真技术。它主要侧重于某些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一些关键命令的掌握,理解,分析等。初步掌握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加深理解采样和重构的概念,掌握利用MATLAB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的方法和掌握利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采用和重构的方法。计算在临界采样、过采样、欠采样三种不同条件下重构信号的误差,并由此总结采样频率对信号重构误差的影响。 要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1. 掌握利用MATLAB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的方法,增加对仿真软件MATLAB的感性认识,学会该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利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采用和重构的方法,加深理解采样和重构的概念。 3 . 初步掌握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4. 学习MATLAB中信号表示的基本方法及绘图函数的调用,实现对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可视化表示,加深对各种电信号的理解。 5. 加深理解采样对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影响;验证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信号和系统的分析方法。 6. 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信号恢复的必要性;掌握对连续信号在时域的采样和重构的方法。

利用labview进行信号的时域分析

利用labview进行信号的时域分析 信号的时域分析主要是测量测试信号经滤波处理后的特征值,这些特征值以一个数值表示信号的某些时域特征,是对测试信号最简单直观的时域描述。将测试信号采集到计算机后,在测试VI 中进行信号特征值处理,并在测试VI 前面板上直观地表示出信号的特征值,可以给测试VI 的使用者提供一个了解测试信号变化的快速途径。信号的特征值分为幅值特征值、时间特征值和相位特征值。 用于信号时域分析的函数,VIs,Express VIs主要位于函数模板中的Signal Processing子模板中,其中多数对象位于Waveform Measurements子模板,如图所示 LabVIEW8.0中用于信号分析的Waveform Measurements子模板 基本平均值与均方差VI 基本平均值与均方差VI-------Basic Averaged DC—RMS.vi用于测量信号的平均以及均方差。计算方法是在信号上加窗,即将原有信号乘以一个窗函数,窗函数的类型可以选择矩形窗、Haning窗、以及Low side lob窗,然后计算加窗后信号的均值以及均方差值。 演示程序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如下图所示 Basic Averaged DC—RMS演示程序的前面板

Basic Averaged DC—RMS演示程序的后面板 平均值与均方差值 平均值与均方差值VI------Averaged DC—RMS.vi同样也是用于计算信号的平均值与均方差值,只是Averaged DC—RMS.vi的输出是一个波形函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加窗截断后,正弦信号的平均值和均方差随时间变化的波形。 编写程序演示Average DC----Averaged—RMS.vi的使用方法,程序的后面板和前面板如下图所示 Averaged DC—RMS演示程序的后面板

北京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

北京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

【研讨题目2】 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专题研讨 【目的】 1.研究用离散方法近似计算连续信号的卷积积分; 2.通过分析近似计算卷积积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 信号时域分析,卷积积分,卷积和 【研讨题目】连续信号卷积积分的数值近似计算 两个连续信号的卷积积分定义为 τττd )()()(-= ?∞ ∞ -t h x t y 为了能用数值方法进行计算,需对连续信号进行抽样。记x [k ]=x (k ), h [k ]=h (k ),为 进行数值计算所选定的抽样间隔,可以证明连续信号卷积积分可近似的表示为 (Δ)Δ([][])y k x k h k ≈?* (1) 由式(1)可知,可以利用Matlab 提供的conv 函数近似计算连续信号的卷积积分。 一、(*)理论分析 为了对近似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用解析的方法计算下列卷积积分,推出卷积积分的解析表达式; (1) 时限信号卷积积分 x 1(t )=u (t )-u (t -1),y 1(t )=x 1(t )*x 1(t ); 卷积结果为:y1(t)= x 1(t )*x 1(t )=r(t)-2*r(t-1)+r(t-2) (2) 分段常数信号卷积积分 x 2(t )= x 1(t )+2 x 1(t -1)+ x 1(t -2),h 2(t )= x 1(t )- x 1(t -1), y 2(t )=x 2(t )*h 2(t ); 卷积结果为:y2(t)= x 2(t )*h 2(t ) =y1(t)+y1(t-1)-y1(t-2)-y1(t-3) =r(t)-r(t-1)-2*r(t-2)+2*r(t-3)+r(t-4)-r(t-5) (3) 非时限信号卷积积分 x 3(t )=u (t ),h 3(t )=e -t u (t ), y 3(t )=x 3(t )*h 3(t ) 卷积结果为:y3= x 3(t )*h 3(t ) =[1-exp(-t)]*u(t) 二、(*)时限信号卷积积分的近似计算 取不同的△值,用Matlab 函数conv 近似计算卷积积分y 1(t )并画出其波形,讨论的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离散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

