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在广东省和北京市之间建成了全长约2,400公里的京沪高速公路,成为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加快。

在1990年代,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开展了多次规划编制和专项研究,确定了全国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目标和总体布局。

2000年前后,中国进入了高速公路大发展的阶段。大量的高速公路项目相继启动,各地区积极响应并加大投资力度。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150,000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国家。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中国主要采用了融资模式、公路运营模式和市场化运作模式等措施。通过债券、商业贷款和政府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快了高速公路建设的速度。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速公路大大缩小了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同时,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国家,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仍在继续进

行中。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提高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水平,并加强高速公路的维护和管理,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1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高速公路,部分地区称为快速公路。一般是指双向2条车道以上、双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两旁封闭和立体交叉桥梁与匝道,时速限制比普通公路较高的行驶道路。高速公路的特点是高速、交通量大和有较高的运输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一、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起步建设阶段(1988年~1997年)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开创了我国大陆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 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 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 199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71公里,10年间平均增长477公里。 第二个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高速公路进入大发展期。 2003年8月建成通车的榆靖高速公路,填补了我国沙漠高速公路建设的空白。 2005年12月崇遵高速公路的开通标志着“西南动脉”的打通。 在2007年9月,国内首条穿越秦岭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全线胜利通车。 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一举突破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 截止2014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25万公里。 从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们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突破2万公里,只用了4年时间,从2万公里到突破3万公里只用了两年时间。中国的高速公路以超常的速度发展着。 图1对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长做了详细的统计:

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及其影响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及其影响研究 一、引言 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速公路 的目的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环境质量等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情况以 及其对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 二、高速公路建设的变迁历程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高速公路 建设迅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高速 公路里程已达到约15.4万千米。下面将对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 展历程进行归纳总结。 (一)起步阶段(1984—1998年) 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实 现了一些交通要道的改造和扩建,比如长江公路大桥、鲁南高速 公路等。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高速公路建设进展缓慢。 (二)迅速增长阶段(1998—2013年) 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公路建设的意见》,高速公路 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13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达

到1.25万千米,其中,京沪、京哈、京港澳等高速公路基本建成贯通。 (三)加速优化阶段(2013年至今) 2013年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快速公路等干线交通”,加速高速公路建设。同时,随着交通运输设施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优化阶段,加速提高建设标准、降低通行成本和环保要求等。 三、高速公路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尤为深远,下面将分四个角度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一)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高速公路不仅能够增强城市的交通能力,加快人口的流动和物资的运输,而且还能刺激经济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能够拉动基础工业和服务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解决就业问题,环保建设,提高市民居住质量等问题,不少城市通过建设高速公路来促进城市的高速发展。 (二)优化区域的产业布局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规划布局主要可划分为:首都放射线7条: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南北纵向线9条: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东西横向线18条: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此外,规划方案还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公里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鼓舞人心的每一个时刻吧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2(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3(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城市,是当时公路建设项目中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工程,开创了我国建设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概况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概况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中国的 公路交通网络非常落后,大多数道路状况较差,无法满足快速、高效的交 通需求。为此,我国决定大力发展高速公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推动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1988年,我国建成了第一条全长46公里的高速公路,连接北京和河 北廊坊。这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开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需求 的增加,高速公路建设逐渐进入快车道。 1992年,我国高速公路的里程达到了890多公里。到2000年,高速 公路里程增至5,800多公里。2003年,我国通过了《高速公路法》,进 一步规范和推动高速公路建设。此后,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 2024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突破3万公里,达到了3.31万公里。在 同一年,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国家。2024年,我国高速 公路里程突破5万公里。2024年,里程增至9.6万公里。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不仅注重数量的增长,也注重质量的提升。高速公路设施不断完善,路面平整度、通行能力和安 全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此外,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还注重环保、节能和科技创新。采用了先进 的材料、工艺和技术,提高了建设质量,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在未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仍将继续稳步推进,目标是到2035年, 使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7.5万公里,形成更加完善、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络。

