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十二名窑

中国古代十二名窑

中国古代十二名窑
中国古代十二名窑

中国古代十二名窑

原创三联生活周刊2018-11-29 09:00:00

中国陶瓷业历史悠久,艺术成就极高。发展到唐代时,诞生了一批耳熟能详的窑口,其中越窑、邢窑遥相呼应,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进入宋代,瓷器迎来了又一个繁荣昌盛的辉煌时期,涌现出“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除此之外,还有以烧制青瓷著称的耀州窑与龙泉窑,装饰手法丰富多样的磁州窑,将黑瓷之美推向顶峰的建窑,以创烧青白瓷闻名的景德镇窑。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窑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代表了制瓷业的最高水平。

(蔡小川摄)

整理/王雯清

越窑

越窑因位于唐代越州而得名。它是古代著名的青瓷窑,制瓷历史自汉至宋长达1000余年,中晚唐逐渐进入辉煌时期,北宋晚期逐渐衰落,是唐代“南青北白”格局中“南青”的杰出代表。

20世纪30年代,陈万里先生曾多次到宁绍平原调查越窑遗址,并于1953年到达上林湖,确认上林湖地区是越窑的中心产地。90年代掀起了越窑考古的第一次高潮。自2004年起,上林湖地区先后发掘了上林湖后司岙与荷花芯窑址以及古银淀湖的张家地窑址,对了解越窑的制作工艺、烧制年代、秘色瓷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张家地窑址出土了一批与越窑的透明玻璃釉完全不同,而与汝窑接近的乳浊釉类产品,第一次将越窑的下限推进到了南宋。

关于越窑的釉色之美,唐代诗人陆龟蒙描述其为“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从出土和传世的越窑青瓷来看,其胎质呈淡灰色,烧结致密,釉呈失透状。晚唐五代时期釉色多呈湖水绿色,葱翠滋润,是为上乘之作。典型的越窑青瓷造型也相当精湛,有许多器物做成仿生形,如仿照瓜果形制作的壶,模仿海棠花式的碗、碟、盘、盏。唐代早期越窑青瓷极少装饰,五代时期刻、划纹饰逐渐兴盛起来,立体的纹饰与碧绿的釉色相映成趣。越窑青瓷的釉色与造型深受唐代饮茶人士喜爱,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将越窑器列为茶具之首。

而对于越窑秘色瓷,历来争议颇多。一般认为,“秘色瓷”之称始于中唐,盛烧于五代,曾被吴越钱氏指定为贡瓷。“秘色”一词作为越窑珍奇精品一义来解时,专指五代时臣庶不得使用的供奉之物。

邢窑

邢窑以主产白瓷著称,是唐代“南青北白”格局中“北白”的杰出代表。邢窑自北朝发展至唐朝时进入成熟期,唐末五代时期逐渐衰落。窑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和临城县一带,此地唐时隶属邢州,故称邢窑。

1980年,临城县发现18处邢窑窑址。1984年前后,内丘县发现28处古窑址,并发现了“盈”字款瓷片和唐三彩,专家一致认为这次发现的是唐代著名邢窑白瓷的主要产地。2003年,内丘不但出土了大量“盈”字款和“翰林”款白瓷,还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残片,这一发现,填补了邢窑白瓷没有“官”字款的空白。

唐代邢瓷以其白胜霜雪的洁净色调和朴素大方的典雅作风见长。陆羽《茶经》中评价其“类银”“类雪”。按胎、釉质地的不同,邢窑白瓷可分为粗白瓷和细白瓷。精细白瓷有的薄如蛋壳,具有透影性,与其他窑相比尤胜一筹。装饰上多素面不带纹饰,到了晚唐,邢瓷中也出现了雕塑、堆贴、印花、刻花等装饰方法。邢瓷器底中刻“盈”字的,是唐代大盈库在邢窑定烧的瓷器,为贡品。

唐后期,由于原料短缺、战乱及自身技术局限等原因,邢窑逐渐衰落。细白瓷已不再生产,粗白瓷质量也明显下降。到宋时,定窑和磁州窑崛起,邢窑失去优势。

金代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定窑

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钧窑齐名。生产优质白瓷,以刻印花著称于世,曾一度成为北宋宫廷御用品。定窑到晚唐已烧白瓷,极盛于宋,而终于元。

1934年叶麟趾在《古今中外陶瓷汇编》中指出窑址在河北曲阳之后,小山富士夫根据叶氏提供的线索,在河北省曲阳涧磁村和燕川村找到窑址。曲阳县宋代属定州,故名定窑。

定窑受邢窑影响以烧制白瓷为主,同时还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等。白瓷釉质莹润,色泽温和,宛若牙雕,透影性相当好。装饰上以生动有力的刻、印花白瓷驰誉古今,取胜于邢窑。宋金时期清丽素雅的刻花白瓷与富丽堂皇的印花白瓷,是定窑最主要的两个品种,代表了定窑鼎盛时期的典型艺术风格。

技术方面,定窑首创覆烧法,大大提高了产量。同时,镶口工艺问世,以金、银、铜包镶口边,既美观大方又解决了“定器有芒”的缺点。从唐初开始,定窑烧制“官”字款白瓷,供皇室贵族使用,经过五代至北宋后期,持续300多年。除此之外,它还由丝绸之路远销中亚、东欧各国。

定窑所生产的瓷器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仿造者众多。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实物来看,山西的霍州窑、平定窑、孟县窑、介休窑,山东的博山窑,安徽的萧县窑,江西的临川窑、吉州窑,四川的彭县窑等均曾见于文献或有仿品出土,从而形成了一个横跨南北的庞大窑系。

北宋汝窑天青釉弦纹尊

汝窑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生产青瓷而著称,传世文物极少(据统计世界上不足百件),历来被视为无上珍品。历代文献记载的汝窑指宋代汝州辖区内专门为北宋宫廷烧造天青釉瓷器的瓷窑。汝窑自北宋晚期烧造御用天青釉瓷器,时长大概有20或40年。