目录 第1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1) 1.1课程设计内容 (1) 1.2课程设计要求 (1) 第2章设计原理 (2) 2.1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设计 (2) 2.1.1描写系统特性的方法介绍 (2) 2.1.2系统的时域特性 (2) 第3章设计实现 (3) 3.1实验内容与方法 (3) 3.1.1实验内容 (3) 第4章设计结果及分析 (3) 4.1程序设计结果及分析 (4) 总结 (7)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第1章 设计任务及要求 1.1课程设计内容 编制Matlab 程序,完成以下功能,产生系统输入信号;根据系统差分方程求解单位脉冲响应序列;根据输入信号求解输出响应;用实验方法检查系统是否稳定;绘制相关信号的波形。具体要求如下: (1) 给定一个低通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 ()0.05()0.05(1)0.9(1)y n x n x n y n =+-+- 输入信号分别为182()=()()()x n R n x n u n =, ① 分别求出系统响应,并画出其波形。 ② 求出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画出其波形。 (2) 给定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1102()=()()() 2.5(1) 2.5(2)(3)h n R n h n n n n n δδδδ=+-+-+-,用线性卷积法求18()=()x n R n 分别对系统h1(n)和h2(n)的输出响应,并画出波形。 (3) 给定一谐振器的差分方程为() 1.8237(1)-0.9801(2)()(2)o o y n y n y n b x n b x n =--++-令b0=1/100.49,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为0.4rad 。 1) 用实验方法检查系统是否稳定。输入信号为u(n)时,画出系统输出波形。 2) 给定输入信号为()=sin(0.014)sin(0.4)x n n n +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并画出其波形。 1.2课程设计要求 1. 要求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2. 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格式要求见《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教学工作规范》附表1 3. 课程设计的说明书要求简洁、通顺,计算正确,图纸表达内容完整、清楚、规范。 4. 简述离散系统时域分析方法和通过实验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完成以上设计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打印程序清单和要求画出的信号波形;写出本次课程设计的收获和体会。 5. 课设说明书要求: 1) 说明题目的设计原理和思路、采用方法及设计流程。 2) 详细介绍运用的理论知识和主要的Matlab 程序。 3) 绘制结果图形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信原理实验四 实验报告 抽样定理与PAM系统实训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四抽样定理与PAM系统实训 一、实验目的 1.熟通过对模拟信号抽样的实验,加深对抽样定理的理解; 2.通过PAM调制实验,使学生能加深理解脉冲幅度调制的特点; 3.通过对电路组成、波形和所测数据的分析,了解PAM调制方式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 1.取样(抽样、采样) (1)取样 取样是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时间离散信号的过程。 (2)抽样定理 一个频带限制在(0,f H) 内的时间连续信号m(t),如果以≦1/2f H每秒的间隔对它进行等间隔抽样,则m(t)将被所得到的抽 样值完全确定。 (3)取样分类 ①理想取样、自然取样、平顶取样; ②低通取样和带通取样。 2.脉冲振幅调制电路原理(PAM) (1)脉冲幅度调制系统 系统由输入电路、高速电子开关电路、脉冲发生电路、解调滤波电路、功放输出电路等五部分组成。 图 1 脉冲振幅调制电路原理框图 (2)取样电路 取样电路是用4066模拟门电路实现。当取样脉冲为高电位时,