总的来说,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蓬勃发展的过程。高速公路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高速公 路建设也需要不断创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艰难的起步——高速公路最初的年代 高速公路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同发达的工业国家相比,晚了半个世纪。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车辆的增长,我国主要干线公路上交通拥挤堵塞日益严重,车辆行驶速度只有经济时速的一半,交通事故急剧增加。为此,交通部开始汇集和研究世界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资料,并对我国部分主要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纸上的70年代交通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酝酿在交通流量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修建高速公路。1970年,交通部编制公路科技发展规划时,公路局几位领导和专家提出,根据交通流量,应在北京-天津-塘沽之间修建高速公路,并安排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组成调查组进行现场调研。 1975年,由王展意、李劲、沙庆林等六人组成的公路代表团应邀赴日本访问,重点考察了高速公路。1977年7月,在全国公路基本建设会上,交通部提出了新建高速、快速公路,以利于开展集装箱运输的初步规划;同年,交通部又提出要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时任交通部部长叶飞设想三年内建成通车,并要通过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积累经验,促进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1978年5月,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战线学大庆会议上,交通部将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问题提交代表们讨论。6月,交通部党组在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的《关于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汇报提纲》中,提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五五”后三年开始修京津塘高速公路,“六五”建成;并着手修建南京-杭州-宁波的高速公路;将沈阳-大连的公路改造成高速公路。虽因种种原因,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最终只是停留在纸上,未能如期实施,但修建高速公路的准备工作开始列入交通工作的议事日程。 口水中的“汽车专用” 与此同时,公路交通日益陷入被动局面。如到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至天津塘沽港口的103国道,虽经几次改扩建提升为二级公路,但由于交通量快速增长,经常出现严重交通堵塞现象,年交通事故超过1000起。166公里长的公路,汽车正常行驶需要6个多小时,严重影响了华北地区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开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他一些地区的重要公路通道上,交通拥挤现象也日益加剧。国道307线石家庄至太原段、国道107线北京至石家庄段、国道104线北京至天津段等都曾经发生过交通瘫痪长达7天以上的严重堵车事故。 当时,《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先后发表了《高速公路与现代化》、《世界的高速公路》等文章,普及了高速公路的知识,也反映了社会对高速公路的呼唤。 于是,在广泛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交通部确定了第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其中有北京-天津-塘沽、广州-深圳、上海-嘉定-南京、沈阳-大连、西安-临潼等。 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正式开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从动议到实施,整整经过了15个年头。 现代文明的产物,在遭遇小农经济思想后,注定会发生激烈的碰撞。于是,围绕高速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规划布局主要可划分为: 首都放射线7条: 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南北纵向线9条: 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东西横向线18条: 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此外,规划方案还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公里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鼓舞人心的每一个时刻吧 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

2.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 3.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城市,是当时公路建设项目中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工程,开创了我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90年代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4.山东会议1993年6月交通部在山东召开了全国公路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国道主干线任务从1993年至1997年的5年中,全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共建成高速公路4119公里,京津塘济青京石首都机场太旧郑开等一大批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5.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全长142公里,时速120公里,设置监控通信收费照明等服务设施通过这条路的修建,我国制定了第一个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6.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西起济南,东至青岛,全长318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10公里 7.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 8.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江泽民同志题写路名公路全长275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 9.福州会议:1997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决策,决定在1998年加快公路建设交通部在福州召开了全国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对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做出了部署提出到2000年,两纵两横三条重要路段中的北京至沈阳北京至上海和西南出海通道要全线贯通,高速公路超过8000公里1998年一年,全国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168亿元,建成高速公路1663公里

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与发展

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与发展 一、前言 高速公路是连接各地的高速公路网络,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仅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还 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将从高速公路建 设的历程、高速公路网络的优化、高速公路发展的潜力三个方面,探讨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高速公路建设历程 1. 第一条高速公路 1958年,我国建成了第一条高速公路——北京市密云公路。 2. 高速公路网络迅速扩大 2006年,我国的高速公路运营里程仅为4,126公里。到2018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经大幅度增加到大多数省市都已经通车 的149,800公里。 3. 高速公路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公路网建设的通知》,提出了 加强高速公路建设的计划。这份文件指出,到2020年,我国高速 公路通车里程应达到15万公里。