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开始赴汝州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万里、冯先铭、叶喆民诸先生和国内古陶瓷研究爱好者也多次赴汝州考察,1987年最终确认传世汝窑瓷器的烧造地点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

汝瓷瓷土土质细腻,胎质坚硬呈香灰色,釉色润泽。釉中含玛瑙末,其色以天青为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美誉,此外还有粉青、天蓝、卵白、豆青、虾青、葱绿等。釉面上往往开有极小的纹片,细碎繁密,宛如鱼鳞状或冰裂纹,造型精美。汝瓷多采用外裹足满釉支烧,底部有芝麻粒大小的支钉痕,工艺精湛。今日所见汝窑多为盘、碗、奁、瓶、洗、盏托等。

北宋末年,由于定窑生产的贡瓷出现了芒口现象,汝窑取代定窑,专为宫廷生产瓷器。但关于汝窑的性质,学界长期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汝窑就是北宋时期专门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官窑;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汝窑是在烧造民用瓷的基础上,因产品精良而被朝廷选中烧造御用瓷器的。虽然学界对“贡窑”“官窑”等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但汝窑生产与供应的官方背景是毋庸置疑的。

北宋钧窑玫瑰釉葵花式花盆

钧窑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釉具五色、光彩夺目而独树一帜。钧窑在宋朝和金朝统治时期,已享盛名。但宋元时期的文献对于钧窑无明确记载,明清以来的文献主要记述了钧窑为宋窑,烧造地点在均州。

钧窑的调查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4年,叶喆民、冯先铭对禹县神垕镇进行了踏查,认为钧瓷的主要产地是河南省,而且以禹县神垕镇为中心。六七十年代,禹县和郏县出土了唐钧。1965年,禹县钓台窑址出土“宣和元宝”钱范,发掘者依据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形成了“钧窑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期成为御用珍品,并在禹州古钓台附近设官窑”,“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到金元时代又有了新的发展”的经典观点。

近年来,由于多年的考古发现并无可靠的证据证明钧釉瓷始烧于宋代,关于钧窑源流及年代问题,学界形成了“北宋说”和“明初说”。

钧窑原属青瓷系统,由于原料中有铜、铁、磷酸物质和微量的钴等元素作呈色剂,在青釉上打破一色釉的单调,颜色千变万化,色泽比任何瓷窑体系都绚丽复杂。如以青釉来说,浅的如天青色,深的作天蓝色,淡的如月白色。

钧窑第一次成功烧成了铜红釉,这一变化打破了“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局面,在陶瓷工艺史上非常突出。古人用“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晚霞欲出时”和“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形容钧窑釉色之美。钧瓷器形多为各式花盆及盆托、洗、樽等器皿。一般器物多施满釉,釉质肥厚,常常在釉面下出现不规则的流线,俗称“蚯蚓走泥纹”。

宋代官窑青釉弦纹瓶

官窑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素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南宋覆灭后,官窑被毁,工匠失散。

由于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改道,使得当地地貌产生巨大变迁,北宋官窑即汴京官窑窑址迄今未发现。宋室南迁以后,在杭州凤凰山下设修内司窑,之后,又在郊坛下立新窑,曰郊坛下官窑。郊坛下官窑自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窑址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直到1996年,今杭州市老虎洞窑址才被发现。从地理位置及出土文物分析,老虎洞窑址与文献记载的修内司官窑相符,为长达半个世纪的修内司窑之争画上句号。

北宋官瓷胎质均为灰黑和紫褐色,釉层凝厚,青釉比较淡,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传世品很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

南宋时期官窑的产品均为最高等级青瓷。无论是厚胎瓷,还是薄胎器物,在造型上都追求古朴典雅。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和米黄等多种,以粉青最佳。釉质润泽,如玉似冰。装饰较少,以器形与釉色取胜。釉面上有横竖交织的纹片或层层叠翠的冰裂纹片。瓷器的底足部为铁褐色,口部隐呈紫色,形成“紫口铁足”的特征。

官窑器物除了碗、盘、瓶、洗外,受北宋徽宗提倡的仿古复古风气的影响,仿商、周、秦、汉铜器及玉器者甚多,为宫廷的陈设和观赏品。由于专烧宫廷用品,官窑在南宋时就已“为世所珍”。

哥窑灰青釉鱼耳簋式炉

哥窑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传世品为数不少。哥窑被列为宋代名窑,但却没有宋人记载,明后期才有文献记录。由于窑址一直尚未被确认,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哥窑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哥窑瓷器产地均有不同观点。

据史书记载,宋代处州(今浙江省龙泉县)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烧窑,章生一所制有开片,称为哥窑。章生二所烧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但是否真有其兄弟二人,已无可考。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浙江龙泉、杭州地区考古发掘了几批黑胎青瓷标本,这些黑胎青瓷的造型、釉色、制作工艺等与南宋官窑青瓷相似。1996年,在杭州老虎洞发现一处窑址,确认为南宋修内司官窑窑址。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其宋代地层中的遗物应为文献所指的修内司官窑,而元代地层总的遗物是传世哥窑,后者是仿前者的,传世哥窑是南宋灭亡后的仿官产品。

由于南宋修内司官窑并无传世瓷器,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炳辉认为,传世哥窑应产于文献记载的南宋修内司官窑。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沈岳明则认为龙泉黑胎青瓷就是文献记载的哥窑,而杭州老虎洞窑应是“元末新烧”仿宋代哥窑产品的瓷窑。

目前所见的哥窑瓷器多源自清宫旧藏,与古文献中记载的“哥窑”特征不符,为区别,称其为“传世哥窑”。传世哥窑瓷器釉层甚厚,釉面润泽,釉色有米白、米黄、粉青、油灰等。其瓷器的特点是釉面有网状龟裂(即开片),重叠犹如冰裂,或成细碎纹片。一般有两种纹路,即在粗疏的黑色裂纹间交织着细密的黄、红色裂纹,俗称“金丝铁线”。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耀州窑