取出信号样值;当取样脉冲为低电位,输出电压为0。 图 2 抽样电路 图 3 低通滤波电路 三、实验步骤 1.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2KHz(2V)模拟信号送入SP301,记fs; 2.555电路模块输出抽样脉冲,送入SP304,连接SP304和SP302,记fc; 3.分别观察fc>>2fs,fc=2fs,fc<2fs各点波形; 4.连接SP204 与SP301、SP303H 与SP306、SP305 与TP207,把扬声 器J204开关置到1、2 位置,触发SW201 开关,变化SP302 的输入 时钟信号频率,听辨音乐信号的质量. 四、实验内容及现象 1.测量点波形 图 4 TP301 模拟信号输入 图 5 TP302 抽样时钟波形(555稍有失真) fc=38.8kHz ①fc>>2fs,使fs=5KHz: 图 6 TP303 抽样信号输出1 图7 TP304 模拟信号还原输出1 ②fc=2fs,使fs=20KHz: 图8 TP303 抽样信号输出2 图9 TP304 模拟信号还原输出2 ③fc<2fs,使fs=25KHz: 图10 TP303 抽样信号输出3 图11 TP304 模拟信号还原输出3 2.电路Multisim仿真 图12 PAM调制解调仿真电路 图13 模拟信号输入 图14 抽样脉冲波形 图15 PAM信号 图16 低通滤波器特性 图17 还原波形 更多学习资料请见我的个人主页: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实验一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与掌握常用的用于信号与系统时域仿真分析的MA TLAB函数; 2、掌握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信号的MA TLAB产生,掌握用周期延拓的方法将一个非周期信号进行周期信号延拓形成一个周期信号的MA TLAB编程; 3、牢固掌握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的概念,掌握LTI系统的卷积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卷积的计算方法、卷积的基本性质; 4、掌握利用MA TLAB计算卷积的编程方法,并利用所编写的MA TLAB程序验证卷积的常用基本性质; 掌握MA TLAB描述LTI系统的常用方法及有关函数,并学会利用MATLAB求解LTI系统响应,绘制相应曲线。 基本要求:掌握用MA TLAB描述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方法,能够编写MATLAB程序,实现各种信号的时域变换与运算,并且以图形的方式再现各种信号的波形。掌握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用MA TLAB描述的方法,掌握卷积运算、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编程。 二、实验原理 信号(Signal)一般都就是随某一个或某几个独立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温度、压力、 声音,还有股票市场的日收盘指数等,这些信号都就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还有一些信号,例如在研究地球结构时,地下某处的密度就就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幅图片中的每一个象素点的位置取决于两个坐标轴,即横轴与纵轴,因此,图像信号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变量。 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我们只关注这种只有一个独立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的信号,并且把这个独立变量统称为时间变量(Time variable),不管这个独立变量就是否就是时间变量。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信号的时间变量都就是连续变化的,因此这种信号被称为连续时间信号(Continuous-Time Signals)或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s),例如前面提到的温度、压力与声音 信号就就是连续时间信号的例子。但就是,还有一些信号的独立时间变量就是离散变化的,这种信号称为离散时间信号。前面提到的股票市场的日收盘指数,由于相邻两个交易日的日收盘指数相隔24小时,这意味着日收盘指数的时间变量就是不连续的,因此日收盘指数就是离散时间信号。 而系统则用于对信号进行运算或处理,或者从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或者滤出信号中某些无用的成分,如滤波,从而产生人们所希望的新的信号。系统通常就是由若干部件或单元组成的一个整体(Entity)。系统可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系统所处理的信号的不同,系统可分为连续时间系统(Continuous-time system)与离散时间系统(Discrete-time system),根

matlab验证时域采样定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采样定理 实验时间: 201211日年12月 指导老师:应娜 学院:计算机学院 级:班 学号: 姓名: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MATLAB验证低通抽样定理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抽样定理的工作原理。 2、通过MATLAB编程实现对抽样定理的验证,加深抽样定理的理解。同时训练应用计算机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MATLAB软件,学习应用MATLAB软件的仿真技术。它主要侧重于某些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一些关键命令的掌握,理解,分析等。 4、计算在临界采样、过采样、欠采样三种不同条件下恢复信号的误差,并由此总结采样频率对信号恢复产生误差的影响,从而验证时域采样定理。 三、实验步骤 1、画出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波形及其幅频特性曲线,信号为 f(x)=sin(2*pi*80*t)+ cos(2*pi*30*t); 2、对信号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序列,画出采样频率分别为80Hz,110 Hz,140 Hz时的采样序列波形; 3、对不同采样频率下的采样序列进行频谱分析,绘制其幅频曲线,对比各频率下采样序列和的幅频曲线有无差别。 4、对信号进行谱分析,观察与3中结果有无差别。 5、由采样序列恢复出连续时间信号,画出其时域波形,对比与原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波形。 四、数据分析 (1)部分程序分析: f=[fs0*k2/m2,fs0*k1/m1]; %设置原信号的频率数组 axis([min(t),max(t),min(fx1),max(fx1)]) %画原信号幅度频谱 f1=[fs*k2/m2,fs*k1/m1]; %设置采样信号的频率数组 fz=eval(fy); %获取采样序列 FZ=fz*exp(-j*[1:length(fz)]'*w); %采样信号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TMN=ones(length(n),1)*t-n'*T*ones(1,length(t)); 由采样信号恢复原信号fh=fz*sinc(fs*TMN); %. (2)原信号的波形与幅度频谱:

利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仿真

利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仿真 1.课程设计目的 ⑴掌握利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采用与重构的方法,加深理解采样与重构的概念。 ⑵初步掌握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⑶学习MATLAB中信号表示的基本方法及绘图函数的调用,实现对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可视化表示,加深对各种电信号的理解。 ⑷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信号恢复的必要性;掌握对连续信号在时域的采样与重构的方法。 2.课程设计的要求与内容 2.1 MATLAB介绍 MATLAB的基本数据单位是矩阵,它的指令表达式与数学,工程中常用的形式十分相似,故用MATLAB来解算问题要比用C,FORTRAN等语言完全相同的事情简捷得多.在新的版本中也加入了对C,FORTRAN,c++ ,JAVA的支持.可以直接调用,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编写的实用程序导入到MATLAB函数库中方便自己以后调用。 2.2设计思路 连续信号是指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连续的,且对于一切自变量的取值,除了有若干个不连续点以外,信号都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严格来说,MATLAB并不能处理连续信号,而是用等时间间隔点的样值来近似表示连续信号。当取样时间间隔足够小时,这些离散的样值就能较好地近似连续信号。时域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采样,是给它乘以一个采样脉冲序列,就可以得到采样点上的样本值,信号被采样前后在频域的变化,可以通过时域频域的对应关系分别求得了采样信号的频谱。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连续时间信号完全可以用该信号在等时间间隔上的瞬时值来表示,并且可以用这些样本值把信号完全恢复过来。这样,抽样定理为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相互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观察采样信号的频谱,发现它只是原信号频谱的线性重复搬移,只要给它乘以一个门函数,就可以在频域恢复原信号的频谱,在时域是否也能恢复原信号时,利用频域时域的对称关系,得到了信号。

通信原理抽样定理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1 抽样定理及其应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模拟信号抽样的实验,加深对抽样定理的理解; 2.通过PAM 调制实验,使学生能加深理解脉冲幅度调制的特点; 3.学习PAM 调制硬件实现电路,掌握调整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PAM 脉冲调幅模块,位号:H (实物图片如下) 2.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 (实物图片见第3页) 3.20M 双踪示波器1台 4.频率计1台 5.小平口螺丝刀1只 6.信号连接线3根 三、实验原理 抽样定理告诉我们:如果对某一带宽有限的时间连续信号(模拟信号)进行抽样,且抽 样速率达到一定数值时,那么根据这些抽样值就能准确地还原原信号。这就是说,若要传输模拟信号,不一定要传输模拟信号本身,可以只传输按抽样定理得到的抽样值。 PAM 实验原理:它采用模拟开关CD4066实现脉冲幅度调制。抽样脉冲序列为高电平时, 模拟开关导通,有调制信号输出;抽样脉冲序列为低电平,模拟开关断开, 无信号输出 图1-2 PAM 信道仿真电路示意图 32W01 C1 C2 32P03 R2 32TP0

四、可调元件及测量点的作用 32P01:模拟信号输入连接铆孔。 32P02:抽样脉冲信号输入连接铆孔。 32TP01:输出的抽样后信号测试点。 32P03:经仿真信道传输后信号的输出连接铆孔。 32W01:仿真信道的特性调节电位器。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插入有关实验模块: 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PAM脉冲幅度调制模块”,插到底板“G、H”号的位置插座上(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 2.信号线连接: 用专用铆孔导线将P03、32P01;P09、32P02;32P03、P14连接(注意连接铆孔的箭头指向,将输出铆孔连接输入铆孔)。 3.加电: 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

利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仿真课程设计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目录 1、摘要 (1) 2、正文 (2) 2.1、设计目的 (2) 2.2、设计原理 (1)、连续时间信号 (2) (2)、采样定理 (3) (3)、信号重构 (5) 2.3、信号采样与恢复的程序 (5) (1)设计连续信号 (6) (2)设计连续信号的频谱 (7) (3)设计采样信号 (8) (4)设计采样信号的频谱图 (9) (5)设计低通滤波器 (10) (6)恢复原信号 (12) 3、总结与致 (13) 4、参考文献 (14)