三、高速公路网络的优化 高速公路网络的优化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优化高速公路网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建设生态高速公路:采用生态修复、城市绿化、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环保水池、绿色屏障等方式,优化高速公路的环境。 2. 建设智能化高速公路:将现代科技与高速公路建设相结合,打造智能化高速公路,提高交通出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交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3. 建设公路设计高标准: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全面提高公路建设的标准,优化公路网络,提高公路质量和安全水平。 四、高速公路发展的潜力 高速公路区域发展的优越性使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的高速公路网如何发展,其潜力又在哪里? 1. 建设高标准、高品质的高速公路网结构:建设贯穿东西、南北的八纵八横高速公路,打造高品质、高速度、高安全的高速公路网络。 2. 引入智能化技术,构建智慧交通体系:通过智能化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加强交通出行的监测和管理,构建智慧交通体系,实现智能提升和健康生态。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被誉为壹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于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壹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规划布局主要可划分为: ①首均放射线7条: 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②南北纵向线9条: 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③东西横向线18条: 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均、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均、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④此外,规划方案仍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且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用放射线和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km,其中主线6.8万km,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km。 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顾壹下那鼓舞人心的每壹个时刻吧。1.1988年,我国第壹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

国第壹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km。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km,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 2.1989年7月,第壹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于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壹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 3.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长375km,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城市,是当时公路建设项目中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工程,开创了我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90年代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4.山东会议。1993年6月交通部于山东召开了全国公路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俩纵俩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国道主干线任务。从1993年至1997年的5年中,全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共建成高速公路4119km,京津塘、济青、京石、首均机场、太旧、郑开等壹大批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5.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壹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全长142km,时速120km,设置监控、通信、收费、照明等服务设施。通过这条路的修建,我国制定了第壹个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6.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西起济南,东至青岛,全长318km,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10km。

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高速公路是现代化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逐 渐增强。然而,当时的公路交通系统存在着路况差、运输效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首先提出了高速公路的概念,开始了高速公路的开发建设。 二战后,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渐恢复,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发展战略。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开始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公路运输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也标志着人类交通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速公路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也在1978年启动了第一个高速公路项目,标志着中国高 速公路建设的起点。从那时起,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高速公路网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速 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1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随着高速公路的普及,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高速公路不仅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了出行的便利性,更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协调发展。人们可以通过高速公路快捷地前往各大城市,旅游、购物、探亲等活动变得更加便捷。同时,高速公路的通行费也成为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然而,高速公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安全问题,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其次是环境问题,高速公路的修建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此外,高速公路建设和维护的成本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都加强了对高速公路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在技术上,不断引入先进的材料和工艺,提高高速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在环保方面,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和绿色建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法律法规制定,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此外,还进行了ETC电子收费 系统的推广,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总的来说,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速公路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人们的出行和社会交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 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被誉为壹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壹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规划布局主要可划分为: ①首都放射线7条: 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②南北纵向线9条: 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③东西横向线18条: 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④此外,规划方案仍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且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用放射线和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公里。 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顾壹下那鼓舞人心的每壹个时刻吧。1.1988年,我国第壹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壹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

里。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 2.1989年7月,第壹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壹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 3.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城市,是当时公路建设项目中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工程,开创了我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90年代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4.山东会议。1993年6月交通部在山东召开了全国公路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俩纵俩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国道主干线任务。从1993年至1997年的5年中,全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共建成高速公路4119公里,京津塘、济青、京石、首都机场、太旧、郑开等壹大批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5.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壹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全长142公里,时速120公里,设置监控、通信、收费、照明等服务设施。通过这条路的修建,我国制定了第壹个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6.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西起济南,东至青岛,全长318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10公里。 7.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历程、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正文目录 1高速公路现状概览:经营性高速经济效益更优 (5) 2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历程 (6) 2.1 “八五”——“九五”期间:探索与起步 (6) 2.2 “十五”——“十一五”期间:路网初现雏形 (8) 2.3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政策刺激下迎来跨越式发展 (9) 2.4 “十四五”——至今:着眼全国,全面启航 (10) 3目前存在的痛点问题 (13) 3.1 收入空间收窄,项目建设成本不断增加 (13) 3.2 支出远大于收入,债务负担日益沉重 (15) 4基于当下困境,“内外兼顾”则可行之致远 (17) 4.1 立足自身:改扩建到期路产以延长收费期限 (17) 4.2 放眼外界:积极收购省外优质路产 (20) 5相关标的 (22) 5.1 山东高速 (22) 5.2 越秀交通基建 (23) 图表目录 图1:政府还贷公路与经营性公路的差异 (5) 图2:截至2021 年底我国政府还贷公路构成情况 (5) 图3:截至2021 年底我国经营性公路构成情况 (5) 图4:2021 年政府还贷公路收入情况 (6) 图5:2021 年经营性公路收入情况 (6) 图6:“12射、28 纵、30 横”国道网 (6) 图7:八五-九五期间建成通车的第一批高速公路 (7) 图8: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路网 (7) 图9:1991-2000 年高速公路里程变化情况 (8) 图10:1991-2000 年公路客货运情况 (8) 图11:7918 网概览 (8) 图12:2001-2010 年高速公路里程变化情况 (9) 图13:2001-2010 年公路客货运情况 (9) 图14:71118 网概览 (9) 图15:全国公路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10) 图16:2008-2020 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变化 (10) 图17:公路、高铁、国内民航客运量 (10) 图18:2021 年以来高速公路行业主要相关政策 (11) 图19: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示意图 (12)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及其管理体制的分析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及其管理体制的 分析 一、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一)设想阶段 1958年公路计划体制下放后,经济干线公路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到20世纪70年代,部分干线公路交通堵塞、通行不畅的问题日益突出。在1970年交通部编制的公路科技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要在北京、天津、塘沽之间修建高速公路,由于当时人民小农经济思想的落后和技术资料的不足,高速公路一直处于设想阶段。1975年,交通部为借鉴国外经验,尽快改变我国公路的落后面貌,组成公路考察团赴日本进行考察。但由于全国又突然开展了“反击右倾翻案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未能列入日程,然而技术准备工作却从此开始。不久,由公路局和公路设计院组织翻译整理的高速公路技术资料,以《国外公路》专刊的形式出版。这为中国以后的公路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1978年春,时任交通部长的叶飞率团赴北欧访问,他目睹了欧洲高速公路在集装箱运输和港口物资集散方面的重要作用,回国后要求公路局立即进行京津塘高速公路建设的准备工作,并设想在二三年内