耀州窑是继汝窑之后的又一著名青瓷窑,烧制规模很大,有“十里窑场”之称。耀州窑创始于唐,盛于宋,终于元,烧瓷历史长达六七百年之久。

窑址以陕西铜川市的黄堡镇、陈炉镇、立地坡、玉华宫等为宋金时期重要产地。40多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做过两次大规模发掘,为耀州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

唐代耀州窑开始生产,品种有白瓷、黑瓷、青瓷和三彩陶釉等。其中唐三彩色彩艳丽,格调明朗,气韵雍容,不仅是唐时,也是我国所有古陶瓷中的瑰宝。经过唐五代的发展,到宋时耀州窑进入鼎盛时期,有“巧如泡金,精比琢玉”的誉称。

耀州窑产品造型古朴庄重,釉色如“清水盈匀”,苍翠深沉。其突出的成就是图案装饰,手法以犀利的刻花、严谨的印花为主。刻花刚劲有力,纹样生动活泼,工艺独树一帜,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影响深远。印花则层次分明,构图匀称华丽,多能出类拔萃而为仿品所不能及。花纹图案主要有莲花、缠枝花卉、波浪纹、鱼鸟纹等。同时,器内印花也发展起来,布局工整,讲求对称,有“刚劲如刀斩斧截,轻柔似水流花放”的艺术美感。

五代时期,耀州窑就曾烧制过“官”字款青瓷。北宋末期,因其风格劲秀的刻花装饰,耀州窑被选中,与定、汝窑一起烧造瓷器供应宫廷。

磁州窑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以质朴、挺拔的造型,豪放、生动的装饰,以及大量实用、美观的日用器皿而驰名中外。磁州窑历史可追溯至唐代,鼎盛时期为北宋及金代,明清时期仍继续烧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和现代的考古调查证明,其有两个中心,一个在以今彭城镇为中心的滏阳河流域,另一个在以今磁县观台窑址为中心的漳河流域。历次考古工作证明,观台窑址是日前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最典型的磁州窑遗址。

磁州窑之所以能成为当时北方民窑的典范,主要在于其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产品多为碗、盘、盆、壶、罐、瓶等日用之物。器面常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诗词书画做装饰,笔调简练,运用黑白对比的方法,以刻花、划花、铁绣花为主,线条流畅。风格刚劲豪放,具有粗犷洒脱的北国韵味。纹饰以生活景物为题材,如花卉、禽鸟、虫鱼、动物、婴戏,深受民众喜爱。

在磁州窑众多品种中,白釉黑花瓷器最具代表性。其装饰特点,一是在釉下利用氧化金属材料,先在素胎上画出花纹,然后烧成。纹饰因有釉层保护,可以防止磨伤。二是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巧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上,颇似水墨画,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江西的吉州窑、福建泉州的磁灶窑、广西的西村窑、四川的广元窑等,均曾学习它的工艺,生产白釉黑花瓷。

为适应民间生活需要,磁州窑烧制品种主要为日用器,如盘、碗、罐、盆、瓷枕等。其中瓷枕最为有名,有方形、长方形、元宝形、荷叶形等,多雕塑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

南宋青釉双鱼耳瓶

龙泉窑

龙泉窑是继越窑衰落后发展起来的青瓷著名产地。兴起于宋,结束于清代。南宋时期由于北宋政权南移至杭州,龙泉窑得到了迅速发展,远销海外。

龙泉窑位于浙江省龙泉市。除龙泉外,窑场还广泛分布于庆元、云和、丽水等县,形成了瓷窑体系。

自1928年开始,陈万里先生对龙泉窑进行了8次考古调查,实地考察时对龙泉窑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思考。正式的考古工作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展开。1957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包括大窑、金村在内的窑址进行初步调查,其中以大窑工作为主体,初步厘清了龙泉窑最核心地区窑业的基本面貌与发展脉络。新世纪以来的考古,龙泉黑胎青瓷窑址范围扩大,进一步厘清了龙泉窑的时空特征。

北宋龙泉青瓷受越、婺、瓯窑影响较大,在特征上与三窑有不少相似之处。釉色多显青黄或青褐,尚未达到精美动人的程度。南宋后期成功烧制出粉青、梅子青那样标准的釉色,釉层丰富滋润,青瓷釉色之美被推到顶峰。按其胎色可分为白胎和黑胎两类。以白胎青瓷为主,品种繁多,式样优美,有饮食器皿、祭器和陈设瓷、文具瓷等。

龙泉窑没有开片。在器皿的转折处,往往露出胎的色泽,称为“出筋”。在装饰方面南宋龙泉窑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堆贴出缠枝牡丹图案。龙泉窑的品种有瓶、壶、罐、盘等多种。其中,用双鱼或双凤为耳的盘口瓶,是龙泉窑的典型作品。

宋代建窑黑釉褐斑纹盏

建窑

建窑以烧黑瓷而闻名于世。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宋徽宗曾评价其“盏色贵青黑,玉豪条达者为上”。

建窑窑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永吉镇。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建窑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与发掘,特别是1966年、1977年、1989年、1991年的四次大规模科学发掘,出土了大批瓷器标本以及窑具、工具标本,为研究建窑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宋人饮茶较唐人更加精致,讲究艺术化,刺激了茶具的生产。建窑本来是江南地区的一处民间瓷窑,北宋晚期由于上层社会斗茶的特殊需要,开始烧制专供朝廷使用的黑瓷,产品大部分为茶盏。

建窑瓷的胎土含铁量高,胎体较厚,露出的胎体多呈灰黑色,俗称铁胎。釉色多为乌黑、青黑或紫色等深色调。在反复实践下,建窑烧制出富有变化的结晶釉或窑变花釉。有的釉面呈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即所谓“兔毫”纹;有的呈油滴状结晶,酷似羽毛,被称为“鹧鸪斑”。黑釉盏造型多样,有大小敛口、敞口等不同形式。器底刻有“进盏”“供御”等字样,是为宋代宫廷烧制的贡品。

在建窑黑釉盏的盛名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江西的吉州窑,四川的广元窑,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浙江等地的一些窑口都有仿烧,形成了以建窑为首的建窑系。