1.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应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仿真,了解MATLAB软件,学习应用MATLAB软件的仿真技术。它主要侧重于某些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一些关键命令的掌握,理解,分析等。初步掌握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加深理解采样与重构的概念,掌握利用MATLAB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的方法和掌握利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采用与重构的方法。计算在临界采样、过采样、欠采样三种不同条件下重构信号的误差,并由此总结采样频率对信号重构误差的影响。 要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1. 掌握利用MATLAB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的方法,增加对仿真软件MATLAB的感性认识,学会该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利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采用与重构的方法,加深理解采样与重构的概念。 3 . 初步掌握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4. 学习MATLAB号表示的基本方法及绘图函数的调用,实现对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可视化表示,加深对各种电信号的理解。 5. 加深理解采样对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影响;验证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 6. 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信号恢复的必要性;掌握对连续信号在时域的采样与重构的方法。

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及频谱分析-时域抽样信号的频谱--信号与系统课设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和技术向集成化、数字化和高速化方向发展,而在学校特别是大学中,要想紧跟技术的发展,就要不断更新教学和实验设备。传统仪器下的高校实验教学,已严重滞后于信息时代和工程实际的需要。仪器设备很大部分陈 旧,而先进的数字仪器(如数字存储示波器)价格昂贵不可能大量采购,同时其功能较为单一,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学学科分类越来越细,每一专业都需要专用的测量仪器,因此仪器设备不能实现资源共享,造成了浪费。虚拟仪器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方案。基于PC 平台的虚拟仪器,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微机资源,完成多种仪器功能,可以组合成功能强大的专用测试系统,还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升级。在通用计算机平台上,根据测试任务的需要来定义和设计仪器的测试功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和扩展传统仪器功能,开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的虚拟实验仪器,包括数字示波器、频谱分析仪、函数发生器等,既可以减少实验设备资金的投入,又为学生做创新性实验、掌握现代仪器技术提供了条件。 信号的时域分析主要是测量测试信号经滤波处理后的特征值,这些特征值以一个数值表示信号的某些时域特征,是对测试信号最简单直观的时域描述。将测试信号采集到计算机后,在测试VI 中进行信号特征值处理,并在测试VI 前面板上直观地表示出信号的特征值,可以给测试VI 的使用者提供一个了解测试信号变化的快速途径。信号的特征值分为幅值特征值、时间特征值和相位特征值。 尽管测量时采集到的信号是一个时域波形,但是由于时域分析工具较少,所以往往把问题转换到频域来处理。信号的频域分析就是根据信号的频域描述来估计和分析信号的组成和特征量。频域分析包括频谱分析、功率谱分析、相干函数分析以及频率响应函数分析。 信号在时域被抽样后,他的频谱X(j )是连续信号频谱X(j )的形状以抽样频率为间隔周期重复而得到,在重复过程中幅度被p(t)的傅里叶级数Pn加权。因为Pn只是n的函数,所以X(j )在重复的过程中不会使其形状发生变化。假定信号x(t)的频谱限制在- m~+ m的范围内, 若以间隔Ts对xa(t)进行抽样,可知抽样信号X^(t)的频谱X^(j )是以s为周期重复。显然,若在抽样的过程中s<2 m,则X^(j )将发生频谱混叠现象,只有在抽样的过程中满足s>=2 m条件,X^(j )才不会产生频谱的混叠,接收端完全可以由x^(t)恢复原连续信号xa(t),这就是低通信号抽样定理的核心内容。

PAM实验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名称通信原理实验实验内容 PAM编译码器系统成绩 班级、专业 09级通信工程一班姓名兰慧敏学号 0938033 组别 实验日期 2011 年11月 23日实验时间 18:30—21:30 指导教师雷老师合作者吴迪

的低通滤波器;当K702设置在NF 位置时(右端),信号不经过抗混迭滤波器直接送到抽样电路,其目的是为了观测混迭现象。 设置在交换模块内的跳线开关KQ02为抽样脉冲选择开关:设置在H 位置为平顶抽样(左端),平顶抽样是通过采样保持电容来实现的,且τ=Ts ;设置在NH 为自然抽样(右端),为便于恢复出的信号观测,此抽样脉冲略宽,只是近似自然抽样。平顶抽样有利于解调后提高输出信号的电平,但却会引入信号频谱失真 2 /) 2/(ωτωτSin , τ为抽样脉冲宽度。通常在实际设备里,收端必须采用频率响应为) 2/(2 /ωτωτSin 的滤波器来进行频谱校准,抵消 失真。这种频谱失真称为孔径失真。 该电路模块各测试点安排如下: 1、 TP701:输入模拟信号 2、 TP702:经滤波器输出的模拟信号 3、 TP703:抽样序列 TP704:恢复模拟信号 四、实验内容 准备工作:将交换模块内的抽样时钟模式开关KQ02设置在NH 位置(右端),将测试信号选择开关KQ01设置在外部测试信号输入2_3位置(右端)。 1. 近似自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 (1) 首先将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701设置在T (测试状态)位置,将低通滤波器选择开关K702设置在F (滤波位置),为便于观测,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正弦波输出频率为200~1000Hz 、输出电平为2Vp-p 的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 (2) 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正弦波输入信号(J005)和抽样脉冲序列信号(TP703),观测时以TP703做同步。 调整示波器同步电平和微调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使抽样序列与输入测试信号基本同步。测量抽样脉冲序列信号与正弦波输入信号的对应关系。 2. 重建信号观测 TP704为重建信号输出测试点。保持测试信号不变,用示波器同时观测重建信号输出测试点和正弦波输入信