建成。公路局组织设计、科研单位在京、津、冀三省市的配合下,开始了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勘测设计工作。但由于领导机关认识不统一,资金不落实,我国第一棵高速公路幼芽又半途夭折。 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后,交通部和国内的一些进步人士建议修建高速公路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有关部门的认识仍不统一。针对此情况,交通部门立即采取了有效措施。制定了大力进行宣传、加紧进行技术准备、积极开辟资金渠道三项政策措施,并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批准,自1985年起实施。从而为日后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二)初期建设阶段 1984年6月以一级公路的名义修建的沈大高速公路(沈阳――大连)正式开工,但辽宁省一直没有放弃修建高速公路的目标,从技术上做好了随时改为高速公路的准备。沪嘉高速公路长18.5公里,符合20公里以内省、部级可以审批的规定,经研究由上海市立项,交通部给予资金补助和技术指导,于1984年底动工兴建。这期间京津塘高速公路也获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但还要按规定程序,进行财务分析,重报设计任务书,经有关部门论证、评估、审批,短期内不能开工(实际开工日期是1987年12月23日)。于是广佛、西临高速公路,也用沪嘉高速公路的办法,于1986

中国高速公路60年发展历程

中国公路60年:从一条高速公路到高速公路网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从零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国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6万公里,只有短短9年。这样的“中国速度”让世界为之震惊。现在,迅猛发展的高速公路已成为古老的东方大国快速走向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的标志性丰碑。 60年前,我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60年后,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世界第二。我国的高速公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现在翻开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图,横贯东西南北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如条条巨龙,舞动出令世界惊叹的成绩。在共和国60周岁生日之际,我们再次翻开历史画卷,回顾这段公路交通的辉煌史。 前期酝酿:困难重重,逐个攻破 最开始不知道高速公路长啥样 “什么叫高速公路?我们最开始任何概念都没有。” 中国高速公路的奠基人、工程院院士沙庆林回忆起最初酝酿高速公路的情形。这位现已79岁高龄的老人见证了我国60年高速公路发展的辉煌史。 原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公路通车里程仅为8.07万公里,公路等级均不到二级。从50年代到70年代,国家逐渐增加公路的建设,但是公路路面质量差,高速公路就更不用说,根本不存在。 8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急剧增加,公路交通长期滞后所产生的后果充分暴露出来,社会各界对修建高速公路问题非常关注。 “可是我们这些搞工程的从没见过高速公路啊,所以在1975年的时候交通部第一次组织考察团到日本去看看到底什么叫高速公路。”沙庆林笑言。 认识统一过程艰难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提出了一个课题叫“高速公路修建技术”。可是,刚提出后,社会各界认识并不统一。国内有一股强大的反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