景德镇窑青白釉细锯舞台人物纹枕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诞生于今江西省景德镇,该地烧窑始自唐代,直至清末,历史悠久,有瓷都之称。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宋真宗对这里的瓷器爱不释手,便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给了这个小镇,从此景德镇声名大噪。

景德镇窑自唐起烧制青瓷,至北宋时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宋室南迁以后,经济中心南移,北方许多制瓷工匠也随之南下,制瓷技艺更向景德镇集中,制瓷业进入大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青白瓷胎薄且坚,釉青而润,晶莹透体,呈现出典型的青白色。装饰以刻花为主,手法简练,线条流畅。纹饰题材有各式水波、飞凤、莲荷、游鱼等。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胎薄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等称。南宋中后期,受定窑影响,烧制技术上采用了覆烧法,装饰逐渐为印花所替代。景德镇窑青白瓷曾作为贡瓷,品种有碗、盒、盘、注子、瓶等。

景德镇青白釉瓷器影响着南北各省的窑业生产。江西白舍窑和广东潮州窑,以及安徽、福建、湖北、广西的一些窑厂都有烧制与景德镇青白瓷风格相同的器物。

到元代,景德镇窑继续发展,成功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红釉等品种。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著名的制瓷中心,代表了制瓷业的最高水平,烧造青花瓷器和各式“洋器”。清末,景德镇制瓷业衰落。

(资料来源:《中国陶瓷史:增订版》,叶喆民;《21世纪以来唐宋越窑及越窑系考古的新进展》,郑建明;《三十年来邢窑研究回顾与思考》,张欣、柴立廷;《近卅年来邢定二窑研究记略》,叶喆民;《宋代的“名窑”》,庾晋;《定窑研究概述》,喻珊;等)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名窑排行榜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名窑排行榜 一、北宋官窑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二、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南宋官窑,开始于绍兴十三年。是由皇家自己投资,并由宫廷内务府的窑务机构主持建立的制瓷窑场。宋朝以后的官窑,则是国家机构的官府投资建立的制瓷窑场。民窑,是百姓投资建立的窑场。官窑与民窑的根本区别是窑场的所有权属性,而不是产品的形状和产品的归属对象。 官窑瓷器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在官窑中烧造出来的瓷器,这是完全意义的官窑瓷器;另一种是在官窑建立以前,由官方出具设计样式,规定质量标准和数量要求,并由宫廷太监专门监制、督造,在民窑中烧制好后,经过挑选,上品供应御用,中品供应宫廷用瓷和外交用瓷以及赏赐有功大臣,下品配发给地方官府作为公用。后者并非官窑中生产,所带“官窑”二字,与窑场的所有权不符。村夫认为,此类瓷器冠以“官用型瓷器”的名称比较准确一些。 另外,由民间自己设计烧制的精美瓷器被皇家所采用,只能叫做贡瓷,不能称为官窑瓷。其中,专门为皇帝烧制的瓷器叫贡御瓷器,而为宫廷陈设和皇室成员烧制的瓷器,就只能称为贡瓷,不应称为贡御瓷。宋朝官窑遗留给后世的问题很多,比如“汴京官窑”、“汝官窑”和“郊坛官窑”的概念是否正确的问题,贡御汝窑烧造的时间是宋神宗时期还是宋徽宗时期的问题,南宋修内司建立的“新窑”和“旧窑”的关系问题,龙泉官用型黑胎青瓷是贡瓷还是仿官窑瓷的问题,《坦斋笔衡》

最新中国古代十大最杰出的外交官资料

中国古代十大最杰出的外交官——“出使四方,不辱君命” 《论语》中说:“出使四方,不辱君命。”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外交使节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的完成了自己肩负的使命,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笔者精选了其中最杰出的十位外交官,在此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 1、晏子 晏子名婴(?一前500年),宇平仲,山东高密人,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晏婴不但在迎接外国使节的时候做到了堂堂正正,而且在出使外国之时,每次也能态度决然,随机应变,不辱使命。在民间流传很广的晏子使楚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褒奖备至,用“不辱使命,雄辩四方”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外交活动。他的生平事迹基本被收入到了《晏子春秋》一书中,该书主要记述了晏子的言行思想,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写出了晏婴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2、蔺相如 记得在小学就学习过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故事,就记住了蔺相如这位出身微贱却智勇兼备的外交使节。蔺相如(?-前260年),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索“和氏璧”,宦官缪贤推荐手下门客蔺相如出使。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九年后,秦又派使臣去赵国,约会赵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与秦王相见,他又随赵王同行,在筵席上,没有使赵王受屈辱,大长了赵国的志气,大灭了秦国的威风,因功得任为上卿。他与廉颇一将一相,生死与共,和衷体国,使秦国长时期内不敢出兵攻打赵国。 3、张骞 张骞(前164~前114),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他体魄健壮,性格开朗,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是研究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西域(主要指今新疆)也成为最早纳入中国版图的边疆地区。 4、苏武 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苏武也以其坚贞不屈的气节名垂青史。和其他九位外交使节不同的是,苏武的经历充满了悲壮和苦难,这也正是他得以上榜的原因。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逼迫背叛汉朝,臣服单于。匈奴人劝降不成,就把他独自一人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北海(今贝加尔湖)。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始终守志不屈。公元前81年,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单于终于放回了苏武。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