信号的采样与重构__上机实验

上机实验指导 实验一 信号的采样与重构 连续时间信号采样是获得离散时间信号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时域上的离散化会带来信号在频域上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分别看到低通信号和带通信号在不同的采样率下得到的离散信号波形与连续信号波形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对应关系。同时,离散信号的二次采样在实际的应用中可能是必须的,有时甚至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的最后,我们也会看到离散信号的抽取和内插所带来的频谱变化。 由于matlab 语言无法表达连续信号,实验中我们采用足够密的采样点来模拟连续信号(远大于奈奎斯特采样的要求),即: t=0:Ts:T (Ts=1/fs<<奈奎斯特采样频率) 实验中,为了分析离散信号与连续信号之间的频谱关系,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了解模拟频谱、数字频谱、以及离散信号被加窗后各自的频谱,从而直观的理解采样频率对频谱的影响和加窗后对频谱的影响。由此可以掌握数字处理方法对模拟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基本原则,即:如何选择合适的信号长度、采样周期以使得对模拟信号的频谱分析的误差达到分析的要求。 在该实验中,用到的Matlab 函数有: plot(x,y),其作用是在坐标中以x 为横坐标、y 为纵坐标的曲线,注意x 和y 都是长度相同的离散向量; xlabel(‘xxx ’),其作用是对x 轴加上坐标轴说明“xxx ”; ylabel(‘yyy ’),其作用是对y 轴加上坐标轴说明“yyy ”; title(‘ttt ’),其作用是对坐标系加上坐标轴说明“ttt ”; subplot(m,n,w),其作用是当需要在同一显示面板中显示多个不同的坐标系时,m 、n 分别指明每行和每列的坐标系个数,w 为当前显示坐标系的流水号(1到m*n 之间)。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画出信号的频谱,对于连续信号频谱的逼近需要你自己编写,原理如下: 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x t 的傅里叶变换对为: ()()j t X j x t e dt ∞-Ω-∞Ω=? 用DFT 方法对该变换逼近的方法如下: 1、将)(t x 在t 轴上等间隔(宽度为T )分段,每一段用一个矩形脉冲代替,脉冲的幅度为其起始点的抽样值)(()(n x nT x t x nT t ===),然后把所有矩形脉冲的面积相加。该方 法实际为平顶处理,利用采样和零阶保持器就可以完成,则有: ∑∞-∞=Ω-?≈ Ωn nT j T e nT x j X )()(

频谱分析与采样定理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一:频谱分析与采样定理 班级:10051041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模拟信号经理想采样后的频谱变化关系。 2.验证采样定理,观察欠采样时产生的频谱混叠现象 3.加深对DFT算法原理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4.熟悉FFT算法原理和FFT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根据采样定理,对给定信号确定采样频率,观察信号的频谱 奈奎斯特抽样定律:为了避免发生混叠现象,能从抽样信号无失真的恢复出原信号,抽样频率必须大于或等于信号频谱最高频率的2倍。 三、实验内容 在给定信号为: 1.x(t)=cos(100*π*at) 2.x(t)=exp(-at) 3.x(t)=exp(-at)cos(100*π*at) 其中a为实验者的学号,记录上述各信号的频谱,表明采样条件,分析比较上述信号频谱的区别。 四、实验步骤 1.复习采样理论、DFT的定义、性质和用DFT作谱分析的有关内容。 2.复习FFT算法原理和基本思想。 3.确定实验给定信号的采样频率,编制对采样后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程序五、实验设备 计算机、Matlab软件 六、实验程序和结果 1、学号为57,原信号频率为2850Hz,根据抽样定理,取采样频率大于2倍的原最大频率,即大于5700Hz,采样间隔小于0.00018s,取T=0.0002s进行抽样,程序为: %实验一:频谱分析与采样定理 %褚耀欣 T=0.00001; %采样间隔T=0.00001 F=1/T; %采样频率为F=1/T L=0.001 %记录长度L=0.001 N=L/T; t=0:T:L; a=57; f1=0:F/N:F; f2=-F/2:F/N:F/2; %%%%%%%%%%%%%%%%%%%%%%%%%