2014西溪花朝节活动方案

花开杭城 魅力西溪 2014中国杭州·西溪花朝节活动方案 (送审稿) 一、活动背景及主题 花开杭城 魅力西溪——畅游亲子乐园,徜徉爱情港湾 作为杭州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的花朝节,旧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举行,是纪念百花的节日。2011年,首届西溪花朝节在中国首个湿地公园、国家5A级景区西溪湿地成功恢复举办。西溪湿地优美的生态,清宁幽静的环境,恰与花朝节对于花、园艺、园林、景观的诉求不谋而合;西溪湿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恰与花朝节的文化相得益彰,西溪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阐释花朝的文化、花朝的意境。连续三年来,西溪花朝节分别以“情 定”、“幸福”、“美丽”的主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了“爱情、亲情、友情”的情感主线,给了那些热爱生活,热爱百花,热爱这个城市的人们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3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林业局举办的“美丽中国·魅力湿地——中国十大魅力湿地评选活动”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荣 登“中国十大魅力湿地”榜单,西溪湿地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扩大。连续三年成功举办西溪花朝节之后,新一届的花朝节将继续以低碳、环保、循环为原则,将生态性、文化性、民俗性、草根性、参与性作为本次活动的关键词,推广花朝节的品牌形象,让更多的人前来赏花休闲、亲子互动,让更多的人来认识最具魅力的湿地景观和文化风情。 本届花朝节将响应国家“厉行节约、节俭办节”的号召,对各项活动内容进行简办,组织开展一批面向旅游市场、互动性强、游客参与度高的活动,推出花朝观光游、亲子游、婚庆游、骑游,并设计制作一批相关旅游纪念品,将观赏性与参与性相结合,用感情打动人,用梦想鼓励人,让参与花朝节成为市民及游客春日出游的一种休闲时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高二年级组郑思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 格: 2、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知识,修炼 文学素养; 3、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培养学生正确的 价值观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能类型的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制造人物命运的 原因; 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下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并简要分析下

这些形象的人物性格 二、初步感知 接下来用四个课时分四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 1、中国古代才女; 2、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性; 3、聊斋中的女鬼; 4、中国古代妓女。 三、中国古代才女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卓文君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历的五大名窑瓷器汝定官哥钧

历的五大名窑瓷器汝定 官哥钧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钧瓷 清乾隆胭脂红轧道锦地粉彩地缠枝花卉纹套炉钧窑釉双象耳转心瓶 苏富比春拍(2011年4月),成交价59,024,200元。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着称于世。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红等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钧瓷的烧制技术复杂,还原程度难控制;加上古代使用的是松木窑,窑温难以达到均衡,从而影响到钧瓷釉彩的成色,在烧制过程中有70%的产品会报废掉,而其中的上品则更为罕见,再加上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钧瓷珍贵可见一斑。唐玄宗曾立令“钧不随葬”;宋徽宗时又成为御用珍品,诰封“神钧宝瓷”,每年钦定生产36件,禁止民间收藏,所以现在墓葬出土的钧瓷文物也甚为稀少。目前世界着名的博物馆虽有收藏,为数也寥寥无几。 钧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盛烧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曾被做为国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汝瓷 汝窑粉青釉盖盒 北京中嘉国际,200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成交价:35,200,000元。

汝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宫廷御用、“淡天青”、“蟹爪纹”为人熟知。其器形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等;“淡天青”这种冷暖适中的色调以其素雅清逸,适应了北宋时期上层社会所推崇的“清淡含蓄”的审美情趣;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汝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汝瓷之乡汝州汝瓷一厂专家们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仿汝器物。 官瓷 官窑粉青釉纸搥瓶 香港苏富比,2008年春季拍卖会成交价:60,774,750元。 官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传世作品少,令人惊叹的纹裂美着称。传宋徽宗因不满于当时现有贡御瓷器的瑕疵和缺陷,按照自己的设计、亲自指挥烧制和创制的巅峰之瓷,其不仅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 开片本是由于坯釉结合不好而导致釉面开裂的弊病。但北宋官窑瓷却慧眼识珠,利用这一陶瓷缺陷开创了着名的纹片釉,同时利用其独特的坯釉配方,施釉方法和烧成技术,创造出“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这些不是装饰的装饰。严格地说,这些人们不能完全控制和设计的效果不能称做装饰手法,它是一种材质之美,是一种本质的美。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寻找,2004年5月,哥窑遗址在河南汝州张公巷发现。 定瓷

中国古代十大名马

中国古代十大名马 “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汉伏波将军马援这番话道出了当时马对人的作用。 古今往来,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纵马驰骋,成就下功名伟业。然而就如只有少数人名垂青史一样,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宝马良驹也是级少数;由历代英明圣主文字表彰或丹青造像的马,更是少之又少。在此,特搜集刊录以飧读者。 周穆王八骏《拾遗记》: 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野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 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 《水注经》: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其中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乘以献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 雷首良马 《穆天子传》:壬戍天子至雷首,犬戍觞天子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六。 翠龙 扬雄《河东赋》注:诗古曰:“翠龙,穆天子所乘马也”。 玉马 《瑞应图》:玉马者,王朝清明尊贤则至。 (马肃)(马霜)。括号内字为合字。键盘上打不出来。骦 《左传》:唐成公有两骕骦马。一云骕骦,马色如霜纨。 沙丘马 伯乐对秦穆公曰:“臣有所与九方皋,……”。 秦始皇七匹名马 《古今注》: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楚骓 《史记》:项王骏马名骓,常骑日行千里。及败至乌江,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以赠公。” 出自于《西汉演义》中霸王项羽的座驾,此马在项羽时期号称天下第一骏马。

乌骓是一匹黑马,通体黑缎子一样,油光放亮,唯有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得赛雪,乌骓背长腰短而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这样的马有个讲头,名唤“踢云乌骓”。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全军覆没,败退至和县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便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长嘶不已,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因此而得名,有“江东第一山”的美誉。 有诗云: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九逸 《西京杂记》:汉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骏足也。名曰浮云、赤电、绝群、逸群、紫燕骝、禄螭骢、龙子、嶙驹、绝尘,号九逸。有来宣能御。 乌孙、天马 《张骞转》:元狩中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宛天马 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孟康曰:“言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集生驹皆汗血,因号天马子。 萧稍 《神异经》:大宛有良马,鬣至膝尾垂于地,名曰萧稍。

观复博藏清代夔耳大瓶

观复博藏清代夔耳大瓶 古代的男神女神---观复博藏清代夔耳大瓶 今天,我给你介绍一件:清代粉彩百花锦地十二花神夔(kuí)耳大瓶。现在看到这件粉彩百花锦地十二花神夔耳大瓶,它口径26.8厘米,底径26.5厘米,高76.6厘米,是个很大的瓶子呢!这个瓶子器身丰满,撇口,长长的颈部,腹

部圆长,圈足。颈部的两侧装饰着夔龙耳,夔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异兽,像龙,但是只有两只脚。 这个瓶子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百花不露地花神大瓶”。“百花不露地”呢,是在瓷器上用繁花铺满器身,互相叠压,不留空地,是一种密不透风的感觉。这个瓶子上有牡丹、百合、荷花、鸢(yuān)尾、桂花、牵牛花,还有好多花,你仔细看看图片,有认识的吗?是不是显得富丽华贵?瓶身中部有繁花形成的开光,开光就像在墙上有一扇窗户,里面的内容更容易吸引人,两面开光中分列着男女花神,他们腾云驾雾,衣衫飘飘,神态淡然美好! 中国的神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留存着这些历史的痕迹,比如过小年的时候要祭灶神,人们怀着对火的敬畏来祭祀灶神,是在远古时期火给人们带来光明和熟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那么花神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归功于晚清的大学者俞樾(yuè),他撰写了一部《十二月花神议》,把一年十二个月分别对应不同的花,每种花分别对应着男神和女神!男神版分别是:一月梅花——何逊;二月兰花——屈原;三月桃花——刘晨、阮肇(ruǎn zhào);四月牡丹花——李白;五月榴花——孔绍安;六月莲花——王俭;七月鸡冠花——陈后主;八月桂花——郤诜(xì shēn);九月菊花——陶渊明;十月芙蓉花——石曼卿;十一月山茶花——汤若士;十二月腊梅——苏东坡、黄山谷。 女神版分别是:一月梅花——寿阳公主;二月杏花——阮文姬;三月桃花——息夫人;四月蔷薇——丽娟;五月榴花——魏安德王妃李氏;六月莲花——晁(cháo)采;七月玉簪花——汉武帝李夫人;八月桂花——唐太宗贤妃徐氏;九月菊花——晋武帝左贵妃;十月芙蓉花——飞鸾(luán);十一月山茶花——杨太真;十二月水仙花——梁玉清。 这些男神和女神都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才子佳人!有些人你一定听说过,比如屈原、陶渊明、苏东坡、杨玉环,不知道的,可以去问问爸爸妈妈。

中国古代八大才女

资料提供: QSG PPT制作: 天天E-mail 文 化 传 播 网https://www.doczj.com/doc/625799900.html, 2014 年 12 月 15 日 星 期 一 点击翻页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是《红楼梦》里的一句判词,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当中的“咏絮才”是形容黛玉的文采卓绝,那么它的典故又是出于何处呢?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父亲谢奕和叔父谢安都是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堂兄弟中,也有名噪一时的封、胡、羯、末四大才子。作为名门之后,谢道韫年幼时便聪慧能辩,才学过人。谢道韫与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结成夫妻。王谢两族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士族,连皇帝也要敬他们几分,所以说他们的结合是真正的木门对木门,才 子配佳人。

数年后,朝中引发暴动,谢道韫便规劝丈夫趁早调兵遣将。可迂腐的王凝之竟不相信有人会叛乱,情急之下,谢道韫只得自己招募数百家丁天天训练。当叛军杀进来的时候,王凝之只顾自己仓皇出逃,结果在城门口被糊里糊涂的砍了脑袋。 谢道韫指挥几个丫鬟奋勇杀敌,终因力气不足而被擒。敌军首领要杀她的小外孙。谢道韫却丝毫不见慌乱,平静地抗辩道:“他是刘家的后人,跟我们王家没有关系。但你要杀他,也得先杀了我!”奇迹再一次发生,敌军首领被她的慷慨陈词所感动,下令放了祖孙二人。这样一位巾帼,足以令无数自称大丈夫的男子 们汗颜。 代表作: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将,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近天年。

班婕妤是西汉历史学家班固和班超的姑母,汉成帝的妃子。她不但擅长诗赋创作,而且知书达理,很有修养。有一次,成帝到后花园游玩,邀班婕妤同乘御车,班氏婉言谢绝说:“据我说知,历史上那些贤能的君主平时都有名臣陪伴左右,夏商周三代的末代君主才让女人陪同。您现在想让我和您一同坐车,不是跟他们很像了吗?”成帝觉得她讲的很有道理,于是对她更是另眼相看了。这便是被后人奉为典范的“班姬辞辇”。后来,风流美艳的赵飞燕姐妹入宫,班婕妤开始受到冷落。公元前七年,汉成帝死。一年后,班婕妤就告别了人世,享年 约四十余岁。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纸

大班优质社会常识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纸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自然不能不说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的标志和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近代文明的进程。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也许人类社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现在简单说下这两大发明。 一、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发明人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121)年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是书籍制作材料上的伟大变革,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发明地点洛阳)。 二、活字印刷: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宗仁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改进之后的印刷术叫做活板印刷术。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孩子们对纸张的感兴趣是非比寻常的,可以组织大班的孩子开展关于“纸”的主题活动。 活动一:我知道的纸 活动形式:集中活动 活动准备:蜡光纸、图画纸、宣纸、报纸、面巾纸、毛边纸、皱纹纸等 活动过程:

1980年以来中国花朝节研究综述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8, 6(1), 52-60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625799900.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625799900.html,/10.12677/ml.2018.61007 Review of Studies on Hua Zhao Festival in China since 1980 Zhong Han, Xiaochu Du Facul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Feb. 5th, 2018; accepted: Feb. 17th, 2018; published: Feb. 24th, 2018 Abstract Since 1980, the Huazhao Festival research in China mainly concentrates on five aspects, which includes festival name interpretation and flower literary, origin and evolution, customs and functi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eographical spread. Almost every 10 years, one or two new research topic will be formed, and the study presents several trends, such as from shallow to deep, from literature to the field survey, from general discussion to case studies. However, the phenomenon of repeated topic selection is still more prominent, and some important issues are seldom touched in the long term. Future study should be pay more attention to new materials and new perspectives, enhancing local chronicles, oral materials, network materials, photos, and videos. At the same time, the future study need to make use of the theoretical methods such as cultural geography and sociology in the fields of cultural space, cultural area, the Huazhao Festival and rural merchants, the Huazhao Festival’s contemporary functions, and so on. Still the field survey is very important, case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will have more applications. Keywords Huazhao Festival, Review, Prospect 1980年以来中国花朝节研究综述 韩忠,杜晓初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 收稿日期:2018年2月5日;录用日期:2018年2月17日;发布日期:2018年2月24日 摘要 1980年后我国花朝节研究主要集中在花朝释义与文学、花朝节起源与演变、习俗与功能、非遗保护与开