应用 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仿真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自动化1002班 学号: 1009101022 姓名:乔垒垒 课程题目: LTI连续系统分析仿真 完成日期: 2013年6月10日 指导老师:权宏伟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 信号与系统的背景 (3) 1.2 MATLAB软件简介 (3) 第二章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仿真 (4) 2.1、课程设计的目的 (4) 2.2、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4) 2.3、课程设计的原理 (5) 2.3.1连续信号的采样定理 (5) 2.3.2信号采样 (6) 2.3.3信号重构 (8) 第三章应用MATLAB仿真 (10) 3.1 MATLAB设计的思路 (10) 3.2 详细设计过程 (10) 3.2.1Sa(t)的临界采样及重构 (10) 3.2.2 Sa(t)的过采样及重构 (12) 3.2.3Sa(t)的欠采样及重构 (14) 2.5设计方案优缺点 (16) 第四章收获和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绪论 1.1 信号与系统的背景 人们之间的交流是通过消息的传播来实现的,信号则是消息的表现形式,消息是信号的具体内容。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一门实用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将学生从电路分析的知识领域引入信号处理与传输领域的关键性课程,对后续专业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该课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大量应用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通信、数字语音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分析等领域,应用更为广泛。 近年来,计算机多媒体教序手段的运用逐步普及,大量优秀的科学计算和系统仿真软件不断涌现,为我们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学生上机实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对这些软件的分析和对比,我们选择MATLAB语言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借助MATLAB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图形表现能力,将《信号与系统》中的概念、方法和相应的结果,以图形的形式直观地展现给我们,大大的方便我们迅速掌握和理解老师上课教的有关信号与系统的知识。 1.2 MATLAB软件简介 MATLAB 是MathWork 公司于1984 年推出的一套面向工程和科学运算的高性能软件。它具有强大的矩阵计算能力和良好的图形可视化功能,为用户提供了非常直观和简洁的程序开发环境,因此被称为第四代计算机语言。MATLAB 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及符号运算功能,为我们实现信号的可视化及系统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MATLAB 强大的工具箱函数可以分析连续信号、连续系统,同样也可以分析离散信号、离散系统,并可以对信号进行各种分析域计算,如相加、相乘、移位、反折、傅里叶变换、拉氏变换、Z 变换等等多种计算。 此次课程设计是在MATLAB软件下进行LTI连续系统的分析仿真,有助于我对该连续信号的分析和理解。MATLAB 强大的功能为此次求连续信号冲激阶跃响应、系统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及幅频相频等各种信号求解提供很好的视觉效果,对我们有很大的学习帮助。

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应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仿真

设计题目应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仿真 1、设计目的 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是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必要的教学环节。由于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需要通过实践了巩固基础知识,为使学生取得最现代化的设计技能和研究方法,课程设计训练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对信号与系统一书的重新认识,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与重构并加深对滤波器的理解,这样的课程设计出了对我们的学习起着只关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很好的培养我们自己的动手能力。本次课程设计,我们会引入一个模拟的信号,通过MATLAB软件的防真技术来实现对它的分析、理解与学习。 MATLAB软件是今年来比较长用的一种数学软件,它有很强大的功能,主要侧重于某些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增加对仿真软件MATLAB的感性认识,熟悉MATLAB软件平台的使用和MATLAB编程方法及常用语句;、初步掌握MATLAB的编程方法和特点;加深理解采样与重构的概念,应用MATLAB编程实现对信号的采样与重构;分别计算在临界采样、过采样、欠采样三种不同条件下重构信号的误差,并由此总结采样频率对信号重构误差的影响;学生需要自拟题目,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独立思考与分析,明确实习内容,制定实习步骤与方案,独立完成作业。 2、原理说明 2.1.1MATLAB MATLAB是美国Math Works公司产品,MATLAB现已被广泛于数学、通信、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神经网络、图形处理等许多不同学科的研究中。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来,是目前通信工程上最广泛应用的软件之一。最初的MATLAB 只是一个数学计算工具。但现在的MATLAB已经远不仅仅是一个“矩阵实验室”,它已经成为一个集概念设计、算法开发、建模仿真,实时实现于一体的集成环境,它拥有许多衍生子集工具。 沈阳大学