中国古代杰出女性

能力与才干:武则天花木兰穆桂英独孤伽罗萧燕燕 深明大义美女:王昭君绿珠文成公主孝庄皇后 才女:李清照蔡文姬苏小小班昭 出淤泥而不染:李师师柳如是李香君梁红玉 长孙皇后--最贤惠的女人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非常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貂蝉——最早的女间谍 貂蝉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闭月”就是讲她。貂蝉也是女间谍的鼻祖之一,她亲身实践了美人计和连环计。 吕稚——最狠毒的女人 吕稚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历史上算是个很成功的女政治家,但至今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最先想到的是她的的狠毒和权变。 柳如是——最好命的红尘女子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名气很大。 秋谨——最豪气的女人 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时刻,巾帼不让秀媚的一代女侠秋瑾,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方法,并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把“最有豪气的女人”这样的称为献给这位女英雄的确是名至实归。 李清照——最有才华的女人 李清照死于哪年已不可考,她的传世之作是《漱玉词》,基本属婉约派,由于她一生经历比晏几道、秦观等更艰苦曲折,加上她在艺术上的力求专精和在文艺上的多方面才能,词的成就超过了他们,她后期的词还兼有豪放之长。她的《思项羽》诗和“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馄。”的诗句反映出她忧国忧民的情怀。 夏姬——最妖娆的女人 夏姬是一个颠倒众生的人间尤物,她具有骊姬、息妫的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的狐媚,而且曾得异人临床指点,学会了一套“吸精导气”之方与“采阳补阴”之术,因此一直到四十多岁,容颜的娇嫩,皮肤的细腻,仍然保持着青春少女的模样。 文成公主——最成功女外交官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

宋代五大名窑

宋代五大名窑 河北曲阳定窑 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以其奔逸典雅的纹饰及“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白瓷而闻名世界,主要产地在今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为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恰似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北宋晚期器物口缘多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印花图案自然,形态轻巧、构图严谨;刻划花,较印花更活泼生动,别具一格。 河南禹州钧窑 钧窑在今河南禹州八卦洞与钧台一带,因古钧台而名。始烧于唐,盛于北宋,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瓷窑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北宋徽宗定为御用珍品,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钧窑烧造的瓷器品种较多,以钧瓷最为有名。钧瓷胎质细腻坚硬,较为沉重,呈灰白、灰黑、灰黄、灰褐等色。其釉分两种,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

色乳光釉,其他还有玫瑰紫、海棠红、茄色紫、梅子青、深紫、米色、天蓝、胭脂红、朱砂红、葱翠青,以及窑变的各种颜色。相传以胭脂红为最美。 釉中有兔丝纹与蟹爪纹,华丽雅致,钧瓷釉的调配技法相当独特,致使其釉上纹路与众不同。 早期釉上有显著的牛毛纹;盛期则多为离合状态的条纹和粗如滴露的泪痕,以及蟠曲蜿蜒的蚯蚓走泥纹,这也是钧瓷的重要特征之一。钧瓷造型有尊、钵、洗、炉、花盆、盆托、奁等。 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瓷器有四大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财富。 青花瓷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以烧造瓷器闻名,被誉为中国的[千年瓷都],尤以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青花瓷虽然着色单一,但它较五彩瓷器更显清丽、秀美,因而广为人所爱。景德镇青瓷造型优美、色彩绚丽、装饰精美,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无铅无毒、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退,素有[永不凋的青花]之称。 1979年景德镇青花瓷曾获国家金质奖章;1985年又连续获得莱比锡、布尔诺、波尔滋南国际博览会三枚金质奖章,景德镇青花瓷自此扬名世界。它是目前中国陶瓷行业获奖最多、规格最高的名优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颜色釉瓷 在釉料加入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人们说[自然界有什么颜色,就可以烧制出什么颜色的瓷器]。只要参观一下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就会相信此话。当然,有许多颜色釉的配料和烧制是十分困难的。如[祭红釉],就有千窑一宝之说。

24节气诗 花信风 花侯

二十四节气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 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 1

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 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2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 种收及时保丰年。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 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 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 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 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3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 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 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十二姐妹花 正月梅花凌寒开,二月杏花满枝来;三月桃花映绿水, 4

四月蔷薇满篱台。五月榴花红似火,六月荷花池塘开;七月凤仙展奇葩, 八月桂花遍地开; 九月菊花竞怒放,十月芙蓉携春来;十一月水仙凌波开,十二月腊梅报春来。 5

五位古代才女,最经典的五十条名句

五位古代才女,最经典的五十条名句 (诗词课堂整理)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驻足在诗词中的女子, 总是比别人多一份诗意的气质。 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都有情趣。 生活中的喜乐哀愁, 都能化作美丽的诗句, 倾吐出来。 时光流转, 掩藏不了她们的气质; 人事变迁, 也遮挡不住他们的芳华。 五位才女,十大名句,真经典! 李清照 她生活在北宋最繁盛的时代, 出身书香门第。 她幸运又不幸。 少女时代的她,无忧无虑 嫁为人妇后,夫唱妇随。

中年之后,骤逢巨变, 国破家亡,她化身为女战士, 用笔,写下忧患的诗篇。 她是中国古代最有才华的女子, 也是最有气节的女词人。 ▼ 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2、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 6、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春景》) 7、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 8、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摊破浣溪沙》) 9、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10、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清平乐》)薛涛 她是女校书,才华卓著,令须眉侧目; 她是痴心人,为爱扑火,奋不顾身; 她是女道士,身着道袍,了此残生。 在古时,女子薄命,一如薛涛, 女子有才,却少有如薛涛者。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的四大古发明有,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过去的光辉历史不等于现在的荣耀。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向前发展,而欧洲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 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发明者是谁 指南针的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指南针是什么时间发明的 指南针的意义和价值 指南针有什么作用?火药

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火药是我国古代什么家发明的 什么时代将火药应用在军事上? 火药的发明的意义 火药为什么无法在中国应用 黑火药是由什么原料组成的造纸术 造纸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是谁发明的纸的发明与再创造 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中国的造纸术发明后流传到哪些地区、国家? 蔡伦是受到怎样的启发发明造纸术? 印刷术 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

二十四花信

二十四番花信 花信,即以花作为标志的花期,亦称“花信风”,即风报花之消息。风应花期,我国便产生了“二十四番花信风”节令用语,它亦是我国表示气候变换的词语。《内经》:“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根据农历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每气15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是二十四候,每一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候便成了二十四种花期的代表。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端香,二候菊花,三候三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茶花,三候楝花。 经过二十四番花信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绿肥红瘦”的夏季悄然来临。此外,人们还编成“十二姐妹花”歌谣: 正月梅花凌寒开,二月杏花满枝来。 三月桃花映绿水,四月蔷薇满篱台。 五月榴花火似红,六月荷花洒池台。 七月凤仙展奇葩,八月桂花遍地开。 九月菊花竞怒放,十月英蓉携春来。 十一月水仙凌波开,十二月腊梅报春来。 百花所展示的自然美十分诱人。而对花的钟情,莫过于骚人墨客了。他们玩味和吟咏百花,因而便有了十二月花神之说:一月兰花屈原,二月

梅花林,三月桃花皮日休,四月牡丹欧阳修,五月芍药苏东坡,六月石榴江淹,七月荷花周濂溪,八月紫薇杨万里,九月桂花洪适,十月英蓉范成大,十一月菊花陶潜,十二月水仙高似孙。 十二花神之另说: 正月梅花(花神寿阳公主)一树开来冰雪香,谁家新拭岁寒妆?时人不识恒伊曲,信指花神是寿阳。 二月杏花(花神杨贵妃)柔似浅云初照水,娇如粉蝶扑流霞。一从雨露承恩后,管领春风独此花。 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粉面凝妆翠黛颦,无言有泪不禁春。花开未是息亡日,偏累纤腰薄命身。 四月牡丹(花神李白)春风摇荡羽衣开,未肯瑶池一处栽。皇令欺时花不发,去留谁夺百花魁? 五月石榴(花神钟馗)烈日烧成一树彤,万花攒动火玲珑。高怀不与春风近,破腹时看肝胆红。 六月荷花(花神西施)凌波一舞碧罗舒,落月纷纷过眼虚。摇曳芳魂云水畔,莲歌飞入五湖居。 七月蜀葵(花神李夫人)自惜倾城倾国身,幽姿独立汉家门。金风甫动即归去,懒共寒蝉泣晓昏。 八月桂花(花神徐惠)青岩照影夜流丹,无那清风点粟盘。自是幽香能暗度,月宫飞去不须看。 九月菊花(花神陶渊明)本无流蝶逐蜂心,自有清霜明月襟。纵使狂风直吹折,黄花休作落花吟。 十月木芙蓉(花神石曼卿)清姿直欲挽春归,自著花中三色衣。愁怅未因霜月冷,人间终是负芳菲。 十一月山茶(花神白居易)行来何处湿青衫?雨自飘零花自酣。沉醉东君呼不起,一枝红泪在江南。

中国古代才女

中国古代才女.txt38当乌云布满天空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无论处在什么厄运中,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总能找到这样奇特的草莓。中国古代才女 1、庄姜: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后代诗评家推为“万古离别之祖”。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庄姜可谓诗经时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2、卓文君:西汉著名才女,貌美,擅琴,能诗,家中富贵。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并与之私奔,够浪漫的吧。,二人开了个小酒铺,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此女结局还算不错。 3、班婕妤:汉成帝妃,西汉女文学家。名不详,班固祖姑。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班婕妤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所以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无人可及。班婕妤曾生下一个皇子,但数月后夭折。她虽然承宠时间很长,却再也没有生育。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 4、班昭:东汉女辞赋家。一名姬,字惠班。生卒年不详。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学高才,和帝下诏令其续成。她经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号为“曹大家”。每有贡献异物,常令昭作赋颂。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著有赋、文等16篇。 5、蔡文姬:东汉著名学者蔡邕之女。代表其心灵呐喊的血泪名篇《胡笳十八拍》、《悲愤诗》足以把她送上中国古代第一才女之位。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 6、甄洛:魏文帝皇后。曹丕称帝后宠郭皇后,郭后恃宠中伤甄皇后,甄后从此失宠,在《塘上行》里写出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相思到极致的、一往无悔的深情泣诉,可怜最后等来的却是曹丕的一纸死令。甚至死后对尸身”以发覆面、以糠塞口”,极尽侮辱与凌虐。 7、苏若兰:北朝著名才女,一首《回文诗》享誉古今。后因符坚的胞弟符融荒淫无耻,紧紧相逼,自缢身亡。 8、谢道韫:东晋女诗人,南朝著名才女,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咏雪诗名扬千古。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所以说,她虽出身名门,却也命运多舛。 9、鲍令晖:南朝著名诗人鲍照之妹,曾作“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闺怨诗,颇具才情。 10、上官婉儿:初唐著名诗人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谋废皇后武则天的诏书,与其子上官庭芝同被诛。时在襁褓中的婉儿与母亲郑氏被没入掖庭即内宫为婢。上官婉儿14岁时,武后召见她,让她执掌诏命。中宗复辟,拜上官婉儿为婕姝,旋拜为昭容。后在临淄王李隆基起兵推翻韦后政权时被诛,活了46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