system_view抽样定理、PCM实验报告

信息学院 现代交换实验报告 姓名:王磊 学号: 2012080331140 专业:通信工程 2015年6月30日

实验一:抽样定理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ystemview 软件的使用 2、熟练使用软件的图符库,能够构建简单系统 二、实验内容 1、熟悉软件的工作界面; 2、用Systemview 软件建立仿真电路 3、进行参数设置 4、观测过程中各关键点波形 5、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三、实验原理 所谓抽样。就是对时间连续的信号隔一定的时间间隔T抽取一个瞬时幅度值(样值),抽样是由抽样门完成的。 在一个频带限制在(0,f h)内的时间连续信号f(t),如果以小于等于1/(2 f h)的时间间隔对它进行抽样,那么根据这些抽样值就能完全恢复原信号。或者说,如果一个连续信号f(t)的频谱中最高频率不超过f h,这种信号必定是个周期性的信号,当抽样频率f S≥2 f h 时,抽样后的信号就包含原连续信号的全部信息,而不会有信息丢失,当需要时,可以根据这些抽样信号的样本来还原原来的连续信号。根据这一特性,可以完成信号的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过程。 四、实验结果

结果没有还原。

结果还原。 参数: 1.幅度 2.频率 3.相位 功能: 产生一个正弦波:y(t)=Asin(2PIfct+*) 参数: 1.幅度 2.频率(HZ) 3.脉冲宽度(秒) 4.偏置 5.相位 功能: 产生具有设定幅度和频率的周期性脉冲串,脉宽由设置决定。 y(t)=+-A*PT(t)+Bias 有方波选项。 实时显示 Real Time 功能: 能在系统仿真运行同时,实时地在系统窗口显示接收到的波形。 加法器 Adder 参数: 1.寄存器大小N 2.分数大小F 3.指数大小K 4.输出类型T 5.整型数转换选择 功能: 将输入的一个或多个值求和,并给出适当的标志。 结论:由此证明了证明了抽样定理的正确性,抽样信号在fs>=2fh时可以还原,抽样频率越 高效果越好。

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仿真

目录 概述 (1) 设计原理 (2) 1.1 MATLAB 介绍 (2) 1.2 连续时间信号 (2) 1.3 采样定理 (3) 1.4 信号重构 (5) 连续信号采样及重构 (7) 2.1 S A(T)的临界采样及重构 (7) 2.1.1 实现程序代码 (7) 2.1.2 程序运行运行结果图与分析 (8) 2.2 S A(T)的过采样及重构 (9) 2.2.1 实现程序代码 (9) 2.2.2 程序运行运行结果图与分析 ............................. 1..1 2.3 S A(T)的欠采样及重构 (12) 2.3.1 实现程序代码 (12) 2.3.2 程序运行运行结果图与分析 (13) 2.4 程序中的常见函数和功能 (14) 致谢 (14) 参考资料 (15) 课程设计总结 (15)

前言 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是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必要的教学环节。由于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需要通过实践了巩固基础知识,为使学生取得最现代化的设计技能和研究方法,课程设计训练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一个模拟信号的一系列数据处理,达到进一步完善对信号与系统课程学习的效果。 信号与系统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用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将学生从电路分析的知识领域引入信号处理与传输领域的关键性课程,对后续专业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科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大量应用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通信,数字语音处理、数字图象处理、数字信号分析等领域,应用更为广泛。 概述 本次课程设计应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仿真,了解MATLAB 件,学习应用MATLAB软件的仿真技术。它主要侧重于某些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一些关键命令的掌握,理解,分析等。初步掌握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加深理解采样与重构的概念,掌握利用MATLAB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的方法和掌 握利用MATLAB现连续信号采用与重构的方法。计算在临界采样、过采样、欠采样三种不同条件下重构信号的误差,并由此总结采样频率对信号重构误差的影响。 要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1. 掌握利用MATLAB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的方法,增加对仿真软件MATLA啲感 性认识,学会该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利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采用与重构的方法,加深理解采样与重构的概念。 3 . 初步掌握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4. 学习MATLAB中信号表示的基本方法及绘图函数的调用,实现对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可视化表示,加深对各种电信号的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